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恐怖主義的系譜學:911以後的美國官方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恐怖主義的系譜學:911以後的美國官方論述"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社科院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投稿文 單 位: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系 級:碩士班一年級 姓 名:葉宗顯

恐怖主義的系譜學:

911 以後的美國官方論述

中山大學--國家政策中心「全球化下安全研究之解構與建構:『批判安全』、恐怖 主義與人口遷徙」計畫之部分成果。

(2)

恐怖主義的系譜學:

911 以後的美國官方論述

摘要 恐怖主義,自從法國大革命以來,已經困擾著國家和國際關係有一段時日了; 而911 事件發生後,恐怖主義突然成為了國際之間最重要的軍事打擊目標。然而 即使是自60 年代以來,聯合國就嘗試著為恐怖主義下一個明確定義,但中之分 歧和爭議之深,至今卻仍只能使停留在構想階段,在此情形下,美國政府如何 的能夠迅速的鎖定目標?其所要打擊的恐怖主義是什麼?便是本文嘗試由小布 希總統的論述中所欲深掘之問題。 關鍵詞:恐怖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第三次大辯論、系譜學 前言 自從 2000 年 9 月 11 號兩架滿載乘客和油料的客機先後撞入雙子星大樓後(其 實還有其他兩架客機,一架撞入了五角大廈,一架墜毀於賓州鄉間,但其等戲 劇和象徵效果不像上述兩架那般,故似乎時常受到忽視),世界彷彿進入了,或 者可以說被籠罩於一個新的紀元。相較於其他20 世紀的重大國際事件,例如導 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塞拉耶佛(Sarajevo)、二戰之前的慕尼黑(Munich)、埃及的蘇 伊士( Suez)、以及越南(Vietnam)等,911 事件正如其名所示是以時間作為其標記 彷彿眾人能夠立刻的從字面上就體驗到此一事件具有著超越地理界線、全球性的 經驗,這是一件發生在所有人所共居土地上的恐怖攻擊事件(Booth and Dunne, 2002: 1),它就栩栩如生的發生在我們的眼前,在我們的身邊。於是,我們便可 在許多學術文章或報章雜誌上看到:911 恐怖攻擊事件後,X 國和 Y 國的關係 ……..;911 事件之後,Z 國的外交政策……….;911 之後,……….。一件發生 在「美國」的攻擊事件,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斷代史」,這種地理和時間上的不

(3)

對稱,是全球化和世界村的最佳例證嗎?還是人為刻意的選擇,希望使得此一 事件成為一歷史性的紀念碑,以符合西方媒體或恐怖份子自身的利益呢?1 這些問題尚可議論,然而恐怖主義一詞在世界各處卻已經可以琅琅上口了, 雖然這樣的大眾參與討論誠屬可貴也是必須,但卻不得不對一股趨勢感到憂心, 小布希總統在2001 年 9 月 20 號赴國會山莊對參眾兩院發表 911 事件後第一篇正 式的演說中曾提到過一句名言:「所有國家,不論何處,現在都必須做出決定, 不是跟美國站在一起,就是跟恐怖主義站在一起,從今天起,任何支持或庇護 恐怖主義的國家都將被美國視為敵對國家。」2在這之中,恐怖主義似乎成為了一 種不證自明(self-evident)的事物,其是獨立存在於世界中,並可被客觀觀察到的, 這樣的看法實與當前主流國際關係理論的實證認識論(positive epistemology)系統 正好有不謀而合之處,也就是認為學者在做研究時,能夠獨立於人類社會之外, 並對其現象做客觀的、價值中立的觀察,並進一步的歸納演繹出其規律性,希冀 藉此來取得控制和預測的基礎,據此,理論和實踐作為兩者便可加以結合。於是 我們也就不應驚訝於小布希政府官員以及一些學者對於恐怖主義會說出類似我 們要如何如何的以各種方法(包括武力)來對恐怖主義加以圍堵、削弱,最後再加 以剷除,就好像恐怖主義僅是一種疾病此種非人性的話語了。 然而,筆者認為當我們在討論恐怖主義時絕對不會是像我們說香蕉是黃色的 那麼樣的簡單客觀,因為恐怖主義不但是人類的實際行為和實踐,且此一詞彙 本身就隱含了道德上的惡劣性在其中,3任何對於恐怖主義的指涉必定都會帶有 其價值判斷於其中。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當今討論恐怖主義時的矛盾就浮現出來 了:一方面恐怖主義有其主觀性和特殊性,但另一方面在科學理性的影響,以 及美國官方論述和實際採取作為的情況下,恐怖主義又要展現出客觀性及普遍 1 Derrida 認為 911 恐怖攻擊的發生乃是與西方的現代性有密切關聯,而這個日期的選擇是為了 使人類的未來被一種危機和不安定感所困擾,詳細內容可參閱(Borradori, 2003: 85~172)。 2 小布希總統在 911 事件發生後,受邀至國會對參眾兩院和美國人民發表此篇演說,這是第一篇 美國官方對於恐怖主義教為完整和正式的論述。全文內容可至白宮網站瀏覽,網址如下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1/09/20010920-8.html。 3 有學者認為恐怖主義本身具有兩項意涵,其一是負面的意涵,二者則是指索引的(indexical)意 涵,也就是恐怖主義必然聯接到言說者的觀點,也就是恐怖主義是在建立在與言說者對立的意 義上。可參照( Kapitan, 2003: 47~66)。

