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Copied!
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歐洲國際評論,第二期,2006 年,頁 167-209.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郭武平、吳昆財、孫國祥、連錦水、蔡昌言∗ 摘 要 中國推動改革開放將近三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總體國 力快速提升,當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焦點,國際社會再度提起中國 威脅論,中國卻強調「中國和平崛起」。究竟一個崛起後的中國 是國際社會的威脅或夥伴?已成為國際關係的熱門議題。本文將 針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意涵、國際主要觀點、中國對國際的反 應、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以及台灣面對「中國和平崛起」因應之 道提出探討。. 關鍵字:中國和平崛起;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黃禍論;新 現實主義. ∗. 本文是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在外交部研設會、歐洲聯盟執委會文教總署贊 助,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協辦下舉辦「中國和平崛起: 國際社會威脅或夥伴」座談會後,由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郭武平所長綜整與 會學者――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蔡昌言助理教授、南華大學亞太研究 所孫國祥所長、吳鳳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系連錦水副教授、嘉義大學史地 學系吳昆財助理教授及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郭武平所長――意見而成,如有 疏漏錯誤由郭武平教授負責。. 167.

(2) 歐洲國際評論. 壹、前言 2006 年 3 月美國外交動作頻頻出擊:一是 3 月 1 日美國總統 布希就任以來第一次訪問印度、巴基斯坦。二是美國國務卿賴斯 於 14 日訪問印尼後,16 日轉到澳洲與日本三國外相會談。三是美 國政府公布三年多來第一份修訂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重申為 了自衛,美國的「先制攻擊」戰略不變。 賴斯在出訪印、澳前指出:美國、澳洲和日本必須密切關注 中國的軍事擴充問題,不可以讓中國成為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 威脅,要使中國成為正面而非負面力量。1 觀諸美國總統與賴斯行 程與言論,無法令人不懷疑美國正在重整全球地緣戰略,悄悄築 起一道圍堵崛起中的中國網,其背後因素難脫「中國威脅論」陰 影。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從 2000 年布希上台之初,稱呼中國是「潛 在競爭對手」,到 2006 年布希稱中國是美國的經貿「戰略伙伴」。 明顯的,由於美國正視中國崛起的事實,已經從「中國威脅論」 轉變成「中國責任論」。如果中國的崛起已經或者正在變成現實, 賴斯所強調擔心的:「確使中國增強軍備一事不超過其區域目標 及利益」,更足資證明美國擔心其霸權將面臨挑戰,那麼所謂的 「圍堵中國論」減緩中國崛起的進程,就已悄悄出現在美國的全 1. 賴斯警告說,中共有可能成為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負面力量」 ,美國、澳 洲和日本必須密切關注中共軍事擴充的速度和程度。她說: 「我想這是令人擔 憂的,特別是像我們有責任保護亞太地區和平的國家,我會把我們三國(美 國、澳洲和日本)都算在內。」何慧明、田清編譯, 〈賴斯訪澳,遏中共威脅 亞 太 〉 , 《 大 紀 元 》 , 2006/3/15 (http://www.epochtimes.com/b5/6/3/15/n1254508.htm)。 168.

(3)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球戰略佈局調整上,效果如何有待觀察。如果加上中國週邊主要 大國俄日印等對中國崛起的反應,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後國際社 會所關注的焦點是:一個崛起後的中國是國際社會的威脅或夥 伴?以下本文將就中國和平崛起意涵、國際社會主要觀點、中國 對國際的反應與難題、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以及我國因應之道 進一步探討。. 貳、「中國和平崛起」的意涵 一、「中國和平崛起」的緣起 「中國和平崛起」首次成為中國和國際社會矚目焦點,是中 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於 2003 年 11 月 3 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和平崛起新 道路和亞洲的未來」的演講。2在此演講中,他首度提出「中國和 平崛起」的概念和觀點。緊接著,在 2003 年 12 月 10 日,國務院 總理溫家寶在哈佛大學發表了名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說, 是中國官方首次全面解釋「中國和平崛起」的要義與思想。溫先 生在演說中表示,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與和平崛起的大 國。他明確指出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是「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 之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 2003 年 12 月 26 日在紀念毛澤東 110 歲誔辰上,再次提出和平崛起的發展理論,表示中國將與各國友 好相處,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與各國的交流和合作,中 國也要永久維世界和平,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貢 2. 〈姚明也說:我們要當一群狼〉, 《聯合報》,2004/9/5。在此文中也指出, 「和 平」與「崛起」就是兩項相互矛盾的概念。 169.

(4) 歐洲國際評論. 獻。32004 年 4 月 24 日至 25 日在海南博鰲舉行 2004 年年會,會 議主題是《中國和平崛起與經濟全球化》。胡錦濤在「博鰲論壇」 會議上,再度提出類似論述,指稱中國的發展將可為亞洲地區帶 來和平。此論述最大用意在消弭國際社會對「中國威脅論」之疑 慮,其中心內涵是用 13 億人口的人均所得微小,集體社會經濟問 題龐大,來凸顯大陸不致對國際社會造成威脅,其戰略意圖即在 爭取進一步發展所需時空環境。不到半年時間,「中國和平崛起」 的概念和觀點引起國際間廣泛之關注,成了熱門話題。 2004 年 3 月 7 日,中國外長李肇星在十屆人大二次會議記者 會上指出,中國和平崛起是對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他 說:「在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提倡一種新的安全觀,那就是互信 互利、平等協商。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 貢獻。中國發展的最大特點就是和平發展,我們不使用過去殖民 主義強國或者帝國主義列強那種掠奪別人、欺負別人、剝削別人 的辦法,我們靠的是和平發展,我們走的路就是維護世界和平, 積極參與平等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西方一些有眼光的學者 也已經指出,中國的和平發展給鄰國、給全世界帶來的不是障礙、 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至此,經過中國現階段幾位重要領導人對於中國和平崛起的 詮釋與論述,這無異代表「中國和平崛起」正式成為一項帶有根 本意義的國家策略。在中國追求經濟發展與國家力量提昇之際, 和平崛起已成為對內與對外的基本承諾,果真如此,則必成為繼 改革開放之後,另一項中國對國際社會可以做出的積極貢獻。 3. 〈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當今中國和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國際先驅報導》(北 京),2004/4/7。 170.

(5)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二、「中國和平崛起」的歷史觀察 探討「中國和平崛起」概念離不開中國威脅論概念。19 世紀 後期美國白人將大批湧向美國西海岸的華工視為對美國主流文化 的「威脅」,美國政府分別於 1882 年和 1884 年通過了《排華法 案》,這是早期的「黃禍論」「中國威脅論」,不是現代意義上 的「中國威脅論」。中共建政之初,美國曾炒作過一陣「中國威 脅論」,即所謂國際共產主義的蔓延。當前的「中國威脅論」主 要起自冷戰結束後,美國主要敵人蘇聯威脅消失,而中國正逐漸 強大,升格成為主要「潛在對手」。1992 至 1993 年間,美國費城 外交政策研究所發表《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真正的威脅來自中 國》,掀起第一波「中國威脅論」,其思維邏輯集中在中國經濟 和軍事崛起擴張,渲染中美軍事衝突不可避免。同一時期哈佛大 學教授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 重建》,斷言儒家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結合將是西方基督教文明 的天敵。第二波「中國威脅論」係於 1996 年間臺海危機前後,由 此而起的美國國內對中國政策大辯論,集中在中國對台灣海峽的 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等言論。第三波則是在 1998—1999 年間,焦 點在對所謂《考克斯報告》、「李文和案件」、「政治獻金案」4, 再次提起「中國威脅論」。最近掀起的「中國威脅論」是第四波, 言論基本來自美國國防部、國會、智庫和媒體。焦點在中國軍力 發展的深度分析,並首次公開指出中國軍力對台灣和亞太地區國. 4. 前中央情報局中國問題專家特裏普利特和前共和黨國會對外政策助手愛德 華·廷珀萊克合寫的《鼠年》和《紅龍躍起》兩本書更是將其大肆渲染:中國 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中國竊取美國核機密、利用華人科學家和學 生在美國廣泛搜取情報、企圖收買美國政府。 171.

