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香港國民身份教育的回顧與前瞻,以新視窗打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香港國民身份教育的回顧與前瞻,以新視窗打開"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香港教師中心學報》, Vol. 9

©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10

香港國民身份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Review and prospect of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胡少偉

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

摘要

本文剖析了香港於回歸前後國民身份教育的發展,發現因受殖民地教育影響,回歸初期進展不大,近年雖 有改善,但欠一架構。筆者提出香港要再建構國民身份教育,以全球、國家和本土三個層次去推行國民身 份教育。前瞻香港學校推行國民身份教育,應以加強粵港融合和情意教育為要務。

關鍵詞

公民教育,國民身份教育,香港教育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before and after Hong Kong’s return, the article reported that not much progress was made during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Hong Kong’s return due to the colonial education’s infl uence. Although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has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it lacks a model.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Hong Kong needs to reconstruct its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on global,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s for promoting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schools here should emphasize on closer ties betwee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as well as affective education as key tasks.

Keywords

(2)

前言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歸祖國,成為以一國 兩制原則運作的中國特別行政區,標誌着香港結 束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管治,成為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一部份。大部份港人的國籍一夜間由英國 海外轉變成為中國香港。港人是否樂於接受這個 新的國民身份 (national identity)? 這對香港社會的 繁榮安定有著深遠的影響。記得在回歸前,港英 政府為了實行有效的管治,長期以來在香港的學 校教育皆避談國家和民族,以使大部份在港出生 的華人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十分薄弱。故 此,要建立學生的新國民身份便成為香港特區政 府一項不可迴避的工作,而根據教育局負責公民 教育官員的理解,國民身份教育的內涵就是要學 生認同自己的國民身份;“這是一種集體認同的 過程,是關乎如何在屬同一國家的群體中,建立 一種「我們」的意識。在國民身份認同的過程中, 個人會意識到他跟屬於同一國族的人的共同特徵, 從而建立族群的凝聚力和對國家的承擔精神”( 張 永雄,2005)。從中可見,建立香港學生對自己國 民身份的認同,是學校公民教育核心的內容;而 這篇文章會根據本土的學術文獻和官方資料,分 別就回歸前、回歸後和近期香港國民身份教育的 實踐作出論述,並提出要為香港學生建立一套含 本土、國家和世界三個層次的國民身份教育,以 便學生承擔推動香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回歸前的國民身份教育

儘管上世紀八十年代因中英聯合聲明的簽 署,使香港社會的政治環境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 變化,“但學校的政治教育仍顯示出驚人的連續 性,因為傳遞給學生的主要資訊仍然是不關心政 治的。在大多數學校中,有關國家民族和民主的 政治教育基本上不存在;學校沒有向未來的公民 提供必要的政治取向和民主能力,也沒有培養國 家認同感”( 謝均才,2001,頁 152)。正如陳健 強 (1996) 的分析:“作為一個欠缺政治實體性 格的殖民地,居住於香港的人士,只有居民的類 屬而無公民的身份。因此,百分之九十八生長於 香港的中國居民,一方面受到傳統中國文化的薰 陶,另一方面亦接受了傳統英國殖民地教育,故 其思想、行為、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皆傾 向於子民式政治文化的運作情況”( 頁 234)。香 港作為一個欠政治實體的殖民地,回歸前在不具 備一個真正的公民環境下,當時推行的公民教育 不能使學生孕育出一個對國家民族認同的國民身 份;曾榮光等 (1995) 曾批評教育當局“推行學校 公民教育,是一種無民族和無政治的教育,並建 議 1997 年後學校公民教育應認真地處理公民權 責教育及民族教育”( 頁 20)。 在回歸之前,香港的青少年對自己的國家是 沒有認同感的,香港青年協會於 1994 年的研究 中發現有三成半受訪青少年自認是沒有民族自豪 感的;“如果 0 分代表完全不愛國,100 分代表 極其愛國,香港青少年平均只給自己 57 分;與 國內兩地青少年的評分比較,相差甚遠:廣州青 少年平均給自己 90.4 分,北京則 92.4 分”( 香港 青年協會,1994,頁 8)。同時,在 1995 年的跨 地域公民教育研究計劃中,“香港學生被問及喜 歡持哪一種護照時,48% 的學生說喜歡持英國國 民 ( 海外 ) 護照,13% 的學生喜歡持其他國家的 護照,只有約 30% 和 9% 的學生分別答喜歡持 中國或香港特區護照”(Lee,1999,頁 336)。在 受到社會及教育團體的不斷批評下,香港政府在 1995 年施政報告的政策大綱上,承諾在 1996 年 9 月向學校提供新的公民教育指引及課程範圍。 隨後成立的檢討學校公民教育指引工作小組,於

(3)

1996 推出了新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當中 明確指出“一個人的公民身份決定於他的國民身 份,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不僅對人的國民身份及 歸屬感形成十分重要,而且對一個國家的凝聚力 的形成、對國力的增強也非常重要”( 香港課程發 展議會,1996,頁 19)。然而,正如教聯會當時 在意見書指出香港正處於回歸期的倒數階段,學 校的公民教育應著重於為學生建立一個新的國民 身份;可惜這個意見不單沒有獲回歸前港英政府 的重視,回歸初期特區政府對此亦視若無睹,錯 過了推行青少年國民身份教育的黃金時機。根據 青年事務委員會於 1998 年的《青少年公民意識 和道德價值研究》,“965 名 10 至 24 歲青少年 中,有 54.3% 的認為自己對中國是沒有歸屬感的; 而 2075 的成人中,更有 76.9% 認為青少年人對 中國是沒有歸屬感的”(Commission of Youth, 1998,頁 B51-53)。這研究引證了在回歸初期, 大部份的香港青少年和學生依然對國家是沒有認 同感的,亦談不上接納了自己的國民身份:中華 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公民。

