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創新採用觀點探討企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創新採用觀點探討企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以創新採用觀點探討企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

郭英峰 陳邦誠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

fredkuo@nuk.edu.tw welless2000@yahoo.com.tw

摘要

隨 著 行 動 商 務(mobile commerce) 的 蓬 勃 發 展,為電子商務掀起了革命性的突破,目前各行各 業也逐漸透過行動化的導入來降低成本、增加彈性 與提昇產品品質或服務水準,以強化企業的核心能 力,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本研究以創新科技採用 的觀點,探討企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研究結果 發現,企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分別為:科技創新 特性、企業內部人員因素、企業內部產品特性、競 爭環境與產業特性,並針對該採用因素做一深入的 討論,以供企業在導入行動商務時之參考依據,期 能對企業和後續研究者有所助益。 關鍵詞:創新採用;行動商務;企業行動化

1. 前言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並廣泛 的應用在電子商務領域,打破了原有區域的藩籬, 形成行動商務這個新興的商業模式,其所具備的機 動性及便利性,也為電子商務掀起了革命性的突 破,並為人類的商業活動及生活型態開闢了一個全 新的領域。Ovum (2003)預估,全球無線網際網路營 業額在2007 年將突破 800 億美元,較 2002 年成長 4 倍之多;而台灣企業行動化市場規模將由 2001 年 的4,500 萬美元,成長至 2007 年的 3 億 3,300 萬美 元,複合成長率達49%,高於全球平均成長率。從 上述預測數據可以強烈感受到行動商務所擘畫出 來的美好前景,甚至其所產生之利益有凌駕於以往 電子商務之趨勢。創新為企業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 之一(Cardozo et al., 1993),其為修正既有的概念或 發明一項新的概念,以使其符合現有或未來潛在的 需求,並藉由改進與發展其原有之功能達到商業化 目的(Frankel, 1990)。亦即創新是一種新產品、方法 或一套系統,具有潛力進而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 或能夠改變競爭者及顧客的行為模式,故創新為提 昇企業本身競爭優勢之最佳捷徑(Brown, 1992)。在 現今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裡,企業運用創新科技以 建立競爭優勢,已對營運績效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甚至為企業經營上的一大挑戰。 企業採用行動商務的效益無非是無限延伸企 業的業務行動能力並能快速、即時地取得正確的資 訊,解決顧客任何問題,進而提昇服務品質與顧客 滿意度。而行動商務不論在技術、行銷及服務等觀 念上皆異於傳統,故行動商務的採用對企業而言可 視為一項創新。有鑑於行動商務驚人的發展潛力, 現階段已有不少業者導入行動商務之應用以提昇 企業自身之競爭力,以便在這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快 速的取得優勢以獲取利潤。因此業者在開發創新服 務的過程中,除了需投入相當的資金與人力外,對 於企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亦要有充份的瞭解,以 便擬訂適當策略。綜觀目前關於企業行動化的研 究,多著重於行動通訊設備或傳輸方面,及消費者 應用策略層面的探討,缺乏企業在行動化採用因素 之研究,故本研究以創新科技採用的觀點,探討企 業採用行動商務之因素,以供企業在導入行動商務 時之參考依據,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2. 文獻探討

2.1 行動商務 有關行動商務的定義,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切 入,例如交易、價值、生態系統、商業流程、與廣 義觀點。交易的觀點是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透過行動終端設備,於行動通訊網路上進行任何具 經濟價值之交易(Müller-Veerse, 1999; Clarke, 2001;

(2)

