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際網路與紐約福州移民的聯誼會:一個網絡選美事件與家鄉記憶的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際網路與紐約福州移民的聯誼會:一個網絡選美事件與家鄉記憶的個案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網際網路與紐約福州移民的聯誼會:一個網絡選美事件與家鄉記

憶的個案研究

邱淑如

 張維安

摘要

1980年代以來美國不斷扭從福州地區來的大批移民潮,這些福建新移民喜歡聚集 在紐約市曼哈頓華埠的東百老匯街,並於華埠成立了上百個聯誼會,在這些傳統的華人社 團裡,尋求鄉親朋友在精神、財務和法律的支援。2004年時有位年輕的福州移民成立了一 個福建人社區(Fujianese.com)網站,吸引了新來的移民,並成為同儕之間的社會互助機 制。本文以遷徙中的紐約福州移民為對象,探討他們的聯誼會如何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 分析這些以家鄉認同為基礎的新移民中,網路使用者與非網路使用者間可能的差異?網路 對傳統同鄉會與虛擬同鄉會在文化身份建構與次族群(sub-ethnic)動員方面又可能帶來 什麼差異?作者將通過2005年的一個網路選美事件和福州移民的家鄉記憶來回答上述的提 問。 ☉ 關鍵字:網際網路、聯誼會、福州移民、紐約 ☉ 本文作者邱淑如為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分組主任;張維安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連絡方  式:wachang@mx.nthu.edu.tw。

(2)

Internet and the Fellowship Association of the Fuzhou Migrants in

New York: A Case Study of Miss Internet and Hometown Memory

Shu-ju Chiu , Wei-an Chang

Abstract

With the mass out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Fujianese migrants from Fuzhou region have been making their presence felt since the early 1980s and made East Broadway of Manhattan Chinatown in New York City their home in the U.S. They established hundreds of friendship associations (lianyihui 聯誼會) as clubhouses in Manhattan Chinatown, to network with their fellow emigrant village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y sought mutual spiritual, financial and legal support in these traditional Chinese organizations. In 2004, a young Fuzhou migrant established the website Fujianese.com. It appealed to the recent migrants and served as a social support mechanism for a peer group.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fellowship association of Fuzhounese in diaspora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The fellowship association of new Fujianese immigrants is largely based on hometown identification. Do the Internet users differ from the non-Internet users in their fellowship associatio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virtual hometown associations in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sub-ethnic mobilization? The authors will try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y examining a Miss Internet event in 2005 and the hometown memory of Fuzhou migrants.

Keywords: Internet, Fellowship Association, Fuzhou Migrants, New York

Shu-ju Chiu work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 Wei-an Chang is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Sociology,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3)

一、前言

Min 和 Young(2009)的調查,80 年開始紐約市的中國移民已經有很高的社會經 濟與階級極化。中國來的學生在研究所畢業後留在美國,都在專業部門工作,那些沒有學 歷的移民工,則只能領到微薄的工資在華人公司工作。由於低學歷與低的英語水準,他們 被局限在「民族飛地」,無法融入美國的主流圈社會。在這些飛地中,基於地緣和語言背 景,他們在自己的次族群內,找到親密的友誼。而我們所探討的福州移民,正屬於這種利 用強烈的次族群情懷將自己和專業的中國移民加以區分的例子。 近年來,又有新一波的福州移民出現,如同早期的移民,許多年輕的移民在曼哈頓 唐人街也參加福州人的同鄉會和宗教團體,不同的是他們會透過 QQ Chat 凝聚彼此,網路 成為凝聚這個次族群的工具。Guest(2003), Wilson(2006)和 Zhao(2008)都探討過福 州新移民,在這個打從十九世紀來即以廣東人為主的華埠,建構和體現了本身的次族群認 同,成為福建社群的一部分,不過他們未將福建社群的早期移民與新移民加以區分。針對 這點,本文將鎖定16-35歲的第二代和年輕的第一代移民。通過對同鄉會成員、Fujianese. com 和紐約基督閩恩教會 (Church of Grace to Fujianese, N.Y.) 的訪問,發現早期移民和 新近年輕移民在上網行為方面多所不同,而且和他們的年齡、教育和家鄉的記憶有所關 聯。 基本上 Fujianese.com 的使用者大多是福建社區的年輕成員,而傳統同鄉會成員大多 為社區老成員。本文將通過 Fujianese.com 所舉辦的美國福建人網路小姐比賽來識別這兩 群人,並分析其次族群意識。年輕的移民重塑來自家鄉的網路小姐文化來和早期的定居者 加以區別。為了安慰那些輸掉紐約華裔小姐比賽的同鄉婦女,Fujianese.com 發起了另一個 比賽。MissFujianese.com 的計畫從2004 年底持續到 2006 年初,這是一個很大的動員,試 圖建構出一個跟在唐人街粵籍移民與其他華裔美國人一樣受尊重且有特色的華人次族群身 份。透過以網路為主的社交活動之分析,可以看出年輕福州移民與他們早期同鄉的關係, 從這裡可以了解到福州人的聯誼會如何受到網路的影響。

二、福建社區的網路用戶和非網路用戶

為了辨別網路用戶與非網路用戶,筆者於 2006-2007年在福建社區進行了面對面的半 結構化和開放式的訪談。在受訪的五十二位福州移民之中,有二十位屬於傳統的同鄉會、

(4)

二十五位屬於Fujianese.com、七位屬於紐約基督閩恩教會。然而,三個同鄉會成員也都參 Fujianese.com。受訪者的年齡在16至58不等。他們的教育水平範圍從不識字到大學畢 業。結果發現其中屬傳統同鄉會的上網人數只有四人,Fujianese.com 有二十五人,閩恩教 會則有五人,如表一、二。

