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傳統蒙學讀物中蘊涵的佛教思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國傳統蒙學讀物中蘊涵的佛教思想"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傳統蒙學讀物中蘊涵的佛教思想

曾美雲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蒙學讀物隸屬中國古代俗文學之一環,主要作為兒童啟蒙教材使用。為因應主要讀者群 的心智發展與學習需要,蒙學讀物作為一種教材,其形式上具有韻語對偶、易於背誦、文字 簡短、淺顯易懂等特色。內容方面則有「識字習字」類、「知識掌故」類、「格言思想」類

、「詩歌屬對」類、「傳記故事」1類以及「女子教育」類等類型。由於蒙學讀物具有反映傳 統文化真實面之的作用。因此透過研究傳統蒙學讀物,有助於了解特定時代的精神風貌與文 化特徵。中國古代制度文化雖以儒家思想為主軸,然於隸屬俗文學的蒙學讀物中,卻不難見 到佛教思想的蹤跡。本文透過「佛教名物與民間文化」、「果報輪迴與勸善懲惡」以及「信 憑歸心與議佛論述」三方面,略探佛教思想對傳統蒙學讀物的作用情形,並可理解到蒙學讀 物對佛教思想的採擇取向,亦可同時一窺中國古代民間文化、宗教信仰、性別觀念以及教育 理念。總之,透過對傳統蒙學讀本「佛教思想」的探究,除能理解佛教思想對古代蒙學教育 的具體作用情形,亦能從中一窺民間文化與佛教交涉情實,並透顯中國文化「三教合一」特 色落實於民間文化之進程。。

關鍵詞:蒙學、佛教、因果報應、性別、俗文學、教育

1本文對「傳記故事類」蒙書亦不納入,蓋因傳主或故事主角即使涉佛,然蒙書作者志在高其嘉行,而作為身份 一部分的宗教背景,當不屬於蒙書與作者本身之思想,故不予納入。

(2)

前言

所謂「蒙學」,又稱啟蒙之學,指對古代「小學」階段兒童(大約 8-14 歲)2所進行的啟 蒙教育,「蒙學讀物」則為施行啟蒙教育所使用之教材,又簡稱為「蒙書」。傳統蒙學讀物

,歷時甚久,流傳甚廣,讀者甚夥,由歷代民間詩歌、俗語或蒙書序跋所及,可略見一斑。

南宋陸游於〈秋日郊居〉詩第三首之後自注「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所讀《雜 字》、《百家姓》之類,謂之村書。」趙汝遂〈憩農家〉詩則有「群兒窗下讀,《千字文》

《蒙求》」之句;而元人程瑞禮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則有「讀《性理字訓》,……以此代 世俗《蒙求》《千字文》最佳」之語3。由上可知《千字文》、《蒙求》、《太公家教》、《

百家姓》於宋元時代已是流通較廣之蒙學教材。至於明清時代,可由清人郭臣堯〈村學〉詩 知其大略:

一陣烏鴉噪晚風,諸生齊逞好喉嚨。趙錢孫李周吳鄭,天地玄黃宇宙洪。《千字文》完翻《

鑒略》,《百家姓》畢理《神童》。就中有個超群者,一日三行讀《大》、《中》。4

這首 56 字之詩極幽默生動地描述古代私塾之教學方式、學習情景與氛圍,特別是道出清代蒙 學教材-包括《百家姓》、《千字文》、《四字鑒略》、《神童詩》、《大學》、《中庸》的使用情形

。至於民間俗語也有反映,如:「讀過《幼學》會看書,讀過《龍文》會說話」、「讀《三字經

》以習見聞;誦《百家姓》以便日用;懂《千字文》通曉義理」、「《賢文》一篇,古諺三千」

、「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5 。至於女性蒙學讀物之通行,可由宋司馬 光提及己家「女子九歲」,為之「講解《女誡》」6;清人馮樹森所云「自七、八歲,及十二齡

……宜教女工,毋縱兒戲。……告之〈內則〉,訓以《女誡》」7;以及廖免驕《醒閨篇》云「

《女四書》、《女兒經》,時時講與女兒聽;《列女傳》、《閨中寶》,言語深奧恐難曉」8之言略 知:宋明以降,女子蒙學常用教材有先秦《禮記.內則》,兩漢的劉向《列女傳》、班昭《女 誡》以及後出的《女兒經》、「女四書」-班昭《女誡》、宋若莘《女論語》、明仁孝文皇后《

內訓》以及劉氏《女範捷錄》9、《閨中寶》等。

這些蒙書的編著者,有宏儒巨匠,也有村野學究。為適應蒙童心智發展與學習需要,蒙 學讀物在形式上往往具有文字簡短、韻語對偶、易於背誦、通俗易懂等特色,故於文類上,

2《春秋.穀梁傳》有:「十五為成童,以次成人。」《禮記.內則》:「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

,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禮帥初,朝夕學幼儀。」《漢書.食 貨志》:「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

3[元]程端禮撰,姜漢椿校注《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卷 1〈八歲未入學之前〉(合肥:黃山書社,1992),

),p.28。

4轉引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pp.1-2。

5參考馬自毅注譯《新譯幼學瓊林.導讀》(臺北.三民書局,1997),p.3 以及《新譯增廣賢文‧千字文.導讀

》(臺北.三民書局,2008.5),p.2。

6轉引 [明]呂坤《閨範‧嘉言》錄司馬光語,文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6.6),pp.60—61。

7[清]馮樹森《四言閨鑒》第二章,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p.267。

8[清]廖免驕《醒閨篇》,出處同前註,p.153。

9「女四書」乃明人王相選錄四種女性蒙書,合編而成,包括[東漢]班昭《女誡》、[唐]宋若莘《女論語》、[明]

仁孝文皇后《內訓》以及王相母劉氏的《女範捷錄》。

(3)

應歸屬於俗文學之列。至於蒙學讀物之內容,配合本文「議題」所及,可分兩大類-「通用 蒙書」與「女性蒙書」。通用蒙書,未針對特定性別,一皆可讀,如《千字文》、《蒙求》

、《太公家教》、《三字經》、《龍文鞭影》、《弟子規》、《幼學瓊林》……之類;至於 女性蒙書,顧名思義乃指專給女孩或少女閱讀的蒙書10。倘若再依蒙學不同階段教育目標11、 寫作文體、受教對象之異,則可進一步細分為六12,分別是:「識字習字13」類、「知識掌故

」類、「格言思想」類、「詩歌屬對」類、「傳記故事」14類以及「女子教育」類等類型。儘 管類型有別,然而注重倫理道德與行為規範的教導,緊緊圍繞人生與社會兩端是其共同特徵

,亦是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成熟的表現15

由於多數知名傳統蒙學讀物曾於民間廣為流傳,讀者甚夥,又長期擔負著廣土眾民的基 礎教育任務,因此透過「蒙學讀物」這扇窗口,或可作為觀察傳統文化思想樣貌的一條可行 之徑。張志公認為:「說實在話,研究歷史上的語文教育,求之於教材往往比求之於史傳記 載的章程、條例更可靠可信一些。教材是實際使用的,而其餘則往往是作出來的文章,說得 頭頭是道,但與實際不見得相符。……古今中外,語文教材對社會的發展變化最為敏感。它 反映產生它的社會背景,包括文化傳統、風土習俗等等,反映當時的社會主導的思想意識,

以及教育的觀點、教育政策。」16周谷城也提到:「我們研究文化史,應當著眼於全民族和各 階層人民文化的演進,著眼於各時各地社會上多數人的文化狀況」,而當時普通人透過蒙學 讀物「所受的教育,以及他們通過教育而形成的自然觀、神道觀、倫理觀、道德觀、價值觀

、歷史觀,在這類書中,確實要比專屬文人學士的書中,有著更加充分而鮮明的反映。」17概 觀傳統蒙學讀物,多不為經國大業、立言不朽而為18,而是緊緊環扣編寫者的教育理念與讀者

