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打開教室,看見專業」—教師公開授課之我見/10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打開教室,看見專業」—教師公開授課之我見/107"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打開教室,看見專業」

—教師公開授課之我見

黃昭勳 高雄市鳥松區仁美國小輔導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一、前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教學應被視為是專業。」在教學現場,教師欲精 進教學專業知能的方式很多,其中「公開授課」被視為一項直接且方便有效的模 式。教育部 103 年通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於實施要點五教 師專業發展中規範:「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成同儕共學的教 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 次,並進行專業回饋」。對此,國教署亦於 105 年頒布「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 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為該政策做出更細緻且明確的規劃與配套, 而此即為未來國民中小學實施教師公開授課之法源依據。

二、公開授課的相關意涵

若從字義、目的、功能與歷程等觀點論述分析,所謂「公開授課」係是指授 課者於共同備課後,打開教室的門進行觀課、議課。在友善互信的氛圍下和同儕 討論,看見自己教學的不同面向,繼而激發改進的動力,並提升課程與教學的視 野(教育部,2017)。公開授課是持續在教學土壤上耕耘的行動研究,是一種在 同儕鷹架下教師共學的成長機制,重點在於理解學生,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王金國(2014)認為,公開授課之目的是促進教師 間專業的交流與成長,透過教師的成長,提高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劉世雄 (2017)亦認為,公開授課之目的在於發展教師學科教材知識、培養教學專業能 力,以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教育部(2017)認為,公開授課具有下列功能:(一)是教學研究與教學經 驗的平台;(二)是課程改革的推手,對於新的理念、新的教學策略之推動具有 加乘的作用;(三)可瞭解教師在專業上展現的情形;(四)共同備課(含跨校、 跨領域)能擴展教育的視野、提升教學的能量;(五)有助於教師反思,繼而提 升學習的品質。至於完整的公開授課歷程,乃具備「以學習為本位、以學生為主 體、採同儕合作方式、重視結果取向」的特質,其運作包含共同備課、觀察前會 談、公開課堂教學觀察(觀課)、共同議課(劉世雄,2017;藍偉瑩,2017)。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公開授課」係指透過共同備課、觀察前會談、公開 觀課、共同議課的公開教學過程,在友善、互信的合作氛圍下,經由同儕對話, 彼此分享知識與經驗,進而審視自己教學過程中的盲點,精進教學的效能。其目 的在追求師生共同的卓越與成長,不僅只在於發展教師的學科知能與教學專業,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更在於確保學生學習結果的有效提升。

(2)

三、實施公開授課可能遭遇的挑戰

公開授課乃 108 學年度即將全面實施的新教育政策,實施對象包含國民中小 學校長與教師。考量學校實際執行,未來在公開授課中的共同備課與議課,主要 將由教師自行安排,至於觀課時間及相關事項則交由行政人員彙整,以減輕教師 與行政人員負擔。然而屆時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是可能面臨諸多問題的挑戰。 筆者在歸納分析相關研究後,提出學校端在實施教師公開授課時可能遭遇的挑戰 (王金國,2014;吳麗君,2017;顏國樑,2014),茲分述如下: (一)公開授課的行政支持系統尚未確立 學校在實施教師公開授課時,需要有健全完善的支持系統,才能順利達成政 策的目標,故諸多配套措施,筆者認為須儘早建立並完成確認,例如:各校公開 授課實施辦法是否已完成審議及訂定、如何安排教師教學研究與學習社群的共備 時間、家長如何參與觀課的相關事宜、觀課時相關人員課務派代及添購教學設備 所需的經費是否到位等,才能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 (二)公開授課的政策共識及引導仍待強化 公開授課不僅是開放課堂,提供最真實的教學場域與活動,讓他人來觀察教 師的課程教學與班級的師生互動,還包括觀課前的備課、觀察前的會談以及觀課 後的議課。筆者認為,由於過去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或「教師專業發展支持 系統」方案,皆屬自由參與性質,目前並非所有教師都具備觀課與議課的相關經 驗,對於未曾參與上述方案的教師而言,可能會因為缺乏對觀、議課的正確認知 而心生畏懼或排斥,導致在進行過程中流於形式或成效不佳。 (三)教師同儕共學合作分享氛圍有待形成 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不僅是個人的行為亦是團體的行動。筆者認為,教師公 開授課的實施,打破了舊有的教師獨立教學文化,重新思考如何運作教學共備、 觀課及議課等合作學習模式,藉此提升教學成效。然而在實際操作上,卻常因各 種因素導致流於形式,包括:教師因工作或家庭因素而無暇參與;個人意願與動 機不足;成員關係陌生、防衛心態(郭昭佑、陳美如,2014),導致不願或不習 慣分享,專業增能管道不足,共識難以凝聚等。 (四)公開授課的成效如何系統評估與證明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公開授課目的在於協助教師專業發展,增進 教學品質,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由於目前教師公開授課是每學年一次的慣例, 其過程與結果,上級僅要求繳交共同備課、教學觀察及專業回饋紀錄表等,同時 也只有獎勵措施而沒有罰則。對此筆者認為,如此不僅缺乏追蹤與回饋機制,對 於教師專業成長的效益也不易評定,更遑論其能否落實於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