Tsalgatidou and Pitoura, 2001; Barnes, 2002; Gunasekaran and Ngai, 2002; Tarasewich et al., 2002)。價值觀點是指藉由各種行動裝置,整合無線 通訊網路和其它傳統電子商務之技術,以進行各種 商務活動。如此一來延伸了現行之網際網路銷售通 路,且提供了許多額外價值予以往難以觸及之顧客 (Siau et al., 2001)。生態系統觀點視行動商務為個體 與企業的互動生態系統,此生態系統建立在社會經 濟背景和多種後繼技術之下,藉由無線與行動科技 之使用,在社會互動中透過共同創造嶄新體驗的一 種學習過程(Mylonopoulos and Doukidis, 2003)。商 業流程觀點是指透過可支援眾多應用服務之行動 裝 置 , 達 至 更 簡 化 、 更 有 效 率 之 商 業 流 程 (Vaidyanathan, 2002; Raisinghani, 2002)。廣義觀點 則融合了交易、價值、商業流程等觀點,凡以行動 電話、PDA 等行動裝置透過行動網路使用網路上的 各種應用功能、買賣商品與服務之交易行為及提升 商業流程效率之活動,即為行動商務(Kalakota and Robinson, 2001; Keen and Mackintosh, 2001; Leung and Antypas, 2001; May, 2001; Sadeh, 2002)。本研究 從行動商務提供之價值為出發點,以較廣義之角度 對行動商務進行以下闡釋:「凡藉由具備高度行動 力之行動裝置,透過無線通訊網路,可不受時空之 限制地進行商務交易、資訊存取、網路服務等活 動;或可促進企業運作、提升商業流程效率之活動 均為行動商務之範疇」。 相較於個人電腦,行動裝置在本質上即迥異於 一般個人電腦,行動商務也因而擁有傳統電子商務 所無法比擬之特性,並進而衍生出諸多應用之可能 性。ㄧ般而言,行動商務較被認同之特性可歸納為 無所不在、便利性/富有彈性、地域性、個人化、 與 散播性(Müller-Veerse, 1999; Clarke, 2001; Siau et al., 2001; Tsalgatidou and Pitoura, 2001)。行動商務能讓 使用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行使商業行為,如此 不但能增加商業的可及性,亦能擴展至社會及企業 網路(Palen, 2002)。在行動商務應用上,若以應用對 象為分類基準,則可大致分為企業對企業、企業對 員 工 、 企 業 對 消 費 者 及 消 費 者 對 消 費 者 四 類 (Kalakota and Robinson, 2001; Kannan et al., 2001;

Siau et al., 2001; Siau and Shen, 2003) 。

2.2 創新與企業對創新科技之採用因素 創新乃是指使用新的知識,提供顧客所需之新 的服務及產品,其中包含了發明及商業化(Freeman, 1982)。Porter(1990)提出創新為技術及流程的改善, 進而改善產品與製程,並透過新的行銷方法開發新 市場。若一個觀念、一項科技或一個實體,對採用 者而言是一個新的嘗試,則可視為一項創新(Grover and Goslar, 1993; Rogers, 1995)。本研究所探討之行 動商務,其應用涵蓋範疇廣泛,同時牽涉到新觀念 ( 如 利 用 行 動 設 備 進 行 商 務 行 為 ) 、 新 技 術 ( 如 GPRS、3G 等行動通訊技術)與新使用習慣(如使用 行動設備從事企業網路資料之存取、收發電子郵 件)。據此,本研究認為行動商務不論從何種角度觀 之,均與創新之內涵一致,故在某種程度上,可將 之視為一創新產品或服務。一般所熟知之創新特質 乃是Rogers (1983)在其創新擴散理論中所提出。爾 後,Rogers (1995)進一步提出修正之創新擴散模 型,其將創新擴散模型分成五個階段,分別為知 曉、說服、決策、實行與確認。此外,Rogers (1995) 更於說服階段提出影響個人或決策單位採用創新 產品態度之五項創新特質,包括。相對利益、複雜 性、相容性、可試用性、可觀察性。 關於企業採用創新科技之議題在過去已廣被 討論。Gatignon與Robertson(1989)將影響企業採用 創新科技的因素分為採用者所處的產業環境、供應 者的產業競爭環境、採用者組織因素等。Moore與 Benbasat (1991)則以Rogers (1983)之理論為基礎,以 創 新 特 質 探討 影 響 使 用者 對 資 訊 科技 採 用 之 因 素,提出相對優勢、可試用性、相容性、易於使用、 結果可驗性、可觀察性、形象性與自願性八項創新 特質,並發展出具體衡量創新特質之量表。Grover 與Goslar(1993)在其探討影響美國企業採用通訊科 技的研究中指出,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異質性會促進 新科技的採用。當環境不確定因素越高,越處於複 雜、快速變遷環境時,組織對新科技的需求也越 高,愈會尋求資訊科技的支援;廠商提供之資訊愈 豐富愈會採用該通訊科技。其中當企業認為採用創