回歸後首五年國民身份的教育

“國家公民教育可以分成兩部份:一方面在 幫助未來的公民發展,去發展他們的理智和感情 上的基本態度,以適應社會規範;一方面在培養 未來公民的政治知識,訓練未來公民的政治能 力,並激發其愛國情操,為國家建立思想共識, 促進國家之富強”( 陳光輝、詹棟樑,1998,頁 77)。從上述台灣學者的定義中,政府在推行公 民教育的角色是十分明確和重要的,但正如馮敏 威 (1999) 當時的批評“香港回歸祖國已一年多, 不少青年學生對中國認受性仍然十分薄弱,對香 港社會和政治制度是認識不足;故此有必要著重 增加以下的內容:認識一國兩制內容、學習基本 法、學習中國文化傳統和倫理道德家庭關係”( 頁 203)。這類回歸後認為學生國民身份教育依然不 足的批評,諷刺了當時特區政府教育官員在推行 國民身份教育的不力,及至 2001 年教育當局終 於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提出「培養學 生的國民身份認同」,為課程改革四個關鍵項目 內「德育與公民教育」的五個核心價值觀之一, 毫不含糊地要在課程改革中落實國民身份的教 育,以使學生認同自己的國民身份。 有關香港公民教育與國民身份教育的推行, 一直是本土教育和社會學者的關注,王家英、沈 國祥 (2002) 的研究發現“身份認同、自由人權與 國家民族之間的定位、香港本位意識及中國態度 等問題上,2001 年的調查發現,香港青少年的 香港本土認同仍十分強烈,同時認為維護自由人 權較維護國家民族利益來得重要,這情況在回歸 四年後仍佔主導”( 頁 38)。而香港青年協會於 2002 年的公民身份狀況研究亦發現“兩成六的被 訪者表示對基本法完全不認識;而對基本法認識 程度愈少,對香港歸屬感相對愈低。另外,五成 被訪者表示不識唱國歌,但卻有逾七成被訪者認 為,作為香港市民,應該要識唱國歌”( 頁 67)。 從中可見香港青少年於 01 年及 02 年期間的本土 意識仍較強,而對與國民身份有關的基本法和國 歌的認知卻強差人意;可以說,回歸後首五年香 港學校的國民身份教育是缺乏和不足成效的。 與此同時,許景輝等於 2002 年有關發展中 小學生國民身份的研究中,發現“學生意識到香 港與內地和港人與中國人是有很大的分別的,他 們認為內地好像是一個外國的地方,是一個與香 港 很不相 同 的社會 ”(Hui et al,2002, 頁 4)。 而阮衛華於 2002-2003 年的研究亦發現“政府及 公共事務科教師在訪談裏,暗示中國的社會主義 和香港的資本主義的分別及兩地人口出入境的限

(4)

制,使學生想到他們與內地同胞的分別,亦使他 們國民身份的建立變得困難”(Yuen & Byram, 2007,頁 34)。李榮安則根據“回歸後五年來港 大民意調查的結果,發現港人自認的國民身份並 沒有一致性的轉變,對其國民身份依然有一份矛 盾的心態”(Lee,2008,頁 42)。歸納這三位學 者的研究,香港學生在回歸後首五年仍感到對內 地陌生、與內地同胞有別和未認同自己的國民身 份;為何回歸多年香港學生仍未意識到自己和內 地同胞是同一國族的人呢?究其原因,正如賴柏 生 (2006) 指出“雖然學校在觀念上贊同國慶升旗 和唱國歌等愛國教育活動,但是很多學校老師不 同意教育統籌局對中史課程內容的修改。很多爭 議的背後反映香港本土和國家歷史觀點取態的相 異;殖民主義的非政治化影響未因殖民管治結束 而終結,兩地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仍會困擾回歸 統一事業的發展”( 頁 358)。

