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史教育第 14 期 2009 年 6 月

295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一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吳珊妃*

教育界日漸重視「資訊融入教學」的授課方式,在以講述 法為主的中學歷史教育中,利用影視資料作為授課補充教材, 將能更有效的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o 國中教科書由於長期受到「國族主義思維」與「政治意識 型態 J f!iJ干預,因此在歷史的論述上,或不免會有所偏頗,甚 至刻意忽略其他族群的歷史地位,由此可見純粹傳授教科書的 內容會產生盲點,甚至淪於主觀,因此搭配影視教材的使用, 或許能夠提供不同面向的歷史觀點,以彌補若干教材內容的不 足。 2008 年由客委會所資助拍攝,以客家人的視角出發,並匯 入了福佬人與原住民的元素,完成了這部融合台灣各族群通力 合作抗日的電影作品一《一八九五} ,在媒體多方的宣傳之 下,重新喚起了台灣人民對於那段歷史的記憶。 本文從幾個部份切入,說明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上的運 用。首先,陳述 1895 年台灣人民「乙未抗日」的歷史情況;其 次,記敘並綜合各版本教科書對於「乙未抗日」的描述;再 者,就電影《一八九五》文本進行分析,並呈現影片中客家人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2)

296

吳珊宜己 歷史教育第 14 期 抗日的情況,以及台灣各族群間的合作抗日;最後,淺談該如 何運用此部影片,將其與教科書、歷史教育結合,進而說明影 視教材對於歷史教育的補充作用及其意義。 關鍵詞:一八九五、乙未抗日、客家抗日、影視教材、歷 史教學

(3)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297

畫、緒言

近年來台灣學界興起了一股以影像資料做為歷史研究的風 潮,並且在各大專院校都有開設額似的課程。而我們把這門學問

稱之為「影視史學J , I 最早將「影視史學」觀念傳入台灣的學者

是周樑楷老師,為台灣史學研究方法提供了一項新的途徑,另外 他更擴大影視的範間,使台灣的影視史學更加寬廣與豐富,此一 研究方法對於史學研究而言,無疑地提供了新的視野與角度來重 新檢視歷史,或是彌補、擴充了我們對於史實的認知。 隨著科技化的發展與進步,教育界也越來越重視「資訊融入 教學」的授課方式,政府也極力的提倡把多媒體教材運用在教學 之中,藉此將教學活潑、生動化,如此使用得當的多媒體教學更 將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在以講述法為主的中學歷史教育中, 利用影視資料作為授課補充教材,將能更有效的刺激學生的學習 動機,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傳統的歷史教育大多是以教科書為主,甚少會使用到其他的 教學媒體。一方面是因為學校考試進度與授課時數不允許,另一 方面則是教師本身也缺乏此方面的知識或能力,於是使得歷史課 程的傳授,基本上落入於對教科書的複誦。而國中教科書由於長 期受到「國族主義思維」與「政治意識型態」的干預,因此在歷 史的論述上,或不免會有所偏頗,甚至刻意忽略其他族群的歷史 l 其對影視史學所下的定義為:一、以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符號,傳達人們對 方?過去事實的認知;二、探討分析影視歷史文本的思維方式或知識理論。周樑 楷. <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區的反思>' {台大歷史學報} •

23

( 1999)

.頁 446-448 。

(4)

298

吳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地位,由此可見純粹傳授教科書的內容會產生盲點,甚至淪於主 觀,因此搭配影視教材的使用,或許能夠提供不同面向的歷史觀 點,或是彌補若干教材內容的不足。 2008 年由客委會所資助拍攝,以客家人的視角出發,片中除

了敘述客家義民們奮勇抵抗日軍的精神外,更匯入了福佬人與原

住民的元素,完成了這部融合台灣各族群通力合作抗日的電影作 品一〈一八九五> '並號稱為史上第一部以「客語」發音的電 影。由於此片開出亮麗票房成績,在媒體多方的宣傳之下,重新 喚起了台灣人民對於那段歷史的記憶。 就台灣的歷史來說, 1895 年(歲次乙未)是相當關鍵的一年, 對大多數的台灣人民而言,更是淒風慘雨的一年。面對清朝政府 無情的割讓,台灣人民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必須承受茍決定的

命運。當日本近衛師團逐步的接收,台灣的義勇軍陸續在各地集

結,他們雖然缺乏現代化的武器,但保衛家圓的意識,

2激發他們

用最原始和簡陋的武器重挫日軍,寫下可歌可泣的抗日悲歌。 然而綜觀各版本的國中歷史教科書都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 就是關於 1895 年「乙末抗日」的歷史,大多僅敘述由清朝官員們 創設之「台灣民主國」的抗日,對於台灣各地人民的抗日事件, 大多草草帶過,更甚者直接忽略不寫。此一現象,長期以來為文 2 透過吳濁流的小說《台灣連翹}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 1895 年台灣人民那種 源、自土地的「保鄉衛氏」的反抗意識,如文中提到「台灣被日本佔據後﹒全民 一致抗戰的意識很熾烈。全體島民都作著主權恢復的夢。」吳;蜀流. {台灣達 翹} (臺北:草根出版社.