10女性蒙書,如:明代佚名《女兒經》(三言)、佚名《閨訓千字文》、呂得勝《女小兒語》、佚名《閨門女兒經

》(四言)、清賀瑞麟《女兒經》(七言)、《婦女一說曉》等,又有母訓如明代劉氏《女範捷錄》、溫璜錄《溫 氏母訓》……,以及文字淺近女教文書,如《女孝經》、《女論語》等。

11學者研究指出:古代蒙學教程與訓練重心如下:第一階段培養識字能力;第二階段進行讀寫教學和思想教育、

知識教育;第三階段進入誦讀、屬對和寫作訓練。詳見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材料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pp.1-3;以及羅秋昭〈傳統小學語文教材對今日語文教育的啟示〉,收入《

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學術研討會討論集》(新竹:新竹師院語教系,1999.5),pp.51-58。

12案:添入「女子教育類」乃筆者配合本文所需之權宜分類,其實對於傳統蒙學讀物的分類,學者各有主張,如

:鄭振鐸分為倫理、識字、故事、常識、詩歌集五類(pp.5-6);余嘉錫分為字書、蒙求以及格言三類(余嘉錫

,p.606);張志公分為識字、思想知識以及讀寫訓練三大類(張志公,pp.1-3);鄭阿財分為識字類、知識類、

思想類三大類,以下並細分為 12 小類(見徐梓,p.238);徐梓則細分為十大類型,有識字類、名物和科技、綜 合類、倫理類、經學或理學類、歷史類、韻對類、詩歌類、故事和圖畫類(徐梓,pp.Ⅰ-Ⅱ、237-239)。諸家 分類詳見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pp.5-6;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

內閣大庫本「碎金」跋》(北京:中華書局,1963),p.606 以及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材料論—暨蒙學書目和 書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pp.1-3。

13元程瑞禮規定家塾子弟,必於四日內,以一日令影寫〈智永千字文〉楷字,說見《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卷 1,p.30。

14本文對「傳記故事類」蒙書亦不納入,蓋因傳主或故事主角即使涉佛,然蒙書作者志在高其嘉行,而作為身份 一部分的宗教背景,當不屬於蒙書與作者本身之思想,故不予納入。

15馬自毅注譯《新譯增廣賢文、千字文‧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08.5),p.2。

16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材料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p.3。

17周谷城《傳統蒙學叢書‧序》,岳麓出版社,1985。見張河、牧之《中國古代蒙書集錦‧前言》(濟南:山東 友誼書社,1990),p.1。

18如《太公家教‧跋》云:「本不呈於君子﹐意欲教於童兒。」(唐佚名《太公家教‧序》,見汪泛舟編《敦煌 古代兒童課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6),p.176。又《直齋書錄解題》評[唐]李翰《蒙求》三卷曰:

(4)

生活需求、生命安頓最迫切的想望而編寫。書中或反映民間生活的經驗,或折射特定時空的 文化面容,或揭露舊時社會的世態炎涼,也每每透顯彼時人們的應世智慧與人生態度。因此

,傳統的蒙學讀物,實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特定時代中,為何而教,教或學些什 麼,以及怎樣教學,往往是這一時代性格和氣質的典型體現。假若正統儒家經典代表的是「

應該如何」(雅文化)的道德理想,則蒙學讀物相對來說,反映的則是傳統文化「是如何」(

俗文化)的實際面19。因此透過研究傳統蒙學讀物,有助於了解特定時代的精神風貌與文化特 徵。

前云傳統蒙學讀物具有重視品德教育與處世哲學之特色,倘若探究蒙學讀物在品德教育 與處世哲學上所援引的思想,儒家自為主流,然從北齊顏之推於《家訓》中教諭子弟對於經 學、佛學不可輕廢20;北周王褒〈幼訓〉殷盼子孫兼習玄佛儒三學,因斯「雖為教等差,而義 歸汲引」,並提及自己「始乎幼學,及至於知命,即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釋之談。」雖江左 以來,斯業不墜。期望家中幼少皆能修之,以成己願21;又從清人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 對清人楊慶《蒙訓》一書的評論中,似乎亦透露出傳統蒙學思想內涵的不同訊息:「採摭古 人之言……雜以二氏福田之說。……非儒者22之本旨也。」23點明傳統蒙學讀物與佛、道教思 想間存有交涉現象。回顧中國思想史,六朝時代「三教合一」論已形,其後奕代迭見,則最 能直接反應民間思想走向的蒙學讀物,應當有所呈現。在初步檢閱歷代蒙學讀物的過程中實 已不難發現:傳統蒙學讀物具有多元思潮紛呈之情形,而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皆與其間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之後,兩千年間緜延不絕,除造成傳統宗教信仰的變革,對中 國的哲學思想、文化藝術、民間習俗等方面產生影響之外,其足跡亦涉入教育領域。「大學

」教育方面,劉宋文帝元嘉年間曾於京師開辦「四學」,其中包括史學館、文學館、儒學館 以及研究佛、老學說24的玄學館25,佛學一度躋升官方大學教材;至於「小學」(蒙學)教育,

「本無義例,信手肆意,雜襲成章,取其韻語易於訓誦而已。遂至舉世誦之,以為小學發蒙之首。」見[唐]李 翰著,劉炬、高佩群、初麗注解《蒙求》,見喬桑、宋洪主編《蒙學全書.歷史典故篇》(長春:吉林文史出版 社,1991.7),p.355「附錄」。

19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pp.2—3。

20[北齊]顏之推撰《顏氏家訓.序致》、〈歸心〉,見王利器注《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1983),p.22、325。

21王褒〈幼訓〉,見[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周文》卷 7(北京‧中華書局,1958.12),p.3918

22案:此處「二氏」,似兼言佛、道二教。傳統教育多以儒為宗,蒙學本是古代教育一環,又為大學教育之先驅與 基礎,故傳統蒙學讀物,泰半被歸類為「儒家」或「經學」領域,如:[漢]史游《急就篇》收錄於《四庫全書

.經部.小學類.字書屬》;[梁]周興嗣《千字文》收錄於《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字書屬》;而以道德思 想為主要內容的訓誡類蒙書以及女教文書,則多隸於儒家,如[唐]鄭氏《女孝經》列於〈子部‧儒家類存目一

〉。[明]溫璜手錄其母陸氏之訓而成之《溫氏母訓》一卷,《四庫全書》列於〈子部‧儒家三〉。至於匯集掌故之 書,則多收於子部類書類,如[唐]李翰《蒙求》、[宋]徐伯益《訓女蒙求》之類,則收於《四庫全書.子部.類 書類》。

23《四庫全書總目》卷 125〈子部‧雜家類存目二〉。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24《續晉陽秋》載:「正始中,王弼、何晏好《莊》、《老》玄勝之談,而世遂貴焉。至過江,佛理尤盛。故郭 璞五言,始會合道家之言而韻之。詢及太原孫綽,轉相祖尚,又加以釋氏三世之辭,而《詩》、《騷》之體盡 矣。」(劉孝標《世說新語注‧文學 85》引,見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p.262,臺北:華正,1993)又趙 翼 《 二 十 二 史 札 記 》 亦 云 : 「 當 時 雖 從 事 於 經 義 , 亦 皆 口 耳 之 學 , 開 堂 升 座 , 以 才 辯 相 爭 勝

(5)

係屬私學領域,正史雖無明文記載,然從蒙學讀物的字裡行間,依然可以照見佛教思想文化 對蒙學教育的影響力。究竟傳統蒙學讀物的作者,面對深廣無際的佛學領域,曾精心選擇哪 些佛教素材作為蒙學教材?此類教材有何特色?選錄目的何在?其於文化史上之意義為何?

