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極峰歸來

成為第一個登上聖母峰頂的臺灣女性,一時間成為話題人物。但在臺灣新聞話題 代謝的速度很快,加上登山在臺灣並不是太熱門的話題,所以「江仔」登頂聖母峰的 新聞,沒有多久就逐漸淡出主流媒體。

第一次爬聖母峰之後就回到台灣很多現實面,比如說 呃……人家找你上節 目,那你的,我的隊長跟我說,我的攀登隊長塗伯仔跟我說,你回來厚,講

話要小心哦,那個三個月的光環而已哦,再來就沒有了哦 剩這樣子。他也給 我打針啦,所以我沒有失落感那麼大,我也就是平常心去面對所有的…報導 或什麼的,那這是第一次爬聖母峰。

(180527a) 儘管如此,但對「江仔」心中比較大的遺憾,卻是臺灣登山界遠征的發展沒有能 適時跟上。趁著這次聖母峰的挑戰成功,繼續發起後面的遠征行動,反倒是順利成功 之後,並沒有能好好處理整個團隊的事情,登頂的鋒頭過了,大家也就放下了。臺灣 登山界的發展,也許因此停滯了好幾年。

讓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是…回來,沒有好好的…解決…團隊的事情。就是,

因為這一個活動,雖然是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所組成的,可是…那…可是這個 所有的資金都是由,由大部份的隊員一起募回來,所以在很多的,在其他隊 員身上,他們會覺得說,不管今天我們的…我們的,對於我們有沒有登頂,

費用花得怎麼樣,至少也要完整的告訴我們大家(錢怎麼用)對,因為這是大 家一起,對,一起的,所以後來就是因為這樣,整個隊伍就散掉了。(不歡而 散)對,不歡而散,應該是說不歡而散,然後又各自去尋找各自的方向,要不 然這個如果說,這個組織它可以繼續的,栽培下去或是,這個活動也成功了 嘛。如果能夠繼續的延伸下去,應該我們不會拖這麼久才去爬所謂的七頂峰,

才去爬世界十四座(八千米高山)。

(180527b) 在當年的時空背景之下,登山界的話題能夠博版面的空間和時間相對有限,因為 攻頂成功了,大家一窩蜂的關注,但等到所有媒體都報導過了,沒有新的後續件發展,

這個事件也就漸漸淡出新聞圈,不再那麼受到重視。也因此整個登山團隊沒有能夠以 強壯的凝聚力繼續往前挑戰,其他更特別的探險活動。如果換成現在,事情也許不會 只是這樣子發展,因為網路的發達,社群媒體的普遍運用,即便是個人,也會受到其 他人的關注鐹追蹤。「江仔」最有感觸,尤其是從登演講宣傳登山教育這些年來,默默 累積了不少粉絲,讓更多人都認識這位女英雄。

因為說真的台灣當時對登山沒有什麼,(沒有人在注意)沒有像現在,這樣隨 便我 FB 波上去就很多人,沒有很大的感受 不過現在感受倒是真的比以前重 啦,因為有更多人認識你啦。

(180527b) 雖然當時的角色是臺灣登頂聖母峰的第一位女性,但在整個臺灣當時的社會風氣 中,並不會特別鼓勵冒險教育,或是鼓勵這類的成就,對媒體,對大眾來說,就是完 成了一次聖母峰的挑戰,這樣的一個紀錄,也很快就被人們所逐漸遺忘。相較於現在,

網際網路的發達、社群媒體的運用,傳播的管道既多且廣,「江仔」心中難免遺憾,若 是在那個年代也能有這樣發達的媒體,讓這個成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也許臺灣的 海外遠征行動,會發展得更早、也會有更不同凡響的成就。

二、 沉潛的生活

從國中開始打工,接下來大多是半工半讀,雖然生活很充實,但畢竟是把每天的 廿四小時盡量填滿,才能既唸書又工作,碰上休假日不是去爬山,就是帶著人去爬山,

再大的熱情,也會逐漸消磨殆盡。這時候,2002 年,「江仔」從嘉義大學畢業,進入 臺灣大學梅峰山地農場擔任生態解說員,環境優美,景緻宜人,再加上遠征聖母峰之 後對於人性的部分有些失望,遠離塵囂的生活,正好讓「江仔」在山上沈潛,但這麼 安逸的日子,雖然才 31 歲,她心中已經萌生想要退休的念頭了。

我也沈寂了將近十幾年,十年左右,我就真的過著我想要的生活,我甚至好 想要退休了。因為十五歲就開始出來工作,然後什麼工作都做,又,又很辛 苦然後一直到到梅峰的時候,是我最,最安逸的時候。

(180527a) 但是同事有不同的想法。有一天,梅峰的同事阿雄很興奮的來找「江仔」,告訴她 玉山國家公園在徵求巡山員的消息。但這對於當時已經萌生退意,只想在山上好好休 息的「江仔」來說,並沒有太強烈的興趣。因為在山上花鳥山林為伍,少掉許多人與 人之間互相交流的麻煩事,相對輕鬆,因此並沒有打動她的念頭。但阿雄的話,像一

大桶冰水從嘩啦一下倒在「江仔」的頭頂,也讓她的人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從世界最高的地方凱旋回來,在朋友的激勵之下,她選擇走出來,這一個決定,也改 變了「江仔」的人生。

