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外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內外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內外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

成果報告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行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2)
(3)

107301070000G0058

國內外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

成果報告

研究主持人:林谷陶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自行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人員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4)
(5)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at Taiwan and abroad

BY

KU-TAO LIN

(6)
(7)

目 次

目次 ……… V 表次 ……… VⅡ 圖次 ……… IX 摘要 ……… X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智慧建築發展的背景……… 3 第二節 國外智慧建築推動與推廣方式……… 5 第三節 我國智慧建築發展的歷程與政策……… 10 第四節 智慧建築未來發展趨勢……… 14 第三章 智慧建築推廣策略與積效……… 19 第一節 推廣智慧建築的基礎建構……… 19 第二節 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推廣之辦理情形 23 第三節 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 24 第四節 智慧建築相關參與者的推廣活動……… 30 第四章 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 37 第一節 專家訪談……… 37 第二節 問卷調查設計……… 39 第三節 調查結果歸納分析……… 46 第四節 推廣策略研擬………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1 參考文獻 ……… 65 附錄一 107 年度自行研究「國內外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期 中審查會議紀錄……… 67

(8)

附錄二 107 年度自行研究「國內外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期

(9)

表 次

表 3-1 歷年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示範項目統計表………… 29 表 3-2 內政部建築研究 103-106 年智慧建築領域相關推廣活

(10)
(11)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3

圖 2-1 IB 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入口網站……… 8

圖 2-2 Integrated Systems Europe 2019 註冊網頁………… 10

圖 2-3 永續智慧社區技術應用關聯架構……… 16 圖 3-1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智慧化產品資訊平台 …… 20 圖 3-2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智慧化產品模擬應用平台. 20 圖 3-3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永續智慧城市專區……… 21 圖 3-4 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空間_展場設備索引……… 21 圖 3-5 輔導成立智慧建築標章評定機構……… 22 圖 3-6 設置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 23 圖 3-7 智慧住宅台中展示區……… 24 圖 3-8 安全防災監控改善項目舉例……… 26 圖 3-9 健康照護管理改善項目舉例……… 27 圖 3-10 便利舒適服務改善項目舉例……… 28 圖 3-11 智慧節能管理改善項目舉例……… 29 圖 3-12 智慧化居住展示空間北中南三展場從 103 年至 106 年 的參訪人數條狀圖……… 31 圖 3-13 智慧建築相關研習、觀摩、推廣等課程 103 年至 106 年參與人數條狀圖……… 32 圖 3-14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競賽網專區……… 34 圖 4-1 Google 表單樣板選擇 ……… 43 圖 4-2 網站調查表單截圖……… 44 圖 4-3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電子郵件問卷訊息轉知……… 45 圖 4-4 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秘書處電子郵件問卷訊息轉 知……… 45 圖 4-5 男女性別比例圓餅圖……… 46 圖 4-6 年齡層比例圓餅圖及直線圖……… 46 圖 4-7 教育程度比例圓餅圖……… 47 圖 4-8 服務地點比例圓餅圖……… 48 圖 4-9 智慧建築功能認識程度統計長條圖……… 49 圖 4-10 智慧建築技術需求統計長條圖 ……… 49

(12)

圖 4-11 智慧建築服務廠商應具備條件統計長條圖……… 50 圖 4-12 推廣智慧建築環境面向的重要性統計長條圖………… 50 圖 4-13 新建智慧建築優良案例學習類別需求統計長條圖…… 51 圖 4-14 新建智慧建築優良案例學習方式統計長條圖………… 51 圖 4-15 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優良案例學習類別需求統計長 條圖……… 52 圖 4-16 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優良案例學習方式統計長條圖 53 圖 4-17 智慧建築建置技術重要性統計長條圖……… 53 圖 4-18 智慧建築相關知識與技術重要性統計長條圖………… 54 圖 4-19 先進智慧建築知識學習內容優先性統計長條圖……… 54 圖 4-20 知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辦理的智慧建築推廣活動統計 長條圖 ……… 55

(13)

摘 要

關鍵詞:智慧建築、推廣策略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99 年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推廣計 畫」(99~103),以及目前執行中之「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推廣計畫」 (104~107)即將屆期,有待提出新的計畫申請執行並據以持續智慧建築 之推動。 為了讓後續推動智慧建築的推廣措施,能夠更貼近建築業各界的 需求,從而更樂於接受、支持及應用智慧建築,爰彙整近年來智慧建 築相關推廣措施,並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目前辦理之參訪、講習、 展示及網路平台資訊的需求,並提出智慧建築擴大推動之推廣策略。 本研究依綜整之智慧建築四大推廣策略架構:1.推廣智慧建築的 基礎建構部分、2.情境的想像與需求引導、3.推廣公有及民間建築物 智慧化、4.針對智慧建築相關參與者創賽、課程開設等等推廣方式, 及問卷調查統計結果檢討分析,並建議: 立即可行建議 1.考量有興趣者最大多數為專業技師、建築師及軍公教人員,因此未來 辦理各種相關推廣活動應考量時,應及早與各專業公會或各部會機關 及地方政府合作,洽商客製化活動主題、內容、時程及地點,並提供 專業人員積分、公務人員學習等誘因。 2.調查推廣主題之需求對象數量,彈性調整辦理區位場次及規模大小。 3.智慧建築依序受重視的「節約能源」、「安全監控」、「管理效能」、「便 利舒適」、「健康照護」等功能,皆是歷來普受重視的項目,應與時俱 進篩選最佳案例、先進技術等內容進行推廣分享。 4.推廣案例與內容來源,除了由智慧建築標章、公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 補助等優良建築案例外,還可積極徵選,結合具有智慧建築「技術資 源」、「產品/服務」、「人力資源」、「經營策略」之優良廠商,進行相 關產品、系統或方案的推廣。

(14)

5.推廣各類型新建或既有建築物導入智慧化時,建議推廣以案例觀摩參 訪與講習介紹為優先;推廣建築物智慧化技術部分,應優先依系統整 合、節能管理、安全監控及設施管理等重要性依序進行說明講習,並 搭配建研所歷年建立之各項產品服務或系統資料庫進行媒合推廣。 長期建議: 1.建議結合產官學各界,進行有關建築物導入智慧化最迫切需要的「規 劃設計方法」跨領域的研究,以供業主、建築師、技師及系統服務業 者合作規劃設計的依據。 2.以建築物導入智慧化的流程及生命週期觀點,持續推動智慧建築維護 管理相關知識與技術的研究與發展。 3.加強智慧建築各項功能面與技術面的「標準與規範」的研究制定,並 優先結合各部會及縣市政府推動各類型「市場需求」導向的智慧建築 議題,進行法令整合,功能與規範規格的研究並推廣講習。 4.突破智慧建築優良案例推廣模式,除了觀摩參訪外,建議邀請設計 者、系統服務或廠商進行講解,說明需求探討、設計規劃、系統整合 綜合佈線等各案導入過程完整的技術與方法。 5.彙整歷年推動智慧建築成果,建立各項推廣活動整合辦理的方式,結 合產官學各界籌辦大型智慧化居住空間產品博覽會及論壇,以提升活 動及產品技術的能見度。

(15)

Abstract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promotion strategy

The "Intelligent Inhabitation 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Plan" (2010~2014) was promoted by the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in 2010. And the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Plan" (2015~2018) will be due soon. It is waiting for proposing new plan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o as to continue the promo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order to let the follow-up promotion measur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closer to the demand of every construction sector, thus gladder to accept, support and apply intelligent building, we collect relevant promotion measure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recent years, and carry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requirement of visiting, lecturing, exhibiting and network platform information, and propose thepromotion strategy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This study summarizes four major promotion strategy sche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building: 1. Promote the basic structure par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2.Imagination of scenario and guide of demand. 3. Promot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for publicand civilian building. 4. As for the promotion way of relevant intelligent building participation and contest, courses offer,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carry on the statistics,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sults.