(6) 歐洲國際評論. 家甚至美國構成威脅,認為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構成威脅,但中國 的衰落或者崩潰更對美國構成威脅。5 1960 年代,赫魯曉夫就曾在美國向西方國家領袖拋出了共同 防禦中國的理論,當時主因在意識型態之爭與人口壓力之爭。當 前中國經濟力的增長更讓俄羅斯感到沉重壓力,中國的和平崛起 不僅在經濟上影響著俄國,而且吸走了西方國家投向俄羅斯經濟 發展的外資,多少影響俄羅斯的經濟發展。2006 年 3 月 23 日,俄 羅斯總統普京到中國訪問,提及將俄石油管道加一條支線通向中 國。此議題爭議甚久,後經俄聯邦安全會議建議,俄方已決定改 變從俄安加爾斯克通往中國大慶的石油管線,而把這條管線的終 點改在俄境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或納霍德卡,當時爭議焦點就 是國家安全與中國威脅論。6而「中國威脅論」在俄羅斯頗有市場, 俄國人擔心中國的「人口擴張」和「經濟擴張」 ,認為在遠東目前 這種人口形勢下要警惕中國移民增加的威脅,因此目前俄羅斯對 中國移民採取的是遏止政策。 當時序進入冷戰後、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紀,針對「黃禍論」 「中 國威脅論」的國際論述焦點,由中國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與溫家 寶在接掌中國後,基於中國因改革開放,導致經濟發展而呈現的 國力大幅度崛起,引發世人的諸多疑慮,乃在 2003 年,提出「中 國和平崛起」理論,希望藉此安撫國際社會,並進一步追求中國 5. 6. 如國防部的中國軍事研究中心,國會的兩大涉華委員會及「台灣小組」 、傳統 基金會、企業研究所、 「美國新世紀」計劃、史汀生軍控研究中心等思想庫, 包括《旗幟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主編比爾·克裏斯托爾(Bill Kristol)、 《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Post)記者等。 〈 「中國威脅論」正在俄羅斯迅速擴散〉, 《環球時報》,2003/1/17,轉引自: 中 國 特 區 , 《 南 方 快 報 》 (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China/China01/00100.htm). 172.

(7)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的內部成長。這種自然呈現出的一種自我防衛的反射,應可理解 即係「中國和平崛起」的論述歷程。. 三、「中國和平崛起」的內涵 有謂「中國和平崛起」本身還存在一種語意上的爭議。因為 「崛起」與「和平」兩詞,就存在其內在矛盾性,就如美國學者 約翰米爾舍梅爾(John Mearsheimer)所強調中國崛起的過程不可 能是和平的,必有衝突發生。7究竟應稱為「中國和平崛起」或僅 稱之為「中國崛起」較貼切,在中國內部曾有爭議,觀諸中國歷 次對外宣示,本文將以中國當局所提命題為題來探討。如從對國 際社會是威脅或夥伴來看「中國和平崛起」,可以從人口、經濟、 能源消耗、軍力擴張四個指標來觀察: (一)人口 世界人口成長從 1900 年時的 20 億人到 2006 年的 65 億人, 而中國有超過十三億人,佔全球五分之一,當千年睡獅醒過來時, 雖然口口聲聲告訴世人不要擔心,中國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然全 球與中國人口增加所造成生存壓力,無形中與日遽增,尤其是對 一超美國與中國周邊國家俄、日兩國尤然。 (二)經濟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 1995 年的 7,000 億美元成長至 2000 7. 芝 加 哥 大 學 教 授 , 也 是 國 際 現 實 主 義 派 學 者 約 翰 米 爾 舍 梅 爾 ( John Mearsheimer)為主,他表示中國的強大是對美國「最可怕的威脅」,因為作 為世界唯一區域的美國將無法容許另一個國家成為區域霸權,中美兩國注定 要進行一場危險而激烈的競爭。 173.

(8) 歐洲國際評論. 年時已突破一兆美元,居世界第六,至 2003 年,又增加為 14,000 億美元,超越法國為世界第五大。2005 年成長到 22,700 億美元, 已超過英國位居全球第四大經濟大國。十年來中國經濟成長超過 二倍,平均的成長率為 9%。中國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世界銀行估計過去廿年,有 4 億中國人脫離貧窮。中國經濟發展 速度是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的兩倍,工業開發國家平均增速的 3 倍。 進出口貿易方面,近兩年來,中國對外貿易量以每年 2,000 多億美元的金額在增加。2002 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超過 6,000 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五大貿易國;2003 年達 8,512 億美元,超過 法國成為世界第四大貿易國。2005 年達到 14,221 億美元,超過日 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特別是作為世界巨大潛在巿場的優勢 亦正在浮現中。今日大陸已是鋼鐵、手機、水泥等至少是百種產 品全球最大的消費巿場。 外資方面,到 2003 年底,中國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已 達 465,000 家,外商投資金額達 9,431 億美元。尤其是 2003 年, 境外直接投資達 570 億美元,占當年全球投資發展中國家總額 1,557 億美元的 36.6%,即超過三分之一,僅次於美國的 866 億美 元。 至於外匯存底,根據統計到 2005 年底,已經高達 8,189 億美 元,預計 2006 年底將突破一兆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存底最高的國 家。有專家並預估,中國如此發展下去,今後三十年內,中國將 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174.

(9)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三)能源消耗 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導致對石油需求的增加,進而對石油進 口的攀升,1993 年中國從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產品淨進口國,1996 年成為原油淨進口國。1990 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日均不超過 6 萬 桶,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比例不到 3%;到 2003 年中國日均進口 原油超過 180 萬桶,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比例超過 30%。在中國 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強的同時,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 要性也在逐漸增強。中國原油消費所占世界原油消費量,從 1990 年的 3.5%增加到 2003 年 7.7%,原油進口所占世界進口總量從 1990 年的 0.2%增加到 2003 年的 5.1%。(2003 年美國原油消費 占世界的 25.7%)在石油消費量上,2005 年中國已經成為了僅排 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國。 觀諸 2005 年中國與美俄印日等國之能源消耗量,以中國經濟 發展速度所需能源消耗量,可知全球能源爭奪正方興未哀。 附表:中、美、俄、印、日等國之能源消耗量表 能源消耗. 石油進口/出口. 天然氣進口/出口. 中 6.39 million bbl/day. 3.226 million bbl/day. 2.53 billion cu.m.export. 美 20.03 million bbl/day. na. na. 俄 2.80 million bbl/day. 5.15 million bbl/day /export 5.87 billion cu.m. export. 印 2.32 million bbl/day. 2.09 million bbl/day. na. 日 5.57 million bbl/day. 5.449 million bbl/day. 77.73 billion cu.m. import. 資料出處:作者蒐集網路資料彙整如陳勁松,〈能源爭奪戰──中美衝突的又一 發 端 〉 , 《 多 維 新 聞 》 , 2005/3/3 (http://www7.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Opinion/2005_3_2_22_1 8_37_69.html)。 175.

(10) 歐洲國際評論. (四)軍力擴張 中國已經從 2000 年的 150 億美元倍增至 2005 年的 670 億美 元,2005 年佔 GDP 4.3 %,比上年增長 16.5%。雖然 2005 年美國 的軍事預算高達 4,206 億,比上一年度增長 4.8%,佔 GDP 3.3 %, 總額是中國的 14 倍,人均是中國的 22 倍;日本也達 458 億美元, 佔 GDP 1 %,是中國的 1.6 倍,人均是中國的 13 倍。這些數據顯 示都遠高於中國,但是中國的軍事預算並未涵蓋對外採購以及準 軍事的成本部份,其中包括諸如針對美國先進的巡弋飛彈採購 等,加上中國的軍事預算透明度不足,都是美日等國所關心中國 軍事力量崛起的議題。8. 叁、國際主要觀點 本文將以歷來對「中國和平崛起」最關切的主要國家,包括 美國、日本、俄羅斯、歐盟以及印度為主,提出探討。. 一、美、日有條件「歡迎」中國崛起,實則壓抑圍堵中 國,從新現實主義霸權穩定論觀點看待中國崛起 歷史上始終存在一種恐懼中國,不願見中國崛起的思維,這 即是著名的黃禍論與中國威脅論。尤其是 1949 年中共政權建立以 後,在東西兩大集團陣營相互抗衡的冷戰時代,以美國共和黨保 守派為主,積極倡言所謂圍堵中國,成為西方對付中國的另一項 外交策略。保守派認為若協助中國現代化的發展,無異自找麻煩, 8. 趙婉成, 〈美官員:因應中國軍力擴張新形勢〉 , 《美國之音中文網》 ,2006/3/17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6-03/w2006-03-17-voa12.cfm)。 176.

(11)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所以要儘力防止中國的壯大,將中國圍堵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 種思維演化成近來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9始終以改變中國社會 主義為職志,或以中國為假設對手,為最典型的代表。10 (一)美國觀點:中國崛起是潛在對手影響美國霸權地位中 國應負起更多世界責任 2004 年美國官方國防部發表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 ,第一次 明確把中國稱作未來的「潛在對手」 ,宣揚「中國軍事威脅論」 。繼 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enry Rumsfeld)稱:中國海軍艦隊 有可能在 10 年內超越美國海軍之後,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戈斯在國 會作證時表示,中國的軍事擴張威脅到部署在亞太地區的美軍。 戈斯(Porter Goss)更指臺海是全球最敏感的五大安全議題之一。美 國的用意除了想阻止歐盟對華軍售解禁之外,同時亦可逼迫臺灣 盡快就對美巨額軍購案做出決定。. 9. 當然,這種對中國的論調,在中國立即引來反彈與批判,這些文章可以參考: 宋強、張藏藏、喬邊等著, 《中國可以說不》 (台北:人間,1996) ;劉康、李 希光等著, 《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1997) 。 10 目前,美國學者對於中國的和平崛起,也可以分為正反兩方,正方可以美國 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為代表,他認為中國在今 後將逐漸超越日本,在亞洲地區擴張其影響力。但是除非中國與美國之間發 生嚴重的衝突,否則中國應該可以透過和平的方式崛起。尤其是 2008 的北京 奧運與 2010 的上海世博會前,中國會採取謹慎的態度,面對美國。至於反方, 則以芝加哥的教授,也是國際現實主義派學者約翰米爾舍梅爾為主,他表示 中國的強大是對美國「最可怕的威脅」 ,因為作為世界唯一區域的美國將無法 容許另一個國家成為區域霸權,中美兩國注定要進行一場危險而激烈的競 爭。為此,對於中國究竟能否和平崛起,米爾舍梅爾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 中國維持目前經濟增長的速度,美國將與中國進行激烈的安全競爭。美國將 盡力減緩中國發展的速度,包括日本、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將和美國一起對 中國進行圍堵。另見〈中國和平崛起?美學者不同調〉,《中國時報》, 2004/10/4。 177.

