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嬰兒智力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嬰兒智力發展之研究"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研F 國立畫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 81 ' 25 期, 53-65 頁

我國嬰兒智力發展之研究*

盧欽銘蘇建文 陳淑美鍾志從張景媛 本研究的目的在利用我國修訂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中的「心理量表」對於我 國台灣地區 2 個月至 30 個月大的 1680 名嬰兒(男、女各半)施測,以獲得我國 嬰兒智力發展之特徵,制訂常摸,並提供我國嬰兒保育及診斷之參考,研究結 果之主要發現為: 1. 嬰兒在心理量衰各項目之通過率,呈直線性之發展越向; Z 嬰兒智力的發展隨著年齡而呈直線性的發展過向: 3. 女性嬰兒智力平均數, 比男性嬰見的平均智力為寓。 4. 在 3 、 5 、 21 、 24 個月組中,都市嬰兒的智力高 於鄉村嬰兒者: 5. 照顧的方式對於嬰兒智力的發展未產生影響作用。 間組詞:智力分數、常棋、照顧嬰兒方式 • 53 • 自從法國心理學家 B凶et ( 1905 )編製智力測驗以來,嬰見智力發展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為三 個主要的方向,即嬰兒智力測驗的編製,嬰見智力發展的穩定性與影響嬰兒智力發展的因索。 一、嬰見智力測髓的編製 Gesel1 ( 1925 ' 1928 ' 1962 )是第一個編製嬰兒智力測驗的學者,他將嬰兒心理能力表現,分 為動作能力、社會能力、適應性及語言能力四部分,並制訂3 、 4 、 16 、 28 、 40 週以及 12 、 18 、 24 、 36 個月嬰兒的發展常模。 1940 年 Cattel1採用 Gese l1發展量表中適應性與語言項目中的若干題目, 按照 1937 年比西量表的形式,編製了 Cattel1嬰兒智力測驗( Cattel1 ' 1940) ,測量 2-30 個月大之 嬰兒。 近年來另一使用較為普遍的嬰見智力測量工具為丹佛發展診斷測驗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為 Frankenbarg 與 Dodds ( 1967 )所編,他們參考了 Gesell. Cattell 及 Bayley 等嬰見 測驗的模式,以及若干學前兒童智力量表的項目,共選擇了 240 項題目,經 200 名嬰見與學前見童 試測後,減為 115 項,測量出生嬰兒至 6 歲幼兒的發展情形,測驗內容分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

(2)

面面面面區

.54 • 教育心理學報

語言以及個人與社會適應四部分,其目的主要是在協助診斷,以早日發現嬰幼兒發展還滯的現象。 由於上述各項嬰見測驗多以地區性之小樣本發展而得,其實用性有限, Bay1ey 有鑑於此,乃 積極進行現代化量表之編製工作。 Bay1ey 自 1932 年便開始嬰見研究工作,先後緝製了加州嬰兒心

理量表 (California First Year Menta1 Sca1e. 1933) ,與加州嬰見動作量表(Calif ornia Inf an t Sca1e

of Motor Deve1opment. 1936) 。多年來與其他學者共同研究,經過多次的測量、修正、刪改以及

增加項目,終於完成了貝萊嬰見發展暈衰,不但具有全美國的嬰見發展常摸,而且具有信度與效 度的研究 (Werner & Bay1ey. 1966 ; Bay1ey. 1969) 成為目前最具權威性的嬰見發展量表。

