•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國小古典詩課程其成效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國小古典詩課程其成效之研究"

Copied!
31
0
0

全文

(1)

邱廷暈、于富雪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99 •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五十六卷第四期 2011 年﹒ 56

(4) . 99-128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國小古典詩課程

其成效之研究

邱廷柴

所 究 研

雲圳

守田均創

于帆

立 國 圖立...胡大串串生育研究所 研竟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國小古典詩課程對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上課

情意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法,受試者為屏東縣某一國小六年級共三班學生(共

100 人) .分為網路學生出題實驗組(68 人)與傳統學習單習為對照組(32 人) 0 實驗教學前

進行前測. 5 週實驗課程後再進行後測。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及成對樣本,檢定進行分 析﹒主要研究發現﹒一、實驗組在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上顯著優於對照組:二、 實驗組能有效提升受試者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文末,根據研究發現提出教學與未來研究 之建議﹒ 開圖畫字.上課情蔥、古典詩教學、網路學生出題苦奮略、學習成就、學習動機 通訊作者于富書﹒ E-maii: fuyun.ncku@gmailωm 收稿日期

2011/03/02

修正日期

2011/09119

接受日期

2011112106

0

(2)

﹒ 1ω ﹒網路學生也越古典詩

壹、前言

邱廷暈、于富掌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強調的核心之一是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尤其是閱讀理 解能力的養成更被視為學習策略與知識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張新仁 ·2ω6)· 張毓仁、才可 攀葳、邱皓政、歐宗,軍與?且福星 (2011 )亦將閱讀能力視為探索知識寶庫的鑰匙,學生可藉白 這把金鑰﹒汲取各式各樣的學習新知﹒在函中小的課程規劃中,閱讀教育被視為是語文學習 領域的一部分﹒然而,國中小語文學習領域包合國語文、英語及鄉土語言等三個子領域﹒再 加上寫作教學也需要使用語文學習領域之教學時數,因此閱讀教學所能分配的教學時數質在 有限﹒在課程進度的壓力下﹒往往造成教學者無法在課堂中進行深入的閱讀教學﹒有鐘於此, 教育部自 21到防年開始持續推動「全國兒童閱讀運動」﹒並於 2∞9 年再推展「有品運動 J ﹒由 上述政策的實施,可見政府單位在閱讀教育上之長期努力與重視﹒此外,民間團體如天下雜 誌教育基金會(深耕希望閱讀專案)、永齡文教基金會(書鄭團夢計畫)等機構亦投入閱讀活 動之椎動,使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之養成為社會大眾所重視﹒近年來,政府與民間仍有多項 的閱讀政策不斷推展延續,其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ω9) 藉自閱讀教育更提出「大家 來讀古典詩」計畫﹒ r·大家來讀古典詩 J 計畫的目標是希望藉自閱讀古典詢,引導學子認富麗臺濁的風土民情 與相閱歷史,並暸解古典詩中所種舍的文字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9) ﹒由於古典 詩教學多在晨光時間進行,不占用一般國語文授課時間,其可用國語或鄉土語來進行朗讀的 特性﹒亦協助解決鄉土語教學時數過少的教學問題﹒聳然 r 大家來讀古典詩」計蜜的教學目 標已不將傳統的背誦列入,而是強調情意的理解以及學生籃賞能力之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增 進﹒然而,如何在晨光時間的有限教學時數內,利用有效、可行之學習策略,以包助教師提 升閱讀教學成效,為一值得學界與教學實務界正視的教育議題﹒ 古典詩教學目前在國小高年級國語課實施﹒每學期依各版本不同編入一至兩首古典詩﹒ 雖然閱讀的數量不多,但因為是正式課程,在教學進度與評量的壓力下﹒學習過程多為教師 就文章背景(如寫作朝代、當時社會情況等)、作者(生平、創作動機等)、詩詞意涵(逐詞 逐句解釋)等精要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後,學生接鑽探朗讀、背誦、默寫、填寫學習環與習作 練習等甘冒j式方式進行(邱廷榮、于富雲﹒ 2010a)' 少有同儕討論或反思詩詞文句的活動設計, 不僅不易達成「大家來讀古典詩」計葷的教學目標,其對古典詩學習成就、情意養成之效果 亦少有實證數線支撐﹒ r 學生出題」策略不以教師所認知重要、有趣與相闋的學習素材為唯一參考指標,強調 學生自我知畫展與意義建構的概念 (English, 1997)' 並引導學生將所學反動咀曙﹒加深內化, 提升學生的學習階層﹒ 2醫學生對所學進行反思與評I'd邱廷榮、于富雲﹒ 2010a) ﹒梁淑坤

(3)

邱廷暈、于富害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01 ﹒

(

1994) 認為學生從教學素材想出一個可行的題目後再嘗試解題之歷程,可養成學生主動找 問題與解答的習慣﹒曾志華 (2∞9) 探討2醫學生出題、隨機交換解題、出題者批改、教導答 錯者解題等學習階段之奴果,研究結果亦支持學生出題策略可以有效幫助老師評量學生數學 概念之理解情形,有助學生之數學學習,並可提供老師採取適當教學行動之有利資訊﹒Li n 與 Leng (2008) 的研究同樣顯示,學生出題任務不只提供學生機會說明他們所知之數學知識,

也可讓教師察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思考模式. Silver 、 Mamona-Oowns 、 Leung 與 Kenney

( 1996 )

透過貨證研究,發現學生出題策略可以提高解題的動機興興趣;學生比較有動機解自己所提 出的問題勝過於解其他人設計的問題。有鑑於學生出題策略對學習之潛能,以及國小古典詩 目前教學模式之制式化與成效未及預設目標,本研究鎖定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國小古典 詩課程成效之探討。

貳、文獻據討

一、學生出題之學習歷程

邱廷榮與于富雲 (20IOa) 指出﹒學生出題策略的運作概念是讓學生在學習教材後﹒藉由 自行出題、解題、回饋獲取、修正的循環式學習中,將所學有意地進行複習、組織、精緻化, 此學習歷程應有助學生反思與評鑑能力之提升。其概念如圖 1 所示,在教學完成後,學生篇 由出題與解題的學習過程,對教材內容(外在訊息、)與認知架橋(個人自!it內化概念)做監 控比對﹒而同儕針對出題與解題所給予之回饋﹒將有利於學生修正與精緻化自己的認知架構, 使得學習成效由低層記誦進展到高層次的反思評鑑。依此,應用學生出題策略於古典詩教學, 應有助學生在學習古典詩歷程中與後,灣由學習重點掌握、出題、評題、修改的循環式學習 中,將所學再次反獨咀嚼,提升學生的變體反思與評鑑能力,達到教學的目標﹒ 二、學生出題策略的理孟晶基礎

目前相關文獻(于富雲、 if]祐興. 2∞8 ;李明缸.

2010

;張育緩 ·2∞8

; Yu

,

Liu

,

&Chan.

2005) 多以訊息處理論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也eory )、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及建橋主

義 (cons個ctivism) 作為學生出題策略有利學習成效提升之理論基礎。然而,此三理論只能解 釋學生自我知識之組織化、精繳化、後設認知等歷程,亦即只能解釋學習成就提升之部分﹒ 未能提供學生出題策略對學習動機及情意改變之有力解釋。

以下乃先以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n旬', SOT) 作為運用學生出題策略時﹒增

進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之理論基礎;另﹒提出教學傳播整合性理論(

instructional communication

也eory )以為學生出題有利個人學習成就、反思‘評鑑等認知歷程提升與運用之理論基礎﹒

(4)

邱廷榮、于富雪 材 教 內 認 知 架

.

102

.網絡學生出題古典詩

但層記讀

高層反思砰鑑

"、 啥? #時

內化概念三

亡外在訊息

學生出題 m略ll!'l念 國 l 資料來撞車:邱廷榮與于富雷 (2010a)

.

..、

(一)自 fi決定理誼

D間與 Ryan

(1985

,

2∞2) 提出自我決定理論,主張個體的自我決定程度對於其行為及 目標之設定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一個人行為動機的強弱與目標的設定主要受到內在動機

( intrinsic

motivation) 的影響﹒而內在動機取決於三項決定因素﹒分別為自主佐(autonomy) 、 勝任If (ωmpe阻nce) 及聯繫成( rela臨dne詞) .自主性係指個體對於所從事的活動能IUIJ 自己

具有的控制與決定力;勝任底是個體與周連環境互動時,戚到自己能熟練有效率;聯繫底是 指個體在進行活動時﹒與他人是否產生互動﹒Deci 與 Ryan 指出﹒具有高自我決定的人即使在 缺乏外在酬,宜興回饋的情況下,也能自顧持續地從事某項行為,並在行為的過程中獲得滿足 及快樂﹒如此也更促進其正向、主動行為並增強其內在動機﹒產生良好的循環模式﹒在學習 的歷程中﹒學習者隨著自我決定的程度變化,若能滿足其自主性、勝任威及聯繫眩,則其參 與活動的意義、決心、興趣程度,甚至情If亦將隨之深受影響,產生正向的學習動機進而影

響學習成效(Deci,時間,

&

Williams

,

1996; Reeve

,

2002

)。

學生應用出題策略進行出題時﹒對所學課程內容進行檢視﹒由自己的所學所知來自行決 定所要出的題目即可滿足其 r 自主佐」﹒其次﹒由於所出的眉目強調學生本身認為是重要、 相闋的自我評斷﹒有別於一般課室要求學生回應教師認為是重要、相闋的問題,應較可滿足 其 r 勝任威」﹒最後,藉由同儕討論的過程、同儕間的解題與互評以及教師的回饋﹒讓學生 間可以進行意見交流、學習互動,滿足其「聯繫 ~J ﹒ 依此,學生出題策略應可藉由自主性、勝任If及聊 '1革這三個決定因素的滿足,達到提

(5)

盟,廷暈、于富掌 網路學生出J!古典...