(12) 歐洲國際評論. 2005 年之前,國際輿論討論最多的是「中國威脅論」,但是 2006 年後的今天,世界關注的卻是「中國機遇論」或「中國責任 論」。認為在以和平、發展與合作為時代特徵的經濟全球化的大 環境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機遇, 中國應負起全球更多的責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副國 務卿佐立克(Robert B. Zoellick)最近在不同場合用不同方式表達 了「中國責任論」的概念。11 2006 年 3 月 16 日,美國白宮公佈新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指出說12,中國領導人聲稱他們決定走上和平發展的改革道路,如 果中國能遵守該項承諾,美國將歡迎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和平而繁 榮的國家,與美國一起面對共同的挑戰和保護彼此的利益,包括 反恐、武器擴散、能源安全、傳染性疾病和拯救環境惡化。 美國學者提出新現實制度主義理論,如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 學教授約翰米爾舍梅爾所著《大國政治的悲劇》13,提出的的「進 攻性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學界激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論。他說: 21 世紀早期,中國的崛起將「像美國支配西半球一樣支配亞洲」, 而「美國將竭力阻止中國獲得地區霸權,因為美國不能容忍世界 舞臺上存在與之匹敵的競爭對手。其結果便是中美之間激烈而危 險的安全競爭,這種競爭類似于美蘇冷戰期間的那種對抗」 。米爾 斯海默教授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威脅論」,的理論代言人。. 11. 12. 13.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New York, 21/09/2005.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全文見: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2006. http://www.comw.org/qdr/qdr2006.pdf (2006/3/16). John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2001). 178.

(13)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米氏以長時段的歷史考證,認定國際政治即大國政治。大國 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權力最大化,即地區霸權,因而大國間不 可避免地會形成衝突。但由於海洋的阻遏作用,使全球霸權不可 能獲得,故此他宣導美國仿效英國曾經扮演的角色,即不要指望 成為全球霸權,最好是扮演最後關鍵者角色,防止歐亞大陸出現 潛在霸權。作者特別強調,由於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中美衝突 將不可避免,預計中國會和當年的美國一樣,提出亞洲版本的「門 羅主義」 ,將美國趕出亞洲,因而他主張及時限制中國發展,反對 接觸而主張遏制中國。 米氏把人口與經濟力視為軍事權力的原動力,而軍事權力決 定了一國的外交走向,軍事權力中最重要的是陸地力量,即征服 領土的軍事能力。國際體系中最危險的國家是擁有龐大陸軍的大 陸強國。基於人口與經濟發展規模速度,為中國提供具有龐大陸 軍的大陸強國條件。因此,米爾斯海默對中國崛起後的「中國威 脅觀」與其他版本的「中國威脅論」有兩點不同: 其一,威脅原因不同:米氏認為中國威脅是進攻性現實主義 的必然結論。進攻性現實主義強調以軍事力量為基礎,以經濟財 富為後盾的陸上強國的作用,是從一種歷史的、悲劇式輪迴的角 度看待中美衝突,與中美兩國制度、歷史文化傳統、國內政治或 領導人意志等無關,是客觀的、歷史的必然。 其二,威脅內涵不同:米氏認定中國威脅乃大國政治自身邏 輯演繹的必然。中國威脅的不是國際體系,而是美國霸權。 因此,所謂的「中國威脅論」 ,不過是一自我實現的預言,是 為美國霸權的合法性尋找邏輯基礎, 《大國政治的悲劇》正是這一. 179.

(14) 歐洲國際評論. 理念的系統闡述。 「歐亞大陸可能的地區霸權對美國的威脅」這美 國式的經典命題。無論哪個國家在 21 世紀崛起,並且實力與美國 旗鼓相當,都會對美國構成威脅。作者強調在 21 世紀初歐洲的德 國和亞洲的中國都可能處於挑戰美國的位置,這只是其長期理論 研究的現實推測,並非專門針對中國。其實正如美國著名學者約 瑟夫·奈(Joseph Nye)曾指出的,「如果你把中國視為威脅,它就 會變成威脅」,就看是從什麼角度分析。 2001 年 2 月,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其發佈的《21 世紀能源地理政治學》報告中寫道:「今後 20 年,亞洲日益增長 的能源需求可能產生深遠的地緣政治影響。亞洲地區對現有能源 儲備的爭奪可能會激化,演變成各國之間的武裝衝突;中國對中 東石油的依賴日益增強,從而可能促進北京與該地區的一些國家 形成軍事聯繫,這將使美國及其盟國感到憂慮。14」;美國美中防 務委員會在 2002 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在世界能源市場上正 面臨來自中國日益有力的競爭;同年美國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弗蘭克•加夫尼(Frank J. Gaffney)講道:中國能源需求量的不斷 增加已構成對美國能源安全的威脅和挑戰,美國與中國爭奪能源 供應方面的競爭會更加激烈15;2004 年 10 月 9 日,美國《波士頓 郵報》在一篇題為《中國對石油的渴望與日俱增》的文章中指出, 「中國石油消費量的猛增可能會破壞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與安. 14. 15. “The Shifting Geopolitics of Energy - Fuel Choice, Supply, and Reliability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shiftinggeoenergy[1].pdf). (2006/3/12) 王 志 強 ,〈 中 國 全 球 找 油 , 美 國 是 堵 是 疏 ? 〉, 請 參 閱 http://www.cnyes.com/chn/money_management/v2/asp/dsprsh.asp?home=\Resea rch\20060510\M55_0510.HTM&source=M&File=\Research\20060510\M55_05 103.htm (12/03/2006). 180.

(15)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全」、「未來 10 年中國石油需求會翻一番」,「中國大量『儲備』 石油也會導致全球原油價格走高。」16 美、日等國還對中國與俄 羅斯、哈薩克斯坦、加拿大等國在石油領域的合作,以及中國沿 著從中東到南中國海的海上航道建立基地等,表示出格外的關 切。當前有關中國能源威脅論,以「中海油並購優尼科」、「中 日東海衝突」為焦點,中國能源威脅論議題又開始在美、日等國 間再度受到注意。 (二)日本觀點:高度注意中國軍力的擴張但經貿相互依存 日本經貿發展與中國互補性高,依賴中國大市場甚深,基於 此,雙方經貿關係係相互依存關係。但日本也重視中國軍力擴張 問題。2005 年 8 月 2 日發佈的《2005 年度防衛白皮書》宣稱,近 5 年來,中國的國防費用增加了約 1 倍,今年的軍費總額達到了 2447 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了 16.5%。因此,日本有必要關注 中國的防衛力量有沒有超越必要的範圍,在日本防衛白皮書中質 疑中國軍備的不透明。172005 年 12 月 22 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 曾言:中國正成為威脅。這是小泉歷屆內閣首次有閣僚在公開場 合提出「中國威脅論」。 美日對中國的崛起都是「有條件」的歡迎。一方面,國際社 會希望將中國納為全球體系的一員,使中國瞭解國際社會的運 作,進而成為文明社會一股安定的因子。這種觀念可以美國民主 黨為代表,當美國自由派人士主政時,總寄望與中國進行交往,. 16. 17. http://www.longhoo.net/big5/longhoo/news2004/fiance/userobject1ai280371.html (2006/3/18). 〈 日 本 2005 年 度 防 衛 白 皮 書 〉 詳 見 http://www.studytimes.com.cn/chinese/news/943552.htm. 181.