(16)
(17)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進步,各種產業導入智慧化科技並運用電腦與網路 科技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已逐漸成為必備技術與設施。因此,於於 2005 年及 2006 年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 會議)中,正式揭示智慧化在各種產 業的應用,而建築研究所也以「智慧化居住空間」之理念,提出「智慧化 居住空間發展計畫」獲得行政院及國內外專家顧問之青睞,而成為十餘年 來之政策推動重點。 本所於 99 年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推廣計畫」(99~103),以 及目前執行中之「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推廣計畫」 (104~107)即將屆期, 有待提出新的計畫申請執行並據以持續智慧建築之推動。 此外,隨著我國高齡化及少子化等劇烈社會結構轉變的同時,國民在 生活上對於健康、安全與便利之需求亦明顯增加的必然趨勢;在高度全球 化社經環境中的永續性議題,均與吾人生活息息相關。在此時空背景之下,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後續推動之智慧建築,其相關推廣策略與措施也必須有 所構思因應,才能有效推動智慧建築,讓建築產業各界更為接受,樂於建 造及享用智慧建築及空間。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目前正在執行中之「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推廣計畫」 即將於 107 年屆期,為了持續推動智慧建築之發展,如何賡續推廣智慧建 築,讓產官學各界及民眾都認同支持,為計畫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計畫相 關推廣策略及方式主要有: 1.推廣智慧建築的基礎建構部分,包含產品展示及資料庫的建置,與智慧建 築標章制度的建立 2.情境的想像與需求引導:建置「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及中南部展示 場所。

(18)

3.推廣公有及民間建築物智慧化:要求兩億元以上之新建公有建築物,須申 請候選智慧建築證書及標章;歷年獎補助公有及民間既有建築物進行智慧 化改善工作。 4.針對智慧建築相關參與者的推廣:辦理優良案例推廣講習與參訪觀摩、「創 意狂想、巢向未來」創意競賽、國際研討會、推動大學院校開設智慧建築 專業課程等。 目前上述所進行之各項推廣活動,各計畫傳統上辦理之參訪、講習、 展示,雖執行單位戮力從事,然而參與人數確有逐年下滑趨勢,因此,如 何提出提升智慧建築擴大推動之推廣策略,為新計畫之必要內容。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研究參考相關推廣策略文獻方法,首先搜尋文獻,回顧國內外有關 智慧建築政策標準相關期刊論文、報告, 分析可供參考的推廣做法。接著利用本年 度建築研究所智慧建築相關研究案各種工 作會議、座談會等方式,與專家學者隨機 訪談,進行腦力激盪;同時也盤點 103 年 至 106 年智慧建築相關推廣活動。 運用文獻探討、專家訪談及盤點之智 慧建築相關推廣活動,並問卷調查分析結 果,將可供目前相關推廣活動的檢討意見 及未來建議,並由此擬定應有目標、可行 推廣活動、對象及其優先次序,擬定智慧 建築後續推廣策略。 圖 1.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就主題智慧建築在國內外推廣的相關議題方式進行探討。 第一節 智慧建築發展的背景 人類文明幾千年的發展歷史,都與建築相關,從早期庇護的生存 功能,逐步演進各種功能化、儀式化的建築。從狩獵、農耕,而後隨 著工業化的技術發展,建築規模的擴大,以及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的 功能擴展,建築物內裝置的設備也越來越多;更隨著進入 20 世紀的 通訊,及 21 世紀網路的資通訊發展,也讓對建築物的各種設備互動 及管理需求越來越迫切與複雜,資訊不僅成為社會生產的重要資源, 而且現代科技的應用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為現代科技 與建築產業的結合,智慧建築已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蓬勃發展。 一般來說,初期所謂智慧建築是以建築為平台,包含了建築設備 管理、辦公自動化及資通信網路等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 及各子系統之間的優化組合,提供人們舒適、便利、安全與健康的生 活環境。目前,除了希望改善建築物服務功能及提升生活居住品質 外,同時隨著科技、社會與環境的發展議題,智慧建築的發展也呼應 結合了加強環境保護,與環境、社會、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此 外,資通訊尤其網路技術的爆炸性發展,更引起吾人生活與工作上的 的巨大變化,這一切都已持續反應到建築設計觀念和建築智慧化的實 踐中。 總結來說,智慧建築已成為資通訊等先進科技產業的整合應用平 台,三十年來獲得全世界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及地區的競相投入的發 展,其技術、社會與經濟背景為: (1) 社會背景 目前社會已經從物質交流的社會發展到資訊交流的社會,知識、 資訊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資源,因此,人們對於生活的主要場域— 建築物的功能要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對居住、學習、工作、休閒

(20)

娛樂等等空間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要求可靠、高效的通訊服務的 同時,又希望居住環境安全、健康、便利、舒適而且節能。 為了滿足人類需求不斷的要求,建築物的功能也必須不斷的提 升,從初期的各種自動化管理和服務設備導入應用於建築物內,而人 工無法隨著充分發揮這些先進設備的管理與效能之下,社會的需要促 進了傳統建築自動化朝向智慧建築而轉變,更同時也對人性化、環境 與經濟永續有了更深入的體認與提升。 (2) 技術背景 智慧建築的發展是隨著資通訊科技發展的結果。近 20 年來,電 腦與通信科技發展迅速,在各行各業領域內,不論生活與工作都已從 常用的語音通訊,升級為現代化資訊通信需求,實現了圖文、語音視 訊及多媒體資訊的寬頻傳輸;傳統大樓設備的控制技術,則發展成為 電腦分散式控制,集中管理的集散型系統;而電腦相關的網路、數位、 多媒體應用科技等已滲透廣泛應用於建築產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 過程。 現在各國都在爭建自己的資訊高速網路,而其中最重要的資訊網 路節點—建築物也必然要滿足各方面主客觀的要求。其中在智慧建築 中的應用,包括建立互聯網網路的基礎,良好的人機互動界面以處理 多維資訊能力。在技術上,發展的重點是可視化技術、虛擬技術和協 同工作技術,這些必須密切結合應用需求,強調優化的系統整合[1]。 此外,隨著智慧化控制技術之感測器、物聯網和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進 一步導入的發展與應用,將進一步提高智慧化的控制能力,節能效果 更加顯著,舒適便利將更貼近人性化需求。 (3) 經濟背景 在現代化的今天,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日益顯現,各國經濟 逐步納人世界經濟體系,資金、商品、人才和技術的國際化流動正在 加速。世界經濟由總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化,產業結構也向知識 集約型與高增值型轉變[1]。因此,智慧建築在以現代高科技為基礎, 知識、技術的密集形式將有較高的應用產值,不僅提高了建築產業的 技術水準,還能推動相關產業結構現代化,讓建築產業的得到進一步 的發展。

(21)

第二節 國外智慧建築推動與推廣方式

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最初由美國聯合技術 建築系統公司(UTBS)於 1982 年提出,並於 1983 年落成的美國康乃狄 克 州 哈 特 福 德 市 的 城 市 廣 場 大 廈 (City Place Building, Hartford,Connecticut, 見圖 1.1) [2]中嘗試了這一概念。該建築 中實現的智慧化功能包括對空調、電梯、緊急疏散等設備的控制,以 及 通 過 區 域 網 路 (LAN) 、 數 位 化 內 線 電 話 自 動 交 換 機 (Digital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s, PABXs)、電腦等向租戶提供 的數據、語音通信及其他共享服務,如辦公自動化服務;事實上這些 作為純粹是爭取辦公大樓承租客戶,而採取的行銷、營運管理手段。 以此為開端並且可說是美國智慧建築推動方式的商業典型:亦即 民間因應市場需求及科技進步主動應用於新建及既有建築物中。而隨 著大樓控制網路的進步需求,美國工業界陸續向全世界推出多種既封 閉又開放的通信協定 Modbus、LonWorks Networks、BACnet 等全分佈 式智慧控制網路技術,由此形成各種認證體系。 隨後日本、新加坡及歐洲各國的智能建築相繼發展,而亞洲第一 棟智慧建築是 1985 年 8 月在日本東京建成的青山大樓。該大樓進一 步提高了建築的綜合服務功能,採用/門禁管理系統、電子郵件等辦 公自動化系統,安裝了安全防火、防災系統,節能系統等[3];另外 外,該建築還採用了結合開放式建築理念,大樓內少有柱子和隔牆, 靈活的結構設計便於用戶自由分隔,以滿足各種商業用途[1]。 自前述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慧化大樓以來,美國新建和改 建的辦公大樓已有 70%以上是智慧建築。日本也從前述 1985 年開始 建造智慧化大樓,並制訂了從智慧設備、智慧家庭到智慧建築、智慧 城市的發展計畫,目前已有 65%以上的建築實現智慧化。新加坡政府 計畫將新加坡建成"智慧城市花園",韓國計畫將其半島建成"智慧島 ",印度於 1995 年起在加爾各答的鹽湖開始建設"智慧城",英、法、 德等國也相繼在這一時期發展各具特色的智慧化建築。而大陸也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對於智慧建築的研究[1]。 歐洲地區之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係由歐盟進行策略規劃,由於 歐盟多達 28 個會員國所組成,各國技術開發進度自然有所落差。因