(3)

新資訊科技可使企業貢獻度愈大,且接收到愈多有 關新科技的訊息,就愈有可能提早採用新科技;另 外供應商之口碑、推廣行銷也會影響企業是否採用 該資訊科技之因素。研究中亦提及企業對新科技的 採用,可從組織因素、環境因素及資訊科技成熟度 來加以探討。Premkumar et al.(1994)在EDI技術擴散 及成功因素中提出,相容性、相對利益、知曉程度 愈高與成本負擔、複雜程度愈低愈會促使企業採 用。相容性高表示新科技愈能融入組織,亦即表示 相容性高的資訊科技愈能促使企業採用。Chau與 Tam(1997)研究影響開放性系統之採用因素,同樣 認為複雜的開放性系統,並無法只由創新擴展理論 來解釋,必須考量環境以及組織層面因素。Lai (1997) 則認為當產品相容性、相對利益愈高、產品複雜度 愈低,將提高企業實施的成功機率。Karahanna et al. (1999)研究企業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使用前與使 用後的差別,並結合擴散理論及態度理論來探討使 用者之行為意圖。其認為較高之相對優勢、相容性 及可觀察性,較低複雜性則會有較高之採用意圖。 Thong(1999)針對中小企業採用資訊系統整合模式 之研究中將影響組織採用創新科技的因素分為科 技創新特性、組織特性及環境特性;其認為新科技 要使人很容易了解其功能並容易使用,如此之新科 技才具備擴展性,若新科技所能提供的價值愈高就 愈能促使企業提早採用新科技;並指出當企業所處 的競爭強度愈強時,愈會促使企業採用新資訊科 技。Premkumar與Roberts(1999)亦以科技創新特性、 組織特性及環境特性來探討影響小型企業採用創 新資訊科技之因素。而Eder與Igbaria (2001)在企業 內 部 網 路 的擴 散 和 投 入的 決 定 原 素研 究 中 亦 指 出:早期採用者、管理者支持、組織結構、組織大 小、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及資訊系統架構等皆為影響 企 業 在 導 入 創 新 科 技 之 決 定 因 素 。Frambach 與 Schillewaert (2002)則提出以多層次的架構探討創新 採用的決定因素,其中分為創新特性(供應商市佔 率、社群網絡、環境影響)及組織特性兩大部份。葉 桂珍等人(2002)以企業導入電子商務為例,認為影 響因素應包含企業與組織特性、產業環境及企業導 入創新科技之利弊。郭更生等人(2003)以企業採用 WAP為例,認為市場因素、技術特性、產業因素及 組織因素為採用創新技術之影響因素。Hwang et al.(2004)以台灣銀行導入資料庫為例,認為組織構 面、專案編製構面及環境構面為影響資訊科技導入 之主要因素。張怡秋等人(2005)在探討護理站導入 無線區域網路之關鍵因素研究中也將影響因素分 為組織因素、環境因素及科技因素。江志卿等人 (2005)以創新擴散通用模式的整合觀點研究中小企 業採用網路科技的因素,其認為除了創新科技特 性、組織因素及環境因素外尚應加入知覺風險、組 織經驗及組織策略等三項因素。梁定澎等人(2005) 則認為企業導入知識管理之採用因素應分為產業 特性、企業經營因素及資訊科技運用程度三部份, 其中在產業特性應可再細分為產業環境因素及產 品及製程技術因素兩個主軸。 根據上述諸多研究得知,企業採用創新科技所 要考量的因素不只是科技本身的創新特質,還應包 含內部及外部環境等構面(Kim and Srivastava, 1998; Premkumar and Roberts, 1999)。創新科技的應用, 在許多產業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其中行動商務的 導入,將滿足使用者對移動性和靈活性之彈性需 求,更成為企業界目前資訊科技運用之發展趨勢。 有鑑於行動商務於各產業的應用日趨擴大,而有關 行動商務之研究大多屬技術層面之探討,尤其對於 影響企業導入行動商務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 研究綜合上述文獻,將企業對創新科技之採用因素 歸納為:創新特質、組織因素、與外部環境構面。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研究工具。問卷設計主要 參考企業對創新科技之採用因素之相關文獻,並藉 由專家意見及企業訪談後加以修正為符合行動商 務採用因素之量表。在問卷初稿完成後,針對台灣 某大學之資管、資工及電通所在職專班之 50 名學 生進行試測,以修改語意不清及不適宜的題目,務 使問卷調查時,能讓填答者皆清楚題意,最後才完 成最終之定稿,以提高研究問卷之內容效度。問卷 內容分為(1)行動商務採用因素:此部分問項共 34