(16) 歐洲國際評論. 導中國於現代社會之中,使之不因孤立,而誤判國際局勢,為世 界帶來災禍。 (三)東協國家觀點:與中國經濟合作對話不願被中國主導 東協國家選擇的戰略是儘量使該區域權力結構多極化,諸如 將印度引入東亞,致力使美國力量不撤出該地區。其實,東亞不 同的論壇和對話,包括東協區域論壇、東協加三以及亞洲太平洋 安全合作委員會以及東亞高峰會的目的,都是在中國的力量不斷 壯大時,將其約束在一個區域框架之內,不讓其在該等組織中佔 支配地位或片面影響它們的議事日程。因此,東協仍將坐在東協 區域論壇的「駕駛座」上,確定它的議事日程和行動方向。目前 中國本身似乎也願意保持現狀不求出頭。. 二、俄羅斯注視中國邊界人口移動、售武抗、美經貿合 作、能源外交 在人口方面,俄羅斯遠東區的俄國人總數僅約 710 萬人,占 全俄人口 4.91%,而面積 621.59 萬平方公里,占全俄 36.47%,人 口平均密度僅每平方公里 1.14 人,地廣人稀,有龐大發展空間。 但在中國東北上億人口加上日、韓各國人口壓力下,形成人類為 生存發展的人口跨國界自然遷徙現象,而目的地大多集中在遠東 區的主要城市。俄羅斯總統普京於 2000 年八月參加琉球八國高峰 會前,順道視察遠東區,事後他提出警告稱: 「如果俄羅斯再不加 速發展遠東區,十年後,當地的俄國人可能講的是華、日、韓語。」 18. 坦承俄羅斯政府當局,對遠東區政策的重大缺失,並將加強遠東. 18. 亞歷山大·薩利茨基(Alexander Sorisky) ,〈俄國專家駁斥形形色色針對中國 182.

(17)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區發展的規範與管理,頗為憂心俄羅斯遠東區「亞洲化」的嚴重 現象。擔心中國崛起同時,遠東地區的中國移民將不久超過當地 的俄羅斯人,成為第一大民族。 在經貿方面,俄國認為大量品質一般但卻價格低廉的中國商 品,會嚴重打擊俄羅斯的民族工業,尤其俄羅斯的汽車工業正面 臨前所未有的來自中國的威脅。在軍事方面,冷戰後俄羅斯聯中 抗美,對中軍售與聯合軍演,俄國學者擔心,向中國出售高科技 武器將使俄羅斯喪失軍工技術的領先優勢,最終會把中國培養成 自己的「潛在對手」。 能源方面,本來俄羅有意鋪設安大線油管,後來普京總統對 過去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專案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並指出「所有 管道只能通向國家的遠東港」,以俄羅斯安全為最高考量。俄羅 斯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主任亞歷山大·薩利茨基(Alexander Sorisky)不久前在媒體撰文指出中國能源威脅論:新世紀以來, 在東亞經濟模式中,其單位元元產品的能耗要比西方少 25%,居 民個人的能源消費也不高。以中國為例,如將 GDP(國內生產總 值)按實際購買力折算,它的單位能耗比北美低 23%,比日本則 要低 40%。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於整個西方世界來說,都應高 度注意。19強調中國能源消耗與增加效率增加有助經濟崛起事實。. 19. 的 威 脅 論 〉 , 《 新 華 網 》 , 2006/3/2 (http://203.192.6.76/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3/02/content_42 45782.htm). 請參閱〈俄羅斯專家駁斥形形色色針對中國的「威脅論」〉,《中俄經貿合作 網 》 , 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www.crc.mofcom.gov.cn/crweb/crc/info/Art icle.jsp?a_no=23641&col_no=18 (2006/3/15). 183.

(18) 歐洲國際評論. 這具體地反映在俄羅斯之亞洲政策的變化,以及俄中互動的 模式之上,這些外交作為的目標,除了製造俄羅斯作為大國的形 象,推銷俄羅斯軍火,以及加強俄羅斯在亞洲的存在感之外,另 一個重要目的是修正葉爾欽時代莫斯科之「中國一邊倒」的亞洲 政策,添加新的均勢法碼,用日本來加強對中國的制衡,導正蘇 聯解體後蒙古被迫快速「向中國傾斜」的趨勢,重建俄羅斯與蒙 古之關係,藉以恢復蒙古作為俄中緩衝國的地位,另對南北韓則 改采等距離外交,藉以減輕中國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存在感與壓 力,並在中亞積極導入印度與伊朗的合作。領土爭議方面,2001 年 7 月江澤民訪俄時,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 合作條約》,加上中俄邊界東段中斷西段均經雙方簽訂協議,中 國承認過去歷史俄國奪取的中國領土合法性。但是簽約不到一 年,俄國同美國簽署核武條約的協定,俄國等於默許了美國部署 「全國導彈防禦系統」,以及在亞洲部署「戰區導彈防禦系統」, 作為美國圍堵中國政策的部份。此外,俄國同北約也建立了常設 合作機制「俄羅斯北約理事會」,致使江澤民以領土和軍售為代 價換來的「聯俄抗美歐」戰略成泡影。 俄阿莫爾州(Amursky oblast)前任州長弗拉季米爾楫列瓦諾 夫(Vradimir Girevanov)在「生意人報」發表文章稱:「我們從 來就不是也不會成為兄弟。俄羅斯和中國一直都是大國,不管怎 麼說仍將是大國,而大國之間沒有兄弟和永恆的朋友或敵人,因 此,我們現在和中國是戰術聯盟。我可以有把握地預測,這種聯 盟在最近十年尚可維持。如果說到生意上的夥伴聯盟,這種聯盟 只能保持到對中國有利為止。」20 20. 北 京 媒 體 批 評 俄 熱 炒 「 中 國 威 脅 論 」, 經 中 國 轉 譯 刊 出 , 請 參 見 : 184.

(19)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2004 年十二月初,俄政府決定出售所持有的「斯拉夫石油公 司」百分之七十四點九五的股份,以償還外債,起拍底價是十七 億美元。由於中國石油總公司決定參加股票拍賣活動,從十二月 十六日起俄各大報紙掀起了一股「反華浪潮」。「獨立報」發表 了題為「中國威脅-出售斯拉夫石油公司可能讓國家付出慘重代 價」的文章,稱如果俄羅斯石油對西方公司來說是滾滾財源的話, 那麼對中國則是戰略利益。《獨立報》還發表了題為《俄羅斯任 何一個金融寡頭都比中國的買主好》的文章。《生意人報》則義 憤填膺向國家杜馬議員發出呼籲:中國石油總公司是百分之百的 國有公司,參加拍賣違反俄羅斯《私有化法》規定。《消息報》 說,中石油如果進入俄羅斯,將給國家的能源安全帶來直接威脅。 俄羅斯軍報「紅星報」也撰文反對。俄媒體多負面報導中國 「俄 羅斯將淪為中國的能源工廠」。 結果,中國石油公司只好被迫宣 佈退出競拍活動。 俄羅斯國家杜馬安全委員會成員亦曾公開發言指出,總統、 政府和議會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消除或者減小國家面臨的眾多威 脅,要求俄羅斯必須嚴密保護所有邊界:不排除在可以預見的將 來,中國會向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擴張,而這種擴張不一定是軍 事上的。21. 三、印度同為崛起大國、低姿潛行、避免聯想「印度崛 起」、美期望與印聯手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3/01/200301221255.shtml (18/03/2006)。 21 「俄羅斯與論炒作中國威脅論-中國被列為第四大威脅」,2005/3/13。參閱 http://news.tom.com/1002/2005313-1944663.html。 185.

(20) 歐洲國際評論. 印、美都是民主大國意識形態接近,經濟發展密切,無論是 在國際事務、經濟合作還是亞洲安全議題上,印度都是美國不能 忽視的大國。尤其是經濟、資訊技術革命與反恐議題,印度把美 印緊緊連在一起。印度已成為美國公司外包的最大海外基地之 一,巨大的經濟利益促使美國不得不對印度另眼相看。美國在反 恐方面急需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大國的支援。基於地緣戰略的 考慮,美國《費城問訊報》的評論一語中的: 「布希訪問印度,標 誌著美國終於接受印度加入國際核俱樂部。」 「尼克森當年之所以 拉攏中國,是為了抗衡蘇聯。今天美國拉攏印度,則是為了抗衡 中國。」22 印度同樣是快速發展中國家,同樣擁有核武器、同樣快速增 加國防預算,為何國際上沒有印度威脅論﹖這具體地反映在美俄 之亞洲政策的變化。首先,俄羅斯營造大國的形象,向中國推銷 俄羅斯軍火,一方面加強俄羅斯在亞洲的存在感之外,另一方面 是修正葉爾欽時代莫斯科之「中國一邊倒」的亞洲政策,用日本 來加強對中國的制衡,重建俄羅斯與蒙古之關係,藉以恢復蒙古 作為俄中緩衝國的地位,另對南北韓則改採等距離外交,參加六 邊會談,藉以減輕中國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存在壓力,並在中亞 積極導入印度與伊朗的合作,對中國東北西面以多極均衡的既聯 合又制衡政策。23. 22. 23. 陳繼輝、陳一鳴、唐勇,〈加強戰略佈局鞏固反恐前沿,布希訪問印巴心思 多 〉 , 《 環 球 時 報 》 , 2006/3/3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bus/news/1 1045487/20060303/13140730.html). 陳 逢 麒 ,〈 中 國 威 脅 論 下 的 俄 國 反 應 〉, http://www.boxun.com/hero/FENGCHICHEN/79_1.shtml. 186.

