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情之為病──明清時期情志疾病的醫療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情之為病──明清時期情志疾病的醫療史"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情之為病──明清時期情志疾病的醫療史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1-H-004-027-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計畫主持人: 陳秀芬 計畫參與人員: 林弘毅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9 月 12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V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情之為病──明清時期情志疾病的醫療史

計畫類別:V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 - 2411 - H - 004 - 027 -

執行期間:

93

8

1

日 至

94

7

31

計畫主持人:陳秀芬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林弘毅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V 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V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V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94

9

9

(3)

中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本研究計畫主旨在於探討明清時期情志疾病的醫療理論與實務。情志一詞指涉情感(情緒) 與意志(志向),涵蓋人類內在心理狀態的外在表達範疇。自先秦、兩漢以來,中國古典醫 籍大量記載人類的各種情志狀態與疾病的關係,配合「五行」而來的「五志」(怒、喜、思、 悲、恐)為其核心類型。在身心一元的觀點下,這些情志困擾與疾病的生成,往往與人體 的臟腑、氣血、經絡等生理因素,以及飲食、勞動、修養、性等生活習慣,關係十分密切。 在病因學的發展上,自「五志」擴充而來的「七情」(怒、喜、憂、思、悲、恐、驚)成為 宋元以來討論疾病「內因」時的基本指涉。在明清的疾病分類裡,情志又可細分為驚悸、 恐、怔忡、健忘、鬱症、煩躁、不寐、暴怒、喜笑不休、善太息、憂思、悲、譫妄等病證 類型。從大量的醫案分析,可看出情志病的發生除了個人因素,還有社會因素,與患者的 年齡、性別、婚姻、身分地位、社會階層等內外在壓力不無關聯。藉由史料的蒐羅、匯整 與詮釋,本計畫不僅試圖去重構明清醫病雙方對於情志疾病的認識與醫療的大要,同時也 有助於去釐清這些心理問題與人之內在壓力、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本計畫的提出,不只 具有醫療史的意義,對於心理(學)史、心態史、精神史,乃至於文化史與文學史,預期 亦有正面貢獻。 關鍵詞:情志、五志、七情、疾病、醫療、明清

English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medical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of emotional disord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problems of emotions (qingzhi) that serve as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human mental state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Chinese medical works since antiquity. From

the age of the 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onwards the ‘five emotions’(wuzhi, i.e. anger,

joy, worry, grief, and fear) were often highlighted as the major types of emotional

disturbance/disorders. Later, the ‘five emotions’were elaborated into the ‘seven emotions’

(qiqing) and referred as the primary ‘inner causes’in etiological diagnoses. In nosolog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they were categorized further into various illnesses, e.g. fright and fear, panic,

(4)

frequent sigh, worry, grief, and delirium, etc. According to medical theories of systematic

correspondence, these emotional disorder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sfunction of the

visceral organs, qi and blood, channels and vessels etc. In the view of body-mind holism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emotions and the body was thought to play a key role in human health. By

analysing medical case records (yi’an) it is easy to see the illnesses of emotions were often rooted

in the patients’improper habits and poor cultivation in daily life, such as thinking/studying too

much, depletion due to menstruation, exhaustion due to child delivery, gratification in alcohol

and/or sex, etc. It is not only individual factors but social pressure that have brought about these

maladies. In this regard my research will demonstrate not only a medical history of emotional

disorders but also specific mental state in broader social contexts of late imperial China.