緣此,本文乃以蒙學讀物作為材料,進行佛教思想之分析。

本文題為「中國傳統蒙學讀物中蘊涵的佛教思想」,其中的「傳統」,指清末新式教育 制度始創之前的古代中國;「蘊涵」二字代表作者未必自覺或明說,然讀者由其行文及意象 使用中,仍可或顯或隱地覺察到某種思想觀念「傾向」26,儘管此種傾向未必純粹,業經轉化 或與其他思想合流,甚至有所歧出,然卻能折射出特定時代人們對於佛教思想的普遍認知。

故不逕稱「佛教思想」,而採「蘊涵的佛教思想」。研究材料上,涵括「通用蒙書」與「女 性蒙書」二大類蒙書,至於篇幅較長,用辭較深的女教文書,雖非本文探索主題,猶有援引

,以與蒙書觀念之對照或作補充說明之用。研究方法上,採行「文化史」研究角度切入,而 不作深刻佛理之詮析。作法上,將蒙書視為史料,先用歸納法將分散蒙書中的涉佛段落揀出

,其次進行解讀,依思想主題分類,而後撰述成文。以下且依「佛教名物與民間文化」、「

果報輪迴與勸善戒惡」、「信憑歸心與議佛論述」三方面進行論析。

一、佛教名物與民間文化

在傳統蒙學讀物中,「識字習字」、「知識掌故」以及「詩歌屬對」類蒙書中所收錄的 佛教名物資料相當豐富,而各自偏重的佛教文化選材也略有不同。

(一)佛教名物

「識字習字」類蒙書,以訓練兒童識字能力為主,屬於蒙書中的基礎性讀物27。六朝之前

,多以《急就篇》為教材;六朝以降,則流行[梁]周興嗣《千字文》與南朝馬仁壽編寫的《

開蒙要訓》28;宋元以下則又新出《三字經》、《百家姓》等。「知識掌故」則以掌故知識為

; 與 晉 人 玄 談 無 異 , 特 所 談 者 不 同 耳 。 況 梁 時 所 談 , 亦 不 專 講 五 經 。 … … 《 五 經 》 之 外 , 仍 不 廢 《 老 》 《 莊 》 , 且 又 增 佛 義 。 」 (趙 翼 《 二 十 二 史 札 記 》 卷 8, 臺 北 : 世界書局,1986。

25雷次宗,……少入廬山,事沙門釋慧遠,篤志好學,尤明三禮、毛詩,隱退不交世務。……元嘉十五年(西元 438 年),徵次宗至京師,開館於雞籠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會稽朱膺之、潁川庾蔚之並以「儒學」,監 總諸生。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蓺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 謝元立「文學」,凡「四學」並建。文見[梁]沈約撰《新校本本宋書》卷 93〈隱逸.雷次宗傳〉(臺北:鼎文 書局,1975),p.2293。

26在西方「符號學」理論中,用字屬於「符號型式」(symbol form),至於其有意無意中所折射或呈現的觀念價 值則可視為「意義內容」(meaning content),作此二層詮釋,乃為一種可行的探討策略。可參考羅蘭巴特《寫 作的零度》(臺北.桂冠圖書公司)一書中的相關論述。

27清人王筠即言「蒙養之時,識字為先,不必遽讀書。」見氏著〈教童子法〉,收於韓錫鐸《中華蒙學集成》(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p.1273。

28敦煌出土的《開蒙要訓》,據學者考據作者當為南朝馬仁壽,是與《千字文》先後同時的另一路識字蒙書,雖 不如《千字文》流行,到直到五代仍有人傳抄。說見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材料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p.30

(6)

主要內容來編寫,往往用對偶押韻的句子,每句包含一個歷史人物或傳說人物的故事,並教 兒童誦讀記憶29。這類蒙書,如唐李翰的《蒙求》、《名物蒙求》、《歷代蒙求》、《龍文鞭 影》、《幼學瓊林》……以及《四字鑒略》等。廁身兩類蒙學讀物的佛教文化材料,基本上 以「佛教史略」、「涉佛人物」以及「佛教術語」為其大宗:

「佛教史略」方面:在蒙書中偶有提及中梵佛教之史事人物,如: 「如來釋迦,即是牟尼

,原係成佛之祖」30;「漢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觀於中朝」31;「沙門稱釋,始于晉道安;中 國有佛,始於漢明帝」32。又收中國佛教史重要人事,如「楚英信佛33」、「梁帝講經同泰寺

34等重要倡佛人物。

「涉佛人物」方面:蒙學讀物載有名僧佛圖澄「咒蓮生缽」與「滌腸」神異之事35;復記 達摩「一葦渡江」、「面壁」、「攜履西歸」36三事;另有東晉高僧竺道生「談經入妙,可使 岩石點頭」,與梁武帝時法雲法師講經「天花墜地」故事37;至於中國佛教史上反佛人物「范 縝辟佛」38之事,亦收於蒙書之中。另於清人李暉吉、徐灒合編的《龍文鞭影二集》中,則採 錄多則中國僧人軼事掌故,包括宋俱胝和尚的「豎指」39故事;又有點明唐末貫休和尚與唐何 尊師別稱的「得得和尚40,何何尊師」句;另有說明宋僧懷丙善建佛塔的「思稱巧丙」41;記 錄隋代智永和尚善書惜筆的「瘞筆」軼事42;宋佛印和尚嘗摸蔣之奇頸之墜疣,預言將興的「

捫贅佛印」43語;宋人婁道字守堅,後為承天寺和尚,嘗入宮,見初生之宋仁宗啼哭不已,撫 其頭言:「莫叫莫叫,何似當初莫笑」,仁宗遂止哭泣的「摩頂守堅」事44。以及記載五代吳

29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材料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p.58。

30下句為:「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為道教之宗。」 (《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36)

31《幼學瓊林.製作》,p.332。

32《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36。

33[明]蕭良友撰,盧疏慧校注《龍文鞭影》(合肥:黃山書社,2002.2),p.20。案:東漢光武帝六子劉英,封為 楚王,漢明帝派往天竺求佛,帶回佛經與僧人。

34《聲律啟蒙》,見韓錫鐸《中華蒙學集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p.801。

35「佛圖澄顯神通,咒蓮生缽」見《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36:「佛圖滌腸」見[清]李暉吉、徐灒盧合撰

《龍文鞭影二集》,見盧疏慧校注《龍文鞭影》(合肥:黃山書社,2002.2),p.180。

36「達摩一葦渡江」見《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36;「達摩面壁」見《龍文鞭影》36,P.97;「達摩死後,

手攜只履西歸」見於《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74。

37下句為:「張虛精煉丹既成,能令龍虎並伏,雞犬俱升。」 (《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74)解釋參考

38《龍文鞭影二集》,p.139。案:中國古存「有神論」之說,然與「神不滅論」並不相同。漢魏時代,佛教被 視為一種道術而傳播。當時佛教所講的主要內容是靈魂不死、因果報應之類。東晉袁宏《後漢紀》說:「又以 為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故所貴行善修道,以煉精神而不已。以至於無為,

而得為佛也。」修佛者,多主「神不滅論」;而中國士人涉及此項論爭,而有著述者,如:鄭鮮之〈神不滅論

〉、蕭琛〈難范縝神滅論〉、曹思文〈難范縝神滅論〉、〈大梁皇帝答臣下神滅論〉;反對者則以范縝最有名

,作〈神滅論〉以拒眾人。

39[清] 李暉吉、徐灒合編《龍文鞭影二集》,見盧疏慧校注《龍文鞭影》(合肥:黃山書社,2002.2),p.180

。案:宋俱胝和尚向天龍大師求教教義,大師豎一指,俱胝頓悟,後俱胝亦常以一指教示信徒。

40同前註,p.116。

41同前註,p.143。

42隋代智永禪師為王希之七代孫,善書,曾於吳興永欣寺出家期間苦練書法三十年,換過可裝滿五大箱的筆,後 將這些筆頭埋起,稱「退筆塚」。同前註,p.146

43同前註,p.162。

44前同註。

(7)

越王夜夢十八巨人隨行,翌日遂欣然贊助淨慈禪寺添置十八金羅漢事之「王夢羅漢」45掌故及 朱元璋徘徊歧路,遂謁佛寺請示,其後起義反元為帝之「帝謁伽藍」46軼事。

「佛教專名」方面:傳遞的宗教常識,可謂豐富,關涉人、地、事、物者皆夥。解釋佛教 人事術語,如:「菩薩」47、「僧」、「尼」48、「上人」、「比丘」49、「檀越」、「檀那」

