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卷第一期(2010年03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卷第一期(2010年03月)"

Copied!
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卷 第一期

Vol. 2, No. 1

2010 年 3 月

Mar., 2010

國際標準期刊碼

ISSN: 2077-2440

(On-line)

ISSN: 2079-469X

(Print)

(2)

2010 年 3 月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第二卷第一期

出版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主編:

王智弘(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編輯委員:

(依姓氏筆劃序) 王南梅(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王敏行(彰化師範大學 復健諮商研究所) 王華沛(台灣師範大學 復健諮商研究所) 王慶福(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系) 白雅美(陽明大學 醫學系) 余漢儀(台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吳芝儀(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李玉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周文玫(Graduate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美國) 林妙容(暨南國際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林梅鳳(成功大學 護理學系) 林朝誠(台灣大學 醫學系) 林蔚芳(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 施達明(澳門大學 教育學院,澳門) 洪福建(中原大學 心理學系) 胡中宜(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修慧蘭(政治大學 心理系) 張 玨(台灣大學 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張素凰(台灣大學 心理學系) 張娟鳳(高雄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許維素(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許韶玲(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陳 方(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美國)

陳均姝(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陳易芬(台中教育大學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陳瓊玲(中山醫學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黃聖桂(東海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楊明磊(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廖鳳池(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劉淑慧(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鄧志平(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駱慧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謝文宜(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謝毅興(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謝麗紅(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審查委員:

(依姓氏筆劃序) 吳明富(中國文化大學 心理輔導學系) 岳曉東(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 柯慧貞(成功大學 行為醫學研究所) 洪慧涓(中興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游淑瑜(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 萬心蕊(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熊秉荃(台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劉如蓉(嘉義地方法院) 蕭 文(暨南國際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賴月蜜(慈濟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英文編輯顧問:

林為慧(彰化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編輯助理:

鍾宇星 編輯說明: 一、本季刊創刊於民國九十八年,採電子形式出刊。稿件刊登順序,依審查完成日期排列。 二、本季刊聯絡方式—地址:彰化市進德路 1 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轉「台灣心理 諮商季刊」編輯委員會;電話:04-7232105#2211;電子信箱:tcq@mail.heart.net.tw

(3)

Mar. 2010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Vol. 2, No. 1

Publisher: Dep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Taiwan Counseling Net

Chief Editor:

Wang, Chih-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itors:

Bai, Ya-Mei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Chang, Chue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ng, Chuan-Fe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ao, Shu-Chu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 Sue-H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en, Chiung-Ling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Chen, Chun-Shu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en, F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Chen, Yih-Fe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Chou, Wen-Mei (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 U.S.A.)

Deng, Chi-P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siu, Hui-L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su, Shao-L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su, Wei-Su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 Chung-Yi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uang, Shen-Kuei (Tunghai University)

Hung, Fu-Chie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Lee, Yu-Chan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Liao, Feng-Tsu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Lin, Chao-Che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n, Mei-Fe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Lin, Miao-Jung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Lin, Wei-Fang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u, Shu-Hui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o, Huei-Wen(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Shieh, Lih-Hor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ieh, Yi-Hs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ie, Wen-Yi (Shih Chien University)

Sze, Tat-Ming (University of Macau)

Wang, Ching-Fu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ang, Hwa-Pe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Ming-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ang, Nan-Mai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 Chih-Yi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Yang, Ming-Lei (Tamkang University)

Yu, Hon-Y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Board of Reviewers:

Hsiao, Wen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Hsiung, Ping-Chua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ung, Hui-Chuan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Ko, Huei-Che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Lai, Yueh-Mi (Tzu Chi University)

Liou, Ju-Jung (Taiwan Chiayi District Court)

Waun, Hsin-Rei (Soochow University)

Wu, Ming-Fu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You, Shu-Yu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Yue, Xiao-D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ranslation Consultant:

Lin, Lydia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ssistant Editor: Chung, Yu-Hsing

1.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has been published since 2008. It’s an online form. Each article is published in the order of date when the manuscript was reviewed and accepted.

2. Contact us: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Editorial Board,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National Chu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ddress: No. 1, Jin-De Road, Changhua City, Taiwan. R.O.C. Tel: 04-7232105#2211 Website: tcq.heart.net.tw E-mail: tcq@mail.heart.net.tw

(4)

2-1 目錄(Content)

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之使用

管秋雄

1

Humor Counseling: Content and Skills

Chiu-Shyn Kuan

16

心理師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

陳慧女 林明傑

17

The Role of Psychologist in Legal System

Hui-Nu Chen, Min-Chieh Lin

29

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兒童悲傷輔導團體療效因子之探討

趙彗攸 曾馨儀 黃郁娟

30

Expressive Art Therapy : Therapeutic Factors in Children’s Grief

Group Counseling

(5)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 2010 年,2 卷 1 期,01-16 頁

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之使用

管秋雄

摘要 本文藉文獻回顧,探討並整理有關幽默諮商意涵與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之相 關議題。結果顯示幽默諮商意涵有四:「探討發生在諮商歷程中之幽默事件」、「協 助當事人以幽默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以幽默題材、要素介入諮商歷程,達成 諮商目標」、「以幽默概念為基礎發展的諮商理論」。幽默技術使用形式:「將諮商 情境外的幽默題材介入諮商」、「應用幽默要素於諮商歷程」、「諮商歷程中展現個 人幽默特質」。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時機分別為:諮商師覺察與當事人、自身與 諮商歷程相關現象。幽默技術使用效果,文獻未呈現一致的見解。幽默技術使用 原則與規範,包含使用前提、態度、能力、幽默類型、意圖、時機、幽默的文化 與性別差異,以及補救措施等議題。最後,本文建議諮商師在使用幽默以激發當 事人採取行動之動力與增進治療效果的同時,須謹防幽默之誤用與濫用。 關鍵字:幽默諮商、幽默治療、治療性幽默

(6)

壹、前言 在一項針對國內諮商心理師對諮商中使用幽默的態度與使用幽默的情形之 調查研究中,發現國內諮商心理師支持諮商中使用幽默技術的態度傾向居於中上 程度,其中尤以幽默帶來的諮商效果的支持度最高;接受調查之諮商師也表示在 諮商中使用幽默技術的頻率也居於中等(劉薏君,2008)。但學者們卻指出諮商 中使用幽默就如同其它的諮商處遇,可能具有建設性與破壞性效果 (Narboe, 1981; Schnarch, 1990; Sultanoff, 1994)。因此,學者建議諮商師欲於諮商中使用幽 默,最好先接受訓練 (Salameh, 1983, 1987)。 然而國內能夠提供幽默諮商訓練之機構或專業人員不多(劉薏君,2008), 相對地接受此方面訓練之專業人員為數也不多。故前述接受調查之諮商心理師是 否接受過幽默諮商相關訓練,是否具備正確使用幽默能力,這是值得重視的問 題。為了避免幽默在諮商或治療情境發生濫用或誤用情形,以致於影響治療效果 或傷害當事人,本文根據幽默諮商相關文獻回顧,針對幽默諮商與幽默技術之意 涵進行探討,並整理文獻中有關諮商情境幽默技術使用之原則與相關規範,以供 參考。 貳、幽默諮商之意涵 「幽默諮商」並非專指某種特別諮商理論或學派,此術語具有多重涵意。美 國自 1970 年開始對治療或諮商領域中幽默的應用進行經驗性討論,期間所使用

字彙包括:治療性幽默(Therapeutic humor)、幽默治療(Humor therapy)、治療

中的幽默(Humor in therapy)、幽默技術(Humor skill)等,這些詞彙在實務上 經常被視為同義詞(劉薏君,2008),然他們之間仍存在些許差異。

