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紀錄片:看天花板的人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紀錄片:看天花板的人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作品創作報告 指導教授 陳清河 博士   紀錄片:【看天花板的人】  治. 政. 大. 立 Documentary:The ALS:The Choice . ‧ 國. y. sit er. al. n.  . io.  . Nat.  . ‧.  . 學.  .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明輝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      1   .

(2) 謝    辭    在著手論文,參閱無數前輩的大作時,總會不經意地把謝辭當成閱讀每篇論文  的「前菜」 。 「前菜」代表的是提味、挑動味蕾的小菜。它能打開你的脾胃,讓品 嘗的人赫然發現自己飢腸轆轆、迫不及待地等著主菜上桌。    但是等到自己論文接近尾聲,也不免俗地要來段謝辭時,才驟然發現,謝辭不是 前菜,原來它是每個套餐的甜點。謝辭為這套套餐畫下最美味的句點,它讓你口 腔的記憶,瀰漫在每顆糖分子繽紛引爆的甜蜜滋味。    還記得 20 年前,我進了大學,上著懵懵懂懂的「廣播與電視」 ,台上那位永遠微 笑的教授年輕有為,早就聽學長姐說他是個大好人,對學生而言,大好人的教授 意謂著 ALL PASS。只是沒想到 20 年前,讓我 PASS 的教授,20 年後他又讓我 PASS, 他真是一位大好人。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20 年來陳清河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誨,影響了多少在開放有線電視的天空裡,衝 鋒陷陣的學生,當這些學生一個個立足於各個電視台時,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在校 園裡,將理論與實務做最完美的結合。 . sit. y. Nat.   謝謝老師,我真的沒想到 20 年後,我還可以繼續成為您的學生,繼續在您手上 畢業。 . n. al. er. io.   也謝謝兩位最專業的口試委員黃葳威、關尚仁老師,謝謝你們讓我的作品有繼續 往上的可能,往後每當學生進行創作時,耳畔將不時響起兩位老師鏗鏘地見解與 追問。還有政大的許多大師,林元輝老師、陳百齡老師、陳儒修老師、盧非易老 師、劉幼琍老師、黃新生老師…..,謝謝你們。 .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謝謝惠仁,感謝你推我一把進政大。謝謝 EMA98 的所有同學,目前我的 人生歲月裡,你們佔走了兩年,真不可謂不短啊。喔,還有老婆、女兒要感謝。 最重要的是,林大哥、鵬偉、阿彬,我的三位男主角與全台上千位漸凍人,你們 一定要加油!              2   .

(3) 摘    要        「如果說人生是一列火車,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張沒有標明終點站的車票,那麼 沿路的每個站名對我們而言,都不重要,但是當終點站名出現時,你要怎麼面對 下一站  。」    人生列車上,有你有我。只是我們都不知道彼此的終點站。有些人的終點來得很 突然,有些人卻老早就知道自己即將在不遠的下一站下車。漸凍人就是如此。  每個漸凍人都有一條專屬於自己的病歷曲線,雖然每條線長相不同,但在曲線長 尾都會面對同一件事‐氣切。不願氣切的漸凍人可能隨時面臨列車靠站,被生命 列車長趕下車的命運。即使願意氣切,許多漸凍人仍面臨下一站到站的威脅。    「看天花板的人」是三個忙碌漸凍人的故事。為何說他們忙碌?因為他們深怕沒 有明天,因為他們害怕深夜的一口痰就把他們噎死。於是他們過得比誰都忙碌。  當社會上不時傳來貧瘠過活、甚至輕易了斷生命的新聞時,有一群隨時會被趕下 生命列車的漸凍人,卻豐富每天的生命。當太陽照例從東邊升起時,他們嘴邊總 是泛著笑意,「我又賺到一天了。」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但是病歷總會有走到曲線長尾的一天,面對呼吸中止的威脅,到底要不要氣切, 要不要成為「看天花板的人」,這樣的抉擇,卻比度過漫漫長夜還要令人煎熬。 . n. al. Ch. engchi. 3   . sit er. io.                            . y. Nat.     關鍵詞:紀錄片、生命教育、漸凍人、ALS、氣切 . i n U. v.

(4) Abstract  Life is just like a rail journey. Everyone has a ticket with no destination. We get on the  train and pass numerous stops along the wa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how we  make the final stop. We travel with other passengers but don’t know each other’s  final destination. Some get off the train in a surprise while others, like ALS patients,  know they will disembark shortly at next stop.      Every ALS patient has his own illness journey but each patient eventually will have to  face the same question‐ “to intubate or not to intubate.” Patient choosing not to do  intubation might get kicked out of train soon by the conductor. Accepting itubation  doesn’t free them from death threat, either.      Documentary film, “The ALS:The Choice”, provides a look into three busy ALS . 政 治 大 patients’ life story. Why are they busy? They’re afraid to die from lack of oxygen so  立 they are busy to live everyday. When there are some people don’t know the meaning . ‧ 國. 學. ‧. of life and wasting life, ALS patients are making life more abundant. When sun rises,  they happily see to live another day. Even so, there is last stop for them ultimately.  The film will take you through the dilemma of their choices, whether or not to  become “People looking up at the ceiling”.      Key words: Documentary Film, Life Education, ALS Patients, ALS, Intubation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 i n U. v.

