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末旗人的齊民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清末旗人的齊民化"

Copied!
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清末旗人的齊民化

劉世珣

**

摘要

清 朝 統 治 者 視 八 旗 為 「 國 家 根 本 」, 自 入 關 以 來 便 給 其 種 種 優 厚 待 遇 , 強 調 旗 人 的 特 殊 性 與 優 越 性 。 然 而 , 這 種 情 形 在 清 末 出 現 重 大 變 化 。 受 到 政 局 不 穩 、 財 政 困 窘 、 八 旗 人 口 繁 衍 過 於 快 速 等 因 素 的 影 響 , 清 末 清 廷 被 迫 取 消 一 般 旗 人 的 既 得 利 益 , 卸 除 其 諸 多 特 權 , 降 低 八 旗 的 特 殊 性 , 導 致 旗 人 在 政 治 、 經 濟 、 法 律 身 分 、 教 育 等 方 面 逐 漸 與 民 人 一 體 , 形 成 一 種 旗 人 「 齊 民 化 」 的 現 象 。 進 一 步 探 究 影 響 旗 人 齊 民 化 發 展 的 變 項 , 實 與 滿 洲 統 治 者 的 意 志 、 清 政 府 的 能 力 以 及 在 地 化 等 關 係 密 切 。 就 統 治 者 的 意 志 而 論 , 僅 管 清 帝 身 為 滿 洲 人 , 但 同 時 亦 為 全 中 國 的 皇 帝 。 因 此 , 即 便 滿 洲 皇 帝 欲 照 顧 旗 人 , 然 仍 須 顧 及 滿 洲 政 權 在 中 國 統 治 的 穩 定 , 不 得 不 隨 時 局 而 有 所 調 整 。 就 政 府 能 力 來 說 , 雖 然 統 治 者 相 當 強 調 並 致 力 於 維 持 旗 人 的 特 殊 性 , 但 當 客 觀 條 件 不 允 許 清 廷 這 麼 做 , 或 政 府 力 有 未 逮 時 , 亦 只 好 減 少 對 旗 人 的 照 顧 , 甚 至 主 動 取 消 八 旗 的 部 分 特 權 , 使 旗 人 漸 次 與 民 人 齊 一 。 就 在 地 化 的 影 響 而 言 , 居 於 漢 地 , 旗 人 必 須 遷 就 所 在 環 境 而 有 所 調 整 , 其 言 行 、 生 活 方 式 、 文 化 傳 統 與 風 俗 習 慣 必 然 會 有 所 轉 變 , 不 再 獨 立 於 所 處 環 境 之 外 , 從 而 逐 漸 適 應 漢 人 社 會 , 甚 至 放 棄 部 分 的 滿 洲 民 族 傳 統 , 漸 次 與 民 人 相 同 。 儘 管 從 清 末 的 各 種 改 革 來 看 , 統 治 者 對 旗 人 的 種 種 照 顧 仍 然 優 於 漢 人 , 且 依 然 不 肯 放 棄 自 身 與 近 支 宗 室 的 特 殊 權 利 。 然 應 該 說 , 假 以 時 日 , 八 旗 或 能 達 到 全 面 徹 底 的 齊 民 化 , 惟 尚 未 達 成 , 清 廷 旋 即 因 統 治 核 心 更 加 特 殊 化 而 同 時 引 起 滿 人 與 漢 人 的 反 感 。 一 直 要 等 到 清 朝 政 權 瓦 解 , 旗 人 已 不 再 是 統 治 階 層 , 喪 失 了 以 往 的 特 權 、 身 分 與 地 位 , 才 有 可 能 真 正 與一 般 民人 齊一 。 關鍵詞:旗 民 一 體 、 清 末 新 政 、 旗 人 生 計 、 八 旗 教 育 、 滿 漢 畛 域 * 本文承蒙兩位匿名審查者惠賜諸多寶貴意見,特此致謝。 *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9 期 2013 年 6 月,頁 137-206 DOI: 10.6243/BHR.2013.049.137

(2)

一、前言

清朝統治者認為旗人能以少數軍隊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國的關 鍵即在「以弧矢威天下」,1而八旗勁旅「克奏膚功」,2所以特別強 調「八旗為國家根本」。3為了鞏固「國家根本」,進而維持清朝政 權的穩定,統治者給予旗人種種優厚的待遇,強調八旗人等的優 越性,致力於將旗人特殊化,清楚豎立旗人與民人之間的界線, 致 使 旗 人 在 權 利 義 務 、 政 治 地 位 、 經 濟 資 源 等 方 面 均 有 別 於 民 人,成為有清一代較為特殊的一群人。4至清中葉,隨著八旗人口 快速繁衍,清廷逐漸無力照顧,遂採取縮小八旗統治集團的方式 來減輕負擔,將八旗漢軍與旗下家奴逐出統治集團之外。與此同 時,滿洲統治者不再以強大的統治集團實力傲視漢人,而是透過 加強八旗的清語騎射,轉而從文化、精神上肯定滿洲文化,以強 化旗人的文化優越意識,但仍盡可能地給予留在集團內的旗人各 種優厚待遇。5晚清以降,受到政局不穩、財政困窘、西力衝擊以 及所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旗人與民人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八 旗成員逐漸與民人齊一,此即本文所謂的「齊民化」。 1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首一,〈仁宗睿皇帝實 錄序〉,頁10a。 2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卷首一,〈仁宗睿皇帝實錄序〉,頁10a。 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第 1 冊,頁 45,乾隆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奉上諭。 4 清 代 實 施 旗 民 分 治 , 旗 人 歸 屬 於 八 旗 制 度 , 編 入 八 旗 戶 口 冊 ; 民 人 屬 州 縣 衙 門 管 轄 , 編 入 《 民 數 冊 》。 凡 納 入 旗 籍 者 , 稱 之 為 「 旗 人 」; 而 納 入 民 籍 者 , 則 稱 之 為 「 民 人 」。 詳 見 賴 惠 敏 ,〈 從 法 律 看 清 朝 的 旗 籍 政 策 〉,《 清 史 研 究 》, 1 ( 北 京 , 2011),頁 39。其中,「旗 人」在清朝大 部分時間內為 一種職業身分 上的旗人,其 成 員 包 括 : 八 旗 滿 洲 、 八 旗 蒙 古 、 八 旗 漢 軍 以 及 內 務 府 包 衣 ; 降 及 清 末 , 則 轉 為 民族上的旗人,甚至在 1914 年提出「旗 族」一詞,作為民族的稱呼;日後,更在 共 產 黨 治 理 下 被 官 方 界 定 為 「 滿 族 」。 至 於 「 民 人 」, 係 以 「 漢 人 」 為 絕 大 多 數 。 而未納入旗籍的蒙古人、回人、藏人則由理藩院管理。詳見路康樂(Edward J. M. Rhoads)著,王琴、劉潤堂譯,《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係與政治權力(1861-1928)》(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 358-363。

5 吳志鏗,〈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歷史學報》,22(臺北,1994), 頁85-117。

(3)

齊民化最主要的涵義為滿洲統治者逐步卸除旗人在身分上的 特殊性,漸次取消八旗在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方面的特殊 權利,導致旗人身分地位下沉,與民人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漸 漸與民人齊一的過程,且這種發展過程可以說是朝著反特殊化的 方向進行。 關於齊民化一詞的用法,杜正勝於《編戶齊民》一書中曾指 出「任何一種合理可行的政治組織,其成員結構必定屬於金字塔 型,且為頂頭尖,底層廣。理論上,凡征服者及其子孫皆為統治 階層;然而,由於征服者子孫長期繁衍之後,所謂統治階層的全 部人口便會膨脹至與金字塔型政治組織不相容的程度。意即統治 階層的人口太多,致使被統治者階級無力供養。這樣一來,其結 果是可以逆料的,一為導致整個統治階層的崩壞;二為統治階級 內部自動分化,部分成員身分地位下沉,淪落到與被統治者幾無 二致的地步。這是封建體制崩潰過程中,古封建貴族「齊民化」 的歷程之一。」6杜正勝的觀點固然係針對周代而言,然其所謂金 字塔政治組織,以及此組織崩壞導致部分統治者淪落到與被統治 者相似的情形亦可見於清代。而且,順治皇帝(1638-1661)嘗指 責「諸王以下,不係另室侍妾所生子女」不載入旗檔係「與齊民 無別」;7乾隆皇帝(1771-1799)斥責宗室覺羅在街市與人爭毆的 行 為 時 , 亦 曾 用 「 下 同 齊 民 」 一 詞 ;8至 清 末 , 光 緒 皇 帝 ( 1871-1908)也曾經指出旗人歸農後,「所有丁糧詞訟,統歸有司治理, 一切與齊民無異」9。由此可知,清代仍然在使用「齊民」一詞。 因此,清代旗人特殊性逐步消除的現象或可用齊民化的概念予以 6 杜 正 勝 所 謂 之 「 齊 民 化 」, 除 指 封 建 制 崩 潰 的 過 程 之 外 , 尚 包 括 郡 縣 制 建 立 的 歷 程 。 惟 其 所 謂 「 編 戶 」、「 齊 民 」 兩 詞 係 一 體 兩 面 , 在 討 論 古 代 齊 民 化 過 程 時 不 可 分 開 使 用 。 詳 見 杜 正 勝 ,《 編 戶 齊 民 : 傳 統 政 治 社 會 結 構 之 形 成 》( 臺 北 : 聯 經 出 版 公 司 , 1990 ), 頁 42-48 。 然 而 , 本 文 所 用 之 「 齊 民 」 一 詞 , 係 參 考 杜 氏 「 齊 民」概念,且針對清代情形略有調整,並非直接套用其「編戶齊民」的概念。 7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 116,頁 6a,順治十五 年四月丙戌條。 8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1032,頁16a,乾隆四 十二年五月上壬申條。 9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 578,頁 6b-7b,光緒 三十三年八月下己卯條。