二、嬰見智力發展的種宣性 關於嬰見智力發展的穩定性問題, McCall ( 1979 )會分析了 20 篇相關性的研究,顯示出兩歲 之內,各年齡組嬰見智力分數的相關係數都比較低,而且年齡差距愈遠,相關係數越低。例如: 1 ~3 個月嬰兒智力分數與 4~6 個月、 7~12 個月、 13~18 個月, 19~24 個月嬰見智力分數的相關係 數之中數,分別是 0.52 ' 029 ' 0.08 及一 0.040 4~6 個月嬰見的智力分數與7~12 個月, 13~18個月, 19~24 個月嬰見智力分數的相關係之中數,分別是 0.40 ' 0 .39 及 0.02 0 McCall 亦會研究嬰見智力分 數的預測性, 1~6 個月, 7~12 個月 .13~ 18 個月, 19~30 個月嬰見智力分數,與 3~4 歲時比西智 力測驗分數的相攔住亦不高,分別是 0.21 ' 032 ' 0 .50 及 0.59 '顯示出嬰見接受測驗時的年齡愈大, 其預測臼後智力發展的正確性愈高。 縱然嬰兒智力測驗結果對於見童時期智力表現的預測性不高,但其仍然是評量嬰見發展與研 究屢見智力發展的重要工具。例如: Eichon (1 969) 研究遺傳因素對於智力的影響時,以伯克萊生 長研究 (Berke1ey Growth Study )中, 6 、 12 、 18 、 24 、及 36 個月嬰見的貝萊心理量表分數,與母 親斯比智力測驗分數,來研究母親與子女智力的相似性,其間相關係數分別為一 o.肘,、 0.03 '一 o.肘, 0.13 及 0.35 0 Nicho1s & Broman ( 1974 )發現兩歲以內手足之間智力分數的相關係數在 0.2 左 右。以貝萊嬰見發展量表為工具,研究同卵雙生子智力的相似性,發現在兩歲以內同卵雙生子智 力分數間的相關係數在 0.76 一 0別之間,真卵雙生子則在 0后 1 一 0.75 之間 (Freeman & Keller ' 1963

; Matheny 1976 ; Werner' 1973) 。 三、影響嬰見智力發展的因棄 嬰見智力發展除了與年齡息息相關之外(譯合令,民 72. 蘇建文,民 73 ; Bay1ey , 1969) , 其生活環境與經驗亦頗為重要。 Bay1ey 與 Schaefer ( 1964) ,在伯克萊生長研究中,曾對 54 個個案, 做從出生至 36 歲之縱貫研究,其中評定受試 3 歲以前母親的教養行為,將之分為愛護、控制、敵意 及忽視四類,並與受試之貝萊心理量表分數求相闕,發現:就男童而言,母親的控制教養行為與 子女智力分數呈負相關;而女童方面,母親的愛護教養行為與子女的智力分數呈正相關。此外, Brad1ey 與 Ca1dwell ( 1976 )研究早期家庭環境與 6~36 個月嬰見智力間的關係,受試為 77 名 6 個月 大的嬰見,以貝萊嬰見發展量表來測其智力發展狀況,並以家庭環境評量表 (Home 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 簡稱 HOME) 來評定其家庭環境。到了三歲以後,再以斯比智力 量表測量其智力,結果發現:家庭環境因素中,母親對於嬰見的關懷程度與提供玩具的多寡,都 與 3 歲時智力分數息息相關。 Beckwith (1971 )則研究養母的行為特徵與養子女智力分數的關係,

(3)

F

我國嬰兒智力發展之研究 • 55 •

結果發現:養母之社經地位與嬰兒智力分數無闕,但養母與養子女之間親子互動過程卻是重要的 因素。許多研究亦指出:家庭社經水準與嬰兒智力間的關係須至 18~24 個月之後方始顯著 (Bayley ,

