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5學年度上學期【歷史九上】第三次段考試題(150 KB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5學年度上學期【歷史九上】第三次段考試題(150 KB )"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甲 乙 丙 丁 ◎歐洲在十八世紀的時候,許多思想家提出了人與政府的權力改變,主要理念有以下四者,請依據判斷回答 16~17 題: 甲:政府依契約成立,因人民自願而得到合法,政治以表現人民「普遍意志」最為重要 乙:政府的組成應該為行政、立法、司法分職,避免政府有獨裁的狀況。 丙:人民的生命、財產、自由權都不可隨意被政府剝奪。 丁:主張政治、宗教寬容,並主張人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16. 根據判斷乙應該是何人? (A) 洛克 (B) 孟德斯鳩 (C) 伏爾泰 (D) 盧梭 17. 根據上述學者的言論,請問,哪一位君王會因此受到影響,實施開明專制政策? (A) 腓特烈二世 (B) 查理一世 (C) 路易十四 (D) 查士丁尼一世 18. 這是某位美國總統在戰爭期間提出的宣誓詞,根據歷史發展的判斷,下列的解讀何者正確? 「1863 年元月 1 日起,凡在當地人民尚在反抗合眾國的任何一州之內,或一州的指明地區之內,為人佔有而做奴隸的 人們都應在那時及以後永遠獲得自由;公眾國政府行政部門,包括海陸軍當局,將承認並保障這些人的自由,當他們或他 們之中的任何人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時,不作任何壓制他們的行為。 我現在命令這些被宣佈自由的人們,除非是必須的自衛,不得有違法行為;我勸告他們,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他們 應當忠實地為合理的工資而勞動。 我進一步宣告在適當條件下,這些人們可參加合眾國的軍事工作,駐守炮臺、衛戍區域以及其他地區,以及在各種軍 艦上服役。 我真誠相信這舉動是一個正義的舉動,合於憲法的規定,根據軍事的需要。我祈求人類的慎重判斷和萬能上帝的恩 典。」 (A) 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是總統領導的南方地區獲得勝利。 (B) 這場戰爭是美國著名的內戰,北方工商業發達,南方發展農業,在政治上的意念也有差異,因此藉由蓄奴事件成為 戰爭導火線。 (C) 這位美國總統因為宣示解放奴隸,讓美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安定,根據推斷應該是華盛頓。 (D) 文中「被宣佈自由的人們」,主要指的應該是被白人壓榨的印地安人。 ◎十八世紀時,因為高度的工廠制度、工業發展,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然而、社會福利的問題、貧富不均的狀況也隨之 充斥在生活當中。這是工業革命帶來的富裕以及不幸的生活面。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19~21 題: 19. 根據工業革命的發展,最早應該會出現在圖一中哪個國家?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關於工業革命的敘述,以下誰的判讀較為正確? (A) 工業革命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有充沛的資金來源、以及國家的強盛。 (B) 工業革命的形成最早的產業應該屬於食品產業。 (C) 當時的瓦特因為發明煤礦機,讓工業的動力發展更加豐富。 (D) 工業革命導致各個國家陸續強盛,因為國內經濟穩定,不需要殖民地 物資補充。 21. 隨著工業革命的問題,有人認為:「是資本主義太過發展的結果」,因此 提出「廢除私有財產、重新分配財富的制度」。根據判斷,最有可能是誰提出的論點? (A) 法蘭西斯˙培根 (B) 狄德羅 (C) 亞當斯密 (D) 馬克思 22. 1814 年起,歐洲各國領袖召開了維也納會議,根據會議的內容判斷判斷何者較為正確? (A) 會議的主要核心應該為正統、保守原則。 (B) 主持人應該為英國首相梅特涅。 (C) 會議的召開主要是要重新分配當時被法國路易腓力征服地區的王室統治權。 (D) 這場會議之後,法國隨即進入王權復辟,繼承王位的是拿破崙。 圖一

(2)