(5) 壹  緒論‐‐‐‐‐‐‐‐‐‐‐‐‐‐‐‐‐‐‐‐‐‐‐‐‐‐‐‐‐‐‐‐‐‐‐‐‐‐‐‐‐‐‐‐‐‐‐‐‐‐‐‐‐‐‐‐‐‐‐‐‐‐‐‐‐‐‐‐‐‐‐‐‐‐‐‐‐‐‐‐‐‐‐‐7  一  創作背景與動機‐‐‐‐‐‐‐‐‐‐‐‐‐‐‐‐‐‐‐‐‐‐‐‐‐‐‐‐‐‐‐‐‐‐‐‐‐‐‐‐‐‐‐‐‐‐‐‐‐‐‐‐‐‐‐‐‐‐‐‐‐‐‐‐‐‐‐‐‐‐‐7  (一) 前言‐‐‐‐‐‐‐‐‐‐‐‐‐‐‐‐‐‐‐‐‐‐‐‐‐‐‐‐‐‐‐‐‐‐‐‐‐‐‐‐‐‐‐‐‐‐‐‐‐‐‐‐‐‐‐‐‐‐‐‐‐‐‐‐‐‐‐‐‐‐‐‐‐7  (二) 創作緣起與動機‐‐‐‐‐‐‐‐‐‐‐‐‐‐‐‐‐‐‐‐‐‐‐‐‐‐‐‐‐‐‐‐‐‐‐‐‐‐‐‐‐‐‐‐‐‐‐‐‐‐‐‐‐‐‐‐‐8  二  創作目的‐‐‐‐‐‐‐‐‐‐‐‐‐‐‐‐‐‐‐‐‐‐‐‐‐‐‐‐‐‐‐‐‐‐‐‐‐‐‐‐‐‐‐‐‐‐‐‐‐‐‐‐‐‐‐‐‐‐‐‐‐‐‐‐‐‐‐‐‐‐‐‐‐‐‐‐‐‐‐‐‐‐9  (一)       自我的創作實踐‐‐‐‐‐‐‐‐‐‐‐‐‐‐‐‐‐‐‐‐‐‐‐‐‐‐‐‐‐‐‐‐‐‐‐‐‐‐‐‐‐‐‐‐‐‐‐‐‐‐‐‐‐‐‐‐‐9  (二)       補上生命教育這堂課‐‐‐‐‐‐‐‐‐‐‐‐‐‐‐‐‐‐‐‐‐‐‐‐‐‐‐‐‐‐‐‐‐‐‐‐‐‐‐‐‐‐‐‐‐‐‐‐‐‐‐9 . 貳  文獻探討 ‐‐‐‐‐‐‐‐‐‐‐‐‐‐‐‐‐‐‐‐‐‐‐‐‐‐‐‐‐‐‐‐‐‐‐‐‐‐‐‐‐‐‐‐‐‐‐‐‐‐‐‐‐‐‐‐‐‐‐‐‐‐‐‐‐‐‐‐‐‐‐‐‐‐‐11  一  漸凍症與生命教育‐‐‐‐‐‐‐‐‐‐‐‐‐‐‐‐‐‐‐‐‐‐‐‐‐‐‐‐‐‐‐‐‐‐‐‐‐‐‐‐‐‐‐‐‐‐‐‐‐‐‐‐‐‐‐‐‐‐‐‐‐‐‐‐‐‐‐‐11  二  台灣生命教育紀錄片‐‐‐‐‐‐‐‐‐‐‐‐‐‐‐‐‐‐‐‐‐‐‐‐‐‐‐‐‐‐‐‐‐‐‐‐‐‐‐‐‐‐‐‐‐‐‐‐‐‐‐‐‐‐‐‐‐‐‐‐‐‐‐‐‐15  三  紀錄片的媒介與真實‐‐‐‐‐‐‐‐‐‐‐‐‐‐‐‐‐‐‐‐‐‐‐‐‐‐‐‐‐‐‐‐‐‐‐‐‐‐‐‐‐‐‐‐‐‐‐‐‐‐‐‐‐‐‐‐‐‐‐‐‐‐‐‐‐17  四  紀錄片的類型‐‐‐‐‐‐‐‐‐‐‐‐‐‐‐‐‐‐‐‐‐‐‐‐‐‐‐‐‐‐‐‐‐‐‐‐‐‐‐‐‐‐‐‐‐‐‐‐‐‐‐‐‐‐‐‐‐‐‐‐‐‐‐‐‐‐‐‐‐‐‐‐‐‐‐18  五  自我與創作‐‐‐‐‐‐‐‐‐‐‐‐‐‐‐‐‐‐‐‐‐‐‐‐‐‐‐‐‐‐‐‐‐‐‐‐‐‐‐‐‐‐‐‐‐‐‐‐‐‐‐‐‐‐‐‐‐‐‐‐‐‐‐‐‐‐‐‐‐‐‐‐‐‐‐‐‐‐‐21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叁 創作流程與製作規劃 ‐‐‐‐‐‐‐‐‐‐‐‐‐‐‐‐‐‐‐‐‐‐‐‐‐‐‐‐‐‐‐‐‐‐‐‐‐‐‐‐‐‐‐‐‐‐‐‐‐‐‐‐‐‐24. ‧. 一  【看天花板的人】創作流程‐‐‐‐‐‐‐‐‐‐‐‐‐‐‐‐‐‐‐‐‐‐‐‐‐‐‐‐‐‐‐‐‐‐‐‐‐‐‐‐‐‐‐‐‐‐‐‐‐‐‐‐‐‐‐‐24  二  【看天花板的人】製作規劃‐‐‐‐‐‐‐‐‐‐‐‐‐‐‐‐‐‐‐‐‐‐‐‐‐‐‐‐‐‐‐‐‐‐‐‐‐‐‐‐‐‐‐‐‐‐‐‐‐‐‐‐‐‐‐‐27  三  【看天花板的人】製作時程粗估‐‐‐‐‐‐‐‐‐‐‐‐‐‐‐‐‐‐‐‐‐‐‐‐‐‐‐‐‐‐‐‐‐‐‐‐‐‐‐‐‐‐‐‐‐‐‐‐‐‐28 . Nat. sit. y. 肆 創作思維與重要元素 ‐‐‐‐‐‐‐‐‐‐‐‐‐‐‐‐‐‐‐‐‐‐‐‐‐‐‐‐‐‐‐‐‐‐‐‐‐‐‐‐‐‐‐‐‐‐‐‐‐‐‐‐‐‐‐29 . n. al. er. io. 一  重要元素‐‐‐‐‐‐‐‐‐‐‐‐‐‐‐‐‐‐‐‐‐‐‐‐‐‐‐‐‐‐‐‐‐‐‐‐‐‐‐‐‐‐‐‐‐‐‐‐‐‐‐‐‐‐‐‐‐‐‐‐‐‐‐‐‐‐‐‐‐‐‐‐‐‐‐‐‐‐‐‐‐‐‐29  二  創作思維‐‐‐‐‐‐‐‐‐‐‐‐‐‐‐‐‐‐‐‐‐‐‐‐‐‐‐‐‐‐‐‐‐‐‐‐‐‐‐‐‐‐‐‐‐‐‐‐‐‐‐‐‐‐‐‐‐‐‐‐‐‐‐‐‐‐‐‐‐‐‐‐‐‐‐‐‐‐‐‐‐‐‐32        〈一〉過程‐‐‐‐‐‐‐‐‐‐‐‐‐‐‐‐‐‐‐‐‐‐‐‐‐‐‐‐‐‐‐‐‐‐‐‐‐‐‐‐‐‐‐‐‐‐‐‐‐‐‐‐‐‐‐‐‐‐‐‐‐‐‐‐‐‐‐‐‐‐‐‐‐‐‐‐‐‐‐‐32        〈二〉田野與敘事策略‐‐‐‐‐‐‐‐‐‐‐‐‐‐‐‐‐‐‐‐‐‐‐‐‐‐‐‐‐‐‐‐‐‐‐‐‐‐‐‐‐‐‐‐‐‐‐‐‐‐‐‐‐‐‐‐‐‐‐‐‐‐‐35        〈三〉傳播目的與調性定位‐‐‐‐‐‐‐‐‐‐‐‐‐‐‐‐‐‐‐‐‐‐‐‐‐‐‐‐‐‐‐‐‐‐‐‐‐‐‐‐‐‐‐‐‐‐‐‐‐‐‐‐‐‐‐‐‐36  三  製作與試片回應‐‐‐‐‐‐‐‐‐‐‐‐‐‐‐‐‐‐‐‐‐‐‐‐‐‐‐‐‐‐‐‐‐‐‐‐‐‐‐‐‐‐‐‐‐‐‐‐‐‐‐‐‐‐‐‐‐‐‐‐‐‐‐‐‐‐‐‐‐‐‐‐‐37        〈一〉拍攝與製作‐‐‐‐‐‐‐‐‐‐‐‐‐‐‐‐‐‐‐‐‐‐‐‐‐‐‐‐‐‐‐‐‐‐‐‐‐‐‐‐‐‐‐‐‐‐‐‐‐‐‐‐‐‐‐‐‐‐‐‐‐‐‐‐‐‐‐‐‐‐37  〈二〉【看天花板的人】的攝影策略‐‐‐‐‐‐‐‐‐‐‐‐‐‐‐‐‐‐‐‐‐‐‐‐‐‐‐‐‐‐‐‐‐‐‐‐‐‐‐‐‐‐‐‐‐42  〈三〉試片與觀眾回饋‐‐‐‐‐‐‐‐‐‐‐‐‐‐‐‐‐‐‐‐‐‐‐‐‐‐‐‐‐‐‐‐‐‐‐‐‐‐‐‐‐‐‐‐‐‐‐‐‐‐‐‐‐‐‐‐‐‐‐‐‐‐‐43  四  影片定剪、後製與音樂‐‐‐‐‐‐‐‐‐‐‐‐‐‐‐‐‐‐‐‐‐‐‐‐‐‐‐‐‐‐‐‐‐‐‐‐‐‐‐‐‐‐‐‐‐‐‐‐‐‐‐‐‐‐‐‐‐‐‐‐‐‐‐46 . Ch. engchi. i n U. v. 伍 創作後回顧與省思 ‐‐‐‐‐‐‐‐‐‐‐‐‐‐‐‐‐‐‐‐‐‐‐‐‐‐‐‐‐‐‐‐‐‐‐‐‐‐‐‐‐‐‐‐‐‐‐‐‐‐‐‐‐‐‐‐‐‐‐48  一  【看天花板的人】的田野策略回顧‐‐‐‐‐‐‐‐‐‐‐‐‐‐‐‐‐‐‐‐‐‐‐‐‐‐‐‐‐‐‐‐‐‐‐‐‐‐‐‐‐‐48  二  【看天花板的人】的敘事策略回顧‐‐‐‐‐‐‐‐‐‐‐‐‐‐‐‐‐‐‐‐‐‐‐‐‐‐‐‐‐‐‐‐‐‐‐‐‐‐‐‐‐‐49  三    結論‐‐‐‐‐‐‐‐‐‐‐‐‐‐‐‐‐‐‐‐‐‐‐‐‐‐‐‐‐‐‐‐‐‐‐‐‐‐‐‐‐‐‐‐‐‐‐‐‐‐‐‐‐‐‐‐‐‐‐‐‐‐‐‐‐‐‐‐‐‐‐‐‐‐‐‐‐‐‐‐‐‐‐49 . 參考書目‐‐‐‐‐‐‐‐‐‐‐‐‐‐‐‐‐‐‐‐‐‐‐‐‐‐‐‐‐‐‐‐‐‐‐‐‐‐‐‐‐‐‐‐‐‐‐‐‐‐‐‐‐‐‐‐‐‐‐‐‐‐‐‐‐‐‐‐‐‐‐‐‐‐‐‐‐‐‐‐‐‐‐‐51  5   .

(6) 附件一:拍攝器材規格 . ‐‐‐‐‐‐‐‐‐‐‐‐‐‐‐‐‐‐‐‐‐‐‐‐‐‐‐‐‐‐‐‐‐‐‐‐‐‐‐‐‐‐‐‐‐‐‐‐‐‐‐‐‐‐‐53 . 附件二:田野日誌‐‐‐‐‐‐‐‐‐‐‐‐‐‐‐‐‐‐‐‐‐‐‐‐‐‐‐‐‐‐‐‐‐‐‐‐‐‐‐‐‐‐‐‐‐‐‐‐‐‐‐‐‐‐‐‐‐‐‐‐‐‐‐‐‐‐54  附件三:袁鵬偉與林詠沂臉書摘錄 ‐‐‐‐‐‐‐‐‐‐‐‐‐‐‐‐‐‐‐‐‐‐‐‐‐‐‐‐‐‐‐‐‐‐‐‐60  附件四:剪接腳本(第一版)‐‐‐‐‐‐‐‐‐‐‐‐‐‐‐‐‐‐‐‐‐‐‐‐‐‐‐‐‐‐‐‐‐‐‐‐‐‐‐‐‐‐‐‐‐‐‐‐‐‐‐72  附件五:剪接腳本(第二版)‐‐‐‐‐‐‐‐‐‐‐‐‐‐‐‐‐‐‐‐‐‐‐‐‐‐‐‐‐‐‐‐‐‐‐‐‐‐‐‐‐‐‐‐‐‐‐‐‐‐‐84     . 立.  . ‧ 國. y. sit er. al. n.  . io.  . Nat.  . ‧.  . 學.  . 政 治 大. Ch. engchi.             6   . i n U. v.

