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星雲日記》看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從《星雲日記》看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星雲日記》看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從《星雲日記》看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尚 榮

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副教授

中文摘要

當代人間佛教最重要的實踐家星雲大師,一直以來以各種善巧方便構建 人間佛教的現代實踐模式。星雲大師積極推動佛教人間化、生活化、大眾化、

現代化、國際化,讓佛教的慈悲與智慧,透過文學、藝術、音樂、教育等方 式,成為人類心靈的加油站,並讓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在世界各地發光發熱。

星雲大師在弘法方面的成就,正是基於他以藝文作佛事的宗旨而推行的。本 文擬從《星雲日記》入手,著力對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進行梳理歸納,試圖 從《星雲日記》中探析大師關於藝術於佛教、藝術於生活、藝術於教育的一 些看法和思考,進而探討佛光山佛教藝術的開展及其人間佛教的弘化。

關鍵字:星雲日記 星雲大師 藝術思想

(2)

Shang Ro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tioner of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Buddhism, has used a variety of skillful means to formulate a model for modern practitioner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as been energetically urging Buddhism to be more humanistic, relevant to daily life and the community, modernizing, and with international reach. Through literature, arts, music, and education, he envisions that the compassion and wisdom of Buddhism can become a spiritual filling station for mankind. At the same time, he has allowed for the spiritual content of Chinese culture to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is has been accomplished through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promotion of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taking Hsing Yun’s Diaries as its primary source, is based upon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thoughts on the arts, Buddhism, life, and education. It further probes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arts at Fo Guang Shan and their role in the propaga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Keywords: Hsing Yun’s Diari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eory of Arts

(3)

一、前言

佛教歷來重視藝術的教化功能,當代人間佛教的偉大實踐家星雲大師更 是尤重於此,作為台灣佛光山的開山,星雲大師一直致力於推動以人為本的

「人間佛教」,利用各種善巧方便成功地構建了人間佛教的現代實踐模式。

他積極推動佛教人間化、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國際化,讓佛教的慈悲 與智慧,透過文學、藝術、音樂、教育等方式,成為人類心靈的加油站,並 讓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在世界各地發光發熱。在星雲大師「文化弘法」的宗 旨主導下,各種文化形式都已廣泛地應用於佛光山弘法利生的事業中。特別 是其宣導以藝文作佛事的宗旨,在弘法利生方面更是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和成 功,這一主導性的藝術實踐正是佛光山的重要特色之一。

星雲大師作為當代高僧,一代宗師,在他的帶領和踐行下,佛光山數十 年來,一直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彰顯和傳播佛教教理教義,運用多種藝術形式 傳播佛教宗旨精神,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和功效。筆者一直驚嘆於星雲大師如 此高瞻遠矚的眼光,期待了解大師為何如此善於運用藝術作為重要的弘法媒 介?在通過親近大師、聆聽大師開示以及當面提問等多種方式之後,有所了 解,近期筆者用專門的時間得以細細品讀大師的《星雲日記》,試圖從自己 感受的角度,從文字中梳理大師的藝術思想和觀點,希望從中可窺一斑。

從《星雲日記》中,通過書中的文字記載,大師所參加的各類畫展開幕 的發言,對古今藝術的精微品評,對各處藝術勝跡的獨到感受,與人交談時 所涉及到的對藝術的種種看法……可以感受到大師談論佛教與藝術的內容在 在可見,大師的藝術觀點也在其中愈加彰顯。本文擬從藝術於佛教、藝術於 生活、藝術於教育三方面來做一初步的歸納梳理並略作探討。

(4)

二、藝術於佛教

藝術與宗教都是人類為滿足人性的需要而產生的。佛教自創立伊始,就 努力為其傳教說法活動尋找方便法門,在佛教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與藝術結 下了不解之緣,佛教藝術遂應運而生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所以從佛教 的角度看,藝術的主要宗旨是為佛教服務,藝術的想像促進了佛教的發展,