(21)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其次,美國總統布希於 2006 年 3 月 2 日訪問印度,與印度簽 下核子能源合作協定。這也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印度並非禁止 核武擴散條約(TNP)的簽約國,根據美印協定,一直到 2014 年, 美國都不會過問印度的核能政策。印度並且得到美國的保證,將 會持續供應印度所需的核能原料。 由於印度不是禁止核武擴散條約的簽約國,因此,美印的雙 邊核能協定勢必會對禁止核武擴散條約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而小 布希總統在公開場合的解釋是,藉由印度對核能需求的增加,可 以降低新興印度對石油的依賴,進而減緩目前全球石油能源短少 的危機。至於,更深一層的戰略考量,則是聯合民主的印度,平 衡威權中國的崛起。 印度與中國同為二十一世紀新興的強權,兩國也均為人口大 國。中國的 13 億人口,加上印度的 10 億人口,是世界總人口的 三分之一以上。世界各國在注意中國的崛起之時,其實很難不注 意到印度也正在興起。然而,中、印兩國最大的差別則是在其政 治制度的差異。印度為一民主制度運作穩定的國家,但是中國卻 仍然是一個威權的國家。因此,有「中國威脅論」卻沒「印度威 脅論」。印度國內有相當多的宗教極端份子,跟鄰國巴基斯坦也 有核武戰爭的潛在危機,印度還派遣軍隊介入斯裏蘭卡的內戰, 然而,印度威脅論卻從來不曾被提過。相反地,中國自 1979 年之 後就沒有對外發動過戰爭,然而中國威脅論的聲音卻從未止過。 最根本的原因,應該就是中國政權本質的威權性、不透明性並且 持續以武力威脅和平民主的臺灣。 在印度 1998 年 5 月,印度國防部長喬治·費爾南德斯(George Fernandes)在印度進行核試驗之後,宣揚「中國是印度潛在的頭 187.

(22) 歐洲國際評論. 號威脅」,由於印度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印度才發展核力量。 之後費爾南德斯本人及其後任逐漸收回這種說法,表示要和中國 友好。24 印度軍力的快速發展並不是什麼秘密,資料顯示,在 1980-2000 年間,印度國防資本增速達到 10.4%,而中國國防資本 的增速僅為印度的 1/6。但西方國家對此並不在意,相反,印度軍 力的發展還得到了西方的鼎立支援。2005 年 6 月,美國國防部長 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enry Rumsfeld)與到訪的印度國防部長普 君(Pranab Mukherjee)簽署了一份為期 10 年的印美防務合作協 議。25除美國外,印度還可以從俄羅斯、以色列以及法國等歐洲國 家購買先進的武器。這些都與中國的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西 方對印度也並非完全沒有戒備心理,但是美國確希望運用印度的 影響力來平衡中國崛起帶來的影響。在亞洲建立力量的均衡一直 以來是美國亞洲戰略的核心,防範中國與「力挺」印度的分野背 後的確很難忽視這種地緣政治博弈因素。. 四、歐盟注視中國軍經發展,持續武器禁運經貿合作, 從新自由制度主義觀點看待中國崛起 胡錦濤 2005 年 11 月歐洲之行,歐洲媒體報導涉及最多的就 是對中國崛起的評估。而恰恰在這方面,歐洲顯示出與美國在觀 察切入口方面的極大不同。26歐盟所面對的最大的長期外交政策問 24 25. 26. 維琪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US, India sign 10-year defense pact, http://www.forbes.com/finance/feeds/afx/2005/06/28/afx2115782.html 2004 年 10 月德國《明鏡》周刊的專題報導《中國:超級大國的誕生》為起 點,中國這一個國家作為被報導的主題,在一年時間內席捲美國《新聞周 188.

(23)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題就是 20 年後如何應對中國?屆時中國的經濟增長水準很可能比 美國和歐盟加起來還要高。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水準很可能預示 著國際社會領導體系中的霸主地位的改變,就像 1871 至 1914 年 的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所帶來的改變那樣。因此歐盟國家高度關注 中國軍經發展,希望加強與中國經貿合作,但對武器禁運因美國 因素尚持觀望態度。 例如從德國觀點看中國是否會推行俾斯麥的政策,不搞對外 擴張?俾斯麥將德國與一系列條約捆綁在一起,對有關德國前途 未來的選擇進行了限制,並且在統一德意志後沒有進行對外擴 張。他沒有對法國或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帝國統治地位提出質 疑。他也沒有建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海軍來抵消英國海軍的統治 地位,儘管到了 19 世紀末,德國經濟發展水準已經超過了英國。 如果俾斯麥的繼任者能夠延續這些自我限制的目標,德國就不會 對英國進行挑戰,不會對法國進行抵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也許 就能夠得以避免。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沒有一個國家僅僅只是 因為另外一個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很快而對其宣戰的。因此,未來 局勢的關鍵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率有多少,而是中國如何利用這種 快速增長的經濟以建設其國際地位。 德國《每日鏡報》2005 年 7 月 25 日發表對「中國崛起發出警 告是荒謬的」文章: 「幾乎沒有一週不從中國傳出並非人為臆造、 令人恐怖的消息:中國紡織品充斥歐洲市場,經濟類報刊不斷發 刊》、《時代》雜誌的封面,加拿大《環球郵報》,英國《衛報》的數十個版 面,以及 CNN、BBC 的數檔黃金時段節目, 「中國崛起」成為西方新聞領域 最炙手可熱的焦點話題之一。主要提及中國繼續創造經濟奇蹟,目前經濟總 量已位居全球第六,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目 的地和外匯儲備全球排名第二的國家等為中國崛起的事實面。 189.

(24) 歐洲國際評論. 出警告。美國參議員們認為,「美國的戰略安全」受到威脅,因 為中國意欲收購美國的優尼科公司。白宮也拉響警報,因為北京 提高其軍備支出。對中國崛起的警告是荒謬的。這些警告均出自 今天西方諸多關於中國的報導之中,它也是西方對中國崛起懼怕 的一個投影。因為西方的經濟正深處危機中,相反中國的經濟卻 蒸蒸日上。中國被西方描述成超強的經濟奇蹟之國。例如:不久 前一家在華的日本工廠向歐洲出口幾百輛汽車,這時德國本國的 汽車工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然而中國的工程師們至今也沒能 成功地研發出一輛自己的汽車。」27 德國畫報(Bild Zeitung)於 2006 年 1 月 7 日刊登一篇題目為 「對中國崛起西方應制定對華戰略」 ,其中有如下報導:高科技和 發展中國家、共產黨政權、世界經濟發動機、未來的超級大國和 脆弱的巨人—中國可以同時擁有多張面孔。但是,它肯定不再是 一個西方可以漫不經心對待的國家了。然而對中國的看法仍有分 歧。世界著了魔似地注視這個國家,用任何最高級的詞來形容它 的發展似乎都很恰當。人們知道,根據官方公佈的數字,中國經 濟 20 年來年均增長約 9%。人們知道,中國生產著世界上 75%的 玩具、58%的服裝和 29%的手機。每年有 600 億至 700 億美元的 外國直接投資流向這個國家。因此使人覺得,錯過中國的人會失 去未來。這為集體的自我暗示敞開了大門。 西方國家必須準備以長遠的眼光考慮與中國打交道。東亞其 他國家成功的民主化進程證明,這樣的戰略往往比以大棒政策相 威脅更有效。中國是全球化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最大受益者。我 27. 〈德報文章:對中國崛起發出警告是荒謬的〉 , 《新華網》 ,2005/5/27。請參閱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7/27/content_3273149.htm。 190.

(25)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們只是緩慢地接受了這一認識,即今天的這個巨大市場有可能變 成明天可怕的競爭對手。事實上,面對中國迄今的崛起所積聚的 風險,我們既不應當過於樂觀,也不應當過分擔憂。但以上兩點 我們都未做到並因此造成了西方與中國交往中的雜亂無章:對中 國的機遇和極限缺乏一個現實的認識;缺乏協調,這使中國能輕 而易舉地利用西方夥伴並從中漁利;而且在希望在中國或通過中 國實現怎樣的共同利益這個問題上,西方國家在所有政治和經濟 層面上都缺乏共識。我們下決心在歐洲和跨大西洋夥伴中開展早 該進行的有關中國的對話,也許是有效地應對中國對西方形成的 挑戰的前提。目前,這一進程還處在起步階段。不經協商的單獨 行動和為了獲得矚目的大型項目而進行的殘酷競爭只能有一個結 果:中國將繼續利用西方改善其全球地位。28 這些觀點在承認中國崛起同時,不採新現實主義霸權論觀 點,而從歐洲學者所贊同的新自由制度主義觀點,強調面對崛起 中的中國,歐美應合作對話,而在歐中間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應更 有利雙方。. 肆、中國對國際的反應、作為與難題 一、中國對國際的反應:強調夥伴淡化威脅、決不稱霸爭 取國際助力、淡化對台威脅 2004 年 3 月 14 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溫 家寶在回答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問題時,針對國際社會對中國和平 28. 〈德報驚呼面對中國崛起西方應制定對華戰略〉 , 《新華網》 ,2006/1/17。請參 閱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1/17/content_4061438.htm。 191.

