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度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生命故事敘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二度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生命故事敘說"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二度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生命故事敘說. 研 究 生:陳瑤琦 指導教授:鄭志富.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二度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生命故事敘說 2018 年 12 月 研 究 生:陳瑤琦 指導教授:鄭志富 摘要 本研究以質性方法中的敘說探究法,研究一名曾經二度登頂世界最高聖母峰的女性 登山家-「江仔」(匿名)的生命故事,並研究其生命故事中的關鍵人、事、物對她登山 生涯所產生的轉折和影響,以瞭解中當中所含藏的意義與價值。 我以敘說探究的方式與研究對象-「江仔」進行深度訪談,瞭解她登山歷程的生命 故事,訪談的資料先轉錄為逐字稿,再進行分析和研究。第一章的緒論之後,在第二章 回顧了我所參考的相關文獻,第三章則是研究方法、歷程和書寫的方式。第四章以說故 事的形式,呈現「江仔」個人的登山敘說故事,並嵌入第一手的敘說資料,表現出研究 參與者的真實情感。第五章是我對於「江仔」登山故事的反思與感想,第六章則是個人 的結論與研究建議。 本研究有幾個發現,第一,「江仔」這樣一位出色的登山家,並不是一開始就熱愛 爬山,而是在生命的歷程之中,一步步走向山林,慢慢喜歡上登山,愛上爬山。第二, 「江仔」成為登山嚮導,參與聖母峰挑戰,再到後來的七頂峰,不是一蹴可幾的過程, 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結果,而是許多的人、事、物環環相扣,終於成就了登峰造極的輝煌 紀錄。第三,在登山的過程中,不但要簽下生死狀,更有幾度在鬼門關前撿回一命的驚 險過程,實際與死亡面對面接觸的經歷,讓「江仔」更能領會生命的美好,也更能專心 致志,窮有生之年,對臺灣的登山教育盡心盡力。. 關鍵字:聖母峰、七頂峰、敘說、生命故事、登山. i.

(3) The Female Mountaineer on the Mountain Everest : A Narrative Inquiry December, 2018 Author:Chen, Yau-Chi Advisor:Cheng, Chih-Fu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a narrative approach in telling the life story of a female mountaineer who has reached the peak of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twice who will go by the (anonymous) name of the "Jiang Tsai". In detailing her life of mountain climbing, the paper will cover key persons, things and events that changed and affected her life. This paper will seek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elements. I conducted an in-depth interview with the research object, "Jiang Tsai", to understand the life story of her mountaineering process. The interview data was first transcribed into a verbatim draft, and then analyzed and studie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apter One,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ferenced by the researchers, an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method, history and writing methods. The fourth chapter presents the story of the personal mountaineering narrative of "Jiang Tsai" in the form of storytelling, and embeds the first-hand narrative material to show the true emotions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fifth chapter is my reflection and thoughts on the story of Jiang Tsai’s mountaineering story.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personal conclusion and research suggestion. There are several discoveries in this study. First, an excellent mountaineer like Jiang Tsai does not love mountain climbing from the beginning, but in the course of life, step by step to the mountains and slowly like to climb. Fall in love with climbing. Secendly, “Jiang Tsai” has become a mountain guide. Participating in the challenge of the Mountain Everest and then the seven summits of the future is not one-off process. It is not the result of smooth. ii.

(4) sailing, but many people, things and things are interlocking. Finally achieved a brilliant record of the peak. Thirdly, in the process of mountaineering, not only must we sign the life and death, but also the thrilling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life before the ghost gate. The experience of facing death makes Jiang Tsai better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life. She is also more able to concentrate on her life. She will do her best for the mountaineering education in Taiwan. Key Words:Mountain everest, 7 summits, Narrative, Life story, Mountain climbing.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 次 .................................................................................................................... iv.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故事的背景與研究的形成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本研究的重要性 ................................................................................................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7 第六節 研究章節 ............................................................................................................ 8. 第貳章 文獻回顧 ............................................................................................. 10 第一節 冒險遊憩的相關研究 ...................................................................................... 10 第二節 關於登山的運動經驗 ...................................................................................... 15 第三節 小結 .................................................................................................................. 22. iv.

(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書寫 ................................................................................. 24 第一節 敘說探究 .......................................................................................................... 24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26 第三節 資料蒐集 .......................................................................................................... 30 第四節 敘說的書寫 ...................................................................................................... 32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信賴度與研究倫理 ...................................................................... 36. 第肆章 「江仔」的登山故事 ......................................................................... 38 第一節 序曲 .................................................................................................................. 38 第二節 登峰造極 .......................................................................................................... 43 第三節 勇氣,在山盡頭 .............................................................................................. 51 第四節 從容不迫 帶著使命向前行 ............................................................................ 66 第五節 小結 .................................................................................................................. 72. 第伍章 「江仔」的登山故事省思 ................................................................. 73 第一節 沈默無語只能意會的身體線索 ...................................................................... 73 第二節 腦中自主盤算的思想線索 .............................................................................. 77 第三節 複雜行動中格外具有意義的事件線索 .......................................................... 81 第四節 隱晦不明卻影響深遠的象徵線索 .................................................................. 85 第五節 光陰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的時間線索 .............................................................. 89 第六節 小結 .................................................................................................................. 92. ii.

(7) 第陸章 故事的下一章 ..................................................................................... 94 第一節 江仔的故事 ...................................................................................................... 94 第二節 故事的下一章 .................................................................................................. 97. 引用文獻 ........................................................................................................... 100. 附錄一、受訪同意書 .................................................................................................... 104 附錄二、江仔 2018,0525 訪談逐字稿示例 .............................................................. 105 附錄三、研究者日誌示例 ............................................................................................ 115 附錄四、相關照片 ........................................................................................................ 117. ii.

(8) 表 次. 表 1 江仔的生涯大事紀 ......................................................................................................... 27 表 2 訪談情形及編碼方式 ..................................................................................................... 32. iii.

(9) 第壹章. 緒論. 登山是國內普遍的休閒活動,有的人只爬郊山,有的則把國內三千公尺以上的「百 岳」設為目標,更有的人熱衷海外遠征,把數千公尺高的巨峰設為終極挑戰的目標。 在那樣的海拔高度,環境艱困令人難以想像,挑戰者很有可能命喪絕境。儘管如此, 但這些高山仍然吸引許多人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多年來,臺灣陸續有人成功登上世 界最高的聖母峰,也有人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登頂挑戰,更有人著眼於世界上十 四座超過八千公尺的巨峰,要挑戰十四座八千。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BBC 記者 Richard Fisher (2016) 曾針對聖母峰上的狀況做過報導,數十年來,許多登山家在山上喪命, 但由於海拔太高,搬運不易,再加上高山上的風雪,他們的遺骸就散落在攻頂聖母峰 的道路兩旁,雖不至於屍橫遍野,但也著實令人怵目驚心。儘管許多登山界的前輩為 些送命,但談到登山,不論是成功登頂,凱旋歸來,或者是挑戰失敗,壯烈犧牲,這 些挑戰高山的故事一個個流傳下來。有的是在高山上冒著生命危險對抗大自然的慘烈 過程,也有的是講述攻頂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拚鬥到極限的內心故事,這些點點滴滴, 往往成為暢銷小說,甚或拍成電影。因為那樣的內容滿足了一般人無法窺探的高山世 界的好奇心,更充滿內心的煎熬和無法想像的艱苦奮鬥過程。本研究以一名國內女子 登山家「江仔」為研究對象,以瞭解女性登山家遠征巨峰的生命故事。由於「江仔」 是臺灣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同時她也是臺灣唯一,曾二度登上聖母峰的 登山家,本研究即以她開始登山,到順利登上世界之巔以及登山對她人生的影響為主 題,探討登山過程所經歷的挑戰過程,以提供讀者瞭解運動員的奮鬥經歷以及美好的 生命故事。 本章共分六節,分別探討故事的背景與研究的形成、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與問 題、本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限制、名詞釋義、研究章節。. 1.

