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學探實達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科學探實達"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Earth Science

科學探實達

-以地科教案為例

掃描QRcode,

下載教材電子檔 教師 王尊信

中港高中

緣起

一、突破地科實作限制,找出可行主題:

教育部頒訂的十二年國教課綱,明訂「科學 探究與實作」是部定必修,占4學分。「旨在以 實作的過程,針對物質與生命世界培養學生發現 問題、認識問題、問題解決,以及提出結論與表 達溝通之能力」。因此各個學校的自然科老師,

莫不努力學習熟悉探究與實作的教學。

自然科4科中,地球科學的實作受限於探討 的場域太大(例如:海洋實作對山邊的學校而 言,幾乎是不可能)、學校設備不足(例如:

天文實作受限學校未必配備有天文望遠鏡的器 材),施行有一定的困難度,叫好又叫座的教案 則更難得。因此,我把最近幾個可行的地科探究 與實作的主題列出來(如圖一),提供給有興趣 的老師參考。

二、課程的命名與設計:

我在中港高中試行的高一多元選修「地科探

班級人數達到三十人,常常呈現滿班的狀態。會 命名為「科學探實達」是因為十二年國教課綱 明訂「以探究教學法,實作評量,進行表達分 享」。既然以表達與分享呼應總綱的「自發、互 動、共好」精神,所以我覺得探究與實作要加上

「達」才會完整,所以用在地科,就變成「地科 圖一

(2)

Earth Science

十二年國教課綱,預定在108學年度實施,

目前全國各高中發展探究課程的腳步不一。以臺 北市與高雄市而言,許多學校(如麗山高中、成 功高中、前鎮高中…等)發展特色課程有相當多 的實務經驗,已經邁入最高階的統整課程、協同 教師、完整4學分的課程,這些學校有許多探究 與實作的教學實例可以參考。但是以協同教學而 言,必須透過共同備課、觀課與議課機制,各校 軟硬體環境未必能配合。所以筆者懷抱野人獻曝 的精神,以此單一課程、單一教師、18節的課程 模組設計,提供各方先進參考,有不足或錯謬之 處,尚請不吝指教。

圖二

課前準備

一、教學進度表:

在課程設計的準備,十八週課程進度分配 表、PPT、評分(量)策略(grading policy)、

學習單設計,這些都是必須事先準備好的教材與 教法。「不要等到完全準備好才開始,但也不要 完全沒準備就開始」,利用滾動式的修正,選擇 自己與校內既有的教學優勢與資源,這樣才能在 穩定中求成長發展,不至於變成壓力過大的負 荷。

「地科探實達」主要分成四個部分:1課程 大綱介紹與評分標準、2探實示範、3專題製作 與4發表與分享。

在非傳統講述法的特色課程、無紙筆測驗的 開放性探究課程,第一節課建議要講清楚評分 標準,以地科探實達課程為例:課堂出席態度占 30%、期末報告占40%、facebook參與占30%。

第2部分的探究與實作示範,是因為學生與 老師都太習慣傳統講述教學法,因此需要先熟悉 一下探究與實作有什麼「心法」,比如說:探究 的過程當中,如何從失敗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是很 重要的,這樣的經驗比答案本身更具有意義。另 外,「如何設計實驗」是課程裡最困難的部分,

實驗失敗往往也是學生卡關的地方,如何拔尖扶 弱,善用有限的時間是課程成敗的關鍵之一。

既然名之為「地科探實達」,表示表達力也 是相當重要的。各校學生、各屆學生各不相同,

有的活潑能言善道、有的安靜不輕易表示意見。

因此,利用六週的時間,給各組分組討論自己要 報告的題目,從合作中完成任務,也是課程中要 多花心思的地方。

最後,發表與分享,要教導學生用善意的眼 睛來看彼此的作品,學習別人的成果報告與巧 思;另一方面,也要教導學生如何侃侃而談、態 度從容而不玻璃心,用科學論述為自己的觀點答 辯。這些都是平常講述教學比較難以達致的高階 教育目標,透過探究與實作實踐這些高階目標,

是本課程的核心價值。

圖三

(3)

Earth Science

科學探究 MIT - 地科

教學進度表

週次 課程名稱 上課內容 發展活動 評量標準 1 課程簡介 簡介課程由

利用影片引起 動機

簡介評分標 準

2∼3

引導探究 1、2

探究如何探 究

引導討論:

請利用網路查 詢,什麼是探 究教學法?