Key words: emotional disorders, five emotions, seven emotions, medical therapies, Ming-Qing China

報告內容

壹、前言

本研究計畫標題為「情之為病──明清時期情志疾病的醫療史」。這裡所謂的「情志」, 「情」當指情感與情緒,「志」則是意志與志向,兩者合稱,指的不外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人 類的心理問題。在前現代中國醫學的脈絡裡,「情志」一詞出現得頗早,但其成為一個明確 的病症範疇,則大約是在明代之後。繼明人吳昆的《醫方考》提出「情志門」的名稱,清 初官修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更擴大篇幅,在「情志門」中條列自《黃帝內經》 以降的歷代醫籍對於情志病的醫論、醫方、針灸與醫案的記載。 關於「情志」的定義,又可分為狹義與廣義兩面。就狹義面而言,「情志」可單指「五 志」(即怒、喜、思、悲、恐)與自其所擴充而來的「七情」(即怒、喜、思、憂、悲、恐、 驚),在中醫病因學中往往被視為引發疾病的主要「內因」。在廣義方面,「情志」的範疇則 涵蓋所有人類常見的情緒困擾,如驚悸、恐慌、怔忡、健忘、鬱悶、煩躁、不寐、暴怒、 喜笑不休、善太息、憂思、悲、譫妄,等等。這些主題的討論,與中醫所構想的人類基本 精神狀態、思維活動,例如魂、神、意、魄、志,又是息息相關的。 關於「五志」的討論,早在中國古代,例如成書約於兩漢的《黃帝內經》,即有記載, 清楚指出人類的情緒困擾與身體病變──例如臟腑、經絡、氣血等──的密切關係。在此 身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氣在體內的變化又扮演重要的角色。至於情志成為重要的病因、 病症(證),對於身心的影響在醫學論述中一再被強調,則是中國近世時期的事了。例如, 南宋的陳言首次提出「三因」說,將七情明定為疾病的「內因」。金元四大家的張從正與朱 震亨,則分別處理過不少關於心理困擾、精神疾病方面的案例。到了明清,情志所引發的

(5)

疾病──無論是生理的或心理的──甚至被賦予性別色彩,只因在當時某些醫者的眼中, 婦女的健康與疾病受其血氣運行影響頗大。與婦女的經期、生產活動息息相關的「血(氣)」 是否盈實,不僅主宰了婦女的身體,更影響著她們的情緒。筆者判斷此種有趣的歷史現象, 除了宋朝之後在病因學、疾病分類等的新發展,更與明清文人、思想家與文學作者等對於 「情」的注目與爭辯有密切關係。關於後者,最近國內外思想史、文化史與文學史研究者 已著墨不少。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計畫企圖以當今學者較為忽略的史料──明清時期關於「情(志)」的醫學論述 與醫案記載──入手,去建構一個中華帝國晚期「心理版圖」的區塊,以資作為與當前學 界對於同時期「情」的研究成果的對照比較。這樣的作法,不僅有助於拓寬研究者個人的 視界,深化對於明清醫者、患者、病家對於情志困擾的看法、情志疾病的醫治與社會背景 的關係等歷史認識,同時還有助於整合當今文史領域對於相關課題的研究,促進不同學科 研究者之間的對話。本計畫甚至期望藉由去展示古人處理情志(情緒)的知識與技術,使 得現代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到歷史的經驗與智慧。這是本計畫的意義與重要性所在,亦是對 學界的貢獻。