治療性幽默係治療者和其他健康保健專家有意使用幽默,其結果能導致當事 人在理性自我和行為方面獲得改善 (Franzini, 2001)。美國應用與治療性幽默協會 (Association of Applied and Therapeutic Humor, AATH)將治療性幽默定義為「任 何提升心理健康的治療介入,包括有趣刺激、荒唐或不一致陳述等,這些治療介 入可提升當事人心理健康或作為,並可作為治療的輔助處遇;不論是對當事人生 理、情緒、認知、社會或精神層面的影響,其目的都是在促進當事人之療治或學 習新的因應策略」(Sultanoff, 2007)。蕭文(2000)認為幽默諮商是一種諮商師面 對個案的態度,藉由某些技術的介入,或操弄某些事件的發生,故幽默諮商具有 下列兩種不同的意涵:其一讓當事人學習以幽默態度面對自己的問題;其二將幽 默要素、題材,介入諮商,以達諮商目標的一種方式。 管秋雄(1999,2002)依諮商領域對幽默研究類型,檢視幽默諮商的意涵。 他指出依幽默在諮商領域研究類型,大致分成四種類型:第一類,以探討諮商所 發生之幽默事件為主 (Greenwald, 1975, 1987; Megdell, 1984);第二類,以幽默構 成要素,探討並分析既有諮商技術所隱含的幽默要素 (Farrelly & Lynch, 1987;

(7)

Fay, 1976; Frankl, 1975),如矛盾意向法(Paradoxical approach)的失諧機制,以 及使用幽默故事傳達諮商員意圖之隱喻技術(Metaphor);第三類,探討將幽默 要素融合在其它諮商技術,以強化該諮商技術對當事人之衝擊效果(Ellis, 1977, 1987; Roncoli, 1974; Schnarch, 1990),如以幽默方式執行面質/挑戰、幽默語言 /行為執行回應等,或將幽默概念融入其它治療理論或系統之中(Driscoll, 1984; Ellis, 1987; Madanes, 1984; Meichenbaum, 1992; Salameh, 1987);第四類,探討將 諮 商 情 境 外 之 幽 默 題 材 介 入 諮 商 中 的 影 響 (Olson, 1976; Richman, 1996; Rosenheim, 1974; Schnarch, 1990; Sluder, 1986)。如藉著卡通、寓言故事、笑話、 俚語等傳達諮商師的意圖等。

依前述幽默在諮商領域研究類型,管秋雄(1999,2002)認為幽默諮商包括 幾種不同的涵意:其一指「探討發生在諮商歷程之幽默事件」(Greenwald, 1975, 1987; Killinger, 1987; Salameh, 1983; Falk & Hill, 1992; Megdell, 1984),通常以心 理治療中的幽默(Humor in therapy)來稱呼。其二為「協助當事人,使其能以幽 默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Grotjahn, 1971; Salisbury, 1989);此觀點係將培養當事 人幽默感視為諮商目標,如:Salisbury (1989) 提到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可以 根據當事人的人格與需求,以協助當事人發現最適合當事人之幽默類型。其三乃 「將幽默題材、要素介入諮商歷程,藉以達成諮商目標的一種諮商方法」;此觀 點係將幽默諮商視為達成諮商目標的技術,即所謂「幽默技術」,如:管秋雄 (1999,2002)將幽默技術界定為諮商師應用幽默題材、幽默要素,或將幽默要 素融入其它諮商技術,有意圖的在諮商過程中予以操弄,以促進諮商的進行。 此外,作者以為「幽默諮商」亦可指「以幽默概念為基礎發展而成的諮商或

治療理論」。如刺激療法(Provocative Therapy)(Farrelly & Brandsma, 1974)、嚴

峻考驗療法(Ordeal Therapy)(Haley, 1984),以及 O’Connell (1987) 發展之自然 興奮理論(Natural High Theory)。Farrelly 和 Brandsma (1974) 發展的刺激療法 中,諮商師藉著誇大、諷刺地描述當事人的觀念、情感、行為、關係和目標,或 藉著高估或低估的方式,以測試當事人對現實的看法或對問題的觀感;諮商師模 仿當事人負面的情感、觀念、行為或聲調,以創造幽默反應;諮商師在以非語言 方式表達對當事人的熱誠與關懷之下,「嘲弄」當事人的瘋狂觀念、自我防衛行 為,以及反制當事人過度自憐的行為,甚至在適切時機下,也會嘲笑自己的角色 和職業尊嚴;幽默「曲解」技術使用方面,諮商師除了故意誤解當事人表達的訊 息,以刺激當事人澄清自己的想法、感受之外,亦被使用來嘲笑當事人對諮商師 傳統角色的期待,以及提供空洞的解決辦法,令尚未表明問題的當事人澄清自己 的期待。「諷刺」的使用亦有幾種不同型式,如問答式反諷中,諮商師在晤談過 程假裝無知,再以巧妙的問題揭露當事人無用的觀念;隱喻式反諷則是諮商師借 用話語的言外之意;至於戲劇性反諷則是用來彰顯當事人預期的狀況和實際情況 之間的不一致。

Haley (1984) 發展的嚴峻考驗療法(Ordeal Therapy),則以幽默之矛盾概念

(8)

造一項治療任務/考驗,設計給當事人實際操作。此項任務必須能持續影響當事 人,直到正式治療結束。Haley 表示該項任務/考驗,必須比當事人所面對的問 題更令當事人嫌惡,且須具有幾項特徵:明確界定的問題、矛盾的痛苦經驗、治 療師即是痛苦經驗來源、包含兩個或更多的人在其間。就當事人而言,當他/她 企圖執行這項任務時,他(她)會為該問題發展出解決方法,此時問題的性質即改 變成為非求助性質之工作。當事人為了避免治療師導向的痛苦經驗,因此必須修 正或改變自己,以完成該任務。 O’Connell (1987)則將幽默感視為是個人實現( Actualization)或個體化 (Individuation)的目標,以此創造心理治療理論,名為自然興奮理論(Natural High Theory)或幽默的自我療法(Humor Self-therapy)或幽默的心理治療 (Humorous Psychotherapy),企圖建構一個因應個人幽默態度發展的人格理論 與治療理論。O’Connell 指出具有幽默態度者是真我導向(Self-oriented)而非自 我設限(Ego constricted);換言之,這些幽默者了解真我尊重(Self-esteem)是 一種內在發展的直覺歷程。至於個人幽默觀點的發展則需要有目的的歸屬感,此 種有目的的歸屬感即所謂的社會興趣。同時又指出幽默的核心態度,除了真我尊 重與社會興趣之外,另一個更深層的要素為對矛盾的愛或對生命本身根本的迷思 (The love of the paradox, or the basic mystery of life itself)。於自然興奮療法中, 幽默目標乃在去除罪惡感所帶來自我挫敗,這種罪惡感被認為是狹隘的自我認證 (Ego-identity)的產物。由於幽默為當事人與治療者兩造之間共同原點,其使用 之根本,在於它能提供個人自我認證方面之重新建構,並可促使個人獲得成長。 幽默的適應功能則是藉著對所呈現問題的重新架構,以達成因應的目的。治療過 程中諮商師藉著機智與幽默之簡易、濃縮、失諧、非預期等特徵,並輔以視覺和 口語方式,帶領個人覺察並轉換新意義。 參、諮商中幽默技術的使用形式 Driscoll (1987) 指出幽默技術使用形式有兩二:其一為自發性地發生在此時 此地的動力中。由於此類幽默常是片斷的、奇妙的,而且與當事人立即性關注焦 點緊緊相聯,因此很容易在晤談之後被遺忘。另一類指諮商師將發生在其它晤談 或脈絡的幽默事件,引用於類似情境的晤談中,即所謂庫存式幽默(Stock humor)

或標準式幽默(Standard humor)。Madanes (1987) 也指出治療師可以兩種方式使

用幽默,以改變個人或家庭劇的脈絡。一是藉著語言使用,重新定義情境;另一 為藉著組織化的行動,改變事件發生的歷程,或變更互動的結果。

事實上治療中的幽默可能以多重樣貌出現,例如:俏皮話、奇聞軼事、寓言、 故事、笑話、失諧、裝無辜、表現滑稽、趣聞、趣味對話、歌曲、可笑行為、誇 張、愚蠢歌曲、藉著聲音變化扮演丑角或表現愉悅,以及提供其它描繪態度與立

場有關的彩色圖畫等(張景然,1994;Driscoll, 1987; Gladding, 2005; Ness, 1989)。

(9)

