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科學史教學的態度之初探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科學史教學的態度之初探研究"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科 學 史 在 科 學 教 學 中 具 有 多 元 性 的 功 能,頗為受到學者肯定(許良榮、李田英,民 84;Kauffman;Jenkin , 1989;Klopfer & Wastson , 1957;Schecker , 1992)。但是如 何將科學史融入於教學或應如何教科學史, 不論國內外並沒有很一致的看法(許良榮,民 88)。另一方面;科學教師通常趨向於實用主 義,如果學術研究上有任何的結果,必需以 有意義及有用的形式,呈現給科學教師(Stin-ner & Williams , 1993)。美國哈佛大學曾於 一九七0年發展科學史取向課程 Physics Proj-ect ,但是在科學教育的地位仍然落於數學導 向的解題課程(如 PSSC)之後,其中的原因之 一是教師對於如何應用科學史於教學的認識

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科學史教學的態度

之初探研究

侯志洋 許良榮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

摘 要

本研究為一初探性的調查研究,目的在瞭解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於自然課中使用科學史教 學之相關議題的看法及態度為何?研究工具為自行發展的調查問卷,樣本為台中師範學院進 修部暑期教學碩士班之國小在職進修教師,包括科學教育研究所及環境教育研究所各一班, 回收之有效樣本共計 43 人。研究結果發現在科學史教學之相關議題的其中四個向度:「科 學與歷史兩者是否相容」、「科學史之教學功能」、「學生之科學概念與科學史中科學理論 的發展平行」、「科學史與學生的科學信念」具有正向的態度,顯示受測教師傾向於能夠接 受科學史教學的理念,此為落實科學史之教學的有利因素。但是由第五個向度「教師對現有 的科學史教學資源之觀點」的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們認為科學史教學的相關資源並不充足, 尚有賴研究者與教師共同投入發展與研究。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數項建議。 關鍵字:教學態度、科學史、國小教師 不足所致(Duschl , 1994),因此教師對於教 學內容或教學目標的認知與態度是影響教學 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目前文獻中對於 科學史與科學教學之探討主要集中於中學或 大學,但是科學史之教學已有往下紮根之趨 勢與需求,例如美國的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NRC, 1996)將「科學史與科 學本質」明訂為 K-12 的科學教育內容標準的 八項類別(categories)之一。 對於科學史教學之相關問題,曾有來自 科學家與歷史學家的反對聲浪(Matthews , 1994)。而且;教學或課程的相關研究經常 是學院內教授、學者及課程專家所決策,主 要的現場授課教師被邊緣化,少有參與對話 的機會。 Brush(1989)指出在使用歷史取向

(2)

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至為重要,是實施科 學史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國內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已將「科學與人文」相關議題(包括 科學的發展、科學本質、科學倫理)納入「自 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將安排於國小中 年級以上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教材內 容的擴大不僅對中小學老師是一個挑戰,對 教 材 編 輯 者 及 師 資 培 育 單 位 也 是 一 個 挑 戰 (林陳涌,民 89)。教師是課程改革是否成功 的關鍵,而大多數教師接觸科學史教學之相 關議題的機會並不多,對於將來課程的發展 及實施將具有某些程度的不確定性。針對此 一問題,本研究進行試探性的調查研究,企 圖瞭解國小自然科教師對自然課中使用科學 史教學的看法及態度之傾向為何?以做為課 程發展與師資培育的參考。