(10) 第一節. 故事的背景與研究的形成. 一、故事的背景 「七頂峰計畫」。這是一支由臺灣人所組成的高海拔山岳遠征隊伍,先在 2006 年 8 月 6 日登上歐洲最高峰的厄爾布魯斯峰,接著在三年內,陸續完成非洲,南、北美 洲,大洋洲,南極洲的最高峰挑戰後,2009 年 5 月 19 日,伍玉龍、黃致豪和江秀真 三位隊員成功登頂亞洲最高峰同時也是世界最高的聖母峰,這支臺灣遠征隊完成了世 界七大洲的最高峰攀登紀錄。在高山遠征的版圖上,也留下了臺灣人的印記。由於我 身為記者的工作之便,從這隻隊伍甄選隊員開始,展開不同階段的訓練,到出發挑戰, 完成任務,雖然只是參與採訪,但對於隊員們終於能順利完成任務,內心著實興奮。 英國登山家 George Leigh Mallory 喬治馬洛里(1889~1924)在 1924 年,第三度前 往挑戰聖母峰,在出發遠征之前,有媒體提問,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挑戰聖母峰, 他的回答成為登山界經典名句 Because it’s there.「因為山在那裡」 (New York Times, 1923)。這句話即便在九十多年後的此刻,仍被許多山友奉為圭臬。因為山始終矗立在 那裡等著我們去挑戰、去征服。儘管馬洛里自此一去不回,是否順利登頂,也永遠無 人知曉,但他勇於挑戰高山的無畏精神,卻一直留傳在世。 「一陣冰冷的寒風掠過我的臉,我已經站在聖母峰頂。忍不住雙膝跪下,胸 中湧起一股激動的喜悅,難以克制地淚如泉湧,我竟嚎啕大哭起來。突然聽 見加措喊: 『不要哭,眼睛會結冰。』只好立刻壓制激動,再也哭不出來。我 們一起叫喊著: 『成功了,勝利了!』揮舞著雙手,那種快樂喜悅實在難以形 容,好似綿延不絕,非常充實。」(吳錦雄、周美里,1997,頁 145) 1993 年,臺灣與大陸組成的聖母峰兩岸聯合攀登隊,臺灣隊員吳錦雄成為第一位 登上聖母峰的臺灣人,他在登頂後激動到嚎啕大哭,雙膝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全世界最 高的 8848 公尺的地面上……。臺灣首登聖母峰的英雄完成登頂後,在峰頂上嚎啕流 淚,壓抑不住的激動。也開啟了臺灣登山家挑戰極峰的序幕。 地球表面最高的聖母峰,一直是尋求挑戰的探險高手們的終極目標,就在世界登 2.

(11) 山高手甚至成立商業團隊競相挑戰之下,臺灣登山家也一個一個前往挑戰,從個人再 到這第一支由民間企業組成的七頂峰挑戰隊,利用三年的時間,成功完成世界七大洲 各洲頂峰挑戰的壯舉。更特別的是這其中還有女性攀登隊員,她不只跟隨團隊順利完 攀七頂峰,更是她個人第二度登上世界最高的聖母峰。從英國登山家 Mallory 以降, 全世界為了挑戰高山而葬送生命的勇士不知凡幾,而臺灣不但有這樣厲害的登山家, 能完成七頂峰挑戰,而且還二度登頂聖母峰,從 2009 年到現在為止,她仍然還是臺灣 唯一的一位。 二、登頂聖母峰帶來什麼樣的身體經驗 遠征的登山家,究竟為了什麼而遠征海外?二度登頂世界之巔又是什麼樣的感 覺?要明白登山攻頂獲得的特殊感受,就要先瞭解自己的身體,因為唯有透過自己的 身體,才能感受到這一切各種經驗的意義,於是重新來關注自己的身體經驗,這是一 種探究登山經驗的方式。 「各種身體經驗和運動經驗之本質,基本上都是身體性的,皆透過身體,向 世界開放,身體使運動富含心理上意義,同時又提供運動者一個客觀的基礎; 其理由是因為身體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既是知覺的主體,亦是被自己、 別人或萬物知覺的客體,它是我們與世界發生關係的中介,也是運動經驗的 源頭,是以回到身體經驗,是運動經驗研究窮極原委的作法」(劉一民,1991) 進入研究所後,有系統的學習,對於各種與運動相關領域的研究也逐步涉獵。瞭 解到登山也和各種運動一樣,是一種身體的活動,但就因為這是透過身體的一種活動 方式,所有獲得與產出的經驗,也要透過身體,才能和世界交流,提供心理上的意義, 也提供運動者一個客觀的基礎。透過現象學的角度,我知道,要探究一切。回到事物 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倘若我們要忠於現象,就必須要以它被經驗的方式來呈現和 描述,而不能單單是以我們期望的,設想的投射於這個現象之上。 近年來,敘說(narrative)在研究領域逐漸受到重視,並且成為質性研究的典範強有 力的探究方法之一。而敘說又是呈現和瞭解經驗的最佳方式 (蔡敏玲、余曉雯,2003, 3.

(12) 頁 26)。選擇敘說,是因為想要尋找研究經驗的方式,而敘說正是最能貼近經驗的方 法。我們對事物的理解,是由過去的經驗而來,而經驗又是由過去的經驗而生,同時, 這經驗也引領著我們向著更進一步的經驗。這樣子連續的過程,敘說就是一個完整呈 現的最佳模式。登山者歷經了這登頂聖母峰,完成七頂峰這樣子艱鉅的挑戰,這一切 的身體經驗,正好能藉由敘說的方式,完整呈現整個經驗的全部面貌。 「人的肉體活在直接經驗的知覺世界,這樣的經驗之流往往是模糊、曖昧、片斷 的。唯有語言之引渡,我們才能理解這些經驗。同樣地,生命感是難以直接指認且模 糊的,只有藉著敘說自身的故事,人才得以理解自身。人從暗處走來,憑藉著『故事 之光』才看得見自己。」(余德慧,2003)。當人們說出他所記得的故事或回憶,其實 並不是事件發生當下的感受。事件發生的當下多半是模糊的,忙碌的,沒有深刻印象 的,所有的一切,無法透過這些陳述完全重現。而是在經過理解、思考和自我解釋後, 所產生的另一幅圖像,經由自我能理解的脈絡,予以解讀。也就是說要經由反省的過 程,來看清事件的全貌、整體的形象和一致性。不論是海拔 3,952 公尺臺灣最高的玉 山,或是世界最高 8848 公尺的聖母峰,在攀登的過程中,從三天兩夜到為期兩個月的 遠征探險,在歷經不同程度的風險時,每個想法或是心境的改變,過去都只存在於攀 登者個人心中,鮮少留下相關的研究或文獻可供後人探尋和瞭解。臺灣從事登山運動 的人無可計數,但有能力而且有志於攀爬數千米巨峰的人,屈指可數。而這些人不但 勇於挑戰巨峰,而且無懼於伴隨而來的高度風險,並且能夠成功登頂,平安歸來,更 屬難得。在這樣嚴峻的考驗和困難的挑戰下,何其有幸,我能認識「江仔」這位歷劫 歸來的臺灣登山英雄,因此希望透過這樣一個研究,讓這位獨一無二的攀登者來詮釋 自己如此特別的登山經驗,也揭曉這位登山女英雄內心深處的祕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希望藉由這位臺灣女性登山家「江仔」敘說她與山的故事,來探究她兩度登頂世 4.

(13) 界最高的聖母峰,並且完成世界七大洲頂峰挑戰的嚴峻考驗後,對她人生所產生的影 響和改變。 二、研究問題 (一) 這位女性登山家如何敘說她與山的故事? (二) 兩度登頂聖母峰,又成功完成世界七頂峰的挑戰,在如此的過程中,攀登的 過程她獲得了什麼樣的經驗? (三) 在攀登過程中,登頂成功的關鍵人、事、物為何? 本研究採用敘說探究(narrative inquiry)的方法論觀點,藉由不斷反思過去的故事與 經驗,讓敘說與探究者能在敘說與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去發現、收穫和瞭解背後的意義。 試圖從「江仔」的生命故事中,去分析、解讀和詮釋,來瞭解在她目前為止的生命過 程中,山和自己的人生交織出什麼不一樣的篇章,帶來什麼樣的啟發?並且從這些故 事的內容裡,找尋別具意義的重要元素,去重新整理,看看對於「江仔」的登山或是 人生產生什麼樣的意義,試著找出其中所含藏的意義,這些都是本研究希望能夠完成 的課題。. 第三節 本研究的重要性 國內歷年來對於登山的研究,大部份都偏重在量化的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統計 登山者的背景變項與登山的動機,或是登山的體驗與滿意度等項目之間的關係,著重 在登山者休閒效益的研究。透過統計數字雖然可以得出一個國內民眾休閒登山的概略 輪廓,但卻沒有辦法針對登山者個人經驗或是生命上的影響去做深入的剖析和解讀。 而且國內的登山活動,除了一日或半日的郊山健行,也有百岳的縱走行程,但臺灣的 登山活動相對單純,因為地處副熱帶,即使是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大多只有秋冬季 節會有降雪或結冰,登山的過程還是以徒步行走為主。但歐美學者針對登山所做的研 究,大都是複雜的冰雪地形,因此參與者大多必須具備繩索或冰攀的技術,研究的結 果和國內往往有相當大的差異,難以套用在國內的登山者上。對此,國內資深的登山 5.