(7) 壹  緒論  一  創作背景與動機    (一)前言          維基百科是這樣定義「生命」的。 「生命泛指有機物和水構成的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的一類, 具有穩定的物質和能量代謝現象、能回應刺激、能進行自我複製 (繁殖)的半開放物質系統。生命個體通常都要經歷出生、成長 和死亡。」1   . 而根據三民書局於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出版的《大辭典》內容記載,生命有兩 種意思,一是指生存的壽命,一是指某種活動發展延續的狀態或期間。另外, 《簡 明大英百科全書》則是這樣定義「life 生命」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一個很難下定義的現象。……1. 生理學定義。例如把生命 定義為具有進食、代謝、排泄、呼吸、運動、生長、生殖和反應性 等功能的系統。2. 新陳代謝定義。生命系統具介面,與外界經常 交換物質但不改變自身性質。3. 生物化學定義。4. 遺傳學定義。 5. 熱力學定義。」2. sit. y. Nat. n. al. er. io.         正如百科全書所說的,每個專業研究者傾向用自己的術語來為生命下定義,  而我這輩子到現在為止,深刻感受到「生命」這件事情,就只來自於我女兒的 誕生,和我岳父的過世。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內人捧著肚子,驚嚷著﹕「羊 水破了」,初為人父的我,看著流了滿地的羊水不知所措,急著翻書找步驟, 最後折騰了近一天,女兒才哇哇墜地。原來生命蹦出來的時候是這麼冗長。 人在青壯年時期,要看到死亡的面目,機會並不多﹔直到自己年紀漸長,才 發現周邊的長輩,早已經不起歲月的摧殘漸漸凋零。我的岳父過世前一周, 我們還約好要來一趟環島之旅,不料再接到電話已經是連最後一面都見不 上了。難以想像生命說走就走,一溜煙就不見。在這一來一走之間,我就這 樣快過了人生的一半,才開始學習甚麼是生命。. 1 2. Ch. engchi. v. 節錄自 http://zh.wikipedia.org/zh-hk/生命 摘錄自(《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第 11 冊,1989,p268). 7   . i n U.

(8) (二)創作緣起與動機  我的同事 A,某天經由電子信箱寄來一封信,內容是一位漸凍人的表姊, 正向外徵求為她表弟說故事的人。我開玩笑地要 A 同事不要誤信、誤傳網路  謠言。但同事嚴肅地表明信件是經由某一位他認識的教授所轉寄,應不至於  是網路謠言。隔幾天,A 同事說她已經報名,預計在耶誕夜前往忠孝醫院去  說故事。接著,這位漸凍人林文彬的故事才開始經由同事的轉述傳開來。  這一封名為(唸一段故事,累積一份人情味)的信,是由漸凍人的表姊‐  柯玉芳發出的,她在網路上寫著:                    他一直沒有放棄,堅強的求生意志讓他願意自費嘗試各種可能 的醫療方式,雖然最後都沒有看到成效。昨天我去看他時,我們嚐 試以讀唇語加上注音版的方式溝通,才體會能說話是多麼美好的一件 事,也很難想像他得面對的挫折有多大!溝通這個基本的人際需求, 對他有多麼的辛苦與困難。 所以我想要做一件事,需要懇求大家的幫忙!希望找到願意為他 們做一件事的人,不管你認不認識他們。         這件事就是請你到醫院為他唸一段文章!3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不過 A 同事在耶誕夜並未如期地與林文彬相遇,因為報名過於踴躍,以致  忠孝醫院醫護人員為此忙碌不已,再加上這一層樓為「祈翔病房」,專責收治  漸凍人,整層樓能說話的漸凍人只有兩位,是層出奇安靜的病房,於是不怎  麼習慣聲響的院方,開始警告病患,還要求林文彬早日出院。最終,同事在  跨年倒數聲中,也就是 2010 的最後一夜見到了林文彬。 . er. io. sit. y. Nat. al. n. A 同事說:「漸凍人先生非常起勁地說著話,卻又擔心耽誤我們的時間。  聽著窗外的熱鬧聲響,他一直問我們,等下要不要去看煙火?」、「這真是件  殘忍的事情。跨年重要嗎?對一個被宣判無藥可醫的人來說,他不知道自己  還有沒有下一個年頭可活。….他跟我差不多大,卻用告別的心情度過每一天  、認識每一個才剛認識的朋友。」  來為阿彬說故事的人形形色色,但有許多是父母帶著子女來,他們把阿彬  當成生命教育的教材,還有一位小女孩在「愛的小語」留言本上寫著:I pray for . Ch. engchi. i n U. v. you not become a stone.  而第一位說故事的人,一走進病房,看見彬嫂正為丈夫抽痰,阿彬痛苦的  眼神大概嚇著他了,他連故事都沒說眼淚就窸窣地掉了下來,然後頭也不回  的往外奔逃,留下驚訝不已的阿彬夫婦。      3. 節錄自:柯玉芳,個人通訊【電子郵件】 ,2010 年 12 月 8 日   .   8   .

(9) 阿彬在 2011 年初已經回到彰化老家,柯玉芳在網誌上說,她看到了表弟  夫妻在說故事活動後的轉變,他們兩個變開朗了,表弟也覺得自己從生不如死  ,到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原來他自己的狀況也給健康的人上了一課。          這些故事讓我看到社會支持的力量,也讓我看到在不斷傳出校園霸凌、自  殺殺人的社會裡,還是需要有典範鼓勵生命的可貴。    二  創作目的    (一) 自我的創作實踐          我來自一個平凡家庭,從小到大學聯考填寫志願那一刻,從來不知甚麼叫「  大眾傳播」,直到放榜那一天,我也不知道為何自己考上,志願卡上的唯一傳  播系。這該是我的傳播生涯的第一階段。從開始上課到出社會成為記者,這  應該是我的傳播生涯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完全是被「機運」給推著跑的階段  。「不知為何而讀、不知為何而做」應該是這個階段的寫照,踏遍許多電視台  ,卻只是追求更高一點的薪資。從事媒體工作已經十六年,直到前幾年開始  接觸到紀錄片,才覺得自己的傳播生涯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也因  為開始與周遭的生命有了交集,像是娶妻生子、面臨親人去逝、進入田野與  人交心,於是有了感觸,並且會去追尋感觸。          我決定要以紀錄片創作,作為論文內容,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挑戰。這種挑  戰有兩種層次:一是,我是個不容易敞開心胸的人,但是在經歷過一些生死  交關之際,讓我覺得有許多人、許多事,是值得我去關心的。二是,從一開  始的攝影記者、專題記者,到後來的電視節目導演工作,自己一直被工作線  上的播出給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工作內容也都是在短暫時刻,就要完成自己  都還不是很清楚的議題,在短暫時刻就要介入別人的生命故事,然後在節目  規定的時間內,可能是一分半鐘、可能是十分鐘,最長可以到一小時,說完  受訪者一輩子的故事。因此,我想利用這部紀錄片創作,做為自己在個性上  與工作上的挑戰,並且算是自己對自己生涯上的回顧。            至於,為何是選擇漸凍人的題材,我覺得除了巧合外,其實最主要是因為  我看到林文彬的求生意志,那種想要突破重圍的想法,與我正值人生的瓶頸,  是有類似的遭遇,再加上選擇題材時,適逢社會上爆發許多校園霸凌與自殺事  件,讓我這個做爸爸的,想起自己不及格的,與擔心自己小孩尚未啟蒙的生  命教育。所以,這部紀錄片的創作,也是希望藉由別人的生命故事,來為自己  與社會補上生命教育這堂課。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二)補上生命教育這堂課  2003 年,當時我還是一名攝影記者,有次發現線上同業前輩好久沒出現, 後來才得知,原來他的侄子上吊自殺。這則新聞在當時造成轟動,他的姪子是 一名建中資優生,在學測的前一天跑到蘇花公路清水斷崖,以童軍繩自盡,身  9   .

