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個人特性、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相關性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青少年個人特性、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相關性之研究"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青少年

青少年

青少年

青少年個人特性

個人特性

個人特性

個人特性、

、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相關性之研究

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相關性之研究

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相關性之研究

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相關性之研究

─以高雄市青少年為例

以高雄市青少年為例

以高雄市青少年為例

以高雄市青少年為例

郭英峰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游景文 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當前青少年個人特性、網路使用地點及網路成癮間之相互關係。本研究 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多階段群叢抽樣取得樣本,並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相關分析法、因素分析法、t檢 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獨立性檢定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網咖上網之青少年其自尊較 低、家庭適應較差;網咖乃是造成網路成癮的主要地點之一;青少年最可能產生之成癮問題為強迫性上 網行為、時間管理問題、戒斷行為及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多數的個人特性與網路成癮呈顯著負 向關係;個人特性中僅有社會能力與網路成癮呈顯著正向關係。最後基於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 以供政府、民間相關單位及研究人員日後進行相關研究或政策實施之參考。 關鍵字:網路成癮、青少年、個人特性。 1. 前言前言前言 前言 隨著個人電腦價格日趨平價、網際網路的普 及,使得網路使用者也日益增多。據交通部統計 處 (www.motc.gov.tw/service/survey/92www.WDL, 2003)資料顯示,國內上網人口以15歲至未滿20歲 之學生為最大的使用族群。而在15歲至未滿20歲 之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除了課業 的學習外,對未來自我角色的認同與生涯方向的 尋求是重要的發展任務,而網路可以滿足對外在 世界的好奇,快速地擴展生活領域,並可藉由各 種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提供實現自我、獲得成就感 的機會(施香如,1999)。魏心怡與黃毅志(2000)指 出,不當的使用網路除可能產生網路上癮,亦造 成破壞真實社會人際關係、個人逃避責任、資訊 氾濫與擴大貧富差距等負面影響。其中與沈迷網 路有密切關係的「網路成癮症」正迅速地侵蝕沈 迷網路的青少年身心。Goldberg (1996)提出網際網 路成癮失序來描繪網路成癮症候群,並呼籲社會 大眾正視這個現象。其認為網路成癮的症狀為「因 網路使用過度而造成學業、工作、社會、家庭、 身心功能上的減弱」。Young (1998)亦指出沈迷於 網路可能會造成夫妻失和,工作表現下降,甚至 引發憂鬱症。此外網路成癮也可能造成和家人的 溝通減少、社交圈縮小、學習成績下降(Anderson, 2001)。因此,網路成癮相常值得我們加以正視。 現今因網路迅速的普及,使得上網的地點相 當多樣化。據交通部統計處(2003)資料顯示,在國 人上網地點中,以在家上網者為最多,佔 86.2%, 選擇在網咖上網者亦佔了 18.9%,與 2001 年之調 查結果相較,增加了 6%。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 之研究指出,台灣有近 40 萬名青少年每週至少固 定上網咖 1 次,其中近 13 萬人每週至少去 3 次。 然而,一般社會大眾也因網路咖啡店的快速成 長,加上報章媒體對於網路的報導多是負面新 聞,致使多數大眾普遍認為網咖是不良之場所。 而這也是本研究另一項研究動機,欲以客觀的立 足點探求事實之真相。綜合上述,本研究主要目

(2)

的係了解青少年個人特性、網路使用地點與網路 成癮現象之關聯性,並提出相關建議供各方參考。 2.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2.1 個人特性個人特性個人特性個人特性 本研究所探討之青少年個人特性共有五個衡 量構面:「自尊」、「情緒商數」、「人際關係」、「自 我認知」、「家庭適應」。自尊為一種長期穩定的個 人特質(Rosenberg, 1979),當外在威脅個體降低自 我評價時,自尊具有維持與提升自我評價之功能