(14) 家 認 為 , 國 人 目 前 所 從 事 的 登 山 類 型 , 應 該 屬 於 徒 步 健 行 (hiking) 或 背 負 健 行 (backpacking),而不是登山(mountaineering) (張君如、林志遠、李怡錫,2007)。在登 山的概念和行為有如此巨大的差異下,國內還是有「江仔」這樣的登山家能夠遠征巨 峰,完成挑戰,著實令人欣慰。 而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敘事分析,來研究登山者個人的生命故事,並針對 這些年她來攀登和訓練中對她造成影響的重要元素來加以探究,來找出其中所含藏的 意義和價值。儘管登山是個人的活動,沒有辦法代替其他人登上高山之巔,但藉由這 樣的探索,希望能透過「江仔」的生命故事,藉由敘說的方式,呈現出專屬於她個人 的特殊運動經驗。也藉由回顧以及重述經驗的過程,重新建構出具有意義的片段所組 成的生命故事。 生命史是透過文字來表達,探索對象的個人經驗與主觀知覺,重視其脈絡性與歷 史性,以及事件或個人所處時空位置,成長經驗或經歷等深層情感因素,絕不是量化 研究的問卷填答可以一窺全貌,因此希望藉由這個研究,重新檢視「江仔」登山過程 中的心路歷程,瞭解那處於生死交關的龐大壓力下,如何自處的內心故事,從人的生 命走入人的內心,把裡面的故事一點一滴的說出來。.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研究空間的限制: 研究對象「江仔」是我在採訪工作上認識的對象,但除了部分七頂峰挑戰的國內 訓練之外,我並沒有能參與到整個海外遠征的過程,除了訪談之外,只能從相關的書 籍、媒體報導和書面的文章去蒐集相關的資料。而且「江仔」目前為她個人的事業目 標「成立登山學校」而四處奔走,也勤於在全國各級學校進行演講,宣傳個人理念, 較難湊出時間坐下來好好談。 二、 歷史與時間的限制: 本研究的資料蒐集,相當倚賴「江仔」個人的敘說,然而由於時間久遠,部份過 6.

(15) 去的歷史訊息,可能随著歲月的流逝,敘說時已經遺忘或記不清楚,而且在有限的訪 談時間裡,無法對這些年的登山歷程做百分之百完整的描述和紀錄,也許漏掉某些重 要的情節,或許對部分內容會重複陳述,或是敘說得太過清描淡寫,欠缺著墨,因此 無法全盤呈現攀登過程的所有影響和想法。 三、 我個人生命經驗不足的限制: 質性研究中,很重要的一個研究工具就是研究者,而在本研究中,我本人就是實 際的研究者,「江仔」從她 18 歲那年開始爬山。將近三十年的爬山資歷,從爬臺灣的 郊山到臺灣的百岳,再爬到世界最高的聖母峰,完攀七大洲最高峰。國內外登山經驗 十分豐富,這麼完整的經歷,如此精彩的故事,但因為我沒有相仿的登山背景和經驗, 不免擔心無法將「江仔」登山的故事好好的解構再重新詮釋,讓讀者一覽她內心的世 界。.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使用之特定名詞,共有「聖母峰」、「七頂峰計畫」,茲分述如下: 一、 聖母峰(Mt. Everest) 聖母峰,又名埃佛勒斯峰,珠穆朗瑪峰,西方國家和部分亞洲國家則稱此山峰為 額菲爾士峰或埃佛勒斯峰 Mt. Everest,是紀念英國佔領尼泊爾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 山脈的英屬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埃佛勒斯。中國政府則於 1952 年將此峰正名為珠穆 朗瑪峰。此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上,海拔高度 8,848 公尺,為地球表面最高峰。 1953 年 5 月 29 日由紐西蘭人艾德蒙希拉瑞 Edmund Percival Hillary 與尼泊爾人丹增諾 給 Tenzing Norgay 首度由尼泊爾境內登頂成功。北側位於中國西藏境內,1960 年 5 月 25 日,中國攀登隊首度自北側登頂成功。臺灣人吳錦雄於 1993 年參加兩岸聯合珠穆 朗瑪遠征隊順利登頂,成為首位登頂聖母峰的臺灣人。 二、 七頂峰計畫 七頂峰計畫,由國內企業歐都納所發起成立的「尋找臺灣探險王-挑戰世界七大洲 7.

(16) 最高峰」遠征冒險行動,計畫由國內登山好手中遴選隊員,由國內登山專家進行組訓, 以攀登世界七大洲的各洲最高峰為挑戰的計畫。七頂峰是指世界七大洲各洲的最高 峰,分別是亞洲的聖母峰(Everest,8848 公尺)、歐洲的厄爾布魯斯峰(Elbrus,5642 公 尺)、北美洲第拿里峰(Denali,6194 公尺)、南美洲阿空加瓜峰(Aconcagua,6962 公尺)、 非洲吉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5895 公尺)、大洋洲卡茲登茲峰(Carstensz,4884 公尺)、 南極洲文森峰(Vinson,4897 公尺)2006 年四月底報名截止後,歷經三個月的甄選及測 驗,選出伍玉龍、黃致豪、謝穎泝、陳仲仁、江秀真、黃博政、林佳欣七位國內登山 探險界的菁英,由歐都納公司提供必需之裝備以及攀登獎助金,自 2006 年七月起出發 挑戰,依序先在 2006 年 8 月 6 日順利攀登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峰、2006 年 10 月 8 日登頂非洲吉力馬札羅山、2007 年 2 月 19 日登頂南美阿空加瓜峰、2007 年 6 月 19 日登上北美第拿里峰、2007 年 9 月 9 日完成大洋洲卡茲登茲峰,最後在 2009 年 5 月 19 日完成亞洲最高的聖母峰完攀,歷時三年的時間,由伍玉龍、黃致豪以及江秀真三 人順利完成七頂峰的完攀,這是臺灣海外遠征史上第一次有這麼大規模的冒險遠征行 動。. 第六節 研究章節 本研究希望藉由敘說的研究方式,對臺灣第一位二度登上聖母峰,而且完成世界 七大洲頂峰挑戰的女性登山家「江仔」個人登山的歷程與登山帶來的影響做一個深度 的描述、詮釋與介紹,因此,我的論述程序會以人和山的故事做為起點,進而闡述為 何登山,在登山的過程中與自我的對話與認識。 第壹章,緒論說明撰寫本研究的背景與研究的形成、研究的目的與問題、研究的 限制、名詞釋義以及研究章節。本章介紹個人如何在工作上與女性登山家「江仔」產 生關聯,又是如何對這樣一個研究產生興趣,從而發想以「江仔」為對象進行此研究。 第貳章,文獻探討,分別以與登山相關的運動經驗以及敘說研究兩大部分進行整 理。在對這樣一個題目產生興趣之後,國內文獻上的搜集大多以冒險遊憩為主,但甚 8.

(17) 少針對個人動機,或是以質性的角度來進行深入探究。國外文獻則早有針對冒險遊憩 的不同角度研究,另外在運動哲學相關的文獻中,則有許多與運動經驗的探究,透過 質性的敘事探究,也能探查出一般量化研究所無法追根究柢的內在思維,以及專屬於 研究參與者的個人心境。 第參章,研究的方法與書寫。本研究採用敘說探究的方式,由擔任體育記者的我 個人針對本研究的參與者「江仔」進行訪談,同時也搜集相關的報導、書籍、照片等 資料,從這些資料中反覆閱讀,從中進行編碼,找尋有意義的段落或文句重新詮釋, 寫出一篇屬於我與「江仔」共構的生命故事。 第肆章, 「江仔」的登山故事與省思,透過類似編年的方式,從「江仔」小的時候 開始,回溯她的成長背景與環境,如何和「山」產生關聯, 「山」又是如何如她緊緊相 繫,從第一次登上聖母峰到參與七頂峰挑戰隊,二度登頂聖母峰,並且在這樣的過程 中的人、事、物,對她的人生產生了什麼樣的意義。 第伍章,參考劉一民 (2005,頁 181-183) 親身經驗內容的方法,藉由時間線索、 身體線索、思想線索、象徵線索和事件線索等五個不同角度,從不同的的角度,來閱 讀「江仔」所敘說的登山故事。 第陸章,故事的下一章。在我和「江仔」共敘的這個故事之中,有我和她互動的 結果,有我的詮釋與撰寫,但帶給每個閱讀者的,都可能產生不同的意義或想法,因 此這個研究只是個開端,期盼有更多人能找到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式,能詮釋看 到更多不同的故事,讓大家能更認識這一個領域,也更能瞭解那些偉大登山家的故事。. 9.