(22)

此,歐盟所面臨最大的困難即在於協調各國意見的同時,亦需決定研 發預算,並推動研發專案計畫的進行。其中最大的課題便是協調、排 解各國的利害衝突。考量歐盟組成的複雜性,歐盟僅能藉由建構各國 共通的研發平台組織來調整各國技術上的落差,尋求共同利益。特別 是在智慧化居住空間中的建築產業與資通訊產業完全未進行整合,而 其主要原因便是建築物與資通訊相關設備或機器的規格、產品生命週 期尚有極大的落差。 此外,由於尚未出現能有效結合建築產業與資通訊產業的商業模 式,故相對應的人才培育及建材、設備的成本低減亦難以進行。對此, 歐盟正考慮首先透過公共建築(如醫院、學校、政府機構等)嘗試推行 智慧化居住空間之示範計畫,在向一般民眾展示智慧化居住空間概念 的同時,達成相關技術開發與推動普及的目標。[4] 而對岸大陸第一座智慧建築北京發展大廈,則是是由日本進行投 資,由北京建築設計院引進設計,也早在 1989 年完成。但這棟建築 大樓的設備系統只使用了通訊技術、電腦技術以及控制技術,主要設 置了有線電視、可程式化數位交換機、廣播、現代化辦公設備、火災 報警系統、資通訊網路服務等。因此,只能說是智慧建築發展的起始 階段。隨著 20 世紀末大陸經濟急遽發展,經濟建設規模宏大,發展 速度呈直線上升,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智慧建築市場。由國家政策支 持訂定幾次的五年計畫,逐步建立智慧建築各種標準、規範及品質管 理等等文件,成為了大陸智慧建築推動的主要依據。此外,同時也跟 進世界環保的趨勢,也特別強調節能永續的重要性要。其中代表性的 節能智慧大樓主要有深圳的地王大廈、南京金鷹國際商城、廣州中信 大廈、上海的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大廈等。更由於大陸舉辦北京奧運 會,相關的體育館場當然傾注全力導入最先進的科技,主要包括通訊 系統、監控系統、節能系統、體育賽事管理系統等,具體展現大陸發 展智慧建築的代表作[5]。 國外推動智慧建築或者發展歷程已如上述,然而就所謂智慧建築 如何推廣而言,Gerard Healey 博士在澳洲政府的一項國際性獎助下 進行了研究,同時探討智慧建築整合性設計的問題(意味著要推廣智 慧建築首要進行智慧建築的整合性設計),以確定在世界各地的建築 和房地產業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具體的重點是整合系統和控制—性能

(23)

是取決於多重領域學科之間的協調[6]。從 2010 年 4 月 29 日到 6 月 5 日 Healey 考察了英國、愛爾蘭、荷蘭、美國和加拿大,訪問了一 系列的專家、建築和設施管理人員了解專業的課程,並出席有關國際 會議。最後 Healey 博士確認導入智慧建築首要解決: ‧對於整合式系統和控制,包括那些專業領域,目前及新興的有那些 選項和驅動因子通常是如何協調合作實現的。 ‧適用於特定計畫的整合選項評估方法。 ‧整合性能提升的優化策略。 ‧整合式建築系統相關規範、施工、委製、調試和維護等的實務議題。 而就推廣策略而言, Healey 博士針對上述可能造成建築物性能 障礙的操作複雜性,建議結合建築物新舊程度來進行適當的訓練與教 育。促進澳洲的建築和房地產業界,透過為每個系統與針對特定科技 的複合專業領域,增加一些既有課程的組合來完成進行相關的培訓方 案。其中包括介紹能源和水方面所提升效率,及室內環境品質的改 善,如何可以促進住戶使用者生產力和福祉的提升、降低成本,並且 增加安全性。 整體而言,建議在此領域加強人才培訓,尤其是有助於建築設計 和強化營運管理的領域部分,提高計畫團隊初始高性能願景與實務符 合的機會。而這些知識共享活動從 2010 已經委託澳洲政府支持的法 人訓練機構展開,除了擴大相關產業參訪行程外。這些活動都刻意地 跨專業領域,針對工程師、建築師和建築系學生、政府、物業管理者 及其他業者來辦理。 至於國際上智能慧建築與智慧城市的網站推廣,可以大陸北京 《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雜誌社主辦的「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入口 網站為例說明之: 該入口網站同樣利用網路快捷、服務面廣等優勢,專注於智慧建 築與城市產業內各類資訊的整合、宣傳與推廣,以幫助業界了解智慧 建築、智慧城市的行業新標準、新技術、新成果,提供一個集行業資 訊、發展動態、熱點聚焦等資訊內容為一體的資訊交流與服務的專業 性、綜合性產業網站,如圖 2-1。

(24)

圖 2-1 IB 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入口網站 資料來源:http://www.ibzxchina.com/ 上述入口網站因係大陸民間雜誌社自主營運,主要服務對象為產 業界,因此除收集和整理大陸國內及國際上有關智慧建築與城市的技 術動態外,並提供智慧化建築相關電氣企業從標準、檢測、技術、設 計、產經、品牌等全方位專業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此外更提供採購方 提供政策標準、技術工程、主題專文等專業服務和全方位的資訊,以 及大量的產業最新產品介紹、展覽會及先進技術等等資訊。 大陸市場廣大,因此各省各市辦理之各種展覽會很多,例如 2019 年 3 月下旬於浙江,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浙江省土木建築學 會、杭州華展展覽有限公司共同辦理之「第十九屆浙江國際智能樓宇

(25)

技術與安防產品展覽會」並同時舉辦「2019 浙江智慧城市與智能建 築技術論壇」;2019 年 4 月下旬在雲南昆明,由中國智慧生活產業 聯盟、雲南省科學技術院、中國國際商會雲南商會、雲南省智慧城市 集成服務商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舉辦「國際人工智能與智慧生活應 用博覽會」。 有關競賽或評選活動部分則有大陸北京《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 雜誌社每年舉辦,以市場行銷導向的「中國市場智能建築十大品牌評 選活動」,其評選不以品牌大小為標準, 凡是在智慧建築領域,包括 綜合佈線、樓宇自控、安全防範、智能家居、電子會議系統、系統整 合等專業有突出成績的企業均可參與,採用企業自薦及專家推薦的方 式選出。 此外,2018 年 8 月由大陸《智能建築》雜誌社,在中國建築業 協會智能建築分會的支持下,結合大陸各地方行業協會舉辦了首屆的 「智能建築傑出人才評選活動」,其目的係以聚集人才,增進產業為 主題,透過評選產業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業界精英,以獎勵並倡導智 能建築的正向發展。

在日本由最大的商業會展公司《Reed Exhibitions Japan Ltd.》 每年辦理日本最大的智能建築博覽會「Smart Building Expo.」,今 年 12 月中旬將舉辦主題為「下一代建築開發和管理專業展」,展出與 下一代建築開發和建築管理相關的各種產品/服務(如 BEMS、建築空 調、自動照明系統、系統介面、智能電梯、安全系統等),促進日本 與日本和亞洲市場的連結。

每二年辦理一次的「SMART BUILDING EXPO」明年 2019 年 11 月 將於義大利米蘭舉辦,將以大樓自動化和物聯網中最重要的安全防災 性為主題,並以全新擴大規劃的產品格局,結合智能城市中 5G,以 及可再生能源生產系統兩項創新內容,提升本智能建築博覽會的價 值,成為義大利最重要交易博覽會。 2019 年 2 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Integrated Systems Europe 2019」是全球最大的影音和系統整合專業人士展覽會,提供 產業合作、學習和拓展業務的場所。2019 年將吸引 1,300 多家參展 商和 80,000 名與會者,使其成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 ISE。同時並 將舉辦智慧建築論壇《SMART BUILDING CONFERENCE》,主題是「Making

(26)

Buildings Smart, Making Smart Buildings」內容涵蓋了會議室、 智慧家庭,智慧辦公大樓到智慧化社區等最新的智慧化技術和解決方 案,將能影響未來的系統建置和整合的市場。

圖 2-2 Integrated Systems Europe 2019 註冊網頁 資料來源:https://www.iseurope.org/ 第三節 我國智慧建築發展的歷程與政策 我國發展智慧建築的源起,一開始是延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辦理 之「營建自動化」與「建築自動化與電子化」計畫項下辦理優良建築 物自動化專輯徵選,並且矯正 1980 年代初期建築物吹噓自動化控制 設備的亂象,並因應資訊、通訊的趨勢與科技日新月異,及人們對於 日常生活需求日益提升,而導入建築智慧化的觀念。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進步,各種產業導入智慧化科技並運用電腦與 網路科技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已逐漸成為必備技術與設施。因此,於於 2005 年及 2006 年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 會議)中,正式揭示 智慧化在各種產業的應用,而建築研究所也以「智慧化居住空間」之 理念,提出「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計畫」獲得行政院及國內外專家顧 問之青睞,而成為十餘年來之政策推動重點。