晤談中角色扮演、交換說笑話、開放式語句、卡通拼圖、佈告牌等都是相當有效 的幽默技術 (Sluder, 1986)。管秋雄(1999)在一項實證性研究,發現有三種幽 默技術使用型式:諮商師以幽默口語介入諮商過程;諮商師使用傳統諮商技術, 但該諮商技術本身屬於幽默技術;諮商師將幽默結合在其它諮商技術中使用。 由於幽默技術使用具有多種樣貌,為了將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形式予以分 類,本文將諮商師技術使用的觀點,將幽默使用形式分成三大類型: 一、諮商師將諮商情境外的幽默題材介入諮商歷程 此類幽默使用類型又可將其分成兩種:一為諮商師藉著陳述幽默故事,隱喻 當事人所面臨的困境或表達對當事人的同理(管秋雄,2002;Falk & Hill, 1992; Huber, 1978; Schnarch, 1990)或協助當事人洞察 (O’Connell,1987) 等;二為諮商 師將幽默題材做為介入諮商歷程之媒介,以利諮商進行或達成諮商目標。如 O’Brien、Johnson 和 Miller (1978) 指出卡通是一種視覺型式幽默,由於它的引導 性、可用性、普遍性與方便應用性,使得這種幽默藝術成為一項促進個人內省技 術,或可供選擇之處遇策略。O’Brien 等人 (1978) 曾描述卡通完成技術之使用 方式。此法,由諮商師提供僅有圖畫但無文字說明的卡通給當事人感受,並指導 當事人給該卡通一個標題。他們認為這種由當事人賦予的訊息是相當個人化,且 可提供當事人思考一項直接證據;同時也提供當事人指認自己面對問題情境的特 徵,又可鼓勵當事人對先前隱藏的需求或需要作反應。 二、諮商師將幽默要素應用於諮商歷程 此類幽默使用形式亦可分成兩類:一為諮商師依當事人問題本質、互動品 質、諮商情境等因素,適切運用幽默要素,以創造出幽默反應。如 Erickson (1982) 將當事人在治療期間表達的話語與想法,藉著切斷、接合、聯結等方式,重新編 輯當事人經驗、知覺與行為的意義 (O’Maine,1994),或刺激療法中,諮商師在諮 商過程中運用嘲弄、誇張、諷刺、笑話、開玩笑、曲解、模仿等幽默方式,瓦解 當事人對現實的看法或對某個問題的觀感 (Farrelly & Brandsma, 1974)。其二乃 諮商師在晤談過程中,將幽默概念結合傳統的諮商技術,以創造幽默事件。如 Ellis (1977) 在其所著之《Fun as Psychotherapy》一文中,提到他曾以自己改編之 幽默歌曲來處理挫折容忍力低的個案,以及 O’Connell (1975, 1987) 應用幽默劇 協助當事人表達宣洩、覺察虛弱的自我設限。

三、諮商師將個人真實特質自然展現在治療歷程

諮商師在與當事人晤談中,展現個人的幽默感。O’Maine (1994) 就指出 Erickson (1982) 本人很少論及治療中他是如何使用幽默,對他而言幽默只是他的

(10)

一項自然技術。Olson (1996) 認為在治療中使用幽默,最能捕捉到治療師將自我 視為一種促進他人成長工具的真正本質。Greenson (1967) 與 Nelson (1968) 也指 出最佳的治療師就是擁有良好的幽默感,他能協助當事人忍受處理自我揭露時所 伴隨之痛苦。Killinger (1987) 也認為只有在治療師與當事人立即性互動中,由治 療師自發性與創造性地去發展出幽默,才能捕捉或析出其本質或意義。她認為諮 商師在主動聆聽當事人的歷程中,應企圖瞭解當事人正在想些甚麼,以及當事人 對他們自己說了些甚麼?如此,諮商師才能在重要的關鍵點,藉著創造一種幽默 的文字圖像,以架構出當事人的動力本質,並將焦點置於當事人問題的處遇方面。 肆、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時機與效果 一、幽默技術使用時機 學者們強調幽默的意義,顯現在其內容與脈絡中 (Aurora, 1990; Kuhlman, 1994; Pollio, 1995; Schnarch, 1990)。以幽默在治療情境中使用而論,諮商師如何 掌握適切時機將幽默引入諮商,乃是成功使用幽默技術的必備條件。Driscoll (1987) 曾指出良好的幽默使用需要高度注意力、個人關聯,以及對當事人目前 關注主題的敏感性。 根據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與觀點,論述幽默在諮商中的角色以及功能來看,幽 默技術在諮商中應用的最佳時機,乃當諮商陷入「僵局」之時。如當事人表現沉 默、抗拒、敵對、防衛、尋找藉口、抗拒改變,或當事人陷入情緒死結、跳脫不 出問題情境範疇,以及當事人思考無法脫離其僵化的模式(蕭文,2000)。管秋 雄(1999)以實證方式探討諮商過程中諮商師意圖使用幽默技術的時機。研究發 現三大類使用時機:第一為諮商師覺察到與當事人相關的現象,如呈現預期的擔 心、矛盾、不一致、迷惑、掙扎、困擾、陷入問題情境、愧疚、負面自我評價、 不同評價標準、僵化或單向思考模式、偏差觀念、對情境覺察能力較弱、經驗覺 察出現盲點、缺陷、感覺不自在、無力感、缺乏活力、多種的需求、背負過多的 責任、超越應有的表現、揭露的內容有趣、誇張、嚴肅,或者當事人以幽默的方 式自我揭露;第二為諮商師覺察到與自身相關事項的時機,如自覺尷尬、與當事 人具有類似的經驗;第三為諮商師覺察到與諮商歷程有關現象,如諮商進行不順 暢、瓶頸、僵局、停滯等現象、提昇當事人參與諮商處遇之動機。 事實上,諮商歷程中存在著許多可以應用幽默技術的時機。只是這些時機的 選擇,將隨著諮商師個人使用幽默技術的類型、使用幽默的類別、諮商師意圖的 不同而有差異。即便是在相同的時機下,由於諮商師本身對幽默技術介入方式的 偏好,以及意圖的不同,在幽默技術使用上,也會有差異。此外諮商師在時機的 選擇方面,也深受諮商師對時機的覺察,以及諮商師本身對幽默技術使用的能力 的影響(管秋雄,1999,2002)。

(11)

二、幽默技術使用之效果

影響幽默在諮商情境應用效果的因素不少,如當事人對幽默之覺察、當事人 對諮商師使用之幽默溝通解釋等 (Newton & Dowd, 1990)。故以幽默使用後的效 果言,文獻上並未呈現一致的見解(管秋雄,1999,2002);如 Kuhlman (1994) 指出幽默具有短期效果:降低緊張、愉快與任何有效幽默所造成之立即性的情緒 反應,以及長期效果:塑造、界定,以及改變參與者之間的關係。Salameh (1983) 則認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幽默之處遇,可以利用直線來加以描述其有效性,此直 線範圍從破壞性到相當地有效。Haig (1986) 與 Rosenheim (1974) 則將幽默處遇 分成建設性效果與破壞性效果。他們指出在治療情境中幽默之建設性效果包括: 治療同盟的形成、瓦解抗拒、情緒舒解、敵意的疏通、溝通的型式、中斷舊有的 思考模式;幽默之破壞性效果則包含:防衛性機轉,以及反移情反應。 諮商與心理治療領域,以實證研究方式探討幽默與諮商效果的主題,包括諮 商過程中幽默出現頻率對諮商影響 (Kerrigan,1983; Pinegar,1984),如 Pinegar (1984) 研究發現特定的自我探索層次,具有較高頻率之幽默;諮商師使用幽默 技術影響當事人對諮商師評價 (Huber, 1978; Megdell, 1984),如 Foster 和 Reid (1983) 研究發現當諮商師使用非促進式幽默,對諮商師的受喜歡性、可親近性、 創造正向關係能力的評價上,低於促進式幽默與未使用幽默,至於提供了解的能 力向度並無差異,且評量結果也未受性別因素之影響;諮商師使用幽默技術對諮 商效果的影響 (Salisbury, 1989),如 Killinger (1987) 研究發現治療師使用幽默能 促進當事人對正在探討的主題,作更深層的自我探索,且能促進當事人對治療師 的正向態度;幽默概念結合諮商處遇技術之治療效果 (Brown, 1980; Prerost, 1983; Rule, 1977; Sonntag, 1985),如 Prerost (1983) 研究發現幽默想像情境技術,對於 協助人們面對生活改變的適應是一項有用的工具。國內學者劉淑娟(2004a, 2004b)亦曾與數位學者進行數個為期六週之幽默團體,以及為期四小時之幽默 工作坊,發現幽默治療具有相當吸引力及需求性。此外,團體成員認為藉著幽默 團體可以令他們體認幽默精神、認識幽默內涵、增進對幽默感的學習興趣。 伍、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原則 一、諮商情境中使用幽默技術之見解 治療性幽默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工具,它能促進情緒、認知、行為與生理的幸 福感;然而幽默就如同其它的治療處遇一般,它並非是中性的,它可能是建設性 的,也可能是破壞性 (Sultanoff, 1994)。就如 Schnarch (1990) 所言「幽默如同其 它治療技術一般,可能被使用與常被誤用」。 Shaughnessy 和 Wadsworth (1992) 指出在 1980 年代,對幽默興趣與研究相 當熱烈。當幽默廣泛地被接受應用於臨床上時,文獻方面也反映出幾個較為普遍

