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事物的相關-讀馮至十四行詩(凌性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事物的相關-讀馮至十四行詩(凌性傑)"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事物的相關――讀馮至十四行 凌性傑

現在想想,自己所經歷的人生到底是怎樣的一種人生,不免一陣恍然。帶著自身的記憶過生 活,是有一點沉重,也有一點輕盈的。兩年前,我在新居憑窗外望,總可以看見白鷺鷥棲翔於附 近的水澤。那一灣池子,春日一到便草色蒼翠,收容、積聚了蟲鳴鳥叫。每到夜裡,從那裡映射 出點點幽光,像是對世界發出斷續的回聲。我總以為,所有的事物之間,存在著或未可知的呼應 與相關。當下也許不明白,可是在時間過去以後,那些線索終將一一浮現。 如今白鷺鷥再也看不見了,水潭也早已填平。取而代之的景象是,一棟即將完工的大樓巍巍 矗立,擋住陽光、遮蔽了我的視線。當我靠窗讀書,工地傳來敲敲打打的聲響。起初甚是不耐, 如今聽得少了反而有些不習慣。就在我時而看書、時而出神之際,博士班同學S 打電話來,聲音 還是那麼乾淨有活力。我搬到新家以後,這還是第一次接到她的電話。這個活潑機敏的女子正準 備寫博士論文,當我告訴她我放棄了學位論文,從此自由了,惹得她羨慕不已。這曾經與我有關 的事,再也不成掛礙,博士班的同學也都星散了。從S 口中知道其他幾位同學的近況,往日一起 唸書論辯的記憶似又來到眼前。 說完這些,S 俐落直接的問我有沒有興趣接下一項寫作計畫。她說在新竹地區,一位事業有 成的長者念念不忘要留下傳記。走過若不留下痕跡,生命的故事也就有如煙雲消散,好像一切未 曾發生。但是這位長者無法自己進行書寫,才想要付費找人為他書寫。老先生的家人非常支持這 項計畫,努力的蒐集了相關文件,傳主的錄音、錄影檔案亦一應俱全。萬事皆備,只欠東風。我 對S 說這項計畫很有意義,一定要盡力幫忙老先生完成。只是我分身乏術,無法寫這樣一本大書。 如果真要寫,我也一定要親自訪談,與傳主有最直接的互動才能下筆。若只是一堆冷冰冰的資料 堆在我面前,無論如何也寫不好的。 於是從記憶網絡中搜尋,推薦了幾個名字給S,希望她能聯繫到一位最適合的記錄者,幫 助老先生完成這個願望。通話結束,我的心神回到書頁之中――王鼎鈞的《文學江湖》正是一個 智慧老人的回望之作,以洗鍊之筆交代江湖風波以及命之所繫。書的最後提到隱地,我遂把《回 頭》拿出來翻看,看兩位作家的生命故事交錯,用最真誠的筆探勘人性、檢視人生。同時,感覺 到自己的幸運。蒙隱地老師厚愛,跟我約了一本《二○○八》日記書稿,讓我在書寫中認真的過 每一天。兩位長者歷敘生平的同時,我寫著每一個當下,終於覺得沒有虛度時光。能夠成為有故 事的人,並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實在相當美好。 看似毫無相關的一切,在一個光影幽微的午後兜攏在一起,充滿了神祕與趣味。生活如此, 生命如此,我想應該把馮至(一九○五――一九九三)的詩集抽出來,靜下來好好的讀那些自 足又完整的十四行。 這是馮至《十四行集》裡的第十六首詩,我認為是整本詩集的關鍵之作。詩與思高度結合, 加上情感的潤澤,格律音韻既是手鐐腳銬,也是詩人用文字舞蹈的重要道具。新月派詩人夢寐以 求的三美(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在這首詩裡確實的體現了。 馮至,本名承植,字居培,河北人。一九二一年京師第四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2)