(4)

解釋。 不過,在這裡須先釐清齊民化與「在地化」概念的區別。針 對滿洲人入關以後的發展與演變,先前有研究者曾提出在地化概 念予以解釋,其內涵為「滿洲人入關以後,受所在環境影響,其 日常生活與風俗習慣必須遷就當地環境而有所變化與調整。」10 地化實為旗人受所在環境影響而產生的自發性行為,與清廷政策 或統治者意志干係較小。如前段所舉之清帝指謫旗人與民人無別 的內容,實際即指旗人在生活習慣上的在地化。然而,八旗人等 的在地化,乃一長期且自發的過程,而本文的研究則聚集於清末 十 年 的 發 展 。 在 此 十 年 間 , 旗 人 的 在 地 化 固 然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演 變,但更具意義者則為清廷的態度,意即從維持八旗的特殊性, 轉為旗人的齊民化。這時期「旗人」向「民人」的轉化,與朝廷 政策的鬆綁較為相關,較具政治意義,與旗人自發性的在地化不 同。因此,本文以齊民化概念予以闡釋。 甲午戰後,列強在中國競奪路權、礦權,強占港灣,畫分勢 力範圍,侵逼日亟,清朝政權岌岌可危,優惠旗人的政策因此迭 遭 質 疑 。 此 時 , 如 何 消 弭 旗 、 民 之 間 的 差 距 , 取 消 旗 人 特 殊 權 利,遂成為當時相當重要的問題。光緒二十四年(1898),康有為 (1858-1927)等維新派人士推動戊戌變法,於此期間,時任總理 衙門章京的張元濟(1867-1959)曾上書建言五條,其中之一便是 融滿漢之見。11然而,部分保守派對其中「任旗民自謀衣食」等涉 及實際利益的項目甚為反對;12而且,他們亦認為維新派所組的保 10 詳 見 劉 世 珣 ,〈 清 中 期 以 後 的 旗 務 政 策 ( 1780-1911 )〉( 臺 北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頁41-42。 11 內容包括:將宗室以外的滿蒙各旗編入民籍,歸入地方官管轄;允許滿漢通婚;任 旗民自謀衣食,准許旗民轉居別處;京師及各省駐防旗營設立勸工學堂,用以解決 八旗生計問題。參看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 書局,1958),頁44-45。 12 「旗民」一詞的意義自清初至清末出現了很大的轉變,清初的「旗民」係指旗人和 民人兩種人,彼此涇渭分明;而清末「旗民」一詞則單指一般旗人。這種轉變背後 的意義在於到了清末,大部分的旗人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而是不斷向 下推移,淪落為「民」,顯示其特殊性已降低,正可作為旗人逐漸齊民化的佐證。

(5)

國會「言保中國不保大清」。13因此,以慈禧太后(1835-1908)為 首的保守派便發動了戊戌政變,停止變法。 爾後,歷經義和團事變與八國聯軍,社會輿論對主政當局不 滿的情緒日漸升高,14清廷終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一月下詔開 始實施新政,其內容包括:裁撤雲南、廣東、湖北三省巡撫;設 立農工商部、學部、巡警部;編練新軍;振興實業;教育改制。15 雖然新政看似整體國家的改革大計,但清廷在此改革中仍然不忘 其「國家根本」,盡力為旗人籌畫生計、改革八旗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戊戌變法或是新政期間,清廷皆未真 正重視滿漢畛域問題。16一直要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徐錫麟 ( 1873-1907) 刺 殺 安 徽 巡 撫 恩 銘 ( 1846-1907) 案 爆 發 , 方 真 正 引起朝廷的重視,明確下令消除滿漢畛域。17就在徐案爆發一個多 月以後,清廷於七月初二日頒布上諭,要求各衙門條陳化除滿漢 畛域的辦法: 我 朝 以 仁 厚 開 基 , 迄 今 二 百 餘 年 , 滿 漢 臣 民 , 從 無 歧 視 。 近 來 任 用 大 小 臣 工 , 即 將 軍 都 統 , 亦 不 分 滿 漢 , 均 已 量 材 器 使 。 朝 廷 一 秉 大 公 , 當 為 天 下 所 共 信 。 際 茲 時 事 多 艱 , 凡 我 臣 民 , 方 宜 各 切 憂 危 , 同 心 挽 救 , 豈 可 猶 存 成 見 , 自 相 紛 擾 , 不 思 聯 為 一 氣 , 共 保 安 全 。 現 在 滿 漢 畛 域 , 應 如 13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427,頁9a,光緒二十四年八月中乙未條。 14 遲 雲 飛 ,〈清 末 最 後 十 年 的 平 滿 漢 畛 域 問 題 〉,《近 代 史 研 究 》, 5 ( 北 京 , 2001 ), 頁 24。 15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頁362-374。 16 自清 初到清末 這段期間 ,「滿」 一詞的概 念出現了 重大 變化。清 初的 「滿」有 兩種 含義,一為原始分布在東北的女真人及其後裔,另一則係指八旗滿洲。降及清末, 「滿漢畛域」 一詞中的「滿 」,已不再單指八旗滿洲, 而是包含八旗 滿洲、八旗蒙 古、八旗漢軍以及包衣在內的所有旗人。這些旗人在政治意識上已逐漸認同自己是 滿人,且已被統治者接納而漸漸滿洲化。至於主要由漢人所組成的非旗人,則被歸 為「民」。因此,或可將消 弭滿漢畛域視 為化除旗民畛 域,而旗、民 之間的根本差 異即在於是否隸屬於旗籍,是否被納入八旗制度之中。關於「滿人」、「漢人」的討 論,詳見路康 樂著,王琴、 劉潤堂譯,《滿與漢:清末 民初的族群關 係與政治權力 (1861-1928)》,頁358-363。 17 吳志鏗,〈晚清有關消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 收錄於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頁234。

(6)

何 全 行 化 除 , 著 內 外 各 衙 門 各 抒 所 見 , 將 切 實 辦 法 , 妥 議 具奏,即予施行。18 這道上諭頒布之後,陸續有不少人提出建言,而清廷相應的改革 亦多是以此波的建言為本。19儘管同時有諸多旗人對朝廷此舉感到 相當恐慌,20且亦非所有的人都認為存在著滿漢畛域。21但為了鞏 固 政 權 , 統 治 者 依 然 下 令 成 立 「 變 通 旗 制 處 」,「 變 通 應 改 之 制 度」,「妥籌教養之方及一切生計」,22藉由任官不分滿漢、地方自 治中滿漢一體的推行、司法同一、准許旗民通婚等辦法化除滿漢 畛域,使八旗朝向齊民化全面邁進。 目前關於清末滿漢關係的研究,較有系統的討論包括:遲雲 飛〈清末最後十年的平滿漢畛域問題〉、23吳志鏗〈晚清有關消除 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24 欽〈清末預備立憲活動中「化除滿漢畛域」初探〉、25常書紅《辛 亥 革 命 前 後 的 滿 族 研 究 — 以 滿 漢 關 係 為 中 心 》26以 及 路 康 樂 18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576,頁1b-2a,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辛卯條。 19 關 於 這些 建言 的 討 論 , 詳 見 吳 志 鏗 ,〈晚 清 有 關 消 除滿 漢 畛 域 的 討論 — 以 光 緒 三 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頁233-260。 20 舉例而言,《大公報》載:「抵制排滿一事,奉諭籌議平除滿漢之界限,京師滿蒙八 旗咸為震動,私議蠭起,不悉政府有何等舉動。近又傳言,謂滿蒙將一律賜姓,錢 糧米俸將一律 撤退之說。職 是之故,咸為 心旌搖搖,大 有朝不保夕之 勢。」(〈對 於 平 除 滿 漢 之 駭 懼 〉,《 大 公 報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2 ), 第 1830 號 , 頁 455,光緒三十三年七月七日,要聞。) 21 例如,當時有人建議京師警察招收民人,以消除滿漢畛域。肅王善耆卻回應說:「旗 人,滿、蒙、漢皆俱,且有回子、緬甸、高勾麗、俄羅斯人,何謂畛域也?」(清. 毓盈著,《述德筆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頁 107。)滿漢畛域 的癥結點在於旗人享有諸多特權,善耆以旗人包有滿、蒙、漢等,淡化滿漢畛域, 模糊滿漢畛域的焦點。捍衛自己的權勢與地位實屬人之常情,或許肅王正因身為既 得利益者,不願見到他既有的特權被剝奪,故藉著否定滿漢畛域的存在,以維持自 身的利益。 22 中 國 第 一 歷 史 檔 案 館 編 ,《 光 緒 宣 統 兩 朝 上 諭 檔 》( 桂 林 : 廣 西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 1996),頁309-310,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四日,內閣奉上諭。 23 遲雲飛,〈清末最後十年的平滿漢畛域問題〉,頁21-44。 24 吳志鏗,〈晚清有關消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 頁233-260。 25 蘇欽,〈清末預 備立憲活動中 「化除滿漢畛 域」初探〉,收錄 於曾憲義 主編,《法 律 文化研究.第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頁74-89。 26 常書紅,《辛亥革命前後的滿族研究—以滿漢關係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2011)。

(7)

( Edward J. M. Rhoads)《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係與政治權 力(1861-1928)》27等專論。上述著作雖清楚陳述消弭滿漢畛域的 背景、原因、過程以及影響,但其中或僅為史實的整理與敘述, 較少析論消弭滿漢畛域背後的歷史意義;或只強調滿族如何融入 中華民族之中,大都未能深入探討清末旗人地位的變化,及其在 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方面漸次與民人齊一的情形。旗人的 齊民化實為清末相當重要且複雜的現象,亦是八旗發展的趨勢, 自 有 深 入 研 究 的 必 要 與 價 值 。 因 此 , 本 文 從 政 治 地 位 、 經 濟 生 計、法律身分以及教育制度四個面向切入討論,從中觀察清末旗 人在不同層面漸趨齊民化的過程,並分析旗人齊民化的原因。希 冀透過對於此項課題的探討,能擴展目前清史學界的視域,深化 學界對清末八旗問題的研究。