103.

升學習者學習動機與上課情蔥,進而達到學習的成效﹒反觀一般古典詩教學常採用的學習. 習寫,在學習過程中多受到學習單的教師預設題目之限制﹒對學生而言,不僅自主性與勝任 Ii較低﹒缺少生生之間的學習互動亦護其不易有聊.if.滿足之機會,而對學習動機與情意態 度無有利的發展﹒

(二)教學傳揭理這

邱廷榮 (2008) 結合 Bruner

(

1966) 的認知表徵論(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theory

)、

Shulman ( 1986

)的教學表徵 (forms

of

knowledge) 、 Ausubel

( 1963

)的有意義學習

(meaningful

learning) 、 Ga伊e (1985) 的訊息處理論 (information processin皂白cory) 及

Schramm (

1954) 的傳播模式 (communication models) 提出教學傳續理孟晶( ins甘uctional

communication 血eory )概說﹒教學傳播理論詔為進行教學時﹒教師以自己的經驗領域將課程 內容續高成為教學表徵﹒作為傳播訊息的媒介﹒學生則以認知表徵將訊息譯出成個人能理解 的知誠﹒並與自己的經驗領域做結合,產生有義意的學習-&於運用學生出題第略時,學生同時擔任學習者、出題者、解題者、受評者與評題者等 多!t角色,研究者提出「學生出題教學策略」之教學傳播模式(圖 2) ,以解釋運用學生出題 貨時時,學生與教師之知誠訊息傳遞歷程﹒在師生與生生互動的外在訊息交換過程中,教師 將教學內容編濁形成教學表徵,富農學生透過其認知表徵來解嫣形成習得的知富麗﹒因為師生間 的經驗領域與生生間的經驗領域差異應較大,容易產生較多的雜訊﹒因此在教師進行完教學 時﹒學生當下的知識可能尚屬粗糙﹒未經修飾或精緻化﹒而在出題過程中﹒學生扮演出題者 角色,出題者需經由不斷地重複閱讀教材並思考教材內容與重點﹒往往會引發不同層面與層 次的認知處理程序,以利學生自我知裁之建構與後設認知的歐動﹒詳言之﹒學生在出題時, 除了將習得的知單單經複習、組織與精緻化以產出題目,亦需先評估自己所學與理解情形,以 對組織形成問題的過程進行一系列的計劃、監控、評估、調整﹒如: r 要以什麼概念做題目的 核心? J 、 r 此出題的概念是重要的嗎? J 、「題目要如何敘述才會清楚? J 、「這題會不會太難 或太簡單? J ~ r 同儕會覺得這是好題目嗎? J 、 rl比題重要核心概念與先前單元有何重要連 結? J 等﹒對學生而言,還是對所學進行第一次的自發認知監控,而商量寓所產出之題目則為 其他學生的教學表徵﹒ 由於同儕間的經驗領域較為接近,此緝噶所形成之教學表徵應更接近其他學生,故較易 與其他學生的經驗領域及認知表徵契合,減少雜訊產生的機會而形成有意義的學習﹒而學生 在產出題目後﹒扮演其他同儕題目之解題者與評趣者峙,將以自己的認知表徵進行解磚並反 思、組織與精緻化所被視的眉目,以對出題者給予建惰性的評題回饋'.知識進行第二次的 自我認知監控﹒多位學者(徐雍智、蔡令中、陳明瑋﹒ 2∞2 ;陳美芳、黃楷茹、書射佳男、林 宣駿,

2010 ;

YI且 .2011 )被據其實徵研究結果指出在同儕互評的過程中﹒可看見別人的優點、 發現自己的缺點,進而引發學生較高層次的思考﹒由此可說明評題歷程提供再次學習的機會﹒

(6)

• 104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榮、于富軍 回饋 回饋

認知衰徵

教學表徵

教學者的 經驗領域

\~"...",民主吾 1

.xr

y

...·:.Y

...L...

."月\

4

~主士~ /...叭

_i..

_~':品

' ,

、、... ...,的學習、.~

\

r---i 、

-J 出題者

編藹,-4JN+詩μ九三;于4 一-,一- 編鴨;出題者 L\

-1t 受評者 !"...71司令字 ZEEEj

/ T \

1 教學要EEFE---T 受評者戶。 1

\:

~評題者: 譯西 I,

t'·

,;;,;:;;':':'::'::':'':;'''':

I

、、 JJJJJJJ三 j 譯噶 i 評題者;。 j

月.解題者只﹒…...ati 認知表徵 p

a

咒琵想要勇 1

...:. -

:"':'-:'何解題者 1. → L',

tJ..

山,學生 A 的\‘

I

學生 B 的﹒一一亡, 1

:1

...\

。經駿領域

\\~~

I...····

經駿領筍,',',',

i

=-..::.:-=-..~+..:.:.:...::.=.

- - - - ... - -

...一一,',

:

!雜 jRiz

t... 二.二一二,二。之二三﹒之二三...二三回饋一---一 ....i

圖2 r 學生出題策略」之教學傳燭模式 註:一一教學者, 學生 A ---學生 B: -一代表環境因素(如教室光線、噪音)及心 理因素(壘,不...也)所產生的串串訊會影響有意義的學習 .學生再次對個人已有的認知架構進行比對、調藍、評估、思考﹒諸如. r 他為什麼會出這 題? J 、 r 他出的這個概念主竟是不是有注意到? J ' r 這個題目怎麼修改會更好? J 等之自我響 恩﹒以達到高層次的反思歷程﹒ 透過此出庸、解趣與同儕評題、修正的反覆模式﹒應會讓學生不斷對自fJt理解、還恩歷 程進行監控、調整、規劃等後設認知行為,護自我認知表徵更糟熟﹒譯喝過程更精確與具效 率﹒另﹒教師經由學生之出題與評題表現﹒除了可得到個人教學相關之回饋訊息﹒以為教學 表徵修正、精緻化之參考,在對學生的出周內容給予明確回饋的同時﹒亦可提供學生再次反 思、組鐵與精萬農化個人知裁體系與題目修正之機會﹒綜論之﹒學生出題策略對於教師或學生 而言﹒應為可行且變,恆的具潛能策略 (Yu, 2oo9)

(7)

邱廷暈、于富 t 網路學生也越古典詩﹒ 105

三、學生出題相關實證研究

圍內、外學者針對學生出題策略之應用已有許多實證文獻的發表﹒透過全國碩博士論文、

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以「學生出題 J' r 擬題 J 兩個關鍵字,

針對圍內論文所有欄位進行嫂尋﹒國外部分,則透過 ERIC 、 EBSCO 資料庫,以“problem

posing" 、“question posing"兩個關鍵字針對標題側位進行搜尋﹒截至 2011 年,以.證研究為 主﹒一共獲得 57 篇圍內與 39 篇國外之實證研究﹒ 概I!圍內運用學生出題略策之研究﹒發現研究對象涵蓋國小到研究所等不同教育階段﹒ 其中以國小 42 篇最多﹒研究學科領域則包合國文、數學、英語、自然、社會、資訊科技與大 學專業科目(如:運輸工程學、土木工程)等各類領域教學﹒並以數學領域之運用為大宗, 計的篇﹒而在學生出題的形式上,則可分為口頭、紙筆與網路三種,其中以紙筆出題為主, 共有 39 篇﹒有關學生出題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多數研究都有蒐集學習成就之數據(36 臟)

亦有研究針對出題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出題類型、學習經驗、學習策略、學習保留 等蒐集相關資料﹒綜言之﹒研究結果多顯示,學生出題策略對於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學習 態度上有正向的幫助﹒ 國外運用學生出題策略之實證研究,研究對象亦以小學為主(計 18 編) .另包合國小到 研究所之學員﹒以及職前教師與正式教師結合出題策略的研究;研究學科領域與國內相似, 也以數學科領域之運用最為普及 (28 篇) .另﹒針對學生出題的形式﹒目前僅有紙筆與網路兩 種方式,尚未有口頭出題方式的相關研究;其中紙筆方式為最多學者採間,計有 32 聽﹒研究 變項除了學習成就 (23 編)之探討外﹒出題能力、出題行為亦為學者所關注的重要焦點﹒整 體言之,研究結果多顯示學生出題策略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 比較圍內、外在學生出題策略的研究向度發現,研究對象都以國小為主﹒但國外研究已 漸將焦點績及未來的教學者﹒在研究領域上,皆以數學科之運用最多,且多採紙筆之出題方 式﹒在研究變項上,國內、外皆看重其對學習成就之影響,並支持學生出題策略對學習成效 之提升作用﹒自上述討論可發現﹒目前尚無有關學生出適應用於閱讀教育或古典詩教學之實 證研究﹒考量古典詩教學目前較偏向市l式的學習單填寫學習方式﹒本研究擬探究網路學生出 題策略進行古典詩教學之效益﹒

四、學生出屆領域的新近發展

隨著教學科技的進步﹒利用網路科技工具為學習工具,達成學習目標已成為新興的學習 方式﹒網路學習使學生能夠不受到時空限制﹒並能利用網際網路作為知富麗的擷取、傳續、保

存與管理的平.