、「施主」50、「和尚」、「空桑子」51等。釋解「空間」者,如「波羅猶云彼岸」、「鷲嶺

、祗園,皆屬佛國」、「曰上方、曰梵刹,總是佛場」52,以及「藏世界於一粟,佛法何其大

;貯乾坤於一壺,道法何其玄」53諸文。解釋「佛事」者:如:「龍象」言負荷佛法54;「飛 錫」、「掛錫」謂僧人行止55;「和南」乃和尚拜禮56;「圓寂」、「荼毗」皆言和尚之死57

「苾芻」比喻有德僧人58;「彌勒同龕」以稱高僧修行59。解說佛教專用名物者,如:識字類 蒙書《開蒙要訓》有「氍俞毛毾登毛,于闐須彌」之句60;因諱言葷菜,而衍生出的佛門別稱-魚 為「水梭花」,雞稱「穿籬菜」61;次云不同用途食物之名-「伊僕饌」以齋僧;「青精飯」

以供佛;「香積廚」,則為僧家所備。62末則比較儒釋佛三家「未脫俗緣」與「無窮奧義」之 異稱-「儒家謂之世,釋家謂之劫,道家謂之塵,俱謂俗緣之未脫」63;「儒家曰精一,釋家 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64

45《西湖志》載:五代吳越王前錢弘俶嘗建淨慈禪寺,住持道潛禪師,欲向錢弘俶再要求添鑄十八金羅漢,遲未 開口。一夜,錢氏忽夢十八巨人隨行,次日,道潛求鑄羅漢,錢氏立即首肯。出處同前註,p.210。

46元末朱元璋曾出家為僧,時天下大亂,乃於伽藍像前跪拜求卜,結果避亂、守故鄉皆不吉,後以聚眾謀反再問

,結果大吉。朱乃投郭子興義軍,其後成為開國君主。說明資料參考盧疏慧校注《龍文鞭影》(合肥:黃山書社

,2002.2),p.210。

47《幼學瓊林.釋道鬼神》:「菩者善也,薩者濟也,尊稱神祗,故有菩薩之譽。」 (p.371)案:《法華經》云

:「菩薩者,行六度而行道者也。……菩薩者,大道之人也。方便行六度,真教則通脩萬善,功不為己,悉皆 廣濟,故以大道為名也。」說見劉孝標《世說新語注.文學 37 》所引,收於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

華正,1993),p.224。

48女道曰巫,男道曰覡,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從來有別。(《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71)。

49「上人比丘,並美僧人。」(同前註,p.371)

50「檀越、檀那,僧家稱施主;燒丹煉汞,道士學神仙。」(同前註)

51「和尚自謙,謂之空桑子;道士誦經,謂之步虛聲。」 (同前註)

52以上三句出處同前註,p.336。

53《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74。

54水行龍力大,陸行象力大,負荷佛法,故有龍象之稱。(《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71)

55飛錫、掛錫,謂僧人之行止;導引胎息,謂道士之修持。(同前註)

56和尚拜禮曰和南;道士拜禮曰稽首。(同前註)

57曰圓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屍解,悉言道士之亡。(同前註)

58苾芻背陰向陽,比僧人之有德。(《幼學瓊林.花木》,p.411)案:苾芻為香草之名,含五義:生不背日、能 療疼痛、體性柔軟、香氣遠騰、引曼旁布,是佛的徒弟,故以譬僧人。說見馬自毅注譯《新譯幼學瓊林》(臺北

.三民書局,1997),p.412。

59[明]蕭良有撰、盧疏慧校注《龍文鞭影》(合肥:黃山書社, 2002.2),p.97。案:此似語出[唐]褚遂良〈淳 化閣帖〉:「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另有 [宋]黃彥平〈妙音方丈〉有「彌勒同龕夕」之句;又[宋]李洪〈

贈妙源〉有「只應彌勒且同龕」語;[清]吳昌碩〈西泠印社庵〉題詩亦用「君子好遁, 彌勒同龕 」之典。

60意指氍俞毛毾登毛等物品,都是來自奉佛的于闐。[南朝]馬仁壽著《開蒙要訓》,見汪泛舟編《敦煌古代兒童課本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6),p.12。

61《幼學瓊林.飲食》,p.228,案:二詞本出《東坡志林.道釋文.葷食名》,乃因酒肉皆為佛家所戒,故僧人 有諱言此物,故起別名以稱之,如酒則為「般若湯」。說見馬自毅注譯《新譯幼學瓊林》,p.229。

62《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36。

63同前註,p.371。

64同前註,p.336。

(8)

至於「詩歌屬對」類蒙書,旨在教授兒童韻對之法65,發展至後來,甚至有地方將其列為 蒙學必修課程66,其中以《聲律啟蒙》最為知名67,其中又以寺院、相關物象、人事出現較為 頻繁,且其構句似存在一定規律與氛圍。先言寺院,相關句子有:「庵對寺,殿對樓」、「一 灣綠水漁村小,萬里青山佛寺幽」、「佛堂對仙洞,道院對禪庵」、「仙宮對梵宇」68;《增 廣賢文》則有「竹籬茅舍風光好,道院僧房總不如」之句69。次說物象,有「暮鼓對晨鐘」(

《聲律啟蒙》,p.801)、「禪心對道眼」(p.805)、「漁火對禪燈」(p.808)以及「釋典對仙 經」(p.808)等句。後說人事,相關句子如下:

儒對士,佛對僧,面友對心朋。(p.809) 吟哦對諷詠,訪友對尋僧。(p.809)

花圃春殘無客到,柴門夜永有僧敲。(p.807)

幽寺尋僧,逸興豈知俄爾盡;長亭送客,離魂不覺黯然消。(p.806) 溪臾新居,漁舍清幽臨水岸;山僧久隱,梵宮寂寞倚雲岩。(p.810)

觀察以上「詩歌屬對」蒙書之對句,佛寺、僧人往往與俗內民居、儒士,相對成為方外清幽 之境與超逸閑適情調之象徵。而所涉佛教名物,似多「泛稱」,且具有前述的「文化意象」

作用。至於「知識掌故」、「識字習字」類蒙書收錄佛教專門用語、論略佛教史事、記載涉 佛人物,常為「實指」,有別於「詩歌屬對」的「泛稱」。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名物出現,

往往與道教名物相偕對舉70而出,甚且有儒釋道三教交涉、兼論並舉情形。

(二)熟語成詞-非宗教語言脈絡下之用辭

隨著印度佛教著作的翻譯與流傳,佛教典籍中不少優美的典故和具有藝術美的新詞語,

被引用於六朝-尤其是唐以後的文學作品,其中源於佛教的成語,幾占漢語外來語九成以上

,部分詞語甚至成為人們常用的穩定的基本詞彙。如:世界、覺悟、淨土、彼岸、因緣、三 昧、煩惱、解脫、方便、婆心、涅槃、眾生、平等、泡影、相對、絕對、知識、唯心、悲觀

、三生有幸、清規戒律、頓悟、功德無量、大慈大悲、生老病死、六根(清淨)、(本地)風光

、不可思議、冷暖自知、皆大歡喜、表裡不一、菩薩心腸、大千世界、「苦海無邊,回頭是 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71

65唐宋時代,近體詩大興,大量使用對偶,賦體文學亦尚流行,教兒童屬對,最初大概是以學作駢文與近體詩為 目的。說見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材料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p.97。

66程瑞禮曾提到「小學不可令日日作詩作對」時提到:元代私塾「更令記《對類》單字,使知虛實死活字……但 臨放學時,面屬一對即行」,詳見 [元]程瑞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卷 1,p.31。

67本文研究材料將「詩歌」類的蒙書排除,如《千家詩》、《神童詩》、《唐詩三百首》……,蓋此類文本非為蒙童 所作,多為成人詩歌匯編,內容的思想性較疏淡,與本文要旨稍遠,故未加採納。

68以上四句出自《聲律啟蒙》,韓錫鐸《中華蒙學集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p.809、809、810、

