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利用井下資料探討彰濱工業區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址特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利用井下資料探討彰濱工業區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址特徵"

Copied!
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利用井下資料探討彰濱工業區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場址特徵 Site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in Changhua Coastal Industrial Park by Analyzing Well Data. 江東晉 TUNG-CHIN CHIANG. 指導教授:葉恩肇 博士 Advisor: En-Chao Yeh Ph.D..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June, 2015.

(2) 摘要.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而降低溫室效應的有效方法之 一。一個地區需要有合適的儲集層和蓋層,才能成為二氧化碳封存場址。因此, 潛在儲集層和蓋層之探索與審視,是二氧化碳封存場址特徵評估重要的項目之 一。 本研究整合彰濱工業區井下 100~3000 公尺的電測資料以及 0~1500 公尺的岩 屑資料,觀察此處岩性地層分布和地層位態,並藉由分析波速、自然珈瑪射線、 密度、中子孔隙率、電阻率和環狀電阻影像等電測資料,取得相關物理參數來評 估地層中可能適合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蓋層和儲集層。 環狀電阻影像結果顯示,此區整體地層向東或東南方傾斜,傾角甚緩,不超 過 10 度。因此,儲集的二氧化碳即使遷移時將會沿著地層界面緩慢向西逸散至 台灣海峽。根據岩屑樣本薄片分析結果,此區 100m 至 1500m 的地層砂岩分類以 屑質砂岩為主,並根據岩屑重量百分比分析結果,最小粒徑範圍(<0.25mm)之重 量百分比比例隨深度變淺而減少,其與珈瑪射線隨深度變淺而降低的趨勢大致相 同,顯示一個粒徑向上變粗的沉積序列。依此判斷前 1500m 的地層缺乏合適的 蓋層,可能不適合施行二氧化碳封存。於 1500m~3000m 的區間內,1745m~2250m 互層中,儲集層孔隙率及滲透率分別大於 20%與 0.1md,蓋層孔隙率及滲透率分 別 低 於 20% 與 0.1md , 可 能 可 使 用 互 層 封 堵 機 制 進 行 二 氧 化 碳 封 存 。 在 2750m~2820m 區間,孔隙率和滲透率也皆大於 20%與 0.1md,亦可當作合適的 二氧化碳灌注之儲集層,且在其上方岩層孔隙率和滲透率皆小於 20%與 0.1md, 可以當作二氧化碳灌注之蓋層。. 關鍵字: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彰濱工業區、井下電測、岩屑分析。. i.

(3) Abstract. Carbon dioxide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is an efficient way to decrease the amount of CO2 released to atmosphere for mitigating global warming. An area needs suitable reservoir and cap rock to be a CO2 sequestration site. Therefore, investigat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potential reservoir and cap rock is one of important work to assess the site characterization of CO2 sequestration. This research integrates 100~3000m well-logging data and 0~1500m cutting results in the Changhua Coastal Industrial Park to construct lithostratigraphic column, determine formation attitudes, and ga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from logging data such as sonic travel time (DT), natural gamma ray, density, neutron porosity, resistivity and FMI data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CO2 sequestration reservoir and cap rock.. Result of FMI interpretation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dips towards the east or southeast and the dip angles are very shallow, not more than 10 degrees. Therefore, even the injected CO2 is migrated, CO2 will move slowly along the formation boundary and escape to the Taiwan Strait. Results of cutting analysis show that sandstone between 100~1500m is classified as litharenite.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smallest cutting size (<0.25mm) decreases with the depth, similar to the trend of natural gamma ray. The stratigraphy with coarsing upward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suitable reservoir shallower than 1500m due to the lack of cap rock. In the interval of 1745m to 2250m, the reservoir has aspects of porosity larger than 20% and permeability higher than 0.1md in the alternated layers of sandstone and shale and cap rock contains porosity less than 20% and permeability less than 0.1md. The CO2 sequestration can implement in the interval of 1745m-2250m by intraformational ii.

(4) seals mechanism. And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2750m to 2820m, the porisity of strata is more than 20% and the permeability is more than 0.1md. It can be a suitable reservoir. In the strata above reservoir, the porosity is less than 20% and the permeability is less than 0.1md. It can be treated as a suitable cap rock..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Changhua Coastal Industrial Park, well-logging, cutting analysis.. iii.

(5) 誌謝. 本論文得以完成,首先感謝指導教授葉恩肇教授,感謝葉教授對我的包容與 諄諄教誨,使得此篇論文得以完成。其次感謝口試委員俞旗文博士、林蔚博士和 焦中輝博士,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此篇論文更加精實。 感謝家人的支持,感謝研究室的各位成員,詠恬學姐、阿義學長、偉誠、啟 舜、筱君、致柔、子恩、朝彥、育愷、穎蓉、亞彤、致緯、承哲、炳權、蕙君、 傳立,感謝各位研究室成員口試以及平常時的幫忙。也要感謝大學到研究所的好 朋友們,劭禎、亞彤、冠亮、宛真在論文撰寫上給予的幫助。 也感謝在彰濱井場幫忙取樣的台大學弟妹們,以及中興在彰濱駐井的地質師 小玉和大丁在駐井時的幫忙。 最後感謝建教合作機構: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計畫編號:TG11230-D, 計畫名稱:井測、岩心處理與分析評估及地質模型建立。感謝此計畫提供經費及 資料得以完成此篇論文。. iv.

(6)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 iv 目錄 ...........................................................................................................................v 圖目錄 ..................................................................................................................... vii 表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本文內容與架構.................................................................................... 4 第二章 研究區域概述 ............................................................................................. 5 2.1 地質背景 ................................................................................................. 5 2.2 前人研究 ................................................................................................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2 3.1 井下電測 ................................................................................................ 12 3.1.1 環狀電阻影像................................................................................ 13 3.1.2 珈瑪射線 ....................................................................................... 14 3.1.3 自然電位 ....................................................................................... 14 3.1.4 電阻率 ........................................................................................... 14 3.1.5 波速 ............................................................................................... 15 3.1.6 密度 ............................................................................................... 15 3.1.7 孔隙率 ........................................................................................... 16 3.2 鑽屑分析 ............................................................................................... 2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26 4.1 電測分析結果 ..................................................................................... 26 4.1.1 環狀電阻影像................................................................................ 26 4.1.2 珈瑪射線 ....................................................................................... 26 4.1.3 自然電位 ....................................................................................... 27 4.1.4 電阻率 ........................................................................................... 28 4.1.5 波速 ................................................................................................ 28 4.1.6 密度 ................................................................................................ 29 4.1.7 孔隙率及滲透率 ............................................................................. 30 4.2 鑽屑分析結果 ..................................................................................... 46 4.2.1 鑽屑重量分析結果 ........................................................................ 46 4.2.2 鑽屑薄片計數結果 ........................................................................ 46 第五章 討論........................................................................................................... 49 v.

(7) 5.1 各井測項目整合分析 .......................................................................... 49 5.2 二氧化碳灌注區段討論 ...................................................................... 50 第六章 結論........................................................................................................... 62 參考文獻 ................................................................................................................ 63 附錄 ........................................................................................................................ 65. vi.

(8) 圖目錄 圖 1.1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機制。 ............................................................................ 3 圖 2.1 彰濱工業區位置圖。.................................................................................... 8 圖 2.2 星號處為井場在彰濱工業區的位置。......................................................... 8 圖 3.1 各探棒組合配置圖。................................................................................... 17 圖 3.2 環狀電阻影像探棒。................................................................................... 18 圖 3.3 環狀電阻影像探棒上測板的圓形微電阻率探頭。 ................................... 18 圖 3.4 地層構造在井中之樣貌和將井壁影像攤平後其呈現之正弦曲線示意圖。 ................................................................................................................................ 19 圖 3.5 環狀電阻影像判認地層構造位態之範例。 ............................................... 19 圖 3.6 電測儀器Ⅰ。 ............................................................................................. 20 圖 3.7 電測儀器Ⅱ。 ............................................................................................. 20 圖 3.8 密度電測施測情形。.................................................................................. 21 圖 3.9 鑽屑取樣。 ................................................................................................. 23 圖 3.10 鑽屑取樣後流程。 ................................................................................... 23 圖 3.11 岩屑礦物薄片在偏光顯微鏡下平行和交叉偏光的相片。 ....................... 24 圖 3.12 Q-F-Lt 三角砂岩分類圖。......................................................................... 25 圖 4.1 環狀電阻影像判讀範例。 ........................................................................... 32 圖 4.2 環狀電阻影像判讀結果。 .......................................................................... 33 圖 4.3 100~3000m 地層傾向玫瑰圖與傾角直方圖。 ............................................ 34 圖 4.4 100~1500m 電測整合圖。........................................................................... 35 圖 4.6 100~500m 電測整合圖。 ............................................................................ 37 圖 4.7 500~1000m 電測整合圖。........................................................................... 38 圖 4.8 1000~1500m 電測整合圖。 ......................................................................... 39 圖 4.9 1500~2000m 電測整合圖。 ......................................................................... 40 圖 4.10 2000~2500m 電測整合圖。 ....................................................................... 41 圖 4.11 2500~3000m 電測整合圖。 ....................................................................... 42 圖 4.12 1500~3000m 各探棒所量測或推算之孔隙率及滲透率。......................... 43 圖 4.13 深部鹽水層封存孔隙率與滲透率之對應參考關係圖。 ........................... 44 圖 4.14 孔隙率和滲透率評估出適合的灌注位置圖。 .......................................... 45 圖 4.15 0~1500m 鑽屑各粒徑重量百分比分布與自然珈瑪射線趨勢對照圖。 ... 47 圖 4.16 0~1500m 鑽屑各粒徑重量百分比分布與自然珈瑪射線之線性回歸趨勢線。 ................................................................................................................................ 47 圖 4.17 鑽屑樣本的 Qtz-F-Lt 三角分布圖。 ........................................................ 48 圖 4.18 岩屑和石英含量以及自然珈瑪射線隨深度之分布圖。 ........................... 48 圖 5.1 中子孔隙率和密度關係圖。 ....................................................................... 52 vii.