(27)

歸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歷年發展智慧建築,可分為幾個時期: 1.80 年代建築自動化計畫項下,辦理優良建築物自動化案例評選。 2.90 年代初期初步研訂智慧建築標章及技術規範。 3.94 年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辦理之產業科技政策會議後,提出「智慧 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計畫」(96~99) 4.99 年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推廣計畫」(99~103),以及目 前執行中之「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推廣計畫」 (104~107)。 5.99 年推動「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99~104)。 6.105 年推動「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105~108)。 此外,隨著我國高齡化及少子化等劇烈社會結構轉變的同時,國 民在生活上對於健康、安全與便利之需求亦明顯增加的必然趨勢;另 一方面,國際政經情勢牽引與能源供需變化,導致能源價格不斷高 漲,近年來的地球暖化現象,更使二氧化碳減量、減廢等環保議題受 到密切關注;在高度全球化的社經環境中,種種國際趨勢及轉變均與 我國國民生活息息相關。在此時空背景之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乃思 考藉由發展智慧化居住空間概念,運用、整合跨領域之科學技術與人 文素養,除對當前的諸多課題提出對策外,更同時提昇國民生活品質 與便利性。 行政院於 2006 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之「重要結論與建議」中, 針對「智慧化居住空間」提出三項發展願景與二項政策目標,其中三 項發展願景為: [4] ‧提供人本關懷價值的智慧化居住空間及服務,並進而推展至社區, 都 市建設及整體國土規劃,帶給使用者安全,舒適,健康,便利的優 質居家生活; ‧建構完整的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價值鏈及基礎共通平台,促動智慧 化社區大樓服務產業,建構未來數位家庭加值服務的基礎,擴大資 通訊產業的應用加值與傳統建築產業的高值化; ‧建構台灣成為智慧化居住空間之建築設計,性能評估,系統整合規 劃,環境感知設備,系統及建材等完整解決方案之主要輸出國家。 二項政策目標則為:

(28)

‧以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健康照護系統為優先,建構基礎建設,帶 動資通訊設備及系統產業發展; ‧以亞熱帶智慧化居住空間為整合載具,建構其內需市場及外銷能量, 並帶動其他加值服務產業。 一、歷年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科技計畫 計畫工作著重在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產業聯盟運作、展示中心 推廣、相關機制研擬與法規研修延續性分項計畫外,亦著重推廣;並 整合推動智慧綠建築,結合政府高度重視之綠建築節能議題以應能源 短缺問題。在推廣策略方面,以辦理產業聯盟、課程、競賽、研討會、 座談會、說明會、宣傳網站、展示示範等為目標,並藉由國民需求調 查研究應用,將服務帶入居家空間,以期達成「結合資通訊科技優勢, 建置與推廣在地民生服務、健康照護與智慧住居、智慧能源系統,以 滿足國民安全、健康、節能及舒適便利的優質生活環境,並因應高齡 少子女化社會的來臨及能源短缺問題。」 二、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 為積極推動智慧台灣等計畫,行政院吳前院長於 98 年 12 月 14 日「行政院重大政策進度報告」會議裁示:未來發展方面,為有效運 用我國 ICT 產業優勢,以創造經濟價值,爰交由經濟部、內政部就智 慧綠建築產業,提出具體發展方案。至於智慧綠建築產業發展方向, 吳前院長復於 99 年 1 月 13 日提示:「應依據庶民想法,將綠建築作 更廣大的推廣,即將現有的綠建築加上智慧型省能、省水,或消防、 保全、醫療照顧系統等高科技設備,一則使高科技設備得以產業化, 一則應不同民眾的需求,提供簡潔、人性化及舒適的生活空間。...」 基上,政府除積極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外,也進一步發展四大新興 智慧型產業,包括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及發明專利 產業化。其中,推動智慧綠建築,係藉由台灣既有綠建築優勢,在維 護環境永續發展及改善人民生活前提下,進行智慧型創新技術、產 品、系統及服務之研發,以建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 的優質居住環境,同時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掌握龐大創新產業產值與商 機。爰擬訂本方案,由相關部會共同執行,據以推動。在此計畫之下 之四大推動策略為:[7]

(29)

1. 進行創新技術研發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進一步提升建築物節能效率,進行智慧化之節能創新科技技術及 相關產品研發,並研擬制訂相關系統及設施標準與規格,以期能研發 出更具智慧化、節能效率更佳之系統技術及設備產品,以促使建築環 境能更符合節能減碳之目標。 2. 健全法制規範以消弭產業發展限制 檢討評估相關法制、規範、機制及措施內容,針對有危害、限制 產業發展之部分,或對於推動產業發展有不足之部分,均進行研修 訂,以健全法制規範環境,推展智慧綠建築之產業。 3. 培訓專業人才以滿足產業發展所需 藉由進行講習培訓、相關產業技術應用輔導及產學研合作機制 等,以促使相關領域範疇之人員能有更進一步之認知,將所學得之相 關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於專業實務上,有助落實政策及滿足產業發展 之所需。 4. 辦理示範應用推廣以帶動產業發展 掌握智慧生活環境發展需求,發展於綠建築導入智慧型自動感 測、居家安全、能源監控、省水、保全、消防及健康照護系統等高科 技產品設備之情境概念與試辦建置等示範應用之推廣,以普及智慧綠 建築之概念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四、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 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於 104 年底屆滿,為延續並擴大其相關成 果,行政院指示除延續發展智慧綠建築外,並考慮我國整體環境發展 及遵循智慧城市之重點政策,以提升人民福祉、環境永續發展及創造 資通科技(ICT)產業新出路,同時發展國際市場,並有效回應如醫療 照護、交通、教育、永續環境等各項課題[8]。 本計畫之主要目標為促進環境永續發展、平衡城鄉差距、創造幸 福生活及提升產業競爭力,分別說明如下: 1.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30)

本計畫不但延續加強推動智慧綠建築,並擴大範圍以社區為對 象,進行實證計畫,在實證計畫中之實施項目中,節能及資源有效應 用為必要選項,以促進環境永續發展為首要目標。 2.平衡城鄉發展差距 除加強智慧綠建築在城鄉之推動外,將以社區實證計畫方式,分 別選擇城市及鄉村地區,於城市中加強生態綠化、並利用網路、物聯 網等技術提供智慧節能、智慧治理、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等,在鄉村 則利用網路、雲端等技術引進遠距醫療、智慧教育及加強生活服務 等,使城市鄉村化及鄉村生活城市化。 3.創造幸福有感生活 藉由永續智慧社區實證計畫鼓勵建置節能低碳、生態環保之 環境為基礎,同時以客製化之作法,利用資通訊科技及雲端技術等, 提供符合該地民眾需求的優質服務,讓使用者實際體會到智慧科技帶 來之安全、便利與舒適,創造幸福有感的生活。 4.提升產業競爭力 本方案在實證計畫之執行方式,希藉由結合廠商共同建置,提供 該場域使用者需求之各項服務,可提供民眾更好、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與更優質的服務,同時讓國內廠商藉此進行實際之操作,帶動國內完 整智慧解決方案。 因此,本方案採用之創新實證方式的目的,包括: ․驗證智慧綠色產業技術之跨領域商業模式應用整合運作可行性。 ․提供實證平台,作為業界及相關單位操作整合性計畫之實證場域。 ․建立營運商業模式作為未來複製及整廠輸出之基礎。 第四節 智慧建築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 2008 年,IBM 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其中"Smart Building"即是"智慧城市"是其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指 3I,即度量 (Instrumented)、聯通(Interconnected)、智能(Intelligent),目 標是落實到公司的"解決方案",如智慧的交通、醫療、政府服務、監

(31)