(4)

性。 因此,本文將從此一角度出發,以小布希總統的官方論述為例來爬梳恐怖主 義的演變,其目的不在為恐怖主義找出一個普遍定義,相反的,是要刻意展現 出其特殊和偶然之所在。首先筆者循著國際國系學門第三次大辯論以來的爭議脈 絡來打開對於恐怖主義議論的空間,接著筆者將簡短地介紹法國哲學家Michel Foucault 所提出的系譜學(Genealogy )方法論,並藉此來描繪出美國官方在 911 事件後,對於恐怖主義概念的主觀論述過程,最後則是結論。 國際關係理論第三次大辯論 國際關係理論自發展以來到目前總共經歷了三次系列的學科定義性(discipline-defining)之辯論,在 1940 年代到 1950 年代之間開始的第一波辯論,其重點在於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的辯論;第二次則是在1960 年代所展開的對於國際關 係傳統(歷史)和科學研究取向之間的論戰;第三次則是 1980 年代晚期以來至今 構成所謂國際關係理論的後實證時期(post-positivism era)的論戰(Lapid, 1989: 235),第三次大辯論從一方面而言延續了前兩次辯論之目的,也就是持續地找 尋更好的理論架構;從另一方面來說,與前兩次較為不同的是,此次辯論的核 心重點在於典範(paradigms)之間的辯論,4也就是實證和後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上 的分歧。 這樣的分歧主要顯現在認識論和本體論上的不同見解,據此,後實證主義認 為主流國際關係理論之研究取向主要建立在三個核心要點之上。包括了一者,實 證主義認為能夠由經驗所檢視者才能成為知識,意義是建立在一命題對錯與否 之上,符合經驗者便是事實;再者是實證主義認為科學具有方法上的統一性質, 也就是不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其研究方法都是一體適用的,於是研究 者便可借用研究自然事物之方法來對人類社會進行研究;最後則是科學知識的 4 此次辯論的重心在於實證主義和後實證主義之間對於國際關係研究的本體論和知識論之間的 爭議,由於前兩次辯論被認為是在實證主義下不同見解之爭,故第三次大辯論才真正具有典 範不同的意涵。詳細內容可參考(Neufeld , 1995)、(Smith, 1996)、以及( Linklater, 1990)。

(5)

價值中立性本質,其意義在於認為實證知識的對象僅限於客觀世界,而不涉及 難以用經驗檢證的規範性問題,因此,研究者所獲取之知識必也不會受到研究 者本身價值和觀念取向的影響。 然而在上述三個環環相扣的研究基礎假設上,許多的問題,包括客觀知識的 歷史起源以及其研究者所依賴的知識形成標準都被略而不提,據此,實證主義 不但得以宣稱其知識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更甚者還能排除其他知識系統的競爭 或質疑的空間。而這樣科學知識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意味著其並不會受到人類不 同歷史情境脈絡所侷限,也就是一種超越歷史的知識(Steve Smith,1996,p.42)。由此來看,911 事件之後,世界各地為何會同時進入了全 球反恐的紀元,其原因就不難理解。而這樣的取向就如同學者所言:「實證主義 國際關係理論就是一種解決問題式(problem-soling)的理論,其目的乃是在於藉 由有效地處理特殊麻煩的來源,而使得現有的社會及政治關係和制度得以而平 穩的持續運作(Cox, 1981: 137)。」這顯示出理論和實踐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不 但理論會受到研究者所處的歷史情境和脈絡所限制,理論也無可避免的會影響 實際的政治和作為。筆者認為這就是小布希總統得以大喇喇宣揚恐怖主義的危險 和無所不在、無處不現的陰影,以及如何的來加以消滅,並提出其等所觀察到的 恐怖主義之運作以及如何與之周旋的辦法。但誠如以上所分析,恐怖主義作為一 種道德控訴和人類社會活動的實踐,必然不能僅僅將其當作一種概念來加以研 究,否則這不但將使其變成一種看似客觀普遍實則空泛的概念,更提供了政治 力操作的空間,和攫取特殊利益或成果的管道。明乎此,只有將當今恐怖主義的 概念加以拆解並展現其歷史過程,才能夠來揭露出這主觀參與創造的客觀性意 義。接下來筆者將嘗試借用法國哲學家Michel Foucault 所提出之系譜學概念來客 觀地呈現出小布希總統在911 事件後的官方論述,藉此來刻劃出其在恐怖主義 概念中所發揮之作用和參與。