(9) 圖 5.2 中子孔隙率和波速關係圖。 ....................................................................... 52 圖 5.3 自然珈瑪射線和中子孔隙率關係圖。........................................................ 53 圖 5.4 自然珈瑪射線和電阻率關係圖。 ............................................................... 53 圖 5.6 自然珈瑪射線和波速關係圖。 ................................................................... 54 圖 5.7 自然珈瑪射線和自然電位關係圖。 ........................................................... 55 圖 5.8 電阻率和密度關係圖。 ............................................................................... 55 圖 5.9 電阻率和波速關係圖。 ............................................................................... 56 圖 5.10 電阻率和中子孔隙率關係圖。 ................................................................. 56 圖 5.11 自然電位和中子孔隙率關係圖。 ............................................................. 57 圖 5.12 自然電位和電阻率關係圖。 ..................................................................... 57 圖 5.13 波速和密度關係圖。................................................................................. 58 圖 5.14 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孔隙率比較圖。.......................................................... 59 圖 5.15 中興社以浮力法和壓汞法測得之孔隙率與徑測法的比對。 ................... 60 圖 5.16 日本沉積盆地互層封堵下移動碳流典型情境。 ..................................... 60 圖 5.17 北海 Sleipner 深部鹽水層商業等級利用互層封堵進行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範 例。 ........................................................................................................................ 61. viii.

(10) 表目錄 表 2.1 本研究鑽井之層位表。 ................................................................................ 9. ix.

(11) x.

(12)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台灣環保意識抬頭,節能減碳的概念逐漸深植人心。由於人類排放太. 多溫室氣體至大氣中,地球每年的氣溫逐步上升(Hegerl et al., 2007),於是將人 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並封存至地層中,是個可以有效阻止溫室效應加劇的方法 之一。 就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機制而言,隨封存時間由短至長可細分為地層構造封存 (Structual and Stratigraphic Trapping)、殘留封存(Residual Trapping)、溶解封存 (Solubility Trapping)及礦化封存(Mineral Trapping)等四種(圖 1.1)。地層構造封存 主要是利用具阻絕特性的特殊地質構造及其地層孔隙,將二氧化碳封存於地下。 殘留封存機制主要是利用地層緩慢的水力傳導特性,延緩二氧化碳在岩層及地下 水中的遷移速度。溶解封存是利用二氧化碳在地下水中的溶解特性,提高二氧化 碳的封存量及封存穩定性。礦化封存則是利用二氧化碳與地層中的其他物質產生 化學反應,形成固態的次生礦物,如碳酸岩類,增加二氧化碳的封存量和穩定性 (IPCC, 2005) 。 就地層構造封存和殘留封存機制而言,台灣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模式又可 細分成:陸上封閉構造、濱海開放鹽水層、海域開放鹽水層和海域封閉構造(林 殿順,2010)。本研究區域為彰化濱海工業區,座落於濱海區域,因此是屬於濱 海開放鹽水層此種封存模式。其封存概念主要是將超臨界二氧化碳儲集在地下平 緩的高孔隙砂岩鹽水層,同時上覆孔隙率低且緻密的蓋層,避免讓灌注的二氧化 碳逸散至大氣中或延緩其逸散至大氣中的速率,以達到二氧化碳封存的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重點是利用井下電測在適當之深度(約800m;林國安等,2008) 下尋找良好之孔隙率及滲透率的地層,其上方並具備緻密之蓋岩,以封存擠注的 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需要針對地層的狀況做詳盡的調查,藉由井下電 測資料連續不間斷的特性和鑽屑資料加以輔佐,可以得到相關的地層地質與物理 1.

(13) 參數來尋找適宜的儲集層與蓋層。 由於台電台中火力電廠位於彰濱工業區附近,是一個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CARMA, 2009),因此台電要進行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工作,本研究希望可以了 解彰濱工業區場址地下的地質特徵並得到地層的岩石物理參數,例如地層岩性、 孔隙率、地層層面位態、導電度等資料。進而利用這些資料評估地下是否有適合 的蓋層和儲集層及其特性與深度,希望能夠對此區域的二氧化碳封存工作提供有 用的資訊。. 2.

(14) 圖1.1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機制。其機制可隨封存時間由短至長分為地層構造封存 (Structual and Stratigraphic Trapping)、殘留封存(Residual Trapping)、溶解封存 (Solubility Trapping)及礦化封存(Mineral Trapping)四種(改繪自IPCC, 2005)。. 3.

(15) 1.2. 本文內容與架構 本文內容敘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和描述各章節內容。 第二章研究區域概述說明本研究區域之地質背景和地層之說明,以及前人針. 對二氧化碳封存所做的研究。 第三章研究方法針對本研究所使用的電測分析和鑽屑分析兩種方法做說 明。 第四章研究結果呈現電測分析和鑽屑分析之成果。 第五章討論說明電測資料和鑽屑資料之整合分析,討論適宜的二氧化碳蓋層 和儲集層之特性與深度和二氧化碳的灌注機制及後續可能可以進行的研究方 向。 第六章結論將本研究的內容和成果做統整。. 4.

(16) 第二章 研究區域概述. 2.1. 地質背景 本井場位於台灣西部海岸平原區中的彰化濱海工業區崙尾區(圖 2.1 與 2.2),. 由於西部海岸平原區的地層來源沉積物大致與西部麓山帶地層相似,因此鑽井所 鑽遇之地層可能以西部麓山帶地層為主,根據中油對本井所做的超微化石分層, 地層由淺至深分別為:頭嵙山層、卓蘭層、錦水頁岩、桂竹林層、觀音山砂岩、 打鹿頁岩和北寮層。而桂竹林層和觀音山砂岩之間的南莊層有缺失,是為南莊不 整合面(表 2.1;台電,2014)。 前人已有做過許多與西部麓山帶地層相關之研究,例如陳振華(1993)針對西 部麓山帶地層做過岩象學砂岩分類分析,了解不同時期此區域沉積物的來源。楊 志成(1997) 藉由頭嵙山層、卓蘭層和錦水頁岩的野外地層調查以及超微化石和 磁地層資料對於這些地層的沉積環境演化過程進行研究。江紹平(2007)也將野外 露頭資料以及數口鑽井資料做比對,針對錦水頁岩、桂竹林層和南莊層的地層層 序演變有進一步的推演。王順民(2006)則利用車籠埔鑽井岩心和電測資料建立頭 嵙山層、卓蘭層、錦水頁岩和桂竹林層地層柱,進而推出沉積體系和沉積相,探 討這四個層的沉積環境。 以下為西部麓山帶各地層特性之分述(陳培源,2006): 頭嵙山層:頭嵙山層標準地點在豐原東南面的頭嵙山,在中部地區,上段有 數百公尺厚之塊狀礫岩,中夾薄砂岩或頁岩;中段有泥質砂岩和礫石互層,含有 貝類化石為一過渡層;下段以青灰色砂岩、頁岩夾薄礫岩,厚度可達 900 公尺左 右,頭嵙山層代表了一個由淺海變淺至辮狀河的沉積環境 (Chen et al., 2001)。 卓蘭層:卓蘭層是鳥居敬造(1935)命名的地層,它的標準地點在苗栗縣南部 的卓蘭鎮。卓蘭層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頁岩的互層組成。砂岩常呈淡青灰色 5.

(17) 或淡灰色,細粒,略含雲母質,層厚為數十公分到 2 公尺不等,有些較厚的砂岩 可以達到 5 公尺以上的厚度。砂岩的種類有混濁砂岩到亞混濁砂岩等,少數白色 正石英砂岩互層也出現在本層內。頁岩和泥岩呈現青灰色或暗灰色,一般層厚在 20 至 50 公分間,部分地方也出現有較厚的頁岩層。卓蘭層為一系列向上顆粒變 粗序列,向上砂岩逐漸變厚。每個向上變粗的地層層厚分別由數十公尺到八十公 尺不等。在每個序列中,單層砂岩的層厚最小為數公分,最大可達 20 公尺(楊志 成,1997)。 錦水頁岩:錦水頁岩最早為安藤昌三郎(1930)在苗栗油田地質研究報告中提 出來的,它的標準地點錦水是錦水天然氣田中央的一個小村莊,由於它的特殊岩 性和化石群,這一個頁岩單位可以作為臺灣西部地層對比上的重要指準層,本層 向上向下分別和卓蘭層及桂竹林層整合接觸。頁岩呈深灰色,具有發育良好的球 狀剝離構造,通常夾有暗灰色凸鏡狀砂岩層以及粉砂岩和泥岩的薄層。在臺灣中 部,錦水頁岩的厚度約在 80 至 100 公尺之間。錦水頁岩之中上段,有兩組向上 變粗序列,沉積環境為淺海大陸棚(Huang, 1976)。 桂竹林層:本層以淺海相的砂岩和頁岩為其代表,整合在南莊層的上面。本 層的名稱最早由鳥居敬造和吉田要(1931)用在苗栗縣的出礦坑油田。沉積環境為 淺海至濱海相(陳培源,2006)。桂竹林層在臺灣的中部和中南部被分為三個岩段, 分別是下部的關刀山砂岩段、中間的十六份頁岩段和上部的魚藤坪砂岩段。它們 的標準地點在苗栗縣的三義和臺中縣的豐原一帶。關刀山砂岩是林朝棨(1935)所 命名的名稱,本層是由細粒到中粒的淡青灰色砂岩組成,間夾少許深灰色頁岩和 少量的礫石條帶,全厚大約是 250 到 300 公尺,向南可以增加到 500 公尺。砂岩 通常為厚層塊狀,常常形成陡壁,主要部分為泥質砂岩,並且含有頁岩碎片和薄 煤線。關刀山砂岩底部含薄層的化石層,往上接一系列的向上變粗砂岩序列,愈 往上砂岩厚度愈厚(Huang, 1976)。十六份頁岩為張麗旭和何春蓀(1948)命名的地 層,大部分由深灰色頁岩組成,本頁岩發育最好的地方是苗栗縣的南部和臺中縣, 6.

