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教學障礙因素與需求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教學障礙因素與需求之個案研究"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教學障礙因素與需求之個案研究

李明杉 台灣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博士生、台中縣龍泉國小教師 壹、前言 一、課程改革風潮 學校教育是培育人才之搖籃,小學更是教育系統的基礎,因此學校是教育 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園地,若要發揮其效能,更有賴於教師專業能力之提昇。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幼稚園與大學教師擁有相當高的課程自主權, 也被期望擁有課程設計的能力,必須自行規劃課程,設計課程、選擇教材,因 為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做為課程與教學之實施依據。反觀中小學教 師,長期以來我們對中、小學教師的角色期望基本上是「官定課程的執行者」。 由於缺乏課程自主權,而且長期依賴課程標準與統一的教科書。因此多數的教 師都已經喪失了課程設計與課程發展的能力。許多中、小學教師只要在開學初 拿到課本和教學指引,就可以開始「上課」,如果拿不到課本和教學指引就不 知道要教什麼。 然而,九年一貫課程對教師的角色期望有一個根本的變革。教師已經從國 家課程標準的執行者轉變成「課程的決定者」。教師不但被期望要參與學校課 程結構的規劃。現在必須自己思考如何協助學生達成課程網要所揭示的基本能 力。換言之,教師不但要自己決定課程,也要對自己的課程負責。教師的課程 自主權提昇了,但是教師對課程品質的責任也相對提高了許多。意謂者對教師 專業能力的要求,也將有更高的期待。在九年一貫課程裡,對優秀教師的定義 已經有了重大的轉換。一個精通單一領域學科專家已經不能稱為優秀教師。要 成為優秀教師,必須對各種學習領域有廣博的認識且本身要有能力,以便引導 學生的跨領域學習。 現今開始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就必須把課程執行者之傳統學校文化 轉換為充滿主動的、研究的,專業的,發展的氣氛。事實上,九年一貫課程的 改革也正好是一個改變學校文化的重要契機。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乃是推動教 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教師如果面臨僵硬的任務與形式化的工作,就不需要追求

(2)

專業發展。 教師是否為一種專業,一直是很多研究者關切的課題。教師職能是一種需 要嚴謹地與不斷地研究以獲得專門知識與特殊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務;教職 並要求教師對於其所教導之學生的教育與福祉,負起個人與協同的責任感,伍 振鷟(1976)。 教師既然是一種專業,為勝任其教學工作,則必須具有專業能力和精神。 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能力,國內已有相當多之論述及研究報告,其可歸納出 教師基本能力可包括:普通素養(人文素養和普通素養);專業知識(專業知 識—教育理論基礎、課程與教材、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學習與發展;專業能 力—教學能力、輔導能力、行政能力、溝通能力、研究能力)。至於專業精神, 依朱匯森(1991)的看法,專業精神的特質有五:1.服務性—樂於從事某項工 作,不計較物質待遇,而重視對他人及團體的貢獻;2.專門性—從事一項工作 應接受專業知能,不是勞工、低層工作員,僅靠個人體力和普通常識即可應付 工作需要;3.長期性—有終身從事這項專業的意願,不見異思遷,且與所屬之 機構團體有休威與共的情感;4.創造性—有革新創造的精神,不墨守成規,並 有高度使命感;5.自律性—責己嚴、待人寬,以身作則,愛護團體榮譽。詹棟 樑(1992)亦指出:「教師之專業精神可從興趣、態度(責任、價值、判斷)、 理想和熱情表現出來。」明確點出專業精神之意涵。 一位教師有了專業精神,就會建立自己良好的專業態度,把自己的心力投 注於教學工作,以教育為職志,處處幫助學生,時時關心學生。因此,專業精 神和專業態度實為優良教師不可或缺的要件。基本上,專業態度係教師對於教 育志業所持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包含認知、情意和行動三部 分,所以教育的信念和教育的態度乃成為專業態度的重要內涵。 而在教師專業能力方面,Shulman 針對教師能力檢定能力中,提出重視學 科知識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並提出學科知識分為學科內容知識、實體結構知 識、章法結構知識與學科之信念等四大類別,以倡導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概念的重要性(段曉林,2002),以利於教師教學之 勝任。 「遠見」(2002)雜誌公佈「全國教改調查」現今九年一貫課程推廣下來, 有七成多教師表示「教學教得有點困難」。其中「學生適應不良」、「教育政策