控、電網、水務等項目;其中特別指出,智慧建築是為了適應資訊時 代,資訊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在人們對建築物的 高效化管理和舒適性控制以及多功能化的要求下應運而生的[9]。換 句話說,城市與社區導入智慧化的概念,是結合智慧建築的基礎,擴 充結合智慧社區、城市的智慧化技術架構與服務應用來加以探討。又 其實國外推展智慧城市,就定義而言城市與社區幾乎不分,差別只在 範圍大小而已;而推動的步驟,更不可能一開始就從整個城市開始, 更多案例是從城市中的一個區段、園區、社區,乃至於其中一個治理 項目,如智慧交通、智慧觀光、智慧水治理等開始導入智慧化的應用。 [10] 建築物智慧化的技術發展,從建築物內的智慧化系統上而言,可 從傳統上的各設備子系統縱向的自動控制應用,發展到各子系統間的 聯動和優化的系統整合;而技術上最後則是,所有建築物智慧化的系 統整合平台再與建築物使用功能的系統,例如體育館的賽事系統、住 宅社區的管理維護功能進一步的結合、整合。 世界上智慧建築的發展趨勢,除了上述技術與功能面向外,為了 有效的將智慧建築與綠色環保相結合,成為可持續性發展觀念中的重 要組成,讓資通訊和智慧化的技術系統,對於設備、系統更新有了相 容性與適應性得到進一步的認同與發展,將使建築物智慧化更為普及 並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例如空調、照明產品與系統智慧化程度 的成熟與提升,將是各種產業發展與銷售的新動能。 此外,智慧建築發展趨勢還有以下幾項技術特點: 1.科技化的智慧建築建設方法 建築工程具有規模大、工作複雜的特點。智慧化建築的建設和設 計同樣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有科技化的建設方法;除了需要有 智慧化導入需求分析的需求工程技術[11]外,對系統的設計、設備的 安裝和測試都要有相對應的技術與對策。 2.開放式的智慧化建築構造 智慧化建築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建築物一般生命週期在 50 年以上,而建築物內部的系統與設備一般保證期限為 5 年,而智慧型 的硬體和軟體的保證期限可能只有 2 年。因此,除了智慧型的設備的

(32)

耐用性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求智慧建築要能方便對智慧型系統 與設備的保養維護,而系統更要不斷的適用與接納新的科技和技術發 展所產出的產品,及時的更新設備。因此,在建築物的構造與結構, 以及智慧型產品與系統都要注重並結合開放式的觀念與技術。[12] 3.廣泛使用多種高新科技 智慧建築、社區是城市的核心驅動力,應該透過高度的城市資訊 化來滿足城市管理和創新發展的需求,成為智慧城市推動實體的基礎 設施並與資訊基礎設施相互融合,成為城市智慧化的基礎;賡續發展 的是以物聯網、互聯網等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在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發 展各領域的充分運用為主軸,再利用大數據、雲端技術,甚至是機器 學習、人工智慧,以極大化開發、整合和利用各類城市數據、資訊資 源,為民眾、企業和社會提供及時、互動、效率的資訊服務,以全面 提升城市規劃發展能力、城市公共設施水準、增強城市公共服務能 力、激發城市既有產業活力並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具體而言,可以 目前以物聯網三層架構為核心的觀念解釋,就是結合互聯網技術、雲 端運算概念如圖 2-3 所示,包括三層: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資 訊技術、雲端運算二平台及垂直的資訊安全保障體系、資訊開放標準 二支柱。[10] 圖 2-3 永續智慧社區技術應用關聯架構

(33)

資料來源:林谷陶,《永續智慧社區創新實證場域應用科技與查核機制之探討》, 2017,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智慧建築的軟體和協定建立 智慧建築體現出一個非常廣泛的資通訊環境,在這個環境裡一個 主幹網可能要與大量的子網交織在一起,而且設備運行參數範圍大。 此外,隨著 ISDN 和 BISDN 的快速滲入,我們有許多外部的網路協定 與智慧化建築的網路接口。所以如何定義一個智慧建築通訊協定以處 理智慧化建築物所有內部的、外部的接口需要,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課 題。[13]

(34)
(35)

第三章 智慧建築推廣策略與積效

總結前述第二章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推動智慧建築歷程的各項措施包 含下列各項: 1.推廣智慧建築的基礎建構部分,包含產品展示及資料庫的建置,與智慧 建築標章制度的建立。 2.情境的想像與需求引導:建置「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及中南部展 示場所。 3.推廣公有及民間建築物智慧化:要求兩億元以上之新建公有建築物,須 申請候選智慧建築證書及標章;歷年獎補助公有及民間既有建築物進行 智慧化改善工作。 4.針對智慧建築相關參與者的推廣:辦理優良案例推廣講習與參訪觀摩、 「創意狂想、巢向未來」創意競賽、國際研討會、推動大學院校開設智 慧建築專業課程等。 上述 4 項推動策略對智慧建築而言,均屬廣義上的推廣活動。因此, 仍以科技計畫及推動方案所進行的廣措施及績效分別說明之。 第一節 推廣智慧建築的基礎建構 一、產業暨產品資訊平台與資料庫建置 從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科技計畫成立之初,即成立智慧化居住 空間專屬網站(http://www.ils.org.tw)中設置,每年至少 50 萬人次瀏 覽,並逐年增加: 1.「智慧化產品資訊平台」,累計至 106 年 10 月中旬,已有 285 家廠商產 品資訊,今年度已完成新增安全安心、節能永續、健康照護、便利舒適 及 DIY 等領域產品 376 項產品,可供查詢智慧化相關產品 2,121 品項。 如下圖 3-1。

(36)

圖 3-1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智慧化產品資訊平台 資料來源:http://iproduct.ils.org.tw/ProductClass/Productindex.aspx 2.建立「智慧化產品模擬應用平台」,進行產品資訊與應用系統整合,藉由 建築模型能耗模擬分析,串聯產品資料庫,從而提供使用者選用、評估 智慧化產品之空間節能效率決策輔助工具。如下圖 3-2。 圖 3-2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智慧化產品模擬應用平台 資料來源: http://iproduct.ils.org.tw/ActiveDesign/ActiveDesignIndex_3.as px

(37)

3.106 年建立「永續智慧城市」專區,以智慧校園結合「特定建築物屬性 應用案例案」,第 1 年共完成「智慧綠建築」案例 4 件、「智慧城市應用 案例」案例 16 件,如下圖 3-3。 圖 3-3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永續智慧城市專區 資料來源:http://www.ils.org.tw/subject_content_wisdom.aspx 4.另外在智慧居住展示空間(living 3.0)展場中實體展示的各種產品,即 透過網際網路及實體展示兩方面來推廣智慧化產品,讓民眾能上網查詢 產品資訊,實體展示部分特別於 103 年 12 月底在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 中心 2 樓建置「智慧產品體驗區」,並於 106 年 10 月完成更新開展。本 展示區開放邀請國內智慧化設備廠商報名參加展示活動,並提供可互動 式智慧化產品,讓參訪者透過實際操作來體驗與認識智慧化產品所帶來 的便利性,如下圖 3-4。 圖 3-4 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空間_展場設備索引 資料來源:http://www.living3.org.tw/tw/living3/equipment/location

(38)

二、智慧建築標章制度建立 智慧建築標章制度於 93 年建立並開始受理申請,因屬自願性質,成 效較為有限,爰為加強推動,從民國 102 年 7 月起開始透過行政院核定 之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相關規定之實施,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函請 各中央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於興建一定用途且造價達 2 億元以 上之公有建築物時,將應取得智慧建築標章規定納入工程合約,管制政 府部門公有新建建築物應進行智慧建築設計,要求於申報一樓樓版勘驗 時, 應同時檢附合格級以上候選智慧建築證書,於工程驗收合格並取得 合格級以上智慧建築標章後,始得發給結算驗收證明書,故對公有建築 物具一定強制性。 為積極落實推動智慧建築政策,提升審查效率,智慧建築標章之評 定審查作業,本部建築研究所業自 101 年起,改以指定評定專業機構方 式辦理,將技術許可與核發標章之行政作業分階段處理,收取之標章規 費則依規定繳庫,以符規定。截至 107 年 2 月底止,已有 275 件建築物 取得智慧建築標章(73 件)及候選智慧建築證書(202 件)。近年來取得 智慧建築標章之整體案件數,由 102 年 11 件成長至 106 年 80 件,顯見 強制實施公有建築物申請智慧建築標章已初步帶動業界風潮,後續仍有 待進一步宣導,讓大眾及建築產業將更為重視建築物智慧化的需求。 此外,為有效提升我國智慧建築技術之發展,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已 完成「智慧建築評估手冊 2016 年版」,並自 105 年 7 月 1 日實施,並因 應國內高達 97%以上既有建築物,107 年已著手研訂舊建築改善類,期能 全面鼓勵申請智慧建築標章。 圖 3-5 輔導成立智慧建築標章評定機構 資料來源:http://ib.tabc.org.tw/

(39)