表一 受訪者的年齡

表二 受訪者的教育程度

上述表格表明,受訪者的上網行為由年齡和教育水平決定。早期的福州定居者由 50 歲以上且教育水準低於中學以下的成員組成。這些人口主要集中於傳統的同鄉會。而近期 的移民成員為 35 歲以下,且具有中學以上的教育程度。受訪者的年齡越小,他們使用網 路的可能性越大。年輕移民的上網行為也與他們的年齡與教育相關。這一結果也和家鄉的 富裕程度有高度關係,因為自 21 世紀之交,富裕僑鄉已配備上網設施。這些年輕的移民 將他們在家鄉的網路經驗與文化消費習慣帶到紐約。廣東移民基本上使用配有網路功能的 電腦來工作。而福建的用戶則做較多的社交活動。他們藉由中國驣訊公司製造的網路產 品:QQ chat 和QQ games 來區分自己和廣東用戶的不同。他們加入福州社團的動機,如同 表三所示, 52 個受訪者全部都有強烈的福州次族群屬性。然而,早期移民和最近移民兩 群體的網路文化仍有差異。相較於老同鄉會成員,Fujianese.com 和閩恩教會的年輕成員對 於他們所屬的社團提供較多的資訊科技 (IT) 協助,如表四所示。 年齡 傳統同鄉會 Fujianese.com 基督閩恩教會 16-25 26-35 36-45 46-55 56-65 1 (5%) 1 (5%) 2 (10%) 3 (15%) 13 (65%) 21 (84%) 4 (16%) 0 0 0 5 (71%) 0 1 (14%) 0 1 (14%) 教育程度 傳統同鄉會 Fujianese.com 基督閩恩教會 大學 中學 小學 不識字 0 4 (20%) 7 (35%) 9 (45%) 8 (32%) 16 (64%) 1 (4%) 0 3 (43%) 2 (29%) 1 (14%) 1 (14%)

(5)

表三 參加福州社團的動機

* 根據重要優先次序評分自1st (最重要) 至10th (最不重要)

表四 上網所從事的活動

閩恩教會最能說明世代的差異和網路文化,因為它包含了較多成功的第一代移民和 他們孩子。許多年輕的基督徒都會陪同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參加集會。雖然這些中年和老 年基督徒是電腦盲,但他們卻促成了富裕的僑鄉,提供他們的孩子在福州時擁有使用網路 的環境。 正如Guest(2003)所指出的,過去的 20 年,福州移民改變了紐約市的人口景觀,他 們不僅利用本身的家庭、親屬、鄉親的聯繫或私人關係,也利用宗教網絡的機制,幫助家 鄉的村民移民到美國,並持續影響那些不斷發展的移民社區。福建籍美國人對於宗教機構 的匯款及捐款,便利了村民跨國移民所需的社會網絡,有助於其通過中國地方行政官員的 審核。而新移民的生計也明顯地依賴紐約的慈善教會,不論是在心理上、生理上,包括提 動機 傳統同鄉會 Fujianese.com 基督閩恩教會 互助 分享資訊 保障福利 最新的家鄉訊息 社區參與 共同的家鄉記憶 交新朋友 延續次族群文化 與主流社會溝通 社交聚會 1st 7th 6th 9th 8th 4th 0 3rd 5th 2nd 1st 2nd 10th 3rd 8th 5th 7th 6th 9th 4th 2nd 4th 3rd 0 0 5th 0 0 6th 1st 上網活動 傳統同鄉會 Fujianese.com 基督閩恩教會 IT 支援所屬的社團 搜索資訊 閱讀報紙 電子郵件 網上聊天 網上論壇 學校作業 電子遊戲 娛樂音樂/電影 部落格 受訪者每週上網的時間 1 (10%) 0 3 (30%) 0 4 (40%) 2 (20%) 0 0 0 0 10小時/每週 (4人) 25 (35.7%) 8 (11.4%) 18 (25.7%) 0 2 (2.9%) 12 (17.1%) 2 (2.9%) 1 (1.4%) 1 (1.4%) 1 (1.4%) 70小時/每週 (25人) 5 (20%) 2 (8%) 2 (8%) 1 (4%) 4 (16%) 1 (4%) 3 (12%) 3 (12%) 1 (4%) 3 (12%) 25 小時/每週 (5人)

(6)

供的求職服務與法律上訴途徑。 Guest(2003)對於 1990 年代後半期的新福州移民的研究,生動地描述了那些在紐 約宗教機構的非法移民工所面臨的困難。但這一幕卻在隨後十年的網路發展發生了變化。 2006 年 11 月,筆者在曼哈頓的唐人街,於青年禮拜開始前採訪了閩恩教會的牧師。他認 為不少福州青年會因 QQ chat和QQ games 而走上迷途,所以在禮拜六下午將他們聚集在一 起做宗教服務,還指示他們要認真做 IT 工作,如建設自己的教會的網站 www.cfgchurch. org。 筆者於 2007 年 9 月再次到紐約閩恩教會採訪一些 2006 年的受訪者,那五位網路使 用者都是在福州長大的第二代移民,如今已成為大學生,並分享他們的新生經驗。平時他 們在網路上聊天和玩遊戲,並提供教會IT協助,他們的 QQ 社群實際上是根據真正的日常 生活邊界所創建,教會與會者閱讀他們同儕的部落格以瞭解彼此的狀況。 年輕的福州移民並無明顯的思鄉情愁,或許因為透過故鄉的網路文化得到安慰,網 絡為他們在東道國社會注入新的活力。Fujianese.com每禮拜一下午為其成員舉辦籃球活 動。在 2007 年 9 月,筆者參加了這項活動,以定期會晤和訪問一些 Fujianese.com成員。 25 位球員都來自附近的華人社區。他們有的來自皇后區法拉盛、布魯克林區和長島。 他們的年齡介於 19 至 35 之間,有八位兼職的大學生,其中的七位是年輕女孩。大多數 男孩在中學時離開家鄉後,到美國都找了全職的工作。在聚集於曼哈頓唐人街的體育場 之前,他們已經在 Fujianese.com 的 BBS 公告上分享討論預先由 Fujianese.com 安排好的主 題。他們一起打球,並以家鄉身分認同為友誼基礎。十九位球員透過網站在紐約認識彼 此。其中六位在移民前已經認識,而且他們在故鄉是同學。Fujianese.com也加強了他們在 故鄉就已建立起的友誼關係。比賽結束後,他們訂福州粉條和氣泡飲料,並分享他們的工 作和最近發生的事情。其中一些隊員們也是唐人街 QQ 群的成員,QQ 門戶網站成為了一 個能凝聚、團結他們的工具。 Fujianese.com 的成員集結了來自福州最有潛力的網路使用者。在 BBS 上,有許多 福州人詢問在紐約的同鄉各式各樣關於移民訊息,並請求他們幫助移民。Douw, Huang 與 Godley(1999)和李明歡(2005)已注意到福建移民擁有僑鄉資本。對於那些潛在的移民 家庭,他們的僑鄉,代表了一種他們可以聯繫海外鄉親的社會資本形式。李明歡指出,只