反過來,佛教也為藝術提供了創作的題材和觀念。佛教藝術在雕塑、繪畫、

建築、音樂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毫不誇張地說,佛教藝術見證了佛教發 展的軌跡,並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星雲大師的藝術實踐從青年時期就開始了,以歌詠的方式,使得民眾對 於佛教逐漸發生興趣,並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佛光山道場。從此,星雲大 師一以貫之,巧妙運用多種藝術形式和藝術載體布教弘法,比如建立佛光緣 美術館,籌劃書畫義賣活動,成立「人間音緣」歌詠隊等。

(一)藝術與佛教的關係

星雲大師曾說:「在開創佛光山伊始,我即立下『以文化弘揚佛法』宗旨,

致力佛法人間化、生活化、藝文化,藉由藝術、文化帶動佛法的弘傳,接引 不同根機的眾生。」1大師想藉文化藝術的力量為佛教與民眾建立溝通的平 台,帶動佛法的弘傳。星雲大師認為藝術與宗教有很多相同之處,可以結合 起來,取得相得益彰、同聲相應的效果。在《星雲日記15.緣滿人間》中他 指出:「藝術與宗教同樣能感化人心,提升性靈,如果結合二者潛移默化的 功能,必能獲得相乘效果,不僅可將佛教層面擴大,也可把藝術範圍提升。」2

1. 星雲大師:〈《藝術擺渡》序〉,《藝術擺渡》,高雄:佛光緣美術館,2006 年。

2.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5.緣滿人間》,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87。

(5)

重點點明了藝術的作用以及藝術之於佛教的作用。

可見,星雲大師認為佛教與藝術具有不可分割性,佛教需要藝術,藝術 由佛教藝術組成。他在《星雲日記17.不二法門》中說:「我想起來李自健 先生,以『世界需要愛心』為主題的近百幅畫即將完成,近日在西來寺展出 五十幅,因畫中真情流露,引起參觀者的共鳴而轟動一時。希望以後有人能 將佛教史上百件大事統統繪出,寓教於畫,未嘗不是美事一樁。」3大師認為 用藝術的形式講述佛教故事,更容易引發興致,實施教化,還寄希望於畫家,

希望有人能用畫將佛法的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星雲大師在《星雲日記26.把握因緣》中說:「自古以來,一流頂尖的 藝術品,都屬佛教所創作,如四川樂山大佛的石刻、龍門石窟壁畫等,都是 令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偉大藝術創作。」4大師在《談心接心》中感慨到:「佛 教更影響到音樂、文學、美術、建築等各層面,真是無遠弗屆。」5可見大師 認為,佛教與藝術可以相輔相生,藝術可以發揮其積極作用美化宗教,為宗 教帶來生氣,更好地輔助宗教淨化人心之功;佛教也可以豐富藝術的創作題 材、表現內容,畢竟佛教與藝術是分不開的。將佛教與藝術結合,是佛光山 道場設立的重要目標。

( 二 ) 佛光緣美術館的價值

星雲大師平時有收藏字畫以及佛像法物,希望為寺院增添一些文化的內

3.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7.不二法門》,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1 月,頁 106。

4.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6.把握因緣》,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240。

5.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9.談心接心》,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37。

(6)

容,因而設立佛教的美術館來珍藏。1982 年,星雲大師興建「佛光山文物陳 列館」,藉由陳列佛教文物、字畫、法器等作品,實踐另一種以藝術說法布 教的方式。大師曾在《星雲日記》提到:「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在台灣建立 佛教文化藝術館,妥為保存文物,同時宣揚佛教文化藝術。雖然,目前在佛 光山已經設有佛光山文物陳列館(今佛光山寶藏館)、佛光山文物展覽館( 今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但是我的理想是要建一座可以傳揚千秋萬世的佛教文 化藝術館,裡面的收藏不但可以媲美故宮博物院,亦能集教學、展覽、收藏 等功能於一體。」因此從1984 年起,陸續成立佛光緣美術館,現今在台灣共 有六家,並於美國、澳洲、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等佛光山所屬當地道 場中設置佛光緣美術館。

佛光緣美術館成立的原因,無不是期望以文化會友,將佛法藝文化展現 出來。星雲大師在《隨喜功德》中云:「搜集世界各地名畫、書法、藝術作 品成立『佛光緣美術館』,也是為了方便信眾欣賞而設立。」6可見,佛光緣 美術館成立的宗旨是「以文化弘揚佛法」,將佛教藝術生活化,落實星雲大 師人間佛教的理念。