二、政治地位的齊民化

八旗被統治者視為「國家根本」,在政治上享有諸多特權,主 要表現在入仕與升轉途徑、官職缺額的分配以及權力的掌握等三 個層面。28就入仕與升轉途徑而言,民人入仕基本上要通過科舉考 試,旗人入仕,則無此限制。除了科舉考試以外,旗人尚可透過 擔 任 侍 衛 、 任 職 筆 帖 式 ( bithesi )、29繙 譯 科 舉 等 途 徑 入 仕 。30 人任官,文武互轉,31尤其武職改用文職,更是旗人升轉的特殊途 27 路 康 樂 著 , 王 琴 、 劉 潤 堂 譯 ,《 滿 與 漢 : 清 末 民 初 的 族 群 關 係 與 政 治 權 力 ( 1861-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8 關於旗 人在政治 上的參與,詳 見陳文石,〈清代 滿人政 治 參與 〉,《中央 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集刊》,48:4(臺北,1977),頁529-594。 29 筆帖式為滿文〔bithesi〕的音譯,漢譯為辦理文書之人,天聰五年(1631)改巴克 什 ( baksi ) 為 筆 帖 式 , 掌 管 翻 譯 滿 、 漢 章 奏 文 書 。 詳 見 安 雙 成 主 編 ,《 滿 漢 大 辭 典》(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3),頁422。 30 相關討論詳見陳文石,〈清代的侍衛〉,《食貨月刊》,7:6(臺北,1977),頁 249-261;陳文石,〈清代的筆帖式〉,《食貨月刊》,4:3(臺北,1974),頁65-76。 31 八旗官員,文武皆有互遷之階,漢籍官員則否,但也未嘗全無。舉例而言,清朝初 年,漢武臣改文臣者有順治朝的李國英由總兵改四川巡撫,後升至總督;康熙朝的 趙良棟由提督授川陝總督兼將軍;雍正朝的岳鍾琪由提督授川陝總督。漢文臣改武 臣 者 有 順 治 朝 的 朱 衣 客 由 莊 浪 道 參 議 改 四 川 總 兵 。( 清 . 福 格 ,《 聽 雨 叢 談 》( 北 京:中華書局,1984),卷1,〈文武互用〉,頁20-21。)

(8)

徑。就官職缺額的分配而論,清代官職缺額的分配按優先順序一 共分為宗室缺、八旗滿洲缺、八旗蒙古缺、八旗漢軍缺、內務府 包衣缺以及漢缺六個等級。顯示滿洲統治者選任官吏,以親親為 先,即以宗室為首要,次及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漢 人則墊後。再從權力的掌握來說,有清一代,諸帝雖皆宣稱「滿 漢一體」,但漢官卻從未進入權力核心,尤其是議政王大臣會議、 六部官職以及軍機大臣等職缺。32惟八旗在政治上享有許多特殊權 利的情形,在清末出現重大變化,特別是在任官不分滿漢與地方 自治的一體推行兩方面。 (一)任官不分滿漢 滿洲人入關以後,為了保障自己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亦為 了遏制漢人政治力量的發展,一方面將在京各機構職缺分設滿、 漢兩缺,另一方面劃分各缺所屬種族範疇,限定補選範圍,防止 漢人勢力擴張。33職是之故,統治者在分缺上設定保障名額,使旗 人在官缺上佔盡優勢。《欽定大清會典》載: 凡 內 外 官 之 缺 , 有 宗 室 缺 , 有 滿 洲 缺 , 有 蒙 古 缺 , 有 漢 軍 缺 , 有 內 務 府 包 衣 缺 , 有 漢 缺 。 凡 宗 室 京 堂 而 上 , 得 用 滿 洲 缺 , 蒙 古 亦 如 之 , 內 務 府 包 衣 亦 如 之 。 漢 軍 司 官 而 上 , 32 從議政王大臣會議而論,入關初期,清朝最高決策機構為議政王大臣會議,直到乾 隆 五 十 六 年 ( 1791 ) 議 政 王 大 臣 會 議 撤 銷 為 止 , 除 了 范 文 程 和 寧 完 我 在 順 治 朝 曾 短期任職之外,無論八旗漢軍或漢人官員,皆未有擔任過議政大臣者。就六部官職 而 言 , 皇 太 極 於 天 聰 六 年 ( 1632 ) 正 式 設 立 六 部 , 各 部 大 臣 設 滿 、 蒙 、 漢 復 職 , 但 這 絕 不 意 味 著 滿 漢 之 間 的 地 位 平 等 。 事 實 上 , 各 部 皆 由 滿 洲 王 貝 勒 掌 管 , 其 下 滿、漢官員也並非分庭抗禮,且「各部事皆滿尚書為政,侍郎皆不能異詞」,(清. 歐 陽 兆 熊 、 金 安 清 ,《 水 窗 春 囈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 1984 ), 卷 下 ,〈 奏 對 不 可 含 糊〉,頁 59。)甚至出現「京堂俱一滿一漢,印歸滿官」的現象。(清.談遷,《北 游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紀聞下〉,頁 349。)由此而論,六部的實權皆 掌握在滿官手中,漢官只不過是陪襯而已。就軍機大臣來說,有清一代,滿軍機大 臣多於漢軍機大臣者,共計八十年,佔設置軍機大臣總時期的百分之四十三;而漢 軍機大臣多於滿軍機大臣者,共計五十九年,佔設置軍機大臣總時期的百分之三十 一 。( 傅 宗 懋 ,《 清 代 軍 機 處 組 織 及 職 掌 之 研 究 》( 臺 北 : 嘉 新 水 泥 公 司 文 化 基 金 會 , 1967 ),頁 156 。 ) 儘管 不 同 時 期 滿漢 軍 機 大 臣 的比 例 多 寡 有 所差 異 , 但 大體 而言,滿軍機大臣多於漢軍機大臣的情形仍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33 陳文石,〈清代滿人政治參與〉,頁551。

(9)

得 用 漢 缺 , 京 堂 而 上 , 兼 得 用 滿 洲 缺 。 凡 外 官 , 蒙 古 得 用 滿 洲 缺 , 滿 洲 、 蒙 古 、 漢 軍 、 包 衣 , 皆 得 用 漢 缺 。 滿 洲 、 蒙古無微員,宗室無外任。34 由此可知,清代官職缺額的分配一共分為六個等級,以宗室缺列 為第一優先,依次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再依次為 內務府包衣缺,最後才是漢缺。其中,滿洲統治者規定旗人可以 占用漢缺,但漢人官員卻不可以擔任滿缺;而且,八旗滿洲、八 旗 蒙 古 不 出 任 地 方 較 低 階 的 官 職 , 特 別 是 六 品 首 領 佐 貳 以 下 官 職;且宗室一般不外任地方官,尤其規定不任道以下的職官,旗 人任官上的優勢不言而喻。 這種在官缺劃分與任用上獨厚旗人的辦法,係滿漢畛域形成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 至 清 末 , 為 了 消 弭 反 對 聲 浪 , 以 繼 續 維 持 政 權 , 清 廷 不 得 不 更 改 舊 有 官 制 。 光 緒 二 十 七 年 至 三 十 一 年 (1905)這段期間,清廷新設了外務部、商部、巡警部以及學部 四 個 行 政 機 構 , 並 於 三 十 二 年 ( 1906) 九 月 頒 布 上 諭 , 更 定 官 制,規定每部「各設尚書一人、侍郎二人,不分滿漢」,35廢除了 舊有的官缺分滿漢之制度。此外,滿洲統治者亦取消了旗人在政 治上的若干特權。漢族官員開始擔任以前只有旗人才可以擔任的 職務,如湖北省武昌縣人柯逢時曾任戶部滿侍郎。36而且,各旗都 統、將軍、副都統等缺,亦開始兼用漢人,例如:四川省虁州府 雲陽縣人程德全(1860-1930)先後擔任齊齊哈爾副都統、黑龍江 將軍。37時人胡思敬(?-1907)即據此現象稱:「自徐世昌以商部 右丞兼副都統,程德全以知州簡黑龍江將軍,趙爾巽以巡撫遷奉 34 清 .崑 岡奉敕 撰,《欽 定大 清會 典. 光緒 朝》(臺 北: 啟文 出版 社, 1963), 卷 7 , 〈吏部.文選清吏司〉,頁 8a-9a。 35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第 2 冊,卷 24, 〈本紀二十四.德宗〉,頁1010。 36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第 8 冊,卷 203,〈表三十六.部院大臣 年表十〉,頁6229-6230。 37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第 9 冊,卷 215,〈表四十八.疆臣年表 十二〉,頁 7216-7217;《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 544,頁 12a,光緒三十一 年四月壬子條。

(10)

