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間對話之一--精神衛生現象學:初步典範之建構-現象學心理學與其方法學的運用 (III-I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間對話之一--精神衛生現象學:初步典範之建構-現象學心理學與其方法學的運用 (III-III)"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間對話之一——精神衛生學:初步典範之建構——現象學心理

學與其方法的運用 III

A Dialogue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Human-Social Sciences – Science of Mental Health: The Constitution of Preliminary Paradigm –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Apply

計畫編號:NSC 90-2411-H-004-022

執行期限: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蔡錚雲教授 政治大學哲學系

共同主持人:汪文聖副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許樹珍助理

教授 陽明大學護理系

計畫參與人員:郭貞伶碩士 政治大學哲學系

一、中文摘要 本計畫是三年期整合型計畫的結束。 它企圖由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對 話,為精神衛生學提供另一個向度:精神 衛生現象學。由於哲學學科與社會學科的 基本落差,現象學哲學,不論是超越現象 學或詮釋現象學,皆無法有效解決精神衛 生學本身的困難。然而,異於其哲學面向 的現象學心理學卻因其本身社會科學的位 階為精神衛生現象學提供可能性。只不 過,這個可能性唯有透過系譜現象學對理 論與實踐的倒轉才得以完成;而系譜現象 學之所以有助於現象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 肇因於人文處境與現實條件之整合。 關鍵詞:現象學心理學、精神衛生學、系 譜現象學、現實條件。 Abstract

This is the final stage of a three years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It attempts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science of mental health through the dialogue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human-social sciences. Due to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whether it is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or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is unable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science of mental health with validity. However, in distinction from its philosophical aspect,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is able to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phenomenology of mental health in light of its status of social science. Nonetheless, this possibility can be accomplished only by way of the reversal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rms of genealogical phenomenology; genealogical phenomenology is to integrate human situation and material condition so that it is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ilosophy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Keywords: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Science of Mental Health, genealogical phenomenology, material condition. 二、緣由與目的 精神醫學的發展因科學形式而得以進 步,亦因此陷入瓶頸。前者是因為掃除迷 信與模糊不清的成分,後者後者則因為理 性無力於非理性的本質探討。相對於自然 科學的思考模式,現象學提供另一種科學 典範:以描述取代解釋。因此,本研究的

(2)

動機是試圖建立精神衛生現象學,解決精 神醫學的不足之處。 然而,在計畫的進行中(除了蔡錚雲、 汪文聖與許樹珍三人外,另有游淙祺與蔣 欣欣的加入),我們發現現象學固然可以 藉由對非理性事實的本質描述彌補精神醫 學的缺失,但也因精確形式的失衡導致一 般理解上的困難。面對此一困難,現象學 方法需重新加以檢討,以便非現象學的學 者亦無溝通上的障礙。這也就是胡塞爾超 越現象學的轉向。但是,在海德格詮釋現 象學的批判下,超越現象學與現象學心理 學之間的矛盾加深了。 此一困境充分顯示在台灣本土心理學 的研究上。余德慧、余安邦等人的詮釋現 象心理學研究,雖然忠實地反映出本土心 理現象的特質,卻在治療上得不到一般臨 床心理學的認同與共鳴。這個問題應如何 去解決?是因為對現象學的教育訓練不 夠?還是因為現象學本身需要做調整? 一般均以為問題出在前者。只要在理 論上做謹慎地處理,在實踐上做更深入地 推廣,問題將迎刃而解。此一作法不無道 理。但從哲學的觀點,這將有違現象學以 描述取代解釋的初衷,而有因殪費食之虞。 有鑑於此,我們把焦點放回現象學。 什麼是現象學?有沒有一成不變的現象學 基本架構?若有的話,它如何適應不同場 合的變化?但若為了應用的方便,會不會 回過頭來造成理論上的困難?理論本身的 承受程度為何? 基於精神衛生現象學這個大方向,這 一切問題考量必須脫離哲學概念的限制, 故轉以現象學心理學為論題;但又因終極 解決之道不離哲學概念的釐清,現象學心 理學應用的實效需輔之以哲學理論的驗 證。 職是之故,產生了系譜現象學這個嶄 新的名詞。它一方面破除概念系統的掛 空,回歸到現實條件上,讓現象學心理學 的操作取得合法性。另一方面,在現實條 件的下層結構中安立人文處境的上層結 構,使得客觀對象的描述不侷限在物理現 象。此舉同時讓模糊不清的存在處境議題 獲得明確的依據,即客觀制度下的價值呈 現。由此,精神衛生現象學不僅可以被建 構出來,更能明確地有助於精神醫學。 三、內容 在胡塞爾的現象學發展中,它一開始 是受到布倫達諾描述心理學的影響。接著 對這其中的心理主義或自然主義重新加以 批判,因而形成超越現象學的轉向。隨著 海德格對超越自我的存在所做的質疑,胡 塞爾設計的現象學方法就發生理論與實務 上的斷裂。面對這個問題,胡塞爾用超越 現象學與現象學心理學的平行關係分別去 呼應理論與實務的需求。可是,這麼一來, 現象學心理學作為一個非本質性的普遍說 明,如何在超越現象學中定位? 海德格藉由基礎存有論,為妾身不明 的現象學心理學提出此有的存有性格這樣 的一個客觀依據,那就是說,心理活動雖 不是超越主體性,卻是此有的存在模式。 可是,這種形上學的解釋在自然科學影響 下的現代社會是否還有效嗎?不過,即便 是無效,吾人也不能因此否定現象學心理 學所顯示的存在模式。那麼,這個存在模 式又是什麼?解答這個問題,則彰顯出人 文科學來。原來,相對於自然科學清楚明 晰的認識,人文科學所呈現的是確實有效 的把握。落在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裡,這 意思是說:儘管被遮蔽的東西可以用我們 的認知去開顯,但對這個開顯本身的遮蔽 又將如何被認識到的呢? 在這個認識問題上,產生哲學開放性 與科學封閉性之間的鬥爭。那就是說,後 者為求穩定而排他,以利有效的執行;前 者反映現實而不排他,以致執著於真相。 可是,當現實條件指的就是人文處境時, 理論與實務的位置形成意想不到的倒轉: 哲學的開放性因真理的執著,反而排斥了 身為非真理的他者,相反的,科學的封閉 性因為從錯誤中發現到真理,因而容許了 錯誤的存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見蔡錚雲,2002.05.04〈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 用——超越(實徵)、詮釋與系譜(第二部份)〉, 淡江大學第三屆「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學術研討 會。本文是替第一部份(見註 2)的理論建構,藉 由實務工作的成果(住要是就 A, Gorigi 與余德慧的