(6)

Foucault 的系譜學概念

系譜學乃是 Foucault 在其《尼采、系譜學、歷史》(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所提到的一種方法學概念,其本身與傳統的歷史研究方法不同,在書中 Foucault 認為系譜學之目的在於:「在任何單調的最終性外記錄事件的特殊性。」 於是,系譜學並非要去找尋歷史事物的深意,相反的,其注重的是事件的表面、 枝微末節、細小的轉變及其隱約的輪廓(Bouchard, 1997: 139)。其手法包括了問題 化人類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分類,也就是藉由考據其出現或產生過程和背景,去 質疑那些基本常識和概念所具有之明顯特質其實有著特殊性和偶然性,在其《瘋 狂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一書中,Foucault 採取這種手法來證明瘋狂 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普遍概念,其實是有其特殊的歷史人文脈絡。由此觀來,客 觀事物其實在歷史的過程中本身有著驚人以及劇烈改變,於是遠不同於普遍, 其是極端的偶然(Donnelly, 1986: 19)。於是就 Foucault 的觀點來看,歷史性的客 體,包括人類本質的明顯特性或是認識的本體本身都不具備任何的實質要素; 換句話說,其等所具有之要素並非是與生俱有的,相反的,乃是人為用外在和 相異的各種要素加以建構和拼湊而成的(Donnelly, 1986: 18)。

在 Foucault 的另一本著作《規訓與懲戒》(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的一開頭, Foucault 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為何我現在要寫一個監獄的歷史呢?僅僅只是 我對過往有興趣嗎?不是的,如果這指的是用當下來寫過往的歷史;是的,如 果這指的是在寫當下的歷史的話。」(Foucault, 1977: 1)這其中的含義在於 Foucault 本身就好像是一位理論家(ideologue),他希望能夠盡可能讓概念發展的所有 爭論過程原汁原味的展現出來,不論是參與爭議的人,亦或是參與爭議的各種 意見(Donnelly, 1986: 20),而這個過往或過往迷思的展現將可破除當今概念的超 歷史特性,以及揭穿概念看似客觀之偽裝。 筆者認為恐怖主義概念在當今的討論中如前述所言,已經變成了一種掛空且 又客觀普遍的概念,於是在了解Foucault 的系譜學之後,筆者將嘗試運用其

(7)

架構來分析小布希總統在911 事件對於恐怖主義所做的官方論述,希冀能夠藉 此原汁原味的展現當今恐怖主義的概念發展歷程。然而筆者也必須坦承由於能力 和資料所限,這裡所使用的系譜學與Foucault 的不盡相同,此處,筆者所欲 呈現的乃是小布希總統單方在911 事件到 2005 年之間的論述過程(但此單一 論述也已經幾乎成為主流強勢的論述了),而非為如 Foucault 那般,廣泛的考 據和採量幾乎各種歷史的要素。於是所要借取的便只是系譜學那種無認識主體的 精神,從這個角度來看,對小布希總統的論述之呈現反而就可以成為一種「客觀 的」討論了。 小布希政府對於恐怖主義官方論述之系譜學:911 之後 由於自從 911 事件發生後,美國對於恐怖主義之官方論述可謂汗牛充棟,但 其內容許多都是重複出現,故筆者不擬全數將其呈現,而是正如Foucault 系 譜學之啟示,將重點放置在其概念轉折變化或有所改變之處。 首先,在小布希總統白宮南坪的記者會(2001. 09. 16)中提到:「Osama bin Laden 毫無疑問的是 911 事件的主要嫌犯。」5在此篇論述中,恐怖主義的概 念僅在於犯下911 事件的兇手,並且指出他們都是反對自由和愛好自由的美國。 接著,在赴國會演講(2001. 09. 20)的中:「恐怖主義藉由犧牲他人的生命來 達成激進立場,他們放棄了除了權力意志之外的所有價值,其等跟隨的乃是法 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極權主義的道路。」此篇將恐怖主義與各種形式極權主義 劃上等號,不但削弱其道德地位,也暗含了與國家政府聯結的伏筆。在小布希總 統和日本首相小泉的聯合記者會(2001. 09. 25)上曾言:「藏匿恐怖份子者, 就跟恐怖份子一樣有罪;美國對於阿富汗人民沒有惡意,美國只對塔里班政權 有意見,他們藏匿和庇護恐怖份子,而我們就是要把他們都揪出來接受正義的 制裁。」由此可以看出恐怖主義與政府國家正式加以聯結,也為美國出兵攻打阿 富汗提供了口實。 5 由於所有的官方論述皆在白宮網站上所作之檢視,為了節省篇幅,故所有官方論述將以其後 所標記之日期做準,而不在重複加註,各篇論述內容詳情可查閱www.whitehouse.gov。