1995)

,頁詣。另外,關於反抗精神的論述,黃俊 傑也有相關說明,他認為台灣社會一直存在著「動態精神J .而其具體表現則 在於「四百年來先民從閩粵各地移民來台開拓寶島,明鄭時代反抗清朝政權, 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日本建民當局...0 J 黃俊傑. {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 望} (臺北:台灣大學出版本土,

2006)

,頁 251 0

(5)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一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299

化界人士感到不滿,因而先後已有若干試圖補正的文學創作。例 如: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 '其中就藉由小說筆 法,描述雲嘉南地區民眾英勇抗日的史事,甚為藝文界所推崇。 客籍國寶級作家李喬大河小說《寒夜三部曲> '基本的敘事 年代從 1890~1897 '恰好是清領台灣末期,並經歷乙未抗日的台 灣社會。小說主體仍以客家移民拓墾的歷史為主,可說是李喬先 生長期關注此一課題的重要文學創作。該著作曾被公視拍成連續 劇,受到藝文界肯定。河洛歌仔戲團亦曾以該著作為底本,演出 〈台灣我的母親》戲碼,同樣受到高度注意。 藝文界的努力,使得庶民觀點的 1895 '有機會被較多民眾所 認知。即使如此,對於肩負歷史教育傳承任務的歷史工作者,似 仍應對此課題有所反省。筆者期待借用本部影片,討論影視教材

在國中歷史授學的應用,冀望能對歷史教育的發展有所助益。

筆者擬從幾個部份切入,說明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上的運 用。首先,陳述 1895 年台灣人民「乙未抗日」的歷史情況;其 次,記敘並綜合各版本教科書對於「乙未抗日」的描述;再者, 就電影《一八九五〉文本進行分析,並呈現影片中客家人抗日的 情況,以及台灣各族群間的合作抗日;最後,淺談該如何運用此 部影片,將其與教科書、歷史教育結合,進而說明影視教材對於 歷史教育的補充作用及其意義。

貳、歷史上的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

1894 年(清光緒二十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次年中國戰敗 議和,中國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於日本馬關春帆 樓簽訂《馬關條約> '決議割讓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然而,

(6)

300

吳珊宜己 歷史教育第 14 期 由於甲午戰爭的戰場始終不在台灣本島,因此台灣人民對於戰況 並不知曉,也不知將波及於己,直到條約簽訂後,人民才透過外 國洋行得知被割讓的事實。另一方面清廷並未告知巡撫唐景掘, 而是經由唐景祖向其師張之洞請示之後,才得知割台已成定局。 一時之間,全島人民「驛聞之,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

奔走相告,碧空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

3儘管唐景

祖多次與清廷交涉,仍無法改變割讓的事實,雖然清廷曾試圖依 循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模式,欲再與日本談判保住台灣,然而列 強已有考量不願介入,因此未能如願留下台灣;此外,張之洞則 建議台灣人民先自行抗日,將戰事拖上三個月之後,列強基於經 濟利益的考量,勢必有所作為,或許將能改變被割讓的事實。 另一方面台灣士紳們請巡撫唐景祖代呈「血書 J '其望援引 國際法解決台灣問題: ,-查《公法會通〉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云: 『割地須問居民能順從與否? .Jl又云If臣必順從,方得視為易

主.Jl

0

J 要求「請照公法,以民意為從 J , 4委婉地表達「民族自

決」的決心。但是,卻被李鴻章斥為「斷章取義」而未能成功。 5

最後經過多方努力與遊說,終於取得法國的支持。 5 月 19 日 至 21 日間有法國巡洋艦波頓﹒波布雷 (Beautemps Beaupre) 號官 3 iJ-山淵. (徐釀傳)

,

<小說月報}

,

9 : 3 ( 1918.3

)。又{台灣通史》描 述:事出意外,聞信之日,紳氏憤恨,哭聲震天」。連橫, <台灣通史》 (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1985)

,卷 4 , (獨立紀) .頁 70 。 4<;青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70)

, 3038' 署台灣巡撫 唐景路來電三 J .頁 768; {清季外交史料}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85)

,

卷 110 , '台撫、唐景搭致軍務處據伸氏血書稱誓不從日請照公法以民意為從這 電」﹒頁 1940 。 5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 , 3089' 大學士李鴻章來電 J (四月初七日到電報 檔) .頁 814 。