近年來官方國民身份教育的實踐

為了正視香港學校在推行德育和公民教育的 不足,尤其是在回歸多年後學生仍未對國民身份 有認同感,時任教統局常任秘書長在 2003 年的 國慶節期間,寫了一篇《談愛國:國民身份認同》 的文章,倡導“青年人多讀點祖國的歷史,從日 常生活中多感受中國文化,多關心和掌握國家的 發展情況,有機會的話便到內地大江南北走走看 看,親身體驗家國的人與事,感受香港與內地同 胞血濃於水的關係”( 羅范椒芬,2003,頁 17)。 按此思路,教統局 ( 現教育局 ) 於 2004 年暑期主 辦首次「香港領袖生獎勵計劃:國情教育課程」, 組織了百多位香港預科生的代表,前往北京學習 和體會國情;這是官方國民身份教育活動中較受 肯定成效的一項,根據教育局網站,參與第九批 交流活動學員的評估顯示,這個課程歷來都能提 升學員對內地的認識,“學員對自己的國民身份 的認同和自豪感有明顯的提升,亦承諾會主動和 別人分享自己對國家的情懷;這與第一期學員相 若”( 教育局,2007)。 謝均才 (2007) 認為“在官方的贊同和政府 的支持下,國情教育課程主導了香港的國民教 育;當中運用的民族文化取向,雖然有時是難以 察覺和含蓄的,但這種國民教育看來是有助學生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認同”(Tse,2007,頁 245);上文所提及的國民教育,其核心內容也就 是本文所說的國民身份教育。正如李榮安 (2006) 在其專書內亦指出“在推行國民身份認同教育的 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由認識國家到認同國家, 需要有一個醞釀的過程”( 頁 iv)。這種跨境親身 體驗的學習交流活動,讓香港學生“在真實的環 境、多角度感受和體會國家國情,從而孕育一份 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並勇於承擔促進國家福祉 的責任”( 張永雄,2007a),確實有助學生與內 地同儕建立一份我們的感覺,從而對國家和中華 民族有一份感情,這對促進學生認同自己的國民 身份有一定的作用。而為了支援教師落實國民教 育,教育局除於 2004 年成立國民教育中心外, 亦促成了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於 2007 年 7 月成立, 以支援全港中小學教師在校內推行國情教育,提 升教師和學生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文化的認識,加 強年輕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 除了在學校推動國民身份教育之外,特區政 府相關的諮詢組織近年亦努力推動國民身份的教 育,由公民教育委員會聯同青少年事務委員會組 成的國民教育專責小組於 2004 年 10 月首次推出 心繫家國電視短片,透過宣傳廣告推廣國歌,當 時雖受到一些政界和輿論界的批評;但該小組並 不氣餒,於 2005、2006、2007 及 2008 分別推出 志在四方、承我薪火、共耀中華及國家成就為主

(5)

題的國歌短片。2009 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六十周年,該小組於 2009 年 10 月推出全新一輯 名為輝煌里程的電視宣傳短片,重點展現國家 建國六十年以來的演變,突顯出國家的發展及成 就,加深香港市民對國情的認識。在 2005 年, 公民教育委員會、青年事務委員會、民政事務局 及香港電台合辦國民教育國際交流研討會,“這 是香港首個以探討國民教育為題的國際研討會, 目的是讓各地的專家就推廣國民教育的知識與經 驗,與本地人士進行交流討論,從而令香港有所 裨益”( 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可見,政府和 相關諮詢機構在近幾年是較積極地推行國民身份 教育;而公民教育委員會在 2010 年資助團體推 行公民教育計劃中,亦預留資源資助國民教育或 推廣《基本法》有關的公民教育活動;從中可見 國民教育和基本法的推廣已成為公民教育的組成 部份,這有利加強市民和學生對自己國民身份的 認同。

國民身份教育的再建構

2009 年是國家成立六十周年,教育局舉辦 一系列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的教育 活動,以加深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和鞏固其國民身 份;這些活動包括主題比賽、專題研習比賽、專 家及學者講座、內地交流活動,以及國慶日特備 節目。與此同時,香港特區政府於當年亦投放額 外資源推廣國民教育,包括資助 37,000 名中小學 生到內地學習和交流互訪;而為了更有系統地推 行國民身份教育,教育局於 09 年帶頭成立了一 個名為薪火相傳的國民教育平台,協調四十五項 由非政府機構組織的交流活動 ( 曾蔭權,2009), 使各民間團體在這方面的工作得以相輔相成。可 惜的是,去年有些本土調查卻反映了青少年的國 民身份教育仍有不足;圓思顧問的調查指出大部 分學校舉辦的國情教育屬單向、片面及儀式化活 動;岑家輝研究總監認為國民教育欠互動,難引 起學生興趣 ( 明報,2009.04.28)。同時,香港青 年協會 2009 年 9 月公佈的青年的家國情調查, 發現不少受訪者表示自己對國家的認識不足,其 中以政治體制 (26.8% )、國家歷史背景 (20.9% ) 以及司法制度 (19.8% ) 等方面的知識最感缺乏。 而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於 2009 年底就 通識教育設下 20 條時事常識,發現在中國國情 方面,二成受訪中學生及逾一成大專生竟然不知 道胡錦濤是國家主席;亦有一至四成受訪學生 不知道西藏、內蒙古及新疆是中國國土,可見 受訪大中學生欠缺相關國民教育知識 ( 文匯報, 2010.01.11)。從上述幾個青少年調查的發現,雖 然政府和教育局已推行了一些國民身份教育的工 作,但青少年在國民身份的認知和認同仍有不少 的不足。 正如江宜樺 (2000) 的分析,“國家認同所表 現出來的我群意識不是國家形成之前的意識,而 是國家形成之後營造出來的意識;國家統治集體 在國家認同的形塑上發揮重大作用,這是研究民 族主義的學者一致同意的”( 頁 200)。香港回歸 令到大部份在港出生的青少年國籍有所轉變,要 讓學生認同自己現有的國民身份,香港特區政府 有不可迴避的責任;經過十年的探索,教育局從 回歸初期不理國民身份教育的推行,到提出要培 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再到撥出資源和帶頭 推動學生國民身份的教育,香港教育官員對國民 身份教育的承擔感確有不少的轉變;在回歸十周 年時,負責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總課程發展主任張 永雄 (2007b) 指出“國民身份認同是一個多層面 的概念,它不但代表個人意識到與相同國家的人 都擁有共同的特徵 ( 例如:膚色、傳統、習俗等 ) 及與其他國家的人的差異,也代表一群人共同對