1933 ; Golden & Brin, 1968 ; Golden, et al, 1971 ; Honzik, 1963 ; Kagan & Moss, 1959) 。 在國內方面,有關嬰兒智力發展的研究亦日益增多。譚合令(民 72) 曾以 150 名一歲至兩歲嬰 兒為受試,以貝萊嬰兒心理量表為工具,研究我國嬰兒智力發展情形。其結果發現:嬰見智力隨 年齡而增長,發展的趨勢與美國 1969 年常模甚為近似,父親教育程度與職業分別為重要的影響因 素。蘇建文等(民 73 )以 504 名台北市一歲至兩歲嬰兒為對象,所得之結果與貝萊之結果亦很相似。 張 H (76) 研究雙生子遺傳與環境因素對於智力發展的影響,鄒國穌(民 76 )進行高危險性新生 見之追縱研究,以及謝武勵(民 76 )研究低體重嬰兒的成長與發展時,均採用貝萊嬰見發展量表 為研究工具。由於貝萊嬰兒發展量表深受圍內研究者重視,建立全國性常模乃當今刻不容緩之工 作。 本研究小組在蘇建文教授的主持下,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申請「貝萊嬰兒發展量表常模 的建立」之專題研究計畫,使用我國修訂之貝萊嬰兒發展量表,對於我國嬰兒的身心特質進行系 列的研究,現在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本文為上述整個專案研究計畫中部分的成果。貝萊嬰見發 展量表為一適用於 2 個月至 30 個月大的嬰兒的發展工具,本文報導的是我國 2 個月至 30 個月大的嬰 兒智力發展之特徵,所得結果可供嬰兒保育及診斷之參考。 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1.各年齡組嬰兒受試在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中「心理量表」各題目之通過率如何? Z 各年齡組嬰兒受試的智力是否有所不同? 3. 各年齡組嬰兒受試的智力是否有性別差異? 4. 嬰兒受試的智力發展是否會受家庭背景等因索之影響? 此外,本研究也將附帶比較中美嬰兒智力發展的趨勢。對於上述待答問題,本研究之研究假 設為: 1.各年齡組嬰兒在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中「心理量表」各題目之通過率係隨著年齡而增加的。 Z 各年齡組嬰兒的智力發展係呈直線趨勢,隨著年齡而增加。 3. 各年齡組嬰兒的智力有性別差異。 4. 嬰見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對其智力的發展具有影響作用。 方法 一、研究覺試 本研究受試為 1680 名 2 至 30 個月大的嬰兒,共分為 2 、 3 、 4 、 5 、 6 、 8 、 10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個月等 14 個年齡組,受試嬰兒分別選自台灣北、中、南及東部四個地區,每一個地區 又分為都市與鄉鎮兩部分。北部地區受試為 672 名嬰兒,男女各半,樣本取自台北市與台北縣淡水 鎮,由於台北市為我國首善之區,居民教育程度較高,故北部地區都市與鄉鎮樣本比例為 3 : 1 。 中部地區受試為 336 名,都市與鄉鎮各半,都市樣本取自台中市,鄉鎮樣本取自南投縣烏日鄉。南

(4)

.56 • 教育心理學報 部地區受試為 504 名,都市樣本取自高雄市,鄉鎮樣本取自台南縣永康鄉,由於北部地區都市樣本 人數較多,為了平衡都市與鄉鎮的人數,南部地區都市與鄉鎮樣本的比例為 1 : 2 。東部地區受試 為 168 名,都市與鄉鎮各半,都市地區樣本取自花蓮市,鄉鎮樣本則來自花蓮縣吉安鄉。 各個年齡組的受試,再根撮母親的教育程度,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母親大專程度者屬 高社經水車,母親高中(職)程度者為中社經水準,母親圈中以下程度者屬低社經水車。 選擇受試的過程分為幾個步驟,首先由師大出具公文至各受試地區各衛生所或醫療機構,徵 求他們的同意,由其嬰見出生登記集中,按取樣的標準,選出足月、順產且健康的嬰見及其家長 之基本資料,總以書信方式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與性質,施測所需的時間,以及期望家長的配合等, 在書信發出一週之後,再打電話至家中徵求家長同意,並約定前往家中或至師大心輸系施測之時 間。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採用的測量工具為我國修訂之貝萊嬰見發展量表中之「心理量表 J 係根撮美國學

者南茜,貝萊(N ancy Bay1ey) 所編製。貝萊嬰見發展量表 (Bay1ey Scales of Infant Deve10pment ' 簡稱 BSID )修訂而成的,全量表分為心理量表、動作量表以及嬰見行為記錄表二個部分。修訂貝 萊嬰見發展量表中之心理量表共有 163 項,測驗的內容主要在評量嬰見的感覺與知覺的敏銳度、辨 別能力、反應能力、物體恆常性、記憶、學習、解決問題能力、發音、溝通能力、類化以及分類 能力等,受試嬰兒每通過一題便得到一分,所得到的原始分數可以轉換成為平均數 100' 標準差 16 的標車分數,稱為智力發展指數 (menta1 development index, MDI )。本量表在嬰萊嬰兒發展量表 使用手冊有詳細的信度效度資料,概括地況:庫李信度介於 0.75~ 0.95 之間,折半信度介於 0.78~ 0.97 之間,再測信度介於 0.80~0.92之間,評分者信度介於 0.90~0.99 之間,效標關聯效度(以中國 嬰幼見發展測驗為效度標準)介於 0.33~0.72 之間。 三、施測程序 本研究採個別施測方式實施修訂貝萊嬰兒發展最表中之「心理量表 J 由經過主試訓練之師 大心輸系(所)、家政系(所)高年級學生擔任主試,主試完全依照我圓修訂貝萊嬰見發展量表 「心理量表」施測程序進行測驗。 四、資料處理 本研究以我國 2 、 3 、 4 、 5 、 6 、 8 、 10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及 30 個月各 120 名嬰見為 研究對象,將各年齡組受試在「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中之「心理量表」的測驗結果,計分並進行 下列各種分析: 1.各年齡組受試通過「心理量表」中各項目之百分比。 2. 計算各年齡組受試智力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3. 中美嬰兒智力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的比較。 4. 以各受試的年齡、性別、出生序及家庭背景等為自懸在,智力分數為依變項,而進行變異數