(7)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一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01

兵建議及激勵獨立,並表示台灣不獨立,法國無以介入。 6基於此

考量,士紳們於是發表宣言,成立了「台灣民主國」。然而,法 國後來卻因為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島發生叛變,於是將軍艦駛離台

灣,終止了保台的計劃。 7 自此以後,臺灣人民只好孤軍奮戰,對

抗日本的接收。 5 月 25 日成立的台灣民主國,雖然號稱為民主國,然而從其 年號「永清 J (對清表達忠誠,誓永為大清子民)以及國旗「藍 地黃虎旗 J (表示不敢觸犯龍威)皆可看出,其僅為表面的民主 國家,骨子裡仍然是效忠於清廷,其中主要的官員們也都來自於 中國大陸,因此自始至終並沒有長期抗戰的決心,所以在日軍登 陸後不久 ·6 月 6 日台灣民主國便已潰散,總統唐景桔與副總統丘 逢甲旋即拋下台灣逃往大陸,為期僅十二天的民主國於是落幕。 不同於民主國的虛有其表,接下來台灣各地義軍的奮勇抵抗,為 抗日行動揭開序幕,留下了一段動人的歷史。 當台灣民主國崩解之後,台北地區的士紳們,眼見城內呈現 無政府狀態,隨處可見燒殺擴掠,治安異常混亂,於是外國洋 行、記者以及本地企業家聯合商議,並推派代表辜顯榮等人向日 軍輸誠,並引領日軍進入台北城以驅逐暴民,保全自我的身家財 產。日軍迅速的佔領台北之後,原以為將能輕鬆而有效率地接收 台灣,沒想到一離開台北城,立即遭遇全台各地民軍的大力反 抗,激烈的對戰造成死傷無數。 隨著日軍的逐漸南下,北、中、南各地的抗日活動,大致上 可以分為三個部份:一、北部地區,桃、竹、苗地區義軍的抗 6 參看戴天昭著、李明嫂譯, {台灣國際政治史} (臺北﹒前衛出版社,

1996)

,頁 245-246 。 7 許極敗, {台灣近代發展史} (臺北:前衛出版本土,

1996)

,頁 174 。

(8)

302

吳王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戰:以該地區民間自衛組織所組成的義軍,在大科技(大漢)江 國輝、三角湧(三峽)蘇力、新竹姜紹祖以及苗栗吳湯興等人的 帶領下,與日軍發生數十次激戰,但終因不敵而退保彰化。二、 中部地區,彰化的抗戰:以新楚軍、義軍與黑旗軍協同抗戰,以 八卦山戰役最為激烈,義軍英勇抗敵,然因雙方兵力的巨大差 異,使抗日行動仍告失敗,而義軍領袖吳湯興、黑旗軍統領吳彭 年等人均於此役力戰而死o 日軍攻下彰化後兵疲馬困,再加上眾 多官兵們罹患薩疾,因此造成死傷甚多,損失龐大。三、南部地 區,彰化以南地區的抗戰:以黑旗軍為主,當地義軍為輔,隨著 彰化地區的失守,南部各地也相繼淪陷。據守台南的劉永福搭船 逃離後,台南城內一片混亂,台南紳民於是模仿台北模式,請日 軍進城。自 隨著南部地區陸續完成接收,日本便於 11 月 18 日宣告全島 平定。總計乙未抗日之戰,台灣人民犧牲人數最保守估計在八千

至一萬餘人之譜,日軍死傷則在六百餘人,病死者四千餘人。9

參、教科書上的一八九五年

教科書對於 1895 年抗日事件的書寫,大多僅交代「台灣民主 國」的成立,以及劉永福黑旗軍的抗戰,對於其他的歷史事件甚 少說明。以下分別列出康軒、南一以及翰林三個版本,對於此段 歷史的闡述,並且就此段教科書的編寫進行綜合及分析。 8 黃秀正主、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005)

,頁 170-171 。 9 翁佳音, {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 (金北:稻鄉出版社,

2007)

.頁的。

(9)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03

一、康軒版

馬關條約割台後,許多台人難以接受此一事實,企圖力挽 狂瀾,因此丘逞甲等人倡議建立「台鴻章民主國 J 推巡撫 唐景泰為總統以對抗日軍。 日軍由 j奧底(今台北縣貢寮鄉)登陸,攻克基隆,進而佔 領台北域,以台灣總督府為治台最高機構 o 此時鎮守台南 的劉永福,結合各地義軍繼續抗日。但因雙方軍力懸殊, 台灣民主國終告失敗,劉永福離開台灣。