叁、文獻探討

關於中國史上的情志醫療,當前的研究狀況稱不上發展蓬勃;其研究成果也不算是汗 牛充棟。不過,除了台灣還沒有學者針對這個主題作深入討論,在大陸與外國學者的努力 下,相關的領域還是累積了一些不錯的著作,爲本研究計畫提供一個概括性介紹的基礎。 目前與情志有關的醫學研究,大抵不脫心理學史與疾病史研究兩種作法。以中國大陸 地區的學者為例,像王米渠(1983)與王極盛(1983),乃分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這類問題 的先驅作品。之後,劉濤、朱春潤(1989),董建華、馬朋人(1989),一直到最近顏世富(1996) 與鄭懷林(2002),都不脫這類研究取徑的窠臼。至於燕國材主編(1999/2001)的《中國古代心 理學思想史》,也是直接以當代心理學的概念範疇來理解中國古代的心理現象。眾所皆知, 現代定義的心理學(psychology),算是十九世紀以來歐美科學醫學發展的產物之一。上述這 些當代中國研究者,相當程度地受到大陸中西醫合併的影響,多少顯現以下的研究目的: 致力於前現代醫學史料裡尋求古代「心理學」發展的軌跡,以應證中國史上早已存在此一 傳統。此種「以今度古」的研究視野,亦見於其他關於「中國精神病學」的作品,例如何 裕民(1995)。 個人以為,以上著作對於相關史料的整理自有貢獻。只是,他們之中某些人以當今的 理論去詮釋過去史實的做法雖然有趣,也可能予現代人不小的啟發,但與歷史學者的關懷 畢竟不同。慮及歷史的重構與再現應該考慮特殊時空條件下的特殊情境,上述學者這種時 空錯置的作法,就方法論而言難免有曲解歷史之虞。或許是因為大陸地區的期刊論文呈現 「輕、薄、短、小」的趨勢,少有長篇大論的鉅著,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使得上述專論 對於資料的呈現、觀點的鋪陳常有欠嚴謹或不深入的弱點。 與上述做法類似的是疾病史的傳統研究:以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與現代的醫學知識 交互參照,希冀有助於目前理論與臨床的整合。這多半與撰者出身於以培養中醫師為職志 的醫學校背景有關。例如,台灣的中國醫藥學院(現已改制為醫藥大學)畢業的彭奕賜

(6)

(1985),在碩士論文中以現代西醫與古代中醫的並行觀點,來討論中醫婦產科的情志病。同 一校系出身的王敏弘(1996),以《黃帝內經》關於「神」的記載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 則比較像是延續對「醫古文」的研讀興趣,以近乎資料集的彙編方式,針對古代文獻進行 排比、爬梳。相較於醫學院出身的研究者在歷史解釋上的弱勢,史學界對於類似課題的鑽 研,無論是資料的運用,或是觀點的鋪陳,都顯得纯熟許多。例如,中研院史語所的李貞 德(2004)對於中國中古時期「笑疾」的考察,不僅受到國內學者的肯定,亦受到國外學界的 注目。 至於歐美學者的研究成果,則更是豐富。在‘Mind,body,and illnessin aChinesemedical tradition’這一篇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中,Martha Li Chiu (1981) 以《黃帝內經》為例,展示 在漢代之前中國所呈現的關於心理活動與「精神疾病」的認識。儘管「精神疾病」一詞在 此文中的使用恐怕有些疑義,Chiu 至少在一個比較研究的架構下,試圖去辨識出《黃帝內 經》中所記載的情志疾病在古代脈絡下的可能意義。Chiu 的指導老師之一,也是知名的中 國科學史與醫學史家 Nathan Sivin (1995),則以明代醫家吳昆的《醫方考》為材料,指出「情 緒的對反療法」在古代情志醫療中的應用,亦即醫者不假藥物等手段,單是利用五志、五 臟與五行在醫理中的「相生」、「相克」的對應關係,就可治癒病人的心理病。不過 Sivin 也特別說明,這類看似接近現代心理諮商或精神療法的存在,並不意味著明代與之前的中 國已有將「精神」或「心理」視為醫學上單獨分科或自成範疇的意義。在身心一元的觀點 裡,絕大多數的疾病仍得從身心兩方面作整體考量。任教於德國的義大利漢學家 Angelika C. Messner 也對明清的情志問題饒富興趣,她以《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為題材,在 2000 年發表初步的研究成果。Messner 近年來將研究焦點放在明清醫籍的爬梳,對於清初醫者陳 士鐸的醫學著作與理念尤其用力頗深。針對陳士鐸獨特的情志醫療觀點(例如「花癲」), Messner 將會提出何種詮釋,著實令人好奇。 在情(欲)的非醫學觀點方面,當今的明清思想史、文化史與文學史研究已累積不少 討論。具體而言,近年來中外相關論著已漸有把這方面焦點轉向明清的情(欲)、性(別) 與「公╱私領域」等課題。從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過去四、五年來所贊助的一些研究計畫或 學術會議,無論是「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2001.8),或者是「『情 欲明清』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12),均可見這樣的研究態勢,並已出版相關的論文集。 這一點倒是與國際同步,頗符合目前歐美漢學界的研究潮流。例如,Katherine Carlitz (1994) 曾指出晚明女性掙扎在情欲與名節之間的兩難情境;Dorothy Ko (1996)則尖銳地點出新儒 學思想家自身所可能面臨的情欲問題。在文學史的領域裡,最致力於明清的「情感與心態」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問題的探討,莫過於義大利拿波里大學的 Paolo Santangelo 教授 了。他鑽研這個領域據稱已一、二十年,除了於 2000 年發表一篇英文論文宣示研究理念, 並於 2003 年出版了專書討論中國在情緒方面的教育史。更重要的是,Santangelo 在歐美號 召一群學者共襄盛舉,組成團隊,共同鑽研此課題,除了向義大利政府申請研究經費,建 置相關網頁與資料庫(見 http://www.iuo.it/emotions/manuale.htm),每年並舉辦小型的工作 坊或中型的研討會,計畫將來於荷蘭萊頓知名的 Brill 出版社發表一系列著作,可說是活力 十足,企圖心旺盛。儘管 Santangelo 的研究取徑偏重文學文本的語言學分析,與本計畫著 重於情志的病理、醫療史的面向十分不同,但他結合語言學、心理學、歷史與文學的強烈 企圖,及其未來的研究成果與資源,絕對是國際學界不容忽視的重要參考依據。