(6)

國家的一些符號 ( 例如:政府、文化、語言、歷史、 慶典等 ) 的欣賞、接受和認同感”( 頁 27)。這個 定義只集中展述了國民身份在國家層次的內容, 而較少談及與本土社會特色和全球化中建構世界 公民身份的需要;然而,教育官員近幾年能正面 地提出國家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是國民身份教育 的核心內容,這比回歸初期的態度是一種進步, 值得肯定和欣賞。 與此同時,也有本土研究關注學生國民身份 教育的情況,胡少偉、蔡昌 (1999) 在比較港日 師範生的研究中發現“香港師範生大都肯定其在 發展學生國民身份的責任;在他們心目中,香港 人的國民身份主要是受種族、血緣和法律地位的 影響”( 頁 49)。梁恩榮於 2003 年的研究則發現 公民教育教師對國民教育有一個多重的理解,教 師支持世界性國民主義、文化性國民主義和公民 性國民主義分別有 91.3%、90.4% 和 89.8% 的高 回應,而反殖國民主義則只有 69.4% 的中度支持 (Leung,2007,頁 74);當中,所提的國民教育 是與本文討論的國民身份教育的內涵一致。要學 生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教師認為應從多方面同 時著手;而最為關鍵的是培育學生認同自己擁有 的國藉身份。吳志森、李正儀和曲阿陽 (1997) 認 為“國籍是一個人作為一個特定國家的成員而隸 屬於這個國家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由於他對這 個國家來說具有這種身份,他就與他的國家發生 一種特別的法律關係,他被認為是該國的公民, 在該國享有外國人所不能享有的一些權利”( 頁 244)。所以,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香港特區公 民,學生便要衷心地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 籍身份,在香港履行作為一個中國特區公民的 權與責。 有關香港學生作為一個中國特區的國民應具 備什麼質素,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在 2000 年已 提出“對香港社會有歸屬感和了解香港是一個國 際城市;認識及樂於承擔作為香港特區的公民權 責;認同學生自己所擁有的中國國民身份;對自 己的民族——中華民族有自豪感並尊重其他民 族的文化”( 頁 6)。當中反映了該會認為香港學 生國民身份的教育應包括香港歸屬感、公民權 責、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觀等四方面。而羅天 祐 (2007) 在批評香港中西史科的課程時亦曾指出 “僅僅將本地、國家和世界歷史並列,並不能幫 助學生對多元身份作出反思性的建構;現時兩套 歷史課程的安排,無助學生處理好自己對香港、 國家和世界的公民身份”( 頁 48)。故此,他提出 香港學生的國民身份應有本土、國家和世界三 個層次,這個國民身份三層架構的論述與特區 官方學生身份認同的建議十分相近;教育局網 站在學生建立身份認同提出了以下的三個層次: 家庭、社群及社會層次、國民身份層次和世界 公民層次 ( 教育局,2008)。下文將就國家層次、 世界層次和本土層次的國民身份作出進一步的 分析和討論。

國家層次的國民身份

張永雄 (2005) 在分析國家層次的國民身份 時指出“國民身份認同的建立可以理解為個人對 國族、文化和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由於建立國 民身份認同涉及個人對國家的主觀認受,要建立 這種我們或中國同胞的親切感,我們可以始於認 知。”上述的描述說明了特區政府在推行國民身 份教育時,首先要讓學生對中華民族、中國傳統 文化和國家有所認知和認同,這點相信在今天香 港教育界是得到大多數認同的。然而,有民族研 究學者指出國家認同並不等同於是民族認同,賈 英健 (2005) 認為“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二者之 間存在明顯的差別,二者的側重點不同;民族認

(7)

同主要是側重於從文化上的認同,國家認同則主 要涉及國家政權、主權、社會制度、社會權利 等”( 頁 181)。籠統地將國家與民族的認同視作 一個學習內容,會令學生誤以為有民族認同便 不需要認同國家;因此,在推行國家層次的國民 身份教育,便要注意分別從了解國情和認同民 族等兩方面入手。 國民身份教育要讓學生對其國家有認同感, 也就是要培育香港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識 和對其有歸屬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聯合國安理 會五個常任理事會之一,擁有 13 億人口,是全 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家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 放過程中,使經濟得到發展,並成為當今世界第 二大的經濟體,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 高。然而面對着人口多和全球化的挑戰,國家仍 有不少的困難和需改善之處。在民族認同方面, 余建華 (1999) 指出“民族共同體的成員都產生一 種特定的共同心理觀念、思維方式和風俗習慣等 特質,這種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質也就是人們所 常說的民族性”( 頁 11-12)。不少香港學生因過 往殖民的教育關係,對自己民族有疏離感,更有 人誤會中華民族等於是漢族,這是不對的;根據 孫中山 1912 年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指出:合漢、 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統一不同民族的一 體才是中華民族的整體。正如陳偉光 (1998) 認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了歷史遺留下來 的民族壓迫制度,並且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 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使國家成為 56 個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友愛、互相支援、共同發 展的民族大家庭”( 頁 20);要香港學生認識中華 民族的含義,便要讓學生明白中華民族是一個 56 個民族的多元一體。 台灣葛永光 (1991) 認為“共同歷史和起源、 共同的身體特徵及膚色,以中華文化為基底的文 化基礎,血緣關係的重視,共同的溝通語言的長 期存在,以及以儒家宗教思想觀為基礎的共同宗 教信仰,這些都是由中國人團體認同的原生感情 的重要基礎,也是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仍能緜延 不絕的主要原因”( 頁 81-82)。要培育學生有國 家層次的國民身份認同,其中一個內容是要對中 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有一份親切感,並內化中華 民族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在推行 國家層次的國民身份教育時,要避免盲目的民族 主義,而要提倡理性的民族主義;牟鍾鍳 (2002) 曾告誡指出“民族主義如果排斥理性,任由情緒 左右,便會成為一種害人害己的可怕破壞力量, 歷史已經提供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故只有提倡 理性的民族主義,才能盡量增強它的正面價值, 攜手共建安寧繁榮的人類社會”( 頁 73)。

