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加全球變遷2005IGFA年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加全球變遷2005IGFA年會"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R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參加全球變遷 2005IGFA 年會

計畫類別:

R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4-2621-Z-110-005-

執行期間:94 年 10 月 10 日至 94 年 11 月 30 日

計畫主持人:陳鎮東

共同主持人:無

計畫參與人員:無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

R

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附件一

(2)

I

目 錄

項 目 頁碼 成果報告--參加全球變遷 2005 年 IGFA 年會會議報告--- 1 附件 1--縮寫及譯名表--- 5 附件 2--歷屆 IGFA年會--- 6 附件 3--會議出席名單--- 7

附件 4--Schedule for the IGFA 2005 Annual Meeting--- 8

附件 5-- IGFA 2005 Annual Meeting Welcome Remarks--- 9

附件 6--2005 National Updates to IGFA from Taiwan 簡報檔--- 10

附件 7--National Updates to IGFA from Taiwan (2005)書面報告--- 11

附件 8--Overview of the U.S. Climate Change Science Program and its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12 附件 9--National Update 2005: A summary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3

附件 10--IGFA-ISCU Workshop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Glob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Orie nted Research, 16-19 May, 2005, Krusenberg Herrgard, Sweden--- 14 附件 11--報告人於討論全變研究與經建發展時之發言--- 15

附件 12--IGFA Meeting White Paper, Notes from the ESSP Executive Directors--- 16

附件 13--- 17 附件 14--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egional challenges,

(3)

1

參加全球變遷 2005 年 IGFA 年會會議報告

陳鎮東

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一、背景說明

國際全球變遷研究基金聯合會(IGFA,International Group of Funding Agencies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於 1990 年元月於美國首府華盛頓成立,共有 26 個國家之 30 多個負責支助全球變遷研究的相關政府或基金會,以國家會員之方式加入,其宗旨為有 效支援及規劃全球變遷相關研究。我國以國科會為代表,成為此組織之正式會員國〔美 國的代表單位是 NSF,德國的是教育與科技部(BMBF),英國是自然科學與環境基金 會(NERC),日本是環境廳等〕。 1991 年起,IGFA 每年於秋季召開年會,就有關全球變遷研究的新領域推動規劃 與資源整合進行協調,以利工作之推動。這十年來,已成功的孕育出 IHDP(人文面向)、 DIVERSITAS(生物多樣性)等大型國際計畫。今年度的會議於 2005 年 10 月下旬在美 國首府華盛頓召開(第 17 次年會)。歷年來會議的主題是除了例行性的各國家報告簡述

(National Updates)、新計畫之推動外,最主要是著重在 IGFA 整體資助策略的討論,每

年都選定一些主題進行策略式的討論。前幾年針對各全變計畫國際辦公室(IPO)之運

作進行檢討、南方北方議題(即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優先性之討論)、整體研究之

探討(包含科學及人文面向的整合研究)、IGFA 與全球觀測系統關係、區域性全球變遷

議題優先性設定、2007-2009 年間極區觀測實驗(International Polar Year)及世界觀測計 畫、各國準備狀況、有關影響全變的各種驅動力及參與伙伴等,主要是瞭解由全變之全 球性議題,轉而成區域性議題時,IGFA 應扮演何種角色。今年的主題為各大計畫與 IGFA 之關聯、瑞士山區研究先趨計畫、歐洲全變研究區及歐洲 IGFA、全球系統觀測之統合、 國際極區年、非洲研究、IGFA 在全變研究中所扮演之角色及未來定位、如何平衡全變 研究與開發、如何增加黏合經費(glue money)等。我國由國科會謝清志副主委及本人出 席此次年會(有關名稱縮寫請見附件 1、歷年來年會的資料,則請參考附件 2)。 此次的會議,共有來自我國、美、英、德、法、日本、中國大陸、荷蘭、挪威、 瑞典、比利時、奧地利、歐盟、加拿大、冰島、巴西、墨西哥、奈及利亞、西班牙、瑞 士等國家代表及 ICSU、IGBP、IHDP、DIVERSITAS、ESSP、START、APN、IAI、AIACC、 WCRP、World Bank 及 MRI 等全變主要國際計畫或區域網路的主要負責及參與單位的 代表,共約有 60 多位出席(名單請參考附件 3)。去年曾參加之南非、芬蘭、羅馬尼亞 此次未派代表。