(7)

肆、研究方法

如前所述,對於前現代中國情志的歷史探究,當今流行的不外乎是心理學史、疾病史、 思想與文學史的研究取向。本計畫則希望能拓寬視野,將社會文化史帶入疾病史的討論裡。 「醫學社會史」(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乃是 1970 年代逐漸在西方學界興起的醫學 史研究法,其方法是不侷限於醫學“內史”(即疾病與醫學理論本身)的討論,而試著將 之擴展到“外史”,把醫療的課題放在一個較大的社會文化史情境下來考量,其目的乃是 要豐富對歷史現象的詮釋,釋放更多元的聲音,擺脫實證主義或醫學進步論長久以來對於 醫學史學的宰制。 因此,迥異於某些學者古今混為一談的態度,筆者所秉持的毋寧是就史論史的角度, 即試圖將所有歷史現象置於其所處的歷史背景、時空條件下來看待,進而去爬梳這些現象 在當時的意義。這種「脈絡論」(contextualism)的優點是較能對歷史現象產生同情的理解, 不會產生古今錯置或以今非古這類「非歷史」(ahistorical)的弊端。同時,筆者亦有意識地 避免像某些學者一樣背負「發現說」與「成就說」的包袱,硬要從過去的歷史找出足以與 西方“優越”文明互相抗衡甚至超越之的“證據”來。 由於中國傳統醫學論述有其內在的傳承與演化,就像大多數疾病史學者的作法,筆者 首先廣泛搜羅中國醫書歷來對於情志的討論,再比較它們與明清醫書的異同,以呈現這兩 者對於情志觀點的持續與斷裂。這方面的比較不只涉及疾病的分類,病因學、診斷學的論 述,同時還有治療的法則與應用。其次,藉由明清時期新興的醫學書寫文類──醫案的記 載,筆者有機會深入觀察這些醫療的實際操作,包括醫者與患者具體的互動關係,以及雙 方的性別、年齡、階級、社會地位等因素在解讀疾病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至於具體的研究方法,本計畫乃是依照下列的步驟來進行: 1. 蒐集自古至明清時期重要醫學典籍中關於「情志」的記載資料。 2. 蒐集目前所有關於明清時期對於「情緒」、「精神」、「身心」、「思想」等題目的研究成 果。 3. 解讀以上資料並重構中國醫學史中「情志醫療」的傳統。 4. 呈現明清時期的「情志醫療」在中國醫學史上的主要特色。