(8)

再者,2002 年的小布希國情咨文中(2002. 01. 29)提到:「上千名受過殺 人技巧訓練,並受到一些非法政府支持的恐怖份子現在散佈在世界各處,他們 就像不定時炸彈一般,隨時會無預警的造成重大傷害;北韓、伊朗和伊拉克等都 是壓迫其國內人民並且支持恐怖主義或可能取得和給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給予 恐怖份子的國家,這些國家和他們的恐怖主義盟友構成了邪惡軸心,並且威脅 著世界的安全。」於是恐怖主義不但是和特定區域及國家有密切關聯(尤其還特別 點名了北韓、伊朗和伊拉克)也是一種全球性的潛伏威脅。而小布希總統在西點軍 校所發表的畢業演說中(2002. 06. 01):「自由最大的威脅來自極端主義和科 技的結合,恐怖主義份子已經表達出們的意圖,及藉由獲取核生化武器和彈道 飛彈技術來攻擊美國。」顯而易見,恐怖主義不但包含了極端主義之神經質特性, 更包含了取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使用的泯滅人性特質。 在 2003 年的國情咨文(2003. 01. 28)中:「假定恐怖份子將使用生物性的 病毒和疾病來攻擊美國,我們必須在生物性恐怖攻擊降臨到我們身上之前就採 取行動;當今反恐戰爭中最大的危險在於一些非法的國家想方設法的要去獲得 核生化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們想要藉此來攻擊其他國家,他們也可能提供 這些武器給恐怖份子。」由此可以看出恐怖主義已經與海珊的伊拉克緊密相連了 接著在一篇小布希總統對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張的談話(2004. 02. 11)中指 出:「面對這樣的恐怖主義所帶來之威脅,必須要有新的思考和戰略,一方面要 在國際上阻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一方面由於彈道飛彈技術擴散的原因, 美國必須建立飛彈防禦系統來保護人民的安全。」是故恐怖主義不但成為大規模 毀滅性武器擴散之元兇,也成為了美國遂行建設其國家飛彈防禦系統之藉口。 在國防大學小布希發表了一篇討論反恐戰爭之演說(2005. 03. 08),內容提 及:「美國的反恐策略很清楚,我們要在國外消除恐怖主義,這樣一來我們在國 內就不會遇到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因為當恐怖份子為自己的安全煩惱時,他 們就比較不會來危害我們的安全;我們保持和平的長遠之計在於改變那些會導

(9)

致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情境,特別是在更廣大的中東地區,整個世界有急迫 的利益來促進中東的進步、自由和希望,這必須藉由推廣民主制度和計畫來實 現。」此處不但意指恐怖主義只會出現在美國之外,也有著民主和平論的調性。 經由以上的展示,吾人可以發現恐怖主義不但不是某種一開始就客觀存在, 並等著觀察者來發現的普遍永恆概念,而是一種接近隨機延伸及變化的偶然性 (continent)論述;更甚者,透過美國的實際作為和西方媒體不停的報導,將此 種主觀性的論述投射到全球各處,使得雖然恐怖主義雖然根本不具本質上的客 觀性,但卻幾乎毫無疑問的取得了實際地客觀性效果(世界各國不就正都忙於打 擊恐怖主義),也因此美國得以獲得其不同時期的政策需求之滿足,以及使行武 力的正當性藉口。 結論 西方自啟蒙時代倚始,科學理性的精神大放異彩,但在高舉除魅的大纛及把 人類從畏懼、迷信解放出來而獲得人類自主性的勝利之餘,卻已經步上了另一種 權威壟罩的道路;6這樣的科學理性自認能過透過主觀性的理性,準確地來掌握 外在的客觀世界,進而將其當作一種知識分析和控制的對象。然而一但在掌握和 控制外在世界之後,這種主觀掌控的客觀性便會倒轉回來反而禁錮了人類的自 主性。 受到這種科學理性影響的傳統國際關係理論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再加上理 論和實踐的不可分割性,其嚴重的後果便展示在小布希總統的實際官方作為上, 在自認能夠客觀觀察和掌握人類社會活動的心理影響下,主觀判斷和理解內的 恐怖主義在理性分析的掩護下,轉變為一種客觀普遍的空洞化概念,而一但此 客觀標的出現後,美國便在有能力對其加以控制和處理的理由上,得以展開這 所謂的21 世紀第一場全球性戰爭:反恐戰爭。此外,正如上述所言,伴隨著美 6 Horkheimer 和 Adorno 在啟蒙的辯証一書中對於西方啟蒙以來科學理性如何由解放變為宰制, 以及如何藉由否定的批判和辯証的過程來矯正和避免這種情形,有著精采的論述。詳細的論證 過程可參閱 (Horkheimer and Adorno, 1973)。

