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投擲動作發展對排球肩上發球技能學習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投擲動作發展對排球肩上發球技能學習之影響"

Copied!
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投擲動作發展對排球肩上發球 技能學習之影響. 研 究 生:張芝雁 指導教授:劉有德.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投擲動作發展對排球肩上發球技能學習之影響 2014 年 6 月 研 究 生:張芝雁 指導老師:劉有德. 摘要. 排球發球以「拋球」及「擺臂擊球」為主要的動作技巧,而過肩投擲的技能 類似肩上發球的擺臂擊球動作,在投擲動作發展程度可能為肩上發球表現的影響 因素。目的:以優秀排球選手與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之排球肩上發球與投擲動作 發展表現探討兩種動作間之關係。方法:招募大專女子特優級選手與肩上發球初 學者之女性大專生各十名,皆為慣用右手者。肩上發球初學組進行 3 週,每週 3 天,一天 30 次試作,共 270 次試作的肩上發球練習。分別對初學者學習前後與優 秀選手進行肩上發球測驗與投擲測驗。利用高速攝影機 (300fps) 拍攝參與者之投 擲、肩上發球動作,對投擲距離、投擲球速、投擲發展動作以及肩上發球落點、 肩上發球球速、肩上發球動作檢核進行測量與評分。結果:兩組的投擲距離、投 擲瞬時水平球速、投擲發展動作分數皆呈顯著正相關。初學者的排球肩上發球表 現與投擲動作發展程度呈正相關,優秀選手的排球肩上發球表現與投擲動作發展 程度則沒有相關性,其於投擲動作表現與投擲動作表現皆顯著優於初學者。對執 行動作的人來說,兩種動作在未達充分練習後的穩定階段前,均有相互影響的現 象。. 關鍵字:排球肩上發球、投擲動作發展、技能學習. i.

(3) The Influence of Throwing Development on Volleyball Overhand Serve Learning June, 2014 Author: Chang, Chih-Yen Advisor: Liu, Yeou-Teh. Abstract. The primary techniques of volleyball serve were “tossing the ball” and “swinging the arm to hit the ball”. Overhand throwing skill was similar to the movement of “swinging the arm to hit the ball”.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rowing plays an influential factor in performing the volleyball overhand serv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olleyball overhand serve and the throwing development for the elite and novice volleyball players. Ten females college volleyball Advanced-level players and te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ho did not have any volleyball overhand experience were recruited, and all participants were right-handed. The novices practiced volleyball overhand serve 270 trials over 3 weeks. The experts were tested with the overhand serves and the distance throw while the novices were tested with an additional distance throw prior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overhand serves practices. All the test performances were filmed with a high speed camera (300fps). The distance, velocity, and movement forms of throwing and serv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owing distance, ball velocity of throwing, and throwing forms of experts and novices show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 The serve performances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hrowing movement forms for novices, but there were no correlation for experts. The performances of throwing and serve for the exper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i.

(4) novices. The influence between the throwing and overhand serves continues before the stable patterns of both skills have occurred after the prolonged practices. Key words: volleyball overhand serve, throwing motor development, skill learning. iii.

(5) 致謝詞. 在修讀碩士的日子,雖然僅短短兩年,卻是改變我看待事情態度的轉折點。 想起剛進研究所的時候,雖然有自己的目標以及想法,卻不知該從何做起,也懷 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幸好有昕燐與佩吟願意耐心的傾聽,並鼓勵我、 支持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很幸運地,我加入運動行為的大家庭,謝謝有德老 師給我很大的創作空間,讓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也因為如此,讓我了解到 運動科學的研究不是只能為別人而作,若是為解除自己心中困惑所作的研究,其 意義更是非凡;除此之外,也很感謝老師像我的家人一樣,關心我的身體健康以 及未來的發展。在碩士求學過程中,謝謝跟我當了六年同學的彥傑與柏遠,不管 我的實驗是要發問卷、拍影片、複雜的場地佈置、還是分析影片等,你們都願意 不畏艱難而全力相挺,雖然我們就要各分東西,但我依舊會記得你們曾為了我的 實驗付出的辛勞!另外,感謝參與實驗的夥伴們,協助我研究的姿榕與竹庭、熱 心指導我的國良學長、傾聽我心聲且什麼事都幫我的又嫻、情義相挺的柏成、介 紹碩論參與者的立堯、維護我們身體健康的立翰、分享研究經驗的學長姐們、以 及辛苦完成此次實驗的參與者們,謝謝你們,因為你們的協助才能讓實驗順利的 完成!最後,謝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在碩論實驗的過程中,不管是開心或是難過, 幸好都有你們願意陪在我身邊一起分享,也因為你們的鼓勵讓我更有信心去挑戰 原本以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在此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iv.

(6) 目. 次. 英文摘要 ...........................................................................................................................ii 中文摘要 ............................................................................................................................ i 致謝詞............................................................................................................................. v 目次 ................................................................................................................................... v 圖 次 ............................................................................................................................viii 表 次 .............................................................................................................................ix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2.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2. 第五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解釋 ................................................................................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排球肩上發球 ............................................................................................ 5. 第二節. 技能發展與學習傳統理論 ........................................................................ 6. 第三節. 動力系統理論 ............................................................................................ 8. 第四節. 投擲動作發展 .......................................................................................... 10. 第五節. 過肩投擲 .................................................................................................. 13. 第六節. 文獻總結 .................................................................................................. 14. v.

(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15.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 15. 第二節. 實驗動作 .................................................................................................. 15. 第三節. 器材與場地佈置 ...................................................................................... 15. 第四節. 實驗流程 .................................................................................................. 1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9. 第肆章. 結果 ............................................................................................ 21. 第一節. 優秀選手之投擲與肩上發球相關性 ...................................................... 21. 第二節. 初學者之投擲與發球相關性 .................................................................. 24. 第三節. 投擲表現及投擲動作發展比較 .............................................................. 33. 第伍章 討論 ............................................................................................................. 37 第一節. 投擲動作與表現之相關性 ...................................................................... 37. 第二節. 肩上發球動作與表現之相關性 .............................................................. 37. 第三節. 投擲與肩上發球之相關性 ...................................................................... 38. 第四節.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之差異性 .................................................................. 38. 第五節. 投擲前測與後測之差異性 ...................................................................... 40.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 41. 引用文獻 ......................................................................................................................... 43 附件一 ............................................................................................................................. 47 附件二 ............................................................................................................................. 48. vi.

(8) 圖 次. 圖 2-1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一........................................................11 圖 2-2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二........................................................11 圖 2-3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三........................................................11 圖 2-4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四........................................................12 圖 2-5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五........................................................12 圖 3-1 排球發球場地佈置............................................................................................ 16 圖 3-2 投擲動作場地佈置............................................................................................ 17 圖 3-3 實驗流程圖........................................................................................................ 18 圖 4-1 優秀選手投擲距離與投擲瞬時水平球速、投擲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21 圖 4-2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的距離與瞬時水平球速、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25 圖 4-3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的距離與瞬時水平球速、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25 圖 4-4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26 圖 4-5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後測的發展動作分數以及距離之相關性.......................27 圖 4-6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距離與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以及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 投擲後測距離之相關性.....................................................................................27 圖 4-7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後測瞬時水平球速、投擲後測發展動作 分數之相關性.................................................................................................... 27 圖 4-8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以及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 發球瞬時水平球速之相關性.............................................................................28 圖 4-9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29 圖 4-10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之相關 性.........................................................................................................................31 圖 4-11 初學者組肩上發球落點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肩上發球動作檢核......31 vii.

(9) 圖 4-12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投擲距離比較...................................................................33 圖 4-13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投擲瞬時水平球速比較...................................................35 圖 4-14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投擲發展動作分數比較...................................................35 圖 4-15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之相關性比較...................36 圖 5-1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後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之相關性比較.............40 圖 5-2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之相 關性比較.............................................................................................................40. viii.