完成探究方 法的學習單

4∼5

引導實作 1、2

如何實作 引導討論:

科學實驗的步 驟

完成實作的 課程參與

6∼7 引導探究 3、4

發現問題、

形成假說

表揚上次探究 表現優秀組別

Facebook社 團討論 8∼9 引導實作

3、4

設計實驗、

論證建模

表揚上次實作 表現優秀組別

Facebook社 團討論 10

空白週/ 進度調整

此部分對於 新課程非常 必要

自由進度 自由進度

11∼16

專題製作 前10分鐘引 導專題製作 的進度、後 巡視各組給 予必要協助 與討論

表揚進度達標 的組別,鼓勵 進度落後的組 別

專心討論、

並完成小組 長分配工作

17∼18

發表 共分6組,

每組10∼15 分鐘

以媒體報導,

鼓勵學生勇於 發表

報告是否符 合探究與實 作的精神

二、運用其他資源:

好的教案,要能夠容易複製再用,在課程執 行的過程中,課堂實踐的紀錄是一項讓老師頗 耗心思的事。經過幾輪測試,開課前,我會使用 Facebook的社團,讓學生用PO臉書的習慣,來 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搭配小組合作加分(小組 成員會很樂意提供自己組員wifi功能),讓老師 有更多時間可以幫助還沒找到題目的小組,不必 忙著拍照上傳。經過三輪課程的測試,以中港的 學生而言,這樣的方法還蠻有效的。但是建議老 師在實施的時候,可以因應各校的軟硬體設施而 做些微調整。

圖四

簡易教案與 PPT

一、簡易教案:

1. 開課資訊:

學年 104-2、105、106

科目名稱 物聯探實達(舊名:中港探 實達、地科探實達)

開設年級/學分 高一/1學分

師資來源 內聘

選修方式 跑班上課

使用教材 自編教材

2. 共通教案:

時間軸 教學活動

0:00∼5:00

(5 min)

- 準備活動

0-1 教室借用登記,各組點名 0-2 上週進度回顧

5:00∼15:00

(10 min)

1 發展活動 1-1 引起動機 1-2 講解本週任務 15:00∼45:00

(30 min)

2 實作活動

2-1 根據進度進行討論或實作 2-2 巡視各組給予必要的協助 45:00∼50:00

(5 min)

3 總結活動 3-1 恢復場地 3-2 交代作業

(4)

Earth Science

(5)

Earth Science

科學探究 MIT - 地科

(6)

Earth Science

課程目標與研究主軸

一、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層次:

筆者在物理搜查線第17期「物理特色課程之 策略與實作」一文中,曾經提出:一個好的特色 課程設計,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四個層次:

1 上手容易:老師不需繁複準備、學生不需繁 複準備。

2 容易複製:不需特殊器材、不需特殊技能。

3 高階教育:能達致合作學習、表達分享等。

4 叫好又叫座:內容具有一定深度、可實地操 作。

本課程以這四個層次為目標,希望能讓老師 好教、教好;學生好學、學好。

圖六

二、5E探究與探究的四層次:

目前探究教學法的種類很多,其中以5E探 究(Bybee and Landes,1988)為主流,所謂 5E就是參與(Engage)→探索(Explore)→

解釋(Explain)→精緻化(Elaborate)→評量

(Evaluate)。

而 在 探 究 的 歷 程 中 有 四 個 層 次 (B e l l , Smetana, and Binns,2005):驗證性探 究 (Confirmation inquiry)→結構性探究

(Structured inquiry)→引導性探究(Guided inquiry)→開放性探究(Open inquiry)。

在本課程中,以5E探究為主軸,並考量中 港學生為社區高中PR值大約50∼70的中等程 度,探究教學法的舊有經驗也不是很多,所以採 用結構性探究與引導性探究。

形成性評量

以下p7∼8提供一組學生的期末報告供參 考。因為中港高中位在梧棲的海邊,鄰近亞洲 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臺中火力發電廠,所以常 常可以看到PM2.5超標的紫爆新聞。這一組學生 想探究PM2.5是由本土汙染源(臺中火力發電廠 或中龍鋼鐵公司)或境外汙染源(中國的髒空氣 藉由大陸高壓傳到臺中)所造成?因此,利用下 載中央氣象局的天氣圖,對比環保署查PM2.5指 數,再實際拍攝中港與臺中火力發電廠的照片,