(Brown and Dutton, 1995)。現今青少年的學習成長

過程,已由從父母學習面對社會的衝擊,逐漸轉 變為透過電腦來學習之成長過程(陳俊欽,1999)。 而真實生活中不善溝通,沒有自信來表達自己的 想法及態度的人,可透過網路的匿名特性,來表 達自己的感覺(趙宏達,1998)。 情緒商數為情緒智力測驗之得分,而情緒智 力至少包含自我情緒智力與人際情緒智力兩項內 涵(王春展,1999),其為保持自我控制、熱誠與堅 持且能自我激勵的能力(Goleman, 1995)。由於網路 具有匿名、便利等特性,因此成為孤寂者的麻醉 劑與可盡情地宣洩情緒的管道(李萬來,1999)。當 人們壓抑的情緒越多,或是平時情緒無處發洩而 有情緒上之困擾時,會轉而對網路產生依賴,藉 以宣洩壓抑已久的情緒。 人 際 關 係 是 指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交 互 作 用

(Zahn-Waxler, Iannotti and Chapman, 1982)。在同儕

影響下,青少年的看法常與家人的看法相左,且 此時青少年正值青春期及叛逆時期,易與家人發 生磨擦,在無法獲得家人的支持和認同時,就會 轉向同儕間尋求支持。因此,相對的也較需要同 儕間的認同及人際關係與地位之建立。故網路建 立了一個「線上社會」,使用者經由網路系統,可 以從人際關係的品質與強度中獲得滿足。 自我認知是青少年在自我追尋階段中,經過 肯定、否定、探索、尋求的歷程後,終於有所肯 定、認同與成就。青少年時期原本即是一個進入 成人世界的過渡時期,此時青少年的煩惱接踵而 至。據向陽基金會調查(2003)指出,在青少年生活 痛苦指數中,對未來期望痛若指數高居榜首,這 意謂著青少年對未來是充滿了困擾、無助的。而 這些現實生活中的困擾、徬徨在網路的逃避現 實、匿名功能下,將能獲得舒發。 隨著時代變遷,個人與家庭的關係有了不同 的改變。青少年在面對這些特殊狀況時,可能選 擇以「逃避」來因應,逃避是為了防止或減少精 神上的壓力,如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無法與父 母有效溝通時,青少年就會傾向透過網路與他人 進行情感的交流。Suler(2001)亦認為,網路世界的 環境足以使青少年滿足他們的需求,尤其是當他 們的父母對網路一無所知時。施香如(1999)在對中 學生父母對其子女使用網路研究中,亦發現父母 對於使用電腦網路過度之子女所觀察到之問題有 不喜歡花時間與家人互動,甚而產生家庭衝突等。 2.2 網路成癮網路成癮網路成癮網路成癮 Goldberg 於 1996 年提出網際網路成癮失序來 描 繪 網 路 成 癮 症 候 群 (Goldberg, 1996) 。 Shotten(1991)則明確指出電腦工程師日以繼夜使 用電腦及電腦玩家沈迷電玩會導致電腦成癮。 Young(1996)指出,使用網際網路可以像酗酒、吸 毒與賭博一樣讓人沈溺其中,但這種行為上的衝 動性失控並沒有任何麻醉劑的使用,故和病態性 賭博最為接近。陳淑惠(1998)則主張網路成癮應包 含下列四個向度:網路戒斷現象、忍受度、強迫 性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相關問題。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3.1 研究假說研究假說研究假說研究假說 經由上述文獻探討,本研究認為網路使用地 點、個人特性與網路成癮間應存在某種關係,故 本研究嘗試以探索角度提出以下待驗證之假說: H1.青少年網路使用地點的不同其個人特性會有顯 著差異;H2.青少年網路使用地點的不同其網路成 癮現象會有顯著差異;H3.青少年之個人特性與其 網路成癮現象具顯著相關性。 3.2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與抽樣方法與抽樣方法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之樣本為高雄市各公私立在學之國、 高中(職)生。本研究採取多階段群叢抽樣,共發放 48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 393 份。

(3)