(18) 向北就逐漸尖滅。在它的標準地點,十六份頁岩有 100 到 200 公尺的厚度。魚藤 坪砂岩是林朝棨(1954)提出來的名稱,這是一個以砂岩為主的地層,但含有較多 頁岩的夾層。砂岩是灰色到淡灰色,細粒,厚層到中層。砂岩比較不純,含有相 當多的泥質填充物,所以有人稱之為泥質砂岩。在本地層內砂岩和頁岩所成的薄 互層或薄葉互層很多,砂岩中也有一些炭粒。魚藤坪砂岩的厚度可以從 250 公尺 變化到 550 公尺左右。 觀音山砂岩:觀音山砂岩為張麗旭(1959)所命名,標準地點出露於苗栗縣出 磺坑南方約四公里處之觀音山。年代為中新世中期。觀音山砂岩主要由青灰色至 淡灰色細粒石灰質砂岩之厚層組成,夾灰色頁岩及頁岩薄砂岩之互層,且岩層中 常夾有非常多的貝類化石。觀音山砂岩之厚度約為 150 至 300 公尺。 打鹿頁岩:打鹿頁岩為安藤昌三郎(1930)所命名。標準出露地點在後龍溪畔 福基與出磺坑之間的打鹿坑。年代為中新世中期。打鹿頁岩主要由暗灰色頁岩組 成,時夾有灰色粉砂岩及薄層混濁砂岩,厚約 300 至 400 公尺。在桃園、新竹、 苗栗及臺中各區打鹿頁岩之下部,夾有灰白色中粒凸鏡狀副石英砂岩,名之為打 鹿砂岩。這些砂岩往西邊增厚,但向東砂岩層就變薄而很少出露。 北寮層:北寮層為安藤昌三郎(1930)所命名。標準地點在苗栗縣後龍溪畔之 北寮村,年代為中新世早期。主要由淺灰色到淡青灰色的細粒砂岩所組成,砂岩 部分為泥質或石灰質,層理不明顯,只有在頁岩和砂岩成為互層的部分有層理可 見。上部的砂岩比較富於泥質,常夾有深灰到灰黑色頁岩。厚約 300 至 400 公尺。. 7.

(19) 圖 2.1 彰濱工業區位置圖。紅色方框位置為彰濱工業區井場位置。. 圖 2.2 星號處為井場在彰濱工業區的位置。 8.

(20) 表 2.1 本研究鑽井之層位表(台電,2014)。. 9.

(21) 2.2. 前人研究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灌注的二氧化碳為超臨界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是一種物. 質狀態,當物質在超過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氣體與液體的性質會趨近於類 似,最後會達成一個均勻相之流體現象。超臨界流體類似氣體具有可壓縮性,可 以像氣體一樣發生瀉流,而且又兼具有類似液體的流動性,密度一般都介於 0.1 到 1.0g/ml 之間。要維持超臨界二氧化碳狀態的臨界溫度為 304.1K(約 31°C),臨 界壓力為 7.38 MPa (Reid et al., 1987),因此封存二氧化碳的地層深度必須大於此 溫壓環境下才可保存,而適宜的封存地層深度約在 800m 以下(林國安等,2008)。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已在國外實行多年,有幾個成功且正在進行的實例可證明 這項工作是可行的,實例說明如下: 1. 1996 年挪威 Statoil 公司將二氧化碳注入北海 Sleipner 氣田之地下水層,每年 注入量約為 100 萬噸,Statoil 公司於 1996 年起將天然氣中脫除之二氧化碳注 入位於該氣層上方的地下水層,該水層之深度為海床下 800 至 1,000 公尺, 厚度約 200~300 公尺,估計可儲存 600 × 109 噸的二氧化碳,此計劃將持續注 氣至 2020 年 (Solomon, 2007)。 2. 2004 年由 BP、Sonatrach 及挪威 Statoil 三家公司合作將天然氣中的二氧化碳 注入非洲阿爾及利亞的 In Salah 氣田區,將此區域 8 個氣田生產出的天然氣 內的二氧化碳集中,注入其中一氣田儲氣層之水層部分,此水層深度約在 1800 公尺左右,一年可注入 120 萬噸,預計可儲存 1700 萬噸(Iding and Ringrose,. 2010;Rutqvist et al., 2010)。. 3. 1999 年加拿大 EnCana 公司、Saskatchewan 省資源局、國際能源署及石油工 業界聯合執行一個擠注二氧化碳增產石油計畫,將美國北達科塔州一家煤炭 氣化廠排放的二氧化碳,經 330 公里管線輸送至加拿大 Weyburn 油田。注入 深約 1,400 公尺、厚度 300 公尺之碳酸岩儲油層。從 2000 年開始注氣,直到 10.

(22) 2011 年結束,共儲存了約 2000 萬噸的二氧化碳,也預估將會增加約 2.2 億桶 石油產量 (Preston et al., 2005)。 4. 2003 年日本 RITE 在日本新瀉長岡市(Nagaoka)將二氧化碳開始灌注入深約 1100 公尺,厚約 60 公尺的 Haizume 砂岩層,灌注至 2005 年結束,共灌注了 10400 噸。在這個計畫中也利用了電測資料以及 FMI 影像來評估此區域是否 適合灌注。(Chiyonobu et al., 2013) 除了以上所列舉的這些研究或試驗計畫之外,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規模大小 不一的二氧化碳地下封存計畫,包括:美國、荷蘭、澳洲和德國等,顯示地下封 存的可行性是被普遍接受及肯定,而且可利用鑽井及電測資料判定區域中地下適 合灌注二氧化碳的位置,其為目前在技術上可行、但經濟上仍有改善空間和封存 場址需要詳細調查的一種二氧化碳減量方案。. 11.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由 Schlumberger 公司量測臺灣電力公司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地質 探勘井 TPCS-M1 之 0~3000m 的井下電測資料進行相關的地層物理參數資料分析, 其施測項目包括密度、波速、孔隙率、電阻率、自然電位、珈瑪射線與環狀電阻 影像等七項,同時分析 0~1500m 的鑽屑資料,並且利用鑽屑資料對比電測中珈 瑪射線資料,找出兩者中的相關性,找出地層中可能的砂頁岩位置,以及符合封 存條件的孔隙率與滲透率深度,藉此判斷是否適合施行二氧化碳封存。. 3.1. 井下電測 井測為井內物理參數檢測技術,目的在全面取得深鑽鑽井井壁周圍之連續且. 現地的地層物理特性,因採樣密集且快速,深度精準,通常可以彌補岩心和岩屑 不連續所遺漏的資訊,甚至可以還可校正岩心深度並進行岩心定向。 鑽井分別於 2012 年 8 月初與 2013 年 11 月中到達鑽井目標深度 1505m 與 3005m,因此分別於這兩個時間點進行 100~1500m 與 1500~3000m 等兩階段裸孔 井測施測。考量探棒組合長度、資料完整性與安全性問題,七種電測項目分為三 批進行井測施測:第一批施測項目為珈瑪射線—電阻率—波速—自然電位,第二 批為珈瑪射線—孔隙率—密度,第三批為珈瑪射線—環狀電阻影像(圖 3.1)。珈 瑪射線探棒除了量測自然珈瑪射線含量之外,在各探棒組合當中的功用還可以當 作地層對比與校正深度的工具。 關於施測狀況,井測分別於 100-1500m 與 1500-3000m 安置兩階段套管前實 施。第一階段(100~1500m)因泥壁形成速率過快,造成探棒組合僅能下放至 1430m 附近。第二階段(1500~3000m)泥壁與井孔狀況尚可,探棒組合能放至井底。但時 間愈久,各批探棒組合能下放的最終深度愈來愈淺。各批探棒組合施測時,皆將 12.