二、翰林版

光緒 20 年(西元 1894 年) .清廷和日本發生甲午戰爭, 結果J青廷戰敗。第 2 年,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

湖害做給日本 O

當清廷割讓台灣的消息傳來後,丘 i主甲等人倡議成立「台 灣民主國 J 推舉巡撫唐景私為總統,抗拒日本的接收。 然而日軍在北部登陸後,守軍;貴敗,唐景在、丘 i主甲等人 乘船返回中國大陸。日軍進占台北域,舉行始政典禮,開 始統治台灣。 此時,鎮守南部的劉永福,仍以台灣民主國名號,結合各 地軍民繼續抗日,但由於兵力、武器與日軍相差懸殊,節 節敗退。最後,學1J 永福也退回中國大陸,台灣民主國宣告 瓦解,日人從此控制台灣全島。

三、南一版

1894 年(清光緒二十年) ,清廷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次 年,清廷戰敗,雙方接訂馬關條約,割讓台澎予日本。台

(10)

304

吳珊妃 屋史教育第 14 期 灣紳民共推唐景泰、丘逢甲等人組成「台灣民主國J '企 圖爭取外援,但未能成功。日軍進入台北舉行始政典禮之 後,在各地皆遭民眾激烈抵抗,直到最後鎮守台南的劉永 福離台而去,日軍才占領全境,開始在台澎長期的統治。 綜觀以上,可以發現各版本教科書的共同論調大致上為:甲 午戰敗後,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丘逢 甲倡議成立台灣民主國,用以抵抗日軍的接收,但並未成功,其 後由劉永福帶領全台各地義軍繼續對抗,隨著其棄守離台後,日 軍才真正平定全台,並且展開對台灣的長期統治。 面對教科書的書寫,可以檢討的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僅僅 十二天即告結束,且期間並未與日軍發生正面衝突,顯然不是一 八九五年時對抗日軍的重要組織。而真正對抗日軍接收p 份子, 該算是各地義軍的組成,而劉永福的黑旗軍僅為抗日的一支隊 伍,絕非全台各地的軍隊都由其頡導統帥。如此教科書的編排與 書寫,不免令人產生誤解。 令人尤感不解的是:在 1895 年台灣抗日接收過程中,所有版 本出現的名字,幾乎毫無例外地就是唐景屜、丘逢甲、劉永福。 事實上,唐景輯在「台灣民主國」成立的過程中,他所扮演的角 色是非常微妙而值得深究的。西方學者就觀察到他的畏縮以及保

留退路的保守心態,決定了「台灣民主國」必然失敗的根源。

10丘

10 西方學者前厚理認為「台灣民主國」在形式土的「不完全獨立J '關鍵在於唐 景幸甚為自己留一手。因為,萬一失敗,他還要面對J清青朝皇帝。 Ha叮Y

J.

Lamie句y, ‘“

'The

1895

Ta創iwan Re叩publiκc-a Si唱gnif白icωan叫It

Episode in Modem Chinese

Hi叫s叫to叮ry弘"

The Journal ofAsian Studies

,

vo

l.

xxx vii

,

no

.4,

1968

,

pp.

739-762

;蔡志祥、吳密 察譯, <一八九五年之台灣民主國一近代中國史土一段意味深遠插曲> '收入 黃富三、曹永和編, <台灣史論叢} (臺北:眾文出版社,

1980)

,第 1 輯, 頁 301-340 。

(11)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一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05