3.3 問卷設計問卷設計問卷設計問卷設計 本研究以問卷為主要研究工具,在問卷初稿 發展上,問卷題項參考相關文獻所發展而來。初 稿完成後並進行試測,務使在進行正式調查時, 能讓填答者皆能清楚題意。問卷內容共分五部 份:(1)人口基本資料(2)網路使用地點(3)個人特性 量表,參考自朱美慧(2000)編製之個人特性量表, 並加以進行修改,衡量尺度採 Likert 四點尺度,其 中反向題於編碼時採反向計分。(4)網路成癮量 表,採用陳淑惠(1999)所編製之中文網路成癮量 表,題項共計 24 題,衡量尺度採 Likert 四點尺度。 4. 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4.1 研究研究研究研究樣本樣本樣本樣本基本資料基本資料基本資料基本資料分析分析分析分析與網路使用地點分析與網路使用地點分析與網路使用地點分析與網路使用地點分析 關於本研究樣本之基本特性分佈情況與網路 使用地點描述如下:男性佔 39.2%,女性佔 60.8%。 每月零用錢以 350 元以下佔多數,達 60.8%。接觸 網路時間以三年以上為多數,佔 45.8%。上網最常 做的事以收發 e-mail 最多,佔 44.8%;玩線上遊戲 次之,佔 21.1%。網路使用地點以家裡(自己房外) 最多,佔 48.1%;家裡(自己房內)次之,佔 34.4%; 網咖位居第三位,佔 10.7%。 4.2 效度與信度分析效度與信度分析效度與信度分析效度與信度分析 本研究之個人特性量表與網路成癮量表係利 用因素分析進行建構效度之檢測,並以主成分分 析法做為因素萃取之方法;以最大變異法進行因 素矩陣之旋轉,並依據特徵值大於1及因素負荷量 大於0.5者作為因素選取之判斷依據。因素分析結 果顯示,所萃取出之相關因素構面與本研究原先 建立之主要構面大致相符,顯示本研究之問卷量 表具有一定之建構效度。在信度檢測方面,採 Cronbach’s α進行檢測。在個人特性量表方面,除 情緒商數數值略低外(α=0.692),其餘均達0.7以 上;在網路成癮量表方面,Cronbach’s α均達0.8以 上,顯示本研究之量表信度尚在可接受之範圍內。 4.3 網網網網路使用路使用路使用路使用地點地點與地點地點與與與個人特性之個人特性之個人特性之個人特性之差異分析差異分析差異分析差異分析 本部分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 H1,分析結 果如下:選擇家裡(房內)上網比選擇網咖的青少 年,其自尊會比較高;選擇家裡(房內)及學校上網 比選擇網咖的青少年,家庭適應較高。由此可知, 選擇在家裡(房內)上網的青少年不論是在自尊或 是家庭適應上均比在網咖或學校上網之青少年還 要高,此結果頗符合直覺的觀點。而選擇在網咖 上網之青少年可能因正值叛逆時期或感受不到家 庭溫暖,使得其若有心事亦不願與家人分享,而 寧願與虛擬世界中的同儕分享。 4.4 網網網網路使用路使用路使用路使用地點與網路成癮之地點與網路成癮之地點與網路成癮之地點與網路成癮之差異分析差異分析差異分析差異分析 本部分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H2,分析結 果如下:選擇網咖、家裡(房內)、家裡(房外)上網 比選擇學校上網的青少年越容易有網路成癮的現 象出現。而進一步探討各種成癮型態可發現,選 擇網咖及家裡(房內)上網比選擇學校上網的青少 年較易有強迫性上網行為與時間管理問題的成癮 問題出現;選擇網咖、家裡(房內)、家裡(房外)上 網比選擇學校上網的青少年越易有戒斷行為及退 癮反應與網路成癮耐受性的成癮現象出現。本研 究認為,上述結果之成因可能是由於學校使用網 路較有限制,如受老師監督、上網速度較慢、缺 少遊戲軟體、使用網路自由度不高等,而使得在 學校使用網路之青少年較不易產生成癮現象。反 之,在網咖或家裡使用網路則較自由,侷限較少, 故在家長失於監督之情況下,青少年學子極易沈 迷於網路世界。 4.5 個人特性對網路成癮之關係個人特性對網路成癮之關係個人特性對網路成癮之關係個人特性對網路成癮之關係 此部分以皮爾森相關分析對H3進行檢驗,分 析結果顯示:自尊越低之青少年越會有網路成癮 之現象,且其最有可能產生強迫性上網行為、網 路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 的成癮現象。情緒商數與網路成癮總分、強迫性 上網行為、時間管理問題呈顯著之負向關係。人 際關係與人際及健康問題呈顯著之負向關係。進 一步探討人際關係之各構面與網路成癮現象之關 係發現,社會能力與戒斷行為及退癮反應、網路 成癮耐受性呈顯著正向關係。而在重視社交方 面,重視社交與人際及健康問題呈顯著負向關 係。在兩性關係方面,兩性關係與人際及健康問 題呈顯著之負向關係。自我認知與強迫性上網行 為、時間管理問題呈顯著之負向關係。家庭適應