二、文獻探討

約十九世紀後期,一些歐美國家的大學 課程已有科學史科目(劉廣定,民 86)。 1895 年德國科學家 E. Mach 宣稱:沒有任何科學 教育可以不重視科學的歷史與哲學(引自楊 淑 芬 , 民 8 1 )。 1 9 5 0 年代哈佛大學校長 Conant 致力於以科學史為主導的大學通識教 育課程改革(許良榮,民 88),此後開啟了 學界將科學史教學納入不同學科的各階段教 育之研究與計畫。 1989 年首次「科學教學中 的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國際研討會在美國舉 辦,之後類似研討會每三年舉辦一次( 劉廣 定,民 86)。國內早期以科學月刊為主體,引 介科學史、哲的著作及論述,但於民國 83 年 以後,國內也相繼舉辦科學史、哲與教學之 研討會,逐漸吸引學者投入研究工作,相關 論文陸續發表。目前高中、國中的部定課程 已有部分科學史內容,一般中學教師多少已 有接觸,但是對小學自然科教師而言則仍為 全新的領域。 由文獻研究顯示科學史之教學的相關問 題並不單純( B r u s h , 1 9 7 4 ;M a t t h e w s , 1994; 許良榮,民88),例如科學史是否會混 淆「科學」與「歷史」的不同心智模式?學生 之科學概念與科學史( 科學家) 的發展是否平 行?偽科學史與真科學史之差異?…等等。 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之論述,探討科學史融 入自然科教學時,在學理與實務之可能爭議 的問題,歸納區分為五個向度。各向度依次 為:

(一)、科學與歷史兩者是否相容?

Brush(1974)引用 Klein(1972)的觀點指 出;科學家為了探討自然現象的本質,必須 避免時空、個人和觀察者一些複雜的特性; 而歷史學家是要探討歷史真相的本質,不能 忽略掉過去的環境時空、個人因素等等的複 雜特性,因此歷史和科學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學科。 Kauffman(1991)也指出科學家是要找 出自然現象的規律性,並「簡化」現象以建立 通則性原理,而歷史學家是要查驗一個事件 的脈絡(context),研究過程會將現象「複雜 化」以求了解事件的真象與意義,此兩者不 同的目標難以取得一致性。因此由歷史學與 科學的本質而言,似乎是互不相容的,但是 從不同的角度而言,在科學教學中是否可以 成為互補性的功能?雖然 Matthew(1994)為此 問題已提出辯護,但是教師是否認同尚不得

(3)

而知。

(二)、科學史之教學功能為何?

科學史在科學教學中具有多元性的功能 (許良榮、李田英,民 84),例如科學史能提 供人文層面的認知(Jenkin , 1989),能增加 學 生 對 於 科 學 家 及 其 工 作 的 興 趣 和 鑑 賞 (Klopfer & Wastson , 1957),可以讓學生了 解科學理論的暫時性與不確定性(Garrison & L a w w i l l , 1 9 9 3 ) 。 K a u f f m a n ( 1 9 9 1 ) 和 Matthews(1994)也分別列舉了科學史在科學 教學上的數項功能,但是教師是否認同這些 教學功能,尚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三)、學生之科學概念與科學史科學理

論的發展是否平行?過時科學理

論的教學價值為何?

文獻中有些學者指出學生有很多概念與 科學史是相平行的( M c C l o s k e y , 1 9 8 3 ; Clement , 1983),例如 McDonald(l989)認為 兒童對於「看見」與「顏色」的概念與科學史 有平行的現象。而相關實徵研究也支持此項 觀點, Mas & Perez(1987)以西班牙 12 至 18 歲,合計 1198 個樣本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 氣體概念和化學史有平行的現象。 S o n g , Cho & Chung(1997)探究 11 、 13 、 15 和 17 歲總計 736 位學生的慣性概念的改變,研 究顯示對於慣性慣念,學生和過去科學家的 觀點有些不相似,但也有相似的概念。 Van Drie , De Vos & Verloop(1998)研究十年級 合計 120 位學生對於化學平衡的推理過程, 發現與十九世紀的化學家相似。這些研究似 乎支持了學生的科學概念與科學史之發展有 某種程度的平行關係。但是,也有不少學者 認為此種假定值得斟酌。例如 Thagard(1992) 認為從內容(content)、結構(structure)、機制 (mechanism)三個向度比較兒童與科學家知識 的成長,皆可發現其彼此的差異性(引自邱美 虹,民 89)。 Levine(2000)論述兒童與科學家 的概念發展或概念改變之類比的相關研究, 指出除了使用 Kuhn 的「不可共量(incommen-surability)」;「典範(paradigm)」的語詞指稱 兒童之概念改變的問題以外,也提醒對於歷 史的(科學史)與心理學的(兒童的)之平行關係 的假定應該要非常小心謹慎。而此議題所衍 生的另一問題是;過時科學理論的教學價值 為何?科學教學有否需要說明或教導已被淘 汰的科學理論?因為如果我們認為學生的概 念改變與科學史發展相似,則過時的科學理 論有其某種程度的教學價值。例如 Schecker (1992)認為引介科學史可以幫助學生知覺到自 己的概念,以提供相矛盾之新概念學習的借 鏡。 Sanchez(l989)指出科學史不僅幫助我們 瞭解科學概念產生的情境,也可提供我們對 於科學概念的學習順序的判準。 M c D o n a l d (I989)則認為科學史有助於預測學生的迷思概 念,以協助教學的設計。無論此議題是否成 立,教師們的觀點為何?應是科學教育研究 者應予關切的。

