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透過故事主角「江仔」的敘說,經由她的立場和觀點,我們認識了她的人生觀,

看到了屬於她的世界,在創建登山學校的這條路上,「江仔」不急著在短短的時間裡看 到成效,秉持著「從容不迫」的人生觀,爬山,從容不迫;人生,從容不迫。她覺得 不用急於一時,一步一腳印慢慢的往前走,當一切準備就緒,水到自然渠成,到時信 手捻來就是成功的果實。

一位在過去的臺北縣雙溪鄉出生的小女孩,有著和我們一樣再平凡不過的家庭背 景,但是在她求學的過程中,既要照顧年幼的弟妹弟妹,自己還要半工半讀,這樣的

成長歷程已經比許多人更辛苦,要扛更多的責任。但「江仔」不但把這些角色詮釋演 繹得很好,而且表現出類拔萃,成為箇中的佼佼者,更是全國聞名的著名登山家。雖 然沒聽她提起小時的理想或抱負,但是回憶起小學時的運動會獎牌被父親潑冷水,笑 說又不是奧運金牌。雖然一聽就是玩笑話,但這件事一直留在「江仔」的腦海中,雖 然之後她離開一般的運動場越來越遠,但在登山的領域中,卻爬出屬於她自己的一條 康莊大道。尤其是二度站上聖母峰之巔,完成這世界上僅有少數幾人達成的高難度成 就,每當「江仔」在演講時還是會提起這件事,她說,如果登山界也有奧運會,那她 這樣子二度爬上聖母峰,也算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也應該能夠拿下一面屬於她自己的

「奧運金牌」了吧。

「江仔」在 1995 年完成聖母峰的挑戰後,再接再勵在 2009 年完成了世界七頂峰 的挑戰,「江仔」現在並沒有把目標放在另一個高難度的八千米遠征,而是把所有的精 力放在臺灣,藉由行腳校園,進行巡迴演講,講述她爬山的故事,講述她認為應該身 體力行的登山教育。她希望花二十年的時間,把這些內容普及到臺灣各地,等到整個 基礎打好,到時候要成立登山學校,應該就不難了。

閱讀這篇「江仔」的故事,每位不同的讀者都會各自產生對她的認知與瞭解,而 且有可能各不相同,這就是敘說的意義所在。透過敘說,透過這樣的紀錄,雖然每一 篇都是獨一無二專屬於某一個人,但他的經驗和歷程,可以做為下個人的參考。「江仔」

四十多年的生命歷程,在本研究中化為這幾十頁的內容,所講述的其實只是漫長歲月 裡的極小篇幅,但這些內容是她認為具有意義的,深刻而特別留下記憶的部分。也許 再過不久,又有新的想法或更大的成長,也會再有新的篇章接續產生,會繼續產出新 的故事。

本研究以臺灣第一位兩度登上聖母峰的女登山英雄為主角,在故事中既可以看到

「江仔」堅毅不認輸的一面,但也看得到柔軟身段以及心靈脆弱的不同面向。英雄也 會有不為人知的這一面?也會號淘大哭面臨崩潰?但就因為這樣,我才說「江仔」是 個正港的英雄,因為她不是刀槍不入的鋼鐵之軀,而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只因為個性夠堅毅,重新振作的速度更快,有更強大的理想和抱負。所以就算受挫,

也能夠很快的擦乾淚水,重新振作,繼續做對的事,繼續往對的方向走,那才是她之 所以成為英雄的最重要關鍵。從一位半工半讀的小妹到最後成為臺灣第一人而名留青 史,不但要靠好的機緣,最重要的,是自助,還有人助,最終就連老天爺也助了一臂 之力。她在完成二度聖母峰登頂,以及七頂峰的挑戰後,現在傾全力要完成她的另一 個夢想,更進一步要實踐她和天上眾神的約定,用她自己設定的方式來「報效國家、