(18) 第貳章. 文獻回顧. 整理相關文獻,發現與從過去到現在,國內與國外,關於登山相關的文獻不但數 量龐大而且種類繁多,經過整理,最早研究人們登山的動機,起初著眼於冒險遊憩的 活動目的,並建立了冒險遊憩的模型和冒險經驗典範來解釋此類的遊憩活動,冒險的 目的在於體驗不尋常的經驗或追求挑戰。但這類研究多著重在於冒險遊憩帶給人的反 饋和心中的感受,此類如高峰經驗、流暢體驗等類的特殊感受。隨著運動哲學的發展, 有學者從遊戲的角度來分析運動,認為運動也是遊戲裡的一種形式,因此自古即吸引 人們不斷的從事和參與,而透過這樣的角度,確實能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運動所帶給 人的不同視野。再以本研究主角「江仔」的遠征歷程來看,每一個山頭對參與者來說, 都是高度風險的挑戰活動,因為攀登的過程,往往伴隨著各種可能喪命的危險。為什 麼參與者甘冒風險,前仆後繼的負著重裝往雲端那未知的結果去挑戰,箇中理由當然 值得大家好好的來思考和理解,於是再能透過談論生與死,不同的角度來審視這樣的 行為。本章共分為二節,分別為:第一節,冒險遊憩的相關研究,第二節,關於登山 的運動經驗。. 第一節. 冒險遊憩的相關研究. 一、 冒險遊憩的定義 (一) 牛津辭典裡的定義(adventure)是指「不尋常的、有刺激性或危險的經歷」,另 外也是「在有危險或承擔風險的情況下所感受到的刺激感受」 (Brown, 1993)。 (二) 冒險遊憩(adventure recreation)或(risk recreation),也可用冒險觀光(adventure tourism) 、 戶 外 冒 險 (outdoor adventure adventure) 或 稱 冒 險 活 動 (adventure activity),與一般的遊憩活動並不相同,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特徵 是參與者帶著開拓者的精神,實際身處險境,並且藉由身體力行的努力付出, 和冒險與刺激性的活動,盡情體驗並且感受新環境 (交通部觀光局,1997)。 10.

(19) (三) Hall (1992) 定義冒險觀光為一種多樣化的商業觀光活動,通常指參與者離開 自家附近的區域,去從事一種與自然環境的互動,而這些環境通常具備有風 險的要素,參與的結果則來自於實際參與、外在環境以優參與者體驗管理之 間的交互影響。 (四) Priest (1992) 研究冒險遊憩者的心理狀態,認為他們挑戰自然的體驗,主要是 來自於危險情境和個人能力之間的互動,而冒險遊憩之所以受到遊客們的喜 愛,主要是因為這些活動能提供參與者遠離日常的規律生活古繁瑣的工作, 帶給他們不同的體驗,進而在這些緊張又刺激的活動中獲得樂趣。 (五) Ewert 則定義冒險遊憩為一種能啟發自我的遊憩活動,這些活動一般意味著與 外在的環境有緊密的互動,而這樣的環境中包含了實際的風險或危險,至於 參與的結果則會隨著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帶來不同的感受 (Ewert & Hollenhorst, 1989, 1994)。 (六) 國內學者則將冒險遊憩定義為遊客以休閒或旅遊目的,暫時離開自家範圍或 居住的地區,出外去參與具有冒險性質的身體性活動,這些活動都發生於野 外或大自然的環境之中,參與的過程則具有風險,而且需要具備個別的勝任 能力(張孝銘、高俊雄,2006)。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我們可以定義冒險遊憩是參與者在自然環境之中,從事具 有冒險性或帶有風險的遊憩活動,這類活動必需具備某些足以克服風險的特殊技能, 而且活動的內容迥異於一般的遊憩行為,透過這樣的特殊技巧和體力付出,參與者除 了獲得緊張、刺激的心理感受之外,還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征服感與成就感,充分滿足 參與者的冒險遊憩體驗。 二、 冒險遊憩的相關研究 冒險遊憩的研究起源於 20 世紀的歐美地區,但相關的行為可說早在幾百年前就已 經開始有明顯的紀錄和記載。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尋寶行動、宗教的傳佈、或是 為了拓展王國的疆域,甚至早在 17 世紀的「黃金世代」之前,帶有這種性質的冒險行 11.

(20) 動就已經所在多有。在這期間的冒險行動,除了航海還有登山、深入未開發的領域去 探險。儘管主要目的不是涉險,但活動的領域卻具有相當高的危險性 (Roberts, 1985)。 1940 年代,戶外遊憩針對治療以及教育領域開始有較深度的發展與著墨,漸漸衍伸至 Outward Bound 外展教育的發展,至此,冒險遊憩開始分為三個面向的發展,分別是 治療、教育以及遊憩 (Ewert & Galloway, 2001)。 (一) Loewenstein (1999) 根據邊沁(Bentham)功利主義的理論,自經濟學的效益理論 出發,整理登山的相關文獻來分析冒險遠征的動機,試圖建立可用來解釋這 些人冒著生命危險登山的實用理論,但是在這些文獻中,觸目所及的盡是充 滿悲情的悲慘攀登紀錄(The Miseries of Mountaineering)。因為在這些文獻裡 頭,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不是高山的壯麗和美好,反而是極為酷寒的極地環境、 而在這種環境中,經常伴隨著凍瘡、雪盲、失眠還有高山症等飢寒交迫、乃 至於精疲力竭的身體狀況、不只隨時可能會失去四肢,甚至會造成死亡的悲 慘結果。在此之中,個人經常感受到的,除了極度的飢渴、還有讓人畏懼的 孤寂。他分析出四個可能的動機,第一是自我標記(Self-Signaling),他指出人 們攀登高山,有許多時候純粹是為了博取名譽、聲望以其他人的尊敬態度, 為了被讚揚與歌頌,許多的攀登計畫更鎖定人家未曾攀爬的高山或是全新的 路徑,都是期待建立個人的地位。第二點是實現目標(Goal Completion),因為 名望、自我評價和統治力的期望有時成為帶著人們上山的一種驅動力,但是 當現實環境變得更為嚴峻與惡化時,則要靠其他的因素使人們繼續留在山上 撐過這一切,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滿足人們需求的自我實現。第三點 是人們對掌控環境的期望(Mastery),這種期望結合了幾個特定的動機,包括 了自我尊重、自我推薦、活動中的全神貫注、減輕家庭生活中的負擔和複雜 性。第四點則是生命的意義(Meaning),許多登山家因為在攀登的過程中,遭 逢接近死亡的經驗、對生命的威脅甚至是失去部分的身體器官,這些置之死 地而後生的經驗,不只讓他們對生命產生了新的認知與理解,也找到生命真 12.

(21) 正的意義。 (二) Weber (2001) 從認知心理學出發,不同意過去認為,冒險遊憩的主要經驗來 自個人能耐與風險間的交互作用而產生。他認為最主要的差別是因為個別參 與者因為之前遊憩經驗的不同,而造成對遊憩需求的不同認知。並且建議以 質性的研究來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而且他認為流暢體驗的特徵能夠相當 程度詮釋參與者的體驗過程。流暢體驗包括了挑戰與個人技巧的一致性、個 人意識能融合行動,擁有明確的目標、非義務性的回饋、專注於所面對的考 驗當中、掌控感、失去自我的意識,時間上的轉變以及自發性的體驗。 (三) Buckley (2012) 從心理學的角度,認為突如其來的強烈情感(Rush),是技能需 求類型的冒險遊憩的一個主要動機。從社會科學的觀點來看,冒險遊憩的參 與者有意識的投資和花費時間與金錢來從事遊憩的內容,卻不求物質上的回 饋或獲取。因為這帶給他們心理上的洞察或理解,足以取代物質上的商品或 物質。Buckley 是學界中首位試圖要將這種抽象概念正式化,並且加以描述、 介紹和說明的人。他認為這種強烈情感(Rush)是一種不尋常的經驗,包括了強 烈的心理集中與專注,生理上的協調,加上腎上腺素的分泌,所帶來的一種 情緒上的感知。相當接近許多作家所闡述冒險遊憩的經驗。在此之前,參與 商業化冒險遊憩行程中的顧客已經大部分能普遍理解和接受這個概念。過去 大多在民族誌或自我民族誌中可看見作者闡述這樣的感覺。經過深度訪談、 錄音紀錄、還有內容分析,將參與者所闡述的要素切割到不可再細分的最小 意義單元,再來檢視這些因子所預示的內涵。透過這些因子,能找出一些不 尋常的元素,並且試著向讀者們傳達那些他們從不曾體驗過而且無法描述的 經驗。藉由這樣的方式,有別於傳統學院派的條理化,而是以類似小說或電 影劇本的方式來呈現。 (四) Ewert, Gilbertson, Luo, 與 Voight (2013) 針對六年中,801 位參與攀岩、激流 獨木舟、海洋獨木舟和輕艇活動的成員進行調查。藉由問卷,他將冒險遊憩 13.