欸 當你想退休的這個念頭起來的時候,你的同事也看到了,他又來了。又說,

嘿,你玉山國家公園在找巡山員你為什麼不去啊,怎樣怎樣…。我說我很想 在這裡退休你看這麼美的地方,我還有什麼好求的,然後她就說,那你你在 這裡退休,那老天爺讓你從三分之一的死亡率回來(1/4),那表示我也可以去 爬聖母峰嗎?有道理嘛,就是等於透過朋友他們對你,對你的看法跟想法,

跟你對你自己的看法跟想法,是不同的,就因為她這樣子講,我真的去考了 巡山員(笑)

(180527a) 雖然「江仔」說想退休,但其實對山依然懷抱著熱情。能站上聖母峰之巔的人,

又豈是凡人一般的碌碌之輩,Ackerman(2003:116)引述加州聖荷西大學名譽教授強斯 加德(Keith Johnsgard)的研究「這些人最不想的就是不再享受這樣的刺激興奮而死。他 們有的反而是生之欲望。他們熱愛生命,熱愛以生命作實驗,他們希望能活下去,繼 續追尋刺激。」也因此,觸動了「江仔」內心對生命的渴望,走出梅峰,邁向玉山,

這又成了「江仔」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三、 再出發

參加玉山國家公園的巡山員考試,並不是第一次就通過。即便頂著聖母峰英雄的 光環,還是要按照規定來。第一次因為招考標準上年齡已經超標,沒有辦法破格錄取。

等到第二次招考時,規定放鬆了,「江仔」才有機會從生態解說員再轉變成玉山國家公 園的巡山員,也成為玉山的第一位女性巡山員。但這個工作,整天就在山上巡視國有 林地,做一些生態紀錄,再來就是參與山難的救援救護。別看「江仔」是個女孩子,

畢竟天生就有超好的肺活量,還有一雙「勇腳」,在玉山上的這些年,也打下了相當紮 實的底子,來應付下一個更艱鉅的挑戰。

進去國家公園,那在巡山員裡面。你真的要跟原住民處在一起,因為他們的 工作就是巡山員,然後跟他們一起值班啊,真的就比如說跟他們一起去砍草,

我就做,很累。然後,去找人,去救人,所以我在那個九年的磨練。

(180527a) 但人生總是不像我們規畫的如此美好,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發生。2005 年「江 仔」來到玉山國家公園報到,隔年,號召臺灣登山英雄一起來挑戰的「七頂峰冒險王」

徵選辦法就出爐了。有過聖母峰登頂經驗的「江仔」,當然是主辦單位屬意的重要人選。

經過報名、測驗等一個又一個關卡,「江仔」如願成為最後的七位隊員之一。也在國家 公園長官的同意下,「江仔」能夠請這麼長的假期,去參與訓練以及後續的七頂峰挑戰 活動。

進了國家公園,真的很感謝很多的長官。願意讓我去爬七頂峰,所以從七頂 峰,人家說十年的,十年磨劍,對,十年的磨那一把劍,真的,後來就,就 很順啦,就開始去爬七頂峰這樣子。

(180527a) 從 1995 到 2006,時隔超過十年,這十年之中各方面都在進步,當然也包括了登 山的技術、設備還有觀念。相較於十年前 24 歲的年輕小姑娘,「江仔」現在可是邁入 輕熟女階段了,再加上之前安逸到想要退休,身體狀況著實沒有十年前那麼好。但畢 竟有著很好的底子,所以經由後面的訓練,「江仔」還是能慢慢跟上進度,找回自己的 巔峰狀態。

當然也還是要甄選,可是那個時候我的體力比較差一點,可是先甄選再訓練 嘛,厚,先甄選再訓練,那,當然,訓練已經不是按照我們原本的這種土法 煉鋼的訓練,它已經是這種新時代的這種訓練方式了

(180527a)

「江仔」第一次爬聖母峰是 1995 年,和上次相比,這十多年之間,對於登山的訓 練以及認識大大的不同。不再是土法煉鋼的訓練,導入更多科學的訓練方式,包括對

攀登隊員量測血氧濃度、心肺功能,以科學化的方式來監看大家的身體狀況,也有更 多新式的攀登設備,雖然最終登頂的考驗,仍然要憑藉隊員自身的體力、精神力、意 志力,但整體來說,已經有很大的進步,很大的改變。

其實最吸引人的,不是 不是我去爬山,是可以環遊世界。這是最吸引我的。

(180527a) 成為臺灣第一位二次登上聖母峰的人,其實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因為在「江仔」

心中,原本其實對七頂峰這個目標或者說「冒險王」的頭銜,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就 是因為獲選了就去參加。但她也很坦白,當你連聖母峰都站上去了,有人也許會覺得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目標可以征服了,但對她來說,攻頂是一回事,但是如果能利用這 個機會,能走訪世界七大洲,好好的開開眼界,那又完全不同了。因此能夠藉著這個 機會,走出臺灣,走向世界,也成為「江仔」再出發最大的動力。

心中,原本其實對七頂峰這個目標或者說「冒險王」的頭銜,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就 是因為獲選了就去參加。但她也很坦白,當你連聖母峰都站上去了,有人也許會覺得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目標可以征服了,但對她來說,攻頂是一回事,但是如果能利用這 個機會,能走訪世界七大洲,好好的開開眼界,那又完全不同了。因此能夠藉著這個 機會,走出臺灣,走向世界,也成為「江仔」再出發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