全球化中世界公民的身份

全球化是從廿世紀末由資訊科技革命所引起 的人類大變革,互聯網的普及加速了全球經濟一 體化,使各地人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全球化的年 代;加上交通工具的便利、通訊技術的更新、跨 國公司的貿易、各地移民人口增加、跨境留學人 數增加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世界各地的人確實更 親近了。因此,有學者指出“世界主義者對國民 身份比過往在需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提出更多的爭 議,他們認為現時人際互動的形式令人的世界性 身份認同變得更為持久,亦因而對國家政府或種 族部落式的公民身份有更多的挑戰”(Reimers, 2006,頁 383)。這種認為推行世界公民教育比 國家層次的國民身份教育更為乎合全球一體化 的觀點,但這種論述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正 如羅永華和吳浩明 (2009) 認為“在香港和上海 的個案中,國家政府繼續界定和影響國家和地區 的公民教育課程,地方政府在設計集體身份認同

(8)

和重整公民教育時是有其相對的自主和本土發展 的考慮”( 頁 887),這指出了在全球化情境培育 學生的國民身份要注意本土的特色。與此同時, Scholte(2005) 提出“全球化對個人身份有三方面的 影響,包括:國民身份認同的激增、鼓勵非領土 身份建構及更大的身份雜交”;可見,要學生在 全球化中建立一個清晰的身份認同是並不容易的。 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下,不少地區推行 教育改革時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會加強培育 學生的國際視野,在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在 1996 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中已提出要讓學生成為 一個具有參與和貢獻精神的世界公民,要求學生 關注世界性的問題如貧困、歧視、環境污染和戰 爭等,並認識國際社會和各種國際組織的作用。 而李榮安和古人伏 (2004) 的香港和上海的比較研 究中亦指出“在一個多元化交融、資訊科技發達、 國際交往頻繁的世界中,我們應培育能夠面向世 界的下一代。是故,我們的教育亦應致力培育青 年人良好的公民質素,幫助他們瞭解自己是全球 的一分子,明白全球互相依存的關係,進而立足 本土,放眼全球,為促進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以 及全球的社會公義與平等作出貢獻”( 頁 xxvi)。 從中可見,在全球一體化中,不管香港抑或面向 國際的內地城市皆十分重視培育學生具備成為一 個世界公民;而香港作為一個亞太地區的國際城 市,香港學生確實要有一定的環球視野,也就是 說,香港學校要讓學生認識和掌握世界層次國民 身份的內容和能力。 香港社會需關注學生在世界層次的國民身份 的建構,亦得到一些內地學者的認同和肯定,王 學風、岑暉 (2008) 指出“香港國際城市的地位 若繼續保持,就必須以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胸襟 的人口的培養為前提;香港人口的國際化,必會 帶來多元價值觀念和國際公民意識,亦必會淡化 國家民族觀念。國際視野教育與國家民族教育如 何取得平衡,將是國家民族教育面臨的一大課 題”( 頁 111)。而要平衡世界與國家層次公民的 張力,吳叡人 (1999) 的建議可作關心國民身份教 育者的參考,“民族和民族主義問題的核心不是 真實與虛構,而是認識與理解,唯有透過客觀理 解每一個獨特的民族認同 ( 包括自我的認同與他 者的認同 ) 形成的歷史過程與機制,才可能真正 擺脫傲慢偏執的民族中心主義,從而尋求共存之 道,尋求不同的想像的共同體之間的和平共存之 道”( 頁 xix)。假若學生能理解香港在國際社會上 的獨特性,又能理性和客觀地學習世界公民的共 性,便能有效地與別地的學生在國際間和平共處。

本土層次國民身份的內涵

香港 1997 年 7 月 1 日回歸祖國,成為以一 國兩制原則運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 標誌着香港結束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管治,成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但也因為一國兩制 的原因,上文幾個本土研究早已發現不少香港學 生感到本土和內地的不同。香港依據中華人民共 和國憲法成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由全國人民代表 大會通過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了香港實 行資本主義,這與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是不同 的。故在推行國民身份教育時,不能只講認同 國家和世界層次的內容,也需同時留意香港社會 的本土特色;正如 Hobsbawn(2000) 指出“若我 們不將領土主權國家跟民族或民族性放在一起 討論,所謂的民族國家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頁 10)。在國家的憲法和香港的基本法中,香港的 土地雖然是國家的一部份,但香港公民的權責在 基本法中與內地憲法內公民權責是有些分別的。 因此,在香港學校推行國民身份教育時,不能輕 視讓學生理解本土特色的重要性。