天將軍,內召柯逢時為戶部滿侍郎,而滿漢之界破矣。」38 不過,朝廷任官不分滿漢的舉措未能化除滿漢歧見。如各部 尚書原本滿漢各一,但官制改革後,各部的大臣與尚書中,滿族 七人,漢族五人,蒙古族一人,與之前相較,滿人數量反而大大 增加。39因此,至光緒三十三年,仍有許多輿論建議更改官制。根 據《盛京時報》所載,有尚書指出清末之政治上的弊端之一在於 「官界中而分滿漢」,例如:旗人以筆帖式出身可官至大學士,漢 人則非翰林出身不能及此;各省督撫,旗人可充,而各省將軍、 都統,漢人不能充,軍機大臣亦必須親王領銜;御前大臣之缺, 永不補漢人。而且,朝廷賞賜爵位亦分滿漢。他認為清廷的這些 舉措,會「使天下人疑朝廷之不信用漢人」,「未免示天下以公爵 為滿人獨有之尊也」。40對於這種現象,御史貴秀(生卒年不詳) 建議將由旗人專任的筆帖式改為不分滿漢的小京官;民政部右侍 郎趙秉鈞(1859-1914)建議取消缺分,滿漢統同補用;署黑龍江 巡撫程德全則建議裁將軍都統各缺;吏部文選司員外郎胡潛(生 卒年不詳)建議所有官缺均不分滿漢。41 然而,就實際運作來看,有些中央核心官職依然不允許漢官 任職,仍是由宗室親貴把持。舉例而言,度支部、陸軍部以及郵 傳部為晚清三個相當重要的部門,其中,度支部與陸軍部的尚書 均由旗人擔任,只有郵傳部尚書為漢人。42再如宣統三年(1911) 設立責任內閣時,在十三名國務大臣之中,漢族僅四人,滿族則 38 胡思敬,《國聞備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頁 52。不過,須特別注意 的是,趙爾巽祖籍係遼寧省奉天府鐵嶺縣人,屬正藍旗漢軍旗人,而非漢人,曾先 後擔任盛京將軍、成都將軍。詳見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第 2 冊,卷 25,〈本紀二十五.宣統〉,頁 1030;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 註》,第9 冊,卷215,〈表四十八.疆臣年表十二〉,頁7218-7219。 39 高旺,《晚清中國的政治轉型:以清末立憲改革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3),頁 90。 40 〈條議消融滿漢切要辦法〉,《盛京時報》(瀋陽:盛京時報影印組,1985),第 267 號,頁160,光緒三十三年八月十日,京師要聞。 41 吳志鏗,〈晚清有關消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年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 頁249。 42 遲雲飛,〈清末最後十年的平滿漢畛域問題〉,頁43。

(11)

多達九人,甚至在此九人中,皇族就佔有五人,43故被譏笑為「皇 族內閣」。由此而論,降及清末,當滿洲政權陷入危機時,統治者 為了鞏固政權,願意取消一般旗人的特權,但卻不輕易放棄宗室 皇族對權力的壟斷。換言之,當統治者再也無能力照顧所有旗人 的特殊權利時,只好廢除一般旗人的既得利益,僅盡力維持統治 集團中核心成員—宗室皇族的特權。 (二)地方自治的一體推行 清代滿洲統治者採取旗民分治的統治方式,旗人歸屬於八旗 制 度 , 編 入 八 旗 戶 口 冊 ; 民 人 則 屬 州 縣 衙 門 管 轄 , 編 入 《 民 數 冊》。44然而,這種制度在晚清出現了重大變革。日俄戰爭的結果 使知識份子認識到立憲的重要,認為君主立憲是救國強國的特效 藥,故不斷奏請朝廷實施憲政改革;而地方自治正是清末憲政改 革的重要項目之一,且當中有諸多關於消除滿漢的舉措,尤其表 現在八旗戶籍的變革與地域界線之劃分等兩部分。 自宣統元年(1909)開始,清廷頒布〈京師地方自治章程及 選舉章程〉與〈城鎮鄉自治章程〉,陸續在各旗、民社會中一體推 行。其中,〈京師地方自治章程及選舉章程〉中的第十二條規定: 凡 於 京 師 地 方 現 有 住 所 及 寓 所 者 , 不 論 本 籍 、 旗 籍 , 或 流 寓 , 均 為 居 民 。 居 民 按 照 本 章 程 所 定 , 有 享 受 本 地 方 公 益 之權利,並有分任本地方負擔之義務。45 〈城鎮鄉自治章程〉第十五條亦規定:「凡於城鎮鄉內見有住所或 43 此十三人分別為: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皇族)、內閣協理大臣那桐(旗人)、內閣協 理大臣徐世昌(漢人)、外務大臣梁敦彥(漢人)、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度支大 臣載澤(皇族)、學務大臣唐景崇(漢人)、陸軍大臣蔭昌(旗人)、海軍大臣載洵 (皇族)、司法大臣紹昌(旗人)、農工商大臣溥倫(皇族)、郵傳大臣盛宣懷(漢 人)、理藩大臣壽耆(宗室)。詳見〈授奕劻為內閣總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為協理大臣 諭〉,《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頁 566;〈任命各部大 臣諭〉,《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頁566。 44 詳見賴惠敏,〈從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頁39。 45 〈憲政 編查館奏 核訂京師地方 自治章程及選 舉章程摺〉,《政治 官報》(臺北 :文海 出版社,1965),第824號,頁9,宣統元年十二月三十日,摺奏類。

(12)

寓所者,不論本籍、京旗、駐防或流寓,均為城鄉鎮居民,按照 本章程所定,有享本地方公益之權利,並有分任本地方負擔之義 務。」46由凡在京城有住屋者「不論本籍、旗籍,或流寓,均為居 民 」, 以 及 凡 於 城 鎮 鄉 內 有 住 屋 者 「 不 論 本 籍 、 京 旗 、 駐 防 或 流 寓,均為城鄉鎮居民」兩條規定可看出,只要有住所者,無論隸 屬於旗籍或民籍,皆為居民,統治者甚至還強調「京旗及各省駐 防均以所住地方為本籍」。47這些規定改變了清初明確要求各省駐 防旗人以京師為根本的作法,強調旗人與居住地之間的權利義務 關係,使旗人更容易融入當地社會,對於消弭旗、民之間的隔閡 相當有助益。 另外,在各地劃分警區和自治區的過程中,旗、民之間的地 域界線亦被打破,旗人被納入漢民的社會體系當中。其中,本屬 不同旗分、佐領的旗人有可能和民人一起被編入同一警區和自治 區,由同一自治機構管理;而本屬同一旗分、相同佐領的旗人亦 有可能與民人一起被劃入不同的警區和自治區。48儘管在劃分自治 區的過程中,有杭州駐防將軍致電憲政編查館,希望駐防地區能 以「固有之居界」並比照京城之作法來編排自治區,49但遭到憲政 編查館的否定,憲政編查館也因此特別聲明:「地方自治定章本係 不 分 旗 漢 , … … 現 民 政 部 奏 定 京 師 地 方 自 治 章 程 , 亦 屬 不 分 旗 漢,分區辦理。」50辦理地方自治不分滿漢,而採用分區辦理的方 式 , 降 低 了 八 旗 的 特 殊 性 , 強 化 了 旗 人 的 地 域 屬 性 , 更 加 拉 近 旗、民之間的距離。 綜上所述,在清朝政權岌岌可危之情形下,為了維持統治, 清廷被迫推行諸多改革。在政治上以政府力量,從任官不分滿漢 46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卷395,〈憲政考三〉,頁 11451。 47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卷394,〈憲政考二.諮議局章程〉,頁11436。 48 常書紅,《辛亥革命前後的滿族研究—以滿漢關係為中心》,頁97。 49 〈杭州將軍致憲政編查館變通旗制處電〉,《政治官報》,第 799 號,頁 5,宣統元年 十二月五日,電報類。 50 〈憲政編查館覆杭州將軍電〉,《政治官報》,第 799 號,頁 5-6,宣統元年十二月初 五日,電報類。

(13)

與一體推行地方自治兩方面著手,強調滿漢一體和旗人的地域屬 性,逐步取消其政治特權,拉近旗、民之間的距離。然就實際運 作而論,有些中央核心官職依然不允許漢官任職,仍是由宗室親 貴把持,甚至出現「皇族內閣」的現象。顯示當滿洲政權陷入危 機,統治者無能力照顧所有旗人的特殊權利時,為鞏固政權,只 好被迫取消一般旗人的既得利益,但卻不輕易放棄宗室皇族對權 力的壟斷。

三、經濟生計的齊民化

滿洲統治者將八旗視作維護與穩定政權的基石,為了保障其 生計,進而維持滿洲政權,故在經濟方面給予旗人諸多特殊優厚 的待遇,諸如:旗人免服差徭、免繳糧草與布匹、圈佔土地以及 漢人投充等,使旗人仰賴朝廷俸餉養贍,不事生產。然而,隨著 八旗人等在關內居住的時間愈長,人口繁衍快速,八旗生計問題 日益嚴重。加以晚清以降,戰爭頻仍,餉枯庫竭,統治者無力繼 續照顧所有旗人,只好採取移旗屯田、削減八旗兵餉、廢除旗民 交產禁令等措施,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再保障八旗生計的來源, 削弱了旗人在經濟上的特殊性。51 降至清末,國家財政支出惡性膨脹,收支難以平衡,從中央 到地方皆出現龐大的財政赤字。對滿洲統治者來說,要求旗人自 謀生計,實不失為緩和財政危機的辦法之一。光緒三十三年八月 二十五日,清廷正式頒布上諭,下令籌畫八旗生計: 我 朝 以 武 功 定 天 下 , 從 前 各 省 分 設 駐 防 , 原 為 綏 靖 疆 域 起 見 , 迨 承 平 既 久 , 習 為 游 惰 , 坐 耗 口 糧 , 而 生 齒 滋 繁 , 衣 食 艱 窘 , 徒 恃 累 代 豢 養 之 恩 , 不 習 四 民 謀 生 之 業 。 亟 應 另 籌生計,俾各自食其力。著各省督撫、會同各將軍都統等, 查 明 駐 防 旗 丁 數 目 , 先 儘 該 駐 防 原 有 馬 廠 莊 田 各 產 業 , 妥 51 詳見劉世珣,〈清中期以後的旗務政策(1780-1911)〉,頁 7-10、98-106、226-244、 147-172。