(

Smaldino

, Lo

wther

,

&

R固自n, 2∞7)﹒有E於網路資訊的優勢,近年來圖肉、

外有不少研究者投入網路學生出題系統的建軍(童冠榮﹒ 2005 ;湯泰源.

2008 ;

Aki間,孔,

(8)

.

106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延暈、于富雪 Felle阻, 2ω4;

Wilson,

2ω4,划, 2∞9;

Yu et a\.,

2∞5)' 並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者(李明值﹒ 2010

;

張育緩 ·2∞8 ;陳怡君 ·2010 ;陳錦芬、曾泓莓 ·2∞6; 蕭景文﹒ 2∞5;

Choi,

L個d,

&

Turgeon,

2oo5;Felle血, 2ω4;

Yu,

2∞9;

Yu

&

Liu,

2008,

2∞9) 嘗試以網路進行學生出題活動,形成一新 的學習策略﹒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藉由網路工具與資源進行學生出題活動,不但可自醫學生在課堂上出 題、解題與同儕互5平,亦可開放護學生在家中進行,兼具同步網路學習的高互動性、即時性, 也有非同步網路學習不受時空限制的便利性、匿名性保護等優勢﹒此外,藉由網路,學生能 更容易的進行出題、互評與所需之討論、意義也商﹒再者,同儕互動之傳績媒介亦不受限於 文字表徵﹒可納入多媒體;教師也更容易掌猩學生出題與評題資料的 llP 時與長期管理 (Yu, 2∞9) 。 五、古典詩教學之相關研究 目前圍內國小古典詩教學多在五、六年級的語文學習領域中實施,每學期依各級本不同 會有一至兩首古典詩篇入教科書中,且以唐詩為主(張馨如﹒ 2∞9 ;楊曉芳. 2010)' 蔡E會婉 (2∞4) 指出﹒唐請教學應包含欣賞教學、吟誦教學和延伸應用教學三部分﹒然而,受到教 學進度與評量的壓力﹒學成教學者多以傳統的記誦法與吟唱法進行教學(林珍羽 ·2∞3) 。學 習過程多為教師就文章背景(如寫作朝代、當時社會情況等)、作者(生平、創作動機等)、 詩詞意油(逐詞逐句解釋)等精要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後,學生接續採朗讀、背誦、默寫、填 寫學習單輿習作等制式方式進行(邱廷榮、于富雲.

2010a)'

有畫E於傳統的記誦法與吟唱法二種教學方法少有同儕討論或反思詩詞文句之學習活動, 因此許多學者(古佳潔.2010; 吳拍昇﹒ 2∞8 ;林珍羽﹒ 2∞3 ;洪珮心 ·2011 ;資愛娟﹒ 2∞ 1

)

對於此進行反思﹒建議利用更多元的方式(戲劇、數來費、創意改寫、多媒體呈現)進行古 典詩教學﹒分析這些文獻後發現﹒雖然教學設計有所不同,教學活動更多元,但仍無法完全 擺脫傳統朗讀、背誦、默寫、填寫學習軍與習作練習等方式﹒因此,本研究以學生出題策略 導入古典詩教學﹒藉由學生間的討論、出題、評題活動過程﹒循序漸進地暸解熟悉教材內容, 應更能提升古典詩學習成就與愛詩、近詩的情意養成與學習動機提升之目標﹒

六、小結

雖然學生出題策略運用與研究已有一定時日的發展﹒自上述論述可以發現﹒國內學者對 網路學生出題在圖小階段的研究重心多在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等核心學習領域之應 用與學習成效探討,對於閱讀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等之運用與潛能分析﹒尚缺乏相關 的實證研究﹒有鑑於此﹒考量古典詩教學源於閱讀教育椎動的一部分,其教學目標核心為學 生反思與評iii能力,然而現階段尚擺脫不了學習單的制式學習模式﹒學生出題策略所強調為 豬出學生出題活動過程中﹒能建神,他們認知學習教材中屬重要與相闋的主題,讀學生知覺到

(9)

邱廷暈、于富書

Felle凹, 2004; Wils凹, 2∞4,惱,

2009;

Yu et a

I.,

2∞5) ,並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者(李明值﹒ 2010

;

張育綾﹒ 2008 ;陳怡君, 2010 ;陳錦芬、曾泓瑋﹒ 2ω6; 責備景文, 2005; Ch訓, L個d,&刊rgeon,

2∞5; Felle阻,

2004;

Yu

,

2009;

Yu

&

Liu

,

2008

,

2009

)嘗試以網路進行學生出題活動,形成一新 的學習策略。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藉由網路工具與資源進行學生出題活動﹒不但可讓學生在課進上出 題、解題與同儕互評,亦可開放讓學生在家中進行﹒兼具同步網路學習的高互動性、 liP 時性, 也有非同步網路學習不受時空限制的便利性、匿名性保護等優勢﹒此外﹒藉由網路,學生能 更容易的進行出題、互評與所需之討論、意義協商﹒再者﹒同儕互勵之傳播媒介亦不受限於 文字表徵﹒可納入多媒體;教師也更容易掌還學生出題與評題資料的即時與長期管理(划,

2∞9) 。

.

106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五、古典詩教學之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國小古典誇教學多在五、六年級的語文學習領域中實施,每學期依各版本不同 會有一至兩首古典詩編入教科書中﹒且以唐詩為主(張馨如, 2∞9 ;楊曉芳, 2010) ,蔡玲婉 (2ω4) 指出,唐詩教學應包含欣賞教學、吟誦教學和延伸應用教學三部分﹒然而﹒受到教 學進度與評量的壓力﹒造成教學者多以傳統的記誦法與時唱法進行教學(林珍羽, 2∞3) ﹒學 習過程多為教師就文章背景(如寫作朝代、當時社會情況等)、作者(生平、創作動機等)、 詩詞意涵(逐詞逐句解釋)等精要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後,學生接續採朗讀、背誦、默寫、填 寫學習單與習作等制式方式進行(邱廷榮、于富雲﹒ 20 1Oa)

有 iii於傳統的記誦法與吟唱法二種教學方法少有同儕討論或反思詩詞文旬之學習活動, 因此許多學者(古佳潔. 2010; 吳柏昇﹒ 2∞8 ;林珍羽﹒ 2∞3; 洪頂風,心,

2011

;黃愛娟, 2∞ I

)

對於此進行反思﹒建議利用更多元的方式(戲劇、數來,賢、創意改寫、多媒體呈現)進行古 典詩教學。分析這些文獻後發現,雖然教學設計有所不同,教學活動更多元﹒但仍無法完全 擺脫傳統朗讀、背誦、默寫、填寫學習單與習作練習等方式﹒因此,本研究以學生出題質略 導入古典詩教學﹒藉由學生間的討論、出題、評題活動過程﹒循序漸進地瞭解熟悉教材內容﹒ 應更能提升古典詩學習成就與愛詩、近詩的情意養成與學習動機提升之目標。

六、小結

雖然學生出題策略運用與研究已有一定時目的發展,由上述論述可以發現,圍內學者對 網路學生出題在國小階段的研究重心多在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等核心學習領域之應 用與學習成效探討,對於閱讀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等之運用與潛能分析﹒尚缺乏相闋 的實讀研究﹒有鐘於此,考量古典詩教學源於閱讀教育椎動的一部分﹒其教學目標核心為學 生反思與評鑑能力,然而現階段尚擺脫不了學習單的制式學習模式,學生出題第略所強調為 藉由學生出題活動過程中,能建構他們認知學習教材中屬重要與相關的主題,讀學生知覺到

(10)

邱廷暈、于富雪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07

自主性、勝任戚與聯繫鼠,整體而言,應能提升學習動機及上課情意並促進學習成就﹒在學 習活動中,經由教師與學生、同儕間教學表徵、認知褻徵、經驗領域的互動歷程,不時地引 發複誠、組織、糟緻化、計劃、監控、調整等認知與後設認知領略,若能應用網路學生出題 領略於國小古典詩教學﹒應較有機會達成「提升學生反思與評鐘能力 J 之預設目標﹒