便可得到推論:並不是每次的霧霾PM2.5紫爆,

都是由臺中火力發電廠所造成的。

(7)

Earth Science

科學探究 MIT - 地科

(8)

Earth Science

圖七

(9)

Earth Science

科學探究 MIT - 地科

結語

一、探究教學的幾個心法:

1 形成性評量:探究重視的是過程,而不只是 結果。

2 容錯的失敗學(learn from failure):探究 過程容許失敗,但是不鼓勵盲目的trial and error,要找出嘗試背後的科學原理。

3 可以問方法,不能問答案:探究教學,老師 一定要忍住,不能因為沒有時間而直接告訴 學生答案。當時間不夠的時候,寧可下次重 來,也不能草草結束。

4 理性思辨(辯):探究所得到的結論不可以 過度解釋,要禁得起批判與檢驗。對於別人 提出質疑的觀點,能夠有論述的能力。

二、傳授學生的實作心法:

1 用自己的拳頭,打別人的肚子:滾動式修 正 , 善 用 舊 有 的 資 源 , 別 貪 多 、 貪 新 、 貪 快。

2 減廢減量碳足跡:多用手邊的資源回收當材 料,做出來的成品會有驚喜,而且基於環保 愛地球的概念,實驗器材要盡可能減廢、減 量,減少碳足跡。

3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平常多看、多 聽、多想,或請學長姐來示範,自然可以累 積靈感。

4 別接天上掉下來的刀子,除非你有練過:太 炫麗的教學方法,必定有不為人知的苦工,

沒試過,最好不要貿然嘗試。

三、利用Facebook的社團:

可以輕鬆收集課堂紀錄、與學生互動、交代 作業,是很好用的技巧。例如:在專題製作的階

圖八

四、探究教學法搭配實作評量,有一 定的困難度:

尤其大考中心宣布「科學探究與實作」將納 入學測的範圍,可能以填充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 命題。這樣的考招連動為108學年的實施增添許 多不確定性。然而,老師教好,學生才有可能學 清楚,冷靜反思,這一輪的教學可能還有許多可 改進的地方。然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透過 滾動式的修正,能讓科學探究與實作的輪廓越來 越清晰,相信在下一輪的實施有更進步的可能。

謝詞

感謝科技部高瞻計畫辦公室經費支持,「物聯 網裝置對話互動科學實驗課堂實踐」,中港高 中,MOST 106-2514-S-791-001; MOST 106- 2514-S-791-002,臺中教育大學王讚彬教授、

靜宜大學王孝熙教授、劉國有教授指導。

感謝中港高中「臺灣大道」特色課程研發之 大、小評量,彰化師大林國楨教授指導。

感謝彰化師大師培中心劉世雄教授指導,

「物聯探實達教學實務研究」,收錄於五南 出版社專書,ISBN 9789571194752。

感謝屏東女中(2017.11.2)、彰化師大理學 院 洪 連 輝 院 長 (2017全國自然領域探究與 實作研討會暨教學工作坊,2017.7.21)、

龍騰講堂(2017.3.25)、中港教師讀書會

(2017.3.20)邀請,分享探究與實作教案與 教學實務心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1040818公聽 會版本),【探究與實作】課程分為探究與實作

108課綱即將上路,高中即將出現一門「探 究與實作」,而大部分的老師在當學生的階段與

30 高雄市立國民中學兼行政職務教師減課標準表 國中教育科 31 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及兼任行政職務人員每週授課節數編排要點 國中教育科 32 高雄市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甄選暨介聘作業要點

陳威成 臺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勞動部勞 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 吳佳儒

45 機器人 佳作 潘鵬宇 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45 機器人 佳作 周柏丞 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45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 15 配管與暖氣 006 廖威辰 臺中市立臺中工業高級中等學校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15 配管與暖氣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高中部國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英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數學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