如今,佛光緣美術館通過多年的積累已具有收藏與展覽的功能,而教學 與推廣教育也一直是佛光緣努力的目標,教育推廣的目的無非指引觀賞者一 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除了給予美的欣賞,也希望藉由藝術陶冶心性以啟迪 正知正見的思想。佛光緣美術館能配合現代人的需要,採輕鬆活潑的方式展 出,引發觀賞者探索的興趣,透過佛教美術作品的展出,發揮教化的功能及 更人間性的實用內涵。他在《隨喜功德》中提到:「參觀『佛光緣美術館』,

大家對台北道場傳統與現代結合,僧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慧解並重,佛教

6.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43.隨喜功德》,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19。

(7)

與藝文合一的特色,頗為讚歎!」7

星雲大師對佛光緣美術館傾注了很多心血,能獲得大家的認可,大師頗 感欣慰,他還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提升美術館的檔次,他在日記中寫到:「為 保持美術館展出作品的水準,希望海外道場能幫佛光緣美術館收集文物書 畫。」8大師慈悲喜捨,發心將藝文與佛教融和,以提升佛教徒素養,並為藝 術家提供作品展覽的平台,又言:

對於書畫,有的人當成是投資,也有人附庸風雅,我覺得這些都 不重要,最重要的,要能與畫中的意境相共鳴,在心底互相激盪,

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便算得上是懂得鑒賞書畫的人了,最近因為 經常與一些書畫家接觸,尤其承他們捐贈作品,使我發下一個心 願,我希望在世界各大都市成立美術館,讓與我們有緣的畫家能 夠到世界各地展出他們的作品,讓他們在世界各地揚名立萬,我 相信仗佛因緣,這個心願不難達成。9

星雲大師希望通過美術館,能與藝文界諸公結緣,讓佛教與藝術更好地 結合。

大師還強調,建立佛光緣美術館的目的,主要是為人服務,為社會服務,

他說:「對於佛光緣美術館而言,『收藏』世界最珍貴的文物,不是館方最 主要的目的,而是透過展覽,舉辦教育推廣,促進親子關係、社會人際關係 的和諧,達到以藝術弘揚佛法,以教育淨化心靈。它以人為中心的理念,取

7.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43.隨喜功德》,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46。

8.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6.學徒性格》,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46。

9.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8.自在人生》,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42。

(8)

代了以物為中心的傳統美術館的管理方式,在展示佛教藝術的教育上,加深 物與人的關係,以及美術館與社會大眾、社區的關係,強化了教育與公眾服 務的功能。」10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強調對人間之人說法,人間佛教不離人 間,將物之美加以展示,最終目的也是教化和滋養人,可見,藝術能讓佛法 的弘揚事半功倍,而且影響深遠。

現今,佛光山於國內外共有二十幾間美術館,它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將 傳統與現代統一,滿足現代人的需要,將人間佛教的理想在人間實踐。

(三)書畫義賣的目的

大約是1980 年代,大師在台北普門寺弘法,剛巧有位徒眾在桌子上留 有筆墨紙硯,大師就順手在油印的白報紙上寫字,這時有一位信徒走近大師 身旁,悄悄遞給大師一個紅包。大師一向不大願意接受信徒的紅包,打開一 看,赫然十萬元新台幣,要退還給信徒,但信徒怎麼都不肯收回,大師無奈 就隨手拿起剛寫好的「信解行證」四個字送給信徒。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眾多信徒都以十萬元供養以求得大師墨寶,信徒的盛情不好冷落,這樣,短 短的幾天,大師就收到好幾千萬。

大師一直熱衷於教育事業,就用這些錢在美國洛杉磯籌建了西來大學。

藉由寫字的因緣,寫出一個西來大學,鼓勵了大師對寫字的信心。「用筆寫 出一所大學」的神話也使星雲大師的書法開始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其中 包括許多文化界、宗教界、政界知名人士。也許這正是星雲大師舉行書畫義 賣的起源。