(4)

題,採Likert 五點尺度量表來衡量;(2)企業基本資 料:包含公司成立年數、公司資本額、公司資本型 態、公司年營業額、所屬產業別、是否成立專職推 行部門及建置行動化的方式;(3)個人基本資料:包 含性別、年齡、學歷、現職年資及所屬部門。 3.2 抽樣設計及資料分析 本研究目標母體為台灣已導入行動商務之企 業,資料來源為各家協助導入行動商務業者所提供 之企業為主,再輔以上網搜尋找出已建置行動商務 之企業,並依公司規模大小決定問卷發放份數。原 則上針對員工人數在100 人以上之企業寄發 5 份問 卷,在100 人以下則寄 3 份問卷。共寄出 500 份問 卷,且委託資訊部門相關主管代為發放給其他部門 主管。本研究以SPSS 10.0 for windows 統計軟體針 對「行動商務採用因素」量表進行因素分析,並對 此項量表之信度與效度進行檢測。

4. 研究結果與討論

4.1 樣本回收情況、因素分析與信、效度檢定 本研究共計發放問卷500 份,回收 209 份,扣 除無效問卷2 份,得到有效問卷為 207 份,有效回 收率 41.4%。本研究在進行因素分析之前,先做 Bartlett 球 形 檢 定 (test of Sphericity) 及 Kaiser-Meyer-Olkin(KMO)檢定,以檢定各變項所組 成的相關矩陣是否有共同因素存在及是否適合進 一步做因素分析。本研究在行動商務採用因素之構 念之 Bartlett 球形檢定達到 0.000(<0.05)的顯著水 準,KMO 抽樣適切量數也在 0.915(>0.5),故適合 進行因素分析。本研究採用主成份因素分析法萃取 「行動商務採用因素」之因素,而共同因素的數目 則依Kaiser(1958)之標準,選取特徵值大於 1.00 的 因素。因素負荷量方面,則要求轉軸後之因素負荷 量之絕對值大於 0.5,再依各因素的負荷量、共同 特性來進行命名。在信度方面,本研究採Cronbach’s α 來衡量同一構念下各問項之一致性。根據 Hair et al. (1995)認為 Cronbach’s α 信度係數應大於 0.6 以 上;且本研究輔以Item to Total 大於 0.4 為選取標 準。本研究構面各因素,經由信度檢定,Cronbach’s α 值介於 0.6091~0.9152,Item to Total 均大於 0.4 以 上,顯示本研究構面內部達一致性水準。各因素命 名、問項、因素負荷量、特徵值、信度與解釋變異 量如表1 所示。 表 1 行動商務採用因素之因素分析 因素構面 問項內容 因素 負荷 量 Item to Total 在導入行動化時會考 慮相對利益 0.808 0.769 在導入行動化時會考 慮是否容易使用 0.802 0.765 在導入行動化時會考 慮是否能簡化作業流 程並提高作業效率 0.780 0.768 在導入行動化時會考 慮網路安全性 0.779 0.753 導入行動化時會考慮 與原有系統的相容性 0.760 0.736 在導入行動化時會考 慮導入成本 0.743 0.730 導入行動化時會考慮 是否能符合公司需求 0.643 0.648 因素一 科技創新 特性 (特徵值: 5.291 解釋變異: 20.350% α=0.9152) 導入行動化時考慮現 行應用環境成熟與否 0.536 0.602 高階主管重視資訊科 技活動 0.804 0.722 高階主管很支持企業 行動化及相關活動的 推廣 0.756 0.695 公司認為在市場上的 創新與技術的領先可 創造競爭優勢 0.703 0.672 有專責人員與預算, 來協調整合企業資訊 入口網站的導入 0.683 0.578 因素二 企業內部 人員因素 (特徵值: 4.514 解釋變異: 17.360% α=0.8795) 導入資訊系統或引用 0.639 0.672