(3)

基於上述,胡塞爾提出的現象學心理 學不隸屬於超越現象學,卻是人文科學對 經驗本質的說明。誠如梅洛龐蒂用完形心 理學來解釋吾人的身體知識,這個經驗本 質無關乎觀念,卻是驗證觀念的依據條 件。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過去習慣上是用 形上學來說明它。如今,形上學不再之際, 我們該如何說明現象學心理學的客觀知識 呢? 參考傅柯《瘋狂史》的研究,我們認 為用系譜現象學來說明人文處境的現實條 件,便可以滿足現象學心理學客觀知識之 需。2 那就是說,人文科學的客觀知識不在 於意義緣起的追溯,而在現實可行性的認 定上。唯獨後者才符合了現象學描述而非 解釋的特色。原來,在觀念論證形成之前, 一切都已經存在。作為現實條件,我們不 是用精準的方式去利用它,而是基於一種 經濟性原則,把它變成適於我們生存的人 文處境。在這個條件滿足之後,才有客觀 理論的可能,否則,科學性的道德規範將 質變為一種獨斷的無上命令。 四、自評 系譜現象學的提出是繼超越現象與詮 釋現象學之後的一大突破。在理論上,它 解決了現象學心理游離不定的地位,連接 了超越現象學與詮釋現象學之間的斷裂。 在實務上,它不僅有效地運用文化人類學 的田野調查資料,也為過去現象學心理學 模糊不清的成果正本清源。 此一發現曾在拙著”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in Taiwan: A Genealogical Approach”在國際現象學會議的發表中得 田野成果),予以印證。 2見蔡錚雲,2002.04.15〈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 用——超越(實徵)、詮釋與系譜(第一部份)〉, 國科會研究計畫一—「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間對 話之一——精神衛生學:初步典範之建構」一—成 果發表會,政大文學院現象學研究中心主辦。在這 第一部份中,是藉由現象學心理學的歷史系譜鋪 陳,證明系譜現象學的需求與可行性。 到國際社會的共鳴與佳評。3與會人士認同 現象學在 21 世紀將近入到第五個階段,不 論它是否叫做系譜現象學。更由於拙文的 主旨在介紹本整合型計畫,歐美人士皆感 驚訝台灣這方面的成果超過他們的想像, 相信此一方向的未來,不可限量。 然而,隨同此一突破,便是更大的責 任。什麼是系譜現象學?仍只是個概念, 需要更多漫長學術工作的投入,才能確 立,以便學術界做客觀地評估。另外,它 和本計畫原先的宗旨——精神衛生現象 學——尚未有效地相連,需要更進一步地 從實務工作的成果,進行系譜現象學的建 構。不過,無疑的,唯獨系譜現象學的完 整結構得以成形,精神衛生現象學也才有 可能獲得學術公認的地位。 五、參考文獻