書畫義賣的主要目的是為建寺辦學籌備資金,同時也為親近佛法的藝術 10. 星雲大師:〈創辦人序〉,《佛光緣美術館典藏圖錄》,高雄:佛光緣美術館,

2005 年。

(9)

家、信徒提供布施的機緣。他在《自在人生》中寫到:「最近不斷有收藏家、

書畫家、雕塑家的藝文界人士,陸續捐贈畫作,甚至許多原本不讀書畫的信 徒,經歷第一次義賣後,都興致勃勃期待再次參加台中的義賣,可以說,經 由這分佛光緣,已使佛教與藝文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才是義賣的最 大成就。」11令星雲大師欣慰的是,每次義賣不只是他自己在籌辦大學,而 是整個社會大眾,大家都一起在辦大學,都在關心、護持佛光山的成長,都 在努力播種,為子孫後代播下菩提種子。

星雲大師在日記中強調,書畫義賣應從藝術的角度來觀看,而不是只注 重金錢,他說:「很希望藉此義賣活動,讓畫家們知道現在佛教徒的水準。

義賣是一種共襄盛舉的歡喜活動,從中讓大家學習如何宣傳、如何賣畫、如 何結緣,且佛像是一種信仰的心靈感受,藝術是氣氛的感受,所以我們要從 藝術地位來看義賣,而非完全看金錢價值。更何況『買貴是功德,買便宜是 歡喜』,目的在於教育信徒,推廣文化藝術,護持興辦教育事業。」12又言:

「從這次的書畫義賣會中,我發現信徒的活動水準提高了,其次,佛光會員 之間的連繫更密切了,更令人振奮的是佛光大學的知名度打響了。」13

星雲大師在籌募義賣的過程中,不斷結識有緣人、有心人,而且在不知 不覺中受到了藝術的薰陶,提高了藝術鑒賞能力。他在《真修行》中說:「對 字畫藝品我是外行,但是近一兩個月來,因籌募義賣的關係,有緣接觸到不 少名人畫家,在耳濡目染下,也享受到泛遊藝林中的那股怡悅。尤其在行家 的解說下,有時面對一幅畫就可以不吃、不睡、不喝,流連欣賞三四個小時

11.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8.自在人生》,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32。

12.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7.善聽》,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96。

13.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9.生活禪》,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23。

(10)

仍然捨不得走,怪不得古德會有玩物喪志的警語,而藝術對人生的陶冶也可 見一斑。不論這次義賣的成績如何,都使我們學習到不少書畫藝品的欣賞知 識,實在是意外的收穫。」14

具有創造性的書畫弘法方式當為星雲大師的「一筆字」展。大師早年為 答謝一位居士的供養,與書法結緣,從此一直以書法結緣大眾,給人歡喜,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巡迴展出,展示了星雲大師多年來所寫的各種歡喜 妙語。因為大師所寫的佛經法語,令眾生歡喜受持,當下攝受,大師以及佛 光山傳遞給大眾和世界的是堅韌的品格、無盡的願力和導人向善、美化人間 的力量,這其實就是在踐行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

善美的!萬法歸一,法法相通。佛法與書法,更是因緣殊勝,了猶未了。而 這實際上也體現出星雲大師一生以文化弘法的理念,體現了大師以藝術推動 人間佛教的實踐歷程。

(四)佛教音樂的作用

音樂的攝受力,感人肺腑,動人心弦,是人類最美麗的表達方式。佛教 音樂也不例外,佛教音樂與佛教信仰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知道,佛 教在發展的過程中,常常借助藝術的力量弘法傳道,特別是佛教音樂,在宣 傳佛法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功能和價值。佛教音樂本是由梵唄發展而來,是將 佛理與音律相結合的一種音樂形式。佛教音樂能使佛教的儀式更莊嚴、感人、

震撼心靈,佛教借助佛教音樂來教化眾生,是非常方便的布教法門。總體來 說,佛教音樂具有緩慢平和、清淨莊嚴、清新脫俗、超凡入聖的特點。

佛教音樂、歌曲是佛與眾生情感交流的媒介,能夠使人陶冶性情、修養

14.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7.真修行》,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37。

(11)