伍、結果與討論

由於精簡報告篇幅有限,僅就本計畫執行時的綱要、內容與考察結果依序簡述如下: 1. 情志、健康與疾病的關係 一開始,本計畫首先釐清中國傳統社會對於情志與健康的關係的看法,發現古代有不 少文人已體認到「百病起於情」的事實。對他們來說,許多疾病的根源都是與情(志)的 過度放縱、修養不當有關。情緒的波動所影響的絕不僅是心理的問題,對於身體亦有負面 的效應。例如明代的養生家高濂就指出:「怒則髮豎,驚則汗滴,懼則肉顫,愧則面赤,悲 則泪出,慌則心跳,氣則麻痺。」文學作品裡亦不乏有對於情志(如愛、欲、嗔、癡)引 發疾病的描寫,著名的例子之一當屬《紅樓夢》的女人翁林黛玉。據說她的勞(痨)病乃 是因為年輕喪母之後的長期憂鬱所致。 2. 情、氣與身體的相互影響 中國現存最早傳世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清楚地闡明了情、氣、健康三者之間的關

(8)

係:「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 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39)相較於上述「百病起於情」的非醫學看法, 醫經裡明確指出情之於疾病的生成機制:首先是情對於氣的直接作用,之後不同活動的氣 才進而引發不同類型的疾病。是以《內經》有「九氣」的說法。儘管後世的醫者將之簡化 為「七氣」,內容亦有出入,但這種「情氣臟腑疾病」的互動關係,仍不脫類似的思 維模式。 自《黃帝內經》的早期版本──《素問》與《針經》──在兩漢問世以來,中醫的陰 陽五行理論體系大抵已經確立,因而情志對於身體臟腑之影響也被整編在這一套構想之 中。因而志有「五志」,臟有「五臟」,彼此正好互相對應:「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 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素問》19)這套五志對應五臟 的理論後來內容雖有調整,成為「肝─怒;心─喜;脾─思;肺─悲;腎─恐」的模式, 但原理不變。 除了情志,人類當還有其他的心理狀態或思維活動,例如魂、神、意、魄、志。《靈樞》 有云:「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 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 謂之智。」這些心理現象或精神狀態與情志、五臟的關係密切。 有趣的是,《黃帝內經》以來的醫籍似乎並不刻意區分五臟在五志作用中的地位高下。 但在明清時期,倒是有醫者與非醫者均強調心(及其所對應的情志)對於其他臟腑、情緒 的主導作用,例如清代的費伯雄認為傷於七情乃人們常有的狀況,然七情雖與五臟均有關, 其根本還是在心。(《醫醇賸義》)明代文人莊元臣則論及心所生的「火」會與其他臟火互為 消長。(《菽苴子內篇》) 3. 「情志」、「神志」名稱的由來 前面提到,儘管當今學者傾向認為前現代中國並沒有等同於現代西方心理學的醫學分 科或概念範疇,同時,亦有學者一再重申古代醫者在治病時並不會把身心的問題分開處理, 但在比較數十本明清知名的、具代表性的醫籍之後,筆者卻發現:證諸明清時期,前述的 說法雖沒有受到重大的挑戰,但不可否認地,當時的確有不少綜合性醫籍在分類上有意無 意地把所有關於情志、情緒方面的病症放在一起。甚至,有醫書將這類的疾病分類在「情 志門」或「神志門」之下。「情志門」的代表為吳昆的《醫方考》(1584),「神志門」則見諸 王肯堂的《證治準繩》(1602)。而這兩種疾病的分類法,又分別為清初的《古今圖書集成》 (1723)與張璐的《張氏醫通》(1695)所繼承。該如何去解釋這種分類其背後的思維、考量與 意義,及其與明清當時流行的疾病類型學、知識譜系的關係,是筆者目前所關心的課題之 一。 4. 情志疾病的類型與統計 此外,在所有與情志疾病有關的排比、統計中,筆者亦發現明清醫者對於此類疾病的 討論明顯地有輕重多寡之分。根據不同情志病症在醫書中的能見度、被討論的頻率,從高 到低可列出如下: 1. 癲狂癇(含心疾、心風) 2. 驚悸怔忡(含恐、健忘) 3. 鬱病 4. 煩躁