(26) 歐洲國際評論. 崛起的反應作如下說明:(一)中國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 和平的大好時機,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同時又以自己的發展, 維護世界和平。(二)中國的崛起應把基點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 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廣闊的國內市場、充足的勞動力 資源和雄厚的資金積累,以及改革帶來的機制創新。(三)中國 的崛起離不開世界。中國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 的基礎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國家發展經貿關係。(四)中國的崛 起需要很長的時間,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奮鬥。(五)中國的 崛起不會妨礙任何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中國現在不稱霸,將 來即使強大了也永遠不會稱霸。針對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態勢, 也有中國學者表示,西方曾認為即便中國在 2006 年,國內的生產 總值即可超越美國,但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平均所得欲達到 美國的水準也要一百年,西方世界實在不必如此忐忑不安。就算 中國富裕了,中國到西方國家投資或購買西方的產品,也會為西 方世界創造就業機會。 前述鄭必堅先生卻也從另一方向提出反思,他指出:中國大 規模經濟發展面臨一種難題,這可用數學的乘法與除法解釋。乘 法題是:無論看似多麼小的、甚至可以忽略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難 點,只要乘以 13 億中國人,那就成了一個大規模的、甚至可能是 超大規模的問題。而除法題是:無論絕對數量多麼可觀的財力、 物力,只要除以 13 億,那就是相當低的平均值了。29 中國也強調中國經濟成長外匯增加,除了對全世界經濟發展 做出前所未有的貢獻外,也因成為美國國庫券的最大買主,從而 降低美國的利率,有助於支援美國的預算赤字,而且對美國與全 29.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 《中國政治學》 (北京) ,2004/3/21。 192.

(27)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球的經濟成長做出貢獻。另外,中國和台灣之間的貿易已經從 1995 年的 30 億美元躍升至 2005 年的 570 億美元,幾乎以一個 20 倍的 速度發展,對整合兩岸之間的經濟居功厥偉,極力淡化對台文攻 武嚇政策兩岸緊張關係。. 二、中國對國際的作為與難題 儘管溫家寶等領導人再三保證,中國的崛起不會妨礙任何 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即使強大了也永 遠不會稱霸。30但中國在亞太地區所扮演的和平角色,和其某些 作為,仍令周邊國家無法放心,並多所質疑。自 2004 年 3 月以來 中國即與周遭發生一連串的衝突,這包括:越南組織旅遊團赴有 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旅遊;與日本釣魚台的爭議;東海油田調查 船與日本爭議事件,以至亞洲盃足球賽,中國球迷的激烈反日行 為;再加上中國將高句麗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惹惱了韓國人, 南韓甚至宣布將與台灣復航;新加坡新任總理李顯龍訪台後,中 國主動取消兩國自由貿易談判,並中止兩國官員諸多互訪行程; 中國一位研究員為文猛批北韓的世襲體制與核武開發問題。這些 作為都勢必有損於中國和平崛起的說服力。 阿富汗戰爭後,中共將美軍駐紮中亞與美日、美韓、美泰等 雙邊安全架構視為美國圍堵中共的戰略安排。相應於美國著重軍 事手段建構亞太新戰略,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進程雖仍持續,但中. 30. 事實上,不只外國對於中國和平崛起的質疑,即便是中國內部也有人指出, 從歷史經驗看,國家崛起從未有過和平先例,胡溫所標榜和平的論述未能解 答這個歷史經驗,是理論的先天缺陷。見〈姚明也說:我們要當一群狼〉 , 《聯 合報》,2004/9/5。 193.

(28) 歐洲國際評論. 共近年更著重的是軟性權力的運用。中國採取睦鄰外交與周邊突 圍,中國近年頗為重視地緣戰略思維,對周邊地區情勢提出「總 體穩定、局部動蕩」,以及「東平西亂、北緩南急」等指導政策。 此外,在「防擴散安全倡議」的口號下,周邊安全環境的內 涵從軍事安全延伸至非傳統安全領域,尤其中國近年對石油輸入 依賴日深,而中東石油海線運送必經之麻六甲海峽,完全掌握在 美國盟邦或美國亞太駐軍可及範圍內,此一「麻六甲困境」對其 經濟安全與發展將使中共的周邊安全扼於他人之手。在這樣的認 知下,中國擔憂美國已建構出一個霸權主導的「制度化陷阱」 ,認 為美國將運用各種手段阻止中國等地區性大國在經濟、安全上的 挑戰,以破壞地區穩定、維護現存安全秩序名義,單獨或聯合其 他國家力量對其進行打擊。 殷鑑於此,中國力倡「和平崛起」 ,來爭取國際認同,強調其 未來強大後,不會稱霸也不會擴張,並會對周邊國家發揮繁榮與 穩定作用。但事實上,中國「和平崛起」無法掩飾其軍事方面的 持續擴張。例如近年來,中國在東南沿海增加對台灣部署彈道飛 彈已達 700 枚左右,中國海軍已從近岸防禦逐漸轉為外向型的遠 洋海軍,艦艇活動也已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除此,中國 目前是全球最大武器進口國;是全世界前五大擁有核武國家,並 持續研發戰略核子武器;中國今年國防預算大幅提高,居亞洲首 位,全球第三位。目前仍為「非民主」國家的中共,其軍力不斷 的增強和擴大,不只是增加其以「非和平方式」解決爭議的形象 外,對全球民主國家的持續發展,都可能會是一項重大變數。此 外,由於中國經濟的高度成長帶來能源需求的增加,從十年前的. 194.

(29)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能源出口國到今日的能源進口前三大國,自然對全球能源需求與 價格造成衝擊。 俄羅斯學者認同中國立足於自身,同時尋求全球能源來源多 元化的做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海外的活動非常活躍, 開發的專案遍及亞洲 9 國、非洲 4 國及加拿大。2004 年,該公司 國外企業共開採石油 3000 萬噸、天然氣 35 億立方米,分別比上 年增長了 20%和 85%。上述數字表明,中國為全球能源供應市場 有其貢獻。31話雖如此,中國經濟崛起所帶動能源需求,引起全球 能源波動則是不爭之事實。 中國崛起仍受到諸多因素所影響,雖然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 大貿易國,但中國還遠遠沒有建成法治的市場經濟,國有銀行繼 續主導該國經濟,貸款仍優先發放給通常已岌岌可危的國企。儘 管共產黨已承認私有財產的合法性,但對此保障的效力則十分令 人懷疑。此外中國和平崛起也面臨許多內部難題挑戰:(1)財政 31. 針對所謂的中國「能源威脅論」,俄羅斯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亞 歷山大·薩利茨基不久前在媒體撰文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東亞經濟模式 中,其單位元產品的能耗要比西方少 25%,居民個人的能源消費也不高。以 中國為例,如將 GDP(國內生產總值)按實際購買力折算,它的單位能耗比 北美低 23%,比日本則要低 40%。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於整個西方世界 來說,都是聞所未聞的。薩利茨基說:「我們應當承認,中國在國際能源市 場上所占的比重並不大。」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便已成為世界工業大國的中 國,其能源進口量僅相當於日本、印度、朝鮮半島兩國及臺灣總進口量的 12 %。上述國家和地區都屬於能源純進口方。如果減去能源出口(中國年出口 焦炭近 1000 萬噸) ,中國 2004 年淨進口能源只有 6000 萬噸(折算成石油) , 不到全球石油產量的 2%。2000 年,中國進口了 8830 萬噸石油及石油產品。 2001-2004 年,中國的石油進口增加了 5670 萬噸,而同期的煤開採量則增加 了 9 億噸。這些數字很能說明問題。見〈俄 羅 斯 專 家 駁 斥 形 形 色 色 針 對 中 國 的 威 脅 論 〉 , 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www.crc.mofcom.gov.cn/crweb/crc/info/Art icle.jsp?a_no=23641&col_no=18。 195.

(30) 歐洲國際評論. 金融高達 5,000 億美元(約占 2003 年全年總產值的一半)之呆帳 無法收回;(2)制度性的官商勾結貪污腐敗,形成惡瘤,如不根 除,中國無法真正崛起;(3)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社會矛盾愈來 愈嚴重,可能形成社會動盪不安根源。. 伍、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 自從 1987 年 11 月 2 日,我國開放台灣地區人民前往中國大 陸探親後,兩岸關係互動與各項交流的進展,隨著兩岸共同加入 WTO 即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二十年來兩 岸民間交流可謂是日益頻繁,目前每日兩岸信件的往返約有 6 萬 封;電話通訊次數超過 110 萬通;每年人員互訪超過 380 萬人次, 每年雙邊貿易金額超過 400 億美元;中國大陸更成為台商對外投 資的第一位。兩岸的民間社會、經貿交流雖然日益頻繁,但雙方 官方緊張關係郤是頻頻出現,中國且已經在台灣對面部署超過 700 枚短程彈道飛彈,而且雙方隔空喊話言辭仍無新意,且敵意頗深, 至今仍未見紓緩。兩岸如何面對雙方各自面臨之政、經轉型下的 諸多挑戰,成為兩岸競賽主要課題。. 一、中國崛起與兩岸因素 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充滿許多變項,如果外部條件不變, 中國內部的因素仍十分的不穩定,對台灣而言,無論正面或負面 皆有所影響。因此,在冷戰終結及全球化來臨,兩岸都已加入世 界貿易組織後,台灣不得不面對重新加入全球市場的中國,當然 兩岸關係尤其是主權議題無法置身事外也深受影響。. 196.