(四)、教科學史是否影響學生的科學信

念?

由科學史可以顯示科學家與一般人並沒 有很大的差異,一樣會犯錯,在進行研究時 未必是完全客觀或是理性的,外在的社會文 化、心理因素、政治會影響科學的發展或是 科學家對於理論之取捨的決定。這些特性與

(4)

科學教學中所強調的「正確的科學態度」;例 如客觀、合作、破除迷信、尊重數據…. 等 等,背道而馳。換言之,引入科學史可以讓 學生瞭解「科學發展的真正面貌(或所謂的科 學本質)」,但是此種功能和科學素養中強調 「正確的科學態度」有所衝突。也因此致力於 科學史哲之教學與研究的 Matthews(1994)為 此問題提出討論與辯護。另一方面,傅麗玉 (民 88)指出在 1970 年代,科學家「不當行 為 」 的 故 事 是 否 該 放 入 科 學 教 學 也 引 起 爭 議,但是科學家的不當行為在中等學校科學 教育,應具有某些教學價值與意義。而教師 們的看法為何?是一個頗令人好奇而有待探 討的問題。

(五)、教師對現有的科學史教學資源之

觀點為何?

美國的 Project 2061 專案資源書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AAAS , 1993) 建 議 將 科 學 史 教 材 納 入 科 學 課 程 改 革 的 重 點,但是強調教師可自行斟酌科學史材料, 並非將所有課程均以科學史為導向。可見在 科學課程裡運用科學史材料,教師所扮演的 角色十分重要(傅麗玉,民 85)。而一般教 科書的格式或科學教師本身的教育經驗,都 可能限制了教師整合科學史於科學教學的能 力(洪振方,民 86)。將科學史用於科學課 程教學,教師的知識背景及對教材教法的認 識是關鍵性的問題。 Matthews(1994)指出 教師若沒有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知識,在教 授這些課程時,若不是眼光短淺,就是對課 程中所提到的主題重複一些不具批判性的閒 談,這些對學生而言將是一種損害。因此教 師是否認為本身已經具備科學史修養以及運 用 科 學 史 教 導 學 生 科 學 思 考 的 教 學 專 業 知 識,也是研究者所關切的問題之一。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調查工具為自編之「國小自然科 教師引用科學史教學態度量表」,採用 4 點計 分之 Likert 量表,發展問卷前廣泛收集相關 文獻並與任教科學史教授討論,再經已修習 過「科學史與科學教育」課程之自科所研究生 六位修改潤飾(均為國小在職教師,其中三 位曾參與科學史教學之研究計畫),因此應 具有某種程度之專家效度。由於本研究為初 探性研究,因此採取方便抽樣(convenience sampling),樣本為台中師範學院進修部暑 期教學碩士班之國小在職進修教師,包括科 學教育研究所及環境教育研究所各一班共 48 人(均具備一年以上之自然科教學經驗)。本研 究的限制為取樣教師已經過碩士班招生考試 的初步篩選,平均年齡較輕,而且受試的自 科所在職教師在填答問卷時已接受了四週之 科 學 哲 學 課 程 , 因 此 在 推 論 上 應 予 嚴 格 界 定。 調 查 問 卷 回 收 之 後 , 剔 除 無 效 問 卷 3 份,有效樣本合計 43 人。調查資料輸入電腦 後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信度採用 係數 估計其內在一致性,分析結果 為 .814 ,顯示 研究工具頗為穩定。