(5)

F

我國嬰兒智力發展之研究 • 57 • 分析。 5. 編製各年齡組受試「智力分數與智力發展指數的對照表」。 結果與討論 一、各年齡組曼試通過「心理量表」中各項目之百分比 由於「貝萊嬰兒發展量表」中測驗項目排列之順序,結合了比西智力量表以「年齡」為基準 的順序,以及魏氏智力量表的以「分測驗」為基準的順序,故有相關的測驗項目均以情境密碼標 示之,此處結果的呈現方式亦以情境密碼為主,將相關性的測驗項目集中在一起。各年齡組受試 通過「心理量表」各測驗項目之百分比,詳列於貝萊嬰見發展量表手冊之中,格於篇幅,在此祇 作摘要式之說明:各年齡組受試通過「心理量表」中各個測驗項目之百分比統計結果看來,嬰見 智力發展符合著個體發展的原則具有連續性及階段性的特徵,除了極少數測驗項目,如 c: 對搖 鼓的反應中之「玩搖鼓 J 以及 F :紅光一一觀覺的反應中之「轉動眼睛去看燈光」等測驗項目, 可能是因為抽樣誤差或測量誤差,使得 6個月組之通過百分比比較低於 5 個月組者外,其餘各測驗 項目之通過百分比,均隨著嬰兒之年齡而持續的增加,這就是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此外,也 有不少的測驗項目顯示著發展具有陡增的現象,就是說嬰兒要發展到某種年齡階段時,才會顯著 的表現出某種能力,就如 peg-board 一情境密碼中的各測驗項目,顯現著發展至 15 、 18 、 21 及 24 個 月時,其完成 p唔-board 之時間就是明顯的不同,這種能力發展具有陡增的現象,乃提醒研究發展 心理學的學者專家在研究對象的取樣上,年齡的分組不可太大,否則不易掌捏住發展的階段性。 本研究根據和測驗項目通過之百分比所推估而得之百分比常模。本研究亦將貝萊嬰見發展量 表 (BSID , 1969 )以美國嬰兒 1262 名為標準化樣本所建立之常模一併呈現(用括號標示之) -以 收比較之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貝萊嬰兒發展量表祇建有 5%-50%- 的%的常模,而本研究增加 25% -及 75% -即共有 5% - 25 % - 50 % - 75 %及的%的常模。常模表詳見指導手冊。 本研究發現,中美嬰兒的發展常模極為一致,但也有部分測驗項目顯示出我國嬰兒發展較為 快速些,或遲緩些的。透過這種常模的比對,使我們更能深信利用美國貝萊嬰兒發展量衰,建立 適用於我國嬰兒發展模的需要住了。 二、各年齡組曼說智力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根據標準化樣本中受試在「心理量表」的作答反應,可以計算出受試智力的原始分數。計分 法是受試嬰兒每通過一題得一分,總共通過的題數即為其智力的原始分數,原始分數愈高,表示 嬰見的智力發展愈好,反之原始分數愈低,則表示嬰兒的智力發展愈差。 本研究先計算各年齡組社經水準上、中、下的男、女嬰兒受試之平均得分及標準差,再單獨 以性別為分組標準而計算平均得分及標準差,最後計算各年齡組受試智力原始分數之平均數與標 準差,所得結果如表一。各年齡組受試智力原始分數的平均數,經製圈,結果如圈一。表二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示各年齡組曼試者平均得分並不相等。

(6)