(10) 邊還留下了他的書包,裡面塞滿了參考書和學測資料。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新聞 離我那麼近,雖然我每天都在跑新聞。 從此,我開始不經意地會留意學生自殺的新聞,而我自己也在歷經女兒的出 生與岳父的過世後,才發現原來生命這回事,以前都沒有人教過我,更何況現 在身處在資訊爆炸下的學生,他們接觸到更多他們不懂的訊息,尤其是生命的 意義與價值。因此,拍攝【看天花板的人】這部片,除了可以讓我補上生命教  育這堂課外,也希望它能成為學生生命教育的教材,讓學生能夠更清楚地了解  生命與死亡的意涵。          在《天下雜誌》2009 教育特刊「生命教育大調查」中,曾針對 15 到 22 歲,  也就是高中、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第一個問題即是詢問,受訪者的人生  典範是誰,結果在 4475 份有效問卷中,回答「沒有」最多,超過五百份。另外,  對於「自殺」的議題,在開放自由填寫的問卷中,竟也有 24%的學生認同自殺  是一種選項。可見提供學習典範、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在我們的社會裡並沒  有得到重視,或是說,並沒能深入這群高中、大學生的心裡。 在台灣, 「生命教育」課程是從 2010 年全面實施,不過在那之前每個學校重 視程度不一,就算全面實施也只有在高中課程才有,高中以下付之闕如。國立 羅東高中主任輔導教師,也是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科中心種子教師胡敏華,即坦 言生命教育在尚未成為必修課程時,推動上有它的難處,而且生命教育到目前 為止,最具成效的還是在一級的預防上,也就是教導學生生命的可貴與無可替  代、教導學生面對失落與情緒管理以增加挫折容忍力,最後培育學生正向的生  命態度。而以她的教學經驗來看,生命教育的教材並不缺乏,在她的課堂上,  時事剪報、書本與影片都是她的教具,而她手邊影像教材的來源,大約都是來  自網路的廣告片、短片,以及公共電視【感恩故事集】與文向基金會 4 的影像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教材。胡主任認為影像教材雖不致匱乏,但影像教材確有其優勢,而且劇情片、 紀錄片遠比訪談來的吸引學生。            . Ch. engchi. 4. i n U. v. 『財團法人文向教育基金會』於1993年成立於彰化縣永靖鄉,自2007年06月開始 轉型為全國性服務的組織,並由『台灣人壽』提撥盈餘挹注經費。基金會以《分 享》做為使命,提醒「時時、處處、人人」珍惜與分享社會資源。並以「弱勢 關懷」及「生命教育」為推動主軸。. 10   .

(11) 貳  文獻探討  一  漸凍症與生命教育  (一) 甚麼是漸凍症                  「我不是植物人,只是全身漸漸不能動了;我有話要說,只是說 不出來;我很想吃東西,但是不能吞嚥;我很想抓癢,但是手不能動; 我很想活動,但是腳站不起來;我頭腦清楚,但只有兩眼會動…」5               這是一位漸凍人的女兒用其父親的角度所描繪出的一段生動文字。            漸凍症是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 A.L.S.)的俗稱,是屬於運動神經元病(MND,Motor Neuron Disease)的一種。  臨床上,漸凍人可分為四類。其中的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是最常見的運動神  經元疾病,80%的漸凍人多屬於這種類型,此種疾病來勢洶洶,全身肌肉進行  性萎縮、無力,直至最終呼吸衰竭而死。發病後平均生存期在 2 年至 5 年。而  脊髓型肌肉萎縮(SMA) ,則以手腳肢體漸行性肌肉萎縮為主,多半不會侵犯到  呼吸及吞嚥的肌肉,病程較長,不易有呼吸衰竭的問題,與遺傳關係密切。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漸凍人雖然各種感覺都正常,但會漸漸不聽使喚,從四肢無力、消化功能差、  免疫功能低等各種狀況,到漸漸無法呼吸、吞嚥,最後變成只剩眼球能動,插  著呼吸輔助器的病患 7,所以俗稱為漸凍人。此病的病因不明,有可能是遺傳、  重金屬中毒等原因,目前唯一治療藥物是延緩呼吸衰竭及運動神經元退化的銳  力/利得  (Rilutek)8,其他能做的只有一般支持療法與症狀治療,包括吞嚥困  難時需插入鼻胃管或接受胃造口手術以便灌食、呼吸困難時需使用氧氣或非吸  入性呼吸面罩,若呼吸衰竭時,則需考慮接受氣管切開手術,以便使用人工呼  吸器,有的患者的肌肉迅速萎縮、失能,發病後在短短 2 到 5 年即退化到需要  仰賴呼吸器維生,也有的是 10 幾年以上緩慢退化,目前醫學上也無法準  確預  估病況發展與壽命 9。在台灣,漸凍人自 2004 年起已列入安寧療護整合性照護,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沈心慧(2002)。債聽,漸凍人的心聲。載於林宸生(主編) ,潛水鐘搶救行動    電子書。2009 年 12 月 15 日,取自:cslin.auto.fcu.edu.tw/bioassist/book/2.pdf。  6 王珮辰(2010) 。 《從漸凍病友的口述歷史  看見台灣罕見疾病支持社群之形成》 。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所碩士論文。頁 6。  7 Antonietta Vitale & Angela Genge .(2007).Codman Award 2006: The experience of hope in ALS patients. AXON, 28(2). 8 邱浩彰(2001)。神經科:運動神經元疾病之新進展。臺灣醫學雜誌,5(2)。  9 蔡清標(2002b)。了解運動神經元疾病。載於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    會(主編) ,「集愛」漸凍人協會成立五週年紀念特刊(pp.92‐93)。台北:中華    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  11   .

(12) 並納入全民健康保障給付計畫 10,可依需求申請住進安寧病房並享有健保給付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2006 年 10 月 14 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臺北市已被診  斷出罹患漸凍症的患者約有二百人,全台灣約有八百人,但患者大多被遺棄在  社會的角落無法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也因此,在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10 樓規劃 了全台灣專收漸凍人病患的「祈翔病房」,共有 36 個床位,收治對象初步以早 期需診斷的病患,及仰賴呼吸器的病患為主;若還能活動者,則鼓勵在家養病, 亦可由院方安排護理人員及呼吸師至病人家中,教導家屬如何居家照顧。而根 據國科會與交通大學統計,到 2010 年全台漸凍人約有千人。          2007 年「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俗稱「漸凍人協會」 ,曾向內政部申請  經費執行「運動神經元疾病台灣地區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以問卷調查方式進  行,對象為全台入會的 244 位漸凍病友,共回收 103 份有效問卷,調查內容有  人口學特性(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生活形態和人格特質) 、疾病特性(包括:  疾病發展模式、家族病史、疾病因應) 、支援系統調查(包括:物質支援和精神  支援),以及心態心願(包括:生命動力來源和未完成  心願)四大方面。其中  調查發現,六成以上的病友罹病後與家人的關係更緊密,且病友家中手足數愈  多、社會支持網絡愈多時,病友對生命的態度明顯有積極正向的轉向。金錢物  質以家人支援最高,且高於政府機關的補助 11。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常坐在玻璃門旁,享受微風吹拂,也看人來人往,小孩子見我, 會微笑跟我打招呼;青年人見我,會視而不見;中年人見我,會不好 意思不敢正視;老年人見我,會走過來慰問寒喧;我只是愛看他們多 變豐富的臉龐;伴隨陽光光影徐徐移動 12。. sit. y. Nat. n. al. er. io.           這是一位漸凍病友在其部落格發表,眼中所看到身邊社會樣貌的一角。但  社會對漸凍病友的關注重點為何?關於罕見疾病病友其他社會心理照護及支持  方面的研究,國內不乏針對家有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壓力、家庭關係,乃至主  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和調適的相關研究,其中一致提到,在目前台灣社會福利 . Ch. engchi. i n U. v.   10. 行政院衛生署(2004 年 2 月 10 日)。安寧療護整合性照護納入全民健康保障  給付施辦計畫。行政院衛生署新聞公告。2009 年 12 月 15 日取自 .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now_fod_list _no=5913&level_no=2&doc_no=22528。  11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2007b) 。運動神經元疾病臺灣地區流行病      學調查。內政部 96 年度補助計畫,未出版。  12 袁鵬偉(2008 年 9 月 9 日 a)。果語。一個'漸凍人'的心情故事。2011 年 02 月      01 日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OdWCd4OCFRnliKm9XIuEXcFFJgTW/article?mid=1 37。  12   .

