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秦漢文化的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秦漢文化的發展"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秦漢文化的發展 第一節 學術教育 一、始皇帝的焚書坑儒 (一)焚書 前213年 (二)坑儒 前212年

李斯認為批評國

策有損統治權威

1.禁毀各國史書及民間私 藏詩、書、百家語 2.以吏為師 3.私談詩書者死,以古非今 者殺全家 秦初曾 為郡縣 或封建 辯論

方士譏諷,激怒

秦始皇

秦始 皇迷 方術 坑殺咸陽諸生、方 士400多人 百家爭鳴結束 二、黃老與儒學 (一)黃老之學 1.背景: 秦代役使民力太過、控制嚴苛 秦末漢初戰亂破壞人民生活 劉邦君臣出身平民,體會民苦 2.特色:清靜無為、與民休息、薄役少斂 3.盛行時期:西漢高祖、文帝、景帝 4.影響:社會經濟走向安定繁榮

補充:蕭規曹隨的故事

(2)

(二)獨尊儒術 1.時間:漢武帝即位後 2.建議者:董仲舒 3.原因: 國力達於鼎盛,黃老清靜無為的作法已無法滿足統治需要 儒家重視人倫,有助於建立社會秩序 4.作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設「五經博士」五經成為官方唯一認可學說 「通經致用」博士弟子員能通一經者即授予官職 「外儒內法」表面尊儒,實際上以法家精神為統治基礎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 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 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 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前漢書.董仲舒傳 (三)今、古文經之爭 1.背景:秦始皇焚書坑儒 2.時間:西漢末年~東漢年間 3.展開:劉歆質疑今文經,主張為古文經立博士掀起今古文 經之爭 4.結束:鄭玄兼採今古文經之說,集大成 今文經 古文經 由 來 文、景時,儒生口述 寫下 武帝時,在孔子舊居發現 字 體 漢代文字(隸書) 先秦文字 特 色 經世致用,重視陰陽 災異,信讖緯 重章句訓詁,不談陰陽災 異

(3)

三、陰陽五行盛行 (一)興起:戰國末年 (二)盛行:漢代時成為主流思想之一 (三)「天人感應」說 1.提出者:董仲舒《春秋繁露》儒家+陰陽五行 2.主張:自然界的災禍或祥瑞,都是上天對帝王的警示或讚許 3.目的;以上天約束帝王行為 4.影響:讖緯學說流行,有心人士加以利用例如王莽篡漢 

讖:預言式的文字或圖像

緯:假託經義以推救災祥

是月,前煇光謝囂奏武功長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圓下方,有丹書 著石,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 《資治通鑑》漢紀二十八 讖記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秀猶固辭 ,至於再,至於三。群下僉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 敢不敬承,於是建元為建武,大赦天下。 《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上〉

何謂「讖緯」?(p.79)

(4)

四、秦漢律令的發展 (一)秦律 1.制定:李斯整理戰國法律,編成秦律鞏固中央集權 2.內容: 律:有系統的成文法律 令:君主隨時頒布法律 3.特色: 嚴苛、規範詳細 君主能有效控制、規範臣民, 利於集權統治

睡虎地出土的秦律竹簡

(二)漢律 1.漢律的制定 漢高祖: 廢除秦代的嚴刑峻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蕭何修改秦律制漢律 漢文帝廢肉刑 ◎肉刑 中國古代有五刑,除了大辟為死刑外,另四個為毀壞身體的肉 刑,如: 黥在臉上或額頭刺字 劓割去鼻子 刖砍去腳(左腳、右腳或雙腳) 宮割去生殖器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5)

2.漢律儒家化 起源: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漢律也受影響 實例: 春秋決獄 A.根據《春秋》經義判決案件並定罪 B.以當事人的動機和道德倫理定罪量刑,而非結果和 法律 將「大不敬」、「不孝」列為嚴重犯罪代表對皇權 的維護 案例: 父親與人口角鬥毆,對方用刀刺父親,兒子救父,結果誤傷父 親。有官吏認為兒子犯了傷父重罪,按律要處死,但董仲舒認 為兒子的動機是救父,應無罪 第二節 經濟與社會文化 一、有土斯有財 (一)漢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1.背景: 2.政策內容: 漢高祖: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 呂后:規定商人子弟不能作官 漢武帝: 針對商人徵收「算緡」(財產稅)、「告緡」(獎勵民眾 檢舉未如實申報者) 課徵工商業貨物稅 漢初經 濟復甦 商人兼 併土地 貧富差 距加大 實施重 農抑商

(6)

算 緡 告 緡 實施 時間 西元前119 年 西元前113 年 內容 商人、兼營手工業者以及高 利貸者,必須向政府申報其 資產,每二千錢應納稅 「一算」 ※納稅單位:「一算」等於 「一百二十錢」;商人有產 不報或報而不實的,罰令戍 邊一年,財產予以沒收 1.鼓勵民間相互告發 違反「算緡」法令 的行為將所沒收 違法商人資產的一 半獎勵給告發者 2.「告緡」運動中, 政府沒收大量商人 的財產、奴婢,許 多商人因而破產 王莽: 徵收工商業所得稅 限制土地兼併 A.課徵荒地稅 B.強迫勞動無業之人也需納稅,不納者由政府給予 衣食,強迫勞動 3.影響: 使商人無法與政府抗衡 實施效果不彰,財富土地仍集中在少數商人及豪族手中