教育心理學報 由表一、及國一可知各年齡組受試之智力的平均數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增的趨勢。其直線 趨向 F 檢定結果達 0.001 顯著水準。此種結果頗符合在發展階段中,個體的智力有隨著年齡而成長 的發展原則。 • 58 • 受軾年齡 」泊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 i 口月 iu 月 i9 月 J8 月 i7 月 i6 月 i5 月 i4 月 l//l FhdηUphdnuphdnuphdnuphdnuphdnUEdnUEdnukdnUEJnUEdnUEdnUEJnUEdnUEdnu EUCUEdphdauYA-qJqJ9 臼弓,恤, 1 , inununynyoooo 司1ηtauauphdphdauyauyqdqJ 弓, Hnr 包 lIll-Ill-Ill--心理分數 受試年齡變項在智力分數上的趨向分析圖 圖一 受試智力原始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付

2月 3月 4 月 5月 6月 8月 10月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車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車差 平均數標單差 平均數標車差 平均數標單差 上 28.70 4.14 39.85 7.23 47.40 5.89 62.45 4.54 73.25 7.91 88.05 4.14 93.35 4.93 男 中 29.35 4.77 37.85 5.41 48.30 4.28 63.85 8.97 73.55 7.42 87.05 3.09 94.45 5.09 下 26.40 6.32 39.50 4.44 46.90 6.47 59.55 6.44 72.8日 7.39 86.30 5.35 91.15 6.62 小計 28.12 5.22 39.05 5.78 47.53 5.55 61.95 7.01 73.20 7.45 87.13 4.28 92.98 5.68 上 29.45 4.16 41. 90 6.21 49.35 6.05 61ι。 6.15 72.80 6.07 86.60 3.60 95.50 中 27.85 6.10 38.55 4.20 48.40 5.87 61. 20 6.30 71. 75 7.78 87.60 3.32 94.85 4.84 女 下 28.05 5.78 38.30 5.99 47.50 6.40 60.10 8.42 74.35 3.80 85.15 4.52 93.25 4.19 小計 28.45 5.37 39.58 5.69 48.42 6.06 60.97 6.95 72.97 6.10 86.45 3.92 94.53 4.98 合 28.28 5.28 39.32 5.72 47.98 5.80 61.46 6.97 73.08 6.78 86.79 4.10 93.76 5.37

(7)

研 2 我國嬰見智力發展之研究 • 59 • 裹一 曼試智力原抽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仁j

12月 15月 18月 21 月 24 月 27月 30月 平均數標車撞 平均數棚畫展差 平均數標單差 平均數棟晶體差 平均數標車差 平均數標車差 平均數標車差 上 104.90 5.77 119.45 3.50 127.25 3.23 135.10 15.03 147.7日 8.3日 149.18 9.9日 156.11 4.96 中 104.05 5.57 120.60 4.62 128.75 7.04 137.60 7.62 144.35 10.23 152.00 3.37 154.76 7.13 男 下 102.95 5.24 119.65 5.29 127.35 4.74 141.25 8.01 15日 95 7.74 155.67 4.90 159.70 2.67 小計 103.97 5.49 119.90 4.48 127.78 5.2日 137.98 10.89 145.33 9.67 152.85 6.4日 157.06 5.06 上 106.50 5 日2 12日 60 4.16 128.65 4.42 135.65 6.3日 146.25 6.61 153.12 6.7日 155.81 5.48 中 103.75 5.96 12日 .35 4.33 129.55 5.62 139.75 6.74 148.90 8.65 152.88 7.59 159.53 4.72 女 下 106.10 5.20 121.35 4.31 132.8 日 6.58 143.4日 8.47 151.75 6.97 156.43 2.68 158.72 3.77 小計 1 日5 .4 5 5.46 120.77 4.22 130.33 5.80 139.57 7.78 148.97 7.68 153.57 6.6日 158.12 4.57 合 104.71 5.5日 12日 33 4.35 129.06 5.63 138.78 9.46 147.15 8.88 153.21 6.72 157.57 5.04 」一一 表二 曼試年齡聾項在智力分數上的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源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 F 值 年齡 3015593.49 13 231968.73 5638.548..* 誤差 68538.90 1666 41. 14 總和 3084132.39 1679 1836.89 .**p<O.OOl 三、中美嬰見智智力分數之上七較 為了瞭解中美兩國嬰兒智力的發展情形,本研究特別將研究結果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與貝萊 原量表的研究結果並排,如表三。由表三可知中美嬰兒智力發展的情形極為相似,具有直線趨向 的特徵,另外也發現我國嬰兒原始方始分數的平均數較之美國同年齡組者為高,足見有另行制訂 常模的需要,至於 MDI 兩個相同,乃是意中主事。