(22) 十四個不同的動機變項,區分為社會環境、刺激尋求以及自我形象的三大類 別,最後整理出一個包含有多元因素的動機結構。透過生理和挑戰的參與能 滿足刺激的尋求,但通常在社會環境的支持下,不論是內在或投射於外,都 能提供給參與者一個獨特的意象。並非所有人從事冒險遊憩都是為了相同的 理由,所以如果要以現代人的語彙來回應 Mallory 的答案“Because it’s there”, 應該要改成“It depends”因為不同的活動,不同的狀態,都會因為個別的參與 者、特定的冒險遊憩內容以及個人參與後獲得的經驗層級而有不同的感受與 體會結果。 現今遠征高峰的挑戰,即便是地表最高的聖母峰,也有商業團隊的組成。只要登 山者花錢,這些負責的探險或登山公司,便會想盡辦法把客戶送上山頂。使得過去攻 頂挑戰的英雄行徑,也蒙上商業色彩,成為一種風險很高的冒險遊憩行為。撇除聖母 峰這種極端地形,這類冒險遊憩行為格外具有吸引力。因為山地是既粗糙又原始的原 生地形,不但有自然的天候變化,也有各種不同地形潛在的危險因子。而在這樣崎嶇 不平的山地區域中,能提供各種不同的遊憩形態來分別進行。也提供各種真實或象徵 性的冒險環境,而整個參與的過程中,讓參與者暴露在極端自然的環境之下,鬆落的 石塊,陡峭的地形,使得山岳遊憩原本就具有風險和危險,但就是這種不確定性和潛 在傷害的可能性,更帶給尋求挑戰和冒險的參與者興奮的感覺,這是有別於一般遊憩 的旅遊方式,是參與者在經過深思熟慮後追求冒險與未知結果的一種遊憩行為。這些 活動都需要具備特定的技術、技能,而且當參與者在戶外來進行這類的活動時,有可 能對個人身體健康或是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而在攀登的過程中,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和 獲得的感受各自不同,有的尋求登頂的快感和控制感,有的為了享受美景,還有的則 享受在參與過程中的各種身、心的細微感受。如同 Buckley 所說的,像是(rush)這樣情 緒上的體驗,參與者可以明顯感知,但要傳達給更多人瞭解,則需要透過更深入的去 分析文本中的意義,再透過轉化的形式,比如小說,或是故事,讓更多人能夠瞭解。 Loewenstein 所描述遠征時的悲慘狀況,但就是在遭逢生死關頭的危難狀況之下,往往 14.

(23) 讓登山者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而這些結果或感受,都無法藉由量化的表格填答來呈 現,走向敘說,讓登山者講出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故事,才是讓這些情緒和感知,讓 普羅大眾能明白和瞭解的一種方法。. 第二節. 關於登山的運動經驗. 一、 遊戲與人生 由荷蘭文史學家胡伊青加 Johan Huizinga (1938) 著有《遊戲人》一書,他認為遊 戲是人類存在與行為最本的屬性和範疇,他特別從歷史、文化、宗教、心理、語言等 面向深入探究,從而提出「人是遊戲者」以及「文明是在遊戲中並且作為遊戲而產生 和發展出來」這兩個結論。與過去強調人性理解上的理性主義思維大相逕庭,並且特 別強調人類遊戲的本質與遊素的各種因素對文明的影響和重要性。黛安艾克曼 Diane Ackerman (1999)在她的《心靈深戲》(Deep play)中曾引述 Johan Huizinga 的話,認為 戲是在某個限度的時間和空間內,依序且按規則進行的活動,非屬必要,亦不合功利。 遊戲的情緒是欣喜熱烈的,並且配合神聖或歡樂的場合。隨行動而來的是意氣飛揚和 緊張刺激。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一生中,有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戲」的境界, 下課放學的休閒時間是戲,正經工作的空檔是戲,甚至和家人相聚、談天說笑也是戲 的一部分。在整個文明演進的過程中,都是在遊戲因素的帶領下逐步發展。 法國學者凱漥(Roger Caillois)認為,所有相同或不同的遊戲都可以透過主導者的態 度來加以分類,並且將各種不同的遊戲歸類為競爭性的遊戲、機運性的遊戲、模仿性 的遊戲以及暈眩性的遊戲四個範疇 (Barash, 1961)。舉凡在公平的環境下,一對一、多 對多,按照競賽規則,憑藉著專注、訓練、意志和求勝的決心互相較量,都屬於是競 爭性的遊戲。另一種像是猜拳、博奕、彩券、擲骰子這些的遊戲,一樣處於公平的前 提,但結果並非參與者可控制或影響的,只能靜待結果的出現,則屬於是機運性的遊 戲。另外一種遊戲,不與他人競爭或較量,純粹沈浸在個人想像的世界與環境中,例. 15.

(24) 如小孩子的家家酒、嘉年華會的表演或是戲劇等等,屬於模仿性的遊戲。最後一類, 在遊戲之中,遊戲者靠著製造出知覺的失衡,體驗當下那種失魂、緊張、痙戀和狂喜 的感受,例如小孩子盪鞦遷、玩雲霄飛車、高山滑雪、攀爬岩壁或是挑戰高海拔巨峰 等等一切,則都屬於暈眩性的遊戲。劉一民 (2005) 從文獻中整理出了八個遊戲的特 徵,分別要是:(一)自由的。(二)非日常性的。(三)規則和秩序。(四)嚴肅的。(五)虛構 的。(六)不確定的。(七)非生產性的。(八)有樂趣。 二、 遊戲與深戲 遊戲之中,還有一種深戲,深戲是屬於「超驗的遊戲」(transcendent play),這不 只是像孩童般純粹的天真浪漫的玩耍或喜樂,而是屬於成人世界中的一個特殊層面, 一種極度的人性。Diane Ackerman 也提到,深戲就是達到狂喜的遊戲形式,不只齊備 所有遊戲的要素和元件,更重要的是,在深戲的過程中,人們所獲得的是強烈和超驗 的極致感覺,是臻至巔峰般的神奇體驗。一般的遊戲,不容易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有 些活動卻很容易達到這個層級,觸及這塊領域,像是藝術、宗教、冒險,還有某些類 形的運動,在偏遠、較安靜的環境之中,例如水肺潛水、跳傘、登山等等。在此,登 山不只和遊戲產生了連結,而且是和超驗的深戲產生了連結。因此,透過遊戲的角度, 登山是個人尋求一種特殊的經驗感受,不唯獨是為了體驗登頂的暢快感受,更可能是 為了享受在登山的過程中,心靈上所獲得的特別體驗。至於一般遊戲和深戲的差別, 在於深戲能帶給生命截然不同的體會和感受。 「一般的遊戲有多種形式、多種目的,但 只是為遊戲而遊戲;如果遊戲成為你生命的重心,為你帶來欣喜若狂的感受,那麼它 就成了深戲。」(莊安琪,2000,頁 49)。從這個角度來看,登山是一種遊戲,但攀登 八千米巨峰,不再是一般日常的小遊戲,而是必需要全身投入,全神貫注去參與的深 戲,也因此,更容易在整個過程中,體會到強烈的超驗知覺,領會到那臻至巔峰的神 奇感覺。 Noyes 與 Kletti(1972)在探討與墜落有關的瀕死經驗時,翻譯了瑞士地質學家海姆 (Heim)在 1892 年發表過的探討瀕死經驗的論文 Remarks on fatal falls,Heim 針對在阿 16.

(25) 爾卑斯山區發生墜落意外而僥倖救回一命的登山客、在戰事中受傷的士兵、或者發生 意外從高處墜落的人進行訪談,儘管這些人都身受重創,但最終都撿回一命,不但從 鬼門關前被救了回來,也從而提供了不少關於死亡前最後一刻時身心靈所感所知的最 真實資料。而這些垂死之人所感受到的心理狀態,竟然有絕大多數都十分類似。 出人意料之外的,這些人並不感傷,沒有焦慮,也沒有絕望,甚至感受不到肢體 軀幹的疼痛。他們的意識清楚十分清楚,在那當下,心理上的反應快如閃電,心智上 思緒的反應則加快了百倍之多。對於事件的因果,在那瞬間一下子清楚無比。彷彿片 刻就完全看透。他們的心中毫不疑惑,時間流在那一刻變得無比巨大,整個人的行動 似乎快如閃電,能做出任何精準的判斷。撇開身上的嚴重傷勢,但這一切敘述,卻像 是人一輩子追求的最完美境界,思緒清明,動作敏捷,判斷精準,而且又感覺不到痛 楚,那不是許多人一輩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嗎?可惜這些都是受訪者在瀕死的那一刻才 能感受到的完美心境,而沒有辦法時時保持這樣的超完美狀態。一旦人們曾經歷過這 樣的體驗,那對於人生的體驗與視野肯定往上又走了一層,體驗到更不同的新的生命。 三、 運動經驗與登山 劉一民 (2005) 曾指出,近四十年來的運動哲學研究,由於受到現象學、存在主義 及詮釋學等歐陸的哲學傳統影響,對於人們運動經驗的反思、描述以及解釋都有濃厚 的興趣。一度在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從哲學角度深入來研究,追求超凡入聖的優異運動 經驗,享受那特殊美好的片刻時光。例如最優運動經驗 (劉一民,1995)、運動無我經 驗 (顧兆臺,1989)、運動的神祕經驗研究 (曾俊華,1990) 等。這些研究所凸顯與展 示的,是運動經驗中一些超日常的體驗,超越一般運動經驗的嶄新世界,並且透過學 術研究,將這些運動場域上的特殊經驗,透過具體的內容來呈現,不只讓運動事主, 同時也要讓一般人者能看見運動經驗美好的這一個美向。於是經由轉化成文字的具體 敘述,分門別類,把這些強烈的幸福感、狂喜、專注、超我等特殊的情感體會,分別 歸納,來做為區別的標準 (劉一民,2005,頁 147-148)。 儘管有許多優美的文詞,紀錄下運動場上的種種最美最好瞬間。但切莫忘記,運 17.