(3)

朝令夕改」等,讓老師無所適從,造成教學壓力,並對「課程設計太複雜、「進 修課程對教學無益」、「行政事務龐雜」、「家長不能配合教學」等,均表現出情 緒不良反應,如此造成學生學習障礙與教師教學困難度增加。 中小學生活科技教育旨在培養全民科技素養,並講求創新、實踐和行動(李 隆盛,2002)。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以往均以自然教學為主,生活科技 學科部份,分散於美勞、生活課程方面。現今課程改革更應重視,明訂學科領 域。但急就章實施課程改革,教師專業能力,教學品質受到衝擊及挑戰,教師 課程教學,遭受到前所未有之困境,因此教師專業學科領域之加強及再進修訓 練研習,應更重視與培養,所遇見困難,更需主管機關、學校、教師等加以配 合,並充分合作,才能使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更落實並達成預期教 學目標,以排除學生學習障礙,提高學習興趣。 研究者為國小教師並具十二年教學經歷,且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社會 學科為主,並另兼行政工作九年。因為教學性質與工作職務的關係,對師資來 源與教學資源,較能深入了解。發現教師教學成長、學科能力,溝通技巧、班 級經營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目前正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改 革中,更體驗出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方面,長久以來著重自然科教 學,教師對於生活科技課程,不僅常有不知所措,且更覺陌生,而在教學方法、 設備、學科知識方面常有不足現象,甚至對課程改革產生抗拒及調適不良問 題。因此協助教師專業能力再進修、訓練、研習、及解決教學困難等規劃,當 有其必要性,才能提昇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品質,以達成教學目標。 二、研究目的 由於近年來的課程改革,教師專業能力,學科教學知識,成為教學成效關 鍵因素與條件,且不同學校環境及進修條件對教師專業成長,將有極大的差 異,因此在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其教學影響障礙因素與需求是本研究 關切重點(而所謂教學障礙:乃定位於教師教學或學生學習所遇到之困難與阻 礙而言)。基於前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其教學障礙之因素為何? (二)探討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課程安排、教材、設備等看法與需求。 (三)探討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之課程調適、教學方法、學科知識與能 力需求之分析。

(4)

貳、研究方法與程序 一、方法論的選擇 本研究採現象學研究方法進行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教學障礙與需求之 研究分析。 現象學(Phenomenology)是廿一世紀的一種哲學運動名稱,其目的為對 自覺地經驗到的現象做直接的研究與描述,並無解釋現象因果關係的理論,且 盡量排除未經過驗證的先入之見與前提。胡塞爾指出現象是一門描述的科學, 是對研究對象進行探索,是一種積極並盡其所能的對現象進行忠實而詳盡的描 繪。張汝倫(1997)認為,現象學的描述方法是以具體描述代替抽象論證,使 人們可以「從具體中獲得抽象意念,再現象中直觀本質。 現象學研究的證據來自於第一手的人類生活經驗報導。依照現象學原則, 當知識思想是透過經驗的意義或主體之描述所獲得,科學研究有其效應。 Van Manen(1990)認為現象學方法提供現象學研究中動力交互作用的活 動,藉由現象學研究方法研究人們如何從生活經驗中反映現象特色的根本主題 (essential themes)。如此運用現象學研究方法可來探求生活經驗的現象。 現象學研究要獲得科學化證據,研究者必須建立並滿足系統化研究需求的 方法及程序,其包括下列要點: 1.根據個人的想法及價值觀發展議題及研究問題,而非根據社會觀點。 2.廣泛參考文獻資料以及過去相關研究。 3.設立準則以利受訪者進行協助。 4.告知受訪者研究的本質及目的,以及在研究倫理的規範下取得研究者及 參與研究者同意。 5.發展訪談的問題及綱要。 6.進行並紀錄根據研究主題的訪談內容,必要時進行後續訪談。 7.將資料分析並加以組織以發展個別有架構的描述。 現象學研究必須以系統性的程序進行,除了以上要點外,研究程序可分為 準備階段,資料蒐集階段、資料組織及分析等三階段。 二、研究程序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程序架構如下圖所示:

(5)

參、資料蒐集與分析 一、研究對象 為使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在教學障礙與困難能獲得重視與解決,教 師之專業能力,必須加強教育學科專業知能。因地利之便,本研究對象乃以台 中縣龍井鄉內國小從事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七人,教學組長 2 人共九人進行研 究,選擇他們為研究對象,因其乃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從事第一線教學工作 者及課程安排規劃者,其能使本研究之現象瞭解,獲得較豐富實質之研究資料。 二、資料分析 根據 Karin Dahlberg(1995)認為現象學研究的資料收集可採用各式各樣 的方法或技巧,即使是採用問卷或調查法所收集的資料亦可。本研究為採用問 卷及訪談法,收集所需資料,以利分析。 蒐集相關資料 擬定研究方向及計畫 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對象 設計研究內容及方法 進行研究資料分析 提出結論與建議

(6)

(一)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如下表 1 表 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性別 自然與生活科技 課程安排 年齡 教學年資 教育程度 A1 男 學校安排 35 歲以下 5 年以下 大學 A2 女 學校安排 46-50 5-10 大學 A3 男 學校安排 35 以下 11-15 大學 A4 女 自己選擇 41-45 21-25 大學 A5 男 學校安排 46-50 11-15 大學 A6 男 學校安排 35 以下 11-15 研究所 A7 男 自己選擇 36-40 11-15 大學 A8 男 自己選擇 36-40 16-20 研究所 A9 男 學校安排 36-40 11-15 大學 (二)教學障礙因素與需求 經過對本鄉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於教學障礙與補救需求的 看法之問卷及訪談結果如下表 2 所示: 表 2:教師教學障礙與需求統計表 教材、設備 不足 課程設計太複 雜 生活科技課程 專長教育不足 進修管道 不足 教改後學生 適應不良 進修課程對 教學無益 教育政策 朝令夕改 A1 ˇ Δ ˇ ˇ ˇ ˇ ˇ A2 ˇ Δ ˇ ˇ ˇ Δ ˇ A3 × ˇ ˇ ˇ ˇ × ˇ A4 ˇ Δ ˇ Δ ˇ ˇ Δ A5 ˇ ˇ ˇ ˇ ˇ Δ ˇ A6 × Δ ˇ ˇ ˇ Δ × A7 ˇ ˇ ˇ ˇ ˇ ˇ ˇ A8 ˇ Δ ˇ ˇ ˇ ˇ Δ A9 ˇ ˇ ˇ ˇ ˇ ˇ Δ ˇ:同意(認同);Δ:不確定;×:不同意(不認同) 由以上問卷及訪談結果統計顯示:認為教材、設備不足者為 77.7%;認 為課程設計太複雜者 44.4%,認為不確定者為 55.6%;認為進修課程對教學 無益者為 55.6%;認為教育政策朝令夕改為 55.6%;但一致認為:教改後學

(7)