808。

69明末佚名《增廣賢文》,見張河、牧之《中國古代蒙書集錦》(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p.46。

70佛教名物多已見於「正文」,至於對舉之道教名物,請詳見該條注解所附。

71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4),pp.369-370。

(9)

傳統蒙學讀物在非宗教語言脈絡下,運用佛教語辭與典故之情形,亦頗常見。如對身體 構成與性質,則有「蓋此身髮,四大72五常7374、「血肉身軀,且歸泡影」75之說,對無常世 事,則有「幻化皆空」76之言。此外亦有以「六根」借代為五官與品德者,如清廖免驕《醒閨 篇》有:「況娶你,不容易,難道你今盡忘記?……問根基,選容顏,恐你六根77生不全」78之 用法。而對於為人善惡,則有「心要慈悲79﹐事要方便80」之勸81;誡世人為人不實,行事不善 所衍之詞,則有「口頭禪」、「十惡」、「世報」之語。如:

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82:立業不思種德,如言眼前花83。([清]周希陶《重訂增廣 賢文》84)

廣學不仕明朝,侍省全乖色養;遇沾高位,便造十惡之愆85。([唐]杜正倫《百行章‧

序》)86

鬼氣妖風﹐真見世報。([明]呂得勝《女小兒語》87,p.431)

凡女兒,不賢良,人家總是罵爹娘。……說你出了現世報88。([清]廖免驕《醒閨篇》

72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認為此四者分別包含了堅、濕、暖、動四種性能,人身即由此構成。《

圓覺經》:「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液膿血、津液涎沫、

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另外,道家則以道、天、地、人為四大。

73五常,指仁、義、禮、智、信,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必須遵守的五種倫常德行,如[西漢]董仲舒〈賢良對策 一〉:「夫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或指「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視為構成 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要素。

74[梁]周興嗣〈千字文〉,見馬自毅注譯《新譯增廣賢文.千字文》(臺北.三民書局,2008.5),p.237。

75《幼學瓊林.釋道鬼神》,p.371。

76[唐]杜正倫《百行章‧割行章第六十》云:「情色[之]處,無能為之;不改原火,盛風便加,嫉妒因茲而起。

細尋斯事,幻化皆空;廢寐思量,何曾有實?苦言重戒,必須割之。」見汪泛舟編《敦煌古代兒童課本》(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6),p.80。

77六根,佛教謂眼耳鼻舌身意六者,乃罪業根源,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其性不實,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亦同虛幻。

78《醒閨篇》,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6),p.162。

79原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大智度論》卷 27: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佛教文化百科

》,p.1148。

80佛教名詞,或譯為「善權」、「變謀」,全稱「方便智巧」、「方便聖智」。本指佛家用靈活的方式勸誘各種人信仰 佛教,後指給予便利。如《維摩經.法供養品》:「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

81[明]呂坤〈續小兒語〉,見韓錫鐸《中華蒙學集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p.433。

82「口頭禪」一詞源自佛教的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裝作有思想,被列在 禪之歧途中的一種。這個詞演變至今,則意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原指不曾領會佛 教禪理,只襲用它的一些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題材,後泛指說話時的慣用語,如:[宋]王楙《臨終詩》:「平生不 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又[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九回:「不如弄兩句闢佛老的口頭禪,就算是聖人 之徒,豈不省事?」

83語出《菜根譚.概論》。馬 119

84[清]周希陶《重訂增廣賢文》,見馬自毅注譯《新譯增廣賢文‧千字文》(臺北.三民書局,2008.5), p.118

85「十惡」原指古代最嚴重的十大罪行,如《隋書.卷 25.刑法志》:「又置十惡之條……,一曰謀反,二曰謀 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佛教「

十惡」則指十種嚴重程度之惡行。據《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 語;貪欲、嗔恚、癡(邪見)。《佛教文化百科》,p.24。

86[唐]杜正倫《百行章》,見汪泛舟編《敦煌古代兒童課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6),p.66。

87[明]呂得勝撰,沈放注釋《女小兒語》,見韓錫鐸《中華蒙學集成》,pp.430-431。

(10)

,p.155)

為惡改過,則有「回頭是案」成語89。倘有良吏造福百姓,則群眾往往不吝奉上「佛」、「菩 薩」之稱,如「袁韶佛子,孔奐神君」90、「邊名菩薩,包號閻羅」91、「司馬溫公,真是萬 家生佛」92。至於已成今人俗語的「抱佛腳」,蒙書亦有:「閒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93, 然其本義,應為《重訂增廣賢文》所云「勸君作福便無錢,禍到臨頭使萬千。」94

(三)因緣學說與人際離合

傳統蒙學讀物中,佛教熟語成詞被運用最廣者當為「因緣」概念,且多用於說明人際關 係之形成。「因緣」乃「因」與「緣」的合稱,泛指一切事物生滅所依賴的原因和條件,乃 佛教「緣起」學說的一環。何謂「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95因為「諸法因緣生」、「因緣盡故滅」96,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由 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人與人之間相敬相愛、相爭相逐、相善 相惡……的種種關係,皆是「因緣」。在唐代蒙書《太公家教》中,「隨緣信業97﹐且逐時之

98顯現作者對諸法無常的曠達態度;然於大部分蒙學讀物中,似乎偏較愛「緣起」義,而略

「緣滅」義。因此「事有奇緣,曰三生有幸」、「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99,基本上是傾向 正面感受的用法。然亦有以「緣分」前定,以戒淹女者:「況女兒,來投胎,本是奉著閻羅 差。因前世,結下緣,故爾投胎你膝前。」100至於於蒙書中應用最廣者,則是與婚姻相關的 段落,如:

88現世現報,三報論,佛教謂作善惡之事得報於今生者。

89丈夫未達,有不快意處,要勸慰之,鼓其上進之氣。既達,有得意處,要戒勉之,淡其榮利之心。且常常想未 遇時,回頭是岸,須存厚道。蓋富貴戲場,不能保久在也。見 [清]陸圻《新婦譜‧敬丈夫》,收入張福清《女 誡—女性的枷鎖》,p.104。

90[清]李暉吉、徐灒《龍文鞭影二集》,p.145。案:宋袁韶任臨安太守,明察秋毫,平反冤獄。路不拾遺,夜不 閉戶,民號為「佛子」。南朝恐奐任晉陵太守,清正廉潔,體恤民情,俸祿給助孤兒寡婦,時人稱為「神君」。

91《龍文鞭影二集》,p.175。案:南唐邊鎬攻克建州,保全俘虜;攻克潭州,秋毫無犯,州人尊為「邊菩薩」

。宋開封府尹包拯正直威嚴,達官顯貴亦不敢為非作歹。京師有語流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92《幼學瓊林.文臣》,p.57。

93明佚名《增廣賢文》,見張河、牧之《中國古代蒙書集錦》(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p.51。

94[清]周希陶《重訂增廣.平韻》,p.105。

95[劉宋]求那拔陀羅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雜阿含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3),p.268。

96「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見[唐]地婆訶羅唐言日照譯《佛說造塔功德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經集部》,第十六冊,No. 699。

97業,佛教名詞,音譯羯磨。意為造作,指泛指一切身心活動。佛教認為業是有情流轉生死的動力,人生苦樂皆 為業力所起。《維摩詰經.方便品》:「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案: 「隨緣信業」一詞,似與敦煌地區有地緣關係,以下諸例,皆出敦煌,如:敦煌遺書〈吐蕃申年等沙州 諸人施捨疏〉:「隨緣信業,受諸辛苦……破齋破戒,惡業無數。」又〈伍子胥變文〉:「悲歌已了,更復前 行,信業隨緣,至於潁水。」敦煌本《古賢集》:「范雎折肋人疑死,隨緣信業相於秦。」以上例文轉引自汪 泛舟編《敦煌古代兒童課本》頁 176 之注解 3。

98汪泛舟編《敦煌古代兒童課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6),p.170。

99二句分見於《幼學瓊林.人事》,p.204、197。

100[清]廖免驕《醒閨篇》,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6),p.239。

(11)