(13) 政策的局限下,家庭支持是罕見疾病病友的主要照護基礎,因為家庭長期的  經濟、人力和精神的負荷過重,更凸顯了社會支持對家庭壓力緩解的重要性  13 。但目前尚無以漸凍人為主體的家庭和社會支持的研究,且從協會的數據  及病友家庭經驗中可以看見,漸凍人因其病情造成生理全面性失能,將高度  依賴家庭與社會的照護和支持網絡建立,人力和金錢是重要的基礎,其中人際  互動亦是漸凍人身心狀態和生活品質維持的重要因素,但以台灣目前社會現  況,手足充足的家庭並不多見,故來自社會各層面的人際支持更是相形重要。  14 . (二) 甚麼是生命教育          在過去,西方並沒有生命教育這個專有名詞,而且一般談到的生命教育,  通常指的是七零年代開始受到重視的生死學,不過 1979 年澳洲雪梨成立「生  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簡稱 LEC),致力於「藥物濫用、暴力與愛  滋病」的防治工作(王佩蓮,2001;孫效智,2000),且該中心已發展成為一個  國際性機構,並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的一員。不過, 「生命教育」  這名詞在澳洲看起來比較接近預防防制的工作,是一個防堵的行動。但在台  灣,意義卻不大一樣。台大教授孫效智為生命教育下了一個定義:引領學生探  索人生最核心的議題,並達到知行合一,就是生命教育(孫效智,  2000)。而  輔大教授黎建球則在 2001 年,國立教育資料館出版的《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  育專輯》中,指出生命教育是對宇宙、生命及人的關懷。 《天下雜誌》在 2009  教育特刊中,定義生命教育為包含了解自己、尊重他人、品格、情緒管理、挫  折復原力等,是身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命能力。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所所長洪蘭教授,在接受特刊訪問時,更簡單地說,生命教育就是教育人們珍  惜光陰、珍惜資源、珍惜生命。所以,在台灣的生命教育其實不同於西方,它  比較是屬於一種理念與理念的實踐。            生命教育的理念及內涵的形塑,在台灣,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 段為萌芽期,時間約為 1996-1999 年,主要由台中市曉明女中邀請孫效智、林 思伶、王增勇等教授參與規劃,將天主教學校的倫理教育加以擴充,提出生命 教育的基本理念,並得到台灣省教育廳的支持,積極在全省推動生命教育。 第二個階段為百花齊放期,時間約為1999-2002年,此階段許多學者及文教 機構紛紛依照其對生命教育的理解,提出各種類似但也有相當差異的生命教育 理念。.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n U. v. 唐先梅、曾敏傑(2008)。罕見疾病家庭的壓力源:一項探索式的質化研究。特      殊教育研究學刊,33(2)。 14 王珮辰(2010)。《從漸凍病友的口述歷史  看見台灣罕見疾病支持社群之形      成》。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所碩士論文。頁55。. 13   .

(14) 第三個階段為整合建立共識期,時間約為2002-2004年,此時期由於大力提倡 生命教育的教育部長曾志朗離職,生命教育的推動似乎面臨嚴峻的挑戰,然而, 許多學者及團體反而在生命教育理念及內涵的形塑進展上有了重大的整合,並 建立了堅實的共識。此共識也成為台灣高級中學新修訂課程綱要的一部分。 在2003年時,教育部進行高中課程綱要的修訂,共訂定了生命教育類選修課 共八科16學分的課程綱要。依照其整體規劃理念,生命教育類選修課課程綱要 研訂共規劃為八科各兩學分之課程。其中,「生命教育概論」為基礎課程,「哲 學與人生」、「宗教與人生」、「生死關懷」、「道德思考與抉擇」、「性愛 與婚姻倫理」、「生命與科技倫理」及「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七科為進階 課程。「生命教育概論」科是生命教育的導論課程,目的在於對七個進階課程 之最重要議題進行樣貌的說明與介紹。進階課程係按照生命教育課程的三個基 本理念而建構者。「哲學與人生」、「宗教與人生」、「生死關懷」三科屬於 終極課題之探討。至於「道德思考與抉擇」、「性愛與婚姻倫理」、「生命與 科技倫理」則屬於倫理議題之批判反省。其中,「道德思考與抉擇」的目的是 探究道德的本質與道德規範的意涵,而「性愛與婚姻倫理」、「生命與科技倫 理」則是當代應用倫理課題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範疇。「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 的目的在於探究人格統整與靈性修養的議題,期能達到知行合一的理想。15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從2010年起,生命教育已經從單純的選修課改成高中生必選1學分的必修 課,也就意味著,今後高中生在其高中三年生涯,必須學習最基本的生命教育。 因此,龐大的配套措施也必須能夠跟上課程的腳步,像是師資的培育與教學的 資源。 不少人把「生命教育」與「自殺防制」畫上等號,一想到生命教育便聯想到 「自殺防制」的問題 。這個聯想與生命教育最初的緣起背景也有關係,大約 1997 年左右發生許多學生自殺或殺害別人的事件,造成社會的震驚,因此如何幫助 學生珍愛生命就成為推動生命教育的主要社會因素,所以每當社會上有青少年 自殺,就會有人出來呼籲生命教育的重要。然而,生命教育不能只以自殺防制 為限,否則其內涵就太過狹窄。更何況,要讓青少年遠離傷害、暴力或自裁, 就不能以一種事後補救或嚴密防堵的方式來進行,而最根本的防治在於防患未 然。防患未然的方法包含了正面而深刻人生觀的建立,以及同儕、家庭及社會 互愛互助關係的形成。因此生命教育應致力於這些根本的問題,而不該只是消 極的自殺防制而已。再例如近年來國內外生死學或死亡學發展快速,所以也有 人將生命教育當成是生死教育或死亡教育,視生命教育的內涵為教授有關死亡 的各種問題,以及有關臨終關懷或殯葬禮儀等。雖然,生死是一體的兩面,但.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5. i n U. v. 陳立言(2005)。《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 。上網日期:2010 年 12 月 20      日,取自 www.kyu.edu.tw/93/epaperv7/066.pdf。  14   .

(15) 生命教育除了是生死議題外,還應該關懷生死兩點之間生命歷程的安頓。依此, 生命教育不該只是死亡教育,還應涵蓋整個人生意義的探索及價值觀的建立。 16 . 而從事學生輔導工作長達15年的胡敏華主任認為,生命教育是一種以哲學思 考的教育,目的在於積極培養學生探索生命、知行合一的全人教育,所以重點 是要能認知並實踐。以目前羅東高中實施生命教育的成果來看,學校的輔導個 案從2006年個案量一年達200人次以上,到2010年每年個案量已降低到100人次以 下。可見實施生命教育對於學生認知生命的意涵並實踐生命的意義,有其一定 的功效。胡主任也認為,如果從一位漸凍人艱困的生命歷程中,看到病友本人 對生命看法與人生態度的轉變,最後還能回饋給社會,那這也是對學生生命教 育的一種啟發。    二 台灣生命教育紀錄片 台灣有關生命關懷的紀錄片始祖,應該可以算是導演吳乙峰在 1990 年出品 的【月亮的小孩】,這部紀錄片以兩年時間,記錄一位 20 多歲白化症病友吳國  煌,從結婚到生子的故事,當時這部片扭轉了許多人對白化症的誤解,也鼓舞  許多白化症病友的生命。從 1999 年到 2003 年,導演吳乙峰又花了四年的時間, 記錄 921 地震創傷。【921 生命】這部片記錄五個地震受災的家庭,片中他也 為生命下個註腳:「生命就像過隧道,剛進去你以為是黑暗的,想不到出了隧 道卻是一片光明,但是也別高興得太早,下一個隧道很快就來了,可是也別急, 轉個彎又過完一個隧道,光明又來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吳乙峰本於「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引起更多共鳴」、「紀錄片不是 拍一拍就放著」的想法,【921 生命】不再只循著以往大多數紀錄片的 路線,拿到社區免費放映或者 2000 元讓電視台播一次的方式,它嘗試 躍登商業大銀幕,勇於挑戰廣大觀眾的觀影習慣。               2003 年 8 月吳乙峰向國內多家戲院尋求播映,但處處碰壁,逼得他 一度打算自資包下台北市總統戲院,於 921 五週年前夕放映,想不到網 路與小型試片的口碑竟在此時幫了一個大忙。再加上當時的陳水扁總統 、馬英九市長等政治人物「感動的背書」,結果台北光是預售票就衝高 到 2 萬張。17. 16 17. Ch. engchi. v. 同註 15 楊凱(2005 年 7 月) 。(台灣電影的在地聲音─紀錄片攻入主流),《光華雜   誌》 。頁 34. 15   . i n U.