(12)

的趨勢,以彰顯這一方面的發展。其中之一,即為有效的幽默使用技術與原則。 為避免在諮商情境中發生幽默誤用或濫用情形,學者們對於將幽默應用於諮商情 境的看法,各自提出不同的看法 (Kerrigan, 1983; Olson, 1996; Ventis, 1987)。陳 金燕(1994)指出幾乎所有的研究者,不論是否肯定幽默在諮商中的功效,都指 出避免誤用幽默的重要性 (Dimmer, Carroll, & Wyatt, 1990; Haig, 1986; Megdell, 1984; Mindess, 1996; Ness, 1989; Shaughness & Wadsworth, 1992)。在回顧相關文 獻之後,有關幽默在諮商情境中的應用,有幾種不同的見解(管秋雄,1999,

2002):有條件使用幽默 (Farrelly & Brandsma, 1974; Goodman, 1983),以及反對

將幽默應用於諮商情境 (Kubie, 1971)。Kubie 曾提出關於幽默可能在諮商情境中 被 誤 用 的 警 告 : 幽 默 可 能 被 諮 商 員 或 當 事 人 用 來 避 開 不 愉 快 的 感 覺 (Uncomfortable feelings)、幽默可能被當事人使用作為抗拒接受問題的重要性、 諷刺性幽默可能被諮商員用來掩飾他對當事人的敵意、幽默可能被諮商員用來展 現他的風趣、機智,以及過多的幽默可能使當事人懷疑他被重視的程度。 二、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之原則與規範 針對諮商情境中須有條件使用幽默此一看法而言,文獻上出現不少有關幽默 技術使用的原則、規範或應注意事項之相關論述 (Cade, 1982; Haig, 1986; Salameh, 1987)。本文將有關治療情境中使用幽默之相關規範,整理如下幾方面: 其一,諮商情境中使用幽默技術的前提 (Bennett, 1996; Driscoll, 1987; Greenwald, 1987; Salameh, 1983)。Meichenbaum (1992) 即提到諮商師在探討當事人所呈現問 題之幽默成份前,必須先覺察到自己幽默方式,並於應用任何幽默處遇之前,諮 商師要先自我監視可能產生反移情的歷程,以及熟稔高層次諮商技術之使用 (O’Maine, 1994)。其次,幽默使用態度之規範 (Driscoll, 1987; Killinger, 1987), 如 Salameh (1987) 指出在諮商處遇中諮商師若欲使用幽默,必須先確認自己站 在甚麼位置下看待幽默。其三,幽默使用能力之規範 (Salameh,1987),Madanes (1984) 指出諮商師使用幽默時,必須思考如何利用多重隱喻溝通與表達不同層 次的能力。其四,幽默技術使用類型之原則 (Greenwald, 1987; Huber, 1978), Sultanoff (1994) 即曾指出為了防範幽默使用的負面效果,對於專業助人者而言 「學習如何區辨治療性幽默,以及傷害性幽默是一件基本要求」。他建議諮商師 可針對三方面作檢視,即幽默對象(Target of humor)、幽默呈現背景條件、個人 對幽默感受性。其五,幽默技術使用意圖之規範(管秋雄,1999,2002),如 Driscoll (1987)指出將幽默引入諮商過程裡,諮商師應該覺察自己的目標。其六,幽默技 術使用時機之規範 (Driscoll, 1987)。Greenwald (1987) 曾建議諮商師不應企圖對 任何當事人使用幽默技術,而是隨著不同當事人的腳步,並知道在何時才可使用 幽默。 此外,諮商師欲於諮商中應用幽默,尚須考慮幽默的文化差異現象。由於幽 默欣賞與表達是認知的,也是文化的(陳學志,2003),藉著笑話亦可認識文化

(13)

之間的差異(王慶中,2005)。如國內學者 Liao (2001) 曾由社會語言學觀點,探 討台灣人的幽默感。她提出社會性的「寓教於樂」理論,解釋中國人或台灣人的 語言幽默。研究發現台灣人及中國大陸的中國人而言,幽默絕對是好的詞語,因 為它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對台灣人而言,「幽默」、「寓教於樂」、「會心微笑」 三個語詞是密不可分;台灣人喜歡百聽不厭的笑話;台灣人不認為有幽默感的人 需要開懷大笑或微笑,主要因素乃多數人認為開懷大笑是不正常且令人不安;台 灣人不認為幽默及開玩笑是同義詞;孩子很難和父親建立開玩笑或幽默關係,員 工和上司也很難建立此種關係;對西洋人,幽默可以包括:開玩笑、魔術、小丑、 卡通、漫畫,然而對台灣人而言,這些名詞和幽默是平行的概念,只是有些是高 級,有些是較不高級。幽默除了文化差異現象之外,研究也發現不同性別對幽默 的反應、理解、創造有異,且對不同笑話內容的反應也不同 (Barreca, 1991; Lundell, 1993)。 三、補救措施 幽默技術使用後,當事人反應為何,實非諮商師所能掌控。幽默處遇之所以 無法引發幽默反應(如:笑聲)或預期結果,可能有多種原因。如諮商師本人就是 無趣的、當事人無法理解幽默、當事人誤解幽默 (Pollio, 1995)。為避免此類問題 發生,諮商師在面對幽默使用所引發的問題時,該採取何種措施?這是諮商師欲 於諮商情境使用幽默技術,必要學習課題。 Killinger (1987)主張在諮商前期,諮商師針對當事人所處情境作簡短的幽默 評論是不錯的方式;此外,她也提到「復原陳述(Recovery statement)」的概念。 她指出剛開始使用幽默技術的諮商師,當冒著使用幽默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時, 應該去熟悉復原陳述的技巧。藉著它以表達對當事人所表現的任何焦慮反應的敏 感度,以及澄清意圖。如此,諮商師將可以修正因使用幽默所帶來的風險。復原 陳述能令諮商師所使用的幽默變得更緩和,況且這種舉動可能令當事人更積極的 對待諮商師,並能讓當事人感覺更自由地去探索他自己的問題。 Salameh (1987) 則採諮商之前,向當事人簡短說明諮商師可能在諮商歷程使 用幽默技術。這兩種方式的使用,皆需要諮商師的自發性,以及在情感表達上可 令當事人感覺溫暖。Pollio (1995) 則是透過幽默技術使用過後,對當事人反應再 評估,以及補償的方式,來補救因幽默所帶來的負面效果。Pollio 以為補償本身 即為一種人性化的歷程(Humanizing process),因此它可以協助諮商師創造與當 事人維持較長期的關係。 實證研究則發現諮商師為了避免因幽默技術使用而傷害當事人,尤其是當使 用的幽默類型帶有攻擊性或諷刺性,諮商師會採取一些嚐試性的試探。若使用幽 默技術之後,諮商師覺察到當事人無法承受時,即進行補救性的措施(管秋雄, 1999,2000)。

(14)