(24) 探棒組合下放至可以抵達之最深處後,向上進行 100m 的檢驗施測,確定沒問題 之後才正式施測,利用檢驗施測的 100m 資料檢驗系統與資料正確性。雖第一階 段探棒組合未能下放至 1500m,但於第二階段時於套管內施測以補齊資料,因鋼 製套管 的影響 ,電 測資料 於 1430~1506m 之間會有跳躍的現象。同時,於 2590~2625m 之間有鑽井時遺留的斷掉鑽桿,亦對電測結果造成影響,電阻率降 低,P 波速度變快。. 3.1.1 環狀電阻影像 環狀電阻影像(Borehole Resistivity Image)為一種高解析度的影像電測,利用 電阻率高低相對變化繪製成井壁展開影像,可以用來解析地層特徵、沈積構造、 裂隙構造和人為誘發井壁破裂。 為了獲得詳細高精度的環狀電阻影像,微電阻率探頭需要緊密貼住井壁,因 此環狀電阻影像探棒有四支活動機械臂(圖 3.2),可以將每支機械臂上的兩片測 板緊貼井壁,讓測板上總共 192 個微電阻率探頭緊密貼住井壁以量測高精度之相 對微電阻率數據(圖 3.3),但當井徑過大或井壁不完整時,會導致成像效果不佳。 四支活動機械臂的距離變化也可以反應井徑大小的變化,兩對井徑儀的數據 C1 與 C2 分別由第一與第三機械臂組成 C1,而第二與第四機械臂組成 C2。為了影 像定向與穩定,探棒內有加速度測量儀與三軸磁力儀,可以獲得井孔方位角 (HAZI)、偏角(DEVI)與第一支機械臂的方位角(P1AZ),進而將環狀電阻影像 定向,以利後續人為解析判讀。環狀電阻影像亦可以用來研判是否有人為誘發井 壁破裂、種類以及方向。 關於影像解釋部分則利用 Schlumberger 公司開發的 Geoframe 軟體挑選環狀 電阻影像中明顯的正弦曲線,來判斷地下構造或地層界面的位態,再藉由人為判 讀產生的蝌蚪圖(圖 3.4),可以獲得地層構造深度、地層傾沒方向與傾角等資料(圖 13.

(25) 3.5)。. 3.1.2 珈瑪射線 自然珈瑪射線(Natural Gamma Ray)是量測地層中自然珈瑪射線含量的多寡 (圖 3.6)。通常自然珈瑪射線來自於鈾(U)、釷(Th)與鉀(K)三種元素的放射性,這 些元素容易被細粒黏土礦物所吸附,一般而言,自然珈瑪射線含量與黏土礦物含 量成正比。亦即自然珈瑪射線愈高,黏土含量愈多。因自然珈瑪射線主要反應黏 土含量,相對而言,受到孔隙率或壓密作用的影響較低,因而可以指示沈積層的 顆粒度與岩性變化。. 3.1.3 自然電位 自然電位(Self-Potential)為地下探棒與地表相對的電位變化(圖 3.6)。利用自 然電位的相對變化可以研判岩性或孔隙率等岩性特性的變化。但因接地與環境狀 況不同,不同次施測的電位基準可能不一樣。 一般而言,含水砂岩層的自然電位數值較低,而頁岩層的自然電位數值較高, 因此可以利用自然電位判斷含水砂岩層和頁岩層的位置。. 3.1.4 電阻率 電阻率(Resistivity)受控於孔隙率、孔隙水電阻率、固體顆粒電阻率與泥漿電 子率,因此可以反映出岩性變化與原生地層水之特性(圖 3.6)。通常電阻率越高, 代表含水量較少,可能可成為適合的蓋層。而含水砂岩層的電阻率會較低,因此 也可以用來判斷含水砂岩層和蓋層的位置。 14.

(26) 電阻率常用公式為 Archie’s Law(1942),公式如下: F=. S𝑤 𝑛 =. 𝑎 𝜑𝑚. 𝐹 × 𝑅𝑤 𝑅𝑡. 其中 F 為地層參數,a 為常數,φ 為孔隙率,m 為壓密常數,Sw 為水飽和度,n 為飽和指數,Rw 為孔隙水電阻率,Rt 為固體顆粒電阻率。 3.1.5 波速 波速(P-wave velocity)受控於孔隙率、固體顆粒波速與流體波速,而孔隙率 會受到岩性不同而變化,如砂岩與頁岩,因此,波速數值可以反應岩性與孔隙率 (圖 3.6)。一般其量測數值表示方式為波速的倒數—P 波傳遞時間(us/ft)或慢子 (slowness)。高孔隙砂岩的波速通常較慢,而密度高的頁岩層波速會較快。 波速和孔隙率的關係,可由底下的公式得知: 1 𝜑 1−𝜑 = + 𝑉 𝑉𝐿 𝑉𝑚𝑚. 其中 V 為波速,φ 為孔隙率,VL 為流體波速,Vma 為固體顆粒波速。. 3.1.6 密度 密度(Density)電測是由量測高強度珈瑪射線衰退量而換算成總體密度,其受 控於孔隙率、固體顆粒密度與流體性質(圖 3.7)。為求其準確性,會利用推桿將 感測器貼緊井壁,並可量測井徑大小,以進行校正(圖 3.8)。若井壁崩陷過大, 其準確性降低。 總體密度和孔隙率的關係如下: 𝜌𝑏 = 𝜑 × 𝜌𝑓 + (1 − 𝜑) × 𝜌𝑚𝑚. 其中 ρb 為總體密度,φ 為孔隙率,ρf 為流體密度,ρma 為固體顆粒密度。 15.

(27) 3.1.7 孔隙率 本研究的孔隙率(Porosity)是藉由中子撞擊氫原子去感應氫原子含量而換算 成孔隙率,因此基本上是反映地層中的含氫(水)量,又可稱為氫指標(Hydrogen Index),其孔隙率為中子孔隙率單位(Neutron Porosity Unit),其真實物理意義與 一般孔隙率定義略有差異。通常會當作獨立量測值(圖 3.7)。. 16.

(28) 圖 3.1 各探棒組合配置圖。左側探棒組合由上而下依次為珈瑪射線—電阻率—波 速—自然電位。中間探棒組合由上而下依次為珈瑪射線—孔隙率—密度。右側探 棒組合由上而下依次為珈瑪射線—環狀電阻影像。 17.

(29) 圖 3.2 環狀電阻影像探棒。四支活動機械臂可以量測兩對相互垂直方向之井徑大 小,每個機械臂上有兩個測板,每個測板上有 24 個圓形微電阻率量測探頭。. 圖 3.3 環狀電阻影像探棒上測板的圓形微電阻率探頭。兩組測板上共 48 個探頭. 18.

(30) 圖 3.4 地層構造在井中之樣貌和將井壁影像攤平後其呈現之正弦曲線示意圖。正 弦曲線之振幅表示傾角,波谷位置表示傾向。而依據正弦曲線可繪製相對應之蝌 蚪圖,蝌蚪圓點位置指示傾角與深度,而蝌蚪尾巴方向指示傾向。. 圖 3.5 環狀電阻影像判認地層構造位態之範例。左欄紅線為沿著地層界面所判認 出之正弦曲線,右欄為地層層面之蝌蚪圖。. 19.

(31) 圖 3.6 電測儀器Ⅰ。(1)電阻電測。(2)波速電測。(3)自然電位電測。(4)自然珈瑪 射線電測。. 圖 3.7 電測儀器Ⅱ。(1)中子孔隙率電測。(2)密度電測。. 20.

(32) 圖 3.8 密度電測施測情形。施測時需使用推桿將感測器貼緊井壁。. 21.

(33) 3.2. 鑽屑分析 鑽屑為鑽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可以依照目的調整採樣間距,並且快速地獲. 得各採樣深度的岩性特徵與性質,瞭解井孔狀況與地下地層岩性。因此,鑽屑分 析為瞭解地下地質的一項重要的分析工作。 本研究為了了解井下地質特性與性質,對於地層分布進行初步評估分析,在 0~1500m 中以約 10 公尺間距方式進行鑽屑採樣,採集 160 個鑽屑樣本。同時, 將鑽屑分析結果與鑽井階段井測(自然珈瑪射線)結果互相參照,進行整合性研 判。 鑽屑分析方法步驟如下: 1.. 採樣 鑽井工人於泥漿出口第一個震動篩處採取鑽屑樣本一桶(圖 3.9)。之後,將. 鑽屑樣本於室內進行清洗、乾燥、過篩、包裝、秤重、標記與記錄等流程(圖 3.10)。 2.. 鑽屑分析. (1)鑽屑重量分析 將鑽屑以 1mm、0.5mm 與 0.25mm 的篩網進行篩析,分離出小礫(大於 1mm)、 粗砂(0.5~1mm)、中砂(0.25~0.5mm)與細砂(小於 0.25mm)等不同粒徑範圍之鑽屑 並稱重,利用各粒徑的重量百分比之比例觀察各粒徑隨深度所呈現的趨勢。 (2) 鑽屑薄片計數 自樣本中選取中砂(0.25-0.5mm)之鑽屑,將其鑽屑灌膠後製作成岩象薄片, 利用穿透光偏光顯微鏡,判釋各深度岩屑的種類,大致分成岩屑(lithic fragments)、 石英(quartz)和長石(feldspar)三個種類(圖 3.11),並使用顆粒計數活動載台(point counter)計數 300 點,進行砂粒範圍的組成分析,將計數結果繪製在 Folk(1965) 所定義的砂岩分類 Q-F-Lt 三角分析圖(圖 3.12)上,進行砂岩成分分析與成因評估, 最後利用隨深度變化之分佈結果與電測資料整合分析。 22.

(34) 圖3.9 鑽屑取樣。. 圖 3.10 鑽屑取樣後流程。鑽屑於室內進行(1)清洗、(2)乾燥、(3)過篩、(4)包裝、 (5)秤重等流程,最後標記並記錄。 23.

(35) 圖 3.11 岩屑礦物薄片在偏光顯微鏡下(a)平行和(b)交叉偏光的相片。Lt:岩屑。Q: 石英。F:長石。. 24.