(14)

擬 章 程 , 分 劃 區 域 , 計 口 授 地 , 責 令 耕 種 。 其 本 無 馬 廠 莊 田 , 暨 有 廠 田 而 不 敷 安 插 者 , 飭 令 各 地 方 官 於 駐 防 附 近 州 縣 , 俟 農 隙 時 , 各 以 時 價 分 購 地 畝 。 每 年 約 按 旗 丁 十 分 之 一 , 或 十 數 分 之 一 , 授 給 領 種 。 逐 漸 推 擴 , 世 世 執 業 , 嚴 禁 典 售 。 即 以 所 授 田 畝 之 數 , 為 裁 撤 口 糧 之 準 , 裁 停 之 饟 , 另 款 存 儲 , 聽 候 撥 用 。 該 旗 丁 歸 農 以 後 , 所 有 丁 糧 詞 訟 , 統 歸 有 司 治 理 , 一 切 與 齊 民 無 異 。 至 田 畝 之 腴 瘠 , 價 值 之 低 昂 , 各 省 互 有 不 同 , 但 以 足 敷 贍 養 為 度 。 一 面 仍 將 各 項 實 業 教 育 事 宜 , 勒 限 認 真 分 別 籌 辦 , 以 廣 旗 丁 謀 生 之 計 。 其 授 田 之 始 , 應 需 廬 舍 隄 堰 , 暨 農 具 牛 種 等 項 , 並 開 辦實業各經費,准由裁停存饟內,覈實奏請,酌量協濟。52 由上述可知,清廷下令八旗計口授田,屯田移墾,逐步歸農,其 用意在於「俾各自食其力」,進而裁停旗餉;並將所有丁糧詞訟, 「統歸有司治理」,使之「一切與齊民無異」。同時,統治者亦配 合興辦實業、選壯為兵、廢除旗民交產禁令等措施,要求旗人自 力更生。 (一)裁停旗餉 朝廷下令裁停旗餉之舉,係在政治上、政策上明令不再照顧 旗人,致使其在經濟上不再享有特殊權利,無法繼續仰賴國家豢 養,必須像民人一樣自謀生計。然而,裁停旗餉的諭旨一出,即 引起旗人社會不少恐慌。廣州副都統李國杰(1881-1939)旋於同 年八月二十三日電奏朝廷:「各省駐防旗丁驟聞裁撤口糧,易致驚 慌,請飭妥慎辦理。」為此,清廷強調此次按照授地旗丁分數, 「徐為裁撤口糧之計」,「並非操切從事」。53而且,各地旗人的抗 議事件也時有所聞。例如:該年十月十七日的《盛京時報》有以 下報導: 5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頁 196,光緒三十三年八月二十 日,內閣奉上諭。 5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頁 198,光緒三十三年八月二十 三日,奉上諭。

(15)

聞 各 處 駐 防 旗 丁 , 自 奉 上 月 二 十 日 裁 糧 授 田 明 諭 , 皆 大 形 恐 慌 , 紛 紛 集 議 。 近 接 西 安 及 廣 州 兩 處 來 函 , 該 處 各 旗 丁 以 生 計 驟 失 , 或 議 遣 代 表 赴 京 叩 閽 , 或 環 請 將 軍 代 奏 , 懇 請收回成命。54 當時,人心惶惑,對朝廷政策頗多誤會,清廷懼怕生亂,只好再 次重申:「裁停口糧係在授田以後陸續施行,並非一經奉旨,即將 所有官缺兵額同時盡行裁撤,驟絕生機。」55 不過,也有部分旗人支持裁撤旗餉,如時任內閣中書的正白 旗滿洲瓜爾佳氏金梁(1878-1962)就認為想要辦妥八旗生計,則 裁停旗餉勢在必行。光緒三十四年(1908)九月,都御史張英麟 ( 1838-1925) 等 人 代 呈 金 梁 籌 畫 八 旗 生 計 的 奏 摺 , 摺 中 提 到 : 「統籌生計,舊有俸餉應即陸續裁撤。擬每年遞減二十分之一, 限二十年一律撤盡。既以逐年所餘之款,作為籌辦生計之用,有 不敷者,預算請領。」56儘管支持裁撤旗餉,但金梁亦主張應以漸 撤的方式執行,以避免引起過度的恐慌。 至三十四年十二月,有感於旗人的恐慌日漸加劇,朝廷遂再 度頒布上諭,強調變通的宗旨在於「變通應改之制度,盡力妥籌 教養之方」,「一切生計,總期自強自立之意」,並下令:「所有錢 糧兵餉,仍均照常,毋使八旗人等妄生疑慮。」57至此,清政府一 改先前裁停旗餉的命令,轉而下令八旗兵餉正常發放,希冀藉此 消 除 旗 人 的 憂 慮 。 至 宣 統 年 間 ( 1909-1912), 仍 然 可 見 諸 多 關 於 八旗兵餉的上奏,舉例而言,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錫良 (1853-1917)等人,即因奉天省八旗兵丁生活困苦,亟需糧餉的 54 〈各處駐防之恐慌〉,《盛京時報》,第 298 號,頁 2,光緒三十三年九月十一日,時 事要聞。 55 中 國 第 一 歷 史 檔 案 館 編 ,《 光 緒 宣 統 兩 朝 上 諭 檔 》, 頁 259 , 光 緒 三 十 三 年 十 月 七 日,奉上諭。 5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 166385,〈奏為代遞中書金梁擬八 旗生計切實辦法條陳一件〉,光緒三十四年九月九日。 5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頁 309-310,光緒三十四年十二 月四日,內閣奉上諭。

(16)

緣 故 , 奏 請 朝 廷 催 促 各 省 欠 解 餉 銀 。58江 蘇 巡 撫 瑞 澂 ( 生 卒 年 不 詳)也曾因江蘇撥解旗兵加餉銀兩的事情上奏朝廷;59湖南巡撫楊 文鼎(生卒年不詳)亦因湖南籌解加復俸餉、旗兵加餉等事宜奏 請清廷。60顯見直至清政權結束,旗餉並未完全裁停。 (二)屯田移墾 欲使旗人自力更生,謀生有道,傳統的屯田移墾實不失為一 項 良 策 。 端 方 ( 1861-1911) 即 建 議 移 駐 京 旗 屯 墾 東 三 省 曠 地 , 「 或 自 耕 , 或 名 佃 取 租 , 以 資 養 贍 」。 如 此 一 來 , 還 可 以 開 墾 東 北,發展經濟,以杜絕外人覬覦之心。就開墾方法來說,端方主 張先行清查土地,陸續分配,「官為備舟車,給資糧以供運送,設 軍備、興警察以保安,設男女學堂以宏教育」,其他農學水利、拓 墾銀行等亦可次第舉辦。文耀等人則建議開墾熱河南北口、內蒙 古綏遠歸化等邊荒之地,舉凡授田、耕具、種籽、牛馬、交通、 治安等事,均由朝廷代為備辦,墾成熟田後再行升科;此數年之 中,朝廷尚須廣籌補助經費,以贍其生活,以為鼓勵。61光緒三十 三年八月下旬,滿洲統治者遂頒布上諭要求清查旗地,將旗地分 給旗人耕種,並規定如果數量不敷,則購地授田。62 然早在光緒三十三年八月的命令頒布之前,無論京師或駐防 地區,皆已先行針對屯田移墾自訂辦法。在北京,屯田移墾的辦 法 有 二 , 一 為 移 旗 回 東 三 省 屯 田 , 正 黃 旗 滿 洲 都 統 奕 劻 ( 1840-1918)等人曾於光緒二十四年奏請朝廷讓京旗徙戶開墾,統治者 認為京旗移屯的辦法切實可行,遂命依克唐阿(1834-1899)等人 5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 179372,〈奏報奉天省旗兵困苦待 餉請飭催各省欠解餉銀事〉,宣統元年六月十三日。 5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 181058,〈奏報江蘇撥解旗兵加餉 銀兩事〉,宣統二年九月六日。 6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 188875,〈奏為湖南籌解宣統二年 六月限期應解 加復俸餉旗兵 加餉加增東北 邊防經費之款 銀兩由〉,宣統二年六月二 十一日。 61 〈 條 陳 融 化 滿 漢 策 〉,《大 公 報 》, 第 1855 號 , 頁 3a , 光 緒 三 十 三 年 八 月 二 日 , 代 諭。 6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頁 196,光緒三十三年八月二十 日,內閣奉上諭。

(17)