(7)

有當跨國移民順利完成時,它才能被轉移為文化、經濟與政治資本。但我們可以說,僑鄉 資金已在移民前被使用。網上論壇充滿著關於美國移民政策、生存技巧與男女性求職的 Q&A。大多數的新聞組討論圍繞著餐廳,二手車交易,紐約路線圖,布朗克斯動物園,以 及其他世間萬物。一個移民前的農民在 2005 年 6 月 9 日發了一個郵件串,上面寫:「大 家好。我是長樂人。想向各位瞭解美國的現況」。1 然後,他被告知,在移民前,自己要 具備廚師、理髮師或計算機技術人員的技能。他還表示到紐約後,他有興趣加入 Fujianese. com 的籃球隊。 除年齡和教育,工作/生活地點也影響受訪者的網路使用習慣。大部分傳統的同鄉 會成員都居住/工作於曼哈頓唐人街。一些在外州的成員,在假期時會回來打麻將或看報 紙。網路對於以地理為基礎的組織聚集沒有太大的影響。由於曼哈頓唐人街的就業機會趨 於飽和,所以新來的成員都必須遠至其他城市或州工作。網路用來服務這個不斷增長的人 口,因為它們也比早期移民潮還要分散。在 2006 年中期,紐約曼哈頓的閩恩教會,成立 了一個網路視訊會議,教那些在其他州工作的孤單移民者研讀聖經。 為了維持以家鄉身分認同為基礎的聯誼會,近期的移民都加入Fujianese.com以克服地 理上的分散。早期的定居者喜歡跟他們的同儕在傳統同鄉會裡分享他們的集體記憶。他們 習慣閱讀報紙、交流信息、和老朋友聊天、以及尋求真實社會中的經濟或精神上的支持。 本文所訪問的十六位非網路使用者,年齡為 45 歲以上,對網路僅有很模糊的概念。他們 之中,有的知道自己的孩子使用 QQ 來購物和聊天。四位網路使用者,其中一位年齡為 58 歲。他使用網路,基本上就是用 QQ chat 和在福州的親戚聊天。相較而言,許多年輕的移 民加入 Fujianese.com 以閱讀新聞、共享信息、了解目前的家鄉、結識新朋友並尋求相互 支持。這些新移民比老一輩的移民更傾向於使用網路進行信息共享和社交活動。不同於其 他兩類受訪者使用網路的時段很不規則,他們平均每天下班後花 2.5 小時在上網(參考表 四)。 Fujianese.com 成員的網絡朋友即是他們的同鄉,其所討論的問題都和福州有關。他 們還引導成員的次族群情緒。Fujianese.com 可以說是一個虛擬的同鄉聯誼會。它不同於傳 統的聯誼會,因為它透過網路建立社會網絡及便利性。由於它的搜索引擎可以幫助找到和 1 http://bbs.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49.

(8)

福建移民有關的新聞,Fujianese.com 在訊息的更新方面,比那些傳統的聯誼會更有效率。 由於網民可以不必拘泥細節,有較高的自由度去交談,他們有時會相互挑釁與辯論,挑戰 學術著作裡刻板的學術知識。他們竭力捍衛福建海外同胞的利益。他們也大膽地指出福建 移民社區本身的困難,如雇主與僱員之間、新移民與早期的定居者之間的衝突。曾有位網 友發一個主題為「關於李就被上州老板槍擊一案有感」的郵件,引起其他網友共同批評某 位貪婪的福州籍紐約上州餐廳老闆,和他一位同鄉的打工下屬起爭執,竟開槍打他,就是 一個典型案例。2 莊國土(2003)指出,福州的中國移民成功關鍵在於其建立在密切家庭 關係、普遍的宗族關係、同鄉關係以及具凝聚力的同鄉會基礎上等強大的互助網絡上。 對年輕一代的福州移民而言,Fujianese.com 這個虛擬的同鄉會,比地理上的同鄉會 更親切。藉由紐約華裔小姐選美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移民之非網路使用者與新移民 網路使用者之間,對依戀家鄉的差異,網路對世代與文化的差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年 輕福州移民對於選美的文化想像,與 50 年代舊金山的中國商會所成立的美國華裔小姐之 動機大異其趣。Wu(1997)指出,粵籍美國人支持這一盛會,是為了在農曆新年遊行時 推銷他們的社區旅遊業。他們還致力於填補美國華人社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出現的代 溝,並建立文化差異的橋樑。隨著越來越多專業的華人婦女被美國主流社會同化,他們採 用西方的選美模式,以吸引有才華的年輕女性了解他們的民族文化。紐約華裔小姐比賽成 立於 90 年代,當時的中國已經是採取商品化女性美感的社會。到了 21 世紀之交,中國網 路上甚至有更多關於這些選美活動的內容。福州兒童可能比他們在美國工作的父母更熟悉 這些網上資訊。