奉獻社會」。她預備要用二十年的時間投注在推廣臺灣的登山教育上,至於會做到什麼 地步,又會收到什麼樣的效果,那就不是本研究所能瞭解的了。

在過去,本土學界少有針對臺灣登山家做的敘說研究,一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人 物並不多,另外則是這種研究方式在這個領域還不夠普遍。我只是個研究新手,我的 詮釋或分析未必完全正確,或許還能有更好的角度和作法。至於這篇研究是不是能完 整呈現「江仔」的生命故事,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這也正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留待後續的研究者,能夠把這些遺漏的拚圖,放在正確的位置上,讓這整個故事更周 詳,更完整。也期許自己在做學問的這條路上能夠繼續努力,有朝一日,也能寫出屬 於自己的一篇獨特的生命故事。

引用文獻

王勇智、鄧明宇 (譯)(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心理工坊。(Riessman, C. K., 1993) 石明宗 (2004)。山難經驗:一個運動與宗教觀點的考察。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

文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m6534q)。

交通部觀光局 (1997)。台灣潛在生態觀光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台北:中華民國 戶外遊憩學會。

成窮 (譯)(2013)。遊戲人:對文化中遊戲因素的研究。台北市:康德出版社。(Johan Huizinga, 1938)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 (譯)(2006)。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 意義的建構。嘉義市:濤石文化。(Crossley, M. L., 2004)

余德慧 (2003)。生命史學。臺北市:心靈工坊。

吳芝儀 (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 料分析(頁 145-188)。嘉義:南華大學。

吳芝儀、李奉儒 (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Patton, M. Q., 1995) 吳錦雄、周美里 (1997)。8848 的征服與敬畏。臺北市:智庫文化。

宋碧雲 (譯)(2014)。聖母峰之死。新北市:大家出版。(Jon Krakauer, 1997)

周育萍、劉一民(1997)。超越底線-以當代死生觀點談運動。體育學報,(23),13-24。

林秀珍 (2010)。學校運動會的神聖性探究。運動文化研究,(15),7-23。

林易潔 (2014)。登山者的死亡哲學-以聖母峰攀登者為例。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8(2),

1-7。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 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 141-157)。

台北市:巨流。

高麗娟、黃光獻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2),159-178。

張君如、林志遠、李怡錫 (2007)。登山健行者參與動機之探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6(2),55-62。

張孝銘、高俊雄 (2006)。花蓮秀姑巒溪舟遊客冒險性運動觀光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大 專體育學刊,8(1),71-83。

莊安琪 (譯)(2000)。心靈深戲。臺北市:時報出版。(Diane Ackerman, 1999)

曾俊華 (1990)。運動的神祕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光雄、李奉儒 (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Bogdan, R.,

& Biklen, S., 1982)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 (譯)(2003)。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B. F. Carbtree,

& W. L. Miller, 1999)

劉一民 (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2,53-61。

劉一民 (1995)。最優運動經驗文本的解讀與重構——一個新詮釋觀點的形成。臺灣師大 體育研究,1,55-74。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市:師大。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敏玲、余曉雯 (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 M., 2000)

顧兆台 (1989)。運動無我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Barash, M. (1961).

Man, play and game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Brown, L. (1993). The new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1). Oxford, UK: Clarendon Press.

Brown, Roger, & J. Kulik (1977). Flashbulb memories. Cognition, 5(1), 73-99.

Buckley, R. (2012). Rush as a key motivation in skilled adventure tourism: Resolving the risk recreation paradox. Tourism Management, 33(4), 961-970.

Clandinin, D. J (2006).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Climbing mount everest is work for superman. (1923, March 18) The NewYork Times, pp. 11.

Csikszentmihalyi, M., & Le Fevre, J.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5), 815-822.

Diane Ackerman (1999). Deep play. New York: Random House.

Ewert, A., & Galloway, S. (2001). Adventure recreation: What's new for resource manager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recreation provider. Parks & Recreation, 36(2), 26-34.

Ewert, A., & S. Hollenhorst (1989). Testing the adventure model: Empirical support for a model of risk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1(2), 124-139.

Ewert, A., & S. Hollenhorst (1994). Individual and setting attributes if the adventure recreation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 16(3), 177-191.