七、研究目的輿假設

本研究主要探討網路學生出題學習策略,相對於傳統學習單習寫方式,應用於古典詩教 學對學習成就之影響,並期瞭解經過實驗教學之參與學員在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的向度上是 否有顯著提升﹒經由課室.驗教學之歷程,本研究期能提供一可行、有效之古典詩教學應用 第略與模式 J 不僅能擴增學生出題策略目前尚無在古典詩教學運用之實買賣基礎,亦可經由課 室結合網路優勢,協助教師教學在面對時間不足與庸大教材內容的負擔與壓力﹒ 自後設認知理論與教學傳擂理論論點推知,學生出題策略教學成就表現應優於傳統學習 單習寫的教學方式﹒再者,依自我決定理論觀點論之,較具「自主性」、「勝任成」與「聯繫 IlE J 的學生出題策略應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反觀之,傳統學習單習寫因無法 滿足學生對「自主性 J • r 勝任感」與 r 聯繫厲」的需求而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 意﹒ 本研究結合上述理論與研究目的擬訂以下三個研究假設. (一)應用網路學生出題策略進行古典詩教學之學生在學習成就表現、學習動機與上課 情意的意向優於傳統學習單習寫﹒ (二)應用網路學生出題策略進行古典詩教學可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 (三)運用傳統學習單習寫進行古典詩教學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

本研究考量行政協調、教學實驗、電腦設備及人力支授等因素,採方便隨機取樣﹒選定 研究者所任教的屏東縣 l 所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章為研究對象。該校地處屏東市市郊,附近為

住宅區﹒學生人數約為 1 ,9∞人﹒共有六十班﹒六年級有十班,學生多數來自中等社會經濟背

景,同質性高﹒本研究隨機抽出三個班級作為實驗組(二班,的人)及對照組(一班 ·32 人)

合計 I ∞人﹒

二、研究設計與教學實施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研究法﹒以學習軍習寫與網路學生出題兩種不同學習策略

(11)

為自變項﹒控制變項包含:國語文之先備知單單、實驗前古典詩課程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 其中﹒國語文先備知識為本實驗教學前一次之國語科昌平壘成績,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為學生 在實驗前於「古典詩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量表」之得分﹒依變項包括:學生在古典詩學習成 就測驗之得分,以及實驗後在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量表上之表現。 本研究選定五首古典詩為教學內容﹒對參與班級進行 5 週的教學活動﹒第 l 週為唐代白 居易的「後宮詞 J; 第 2 週為清代朱景英的「臘夜 J; 第 3 週為唐代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J • 第 4 週為唐代韋莊的「金陵圖 J 第 5 週為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每週進行兩節課之教 學,第一節對古典詩之大蔥、作者、譯碧藍進行教學,第二節則依不同組別採用不同學習策略。 在,實驗組部分﹒第二節採網路學生出題策略進行 40 分鍾的學習活動。考慮學生電腦操作程度

差異及國小教學現場設備﹒參考學生出題學者(

Rosenshine,

Meister,

&

Chapman,

1996) 建議,

本研究採合作學習方式,依圓語科成績進行異質分組﹒以適當調節學習活動之難度。每一週 的學習任務,依邱廷榮與于富雲 (20IOa) 提出之網路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古典詩教學的課程 設計與實施原則進行規劃(詳如表1)。

.

108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暈、于富軍 學習任務 分組(異質分組,每組 5-6人) ;介紹系統與小組任務(輪流操作電腦;出題說明)

;

教師出示出題範例;學生進行網路出題。 教師整合上週學生出題,教師示範評題;也示評題能例;評恩系統使用說明;學生進 行統一評題;學生網路出題﹒ 教師整合上週學生出題;學生進行統一評題,教師說明出題的層次(記憶、理解、應 用、分析) ;學生網路出題,題目修改系統操作方式與功能說明;學生對上週所出的 題目進行修正﹒ 教師示範網路評題;出示評題範例;學生對上一週的出題進行網路評題;學生網路出 題;學生對上週所出的題目進行修正﹒ 學生進行網路評題;學生對上週所出的題目進行修正;學生網路出題;學生進行網路 評題;本週所出的題旦進行修正﹒ 第5週 第2週 第4週 第3週 表 1 ..組學習進程與任務

,區,遍.

第 l 週 第 l 週的活動主要讓學生瞭解學生出題原則(如:題幹敘述應清楚顯示題意並避免過於 冗長、題幹宜力求完整等)、出題範例(如﹒「夜坐 J 這首詩中的「霜白天空夜氣寒 J 代表什 麼季節 ?A.眷B.夏 C.秋 D.冬; r 夜上受降城聞笛」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涵與下列哪一首詩相同? A 秋夜寄邱員外 B.掛橋夜泊 C.靜夜思 D.夜坐等﹒)以及錄用之出題系統操作流程﹒第 2 週主 要讓學生瞭解評題原則(如:清楚說明題目的優點、缺點以及改進方式)以及採用之評題系 統操作環境。第 3 週除了2醫學生進行出題與評趨之外,加入學生修改題目之歷程。第 4 週之

(12)

邱廷暈、于富雪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09· 後則讓學生進行例行性的出題、評題、修改學習活動﹒ 實驗進行前,為瞭解參與學生出題、解題、評題與修改m 目所需要的學習活動時間,以 不參加正式實峻的另一六年級班級學生先進行為期 2 週各一節的合作網路學生出題活動之預 試研究﹒第一節先2醫學生暸解熟悉學生出題系統之出題、解題、言平題與修改功能的操作﹒第 二節則進行出題、解題、評題與修改,並測量各個活動所需之約略時間﹒ 本研究依預測結果,考慮學習時間 (40 分鐘)的限制與學生出趣的數量(每週每組 l 題, 共 6 題) .正式實駿只進行網路也題、評題及修正等步跨﹒然而﹒在第 2 週教師示範評題前﹒ 教師仍會帶領學生做統一的解題活動﹒學習活動設計以合作學習的資源共享概念為出發點, 讓每位學生有操作到電腦為原則,其目的是E醫學生都能熟悉出題系統的操作,是以視任務長 短進行操作學生的更換﹒如每組的 l 號學生操作出題系統、 2 號學生則操作評題系統依此類 推,學生每次以操作出題系統不同功能為原則﹒依各組學生人數不間,每生約有三~三次﹒ 每次約 7-10 分鍾的操作時間﹒另,為2醫學生熟悉、評題標準,在第 2 週與第 3 週安排統一評 題,即教師呈現每組的題目,讓該組以外的學生,提出評題的意見,由教師導引匯整後,輸 入出題系統中﹒第 4 週後,由出題系統分配上週所出的題目 l 題給他組的學生進行評題活動﹒ 學生在評題活動後則根據他組的評題意見修改自己的題目﹒ 此外﹒考慮到學生未有出題經驗以及對於出題系統線作尚未適應﹒因此實驗課程中沒有 一開始就進行網路出題、評題與題目修正活動﹒以避兔學生產生太大的學習負荷﹒而是 l 週 只介紹出題系統的一項功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並以每週只出 l 題、 評 l 題的方式進行之。再者,配合學生的普通能力、實驗教學時間與參考預試研究發現,本 研究在網路學生出題時只開放四選一之選擇趣的出趣聽型﹒ 在對照組部分,第二節參酌一般古典詩常見的學習單習寫﹒形式與內容為一般學習單常 用者,如:請默寫出這首詩﹒這首詩的作者是誰?這首詩大意為何?這首詩想表達的意境為 何?讀完這首諧的感想等﹒ 5 週實驗教學後﹒實驗組與對照組皆實施古典詩學習成就測驗以及「古典詩學習動纖與上 課情意量表 J 後測﹒

三、教學者與教學教材

本研究之古典詩教學自教學資歷與風格相近的 4 位教學者實施之﹒在進行實數教學前﹒ 先進行教學會議,以對教學內容及採周教學方法達到共識﹒ 本研究之教學內容為該校高年級古典詩教學團隊的 4 位現場教師自編之教材,包含﹒紙 本教材與投影片簡報﹒內容則涵蓋了五首古典詩之本文、作者、貨析、朗誦 CD 及學習單﹒

四、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三項﹒分別為網路學生出題系統、「古典詩學習成就測驗

(13)

卷 J 及「古典詩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量表 J ﹒

(一)網路學生出題系統

本研究所使用之網路學生出題系統 (QuARKS) 為研究者之一所自行設計、產量宜之網路學 習系統﹒在設計上﹒本系統發揮數位網路眾多優勢與特質(如.立即性、無時空限制性、匿 名性、資料儲存/處理量與速度、超速箱、自動化等) .結合數位科技多媒體優勢,允許學生 於題目、答案、還項、說明等各部分,納入不同類型的多媒體檔案(如:圓形、動畫、聲音、 影片等) .以利強調視覺、語音辨識能力的學科運用﹒ 除了可配合教學需求,提供不同出題題型(如:選擇、是非、簡答、配合、填充、申請 等)之選擇﹒使用教師還可對系統內不同功能(同儕互評、出題導引、瀏覽題目)之開放/ 關閉/組合,做那時或事前之設定﹒以允許客製化教學與學習環境目標之達成 (Yu, 2∞9)-本研究依研究目的僅開放出題與評題二大功能﹒學生登入系統後,選擇課程、單元、班 級後,再選擇所要緝擬或練習的題型,即可完成出題、評題、修改等學習活動﹒圖 3 1i!l Q叫 RKS 四選一選擇題之出題介苗,在左邊登入選擇頁面後,即可在右邊進行題目編寫﹒圖 4 為評IIi 介面﹒學生瀏覽過待評題目後(圖 4 上) .可直接於評估表內,根據優良題目的標準(如l1li幹 的敘述須能清楚顯示出題蔥,但避免過於冗長;題幹宜力求完整,避免被題目或選項分割成 南部分等出題原則)進行回饋﹒學生可根據系統所提供的正、負面評語﹒點選合適的回饋﹒ 亦可自行將回饋輸入文字回饋區中。評題回饋需清楚說明題目的價、缺點為何,並能提供改 進的建議﹒