陸、結論 將幽默視為一項諮商技術,並使用於諮商過程,對於諮商的影響可能存在建 設性與破壞性影響。由於幽默的使用具有風險性,雖然它的功能多,若使用過度 則顯得太危險。在一項針對國內諮商心理師調查研究顯示支持諮商中使用幽默技 術的態度居於中上程度,且表示在諮商中曾使用幽默技術的頻率也居於中等(劉 薏君,2008)。國內能夠提供幽默諮商訓練之機構或專業人員並不多,相對地接 受此方面訓練之專業人員為數也不多。故前述接受調查之諮商心理師是否曾接受 過幽默諮商相關訓練,是否具備正確使用幽默的能力,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藉著既存文獻探討幽默諮商的涵意與諮商技術之使用,結果顯示幽默諮商一 詞有四種不同的涵意,其中一類即指幽默技術。關於幽默技術使用類型,依諮商 師技術使用的觀點,雖有三種不同型式,但於諮商歷程中,諮商師將以何種型式 使用幽默技術,取決於諮商師個人幽默風格或個人較擅長的幽默表達型式而定。 以諮商中幽默技術使用時機而言,視諮商師對時機的選擇而定。將隨著諮商師個 人對時機的覺察、幽默技術使用能力、幽默技術使用類型、幽默類別,以及諮商 師意圖的影響。至於幽默技術的使用效果,文獻上雖未呈現一致性的看法。然而 從一些實證性的研究結果顯示,諮商過程中使用幽默技術其效果並未亞於傳統的 諮商技術。若從當事人的角度檢視幽默在諮商應用之效果,除了當事人對諮商師 使用幽默覺察,以及當事人對諮商師使用幽默溝通解釋外,當事人與諮商師在諮 商歷程中雙方的關係脈絡,也是影響幽默在諮商的有效性關鍵。此外,諮商師是 否遵循有關諮商情境使用幽默技術之相關原則與規範,也是影響幽默在諮商有效 性一項重要因素。依文獻探討結果發現在此方面重要的議題,包括:使用前提、 使用態度、使用能力、使用幽默類型原則、使用意圖、使用時機、幽默的文化與 性別差異,以及補救措施等。 幽默技術使用的效果,取決於它是否能適切地激發當事人採取行動之動力, 並增進治療處遇之衝擊效果。雖然多數研究者肯定幽默在諮商中的功效,但由於 幽默技術使用過後,對當事人所造成的衝擊效果難以預測。諮商師為避免因幽默 使用而帶來對諮商產生負面的影響效果,最佳的使用方式乃在諮商情境中使用幽 默技術之原則與規範之下使用。因此,諮商師在諮商中若使用幽默技術時,為保 障當事人在諮商情境不受到傷害,不得不謹慎考慮此一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王慶中(2005)。幽默的研究問題。應用心理研究,26,57-71。 張景然(1994)。幽默在諮商中之應用。諮商與輔導,101,31-35。

(15)

陳金燕(1994)。輕鬆的言行審慎的心:談諮商情境中幽默感。測驗與輔導,125, 2554-2557。 陳學志(2003年03月)。整合知、情、意、行的幽默創意訓練課程的發展。政治 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辦「2003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台北。 管秋雄(1999)。諮商歷程中諮商員意圖使用幽默技術之實證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管秋雄(2002)。幽默諮商。台北:心理。 劉淑娟(2004a)。幽默治療。台灣醫學,8,263-268。 劉淑娟(2004b)。另類治療:幽默治療在長期照護之運用。長期照護雜誌,8(2), 105-117。 劉薏君(2008)。諮商師幽默技術使用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蕭 文(2000)。幽默與諮商。學生輔導,68,8-17。

Aurora, S. (1990). Personality factors, creativity and regression-frustr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humor. Individu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65(1), 21-26.

Barreca, R. (1991). They used to call me snow white…but I drifted: Women’ strategic use of humor.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Bennett, C. E. (1996). An investigation of clients’ perception of humor and its use in 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Women’s University, Denton, TX.

Brown, P. E. (1980). Effectiveness of humorous confrontation in facilitating positive self-exploration by clients in an analogue study of 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exington, KY.

Cade, B. W. (1982). Humor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4, 35-42.

Dimmer, S. A., Carro, J. L., & Wyatt, G. K. (1990). Uses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Report,66, 795-801.

Driscoll, R. (1984). Pragmatic Psychotherapy.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Driscoll, R. (1987). Humor in pragmatic psycho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127-148).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Ellis, A. (1977). Fun as Psychotherapy. Rational Living,12 (1), 2-6.

Ellis, A. (1987). The use of rational humorous songs in psycho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265-285).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Erickson, M. H. (1982). Life reframing in hypnosis: The seminars, workshops, and

lectures of Milton H. Erickson, Vol. II. North Stratford, NH: Irvington Publishers.

(16)

Falk, D. R., & Hill, C. E. (1992). Counselor interventions preceding client laughter in brief therapy. Journal of Counseling in Psychology, 39(1), 39-45.

Farrelly, F., & Brandsma, J. (1974). Provocative therapy. Cupertina, CA: Meta Publications.

Farrely, F., & Lynch, M. (1987). Humor in provocative 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81-106).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Fay, A. (1976). Clinical notes on paradoxical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3(2), 118-122.

Foster, J. A., & Reid, J. (1983). Humo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udents’ assessments of the counselor. Canadian Counselor, 17(3), 124-129.

Frankl, V. E. (1975). Paradoxical intention and de-reflec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2(3), 226-237.

Franzini, L. R. (2001). Humor in therapy: The case for training therapist in its uses and risk.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28, 221-309.

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rd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Goodman, J. (1983). How to get more smileage out of your life: Making sense of humor, then serving it. In P. E. McGhee & J. H. Goldstein (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 Vol. 2. Applied studied (pp. 1-23).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Greenson, R. (1967).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Greenward, H. (1975). Humor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7, 113-116.

Greenwald, H. (1987). The humor decision.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41-54).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Grotjahn, M. (1971). Laughter in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natio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21, 234-238.

Haig, R. (1986). Therapeutic uses of hum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40, (4), 543-553.

Haley, J. (1984). Ordeal therapy.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Huber, C. H. (1978). Humor: A key to counseling the involuntary referral. School Counselor, 26(1), 9-12.

Kerrigan, J. F. (1983). The perceived effect of humor on six facilitative therapeutic condi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Z.

Killinger, B. (1987). Humor in psychotherapy: a shift to a new perspective.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17)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21-40).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Kubie, L. S. (1971). The destructive potential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7, 861-866.

Kuhlman, T. L. (1994).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Liao, C. C. (2001). Taiwanese Perceptions of Humor-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Taipei: Crane.

Lundell, T. (1993). An experiential exploration of why men and women laugh. Humor, 6(3), 299-317.

Madanes, C. (1984). Finding the humorous alternative. In C. Madanes (Ed). Behind the one-way mirror advances in the practice of strategic therapy, (pp. 115-138).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Madanes, C. (1987). Humor in strategic family 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241-264).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Megdell, J. I. (1984).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selor-initiated humor and client’s

self-perceived attraction in the counseling interview. Psychotherapy, 21(4), 517-523.

Meichenbaum, D. (1992, October). Advanc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orkshop, and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author. Solutions Training Institute, The Seasons, Nashville, Brown County, Indiana.

Mindess, H. (1996). The use and abuse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In A. J. Chapman, & H. C. Foot, (Eds). Humor and Laughter: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p. 331-341).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arboe, N. (1981). Why did the therapist cross the road? Voices, 16(4), 55-58.

Nelson, M. (1968).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cat. In E. Hammer (Ed.), Use of interpretation in treatment: Technique and art (pp. 260-269).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Ness, M. E. (1989). The use of humorous journal articles in counselor training.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29, 35-43.

Newton, G. R., & Dowd, E. T. (1990). Effect of client sense of humor and paradoxical interventions on test anxie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8, 668-673.

O’Brien, C. R., & Johnson, J., & Miller, B. (1978). Cartoons in Counseling.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7, 55-56.

O’Connell, W. E. (1975). Action therapy and Adlerian theory. Chicago, IL: Alfred Adler Institute of Chicago.

(18)

O’Connell, W. E. (1987). Natural high psychospirituality: stalking shadows with “Childlike foolishness”. Individual psychology, 43(4), 502-508.

O’Maine, R. A. (1994). A training program to acquaint clinicians with the use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palding University, Louisville, KY.

Olson, H. A. (1976). The use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Individual Psychologist, 13(1), 34-37.

Olson, L. K. (1996). Humor in therapy an analysis of its uses and its benefi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Alameda, CA.

Pinegar, P. W. (1984).Client self-exploration and humor in psychotherap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Kent State University, Kent, OH.