(9)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港人的定義和其身份 認同也是十分獨特的;根據上表港大民意網站的 資料,回歸時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自認為 港人,而自認中國人的卻只有 18.6%;回歸十餘 年,今天自認港人的受訪者還有約四分之一,而 自認中國人亦增至近三成。當中雖然有一定的變 化,但仍不能不承認的是,還有一部份港人只對 香港有歸屬感,而對國家是沒有認同感的。究其 原因,根據入境事務處 2006 至 2007 年度年報, 該 處 截 至 2007 年 3 月 31 日 止 簽 發 了 5,308,632 張智能身份證,但卻只發出 4,119,504 本香港特 區護照,當中差額有 120 多萬人;也就是說,不 少在港居留的市民並非是持中國國藉的。而根據 頭條日報於 2008 年 6 月 2 日的報導,有外國護照 的人口估計約有九十萬人;要求這批不是中國籍 的香港永久或非永久居民對中國政府有認同感, 是不大可能的。然而,這批近一成多非中國籍香 港居民卻對本土社會有一份感情;加上在基本法 中又容許非中國籍的永久居民可參與立法會的選 舉,這批居民已成為香港人口中不可分割的一群。 面對這樣複雜的國籍和居留權人口,香港學校在 推行國民身份教育時的難度比不少國際城市更大。 調查日期 香港人 中國的香港人 香港的中國人 中國人 6/2010 25.3% 31.3% 14.8% 27.8% 6/2009 24.7% 32.0% 13.3% 29.3% 6/2008 18.1% 29.2% 13.3% 38.6% 6/2007 23.4% 31.8% 16.7% 26.4% 6/2006 24.8% 25.1% 14.9% 34.6% 6/2005 24.0% 21.2% 14.7% 36.4% 6/2004 28.0% 21.2% 14.3% 33.0% 6/2003 36.7% 19.2% 11.9% 29.0% 6/2002 32.2% 18.1% 13.0% 32.5% 6/2001 36.1% 18.3% 13.3% 28.4% 6/2000 35.5% 22.9% 14.0% 22.8% 6/1999 39.9% 25.0% 11.2% 17.0% 6/1998 34.2% 18.6% 18.7% 24.8% 8/1997 34.9% 24.8% 20.1% 18.6% 港人對身份類別的認同 ( 港大民意網站,2008)

(10)

但不管如何,香港教育官員和學校依然是有 責向學生推行國民身份教育,正如鄭永年 (1998) 主張“國家民族主義對有合法身份的公民一視同 仁,不管他們的種族性、民族認同感或文化認同 如何”( 頁 42),因此,政府和學校必須要根據基 本法,去培育本土學生認識其國民身份、了解相 關的公民權責及對我們有一份親切感。基本法作 為香港的憲制性法律文件,又是中國全國性的法 律,其本身已體現出一國兩制的特色。正如香港 青年協會於 2002 的研究發現,青少年認識基本 法的程度與其香港歸屬感是成正相關的;故此, 加強學生認識和理解基本法條文和精神,不單可 使他們接納其國民身份,亦有助鞏固他們對香港 的歸屬感。但可惜的是,根據有教育團體於 2008 年調查發現“受訪教師對教育局及學校推行基本 法教育的表現,如以 10 分為滿分,5 分為合格, 0 分最差,教育局的平均表現得 4.95 分,學校的 表現平均為 4.62 分,兩方面皆為不合格”( 香港 教育工作者聯會,2008)。看來特區教育局應認 真研究在學校加強基本法教育,以使學生能透過 基本法教育而明白香港本土社會的特色。再者, 香港在回歸十餘年中曾出現了三次人大釋法,而 因香港的普通法與內地的大陸法有不同的法律傳 統,使不少港人誤解了釋法是違反一國兩制和對 基本法產生了負面的印象;但根據本港法院的判 決,中央政府是在合憲、合情、合理和合法的基 礎上釋法的。故在學校開展基本法教育讓學生理 解基本法和明白釋法對香港的作用,將有利學生 鞏固其本土層次的國民身份。

香港國民身份教育的回顧與前瞻

香港學生的國民身份是獨特和唯一的,回歸 前因港英政府的無國家民族和非政治化的殖民地 教育,使大部份在港出生的學生對中國和香港皆 無歸屬感和認同感。回歸後,加強學生的國民身 份教育是特區政府教育部門不可推缷責任,當中 政府和學校既要加強學生在國家層次的認知,包 括了解國家的歷史、中華民族的特性、中國傳統 文化和內地人民生活的現狀,又要同時建構學生 的世界性和本土化的國民身份,可見香港學校要 做好國民身份教育的難度很大;尤其是在一國兩 制的情況下,香港和內地的社會制度和公民權責 確實是有很多的不同,但無論如何,正如白傑 瑞 (2007) 指出“要把這個 ( 香港 ) 多元文化的社 會融入一個多元文化的中國,教育推動著一個將 香港主流文化身份與中國主流文化身份融合的過 程”( 頁 32-33)。因此,特區教育部門在建構學 生的國民身份教育和促進香港與內地的融合,是 有一個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角色和作用。 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 (2009) 認為“粵港融合 是大勢所趨,全球的經濟格局正發生改變,區域 性的經濟合作已成為世界潮流;藉著粵港澳一體 化提升競爭力,香港方可抗衡愈演愈烈的區域競 爭。”這反映了進一步推動粵港融合對香港未來 發展的重要性,當中必須讓學生理解粵港自古以 來的關係,“香港市民大多數是來自廣東省的移 民或是這些移民的後裔,他們絕大多數的省籍認 同均以廣東省為主”( 王家英、尹寶珊,2008, 頁 20);時至今天,香港和內地依然血濃於水唇 齒相依,不管在歷史文化、地理人口、政治、經 濟、民生和國際參與等方面皆有細水長流的互惠 合作關係;“但因前殖民地政府的影響,中小學 各科課程皆有意無意之間淡化了兩地唇齒相依的 學習內容,使全港中小學生未能在正規的課堂教 學中學習到香港與內地相關的資料,這亦造成了 港人對內地國情知識的匱乏和容易產生與國家疏 離的情感”( 胡少偉等,2010)。故此,特區政府 應吸收過往的經驗,不再忽視在學校課程內更新