(16)            【921 生命】在台北戲院熱情延燒後,高雄、雲林、台中的戲院也紛紛加入    聯映,最後創下 1000 萬台幣的票房紀錄,不僅打破歷年台灣紀錄片的紀錄,更    榮登 2004 年國產影片的賣座王位,【921 生命】算是登上了紀錄片與觀眾透過    票房對話的第一個高峰。            2006 年,【醫生】是知名廣告導演鍾孟宏首部紀錄片作品,片中主要描述  一位來自台灣竹東,任職於美國邁阿密兒童醫院的溫醫生,與妻子兒女長居美  國。當他治療一名飽受病魔摧殘的祕魯病童 Sebastian 的過程中,讓他想起了在  多年前上吊自殺的幼子 Felix。【醫生】對照了過去及現在,探究生與死的人生  課題,卻不武斷地提出答案,片中深沉的親情與生命意涵,令人省思。          《台灣立報》在當時曾有過這樣的報導:    《醫生》上映後,獲得觀眾廣大迴響,有人一看再看,啟發對生 命的不同看法,許多人士從不同角度探討此片,包括青少年心理與自 殺問題、病患及親人如何面對病痛、死亡等,此片也獲得 2006 年「台 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亞洲獎」優等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18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 2010 年,蔡明珊導演發表一部有關安寧照護的紀錄片,片名是【在那之前 我愛你】 。她花 2 年時間,走訪台灣各地安寧機構,用影片探究安寧照護議題。  在台灣,以紀錄片形式討論生命議題,並循電視或電影院的通路播出並不多見, 【921 生命】、【醫生】、【在那之前我愛你】算是寥寥可數,其它循網路流通的 影像,一般都是獨立製作的紀錄片工作者或學生作品。. sit. y. Nat. n. al. er. io. 而【看天花板的人】這部片,試著透過兩位在漸凍病史上面臨抉擇的漸凍人, 在身體器官一個一個壞去,一天比一天虛弱的狀況下,把握當下,不畏身體 19 的折磨與困境,珍惜生命最終的每分每秒,並在病歷曲線的長尾 ,作出符合 自己的抉擇。正如同洪蘭教授為生命教育所作的定義,珍惜光陰、珍惜資源、 珍惜生命一樣,這部紀錄片誠實記錄一位漸凍人,不畏漸凍病魔漸漸侵蝕他 的食道咽喉,堅持在堪用的狀況下珍惜他每個器官,也記錄另一位漸凍人, 18. 19. Ch. engchi. v.   周依禪(2008 年 1 月 30 日)。(台灣紀錄片獲青睞 醫生前進紐約),《台灣 立報》。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黃啟訓的說法,每個漸凍病 人都有一條病歷曲線,若以 xy 軸表示,那麼,x 軸就是存活率,y 軸就是病 史,一般漸凍病人病史 3-5 年,接下來病史越久,存活率越低。(如圖) 存 活 率 病史 16 .  . i n U.

(17) 與病魔搶時間,在還能出門行動狀況下,每天為其他病友奔波,就算他不斷跌 倒,甚至罹癌。這樣的創作,是多麼希望四肢健全的觀眾,能體會到身體無法 恣意活動的漸凍人,尚且珍惜每個堪用器官,珍惜每一天,更何況是觀眾自己 呢?影片最後將試圖走電視播送系統,期待能影響更多的人。   三  紀錄片的媒介與真實              Richard M. Barsam 在他的著作《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 (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 ,開宗明義就說,最初的電影一開始其實就 是紀錄片,從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與【離開工廠】 ,這些真人實事的短片 被稱為「實況電影」(actualities) ,其內容乃是「非刻意安排的一般性活動」。20            1922 年,當南努克(Nanook)這位愛斯基摩人的臉部特寫出現在鏡頭前, 他眼一眨就把觀眾帶進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哈德遜灣東岸,看見愛斯基摩人在酷 寒中與大自然搏鬥存活的生命光輝,而那一位長期觀察田野、得到被攝者信任 的鐵礦探勘者佛萊赫堤(Robert Flaherty),也因為這部片【北方的南努克】  (Nanook of the North,1922),而成為紀錄片先驅。他認為紀錄片是一種發現  跟呈現的影片(The film of discovery and revelation),藉由紀錄片可以把人的真  實生活呈現在銀幕上,因此,他捕捉了純粹、自由,跟自然的生活,就如同發  生在眼前一般。          只不過, 「紀錄片」這個名詞到這個時候還未出現,直到 1926 年,紀錄片之  父,英國人約翰.葛里爾森(John Grierson)觀賞佛萊赫堤新作【摩亞那】  (Moana)  ,一部以玻里尼西亞人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影片後,在紐約太陽報上發  表評論: 「佛萊赫堤用影像報導了一位波里尼西亞少年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因  此有紀錄片(Documentary)的價值。」而 Documentary 這個英文字源自於法文  Documentaire,但法國人用它來形容觀光旅遊電影,也就是別的地區與人民真  實的影像記錄,與葛里爾森的用法大相逕庭。21            但後來,因為許多人把應用自然素材所製作出來的影片都當成紀錄片,於 是,葛里爾森在 1932‐1934 年間陸續發表的長文《紀錄片的第一原則》中為紀  錄片下了個定義是「對現實素材作有創意的處理」(creative treatment of    reality),這就成為後來歐美國家普遍接受的基本定義。22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 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原書      Richard Meran Barsam. [1992].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  21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李道明(編),《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      文獻選集下》 ,頁 285‐2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國家電      影資料館出版  22 同註 21  17   .

(18)         到了 1948  年,布魯塞爾召開的「紀錄片世界大會」曾對紀錄片下過一次定 義,但仍然不脫葛里爾森的基本精神,那次所下的定義是:「紀錄片是以各種紀 錄方法,在膠片上錄下經過詮釋後的現實各個層面;詮釋的方式可以是去拍攝真 正在發生的事物,也可以是忠實而且有道理的重演發生過的事實;其目的在於透 過感情或理性的管道去激發和加強人類的知識與認識,並真正提出經濟、文化和 其他人際關係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法。」23          這樣的定義雖然含糊,但仍不脫葛里爾森的定義,不過,至少顯示出紀錄片 的兩個特質:1.記錄真實生活的影像與聲音;2.採取個人觀點去詮釋拍攝真實生 活。24    四  紀錄片的類型            就像 Barsam 的著作《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的英文書名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一樣,許多電影理論者以「非虛構電影」 (Non-fiction Film)描述紀錄片,也意味著影像是真實的,就像葛里爾森對紀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片的定義一樣,乃是對真實作創意的處理,可見大家都相信紀錄片再現「真實」。  波登(Julianne Burton)也在 1990 年《The Social Documentary In Latin America》舉 出了紀錄片再現真實的四種模式(亦可含糊視為四個依序的階段,雖然其中不免 交疊),即:解釋(expository)、觀察(observational)、互動(interactive)、反身自省 (reflexive)。25  (一)解釋性紀錄片(Expository) 此一模式的紀錄片旨在呈現作者所知之事實現象,其再現的技術,在語言聲 音方面常用全知的觀點(omniscience) ,結構上遵循資訊邏輯(information logic), 並且以權威的旁白、以高角度遠景鏡頭影像關照全局,並隨意加入中景與特寫。 主觀強調事件情感或細節,常見於早期紀錄片工作者,如葛里爾森、佛萊赫堤。 解釋型的再現方式,無疑犯了過度主觀的毛病,作者對「真實」說三道四,使得 「真實性」降低,同時敘述者的意識形態加諸在影像中一覽無遺。 (二)觀察性(Observational )紀錄片 也因為解釋性紀錄片如此,因此觀察性紀錄片便針對此點努力修正;聲音影 像紀錄的是觀察攝影(Observational Filmming)的瞬間,沒有旁白以及注重過程 的經驗(experience of process) ,同時利用事件主角來詮釋歷史真實性(historicity), 並已極簡拍攝團隊強化靈活度與降低干擾性。 (三)互動式(Interactive)紀錄片.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3. i n U. v. 同註 22  游惠貞(2002)。紀錄片美學的多重面向。電影欣賞,20(2),57-61。 25 盧非易(1999)。 〈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政大傳播研究簡訊》12 期,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24. 18   .

(19) 但觀察性紀錄片的再現技巧仍無法解決主客觀問題,例如鏡位的安排、剪接點 的選擇,此類紀錄片所再現真實仍是作者的主觀真實。於是互動性紀錄片索性 直接認可主觀觀點存在的合法性,並自由引用攝者與被攝者的敘述,兩種聲音 交互出現或互相辯證,在影像方面,導演常介入事件,進入鏡頭並且與被攝者 產生互動,強調佐證式的影像(image of testimony) ,內容(文本 textual)的權 威性轉向事件人物,使再現真實時,主客體均能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 。此 一模式的紀錄片與人物有較多的直接交集(訪問),必須有擔任目擊者的信念 (faith in witness) 。此一流派輾轉發展,成為法國的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 。 (四)反身自省(Reflexive)紀錄片 互動是紀錄片雖解決主客觀的問題,但對於觀看者的權力與位置問題,仍缺 乏覺醒,而反身自省模式的紀錄片,就是對影片的真實性予以全面的解構,它 重視攝者、被攝者與觀眾三者之間的關係位置,它常提醒觀眾,看到的是建構 出來的影像,而非現實的一部份;並喚回觀眾對所述事件自主省思的能力,就 像 Dziga Vertov 的【持攝影機的人】 (The Man with a Camera) ,另外,反思性的 紀錄片通常實驗性濃厚,同時注重紀錄片作者論(Author Theory)。26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雖然「紀錄片」是一種「模糊的概念」(Fuzzy concept),其定義與製作方式會 隨著時代而改變,然而有些原則與傳統是必須保留下來,並且延續下去。27  Bill Nichols  在 2001  年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中,將二十世  紀紀錄片的發展類型,更嚴謹的分為六種模式作為研究的基礎。詩意的模式(The  Poetic Mode  )、解說的模式(  The Expository Mode  )、觀察的模式(  The  Observational Mode)、參與的模式(The Participatory Mode)、反身自省的模  式(The Reflexive Mode)、表現的模式(The Performative Mode)。28 相對於波  登所提出的四種模式,Bill Nichols 更為細緻化地,將紀錄片的發展類型再分出  詩意模式與表現模式。 . n. al. er. io. sit. y. Nat.                 26 27. 28. Ch. engchi. v. 同註 25  Nichols, Bill (2001). Int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同註27 .     19   . i n U.