(二)古典詩學習成就測驗卷

配合本研究運用網路學生出題第略時所操作的題型﹒古典詩學習成就測驗卷同樣為四選 一之選擇題﹒測駿內容主要為教學所涵蓋的五首古典詩﹒擬題指標參照修正後的 Bloom 認知 層次,分成知或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Anderson &胎剖hwo恤, 2001)- 知單單向度包含:事實知 識、概念知誠、程序知盡量、後設認知四個向度.認知歷程向度則有:記憶、理解、應用、分 析,評&'與創作﹒因考慮到程序知書輯、後設詔知、評鐘與創作這兩個向度以選擇題的形式不 易呈現,故只採周知單單向度中的事實知識與概念知單單﹒以及認知歷程向度中的記億、理解、 Ii!舟、分析共六個向度作為出題的面向﹒ 以「雙向細目表」為架構,本研究續擬 30 題試題,每個向度原則上各有 5 題,如表 2 所 示﹒事實知識如: r 臘夜」這首詩的作者為 (A.朱景英B.葉洋英 C.韋應物 D.韋莊) ;概念知識 如: ra夜 J 這首詩的格式為 (A.五言絕句B.五言律詩 C.七言絕句 D.七言律詩) ;記憶如: 「嵐夜」這首詩所提到的「臘三度」是指(A.渡過三分鐘B.渡過三天c.渡過三個月 D.渡過三 年) ;理解如: r 擻夜 J 這首詩作者所要表達的情威是 (A. 思念B.煩躁 C.悔恨 D 悲傷) ;應用 如: r 化險為夷」這句成語的意思為 (A 將不平的道路化為平坦的道路 B 做事時由艱險的處境

.

110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暈、于富軍

(14)

邱廷暈、于富雪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11

值多,;學生I 使用看4Jtt:Clp醋。妞, 區 一一,一﹒旭、."一。-...-.一一- ....一 且圓圓 叩頭組甜,

.

.'

-

1 題目輸入處|

圓圓,

I.I:~呵 ~I 的r. I ,I;)...:JI~~

I

i

Ii

~~凶

W{J戶

I'i'帽 I I ﹒ l 帥 I

I

.

l

.間金-作省謹,司_.毛、樹?(1).U (2)._3)."'--(')不'‘

....

.

" \

. . ' .

還項輸入魔

..

之J

..但:

.

以/

...

不賀, • I農 13

M

(可…|

l ﹒主團 II

."."

II

.也 .E

l

@..洞ta> 官與. . . . @﹒克消息》

-

@1II.l'

a>

6-2

:于

選擇課程、|

j"j 單元班級 Ii

L....I 後,再選擇|

所要參與的 活動(編擬 或評估題 目)

F吉計已「一.

圖3 QuARKS選擇竄出題介面 到順暢的情境 C.遇到危機時可平安的渡過 D.化解險惡的敵人對我們的敵意) ;分析如; r 嵐夜」 這首為作者在海外從事什麼工作 (A軍職 B 務ac 經商 D 工人)。整理如衰 2 所示。 測驗卷編製完成後,由 4 位擔任 2 年以上高年級國語文領域現場教師確認合適度﹒緣由 試題難易度與畫別度分析﹒以 .85> 員在易度> .15 以及&:別度> .20 為題目採認之標準﹒「古

(15)

.

112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暈、于富雪 I身份鍍金1 使用. . . .:c扭曲割 @踴!I;".) t;_賣, @﹒禿i..) 金. .

.

@>,霆._1"1.) 6-2 ;諾籃橋矗旬, 。 ...鹽:-.因機

;

響,寧省﹒目﹒ 金--苗"啊'-,是仰§..e,?

、可一|

.國 a問團k 叮叮.. 2叫. . ""3.)_ ) ".)恨. . 舊金 3

-

ttJlt r..~ 霆. . 組組- 20'0-<15-可..13:06;48 巨至~[!三百 評 1ft闢曲_J 乏,值a

-

,"'"抽202 語 圓圓--守軍﹒啊..._"....不."龜.? 神- 回l 提 闖闖E三1 聾﹒繭,處理"

...

恤~...賈句 F.... 因l _=-e:tfr ﹒固 a 的國_?

示區

(

>

H h

文字中

E﹒開

..

..蟬,

s-幽﹒aE'-a-,"炮錢被制用苟單,,心

"a'm,a,a團,-.-la.--"zE-b﹒

-.

ag

b

e魚是

I .

"..!'.;\皂、

l冒 "I

1·1爽,、

間,的吭吭叮升到戶

|E

國4 QuARK S評頭介面 典詩教學成就測驗卷」共保留 26 題,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 hS α 係數為.鉤,難易度分布在.2 8 ~ .82 之問﹒鑑別度介於 24~ .72 之間,聲張測驗卷之平均難易度為 60· 平均鑑別度 為.4 8· 符合 Ebel 與 Frisbie

(1991

)所提 一份好的測驗卷應具備難易度在 50 上下﹒畫畫別 度在.40 以上的條件。

(16)

邱廷暈、于富雪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13

表 2 古典詩濟~M卷雙向組自 ~知層次 後宮個 風夜 芙蓉權送幸漸 金陵固

夜雨寄北 各詔鉤.;:欠

合計.Il 事實知識

26

25

2

24

5

概念知單單

7

22

13

20

19

5

記憶

14

5

9

16

27

5

理解

18

11

21

8

6

5

應用

10

17

12

XI

3

4

分析

28

15

4

23

29 、 30

6

各古典詩合計題數

6

6

6

5

7

30( 總題I!<) 註:袋中數字為各題「越覺 J IX 意指本單元1且無出應用向度的題目 (三)古典詩學習動續與土課情意量表 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引該學習活動員團向教師所設定目 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 1994)' 在本研究中,學習動機係指受試學生對古典詩所抱持的 學習動機﹒上課情意為對學習的情鼠,即是學習者在進行特定學習工作時﹒所產生的主觀lJ.

受、情緒與氣質等心理層面反應 (Snow,

Como

, &

Jackson

,

1996)' 在本研究中,上課情意是

指受試學生參與古典詩教學活動時所抱持的態度表現﹒ 研究者參考邱廷榮 (2∞8) 的 r 對流概念教學問卷 J 設計本量表﹒採李克特六點量表﹒ 包含﹒學習動機 14 恩(如:老師安排的教學活動濃重免對學習古典詩更有信心;老師安排的教 學活動護我很容易地記住上課的內容等)與上課情意 8 題(如:上課時,我很喜歡與同學們 討論課程內容;上課時,我顧意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共 22 題目﹒經由 2 位古典詩現場教師 與 l 位測驗專家租費觀題目合適度,再以五個班級 (n=I64) 施測結果,為「古典詩學習動機 與上課情意量表」信度與效度建立之基準﹒ 經項目分析( criti臼I

ration

,

CR)

,

p 值皆小於∞ l ﹒表示此十九個項目有良好的區辨力﹒ 取樣適切性量數為 95

Bartle自球形儉定 p < ∞ l ﹒表示變項的相關高,因此,可進行探索 性因素分析﹒以主成分分析法之變異最大1Ji1"法抽取因素﹒結果顯示﹒古典詩學習動機與上 課情意量表可抽取二個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二個因素共可解釋全量表 19 個題目 62.44%的總 變異量﹒經調整後,因素一學習動機有 12 個題目﹒其"輸後組型負荷量在 .51- .83 之間; 因素二上課情意有 7 個題目,其"軸後組型負荷量介於 58- .74 之間﹒學習動機分量表之內 部一致性 CronbacbS a 係數童話 .94 .上課倩意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 Cronbach豆 α 係數為 89· 總 量表之內部一致性 CronbacbS a 係數為 .96

(17)

.

114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暈、于窗事

肆、實研分輛

一、不同組別在古典詩成就表現分析

參與者在古典詩成就表現之描述性統計畫﹒見表 3 所示﹒以不同的學習黨略為自變項, 以受試者耳目中國語評畫成績為共變量,古典詩教學成就測驗卷後測得分為依變項,進行獨立

樣本軍因子共變數分析﹒在資料進行共變數分析前先進行組內過歸係數同質性

(homogeneity

of

within-cl且s

regression

coefficient) 之考驗﹒來被驗自變項與共變項之間有無交互作用﹒結果顯

示﹒兩變項之分般的迴歸線斜率差異不顯著﹒尺1 , 96)=0.14·

p= .91 (p

>

.05)' 滿足平行 的條件,可以進行共變數分析﹒ 表 3 古典詩教學成就表現之箔述性統計摘要 潮中國語成績 ...1直前 闕,直後 費項

人數

M

SD

M

SD

M

賞自由組

68

90

.4

7

8.69

17.13

3.59

17.40

對照組

32

95.30

7.98

1

1.