二、會議經過

今年的 IGFA 工作年會,由國科會謝清志副主委及本人前往,會議在美國華盛頓的 Holiday Inn Select Old Town 會議室召開,由 IGFA 主席美國籍的 Margaret Leinen 主持, 議程如附件 4。主題為區域性全球變遷議題優先性設定之討論,主要是求瞭解由全變之 全球性議題,轉而為區域議題時,IGFA 應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南方及北方國家間的平 衡問題。在此主議題之外,另有各國的國家報告,及討論有關全球觀測群推動的十年計 畫資料內容、須求等議題,以及規劃 2006 年 11 日將於北京召開之 ESSP 大會。

(4)

2

大會於 10 月 26 日上午 8 時 50 分、遲了 20 分鐘方開始(謝副主委於 10 月 25 日晚 方抵達會議召開的旅館、報告人則於 23 日零晨抵達,並於出席 24 日召開之 START 會 議後,於 25 日下午報到、取得 IGFA 會議資料),先由美國科學基金會的 Dr. Margaret Leinen 任大會主席並致歡迎詞,隨後由 US Climate Change Science Program 之 director J. Mahoney 致辭。他先指出 IGFA 之重要性,隨後報告此次會議之四大重點: •國際性計畫之重點及新成果; •目前各國的全變經費以及長期、可持續之經費; •全變研究與經建發展間之互動;以及 •MRI、ERAnet、GEOSS、Africaness 及 IPY 之報告。 Mahoney 也指出美國目前一年花費 55 億美金於全變科技研究,重點為: •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 •氫; •碳之清除; •接近零排放之燃煤電廠; •核能;以及 •核融合(附件 5)。 Mahoney 表示 IGFA 一直著重及致力於推動全球變遷之規畫,現以區域化之議題為 優先,並希望研究如何讓開發中國家參與全變研究以及如何資助這些研究。之後 Leinen 說明了會議的背景及議程安排,並報告了這一年中 IGFA 的活動。 接著就由各大國際組織進行業務報告,共有 8 項:

•T. Rosswall 報告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V. Detemmerman 報告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WCRP);

•K. Noone 報告 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 (IGBP)。IGBP 將於 2010 年將 兩項海洋計畫(Globec 及 IMBER)合併,且 Carlos Nobre 將於 2006 年擔任執行長;

•O. Young 報告 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 (IHDP),並抱怨有 39 個國家資 助 IGBP,卻只有 9 個國家(含我國)資助 IHDP(會後 IHDP 執行長 A. Rechkemmer 提出我國增加資助之要求,報告人表示,我國目前能參與 IHDP 委員會之運作甚少,希 望先能讓我國代表打入 IHDP 核心運作);

•A. Larigauderie 報告 DIVERSITAS;

•M. Rice 報告 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並指出 ESSP 將於 2006 年 11 月 9-12 日間假北京舉行大會;

•R. Fuchs 報告 System for Analysi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TART),他特別提到台灣在提 供 Advanced Training Workshop 上所作之貢獻;

•H. Tiessen 報告 Inter-American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AI);及

•H. Hashizume 報告 Asian-Pacific Network (APN)。

26 日上午的議程於下午 1 時結束,午餐後下午 2 時繼續由 6 個國際組織報告全變研 究及經建發展:

•W. Breed 報告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之活動;

•M. Cehelsky 報告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IDB);

(5)

3

策;

•N. Leary 報告 START 之規畫;

•R. van Kessel-Hagesteijn 報告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for the Netherlands (NWO) 之活 動。 當天之議程於下午近 7 時方結束。 27 日上午則由各國基金會進行報告。我國由謝副主委親自報告,報告之 Power Point 如附件 6(書面報告如附件 7),美國報告如附件 8,大陸報告如附件 9。大陸報告較引 人注意的是他們每年的全變經費超出 5 千萬美元,並且主辦了大量的國際會議。18 個國 家中,有 8 國增加了全變經費。 原計 1030 結束之國家報告拖到 1130 方結束,因此主席宣佈縮短午餐時間,而由 5 項新計畫提出報告:

•R. Bradley 報告 Swiss Mountain Research Initiative;

•H. de Boois 報告 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net)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IGFA Europe;

•T. Spence 報告 Global Earth Observing System of Systems GEOSS Update。我國目前正尋 求管道加入 GEOSS 之母體 GEO (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此為政府間組織);

•T. Rosswall 報告 2007-2009 年之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IPY)及 2008 之 Year of Planet Earth;以及

•A. Nyong 報告 Africaness Workshop Report。

隨後一直到下午 7 時當天會議結束前,均為討論如何平衡全變研究與經建發展,以 及 IGFA 之角色,此議題在 IGFA-ICSU (5 月 16-19 日)於瑞典之會議中已先行討論過(附 件 10)。