Pollio, D. E. (1995). Use of humor in crisis intervention.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76(6), 376-384.

Prerost, F. J. (1983). Promoting student adjustment to college: a counseling technique utilizing humor.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4), 222-226.

Richman, J. (1996). Jokes as a projective technique: the humor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50(3), 336-346.

Roncoli, M. (1974). Bantering: A therapeutic strategy with obsessional patients. Perspective in Psychiatric Care, 12, 171-175.

Rosenheim, E. (1974). Humor in psychotherapy: A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28, 584-591.

Rule, W. R. (1977). Increasing self-modeled humor. Rational Living, 12(1), 7-9.

Salameh, W. A. (1983). Humor in psychotherapy: Past outlook,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frontiers. In P. E. McGhee & J. H. Goldstein (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 Vol.2. Applied studied, (pp. 61-88).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Salameh, W. A. (1987). Humor in integrative short-term psychotherapy (ISTP).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172-195).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Salisbury, W. D. (1989). A study of humor in counseling among Adlerian therapies: A statistical research projec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on for Experiment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Schnarch, D. M. (1990). Therapeutic uses of humor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therapy, 1(1), 75-86.

Shaughnessy, M. F. & Wadsworth, T. M. (1992). Humor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 20-year retrospective. Psychological Reports, 70, 755-762. Sluder, A. W. (1986). Children and laughter: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role.

(19)

Sonntag, N. (1985). Cartooning as a counseling approach to a socially isolated child. The School Counselor, 32(4).307-312.

Sultanoff, S. M. (1994). Choosing to be amusing: Assessing an individual's receptivity to therapeutic humor. Journal of Nursing Jocularity, 4(4), 34-35.

Sultanoff, S. M. (2007). Popular definitions of humor.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http://www.humormatters.com/definiti.htm

Ventis, W. L. (1987). Humor and laughter in behavior therapy. In W. F. Fry, & W. A. Salameh (Eds.), Handbook of humor and psychotherapy: Advances in the clinical use of humor, (pp. 149-170). Sarasota, FL: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

(20)

Humor Counseling: Content and Skills

Chiu-Shyn Kua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rganize and synthesis the content, techniques,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of humor counseling skills, and its related principl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f humor counseling or humor therap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material for counselors who desire to use humor skills in their interview with clients.

Results revealed four themes in humor counseling: exploring humorous incidences during counseling, helping clients face their lives with humor, applying humorous materials or elements to attain counseling goals, using the concept of humor to develop counseling or therapy theories. Humor techniques included introducing humorous materials into counseling sessions, applying humorous elements in counseling, using the counselor’s humorous characteristics. The timing of application included when counselors became aware of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clients, when counselors became aware of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themselves, and when counselors became aware of particular phenomenon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 In terms of effects, the result of literature review was inconsistent. Principl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humor techniques included premises, attitude, ability, categories, intent, timing, cultur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ompensation.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counselors intending to use humor to motivate clients and facilitate treatment effect should carefully weigh its appropriateness and misuse.

Keywords: humor counseling, humor skills in counseling, therapeutic humor

Chiu-Shyn Kuan Chung-C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1)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 2010 年,2 卷 1 期,17-29 頁

心理師在司法體系中的角色

陳慧女 林明傑*

摘要 隨著心理師的立法,心理師的專業地位具有法制的建置,在相關法令中的角 色也愈趨重要,這也顯示心理師及其他助人專業與司法體系之間將有更多的互 動。本文探討心理學與法律互動下的法律心理學概念,闡述心理師與司法體系互 動時所扮演的角色,並以與司法體系合作過程中的鑑定人/專家證人、家事調解 者、心理評估者、心理治療者等角色經驗加以說明,最後提出對於心理師與司法 體系合作的建議。 關鍵字:心理師、司法體系、法律心理學、專家證人 陳慧女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2)

壹、前言 近二十年來,隨著社會的民主化,以及對弱勢團體權益的關注,許多法案在 社會運動的倡導下逐一立法,包括兒童福利法(民國六十二年公布、民國九十三 年廢止)、少年福利法(民國七十八年,民國九十三年廢止)、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的合併立法(民國九十二年)、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八十六年公布)、家庭暴 力防治法(民國八十七年公布)、精神衛生法(民國七十九年公布)等法令內容 均規範相關專業人員的角色與職責。同樣的,隨著心理師法在民國九十年制定公 布,心理師的專業地位有了法制的建置,在相關法令中的角色也愈趨重要,這也 顯示心理師及其他相關助人專業與司法體系之間將有更多的互動。 因此,本文探討心理學與法律互動下的法律心理學概念,繼之闡述心理師與 司法體系互動時所扮演的角色,並以作者的實務經驗佐以說明,最後提出對於心 理師與司法體系合作的建議。 貳、心理學與法律 一、法律心理學 「forensic」這個字是源自於拉丁文的 forensis(譯為法律或法庭),意指「公 開討論的場所」(forum),是指古羅馬的法庭,在現代則是指應用科學的原則與 實務於司法體系中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7)。「法律心理學」

(forensic psychology)1是指心理學與司法體系之間的接觸,是將心理學的知識 應用於了解犯罪與其他司法的議題,亦即應用心理學的科學與專業來回應與法律 及司法體系的相關議題 (Brigham, 1999)。 法律心理學家通常是由律師或法院聘僱來協助以下的任務:兒童監護權的評 估、父母之親職的適任評估、相關機構轉介以進行家庭治療等,以及評估當事人 在犯罪當時是否為心神喪失、評估當事人是否有作證能力、評估再犯的風險;另 外,也對於在司法體系中的罪犯、假釋犯,或是被法院指定來接受治療的當事人 進行心理治療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7)。

在心理學領域中,有關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內涵包括理論與應用等二個層面。 理論方面的研究內容:1.生理心理學方面,研究犯罪的遺傳因子與犯罪的後果影 響;2.發展心理學方面,研究攻擊與偏差行為;3.認知心理學方面,研究目擊證 人及兒童證人的作證能力;4.社會心理學方面,研究陪審團的運作及媒體相關報 導的影響等。應用方面的研究:1.警政心理學方面,研究警察的辦案過程與壓力 情形;2.調查心理學方面,研究犯罪的區域描繪及犯罪者的心理描繪;3.臨床心 理學方面,研究犯罪者的心理評估與犯罪行為的預測;4.監獄心理學方面,研究 罪犯的處遇與假釋等 (Howitt, 2002)。關於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內涵詳如圖 1。 1 forensic psychology 或譯為「法庭心理學」,但筆者認為譯為「法律心理學」較能廣泛涵括與司 法體系相關的概念,也能包含法庭的概念。

(23)

圖 1 法律心理學的主要內涵

註:Forensic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p. 9), by D. Howitt, 2002,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二、法律心理學的實務

法律心理學從心理學的不同取向,如發展、社會、認知、臨床心理學的層面 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包括:研究、臨床實務、公共政策、教學/訓練 (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 2009)。根據美國專業心理學協會(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對於法律心理學的實務之界定 (American Board of Forensic Psychology, 2009),包括: 1.關於犯罪與法律議題的心理評估與專家作證,如:作證能力、刑事責任、 死刑減刑、受虐婦女症候群、家庭暴力、藥物依賴、性異常等。 2.關於公民議題的作證與評估,如:自我傷害、兒童監護權、就業歧視、心 理障礙、瀆職等。 3.對於當事人在社區、職場、治療機構或矯治機構裡,屬於高危險程度攻擊 行為的評估、處遇與諮詢。 4.對於心理議題在司法過程中之影響的研究、作證與諮詢,如:目擊證人作 證、陪審員的選擇、兒童作證、被壓抑的記憶等。 5.對於涉及司法體系之當事人的特定處遇與服務。 6.提供立法委員有關心理學議題之公共政策議題的諮詢。 7 提供執行法律、犯罪防治及矯治體系的諮詢與訓練。 警政心理學 警察 壓力 臨床心理學 評估 預測 調查心理學 心理描繪 地理描繪 監獄心理學 處遇 假釋 發展心理學 攻擊行為 偏差行為 認知心理學 目擊證人作證 會談 社會心理學 陪審團 傳播媒體的影響 生理心理學 犯罪的遺傳因子 傷害造成的後果 應用的 理論的

(24)