第二節 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推廣之辦理情形 依據「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推廣科技計畫」發展主軸,為落實推動 智慧化居住空間政策,讓業界及民眾有機會親身體驗智慧建築空間,了 解建築結合智慧科技設備系統可以創造出優質生活環境,並呈現台灣技 術能力及發展優勢,增加國內相關產業競爭力與能見度開創居住空間產 業新契機,政策推動之初,即於臺北景美本部土地設立智慧化居住空間 展示中心,係以實際應用情境為構想基礎,規劃住宅及辦公空間之情境, 提供國人體驗優質及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樣態與模式。目前已整合 155 家智慧化系統、設備商,320 項智慧化系統、設備,呈現生活空間整合科 技之全新生活體驗。為配合智慧建築庶民化之理念,於 101 年特別增設 「智慧住宅單元」展示,以一般家庭需求為主,考慮價格不高、技術穩 定且易於維護之設備及系統規劃展示,如下圖 3-6。 圖 3-6 設置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 資料來源:http://www.living3.org.tw/tw/index 為考量各地區參訪之便利性,後於 102 年分別與臺中市政府及高雄 市政府合作,並結合當地業界公會、相關廠商等民間力量,完成建置中、 南部展示區,展示項目多為一般民眾較為需求迫切、技術穩定及價格平 實之設備系統;其中中部展示區於 105 年 12 月遷移至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負責營運管理。至 107 年 2

(40)

月底,總計參訪者計 19 萬 9,966 人,普獲參訪人員之肯定,並有效促成 產品推廣應用,充分發揮設置效益。 104 年起賡續完成建置展示中心入口意象更新、互動式自動導覽輔助 系統、能源使用可視化系統及會議室互動資訊系統;106 年建置「物聯網 樂齡健康照護系統」、「環境感測系統」及 IVS 智慧影像安全監控系統, 並更新綠建材展示區輪展項目,展示獲得綠建材標章認證之各類建材樣 品等,使展示中心更具參訪吸引力,如下 3-7 圖。 圖 3-7 智慧住宅台中展示區 資料來源:智慧住宅臺中展示區試營運期間導覽解說活動企劃書 第三節 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 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計畫自 97 年起,即針對公有及民間之既有 建築物進行智慧化改善工作補助作業,之後行政院於 99 年 12 月核定「智 慧綠建築推動方案」,同樣期望運用資通訊高科技軟實力的成就與節能減 碳之綠建築結合,落實推展智慧綠建築產業,以滿足安全健康、便利舒 適與節能減碳之庶民生活需求。賡續推動辦理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 作,成為「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重要推動措施之一。

(41)

105 年度起計畫針對中央機關、國營事業及國立院校所屬之公有建築 物,以安全監控、健康照護、便利舒適、節能永續為優先,建構建築物 智慧化基礎設施,並透過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之宣導與推廣,以 落實智慧建築之理念。 一、改善工作申請規定 本項措施之各案經費補助原則為申請補助機關須能自行籌措編列 30%以上之自籌款,方可申請補助。亦即本所支付本計畫核定總經費 70% 為上限;補助案件係邀集國內專家學者進行評選,並協助辦理後續改善 工作之諮詢、輔導、審查、現勘、提出改善建議及施工查核等。 而為了促進既有建築物智慧化的改善工作,擴大推廣智慧建築,評 選原則訂為: 1.對於推動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政策具宣導示範作用,且計畫內容符合 本計畫建議之改善項目並具智慧化整合意義者。 2.對於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政策具重大教育示範作用者。 3.位處北、中、南與偏遠地區之中央機關、國立院校,具有促進平衡發展 意義者。 4.申請單位改善需求高,且具高度配合意願及工程發包與執行能力者。 5.位處宣導效益及使用頻率高之重要公共場所及辦公廳舍,或能檢附欲改 善項目之歷史資料者。 6.未接受本計畫補助之單位優先列入。 二、改善化改善項目 本項工作計畫要求各申請補助單位,進行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內容, 主要建立利用基礎佈線設施做為連結資通信、視訊、監控服務系統的共 通平台,透過系統整合應用,可達到提高整體管理的效率與綜合服務的 能力,降低建築物的營運成本,且能提高在建築物內發生突發事件之控 制與處理能力,另在以功能面區分,主要有四大項;又因為本工作計畫 對象一般不具建築及智慧化專業背景,因此詳述並舉例可申請項目內 容、意義及範例[14]:

(42)

1.安全防災監控 建築物除了要能滿足建築物的使用機能外,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建築 物可以防範各種災害,使建築物本身隨時維持其使用機能,並且能保障 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避免造成任何傷亡或損失。因此,安全防災監 控成為建築物智慧化改善時不可或缺的項目。本改善項目,例如可以結 合消防受信總機建立防火系統、結合排水閘門建立防水系統、結合門禁 設施建立防盜系統、結合攝錄影設施建立防破壞系統、結合各式環境偵 測設備建立防有害氣體系統、緊急求救系統或其他符合智慧化本質之安 全防災監控項目。 結合消防受信總機建立防火系統 設置電力機房環境監控系統 結合攝錄影設施建立緊急求救系統 結合環境偵測設備建立防有害氣體系統 圖 3-8 安全防災監控改善項目舉例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07 年度「公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計畫」申請 須知 2.健康照護管理 為鼓勵醫療與健康照護社福機構,能夠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及全球 健康照護產業型態的變化,提升為以智慧化康建照護服務方式為主;建

(43)

議申請單位結合醫療照護資通訊技術、電子化醫療器材等跨領域專業, 促進服務模式之間進行系統整合使其效率、效益增加,為健康照護管理 項目規劃設計的基本考量事項。例如:建立可量測血壓、心跳、脈搏、 體脂等數據之生理監測系統、設置環境品質監控、分析之系統、可進行 用藥提醒及紀錄分析個人生理資訊之個人健康管理系統、可協助醫護管 理人員主動判讀辨識患者個人照護資料及簡化作業流程之健康照護系統 或其他符合智慧化本質之健康照護管理項目。 建立可量測血壓、心跳、脈搏、體脂等數 據之生理監測系統 設置環境品質監控、分析之系統 設置翻身與離床監測、防走失警示 圖 3-9 健康照護管理改善項目舉例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07 年度「公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計畫」申請 須知 3.便利舒適服務 隨著國人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其對建築物之使用需求,除了滿 足建築物的基本使用機能外,亦建議進而要求建築物之智慧化改善,能 夠進一步提升使用者有更貼心便利之日常生活環境。例如可建立公共資 訊顯示系統、結合相關感測設施之即時環境/能源資訊顯示系統、空間預

(44)

約管理系統、空間導覽指引系統、APP 服務推播系統或其他符合智慧化本 質之便利舒適服務項目。 建立公共資訊顯示系統 空間預約管理系統 結合相關感測設施之即時環境/能源資 訊顯示系統 APP 服務推播系統 圖 3-10 便利舒適服務改善項目舉例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07 年度「公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計畫」申請 須知 4.智慧節能管理 本項為歷年申請數量最多之改善項目,可見國人對節能永續的意識 逐漸抬頭,都希望透過正確有效率的智慧化監控管理技術,以有效控管 機電設備,並降低能源耗費,達到智慧節能之目的。為了讓後續申請單 位有更正確之系統整合,及節約資源範圍觀念,爰舉例改善項目,不只 建立電力控制系統、分析用電情形及控制用電設備卸載,還可有水資源 監控管理系統、空調監控系統室內外照明排程管理系統、智慧外層系統、 再生能源監控管理系統等其他符合智慧化本質之節能項目。

(45)

建立電力控制系統、分析用電情形及控 制用電設備卸載 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 再生能源監控管理系統 室內外照明排程管理系統 圖 3-11 智慧節能管理改善項目舉例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07 年度「公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計畫」申請 須知 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工作績效 本所歷年評選補助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示範項目,包括系統整合 應用(含節能管理)、安全防災監控、健康照護管理、便利舒適服務四大 類別,至 106 年補助公有及民間進行共計 275 件,歷年均以系統整合應 用 11 案(含節能管理)為最多,安全防災監控次之,歷年申請趨勢有一致 的傾向,如表 3-1 所示。 表 3-1 歷年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示範項目統計表 核定改善 示範項目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總計 1.系統整合應用 (含節能管理) 8 22 17 17 23 17 21 13 11 149 2.安全防災監控 5 11 9 11 13 8 9 8 9 83 3.健康照護管理 2 3 1 2 1 5 3 0 0 17 4.便利舒適服務 0 3 1 4 2 7 4 3 2 26