28

4.94

10.71

古典詩教學成就表現之共變數分析結果如表 4 所示﹒不同學習策略組別達到統計上的顯

著差異.

F(

l

,

97)=62.64 •

p

< ∞ 1

• 11

2

=0.39

.表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古典爵教學成就表現

上有差異﹒進行古典請教學時,應用網絡學生出題領略之學習成就顯著優於傳統學習單習寫 方式﹒ 表 4 古典窮教學成就衰現共變數分析嬌妻

來~

自由度 FIt定 可2

p

潮中國語成績

14.62

13

.別的... 不同的學習黨略

62.64

39

.叫頁。"﹒ 誤差

97

( 14.50)

...p

<

.∞I.

二、不同組別在古典詩學習動機表現分析

古典蔚學習動機分量表前、後測得分之描述性統計量如表 5 所示﹒以古典詩學習動機分

量賽前測得分為共變項,檢驗自變項與共變項之間有無交互作用開係,所得之F( I ,

96)=

1.

7 •

(18)

邱廷暈、于富雪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15

表 5 古典詩學習動機分量表前、後演~得分之猶述性統計摘要 變項

人數

前測得分 後讀IJ得分 詢盤後 品f

SD

M

SD

M

實驗組

68

42

.3

2

9.68

58.50

13

.5

3

59.04

對照組

32

45.00

10.80

4

1.

84

12.96

40.15

p= .2(p

>

.05) 滿足平行的條件﹒可進行共變數分析。 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見表 6) 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

F(I.

97)=59.64 •

p

<

.∞ I .可2=0 刻,表示應用網路學生出題策略進行古典詩教學時﹒實驗組學生在學習動機

表現上顫著優於學習軍習寫組﹒ 表 6 古典詩學習動機之共變數分析 來讀 自由度 學習動機前測分數

l

不同的學習策略

l

誤差

97

"'p

<

.001

F被定

43.17

59.

(124.67)

η2

0.31

0.38

p

“沁...

000···

三、不同組別在古典詩土課情意表現分析

古典詩上課情意分量表前、後測得分之描述性統計量如表 7 所示﹒以古典詩上課情意分 量表前測得分為共變項﹒進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 •

F(I.

96)=2.56 •

p= .11 (p

>

.05)'

符合假設,即可進行獨立據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如表8)' 在上課情意的面向上

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只I. 97)=40

.4

9 •

p

<

.001

.卅 =0.29· 表示應用網路學生出題策略進

行古典詩教學實驗組的上課情意顯著優於學習單習寫組﹒ 表 7 古典詩上課情意分量表前、後測得分之描述性統計摘要 費項

人數

前測得分 後測得分 燭,直後

M

SD

M

SD

M

實驗組

68

25.55

6

.4

8

34

.4

3

6.88

34.97

對照組

32

29.03

6.52

26.81

8.15

25.66

(19)

.

116

.網路學生也越古典詩 表 8 古典詩上課情意共變數分析

*iI

自由度

上課情意前測分數 不同的學習黨略 誤差

97

...p

<

.001

Ft直走

22

.4

9

40

.49

(43.78 )

邱廷暈、于富雪

p

叫Xl··· .創)()... 四、實駿組在古典詩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前後之表現分析 為瞭解實驗組經由網路學生出題策略前後對於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的看法是否有盟員著差 異,以成對樣本 t 檢定進行得分比較﹒如表 9 所示,實驗組學習動機前一後測分析這顯著,呵67) =10 針 'p

<

.001

.

Cohen's d=-

1.

37

' 上課情意前一後測分析同樣達顯著,

1(67)=9.62 '

p

< ∞ l ﹒ Cohen's

d=-

1.

33

' 支持實驗組學生經由網絡學生出題策略像在學習動機與上課情 意兩個向度上﹒都有顯著地提升﹒ 表 9 實1&組之學習動機分量表與上課情意之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

前測得分 後沮u得分

95%CI

Cohen's

費醫項 呵67)

p

M

SD

M

SD

LL

UL

d

學習動機

42.32

9.68

58

.5

0

13.53

10.57

-訓)()...

-19.23

-13.12

-1.3

7

上課情意

25.55

6.49

34.42

6.88

9.62

.創)()...

-10.71

-7.03

-1.

33

...p

<

.001

五、控制組在古典詩學習動機與土課情意前後之表現分析

為瞭解傳統學習軍習寫的參與學生在課程前後在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看法上是否有顫著 差異,以成對樣本 r 檢定進行得分比較,結果如表 10 所示,學習動機前一後測分析逮顯著'

1(31)=-2.17' p= .038

«

.05)'

Cohen'sd=0.26; 上課情意前一後測分析則未達顯著,

1(31)=-

1.

83' p= .077

(>

.05)' Cohen's

d=0.30· 此統計結果發現,雖然經由傳統學習軍 之習作方式對上課情意沒有顯著的影響,但卻對參與者學習動機有盟員著負面影響﹒

六、學生出題品質、古典詩反思與評鐘之教學目標

本研究中,學生出題品質評分標準參考于富雲(2009) 的「出題表現評定標準J 進行修 改﹒于富雪的出題標準主要分兩個大向度﹒包含:出題內容與出題技巧兩大向度(共27 分)。 其中,出題內容向度分成六個指標,分述如下﹒(一)流暢性(3分):意指槽成題目完整度的

(20)

邱廷榮、于富曹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17

表 10 對照組之學習動機分量表與上課情意之成對串藍本 f 被定分析 前測得分 後測得分

95%CI

Cohen's

變項 叫31)

p

M

SD

M

SD

LL

UL

d

學習動徵 的∞

12.96

4

1.

84

10.80

-2.17

。38"

。.19

6.12

。 26

上課情意

29.03

8.15

26.81

6.52

-1.

83

。77

-0

.26

4.69

。 30

'p

<

.05

要素; (二)變遍性 (4 分) :意指題目包括有二個以上的概念; (三)精緻性 (4 分) :意指題 目的精進性、細緻度(複雜程度或難度) .包括能與個人生活經驗結合,具情境化、有誘答還 項; (四)獨特性 (2 分) :意指出題呈現方式、內容具有新蔥,與眾不同之處; (五)認知恩 考佐 (5 分) :題目所達到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堡的認知層次; (六)重要性 (2 分)

:

內容為該章節重要的概念、原理、原則﹒另﹒出題技巧向度則有七項指標(如﹒題目完整度; 每題標準答案只有一個等) .每達 Jtl-項指擻給 1 分﹒共 7 分. 為求評分之公正,研究者請 2 位授課老師分別進行評分﹒並且在評分前針對評分表內容 進行討論,達成評分共識。評分後進行評分者一致性檢定 r=

.97

,

p

<

.ω 卜顯示評分者間 有高度的一致性﹒出題品質結果整理如表 11 所示﹒ 表 11 貪圖章組之每過出題晶質描述性統計 過;女 曲,出題數

平均徵

總晶體差 最小值 .大值 第 1 週

12

16.02

2.36

12.50

22 ∞ 第2週

12

12.20

5

.3

3

7 ∞

20 ∞ 第3週

12

1

6.4

3

3.61

10.50

24.∞ 第4週

12

15.64

2.01

12 ∞ 19 ∞ 第5週

12

15.76

2.05

12

.5

0

20 ∞

將學生所出的題目依 Bain 、 Packer 和 Mills (1999) 所提出的「反思五層次表」來進行內 容分析與分頭﹒反思五層次表將反思分成五個階層 (5R)' 自低到高依序為:報導( reporting) 、

回應( responding) 、關聯 (relating) 、深入理解(閱訕。ning) 與重新建構( recons甘ucting) .自 於學生出題都帶進行出題與回答並提供填答說明﹒因此都已達到第四層次的深入理解層次﹒ 此外﹒有些題目亦能與學生先前之學習經驗進行結合或是融入作者寫作的心境,符合重新建 構的階層,例: r 後宮詞 J 和下列哪一首詩的格式相同? (A.夜寄邱員外B.值夜 C.望月懷遠 D 金陵圖) ;請問「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中為何楚地一帶的青山會顯得單獨? (A 因為冬天

(21)

.