(36) 圖3.12 Q-F-Lt三角砂岩分類圖(Folk, 1965)。. 25.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將分成電測分析結果和鑽屑分析結果兩大部分做說明,利用這兩項分析 結果來了解地層中較為詳細的孔隙率分布,進而利用這些資料探討地層中合適二 氧化碳封存的蓋層和儲集層深度位置。. 電測分析結果. 4.1. 4.1.1 環狀電阻影像 •. 於環狀電阻影像中沿著構造可以描繪出明顯的正弦曲線,其可能為裂 隙或沉積構造,假如為裂隙的話,波速應該會降低,但波速經過這些構造 時並無明顯變化,因此推測其可能屬於沉積構造(圖 4.1)。藉由人工判讀 產生的蝌蚪圖,可以獲得沉積構造深度、地層傾沒方向與傾角等資料。在 100-3000m 環狀電阻影像中,人為判讀了 2563 個層面(圖 4.2),從整體的 蝌蚪圖而言,大部分地層傾角很緩,但在約 700m 處,地層傾角有深度愈 淺,傾角愈大的趨勢,傾角最大可達 40 度,且地層明顯向東南或南方傾 沒,這現象可能為河道中砂體的交錯層(圖 4.1)。地層傾向玫瑰圖顯示地 層傾向東至東南方,傾角直方圖顯示絕大多數傾角小於 10°(圖 4.3)。統計 結果顯示平均地層傾沒方向 107.2°,傾角 3.3°,也因此儲集的二氧化碳較 不會移動,即使移動亦會沿著蓋層側向緩慢移動至台灣海峽。. 4.1.2 珈瑪射線 自然珈瑪射線量測結果顯示黏土含量有隨深度加深而增加的趨勢,其含量介 於 25-150gAPI(圖 4.4 與 4.5)。細部而言,介於 100-1430m 之間可分三區間: 100-550m 區間,自然珈瑪射線含量大部分低於 100gAPI,黏土含量偏低,以砂 26.

(38) 泥互層為主(圖 4.6 與 4.7);550-1350m 區間,黏土量增加仍夾砂層,如 725m 與 1300m(圖 4.7 與 4.8);而 1350-1430m 區間,以黏土為主,沒有明顯砂層,自然 珈瑪射線含量高於 80gAPI。 1500-3000m 區間(圖 4.5),從 1725m 附近,自然珈瑪射線開始變低,於 1950-2150m 下降更為明顯(圖 4.9 與 4.10),2150-2300m 為另一個自然珈瑪射線 向上增大(粒度變細)的序列,2300-2450m 區間為一持平的狀況,2450-2600m 與 2600-2750m 分別為自然珈瑪射線向上增大(粒度變細)的序列,2750-3000m 區間為自然珈瑪射線向上增大減小(粒度變細變粗)的序列(圖 4.11)。2300-3000m 之間似乎夾雜了砂層與泥層,其中的砂層有可能可以做為二氧化碳的儲集層。. 4.1.3 自然電位 鑽井第一階段井測(100-1500m)的自然電位介於-12 到 28mV,無明顯隨深度 的總體變化(圖 4.4)。依其特性大致可以區分三層:100-550m 區間,自然電位介 於 10 到 25mV;550-1350m 區間,自然電位變動幅度比較大,介於 -10 到 28mV; 1350-1430m 區間,自然電位較高,大於 20mV(圖 4.6~圖 4.8)。 鑽井第二階段井測(1500-3000m)的自然電位介於 185 到 314mV,隨深度增加 而變大(圖 4.5)。如同自然珈瑪射線,自然電位有些明顯的分層,例如 1500-1725m 為定值的狀態,1725-1950m 為向上變小,1950-2150m 為向上變大的序列, 2150-2300m 為向上變小的序列,2300-2450m 比較類似定值的狀態,2450-2600m 為向上變小的序列,2600-3000m 為向上變小,原本自然珈瑪射線 2800m 的界面 於自然電位上分層不明顯(圖 4.9~圖 4.11)。但如同自然珈瑪射線 2295-3000m 之 間似乎夾雜了砂層,自然電位於這些區段亦為低電位狀態,可能為含電解質液體 的砂層。. 27.

(39) 4.1.4 電阻率 總體而言,鑽井第一階段電阻率隨深度增加而降低(圖 4.4),電阻率介於 3-48ohm.m 之間(圖 4.4)。依其電阻率分佈特性,可以將電阻率大致分為三層: 0-550m 區間,電阻率相對較高,其數值介於 8-38ohm.m,波動起伏較大; 550-1350m 區 間 , 電 阻 率 相對 較 低, 介 於 5.8-48ohm.m, 波 動 起 伏 較 小 ; 1350-1430m 區間,電阻率最低,幾乎持平於 3ohm.m(圖 4.6~圖 4.8)。 另一方面,電阻率增加時,自然珈瑪射線降低,顯示黏土含量降低時,電阻 率略微增加。所以,電阻率數值反映了岩性特性,在後續會再說明。其現象與前 人錦水頁岩與桂竹林的電測特徵一致(Wu et .al., 2007)。但是,其電阻率比海水 電阻率(0.2ohm-m; Rider, 2004)高,且最低電阻率幾乎與濾液電阻率(3.24ohm.m) 相同,而不同測深之電阻值幾乎相同,沒有明顯分異現象,可能添加堵漏劑(白 雲母)影響了泥漿特性與量測之電阻率數值。 於第二階段 1500-3000m(圖 4.5),除了 2590-2625m 受鋼製斷桿影響,電阻 率偏低(~0.2ohm.m),一般電阻率介於 0.9-250ohm.m 之間,總體而言,電阻率 隨深度增加而降低,依據其變化特徵可加以分層。於 1500-2150m 區段,電阻率 維持平狀態,2150-2300m 為向上變低,2300-2450m 持平狀態,2450-2600m 與 2600-2800m 為兩段向上變高狀況,2800-3000m 為向上變高變低(圖 4.9~圖 4.11)。 如同第一階段,自然珈瑪射線降低時,電阻率略微增加。一些深度上有低電阻區 段,可能反映低電阻的含水砂岩層。. 4.1.5 波速 整體而言,P 波傳遞時間隨深度增加而加大(圖 4.4 與 4.5)。P 波傳遞時間與 其他井測數據有明顯關係,例如自然珈瑪射線與密度。傳遞時間越短,自然珈瑪 28.

(40) 射線越低,密度越小,在第五章會再說明。 第一階段(100-1500m)傳遞時間大約介於 328-656μs/m(圖 4.4),而水的 P 波傳 遞時間約為 656μs/m(Rider, 2004),顯示淺部的沉積物相當疏鬆,孔隙率極高。 量測的 P 波傳遞時間有隨著深度增加而減少的趨勢,顯示壓密作用持續進行。依 照其分佈特性,可將波速分成三層:0-550m 區間,傳遞時間約為 403.4-656μs/m, 可能因沉積物疏鬆,進行初步壓密作用;550-1350m 區間,P 波傳遞時間為 328-623.2μs/m, 波動較大;1350m-1430m 區間,傳遞時間約 328-475.6μs/m,變 化較小,無明顯變化(圖 4.6~圖 4.8)。 第二階段(1500-3000m)除了 2590-2625m 受斷桿影響之外,P 波傳遞時間介 於 180.4-623.2μs/m(圖 4.5)。1500-2150m 基本上為向上變慢的趨勢,但其中有許 多傳遞時間慢的小區段,可能存在疏鬆的砂岩層。2150-2300m 為向上變慢的序 列,2300-2450m 為向上變慢到變快的序列。2450-2600m 幾乎維持平的狀態, 2600-2800m 為向上變快,2800-3000m 為向上變慢。2300-3000m 之間有 P 波傳 遞時間變慢的區段,可能為疏鬆的砂岩層(圖 4.9~圖 4.11)。. 4.1.6 密度 密度分佈結果展示於電測整合圖(圖 4.4 與 4.5),除了 2595-2625m 受到斷桿 影響之外,密度數值大致介於 1.8-2.6g/cm3,密度有隨深度增加而變大的趨勢, 如前所述,應為壓密作用的結果。與其他井測參數對比,密度與其他井測參數有 明顯關係,例如電阻率、自然珈瑪射線、波速與孔隙率,這在第五章會再說明。 第一階段(100-1500m)依其分佈特性,可以區分成三層:0-550m 區間,密 度約為 1.8-2.3g/cm3,隨深度變化不明顯;550-1350m區間,密度介於 2.0-2.4g/cm3, 隨深度的變化明顯,顯示壓密作用較為強烈;1350-1430m 區間,密度幾乎持平, 介於 2.2-2.4g/cm3(圖 4.6~圖 4.8)。 29.