(26) 動場上還有更多痛苦的時刻,讓人咬牙苦撐,拚了命的去挑戰, 「快樂」的另一面,必 然存在著無可抹滅的「痛苦」 。在重要的關鍵比賽中落敗,那是心裡的痛楚,運動的過 程中,嚴格的訓練,操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那是身體的痛苦,又或者技擊性的項目, 拳擊、跆拳道,在比賽的過程中,忍受對方的揮擊、幾乎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場上比賽, 受傷與痛苦可說是無法避免的過程,石明宗 (2004) 在回顧個人山難的過程中,用「苦 痛」來描寫痛苦(pain)和受苦(suffering). 而且他認為,「受苦不僅是自己山難時的一段 特別經驗,受苦也是運動世界中每天發生,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苦行主義者的 受苦行為,更被視為個人接近上帝的途徑,具有強烈的宗教意味」 (石明宗,2004, 頁 80)。再以登山為例,不論是臺灣最高峰的玉山,或是世界最高的聖母峰,攀爬的 過程是一天和一星期的差別,但在登頂之前,同樣會歷經讓人難受的痛苦過程。在玉 山前,是漫長的之字路和陡峭的碎石坡,在將近四千公尺的海拔高度,空氣中的含氧 量是海平面的 70%左右,呼吸起來要費力得多,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到成功攻頂,這 一切的代價也拋到九宵雲外。攀登聖母峰就是把這樣的痛苦放大數十倍,在攝氏零下 四、五十度的氣溫中,在空氣濃度只有海平面 30%的高海拔,手拿冰斧腳踩冰爪,一 步一步、一吋一吋的往上爬,又冷、又累、又喘不過氣。在這樣嚴酷的考驗下,對身 體更是無比的折磨。 「雖然有些教人喪氣的死亡事件,但這個登山季節卻有更多的人報 名登頂,每人支付七萬美元的費用,心知四個人中就會有一人死亡,就算倖存,也可 能因凍傷而少了鼻子、掉了耳朵,或是失去雙手,一輩子都面臨傷心的回憶和恐怖的 夢魘。即使他們全身而退,未來的世界也將在登峰造極的豐功偉業對照之下,顯得平 淡無奇。毛骨悚然的震顫本就是由平凡始,以平凡終」 (莊安琪, 2000, 頁 108)。冒著 生命危險,經歷著這無以名狀的苦痛來挑戰高山,為的就是這一個過程,成功登頂固 然可喜,就算沒有登頂,那這一路上的種種經歷,也會為個人生命留下永難抹去的印 記,帶給人全新的生活。 運動經驗具有妙不可言的神奇感受,能夠觸動到人們的內心深處,讓從事運動的 人進入到無我或是忘我的境界,也只有能沈浸在運動世界裡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這 18.

(27) 種難以形容的吸引力。運動是透過身體的能力,去挑戰極限,也是一種結合了身、心、 靈多位一體的極致展現,最能表達出對人類對於卓越的嚮往和追尋。林秀珍 (2010) 認 為個人的運動經驗就是經過體能與技術的突破,加上意志力的堅持不懈,為通往自我 超越的卓越之道。而在這整個追求卓越的過程中,身體是唯一的媒介,也透過身體的 感知,與心理的改變和體悟,開啟生命的體驗與存在的知覺,是一種莊嚴神聖的心靈 之旅。近年來西方也開始有這樣的趨勢,經由運動時的內在心靈為主題,去探究運動 對生命的存在和超越的相關聯性。 四、 運動與生死 當登山者來到海拔高度八千米以上的「死亡地域」 ,可說是已經與死亡緊緊相伴而 行,沿途常可見到挑戰攻頂失敗或來不及下撤的登山前輩,命喪於登頂的路徑旁,就 這樣曝晒在高海拔無情的太陽之下,在冰河或岩地上,慢慢地風乾、脫水,成為一具 具乾屍,也為整個登頂和下撤過程中增添了不少觸動人心的特殊感受。死亡是人的一 生中最難以解釋,也最無以迴避的事。因為有「生」的無限性,更加突顯了「死」的 有限性,可偏偏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出生來到人世間,就躲不過死亡到那的那一日, 有的是年少早夭,有的生當青壯卻因意外或疾病而辭世,也有的,則是得享高壽,年 歲近百,壽終而正寢。但在臺灣人的傳統中,鮮少公開而大方的談論生命議題。一般 我們透過三種途徑去感知到「死」這件事。一是不相關的任意他人,從新聞媒體或報 章雜誌,從街巷裡的雜談,到聽人述說的不認識的人之死甚至是路邊經過的靈堂,路 上奏響著鼓聲號角,一路上哀哀戚戚的出殯車隊,都是屬於這種他人之死。第二種是 相識之人,也許是親戚,也許是朋友。因為和我們自身之間有感情或比較親近的關係, 除了知曉那個生命的逝去,也會帶給我們相當強烈對死亡的恐懼和理解,那個熟悉的 身影,再也不會出現,再也無法和我們有任何的互動,有遺憾,有傷心難過,更帶來 對死亡的恐懼。第三則是自我之死,當這一天的到來,無論你愛與不愛,怕或不怕, 在此刻到來之後,活生生的身軀將轉趨僵硬,身體的溫度漸漸冰涼,而後停止所有的 新陳代謝,代之以腐爛消解 (石明宗,2004)。透過這些觀點和角度,我們對死有一種 19.

(28) 概念,但生和死之間,又是如何的相關,從過去學者的看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 生與死完全斷開,各為主體。二是有生就有死,為了死的結果,而有了誕生。三則是 生與死合為一體,每一個死同時也是另一個生。茲分述如下: (一) 生-. -死. 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說:「未知生,焉知死」,這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無法 充分瞭解死亡後的世界,因為無知與無識,所以內心害怕,於是抱持著逃避的態 度,用鄉愿的心態去看待死亡這件事,於是,生於死變成斷開的兩碼子事,毫不 相關,毫不相連。 (二) 生──>死 這個角度,認為有生,是為了死。生就是為了死亡而產生。就算人們不想談, 不願意談,甚至逃避死亡,也終究躲不過死神的召喚。哲學家海德格就說過:人 是一個「朝向死亡的存在」!「生命與死亡彼此蘊含,生是一個有死的生,死亡 是使生命可能的先驗條件:即它使有死之生可能。 生命是朝向死亡步進的,有人是緩步而走,有的卻是箭步速行,但不論是誰, 都逃不過這一個終點。因為在踏上生命旅程的第一刻鐘起,就已經預告了死亡的 終極結果,於是,一切的活動內容都受那等在前方的死亡結果而有所影響,為了 那不確知何時會來的結果,因為無常,所以我們提醒著自己或每一個人,要珍惜 每一個當下,珍惜這可貴的生命。 (三) 生───死 生與死一體而無法分離。因為你每一個片刻都在改變,有種東西從你溜出, 有某種東西進入你的存在。每一個片刻都是一個生,同時也是一個死,你就在這 兩岸之間流動--生和死。只是因為有生和死,所以你的生命之流才有可能,它每 一個片刻都在發生」 ,從這個角度來看,因為生命是不斷向前流動的,過去的,就 如同已經死去的,再也回復不了,像每個人的童年,過去了,便不再重來,也能 用逝去的童年來形容,於是童年死了,才有青春期的誕生。死和生緊緊相連,每 20.