(31)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中國的崛起影響兩岸關係之因素甚多,但大體上仍可以從國 際政、經結構的變遷、亞太區域衝突整合、兩岸雙邊互動交流, 及兩岸各自內在政、經、社之轉型等四個層面加以檢視。 (一)國際政、經結構的變遷 在冷戰時期國際政治體系制約經濟體系,使得美蘇兩大超強 得以分別經由不同經濟體制的建立,來鞏固各自集團內的聯盟關 係。此外,全球的政治、軍事結構亦制約了區域性的事務,使得 區域性的衝突與整合,難以避免美、蘇兩大超強的干預。然到九 零年代,隨著國際政、經結構的變遷,特別是蘇共政權的瓦解與 美國國力的持續衰退,雖然使得兩岸關係較具高度的自主性,但 亦使外交空間問題成為兩岸關係的角力場與競技場。2001 年九一 一事件的衝擊,以及 2003 年 3 月美國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逕 行對伊拉克出兵,是否改變了美國的全球戰略觀及對美、中、台 三邊關係產生深遠影響,亦殊值觀察。 (二)亞太區域的衝突與整合 隨著美蘇兩大超強以往所建構兩極體制的瓦解,其所釋放出 來的權力與利益已逐漸為區域強權所吸納,以往所隱藏在各區域 的衝突與合作,亦隨著兩大超強影響力的逐步消逝而日趨浮現。 而以往基於政治、軍事安全考量所建構的國際政治體系,也逐漸 為全球經濟區域化與集團化的經濟結構所取代,如歐洲共同體、 北美自由貿易區與亞太等三大經濟區域的整合,已逐漸取代傳統 東、西集團的對立。在冷戰結束後的亞太區域次級體系中,我們 可看到的是軍事上的衝突威脅與經濟上的合作整合呈現高度的正 相關,然而這種軍、經背離的傾向,仍然制約著兩岸關係。在亞 197.

(32) 歐洲國際評論. 太區域中、美、日所扮演的功能角色與北韓核武問題,亦攸關兩 岸關係的發展。 (三)兩岸雙邊互動交流 雖然兩岸在經貿、社會、文化等層面交流日益頻繁,但雙方 在外交上仍處於「零合」賽局,及官方與民間交流一冷一熱的畸 型現象,不僅與同為分裂國家統一前的東、西德發展迥異,更與 南、北韓的互動大異其趣。在 1990 年 10 月 2 日,東、西兩德統 一前,承認西德的國家有 161 國,承認東德有 135 國,其中,122 國同時承認東、西德,東、西德在 1972 年簽訂基礎條約,1973 年共同加入聯合國,目前承認南韓國家亦有 160 餘國,承認北韓 則有 120 餘國,其中有 116 國同時承認南北韓,南北韓亦在 1991 年簽訂「和解互不侵犯與合作交流協議」 ,並共同加入聯合國,南、 北韓雙方更在 2000 年 9 月舉行高峰會談。東西德與南北韓,自 1970 年代初起開始舉行政府對政府的會談。兩岸關係雖然與兩德、兩 韓未盡相同,惟隨著交流的日益頻繁,為解決交流中所衍生的諸 多問題,透過公權力的協商與合作乃為勢在必行,惟雙方仍欠缺 政治互信基礎,致使協商遲遲無法進行。 中國和平崛起對臺灣乃至亞洲和世界和平是否構成威脅,以 及中國有無足夠的軍力及藉口對台動武?至少從中國未放棄以武 力統一的論調看,美國只有動用武力將中國部隊趕出臺灣海峽, 而不是像預想的那樣美國可以嚇阻北京侵台,對我所處地位就相 對不利。. 198.

(33)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四)兩岸各自內部政、經、社之轉型 近年來,兩岸各自內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更面臨到巨大 的轉型與挑戰。就台灣而言,在政治上威權體制的漸逝、動員戡 亂時期的終止、統獨的抗爭,乃至總統大選修憲議題,政黨輪替 快速民主變遷,乃至近期終統論的爭議等。在經濟上,台灣亦面 臨到投資環境惡化、資金外移、產業升級及對大陸經貿依賴日益 加深的多重壓力,致使台灣一方面大力推動全球營運中心,另一 方面亦提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經貿政策。在外交上,則是積極 推動務實外交,期望為民主化的台灣在國際上找尋到應有的尊嚴 與待遇。就大陸而言,其在政治上亦面臨到江澤民為首的第三代 過渡到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第四代領導格局的制約;在經濟 上則力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意圖對其計劃經濟進行改革;在社 會上隨著經濟改革的持續推動、意識型態的逐漸鬆綁,及社會控 制的日漸鬆弛,也使其社會結構趨向多元。凡此,在雙方政經社 的制約下,使得兩岸關係經常呈現出內在政、經、社的投射為主, 兩岸關係為用的特質。. 二、兩岸關係問題癥結 相較於德、韓等分裂國家抑或國際關係史上敵對雙方之互 動,我們可以發現,長期以來兩岸關係最大的癥結與結構乃在於: 第一、政治關係尖銳對抗、民間交流密切頻繁:台灣雖然在 1990 年代即終止動員戡亂,但面對中國和平崛起對臺灣乃至亞洲 和世界和平是否構成威脅,以及中國是否會藉口對台動武?從大 陸至今仍不放棄對台動武、不給台灣應有的國際生存空間,不願. 199.

(34) 歐洲國際評論. 正視兩岸分裂分治現實平等對待台灣,兩岸政治關係仍存在高度 對抗。兩岸雖然政治關係敵對,但民間交流卻是密切頻繁。這種 政治關係尖銳對立,而民間交流卻是熱絡異常的兩岸關係,可謂 古今中外、古往今來所罕見。瞭解兩岸關係這種結構性的特質, 自然可以明白何以單純的民間交流所衍生的問題,處理稍有不 慎,都可能被雙方賦與高度政治性的考量而變得複雜。近年來, 無論是大陸方面不諱言的以民逼官、以商圍政、以通促統,強調 一個中國作為談判的前提性,在在凸顯對台政策的政治掛帥,台 灣方面李前總統所主張的「戒急用忍」 ,抑或陳水扁總統「積極管 理有效開放」政策,都是這種兩岸關係結構下的自然產物。 第二、欠缺官方對話管道、亦無中介機構機制:中國始終不 願承認台灣為與其對等之政治實體,更遑論視台灣為平等政府與 國家。是以兩岸不僅無法如兩德與兩韓般在官方對等的基礎上進 行對話協商,也與一般國際慣例不論是國與國之敵對雙方,抑或 一個國家內部交戰雙方,大都經由官方對等協商的方式大異其 趣。目前兩岸雖設有海基會與海協會作為中介機構,但至今仍無 法建立起制度化的溝通管道與協商途徑,更遑論能解決危機衝突 或是因交流而衍生的諸多問題。兩岸目前欠缺制度化的溝通對話 管道與健全協商機制,相較於國際慣例,不論是在敵對雙方意圖 以談判代替對抗,或是因互動頻繁必須透過協商解決交流所衍生 的問題,都必須透過健全的管道與良好機制運作為之。兩岸目前 在政治敵對,民間交流熱絡的情況下,卻欠缺制度化的對話協商 管道,實是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中國和平崛起 VS.不放棄對台動武:中國宣傳「和平崛 起」時,尚未能妥善處理如何將「不放棄對台動武」融入其中, 200.

(35)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其「和平」形象恐將受到質疑。中共是近半世紀以來與鄰國開戰 次數最多的國家,中國大陸週邊地區原本也存在許多不穩定因 素,經過廿五年的努力,中國周邊地區大體穩定下來,但亞洲三 大火藥庫:南海地區、朝鮮半島及台灣海峽,仍存在潛在衝突危 機,南海地區爭端大致上較不迫切,近期僅越南等國有零星的半 宣示主權動作,朝鮮半島則有超強介入強力運作的痕跡,而「台 灣問題」是中共最堅持的主權問題,也是最容易與美國發生衝突 的潛在引爆點,所以,「中國和平崛起」的缺口還是在台灣。. 陸、我國因應之道──代結語 一、中國和平崛起的圖像與難題 不可諱言,從歷史發展或國際社會變動觀之,國際間可能出 現新霸權的議題,對已有強權或霸權而言,絕對是一個挑戰與威 脅,因為首先國際社會秩序將面臨變動,接著國家利益、生存競 爭、危機風險都將產生變數,尤其對於佔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 國的崛起尤然。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議題巨浪,中國為維護十三億人民 的生存發展與安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二十多年時間快速崛起。 看在美俄歐等大國眼中,由於龐大的人口數量、快速的經濟發展、 能源需求的增加、國防軍事力量的加強、國際舞台上影響力的增 加,所延生出來的「中國威脅論」或「中國責任論」,換句話說, 中國崛起究竟是威脅或伙伴,卻是存在的事實,不容忽視否認, 這才是世人眼中中國和平崛起的圖像。. 201.