四、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為審視現職國小自然科教師 對科學史運用於教學的看法,因此採用描述

(5)

性統計。問卷題數 36 題區分為五個向度。以 下各表中,包括實際填答人次及百分比,反 向題以倒三角符號表示(▼)。填答選項為 「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之 Likert 4 點 量表,並分別計分為 1 至 4 分(反向題重新調 整為 4 至 1 分),表中「得分」為各題之平均 分數。

(一)、教師對「科學與歷史兩者是否相

容」之觀點

本向度中共有 5 題(表一),除 21 、 12 兩題為反向題,餘為正向題。各題之得分均 在 2.61 以上,大於中間分數(2.50),顯示教師 對於科學與歷史兩者間的相容性,傾向於正 面的態度。例如第6、18、27三題中填答「同 意」及「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均為 90%以上, 得分平均在 3 分以上。而第 12 題的填答較為 分歧(SD =.70),傾向於同意或不同意的人 次各約 50%。本題源於 Brush(1974)提出在科 學 教 學 使 用 歷 史 教 材 時 , 必 須 是 有 選 擇 性 的,因此延伸出 -- 選擇的科學史是否為假歷 史的爭議(許良榮,民 88),由填答結果顯 示,教師對此爭議在的意見頗不一致,值得 更深入的探討。

(二)、教師對「科學史教學功能」之觀

本向度中共有 6 題(表二),均為正向 題。由各題「得分」均大於「中間分數」顯示 教師趨向於同意科學史所具有之教學功能, 且贊同比例相當高,分配比例也相當一致。 除第 7 題外,填答「同意」及「非常同意」的 百分比均為 93%以上,「得分」都在 2.95 分 以上,其中尤以第 4 題的 3.33 為最高,顯示 教師對於「引用科學史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 學習科學家如何解決問題」頗具共識。第 7 題 教師的填答較為分歧(SD =.69),正向態度 佔 74.4%、負向態度佔 25.6%。 表一「科學與歷史兩者是否相容」選答項目分配表

(6)

表二「科學史教學功能」選答項目分配表

(三)、教師對「學生科學概念與科學史

發展是否平行及過時科學理論教

學價值」之觀點

本向度中共有 7 題(表三),除第 17 、 1兩題為反向題,餘為正向題。各題平均得分 除了第 17 題以外,均大於中間分數 2.50 ,顯 表三「學生科學概念與科學史發展是否平行及過時科學理論教學價值」選答項目分配表

(7)

示受試教師傾向於同意學生的科學概念發展 過程與科學史發展類似或是科學史有助於學 生的概念澄清與學習。值得注意的是第 17 題 平均得分 1.81 低於中間分數,此現象至少顯 示了二個問題;其一是受試教師對於科學史 或過時理論的價值判斷不是很穩定或已經持 有特定的主張;其二是題幹的敘述可能具有 引導受試教師之填答的效應;第 1 7 題中: 「…無實用價值,不需要在科學教學中出現」 的描述可能不恰當地提供了價值判斷,這是 未來研究亟需檢討改進的。此外,第 1 題有 關小學科學課程是否只應呈現目前被科學界 認同的科學理論,有 11 人(28.0%) 持贊同態 度,顯示雖然大多數受試教師傾向同意科學 史有助於學生的概念澄清或學習(例如第 3 、 24 、 14 、 34 題),但是對於過時科學理論是 否應該呈現於小學的教學,有不少受試教師 抱持保留態度。