身心、心靈得到淨化,能夠激發起人們佛教信仰的情感。六十多年前,星雲 大師初到台灣宜蘭弘法,為了引導青年學佛,於是以現代歌曲為橋梁,成立 了青年歌詠隊,讓信眾透過音樂的傳遞來體會佛法生命的真義,這種突破傳 統的弘法方式,當時獲得社會的熱烈回響。

星雲大師早就意識到佛教音樂對於佛教傳播的重要性,他在《星雲日記 26.把握因緣》中說:「過去,佛教徒只將梵唄唱誦當作自己修行的功課,

在弘揚佛法的時候,完全忽視了佛教音樂的效果。四十年前,我有感於時代 和眾生對佛教的渴望,便在宜蘭組織了佛教第一支歌詠隊。」15星雲大師為 讓佛教音樂更人間化、生活化、大眾化、普及化,佛光山於2003 年開始舉辦

「人間音緣」佛教音樂會活動,廣邀世界各地音樂人參與創作,為星雲大師 所寫的詩詞譜曲。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人間音緣」已是一提倡真誠、善 美、感動的國際音樂創作盛會,備受藝文界的肯定。這些不同曲風的「人間 音緣」歌曲,不僅淺顯易懂、琅琅上口,使人倍覺親切、舒適,更可藉由佛 教歌曲清淨的音聲,與和諧之意境,為社會帶來祥和、安寧,建造一個快樂 的人間淨土。

由此可知,佛光山之起家,乃藉由佛教歌詠而弘法的機緣。後來佛光山 將音樂作為弘法的一個重要媒介,並不斷擴大其影響力。

佛經大都晦澀難懂,讀懂佛經費時費力,而佛教音樂的傳播不受民族、

國界、語言的限制,具有普遍性,可謂是弘法的利器。星雲大師曾說:「凡 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間佛教。我一生努力弘法的方 向,就是把佛教落實人間,使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靈中、人

15.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6.把握因緣》,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139。

(12)

際間都很和諧。」16通俗易懂的佛教歌曲往往更能打動人心,也能夠傳唱久 遠。

星雲大師以音樂的方式弘法布教,使佛陀的教誨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心 靈的加油站。大師一直以歌曲結緣大眾,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他創作很多流行的佛教歌曲,不僅蘊含禪思哲理,還具有現代音 樂的風格,如〈十修歌〉、〈感動是最美的世界〉、〈三好歌〉、〈好自在〉、

〈知苦增福歌〉、〈晨禱〉、〈佛化婚禮祝歌〉等,給人清新寧靜的心理感 受,彷彿能使人們當下覺悟、清淨、自在、喜悅,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星雲大師思想高明,他還建議佛教音樂與佛教舞蹈相結合,迎合現代人 的品味,與時俱進,給人們帶來歡樂喜悅,豐富人們的精神食糧。他在《星 雲日記18.把心找回來》中建議:「除了靜態的梵唄音樂,可加入天女散花 的佛教舞蹈,甚至可以與少林寺的佛教武術功夫等動態節目互相襯托,把真 正的各類佛教藝術向世界推薦介紹。」17這種創見,能使人們對佛教產生耳 目一新之感,真正發揮「以音聲做佛事」之功。音樂能夠超越人與人之間的 許多差別,能在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之間進行情感的溝通。佛光山現在的音樂 演出已然成為重要的弘法載體,全世界巡演,各地回響強烈。

總之,幽微高深的佛法透過藝文的傳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佛 光山在星雲大師的帶領下,經過不懈努力,巧妙地把佛教與藝術融為一爐,

更把佛法與藝術的智慧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凡此種種都是佛光山把佛教藝文 化的實踐驗證。星雲大師用藝術的形式,讓人間佛教的藍圖逐步在佛光普照 的理念下一一實現。

16. 星雲大師:《六祖壇經》,台北:香海文化,2000 年 9 月。

17.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8.把心找回來》,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71。

(13)

三、藝術於生活

(一)藝術美化生活

藝術與生活有密切而深刻的連繫,滲透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藝術當然包 括宗教藝術,宗教藝術也於生活中經常出現,以其獨特的魅力豐富著人們的 生活。星雲大師認為,佛教藝術也像一般藝術一樣慢慢滲透人們的生活,他 在《星雲日記13.法無定法》中說:「現代的佛教文物,不像昔時是藏在名 山古剎中,而是展現在百貨公司、大眾面前,不再遠離人間束之高閣,顯示 佛教已經走入社會,走入家庭,為大家所喜愛和肯定。」18星雲大師認為,