三、紐約華裔小姐選美,家鄉記憶與文化認同

作者於2005至2007年採用網路民族誌(netnography)的方法,對Fujianese.com進行 線上論述分析(online discourse analysis),特別是它對選美主題的敍事(narratives),並 佐以後來在福州僑鄉和紐約的訪談所得,結果發現:早期的定居者和新移民利用不同的文 化觀點作為基礎,建立他們的方言群體認同。不同世代的福建移民有他們自身的回憶和欲 望。這些都可以追溯到各世代的經濟和政治背景。這些背景,反過來又影響他們的文化身 份和與家鄉的聯繫。為了鼓勵那些輸掉紐約華裔小姐比賽的福州女孩,Fujianese.com 的高

(9)

層人員替她們組了一個 MissFujianese.com。這些新移民以教育程度、英語流利度和對目前 家鄉的歷史記憶,將自己與早期的移民區分開來。他們渴望進入美國華人的主流。他們利 用網路作為一種解決方案,以選美為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社會流動的手段。然而,他們 對於次族群也表現出高度的文化依附。 (一)記憶和欲望 紐約市華埠小姐選美大賽自 1992 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就規模和影響力而言,它是 東岸最大的盛會。自 2002 年以來,便有許多福州女孩參加。根據比賽的公約,冠軍得主 將代表紐約市去爭奪次年在香港舉辦的國際華裔小姐的頭銜,這標榜著一條通往全球華人 主流和職業的發展前途似錦。雖然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福州女孩被加冕,不過有三名福建參 賽者於 2005 年的紐約華裔小姐選美達到了總決賽, 2007 年也有一位。 然而,從 2002 到 2004 年,所有的福州女孩都在第一輪初賽就失敗了。2004 年 9月 下旬,一名福州女孩在 Fujianese.com 的郵件串提了一個問題,以「Miss Chinese NY Beauty Pageant」3為開頭。她抱怨她的姊妹和另外三位福州女孩在第一輪就失敗,十名落選人中 有四位是福州人。她懷疑她們的失敗和她們的家鄉根源有關,由於福州地區是當今中國最 大的非法移民來源地,裁判可能在判決時有意排擠她們。Fujianese.com 的負責人不僅答應 要親自把這消息讓福建社區的人知道,也在網路上做發佈,以增加影響力。4如附錄所示, 共有 43個郵件串在討論這個議題。由於傳統的同鄉會在福州移民日常生活中,扮演核心的 角色,他最先請求他們協助。5他告訴他的網民: 雖然我不是一個社區領袖,我希望能和精英的新一代移民一起合作…幫助那些同 鄉會變得更有影響力…行使其權力,為社區成員謀取更多福利,並為弱勢族群發 言。消除唐人街的黑暗面、引領社區的發展方向,並創造一個文明的,充滿活力 和現代化的福建社會。6 不過,這個議題並沒有引起兩個最大的福州同鄉會,即美東福建同鄉會和美國福建 公所的注意。早期的定居者和年輕移民有不同的回憶(記憶)和欲望,從領導人的經濟和 政治背景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的反應如此冷淡。 3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08. 4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09. 5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10. 6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11.

(10)

(二)經濟/政治背景 曼哈頓唐人街的福建社區領袖是「文革中走來的福建移民」。莊國土(2003)指 出,東百老匯街的主要人物,都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為了留在紐約而跳船的水手。 早期的福州移民重視親屬關係和家鄉認同。例如,有一位移民在文革時期擔任過革命委員 會的主任,他促成了五服族親(第一是父母、丈夫;第二是祖父母;第三是兄弟姐妹;第 四是伯叔父母;第五則是上述四等親外的遠親)和朋友的移民鏈。他後來成為福建社區的 領袖。這人不但借錢給他的親族和朋友,還幫他們找工作(莊國土 2003:34)。 對於福建社區領袖而言,他們主要的議程是,與家鄉和祖國建立網絡。當福建移民 於東道國感到不公時,他們也會提供協助。福州移民被職業病及相關危害所困擾的新聞, 時常被大眾媒體報導。傳統的社區領袖照顧這些受害者以展示自己的社區關注。他們會參 加大部份同鄉的葬禮或婚禮,以展示自己對次族群的情懷。美國長樂公會的成員放映DVD 給我們看會館的活動,在農曆新年前夕,他們會舉辦宴會以尊敬長者。為了展示自己對福 州文化的認同,他們從福州聘請專業的歌劇演員,以娛樂長老,連傳統戲服都很講究。社 區領導人從來沒有碰過這種非物質議題的要求,那也超出他們的理解之外。但 Fujianese. com 則試圖為其社區網民處理這些問題,包括選美比賽。 從表三,我們可以看到,福州移民加入同鄉會,以分享他們的集體記憶。在早期定 居者的記憶中,革命的女性是社會主義中國理想的形象。工人階級則是需要他們協助的弱 勢群體,需要他們的支持,當 2004 年的選美結果佈告貼遍整條東百老匯街時,他們並不 感到不開心。但是這 14 位候選人中,沒有一位是福建人的結果,卻引起了一群年輕福州 移民的不滿,他們多年來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提升福建社區的社會地位和形象,為了展 示自己的次族群的文化認同,許多福州女孩每一年都參加紐約華裔小姐比賽,他們不明白 為什麼早期定居者不在乎這些社區活動。網民 MingZhi 寫到: 這些「福建領袖」只熱衷於看到他們的臉出現在報紙上。每當有中國官員來到美 國,他們是如此積極地歡迎他們。我真不知道他們對於建立社區或是為社區做更 有建設性的事情是否有任何興趣,還是,這代福建社區領袖只會這樣,直到下一 代起來去帶他們。我們不會只局限於我們自己的小群體中,我們會擁抱更大的華 人社區,以及美國主流文化。但如果我們真以身為福建人而自豪,我們不該放棄 我們自己的文化。7 7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12.