(9)

5. 不寐 6. 怒 7. 哭笑(喜悲、喜笑不休) 8. 善太息、憂悲(思) 9. 譫妄、循衣摸床 10. 邪祟 11. 入魔走火 個人認為這個疾病討論出現次數的排行榜相當程度地顯示明清醫者與醫書作者對於這些疾 病關心程度的差異。但究竟要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是否它們可以被視為具體地反映當時 的人們所患情志疾病的類型與多寡?此乃另一個理解明清情志病實況的重要課題。 若再對照明清時期醫案的記載,在本人所蒐集的上百個案例中,若是癲狂癇不計,有 趣的是,「鬱證(症)」的數量比例佔了絕大多數,甚至案例比「驚悸怔忡」還多。這個現 象所代表的意義亦待他日撰文深入考察。 5. 情志病的病徵、診斷、醫療:個案研究 由於筆者的博士論文乃是以癲狂癇的疾病醫療史為題,所以在本計畫中著墨不多。除 了以上課題的討論,為了彰顯明清時期情志病的病徵、診斷與醫療特色,筆者特別以醫論、 醫案記載均多的「驚悸(恐)怔忡」作為考察對象。在所蒐集到的十六、十七世紀的 19 個 醫案之中,經過仔細分析,本人有以下的觀察: (1) 分類準則:這些個案之所以被列入「驚悸怔忡」或「驚悸恐」之中,其理由不是基於病 證,就是病因與上述情志困擾有關。 (2) 性別年齡:在 19 個案例中,總共有 10 個是男性個案,9 個是女性個案。男性病患有老、 中、青,女性病患則分已婚與未婚婦女。 (3) 男性患者的病因診斷:「用心過度」、「善慮」、「焦勞思慮傷心」等往往是男性患者發病 的原因。這恐怕又與他們的社會背景或身分有關。例如儒生久困屋裡讀書寫作,或童子 用心過度都可能使其因內傷而產生驚悸、怔忡的病症。另有兩人是直接受到驚恐所致。 其一據稱是「遭酷吏之恐」,說明了傳統社會階級地位的不對等所可能產生的心理威脅。 還有兩位社會地位頗高的男性據診斷是因「病得於酒且內」與飲酒過度而得病,說明醫 者對於縱情酒色者的保留態度。還有一位老年病患是因「大怒」而起,說明不同情緒病 症之間的可能轉換。 (4) 女性患者的病因診斷:9 個女性案例中有 4 個沒有記載患者的姓名,僅以「一婦人」稱 之,餘者則提及婦女本身的姓氏或她們所依附的夫家姓氏與姻親關係。所有案例只有一 個患者是未婚女子。這是否說明了已婚婦女較容易罹患驚悸、怔忡的病症尚不得而知。 除了「驚悸怔忡」,這些婦女的症狀還涵蓋了「產後驚悸,聞聲輙死」、「勞心悒鬱」、「神 昏語言錯妄」、「憂恚頻仍」、「心神不知所之」等。若溯及遠因,她們或因受到大火驚嚇, 或因產後血氣虛勞,或因平日就身、心過度操勞,終於罹患這方面的病症。此外,親人 驟逝、不和諧的婚姻以及舊疾(例如風熱)復發,都可能是引發驚悸怔忡的可能原因。 (5) 男女病證呈現:無論是男女患者,上述情緒方面的病因╱病證,還往往伴隨著生理的不 適而來,例如心悸、疲勞、寒熱、食慾不振(或嗜食)、不寐或多夢、幻覺等。有些女 性患者還可能有月事延遲、不調的毛病。 (6) 治療方式:以上案例絕大多數都是藉由湯藥所治癒的。常用的藥方包括補氣方(例如補

(10)