118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暈、于富書 樹木燒光了 D. 因為作者被貶官到別處去了)等﹒解析學生 5 週內所出 ω 題中,達到第五階層 的題目高達 23 題﹒由此可見,學生出題策略應用於古典詩教學有利高反思學習目標之達到﹒ 反觀學習單習寫組﹒ if於目前課室題目內容多流於記憶層次﹒如: r 譜寫出這首詩 J ' r 請寫出 這首詩的釋義 J 等類型﹒題目能提供學生的反思訓練多僅停留在報導與回應等低層面﹒ 再者,學生出題組學生在評鑑同儕出題時﹒亦多能參考系統擬訂之題目標準進行分析並 有能力逐週增進的趨勢﹒以第 l 週學生評題內容為例,剛開始學生多以標點符號等技術層面 為建議標的,如:針對 r 請問詩中哭泣的女人的老公是有什麼地位?? (A.平民 B.大臣 C.貴 族 D.皇帝) J 一題時,評題者提到:

r

r 人』字與'的 a 字之間多了標點符號 r. J ﹒而最後 的問號也多了一個 J ﹒到第 4 週、第 5 週學生多可針對選項之誘答偉、合理性等進行題目內 容的討孟晶與建議﹒個:針對 rr 金陵圖 a 這首詩的意境是? (A 無限成傷B.哀愁 C 相思 D.悲 傷) J 一題時,評題者提出「無限成傷與其他三還項的長度不同,而相愿與liE傷、哀愁和悲 傷的詞義太遠﹒沒有誘答位 J 之建議﹒ 相對之,學習單習寫組之學習單張貼在教室佈告欄供學生觀摩,但不進行討論、評益與 回饋﹒因並無相關之討論、評靈與回饋活動配合,故難以實踐古典詩評鐘目標之達成﹒

恆、討趙、建讀與結讀

本研究旨在探究網路學生出題鱉略應用於國小古典詩課程對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上課 情意之影響,採準實盟會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屏東縣某一國小六年級共三班 (n= I ∞)的學 生,分成實駿組 (n=68) 與傳統學習軍習寫組 (n=32) • 研究共為期 5 週﹒護參與者利用晨 問時間完成每週一節的古典詩教學後﹒再被據不同組別,進行一節的網路學生出題活動(實 驗組)或傳統學習單習寫(對照組)﹒研究工具包括:古典講學習成就測驗、古典詩學習動機 與上課情意量表﹒以下先針對研究分析結果進行討論並做成結論﹒再對網絡學生出題策略的 應用與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言﹒ 一、討請 研究結果可知﹒在古典詩的教學上,實施網路學生出題組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上課 情意的表現顯著價於傳統學習環習寫組。應用網路學生出題宮廣略可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 課情意﹒反觀之﹒進行傳統學習單習寫不但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課倩蔥,反而降低 學生在學習古典哥哥的動機﹒分析學生出題組學生所出的眉目以及同儕回饋評語可發現,參與 學生確能運用反思及評鑑能力﹒有助相關能力之提升﹒以下就研究結果,依前述理論進行討 論﹒

(22)

邱廷暈、于富,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19

(一)古典詩學習成就 在古典詩的教學上,實施網路學生出題組的學習成就表現顯著價於傳統學習單習寫組﹒ 就教學傅擂理論的論點,其原因應為在學生出題歷程中,學生經歷兩次的自我認知監控,將 所學不斷地計劇、比對、反恩、監控、評估及調整﹒而評題時﹒則是不斷將知議概念與同儕 出題進行監控、比對與評畫E ﹒出題與受評過程中自醫學生不斷對自發理解、運恩歷程進行監控、 調整、規劑,並將所學組織化與精緻化,因此能夠產生有意義的學習,達到學習的成效﹒ 相較於學生出題歷程所提供學生的反恩與評.經驗,傳統學習單習寫題目是出自於老 師,學生在習寫過程中,只是在思考正確答案為何﹒並未仔細去反思眉目所包含的概念﹒再 加上學習單完成後說沒有後饋的反思、討論、組織與精緻化的學習活動歷程等,無法將所學 提升到更高層次的理解、評.與學習成效﹒ 男,古典誇教學周閱讀教學的一部分,由於並非正式主科﹒成績與學習上的壓力相對較 少﹒因此也沒有課堂加強或課後補習等實驗教學擔憂的效應,更能凸顯學習成效的提升來自 於實驗操弄的網絡學生出Rl!策略之實施﹒本研究的結果指出﹒在實施古典諧的教學時﹒縮路 學生出題學習黨略應為一適當可行且有效之學習策略﹒本研究結果呼應先前研究發現(陳盈 遠 ·2∞8 ;陳淑芳﹒ 2∞7 ;陳錦芬、曾沼4璋﹒ 2∞6; 蕭景文.

2005 ;

Behrend

&

Mohs

,

2006;

C剖,

2∞3; M自恤, 2ω2;

Yu

&

Liu.

2∞8)' 皆支持學生出題樂時對學習成就上的助益性﹒此外﹒本 研究進一步擴展學生出題目前多在數學、英語、自然、社會等不同學科等領域之研究發現﹒ (二)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組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顯著優於學習單習寫組;另﹒應用網路學生 出題貨略的學生在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有顯著地提升,反之,實施傳統學習軍習寫則顯著降 低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本文前述之自裁決定理論觀點,網路學生出題策略組小組內的討讀能 夠提高發表自我的意見並且,宙流續作系統(高自主)、學生能自我評斷知書里概念的重點並完成 出題任~(高勝任~)、組內與組間針對出題與評題所進行的討論與評論等互動(高聊,會成)

變體經駿If.較易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團由機與上課情意﹒相對之,傳統學習車組完成教師指定的 學習學習寫﹒畫面比較單詞的問題回答工作,題目制式(多屬記憶、背誦) .缺少討詣互動、反 思回饋﹒以致於較無法滿足學生的自主性、勝任鼠與聯.~的需求﹒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學習 單的限制沒有高自主性﹒且在勝任戚與歸屬威方面不易成受,更甚至反覆地進行學習單操作, 而造成學習動機顯著的低落﹒ 本研究發現,經過本研究後﹒網路學生出題組學生的學習勤儉有顯著的提升;反觀之, 學習單習寫組學習動機反而顫著下降﹒而在上課情意上,參與網路學生出題領略組學習者的 上課情意有顯著提升;相對之﹒學習單習寫組在經教學後,上課情意雖無顯著改變﹒但確有 下降的趟,學﹒本研究發現與先的於數學、英文不同學科領域之研究一致(李正如 ·2007 ;翁

(23)

.

120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邱廷暈、于富雪 瑜琇﹒ 2008 ;張育綾﹒ 2008 ;陳金章﹒ 2007 ;簫景文.

2005 ; Silver

&

C缸, 2ω5)'

(三)出 II品質與反思評鐘

自本研究 5 週學習活動的學生出題品質分析結果可發現,在第 2 週的出題品質最低﹒經 由研究期間之課室長期觀察,研究者思考可能原因應為第 l 週因有教師示範帶領﹒是以出題 品質比自行出題時較高﹒而在第 3 週後﹒學生的出題品質則越向穩定﹒其原因應是評題功能 的開放﹒讀學生能藉由評題的歷程﹒更瞭解好的題目所需具備的條件,並在自己出題時,能 以評題者的角度看自己的題目,因此題目更加的精緻完整﹒使出題品質獲得提升。然而,出 題能力滿分為 27 分,因此在出題品質上,學生仍有進步的空間﹒ 就教學傅擋歷程而論﹒學生出題強調理解,經由出題系統的導引應可達到高層次反思能 力的練習與精進,以讓學生對所學進行反思﹒由本研究學生出唐成品與分析結果可發現,都 可達到深入理解﹒更甚至部分已有重新建構的高層反思能力﹒在國小階段的學生,受限於學 科知誠的不足以及對古典詩的陌生﹒較難對於古典詩進行評鑑﹒但在本活動設計之出題學習 歷程與評題過程中﹒學生篇由評鑑標準的明示配合多次的評鑑練習後,能由題目的格式漸次 提升到題目內容之評鐘,由題目的良跑進而欣賞古典詩之優美﹒ 由上述討論可以發現,學生出題策略確實有助閱讀教育與古典詩教學「提升學生反思與 評鑑能力 J 之預設目標﹒相較之,在學習單習寫過程中,多為依授課言,義將制式的答案填入, 缺乏反思與評鐘之學習與訓練機會﹒因此較無法達成提升反思與評鐘能力。

二、建議

基於本研究發現與課室整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下列建議,供教學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一)教學建議

本研究發現網路學生出題第略可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並提升其學習動機、對上課 情意正面看法;相對之﹒傳統學習單不但無法達到同樣優質的學習成就水準﹒反而造成學習 意顛的低落﹒建議教師在實施古典詩教學時,不只倚賴傳統學習單習寫之方式,應盡量考量 多元的學習活動,如.本研究之學生出題學習策略,以護學生能自出題活動中的主動建構知 識、討論與反思,並提高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意顧。 另﹒考量多數學生無出題經驗﹒且認為出題有一定的難度 (Yu, 2∞9)' 提供學生出題的 相關訓練教學實屬重要﹒於學生正式進行個別出題前,針對一些核心概念﹒如:出題標準﹒ 若能結合出題範例﹒或給予何時合宜的出題表現回饋等,應有助學生具備足夠的出題技巧, 以發揮學生出題可及的效益。而由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學生在第三次的操作後,其出題 品質即比較穩定。

(24)