文物本身就具有攝化人心、引導人性趨向善良的力量,能為社會帶來一股祥 和氣息,他還認為藝術如宗教一樣,都能起動美化生活的作用。他在《檢查 心念》中說:「人是一種宗教的動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 如水,人不能離開水而生活;宗教如藝術,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美感。」19

對於藝術,星雲大師有獨到的見解,他說:「我認為『藝術』,是要給 人欣賞的,要能引起大眾的會心與共鳴,不要盡是重複;藝術真正的價值,

首重創意,而且還要不失其『美』才好。」20反過來,星雲大師認為生活歷 練經驗和藝術家作品之間有密切連繫,在談到李自健先生時,他說:「李自 健還談及他在大陸時,睡街頭,爬火車,生活的艱苦面他都嘗盡,也就是有 這些歷練,他的作品才能夠如此寫實。這和文章『要言之有物』的道理是一

18.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3.法無定法》,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76。

19.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42.檢查心念》,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79。

20.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3.享受空無》,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92。

(14)

樣的。」21可見,宗教藝術不但能美化個人生活,還能美化社會生活,發心 向佛的藝術家若能將藝術與宗教、生活結合起來,將能更好地涵養性靈。

(二)生活需要藝術

人的生活需要,除了物質上的吃、穿、住、行外,還有精神上的追求,

宗教和藝術都能在心靈淨化、人性提升等方面給人助益。星雲大師認為生活 需要藝術,藝術對生活品質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他在《星雲日記18.把心 找回來》中說:「生活中有了藝術就會有美感,客廳中多了一盆花或一幅畫,

就會有不同的氣氛。」22原來,要想生活在藝術中,並非難事,只要有心,

處處可見藝術。

當他看到很多空巢老人生活孤單寂寞,惆悵憂鬱時感慨到:「從書畫的 欣賞中,使我想到,現在一般的家庭養兒育女是為了防老,沒有兒女怕老來 沒人承歡膝下,有的人沒有兒女,便養貓養狗以助老夫老妻談心,但是我想,

如果夫妻都有興趣的話在家中掛一幅畫,每天談,也是百談不厭,從畫中的 一點一滴去談,也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老夫老妻,如果能培養對書畫的興 趣,真是怡情養性、歡度晚年的好寄託。」23

星雲大師認為,中國人是充滿智慧、懂得生活藝術的民族。他在《安 然自在》中說:「中國人還是很懂得生活,隨便取材於草、木、砂、石,即 可成藝術。尤其像朱教授最近製作了天安門,要將陶板、壁飾用在生活中。

21.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2.處處無家處處家》,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

頁72。

22.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8.把心找回來》,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155。

23. 星雲大師 : 《星雲日記 28.自在人生》,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42。

(15)

藝術與生活結合,這一點很重要,能與生活結合,藝術才有生命。佛法也是 具有無限境界的一種生命藝術,而『禪』能受大家歡迎,主要因為禪就是生 活。」24

總而言之,星雲大師認為藝術與生活關係密切,藝術有很多功能,不但 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認識、陶冶情操,還可以在豐富社會生活的同時暢神益 智,獲得精神享受。

四、藝術於教育

幾十年來,星雲大師在台灣推動「人間佛教」運動,本諸佛教喜捨奉獻 之精神,積極推動教育文化事業。不論是布教弘法還是興學育才,都取得了 可觀的成績,贏得不少美譽。大師對教育的發展、人心的淨化與文化的提升,

都有極大的助益。大師以高瞻遠矚的眼光,以各種善巧方便與社會之現代化 相呼應。他曾說:「沒有教育,縱有再高深的教理,再眾多的經典,誰去研 究呢?所以必須要提倡教育。」25又言:「教育可以創造有理性的人;讀書 可以學習技藝,齊家輔國;而慚愧心、般若智可以成聖成賢。故今日的教學 方法,應以養成學生自尊心及自我處罰的慚愧方式,來重新評定價值。」26 大師以智慧圓融聚合起社會各界的朋友為教育籌募資金,其中,利用藝術的 功能為教育做出了突出的績效。