(41) 第二階段(1500-3000m)大約可分為五段,1500-2300m 為密度向上變小, 2300-2450m 為向上變小變大,2450-2600m 與 2600-2800m 為兩個向上變小的序 列,2800-3000m 為向上變大變小的序列。雖然,2300-3000m 之間有不少密度變 小的區間,推測為多孔隙砂岩(圖 4.9~圖 4.11)。. 4.1.7 孔隙率及滲透率 中子孔隙率是藉由中子撞擊氫原子去感應氫原子含量而換算成孔隙率,因此 基本上是反應地層中的含氫量(水),又可稱為氫指標(hydrogen index),其孔隙 率為中子孔隙率單位(neutron porosity unit),其真實物理意義與一般孔隙率定義略 有差異。通常會當作獨立量測值。 中子孔隙率分佈圖顯示於電測整合圖(圖 4.4 與 4.5),孔隙率介於 0.05-0.70 之間,大致隨深度增加而減少,反映了壓密作用。孔隙率為井測物理特性中最基 本的一種參數,因此其結果與其他井測參數都有很好的對比關係,唯一對比較不 明顯的參數是自然電位,在第五章會再說明。 第一階段(100-1500m)依照特性與其分佈,可以區分為三層:0-550m 區間, 孔隙率幾乎持平,無明顯壓密作用,數值介於 0.27-0.70;550-1350m 區間, 孔 隙率介於 0.24-0.63,如同此區間之密度變化,孔隙率明顯隨深度增加而減少,顯 示了壓密作用;1350-1430m 區間,孔隙率幾乎持平,數值介於 0.24-0.43,平均 值約 0.34(圖 4.6~圖 4.8)。 第二階段(1500-3000m)大約可以區分為六層:1500-2150m 為孔隙率連續向 上變大的區 段,2150-2300m 與 2300-2450m 分別為兩個向上變大的序列, 2450-2600m 為大致持平的區段,2600-2800m 為向上變小,2800-3000m 為向上變 大的序列(圖 4.9~圖 4.11)。 由於中子孔隙率主要是量測地層中的含氫(水)量,而彰濱地區地層中有一些 30.

(42) 泥質砂岩(台電,2014),可能會影響到中子孔隙率的準確度,因此進一步藉由 Paradigm 公司所研發的 Geolog 軟體,使用波速和密度計算各自和中子孔隙率的 比值,利用比值演算出孔隙率(圖 4.12)。 密度跟中子孔隙率演算出的孔隙率(DN)根據 Bateman-Konan 公式計算得 出:(Bateman,1985) φ𝑒 =. 𝜑𝐷 × 𝜑𝑁𝑠ℎ − 𝜑𝑁 × 𝜑𝐷𝑠ℎ 𝜑𝑁𝑠ℎ − 𝜑𝐷𝑠ℎ. 其中 φe 為得到的有效孔隙率,φD 為密度孔隙率,φNsh 為頁岩的中子孔隙率 (0.4),φN 為中子孔隙率,φDsh 為頁岩的密度孔隙率。 而中子孔隙率和波速演算出的孔隙率(NS)也可以根據同樣的公式得出: φ𝑒 =. 𝜑𝑁 × 𝜑𝑆𝑠ℎ − 𝜑𝑆 × 𝜑𝑁𝑠ℎ 𝜑𝑆𝑠ℎ − 𝜑𝑁𝑠ℎ. 其中 φe 為得到的有效孔隙率,φN 為中子孔隙率 φS 為波速孔隙率,φNsh 為頁 岩的中子孔隙率(0.4),φSsh 為頁岩的波速孔隙率。 以電測中各孔隙率來做比較,其趨勢大致類似,但經由密度和中子合併計算 出之孔隙率(DN)和中子和波速合併計算出之孔隙率(NS)整體比中子孔隙率 (TNPH)數值低,可能是因為中子孔隙率主要量測地層中的含氫(水)量,而彰濱地 層中的泥質砂岩所含的結晶水會讓中子孔隙率偏高(圖 4.12)。 而電測滲透率的計算則根據中興社岩石物理量測的孔隙率及滲透率試驗資 料回歸關係式,將電測孔隙率代入此關係式。回歸關係式如下: K 𝑎𝑎 = 1.026 × 108 𝜑13.689. 其中 Kab 為滲透率、φ為孔隙率。. 根據澳洲 CO2CRC 計畫(2010)所建議適合當作二氧化碳封存儲集層的孔隙 率和滲透率範圍(圖 4.13),將孔隙率大於 20%和滲透率大於 0.1md 的部分標記深 度(圖 4.14)。在 1745m~2250m 間有許多符合儲集層標準的薄層與蓋層形成互層, 以及 2750m~2820m 有一段高孔隙率和滲透率的層位,這些層位可能都可以當作 二氧化碳灌注的層位。 31.

(43) 圖 4.1 環狀電阻影像判讀範例。由左而右依序為動態影像、蝌蚪圖與靜態影像。 動態影像上疊加波速(綠線),靜態影像上疊加珈瑪射線(紅線)。蝌蚪尾巴指向地 層傾向,蝌蚪頭的位置標示深度與傾角。圖中構造所在深度波速 (左欄綠線)無 明顯變化,顯示其可能屬於沉積構造。. 32.

(44) 圖 4.2 環狀電阻影像判讀結果。由左而右依序為動態影像、蝌蚪圖與靜態影像。 動態影像上疊加波速,靜態影像上疊加珈瑪射線。蝌蚪尾巴指向地層傾向,蝌蚪 頭的位置標示深度與傾角。 33.

(45) 圖 4.3 100~3000m 地層傾向玫瑰圖與傾角直方圖。地層大部分傾向東方至東南方, 而傾角大部分都小於 10 度。. 34.

(46) 圖 4.4 100~1500m 電測整合圖。(a) 深度( 每一粗線間距為 200m) 。(b) 井徑 (C1&C2)(紅色和藍色)、井偏方向角(HAZI)(灰色)、井偏(DEVI)(黑色)、第一機械 臂方向角(P1AZ)(綠色)。(c)自然珈瑪射線(GR)(紅色)、自然電位(SP)(藍色)。(d) 電阻率(RES)。(e)波速(DT)(藍色)、密度(RHOZ)(黑色)。(f)孔隙率(TNPH)。 1430~1500m 有受到套管的影響。紅色區塊為 0~550m,藍色區塊為 550~1350m, 無上色區塊為 1350~1500m。 35.

(47) 圖 4.5 1500~3000m 電測整合圖。(a)深度(每一粗線間距為 200m)。(b)井徑(C1&C2) (紅色和藍色)、井偏方向角(HAZI) (灰色)、井偏(DEVI) (黑色)、第一機械臂方向 角(P1AZ)(綠色)。(c)自然珈瑪射線(GR)(紅色)、自然電位(SP)(藍色)。(d)電阻率 (RES)。(e)波速(DT)(藍色)、密度(RHOZ)(黑色)。(f)孔隙率(TNPH)。2590~2625m 有受到斷桿的影響。 36.

(48) 圖 4.6 100~500m 電測整合圖。(a)深度(每一細線間距為 50m)。(b)井徑(C1&C2)(紅 色和藍色)、井偏方向角(HAZI)(灰色)、井偏(DEVI)(黑色)、第一機械臂方向角 (P1AZ)(綠色)。(c)自然珈瑪射線(GR)(紅色)、自然電位(SP)(藍色)。(d)電阻率(RES)。 (e)波速(DT)(藍色)、密度(RHOZ)(黑色)。(f)孔隙率(TNPH)。 37.

(49) 圖 4.7 500~1000m 電測整合圖。圖說同圖 4.6。 38.

(50) 圖 4.8 1000~1500m 電測整合圖。圖說同圖 4.6。 39.

(51) 圖 4.9 1500~2000m 電測整合圖。圖說同圖 4.6。 40.

(52) 圖 4.10 2000~2500m 電測整合圖。圖說同圖 4.6。 41.

(53) 圖 4.11 2500~3000m 電測整合圖。圖說同圖 4.6。 42.

(54) 圖 4.12 1500~3000m 各探棒所量測或推算之孔隙率及滲透率。由左至右分別為自 然珈瑪射線(GR)和中子孔隙率(TNPH)、密度(RHOZ)和波速(DT)、密度和中子合 併計算出之孔隙率(DN_POR)、中子和波速合併計算出之孔隙率(NS_POR)、TNPH 計算出之滲透率(N_PERM)、DN_POR 計算出之滲透率(DN_PERM)、NS_POR 計 算出之滲透率(NS_PERM)。紅線為孔隙率 20%的位置,綠色區塊為孔隙率大於 20%的部分。. 43.

(55) 圖 4.13 深部鹽水層封存孔隙率與滲透率之對應參考關係圖。其說明適合蓋層(藍 點)與儲集層(紅點)之典型門檻條件,橫軸為孔隙率(Porosity),縱軸為滲透率 (Permeability) (修改自 CO2CRC,2010)。. 44.

(56) 圖 4.14 孔隙率和滲透率評估出適合的灌注位置圖。紅線為孔隙率 20%和滲透率 0.1md,綠色部分為孔隙率大於 20%及滲透率大於 0.1md 可能適合二氧化碳灌注 之深度。由左至右為中子孔隙率及滲透率、密度和中子合併計算出之孔隙率及滲 透率、中子和波速合併計算出之孔隙率及滲透率。黃色區塊為 1745m~2250m, 紅色區塊為 2750m~2820m。 45.

(57) 4.2. 鑽屑分析結果. 4.2.1 鑽屑重量分析結果 初步將各粒徑範圍之重量繪製成重量百分比分布圖(圖 4.15),結果顯示小於 0.25mm 粒徑範圍之重量百分比的比例最高,其餘粒徑比例較少。尤其是深於 1000m 的樣本,此現象更加明顯。此結果與自然珈瑪射線分布類似,在 0~1500m 中,深度越深,鑽屑粒徑越小,當資料以線性回歸之後,其現象更明顯(圖 4.16)。. 4.2.2 鑽屑薄片計數結果 根據目前所有 160 個樣本的 Q-F-Lt 三角圖(圖 4.17),所有樣本點都集中右下 區域,依照分類(Folk, 1965)是屬於屑質砂岩(Litharenite)。同時,長石含量極少, 都小於 5%,因此為了明瞭岩屑和石英成份的變化關係,忽略長石含量,將岩屑 和石英含量重新計算比例並對照自然珈瑪射線做出隨深度的變化圖(圖 4.18),可 以看出岩屑含量大致上隨深度變深而下降,石英含量隨深度變深而上升。總體而 言,石英含量與自然珈瑪射線有相對應的趨勢,此現象與一般趨勢相反。. 46.