(11)

與國民身份有關的學習內容;令人欣慰的是,教 育局今年初已提出將會在中小學課程加入多些與 內地相關的學習內容,“教育局計劃在 2012/13 學年於高小的常識科中加入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 發展的內容,以及在初中新增生活與社會科,讓 學生更多機會接觸國情知識,了解香港和內地的 文化和經濟發展”( 大公報,2010.01.06)。 回顧本港在回歸後國民身份教育的發展歷 程,官民皆認為成功的國民身份教育是由政府帶 頭推出的國歌電視短片和組織學生進行跨境體驗 交流活動,這些有成效的國民身份教育活動值得 教育官員繼續支持和深入推廣。說到底,沒有一 個政府能無視要培育學生建構國民身份教育的責 任;但不能忽略的是,國民身份教育不單是一種 知識的理解,也是一種情意的培育。正如梁恩榮 (2008) 指出“國民教育是有知性和情感的雙重使 命,所採用的教學法必需能滿足這雙重使命。雖 然強調情感的做法並不常見於以認知為主導的西 方公民教育文獻,有時甚至常被認為是一個障礙 批判思維的東西;但這被忽視了的情感在政治生 活中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加強社羣中各成員的 團結意識和歸屬感。”因此,教育局和學校在建 構學生的本土、國家和世界層次的國民身份時, 除了在認知理解方面入手外,也要留意培育學生 對本土、國家和世界社會的情意,這是香港學校 落實推行國民身份教育的要務。

參考文獻

入境事務處。《入境事務處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年報》。2008 年 8 月 2 日,取自 http://www.immd.gov.hk/a_report_06-07/big5/chapter03/mainFrame.htm 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特別小組 (2009):回應《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 規劃綱要》研究報告。2010 年 7 月 23 日,取自 www.cmab.gov.hk/doc/GPRD_outline_plan_report_20090922_full_tc.pdf 文匯報 (2010)。《13% 大專生不知誰是國家主席 仁大訪逾千大專中學生 揭港生常識差》( 頁 A25),2010.1.11。 王家英、尹寶珊 (2008)。《從民意看香港的社會與政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王家英、沈國祥 (2002)。《回歸後香港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及公民教育態度──延續與變化》。香港:香港 亞太研究所。 王學風、岑暉 (2008)。〈香港國家回歸後國家民族教育的若干問題〉。載《教育論壇》,第 1 期,頁 108-111。 白傑瑞 (2007)。〈白傑瑞分析教育改革與身份認同的關係〉。《信報財經月刊》。第 363 期,2007 年 6 月,頁 32-33。 江宜樺 (2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牟鍾鍳 (2002)。〈現代民族主義及文化的和理性的民族主義〉。載洪泉湖、謝政諭 ( 編 ),《百年來兩岸民 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 頁 59-78)。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余建華 (1999)。《民族主義:歷史遺產與時代風雲的交匯》。上海:學林出版社。 吳志森、李正儀、曲阿陽 (1997)。《香港居民的國籍和居留權.1997 年前後的延續與轉變》。香港:香港 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吳叡人 (1999)。〈認同的力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載《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李榮安 (2006)。〈序言〉。載李榮安、莊璟珉、蕭偉樂 ( 編著 )。《國民身份認同與世界公民教育:專題研習、 綜合人文科與常識科的延伸》。香港:當代發展公司。 李榮安、古人伏 ( 編 ) (2004)。《世界公民教育──香港及上海中學狀況調查研究》。香港:樂施會。 明報 (2009)。《國民教育欠互動四成學生無興趣》( 頁 A15),2009.4.28。 政府統計處 (2007)。《香港二零零六年中期人口統計:主要統計表》。2010 年 8 月 2 日,取自 http://www.censtatd.gov.hk/products_and_services/products/publications/statistical_report/population_ and_vital_events/index_tc_cd_B1120051_dt_detail.jsp 胡少偉、蔡昌 (1999)。〈比較港日兩地師範生的國家觀念〉。載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 編 )《香港教育── 青少年的品德和公民教育》( 頁 40-51)。香港:三聯書店 ( 香港 ) 有限公司。 胡少偉等 (2010)。《香港國民教育的新焦點:理解香港與內地合作的關係》。香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香港青年協會 (1994)。《京穗港青年比較研究系列 主題三:國家與民族》。香港: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青年協會 (2002)。《社會資本之公民身份狀況研究》。香港: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2000)。《香港中小學生國民質素研究報告》。香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2008)。《「教師看學校的國民教育」問卷調查簡報》。2010 年 7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hkfew.org.hk/Uploads/news/20080619.pdf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 [ Hobsbawn,E.J.] 著,李金梅譯 (2000)。《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永雄 (2005)。《學校推行國民教育之香港經驗:機遇與挑戰》。2010 年 7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cpce.gov.hk/national-education/pdf/Mr_Cheung_Wing_Hung_Full_Paper.pdf 張永雄 (2007a)。《學校推行國民教育:十年回顧與發展》。2010 年 8 月 2 日,取自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6049 張永雄 (2007b)。〈香港青年的國民身份認同:回顧與發展〉。《青年研究學報》。第 2 期,2007 年 7 月,頁 27-38。 教局千七萬推國民教育 (2010.1.6):《大公報》,頁 A09。 教育局 (2007)。《國情教育課程 04/2007:個別範疇前測後測的結果及轉變》。2010 年 7 月 23 日,取自 http://resources.edb.gov.hk/mce1/NE9/table2.pdf 教育局 (2008)。《德育及公民教育》。2010 年 7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428/identity.pdf 梁恩榮 (2008)。〈香港公民教育老師對國民 / 民族教育的理解和教學法〉。《基礎教育學報》17(2),頁 139-158。 陳光輝、詹棟樑 (1998)。《各國公民教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建強 (1996)。〈香港公民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載於《道德與公民教育》 ( 頁 234)。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 陳偉光 (1998)。《民族性》。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曾榮光等 (1995)。〈民族教育與公民權責教育之間:過渡期香港公民教育的討論〉。載《教育學報》第 23 期第 2 卷 ( 頁 1-2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曾蔭權 (2009)。《羣策創新天──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頁 29)。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港大民意網站 (2010)。《港人對身份類別的認同》。2010 年 7 月 21 日,取自 http://hkupop.hku.hk/ 馮敏威 (1999)。〈香港學校的公民教育〉。載葉國洪等 ( 編 ),《香港武漢交流 共迎世紀挑戰 1998 香港、