8.提供心理健康體系與執業人員在司法議題方面的諮詢與訓練。 9.對於有關人群實踐、責信及安全等相關議題的分析。 10.對於有關遵照監控對心理健康或犯罪矯治機構之影響的利益訴訟之解決。 11.調解及衝突解決。 12.心理學與法律領域之政策與方案的推展。 13.對於研究所學生、心理系學生、精神科實習醫生、住院醫生、法律系學生 的教育、訓練及督導。 從上述所列舉之心理師在司法體系方面的任務,依序可歸納為以下之角色: 心理評估者、專家證人、心理治療者、諮詢者、研究分析者、調解商談者、倡導 者、教育訓練者等,可見法律心理學者在司法體系中扮演多種角色。本文就專家 證人、家事調解者、心理評估者、心理治療者的角色做探討。 參、心理師與司法體系互動中的角色 一、鑑定人/專家證人 (一)對於鑑定人與專家證人的探討 我國法律中並未有專家證人(expert testimony)名稱,但是在民事訴訟法第 二編第一章第三節設有「鑑定」專目,刑事訴訟法第十二章第三節設有「鑑定及 通譯」專節,均有關於鑑定人之規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民國九 十二年修訂)即規定:「鑑定人由審判長、受命法官或檢察官就下列之人選任一 人或數人充之:一、就鑑定事項有特別知識經驗者。二、經政府機關委任有鑑定 職務者。」亦即鑑定人是本於其專門知識,輔助法院判斷特定證據問題之專家, 而專家以其專門知識,就待證事實所為的判斷,需經過鑑定的法定程序,才能成 為法院裁判的基礎(王梅英,2000)。至於專家要如何將專業意見呈現於法庭上 呢?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一項規定:「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應命鑑定人 以言詞或書面報告。」該條第三項:「以書面報告者,於必要時得使其以言詞說 明。」 另外,司法院於民國九十二年修訂的「專家諮詢要點」2中,亦對於專家參 與審判有所規定。該要點第二點載明適用之案件性質:「地方法院及少年法院於 辦理醫療、營建工程、智慧財產及科技、環境保護及公害、證劵金融、海事、勞 工、家事、性侵害、交通、少年刑事等第一審事件,得經當事人合意或依職權, 行專家參與審判諮詢。」因此,家事事件、家庭暴力、性侵害案件、少年犯罪事 件、醫療糾紛等,均為與心理衛生專業有關之專家參與審判之案件。至於專家參 與審判則依據該要點的第九點第一項規定:「參與審判諮詢專家應本於良知及專 業確信,於審判提出專業意見供法院參考,不參與事實認定及法律判斷。」因此, 2 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日所公布之「專家參與審判諮詢試行要點」,於民國九十二年修訂為「專 家諮詢要點」。

(25)

參與審判諮詢之專家較接近於鑑定人或鑑定證人,在型態上,類似審判程序中之 法官顧問,而實質上,仍不改其為鑑定人之本質;在相關案件之審判中,其與法 官之互動關係甚為重要,而專家所為之專業意見,除左右當事人間之同意與否, 亦會影響法官之判斷(黃朝義,2000)。 至於鑑定人與專家證人之間究係有何不同?我國的法律是沿用歐陸法系,採 職權中心主義,在民國九十二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對於專家證人是採取「改良 式當事人進行主義」;而英美等國家的法律為英美法系,採當事人進行主義。在 英美法系國家中,對於具專業性的爭議案件,多會採用專家證人,其專家證人可 能是由檢辯雙方或法官所聘任。在我國之鑑定人則由法官委託專業機關或自行指 聘,以提供專業上的見解,在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二十六條第一項即規定:「鑑定 人由受訴法院選任,並定其人數」。 根據高鳳仙法官(2002)之見,認為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及刑事訴訟法所規定 的鑑定及鑑定證人與國外之專家證人不盡相同,但相當類似,都是具備特別知識 而到法庭提供意見,並以該意見做為證據資料,以協助法官或陪審團認定事實並 做成裁判。我國法令雖未載明專家證人之名詞,但實質上已採取相當於國外之專 家證人之制度。因此,高鳳仙法官認為我國之鑑定及鑑定證人制度即相當於國外 之專家證人制度,且我國之鑑定及鑑定證人制度在法律規範上並非不如國外之專 家證人制度,故無需再引進國外之專家證人制度,惟需有好的配套措施方能有好 的適用效果。 最高法院於民國四十七年台上字第 1253 號之裁判要旨為:「精神是否耗弱, 乃屬醫學上精神病科之專門學問,非有專門精神病醫學研究之人予以診察鑑定, 不足以資斷定。」此判例說明了應尊重鑑定人之專業,即使鑑定內容有明顯瑕疵, 亦應尋求相同專業之其他鑑定人給予指正,不應由法官依自己的見識來判斷精神 鑑定之好壞及採用與否。但是,最高法院在九十二年度第五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卻 修改上述之判例,內容為:「刑事訴訟法採職權調查主義,鑑定報告只為形成法 院心證之資料,對於法院之審判力並無拘束,故待證事項雖經鑑定,法院仍應本 於職權予以調查,以期發現事實之真相,不得僅以鑑定報告作為判決之唯一依 據。」若依九十二年最高法院之新決議,將使法官得以自己之自由心證決定採用 鑑定報告與否。此見解將使法官將自己對精神醫學及心理學之非專業見解融入其 自由心證中,而扮演起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而不自知,此所產生之效應實在可怕 (葉建廷,2003)。這也是高鳳仙(2002)所稱之鑑定人/專家證人制度需要有 好的配套措施,方能有好的適用效果之原因。 (二)專家證人的意義 專家證人是具有專門的知識、技術、經驗、受過訓練或教育的人,他們能向 法官或陪審員解釋一些他們可能不了解的有關辯護的重要事項 (Stern, 1997)。在 專業領域中的專家與在法庭中的專家是不同的,在法庭中的專家並不是來代替法 官或陪審團去審判案件,而是以其專門的知識與經驗協助法官或陪審團了解犯罪

(26)

的內容 (Stern, 1997)。 專家有可能是該領域之學有專精的學者、具豐富經驗的臨床工作者,或者是 該領域有相當經驗的人員。Stern (1997) 列出專家的可能資歷包括:所受的教育、 學位論文、實習訓練、參加特定訓練、曾參加相關研討會、協(學)會會員、曾 獲相關學術獎項、持有證照、從事相關研究、發表相關論文、出版相關書籍、擔 任相關領域之諮詢顧問等。若以性侵害案件為例來說,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法庭 上對兒童性侵害案件的作證,主要是以其專業訓練與經驗提供有關兒童性侵害議 題的內涵,以及遭受性侵害的兒童所具有的一般特質之情形作證 (Mason, 1998)。 Mason (1991) 研究統計美國各州與聯邦法院自 1980 至 1990 年間的資料檔 案,探討有關上訴法院運用專業人員擔任專家證人的情形,總計有 122 個案件, 其分析專家證人的定義、專家作證的本質、法官的判決、法官的心證等,結果發 現專家證人以臨床專業人員居多(總計 160 人中,專業人員佔 146 人,其他人員 佔 14 人)居多,其中社會工作師佔 34%,臨床心理學家佔 31%,諮商師或治療 師佔 12%,精神科醫師佔 8%,醫師佔 8%,其他人員佔 9%(包括教授、警政調 查人員、校長),而專家證人的出庭案件以兒童作證佔最多,其中有 87%是與兒 童會談。從這個資料可知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性侵害案件中的專家作證佔有相當 之重要性。而在台灣則多是因為被告之精神疾患問題或以心神喪失抗辯而由法官 委託機關(大多是精神醫療院所)的方式,委由任職於醫療院所或機關內之精神 科專科醫師對當事人進行評估,製作鑑定評估報告以為法官之參酌。惟我國在九 十二年九月一日開始實施刑事訴訟法新制,包括全面合議審判及交互詰問之當事 人進行主義制度之後,實需進一步了解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專家證人角色情形。 (三)專家證人的角色與功能 一般而言,專家證人在法庭上扮演著教育者、解述者、說明者、倡導者的角