逢甲的角色,其實也是引起質疑的。連橫《台灣通史〉說,.逢

甲亦挾款以去,或言近十萬云。」 ll 丘逢甲最後死於廣東,死時還

有一位美濃出身的舉人林金城,寫下諷刺的對聯: 益台軍輛,益粵軍裝,軍法總能逃,事變兩番成大益。

非清人物,非漢人材,人言終不息,心甘一死其知非。12

可見「盜台軍齣」一事,確曾存在於時人記憶中。至於劉永 福在台南抗日,確實是令日軍較為擔心的力量。所以日本首任台 灣總督樺山資紀曾向他招降,允諾「待以將禮,送還清圓。」被 他嚴詞拒絕,表示「本幫辦奉命駐防台灣,亦當與台灣共存 亡。」頗義正辭嚴。但劉永福最後終究沒有「與台灣共存亡」 而是向日本「求和 J '表示「願將台灣讓與貴國J '但條件是要 「厚待百姓 J '且須護送他及部屬返回中國。卻遭到樺山拒絕, 表示「命祖坦夕之際,始國然求和J 劉道轉向近衛師團團長能 久親王求和,仍不得要領。在日軍逼近安平港時,還派出幕僚廖 光思登艦求和,並暗中安排逃亡事宜。最後搭乘英國商船爹利士 號,藏身於煤炭間,二度躲過日軍臨檢,倉皇逃回中國。13 以上檢討,並非筆者苛責這些歷史人物,所有曾經為歷史努 11 連橫. <台灣通史> .卷 36· (丘逢甲傳〉。又茲「傳記」最後有連橫的評 論連橫曰 w 逢甲既去,居於嘉應,自號倉海君,慨然有報秦之志。觀其 為詩,辭多 i1主越,似不忍以書生老也。成敗論人,吾所不喜,獨惜其為吳湯 興、徐釀所笑爾。』連橫. {台灣通史〉卷 36· (丘逢甲傳) .頁 783 。連橫 的總評流露嘲諷語氣,耐人尋味 o 尤其將丘逢甲拿來與抗日犧牲的吳湯興、徐 耳棄對比,更凸顯其內在看法。 12 參看劉宰松、李筱峰合著. <台灣歷史閱覽> (臺北:自立晚報.

1995)

.頁 118 。 13 參看鄭天凱. <攻台圖錄一台灣史上最大一場戰爭>(臺北:遠流出版社,

1995)

,頁 132-133 。

(12)

306

吳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力而付出的人,或許都值得尊敬。只是令筆者感到疑惑不解的 是:為什麼壯烈犧牲的人,無法獲得歷史的書寫?為什麼那些勇 敢抗日的人只能是「各地義軍」或「各地軍民J ?為什麼獲得連 橫〈台灣通史〉高度肯定的人,卻反而無法在當代歷史教科書留

下名字?

連橫《台灣通史〉在(丘逢甲列傳)之後,接續的就是 (吳、徐、姜、林列傳) ,記載吳湯興、徐騷、姜紹而且、林崑岡 等人抗日事蹟。連橫最後總評說: 連橫曰:乙未之役,蒼頭特起,執戈制挺、受命疆場,不 知其幾何人。而姓氏無閣,談者傷之。昔武王克殷,殷人 思舊,以三監叛,周公討之。請史者以為周之頑氏,即殷 之義士,固不以此而;民其節。晉文定王,王賜陽井,陽人 不服,晉師圍之。倉萬大呼曰. ~德以柔中國,可4 以威四 夷,宜吾之不服也』。晉師乃去。請史者以為倉葛之知 義,而晉文之秉禮,復不以此而諱其言。夫史者,天下之 公器,筆削之權,雖操自我,而褒貶之誼,必本於公。是 篇所載,特存其事;死者有知,亦可無,賊。後之君子,可 以觀焉。 14 「蒼頭」一語本指「以青巾襄頭的軍隊J 0 ~史記﹒項羽本 紀}

:

I 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裴闢集解引應由 曰 I 蒼頭特起,言與眾異也。蒼頭,謂士卒車巾,若赤眉、青 領,以相別也。」連橫藉此以喻「義軍」 連橫引述歷史上幾次人民的反抗事件,作為台灣義軍反抗事 蹟的對比。例如:殷民思舊,而與「三監」同叛周朝,對於周朝 14 連橫. {台灣通史> .卷 36· <吳、徐、姜、林列傳> .頁 786 。

(13)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07

而言,反叛者是「頑民 J '但對商朝而言,他們都是「義士」。 又晉文公輔佐王業有功,周襄王以陽獎二城區賜與文公,但「陽 人不服」而反抗。晉師凰城,陽人倉葛強烈傳違反抗意志,逼使 晉師撤兵。 15連橫將台灣義勇軍的抗日事蹟,比喻為「義士」、凸

顯他們「知義 J '其他們立傳,正是希望後人能夠永遠記得他們

的事蹟。但我們的教科書卻反而完全不見他們的名字,他們的事 蹟又如何能讓「後之君子,可以觀焉」呢? ?為什麼教科書會對於乙未抗日的書寫會呈現這樣的型態呢? 或許是受到「國族主義思維」的影響,刻意捨棄台灣人民的抗日 行為不寫,只選擇由傳統仕紳、中國官員們所組成的台灣民主 國,以及由劉永幅所領導的中國黑旗軍的抗日事韻,也或許是以 這樣的書寫來弱化台灣社會真正的在地抗議精神與力量?又或者

考慮到如果過於強調義勇軍的事蹟,會凸顯台灣社會早已存在的

「反抗意識 J ?是耶?非耶?筆者不敢斷言。但可以確定目前教 科書對於「乙未抗日」的書寫,顯然是不足的。因此,電影〈一 八九五》就格外顯得具有深刻意義。

肆、電影《一八九五》文本分析

2008 年台灣出現第一部用客語發音,以客家人抗日為主的電 影《一八九五} ,此片是由李喬的劇作〈情歸大地} 16 改編而來, 並由客委會資助拍攝。〈情歸大地〉是一本以客語書寫客家人乙 未抗日情況的劇作,他的原型應該就是〈寒夜三部曲〉。本書充 15 此典故出自《國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卷 2· (周語中﹒陽 人不服晉侯> .頁 54 。 16 李喬. <情歸大地~ (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8