查明開單各處可移京旗屯墾的荒地數目,以及情願到屯墾種的人 數,具奏請旨辦理。63另一辦法為就近在北京屯墾,光緒二十八年 ( 1902 ) 九 月 底 , 清 廷 開 始 在 南 苑 開 墾 荒 地 , 並 規 定 凡 有 認 墾 者,旗人應有本旗圖結,民人須有切實甘結,且所認地畝以十頃 為限,不可逾數。64 江蘇省的駐防包括江寧與京口兩處,其中,在江寧城外原有 牧地兩區,光緒二十九年(1903),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八旗生計 問題,江寧將軍信恪(1862-?)等人建議清廷將牧場改為屯田, 專設屯員妥為經理,辦法包括:第一,流民佔耕已熟之田,准其 補 給 墾 照 , 免 追 歷 年 私 墾 花 息 , 作 為 永 租 之 產 , 名 約 佃 民 。 第 二 、 未 墾 荒 地 民 間 承 認 領 耕 者 , 亦 一 體 准 給 永 租 墾 照 , 亦 曰 佃 民 ; 惟 就 開 荒 需 費 來 看 , 准 領 耕 後 第 一 年 免 租 , 第 二 年 繳 租 之 半,第三年再繳全租。第三、留備旗民屯耕之田,應先召佃,官 給牛隻、籽種,令其墾荒,名曰官佃。第四、於當地設立農務學 堂一區,規定凡八旗餘丁年十二歲以上者,發屯學習農務,俟其 精能,遂由官田之內每丁撥給田二十畝,令其自行耕種。65 奉天省為八旗根本之地,惟數百年來人口與日俱增,加上地 畝有限,致使旗人生計日益艱困。光緒二十二年(1896)九月, 清廷於奉天省分設長白府,為了替長白府固根本,亦為了替八旗 謀衣食,統治者遂下令招集無業的八旗子弟前往該區開墾。至宣 統二年(1910)五月,東三省總督錫良建議朝廷招集旗丁百戶, 暫 就 安 圖 縣 內 試 辦 八 旗 屯 墾 , 酌 撥 地 畝 , 官 府 並 提 供 牛 具 、 房 糧,分起遷移;合計先遷百戶,約需銀三萬兩,所需費用從清理 旗地收存照費中動支,如有不敷,再另行籌撥。對此,統治者命 其先行試辦,如有成效,再行奏陳。66不過,並非所有被遷移到安 6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頁 509,光緒二十四年九月三十 日,奉上諭。 64 〈南苑開墾章程〉,《大公報》,第205號,頁2b,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十日,最要公 文。 65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編 ,《 宮 中 檔 光 緒 朝 奏 摺 》( 臺 北 : 國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 1973 ), 頁 682-684,〈江寧將軍信恪等奏擬開屯牧場以裕旗民〉,光緒二十九年二月十日。 6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 188274,〈奏為奉省籌招遷旗戶撥 地試墾以廣生計由〉,宣統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18)

圖縣的旗人都從事農業耕作,他們其中有人成為商民與醫生,亦 有人以經營花店、鐵匠鋪、皮鋪、衣局、雜貨店、果子鋪、大車 店、客棧、藥房、糧米店、染坊等維生。67顯示清末已有愈來愈多 的八旗子弟開始自食其力,且懂得如何另闢謀生之道,辦法更為 多元。 新疆距北京萬里而遙,土曠人稀,部分地區地多饒沃,適合 農耕發展。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密雲副都統馬亮(1845-1909)調 任伊犁將軍,令伊犁滿營自耕自牧,以圖生業。二十九年正月, 馬亮奏請將伊犁滿營規復新滿營,並把原來裁撤的馬甲二百名、 匠役以及養育兵四十名分作兩旗,每旗挑選隊長十二名、隊兵一 百零八名,前赴特古斯塔柳官屯地方辦理屯墾。並設立總理屯務 委員一員,每旗設立營總一員、帶隊章京二員、隊官二員、委筆 帖 式 和 教 習 各 一 員 , 按 月 給 予 鹽 菜 。 並 且 飭 令 督 率 各 兵 攜 帶 眷 口,刻期駐屯,分定地畝,預備在春天冰融修理渠道時播種;至 於農閒之時,仍然勤於操練,免其調換,俾得熟習屯務。此建議 亦立即獲得統治者允許。68 清末的屯田移墾,係延續清初以來之圈地、京旗回屯、移墾 雙 城 堡 與 伯 都 訥 以 及 呼 蘭 屯 田 等 一 系 列 照 顧 旗 人 生 計 的 措 施 而 來。惟清末屯田之目的已不再是照顧八旗生計,而是透過要求旗 人自食其力來節省財政開銷,進而為興辦實業開闢財源。再者, 與先前嘉道年間(1796-1850)八旗移墾伯都訥以及光緒初年移墾 呼蘭的辦法相較之下,儘管清末的八旗屯田移墾仍然由朝廷供給 旗人牛具、房糧;然似已不再有代墾制度,意即不再派遣當地旗 丁或另外招募民丁先行墾荒,69轉而要求八旗子弟自行在屯田地開 67 趙麗豔,〈清末奉天省安圖縣遷旗始末〉,《滿族研究》,1(北京,2006),頁86。 6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光緒朝奏摺》,頁600-602,〈奏為裁節舊滿營暨練軍銀 糧酌復新滿營 四愛曼兵額改 定練餉整頓屯 田擬就支款章 程繕單恭陳事 〉,光緒二十 九年正月二十日。 69 嘉道年間(1796-1850)八旗移墾伯都訥,以及光緒初年移墾呼蘭時,皆採取招民 墾荒的辦法。所謂「招民墾荒」係指在八旗尚未移駐屯田地之前,朝廷便先有計畫 地招募民人代替移駐旗人墾種土地,待旗人移駐該屯田地時,再將已墾熟之地交與 旗人耕作,以減輕八旗子弟的負擔。令人好奇的是:在東北地區仍有長久以來即定

(19)

墾與耕種。而且,此時係以未開墾的荒地而非掠奪民人土地作為 屯田之地,要求旗人與民人一樣,自力更生,漸次在經濟上齊民 化。然而,事與願違,清廷詔令甫下,旗人便群起抵抗。舉例而 言,光緒三十三年臘月,四川鑲藍旗滿洲頭甲佐領忠孝(生卒年 不詳)在清廷宣布裁停旗餉,要求八旗歸農的命令後,竟當面痛 斥佐領坐視旗民生計將絕,不伸以援手。隨後,他便不聽協領廣 善(生卒年不詳)等人的勸解,大嘩而去,並四處揚言,稱旗民 如欲圖存,就必須各自設法。在忠孝的鼓譟之下,許多旗人氣沖 沖地聚集在總督衙門,甚至打傷出面阻止衝突的各協佐領,釀成 了轟動一時的旗人「哄署」事件。70鑒於此種壓力,很多駐防地區 並 未 遵 照 諭 令 授 田 給 旗 丁 , 僅 設 立 一 些 農 事 講 習 所 , 借 預 備 之 名,敷衍了事。 (三)興辦實業 興辦實業係解決八旗生計問題的另一重要舉措,胡潛曾建議 清廷普遍旗人教育,令年幼者入蒙學堂,年長者分習工商實業, 藉以謀生。71文耀(生卒年不詳)等人也建議多設工廠及各種實業 學堂,令年長失學者入工廠習藝,年稚聰穎者入實業學堂研究, 以厚植實力。72清末的興辦實業可分別從開辦實業學堂與設立工廠 居於該地的旗丁,為什麼不派遣他們來為移駐旗人耕作,反而要冒著耕地被民人佔 領的危險,聘雇民人進入東北地區墾種?事實上,與派遣當地旗丁相較之下,招募 民 人 墾 荒 的 優 點 有 二 : 其 一 , 可 節 省 大 量 帑 項 。 派 遣 當 地 旗 丁 需 發 給 他 們 遷 費 銀 兩,並為其搭蓋窩棚,購買牛條農具,置辦鍋碗瓢盆等一切生活用品。總計,平均 一戶旗丁需要花費四十七兩銀子,如欲添雇幫工,則又需酌加津貼,所費甚多。相 較 之 下 , 招 募 民 人 , 民 人 需 自 備 農 具 , 且 無 遷 費 銀 兩 , 每 丁 僅 給 蓋 棚 銀 四 兩 。 而 且,在起租之年,每丁需納制錢九吊,這筆租稅作為一年歸款尚有剩餘,甚至還可 以作為日後移駐八旗的專款。其二,較容易提高生產率。居住在當地的旗丁,許多 並不擅長亦不習慣於耕作,且就算擅於耕作,其技術亦不比民人嫻熟。而且,這些 旗丁當中,很多是相當不情願墾田種地的,如果朝廷勉強撥派,他們往往潛逃以逃 避耕作。如此一來,如欲擴大墾荒規模與數量,雇用民丁比當地旗丁更為合適。詳 見魏影,《清代京旗回屯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頁77-78。 70 〈護理四川總督趙豐巽等奏參辦煽惑滋事佐領兵丁摺〉,《政治官報》,第 132 號,頁 7-9,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十日,摺奏類。 71 清.胡 潛,〈吏部文 選司員外 郎胡潛化除滿 漢畛域辦法八 條呈 〉,《清末 籌備立憲檔 案史料》,頁951。 72 〈條陳融化滿漢策〉,《大公報》,第 1856 號,頁 3a,光緒三十三年八月三日,代諭。

(20)

兩方面來看。先就實業學堂而言,其種類包括:農業學校、測繪 學校、法政學校、財政學堂、武備學堂、蠶業學校以及工藝學校 等,這類學堂吸引許多八旗子弟前往就學,以謀求一技之長,賴 以維生。73 再就設立工廠來說,新政期間,各地駐防省份紛紛設立旗民 工 藝 廠 或 習 藝 所 , 招 收 旗 人 入 廠 , 廣 學 手 藝 技 術 , 掌 握 謀 生 本 領,以達「務使八旗子弟人人能各執一業,以為謀生自立之基」 的目的。74舉例而言,光緒三十四年十月,清廷在北京設立首善工 藝廠,該廠分設於九處。其中,西郊外火器營、健銳營、三旗精 捷營等處曠地較多,故利用該營校場內的空閒地基分設工藝廠七 處,並另於內城東西兩城分設工藝廠兩處。首善工藝廠的經費來 源相當多元,包含:大清銀行存儲的十二萬餘兩、北洋撥助的五 萬五千兩、民政部所籌之銀一萬兩、各項常年經費的支助以及各 種募款。75首善工藝廠開辦多年,培養出一批具備一技之長的八旗 子弟,使其能自謀生路。另外,統治者還在京師專門為八旗女子 設立工藝廠,鼓勵旗人女子入廠學習,為貧困的八旗婦女提供了 一條自救的管道。76 從興辦實業的成效而論,由於經費有限,加上工藝技術尚未 成熟,各地八旗工藝廠或習藝所的成效不大;且在運作過程中亦 步履維艱,更遑論擴充工廠規模。然而,儘管如此,這些工藝廠 與習藝所的設立仍發揮了作用,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後,有部分旗 人即因在工廠學得一技之長而較為順利地就業謀生。77 73 李德新,〈清末新政與八旗社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頁21。 74 〈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盛京副都統宗室多文奏創辦奉天八旗工藝廠摺〉,《政治官報》, 第537號,頁6,宣統元年三月九日,摺奏類。 75 〈慶親王等奏開辦首善工藝廠情形摺〉,《政治官報》,第 337 號,頁 6-7,光緒三十 四年九月九日,摺奏類。 76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頁761。 77 常書紅,《辛亥革命前後的滿族研究—以滿漢關係為中心》,頁109。