(20) 這種模式的影片,希望以華麗或誇張的手段呈現影片的氣氛和統調, 甚於強調主體和其歷史背景,看重美學甚於片子所當傳達的知識性和說 服性。採用的手法大半是犧牲傳統的敘事方式,如沒有連續性的剪接邏 輯;很實驗性地將沒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的相關聯的事物結合在一起, 並注重影片的節奏韻律感,以及空間的並置關係。29          王慰慈認為張照堂的【王船祭典】紀錄片最符合這種詩意模式的典型。  記錄燒王船的祭典過程,加入大量的特效,如慢動作、停格等效果 ,放大了燃燒中的火船,以及茫然中膜拜的善男信女。孩子們的天真無 邪、婦女們拿著掃把驅邪、一旁默然觀望的民眾,加上音樂詭異的組合 ,混雜著詩意與神祕的色彩。30 . 政 治 大. 這種詩意模式的紀錄片,以抒情的語法表達一種感知氣氛,有點誇張化的 美學要素成為獨特的論點。而表現的模式則是強調個人主觀的記憶與經驗,同 時在呈現所發生的事件中,也融合了許多想像性和自由性的東西。. 立. ‧ 國. 學. ‧. 表現式的紀錄片不同於參與式的紀錄片,是在於其採用了獨特的再 現模式,來暗示觀眾需要對新事物有認知與了解。比如這類的影片中, 它會融合很多表現技巧,加入虛構影片的質感與密度,或是觸及實驗片 或是前衛美學的領域等等。加入表現的或是演出的技巧,彷彿也是不斷 地提醒我們:看這世界需要帶著不同的視野與感情,以超越對外在世界 本身的認知。31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另外在反身自省模式中,Bill Nichols 也舉出幾種策略: 1. 極度風格化或反風格化,以擾亂閱讀紀錄片的傳統語境。 2. 改變或挑釁紀錄片的再現組碼(code) ,以解構紀錄片傳統。  3. 呈現互動的主觀促使觀眾了解主觀意見如何建構、如何顯現。  4. 反諷、戲仿、嘲謔,以激怒觀眾,促成自覺。32 . engchi.      29 王慰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與發展—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 基礎〉,《廣播與電視》,第20期,頁1-33。  30 同註29  31. 同註27.  . 32. 盧非易,1999,〈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傳播研究簡訊》,第 十二期;以及Nichols, Bill (1990): Representing Reality, p.69,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Bloomington).. 20   .

(21) 對於我來說一部電影使用甚麼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來的故事 片還是一部紀錄片,不重要。一部好電影要表現真理,而不是事實 。33   .         【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989-1948)的一句話,體現出紀錄片與故事片之間實際上並沒有明確  的界限。一般來說,觀眾認為一部紀錄片是「真實」的,但實際上也僅僅鏡  頭與拍攝者在現場的這個「事實」 ,而畫框外的事實是甚麼,觀眾則不見得知道。  嚴謹的紀錄片,雖然也會記錄下拍攝過程對被記錄的情況的影響,來讓觀眾獲  得一個比較客觀的印象,但是被記錄的情況經過剪接,它的代表性,也不見得  可以代表真實。也因此,許多紀錄片工作者不願再被「真實」給綁架,開始加  入了「創意的處理」 ,從此紀錄片的形式與內容有了不同以往的風格。例如榮獲  2009 年奧斯卡紀錄片大獎的【走鋼索的人】 (Man on Wire) ,講述 1974 年法國  雜技名人菲利普佩蒂特(Philippe Petit)在紐約世貿大樓間搭鋼索逐夢的紀錄片。  英國導演賽蒙齊恩(Simon Chinn)和詹姆斯馬許(James Marsh)在片中大膽使  用許多戲劇性的光影效果,強調在紐約世貿大樓搭索與警方鬥智的情景。這種  有別於一般紀錄片的運用手法,卻也榮獲奧斯卡紀錄片大獎,導演詹姆斯馬許  獲獎時曾說: 「…【走鋼索的人】並不是一部傳統的紀錄片,它更側重於講故事….  其實這部片更像一部緊張刺激的動作電影。」34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紀錄片從真實到再現真實,從四種模式到六種模式,其實仍不脫「對真實 作創意的處理」 ,Brian Winston 認為:「創意」意謂著「藝術」,而「處理」代 表著「戲劇結構」35。當建立在攝製過程中的道德誠意基礎都成了創意之處時, 真實、敘事、歷史在原本清晰的軸線上都遭到處裡、挪移時,那麼就沒有真僞 可言,因為這已經不重要了,我們這些觀眾倒不如回歸原始觀影的動機,隨時 問自己「影片在說甚麼」、「影片能不能觸碰我的內心深處」。    五  自我與創作 . Ch. engchi. i n U. v. 一件作品通常都是作者欲透過它,表達自我的觀點給他人知道,如果不是, 充其量只能說是練習,而非藝術創作。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就曾經為藝術創作下定義:     33. 節錄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紀錄片  。  34   節錄自 http://ent.sina.com.hk/news/5073/3/1/192685/1.html  35.   Winston, B. (1995). Claiming the real: the Griersonian documentary and its legitimation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   21   .

(22) 藝術是一種人的活動—個人有意識地藉著某種外在的符號(External Signs),將他所經歷的情感傳達給與其他人,致使他們受到感染並且以 能夠經驗這些情感。36  在這裡所謂的「經歷的情感」,並非是狹義的直接經驗,而是非常廣義的經 驗累積,而且也是必須放諸在社會脈絡下的經驗累積,這種脈絡包含了社會環 境、歷史背景、家庭、教育…等。所以,藝術創作並非單純的描繪或記錄經驗 事實本身,而是從一堆雜亂無章的現象中,透過創作者自身的脈絡得到可以穿 透人心、並感動自己的觀察,再把這樣的觀察經由「濃縮」 、 「精煉」 ,透過媒體 符號,有情感地、有意識地表達出來。托爾斯泰還說: 「區分真藝術時,有一個 不可懷疑的標誌,那便是藝術的感染性……藝術感染性的程度,決定於下列三 大要件: (1)依其所傳達情感的個別性(Individuality)之大小; (2)依其傳 達情感方式的清晰性(Clearness)之大小;(3)依據藝術家本身的誠心 (Sincerity),也就是藝術家自己對其所傳達情感的力量之感受度」。37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蔣勳在他的《島嶼獨白》一書中,解釋所謂的感染性:          …指的是作品引發了觀賞者的共識情感,使得兩者之間的距離與 隔閡,在主觀意識中逐漸消失。而在共識情感的建立中,卻依舊能保 存創作者的個別性;就個別的經驗層次而言,共同的情感總具有某 種普遍性,即使在同一時空與同一情境之下,個人的感受亦將不同, 因此,個人所親歷的情感也就不盡相同。所以,偉大的藝術創作,不 僅僅是共識情感的傳達,而是兼具了創作者獨特風格的情感傳達了。38              創作者獨特的觀察,揉合自身情感的吐露與日常經驗,透過作品中的符號  ,敲開觀賞者的心扉,讓每個獨立的個體找到此時、此地、暫時共同的情感出  口,這種獨特的生命經驗就是感染性。  藝術創作除了有它的感染性,也有它的延伸性。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 ‐1944)認為: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6. C.F.Leo Tolstoy, What is Art?and Eassy on Art. Aylmer Mande tra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123。 37 同註 25,頁 228。  38 蔣勳(1997)。《島嶼獨白》,台北:聯合文學,頁 109。          22   .

(23) 靈魂與肉體密切相連,它透過各種感覺的媒介產生印象,被感受的 東西能喚起和振奮感情。因而受到的東西是一橋樑,是非物質(藝術家 的感情)和物質之間的物理連續,它最後導致一件藝術品的產生。另外 ,被感受的東西又是物質(藝術家和他的作品)通向非物質(觀賞者心 靈中的情感)的橋樑。它們之間的程序是: 藝術家的感情→感受→藝術作品→感受→觀賞者的感情               這兩種感受在成功的作品中是相似或等同的….內在因素及感情,它 必須存在;否則藝術作品就成了膺品。內在因素決定藝術作品的形式。39 所以,創作者透過作品,延伸內在的情感,顯露創作者自身的脈絡與獨特 的風格。因此,作品成為獨一無二的,也就是作品其實就是創作者的延伸。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 Ch. engchi. 39. i n U. v. 查立譯(2003)。《康丁斯基文論與作品集.論藝術的精神》 。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0。        23   .