(10) 表 次. 表 2-1 Wild 投擲動作發展四階段.................................................................................10 表 3-1 三位評分者評分信度相關係數..........................................................................19 表 4-1 優秀選手投擲動作三種測量間之相關性..........................................................21 表 4-2 優秀選手排球發球三種測量間之相關性..........................................................22 表 4-3 優秀選手投擲動作與肩上發球各種測量間之相關性......................................22 表 4-4 優秀選手投擲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23 表 4-5 優秀選手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23 表 4-6 優秀選手投擲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24 表 4-7 初學者投擲動作前測三項測量之相關性..........................................................24 表 4-8 初學者投擲後測表現與動作之相關性..............................................................25 表 4-9 初學者投擲動作前測、後測三項測量間之相關性..........................................26 表 4-10 初學者投擲前測與肩上發球各項測量間之相關性........................................28 表 4-11 初學者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29 表 4-12 初學者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細項間之相關 性.........................................................................................................................30 表 4-13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30 表 4-14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32 表 4-15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細項間之相關 性.........................................................................................................................32 表 4-16 初學者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33 表 4-17 初學者投擲前測、後測的表現與動作比較......................................................34 表 4-18 初學者投擲前測、後測的發展動作分數比較................................................34 ix.

(11)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問題背景. 排球運動是國際間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目前國內體育課程的教學重 點。國際排球總會 (FIVB) 將排球技能分為六大類,包含發球、攻擊、攔網、舉 球、接發球與防守接球,其中發球不僅為比賽主動得分的技能之一,也具有影響 敵方組織攻擊效率的功能 (Palao, Santos, & Urena, 1992)。自 1995 年新排球規則的 訂定,取消原本的發球區域,並擴大排球場地的擊球有效範圍,使發球位置更寬 廣,且發球方式能夠更多元,提升發球在排球賽事中的重要性 (吳忠政, 2008)。 近年來,國際賽事中常見的發球方式為肩上漂浮發球、跳躍發球及跳躍漂浮 發球三種,不管是何種發球方式,不外乎以「拋球」及「擺臂擊球」為主要的動 作技巧。 「拋球」需注意球的高度及位置,拋球的好壞會影響擺臂擊球的動作型態。 「擺臂擊球」則應注意擺臂的方向、速率、擊球點、擊球部位和控球能力等影響 因素 (吳憲訓, 2002)。在運動學分析的相關研究中發現,排球肩上發球主要是受到 手肘與手腕間協調的影響,此結果與投擲動作協調的影響因素相同 (Temprado, Della-Grasta, Farrell, & Laurent, 1997; Chapman & Sanderson, 1990)。 排球肩上發球是屬於協調性高的動作技能,學習肩上發球有一定的難度。為 了改進肩上發球的學習成效,許多文獻針對「排球發球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 發現影響發球的因素包括最初的技能表現、工作難度以及回饋方式 (French、Rink, Rikard&Mays, 1991; Zetou, Tzetzis, Vernadakis, & Kioumourtzogiou, 2002; 林清香, 2004),其中,工作難度與回饋方式都能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控制,但最初的技能表 現卻受到個體經驗與能力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不同經驗的排球肩上發球者之排球 肩上發球與投擲動作發展表現間之關係,為本研究探討之目的。. 1.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問題背景,本研究在投擲動作發展與排球肩上發球表現之關聯性, 進一步探討不同排球肩上發球經驗之差異性: 一、. 探討優秀排球選手在排球肩上發球表現上是否與投擲動作發展程度有相. 關性。 二、. 探討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在排球肩上發球表現上是否與投擲動作發展程. 度有相關性。 三、. 比較優秀排球選手與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在投擲動作發展程度是否有差. 異。 四、. 探討練習排球肩上發球的動作是否會對投擲動作發展產生影響。.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目的,提出相關研究問題: 一、. 排球肩上發球表現與投擲動作發展程度的相關性是否受到不同排球肩上. 發球經驗的影響? 二、. 優秀排球選手與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在投擲動作發展程度上是否會有所. 差異? 三、. 練習排球肩上發球動作是否會對投擲動作發展產生影響?. 第四節. 研究假設. 針對前述研究問題,進行研究結果假設: 一、. 優秀排球選手的排球肩上發球表現與投擲動作發展程度無相關性。. 二、. 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的排球肩上發球表現與投擲動作發展程度有關聯. 性。 三、. 優秀排球選手有較高於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的投擲動作發展程度。. 四、. 排球肩上發球動作練習會對投擲動作發展產生影響。. 2.

(13) 第五節. 操作性名詞定義解釋. 本研究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 投擲動作. 本研究之投擲動作定義為過肩投擲動作。投擲者站立於起始線前,以手肘過 肩之投擲動作將球用力向前投出,不可有助跑動作。 二、. 投擲成功之定義. 由於投擲動作係以擲遠為目的,因此測驗時要求參與者必須將球盡量以直線 向目標線投擲,作為成功之試作。 三、. 排球肩上發球. 發球者站立於排球場底線後方,將球向上拋起後,以手肘過肩之擊球動作將 球擊出過網,不可有助跑或是跳起等動作。 四、. 發球成功之定義. 為了解參與者的發球動作與表現,因此測驗時要求參與者必須將球向前擊 出,方為成功之試作。 五、. 優秀排球選手. 本研究之優秀選手定義為大專女子特優級 (第一級) 之選手。 六、. 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 本研究之排球肩上發球初學者為未曾學習以手肘過肩方式將排球發過網者。 七、. 投擲動作發展. 本研究之投擲動作發展意旨兒童與青少年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產生變化, 使投擲動作表現提升的過程。 八、. 投擲動作發展評分. 本研究採用 Roberton 與 Halverson (1984) 投擲動作發展評分標準作為評分依 據,分別依肱、前手臂、軀幹以及腳部動作給予計分。. 3.

(14) 九、. 排球肩上發球落點. 本研究之排球肩上發球採用落點計分方式,以敵方之底線為目標點,依照離 敵方之底線距離劃分不同分數,距離底線 1m 為 9 分,以球場邊線為準向兩側推, 每 1m 少 1 分。球網為正負標準線,過網為正,未過網為負,向我方底線推每 1m 少 1 分。 十、. 排球動作檢核評分. 本研究採用排球動作檢核標準為肩上發球動作檢核表,表中之拋球標準為修 改自王金燦 (2005) 的發球評分表,而擺臂擊球動作表準則是修改自投擲動作發展 標準,分別依拋球、肱、軀幹以及腳部動作給予計分。. 4.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排球肩上發球. 排球運動是屬於協調性高且動作複雜的動作技能,主要的排球技能分為六大 類,包含發球、攻擊、攔網、舉球、接發球與防守接球,其中發球不僅為比賽主 動得分的技能之一,也具有影響敵方組織攻擊效率的功能 (Palao, Santos, & Urena, 1992)。本節將有關排球肩上發球的相關文獻進行彙整,以供研究參考。 李黛芬、陳松盛 (2001) 以參加 2000 年世界女子排球大獎賽鳳山站預賽的隊 伍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俄羅斯、巴西、義大利和日本,共計有六場二十局比賽 的發球相關資料,進行發球型態與成效分析,結果發現四支隊伍主要以跳躍發球 和肩上發球為主,尤其在日本隊使用跳躍發球比例不到兩成,義大利隊的選手更 全部以肩上發球執行之,雖然肩上發球威力不如跳躍發球,但其失誤率也較低。 林献巃 (2009) 以 2006 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之中華隊與其對戰隊伍為研究 對象,共計十個隊伍,九場三十四局比賽影片,作發球方式對發球目標成效分析, 結果發現各隊發球方式皆以肩上發球為主,中華隊之發球目標成效以快攻球員最 高,且發球成效不會受到發球方式、發球目標的不同而產生影響,此結果與外國 球隊有所不同。 French、Rink、Rikard 與 Mays (1991) 對九年級的 53 名學生進行排球發球與 舉球的技能學習研究,先施以前測將學生分為高、低技能表現,並以三種不同難 度的學習方式進行分組,在經過 60 次超過六天的練習,結果發現高技能表現的學 生學習成效較佳,而難度過高的學習方式反而使學習成效有所限制。 Zetou、Tzetzis、Vernadakis 與 Kioumourtzogiou (2002) 對小學高年級的 63 名 男童與 53 名女童進行排球發球與舉球的技能學習,並提供不同的回饋方式,回饋 方式分別為觀看專家執行動作之影片、觀看自己執行動作之影片或是僅給予口頭 5.