(29) 個死的同時,新的生也在同時誕生,所以一方面是生生不息地不斷向前,但也不 斷地向死去的歷史揮手道別,這和將生死斷開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但也提供了 另一種思考的邏輯觀,讓我們解讀生與死的意義 (石明宗,2004)。透過這三種角 度,我們在談論生死之間的關係時,不同的思考方式,用截然不同的角度看看待 生命的存有,所做所為的一切,也因之而有不同的解釋與說明。 運動是人生的經驗之一,卻又獨立於一般的人生經驗之外,透過質面生死的眼光 來看待運動,則可以讓我們有更全面的角度來觀察運動,認識運動;透過對於運動經 驗的反思和探究,我們得以昇華自我的生命 (周育萍、劉一民,1997)。運動的過程中 我們有許多切身的真實體驗,跑步時揮臂踏步的觸地感,游泳泅水時伸臂入水抓水推 水的真實感觸,甚或是嗆水時口鼻氣管入水帶來的痛苦感覺,都是真實的體驗。但生 命中的死亡體驗,迄今我們無法真實感知;只能透過觀察已經過世的個體,從外在來 瞭解。生命的死亡,我們無從體會,不過運動的死亡,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劉一民 (2005) 曾經透過對運動員對自己運動生命的述說,經由整體-內容、整體-形式的敘說分析, 去探究運動員的運動生命。可以明顯覺查出在某此情狀之下,運動生命畫下句點的悲 嘆。也許和升學主義、文憑主義有所相關,也許是因為個人缺乏了目標的追求,或是 失去了追求成就的動力,有的則是會因為運動傷害而終結了可能成就神聖的運動生 命,從這個角度來看,運動生命的死亡,是能被確實感受到的。 將運動與死亡聯結在一起,那是種既鮮明而又強烈的深刻印象。在前往聖母峰攻 頂的路程中,進入到死亡地域的範圍裡,路旁可看見許多不幸失去生命的登山前輩, 在那樣的低溫與風雪之中,屍體不會腐爛,就這樣被冰存在零下數十度的冷凍庫之中, 在低壓低氧的惡劣環境之下,又不斷與生離死別有著如此鮮明的接觸與刺激,不斷地 強化著這類的死亡經驗,彷彿不時在生死之間徘徊,不禁教人提心吊膽。登山者的死 亡體驗,是最為真實而且最為漫長的,1996 年的聖母峰大山難,當時的一位紐西蘭登 山嚮導 Rob Hall 霍爾,第五度完成聖母峰攻頂,但是在下撤途中碰上大風雪,在沒有 遮蔽的情況下,在嚴寒的暴雪天候中,撐不過致命的一天。但在那時,他還透過基地 21.

(30) 營的夥伴們,以衛星電話聯繫他懷了身孕的老婆簡 Jan Arnold,並且在空中留下他最 後的遺言「我愛你,好好睡,親愛的,請不要太擔憂」 (宋碧雲,2014,頁 250) 在講 完這短短的句子後,靜默的無線電那頭不再有任何訊息,等到隔天,風雪停歇,等到 搜救人員終於來到霍爾受困的地方,找到的已經是他冰冷的屍體,那一個晝夜,包括 了所有團隊的工作人員,還有包括霍爾自己,都深深感受到死亡的一步步逼近,直到 最後,死亡之神終於牽起他冰冷的手,將他帶離這個世界。從這個角度而言,登山冒 險所歷經的死亡體驗,是慢慢到來,直到你再無力抗拒,隨他而去。 曾經登上過聖母峰的諸位臺灣山友,參透了死亡的可能性後,沒有恐懼,仍然繼 續勇往直前。在登山的過程中面對死亡的威脅,但他們展開了「朝向死亡的自由」達 致存有的整體,並從而開創了一個實存義意的生命 (周育萍、劉一民,1997)。因為體 悟了死亡,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 登山的人喜愛攀登高山,不是抱了必死的決心而奔赴死亡,而是在做好萬全的準 備下,對死亡有理解與準備的情況下,向著山林出發。每次的啟程,都做好告別的準 備,這是向過去自我的告別,也可能是對此塵世的告別,整個過程中,死亡的可能性 不斷的衝擊著登山者,於是在心中早有體悟與預知的情況下,將對死亡的恐懼轉為力 量,來突破重重險阻,置死而後生,這是登山運動和生死之間的關聯性 (林易潔,2014)。. 第三節. 小結.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女性登山家「江仔」她與山的故事,以及兩度攀登聖母峰, 完成七頂峰挑戰後對她人生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整理過去相關的研究,起初登山被視 為遊憩的一種類型,然而當登山不只是純粹的運動,而是帶有冒險性質時,已然跨進 「冒險遊憩」的領域,學者對此的研究也愈發多元,例如 Loewenstein 參考 Bentham 功利主義,自效益理論出發,歸納出這些冒險登山的人們可能為了世俗的名聲、滿足 自我的渴望、追尋自我實現以及追尋生命的意義等目標而不惜豁出去,冒死一搏。 Weber 則從認知心理學出發,建議以質性的研究來深入探討人們冒著生命危險去登山 22.

(31) 的心理因素。B uckly 則認為 Rush 這種強烈的情感是這類冒險遊憩活動的主要動機, 因為參與者希望藉由參與的過程中,獲得內心的洞察或理解,這種抽象的報酬,無法 數據化或簡單的呈現,也建議要以深度訪談、內容分析,去分離出內在的元素,讓一 般沒有參與過的人能夠理解。整理來看,以冒險遊憩的角度來看,這種冒著生命危險 挑戰巨峰的行為,已經不是問卷可以回答的簡單問題,唯有透過質性的、更深入的方 式,才有可能探究出個人心中的真正想法,抑或是深藏其中的動機或渴望。 從運動的經驗來看登山,有學者從遊戲的角度切入,冒著生命危險攀登高峰,那 不只是遊戲的一種,更以「深戲」來形容攻頂的過程,尤其是置身於那偏遠、安靜的 環境中,全部的身心靈投入,全神貫注的參與,更容易體會到強烈的超驗知覺,體悟 到臻至巔峰的神妙體驗。運動哲學闡釋那些超凡入聖的優異運動經驗,也能夠用於觛 釋登山給人帶來的非凡感受,藉由哲學的角度去研究,訴諸文字的具體內容,讓人感 受這些強烈的幸福感、狂喜、專注以及超我的情感。從心靈出發,去探究運動對生命 的存在和超越的關聯性。然而在有可能死亡的大前提下,生與死的問題既閃不掉,也 緅不開,但就是頂著這麼大的壓力,毅然決然往前走,繼續的往上爬,在這樣的過程 中,這些挑戰極峰的登山家把生命的韌性發揮到極致,在那八千米的死亡地帶中掙扎 求生,成功登頂而平安下撤的人,帶著榮耀凱旋歸來成為英雄受人讚頌,但即便是那 些失敗而將性命葬送山巔的人,也同樣留下一篇篇令人難以忘懷的山岳故事。 從冒險遊憩一直到哲學裡的生與死,這些年來,對於登山的研究可說是跨遍各個 不同領域。而我的這篇論文,藉由對「江仔」這位女性登山家的訪談,透過質性的記 錄和深入分析其中涵藏的意義,希望從「江仔」與山的第一次接觸開始,到她開始喜 歡爬山、努力爬山,再到她兩度登上聖母峰、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七頂峰挑戰, 直到現在,經由這些特殊的生命歷練,找出「山」對於她的影響,試著去挖掘更深層 更內心的意義,然後和她共同譜寫出這篇屬於她與山的生命故事。. 23.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書寫. 本研究想要瞭解二度完成聖母峰挑戰的女性登山家「江仔」敘說她與山的故事, 以及兩度攀登聖母峰,完成七頂峰挑戰如此特別的生命經驗,以及凱旋歸來後對她人 生帶來的改變與影響。基於研究目的,我採用質化研究中的「敘說探究」(narrative inquiry)方式來進行。本章分別針對本研究為何採取敘說探究研究法加以說明,另外介 紹本研究的參與者「江仔」以及我本人。資料的蒐集方式,如何進行敘事的書寫以及 本研究的信賴度和研究倫理分別加以說明。介紹如何在資料中重新建構以及分析「江 仔」的生命故事還有再詮釋的過程。經由對「江仔」的訪談,以及其他文本資料的蒐 集,從參與者敘說的內容中,抽取、分析、再重組,並且在後面章節中,以說故事的 方式,呈現「江仔」的登山故事,探究「江仔」從山林歸來後的生命新體驗。. 第一節 敘說探究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個統稱,包括許多的研究方法。例如:現象學、批 評理論、符號互動論、建構論、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研究等都稱為質性研究 (黃 光雄,2001)。質性研究相對於量化研究來看,是指關於社會現象的經驗研究,在數量 化的方法之外,著重於社會現象的性質,直接描述以及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敘說 (narrative)又稱為敘事,就是描述或陳述故事或事情。Crabtree 與 Miller (1999) 認為, 敘說研究是一種探究的方法,也是一種質性的研究取向,除了能導引和分析個人的述 說之外,還能讓參與者使用他的語言及文字去描述生活的經驗,就是把敘說和故事做 為詮釋人們行動以及個人生活經驗的媒介,藉由個人的生命經驗來說明事件、行動以 及所遭受到的痛苦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2003)。 由於每個人成長的背景都不一樣,生活的經驗也各不相同,所以如果要瞭解細密 的經驗,量化研究所能呈現的資料必定有所阻隔,過去在「身體意象」的研究中,大 都基於大量施測後回收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反應出來的僅僅是客觀的分類計量,. 24.