前生緣份,今世婚姻。(《女論語‧事夫章》101,p.17)

在家作女慣嬌憐,今作他婦信前緣。([唐]崔夫人〈崔夫人訓女文〉102)

及笄與歸,綱紀攸關。前生夙分,今世姻緣。(《幼學瓊林‧婚姻》,p.130) 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幼學瓊林‧婚姻》,p.130)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增廣賢文》,p.48)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增廣賢文》,p.48)

基本上,「前生」、「今世」是其立論思維主要方式,「良緣」、「佳偶」則有勸說婦女認 份作用,而「前生」、「百世」則加重其緣之難得。要之,乃結合「轉世」、「輪迴」、「

因緣」諸觀念,藉以傳遞宿命姻緣觀念,並要求婦女惜福認命。

二、果報輪迴與勸善懲惡

遠在佛教傳入之前,中國即有報應之論,如《周易.坤卦.文言傳》有「積善之家,必 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說。此種傳統緜延不絕,歷代蒙書猶有轉錄,代代相承

,如:周興嗣〈千字文〉「禍因福積,福緣善慶。」佚名《名賢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惡之家,必有餘殃。」103以及周希陶《重訂增廣賢文賢文》:「好訟之子,多致終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p.56)基本上,皆是易傳報應觀的延續,僅在文字方面,略有不同

;雖然小異,寓意卻有轉化增減。《名賢集》將「積不善」,指實為「積惡」,而《重訂增 廣賢文》則將惡,特指「好訟」之子,意即「好訟」是周希陶個人心目「大惡」之行;而積 善、積德之效,在於「有餘慶」與「好兒孫」104。此種以「家族」為報應基本單位的概念,

基本上與中國人尚家族、重子孫觀念相侔,志在獎善懲惡,以免禍延子孫。此種以家族為本 位的報應觀念,似與後起的道教「承負」105觀念,頗有承續關係。佛教「報應」觀念,略有 不同,主張「自作自受,非天與人」106,並添入因果輪迴概念,佛教此種果報觀念亦在蒙學 讀物中有所呈現。

(一)因果報應與三世輪迴

因果報應說是佛教對於人生本質、價值與命運的基本理論,也是佛教在民間吸引力與影 響力最大,得以廣泛流傳的思想支柱。東晉慧遠曾作〈三報論〉和〈明報應論〉,論證因果

101[唐]宋若昭《女論語.事夫章》,出處同前註,p.17。

102[唐]佚名〈崔夫人訓女文〉,收於譚蟬雪《敦煌婚姻文化》,天水: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8。

103[明]佚名《名賢集》,見張河、牧之《中國古代蒙書集錦》(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p.40。

104[清]周希陶《重訂增廣賢文賢文》:「要好兒孫須積德,欲高門第快讀書。」(p.81)

105「承負」指行善或作惡事的人,其本人此生或其子孫承受和負擔所行善事或作惡事的報應。乃《太平經》繼 承之說而立。此處定義參考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1991),p.364。

106〈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凌三寶,自作自受,非天與人。今既 墮在阿鼻受苦,何時得出?」見黃征、張湧泉校注《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5)卷 6,p.1012

(12)

報應理論。其〈三報論〉宣揚:人有身(行動)、口(說話)、意(思想)「三業」,而生 有「前生」、「今生」和「後生」三生,人的不同善惡行為必在三世中得到不同的報應。今 生的果,是前世種下的因;今生種下的因,必定結下來世的果,此謂「三報」。因為個人自 有因果業報,死後投胎,即根據生時善惡而轉生為較高或低於今生的東西。由於因果相互聯 繫,相互報應,於是構成輪迴,如此,人的生命便不只這一生,來世亦不只一次,而是有無 數次,所以「三生」、「三世」,甚至「百生」、「千生」說法於焉形成。人有三業,業有 三報,生有三世,此即為因果報應與輪迴轉生之說。基本上乃根據印度佛教業報輪迴學說,

吸收中國原有的報應觀念,但捨去中國古代由上帝司善懲惡,自外主宰人之命運的觀念,直 就人自身的主體活動而建立之「因果報應說」。107 對於果報之說,女性蒙書有予以肯定者,

如《新婦譜》即有:「果報輪迴之說,不可不信,信則慈念易起」之論108。亦有女教書以「

因果」為寡婦解釋今生「喪夫」之由,以勸及早修行109;亦有「不孝婦,造萬惡,神靈過往 早記著。非是雷,不肯打,罰他來世變牛馬」、「或變禽,或變獸,那時喊叫誰來救。我勸 你,好婦人,切莫學他這樣行」110,援以輪迴果報勸誡媳婦孝順公婆;亦有以輪迴轉世勸姑 愛媳者:「罰來世,為媳婦,媳又為婆學你做。纏住你,不肯丟,冤冤相報幾時休」111,略 見「女性蒙書」與女教文書作者,似對「果報理論」的重視。至於「通用蒙書」涉及「果報

」觀念段落不少,具引於下,以見其夥: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清]周希陶《重訂增廣賢文》,p.199)

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報應有早晚,禍福自不錯。(佚名《名賢集》,p.42)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明]佚名《增廣賢文》,p.49)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有不報,日子未到。(《重訂增廣賢文》,p.199)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增廣賢文》,p.48)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增廣賢文》,p.51、《重訂增廣賢文》,p.206) 人欺不是禍,人怕不是福。(《重訂增廣賢文》,p.206)

綜合以上蒙書關涉果報的段落,可以發現:從「報應有早晚,禍福自不錯」之條窺見部分蒙 書將報應的內容轉為「禍福」概念,復有蒙書將禍福具體化為「欺人」與「饒人」。又其與 佛教相類者,在於「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報應在己,不涉家人。重複最多的段落在於對 報應「必然性」的肯定,如女性蒙書《醒閨篇》亦有「況天理,有循環,陰陽果報最顯然」

之說112,強調果報雖有遲早之別,但佛義所云「三世」必有報施。

107參考陳聿東主編《佛教文化百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2),p.457。

108[清]陸圻《新婦譜‧敬丈夫》,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6),p.104

109佚名《閨門寶訓》:「前生未修,今日喪夫,前世因,今世果。」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北京:中 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6),p.326。

110[清]廖免驕《醒閨篇》,p.164。

111[清]廖免驕《醒閨篇》,p.188。

112[清]廖免驕《醒閨篇》,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6),pp.231-232

(13)

(二)勸善懲惡與護生戒殺

在果報輪迴觀念的基礎上,蒙學讀物強調「諸惡莫作,諸善奉行」113、「為善最樂,為惡 難逃」,對於勸善、懲惡的呼籲甚力,並每每指出具體可行的方與善惡結果,敦促讀者力行。

蒙書首先點明:為善將有「最樂」114、「壽考」115、「無禍」116等結果,而其具體施行方法,則 在「與人方便」117、「長將好事於人」118、「讚歎他人」119、「凡事從實」120、「施捨」121、「救人

122、「救難憐貧」123、「作福」124、「積陰功」125、「好心田」126諸法。而好心田,或可由清人 陸圻的《新婦譜》略見端倪,其云:「唯恤親友之貧,待下人之慈,救人急難,解人冤抑,蔥 菜轎夫舟子輩,價值略寬,等頭銀水好看些,此真修行也127」,主張行善須從自身周遭人事做 起,方是真真善、真修行。至於「尼僧往來,無端施與,俱非功德。」128而前引蒙書段落,「 方便」一詞,出現三次:「一毫之善,與人方便」、「若不與人行方便,念盡彌陀總是空」、「 作種種之陰功,行時時之方便」看來,「方便」似已成為善行、陰功、功德的內容之一。

至若蒙書「懲惡」之文,一般充盈,基本上亦採具體言明為惡下場及具體惡行,以供自 身懲惕,所不同者,蒙書有抬出天、神129、神明130時以視聽占察重主體作為以行禍福果報,以 重其言。惡事之屬則如鄙吝131、瞞昧132、虧心僥倖事133、侵人田土、騙人錢134、好色135、暗箭 傷人136。為惡下場,蒙書所言有生奢男137、難逃報應138、早亡139、榮華富貴不多年140、報在家