(16) 提示,每一技能會提供八次 40 分鐘的教學課程,結果發現觀看專家執行動作之影 片作為回饋,在發球與舉球都出現最佳的學習成效。 林清香 (2004) 以中國文化大學體育排球選修課 75 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 別為男性 51 名與女性 24 名,以隨機分派方式將參與者分派至控制組、口語表現 獲知組、自我影像表現獲知組和標準影像表現獲知組,進行六天每次 1 小時的低 手發球教學課程,結果發現標準影像組學習成效最佳,依序為自我影響組、口頭 組和控制組。 Temprado、Della-Grasta、Farrell 與 Laurent (1997) 以 6 名優秀男性排球選手與 14 名排球初學之男性大專生為研究對象,作排球肩上發球動作分析研究,每人在 十次發球熱身後,進行十次正式試作,以高速攝影機進行發球動作的紀錄,結果 發現優秀選手與排球初學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手肘與手腕間協調型態不同, 優秀選手擁有較圓弧狀的擺動情形。 由上述文獻可知,排球肩上發球為世界級比賽主要的發球方式之一,而影響 學習排球發球成效的因素包括最初的技能表現、工作難度以及回饋方式。排球肩 上發球主要是受到手肘與手腕間協調的影響,此結果與影響投擲動作協調的因素 相同 (Chapman & Sanderson, 1990),而不同經驗的排球肩上發球者之排球肩上發 球與投擲動作發展表現間的關係是否會有所差異,為本研究探討之目的。. 第二節. 技能發展與學習傳統理論. 技能學習在傳統的定義為使學習者從事動作的能力改變,並達到持久性改變 的內在過程 (Schmidt & Wrisberg, 2004),像是騎腳踏車或是接球等動作技能,我們 往往需要花費一段練習時間才能學會。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我們與周 遭環境有效互動、接收重要的訊息,以及產生即時的反應等,就這些互動的結果 產生出不同特性的協調型態。由於技能學習是經過多次練習產生的結果,因此行 為表現較不受暫時性因素影響,例如疲勞、焦慮等。有關發展與學習的傳統理論 如神經成熟理論、費茲的運動學習階段理論、訊息處理理論等三種理論方法,我 6.

(17) 們將於下文簡要描述。 一、 神經成熟理論 運動學習和運動發展在某種程度而言是沒有明顯的分別,兩者皆是造成運動 行為持久性改變的過程,只是經歷時間的長短不同。早期在運動發展的研究,多 數從神經成熟的角度去解釋行為的改變,許多學者發現從嬰兒到青少年的發展歷 程,主要的運動里程碑是相同的 (Gesell, 1928; McGraw, 1945),因此神經成熟理論 主張運動發展主要受到基因的影響,而非環境影響的成果。神經成熟論者提出中 樞神經系統的成熟是一種催化劑,促進新動作的發展並使舊有的動作消失;然而, 缺少可直接測量中樞神經系統成熟過程的方法,因此僅以描述性分析的方式,建 立以年齡做為分級的常模作為基準。 二、 費茲的運動學習階段理論 Paul Fitts 在 1964 年建立了運動學習三階段模式,他認為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 的過程,此過程會隨著訊息處理屬性的改變而進步。在 Fitts 模式的第一階段為認 知期,學習者以簡單的規則及口語指導來了解動作,在此階段學習者會不斷的嘗 試不同的動作結構,動作表現不僅變異大,且容易錯誤百出。當學習者動作型態 的修正較細緻且穩定時,就進入聯結期,此階段練習的長短會根據工作複雜的情 況與個人學習能力而產生差異。經過大量的練習,才會進入到第三階段自動化期, 此階段學習者可以用最小的心智能力來執行動作,且錯誤率非常低 (陳秀惠, 2010)。 三、 訊息處理理論 從 Lashley (1917) 文獻開始,學術界開始流行中樞神經系統中具有知覺-運動 訊息的表徵符號之假說,這種表徵符號可以透過學習獲得,以便在中樞神經系統 中儲存一套運動命令,用來控制動作行為,此假說稱為開放環理論,其動作控制 形式專為快速動作的執行,且能在無需回饋的情況下,以事先計畫好的動作程式 執行動作,像是拳擊的刺拳。於西元 1960 年開始,學術觀點產生改變,Adams (1971) 提出閉鎖環理論,其主張回饋在動作控制和學習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就是動作 7.

(18) 會不斷比較當前的知覺訊息和已有的成功動作結果訊息,作為動作調整的依據, 主要用在解釋慢速、移動到定點性的動作,例如騎乘腳踏車,騎乘者利用道路與 障礙物相對位置的視覺訊息,比較實際位置與理想位置後,騎乘者會針對兩者的 差異,經由神經肌肉系統執行動作進行調整,直到騎乘至理想的位置為止。由於 人類的動作型態可達成千上萬種,因此 Schmidt (1975) 試著整合開放環及閉鎖環 理論的特徵,提出用於間斷式運動技能學習的基模理論,此理論主張類化性運動 程式是一個以特定類別性的動作特徵給予動作分類的抽象符號表徵,例如平衡、 跳躍等。基模理論指出僅有變異性的練習才能有助於學習者建立穩定的基模,此 說法激發了許多學者,開始以動作參數和練習變異性等因素作為學習的研究題材。. 第三節. 動力系統理論. 為了解神經系統中動作協調和控制的適當模式,動力系統學者將自然現象視 為一個具有許多互動子成分的系統,如同人類心智或人體彼此精密互相影響的高 度複雜系統 (Clarke & Crossland, 1985)。在日常生活中,複雜系統十分普遍,例如 我們的身體、天氣等,這些系統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性,包含系統中有許多獨立 可變的自由度、許多不同階層、行為的潛在非線性化、系統成分經由自我組織達 到穩定或不穩定等型態、次系統元素限制或影響其他次系統行為能力 (陳秀惠, 2010)。在檢視複雜系統細微成份時,會發現個別成份都能夠連結在一起,產生功 能性和一致性的協同型態,複雜系統便產生協調的現象 (Haken, 1996; Kelso & Engstrom, 2006)。為探討複雜系統中數量眾多的成份是如何產生協調,Van Gelder 與 Pott (1995) 以動力系統理論的非線性數學方程式來描述,並提出可量化相空間 的概念,也就是讓系統產生變化的組織之所有假設狀態予以數量化,這些狀態在 生物動作系統中,就是所謂的協調型態。 一、 三角限制 根據動力系統的觀點,Newell (1986) 提出三角限制的模式,主張使動作達到 最佳協調與控制是受到有機體限制、環境限制以及工作限制影響。我們將於下文 8.

(19) 簡要描述三種類別所涵蓋的範圍。 (一) 有機體限制 有機體是指個人特質,又可細分為結構性、功能性。結構性限制為短時間內 不會改變的生理特徵,例如身高、體重、體脂率等;功能性限制為短時間內會產 生變化的條件,例如疲勞、注意力等均屬之。不同的特質會使每個人達到技能目 標方式產生不一樣的有機體限制。這些特質是系統承擔工作問題時的資源,亦是 個體產生特有適應方式的限制。 (二) 環境限制 環境限制是工作時自然狀況的物理變項,例如溫度、風力、光線變化等,也 有一些非物理性的環境限制,像是家庭支持、文化規範等,則是屬於社會性的環 境限制。 (三) 工作限制 工作限制是指特定表現情境的限制,包括工作目標、特殊規則、特殊的工具 限制,像是排球選手會因為排球材質的不同作調整,而球網的高度與標竿的位置 皆會影響排球選手的運動表現。 二、 Bernstein 與自由度 Berstein (1967) 將協調的產生視為「掌握多餘動作自由度的過程,也就是將其 轉變為可控制的系統」 ,其主張人體動作是由多肢段和許多不同動作單位共同協調 而成,動作單位的協同結構會協助學習者去探索肢段間相關的聯結集合,以應付 大量自由度的情形 (Mitra, Amazeen, & Turvey, 1998)。在學習動作的初期,會以凍 結自由度的方式,降低關節的變異性,隨著動作的精熟程度,會開始釋放自由度, 使學習初期一些肌肉和關節間強固的聯結或協同結構關係產生動搖,各個動作單 位開始形成特殊協調結構,內外部的力量因此較能夠被利用,進而提升動作的經 濟性和效率 (Newell,1991)。. 9.