(7)

(二)地方豪強勢力

豪族大族形成

兼併土地

莊園+部曲

西漢初官吏貴族聚斂財富、土地 東漢成為地方強大勢力 政治勢力+經濟優勢 莊園:自給自足 部曲:莊園生產力、私人武力 東漢末年 地方割據勢力 (三)漢武帝的財經政策 1.背景:軍費龐大,需開闢財源 統一 貨幣 禁郡國、民間私鑄貨幣政府統一鑄五銖錢 均輸 將郡國上貢物產,賣到市價高處,獲利歸公 平準 中央掌握各地物價,在低價處買進,賣到高價處 鹽鐵 酒專 賣 官方統一生產銷售,壟斷利潤國營專賣之始 漢昭帝時桑弘羊曾和以霍光為首的賢良文學之 士展開辯論尊重民意,曾短暫停止實施 漢元帝時,因國用不足又恢復 東漢才取消,開放買賣,改為徵稅 平 抑 物 價 桑弘羊因得罪霍光,被指與燕王劉旦、上官桀父子共同 謀反而遭殺害

(8)

(四)王莽的經濟改革托古改制 1.土地國有王田 2.禁販奴婢 3.鹽、鐵、酒、名山大澤收歸國營 4.五均賒貸(管制物價、低利貸款) 5.改革貨幣制度廢五銖錢 因地主、官僚反對而取消 稱為「六筦」

王莽廢「五銖錢」,

但新幣形制混亂,變

更頻繁,改革失敗。

二、節慶樂開懷 (一)忙裡偷閒過節去 1.春節: 掛門神神荼、鬱壘 除夕夜守歲 元旦放爆竹驅邪、拜神、祭祖 ◎門神的由來 傳說神荼、鬱壘兄弟很會抓鬼,抓到鬼 後丟給老虎吃掉。漢代時,人們為避邪 ,把其樣貌或名字,刻在具避鬼邪功效 的桃木上,稱為「桃符」,成為門神的 由來。(唐代則由秦瓊、尉遲恭取代) 五代的時候,蜀後主孟昶親自在桃符 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一聯,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春聯。然而 貼春聯的習俗,則是因為明太祖朱元 璋的提倡才廣為盛行

(9)

2.元宵西漢開始於每年正月十五夜晚燈火祭天帝 ◎元宵節的由來 說法一:漢惠帝駕崩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后卒後,周 勃、陳平等元老剿平「諸呂之亂」,擁戴劉恆登基, 是為漢文帝。因掃除諸呂恰值正月十五,所以每年的 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說法二: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每年 正月十五日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 ,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3.端午 戰國時代:因五月常有疫癘流行,故「惡日」五月五日被 當作驅邪之日 漢代:掛艾草、吃粽子、賽龍舟 戰國時代,人們甚至認為當天出生的孩子會剋父母,孟 嘗君即因此日出生,不得父親喜愛。 划龍舟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 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其實東亞地區的 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 ,如蘇州一帶早就有以龍舟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

(10)

4.七夕 牛郎織女相會 女孩祭拜織女,求手巧乞巧 ◎牛郎與織女 西周已有記載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7月是織女星一年最高 點,東為牽牛星,之後織女星往西滑落,牽牛星升上天頂,因 此古人編出牽牛星追逐織女星的故事。 春秋時,七夕已有祭祀織女星、牽牛星,至漢代才將七夕與愛 情故事聯結。 婦女會在七夕祭拜織女,祈求心靈手巧,獲得好姻緣,故七夕 也稱乞巧。當天婦女會準備細針,用五色細線穿針。 5.重陽節 祭祖和敬老 配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以避邪 ◎重陽節的習俗 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 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閒談時曾提到 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重陽糕),飲菊花 酒,以辟邪延壽,可見重陽節在西漢時代已成重要節日。

(11)

(二)休閒娛樂輕鬆玩

• 春秋戰國已有,漢代流行

• 兩方分別執黑白子各六顆

•原為宮廷遊戲,風行貴族

•西漢末年流傳民間

•宴飲遊戲,源自射禮

•禮的成分大於遊樂性質

•戰國齊國最早,類似今日足球

•由軍事訓練演變為專業運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計算方式:雇主繼續僱用於前款計算期間內,預估成就勞動基準

藝文及運動服務業、休閒服務業工作、製造業工作、批發業及其

補助金額 每人每次得發給 500 元。但情形特殊者,得於 1,250 元內核 實發給 。 每人每年以 4 次為限。.

約西元前一世紀的 《周髀算經》 相傳畢氏定理是商代由商高發現的, 全書第一節就記載著 一個名叫商高的人, 對周公講了這樣一段話: 「折矩以為勾廣三, 股修四, 徑隅五。 既方其外,

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辦法及本要點,領取之臨時工作

•至最近連續居留港澳或 海外期間之計算,係以 本簡章申請時間截止日 為計算基準日往前回溯 推算6年或8年。但計算 至西元2015年8月31

• 至最近連續居留港澳或 海外期間之計算,係以 本簡章申請時間截止日 為計算基準日往前回溯 推算6年或8年。但計算

焚書坑儒事件發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