113《重訂增廣賢文》,p.10。

114「為善最樂,為惡難逃。」(《增廣賢文》,p.50、《重訂增廣賢文》,p.105)

115「善必壽考,惡必早亡。」(《增廣賢文》,p.50)

116「長將好事於人,禍不臨身害己。」(佚名《名賢集》,p.42)

117「若不與人行方便,念盡彌陀總是空。」(佚名《名賢集》,p.43) 又「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 人方便。」(《增廣賢文》,p.51、《重訂增廣賢文》,p.195)

118「長將好事於人,禍不臨身害己。」(佚名《名賢集》,p.42)

119「讚歎福生,作念禍生。」(佚名《名賢集》,p.40)

120「凡事從實,積福自厚。」(佚名《名賢集》,p.40)

121「明中施捨,暗裏填還。」(佚名《名賢集》,p.40) 又「世間第一好事,莫如救難憐貧。人若不遭天禍,捨 施能費幾文?」([明]呂得勝〈小兒語〉,p.429)

122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增廣賢文》,p.46、《重訂增廣賢文》,p.81)

123「世間第一好事,莫如救難憐貧。人若不遭天禍,捨施能費幾文?」([明]呂得勝〈小兒語〉123,p.429)

124「不肯種福田,捨財如割肉。臨時空手去,徒向閻王哭。」(《重訂增廣賢文》,p.206)

125「作種種之陰功,行時時之方便。」(《重訂增廣賢文》,p.197)

126良田不由心田置,產業變為冤業折。(《重訂增廣賢文》,p.217)

127[清]陸圻《新婦譜‧敬丈夫》,p.104。

128同前註。

129「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增廣賢文》,p.51)

130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增廣賢文》,p.50)

131「鄙吝之極,必生奢男;厚德之至,必產佳兒。」(《重訂增廣賢文》,p.60)

132「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增廣賢文》,p.50)

133「莫做虧心僥倖事,自然災禍不來侵。」(佚名《名賢集》,p.42)又「勸君莫做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

」(同前,p.43)

134「侵人田土騙人錢,榮華富貴不多年。」(佚名《名賢集》,p.43)

135「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朱子治家格言》,p.71、《重訂增廣賢文》,p.38)

136「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朱子治家格言》,p.71、《重訂增廣賢文》,p.38)

137「鄙吝之極,必生奢男;厚德之至,必產佳兒。」(《重訂增廣賢文》,p.60)

138「為善最樂,為惡難逃。」(《增廣賢文》,p.50、《重訂增廣賢文》,p.105)

(14)

141、轉身畜牲142、鬼報143、自喪身家144、淪為不孝重罪145等報應。唯「報在家人」之為惡下 場,實已雜糅道教「承負」概念於其間,與佛教「自作自受」原則有所依違。

前文列舉諸多惡事,其果報甚明,至於「殺生」之事,其惡更甚,佛教五戒146嚴禁。晉 人郗超嘗引《賢者德經》「心所不安,未常加物」之文,推衍「四等」之義。所謂「四等」

,指「慈悲喜護」。其中的慈,指「愍傷眾生,等一物我,推己恕彼,願令普安,愛及昆蟲 情無同異」,正是不殺生的出發點;至於「護」,指「隨其方便,觸類善救,津梁會通,務 存弘濟」則是護生的重要原則147。蒙學讀物對不殺生,發揮不少,且及於人命,且依不殺生

、莫淹女與禁自殺三項詮說:

1.不殺生:至於蒙書之中,頗見勸說不殺生的聲浪。或以直接訓誡方式,道出「莫好煞 生,勿規他命」訴求148;或明言「貪口腹」乃勿恣殺生禽主因149,勸人節制口欲以免恣意殺生

;或教人設身處地,動之以情,以「蜂蟻也害饑寒,螻蟻都知疼痛。誰不怕死求活,休要傷 生害命」150,屬於以柔性訴求,勸人不殺生:也有以殺生將有損個人性分道德作為不殺生之 緣由151;最後則有以罪孽深重152,報應將及作為戒殺的理由。女性蒙書《醒閨篇》有專章詳細 探討「莫殺生」問題。作者廖免驕認為:「想天地,最好生,愛殺便傷天地心」,「況天理

,有循環,陰陽果報最顯然」153。一旦殺生將導致「終生為事少利達」以及「恐把兒女衣食 短」154的報應。相反地,若能忍口戒殺護生「便積福,何必多吃傷六畜」,且「能忍口,少 傷命,兒女易長少疾病」155。儘管在實施之際,未能驟改飲食習慣,「只要少殺終有益」。

對於兒子丈夫家人間,也要「勸他莫把生命誅」,倘若實在「勸不住」,「個人修是個人益

」,孤軍奮鬥也要堅持戒殺156。通用蒙書頗有「戒殺生」之論,然而「女性蒙書」的戒殺論 述中,還兼及「莫淹女」與「禁自殺」兩項,自是特殊。

139「善必壽考,惡必早亡。」(《增廣賢文》,p.50)

140侵人田土騙人錢,榮華富貴不多年。(佚名《名賢集》,p.43)

141「莫道眼前無報應,分明折在子孫邊。」(佚名《名賢集》,p.43)又「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 而用暗箭,禍延子孫。」(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p.71、《重訂增廣賢文》,p.38)

142「轉身變畜牲,兒女替不出。」(《重訂增廣賢文》,p.206)。又「善惡關頭休錯認,一失人身萬劫難」(同 前,p.105),又廖免驕提及不孝女兒的下場為「天難容,地難載,凶神惡煞將他害。陽壽滿,會閻君,恐難再 得轉人身。」(《醒閨篇》,p.161)

143「平日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重訂增廣賢文》,p.38)

144「柳巷風流地獄,花奴胭粉刀山。喪了身家行止。落人眼下相看。」([明]呂坤《續小兒語》,p.434)

145[唐]杜正倫撰《百行章‧割行章》:「情色[之]處,無能為之;不改原火,盛風便加。……苦言重戒,必須 割之;若也不依,豈成人子?」見汪泛舟編《敦煌古代兒童課本》(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6),p.80。

146「五戒」乃在家佛徒終身應守之律,分別為:去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飲酒。

147[晉]郗超〈奉法要〉,見《弘明集》卷 13,《宋版磧砂大藏經》第 31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75),p.270

148[唐]杜正倫《百行章.愍行章第四十七》,p.78。

149「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朱子治家格言》,p.71、《重訂增廣賢文》,p.38)

150[明]呂得勝《小兒語》,p.429。

151《重訂增廣賢文》:「貪了牲畜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p.69)

152「莫殺生,殺生罪孽太不輕。」(《醒閨篇》,p.154)

153此二句,同出《醒閨篇》,p.231。

154此二語,出處同前註,p.232。

155同前註。

156「有兒子,與丈夫,勸他莫把生命誅。勸不助,你莫吃,個人修是個人益。」 (《醒閨篇》,p.232)

(15)

2.莫淹女:基於視女兒為賠錢貨等理由,自先秦起,即有殺女嬰之俗。如《韓非子.六 反》即有「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然男子受賀,女子殺之者,慮其 後便、計之長利也。」157直至清代,此風猶存,且多以溺水方式進行殺女。《醒閨篇》有〈

莫淹女〉之章,以禁殺女之行,首先分析了十項父母淹女之理由158,斷定皆是藉口159,而後從 情、理、效益、報應等角度,力勸莫淹女。「以情求之」者,說明投胎作母女,乃前世因緣160

;照見女嬰臨死痛苦,於心何忍161?「以人性勸之」者,提醒女兒本是身上肉162,淹女狠毒又 無良163。復舉雞母抗鷹護雛,喜鵲烏鴉抱蛋防人,豬狗馬牛見兒死淚流,老虎毒惡不食子諸 例,言明「雖畜生,尚愛子,何忍把女來淹死?」「何況你,是個人,不如走獸與飛禽164