(四)、教師對「科學史教學是否影響學

生科學信念」之觀點

本向度共有 9 題(表四),除 25 、 30 、 35 、 15 四題為正向題,餘為反向題。除第 2 題以外,其餘各題之平均得分均大於中間分 數,顯示教師趨向於同意在自然課中教導科 學史不會影響學生科學信念。第 25 、 30 、 35 三題及 9 、 22 、 10 、 32 四題反向題得分(調 整後)分配相當接近,各題正向得分的比例 均大於 74%以上。第 15 題填答「同意」及「非 常同意」的百分比為 95.3%,標準差在 .37 以 下,是本問卷所有問題中教師態度最為一致 的向度,顯示教師認為教導學生瞭解科學家 的不當行為可供學生反省思考,幫助學生澄 清價值均持相當正面的看法。而第 2 題教師 的填答較為分歧(SD = .69),正、負向態 度分配平均,各約 50%,此現象是否為題幹 敘 述 已 經 隱 含 價 值 判 斷 ( 應 以 " 積 極 正 面 表四「科學史教學影響學生科學信念」選答項目分配表

(8)

"...)?或是教師持有特定的觀點?是值得更 深入探討問題之一。

( 五) 、教師對「現有的科學史教學資

源」之觀點

本向度共有 9 題,除 26 題為正向題,餘 為反向題。其中正、反向題的決定方式是; 得分越低,表示教師對於該項問題傾向於越 多困擾或越需要該項資源。亦即分數越低表 示該項資源越為缺乏或不充足。由表五的統 計顯示除了第 26 、 11 、 8 等三題得分高於中 間 分 數 以 外 , 其 餘 各 題 得 分 均 低 於 中 間 分 數,顯示教師趨向於認為自然課中的科學史 教學資源不足。此項度的題目可再細分為四 個部分:第一為「時間」(20 、 26 題),得 分平均值接近中間分數,顯示教師認為使用 科學史的教學會佔用較多教學時間,但應該 能在正常授課時間內完成。第二為「師生負 荷」(11 、 8 題),此部分填答的分配比例也 大致相同,平均得分略高於中間分數,為本 向度得分較高的部分,顯示受試教師傾向認 為引用科學史的自然課程應不會增加師生太 多負荷。第三為「教師專業」(31 、 16 題)2 題皆有 37 人(86.0%) 以上的教師認為自己缺 乏科學史知識以及將科學史運用於自然科教 學的知能。第四為「教學資源」(5 、 33 、 13 題),此部分填答的分配比例較為歧異,平 均分數均低於中間分數,同意科學史的教學 資源與教學範例不易取得的教師都在 2 3 人

(9)

(58.2%) 以上,且第 13 題全部填答的教師均 同意目前自然科的教學指引應該增加科學史 的資料。

五、結論與建議

上 述 的 分 析 結 果 呈 現 的 是 一 種 描 述 性 的、初步的教師之態度傾向,尚不具有代表 性,不宜做為一種推論結果。但是從本研究 也發現不少未來研究或課程發展值得參考的 現象,在本研究所區分的五個向度中,其中 四個向度:「科學與歷史兩者是否相容」、 「科學史之教學功能」、「學生科學概念與科 學史發展是否平行以及過時科學理論的教學 價值」、「教科學史是否影響學生的科學信 念」傾向於正向態度,顯示受測教師同意科 學史所扮演的角色。雖然這對爾後九年一貫 課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中「科學 與人文」的實施應有某種程度的助益。但是 第五個向度「教師對現有的科學史教學資源 之觀點」,顯示受測教師認為科學史教學的 相關配套資源較為不足。另一方面;參照九 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民國 90 年 1 月版)「自 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附錄一「自然與生活 科技」學習領域之教材內容要項中「科學與人 表五「科學史教學資源」選答項目分配表