(4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項工作計畫補助案件,以 106 年調查之 105 年完成之公有建築物 智慧化改善效益而言,有[15]: A.整體提升行政管理效益 管理者透過智慧化平台即時監控掌握系統設備及環境狀態,可大幅 提升行政管理效益,改善後每案平均降低總行政管理作業時間 92.47 小 時/月,等於每月節省 0.53 個人力資源,就經濟效益方面,物業管理現 場從業人員平均薪資 31,000 元/月,約降低 16,288 元/月之人事成本, 可近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服務品質,並有效減低行政成本及行政人力不足 之情形。 B.個別項目智慧化效益 1.系統整合應用(含節能管理):智慧化改善方法效益主要係整合及監控相 關能源設備,以有效進行主要能耗設備(如空調、照明及用水設備等)運 作狀態監控及啟停作業,改善後用電度數平均可減少 30,141 度/月,以 平均一度電 3.5 元計算,約可節省 105,492 元/月之用電費用;用水度數 平均可減少 1,236 度/月,以平均一度水 12 元計算,約可節省 14,827 元 /月之用水費用;另外,亦可利用智慧化監控有效偵測用水管線是否破損 漏水,以避免水資源浪費。 2.便利舒適:導入智慧化環境監控,以調控室內環境二氧化碳濃度,改善 後能有效降低 14~46%的二氧化碳,並使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降低,符合環 保署規定室內二氧化碳之標準值。 3.安全防災監控:導入智慧化(求救消防)設備後,透過系統監控及通報平 台,可有效將緊急應變時間(平均約為 30 分鐘/次)縮短在 1 至 3 分鐘內/ 次,爭取提早處理災害之應變時間。 第四節 智慧建築相關參與者的推廣活動 本所針對智慧建築相關參與者,歷年大致透過「智慧化居住空間整 合應用計畫」、「智慧化居住空間整合應用計畫」二大計畫,辦理智慧化 改善優良案例推廣講習與參訪觀摩、「創意狂想、巢向未來」創意競賽、 合計 15 39 28 34 39 37 37 24 22 275

(47)

國際研討會、推動大學院校開設智慧建築專業課程等活動,向建築物業 主、管理者、建築師、專業技師、在校學生及一般民眾等進行智慧化觀 念、技術及創新構項的推廣。 以下分別就上述所辦理之推廣活動內容及績效分別說明之 一、相關智慧建築推廣講習與參訪觀摩 為了推廣智慧建築相關講習與參訪等類似活動,除了安排分享已完 成之優良改善案例經驗成果外,歷年並因應社會化變遷需求,例如安排 智慧化健康照護管理領域之專題演講,藉此推廣居家環境智慧設備整合 服務系統;或者邀集不同屬性之公有受補助單位進行實例分享,說明其 歷年執行成果,提供智慧化改善經驗分享與交流,並透過實地參訪解說 讓與會者可直接體驗既有建築物智慧化改善操作及其效益。 而在歷年推動措施的擴大效應下,使得國內建築物各系統間的整合 與智慧服務觀念,受到廣泛重視。近年來更在建築物之智慧感測元件、 聯網技術及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快速發展提升,也讓所謂物聯網、大數 據及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觀念與技術,在建築物本體、設備及子系統 形成的運作平台中逐漸獲得提升效能佳化的應用,展現居住空間與數據 應用及機器學習結合的新趨勢。例如本所舉辦 2017 年第十屆創意競賽獲 獎的優良案例中顯示:國內企業快速掌握科技發展最新趨勢,在場域中 運用 IOT、雲端大數據、甚至機器學習來解決生活與居住空間的問題。 因此,相關智慧建築推廣講習與參訪觀摩活動,均與時俱進推廣最 新優良案例、介紹最新智慧化應用,讓建築及資通訊產科技業界,跨領 域學習如何應用最新科技在建築場域中解決節能、建康、便利與舒適等 問題。 統計自 103 年至 106 年間 本所在智慧建築領域,辦理各 種相關推廣活動彙整如下 3-x 表: 從表中由上而下,首先是 智慧化居住展示空間北中南 三展場從 103 年至 106 年的參 訪人數,103 年 50,640 人最 圖 3-12 智慧化居住展示空間北中南三展 場從 103 年至 106 年的參訪人數條狀圖

(48)

多,104 年 38,400 人,105 年 28,657 人,106 年 28,162 人,呈逐年下滑 趨勢,如圖 3-x 所示;103 年人數特別多是因為中南部二展場開幕具新鮮 感,吸引中南部民眾參觀的原因,而 104~106 年間三展場各有裝修遷移 的影響導致參訪人數下滑。 再從智慧建築相關研習、觀摩、推廣等課程,觀察 103 年至 106 年 的合計參與人次,103 年 2,41 人次,104 年 2,386 人次,105 年 2,812 人 次,106 年 2,554 人,歷年人次變動不大,如下圖 3-x 所示;105 年人數 稍多是因為展開永續智慧社區創新實證計畫而辦理相關講習說明會之 故;而觀察表中 103~104 年與 105~106 年區間,可以發現相關辦理活動 其實稍有不同。 圖 3-13 智慧建築相關研習、觀摩、推廣等課程 103 年至 106 年參與人數條狀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特別是 103~104 年針對智慧建築標章評估手冊 2106 年版草案進行相 關的說明與講習會;105 年配合本所開發的公寓大廈智慧化物業管理平台 的舉辦應用宣導推廣說明會,105~106 年因應勞動部主辦之職能基準發展 方案,本所配合訂定之智慧綠建築系統整合基準,推動與大學院校開設 系統整合課程增加之修習之學生人次。 最後則是歷年舉辦之與智慧綠建築、永續社區及最新大數據與人工 智慧等相關議題之國際研討會亦能吸引一定人數的建築與智慧畫相關領 域的專業人士、學者、學生等參與研習。

(49)

表 3-2 內政部建築研究 103-106 年智慧建築領域相關推廣活動彙整表 場次 人數 場次 人數 場次 人數 場次 人數 50,640 38,400 28,657 28,162 住宅、校園及廠辦智慧建築服務應用 技術與示範案例推廣會 4 424 4 241 3 194 5 376 智慧綠建築見學 參訪活動 3 184 3 72 3 362 103年公有新建建築物實施智慧綠建築 政策宣導講習會 3 402 104年度智慧建築評估手冊(2016年版) 說明會 3 420 3 401 智慧建築-綜合佈線應用與實務講習會 1 77 1 70 SIG相關領域座談會 5 77 創意狂想巢向未來創意競賽推廣說會 10 481 10 636 3 98 創意狂想巢向未來創意競賽頒獎典禮 暨作品分享會 1 125 1 188 智慧建築標章推廣講習會 3 176 3 321 3 442 3 401 既有建築智慧化改善補助講習會、觀 摩會 3 198 3 259 3 190 3 171 智慧生活研習參訪課程 4 379 4 339 4 278 4 288 配合展示中心動態展示區,辦理智慧 產品展示體驗課程活動 2 152 公寓大廈智慧化物業管理平台應用宣 導推廣說明會 6 577 永續智慧社區創新實證示範計畫申請 補助作業宣導說明會 1 114 1 77 智慧建築標章評定委員培訓課程暨檢 討座談會 2 50 1 39 智慧綠建築系統整合課程研習會(Ⅰ、 Ⅱ)-臺北科技大學 2 247 3 362 永續智慧綠建築暨場域觀摩交流參訪 (Ⅰ、Ⅱ) 2 84 場域實證業者、建築開發、資通訊與 智慧化服務應用業者媒合說明與座談 會 2 40 推動智慧社區實證計畫可行性跨領域 整合交流座談會 1 158 合 計 25 2,418 37 2,386 36 2,812 31 2,554 1 211 1 100 1 223 1 265 智慧綠建築與永續社區國際研討會 研習、觀 摩、推廣 相關課程 智慧化居住展示空間北中南展場 活動名稱 活動類型 103年度 104年度 105年度 106年度 二、「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創意競賽 本所自 96 年起配合行政院推動「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政策, 辦理「創意狂想巢向未來」競賽,是為了鼓勵國人發揮前瞻創意精神, 帶動全民創新思維的風潮,發想未來生活願景,進而帶動對智慧生活服 務與創新產品需求,達成促進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發展之目的。迄今辦 理十屆,歷年計有大專院校及產業界 2,679 隊伍參賽,累計評選出 156 件獲獎作品,並藉由公開頒獎及舉辦校園與產業推廣活動,希望能激發 學子智慧綠建築設計 DNA 潛能,發掘落實於新舊建築間的智慧綠建築技 術與實例創意,累計舉辦 101 場次共 4,894 人次參與。