(20) 第四節. 投擲動作發展. 兒童的投擲動作發展由雙手低手投擲開始,到雙手過肩投擲,最後才會發展 出單手過肩投擲動作 (楊一德,2010)。投擲動作的分析方法最早是由 Wild (1938) 所提出的四階段投擲動作發展理論,其研究針對 2 至 7 歲兒童作投擲動作分析, 依照不同年齡層劃分四個階段 (如表 2-1)。 表 2-1 Wild 投擲動作發展四階段 階段. 年齡(歲). 動作內容. 一. 2-3. 投擲過程中,腳部位置不變,手臂的預備動作由前面或側面高 舉過肩,而軀幹與臀部沒有明顯轉動情形,主要是由手臂動作 完成整個過程。. 二. 3.5-5. 投擲時,軀幹開始轉動,移動範圍由原本的前後平面變成水平 面,而投擲的手臂傾斜以平行或高於肩膀的水平面移動,腳部 位置仍然沒有移動。. 三. 5-6. 投擲前,肘關節會向後擺動作為預備動作。在投出球後,手臂 會隨著投球動作向前、向後跟著軀幹一起彎曲。與投擲用手的 同側腳有向前跨步的動作。. 四. 6.5 以後. 上臂在投擲時為水平向前擺動並作水平內收,軀幹出現明顯轉 動,且投擲用手的異側腳向前跨步,產生前後腳的情況。. (修改編譯自 Wild, 1938). Payne 與 Isaacs (2005) 則將兒童投擲動作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分別如下: 一、. 階段一. 投擲過程中,軀幹不旋轉,手臂沒有向後伸展的動作,雙腳沒有出現跨步的 情形。有時會出現球投擲出去後,手臂動作帶動驅幹向前彎曲的動作。主要的投 擲動力來源為手肘屈伸所產生 (如圖 2-1)。 10.

(21) 圖 2-1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一 (Payne & Isaacs, 2005) 二、. 階段二. 投擲前,手臂會向後伸展作為預備動作,軀幹與臀部會同時旋轉,腳部向前 跨的動作不明顯,有時會出現跳躍的動作。. 圖 2-2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二 (Payne & Isaacs, 2005) 三、. 階段三. 投擲時,手肘會垂直於肩膀向後伸展,由肩部帶動軀幹旋轉,臀部的轉動較 不明顯,與投擲用手同側腳會向前跨出。. 圖 2-3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三 (Payne & Isaacs, 2005) 四、. 階段四. 此階段與階段三類似,不同處在於與投擲用手由同側腳改變為異側腳跨出。 11.

(22) 圖 2-4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四 (Payne & Isaacs, 2005) 五、. 階段五. 手臂會向後伸展以弧形軌跡擺動作為預備動作,當手臂向前擺動將球投出 時,臀部會開始向投擲手之反側旋轉,帶動軀幹與肩膀的轉動,且與投擲用手異 側腳會向前跨出。. 圖 2-5 Payne 與 Isaacs 兒童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五 (Payne & Isaacs, 2005) 其它投擲動作發展模式,如 Haubenstricker, Branta 與 Seefeldt (1983) 將投擲動 作發展分為五階段、Gallaahue 與 Ozmen (2002) 提出投擲動作發展的三階段等,儘 管各個學者依不同方式將投擲動作發展區分為不同階段,但其探討發展之特性皆 為由手肘開始,隨著身體的成熟,逐漸藉由臀、軀幹、肩膀的轉動來帶動投擲動 作,並配合腳部動作的變化,使全身協調達到最佳化。 縱使投擲動作發展以階段性劃分不同的動作表現,但 Roberton (1977) 認為個 體在投擲動作發展中,身體與各肢段的發展程度會有所不同,若將其分開來評比 等級,有益於描述在投擲動作中個體的靈活度與動力情形。Roberton 與 Halverson (1984) 將投擲動作發展以軀幹、肱、前手臂與腳部動作的變化來做為評分要素 (如 附件一)。爾後,投擲動作發展的學者多數以此表格作為投擲發展動作評分標準。 12.

(23) 第五節. 過肩投擲. 根據前述投擲動作發展的模式,可發現投擲動作為群體發展之動作,當人類 身體逐漸成熟,投擲動作模式會隨之改變。本節以過肩投擲表現相關之實證性文 獻進行彙整,作為本研究之參考。 在探討過肩投擲表現的國內外文獻,多數以兒童或青少年為對象。邱文信 (2010) 招募 153 位 7 至 12 歲男、女童,進行兩週投擲練習,測驗過程配合高速攝 影機紀錄單手過肩投擲的動作型態,同時測量投擲的距離,結果發現,男性投擲 距離的進步幅度優於女性,但女性投擲動作型態進步幅度優於男性,在不同年齡 層在投擲距離與投擲動作型態進步的情況,皆無達到顯著差異。 唐曉怡、邱文信 (2011) 招募 12、14 與 16 歲女生各十名進行過肩投擲離手球 速與距離的比較,經過六週投擲練習,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間在離手球速與投擲 距離皆有顯著差異,但僅有 14 歲和全體女生在離手球速與投擲距離出現顯著相關 的情形。 Runion、Roberton 與 Langendorfer (2003) 於 1979 年招募 39 名 13 歲青少年並 於 20 年後招募 50 名同年齡的參與者,比較不同年代之青少年過肩投擲的能力是 否出現差異,結果發現 20 年後青少年的過肩投擲球速下降,但女性在投擲動作發 展程度上顯著優於 20 年前,不同性別的差異在年代劃分下沒有差異,男性的投擲 球速與動作發展皆優於女性。 林慶源 (2010) 以 60 位國小五年級男、女學童樂樂球擲準實驗,實驗依三種 投擲距離與要求準確或全力投擲兩種投擲指示,將參與者分為六組,透過圓形計 分標紀錄擲準情形,並將投擲動作影片交由動作評分者依照動作評分標準評分, 結果發現不同距離與投擲指示為影響擲準表現的主因,而性別、投擲距離與投擲 指示的差異皆會影響投擲動作型態的產生。 郭乾佑、邱文信與王智弘 (2011) 選取 30 名女性青少年,包含優秀與普通投 擲能力者各 15 名,進行投擲動作型態以及足底壓力分佈之研究,其實驗透過測力 13.

(24) 鞋墊測量足壓,並配合高速攝影機與動作分析軟體紀錄動作,結果發現,優秀女 性青少年在投擲過程中,會將重心移至軸心腳的前足區,並在球離手時盡量使身 體向前傾斜,以加快球速。 由上述的文獻可知,在性別與年齡的差異會影響過肩投擲的表現,而投擲動 作的發展程度可以透過投擲動作評分以及出手球速作為表現依據。兒童與青少年 可藉由練習來提升過肩投擲的表現。. 第六節. 文獻總結. 綜合以上相關文獻探討之結果,作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 排球肩上發球為排球運動主要的發球方式之一,大多數探討排球肩上發球的 研究,都以技戰術成效、學習影響因素以及動作學分析為主,但是對於過肩 投擲動作發展對肩上發球技能是否出現遷移情況,卻無研究探討。 二、 諸多運動學習派理論著墨點不同,但皆有助於增進運動學習和控制的知識。 發展與學習是需要經過練習時間,逐漸改變原先的動作型態,若能夠有效操 弄個體、環境及工作限制,可以增進學習的成效。 三、 投擲動作隨著身體的成熟與技能的精進,會出現不同的發展階段,雖然各派 學者依不同方式將投擲動作發展進行區分,但其探討發展之特性皆為由手部 動作開始,在藉由軀幹的轉動來帶動投擲動作並配合跨步,使全身協調達到 最佳化。 四、 過肩投擲表現會受到性別、年齡以及成長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個別的差異。 投擲動作發展可以藉由投擲動作評分以及出手球速作為表現依據。. 14.

(2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本實驗招募優秀排球選手 (大專女子排球公開級選手) 與肩上發球初學者 (無肩上發球經驗者之女性大專生) 各十名作為實驗對象,皆為慣用右手者,在簽 署「實驗參與者知情同意書」後,開始進行本實驗。. 第二節 一、. 實驗動作. 肩上發球. 發球者站立於排球場底線後方,將球向上拋起後,以擊球點過肩之擊球動作 將球向前擊出過網,不可有助跑或是起跳等動作。 二、. 過肩投擲. 投擲者站立於起始線前,以球離手點過肩之投擲動作將球向前投出,不可有 助跑動作。. 第三節 一、. 器材與場地佈置. 實驗器材. 本研究所使用之研究設備器材如下列幾項: (一) 三顆排球 (Mikasa MVA-300,日本) 排球、室內標準排球場一面 (二) 六顆軟式安全縫線棒球 (YOUNG,臺灣 ) (三) 每秒 300 幅影像錄製之 Casio 高速攝影機一台 (四) Sony 數位攝影機 (30 fps) 一台 (五) Kwon3D 數位動作擷取軟體 (六) 黑色布幕、水平儀、延長線、有色膠帶、長尺. 15.