28 日晨繼續 27 日下午之討論,報告人經請示謝副主委後之發言如附件 11。隨後之 討論集中於 IGFA 未來在全變研究中所應該扮演的角色。ICSU 代表(T. Rosswall)、IGBP 代 表 (K. Noone) 及 IGFA 指 導 委 員 會 代 表 K.B. Mathisen 等 均 指 出 各 學 術機 構 及 International Project Office 辦公室運作經費之困難。這些運作費用(即所謂之 glue money) 包括計畫辦公室及其運作、公開科學大會(open science conference)及各大型計畫之評鑑 (附件 12)。大會提供了一張表格(附件 13),其中指出大部份國家用於上述運作之 經費均只占全變經費中的一小比例(美國占 0.5%,我國則占 10%)。START 之 R. Fuchs 特別指名道謝我國對 START 運作之資助,而 ESSP 代表 M. Rice 特別感謝大陸之協助, 願意主辦第一次 ESSP Open Science Conference(附件 14)。

大會最後決定成立三個工作小組:

•IGFA--research programs and development;

•Manner of support to the core programs and new mechanisms;及

•New ideas on program review.

隨後大會指導委員會提名下列人選為下年度之指導委員,大家鼓掌通過:

•K.B. Mathisen, Norway;

•D. Conway, Canada;

•A. Flores-Montalvo, Mexico;

(6)

4 •H. Gudmundsson, Iceland; •U. Svedin, Sweden;及 •P. Valette, Belgium. M. Leinen 明年則續任 1 年主席(任期 2 年)。以上 8 人全屬歐洲及北美地域,分 配並不平均。 會議於 12 時結束,午餐時 Leinen 要大家輪流發表感想,報告人除了表示很高興見 到老朋友及認識新朋友外,特別敬佩大會主席之高效率,請大家鼓掌表示敬意及謝意。 三、心得與結語 以上乃會場內之相關報告,會場外之私下討論有時候反而更為重要,相關事項如下: (1)10 月 26 日晨 NSF 之 L. Brown 即詢問報告人,如果明年之 IGFA 在北京舉行,我國 是否會有問題。報告人隨即將將詢息報告給謝副主委。隨後 L. Brown 及 M. Leinen 再 度詢問謝副主委對此事之意見,謝副主委表示:(1)對我國之待遇需不變;(2)但若大 家決定在北京召開下次會議,我國不願意因大陸可能對我國之差別待遇而反對此案。 10 月 27 日晨 M. Leinen 表示 IGFA Steering Committee 決議,若大陸不能公平對待我 國(大陸要求謝副主委不能用“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之國家名義參加),則將在 加拿大召開下次會議。而最後決定將取決於大陸是否要求對我採不公平之待遇。中午 時報告人詢問 L. Brown 此事之詳情,他表示大陸代表已請示北京,但可能此次會議 間期無法作出決定。

(2)由於我國對參加 GEO 活動之興趣〔GEO(地球觀測群)中,目前有 50 個國家,20 多個國際組織(包括 ICSU, IGBP 及 START 等)參與。GEO 中觀測的項目,其結果 將影響到水資源、天氣、生態、災變、健康、能源、農業生產、生物多樣性等,都是 和社會息息相關的主題,我國的衛星計畫有可能提供重要資詢〕。L. Brown 表示曾希 望透過 ICSU 讓我國參加,但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國家反對,因而未能成功。R. Fuchs 表示有可能透過 START capacity building 之名義協助台灣參與 GEO 之活動;報告人 亦立即向謝副主委報告;中午午餐時 Fuchs, 謝副主委及報告人再度就此事諮商。報 告人建議 Fuchs 11 月 14 日訪台時,可由謝副主委接見,並邀請李羅權院長進一步諮 商。謝副主委及 Fuchs 均表示同意。

(3)在各大國際研究組織對缺乏所謂的 Glue Money 叫苦連天之際,我國年年主辦 SARCS Advanced Training Workshop 之舉,已被引用為成功之典範。而且各研究組織對科學 界之影響甚大,如果我國能在其辦公室運作經費上給與為數不多之補助(三、五萬美 元就算不少了),必然可獲得衷心之感謝,且對我國科學家打入各科學指導委員會一 事(我國至今仍只在 START, JGOFS, LTER, IGAC, GCP 等少數組織之科學指導委員 上有成員參與),必將有無形之助益,值得考慮。

(7)

5

(8)

附件 1-1 附件 1:縮寫及譯名表

APN:Asia-Pacific Network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亞太地區全球變遷網路)

DIVERSITAS:(生物多樣性)

ESSP: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地球系統科學夥伴) GCP:IGBP/IHDP/WCRP/DIVERSITAS Global Carbon Project

(全球碳計畫)