(8)

.60. 教育心理學報 表三 中美嬰見智力分數之比較 分數 數 (MDI)

類 J1U

年 計 本研究資料 美 BSID 常模 本研究資料 美 BSID 常模 齡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2 月 28.28 5.28 25.10 6.00 100.01 15.99 100.00 16.00 3 月 39.32 5.72 36.70 8.30 100.01 15.99 99.90 16. 30 4 月 47.98 5.80 45.90 8. 30 99.99 16.00 99.80 16.30 5 月 61. 46 6.97 58. 70 8.40 100.00 16.00 100.00 16.00 6 月 73.08 6.78 71. 80 8.80 100.01 16.00 100.20 16.90 8 月 86.79 4. 10 83.00 4.30 100.01 16.00 99.80 15.90 10 月 93.76 5.37 92.60 6.00 100.00 16.01 98.90 15.80 12 月 104.71 5.50 102.60 6. 10 100.00 16.00 100. 10 15.90 15 月 120.33 4. 35 113.80 6.40 100.00 16.00 100.00 16.20 18 月 129.06 5.63 125.40 7.40 100.00 16.00 100.00 16.00 21 月 138.78 9.46 137.00 8.30 100.00 16.00 100.20 16.30 24 月 147. 15 8.88 144.60 8. 50 100.00 16.00 99.90 16.30 27 月 153.21 6. 72 151. 60 7.30 100.00 16.00 100.00 16.00 30 月 157.57 5.04 154.40 6.60 100.00 16.00 99.80 四、曼試年齡、性別、軍底背景對智力發廣之影響 付受試性別與年齡學項在智力分數的學異數分析 本研究以受試性別與年齡為分類變項,所得統計結果如表四及表五,由表五可知年齡與性 別的主要效果均顯著,其中年齡因素對智力發展之影響作用己如前述,至於性別主要效果顯著, 乃表示男、女平均數不相等,女嬰見平均數遠較男嬰見平均數為高。 衰四 不同性別的各年齡組曼試智力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付

區還

2 月 3月 4 月 5月 6月 人數平均數標畫展差 人數平均數揮車撞 人數平均數額單釐 人數平均數額單差 人數平均數額準差 男 60 28.12 5.22 60 39.07 5.78 60 47.53 5.55 60 61. 95 7 日 I 6日 73.20 7.45 女 60 28.45 5.37 60 39.58 5.69 60 48.42 6.06 60 60.97 6.95 60 72.97 6.10

(9)

聽. 我國嬰見智力發展之研究 • 61 表四 不同性別的各年齡組曼試智力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口

l流

8月 10月 12月 15月 18月 人數平均數檬準差 人數平均數棚草種 人數平均數揮畫展差 人數平均數棚準差 人數平均數攘畫展差 男 60 87.13 4.28 60 92.98 5.68 60 103.97 5.49 60 119.90 4.48 60 127.78 5.20 女 60 86.45 3.92 60 94.53 4.98 60 105.45 5.46 60 120.77 4.22 60 130.33 5.80 表四 不同性別的各年齡組曼試智力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臼 拜齡組 21 月 24 月 27月 30月 要五 曼試性別與曼試年齡變項在智力分數上的變異數分析 變異來源 離均差平方和 自 由 F 值 性 眉目 間 349.26 349.26 年齡 間 3015706. 16 13 231977.40 8.53 • 5663.04 •• 性別×年齡 518.05 13 39.85 0.97 誤 總 差 67671. 60 1652 40.96 和 3084132.39 1679 1836.89 .p<0.05 ..p<O.OI 口家庭背景對嬰兒智力發展影響之分析 本研究分別就嬰兒受試之年齡、家庭所膺地域(北、中、南、東)、家庭所厲地區(城、 鄉)、出生序、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職業,以及照顧方式等進行分析,結果詳如手冊,本文 祇整理重要之發現,略述如下: 1.嬰兒的智力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成長,具有直線趨向的發展特徵。 2. 嬰兒的性別問智力之平均數有所不同,女嬰兒的智力平均數,比男嬰兒智力平均數為高。 3. 在 3 、 5 、 21 、 24 月組中,都市嬰見智力平均數,比較鄉村嬰兒智力平均數為高,其餘各年齡 組平均數沒有不同。 4. 嬰兒的出生序間智力之平均數有所不同,概括地說老大組的智力發展較老二、老三組者為價。 5. 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職業類別,及家庭型態等家庭因素,均對嬰兒智力的發展產生 了影響。 a 不同照顧方式對於嬰兒智力之發展,並不產生影響作用。