(11)

福建社區出現了代溝。無論是早期的定居者或年輕的移民都對華人身分有高度認 同,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前者在紐約接待中國官員;後者在紐約參加選美。不同年 齡、教育和家鄉記憶是導致這種不同表達的原因。我們看到一些含有英文,如附錄被標示 “E” 的郵件。縱觀 Fujianese.com 的歷史,幾乎所有的網民都用中文進行對話。而參加選 美討論的成員,是該討論區唯一可以使用良好英語的對話者。這些年輕的網路使用者有較 高的學歷和較好的英語流利程度,而選美需要這些技能,不用英文的早期定居者對於選美 的冷漠是可以被理解的。 參與選美討論的成員並沒有和他們的中國國籍與次族群撇開關係。最近的移民,像 MingZhi,並不反對P.R.C.的身分認同。他期望藉由選美活動擁抱華人和美國主流,而這和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國家政策是兼容的。根據社會學家Xu 與 Feiner(2007),美女經濟促進 了中國經濟改革和在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功。選美比賽鼓勵人們採用 歐美的審美標準和西方的主流消費文化。選美活動產生了一系列的經濟繁榮,從化妝品、 整形外科、時尚造型、廣告等眾多性別創造的企業,它意味著符合國際標準而感到自豪的 中國。網路廣告也促進這一進程。Glenn(2008)指出,跨國製藥和化妝品公司推廣淺色 皮膚作為一種資本的象徵,而這形象也與現代性、社會流動和年輕有關。中國是個對白皙 皮膚慾望的最大市場之一。 在中國,選美活動近年越來越常見。這些選美活動要麼是公開的,要麼就是國家認 可的。2003 年,整個國家都在收看環球小姐衛星直播。2004 年,中國舉辦了超過六場比 賽,包括世界小姐,環球小姐,亞洲小姐,國際旅遊小姐,世界和洲際小姐(Xu & Feiner 2007:313-5)。對於 Fujianese.com 負責人而言,擁有廣大領土和密集人口的中國,可以 比紐約唐人街產生更多一枝獨秀的美女候選人。因此,他寫道:「我看過了選美的海報, 而這些美女幾乎無法媲美一些我在大陸看過的中國女孩。」8年輕且具知識的福州移民主 張:選美活動是其次族群文化的一部分,值得社區的關注。 (三)次族群的文化認同 從歷史上看,福州女孩在這次族群體內備受重視,同鄉會也盡量延續此一文化。在 我們的已婚受訪者中,無論是年老或年輕的移民,配偶皆來自福州僑鄉,有句俗諺,「好 8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15.

(12)

男不娶福州女」,因為在福州地區,丈夫寵愛妻子,即使媳婦懶惰做家務事,婆婆也保持 沈默。在紐約的唐人街,有些新郎甚至在他們的婚禮時還替新娘支付偷渡費用,受訪的年 老或年輕女性也都很自信。但由於代溝的問題,選美議題引起了Fujianese.com 的注意,而 非傳統同鄉會的關心。那些年輕的福州移民較能理解,因為他們共享同一個故鄉記憶。選 美案例涉及 Fujianese.com史上最長的郵件串,因為它牽扯到許多年輕福州移民的集體記憶 與次族群情緒。歷史上,曾經有位福州人當選中國小姐。吳薇在 2003 年代表中國,在巴 拿馬角逐環球小姐,並當選為該年的亞軍。她是 2001 旅遊小姐石獅杯(石獅,福建省的 一城市)的冠軍。選美比賽是他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如附錄中被標示 “B” 的眾多郵件 串顯示,他們認為有許多美女來自於他們的家鄉。 許多選美活動是為了推銷中國的產品與服務而舉辦。許多年輕的移民必曾透過家鄉 的汽車廣告得知旅遊小姐、新絲路模特兒大賽的消息,9或中國的Miss.com。10如我們所 知,早期的福州移民在家鄉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美女經濟。由於移民的歷史,他們將不同 的故鄉回憶(記憶)帶來美國。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紐約對於選美有分歧的看法,他們對 於中國相同的眷戀(attachment)做出不同的詮釋。 無論是早期和近期的福州移民都嘗試移植家鄉文化,以在移民社會建立他們的文化 身份。前者沿著東百老匯街成立數家專為婚禮和葬禮儀式而設的花店,後者向福建社區引 進了網路小姐文化。Wilson(2006)藉由東百老匯街的福州花店,對於新移民的傳統再造 與身分建構中的象徵意義,有著深厚的洞察力。把從家鄉移植到移民社會的音樂、歌詞、 禮儀和儀式重新演繹,福州移民想將自己的文化特徵與廣東文化及美國主流作區分。他們 在特定的中國音樂儀式中細心著墨,以展現福州人在紐約的存在。然而,我們看到東百老 匯街的花店與婚紗攝影沙龍數量呈正比,Wilson 似乎忽略了此族群在婚禮意義上所出現的 代際爭議。年輕移民的文化建構,受到他們從網路上所學到的社會價值觀所影響。

四、

MissFujianese.com和文化建構

Wilson(2006)指出,花店提供祖先牌位以作為戲劇道具。它被用來產生一種錯覺: 新娘和新郎在他們自己的家族祀堂鞠躬參拜。但據我們與福州花店店主作的採訪,新移民 9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39. 10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0.

(13)