(10)

文」主題分為:520 科學的發展、 521 科學美 學、 522 科學倫理三個次主題。這是本次課 程改革值得肯定的部分,也可視為新課程綱 要的特色。但由此也延伸出幾點問題,第一 由誰來編寫科學史課程?第二教師是否具備 科學史教學的知能?教學的相關資源是否足 夠?在綱要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附 錄一後附記:「永續發展」課題中「科學與人 文 」 主 題 所 提 示 之 教 材 內 容 應 以 融 入 的 方 式,納入其他個主題中。歷次科學教育的課 程修訂,著重的是科學產物、科學過程,而 科學情境是比較忽略的主題。林陳涌(民 89) 回顧我國的課程發展指出:科學本質、科學 態度、思考智能、科學應用這些東西在每次 教育改革時都會被提出,但最後落實到教科 書課程中就全部不見了。因此;如何透過各 學域的學者專家及現場教師間的對話凝聚共 識,將「科學與人文」主題的精神確實融入其 他主題中,而非在「融入」後被稀釋甚至消 失,是課程改革中需格外注意的。 一個新課程改革的成功除了課程實體的 改革外,教師及社會大環境的配合是不可或 缺的因素。傅麗玉(民 85)指出英國的國家 科學課程(National Science Curriculum)公 佈實施後,首先遇到的就是教師缺乏科學史 背景,以致課程無法落實。對照本研究中的 第五個向度,其中與「教師專業」(表五, 31 、 16 題)有關的填答,顯示多數教師認為 自己缺乏科學史知識也缺少將科學史運用於 自然科教學的認識。 N i e l s e n & T h o m s e n (1990)的研究以丹麥為例指出,丹麥國會提 出 國 家 物 理 課 程 法 案 , 包 括 五 個 要 點 其 中 「物理學家的世界觀」及「物理學的歷史和哲 學」是與科學史直接有關的。這樣的課程取 向對教師、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來 說是艱鉅的任務,他們組成一個團體。採取 了一些措施:第一點必須使一般的物理教師 相信,物理學史是有趣的而且學生能得到益 處,第二點讓教師知道在教室使用科學史的 實例,第三點必須說服教師,使教師相信他 們有能力使用歷史-哲學取向的教學而不會有 問題。本研究顯示對科學史在自然科教學的 前四個向度多數教師持正向的態度,符合上 述第一點的敘述;第二、三兩點則是值得我 國做為借鏡的。此外他們製作了一本教師指 引,第一章介紹歷史-哲學取向的物理學,第 二章詳細介紹主要的流源,其餘五章詳細介 紹不同個案(引自 Matthews , 1994)。這部 分是國內目前最為缺乏的,對照本研究的第 五個向度,其中與「教學資源」(表五, 5 、 33 、 13 題)有關的填答,顯示多數教師認為 科學史的教學資源取得、教學範例及教學指 引均缺乏,且第 13 題呈現全部填答的教師均 認為目前自然科的教學指引應該增加科學史 的資料,這是新課程所面臨最迫切亟待解決 的問題之一。 我國將科學史用於自然科教學尚屬於學 院內的研究,大多仍在起步階段。依據本研 究結果顯示教師大多能接受科學史教學的理 念,使科學史落實在教學層面提供了良好的 有利因素。但是在其他外在環境的配合上仍 須更加努力,例如(1)在依據綱要編輯課文 時應掌握科學史融入的內涵;(2 )學科專 家、科學史學者、教育學者及現職教師的共

(11)

同投入;(3)於師資培育過程及在職教育中 培養教師科學史相關知能;(4)建立相關教 學 資 源 等 , 以 期 教 師 能 勝 任 此 新 領 域 的 教 學,這些都是值得科學教育界投入長期的關 切與努力。