(21)

(四)選壯為兵 1.編入新軍 將八旗編入新軍固然是為了加強統治、抵禦外侮,但亦包含 解決旗人生計問題之目的。當時,即有大臣指出: 當 此 時 事 艱 難 , 列 強 環 伺 , 非 練 兵 不 足 以 立 國 , 非 練 兵 不 足 以 濟 事 。 況 八 旗 世 僕 尤 為 根 本 所 關 , 近 年 生 齒 日 繁 , 生 計 日 蹙 , 朝 廷 不 惜 重 帑 , 飭 令 選 練 此 項 兵 丁 , 原 於 整 頓 之 中兼寓惠愛之意。78 由此可看出清廷借由安置旗人以解決八旗生計問題之用意相當明 顯。滿洲統治者於光緒二十八年挑選京旗兵丁三千人,以備日後 守衛京城,並指派袁世凱(1859-1916)為督練大臣,內閣大學士 鐵良(1863-1938)為全營翼長,所有營規軍律悉照北洋常備軍法 令辦理。而且,這次練兵共編步隊四營,馬隊一營,炮隊一營, 工程兩隊,並將其定名為「京旗常備軍」。79 光緒二十九年十月,清廷為革新陸軍,遂展開全國新式陸軍 編練的工作,成立練兵處,慶親王和袁世凱分任總理大臣和會辦 練兵大臣,鐵良為幫辦大臣,擬定〈陸軍營制餉章〉,提出全國編 練三十六鎮常備陸軍的設想。三十二年(1906)九月,兵部改為 陸軍部,練兵處亦歸併其中。80三十三年七月,陸軍部提出〈全國 三十六鎮按省分配限年編成方案〉,計畫以五年時間編成。81自此 以後,在京八旗陸續改練新操,改編成新式軍隊,京旗常備軍即 78 〈京旗練兵大臣咨文〉,轉引自李德新,〈清末新政與八旗社會〉,頁 22。 79 清.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清光緒朝文獻彙編》(臺北: 鼎文書局,1979),頁146,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 80 劉鳳翰,〈晚清的陸軍革新〉,收錄於氏著,《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一輯》(臺北: 黃慶中,2008),68-71。 81 三 十六鎮 包括 :近 畿 4 鎮; 四 川 3 鎮;直 隸、 江蘇、湖 北、 廣東、雲 南、 甘肅各 2 鎮;山東、江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浙江、福建、廣西、貴州、山西、陝 西、新疆、熱河、奉天、吉林、黑龍江各 1 鎮。其中,當時即已編成者包括:近畿 4 鎮分別為第一、三、五、六鎮;直隸 2 鎮為第二、四鎮;江蘇 2 鎮中的一鎮為第九 鎮;湖北2鎮中的一鎮為第八鎮。詳見劉鳳翰,〈晚清的陸軍革新〉,71-72。

(22)

在新成立的陸軍中被編列為第一鎮,採行募兵制,三年服役期滿 退役。82 除了將京旗編列為新立陸軍的第一鎮之外,清廷亦編練禁衛 軍,提供京旗另一條謀生途徑。為了建立一支保護皇室的勁旅, 在載灃(1883-1951)的奏議下,於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編練禁衛 軍,由載灃統率調遣,載濤(1887-1970)、毓朗(1864-1922)以 及鐵良為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分兩期訓練禁衛軍。第一期以第 一鎮正副目兵為基礎,挑選京營八旗、圓明園、健銳營以及火器 營各旗兵入伍,其長官自管帶以下由第一鎮軍官考取錄用;第二 期挑選時,則是由各旗營與昌平駐防內選調。就選拔標準而論, 被選兵丁的年齡必須在十七到二十五歲之間,且須身強力壯,全 部選自旗營。究其原因,一是八旗官兵之中,不乏精壯且生計困 厄者;二是基於皇族安全的考量。再就薪餉來看,禁衛軍士兵接 受嚴格訓練,裝備一流,月餉八兩,比普通新軍士兵的月餉高出 許多。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宗室向不充兵,但此時為宗室生計考 量,亦出現挑取閒散宗室入伍的現象。83 無論京旗常備軍,或是將京旗編列為新立陸軍的第一鎮,抑 或 是 編 練 禁 衛 軍 , 就 某 種 程 度 而 言 , 皆 為 八 旗 開 闢 一 條 謀 生 之 路。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將京旗編列成新立陸軍的第一鎮, 意謂京旗成為陸軍的一環,其原有的特殊性因此大為將低,八旗 制度捍衛政權的作用亦隨之漸漸消逝。 至於駐防八旗,亦自光緒二十四年起,開始部分編入各省新 軍。舉例而言,直隸駐防各旗,從各營中挑選旗兵,分撥北洋常 備軍各營補額編伍,其中,保定旗兵 148 名,滄州旗兵 100 名,密 雲旗兵 160 名,山海關旗兵 200 名,熱河旗兵 100 名。又如趙爾巽 (1844-1927)將荊州駐防旗兵中,年壯識字者,一律編入湖北常 備軍。再如光緒三十二年,吉林省開始編練新軍步隊第一協,其 兵丁即從該省十旗五城中的前鋒各軍挑選,官則選自各旗協領、 82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頁773。 83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頁775。

(23)

佐領、防禦、驍騎校以及世職各官。84 2.編練警察 庚子事變之後,旗人糧餉斷絕數月,漸失衣食之資,瀕於貧 困。幸好此時京師自編設警察,且以旗人為主要的招募對象。朝 廷此舉安置了部分八旗,時人即稱:「內城巡警皆旗人,生計賴以 少蘇。」85巡警的來源有二:其一,挑選閒散與不適合挑練新軍的 精壯,如山海關即將不適合編練新軍的精壯「咨送各就近之永平 府所屬七州縣巡警營補額訓練」。86其二,將應裁軍隊改練巡警, 如成都駐防就將振威營改辦警察,負責巡察街道以及保衛地方的 工作。87 為了培養警官,清廷於光緒二十七年八月創設警務學堂,後 改為高等巡警學堂。為了兼顧八旗生計問題,該學堂同樣是以招 收旗人為重點。88警務學堂以日人川島浪速擔任學堂監督,招收學 生近五百人,截至三十三年為止,畢業生近三千人,內城的警官 基本上就出自於該學堂。89 招收旗人為警察,不但改善了他們生計,也提高了他們的素 質 。 毓 盈 ( 1881-1922) 即 認 為 「 庚 子 以 還 , 八 旗 生 計 幾 絕 」, 且 自 從 設 置 巡 警 , 招 收 訓 練 八 旗 子 弟 以 來 , 旗 人 「 漸 化 無 用 為 有 用」,並改變了舊有不良的習慣,「不復平日『愛聽梨園歌管聲, 不識刀槍與弓箭』之陋矣」。90儘管毓盈所說有誇大之嫌,但朝廷 將旗人編入巡警的舉措,或多或少改正了八旗舊有的陋習,使其 成 為 對 社 會 有 所 助 益 的 人 才 。 而 且 , 亦 讓 旗 人 找 到 自 謀 生 計 之 84 賈艷麗,〈清末旗人軍事改革與八旗生計〉,《滿族研究》,3(瀋陽,2009),頁42。 85 清.毓盈著,《述德筆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頁107。 86 〈山海關副都統儒林奏請駐防旗兵分送常備巡警各營訓練摺〉,《政治官報》,第 137 號,頁 8,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摺奏類。 87 〈成都將軍綽等奏查閱振威營操法陣式教練新操片〉,《政治官報》,第42號,頁10-11,光緒三十三年十一月二日,摺奏類。 88 中見立夫,〈川島浪速と北京警務學堂.高等巡警學堂〉,《近きに在りて》,39(東 京,2001),頁316-325。 89 肖 朗 、 施 崢 ,〈 日 本 教 習 與 京 師 警 務 學 堂 〉,《近 代 史 研 究 》, 5 ( 北 京 , 2004 ), 頁 35-41;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頁780。 90 清.毓盈著,《述德筆記》,頁125。

(24)