(50)

1.競賽活動重點 歷屆「創意狂想巢向未來」創意競賽分為創意狂想與巢向未來二組, 「創意狂想組」是為鼓勵年輕學子針對環境永續、高齡社會等問題,提 出整合建築與創新資通訊科技之創意設計構想;「巢向未來組」則是透過 希望競賽引導產業界針對既有建築提出智慧化改善解決方案,發掘優良 案例進行複製推廣。 2.評選結果 各組參賽作品經由評審委員採兩階段評選後,分別選出二組金、銀、 銅、佳作及入選獎各 10 件作品,一般於 10 月下旬舉辦頒獎典禮,同時 由獲獎團隊發表分享作品創意與相關改善案例成果展示,擴大智慧綠建 築創意設計與實踐經驗交流與產學媒合。 3.競賽成果宣傳擴散 本 所 為 宣 傳 與 推 廣 競 賽 成 果 , 設 置 創 意 競 賽 專 屬 網 站 (http://design.ils.org.tw),作為競賽訊息發佈、報名、作品展示、 教育傳播、與交流之用。每屆整理出版當屆競賽成果專輯,收錄每屆競 賽舉辦歷程、作品介紹,並在創意競賽專屬網站公佈提供線上瀏覽與下 載。 圖 3-14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競賽網專區 資料來源:http://www.ils.org.tw/ 十屆年來共辦理 101 場校園說明與產業推廣會,統計共有 4894 人次 的師生及產業界專業人士的參與。一方面可以讓年輕學子了解競賽內涵 與歷屆成果,增加跨領域之智慧綠建築學能,提出新的創意設計外;另

(51)

一方面,務實可行之創新技術也透過產業推廣會的舉辦,媒合導入更多 場域,或啟發更大規模或創新的應用服務,拓展智慧綠建築產業產值。

(52)
(53)

第四章 智慧建築推廣策略研究

本研究藉由本年度智慧建築相關研究及報告進行中之各項工作會 議、座談會訪談與會專家學者,初步收集歸納有關推廣智慧建築策略應 有的方向,包括:政策與法規、利害關係人、標準與規範手冊、系統與 設備之創新開發與檢測、人才調查與培育、國內外市場輔導等等,這其 實已是廣義的智慧建築的推動方向,並與 2008 年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八 年發展藍圖總成果報告規劃,智慧建築發展課題,包含政策法規、角色 分工、標準互換、產品概念、商業環境、人才培育、海外策略等七項[4] 相符。 第一節 專家訪談 一、智慧化居住空間整合應用計畫項下相關工作計畫進行之工作會議 1.智慧建築確實可為使用者提供資訊及安全、舒適、便利的服務,投資回 報合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應該建立使用者正確的初期及管理維護 的投資觀念。 2.配合目前資通訊科技高速發展,並個人行動設備需求明確的特點。智慧 建築的發展趨勢應該充分配合此一趨勢。 3.智慧建築不僅僅是單一智慧化系統與設備的載體平台,同時也是智慧城 市物聯網、大數據及雲端運算架構下的一個智慧綜合群體,是先進智慧 科技與智慧化應用的結合。 4.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是眾多智慧建築的有機組合,智慧建築的發展與推 動無法脫離國土、都市規劃的架構與趨勢,智慧建築的服務功能需求應 從建築物內外各個面向進行思考,並且智慧城市科學與研究相連結。 5.智慧建築不僅僅是內部系統與設備的優化整合,而是應該將建築物的結 構、系統、服務和管理,依據使用者對於知識與資訊取得、安全性、舒 適性、便利性和節能管理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尤其不應忽略智慧建 築的誕生其實來自於辦公建築,對於工作效率、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 的需求。

(54)

6.智慧建築與傳統建築對管理維護需求並其人才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建築 物業管理領域需要長期投入,結合資通訊、自動控制、綜合佈線、系統 整合相關知識與技術,建立本土化的學術能量,才能培育出被認同的專 業管理維護人才。 7.智慧建築知識與學術領域不應侷限在傳統建築與資通訊科技領域,而應 該結合管理科學,例如營建管理、品質管理、服務管理等等相結合,才 能完整帶動人才培育與健全建築物導入智慧化過程的管理。 8.吸取先進國家發展智慧建築與智慧城市經驗,智慧建築的推動與推廣, 仍應由政府進行主導,制定和推展配合措施與政策;使用者的需求是由 下而上的探討方式,但仍有由上而下的規劃和頂層設計架構與方法。 9.持續鼓勵民間力量參與智慧建築的建設,建議加強與公眾互動的推廣活 動,以獲取支持。 10.智慧建築的發展,除了要與設備控制領域之學研合作外,並因應人工智 慧、機器人等等結合,對人的行為、思維和行為策略進行感知和模擬, 技術才能創新突破,超越傳統建築物智慧化系統與設備,甚至顛覆既有 管理及商業模式的限制,獲得永續性的環境與功能。 11.大數據與雲端運算的資訊共享服務,相關智慧城市中的基礎、平台、雲 端,如何與智慧建築介接,以提供建築物與社區的使用者全方位的應用 服務,必須充分考量。 12.智慧建築與社區若能具備共享城市公共資訊資源的能力,或可構思如何 減少建築或社區內部自設的系統與設備,達到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與永 續發展的目標。 13.物聯網技術與三網融合於生活環境的應用,越來越實際了,相關建築設 計概念、法令標準等等有儘速檢討修訂的需求。而此商業環境與服務模 式下的智慧建築內部使用者,將打破傳統資訊、娛樂等等服務提供者的 界線。

數據

圖 2-1 IB 智能建築與智慧城市入口網站  資料來源:http://www.ibzxchina.com/  上述入口網站因係大陸民間雜誌社自主營運,主要服務對象為產 業界,因此除收集和整理大陸國內及國際上有關智慧建築與城市的技 術動態外,並提供智慧化建築相關電氣企業從標準、檢測、技術、設 計、產經、品牌等全方位專業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此外更提供採購方 提供政策標準、技術工程、主題專文等專業服務和全方位的資訊,以 及大量的產業最新產品介紹、展覽會及先進技術等等資訊。  大陸市場廣大,因此各省各市辦理之各種展
圖 2-2 Integrated Systems Europe 2019 註冊網頁  資料來源:https://www.iseurope.org/  第三節 我國智慧建築發展的歷程與政策  我國發展智慧建築的源起,一開始是延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辦理 之「營建自動化」與「建築自動化與電子化」計畫項下辦理優良建築 物自動化專輯徵選,並且矯正 1980 年代初期建築物吹噓自動化控制 設備的亂象,並因應資訊、通訊的趨勢與科技日新月異,及人們對於 日常生活需求日益提升,而導入建築智慧化的觀念。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進步,
圖 3-1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智慧化產品資訊平台  資料來源:http://iproduct.ils.org.tw/ProductClass/Productindex.aspx  2.建立「智慧化產品模擬應用平台」 ,進行產品資訊與應用系統整合,藉由 建築模型能耗模擬分析,串聯產品資料庫,從而提供使用者選用、評估 智慧化產品之空間節能效率決策輔助工具。如下圖 3-2。  圖 3-2 智慧化居住空間專屬網站_智慧化產品模擬應用平台  資料來源: http://iproduct.ils.org.tw/Ac
表 3-2 內政部建築研究 103-106 年智慧建築領域相關推廣活動彙整表  場次 人數 場次 人數 場次 人數 場次 人數 50,640 38,400 28,657 28,162 住宅、校園及廠辦智慧建築服務應用 技術與示範案例推廣會 4 424 4 241 3 194 5 376 智慧綠建築見學 參訪活動 3 184 3 72 3 362 103年公有新建建築物實施智慧綠建築 政策宣導講習會 3 402 104年度智慧建築評估手冊(2016年版) 說明會 3 420 3 401 智慧建築-綜合佈線應用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arts elements into the junior forms in preparation for LA electives.. Curriculum design for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1) principle of legality - everything must be done according to law (2) separation of powers - disputes as to legality of law (made by legislature) and government acts (by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Therefore, every Buddha’s Light member who vows to practice the bodhisattva path needs to cultivate bodhi wisdom and the power of vow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world and benefit

competitive strategy to explor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of the domestic banking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recommendations, and thus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domestic

To explore and improve accuracy of the existing biaxial rectangular robot, the research uses two linear scales to measure the positioning errors of the two axes.. After that,

In order to ensure a sufficient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ity water,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relevant works must be controlled so as to comply with the desig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