家裡通常沒有空間來進行這樣儀式。這些可移動的牌位在婚宴是替代品。另外,在傳統同 鄉會的採訪顯示,福州猴嶼村同鄉會的資深成員,每年都因同鄉的婚禮和葬禮特別繁忙。 這些儀式也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會館的其中一面牆上,貼有紅色紙的捐款名單,捐 款者是為了感謝他們協助婚禮的年輕夫婦。從 500 到 2000 美元不等,他們捐贈感謝資深 同鄉幫助他們打理一切:從偷渡、在東道國社會安身立命、建立新家庭,完成人生大事。 在另一壁面上,則是紐澤西州墓地分配表。有興趣的會員可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土地,作為 其未來的歸宿。還活著時,他們在聯誼會打麻將和看報紙,過世之後,他們和同鄉分享幸 福之地,並繼續他們的聚會的承諾。 我們還認為,婚紗攝影是一種年輕的福州移民從家鄉帶來的文化實踐,以效台籍和 香港籍美國主流社會的婚禮文化。Andrian(2006)指出,台灣的婚紗攝影行業自 90 年代 中期以來已經開發出了獨特的視覺風格。那些視覺設計從台北傳到香港、中國和其他散居 在亞洲、澳洲和北美的華人社區。它推銷「向上流動的大都會優雅的印象」。這些圖像通 過 21 世紀的網路進一步地流傳開來。福州黃頁(2007年)中,有 46 家婚禮策劃和婚紗攝 影店。在 2007 年7月所採訪的一些福州市的年輕居民中發現,由台灣企業經營的特定商店 仍是他們的最愛。Lozada(2006)探討廣東一個僑鄉小羅馬的村民如何使用照片作為親屬 關係和社會身份的表現形式。藉由展示、組成和為照片加框,這些村民都在追求自己理想 中國現代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如我們在福州連江縣的採訪所知,僑鄉的居民都喜歡收 到在紐約的家族成員的婚紗照。新夫婦寄送在東百老匯街作成的照片,以證明他們是全球 精英份子之一。通過個人電腦網路,其在中國的家庭成員向他們的親屬和鄰居,展示這些 照片和 DVD,表示其社會獨特性。 福州移民之間的世代和文化差異,可進一步由年輕移民所發起的 MissFujianese.com 發現。網路小姐計畫是一個最近福州移民建構次族群身份的文化符號。MissFujianese.com 對年輕福州移民而言是一項傳統改造。在他們的歷史記憶中,他們的家鄉可能充滿類似早 期定居者那樣的特定社會價值觀念和文化習俗,但也充滿著城市消費文化和 QQ 設施。作 者於2007年6月問卷調查了52位福州連江縣琯頭鎮的僑鄉家庭成員,以16至25歲且有雙親 在紐約的人為主要對象,因為這個年齡層最有潛能成為未來的Fujianese.com成員。他們中 的94%家裡有電腦,上網的目的如表五所示,而無論是否有電腦,如表六所示,他們都可 以為了不同的目的到鎮上鬧區的網咖。

(14)

表五 個人電腦上網的目的/重要性

*受訪者可以自1(不重要)至10分(最重要)評分

表六 上網咖(

Internet Cafes)的目的

另 外 , 想 要 在 移 民 社 會 提 升 社 會 形 象 的 記 憶 和 慾 望 , 也 令 年 輕 移 民 們 參 與 MissFujianese.com 的網路計畫,以建構一個有別於早期定居者的身分。他們不僅徹底改造 傳統以區分自己與粵籍移民等在美國的其他主流,他們還將自己與福建社區的領導人作區 別。這顯示,福州移民的家鄉記憶隨著他們的移民歷史而改變。年輕的移民將網路納入到 他們以家鄉身分認同為基礎的聯誼會內。 最近的移民將他們的社會價值觀、消費習慣和上網行為,從他們的家鄉移植過來, 以推動在紐約舉行的 MissFujianese.com 比賽。他們發揮媒介的作用,以爭取福州移民鮮明 的特徵。而網路則在記憶和身分的文化生產上發揮了核心作用。由於年輕的網民在童年和 青少年時期已經接觸選美消費社會和QQ環境,他們對於網上選美盛會很熟悉。他們熟悉 目的/重要性 搜索資訊 造訪網站 閱讀報紙 電郵給中國國內的親友 電郵給國外的親友 與國內的親友QQ網上聊天 與國外的親友QQ網上聊天 視頻聊天 網上論壇 電子遊戲 電影/電視/音樂節目 明星部落格/票選 14 5 20 1 3 9 16 2 2 4 1 1 1st 2nd 3rd 4th 5th 3 1 9 1 9 21 6 2 1 1 4 1 2 3 11 5 22 5 2 2 3 2 8 16 1 1 1 5 目的 電子遊戲 網上聊天 娛樂 研讀 聽音樂 搜索資訊 交朋友 無益處 Number (Ratio) 31 (65%) 2 (4%) 4 (8%) 1 (2%) 1 (2%) 3 (6%) 4 (8%) 2 (4%)

(15)

冠軍得主、亞軍、季軍,上鏡小姐和最佳風格小姐的概念。11他們知道如何訂購后冠、水 晶獎杯,繡飾帶和證書。他們還建議將錄影剪輯在他們的網站,做網上投票。這種知識可 以追溯到福州移民在家鄉所培養的網路習慣與能力。騰訊公司為 21 世紀的中國大陸推出 了針對年輕人的無線服務站。它的QQ短信和電子遊戲格式化了這些移民的上網行為。 網站 lady.qq.com 代表了中國女性的時尚品味。在中國,女性會透過這個網站,得到 皮膚護理、身材、髮型、時尚穿著、情感、影片、部落格、明星和選美的資訊。人們可以 經常閱讀到有關時裝秀參賽者/優勝者、專業模特兒和形象大使(如封面小姐或精英模特 兒小姐)的資訊。消費者可以輕鬆地參加比賽以贏取獎品。世界各地的冠軍將代表她們的 城市來爭奪國際華裔小姐的頭銜。於八月選定的決賽入圍者,會到香港參加 TVB 電視台 在次年一月舉辦的比賽。在中國,國際華裔小姐結果未出來前,QQ 首頁設有投票系統, 讓大家可以投給自己喜歡的參賽者。投票則可藉由行動電話或發送短信來進行。只要有一 個虛擬的 QQ 錢幣,相當一元人民幣,就可以在 QQ Lady Show Zone 瀏覽與在網上投票。 在這特殊的區域,甚至可以訂購后冠、權杖和繡花腰帶。這個網路現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為什麼 MissFujianese.com 會在唐人街風生水起。這也意味著,這些年輕移民的聯誼會是藉 由家鄉身分認同以及相關記憶來維護的。 網民個人能在 BBS 提高注意力,並發起一系列的議程。如附錄所示,在9月29下午發 出了她第一條消息,即在當天馬上得到熱情的同鄉響應。郵件主題標明 “V” 的訊息,從 第 608到第620,都來自於許多要安慰她的網民,這起事件作為一種社會凝聚力的催化劑, 支持者和評論員都一起發洩自己共同的情感,說明了網上論壇如何聯繫其成員的情感。因 這些鼓勵打動了她的心,她自願教未來的參賽者禮儀、舞蹈、演講技巧以培養福建女孩。 企圖與傳統同鄉會形成聯結失敗後,12Fujianese.com 計劃要組織自己的競賽活動,13成立了 MissFujainese.com 委員會,14負責對外協商、策劃、推廣、採購,和物流等選美的準備工 作。15通過 BBS串聯其成員的感情,虛擬同鄉會在共同精神支持和次族群動員上,履行了 其職能,如附錄中主題標明 “M” 的訊息的郵件。 11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7. 12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16. 13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11. 14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34. 15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8.