(10)

.62 • 教育心理學報

五、智力原始分數與智力發廣指數之對照表

智力發展指數 (rnental developrnent index, MDI )是一種標準分數,與美國斯比離差智商具有

相同的意羲和性質。本研究係將各年齡組受試智力原始分數編製累積次數分配衰,循常態化轉換 而得到典型標準分數(即 Z 分數) ,然後遵照直線轉換成平均數為 100' 標準差為 16 的智力發展指 數 (MD I) ,這些 MDI 的數值介於 50~150 之間。 本研究所制訂之常模對照表詳列於手冊之中。 結論 本研究就我國台灣地區 1680 名(男、女各半) 2 個月至 30 個月大的嬰見,實施我國修訂貝萊嬰見 發展量表中的心理量衰,由受試的反應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下列的結論: 1.嬰見的智力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成長,具有直線趨向的發展特徵。 1 嬰見的性別間智力分數之平均數有所不同,女性嬰兒的智力平均數,比男性嬰兒的智力平均數為 高。 3. 在十四個年齡組中,只有四個組都市嬰見智力的平均數,比鄉村嬰見智力的的平均數為高,其餘 各年齡組平均數沒有不同。 4. 嬰見的出生序間智力之平均數有所不同,概括地說,老大組的智力發展較老二、老三組為價。 5. 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職業類別及家庭組織型態等家庭因素,均對嬰兒智力的發展產生 7 影響。 a 不同照顧方式對於嬰兒智力之發展,並不產生影響作用。 7. 中美兩國嬰兒智力發展的趨勢極為相似,具有直線趨向的特徵,唯我國嬰見智力原始分數的平均 數較之美圍同年齡者為高。 參考文獻 李鐘祥(民 70 )中國嬰幼兒生長、寶康及養育之縱式研究。台北市,醫學文摘出版社。 初正平(民 63 )雙親態度與幼兒之創造力:文化間的比較。中孽,i}盟,刊,嗨, 52-72 。 邱維城(民 68 )兒童及青少年體格與基本體能之發展研究。歡育心理學報, 12 ' 35-50 。 林心智(民 60 )中國嬰孩語音發展。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報告, 13 ' 191-195 。 徐澄清、廖佳鶯、余秀麗(民 62 )嬰幼兒寶康測酸。台北見童心理衛生中心見童研究小組編薯,杏 林出版社。 徐澄清等(民 67 )學齡前見童發展量表之修訂及初步常模之建立。中華民圖小兒科留學會雄髓,嗨, 2 。 張証(民 76 )遺傳與環境因素對智力發展相對影響,兒童及青少年設展論文績。 鄒國穌(民 76 )高危險性新生見之追縱研究,兒童及青少年費員蛤文績。

(11)

我國嬰見智力發展之研究 .63 •

謝武勵(民 76 )低體重新生見的成長與發展,兒童及青少年噩廈前文集。

譚合令(民 72) 一處至三處蟹見智能噩廈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等(民 73 )一處至二處聾兒身心特質疆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研究報告 蘇建文、鍾志從(民 74 )母親養育嬰見方式之調查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第+八期, 117-148 頁。 Alidrich, C. A. & Norval, M. A. (1946): A developmental graph for the first. Journa1,of Pedíatrícs,

29, 305-308.

Appleton, T., Clifton, R. & Galberg, S. (1975):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competence in infancy. In F.D. Horowitz (ed.), Revíew of chí1d deve1opment, Vo1. 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33).

Bayley, N. (1933): Mental growth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61 children by repeated tests. Genetíc Psycho1ogy Monographs, 14, 1-92.

Bayley, N., & schasfer, E. s. (1964): Correlations of matemal and child behaviors with development of mental ability: Data from the Berkeley Grow Study. Monographs of the Socíety for Re-search ín Chí1d Deve1opment, 29 (97).