)。

(14)

308

吳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分展現出客家男子保鄉衛士的精神、客家婦女吃苦耐勞的形象, 面對家國即將受到侵略之時,不論男女老幼一致對外的堅毅精 神、奮勇態度相當令人感動。此書對於一般不了解乙未抗日的普 羅大眾而言,無疑地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更還原了部份的歷史, 讓我們有機會從庶民的觀點了解客家族群在當時的抗日戰爭之 中,參與甚深、付出甚多、犧牲甚慘! 電影《一八九五》劇情的推演大致是這樣:黃賢妹(楊謹華 飾) ,在運送貨物的途中被土匪所捉走,雖然未被染指,然而在 街坊中已經流傳著流言輩語,幸好其未婚夫苗栗秀才吳湯興(溫 昇豪飾)始終相信其清白,不顧他人的閒言閒語,仍迎娶賢妹。 婚後兩人鸝蝶情深,原以為就能如此平凡安定的過著生活,對於 未來兩人也有著美好的願景。然而一切就在 1895 年的時解產生了 變化...。 是年,中國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 本,此時台灣人民群情悲憤,誓言將趕走「東洋番 J '於是由台 灣民主國總統唐景掘指定吳湯興作為義軍統領,率領中部地區的 義軍奮勇抵抗日軍的進犯,並承諾官方亦將派兵支援。因此由新 竹、苗栗各地百姓所組成的義軍紛紛投入吳湯興的鷹下,其中有 來自新竹北埔天水堂的姜紹祖,也有在苗栗銅鑼開設武館的秀才 徐釀。一時之間,氣焰之盛,頗有趕退日軍的氣勢,在對戰之 初,義軍由於擁有地利之便,採行游擊戰,屢傳捷報。但隨著台 灣民主國的瓦解、後方援軍遲遲無法支援、義軍糧帥的日益消 耗,以及日軍兵力的不斷增加,使得戰況逐漸吃緊。 面對日漸不利的戰況,義軍逐漸被擊敗。首先是新竹的姜紹 祖被捕入獄,而後死於獄中。此後義軍內部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 音,有人提議不如解散停止抗日,但吳湯興認為應該堅持到底繼

(15)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09

續努力,不應輕易的放棄,不然對不起死去的英魂。另一方面, 吳湯興的母親吳秋妹看見日益緊繃的戰況,也希望兒子能夠放棄 抗日,返家圓圓。然而,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吳湯興並無法捨棄 這樣的責任,仍執意繼續抗日。此時雖然吳妻黃賢妹內心十分擔 憂丈夫的安危,但依舊選擇支持丈夫,與全村女眷耕作、染布, 作為他最大的後盾。最後,在八卦山之役,吳湯興不幸罹難,賢 妹聞訊遍尋夫婿屍首未果,便投井自盡,獲救後,死意堅決,於 是絕食而亡。經過八卦山一役的幾個月後,日軍大抵上平定各地 反抗勢力,全台乃歸於日本統治,從此長達五十年被殖民的命 運! 本部影片是以 1895 年乙未抗日為背景,描述當時客家人抗日 的情況,全片刻意透過兩個角色,鋪陳出兩條清晰可見的路線, 從而述說此段令人動容的歷史。其一是以吳湯興的角色為主體, 從他與姜紹祖、徐釀等人率領客家人保鄉衛土對抗日軍的接收, 當中可看到身主主義軍統領的吳湯興,原以為台灣民主國將會派兵 支援,爾後民主國結束後,又將希望寄託在劉永福將軍的援助, 然而卻都一再的失望,抗日的重擔似乎全落在義軍自己身上,當 中雖然得到一群土匪(福佬人)以及原住民的幫助,然而就在軍 糧、武器以及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紛紛戰敗,最後姜紹而且被捕入 獄,並於獄中服毒自盡;而吳湯興則在八卦山之役壯烈犧牲。 另一視角是藉由日本軍醫森歐外的口述筆記,試圖以「日 本」的角度來看此段歷史。對於日人而言,其僅是依照條約接收 清國的割地,並非以侵略者的姿態要統治本地,因此當其一開始 登上台灣之時,還以為一切都將非常順利,不料由於各地反抗勢 力的興起,使得局勢越來越危急,只好投注更多的兵力來鎮壓義 軍的抵抗,最後,終於在八卦山之役取得勝利,殲滅了中部地區