(33) 但質性研究所關注的則是社會建構事實的過程,以及在不同的、獨特的文化社會脈絡 下的經驗與闡釋 (胡幼慧、姚美華,1996)。自從 Riessman (1993) 的《敘說分析》 (Narrative Analysis) 一書問世後,對教育與心理學相關領域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到了 2003 年,由王勇智、鄧明宇翻譯為中文本在臺灣出版後,關於敘說的書籍在臺灣也一 本接著一本上市,同年,蔡敏玲教授和她的同儕余曉雯 (2003) 也翻譯了 Jean Clandinin 與 Michael Connelly (2000) 的書《敘說探究》(Narrative Inquiry),這兩本書在臺灣學 界激起很大的迴響,像是投下一塊大石頭到池子裡,波瀾不止,掀起一個又一個漣漪, 而且不只是教育界和心理學界受到激蕩,就連體育和運動研究領域也深受震撼。之後 Clandinin 在 2006 年又編撰了《敘說探究大全》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敘說 方法被稱為方法學的一種,影響力無遠弗屆,敘說分析對於認同的發展具有深厚的影 響 甚至對於個體的後續行為也能找到解釋。運動心理學也利用敘說分析來研究運動員 自我認同的形成與發展,還有教練跟運動員的經驗探討 (高麗娟、黃光獻,2014)。敘 說是利用故事來描述人類經驗以及行動的探究方式,透過人們敘說的故事,為生活賦 予意義。如同 David Carr 所說的「我們在生活中敘說,也在敘說中生活」 (朱儀羚、 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2006,頁 94)。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江仔」,是一位女性登山家。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江 仔」敘說她與山的故事,以及兩度攀登聖母峰,完成七頂峰挑戰如此特別的生命經驗, 以及凱旋歸來後對她人生帶來的改變與影響。余德慧 (2003,頁 191) 在《生命史學》 中提到「人與人之間如同許多玻璃珠一般相互映照著,我們常藉由別人的觀點來看自 己,同時也根據自身的經驗來瞭解他人」 ,這可以拿來解釋人類的經驗彼此之間有些共 通性,而且可以相互輝映出生命的美麗色彩。從我們的角度去瞭解別人,同時也透過 這樣的映照,我們更能瞭解自己。 透過敘說屬於自己的故事,除了讓別人瞭解自己,另一方面,也讓自己能更瞭解 自己,余德慧 (2003,頁 218) 也提到,人活在直接經驗的知覺世界中,但這樣子的經 驗往往是流於模糊或是零碎片斷的。唯有藉由語言文字的呈現,我們才能逐漸理解這 25.

(34) 些經驗。人的生命感也一樣,是難以直接指認且形狀模糊的, 「只有藉著敘說自身的故 事,人才得以理解自身。人從暗處走來,憑藉著故事之光,才看得見自己」 。生命的時 鐘不停留的往前走,人也不斷的前進,但所有過去的人、事、物,無法重複的出現在 下一個時間點。當人們說出「記得」的往事或經驗,並不是重現往事當時的樣貌,也 不是支字片語的去組成不相干的「事實」 ,而是在理解思考之後,把這些經驗放置在一 個可以理解的思緒脈絡之下,讓彼此間的關係得以呈現。因此我們可以說,敘說不但 是說故事,同時還是藉由這樣子的過程,我們能對自己的過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敘說研究中,沒有所謂的「絕對真實」 。敘說研究以說故事的形式來呈現,一方面是指 敘說者的敘事內容,另一個方面則是指我們對於故事的隱喻,在特定的脈絡下建構文 本,並且要保持客觀的角度去描述、去詮釋,這就是敘說研究。敘說分析是以故事本 身做為研究的對象,在訪談的過程中,針對經驗的時序賦予意義,才得以展現生命的 意義。當一個人述說過往的經驗時,他成為了一個述說者,所有的過去在個人歷史背 景中,原本是模糊不清的、一團迷霧的。憑藉著用來述說的語言和故事的秩序和結構, 使得「過去」被轉換到「可想」的論述空間,於是「人可以不斷地再脈絡化其經驗而 得到不同的意義」(余德慧,2003,頁 263)。敘說者在說故事時,必定會對先前的生命 經驗重新詮釋,並且藉由敘說自我故事的過程,重新整理、反思、體悟,並且和當下 的生命感產生重駐,形成一個觀點。因此我們可以說,敘說是一種再思與再現,也是 一種主觀意識的表達與呈現。.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一、 我的研究對象-「江仔」 (一)為何以她為研究對象 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不同,不需要大量的樣本取樣。因為主要在於深入研究 對象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度的發現與探討,所以相對的樣本數並不多。通常採取 的方法是「立意抽樣」 ,就是根據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為研究問題提供最大量 26.

(35) 資訊的研究對象 (吳芝儀、李奉儒,1995,頁 169)。儘管樣本數少,甚至是只有 一個個案,但若有足夠的深度與代表性,能對少數研究對象進行完整而深入且豐 富的資料蒐集工作,同樣具有代表性,而且研究者可以依照自己的研究目的或研 究興趣去選擇特定的樣本。本研究中,我只取樣單一的一個研究對象「江仔」 。並 且專注於她個人與山的故事,進而探索她生命故事中的關鍵人、事、物,對她造 成的影響,以及要更進一步的去詮釋,完成其他研究法無法完成的深度探索。 (二)「江仔」和山的故事 雖然從小住在臺灣東北角的雙溪,四面都有山圍繞,但幼年時期的「江仔」 並沒有特別的爬山經驗。從和姐姐到陽明山爬山,才算是她記憶中第一次開始「登 山」 。但隨著參加救國團的活動,開始參加縱走行程、開始登山臺灣的百岳。等到 開始加入民間的登山社團,成為登山嚮導後,登山不但成為「江仔」的工作,也 讓她有機會參與海外遠征聖母峰的訓練和長征,也才有後續二度登山聖母峰,以 及成為臺灣第一位完成七頂峰挑戰的女性登山英雄。有關「江仔」的生涯大事紀, 整理如以下簡表: 表1. 江仔的生涯大事紀 江仔的生涯大事紀. 時間(西元年)/年齡. 出生在台北縣雙溪鄉. 1971/出生. 雙溪國小校運會五年級二百公尺金牌. 1982/11 歲. 就讀育達高職/開始打工、半工半讀,第一次登山. 1986/15 歲. 高二時參加自強活動,展開登山生涯. 1987/16 歲. 費時兩個月,成功由北側登頂聖母峰(05/12). 1995/24 歲. 考上嘉義農專植保科/登山用品店半工半讀. 1996/25 歲. 開始擔任登山嚮導,帶團登山之外也和朋友一起爬山. 1999/28 歲. 就讀嘉義大學森林系. 2000/29 歲. 嘉義大學森林系畢業/臺大山地農場(梅峰)生態解說員. 2002/31 歲. 玉山國家公園第一位女性巡山員. 2005/34 歲 (續下頁). 27.

(36) 表1. 江仔的生涯大事紀 (續) 江仔的生涯大事紀. 時間(西元年)/年齡. 考取嘉義大學林森林所碩士班 獲選成為歐都納七頂峰挑戰隊成員. 2006/35 歲. 登頂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峰(08/05) 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10/08) 登頂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02/19) (在海拔 5500 公尺的營地遭逢暴風雪,受困兩天兩夜) 登頂北美洲最高峰第拿里峰(06/19). 2007/36 歲. 登頂大洋洲最高峰卡茲登茲峰(09/09) 登頂南極最高峰文森峰(01/08)個人完成七頂峰挑戰 獲頒體育運動菁英獎. 2008/37 歲. 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獎 由南側登頂亞洲最高峰聖母峰(05/19)完成南北兩側登頂紀錄 獲頒十大傑出青年獎. 2009/38 歲. 獲頒內政部一等獎章 巡迴校園演講,傳播登山教育 遠征布羅德峰,在 7300 公尺的高度決定撤退. 2011/40 歲. 嘉義大學森林所碩士畢業. 2012/41 歲. 考取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班. 2014/43 歲. 考取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系博士班. 2018/47 歲.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二、 我 (一) 我的角色 我和我的研究對象「江仔」,是因為 2006 年採訪七頂峰挑戰隊時,因為工作 上的機會而產生交集,雖然每次的採訪時間都不常,大多是針對工作上的問題提 問與回答,比較少有時間能好好坐下來分享心情,在七頂峰挑戰成功之後,她不 但順利完登七頂峰,更成為臺灣唯一一位兩度登上聖母峰的女英雄。在完成七頂 峰之後,她開始四處演講,除了為了挑戰高峰而受了嚴格而精良的訓練之外,更 看到國內登山教育的不足。因此她不但起身來推廣登山安全教育,也準備籌設臺.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