(26) 二、. 場地佈置. (一) 排球發球場地佈置 將高速攝影機架設於發球者右側約三公尺,與發球者平行,並於參與者左側 架設黑色布幕,紀錄發球表現之紀錄員站立於球網之外側 (如圖 3-1)。 (二) 投擲動作場地佈置 將高速攝影機架設投球者右側約三公尺,與發球者平行,並於參與者左側架 設黑色布幕 (如圖 3-2)。. 圖 3-1 排球發球場地佈置. 16.

(27) 圖 3-2 投擲動作場地佈置. 第四節 一、. 實驗流程. 招募實驗參與者. (一) 優秀選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子組排球隊球員十位。 (二) 肩上發球初學者 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內貼設海報招募參與者,並主動邀請條件符合之女性 大專生參與本研究,共十位。 二、. 實驗要求與步驟. (一) 實驗前簡要說明 向參與者說明實驗內容及程序,在參與者簽署「實驗參與者知情同意書」後, 進行熱身,並於拍攝動作前給予參與者練習機會,在確定參與者可實施符合實驗 17.

(28) 要求之動作後約十分鐘,再進行正式拍攝。 (二) 動作拍攝 以 CASIO 高速攝影機以每秒 300 幅進行動作拍攝,當參與者準備就緒後,實 驗者先開始錄影,待研究者發號口令,參與者才開始動作。動作拍攝依序為投擲 動作測驗,先進行 3 次投擲作為熱身,再作 10 次成功投擲,休息 10 分鐘後,接 著進行肩上發球測驗,先進行 3 次肩上發球熱身,再作 10 次成功發球 (如圖 3-3)。 (三) 肩上發球練習: 於每次練習前與第十五次練習試作結束後,給予初學者觀看專業選手發球之 影片,要求模仿影片之動作。練習時間共 3 週,每週 3 天,一天發 30 顆球,不管 試作是否成功,皆算一次練習試作,所有試作表現均予以記錄 (如圖 3-3)。. 向參與者說明實驗內容與程序,並簽署「實驗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初學者組. 1. 2.. 1. 2.. 優秀選手組. 投擲測驗:3 次投擲作為熱身後,進行正式測 驗的 10 次成功投擲。 肩上發球練習:練習 3 週,每週 3 天,一天 30 顆球,練習前及練習中給予專家影片回饋。. 投擲測驗:3 次投擲作為熱身後,進行正式測驗的 10 次成功投擲。 肩上發球測驗:3 次肩上發球作為熱身後,進行正式測驗的 10 次成功。 發球 圖 3-3 實驗流程圖. 18.

(29) 第五節 一、. 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 (一) 動作評分 投擲動作依據修改自 Roberton 與 Halverson (1984)之投擲動作發展評分標準 (如附件一),依序對肱、前手臂、手臂擺動、軀幹以及腳部動作給予評分;肩上發 球動作依排球肩上發球動作檢核表之拋球、肱、軀幹以及腳部動作予以評分,肩 上發球動作檢核表之拋球為修改自王金燦 (2005) 的發球評分表,而擺臂擊球動作 則是擷取投擲動作發展評分之動作標準 (如附件二),本研究之肩上發球動作檢核 表的目的為比較投擲動作與肩上發球動作之異同,並非針對肩上發球特殊性動作 給予動作好壞之鑑定。所有評分由三名體育運動相關科系研究生執行,經過投擲 動作發展與肩上發球檢核評分訓練後,評分者對同部影片進行評分比較,於一週 後,每位評分者對同部投擲動作影片再次進行評分,並與自己一週前的評分結果 作比較,作為評分者內信度考驗;而三位評分者一週前的評分結果比較,作為評 分者間信度考驗依據 (表 3-1)。 表 3-1 三位評分者評分信度相關係數 投擲動作. 排球肩上發球動作. A. P. N. A. P. N. A. .800*. .880*. .810*. .846*. .845*. .850*. P. -. .832*. .812*. -. .851*. .828*. N. -. -. .808*. -. -. .851* *p<.05. (二) 投擲距離 從投擲起始線開始計算,往投擲方向每 1m 作一標記,以投擲落點紀錄距離。 (三) 投擲瞬時水平球速 19.

(30) 以 Kwon3D 軟體分析球體水平位移距離,擷取球離手後第 1-10 幅數據資料, 計算出投擲動作瞬時水平球速。 (四) 排球肩上發球落點計分 排球肩上發球落點計分是以敵方之底線為目標點,依照離敵方之底線距離劃 分不同分數,距離底線 1m 為 9 分,球場兩側邊線朝場外方向每 1m 少 1 分。球網 為正負標準線,過網為正,未過網為負,自球網向發球方底線每 1m 少 1 分。 (五) 排球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 以 Kwon3D 軟體分析球體水平位移距離,擷取球擊出後第 1-10 幅數據資料, 計算出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 二、. 統計分析. 使用 SPSS 21 統計軟體,設 α = .05 。 (一) 對優秀排球選手組與肩上發球初學者組的投擲動作發展得分、投擲距離、瞬 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動作評分、落點計分、瞬時水平球速,以及兩動作之 細項評分,分別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二) 對優秀排球選手組與肩上發球初學者組前、後測之投擲距離、投擲瞬時水平 球速及投擲動作發展得分進行單因子多變量分析。 (三) 對肩上發球初學者組之投擲動作前、後測各測量值及動作評分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考驗。. 20.

(31) 第肆章 第一節. 結果. 優秀選手之投擲與肩上發球相關性. 將優秀選手組的投擲距離、投擲瞬時水平球速、投擲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 球落點、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兩兩作相關檢驗。在投 擲動作上,距離、球速,及動作型態兩兩間均有正相關的趨勢 (如表 4-1),其中投 擲距離與投擲瞬時水平球速呈正相關 r = .800, p<.05 (如圖 4-1);投擲距離與投擲發 展動作分數呈正相關 r = .835, p<.05 (如圖 4-1);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發展動作 分數亦呈正相關趨勢,接近但未達顯著水準,r = .626, p =.053。. 表 4-1 優秀選手投擲動作三種測量間之相關性 投擲-距離. 投擲-球速. 投擲-評分. 投擲-距離. 1. .800*. .835*. 投擲-球速. -. 1. .626. 投擲-評分. -. -. 1 *p<.05. 圖 4-1 優秀選手投擲距離與投擲瞬時水平球速(左)、投擲發展動作分數(右)之 相關性. 21.

(32) 在排球肩上發球的動作方面,發球落點、球離手瞬時速度,及發球動作檢核 分數三者間,均未達顯著相關的趨勢 (如表 4-2):落點與瞬時水平球速 r = -.286, p =.424;發球落點與動作檢核分數 r = .258, p =.472;瞬時水平球速與動作檢核分數 r = -386., p =.270。 表 4-2 優秀選手排球發球三種測量間之相關性 發球-落點. 發球-球速. 發球-評分. 發球-落點. 1. -.286. .258. 發球-球速. -. 1. -.386. 發球-評分. -. -. 1 *p<.05. 在投擲動作與排球肩上發球動作間的相關分析結果均未達顯著相關的趨勢 (如表 4-3):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 r = .232, p =.518;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瞬時 水平球速 r = -.224, p =.535;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 r = -.132, p =.716; 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落點 r = .052, p =.886;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 球瞬時水平球速 r = -.227, p =.529;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 r = -.210, p =.561 ;投擲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落點 r = .074, p = .838;投擲發展動 作分數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 r = .133, p = .714;投擲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 動作檢核分數 r = .077, p = .834。. 表 4-3 優秀選手投擲動作與肩上發球各種測量間之相關性 發球-落點. 發球-球速. 發球-評分. 投擲-距離. .232. -.224. -.132. 投擲-球速. .052. -.227. -.210. 投擲-評分. .074. .133. .077 *p<.05. 22.