(16)

310 吳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的義軍勢力。 森歐外(

1862-1922)

,史有其人,本名森林太郎,自幼受武 士道德教育,通習儒家經典。 1881 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三 年後,奉命留德,研究衛生學。留學四年,醫學上得到深造的同 時,身在異國,西方的人文環境和先進的科學文化,使他的眼界 胸襟也為之一變。他強記博聞,廣泛涉獵歐美文學名薯,研究叔 本華和尼采等哲學思想,深受哈特曼美學理論的影響,為他後來 弄文學寫評論莫定了紮實的基睡。 1888 年回日本,就職於軍醫學 校,歷任教管、校長、近衛師團軍醫部長、陸軍軍醫總監,最後 升任為陸軍部醫務局長。中日、日俄兩次戰爭時,森歐外均奉命 出征,曾到過中國東北、台灣。 此外,本片也呈現出了客家婦女的堅毅性格,不論長獨自撫 養吳湯興長大的母親吳秋妹,或是姜紹祖的寡母宋氏,面對兒子 即將與日軍征戰,即便心中相當不捨,但卻都為了保全家國而選 擇支持;而吳湯興的妻子黃賢妹,更是展現出客家女子堅忍不拔 的形象,為了丈夫的理想,她選擇全力支持,最後當丈夫壯烈犧 牲之時,她選擇投井自盡、絕食而亡。 本片所傳達的是客家族群的真情至性,面對外來入侵者,他 們選擇奮力一博,奮勇抵抗保衛家圈,即便散盡家財,將與妻兒 分離,也在所不惰。 從歷史的角度看,本片亦存在若干缺陷。 電影取材客籍國寶級作家李喬著作,彰顯客家義軍的活動, 相對也忽視閩籍抗日活動,以致電影所謂「閩南、客家、原住 民」聯合抗日的圖結形象,卻反而造成「閩南人」以土匪形象出 現;而原住民又成為無法發聲的龍套角色,這不得不說與電影所 訴求「團結抗日」的形象相連。

(17)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一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11

又考〈台灣通史〉多次述及「乙未抗日 J '其中或言,-花 翎侍衛許肇清起於鹿港,附生吳湯興起於苗栗,徐腰、姜紹祖起

於新竹,簡精華起於雲林」

;l6或曰,-其義民則進士許南英之臺

南團練、吳湯興之新竹義軍、林得謙之十八堡義軍。」

l7可見「義

勇軍」領袖亦不僅吳、徐、姜三人。即以〈台灣通史> ,-吳、 徐、姜、林列傳」而言,連橫將四人同傳,尚包括林崑岡。可 見, 1895 由於出自客家籍作家的文本,似乎亦不免稍忽略其他族 群的抗日事蹟。

再者, ,-團結」抗日似乎亦與史實有若干落差。事實上,抗

日之所以艱辛,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台灣內部的不夠團結。(台灣 通史》載,-初,吳湯興起兵苗栗。因帥事,與知縣李陸離顱, 飛電告急,彼此各執一辭。」 l8又載,-苗栗義民吳湯興、徐釀力 戰圖恢復,何制拙,電請永福接濟。永福困無以應。既而湯興以 爭自向事,與苗栗知縣李燈觀醋,兵愈敗,且互詰 J 0 19李控為清朝 官員,在台期間,擔任過彰化、雲林、苗栗等地知縣。光緒年 間,接替沈茂蔭,擔任苗栗縣知縣一職,因而與吳湯興等人早已 熟識。但兩人卻在抗日過程中發生衝突,勢必也會造成內部的分 裂,這一點電影似未著墨,這不能不說是另一個遺憾。

伍、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影視教材對於歷史教學的輔助作用,筆者認為作用有二: 16 連橫, (台灣通史》﹒卷 4 , <獨立紀) ,頁 71 0 17 連橫, {台灣通史> '卷 4 , <獨立紀> '頁 73 。 18 連橫, (台灣通史> '卷 4 , <獨立紀) ,頁 74 。 19 連橫, {台灣通史> '卷 36 , <吳彭年列傳> '頁 787 。

(18)

312

吳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一、彌補歷史教科書陳述的不足,對教科書起了補充的作用; 二、是敢發學生的思考,讓閱聽者猶如置身歷史事件之中,刺激