生適應不良;進修管道不足;必須加強生活科技課程專長教育等。 (三)目前教學遭遇的主要問題 從問卷及訪談中,了解目前教學遭遇問題與需求如下: 1.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1)內容少而淺,學生學習效果不佳。(2)低成 就學生無法領會課程精要。(3)內容無法配合實際教學。(4)各家版本 差異大,內容不夠深入充實。(5)教學環境不佳。(6)教師專業不足。 2.課程須補充的設備:(1)專科教室。(2)實驗設備器材。(3)教學環境 的配合。 3.教師專業能力提昇需求:(1)教育單位開設相關課程進修班。(2)相關 課程研習、討問、教學觀摩、讀書會等。(3)辦理教材教法相關技能研 習。 肆、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所採用樣本,除了考慮地利之外,更由於其鄉內國小規模差異性大, 且位置分布廣泛,除了有位於都市周圍外,更有處於偏遠地區。而學校師資資源 與設備,均有所差距,因此具有其代表性。 從訪談中了解,目前正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 程方面,遭遇不少問題尚待克服。 一、主要問題 教書版本深淺差異過大;教學環境不夠自然;課程時間安排欠妥,無法在 專科教室上課;教師專業能力不足;設備不足,多數器材無法學以致用;教師 無法完全教授內容,致使學生學習意願低落。尤其較低成就學生,更是造成學 習適應上的困擾。至於教材內容,更需補充生活科技之技能領域課程,才能真 正落實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教學目標。 二、補救需求之道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以往教學均以自然為主,生活科技方面學科知 識教學,由以上資料顯示,產生教學上缺失,急需改進,改進之道順序為: (一)擴增進修管道,短期應以週三進修方式為之,以收實效。為提昇生活 科技方面教學品質,中長期應以提供相關課程進修班,甚至到研究所。 (二)充實本科師資培養,以提昇教師專業能力及素養。 (三)充實課程內容、設備、教材,以提高教學成效。

(8)

(四)研發教學技巧,辦理評鑑制度,以提振教學環境改善。 (五)提撥自然與生活與生活課程專科教室。 (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可考慮與鄉土特色相結合等。 國小生活科技課程,在低年級歸類於生活課程中,教導學生一般生活基本 技能,中高年級(92 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實施至 5 年級),則與自然 相結合成同一領域,但國小教師以往均只授課自然領域,現今多出生活科技領 域。在其學科教學專業能力,課程教材編寫、專科教室、課程、材料設備等規 劃,均尚未完全規劃,準備就緒,致使教師教學遭遇困難,因此應急謀求補救。 才能使教育改革美意,確實達成教學雙贏之預期目標。 伍、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區域性學校教師為樣本,其結論或可推展至縣市區域,甚至全國, 具有相關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困擾之學校及教師,作為提升教學效能之參考。 一、結論 (一)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急需規劃進修管道,尤其非 本科專長教師,教學過程遭遇困難。 (二)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領域欠缺專科教室,以供教學之用。 (三)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安排授課教師或時間,時有所不當產生。 (四)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科領域課程內容所需設備,材料不足教學所需。 (五)教師營造教學環境不佳,致使教學效果減低。 (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內容在生活科技方面技能教學內容尚需補實。 二、建議 (一)各校可在週三辦理研習進修活動、教學觀摩、研討會等;各縣主管機 關可分區規劃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進修研習課程,及規劃有效支援設 備;相關師資培育機構,應提供進修管道,以促使教學品質的提昇。 (二)國小應提供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專科教室,以提高教學品質。而主管 機關應提供必要之支援,以利教學環境改善。 (三)國小應提供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必要教材設備,以利課程教學目 標達成。 (四)學校對於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教師授課安排應以專業考量,課程時間 安排,也應妥善規劃,才能達成適才適用,善用教材設備之目的,對

(9)

於學生學習成效,必有立即成效。 (五)教師應利用協同教學的運用,並自編補充教材,以利不同學習能力學 生需要,且課程內容應配合生活化之需求,使之能收學習活用之效。

參考文獻

伍振鷟(1976):聯合國文教組織關於教師地位建議案。台北:中國教育學會。 朱匯森(1991):專業精神是優良教師必備的條件。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第 8 期,第 1-5 頁。 李隆盛(2002):中小學生活科技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工具之研究發展。國科會計 畫 NSC90-2511-S-003-091-X3。 段曉林(2002):學科教學知識對未來科教師資培育上的啟示。第一屆數理教學 及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涵義,哲學雜誌,20,pp.90-115。 詹棟樑(1992):教育專業人員的道德責任與專業精神。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 教育專業,101-128 頁。台北:師大書苑。 遠見雜誌(2002):調查教師自承在教改中出現教學障礙。

Dahlberg, K. (1995).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as caring Science methodolog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 9(3), 187-190.

Van Manen, M. (1990).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