(5)

新興科技的經驗豐富 在同業間資訊化的程 度很高 0.638 0.588 半數以上成員具備資 訊系統軟體操作能力 0.634 0.669 員工會配合創新科技 所帶來的改變 0.574 0.542 公司的產品多角化程 度高 0.756 0.610 公司所提供的服務/ 產品,銷售過程複雜 性高 0.688 0.509 公司所提供的服務/ 產品很齊全 0.686 0.626 因素三 企業內部 產品特性 (特徵值: 2.536 解釋變異: 9.753% α=0.7656) 公司的行銷目標眾多 或差異性大 0.659 0.520 政策支援,會造成公 司導入行動化 0.700 0.431 交 易 夥 伴 或 客 戶 要 求,會造成公司導入 行動化 0.662 0.582 同 業 陸 續 導 入 行 動 化,會造成公司採用 的壓力 0.654 0.600 因素四 競爭環境 (特徵值: 2.378 解釋變異: 9.145% α=0.7638) 在導入行動化時會考 慮其擴充性 0.602 0.655 本產業導入行動化的 業者相當普遍 0.731 0.438 因素五 產業環境 (特徵值: 1.574 解釋變異: 6.053% α=0.6091) 公司所處的產業競爭 非常激烈 0.580 0.438 總累積解釋變異(%):62.661 在效度檢定上,本研究之問卷乃綜合相關之文 獻及專家意見編製而成,衡量項目不但具代表性, 而且已能涵蓋所欲探討之各變項的特質,所以本研 究之問卷應具有一定的內容效度。另外,本研究利 用各因素內各變數所組成的相關矩陣,進行各因素 內之收斂效度及因素間的區別效度檢測。分析結果 顯示,構念相關矩陣中同一因素內各變數之相關係 數均大於 0.3,相關矩陣中不同因素間變數的相關 係數中大於前一因素相關係數的個數均無超過總 數的50%,顯示本研究的構念均具有一定程度之收 斂效度與區別效度。 4.2 行動商務採用因素之排序分析 從各問項之平均值與標準差排序中可知,行動 商務採用因素中最重要的五項因素依序是「網路安 全性(4.14)」、「導入成本(4.11)」、「是否容易被使用 (4.04)」、「是否能簡化作業流程並提高作業效率 (4.03)」及「與原有系統的相容性(3.95)」,標準差介 於 0.80~0.83 之間。而不重要的採用因素則分別為 「員工具備資訊系統軟體的操作能力(3.43)」、「企業 所提供的服務/產品,銷售過程複雜度(3.33)」、「該 產業導入行動化是否普遍(3.30)」、「企業產品多角化 程度(3.29)」及「行銷目標眾或差異性大小(3.24)」 等五項,而標準差介於 0.84~1.01 之間。採用因素 若依構面排序,依次為是「科技創新特性」(4.00)、 「競爭環境(3.70)」、「企業內部人員因素(3.61)」、「產 業環境(3.5700)」以及「企業內部產品線(3.34)」,標 準差介於0.64~0.78 之間。 在過去學者對於組織採用創新科技的文獻中 發現,組織因素、創新科技特性及外部環境因素為 創 新 科 技 採 用 普 遍 獲 得 認 同 的 重 要 影 響 因 素 (Grover and Goslar, 1993; Grover et al., 1995; Premkumar and Roberts, 1999; 葉桂珍等人, 2002; 黃興進等人, 2004; 張怡秋等人, 2005),但對目前企 業行動化應用環境尚在起步的階段而言,本研究結 果顯示,組織因素應可再細分為企業內部人員因素 及企業內部產品特性,而環境因素則可再細分為競 爭環境及產業環境,進而使其區別性更加彰顯。本 研究將採用行動商務之五項因素依據排序分別說 明如下:(1)科技創新特性:在此構面包括相對利 益、易用性、簡化流程與提高效率、相容性等科技 創新之特性,意即導入行動化可為企業帶來之益

