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次期中考數學+解答(自然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次期中考數學+解答(自然組)"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九 十 七 學 年 度

附 屬 高 級 中 學

第 一 學 期高 三 【 自 然 組 】 第 二 次 期 中 考 試 數 學 科 試 題 P. 0 1 範圍:數學選修(Ⅰ)第二章矩陣 2008/11/27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每答對一選項得 1 分、答錯倒扣 1 分;共計 20 分) 1. 設 A、B、C 皆為 n 階方陣,則下列何者為真? 1 ) (A)A B( +C)= AB+ AC (B) 2 2 ( )( AB = A+B AB (C) 若AB= ACA≠0,則B =C (D)若A≠0且B≠0,則AB≠0 (E) (A+I)3 = A3+3A2 +3A+I a 2. 若方程組 ( 3) 4 5 3 ,則下列何者使其恰有一組解? 2 (5 ) 8 a x y x a y + + = − ⎧ ⎨ + + = ⎩ (A) 7 (B) −7 (C) −1 (D) 1 (E) 0 3. 方程組 有一解為 1 1 1 2 2 2 3 3 3 0 0 0 a x b y c z a x b y c z a x b y c z + + = ⎧ ⎪ + + = ⎨ ⎪ + + = ⎩ (1, −2, 3)且此方程組表三相異平面,另一新方程組 1 1 1 2 2 2 3 3 3 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1 2 3 + + = ⎧ ⎪ + + = ⎨ ⎪ + + = ⎩ 有一解為 ,則下列何者亦為此方程組的解? (4, 5, 6) (A)(2, 9, 0) (B) (0, 0, 0) (C)(7, −1, 15) (D)(5, 3, 3) (E)(6, 1, 6) 4. 下列何者為真? (A) 表三平面交於一點 (B) 3 4 5 2 6 8 3 6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9 5 2 4 1 3 5 5 1 2 3 6 4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 表三平面交於一點 (C) 表三平面交於一線 (D) 2 9 2 2 3 1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 2 1 2 2 4 2 5 3 4 6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表三平面兩兩交於一線,三線不共點 (E) 表三平面互相平行 2 1 4 2 2 4 2 1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 ⎩ 二、填充題(每格 5 分;答案若以分數表示時,請化為最簡分數,共計 70 分) 1. 設矩陣

( )

,其中a i ; 10 5 ij A a × = ij =2 +3j−4 B=

( )

bij 5 10× ,其中bij =i−4j+1,則 (1)若C =

( )

cij = AB,則c31 = (A) 。 (2)矩陣A的各個元素總和為 (B) 。 2. 根據統計陽明山在晴天之後的隔天下雨的機率為1 4,而在雨天之後隔天仍是下雨的機率為 1 2。已知 2008 年 11 月 27 日 陽明山晴天,則 2008 年 12 月 1 日下雨的機率為 (C) 。 3. 設n為一正整數且A 求 0 0 2 1 2 1 1 0 3 − ⎡ ⎤ ⎢ ⎥ = ⎢ ⎥ ⎢ ⎥ ⎣ ⎦ n A 之矩陣= (D) 。 4. 設A、B都是二階方陣且At = ,A Bt − ,B 2 9 A B 若 3 + =⎡7 6⎤ = ,則方陣 B = (E) 。 ⎣ 5. 設平面上三點A x( ,1 y1)、B x( 2, y2)、 C x( 3, y3),若另外三點P(3x1 −5 , 3y1 y1−6x1+ 、Q x8) (3 2 −5y2, 3y2 −6x2 +8) + = 、 且Δ ,則 3 3 3 3 (3 5 , 3 6 8) R xy yx PQR 10 ΔABC的面積為 (F) 。 6. 設空間向量 u 、 vv v、 wuv,若 u v wv v uv⋅ ×( )=− ,則三向10 量2uv v− +v 3wuv、 4uv+2wuv、uv+3vv− uv 所張平行六面體體積為w (G) 。

(2)

7. 不等式 2 9 9 9 3 2 9 4 x x − ≤ 0之解為 (H) 。 8. 若方程組 恰有一解 ,則 之解為 1 1 1 2 2 2 3 3 3 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 + = ⎧ ⎪ + + = ⎨ ⎪ + + = ⎩ 1 2 3 1 2 3 (3, 2, 1) 1 1 1 2 2 2 3 3 3 2 3 8 2 3 8 2 3 8 d x c y a z b d x c y a z b d x c y a z b − + = ⎧ ⎪ + = ⎨ ⎪ + = ⎩ (I) 。 9. 設三平面E1:x−2y+3z+ = 04 、E2 : 2x−3y+4z+ = 、a 0 E3 : 3x−4y+bz = 交於一線,試求 0 (1)二元數對 ( ,a b)= (J) 。 (2)若點P x( , y z, )在此交線上,則x2 +2y−2z2的最大值為 (K) 。 10. 設A、B都為二階方陣,若 A1 5 2 3 1 − ⎡− ⎤ = ⎢ ⎥ 2 − ⎣ ⎦, −1 4 5 3 4 B = ⎢⎡ − ⎤,則AB= (L) 。 ⎣ 11. 設