(36) 歐洲國際評論. 中國和平崛起仍然面臨許多難題,例如政治穩定、經濟增長、 地區合作、能源問題、生態問題、中國與周邊國家以及美國的關 係和兩岸關係議題等。其中最能體現中國和平崛起理論難題,應 是兩岸關係,32臺灣將可能成為檢驗中國和平崛起的試金石,中國 和平崛起本身對海峽兩岸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崛起,已經 改變了兩岸的力量對比,為台灣從經濟上融入中國及政治上向中 國靠攏創造有利的條件與新的契機。試想雙方若不發生重大衝 突,中國的和平崛起,將加速大陸與台港澳的地區經濟合作,及 「中國經濟圈」的形成與發展。根據 2002 年 12 月美國《商業周 刊》對「大中華經濟圈」的研究,1998 到 2001 年,「大中華經濟 圈」在世界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由 6.9%上升到 9.6%,已超過日本; 預計到 2007 年,該比重將達到 13.7%,屆時「大中華經濟圈」的 進出口總值將超過 20,000 億美元,是日本的一倍,達到美國的三 分之二,因此「大中華經濟圈」是未來經濟超強。世界銀行研究 估計,到 2007 年按購買力平均計算,「大中華經濟圈」將取代歐 盟,成為一個擁有國內生產總值達 13 萬億美元的經濟實體。中國 與香港、澳門已正式建立 CEPA 機制,加速港澳地區與大陸內地 經濟的融合。順此機制,將來若是能與台灣再共同簽署這一經濟 合作模式,並在此基礎上推動「大中華經濟圈」 ,則中國與台灣都 將互蒙其利。33. 32. 33. 中共內部有為主指出,中國「和平崛起」面臨兩大「坎」 ,一是台灣問題題, 一是中美關係,這兩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又密切相關,但又強調,無論如何, 中國都將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不能因為中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武力解 決台灣問題,要行使武力統一台灣的正當權利就不是和平崛起。〈中國和平 崛起 美台是大坎〉, 《中國時報》,2004/9/1。 根據報載,由於去年中國與香港簽訂 CEPA 條款,讓香港成為進軍大陸的最 佳管道,香港的吸引力排名已從去年第六名一躍至今年第二名,台灣則從去 202.

(37)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但中國如何共同維持世界和平穩定,經營好整個地球村,型 塑出伙伴形象,對中國而言和平崛起的道路應是:以經濟發展為 中心逐漸崛起之餘,應把有限的財力、物力用於發展科技、教育、 環保和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以解決中國民生問題;應停止研發核武 和一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應大幅削減軍費,停止軍備競賽;應 承諾放棄武力犯台,重啓兩岸談判,則中國崛起才不是威脅而才 是伙伴。. 二、我國面對「中國和平崛起」因應之道 (一)瞭解歐盟與美國立場之差異,我國宜加強對歐盟關係 爭取助力 以歐美眼光來看,今日世界的危機熱點除了中東地區外,主 要集中在亞洲地區,其中包括朝鮮半島、臺灣海峽和日益惡化的 中日關係,而中國崛起(其中包括軍力崛起)則既是這一地區面 臨的課題,也是美國和歐洲在全球範圍內面臨的挑戰。當然,歐 美雙方出於其不同的全球定位和戰略利益,在對華評估問題上可 謂同中有異。34 美國出於其全球超級霸權大國的定位,勢必從全球戰略角度 以及中國崛起對美國在亞太和全球地位挑戰方面進行評估;而歐 盟則非全球戰略實體,而且未來至少相當時間內也不會追求全球. 34. 年的第二名向下滑落,今年與日本、南韓、印度並列第四。但外資在亞洲投 資,最愛的對象還是中國大陸,排名第一。《中國時報》,2004/8/30。 2005 年 5 月,歐美雙方舉行了首次亞洲政策戰略對話,具體協調雙方的亞洲 政策,其中主要是對華政策。雙方規定,未來這一對話將每半年舉行一次, 第二輪對話於 2005 年 11 月舉行,其重點是亞洲安全形勢和中國崛起,尤其 是中國軍力崛起的影響。 203.

(38) 歐洲國際評論. 霸主地位,因此更多是從國際經濟、能源、環保和人類普世價值 觀方面展開評估,另外也有歐洲在中美對峙過程中的定位和作 用,我應加強對歐盟研究爭取助力。 (二)堅持民主與和平,以為中國「和平崛起」之典範 中國如果堅持和平崛起之原則,必須要以遵守人類社會的普 世價值和準則為前提,即要以維護人的基本權利,造福於絕大多 數人的福利,維護世界和平及人類持續發展為基本目標。一個政 治專制獨裁、經濟發達和軍事強大的國家稱不上現代化的國家, 也無法持久,前共產主義蘇聯、軍國主義日本和法西斯德國就是 例證。中國實現和平崛起應該和先進文明國家在政治、經濟、社 會和文化諸方面密切接軌,以至融合,而不是對立和衝突。 如果仍是中共一黨獨裁專政,如果不在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國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話,則中國崛起時,很可能會在狂熱的民族主 義在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驅動下稱霸亞太,對中國人民是禍不 是福。不是一二個中共領導人用口頭保證,中國就一定會走和平 發展道路。在面對中國的崛起時,台灣暫不碰觸主權爭議,強化 民主自由體制,並加強社會福利,造福國人,則將給中國一個良 好典範外,犯台自然理虧無由。 (三)最有效武器是建立自由民主法治廉能台灣形象 中國和平崛起所面臨之挑戰諸如:高達 5,000 億美元之呆帳無 法收回;制度性的官商勾結貪污腐敗形成惡瘤;貧富差距愈來愈 大,社會矛盾愈來愈嚴重等。中國所面對的挑戰,正是我國發展. 204.

(39) 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 的新契機,此一時刻政府應澄清吏治,建立清廉形象,以自由、 民主、法治與廉能政府和中國相抗衡。 (四)我應「以政利經」面對中國的「以商圍政」 面對中國的「以商圍政」大勢,經濟上我不應只採守勢,眼 看商機的流失,經濟的遲滯,應將主權問題政治議題與經濟議題 分割,甚至應研議積極的「以政利經」策略,運用 WTO,藉助美 國歐盟日本擔心「中國和平崛起」議題,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政策,活化、彈性化。 (五)面對 CEPA 大中華經濟圈我應有有效大戰略方案 面對中國和平崛起以及中港澳的 CEPA 威力,日本近日提出 由東協 10 國、中國、南韓、印度、澳洲、紐西蘭等共 16 國建構 的經濟夥伴合作關係35,將從 2008 年開始交涉,以 2010 年完成締 約為目標。該構想的參與國家總計 30 億人口,約佔全球人口半數。 2004 年國內生產總值 GDP 達九兆一千億美元,約佔全球 1/4。若 此構想加以實現,將可媲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所成立的北美 自由貿易協定及歐盟。日本經產省估算,這項構想若加以實現, 將能使日本的 GDP 提升五兆日圓,合作區域整體的 GDP 提升二 十五兆日圓。36我國即將面對類此連串挑戰考驗,包括東協十加三 35. 36. 針對中國經濟力的崛起,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在 2006 年 4 月 4 日內 閣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推進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對日本來說是 一項重要課題,日本提議締結一個由東盟、日本、中國、南韓以及印度、澳 大利亞、紐西蘭參與的自由貿易協定,並希望以 2008 年為目標,開始談判。 經濟夥伴協定的內容,除了關稅的廢除與調降等自由貿易協定之外,也將針 對投資、服務、人員往來的自由化等進行多元的合作。二階這項新構想內容 將成為日本政府 5 月預定提出的「全球戰略」報告的主軸。 此係日本經產省之估算,參見:何濤,〈日本擬推動東亞經濟夥伴協定以牽 205.

(40) 歐洲國際評論. FTA 考驗,但是迄今還不知我政府如何因應,日本為因應中國經 濟崛起都有此亞洲經濟大戰略圈構想,我國更應及早因應籌畫有 效大戰略方案,絕不可坐以待宰。 總之,兩岸目前在政治上雖是對立,但在經濟上卻又必須高 度合作。尤其在面對中國和平崛起,基於地緣和經濟相互依存度, 台灣未來更絕對無法自絕於中國之外,必須謹慎擬定出一個大戰 略的抉擇,並儘速落實。. 制 中 國 崛 起 〉 , 《 國 際 在 線 》 , 2006/4/5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8606/2006/04/05/1 425@978507.htm). 2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03/2011 receiving certificate of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05/2013 receiving certificate of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air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National Central

Assistant Profess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 Siao Gong JULY 13 , 2009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