Ewert, A., Gilbertson, K., Luo, Y.C., & Voight, A. (2013). Beyond "because it's there":

motivations for pursuing adventur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5(1), 91-111.

Hall, C. M. (1992). Adventure, sport and health tourism. In B. Weiler, & C. M. Hall (Eds.),

Special Interest Tourism (pp.1-14). London, UK: Belhaven Press.

Loewenstein, G., (1999). Because it is there: the challenge of mountaineering... for utility theory. Kyklos, 52(3), 315-344.

McAdams, D. P. (1993). The stories we live by: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ew York, NY: Guilford.

Priest, S. (1990). The adventure experience paradigm. In J. C.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Recreation (pp.157-16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Priest, S. (1992). Factor exploration and confirmation for the dimensions of an adventure experien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4(2), 127-139.

Richard fisher (2016, May 23). The gruesome, sobering reality of death on Mt Everest. BBC

futu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60523-the-gruesome-sobering-reality-of-death-on-mt-everest

Richardson, L. (1994).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516-529).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Roberts, D (1985). The growth of adventure travel 1000 adventures with tales of discovery.

New York, NY: Harmony Books.

Russell Noyes, Jr., M.D., Roy Klettil Noyes(1972). The experience of dying from falls. Omega,

3(1),45-52.

Weber, K. (2001). Outdoor adventure tourism: A review of research approach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8(2), 360-377.

附錄一、受訪同意書

本人______經研究者陳瑤琦詳細說明研究目的,性質和進行研究的方 法後,已了解此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本人出於自由意願,同意參與「二度登頂 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生命故事敘說」碩士論文訪談,願意將個人經驗以真實口頭 陳述,如果訪談問題牽涉到個人隨私,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回答,研究過程中,本 人可以隨時終止研究關係。

我同意在保護我個人身份身條件的隱私下,允許研究者引用雙方交談之內容 於其論文中,而訪談的資料內容必須先經過本人確認。同時為便於研究者有效整 理運用資料,本人同意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可使用錄音筆做為紀錄,此研究所 得結果,主要提供給學術界做為參考,若有其他用途必先徵求每位受訪者之同 意,在未獲得每位受訪者同意前,研究者保證不會擅自將研究中任何資料轉作其 他用途。

本人同意為了研究之完整性,在訪談結束後,擇期或擇時再進行第二次訪談 或以電話進行有關訪談內容的確定及修正。

參與者_______(簽名)

研究者_______(簽名)

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附錄二、江仔 2018,0525 訪談逐字稿示例

我 :這兩天兩夜有沒有跟你說之前 等於說去過聖母峰 然後自己獨處的時候,帶給你 的領悟或體會 好像更不一樣

江仔:當然更不一樣,你你在聖母峰的獨處,之前有訓練過 在台灣有訓練過,所以在 聖母峰獨處的機會也不多。至少隔壁都有帳篷 隔壁都有隊員,我是女生我雖然 自己住一頂,但是隔壁也有隊員,啊不然也有雪巴,這次不一樣完全只有你一個 人,在營地裡面等。

那因為男生的體能各方面他比較 比較迅速,啊我心裡想 啊你明天就要上來了,

也沒有要背很多東西,我就想我不要跟你下去,我在這裡等啊,厚 那很合理啊 啊他也說好啊 那這樣子你等,好了我明天速度也很快我上來再說,就開始 就遇 到暴風雪了。

那剛開始遇到 剛開始你的經驗會覺得說,剛開始暴風雪你覺得很正常,因為在 台灣 午後變天這 都會嘛,但是越來越大的時候你就開始會害怕,死啊,如果真 的被吹走那該怎麼辦,你就開始想說你能做些什麼。

其實我還滿鎮定的,開始就把帳篷壓好,去看剩下多少東西,我不騙你哦 那個 煮飯哦 下面那個 那個 那個帳篷啊,那個掀來掀去你知道嗎,風超大的,(連底

其實我還滿鎮定的,開始就把帳篷壓好,去看剩下多少東西,我不騙你哦 那個 煮飯哦 下面那個 那個 那個帳篷啊,那個掀來掀去你知道嗎,風超大的,(連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