(6)

處。故企業在導入行動化科技時更應深入思考,如 何善用行動商務的創新特性,藉由行動科技與企業 業務的緊密結合,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價值鏈,達 到差異化的效果,才是導入行動化的重點。(2)競爭 環境:企業資訊化的腳步隨著科技趨勢而進行,經 過多年企業e 化的推展後,企業 M 化的潮流,正朝 著現代企業襲來。因此若交易夥伴或客戶要求以及 同業皆陸續導入M 化,將會影響企業思考是否導入 行動商務系統。(3)企業內部人員因素:高階主管一 直 以 來 都 是企 業 採 用 創新 科 技 與 否的 主 要 決 策 者,因此其往往扮演著主導的角色,故應做到不盲 目迷信資訊科技的力量,加以審慎評估,才可使員 工所承受到科技的衝擊減到最小,完全發揮創新資 訊科技之特性。另外,人員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也 是因素之一,因為人力素質的成熟可以促使M 化更 容易進行,而且採用行動商務不單只是引進一套系 統,更涉及到觀念的改變。當員工對創新科技的接 受程度不高時,企業在採用新科技所承受的失敗風 險便相形提高,因此可以進行教育訓練,使其接受 改變。(4)產業環境:產業競爭壓力以及產業競爭強 度將影響創新科技之採用,一般而言,失去先佔者 優勢時亦同時會喪失企業競爭優勢,故當產業環境 對資訊科技的資訊接收管道較暢通時,便容易使企 業導入創新科技來強化本身競爭力。(5)企業內部產 品特性:若企業的產品多角化程度高、所提供的服 務/產品,銷售過程複雜性高、以及所提供的服務/ 產品很齊全,也是影響該企業決定是否導入行動商 務之因素。因為由於所提供之產品具備上述之特 性,因此透過行動商務系統之導入,將可讓企業以 更多元之管道與上游供應商、內部員工、顧客更緊 密的溝通聯繫與無時空限制地傳遞所需要之訊息。

5. 結論與建議

行動商務的應用對於企業的營運皆有一定程 度的影響,因為企業M化不只牽涉到集體端的組織 變革,更涉及個體端的工作者轉型。因此企業欲導 入行動商務的應用系統時,對於採用因素更要審慎 的考量,以減低評估錯誤造成後續導入失敗的風 險。本研究以台灣已實際已導入行動化之企業為實 證對象,以創新科技採用的觀點,探討企業採用行 動商務之因素。研究結果發現,企業採用行動商務 之因素分別為:科技創新特性、企業內部人員因 素、企業內部產品特性、競爭環境與產業特性。因 此,建議企業若欲導入行動化企業之應用,必須深 入的瞭解行動化對企業可能帶來的效益及確認企 業本身是否真有其必要導入行動化,並檢視目前資 訊化程度是否能配合M化的系統,以確保適合企業 本身的需求。由於創新的核心能力仍必須以人為 主,因此,在建構行動化企業時,不僅應從人的角 度去思考機制的功能,且必須思考如何透過技術的 輔助以創造人力資源的最大效用;企業在競爭的環 境 下 應 多 與同 業 進 行 交流 以 掌 握 產業 發 展 的 潮 流,而在採用行動商務模式時應思考如可將電子商 務模式順利移轉,並透過無時間、地域限制的特性 來吸引新顧客。相信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業者考慮 採用行動商務時之參考依據,企業可依據本身的條 件,並參考同業的經驗,藉由對採用因素的掌握, 將可為本身帶來新的契機。