德學說,在比薩斜塔進行了自由落體實驗,證實不同重量的東西落地時會同時落到地上。透過望遠鏡的觀察他更證實 了「日心說」的理論沒有錯誤,卻很不幸地受到教會的打壓,最後悲慘離世。然而,他的理論也給後世科學家研究帶 來基礎,為非常偉大的人物。」根據本段敘述,請問,這個人是誰? (A) 哥白尼 (B) 牛頓 (C) 伽利略(D) 克卜勒 24. 健午整理了一份西元 1689 年在英國頒布的文獻如表一,幾位同學開始分析其背景,根據判斷何者正確? (A) 文聖:簽署這份文獻的應該是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 (B) 俊明:這份文獻確立了國會為英國最高統治機構 (C) 維欣:這份文獻應該是大憲章 (D) 睿風:文獻簽署的背景應該是清教徒革命。 25. 表二是美國歷史某兩次召開的會議內容,根據的資料的判讀, 正確的應有幾項? 太宰:兩次大陸會議召開的地點都在紐約。 中原:OOO 事件應該是指波士頓投茶事件。 江戶川:不平等的待遇係指殖民母國諸多稅收卻又未將殖民地人民進入議會,令殖民地人民感到不平等對待。 國木田:此後,該國宣布《權利法案》,捍衛自己的民主與英國展開戰爭,取得勝利。 (A) 一項 (B) 兩項 (C) 三項 (D) 四項 26. 阿尤看到了一份十七世紀思想的理論如表三,根據以下同 學的解讀,正確的應該有幾項? 勇利:這應該是笛卡兒。 維克多:主張這項論點的人,其主張為「知識就是力量」。 尼古拉:這個階段有許多新工具與新方法,應該是在十八世紀最為盛行。 阿爾京:這項論點應該是歸納法。 (A) 一項 (B) 兩項 (C) 三項 (D) 四項 27. 「他用自己的方式疼愛國民,但他生性木訥,深信君權神授,對於國會對他的咄咄逼人一向深感不滿,因此他迫害國 內的清教徒、拒絕召開國會,被人民視為暴君。最終,國會底下的人民分成支持他的保皇派與反對他的反皇派,爆發 了內戰,在戰爭結束之時,反對國王一派的人獲得勝利,他最終被以叛國罪送上斷頭臺。」根據判斷,這位國王應該 是誰?(A) 路易十六 (B) 詹姆士一世 (C) 查理一世 (D) 凱瑟琳二世 28. 圖二是十八世紀末法國社會發展下的社會問題,也因為這個背景爆發政治衝突。根據判斷,何 者有誤? (A) 在底下的應該是被壓榨的平民階級。 (B) 法國在此不平等的社會之下,又因為戰爭財源耗損問題召開三級會議。 (C) 人民最後不滿會議結果,攻佔巴士底監獄,時間為 1789 年 7 月 4 日。 (D) 衝突爆發之後,法國人民頒布《人權宣言》,落實啟蒙運動的人民精神。 29. 這是法國某時期一位律師對於共和國的存亡發表的言論:「他曾經是國王,而共和國也建立了。此一事實,解決了問 題。路易是被他本身的罪行推翻,他密謀對共和國不利,如果他不被定罪,共和國就永不會被釋放。主張審訊路易的 人,是在質疑革命。如果他受審,就有可能開釋,他就有可能無辜。但如果他無辜,革命又是什麼呢?……如果他無 辜,我們豈不都犯了誹謗?……路易必須死,因為共和國必須生。……」根據判讀,當時的法國背景出現了什麼問題? (A) 當時法國共和面臨的威脅,係因為遭到外國組成反法聯盟的壓力 (B) 這位國王最後經過他國的協助逃離國外,免除死劫。 (C) 這起事件之後,法國進入了由三級會議統治的恐怖統治時期。 (D) 提出這句話的應該是拿破崙,他主張廢除國王在法國的統治地位。

命題版本

/範圍:南一 L5~L6 :命題老師簽名:   複檢老師簽名:

表一 (一) 第一次大陸會議:譴責殖民母國對於 OOO 事件 之後欲武力鎮壓,並希望廢除諸多不平等待遇。 (二)第二次大陸會議:組織大陸軍,以華盛頓作為領 袖,發起戰爭。 (一) 沒有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徵稅 (二) 國王不得干涉議會的言論自由 (三)羅馬天主教徒不得成為英國國王 表二 人都會寫字張三、李四都是人所以張三李四都會寫字 表三 圖二

(3)

30. 「法國一著涼,全歐打噴嚏」,這句話係指 19 世紀時法國的民主浪潮對於歐洲各地的影響,遂也爆發了 1848 革命。 根據此時的歐洲政局,以下判斷何者正確? (A) 這起戰爭的背景應該是法國的七月革命 (B) 這起革命推翻的國王應該為路易十四 (C) 這場革命之後,法國再也沒有建立任何一個以國王為主的帝國。 (D) 這場革命之後,導致路易拿破崙崛起,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

(4)

16

17

18

19

20

B

A

B

B

A

21

22

23

24

25

D

A

C

B

B

26

27

28

29

30

A

C

C

A

D

命題版本

/範圍:南一 L5~L6 :命題老師簽名:   複檢老師簽名: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一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情境引導及小組討論 十二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情境引導並完成英文學習單 十三 第三單元:西方歷史

本天皇在位的時段來當作分期的依據而被分為三期,分別是前期(1895-1911 年) 、中 期(1912-1925 年) 、後期(1926-1945 年) 。1895 年至 1925

轉學生或重考生參加比賽者,以具有就讀學校 1 年以上之學籍者(108 學年度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威遠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也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地。炮臺平 面呈月牙形,全長 360 米,高 6.2 米,寬 7.6

威遠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也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 地。炮臺平面呈月牙形,全長 360 米,高 6.2 米,寬 7.6

(不寄發口試通知)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3月15日(星期二) 105年5月11日(星期三) 口試日期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