中益氣湯)、補氣藥(例如人蔘)、補血藥方(例如當歸身、歸脾湯、八珍湯)、滋陰藥 (例如麥冬、芍藥、生地)、安神藥(茯苓、茯神、棗仁、遠志)、去痰方(例如導痰湯)、 降火藥(例如黃芩、山梔)。亦有少數例外,例如明代篤信佛教的醫者盧不遠除了開處 方,同時還要求患者去參禪打坐。有某位儒者則選擇讀醫書《素問》來自我治療。張介 賓則提到由於某患者沒有完全遵照他的指示服藥,最後因病情惡化而不治。

計畫成果自評

從執行的成效而言,本計畫的研究已獲致初步的成果。至少,當筆者 94 年 7 月在北京 參加「第二十二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以論文的形式進行本計畫成果發表時,已成功地吸引 與會者從醫療史的角度去反思明清時期特定環境下的特殊心理樣態。(見附件)除了歷史學 者,醫學史家、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史研究者,甚至於一般讀者,多少都對此課題產 生濃厚興趣。 儘管本計畫已大略摹描出了一個明清情志疾病醫療史的整體圖像,也針對出現較頻繁 的疾病(如驚悸、怔忡)進行個案考察,但正如當初計畫審查人所預見的,本計畫題目範 疇較大,不易在一年內完成。的確,由於時間所限,本計畫仍有一些課題尚不及處理,有 待未來繼續努力。日後除了擬在既有的基礎上發表一系列的期刊論文甚至學術專書,廣泛 闡釋前述課題與觀點,並針對不同類型的情志病深入挖掘、相互比較,在醫學脈絡的考察 之外,亦期待能進行跨領域的比較分析。筆者冀望以醫學意義下的情志(神志)與明清社 會整體對於「情(欲)」的關注──無論是思想、文學或文化的意義──來進行對照,從中 看出不同情境中的人們對於情志的構想與感受,以及彼此交錯縱橫的關係。就明清醫者本 身的多重社會身分與社會參與來看,醫學與非醫學對於「情」的觀察與感受必然有互相影 響、彼此型塑之處。這將有助於學者們去勾勒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不僅涉及宋明新儒學 裡禮教(天理)與情欲(人欲)之間的緊張關係,同時還有肉體與心靈之間的掙扎抗爭。 至於社會道德與家庭價值,外加階級、性別等因素又如何影響當時人們對於「情」與身體 特質的設想,都是將來可以繼續追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 《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編註,【明】顧從德版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1996 《黃帝內經靈樞》,收於《黃帝內經集注》,【清】張志聰校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隋】巢元方等編纂,《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1996 【宋】邵雍,《撃壤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 1101 【金】張從正,《儒門事親》(1228),收於《子和醫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元】朱震亨(1282-1358),《格致餘論》(1347)、《丹溪心法》(1481),收於《丹溪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 版社,1995 【明】戴元禮(1323-1404),《推求師意》(1443),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明】劉純(14 世紀),《雜病治例》(1479),收入於《劉純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明】虞摶(1438-1517),《醫學正傳》(1515),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明】李梴(十六世紀),《醫學入門》(1575),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明】江瓘(1503-1565)、江應宿編,《名醫類案》(1552/1770),台北:宏業書局,1994

(11)