參考文獻

林陳涌(民 89):九年一貫課程發展模式。 科學教育月刊,第 231 期, 35-39 頁。 邱美虹(民 89):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 啟示。科學教育學刊,第八卷第一期, 1-34 頁。 洪振方(民 86):科學史融入科學教學之 探討。高雄師大學報, 8 期, 233-246 頁。 教育部(民 9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暫行 綱要 -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教 育部。 許良榮(民 88):科學史與科學教學:一 些 省 思 與 建 議 。 物 理 教 育 , 第 三 卷 第 一 期, 93-101 頁。 許良榮、李田英(民 84):科學史在科學 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 師大) ,第 179 期, 15-27 頁。 傅麗玉(民 85):科學史與台灣中等科學 教育之整合-問題與建議。化學教育面面 觀,台灣師大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165-193 頁。 傅麗玉(民 88):科學家的「不當行為」故 事在中等科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科學教 育學刊,第七卷第三期, 281-298 頁。 楊淑芬(民81):數學史在數學教育中的重要 性。數學傳播,第 16 卷第 3 期, 16-22 頁。 劉廣定(民 86):科學史與科學教學。科 學教育月刊,第 203 期, 16-20 頁。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1993).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99180.

Brush, S. G. (1974). Shoul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 rated X? Science, 183, 1164-1172. Brush, S. G. (1989). Histor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M. Shortland & A. Warwick(eds.),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p.54-66). Basil Blackwell: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onant, J. B. (1951). Science and common sens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lement, J. (1983). A conceptual model dis-cussed by Galileo and used intuitively by physics students. In D.Gentner & A.Stevens ( e d s . ) , M e n t a l M o d e l s . ( p . 3 2 5 - 3 4 0 ) .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Duschl, R. A.(1994).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D.L.Gabl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teach-ing(p.443-465). New York: McCmillan.

Garrison, J. W., & Lawwill, R. S. (1993). Democratic science teaching: A rol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terchange, 24(1 & 2), 29-39.

Mas, C. J. F & Perez, J. H. (1987). Parallels between adolescents` conception of gases and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Journal of

(12)

Chemi-cal Education , 64(7), 616-61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6). 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s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J e n k i n s , E . ( 1 9 8 9 ) . W h y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science﹖ In M. Shortland & A. Warwick (eds.),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p.19-29). Basil Blackwell: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Kauffman, G. B. (1991). History in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In M. R. Matthews(ed),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teaching: Selected readings(pp.185-200). Toronto & New York: OISE Pres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lopfer, L. E., & Watson, F. G. (1957).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e Science Teacher, October, 264-265; 292-293.

Levine, A. T. (2000). Which way is up? Tomas S. Kuhn's analog to conceptual de-v e l o p m e n t i n c h i l d h o o d . S c i e n c e a n d Education, 9, 107-122.

McCloskey, M.(1983). Naive theories of motion. In D. Gentner & A. Stevens(eds.), Mental models.(p.299-32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cDonald, D. (1989).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Implications of spontaneous concepts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ERIC D o c u m e n t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S e r v i c e N o .

ED314251.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Nielsen, H. & Thomsen, P. (1990).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Danish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2(4), 308-316.

Sanchez, L.(1989). On the implicit use of histor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D. E. Herget (ed.),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Science Teach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 p . 3 0 6 - 3 1 2 ) . Tallahasse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checker, H. P. (1992). The paradigmatic change in mechanics: Implication of histori-cal processes for physics educ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1(1), 71-76.

Song, J., Cho, S. K., & Chung, B. H. (1997). Exploring the parallelism between change in student`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concept of inertia.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7(1), 87-100.

Stinner, A., & Williams, H. (1993). Concep-tual change, history, and science stories. Interchange, 24(1 & 2), 87-103.

Von driel, J. H., De Vos, W. & Verloop, N. (1998). Relating students' reasoning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he case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28(2), 187-19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丁兆齡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孫素貞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吳德漢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李勻秋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黃傑欽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簡秀雯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