(58) 圖 4.15 0~1500m 鑽屑各粒徑重量百分比分布與自然珈瑪射線趨勢對照圖。在 1000m~1500m 中粒徑小於 0.25mm 的部分重量百分比最高,且與自然珈瑪射線 之趨勢類似。. 圖 4.16 0~1500m 鑽屑各粒徑重量百分比分布與自然珈瑪射線之線性回歸趨勢線。 粒徑小於 0.25mm 的部分重量百分比趨勢和自然珈瑪射線的趨勢類似。 47.

(59) 圖 4.17 鑽屑樣本的 Qtz-F-Lt 三角分布圖。Qtz:石英,F:長石,Lt:岩屑。. 圖 4.18 岩屑和石英含量以及自然珈瑪射線隨深度之分布圖。X 軸為深度(m),Y 軸左邊為自然珈瑪射線值(gAPI),Y 軸右邊為岩屑與石英含量百分比。. 48.

(60) 第五章 討論 5.1 各井測項目整合分析 主要依據壓密作用與岩性特徵兩種特性來討論各項目之間的相關性,分述如 下:孔隙率是壓密作用最主要與明顯的判斷依據,密度和 P 波傳遞時間與孔隙率 有明顯的相關性(圖 5.1 與 5.2)。一般而言,深度越深,壓密作用愈大,中子孔隙 率愈小,密度愈大,P 波波速傳遞時間愈短。同時,此三個電測項目都可以發現 於 100-3000m 區間有隨深度變化的現象,尤其 100-1500m 的壓密效應更為明顯(圖 4.4 與 4.5)。1500m 以上與以下的壓密效應不同,可能是岩性的差異而造成的。 自然珈瑪射線為岩性特徵判讀的主要依據,一般自然珈瑪射線含量愈高,黏 土含量愈高。因岩石總體物理性質都與固體顆粒特性與含量或多或少有關,所以, 大多數井測參數都會和自然珈瑪射線有關。然而,不同岩性的孔隙率不同或壓密 效果不同,所以,自然珈瑪射線與電阻率、中子孔隙率、密度和 P 波傳遞時間有 相關(圖 5.3~圖 5.6),但是不是單純的線性關係。唯一對比較不明顯的參數是自 然電位(圖 5.7)。 電阻率受控於孔隙率、孔隙水特性與固體顆粒電阻率,變因較多。雖電阻率 與 P 波傳遞時間、密度和中子孔隙率有關(圖 5.8~圖 5.10),與 P 波傳遞時間和中 子孔隙率有反比的趨勢,但為非線性關係。電阻率增加時,自然珈瑪射線降低, 顯示黏土含量降低時,電阻率略微增加(圖 5.4)。所以,電阻率數值也可以反映 岩性特性。 自然電位與孔隙率和自然珈瑪射線似乎沒有明顯關係,甚至連與其關連最大 的電阻率也沒有很好的相關性(圖 5.7、5.11 與 5.12)。 P 波傳遞時間與其他井測數據也有明顯關係,例如自然珈瑪射線與密度。傳 遞時間越短,自然珈瑪射線越低(圖 5.6),密度越小(圖 5.13)。 中子孔隙率和經由電測推演出的兩種次生孔隙率對照中興工程顧問社對於 49.

(61) 本井岩心使用三種岩石物理方法(徑測法、浮力法和壓汞法)所量測之岩石孔隙率 (圖 5.14),藉由各種孔隙率來輔佐中子孔隙率。 中興工程顧問社岩石孔隙率的量測使用了徑測法、浮力法、壓汞法這三種方 法。壓汞法與徑測法測得孔隙率所得結果相近略偏小,偏小的原因除試驗方式不 同外,可能亦與壓汞法試樣體積較小或是水銀無法進入部份奈米尺度的微孔隙有 關;浮力法則差異較大,與徑測法之孔隙率並無明顯關係。主要原因推測係因浮 力法試驗過程試樣需泡水,因此對於膠結較差之試體,其孔隙架構易受崩解,影 響了孔隙體積所造成,因此建議岩石孔隙率以徑測法成果為主要參考,壓汞法則 為其次(圖 5.15)(台電,2014)。 就電測孔隙率和中興社所量測的岩石孔隙率來做比較,趨勢也大致類似,中 興社建議以徑測法為主,但部分深度(2770m~2850m)跟電測孔隙率有明顯趨勢相 反的狀況,然而浮力法在此深度趨勢跟電測孔隙率一致(圖 5.14)。. 5.2 二氧化碳灌注區段討論 在 1745m~2250m 間有許多孔隙率和滲透率皆高,符合儲集層標準的薄層並 與蓋層形成互層(圖 4.14),鑽探成果顯示此區段砂頁互層為本場址之特性,不容 易有連續厚層頁岩作為蓋層且儲集層亦不易有連續厚層砂岩。由於本井砂岩具足 夠可注性,未來或許可透過研析以砂頁岩比例與互層封堵概念來檢驗蓋層厚度與 儲集層應用之關連性;亦即實際上應以互層岩石之可注性或實際滲透性考量,而 非僅仰賴地質分層概念。舉例而言,若頁岩厚度小,但其滲透性極差的條件下, 仍可成為完整的蓋岩,而互層其中之砂岩可當作二氧化碳灌注的儲集層。 於深部鹽水層進行商業型大規模之灌注,多在沉積盆地的砂岩層內,因此對 於互層封堵(Intraformational seals)的概念,早受國際上重視。日本財團法人地球 環境産業技術研究機構(RITE)在 2006 年於「二酸化炭素地中貯留技術研究開発 成果報告書」,亦有類似論述。由於日本的地質條件較為近似台灣,因此值得參 50.

(62) 考借鏡。圖 5.16 為日本沉積盆地互層岩石內的互層封堵下之移動碳流典型情境, 其中包括互層具區域延伸性、封堵深度需至少有 800 公尺,以及碳流移棲千年 後,與臨近斷層仍需確保一安全離隔距離,在日本這範例中並未劃設大厚度蓋 層。 圖 5.17 為北海的 Sleipner 天然氣田於深部鹽水層進行商業等級碳地質封存 的數值分析範例。移動碳流於兩相互垂直的分析剖面上的空間分佈情境如圖 5.17 所示,此分佈情境並曾以大範圍海域震測驗證屬實。此圖顯示砂頁岩互層內頁岩 的互層封堵有效地降低垂直方向滲透率,使得向上移動碳流於各地層間有效的阻 滯與區間障壁,最終構成一近似筒狀封存區(Van der Meer et al., 2000) 本 研 究 目 標 層 中 , 砂 岩 比 例 約 在 69~81% 間 ( 台 電 , 2014) 。 其 中 1745m~2250m(卓蘭層)(表 2.1)此區間互層,其中儲集層三種孔隙率皆大於 20%, 滲透率大於 0.1md,而蓋層孔隙率小於 20%,滲透率小於 0.1md,應可使用互層 封堵機制來進行二氧化碳封存。而在 2750m~2820m(打鹿頁岩下段至北寮層)(表 2.1),三種孔隙率和滲透率也皆大於 20%與 0.1md,可以當作適宜的二氧化碳灌 注儲集層。在其上方岩層三種孔隙率和滲透率皆小於 20%與 0.1md,可以當作二 氧化碳灌注蓋層。以上兩個區段可以當作適合的二氧化碳灌注層位。. 51.

(63) 圖 5.1 中子孔隙率和密度關係圖。橫軸為中子孔隙率(TNPH),縱軸為密度(RHOZ), 紅線為線性回歸線。. 圖 5.2 中子孔隙率和波速關係圖。橫軸為中子孔隙率(TNPH),縱軸為波速(DT), 紅線為線性回歸線。P 波傳遞時間 60us/ft 應為斷桿效應的影響。 52.

(64) 圖 5.3 自然珈瑪射線和中子孔隙率關係圖。橫軸為自然珈瑪射線(GR),縱軸為中 子孔隙率(TNPH),紅線為線性回歸線。. 圖 5.4 自然珈瑪射線和電阻率關係圖。橫軸為自然珈瑪射線(GR),縱軸為電阻率 (RES),紅線為線性回歸線。 53.

(65) 圖 5.5 自然珈瑪射線和密度關係圖。橫軸為自然珈瑪射線(GR),縱軸為密度 (RHOZ),紅線為線性回歸線。. 圖 5.6 自然珈瑪射線和波速關係圖。橫軸為自然珈瑪射線(GR),縱軸為波速(DT), 紅線為線性回歸線。P 波傳遞時間 60us/ft 應為斷桿效應的影響。 54.

(66) 圖 5.7 自然珈瑪射線和自然電位關係圖。橫軸為自然珈瑪射線(GR),縱軸為自然 電位(SP)。. 圖 5.8 電阻率和密度關係圖。橫軸為電阻率(RES),縱軸為密度(RHOZ),紅線為 線性回歸線。 55.

(67) 圖 5.9 電阻率和波速關係圖。橫軸為電阻率(RES),縱軸為波速(DT),紅線為線 性回歸線。P 波傳遞時間 60us/ft 應為斷桿效應的影響。. 圖 5.10 電阻率和中子孔隙率關係圖。橫軸為電阻率(RES),縱軸為中子孔隙率 (TNPH),紅線為線性回歸線。 56.