Bayley, N.(l965): Comparisom of mental and mother test scores for ages 1-15 months by sex, birth order, race, geographical locomotion, and education of parents. Chí1d Deve1opment, 36, 379

-412

Bayley, N .(1969): Manua1 of Bay1ey Sca1es of Infant Deve1opment. New York: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Beckwith, L.(l971):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irbutes of mothers and their infants' IQ scores. Chí1d De-ve1opment, 42, 1083-1097.

Bradley, R.H. & CaldwelI B.M.(1976): Early home environment and changes in mental test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from 6 to 36 month. Deve1opmenta1 Psycho1ogy, 12, 93-97.

CattelI, P.(1940): The measurement of ínte1lígence ín ínfants and young chí1dren. New York: science Press.

Eichom, D. H. (1969): Deve1opmenta1 paraJ1e1s 卸的e growth of parents and theír chí1dren. Presidental Adress, Division 7 APA, September.

Field, C.E. & Baber, F.M.(1973): Growíng up í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 D.G., & Keller, B.(1963): Inheritance of behavior in infants. Science, 140, 196-198. Gesell. AL.(1928): Infancy and human growth. New York: Macmillan.

Gesell, AL. (1929): Maturation and infant behavior pattem. Psychol. Rev., 36, 307-319. Gt:sell, AL. & Amatruda, C.S.(1967): Deve1opmenta1 dígagnosís. New York: Harper & Row.

Golden, M. & Br凶 s, B.(1976): Social class and infant intelligence. In M. Lewis(ed.), Orígíns of ínte

lJí-gence. New York: Plenam, 299-351.

Golden, M. & Brins, B., Bridger, W. & Moss, A. (1971):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mong black preschool chilren. Chí1d Deve10pmenι4之 37-45.

Honz址, M.P. (1963): A sex difference in the ago of onset of the parent-child resemblance in inte

1li-gence. Journ羽 a1 of Educ,臼'at白10.仰InsυT T

(12)

1jji

教育心理學報

Berkeley Growth Study results. Chi1d Development, 30 (1970), 325-332.

Keesen, W., Haith, M.M. & Salepat仗, P 耳. (1970): Infancy, In Mussen, P.H. (ed心 Carmíchael's man-ual of chi1d psychology. John. W iley, N ew Y ork.

Lewis, M. & McGurk, H. (1972): Evaluation of infant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Infant • 64 •

Lab., Princeton, N .j. Science, 1. 1174-1177.

MaCall, R.B. (1979):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1ectual functioning in infancy and the prediction of later I.Q. In J.D. Osofsky (ed.), Handbook of infant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ey, 707-741. Matheny, A.P Jr. (1975): Twins: Concordance for Piajetian-equivalent items derived from Bayley mental

tes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 224-227.

N ichols, P L. & Brom an, S耳. (1974): Fami1y resemblance in infant ment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0, 442-446.

Werner, E.E. (1973): From birth to Latency: Behavior differences in a Multiracial group of twins. Child Development, 44, 438-444.

Wi11iams, J.R. & Scott, R.B. (1953):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egro infants: IV. motor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hi1d rearing practices in two groups of negro infants. Chi1d De-ve1opment, 24, 103-121.

(13)

T

我國嬰見智力發展之研究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25, 53-65.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hina.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Toddles from One to thirty month Old

Ching-mingLu

,

Chien-wen Su

,

Shoo-may Chen

,

Jyh-tsorng Jong and Ching-Yuan Chang

ABSTRACT

• 65 •

The pu 中ose of this study aims at standardizing the Mental Scale of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em肘, establishing age norms for Chinese infants and toddl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m 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function of infants. These knowledge can be for infant caring and clinicat di-agosi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1680infants and they are divided into 14 age groups from one to thirty month old. each subject has been given the mental scale of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The rate of passing each item in the mental scale of 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s increases along with age according to a linear tendency.

2. The mental scores of the subjects increases with their age according to a linear tendency. 3. Female subjects have higher mental scores than male subjects.

4. In the 3, 4, 21 and 24 month age groups, subjects of city residence have higher mental scores than 出 e subjects of country residence.

5. Ways of caring infants have no effects on the mental scores of the subject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發展階段 嬰幼兒期 童年期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生理成長.. 智力發展

能見度是指 正常視力 的人能夠看到和辨認出適合目標的最大距離︒...

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 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 都有全 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 斷自學、思考、探 索、創新和應變。」.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