(33) 在兩種動作檢核評分表中,分別對軀幹、肱,及腳部有相同的細項評分,因 此對這些細項再進行進一步的相關檢驗。投擲的細項評分結果發現 (如表 4-4),軀 幹與肱及腳部達顯著相關,投擲-軀幹與投擲-肱 r =.682, p<.05;投擲-軀幹與投擲腳部 r =.647, p<.05;而肱與腳部間並無顯著相關,投擲-肱與投擲-腳部 r =.359, p = .309。肩上發球的細項評分結果發現 (如表 4-5),僅有軀幹與肱達顯著相關,肩 上發球-軀幹與肩上發球-肱 r =.637, p<.05;其它細項間皆無顯著相關,肩上發球軀幹與肩上發球-腳部 r =.060, p =.870;肩上發球-肱與肩上發球-腳部 r =.439, p =.204。從投擲與肩上發球的細項評分來看 (如表 4-6),結果發現兩種動作間各細 項的得分除了投擲-肱與肩上發球-肱 r =.635, p<.05,其他均無顯著相關趨勢,投擲 -軀幹與肩上發球-軀幹 r =.196, p =.587;投擲-軀幹與肩上發球-肱 r =.592, p =.072; 投擲-軀幹與肩上發球-腳部 r =.166, p =.647;投擲-肱與肩上發球-軀幹 r =-.079, p =.829;投擲-肱與肩上發球-腳部 r =.262, p =.464;投擲-腳部與肩上發球-軀幹 r = -.203, p =.574;投擲-腳部與肩上發球-肱 r =.130, p =.720;投擲-腳部與肩上發球腳部 r =-.138, p =.704。 表 4-4 優秀選手投擲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 投擲-軀幹. 投擲-肱. 投擲-腳部. 投擲-軀幹. 1. .682*. .647*. 投擲-肱. -. 1. .359. 投擲-腳部. -. -. 1 *p<.05. 表 4-5 優秀選手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軀幹. 肩上發球-肱. 肩上發球-腳部. 肩上發球-軀幹. 1. .637*. .060. 肩上發球-肱. -. 1. .439. 肩上發球-腳部. -. -. 1 *p<.05. 23.

(34) 表 4-6 優秀選手投擲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軀幹. 肩上發球-肱. 肩上發球-腳部. 投擲-軀幹. .196. .592. .166. 投擲-肱. -.079. .635*. .262. 投擲-腳部. -.203. .130. -.138 *p<.05. 第二節. 初學者之投擲與發球相關性. 將初學者組的投擲前測距離、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 數、投擲後測距離、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 落點、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兩兩作相關檢驗。在投擲 動作前測的部份 (如表 4-7),投擲前測距離與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呈正相關,r = .651, p<.05 (如圖 4-2);投擲前測距離與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呈正相關,r = .839, p<.05 (如圖 4-2);但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則無顯著相關 趨勢,r = .383, p =.274。. 表 4-7 初學者投擲動作前測三項測量之相關性 投擲前測-距離. 投擲前測-球速. 投擲前測-評分. 投擲前測-距離. 1. .695*. .839*. 投擲前測-球速. -. 1. .383. 投擲前測-評分. -. -. 1 *p<.05. 24.

(35) 圖 4-2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的距離與瞬時水平球速、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 投擲動作後測部份,三項測量間均呈顯著正相關 (如表 4-8):投擲後測距離與 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 r = .946, p<.05 (如圖 4-3);投擲後測距離與投擲後測發展動 作分數 r = .701, p<.05 (如圖 4-3);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 r = .736, p <.05 (如圖 4-4)。 表 4-8 初學者投擲後測表現與動作之相關性 投擲後測-距離. 投擲後測-球速. 投擲後測-評分. 投擲後測-距離. 1. .946*. .701*. 投擲後測-球速. -. 1. .736*. 投擲後測-評分. -. -. 1 *p<.05. 圖 4-3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的距離與瞬時水平球速、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 25.

(36) 圖 4-4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 投擲動作前後測間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如表 4-9),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 投擲後測距離,r = .583, p =.077,及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r = .467, p =.173,均 無顯著相關趨勢;但與後測的發展動作分數達顯著正相關,r = .650, p<.05 (如圖 4-5);投擲前測距離與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亦無顯著相關趨勢,r = .593, p = .071;其餘投擲前後測項目之相關分析,均達顯著正相關趨勢:投擲前測距離與 投擲後測距離 r = .858, p<.05 (如圖 4-5);投擲前測距離與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 r = .695, p<.05 (如圖 4-6);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後測距離 r = .908, p<.05 (如 圖 4-6);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 r = .949, p<.05 (如圖 4-7);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 r = .710, p<.05 (如圖 4-7)。. 表 4-9 初學者投擲動作前測、後測三項測量間之相關性 投擲前測-距離. 投擲前測-球速. 投擲前測-評分. 投擲後測-距離. .858*. .908*. .583. 投擲後測-球速. .695*. .949*. .467. 投擲後測-評分. .593. .710*. .650* *p<.05. 26.

(37) 圖 4-5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後測的發展動作分數(左)以及距離(右)之相關性. 圖 4-6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距離與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左)以及前測瞬時水 平球速與投擲後測距離(右)之相關性. 圖 4-7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後測瞬時水平球速(左)及與投擲後 測發展動作分數(右)之相關性. 27.

(38) 在投擲前測與肩上發球各項表現的測量值相關分析上,僅有三種相對應表現 的測量 (如表 4-10),投擲前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 r = .818, p<.05 (如圖 4-8),投 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r = .827, p<.05 (如圖 4-8),及投擲 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 r = .726, p<.05 (如圖 4-9),達顯著正相 關趨勢,其餘各項間分析結果,均無顯著相關趨勢:投擲前測距離與肩上發球瞬 時水平球速 r = .475, p =.165;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 r = .627, p =.052; 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落點 r = .581, p =.078;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 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 r = .351, p =.319;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落 點 r = .593, p =.070;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 r = .129, p =.723。. 表 4-10 初學者投擲前測與肩上發球各項測量間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落點. 肩上發-球速. 肩上發球-評分. 投擲前測-距離. .818*. .475. .627. 投擲前測-球速. .581. .827*. .351. 投擲前測-評分. .593. .129. .726* *p<.05. 圖 4-8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左)以及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 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右)之相關性 28.

(39) 圖 4-9 初學者組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 在投擲前測的細項評分結果發現,軀幹、肱以及腳部均無顯著相關 (如表 4-11),投擲前測-軀幹與投擲前測-肱 r =.506, p =.136;投擲前測-軀幹與投擲前測腳部 r =.247, p =.492;投擲前測-肱與投擲前測-腳部 r =.547, p =.102。投擲前測與 排球肩上發球評分細項的分析結果 (如表 4-12),發現僅有兩種動作的肱部動作評 分 r =.821, p<.05,及腳部動作評分 r =.857, p<.05 達顯著相關趨勢,其餘各項檢驗 均未達顯著相關趨勢:投擲-軀幹與肩上發球-軀幹 r =.192, p =.595;投擲-軀幹與肩 上發球-肱 r =.167, p =.644;投擲-軀幹與肩上發球-腳部 r =.374, p =.287;投擲-肱與 肩上發球-軀幹 r =.076, p =.834;投擲-肱與肩上發球-腳部 r =.305, p =.391;投擲腳部與肩上發球-軀幹 r =.344, p =.330;投擲-腳部與肩上發球-肱 r =.613, p =.060。. 表 4-11 初學者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 投擲前測-軀幹. 投擲前測-肱. 投擲前測-腳部. 投擲前測-軀幹. 1. .506. .247. 投擲前測-肱. -. 1. .547. 投擲前測-腳部. -. -. 1 *p<.05. 29.

(40) 表 4-12 初學者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細項間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軀幹. 肩上發球-肱. 肩上發球-腳部. 投擲前測-軀幹. .192. .167. .374. 投擲前測-肱. .076. .821*. .305. 投擲前測-腳部. .344. .613. .857* *p<.05. 在投擲後測與肩上發球各項表現的測量值相關分析上 (如表 4-13),投擲後測 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呈正相關 r = .720, p<.05 (如圖 4-10);投擲後測距離與肩上發 球瞬時水平球速呈正相關 r = .771, p<.05 (如圖 4-10);投擲後測距離與肩上發球動 作檢核分數呈無相關 r = .459, p =.183;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落點呈 無相關 r = .562, p =.091;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呈正相 關 r = .807, p<.05 (如圖 4-11);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呈 無相關 r = .358, p =.309;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落點呈無相關 r = .236, p = .512;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呈無相關 r = .282, p = .430;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呈無相關 r = .294, p = .410。. 表 4-13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落點. 肩上發-球速. 肩上發球-評分. 投擲後測-距離. .720*. .771*. .459. 投擲後測-球速. .562. .807*. .358. 投擲後測-評分. .236. .282. .294 *p<.05. 30.