(68) 圖 5.11 自然電位和中子孔隙率關係圖。橫軸為自然電位(SP),縱軸為中子孔隙率 (TNPH)。. 圖 5.12 自然電位和電阻率關係圖。橫軸為自然電位(SP),縱軸為電阻率(RES)。. 57.

(69) 圖 5.13 波速和密度關係圖。橫軸為波速(DT),縱軸為密度(RHOZ),紅線為線性 回歸線。P 波傳遞時間 60us/ft 應為斷桿效應的影響。. 58.

(70) 圖 5.14 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孔隙率比較圖。由各電測工具所演算之孔隙率(黑線) 與以各岩石物理方法量測岩心孔隙率(黃線、桃紅線、藍線)之對照。黑線由左至 右分別為:中子孔隙率、密度和中子合併計算出之孔隙率、中子和波速合併計算 出之孔隙率。而黃線為徑測法、桃紅線為浮力法、藍線為壓汞法。. 59.

(71) 圖 5.15 中興社以浮力法和壓汞法測得之孔隙率與徑測法的比對。橫軸為徑測法 孔隙率,紅圈為浮力法孔隙率資料點,藍色十字為壓汞法孔隙率資料點(台電, 2014)。. 圖5.16 日本沉積盆地互層封堵下移動碳流典型情境(RITE,2006)。. 60.

(72) 圖5.17北海Sleipner深部鹽水層商業等級利用互層封堵進行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範 例(Van der Meer et al., 2000)。. 61.

(73) 第六章 結論 根據 FMI 影像繪製的地層傾向玫瑰圖顯示地層傾向東至東南方,傾角直方 圖顯示絕大多數傾角小於 10°,整體地層傾角相當緩,因此儲集的二氧化碳較不 會移動,即使移動亦會沿著蓋層側向緩慢移動至台灣海峽。 本井自然珈瑪射線數值與電阻率、中子孔隙率、密度和 P 波傳遞時間有相關, 但是不是單純的線性關係。唯一對比較不明顯的參數是自然電位。 電阻率與 P 波傳遞時間、密度和中子孔隙率有關,與 P 波傳遞時間和中子 孔隙率有反比的趨勢,但為非線性關係。電阻率增加時,自然珈瑪射線降低,顯 示黏土含量降低時,電阻率略微增加。 自然電位與孔隙率和自然珈瑪射線似乎沒有明顯關係,甚至連與其關連最大 的電阻率也沒有很好的相關性。 P 波傳遞時間與其他井測數據也有明顯關係,例如自然珈瑪射線與密度。傳 遞時間越短,自然珈瑪射線越低,密度越小。 在 100~1500m 的地層鑽屑中,小於 0.25mm 粒徑範圍之重量百分比的比例 最高,其餘粒徑比例較少。尤其是深於 1000m 的樣本,此現象更加明顯。此結 果與自然珈瑪射線分布類似,在 0~1500m 中,深度越深,鑽屑粒徑越小 100~1500m 的地層以屑質砂岩為主,其中岩屑含量大致上隨深度變深下降, 石英含量隨深度變深而上升。因此此區段缺乏蓋層且深度太淺,可能不適合施行 二氧化碳封存。 在 1745m~2250m(卓蘭層)間有許多符合儲集層標準的薄層與蓋層形成互層, 以及 2750m~2820m(打鹿頁岩下段至北寮層)有一段高孔隙率和滲透率的層位,這 些層位當中的儲集層孔隙率大於 20%,滲透率大於 0.1md,而當中的蓋層孔隙率 和滲透率小於 20%與 0.1md,這些區段可能都是合適的二氧化碳灌注層位。. 62.

(74) 參考文獻 日本財團法人地球環境産業技術研究機構 (2006) 二酸化炭素地中貯留技術研 究開発,平成17年度成果報告書 王順民 (2006) 台灣車籠埔斷層鑽井計畫岩心的岩性地層及沉積相研究,國立中 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4)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先導試驗場址地質調查及技 術研發(一) 江紹平 (2007) 台灣中部早期前陸盆地的地層紀錄,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林鎮國 (2007) 二氧化碳的儲存 科學發展月刊 28-33 頁 林 國 安、吳 榮 章、余 輝 龍、宣 大 衡 (2008)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技術與展望 鑛 冶 17-33 頁 林殿順 (2010) 台灣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能及安全性,經濟前瞻,第 132 期,93-97 頁。 陳振華 (1993) 由晚期新生代沉積物之岩象學與構造地層學研究探討台灣中西 部褶皺逆衝帶之演化,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培源 (2006) 台灣地質,科技圖書 楊志成 (1997) 台灣中部地區錦水頁岩、卓蘭層與頭嵙山層的沉積環境研究,國 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CARMA (2009) Carbon Monitoring for Action. Chen, W.S., Ridgway, K.D., Horng, C.S., Chen, Y.G., Shea, K.S. and Yeh, M.G. (2001) Stratigraphyic architecture,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incised-valley systems of the Plio-Pleistocene collisional marine foreland basin of Taiwan. Geol. Soc. Am. Bull., 113, 1249-1271. C. Preston, M. Monea, W. Jazrawi, K. Brown , S. Whittaker, D. White, D. Law, R. Chalaturnyk, B. Rostron (2005) IEA GHG Weyburn CO2 monitoring and storage project,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ume 86, Issues 14–15, 1547– 1568 Folk, R.L. (1965) Petrology of Sedimentary Rocks, Hemphill Hegerl, Gabriele C. (2007) Understanding and Attributing Climate Change Huang, T.-C. (1976) Neogene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biostratigraphy viewed from the Chuhuangkeng section, northwestern Taiwan. Proceeding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 7-24. IPCC (2005)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nny Rutqvist, Donald W. Vasco, Larry Myer (2010) Coupled reservoir-geomechanical analysis of CO2 injection and ground deformations at 63.

(75) In Salah, Alg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4, 225–230 Martin Iding, Philip Ringrose (2010)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fractur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 Salah CO2storage si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4 242–248 Reid, R. C., J. M. Prausnitz, and B. E. Poling (1987) The Properties of Gases and Liquids, 4th ed., McGraw-Hill. Rider, M. (2002) Th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well logs, 2nd Ed., Rider-French Consulting Ltd. Rob Arts, Ivar Brevik, Ola Eiken, Roger Sollie, Emmanuel Causse and Bert van der Meer (2000) Geophysical Methods for Monitoring Marine Aquifer CO2 Storage – Sleipner Experiences Semere Solomon (2007) Carbon Dioxide Storage: Geologic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 Case Study on the Sleipner Gas field in Norway, Bellona Report Shun Chiyonobu, Takahiro Nakajima, Yi Zhang, Takeshi Tsuji, Zique Xue (2013) Effec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f Haizume Formation, Nagaoka Pilot Site,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sedimentological analysis Yun-Hao Wu, En-Chao Yeh, Jia-Jyun Dong, Li-Wei Kuo, Jui-Yu Hsu and Jih-Hao Hung (2008) Core-log integration studies in hole-A of Taiwan Chelungpu-fault Drilling, Project Geophys. J. Int. 174, 949–965. 64.

(76) 附錄. 口試委員提問與答覆. ※ 林蔚博士 1. 參考文獻的量太少需增加及列舉參考文獻格式改正。 Ans:已修改,見參考文獻。. 2. 南莊不整合面(2450m)深度上下重要性評估。 Ans:見圖 4.10,在 2450m 上下電測資料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因此南莊不整合 面重要性可能不是很高。. ※ 焦中輝博士 1. 參考文獻的量太少需增加及列舉參考文獻格式改正。 Ans:已修改,見參考文獻。. 2. 電測圖圖例文字需放大,刪除不必要的圖例文字。 Ans:皆修改完畢,見圖 4.4~圖 4.11。. 3. 第一次出現的專有名詞需要英文備註。 Ans:已修改完畢。. 4. 說明所用到的電測軟體及工具(Geoframe and Geolog)。 Ans:已說明,見第 3.1.1 章節及第 4.1.7 章節. 65.

(77) ※ 俞旗文博士 1. 參考文獻的量太少需增加及列舉參考文獻格式改正。 Ans:已修改,見參考文獻。. 2.電測圖及 Cross plot 圖例文字需放大,刪除不必要的圖例文字。 Ans:皆修改完畢,見圖 4.4~圖 4.11 及圖 5.1~圖 5.13。. 3.敘述適合灌注深度須配合岩性地層說明,不應只標記深度位置。 Ans:已修改,見第 5.2 章節 ※ 葉恩肇博士 1.利用電測計算各電阻率及滲透率與他們計算的方法說明。 Ans:說明見第 4.1.7 章節. 2. 增加電測資料電測分層(電層相)。 Ans:已增加分層,見圖 4.4 及圖 4.5。. 66.

(78)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will add constructed scaffolding components to a third case and use clash de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on the scaffolding to determine the

Throug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y on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hem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haring to construct the application model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in order to share th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field of eco-museum, traditional settlement, cultural landscape, touring and recreation, and industrial strategic planning to trigger local

This research intent to establish the ecosystem system database and ecosystem potentials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modal, being provided for programming of coastal and ocean

This research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rk designers and users, in order to give a better suggestion to the

In this research, we use Delphi, Windows TM , SuperObject, SuperNetObject, ER Studio and Interbas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MIS, GIS, and Multi-media to construct a

兵珮琪(2006),以 Kano 二維模式探討航空公司服務品質要素,藉此為業者確認各 項品質要素屬性之涵義。最後利用 Matzler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