開始嘗試寫作新詩,一九二七畢業於北京大學德文系。其後於哈爾濱、北平等地任教,一九二○ 年赴德留學,專攻文學、哲學。最早的兩本詩集《昨日之歌》(一九二七)、《北遊及其他》(一九 二九)在中文新詩發展上有重要的地位。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十四行集》收有二十六首十四行詩, 在形式上力求突破,對中國新詩格律化來說是一次絕佳的展示。馮至此一系列作品同時也拓深了 詩歌的意義層次,朱自清認為其中有「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魯迅曾譽之為「中 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張錯則如此評論:「溶情於理, 入 理於情,四十年代詩人群中以獨特形 式而臻達如此高度抒情者,無出其右」。 馮至師法德國現代派詩人里爾克,鎔鑄中國古典,寫了這一本十四行集,帶出現代詩的新 世界。十四行體在普羅旺斯語中為sonet,在義大利語中為 sonnetto,在英語中為 sonnet,中文根 據英語音譯為商籟體。其分節形式多樣,「八句、六句」、「四句、四句、三句、三句」、「四句、四句、 六句」、「四句、四句、四句、二句」,也有不分節的。其格律主要為:一、詩行總計十四行。二、每行 的音數或音步數相同(由詩人自定)。三、每一小節的韻式相同。而用各種語言創作的十四行自 有不同,正體外尙有變體。 我直覺以為,馮至一定自問過:人如何認知自己的生命,又如何認知外在的世界?人與他 者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連?正因人無法孤立的生存,所有現象也無法孤立的存在,所以本詩 一開始即言明「我們」,用一種拔高的姿態看待世相與人情。人生中所有經歷過的事物,都會成 為我們生命(記憶)。用「我們」而不用「我」作為敘述主體,這是刻意的選擇,把自我放進關係 脈絡中。「我們」一詞出現了四次,加強了印象,也拉近了讀者與創作者的距離。藉著詩句,讀者 成為一起發現世界的「我們」。 第一節視野開闊,面對自然大化,音韻舒放。第二節、第三節中,呈現了詩人對生命的體驗。 「哪條路,哪道水,沒有關連,∕哪陣風,哪片雲,沒有呼應」、「我們走過的城市,山川∕都化 成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長,我們的憂愁∕是某某山坡的一種松樹,∕是某某城上的一片 濃霧」這幾句彼此呼應,也彼此詮釋――路、水、風、雲、城市、山川皆有所關連、有所呼應,而這 正是由於我們的生長、憂愁,讓外在於我們的事物都成為人生經驗的一部份。 第四節則與第一節回環相扣,反思生命自身,有一種旋律迴旋之美。這兩節一再使用排比、 類疊的修辭手法,暗示我們,人生故事及經驗流散在走過的每一個角落。那些角落、場所,便收 容了我們的精神,存在的痕跡。 最特殊的是,這首詩中的「化」字,重複出現凡六次,而毫無遲滯呆板之感。不管是「化身為」 「化成」,揭示了物與我相互融通的可能。詩人用感官直覺理解這一切,直有與天地並生、與萬物 一體的自然觀。形諸文字時,又能節制情感,凸顯哲思。 對於詩歌語言的鍛造,詩人艾青說:「假如我們沒有把文字重新配置,重新組織,沒有把語 句重新構造,重新排列;假如我們沒有以自己的努力去重新發現世界,發現事物與事物的關係, 人與事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我們就沒有必要去製造一首詩。」所以要精進詩的創作技巧, 應該要照應到:「大膽地變化,大膽地把字解散開來,又重新拼攏,重新凝固起來。」如此,才 能更深刻體認天地事物之間的關係,重新釐定一個嶄新的世界,並且用自己的語言開創出一套

(3)

思考與感情的秩序。馮至就是能夠把情感與思想放入安全秩序中的詩人,也為自己尋得一處意義 的庇護所。 這首十四行如此用韻:「ㄢㄥㄢㄥ、ㄢㄥㄢㄥ、ㄡㄨㄨ、ㄡㄥㄥ」。其中夾雜了許多鼻音,讓看 似曠達的生命情懷多了些抑鬱憂傷。即使是看得透、想得開,情緒也是帶了點灰暗的。詩人因戰 亂避居昆明,在一九四一年寫作此詩。在不斷的回望中,或許也看見了未來吧。風吹水流,人生 的事誰也難說。唯有站在某種高度俯視人生,才能 發現記憶的一呼一吸,原來充滿了神祕。從前 或許未知,而當下有了靜靜的明白,靜靜的喜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第二項係參照原優存辦法第二條第二 項規定,明定於九十九年十二月三十

(四)於結訓後一百二十日 TIMS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總計.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配 合行政 院主計總處一 百 十年九 月二十七日修 正「經費結報檢附原始憑 證及其他單據表」,以受 補(捐)助對象開立之收 據 作為補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