比如,他為籌募興建大學經費,辦了數次「書畫義賣」,本著「買貴了 是功德,買便宜了是歡喜」的心態,把經濟性商品販售活動,轉換成「善美

24.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安然自在》,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97。

25. 符芝瑛:《傳燈─星雲大師傳》,北京:現代出版社,2011 年 3 月,頁 152。

26.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1.菩薩滿懷》,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100。

(16)

合一」的高尚氛圍,參與者身在其中,莫不感受到慈悲喜捨的長養。大師認 為並不是人人都具有藝術細胞,懂得藝術,因此培養藝術修養就頗具必要性,

他在日記中提到他聽《包公探陰山》的一段京劇時感慨:「真的體會到聽戲 比看戲要高得多。真的,藝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懂得欣賞!」27由此,大師 認為藝術可以發揮其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與佛教融和。

(一)藝術是真善美的教育

自古以來,美與善就常被相提並論。在中國,以「禮樂」教育的藝術活 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星雲大師深知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他說:「藝術要 教育,才懂得欣賞;美是一種感受,不只是用看的。」28大師還認為藝術是 真善美的教育,他曾說:「佛教是真善美的宗教,因求真,不做假、做事老 實、腳踏實地;因求善,要有慈悲心、行善事、廣結善緣;因求美,不僅美 化,還要藝術化,在世間上要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唯有佛教。」29又云:「藝 術也很神聖,能成為藝術品,就是真善美。」30為了推動藝術教育的發展,

佛光出版社以《百喻經》為題材,改寫成佛教兒童文學《百喻經圖畫書》並 配上精美的插圖。對此,星雲大師強調:「對兒童教育,我覺得應該著重在 養成兒童有接受的心、仁慈的心、感恩的心、惜緣的心,辦這個活動實在非 常有意義。」31

27. 同註 26,頁 161。

28.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3.享受空無》,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23。

29.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43.隨喜功德》,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49。

30.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8.自在人生》,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25。

31.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7.善聽》,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97。

(17)

(二)藝術轉移社會風氣

星雲大師認為美育是學生重新評判自我價值、完善自我理性的必要途 徑。更重要的是,藝術教育可以轉移社會風氣。這一點在《星雲日記》中有 多處呈現,在《談心接心》中他說:「推展視聽或無聲(如論文、寫作、善書、

繪製佛像、國畫、書法、美術、雕刻)教育,發揮教育功能,轉移社會風氣,

具成效者。」32在《星雲日記37.善聽》中說:「要發心將佛學教育推展到 一般的中、小學校,從小灌輸學童因果、感恩、慈悲等觀念。亦可以透過音 樂、舞蹈、美術、文學來表達佛法。」33可喜的是,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藝 術教育,在新竹縣主持「佛光會中華總會」新竹分會的成立大會時,他說:「以 前家庭很重視書香世家,現代家庭則注重文教、藝術、宗教。」34

而這些年來,佛光山也是這樣做的,在《星雲日記26.把握因緣》中 他說:「佛光山同時致力的各項社會教育中有技藝教育一項,本山除了佛學 修持傳授外,也有一套完備的技藝教育計畫,配合信眾的興趣和實際需求,

聘請名師專家,授以特殊技能,或培養一技之長,如:素食烹飪班、插花研 習班、婦女合唱團、中國結藝研習班、書法研習班、繪畫研習班、青年合唱 團等。」35實施和踐行才是星雲大師藝術思想中更為廣大、更為靈活、圓融 無礙、值得探究的領域。

佛光山教學設施新穎,教育理念先進,人文氣息濃厚,有助於學生學習

32.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9.談心接心》,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78。

33.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7.善聽》,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39。

34.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8.把心找回來》,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143。

35.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6.把握因緣》,湖南:嶽麓出版社,2012 年 1 月,頁 213。

(18)

品質的提升。星雲大師在藝術教育上,觀念新,視野廣,重視師生多元知識 的獲得,重視師生人格健全的培養,重視用藝文陶冶情操的教育理念,在不 知不覺中,轉移和提升了社會風氣。