(41) 圖 4-10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左)及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 速(右)之相關性. 圖 4-11 初學者組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之相關性. 在投擲後測的細項評分結果發現,軀幹、肱以及腳部均無顯著相關 (如表 4-14),投擲後測-軀幹與投擲-肱 r =.547, p =.102;投擲後測-軀幹與投擲-腳部 r =-.090, p =.804;投擲後測-肱與投擲後測-腳部 r =.367, p =.297。投擲後測與肩上發 球細項評分的分析結果中 (如表 4-15),兩種動作的軀幹部分 r =.695, p<.05,及腳 部 r =875, p<.05,達顯著相關趨勢,其餘均未達顯著相關:投擲-軀幹與肩上發球肱 r =.241, p =.503;投擲-軀幹與肩上發球-腳部 r =.284, p =.426;投擲-肱與肩上發 球-軀幹 r =.267, p =.456;投擲-肱與肩上發球-肱 r =.482, p =.158;投擲-肱與肩上發 球-腳部 r =.172, p =.636;投擲-腳部與肩上發球-軀幹 r =-.045, p =.902;投擲-腳部 與肩上發球-肱 r =491, p =.150。 31.

(42) 表 4-14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之相關性 投擲後測-軀幹. 投擲後測-肱. 投擲後測-腳部. 投擲後測-軀幹. 1. .547. -.090. 投擲後測-肱. -. 1. .367. 投擲後測-腳部. -. -. 1 *p<.05. 表 4-15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細項間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軀幹. 肩上發球-肱. 肩上發球-腳部. 投擲後測-軀幹. .695*. .241. .284. 投擲後測-肱. .267. .482. .172. 投擲後測-腳部. -.045. .491. .875* *p<.05. 在肩上發球三項表現測量之間的相關分析上 (表 4-16),肩上發球落點與肩上 發球瞬時水平球速呈正相關 r = .674, p<.05 (如圖 4-12);肩上發球落點與肩上發球 動作檢核分數呈正相關 r = .651, p<.05 (如圖 4-12);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 發球動作檢核分數呈無相關 r = .283, p =.428。在肩上發球的細項評分結果發現 (如 表 4-17),軀幹、肱及腳部間皆無顯著相關,肩上發球-軀幹與肩上發球-肱 r =.175, p =.629;肩上發球-軀幹與肩上發球-腳部 r =.333, p =.347;肩上發球-肱與肩上發球 -腳部 r =.318, p =.371。 表 4-16 初學者投擲後測發展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細項間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落點. 肩上發-球速. 肩上發球-評分. 肩上發球-落點. 1. .674*. .651*. 肩上發-球速. -. 1. .283. 肩上發球-評分. -. -. 1 *p<.05. 32.

(43) 圖 4-12 初學者組肩上發球落點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左)及與肩上發球動 作檢核分數(右)之相關性. 表 4-17 初學者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之相關性 肩上發球-軀幹. 肩上發球-肱. 肩上發球-腳部. 肩上發球-軀幹. 1. .175. .333. 肩上發球-肱. -. 1. .318. 肩上發球-腳部. -. -. 1 *p<.05. 第三節. 投擲表現及投擲動作發展比較. 將初學者組投擲動作三項表現測量的前測與後測分別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 (如 表 4-18),結果顯示僅有在後測距離的表現顯著高於前測 t(9) = -2.636, p<.05,但在 投擲瞬時水平球速 t(9) = -.240, p =.519,及投擲發展動作分數上 t(9) = -.670, p =.815, 均無顯著差異。 取初學者組投擲發展動作分數的軀幹、肱及腳部動作,將其前測與後測之分 數分別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三肢段後測平均動作分數顯著高於前測 t(29) = -3.95, p<.00 (如表 4-19);進一步從軀幹、肱、前手臂、腳部及手臂後擺動作細項分 數比較 (如表 4-19),結果發現僅有在後測的投擲-軀幹動作分數顯著高於前測 t(9) = -3.93, p<.05,但在投擲-肱動作分數 t(9) = -1.33, p =.215,投擲-肱動作分數 t(9) = -0.69, 33.

(44) p =.507,投擲-腳部動作分數 t(9) = -1.80, p =.107,投擲-手臂後擺動作分數 t(9) = -.68, p =.515,均無顯著差異。. 表 4-18 初學者投擲前測、後測的表現與動作比較 前測. 後測 df. t. p. Mean. SD. Mean. SD. 投擲距離 (m). 12.70. 3.33. 15.55. 5.82. 9. -2.64. .03*. 投擲球速 (m/s). 41.45. 11.17. 42.06. 17.82. 9. -0.24. .82. 投擲評分 (分). 3.23. .62. 3.33. .41. 9. -0.67. .52 *p<.05. 表 4-19 初學者投擲前測、後測的發展動作分數比較 前測. 後測 df. t. p. Mean. SD. Mean. SD. 三肢段平均 (分). 3.02. .96. 3.32. .96. 29. -3.95. .00*. 投擲-軀幹 (分). 2.94. .35. 3.44. .42. 9. -3.93. .00*. 投擲-肱 (分). 3.31. .50. 3.48. .66. 9. -1.33. .22. 投擲-前手臂 (分). 3.49. .74. 3.61. .70. 9. -0.69. .51. 投擲-腳部 (分). 2.82. 1.56. 3.05. 1.50. 9. -1.80. .11. 投擲-手臂擺動 (分). 3.39. .83. 3.69. .76. 9. -0.68. .52 *p<.05. 將優秀選手組與初學者組前測、後測之投擲距離、投擲瞬時水平球速以及投 擲發展動作分數進行單因子多變量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優秀選手組與初學者組前 測、後測在三種測量變項皆達到顯著差異,投擲距離 F(3,7) =250.37,p<.05 (如圖 4-13),投擲瞬時水平球速 F(3,7) =98.53,p<.05 (如圖 4-14),投擲發展動作分數 F(3,7) 34.

(45) = 999.52,p<.05 (如圖 4-15)。事後成對比較發現,無論是初學者的前測或是後測, 優秀選手在三項表現測量上,均優於初學者:前測距離 t(18) = 8.60, p<.05,後測距 離 t(18) = 5.18, p<.05 (如圖 4-13),前測球速 t(18) = 3.63, p<.05,後測球速 t(18) = 2.67, p<.05 (如圖 4-14),前測投擲發展動作分數 t(18) = 2.69, p<.05,後測投擲發展動作分 數 t(18) = 2.99, p<.05 (如圖 4-15)。. 12.70. 27.31. 15.55. 圖 4-13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投擲距離比較。. 16.69. 11.51. 圖 4-14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投擲瞬時水平球速比較。. 35.

(46) 3.23. 3.83. 3.33. 圖 4-15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投擲發展動作分數比較。. 36.

(47) 第伍章 第一節. 討論. 投擲動作與表現之相關性. 從初學者前測、後測的投擲表現結果來看,投擲前測距離、投擲後測距離、 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以及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兩兩皆呈現正相關,在優秀選 手的投擲表現中,也出現投擲距離與投擲瞬時水平球速有高相關的情形,表示只 要投擲的瞬時水平球速越快就能表現出較佳的投擲距離,相反地能夠投出較遠距 離者,其投擲瞬時水平球速也會較高,與 Rippee et .al, (1991) 發現投擲距離與投 擲球速有高相關性之結果類似。 從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前測及後測,皆出現投擲距離與投擲發展動作分 數達顯著相關的情形,與投擲發展動作評分是以投擲距離作為投擲表現基礎的結 果相符。從優秀選手與初學者後測的投擲動作與表現結果發現,投擲距離、投擲 瞬時水平球速以及投擲發展動作分數間呈現正相關,表示三種不同投擲測量的方 法,會產生類似的結果。. 第二節. 肩上發球動作與表現之相關性. 由於初學者皆尚未能將排球以肩上擊球之方式將球擊至底線,只能用盡全力 將球擊至最遠的地方,此工作目標與投擲能力測驗類似,且兩動作又有相似的協 調型態,從肩上發球動作與表現也發現類似投擲的結果,肩上發球落點與肩上發 球瞬時水平球速呈現正相關,而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也是以肩上發球落點作為 表現基礎,兩者呈現正相關關係;優秀選手皆能以肩上發球發超過排球場底線, 根據 Burton et al. (2000) 證實準確度與速度有互為消長的情形,而本實驗設計為越 接近排球場底線越高分,雖然亦有要求選手必須要用力擊球,但在為求準確的情 況下,選手可能會因此而影響瞬時水平球速的表現,進而使肩上發球落點與肩上 發球瞬時水平球速的相關性降低。. 37.