(13)

武漢教育交流合作研討會論文集》( 頁 199-203)。香港:香港教師中心。 葛永光 (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書局。 賈英健 (2005)。《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課程發展議會 (1996)。《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香港教育署。 鄭永年 (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店 ( 香港 ) 有限公司。 賴柏生 (2006)。〈香港回歸後學校公民教育的發展及矛盾〉。載張詩亞 ( 編 ),《直面血與火:國際殖民主 義教育文化論集》( 頁 356-358)。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頭條日報 (2008)。《香港九十萬人持外國護照》。2008 年 7 月 30 日,取自 http://prd2-libwisesearch.wisers.net/ws5/tool.do? 謝均才 (2001)。〈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載貝磊、古鼎儀 ( 編 ),《香港與澳門的教育與社會:從比較角 度看延續與變化》( 頁 137-153)。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 羅范椒芬 (2003)。〈談愛國:國民身分認同〉。載教育統籌局 ( 編 ) (2006),《談美德.論價值 德育教材手冊》 ( 頁 16-17)。香港:教育統籌局、明報。

Commission on Youth(1998). Report on the Quantitative Survey on Civic Awareness of Youth. Study On Civic

Awareness & Moral Values Of Youth.

Hui, K. F.,Cheung, K. K.,Wong, Y. N.,&Lee, C.F.(2002).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Development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Hong Kong(the fi nal Report).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w, W. H. & Ng, H. M.(2009). Globalization and Multileveled Citizenship Education: A Tale of Two Chinese Cities, Hong Kong and Shanghai.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Volume 111, Number 3.

Lee, W. O. (1999). Controversies of Civic Education in Political Transition: Hong Kong. In Purta, J.T., Schwille, J. & Amadeo, J. A. (Eds), Civic Education Across Countries:Twenty-four National Case Studies from the IEA

Civic Education Project (pp. 313-340). Netherlands: Eburon.

Lee, W. O.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al Curriculum in Hong Kong after 1997:Tensions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Global Citizenship. In Grossman, D.L., Lee Wing On & Kennedy, K.L. (Eds),

Citizenship Curriculum in Asia and the Pacifi c (pp.29-42).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eung, Y. W.(2007). Understandings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of Nationalistic Education: The Case Hong Kong.

Journal of Pacifi c Asian Education,19(1), 72-89.

Lo, T. Y.(2007). Nationalism and globalism in the junior secondary history curricula of Hong Kong and Shanghai.

Journal of Compare, 37(1), 37-51.

Reimers, F.(2006). 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Education: Examining the Public Purposes of School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Prospects, 36(3), 275-294.

Scholte, J.A.(2005).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Y: Palgrave Macmillan.

Tse, K. C.(2007). Remaking Chinese identity: Hegemonic struggles over national education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7(3), 231-248.

Yuen, T. & Byram, M.(2007). National identity, patriotism and studying politics in schools: a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individual will increas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because the subsidy will raise his private value by the size of external benefit, and because of

This is to inform kindergartens and primary schools of the “Library Cards for All School Children” schem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bulk application for library cards of the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334” Web Bulletin, Education Bureau, Hong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1998).Review Report on the Pilot Project on the Grow with Guidance System – Development of Whole School Approach to Guidance. Hong Kong: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for life, learning through life: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Literacy fo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