邱廷暈、于富害 網路學生出題古典詩﹒ 121 ﹒

(二)研究llR制與未來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參考學者 (Rosenshine

el a

I.,

1996) 針對調節出題難度所做之建議,出題特採合作 學習的方式進行,以減低學生在進行之出題活動時的焦慮與困難﹒研究結果發現,雖然證實 網路學生出題策略在學習成就表現、學習動機與上課表現f§於傳統學習單習寫的學習活動, 然而,有可能部分成效是來自於合作學習之效益,因此在推論上可能有所限制﹒ 未來研究上,除了可經由不同實驗設計以區別合作學習對學生出題的影響之外,考量邱 廷榮與于富雲 (2010b) 的研究發現:不同學科的合作學習經驗會影響學生的出題品質,因此 建議未來研究者除了在學習成就、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等影響變項做探討外,亦可針對不同 出題進行方式及不同的學習經驗對學生出題品質之影響做進一步的探究﹒ 其三,古典詩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考量不同文體閱讀(如:詞、新詩、散文等) 會牽涉到不同出題導引策略運用之得當性﹒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針對學生出題融入不同文 章類型運用模式與成效進行相關研究﹒ 其四.本次研究並沒有同時採用不同的閱讀書鞋略,是以,未來研究者可以探討目前國小 常用的閱讀策略(如:查出關鍵字詞、文字註記、整理綜合關鍵概念等)如何和網路學生出 題策略搭配﹒以及其相關成效進行後饋的探索﹒ 最後,學生在第 3 週之後﹒出題晶質則呈現穗定﹒然距離滿分仍有一段差距,因此未來 也可朝提升出題晶質的議題進行研究﹒

三、結識

近年各種教育吉普題的興起,使得教師在原本的學科領域及六大重大議題教學外,又增加 了國防教育、海洋教育及生命教育等讓題﹒在多元評量的教育思潮導引下,多數教師改採學 習..或個人學習檔案之方式來呈現學習成效﹒如何考量不同學習策略,尤其是能策動學生不 斷反思、評鑑、比對等深度認知歷程者﹒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上課情意﹒將是一個重要 的課題﹒本研究發現﹒網路學生出 M貨略可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成就、動機與意頤,結合眾多 的實證研究發現,支持其為一有效可行的學習策略﹒建議教師可參考本研究發展之教學模式﹒ 以提供師生一個符合建構理論、自主學習的學習活動與情境。 誌甜 本研究成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重經費補助(網路學生出題學習系統之建宜、運用 與影響分析,計貧弱號: NSC96-252 Q-Sαl6-∞2-MY3 ;網路學生出題系統之鷹架輔助:研究 導向設計與學習效果分析,計查組號: NSC99-2511-S-ω6-015-MY3)

(25)

.

122

.鍋跨學生出題古典詩

吾吾考文獻

邱廷暈、于富.

一、中文立,由

于富雲 (2∞9) .網路學生出圖學習系統之建宜、運用興,路,分析﹒2011 年 12 月 2 日,取自

http:// 140.122.147

.25/subject/OOO-q凶rks-b.hbn

I

Y

u,

F.-

Y. (2009).Networked ,扭曲tq岫lion-generation

learning

sys叫做開topment, 中,pu,呵lions

and effects

Retrieved

0間mber

2

,

2011 ,宜。m http://1 判 122.147.25/suhjectlO<Xl-<j圓血.-h.h回 1

于富雪、 jlJ鞍輿 (2∞8)·r 學生出題」與「傳統練習」策略對大學生學習成就、認知與後設 認知策略使用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

31

(3)'

25-52 •

I

Y

u,

F.-Y.

,

& l山,

Y.-H.

(2∞8).

The

companltive effects of s

,"

deal

qu帥。n-posing

and

qu軒tion-闡明nng

str過扭耳目。 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前nent, c。但jtive

and

met配ognitive stra阻g.間 use.

J個maloJEdu帥tion&Psycho/l哪 3/(3), 25-52.)

古佳潔 (2010)·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磨時,賣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南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IKu, Cι.

(20 I0). The

φ~c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ang

poetry 間,用Clion on/au阿h

grade

,...

Unpublished master's

th間s,

National University

ofTair四I, T阻nan, Taiw個 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ω9)· 大蒙來讀古典時教鑫續勘作業要點﹒ 2010 年 10 月 21 日,取

自 h句://eyvisit.eyιov.tw/publi c/Attacbmen

t/

93311715271.pdf

I

Co

uncil for Cultural

A的間。 (2棚).

Proposal guidelines on everyone read classical

poet可 lesson

plans.

Retrieved

必tober 訓,

2010

,

from

h旬 Ileyvisi t.ey.go以棚Ipublic/A 阻chmen tl933117152 7I.pdf)

李正如 (2∞7)· 圖小五年級分值錢題教學之研究一以台東縣原住民,董海例﹒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IL眉, C.-Z. (2ω7). A ,個命 on

fraction

problem-posing 岫fru,叩開 oJgradefi阿 elementary sch.凹I chil.伽n 臼se

oJa曲Irlg'開l

ch

i/

dren in

To帥mg.

Unpublished

m甜肘's 也自is,

National Sun Vat-sen

Univcrsi 旬" Kaohs岫皂,

T血W間]

李明桓 (2010)· 線上學生出圓圓型在國小車士﹒學習領域學習她果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畫南市﹒

Ili

,

M.-H 仰 10). Effi叫, oj 仰自 of online 翩翩t qu凹lion-generation

on elementary

sch叫 social

science

learning.

U酬blished m甜的曲間的, N甜叫“Cheag

Kung

Univen旬.,

Tai

nan,

Taiw且 1

吳拍昇 (2∞8) .九年一貪圖語文領If古典 E尋歡教材知自值平台遵宜興研究﹒圓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研究所碩士諭文﹒未出版,臺北市-I

Wu

,

P.-S.

(2∞8).

A

,"吟,

on the

establishm帥t

oja

/mow

ledge platformJar

c岫..個I

Chinese

pc.剖,手'COUTS缸 in

the

帕,咱'lrin It曲間mg 宙間 oJthe gr暐 /-9 個m個I酬 Unpublished mas間,咱帥, N甜ional

Taipei

Univers 呵

。f Ed岫 tion, Tai闕,而W岫 1

林珍羽 (2∞3)· 創造性磨時教學對圖小五年級兒童 .Jii力及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Il間,

C.-Y.

(2ω3). Th

e influence of creative Tang

poe吋。n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creat;ν咿 and

learni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 will first analyze texts on Budai, explaining how this local monk came to represent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in China, as well as how artists visualized the Budai in

在這些龐雜的敦煌文獻中,就中國文學的立場來看,其中最重 要的門類,主要為敦煌變文、敦煌曲子詞、王梵志詩、敦煌詩歌等

將兩個八連桿腿部機構連結,稱為一組,則曲柄位置相隔角度等 於 360 ° 除以組數。以本專題為例,組數為 3 組,故曲柄位置角度須相 隔 120 °

有別於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我更喜愛創 新,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從 95 暫 綱、 99 課綱、 103 課綱微調到即將面臨的 107

First Taiwan Geometry Symposium, NCTS South () The Isoperimetric Problem in the Heisenberg group Hn November 20, 2010 13 / 44.. The Euclidean Isoperimetric Problem... The proof

為降低藥品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的成本與其耗費的時間, 合併第一期

▲ 嘉大附小停課期間,三 年五班的雪華老師每天都 很認真線上教學, 29 位 學生也都在家裡利用網路 上課和交作業。.

(2)選修 C.學習領導模組者,請以「有效學習策略」為主題,規劃 1 份教學 活化與課程創新之教學方案(請以整個單元撰寫為原則)

(2)選修 C.學習領導模組者,請以「有效學習策略」為主題,規劃 1 份教學 活化與課程創新之教學方案(請以整個單元撰寫為原則)

為降低藥品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的成本與其耗費的時間, 合併第一期

共同業務 教師成長 C/Q/S E/R/A 專業發展 C/Q/S E/R/A 實驗研究組 科學活動 C/Q/S E/R/A 研究發展 C/Q/S E/R/A 資料出版組 出版刊物 C/Q/S E/R/A 國際教育 C/Q/S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相對應的,由於這些函數可以跟雙曲線上的點做對應,所以 稱為雙曲函數,其中主要的奇組合稱為 hyperbolic sine 雙曲 正弦函數,偶組合稱為

• Using the remainder estimate for the Integral Test, answer this question (posed at the end of Group Exercise 2 in Section 12.2): If you had started adding up the harmonic series at

7 HPM 原是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這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下列哪個作品引用了英國作曲家浦賽爾(Purcell)的曲調?.[r]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

這首詩描繪詩人在山上坐車時所見 的秋色。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 伸向山頂,順着這條山路一直向上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股市預測在人工智慧領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我們的研究使用混合式的 AI 以預測 S&amp;P 500 芭拉價值指標和 S&amp;P 500 芭拉成長股之間的價值溢價;S&amp;P 600 小

of Grouped Blades)等效應於 Cantilever modes、Fixed-Supported modes 對系統之彎曲振動特性之影響。其中,.

發展資優成就測驗題庫研習 -數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