(48) 第三節. 投擲與肩上發球之相關性. 從初學者來看,投擲前測距離、投擲後測距離皆與肩上發球落點呈正相關, 而投擲前測瞬時水平球速、投擲後測水平球速皆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呈正相 關,且投擲前測、後測細部動作評分皆與肩上發球有顯著相關之處,顯示出兩動 作有類似的協調型態,使初學者在兩動作的動作及表現上出現類似的結果。從動 作評分來看兩動作的關係,發現肩上發球動作檢核分數僅與投擲前測發展動作分 數呈正相關,表示初學者最初的投擲動作型態會影響肩上發球的動作型態。進一 步從軀幹、肱、腳部動作分數來看投擲與肩上發球之相關性,發現投擲前測的肱 與腳部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的肱與腳部動作分數呈正相關,而投擲後測的軀幹與 腳部動作分數與肩上發球的軀幹與腳部動作分數呈正相關,此結果表示肩上發球 的手部與腳部動作受到投擲前測動作之遷移,動作分數呈現類似的情況,在經過 肩上發球技能學習後,投擲的軀幹與手部動作產生改變,此原因可能是受到投擲 的持球與肩上發球的擊球差異影響,初學者為配合適當的擊球時間,出現不同於 投擲前測的軀幹與手部動作。 從優秀選手來看,投擲表現與肩上發球表現皆無顯著相關,其原因可能為高 水準的肩上發球表現重於其特殊性的技能,且優秀選手的投擲表現可能都已達到 肩上發球所需的基本能力,因此投擲表現好壞並非影響高層級排球選手肩上發球 表現的因素。檢視優秀選手的投擲與肩上發球的軀幹、肱、腳部動作分數之相關 性,結果發現兩動作的手部動作有類似的情況,表示優秀選手的肩上發球手部動 作有遷移至投擲手部動作的情況。. 第四節.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之差異性. 比較優秀選手與初學者之投擲能力與投擲動作發展,結果發現優秀選手之投 擲距離、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發展動作分數皆顯著高於初學者的投擲前測、 後測表現,由結果可知,優秀選手不僅處於較高投擲動作發展階段,且其投擲距 離及瞬時水平球速都比初學者有更好的表現,其原因可能為優秀選手本身就具有 38.

(49) 較佳的體能狀況與技能協調發展,使其在進行類似投擲動作的運動技能上有較佳 的表現,像是排球扣球或是排球肩上發球的擺臂擊球動作;另外,優秀選手於平 時的體能訓練或是類似投擲動作的運動技能練習,也可能是優秀選手有較佳投擲 表現的影響因素。 比較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之相關性 (如圖 4-16),結 果顯示優秀選手的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無顯著相關,而初學者則出現正相 關,將兩組別合併後,則出現高相關的情形 r = .853, p<.05,表示投擲距離的遠近 會影響肩上發球的落點,若想以肩上發球的方式擊球過網,需要有一定的投擲能 力,從結果來看,投擲距離超過 18 公尺 (排球場長度距離) 之初學者,皆能將排 球以肩上擊球的方式將球擊過網,但當肩上發球技術精熟後,肩上發球的表現將 不受投擲距離表現之影響;兩組別的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 之相關性,出現跟投擲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類似的結果,初學者的投擲瞬時水平 球速能表與肩上發球的瞬時水平球速呈現正相關,但在優秀選手間卻無顯著相 關,表示僅有初學者會受到投擲能力的好壞而影響肩上發球的表現。. 圖 5-1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後測距離與肩上發球落點之相關性比較. 39.

(50) 圖 5-2 優秀選手與初學者的投擲後測瞬時水平球速與肩上發球瞬時水平球速 之相關性比較. 第五節. 投擲前測與後測之差異性. 比較初學者於肩上發球技能學習前後之投擲能力與投擲動作發展,結果發現 初學者在投擲後測距離顯著高於投擲前測距離,然而,投擲瞬時水平球速與投擲 發展動作分數卻沒有顯著的差異,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為初學者在學習後肌力 與投擲動作發展程度沒有明顯的改變,但是在球出手角度產生變化影響球飛程的 路徑,像是初學者起初可能會出現向斜下方投擲的狀況,使投擲距離縮短,但在 肩上發球技能學習之後,初學者能夠以適當的出手角度將球投出,因此出現同樣 的瞬時水平球速,但投擲距離有明顯進步的情況。先前文獻提及,專家與初學者 於排球發球和投擲動作上的差異在於手部動作的流暢性 (Temprado、 Della-Grasta、Farrell & Laurent, 1997; Chapman & Sanderson, 1990),本研究之初學 者在練習後,可能受到手部動作流暢性的改變,而出現投擲表現提升的情況,但 先前文獻礙於實驗限制,僅使用 2D 拍攝的實驗方法,未能比較出軀幹轉動之差異 性。 雖然初學者在投擲動作發展分數的前後測沒有顯著的差異,但是比較投擲 40.

(51) 前、後測動作的軀幹、肱、腳部動作分數,結果顯示投擲後測的三肢段平均分數 顯著高於前測,再進一步檢驗三肢段動作分數個別的差異,僅有軀幹動作分數有 顯著的進步,表示學習者在練習排球肩上發球技能的過程中,使用軀幹的轉動執 行動作,經過九天肩上發球練習後,軀幹轉動的情形遷移至投擲動作,使投擲後 測的軀幹動作分數提升,此軀幹轉動的改變可能會遷移至生活中類似投擲的動作。 Borer (1966) 利用擊球前各時間點之動作來做技能分析,發現投擲、網球發 球、羽球高遠球、網球及羽球的扣殺,皆擁有相同動作機制。隨後,Adrian 與 Enberg (1971) 利用類似的實驗方法,對不同專長者作排球發球、羽球扣殺以及網球發球 的技能分析,發現排球、羽球及網球三項運動精通之大專生,於排球發球、羽球 扣殺及網球發球皆有類似的動作特徵,如膝蓋伸展、臀部的旋轉等,唯有在擊球 點時,排球發球的重心較靠近身體內側,此為排球發球之特殊性。根據本研究之 結果,發現投擲能力會影響排球肩上發球技能學習,而排球肩上發球學習亦增進 投擲距離及動作表現,若平時多接觸網球、羽球等類似投擲動作之技能學習,可 能有益於兒童投擲動作發展,以及排球肩上發球學習之效率。.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投擲動作發展程度與排球肩上發球表現有相互影響之關係,可從優秀選手及 初學者的表現觀察到,投擲表現越佳,其排球肩上發球的表現就越好,兩者呈現 正相關,然而,優秀選手的肩上發球表現受到工作限制,其為求準確性而使最大 距離受限。優秀選手的投擲表現與投擲發展動作評分皆顯著優於初學者,其原因 為可能為優秀選手原先就具有較佳的投擲發展程度,遷移至排球肩上發球表現, 抑或是訓練時有出現類似投擲的動作,使優秀選手的投擲發展程度提升。初學者 的排球肩上發球表現與投擲表現達正相關,其細部動作評分也出現遷移的情形, 投擲的手部與腳部動作會遷移至肩上發球動作,而練習肩上發球後的軀幹動作也 會遷移至投擲動作。綜合以上結果得知,投擲與排球肩上發球在未達充分練習後 的穩定階段前,皆有相互影響的現象。 41.

(52) 投擲雖為群體發展之動作,但若於發展中孩童的生活中,多提供類似投擲動 作的練習機會,不僅可提升投擲能力,也可能遷移至標槍投擲或是排球肩上發球 等類似投擲的動作。排球肩上發球的教學或學習者,可利用排球肩上發球與投擲 互相影響之關係,藉由類似投擲的動作來做練習,進而提升學習之成效。.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下手傳球是接發球, 後排防守, 保護的主要技術. 正面下手傳球是最 基本的傳球方法, 是各種傳球技術的基礎, 適合於接各種發球, 扣球 等.. ──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你可別小看這些不同的光線,它們不但各 具功能,而且對整個地球的生態與環境至關緊

Motivation Phases of Carrer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of Young Wom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常識科的長遠目標是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勇於面對未來的新挑 戰。學校和教師將會繼續推展上述短期與中期發展階段的工作

培養學生掌握 所需的工作技 能和態度,發 展消閒生活,.

屏東縣小琉球海龜復育有成,吸引大批觀光客到小琉球浮潛欣賞海龜,但騷擾海龜 事件卻層出不窮,短短 17 天之內已傳出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