致謝

本研究承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經費補助 (計畫編號:NSC 93-2416-H-390-008),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江志卿、黃興進、嚴紀中,中小企業採用網路 科技之比較:創新擴散通用模式的整合觀點, 資訊管理學報,Vol. 12, No. 2 2005,pp. 103-139。 [2] 郭更生、別蓮蒂、商倩鳳、張洪瑞,企業採用 創新技術之影響因素-以 WAP 應用為例,台大 管理論叢,Vol. 14, No. 1,2003,pp. 217-261。 [3] 張怡秋、劉忠峰、蕭世榮、陳瑩玲,護理站導 入無線區域網路之關鍵因素研究,資訊管理學 報,Vol. 12,No. 4,2005,pp. 107-119。 [4] 葉桂珍、王健全、黃吉村,台灣廠商導入電子 商務之影響因素及導入後績效變化初探,臺灣 管理學刊,Vol. 1,No. 2 ,2002 ,pp. 357-380。 [5] 梁定澎,歐陽彥晶,許如欽,影響台灣企業採

(7)

用知識管理之因素,資訊管理學報,Vol. 12, No. 3,2005,pp. 1-38。

[6] S. J. Barnes, “The Mobile Commerce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 22, No. 2, 2002, pp. 91-108.

[7] R. Brown, “Managing the ‘S’ Curves of Innovation,”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Vol. 9, No. 1, 1992, pp. 61-72.

[8] R. Cardozo, K. McLaughlin, B. Harmon, P. Reynolds, and B. Miller, “Product Market Choices and Growth of New Business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

10, 1993, pp. 331-340.

[9] P. Y. K. Chau and K.Y. Tam,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Open Systems: An Exploratory Study”, MIS Quarterly, Vol. 21, No. 1, 1997, pp.1-24.

[10] I. Clarke, “Emerging Value Propositions for M-Commerc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 Vol. 18, No. 2, 2001, pp. 133-148.

[11] L. B. Eder and M. Igbaria, “Determinants of Intranet Diffusion and Infusion,” Omega, Vol. 29, 2001, pp.233-242.

[12] R. T. Frambach and N. Schillewaert,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doption: 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 Determinan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55, No. 2, 2002, pp.

163-176.

[13] E. G. Frankel,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Kluwer, New York, NY, 1990.

[14] H. Gatignon, and T. S. Robertson, “Technology Diffusion: An Empirical Test of Competitive Effe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3, No. 1, 1989, pp. 35-49.

[15] V. Grover and M. Goslar, “The Initiation,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 U.S.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10, No. 1, 1993, pp.

141-163.

[16] V. Grover, M. Goslar and A. Segaras, “Adopter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itiatives: A Profile of Progressive US Corpor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 15,

No. 1, 1995, pp. 33-46.

[17] A. Gunasekaran and E. Nga, “Special Issue on Mobile Commerce: Strategi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 35, No. 1, 2002, pp. 187-188.

[18] J. F. Hair, Jr., R. E. Anderson, R. L. Tatham, and W. C. Black,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 4th Ed,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95.

[19] H.-G. Hwang, C.-Y. Ku, D. C. Yen, and C.-C. Cheng,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A Study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Taiwa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 37, 2004, pp.

1–21.

[20] R. Kalakota and M. Robinson, M-Business: The

Race to Mobility, McGraw-Hill, New York, NY,

2001.

[21] P. K. Kannan, A. M. Chang and A. B. Whinston, “Wireless Commerce: Marketing Issues and Possibilities,” Proceeding of the 34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Maui, Hawaii, 2001.