」「以理告之」者,乃持天地陰陽調和原則,強調男女相調萬物方成165。又自己以及母親皆 為女身,倘生時見殺,何來今日之你166?「以效益利之」者,列舉平日女兒可幫忙之事,如 紡織、剪裁、燒鍋、抱柴等。生日為母做壽鞋,為母死日守棺材。若無男兒,女為安埋。倘 命好婿賢,甚至接往享福幾年167。最末則是「以報應脅之」,指出「淹女報應難枚舉」,「

來時喜,去時懮,冤魂與你怎甘休」168

3.禁自殺:初見呂得勝〈女小兒語〉之「任從受氣,留著本身。自家尋死,好了別人」169 之言,令人驚異良久,怎對女孩叮嚀此等大事?由廖免驕《醒閨篇》勸姑疼媳段落,似乎反 映民間婆婆苛虐媳婦之慘況:「我勸你,待媳婦,當如己女來看顧。人世間,再沒有,女被 娘打來逃走。亦未有,打女子,投河吊頸至於死。為什麼?媳多逃,甚至打死都不饒。」170

157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 : 華正書局,1987),p.949。

158《醒閨篇》所歸納父母的十個淹女理由,分別是:(一)你說女,嫁出門,無故與他養閒人;(二)說生女,丈 夫吵,受氣不過才淹了;(三)又說女,不爭氣,所以將他來淹斃;(四)又說你,女太多,撿他起來受折磨;(

五)你又說,家貧寒,生有女兒沒得穿;(六)又說你,沒陪匲,恐怕後來被人嫌;(七)又說你,沒飯吃,將來淹 死免造孽;(八)怕女兒,難對親,只有男子打單身;(九)恐女醜,沒人要,常言歪鍋對斜灶;(十)說女多,沒 閒飯,天干餓死單身漢。(pp.241-243)。

159「都是那,推口話,不知淹女罪孽大。」(《醒閨篇》, p.241)

160「況女兒,來投胎,本是奉著閻羅差。因前世,結下緣,故爾投胎你膝前。」 (《醒閨篇》,p.239。)

161「為什麼,才落地,頃刻之間絕了氣。將淹時,你看他,兩眼睜睜望爹媽。虧了母,忍了手,咽喉細小難開 口。

只差說,喊饒命,滿腹含冤自怨恨。想磕頭,身軟小,恨不起來往外跑。才出世,就回還,一世人生萬劫難。

」(《醒閨篇》,p.240)

162「想人生,孰無良,惟有淹女毒心腸。」(同前註,p.239

163 「本是你,身上肉,如何把他來誅戮?這樣事,都忍著,哪樣惡事你不作?」(同前註)

164《醒閨篇》,p.241。

165「天地間,有陰陽,男女配合有爹娘。男是陽,女是陰,男子還是女子生。女比雨,男比晴,晴雨相調萬物 成。

只要男,不要女,好比天晴不下雨。無有雨,天必乾,有兒無女是一般。」(《醒閨篇》,p.241)

166況且你,是女身,爹娘何故把你生?倘爹娘,把你淹,看你心中甘不甘。你母親,是女子,外婆亦把他淹死

看你身,從何來,何不思量多揣懷。(《醒閨篇》,p.241)

167原文出處同前註。

168分別見於《醒閨篇》,p.239。

169[明]呂得勝〈女小兒語〉,見韓錫鐸《中華蒙學集成》,p.431。

170《醒閨篇》,p.189。

(16)

後閱覽《醒閨篇.講四德》171章,雖然瞥見大段戒婦自殺之書寫,已不令人意外。女性蒙書 禁人自殺的論述要點在於:力勸婦女縱有天大委屈,亦應打消作鬼復仇之想,因為到頭只是 害了自身172-或針對仵作驗屍之拋頭露面、赤身露體,相驗觸摸,男女無防之難堪勸人三思173

;或說死後拘往陰司枉死城之萬苦,欲婦女深慮「一失人身再難得」之理。故生時縱使「有 氣」受,唯須忍好,莫將性命當皮草174。看來,女性蒙書,較通用蒙書,似多了分對生命教 育的重視。

(三)懼而後慎與閻王地獄

東晉慧遠嘗云「在家奉法,則是順化之民。……以罪對為刑罰,使懼而後慎;以天堂為 爵賞,使悅而後動。此皆其影響之報,而明於教」175。概觀蒙書論及「果報輪迴與三世輪迴

」、「勸善懲惡與護生戒殺」議題,為加強讀者行動之必然性,以果報輪迴、罪業地獄等刑 罰脅之,使讀者心生恐懼而戒慎處世;或以善有善報,超升天堂作為身後爵賞,使信眾欣悅 而樂於奉行佛法。這本是佛教針對在家信徒所進行的教化手段,少數蒙書則有大量應用天堂

、閻王於勸善懲惡教材者。

首先,由「雖處幽冥,天佛知之;雖居暗昧,神明察之。不可以幽冥,改其操行」176

「不孝婦,造萬惡,神靈過往早記著」177、「孝公婆,天看顧……各人修,各人好,天地神 祇都相保。增福祿,添壽元,到老終身得安閑」178之文,略知蒙書有以天佛、神明作為占察 個人行為善惡德罪以行賞罰者。又有以神佛為祈求禱告賜福之對象,如女性蒙書即有「父母 有疾……求神拜佛,指望安康」179之說。至於「天堂」,既是子女期望父母死後可以抵達之 處,因而為父母「追修薦拔」,只願家人得以「超上天堂」;也是個人行善,以待身後安居 甚且榮處之處,《醒閨篇》即有「天后母,觀世音,不過一點孝心真,在天宮,封為神,萬 古香煙立廟庭」180之文,勸勵女子孝親。儘管天后、觀世音等神明已有佛道相涉情形,然而 天宮封神、天堂享福之旨相去無多。

值得注意的是,「閻王」在蒙學讀物中大量現身之現象。人間種種善惡、公與不公情事

171《醒閨篇》,p.250。

172一不可,尋短見,投河吊頸把人騙。又或有,吃毒藥,自己將刀把喉割。

想死了,去害他,算來還是害自家。他無非,花銀錢,未有自死把命填。(《醒閨篇》,p.250)

173若經官,要相驗,難免拋頭又露面。看的人,有千萬,仵作驗屍用手按。量天尺,來拗過,萬難翻身地獄坐

。將父母,的遺體,拋屍露骨為哪起。驗過了,抬去埋,封皮貼住難出來。(《醒閨篇》,p. 251)

174你只說,死便了,魂到陰司更不好。打你在,枉死城,那般苦楚最傷情。凡陽間,如何死,陰間每日也如此

吊頸的,還是吊,投河仍然把水跳。或服毒,或摸喉,每日一痛淚長流。怎樣死,怎樣做,百般磋磨不饒恕。

除忠孝,與節義,別樣枉死到此地。勸你們,莫想橫,一失人身再難得。(出處同前註)

175〈沙門不敬王者論.在家一〉,《弘明集》卷 5,《宋版磧砂大藏經》第 31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75),

p.212。

176[唐]杜正倫《百行章‧恭行章第五十七》,p.80。

177[清]廖免驕《醒閨篇》,p.164。

178同前註,p.166。

179[唐]宋若昭《女論語‧事父母章》,見張福清《女誡—女性的枷鎖》,p.17。

180[清]廖免驕《醒閨篇》,p.16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說到地獄,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十八層地獄」,在我們現 實生活中比較接近的則有監獄、看守所,犯人都是身陷囹圄,枷鎖

圖說明初學者的認知:

1 宙斯 Zeus Jupiter 天神之父,地上萬物的最高統治者,奧林匹 斯之主,諸神之神。. 2 希拉 Hera Juno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天外有天」的遠觀,早在佛經中已有明確的記載,例如有佛教百科全書之稱的《經律

經濟不景,如何抗逆 同一屋簷,各自修行 天倫之樂,不在爭辯 人際相處,尊重體諒 創意思考,營造空間 陶鑄心靈,激發想像

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並養成自 律精神,以應付日常生活中,個人 衞生、個人安全及情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