(16)

網路將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去地域化」。新近移民在經營同鄉聯誼會時,受益於這 個功能。MissFujianese.com有助於看出它對這個方言族群的社會意義。相較於擁有全職工 作或在餐飲業工作的普通網民,其委員會成員都是Fujianese.com的精英,也是這個方言族 群的上層階級。然而,即便如此,他們在白天時仍然有繁重的工作,只能在午夜後上網。 他們的 BBS 訊息通常都在黎明時發佈。在現實世界中,白天的約會是奢侈的。在中國餐館 擁有全職工作的成員,只能在有薪假期的週一出現。為了召開一次地面上的會議,網民們 絞盡腦汁地想法子,委員會成員最終決定於十一月的一個週日在唐人街麥當勞的會議室聚 會。16 為了接觸曼哈頓唐人街以外的同儕,委員們萌生了虛擬空間概念。他們的前提是, 網路促進了地理邊界的自由跨越。「不像在中國,在美國的福建人分散在各處。為什麼 不在網上主持選美比賽?」,17「先上傳照片,讓我們的網民選擇前十名。接下來再讓他 們和評審面對面接觸。最後才是頒獎儀式」。18為了達到公平的網路調查,只有註冊成為 Fujianese.com 的成員並擁有有效的電子信箱者才能投票,以避免同一個人重複投票。最 後,他們會找到一個公證人來做榮譽見證人。19 該委員會成員的共同努力,藉由其網上論壇而鞏固。福州同鄉會都沒有用這種非 傳統的作法進行內部會議,他們只利用網路做記錄和提高公眾對於未來活動的關注。但 Fujianese.com 的成員使用網路上的社交網絡推動網民發起的議程並規劃未來藍圖。他們還 加強QQ系統的多人聊天功能,以實施盛會的細節。他們認為「網上論壇特區可以用來通 知討論結果,以防萬一有人沒有出席會議。」20利用這樣的網路聊天,成員可以更緊密合 作,來做登記管理、21登記表、22選美口號、23標誌。 24 16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9. 17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26. 18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27. 19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1. 20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6. 21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3. 22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4. 23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2. 24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52.

(17)

如何保護和培養他們的同鄉婦女。雖然,參賽者只要有高中學歷,身高也只要 160公分就 可以被接受,但是也有人覺得160公分這標準過於苛刻。他們同意在只開放給網站成員瀏 覽的初賽,掠過身高要求,因為福州女孩一般身材較嬌小。25 怡東廣場是東百老匯街的地標,是福州人在美國的購物中心和精神中心。Zhao(2008)研 究占有紐約華埠福州人口百分之八十的長樂人,長樂公會作為傳統的同鄉會如何在 2004 年動員其成員,去發起示威運動對抗怡東廣場那些要求押金及加租的非福州籍業主, 以保住數百家販賣林林總總中國商品的商戶的生計。但對2005年時的 Fujianese.com 成 員而言,宣傳美國福建小姐選美也算福建社區的大事,他們把海報貼在廣場的入口處, MissFujianese.com 的委員會也在 Fujianese.com 的網頁放上他們的廣告。雖說由於資源不足 沒有在 2006年舉辦選美盛會,但是他們透過網路展示了其次族群的認同凝聚,這方式與早 期移民的動員方式有很大的不同。Fujianese.com 從推出 MissFujianese.com 的努力中學到很 多,2007年起,其網上論壇變得更活潑,在虛擬社區培養的關係,通過唐人街QQ群所舉 辦的社交聚會,走進現實世界,而它的管理團隊也變得強大,其成員人數於2005年底還不3,000人,到2007年6月時已升至4,000人以上。

五、結語

Fujianese.com基本上符合其傳統同鄉會的標準。它試圖提高福建社區的地位、為客戶 提供生存技巧與實用的新聞信息,並促進移民社區和他們祖國之間的關係。但除了這個使 命,Fujianese.com成員具備了網路知識和藉由紐約華裔小姐打進主流社會的動機。這正是 他們的老社區領袖無法趕上的一面。從這裡,我們得知,新福建移民的同質性結構是一則 神話。這群人實際上是由兩代持不同世界觀的群體所組成的。 Fujianese.com 成員與同鄉會的早期移民者都帶來了他們故鄉的歷史記憶。但他們對 網路文化和在曼哈頓唐人街表現中華化(Chineseness)的概念差異,也鑲嵌在自己的家鄉 記憶中。他們的家鄉自 1980 年代起,在建築景觀、資訊及通訊科技設施、社會價值觀和 消費行為上都遭受重大的改變。通過分析其選美、經濟與網路三者之間的關聯,我們更清 楚地看到這來自同一地區移民社會的兩個群體的文化認同。 MissFujianese.com源於與唐人 街的粵籍移民和其他非福建移民之間的不愉快,之後卻轉變為串聯次族群情感與活化次族 25 http://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644.