【明】龔廷賢(16 世紀),《萬病回春》(1587),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1995 【明】龔廷賢(16 世紀),《壽世保元》(1615),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1993 【明】吳昆(1552-1620?),《醫方考》(1584),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明】孫一奎(1522-1619),《赤水玄珠》(1573),收於《孫一奎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明】王肯堂(1549-1613)原著,【清】岳昌源刪補,《醫學津梁》(又名《醫鏡刪補》,1641),台北:力行書局 有限公司,1986 【明】李中梓(1588-1655),《醫宗必讀》(1637),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996 【明】高濂,《遵生八牋》,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明】莊元臣,《菽苴子內篇》,收入【清】伍崇曜編《粵雅堂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喻昌(1585-1664),《醫門法律》(1658),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清】陳士鐸(17 世紀),《石室秘錄》(1689),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1/1998 【清】馮兆張(17 世紀),《馮氏錦囊秘錄雜證大小合參》(1702) ,收入於《馮兆張醫學全書》,北京:中國 中醫藥出版社,1999 【清】陳夢雷等編纂,《新校本(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1723),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 【清】魏之琇編,《續名醫類案》(1770),台北:宏業書局,1994 【清】余霖,《疫疹一得》(1794),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清】林珮琴(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類證治裁》(1839),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1999 【清】王燕昌,《王氏醫存》(1871),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1985 【清】曹雪芹,《紅樓夢》,饒彬校訂,台北:三民書局,1976 【清】費伯雄,《醫醇賸義》,收入於曹炳章編,《中國醫學大成續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二)今人著作 王米渠(1983),〈中國古代醫學心理學史芻議〉,《中華醫史雜誌》,13(3),頁 155-159 王敏弘(1996),〈黃帝內經有關神的研究〉,台中: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極盛(1983),〈祖國醫學中的醫學心理學思想初探〉,收於潘菽、高覺敷主編(1983),《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 研究》,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頁 324-332 何裕民(1995),《中國傳統精神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余安邦(2003),《情、欲與文化》,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李貞德(2004),〈「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於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5(1),頁 99-148 夏翔、王慶其,《歷代名醫醫案精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彭奕賜(1985),〈中國醫學婦產科領域中情志病之探討〉,台中: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建華、馬朋人(1989),《實用中醫心理學》,台北:啟業書局 熊秉真(1999),《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2004),《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 熊秉真、張壽安合編(2004),《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 劉濤、朱春潤(1989),〈心身醫學的歷史〉,《中華醫史雜誌》,19(1),頁 61-64 鄭懷林主編(2002),《情志療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燕國材主編(1999/2001),《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顏世富(1996),〈中國傳統情緒療法及其應用〉,《心理科學》,5,頁 264-268

(12)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ed. by C. Gilmartin et al.,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101-146

Cass, Victoria (1986), ‘Female Healers in the Ming and the Lodge of Ritual and Ceremon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6:1

Furth, Charlotte (1994), ‘Ming-Qing Medicine and theConstruction ofGender’,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 頁 229-250

Furth, Charlotte (1999), A Flourishing Yin:Genderin China’sMedicalHistory,960-1665,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o, Dorothy (1996), ‘Thinking about copulating: an early-Qing Confucian thinker’s problem with emotion and words’

Messner, Angelika C. (2000), ‘Emotionsin lateimperialChinesemedicaldiscourse:apreliminary report’, in Ming

Qing Yanjiu, Napoli & Roma: 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 Instituto Italiano per l’Africa e l’Oriente, pp.197-215

Santangelo, Paolo (2000), ‘Emotionsin history and literature.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emotionsand statesof mind in Ming-Qing period’, Ming Qing Yanjiu, Napoli & Roma: 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 Instituto Italiano perl’Africael’Oriente,pp.237-308

Santangelo, Paolo (2003), Sentimenta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Brill

Sivin, Nathan (1995), ‘Emotionalcounter-therapy’, in his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Hampshire: Variorium, Part II, pp.1-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建置門診個人健康紀錄:整 合醫療科室、品管中心、醫 企部及資訊室,提供結合預 約掛號及就醫前病人個人病

有無患過傳染病、地方性疾病 (如烏腳病)和其他重要內科 疾病,發病日期、使用藥物及診療情況。對患者以前所患 的疾病,診斷確定者可用病名 ;

(3) Day 6, 04Nov2015, subject 5120001:病人轉用 口服抗生素若為 pathogen based therapy,依計 畫要求應先提供細菌培養報告並取得medical

[r]

十七、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期間請隨時至衛生福利部疾病 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

共計 271 人提出申請,通過 233 人。102 年度 5 月提供在校生個案申請 102 學年 度專業人員服務,計有 2,557 人提出申請,通過 1,863 人;102 年度 8 月提供

近年來,大蒜對人體保健及疾病治療的研究陸續發表,許多人開始重視大蒜在醫療上,以及保健方面

Laughing (a positive outlook) can beat negative emotions during hard times1. Laughing (a positive outlook) can beat negative emotions d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