了閱聽者的思考。

另外,在從事影視教材融入教學的時候,筆者認為有幾點是 需要多加注意的事項:第一,尊重智慧財產權,由於電影的籌備 到拍攝耗費的資金與人力相當龐大,因此教師要選擇影片的播放 同時,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能否在公開場合播放,也就是說播給學 生觀看的影片必須是公播版,一方面保護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 另一方面保護教師本身,避免惹禍上身。第二,時間的掌控,播 放影片時,教師必須注意到時間的掌握,由於受制於授課時數與 考試進度的壓力,往往不大可能讓學生看完整部影片,因此對於 電影段落的取捨,老師本身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與判斷能力。第 三,老師的引導,播放影片給學生觀賞,老師的角色絕對並不只 是播放者而己,在影片播放之前,老師就應該先對電影的背景略 作說明,並且提示幾個地方要學生多加注意,引導學生觀看、欣 賞影片。當影片播放的同時,老師也可在旁提點,更重要的是, 看完影片之後,學生究竟有沒有學到老師想要傳達給學生的知 識?或是是否有敢發到學生的思考等?因此這個時候檢視學生的 回饋才是本教學活動最重要的教學目標。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筆者提供可以運用在教學使用上 的淺見。首先,老師必須先說明乙未抗日的大致發生過程,以及 播放此影片的目的等;爾後,提醒幾個部份是學生可以多加留意 的地方,一是日本人和台灣人對於「日本接收台灣」有何不同的 想法和觀點?二是客家族群對於抗日所抱持的態度如何?與來台 做官的中國官員有何不同?何以有如此不同的觀點出現?三是客 家婦女在面對丈夫抗日時,所展現出的形象如何?四、老師應該

(19)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313

自行先閱讀《台灣通史〉關於吳湯興、徐釀、姜紹祖等人事蹟的 描述,經過消化後,作為部分的書面補充教材,並引導思考連橫 對歷史人物評價的觀點。最後,影片觀賞結束,與學生就以上幾 點進行討論、分草,藉此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且激發學生的 思考。 在情意的教學上,能夠讓學生思索,在面對日軍的進逼時, 自己所會選擇的是如吳湯興他們一般奮勇抵抗,即使犧牲生命也 在所不惜?還是會選擇當個安分的人民,保全性命守護家園?藉 由這樣的思考,讓學生知道任何選擇,並不存在著所謂的正確或 錯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與顧慮的地方,面對與我們選擇不 同的人時,應該展現包容的態度,尊重個人的選擇 o 另外,透過 本片,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身份的人,觀看事情的角度自然 不同,對於間一事件就有不同解釋與詮釋。例如,就日本而言, 他們是以接收的方式取得台灣,面對台灣人民的強烈反抗,為了 掌控這塊土地,他們自然會選擇強力鎮壓;但對台灣人民而言, 日本無疑是個侵略者,為了保家衛士,於是選擇猛烈反擊!由此 可知,處理事情時,必須多方考證,決不能看某一部分就完全相 信,如此將會落入主觀的實臼之中,或是被有心人所愚弄。

陸、結語

「資訊融入教學」是近年來相當重要的教學趨勢,也是身為 教育執行者所欲努力的方向,同時又由於中學歷史教科書長期被 受到「國族主義思維」與「政治意識型態」的干預,因此在歷史 的論述上,難免產生偏頗,所以如何使用影視教材來補充歷史教 學便成為相當重要的課題。

(20)

314 吳珊妃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就台灣歷史來說, 1895 年是關鍵的年代,是年台灣成為日本 的第一個殖民地,面對日軍的逐步接收,台灣各地人民組成義軍 奮勇抵抗,然而在教科書中卻甚少論及,或是一筆帶過而已。去 年適逢客委會資助拍攝電影〈一八九五> '以客家人為主體的乙 未抗日,受到大鼎的關注,因此筆者特別藉此影片,說明影視教 材在歷史教學上的運用。 綜觀全文,可以發現歷史上的乙末抗日,與教科書上的抗 日,和電影中的抗日,三者有所差距。教科書或許限於篇幅之 故,僅為整個乙末抗日的一個片段,並不能讓我們對整個歷史事 件有完整的認識。然而透過電影的輔助,將能夠補充教科書上的 不足,讓我們了解到一八九五年的抗日,絕非是台灣民主國的努 力而己,更多的是經由各個族群的努力,其中客家人在其次戰爭 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也是讓日軍無法輕易接收台灣的關 鍵因素。 文未提醒教師在使用影視教材時,應該注意的事項,諸如: 時間的掌握、智慧財產權的維護、適時的引導,以及相關資料的 熟悉與補充等。最後希冀透過影片的播放,提升學生的學習動 機,提供學生觀察歷史時的多元視角,同時刺激學生的思考,如 此將影視教材融入於教學之中才有其意義與果效! (責任編輯:林益德校對:劉世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Prize-presentation Ceremony cum Sharing Sessions of the Junior Secondary History e-Reading Award Scheme 2019 and Highlights of learning &amp;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istory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新界 新界 鄉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