色(Horowitz, Willging & Bordens, 1998;Stern, 1997),而一個有效能的專家證人

也需是靈活、有見聞、細心、能清楚表達、有常識、有警覺性的 (Stern, 1997)。 綜合而之,不管是檢方或辯方所邀請來的專家證人,最好能具有上述的角色與特

質。Stern (1997) 也認為不管是採用 Fyre Test3、Daubert Test4,或其他的標準,

3

佛瑞判例-美國 Frye v. United States,佛瑞案是第一個決定科學證據之許容性應與其他證據不 同的案例。該判例提出佛瑞測試(Frye Test),又被稱為「普遍接受」檢驗(general acceptance test)。其包括二個原則:(1)該專家必須被認定為具備與該案件所涉及相關的專業領域﹔(2)該 專家必須為同專業領域的其他專家所普遍接受者(Maston, 1999),據此建立專家意見作為證據 的準則。

4

道伯判例-美國 Daubert v. 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 Inc,由於佛瑞準則所強調的「普遍接 受」檢驗不適用於日新月異的專業技術發展,因此,在道柏判例之後,美國最高法院於 1993 年 6 月以「聯邦證據法則」(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FRE)取代佛瑞準則,法院不再以該學 科專家的一致性意見為依據 (Tomkins, 1995)。最高法院定訂出專家證據被考量的五項指導原 則,由各該法院決定其是否接受科學證據,這五個原則為:(1)科學技術是能被測試檢驗的;(2) 該科學或技術曾為專業同儕所審查而發表或出版;(3)其可信度有已知或潛在的誤差率;(4)控 制該項技術的操作方式有其現存的標準程序;(5)在該科學社群中,該技術有其被接受之程度。

(27)

專家都必須要能展現其專業理論的可信度,而所有類型的專家作證都需立基於科 學或專業上的原則。 美國在十九世紀之時,Francis L. Wellman 律師就曾表示在美國有 60%的訴 訟官司是得參考專家證人的證詞,而唯有透過對於專家證人的交互詰問,才能啟 蒙 陪 審 員 、 司 法 人 員 , 協 助 其 對 於 這 類 證 詞 做 出 公 正 的 評 價 (Wellman, 1997/2001)。從這段話中,可見專家證人在法庭上對於科學證據的呈現有其功能 及重要性,對於決定判決的法官、陪審員而言,亦具有相當之影響作用。 Stern (1997) 認為醫療或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法庭上擔任專家證人通常有三 個功能,分別為: 1.背景證人(background witness):在提供與案件相關的基本科學原則與(或) 現象之一般科學背景資訊,專家並不需為該特定案件表達意見。例如:在 兒童性侵害案件中,對於兒童為何不敢揭露遭受侵害之事實,專家可能是 引用科學研究來描述兒童之所以遲遲不揭露的比例,並運用臨床案例報告 來說明兒童不敢揭露的原因。 2.個案證人(case witness):即回顧與該案件相關的資訊,包括:臨床個案紀 錄、警方之筆錄、證人之陳述、會談之錄影、證詞、其他既存的案件資料, 這些資料可充分提供專家去發展一個確實與合理的意見。個案證人除了提 供一般的資訊之外,也提供與該案件相關的直接意見。所以在性侵害案件 中,專家證人可評估上述資料之可信度,發展其對兒童為何不揭露之原因 的意見。 3.評估證人(evaluating witness):運用背景資訊之知識、回顧個案資料、對 該案件當事人做獨立的評估。評估證人可就其專業知識與經驗,以及評估 結果發展其對案件之見解。因此,在性侵害案件中,專家可就背景資訊、 既有的個案資料、專業上的評估等三方面來發展並提供其對兒童之所不敢 揭露遭受侵害原因的意見。 從以上三項功能來看,可見專家證人有不同的目的,要選擇哪一種功能,若 以英美法系國家而言,應是由律師與專家在初期約定過程中協商好在法庭中要以 何種角色為專家作證。其主要是根據律師的目標或意見、案件可使用之資料的本 質、評估當事人之困難度等三個議題做考慮。而在我國司法或法務體系中,心理 師係在偵察/審理階段擔任專家證人角色。 筆者曾經接受檢察官之委託,針對某位自稱罹患高功能自閉症的成年性侵 害犯進行心理評估,提供專業上之見解,以做為其起訴的參考證據。檢察官先提 供該案之警方筆錄、證人陳述等相關之案件資料予筆者,這些資料提供筆者就其 性侵害的犯行、該犯行與高功能自閉症之關係、再犯率等進行評估,據此發展出 專業上的見解,並提供書面評估資料給檢方,筆者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專家角 色是屬於個案證人的角色。後來因為該案法官、檢察官認為有進一步說明之必 該判例作出科學方法學的使用是否有效、研究是否可應用於審判上的議題、其他的研究是否支

(28)

要,因此邀請筆者出庭擔任鑑定證人/專家證人以陳述筆者對該案的專業見解, 在此過程中,筆者所擔任的專家證人融合了背景證人、個案證人、評估證人等三 種功能,並先後以書面報告及出庭言詞說明之方式呈現筆者之專業見解。 二、家事調解者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三條第一項第十款:「下列事件,除有第四百零六 條第一項個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外,於起訴前,應經法院調解:……十、配偶、直 系親屬、四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姻親、家長或家屬相互間因財產 權發生爭執者。」同法第五百七十七條第一項:「離婚之訴即夫妻同居之訴,於 起訴前,應經法院調解。」同法第五百八十七條:「終止收養關係之訴,於起訴 前,應經法院調解。」上述規定離婚之訴、夫妻同居之訴、終止收養關係之訴及 親屬間的財產糾紛等家事事件需先經調解程序5。多數的家事法庭或法院均會聘 請具有心理、社工、法律背景者擔任調解委員。因此,心理師、社工師、律師等 專業人員均有機會擔任調解者。 調解、商談都是屬於替代性訟爭解決方式的一種,可以減少法官審理的案件 量,增加辦案效率,並減少訴訟成本。其程序機制具有以下特點:1.由當事人參 與,並有權決定其結果;2.擔任仲裁或協商的第三人並無爭議裁決權,但具有公 正與獨立的義務;3.程序的彈性與自由;4.擔任仲裁或協商的第三人具有專業性; 5.不以公開審理程序進行,能保有當事人之隱私秘密(藍瀛芳,2004)。 筆者在法院擔任家事事件調解委員期間,所處理之案件以夫妻訴請離婚及未 成年子女監護權居多。離婚案件經常伴隨著子女的監護權歸屬、子女教育費及生 活費、夫妻財產歸屬及贍養費等事務的調解。家事調解者/商談者的角色,與心 理師的角色又有所不同,在單次的短時間內6需要完成調解任務。因此,調解員 在說明調解的結構與程序之後,即需進入問題焦點,針對雙方的調解項目、堅持 點及爭執點做了解,並就差異做溝通,期待雙方能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主要考 量,各有退讓,以達成雙贏的結果。當然,雙方若是難以溝通,各持己見,調解 不成的話,最後仍是進入司法訴訟程序處理。 三、心理評估者 遭受身心虐待、性侵害、家庭暴力之當事人,經常會遭遇不易取得具體身 5 「家事事件處理辦法」已於九十八年六月十九日廢止,除了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外,相關事件亦 依據九十八年一月五日修訂之「家事非訟事件處理辦法」規定辦理。有關家事調解委員之遴選 資格,規定在地方法院辦理家事調解事件實施要點之要點七。 6 筆者所擔任之家事法庭的調解時程安排為:在上午(9:00-12:00)或下午(2:00-5:00)的時段裡排二 至三個案件,每個案件約為 0.5-1 小時的時間,若遇案件當事人未到或案件能在時間內調解完 畢,則 0.5-1 小時即能處理完畢,但有些需要較多時間溝通調解的案件,可能會進行 1.5 小時 以上,基本上會依案件的個別差異而調整時間。其他各地方法院的家事調解則因其個別的時間 安排,可能會有 1-2 小時的時間進行調解。

數據

圖 1  法律心理學的主要內涵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The four e/g-teaching profil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are outlined as follows: parsimony (low e-teaching and medium, below- average g-teaching), conservation (low e-teaching and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嚴重精神病 (Severe Mental Illness, SMI) 、一般精神障礙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CMD). 

Summarising the whole study,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with the evidence, a liberal-arts mathematics cours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can

主旨探析》(載《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 年 1 月第 25 卷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