GEO: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地球觀測團) GEOSS:Global Earth Observing System of Systems

(全球地球觀測系統之統合)

IAI:Inter American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汎美區域全球變遷研究網路)

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國際科聯) IGAC: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oject

(國際全球大氣化學計畫)

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

IGFA:International Group of Funding Agencies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國際全球變遷研究基金聯合會)

IHDP: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全球環境變遷之人文面向計畫)

JGOFS: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全球海洋通量聯合研究) LTER: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長期生態系研究)

SARCS:Southeast Asia Regional Committee for START (東南亞區域 START 委員會)

START:global change SysTem for Analysis Research and Training (全球變遷分析、研究與訓練系統)

(9)

6

(10)

附件 2-1 附件 2:歷屆 IGFA 年會 會議 時間地點 我國參加代表 第 1 次 (成立大會) 1990 年元月 美國華盛頓 DC 劉國治 第 2 次年會 1991 年 12 月 2-4 日 荷蘭西汶尼堅 王松茂、李河清、林和 第 3 次年會 1992 年 9 月 2-4 日 法國土魯斯 朱炎、李河清、林和 第 4 次年會 1993 年 5 月 1-3 日 英國布萊頓 李河清、林和 第 5 次年會 1994 年元月 24-28 日 台灣台北 胡錦標、王松賓、林和、李河清 張長義、蔣本基、蕭代基、葉俊 榮 第 6 次年會 1994 年 9 月 22-24 日 加拿大溫哥華 未派員 第 7 次年會 1995 年 10 月 9-11 日 日本京都 王曉中、蕭代基、孫志鴻 第 8 次年會 1996 年 9 月 29 日-10 月 3 日 挪威奧斯陸 蔡清彥、王曉中、林和 第 9 次年會 1997 年 10 月 13-19 日 美國土桑 蔡清彥、沈世宏、王永壯 第 10 次年會 1998 年 10 月 26-29 日 義大利米蘭 孫志鴻 第 11 次年會 1999 年 10 月 25-28 日 中國北京 劉兆漢 (參加 START SSC 順道參加年 會) 第 12 次年會 2000 年 10 月 22-26 日 瑞士蘇黎士 未派員 第 13 次年會 2001 年 10 月 22-24 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吳茂昆、王作台、林能暉 第 14 次年會 2002 年 10 月 23-25 日 英國 Norwich 謝清志、魏良榮、王作台 林能暉 第 15 次年會 2003 年 10 月 27 日至 11 月 3 日 南非開普敦 廖俊臣、萬其超、王作台 第 16 次年會 2004 年 10 月 6 日至 10 月 8 日 冰島雷克雅未克 謝清志、王作台 第 17 次年會 2005 年 10 月 26 日至 10 月 28 日 美國華盛頓 謝清志、陳鎮東

(11)

7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8

(22)
(23)
(24)
(25)
(26)

9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10

(35)
(36)
(37)

11

(38)
(39)
(40)
(41)

12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13

(50)
(51)
(52)
(53)
(54)

14

(55)
(56)
(57)
(58)

15

(59)

附件 11-1

附件 11--報告人於討論全變研究與經建發展時之發言

For a small entity like Taiwan we are still very kee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lbeit with full realization that we need to improve our

energy efficiency and to cut dow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aving said the above I would like to state that as much as we could

like to participate in all GC-related activities, we in Taiwan need to set

our priorities because of limited financial and human resources. We

have learned with interest such programs as IPY but it is unlikely that

we w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For now, we are keen on ESSP

projects such as GCP and regional programs like MAIRS. For

instance, we spend about 10% of GC budget supporting SARCS,

including the secretariat, the annual advance training workshop for

about 35 senior technicians and junior faculty from SE Asia nations.

We have also supported the research of 5, 6 PIs from SE Asian

countries.

Our next effort would be better use of data from one satellite that

we have already launched and the six more to be launch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se data may be used in research as well as development.

In that regard, we would very much like to participate in GEOSS

activities.

(60)

16

(61)
(62)
(63)
(64)

17

(65)
(66)

18

(67)
(68)
(69)
(70)
(7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我一開始對這門課的目標只是想單純上課認真抄筆記、作業好好 寫、絕不早退外,還從未想過會上台報告。雖然我是老師點到要

(1999) Resiliency in Action) ,我們 對組員在強化活動中有高 的期望,期望他們能為學校 作出貢獻,同時亦希望藉此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除了之前所提的全域變數和區域變數外,我們在變數 前可以加上 static 修飾字:.

若 機構 所提 交的報 告須 作澄 清 /修正 ,教 育局 會暫 緩第 二期及 或第 三期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