路,不再是受朝廷豢養的特殊分子。 (五)旗民交產禁令的廢除 咸豐二年(1852),滿洲統治者為了杜絕欺隱與增加稅收,廢 除了旗民交產的禁令,91但咸豐九年(1859),朝廷旋即以升科無 多 的 原 因 , 下 令 恢 復 禁 止 民 人 購 買 旗 地 的 舊 禁 。92同 治 二 年 (1863),統治者因旗人生計維艱,再度廢止旗民交產的禁令。93 91 咸豐二年(1852)五月,大學士兼署管理戶部事務祁寯藻等人,有鑒於例禁雖嚴, 但仍有旗人「指地借錢」、「支使長租」,避典賣之名,行典賣之實的情況,為了杜 欺隱而裕賦額 ,故上奏朝廷 ,希冀變通旗 民交產舊例。 該奏摺指出:「賣到民間之 旗地,即係並不完糧之黑地,既不向旗人交租,復不向國家納課。……典賣之後, 仍禁交產,非禁交產也,直禁黑地升科而已。以各直省地畝視之,同係食毛踐土之 民,獨聽直隸一省欺隱官田,久逋正賦,實不足以示公允。且以種地愚民買此違例 私產,必授胥役以訛詐之柄,而富豪惡棍潛與胥役勾通,挾制霸占,魚肉鄉愚,莫 能舉發。職此之故,……舊例禁止旗民交產,既屬有名無實,莫如量為變通,以順 人情而收地利。……擬請嗣後坐落順天、直隸等處旗地,無論老圈自置,亦無論京 旗屯居,及何項民人,俱准互相買賣,照例稅契升科,其從前已賣之田業主、售主 均免 治罪。 」(國 立故宮博物院 編,《軍機處 檔摺件 》,文 獻編 號 084789,〈奏請 變 通旗民交產舊例〉,咸豐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這次上奏很快便得到朝廷的回應, 咸豐皇帝於當 日即頒布諭令 :「著照該部所請。除奉天 一省旗地盜典 盜賣仍照舊例 嚴行查禁外,嗣後坐落順天、直隸等處旗地,無論老圈自置,亦無論京旗屯居,及 何項民人,俱准互相買賣,照例稅契升科,其從前已賣之田業主、售主均免治罪。 一切應辦事宜,仍著該部妥議章程具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 朝 上 諭 檔 》( 桂 林 : 廣 西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 1998 ), 頁 230 , 咸 豐 二 年 五 月 二 十 七 日,內閣奉上諭。)須特別注意的是,儘管咸豐二年廢除了旗民交產的禁令,但由 所引史料可知,「根本重地」奉天省的旗地當時仍然是禁止旗、民之間的買賣。 92 朝廷的稅收並未因咸豐二年廢除旗民交產禁令而增加,此原因在於自咸豐二年開禁 以來,典買或置買旗地者往往透過「捏作押借字據,並不執契投稅」、「詭寄業主原 戶,仍不呈報升科」以及「盜賣隱占」等方式逃避升科,(佚名,《戶部井田科奏咨 輯要》,收錄於《國家圖書館藏清代稅收檔案史料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 縮複製中心,2008),上卷,頁 1-13。)導致出現許多「既不向旗人交租,复不向 國納課」的土地。(清.黃彭年等修,《畿輔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1968),卷 95 ,〈 政 經 略 . 旗 租 〉, 頁 17b 。 ) 咸 豐 九 年 , 咸 豐 皇 帝 即 因 「 旗 民 交 產 , 升 科 無 多」,下令:「仍禁民人典買旗地,至從前民人契買旗地,業經報稅升科者,仍准其 執業,以免紛擾。」(清.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 啟文出版社,1963),卷 160,〈戶部.田賦〉,頁 33b。) 至此,朝廷又恢復了禁 止民人購買旗地的舊禁。 93 同 治 二 年 ( 1863 ), 同 治 皇 帝 有 感 於 「 自 禁 民 人 典 買 旗 地 後 , 旗 人 生 計 維 艱 」, 遂 頒布命令:「復行旗民交產之例,仍照咸豐二年奏定章程辦理。」(清‧崑岡等奉敕 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卷 160,〈戶部.田賦〉,頁 33b。) 旗民交產 的禁令再次被廢止,惟開禁範圍仍未包括東北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允許旗民交 產的原因與咸豐二年不同,前次是滿洲統治者基於賦稅考量,為增加國家稅收而開 禁;此次則是著眼於旗人生計困難,故廢止禁令。

(25)

此以後一直到光緒十四年(1888)為止的這段時間,旗人與民人之 間的土地交易,是被朝廷所允許的。然而,到了光緒十五年(1889), 清廷卻基於旗人生計的考量,再度恢復旗民交產的禁令。94 前述旗民交產禁令的廢除或恢復,實為朝廷照顧八旗生計的 意 圖 、 清 廷 統 治 能 力 與 財 政 負 擔 能 力 三 者 之 間 , 彼 此 拉 鋸 的 結 果 。 道 光 二 十 年 ( 1840) 到 同 治 四 年 ( 1864), 正 逢 戰 亂 頻 仍 之 時,軍費浩繁,國家財政出現危機。為了減緩此危機進而維持政 權的穩定,滿洲皇帝遂透過廢除旗民交產禁令的方式,不再保障 旗人的房屋與土地,希冀藉此達到增加國家稅收之目的。然當這 項政策無法有效增加國庫收入時,或是自同治四年起,局勢較為 穩定之後,統治者便立即重新以照顧八旗生計為優先考量。 降至光緒三十二年,關於旗民交產的法律又有了重大調整。 是 年 , 修 訂 法 律 大 臣 沈 家 本 ( 1840-1913) 等 人 , 因 大 清 律 例 的 「戶律」與戶部則例的「旗民交產門」中,關於旗民交產之規定 不相符合的原因,奏請變通旗民交產舊制,悉照咸豐年間(1851-1861)成案辦理,奏摺內稱: 大 清 律 例 戶 律 典 買 田 宅 門 內 , 有 旗 地 、 旗 房 不 准 民 人 典 賣 , 及 八 旗 人 員 置 買 各 省 產 業 勒 限 變 價 歸 旗 等 二 條 , 與 戶 部 則 例 旗 民 交 產 門 內 , 准 旗 戶 民 人 互 相 買 賣 之 例 不 符 。 從 前 刑 部 例 文 大 致 照 戶 部 則 例 添 纂 , 咸 豐 年 閒 旗 民 准 其 交 產 , 故 同 治 年 閒 , 戶 部 修 改 則 例 遂 添 纂 旗 民 交 產 各 條 , 刑 部 條 例 未 及 修 改 , 彼 此 參 差 。 嗣 光 緒 十 五 年 , 戶 部 奏 規 復 旗 民 不 准 交 產 舊 制 , 而 則 例 未 經 修 改 , 故 又 不 相 符 實 , 於 八 旗 生 計 無 益 。 請 嗣 後 旗 人 房 地 准 與 民 人 互 相 買 賣 , 所 有 戶 部 則 例 旗 民 交 產 門 內 各 條 仍 一 律 遵 用 。 至 旗 人 之 出 外 居 住 營 生 者 , 准 其 在 各 省 隨 便 置 買 產 業 , 毋 庸 禁 止 。 舊 時 刑 94 光緒十五年(1889),滿洲統治者有鑒於「自開禁以來,民人置買甚多,將來旗產 勢必日見其少」,因而下令:「嗣後宗室八旗京屯田產,無論老圈、自置,永遠不准 賣與民人。如有違例私自買賣,即行照例懲辦。」(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 宣 統 兩 朝 上 諭 檔 》, 頁 469 , 光 緒 十 五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八 日 , 內 閣 奉 上 諭 。 ) 至 此 , 朝廷基於旗人生計的考量,再度規復旗民交產的禁令。

(26)

部例文二條應即刪除,請飭部核議施行。95 對此,統治者下令交由度支部議奏。96度支部商議之後,認為沈家 本等人所請「係屬因時制宜」,故「擬照所奏辦理」,97統治者亦從 之,使旗民交產合法化。98而且,為營生而外出居住的旗人,亦被 允許在各省置買產業。至於戶部則例中「旗民交產」一條,仍一 律遵用,並刪除舊時刑部「旗地、旗房不准民人典賣」與「八旗 人員置買各省產業勒限變價歸旗」兩條例文。從此,這項規定未 再改動,一直持續至清朝覆滅。 值得注意是這次廢除旗民交產禁令,除了基於法律的現實考 量 之 外 , 尚 與 當 時 化 除 滿 漢 差 異 的 思 潮 有 關 。 在 此 思 潮 的 影 響 下,沈家本提出了「便民生而化畛域」的改革對策,將財產自由 與國家穩定連在一起討論。沈氏認為「不准置買產業」,則沒有財 產自由,若無財產自由,則「生計全無,烏能自養?」而且,沈 氏 亦 以 為 旗 、 民 不 准 交 產 , 即 「 顯 分 畛 域 之 一 端 」, 故 應 及 時 變 通,「未可拘牽舊制」。因此,他主張藉由市場經濟交易的方式鼓 勵旗民交產,希望達到「旗、民之贏絀有無,可以相濟相通」,使 「 各 有 自 養 之 路 」, 進 而 「 便 民 生 而 化 畛 域 , 洵 共 保 安 全 之 一 策」。99旗民交產的禁令,旨在維護旗人的經濟地位,設法保護旗 人的產業,使其不被民人占有。然而,降及清末,在化除滿漢差 異浪潮的影響下,為鞏固政權,清廷不得不放棄優先照顧八旗生 計的原則,准許旗民交產,使其各自養活自身;並允許在外省居 住的旗人在各省置買產業,讓旗人得以真正逐漸融入當地民人的 經濟活動之中,且不再以北京為故鄉,漸次與民人接近。 自咸豐二年廢除旗民交產禁令以來,這項禁令開了又禁,禁 95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卷9,〈田賦考九.八旗田制四〉,頁7580。 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頁 312,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七 日,奉旨。 97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卷 9,〈田賦考九.八旗田制四〉,頁7580。 98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584,頁10a,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上甲子條。 99 清.沈家本,《歷代刑法考:附寄簃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6),卷 1,〈變通 旗民交產舊制摺〉,頁2033-20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the composition presented by T101 〉, “ First, the style of writing: by and large, these s ū tras are translated into prose.. Even though there are some verse-like renderings,

Without using ruler, tearing/cutting of paper or drawing any line, use the square paper provided (Appendix A) to fold the figure with the same conditions as figure 8b, but the area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greeing to grant a tenancy of the School Premises at a nominal rent to the IMC and providing financial subsidy, assistance and

• Apply to EDB for exemption from the requirement to adopt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fee remission scheme no less favorable than those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schemes,

For example, even though no payment was made on the interest expenses for the bank loan in item (vi), the interest expenses should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in term of the willingness-to-pay, the consumers who are using the IMVS wish to reduce their monthly expenditure, in which those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