1. E. Husserl,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Erstes Buch: Allgemeine Einführung in die reine Phänomenologie, 1. Halbband: Text der 1-3 Auflage. & 2. Halbband: Erganzende Texte (1912-1929). Hrsg. K. Schuhmann, 1977. Husserliana, Vol. III/1&III/2.

2. E. Husserl, Psychological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nfrontation with Heidegger (1927-1931), T. Sheehan & R. Palmer eds., Dordrecht: Kluwer, 1997.

3. E. Husserl, Phänomenologische Pasychologie. Vorlesungen Sommersemester 1925. Hrsg. W. Biemel. The Hague: Nijhoff, 1968. Husserliana vol. IX.

4. E.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Hrsg. Stephan Strasser, 1991. Husserliana, vol. I.

5. E. Husserl, Die Krisis der europa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zendentale Phänomenolgie. Eine einleitung in die phänomenolgische Philosophie. Hrsg. W. Biemel. The Hague: Nijhoff, 1962. Husserliana, vol. VI. 6. D. Mor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London: Routledge, 2000.

7. A. Giorgi, “The Origins of the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and Some Difficulties in Introducing Phenomenology into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 Journal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heng-yun Tsai,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in

Taiwan: A Genealogical Approach” in

‘Phenomenology and the Human Patho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2, 09, 26.

(4)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Fall, 98, Vol. 29, Issue 2, pp. 161-177.

8. S. F. Hein & W. J. Austin, “Empirical and Hermeneutic Approaches to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in Psychology: A Comparison”,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01, vol. 6, no. 1, pp. 3-17.

9. C. Moustakas,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4.

10. H. R. Pollio, T. B. Henley & C. J. Thompson, The Phenomenology of Everyday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1. H. L. Dreyfus & H. Hall, Husserl, Intentionality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84.

12. D. W. Smith & R. McIntyre, Husserl and Intentionality, Dordrecht: D. Reidel Pub.Co., 1982.

13. J. J. Kocklmans, Edmund Husserl’s Phenomenology, 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4. M. Merleau-Ponty,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Paris: Gallimard, 1945.

15. M. Merleau-Ponty,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ile,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8. 16. T. W. Busch & S. Gallagher eds., Merleau-Ponty,

Hermeneutics and Postmoderni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17. M. Heidegger, Prolegmena zur Geschichte des Zeitbefriffs,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79.

18. M.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17 ed., Tübingen: Max Niemeyer, 1993.

19. M. Heidegger, Wegmarken,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 1967.

20. M. Heidegger, Die Grundprobleme der Phänomenologie, 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1975.

21. M.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N. Y.: Harper & Row, 1977.

22. M. E. Zimmerman, Heidegger’s Confrontation with Modernity: Technology, Politics, Ar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23. G. Cutting, Michel Foucault’s Archaeology of

Scientific Rea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4. S. L. Cataldi, Emotion, Depth, and Flesch: A Study of Senstive Spa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25. M. Foucault,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 Paris: Galliard, 1972.

(5)

5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間對話之一——精神衛生學:

初步典範之建構

現象學心理學與其方法的運用Ⅲ

A Dialogue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Human-Social Sciences – Science of Mental Health: The Constitution of Preliminary Paradigm –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Apply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X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0-2411-H-004-022-

執行期間:

90

8

1

日至

91

7

31

計畫主持人:蔡錚雲

共同主持人:汪文盛、許樹珍

計畫參與人員:郭貞伶

執行單位:政治大學哲學系

91 年 10 月 21 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考科,旨在測

目的 培養理性、智慧之人 培養具有基本能力之人 教學方法 古代典籍 基本學科(博雅教育) 重視教師教學能力 基礎學科(學科知識).

(一)學生中心:透過學生中心的方式促進學習 1.提供具體經驗和視覺方法研讀抽象概念與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普通話科由 1998 年開始,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學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學校要求學生於 上課期間一律住 宿、除可讓學生 專心課業外、更 可藉此機會接受 朝陽精神與文化 薰陶、成為守法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