(24) 叁 創作流程與製作規劃 一 【看天花板的人】創作流程 根據張哲瑋與阮明淑於2008年整理出,紀錄片作業流程表,內容共分成四大 階段,分別是前製時期、拍攝時期、後製時期及發行時期,並在每個階段,依據 進行流程,再分成影片構思、田野調查、初步觀點確立、籌畫拍攝事宜…等。. 紀錄片 製作流程. 進行階段. 作業內容重點. 生活體驗、社會觀察、個人興趣 政 治 大 主題研究(資料蒐集). 影片構思. 立田野調查. ‧ 國. 主題觀察(初訪、事件觀察與參與、場 勘). 觀點. 觀點初步建立. 學. 前製時期 (Pre-production). 預算的擬定. io. sit. 工作職務的分配 製作正式企畫書 資金的募集. n. al. Ch. 觀點. er. Nat. 籌畫拍攝事宜. y. ‧. 拍攝人物與事件的定位. i n U. v. e n g 觀點修正與確立 chi. 拍攝時期 (Production). 器材的掌握 現場掌握. 人員技術的實務操作 影片的攝影風格 被拍攝對象的倫理問題. 面訪. 訪問過程的掌控 被拍攝者的構圖與收音 拍攝內容整理 剪輯腳本的擬定. 後製時期. 畫面 24 .  .

(25) (Post-production). 剪輯的執行. 聲音 音樂 特效 剪輯的倫理問題. 發行時期 (Distribution). 自我宣傳. 電子郵件、部落格、製作DVD. 申請補助. 公部門補助、映演計畫 電視播映. 商業發行. 電影播映 委託發行. 各類影展. 尋找、選擇、參加. 政 治 大. 依照上述流程,創作者輔以自己過往的拍攝經驗,將工作流程分為三大階段( 下圖),分別是前製作期、製作期、後製作期。此兩種流程分類方式最大不同在 於發行期。 由於創作者主要工作以導演為主,且沒有製片角色,以致無法分身,也不夠專 業可以處理露出、發行等工作,而這部分也是目前台灣紀錄片市場較為常見的瓶 頸,也就是在行銷推廣方面,無法有組織、有階段性地進行營銷工作。所以創作 者將發行期併入後製階段,初期先以爭取電視供播為主。.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5   . i n U. v.

(26) 製作期 . 確認主題  拍攝內容 . 後製作期  拍攝帶場記細描 . 敲定拍攝 期及進度. 腳本大綱 .   田野調查  資料蒐集 . 進行拍攝 粗剪 . 預訪 . ‧ 國. 動畫製作發包  後製特效  上字 . al. Ch. engchi U.  . sit. 補拍畫面 訪問 . 音樂音效 . 試片  觀眾意見調查. er.  . y. 採訪大綱 檢討修正. n. 採訪大綱  撰寫 . 細剪修片   . ‧. 決定工作  人員 . 影帶記錄 整理場記. 分段剪接   . 政 治 大 燈光攝影 麥克風 . 學. 決定主題  拍攝內容 . 立. io.                  . 前製作期 . Nat.                                  . v ni.  . 敘事結構調整  修片補拍定剪  混音. 旁白字幕.   影片完成  公開播映 . 26   . 參加影展 .

(27) 二 【看天花板的人】製作規劃. 製作期. 人力. 導演:陳明輝 導演:李惠仁 企劃:鄭淑麗. 費用. 車資與膳宿. 人力. 導演:陳明輝 導演:李惠仁 企劃:鄭淑麗. 器材. HDV 攝影機兩部 燈光、收音、TAPE. 費用. 車資與膳宿. 1. 以一天 1500 膳宿費計算 約 1500X5X3=22500 2. 車資 1000X5X3=15000. 政 治 大. 立. 1. 以一天 1500 膳宿費計算 約 1500X3X10=45000 2. 車資 1000X10X3=30000. n. 費用. al. 對剪台、後製台、錄音室. Ch. 音樂音效 動畫製作 後製剪接. engchi. sit er. io 器材. y. Nat. 剪接:陳明輝、李惠仁 撰稿:陳明輝、鄭淑麗 音樂音效:阿淵 動畫製作:JOHN 後製剪接師:JOHN. ‧. 人力. 備註. 學. 後製作期. 內容. ‧ 國. 前製作期. 項目. i n U. v. 1. 音樂音效 1 小時節目 20000 2. 二 D 動畫製作 3 則 3000X3=9000 3. 後製剪接(連剪接師)一 班 8000X2=16000 總經費:157500. 爭取在公共電視【紀錄觀點】或【獨立特派員】等節目播出. 27   .

(28) 三 【看天花板的人】製作時程粗估:  工作內容. 2010/06. 背景研究 初訪/勘景 企劃書初稿 企劃書完稿. 2010/09. 腳本大綱 腳本大綱一修 腳本大綱二修 拍攝計畫. 2011/01. 拍攝期 動畫製作期. 2012/04. 1. 腳本初稿 2. 腳本一修 3. 腳本二修. 1. 後製效果 2. 混音 3. 字幕 4. 審片交片 5. 試片. ‧. 1. 剪輯 2. 音樂音效製作 3. 初剪修片. sit. n. er. io. al. y. Nat. 2012/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2012/05. 備註. 學. 時程.  . Ch. engchi. 28   . i n U. v.

(29) 肆 創作思維與重要元素 一  重要元素        A 主要拍攝內容        1. 甚麼人 林文彬 彰化線西人 彰化縣線西鄉在清朝為大肚溪的出海口,直到雍正乾隆年間方有泉州人前來  開墾,由於濱海土地鹹濕不適耕作,產業以養殖捕撈為主。線西鄉位居彰濱工業  區旁,曾在 2005 年爆發戴奧辛毒鴨蛋事件。  一般,台灣人有所謂的「海口人」,指的大約就是生活在鹿港以南、雲林台西到  台南安南這一帶的居民。早期的「海口人」,除了捕魚的海險之外,還必須抵抗  外來盜匪與「平地人」的侵略,所以村民必須仰靠團練防衛自己的村莊,也因而  流傳海口人生命力堅韌,有著打死不退的精神。  林文彬這位「海口郎」自從沒了吃飯的力氣後,不斷靠自身的鍛鍊,以為不服輸  即可克服一切,而在彰化資訊流通不夠迅速的地方看病,也讓他的病況一路惡  化,直到台中榮總確認他罹患漸凍症。此時林文彬幾乎陷入絕望,不認命的他,  在進出幾次加護病房後,差點想以自殺結束生命。最後他來到台北忠孝醫院,經  由表姊發起的說故事活動,他發現自己的生存價值,重拾對生命的熱愛。這種(禁  閉)鄉村/(開放)都市、匱乏/流通、人情/冷漠,在這個案反而看見許多辯證。  但是阿彬的病對保守的家庭掀起如波似浪的狂潮,七八十歲的總舖師老父,曾為  變成植物人的祖母,天天細心照護,數年如一日。如今阿彬的病,讓他不禁喟歎,  上輩子造了甚麼孽,祖上竟缺德至此?於是在阿彬返家後,他不願意靠近看他,  他也不希望阿彬外出見人或是常有人來看他。  罕見病在資訊不流通的地方被汙名化,莫甚於此,在傅柯的《規訓與懲罰》中提  到,經由權力機制的運作,透過管教的技術,達成規訓肉體的目的。當阿彬身體  出現莫名的病→父親說:上輩子造孽、祖上缺德→於是經由軟禁、不願意看他→  希望規訓肉體在家、不讓鄰里知道。不過親情仍是最大武器,林家的親情牆不時  撫慰阿彬雙親的心。  回到阿彬自己身上,在歷經生離死別後,阿彬不再往前看,他現在只想把握當下,  希望自己能改變自己與家中所有人的關係,他開始為人著想,甚至想要貢獻自己  給社會。就像慈濟大學余德慧教授所說的,患病者、陪伴者最怕喚醒縱向的時間,  他們不願看到「活在當下」背後的深淵,彼此以一種斷裂的主體來成為倖存的法  則。就像第一位來說故事的人,他應該就是深恐一句話就喚醒彼此的縱向時間,  彷彿提醒來日不多、或是沒有明天之類的,於是他掩面而泣拔腿就走。  拍攝阿彬過程中,阻礙不斷,因為漸凍人的身體狀況常因天氣、心理因素,時好 時壞,所以拍攝過程時中斷,最後也因為一場感冒,導致阿彬心情大壞,不願讓 創作者繼續拍攝,以致阿彬這條敘事線最後只能成為副線,無法著墨,原先想要.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9   .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原鄉踏查紀錄片 四到六年級學生13位 洪雪華老師 呂文雅老師 陳佳萍老師 嘉義博物館教育 五年級全體學生 陳佳萍老師 蔡幸蓉老師

• 21—老師說我的故事箱顏色卡片 做得很美麗,很吸引人。我很高 興。但是解說的時候很緊張,我

垂楊夥伴就是這麼好玩,可珍老師連開 車都可以跟阿美(導航)玩,武治老師

兒院門口,A 一直是孤單的 一個人生活著,直到上小學 的時候認識 BC 這兩位好朋 友,ABC 之間的關係就像家 人一樣,之間一點秘密也沒

「不孝婦,造萬惡,神靈過往早記著」 177 、「孝公婆,天看顧……各人修,各人好,天地神 祇都相保。增福祿,添壽元,到老終身得安閑」

集熱器總熱損係數定義為:集熱器中吸熱板 與周圍環境的平均傳熱係數。只要集熱器的吸熱

,老師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 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 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

坐在門檻上。臉兒不很白,而雙頰自然紅潤,雙眼皮,大眼睛,看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