( )

滿足 , 3 3 ij A a × = 1 5 1 4 1 3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0 0 1 3 A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1 1 10 A 4 ⎡ ⎤ ⎡ ⎤ ⎢ ⎥ ⎢ ⎥= ⎢ ⎥ ⎢ ⎥ ⎢ ⎥ ⎢ ⎥ ⎣ ⎦ ⎣ ⎦ ,則a33 = (M) 。 12. 設 11 12 13 1 21 22 23 2 31 32 33 3 1 2 3 1 4 9 16 2 3 8 15 5 6 7 14 10 11 12 13 n n n n n n 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L L L L L M M M O M L L M M M M O ,若aij =2008,則數對 ( ,i j)= (N) 。 三、計算題(每題 10 分;請將詳細演算過程寫在答案卷上,無計算過程不予計分,共計 10 分) 1. 設 4 2 , 。 3 1 A= ⎢⎡ ⎤ − − ⎣ ⎦ 2 1 3 1 P= ⎢⎡ ⎤ − − ⎣ ⎦ (1)求矩陣 4 3 2 ?(4 分) 2A −5A −2A +12A−4I = (2)求P AP−1 之矩陣。(3 分) (3)求A 之矩陣。30 (3 分)

(3)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九 十 七 學 年 度

附 屬 高 級 中 學

第 一 學 期高 三 【 自 然 組 】 第 二 次 期 中 考 試 數 學 科 答 案 卷 P. 0 3 範圍:數學選修(Ⅰ)第二章矩陣 2008/11/27 班級 姓名 座號 ⋅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每答對一選項得 1 分、答錯倒扣 1 分;共計 20 分) 1. 2. 3. 4. 二、填充題(每格 5 分;答案若以分數表示時,請化為最簡分數,共計 70 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三、計算題(每題 10 分;請將詳細演算過程寫在答案卷上,無計算過程不予計分,共計 10 分) 1. 設 4 2 , 。 3 1 A= ⎢⎡ ⎤ − − ⎣ ⎦ 2 1 3 1 P= ⎢⎡ ⎤ − − ⎣ ⎦ (1)求矩陣 4 3 2 ?(4 分) 2A −5A −2A +12A−4I = (2)求 1 之矩陣。(3 分) P AP− (3)求A 之矩陣。30 (3 分) 3

(4)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九 十 七 學 年 度

附 屬 高 級 中 學

第 一 學 期高三【自然組】第二次期中考試數學科參考答案 P. 0 4

範圍:數學選修(Ⅰ)第二章矩陣 2008/11/27

一、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每答對一選項得 1 分、答錯倒扣 1 分;共計 20 分) 1. 2. 3. 4.

(A)(E) (A)(D)(E) (A)(C) (B)(C)(D)

二、填充題(每格 5 分;答案若以分數表示時,請化為最簡分數,共計 70 分) (A) (B) (C) (D) (E) (F) (G) 30 800 85 256 1 1 2 2 0 2 2 2 1 2 2 1 2 1 0 2 1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0 2 2 0 ⎡ ⎤ ⎢ ⎥ ⎣ ⎦ 210 180 (H) (I) (J) (K) (L) (M) (N) 3 2 x≥ ∨ ≤ −x (4, 2, − 4) (2, 5) 176 10 13 27 35 ⎡ ⎤ ⎢ ⎥ ⎣ ⎦ 21 10 (18, 45) 三、計算題(每題 10 分;請將詳細演算過程寫在答案卷上,無計算過程不予計分,共計 10 分) 1. 設 4 2 , 。 3 1 A= ⎢⎡ ⎤ − − ⎣ ⎦ 2 1 3 1 P= ⎢⎡ ⎤ − − ⎣ ⎦ (1)求矩陣 4 3 2 ?(4 分) 2A −5A −2A +12A−4I = (2)求 1 之矩陣。(3 分) P AP− (3)求A 之矩陣。30 (3 分) Ans:(1) 6 2 ;(2) ;(3) 3 1 ⎡ ⎢− ⎣ ⎦ ⎤ ⎥ ⎡⎢01 02⎤⎥ ⎣ ⎦ 30 31 30 31 2 3 2 2 2 3 3 2 3 2 ⎡− + ⋅ − + ⎤ ⎢ − ⋅ ⎥ ⎣ ⎦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前一章我們學過了一次函數,本章將繼續延伸到二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函數圖形為拋

EPA)與世界衛生組 織(WHO),分別建議飲用水的鉻含量不可高於100 ppb與50 ppb( 10  9 ,即十億分之

第一節 中國和朝鮮的數學交流 第二節

中國白話文學由新文學運動肇始,作家即努力求新求變。第二次世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

範圍:下學期第二次段考

三、計算題:共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