(三)藝術美化人格

星雲大師曾說:「淨化人心,是教育的根本目標;變化氣質,是讀書的 最大受用。」36藝術家由於其創作的別具匠心,原來普通常見的原料,運用 純熟的手藝再次賜予它們新的生命,而藝術作品那不受世俗煩惱汙染的高超 境界,對觀者是一面鏡子,可以淨化人們的心靈。藝術使人見識拓寬,使人 格局變大,正如大師所言:「心裡能容納世界,則人格會更高大更提升。」37 人們通過藝術鑑賞活動,可以更深刻地認識社會,體悟人生,藝術活動不僅 可以影響人們認識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還有益於教化和人倫。

以情感人,是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鮮明的區別,也就是說,藝術 教育是思想情感的教育,通過積極健康的藝術欣賞活動,人們受到真、善、

美的薰陶和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思想上受到啟迪,認識上得到提高。通過 審美可以使人的心志情操發生深刻的變化,可以提高人對道德修養的追求,

進而提升美化人的品格。可見,藝術和審美可以充當仲介和橋梁的作用,藝 術教育不是直接的灌輸和說教,它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藝術教育是真、善、美的教育。

36. 星雲大師:《點亮心燈的善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 1 月,頁 99。

37.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0.談空說有》,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220。

(19)

佛弟子實踐佛陀的教示, 以慈悲來化導暴戾, 以忍辱來消除怨敵, 以智慧來教育頑強, 就是佛教對一切眾生的盡忠。

《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 五、結語

星雲大師曾言:「從人間佛教中可以看到,人間最美的莫過於佛法,佛 法也是文學、藝術、美善、教育、文化的融和。」38佛光山雖是宗教團體,

但在文化、教育、慈善、藝術等淨化人心工作的發揚上不遺餘力。藝術具有 直觀和感性的特徵,往往比用文字表述更為生動感人,更容易讓人接受與了 解。星雲大師勇於打破心中的寺牆,以各種藝術形式接引不同根機的眾生,

秉承「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精神理念,帶動佛法 的弘傳。星雲大師藉用藝術的形式為佛教與民眾建立了溝通的平台,藝術成 為人間化的一個媒介,起到美化生活、轉移社會風氣、提升人格修養、勸人 向善、純淨人心、服務社會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佛光山藉藝術弘法的背後,體現的是人與人、心與心的 交往,大師認為藝術:「在外,表達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內,是人格的 超越與昇華。」故佛光山多年來致力於改進佛教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嘗 試以世人歡喜接受的方式弘揚佛法,以期消除佛教與世間的壁壘,更加契合 現代社會的需要,令佛教藝術真正能夠打動人心,成為具有藝術魅力的教化。

故佛光山的節目弘揚的既是佛法,也是世間的正能量,是對真善美的展示,

這就與佛的清淨法相應。

佛光山的弘法事業,是以社教活動來接引信徒,人間佛教也因此通過藝 術的寫實和浪漫,變得至情至性,既有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又有美好宏偉的 目標,藝術成為時代精神的凝聚和未來精神的指引;藝術的形式多元,生動 地彰顯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與實質內涵,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並受到 美善的教化。

38.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3.享受空無》,湖南:嶽麓出版社,2013 年 4 月,頁 186。

(20)

佛弟子實踐佛陀的教示,

以慈悲來化導暴戾,

以忍辱來消除怨敵,

以智慧來教育頑強,

就是佛教對一切眾生的盡忠。

《人間佛教系列.人生與社會》

人間佛教語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行佛」思想的萌芽階段。青年時期的星雲大師深受太虛大師的影

我們一般所探究的不僅是科學及其經驗 方式的問題―我們所探究的是人的世

如何契理契機,攝受大眾,將佛法的正知正見傳達到社會

Since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as authored a large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first few chapters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Hundred Saying Series

Last but not least, a summary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nerable Master's thought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how Humanistic Buddhism, as

This paper explores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view of Christianity on the basis of Humanistic Buddhism.. He espouses that the foundational tenets of Christianity include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

From a historical standpoi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ll major world religions have doctrines and teachings that transcend life and reality, inspiring practices in pursui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