(10)

國急切的反恐行動作為和傳播媒體不停地即時大量資訊的呈現和充斥下,人類 幾乎就此喪失了自主判斷的能力,而又落入權威宰制的處境。 到底恐怖主義為何?911 恐怖攻擊、美國對於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狂轟濫炸; 大規模核生化武器和彈道飛彈技術的擴散,以及北韓和伊朗的核子危機、美蘇兩 強冷戰時的核武競賽和嚇阻,以及美國退出ABM 並在本土及歐洲部署飛彈防 禦系統;極端主義、國家政教分離的現代性,在當前的911 的斷代中,想要找 到一點穩固的基礎來做更有責任的政治判斷並不容易,此一情況與這起幾事件 的發生和今日國際/全球秩序的變動性有關(Walker, 2003: 63),但也許從對 本身自我理性的批判和謙虛是一個重要的起點,也是一個確實了解恐怖主義的 切入點。

(11)

參考書目

Booth, Ken and Tim Dunne edited, 2002, Worlds in Collision: Terror and the Future

Global Ord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Bouchard, D. F, 1997, Michel Foucault: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orradori, Giovanna, 2003, 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 Dialogues with Juergen

Habermas and Jacques Derrid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x, Robert, 1981, “Social Force, States and World Orders: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Millennium, Vol. 10, pp. 126-55.

Deleuze, Gilles 著,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論傅柯》,台北:麥田出版社。 Donnelly, Michael, 1982, “Foucault’s genea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 in Mike

Gane (ed.), Toward a Critique of Foucault. London: Routledge. Dreyfus, L. Hubert and Paul Rabinow (2nd.),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ane, Mike, 1986, Towards a Critique of Foucault. London: Routledge.

George Jim, 1989,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Search for Thinking Space: Another View of the Third Debat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3, pp. 269-279.

Goekay, Buelent and R. B. J. Walker, 2003, 11 September 2001: War Terror and

Judgement.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Gros, Frederic 著,何乏筆等譯,2006,《傅柯考》,台北:麥田出版社。 Horkheimer, Max and Theodor Adorno, 1973,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200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pid, Yosef, 1989, “The Third Debate: On the Prospects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a Post-Positivist Er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3, No. 3, pp. 235-254.

(12)

Linklater, Andrew, 1990, Beyond Realism and Marxism: Critic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mpshire: Macmillan.

Neufeld, Mark A., 1995, The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Steve, et al., 1996,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ba, James P., 2003, Terrorism and International Jus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Abstract

After 911, terrorism, which has haunted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French Revolution, becomes the most urgent military target in the world. In vain however, the United Nations has try to define terrorism definitely even form 1960s’ to today because of different opin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In the light of that, how can Bush administration swiftly have the target in sight? What does the target of terrorism mean? This essay intends to answer all these questions by looking into President Bush’s discourses.

Keywords: terrorism, the third debate of international theories, genealog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與改善本校資訊管理系 的服務品質,我們以統計量化的方式,建立

在第一章我們已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與解法,而在本章當中,我們將介紹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第二種為專門論述西方印刷字體發展史的著作,目前具代表性例如前節所 述,哈佛大學出版的 Daniel Berkeley Updike《Printing Type: Their History, Forms and

法治 (Rule of Law) 没有統一定義。當代最廣為人知及引用的有關著作是英國兵咸勳爵 (Lord Tom Bingham) 在2010年所寫的 “The Rule Of Law” (中譯本: “ 法治 : 英國首席大法官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頁 337;長尾雅人: 〈空性 に 於ける「余 れるもの 」〉,頁 546。英譯為:when something is absent in a receptacle, this receptacle is (then rightly regarded as) devoid

在法國《查理》慘遭恐怖攻擊後,國際社會透過「我是查理」(JE S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