(18)

群活動。此事件顯示,最近福州移民的同鄉聯誼會型式受到網路的影響。

福州地區包含了不少像福州縣二劉村、猴嶼張村、鄭村之類的單姓村落,因此參與 同鄉會的聯誼對象往往是朋友或是親戚,Fujianese.com作為一個同儕互助的虛擬社區特別 能引起同鄉年輕成員的共鳴。社會人類學家一向對同鄉會在移民社會的角色有深厚的探 討, Santos(2008)則指出傳統親屬研究的觸角應該延伸至當代華南地區單姓村落青年人所 發展出的友誼關係,他們這種以親屬修辭和儀式形成的同齡兄弟(same year siblings),可 以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利他、合作,以及聯盟關係。而Fujianese.com適切地表現出這些特 色,網際網路凝聚同儕的家鄉記憶和認同,更加成為動員同儕的重要媒介。

附錄 選美主題的郵件串

01. Miss Chinese NY Beauty Pageant 02. 今天把留言的內容發到兩大僑團 03. 誰是今年紐約華裔小姐冠軍

04. 明年福建社區將會籌備福建美國小姐競選 05. 天下烏鴉一般黑

06. Miss NY Chinese

07. Hey, Miss NY Chinese??? 08. HI! PEOPLE! How is everything?

Is the city still in peace or people still care? 09. 美國紐約小姐公平選美的背後故事

10. #24 don’t have well degrees than #11 11. 感想 12. 福建美女照片 13. 發起網絡選美如何? 14. 北美福建小姐網上選美 15. 三位福建美女進入紐約華裔小姐 16. 2005年度參加‘紐約華裔小姐’的福州美女 17. 組委會名單(暫定的哦)歡迎參加 18. 報名參加比賽的基本規則草案 19. 報名表草稿 20. 華僑大學美女奪得福建小姐桂冠圖 21. 福建: 盛產‘明日之星’美女圖! 22. 福建美女艷壓群芳 23. 超級女聲之葉一茜 24. 新絲路福建模特大賽 25. 組委會人員自我簡介 郵件標題 發郵日期 URL o. 註記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29/9/04 18/4/05 18/4/05 26/7/05 30/7/05 30/10/05 30/10/05 1/11/05 1/11/05 1/11/05 1/11/05 1/11/05 2/11/05 2/11/05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20 618 607 626 627 630 632 634 643 644 635 636 637 638 639 645 E/V V V V E/V E/V E/V E/V V E/V V B M M M B B B B B M

(19)

* 郵件網址(URL)號碼前是 http://bbs.fujianese.com/viewthread.php?tid=

參考書目

李明歡 (2005)。〈僑鄉社會資本解讀:以當代福建跨境移民潮為例〉,《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2: 38-49。 莊國土 (2003)。〈從跳船者到東百老滙大街的‘主人’:近20年來福州人移民美國研究〉,《華僑華人歷 史研究》, 3: 30-39。

Adrian, Bonnie (2006). Geographies of Style: Taiwan’s Bridal Photography Empire.Visual Anthropology 19: 73-85. Douw, Leo, Cen Huang, and Michael R. Godley, eds. (1999). Qiaoxiang Tie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ultural

Capitalism' in South China. Lond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in associ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Glenn, Evelyn Nakano (2008). Yearning for Lightness: Transnational Circuits in the Marketing and Consumption of Skin Lighteners.Gender & Society 22(3): 281-302.

Guest, Kenneth J. (2003). God in Chinatown: Religion and Survival in New York’s Evolving Immigrant Communit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Lozada, Eriberto P. (2006). Framing Globalization: Wedding Pictures, Funeral Photography, and Family Snapshots in Rural China.Visual Anthropology 19: 87-103.

Min, Pyong Gap and Young Oak Kim (2009). Ethnic and Sub-ethnic Attachments among Chinese, Korean, and Indian Immigrants in New York City.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32 (5): 758-780.

26. 組委會的討論方式 27. 正在舉行選務籌備會, 籌備會後開始報名 28. 獲獎選手別稱還要有一些吧 29. 選美口號 … 大家來提建議! 30. 分工合作 31. 第一次meeting 32. 第一次會議紀要 33. 2005首屆華裔網絡小姐大賽 34. 福建小姐LOGO的參考Miss.com 35. 網絡小姐的參考資料 36. 選美logo … 大家提建議 37. 我交第一份作業了 38. 報名規則 39. 報名範例 40. 啦啦寫比賽規則草案 … 大家來看看 41. 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將選美事務與希望工程相結合 41. 大家別洩氣呀,早就想好後路了 42. 福建社區的一件大事 郵件標題 發郵日期 URL o. 註記 3/11/05 3/11/05 4/11/05 6/11/05 6/11/05 7/11/05 13/11/05 14/11/05 14/11/05 14/11/05 15/11/05 15/11/05 15/11/05 15/11/05 18/11/05 21/11/05 22/11/05 24/1/06 646 657 647 642 648 649 650 640 641 651 652 653 658 659 654 655 656 660 M M M M M M M M/B M M M M M M M M M M

(20)

Santos, Goncalo D. (2008). On ‘Same-year Siblings’ in Rural South China.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4: 535-553.

Wilson, Dale (2006). Fuzhou Flower Shops of East Broadway: ‘Heat and Noise’ and the Fashioning of New Tradition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32(2): 291-308.

Wu, Judy Tzu-Chun (1997). Loveliest Daughter of Our Ancient Cathay: Representations of Ethnic and Gender Identity in the Miss Chinatown U.S.A. Beauty Pageant.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31(1): 5-31.

Xu, Gary and Susan Feiner (2007). Meinu Jingji/China’s Beauty Economy: Buying Looks, Shifting Value, and Changing Place. Feminist Economics13 (3-4): 307-23.

Zhao, Xiaojian (2008). The Spirit of Changle: Constructing a Chinese Regional Identity in New York.In Sucheng Chan and Madeline Y. Hsu, eds..Chinese Americans and the Politics of Race and Cultur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p.219-24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Cheng, ed., China: Modernization in the 1980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p.161..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ccessing the Project : Survey123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