(3)

因此,如何建立完善且系統的機制加以檢視,仍有待克服。

四、實施教師公開授課之因應策略

綜上可知,為有效推動教師公開授課,學校應提供各種配套,從實質或精神 層面給予教師個人或團隊必要的協助與支持。以下筆者針對國民中小學教師實施 公開授課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因應策略,分述如下: (一)加速建立教師公開授課的行政支持系統 學校的行政支持系統應在教師公開授課正式運作前,完成必要之人力、經費 及獎勵等支援,以減輕教師的壓力與疑慮。例如:校內實施辦法須經由課發會審 議訂定完成法定依據;應宣導倡議公開授課推動理念以建立教師正確的認知;事 前宜安排教師教學研究與學習社群的共備時間;保留參與研習人員、觀課人員課 務派代及添購教學設備所需的經費等。 筆者認為,學校行政端須儘早規劃,衡酌學校特色與文化,建立一套合宜的 公開授課運作方式,並透過信任的對話機制,善盡政策宣導與資源整合之責,甚 至也可取經先導學校的實務經驗,以收他山之石之功效。屆時,將可有效減少倉 促執行、趕鴨上架的窘況,避免發生教師公開授課成效不彰、事倍功半的情況, 真正達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 (二)校長以身作則帶領同仁進行公開授課 公開授課乃係一種共同備課、 觀課及議課的循環模式,重點在於觀察教師 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過程,期盼藉由同儕備課的討論與激盪,以及觀察學生的課 堂反應,理解學生的學習觀點,進而改進教學。目前規定校長與教師每學年皆需 進行一次公開授課,因此,如何引導、帶動和展現推動公開授課的決心,是該項 政策能否有效且正確執行的關鍵。 筆者認為,校長具有「行政首長」與「首席教師」雙重身分,肩負政策推動 與教學領導之責,除利用各種場合倡議說明教師公開授課的理念價值,釐清同仁 觀念、建立共識外,更應以身作則率先進行,以實際了解教師在教學現場的資源 需求。如此,不僅可藉由燈塔效應促使教師重視該項政策,也可深入同理教師的 處境,進而有效帶領學校團隊,給予教師實質的支持與鼓勵。 (三)結合專業學習社群型塑教師合作共學氛圍 依據國教署頒布的「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 則」,教師公開授課在做法上,可於觀課前,於專業學習社群辦理共同備課。此 用意即是希望藉由教師專業社群的運作,讓教師同儕彼此切磋琢磨,獲得內化的 效果,進而能落實到教學實踐,使學生受惠(林劭仁,2006)。

(4)

故筆者認為,為避免每學年一次的教師公開授課成為例行性任務,淪為櫥窗 式的展演,學校可結合校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進行備課、觀課及議課,透過同儕 的互動與支持,不僅提升彼此之觀課及議課的操作技巧等相關知能,加速教師自 我省思、專業成長,也藉由跨學年或領域間的交流對話,型塑全校同仁分享共學、 合作信賴的正向文化。 (四)落實公開授課檢核機制確保執行成效 Daniel Stufflebeam 曾說:「評鑑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改進」。教師公開 授課之目的在於改進教師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然而目前所頒布的相關 辦法中,並未設計教師公開授課的後續追蹤與回饋機制,對於教師專業成長與學 生學習效益該如何評定也無具體說明。 故筆者認為,學校可根據公開授課的整體結果,訂定教師個別化專業發展方 案,透過個別的評估與安排,提供教師專業發展資源,以符應並滿足其專業需求, 促進其專業成長;其次,也可結合定期辦理的專業社群成果發表,透過心得交流 與經驗傳承來提升整體教學品質;除此之外,還可善用教育部「學習扶助科技化 評量」系統,進行學生學習成就的落點分析,定期蒐集學生學習數據與前後測資 料,以科學化的系統方式,掌握學生學習成效。

五、結語

教師公開授課的推動,除了是促使教師專業發展成為教育品質改進的內隱機 制外,目的還是在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期盼在公開授課全面啟動後,教師 能藉此審視自己教學過程之盲點,並將公開授課所得,落實於課堂實踐,促成學 生在學習表現上的實質改變。 參考文獻 █ 王金國(2014)。「公開課」的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95-98。 █ 林劭仁(2006)。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 究,5(2),79-111。 █ 吳麗君(2017)。「公開課」需要更細緻的規劃與配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1),123-125。 █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製)(2015)。公開授課:課程教學領導新趨勢【影片】。 新北市:作者。 █ 教育部(2017)。教育部辦理十二年國教課綱-教師公開授課與教學精進研習 手冊。臺北市:作者。

(5)

█ 郭昭佑、陳美如(2014)。以信任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關鍵因素-以一所小 學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114,39-60。 █ 劉世雄(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 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1),43-76。 █ 藍 偉 瑩 ( 2017 )。 三 部 曲 - 共 備 、 觀 課 與 授 課 。 取 自 http://case.ntu.edu.tw/CASEDU/?p=9933 █ 顏國樑(2014)。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執行成效、挑戰與對策-教育 政策運作過程的觀點。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4,5-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備註 表列課程 以系上開 設之課程 為主. 以系上開

備註 表列課程 以系上開 設之課程 為主. 以系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