[22] E. Karahanna, D. W. Straub and N. L. Chervan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cross Time: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 MIS Quarterly, Vol. 23, No.2, 1999, pp.183-213.

[23] P. Keen and R. Mackintosh, R., The Freedom

Economy: Gaining the M-Commerce Edge in the Era of the Wireless Internet,

(8)

[24] N. W. Kim and R. K. Srivastava, “Managing Intraorganizational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dustrial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Vol. 27, No. 3, 1998, pp. 229-246.

[25] K. Leung and J. Antypas, “Improving Returns on M-Commerce Investments,”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Vol. 22, No. 5, 2001, pp.

12-13.

[26] P. May, Mobile Commerce: Opportunitie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 of Wireless Busi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001.

[27] G. C. Moore and I. Benbasat,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Vol. 2, No. 3, 1991, pp. 192-222.

[28] F. Müller-Veerse, Mobile Commerce Report,

Durlacher Research Ltd., http://www.durlacher.com/downloads/mcomrep

ort.pdf, 1999.

[29] N. A. Mylonopoulos and G. I. Doukidi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Mobile Business: Technological Pluralism, Social Assimilation, and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Vol. 8, No. 1,

2003, pp. 5-22.

[30] Ovum, Global Outlook for the Wireless Market in 2003, http://www.ovum.com, 2003.

[31] L. Palen, “Mobile Telephony in A Connected Lif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45, No. 3, 2002, pp. 78-82.

[32] 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New York, NY, 1990.

[33] G. Premkumar, K. Ramamurthy and S. Nilakanta,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11, No. 2, 1994, pp.

157-186.

[34] G. Premkumar and M. Roberts, “Adoption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Rural Small Businesses,” Omega, Vol. 27, No. 4, 1999, pp. 467-484.

[35] M. S. Raisinghani, “Mobile Commerce: Transforming the Vision into Reality,”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5, No. 2, 2002, pp. 3-4.

[36] E. M. Rogers, Diffusions of Innovations, 3rd Ed,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1983.

[37] E. M. Rogers, Diffusions of Innovations, 4th Ed,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1995.

[38] N. Sadeh, M-Commerce: Technologies, Services,

and Business Models, Wiley, New York, NY,

2002.

[39] K. Siau, E. P. Lim and Z. Shen, “Mobile Commerce: Promises, Challenges,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Database Management, Vol. 12, No. 3, 2001, pp. 4-13.

[40] K. Siau and Z. Sh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Vol. 1, No. 1/2, 2003,

pp. 3-14.

[41] P. Tarasewich, R. C. Nickerson and M. Warkentin, “Issues in Mobile E-commerc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 Vol. 8, 2002, pp. 41-64.

[42] J. Y. L. Thong, “An Integrated Model of Implementation Systems Adoption in Small Busin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15, No. 4, 1999, pp. 187-214.

[43] A. Tsalgatidou and E. Pitoura, “Business Model and Transactions in Mobile Electronic Commerce: Requirements and Properties,”

Computer Networks, Vol. 37, No. 2, 2001, pp.

221-236.

[44] R. Vaidyanathan, “Wireless and Mobility Enterprise Application Deployments,” eAI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nce in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and comprehensive customized business logic, this study develops an integrated, extensible, and sustainable

Mason,”Global Business Drivers:Alin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Global Business Strategy”, P.146 IBM Systems Journal 32(1993). Langenwalte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and

(1989), “A Theoretical Assessment of the User Satisfaction Construct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Management

The New Knowledge-Infrastructure: The Role of Technology-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Services and the Knowledge-Based

Muller, Emmanuel and Andrea Zenker , 2001, Business services as 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the role of KIBS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 Research

Lange, “An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 for Hypermedia Information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seven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1994,

Lin-ya Hong (2009), “Effects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s Adoption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using A Multinational Plastic

謝函亘﹝32﹞以衣夾為研究對象,採用 TRIZ 創新之方法,結合綠色設計(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