(4)

與網路成癮總分、強迫性上網行為、戒斷行為及 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 際及健康問題均呈顯著負向關係。 綜合上述分析,可發現個人特性中僅有社會 能力與網路成癮現象之戒斷及退癮反應、網路成 癮耐受性呈正向關係。本研究推測可能是因青少 年喜愛透過網路結交朋友,拓展個人生活圈有 關,且社會能力好之青少年理應較易受同儕影 響,故若與同儕一同進行某種活動,則其群聚之 效果將使之更無法自拔,也就更易造成癮。再者, 自先前實證結果可發現,青少年最常進行之網路 活動為收發e-mail及玩線上遊戲,此二種活動均牽 涉到大量之溝通、社會活動;若論及使用時間, 相對於e-mail,線上遊戲必然會花費較多之上網時 間,且線上遊戲多是具有劇情及段落發展,故更 易造成青少年對網路的嚴重依賴性,其戒斷及退 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之成癮現象亦隨之增 加。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為了延續校園之生活, 青少年回至家中則可能利用即時通訊軟體、e-mail 或線上遊戲等,接續在現實環境中的友誼關係及 快樂氣氛。 5.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5.1 研究結論研究結論研究結論研究結論 經由實證研究亦發現這三者間確實存在著某 些關係,茲將重要之結論歸納如下: (1)在自尊方面,選擇家裡(房內)上網比選擇網咖的 青少年,其自尊會比較高;在家庭適應方面,選 擇家裡(房內)以及學校上網比選擇網咖的青少 年,家庭適應較高。 (2)選擇網咖及家裡(房內/房外)上網比選擇學校上 網的青少年更易產生網路成癮;而最可能產生之 成癮問題包含強迫性上網行為、時間管理問題、 戒斷行為及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 (3)自尊與網路成癮總分、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 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呈 現顯著負向關係。 (4)情緒商數與網路成癮總分、強迫性上網行為、 時間管理問題呈顯著之負向關係。 (5)人際關係與人際及健康問題呈顯著之負向關 係;社會能力與戒斷行為及退癮反應、網路成癮 耐受性呈顯著正向關係;重視社交與人際及健康 問題呈顯著負向關係;兩性關係與人際及健康問 題呈顯著之負向關係。 (6)自我認知與強迫性上網行為、時間管理問題呈 顯著之負向關係。 (7)家庭適應與網路成癮總分、強迫性上網行為、 戒斷行為及退癮反應、網路成癮耐受性、時間管 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題均呈顯著負向關係。 5.2 研究建議研究建議研究建議研究建議 (1)加強宣導網路成癮之嚴重性:以大眾傳播媒體 提醒在學青少年及家長,過度使用網路極易造成 網路成癮,其青少年及家長重視此問題之嚴重性。 (2)減少青少年於網咖逗留之時間:網咖係最易造 成網路成癮的地點,若可讓警局、業者及有關單 位確實執行晚上十點後禁止青少年逗留網咖,校 方和家長也能適時協助,降低青少年於網咖逗留 之時間,對改善網路成癮之現象應有正向之幫助。 (3)減少對網路虛擬空間的依賴:青少年個人特性 中只有社會能力與網路成癮呈正相關,但畢竟網 路是個虛擬的社會,在此社會中得到的社會能力 不見得能對現實生活產生幫助,故建議學校應鼓 勵青少年多參與學校社團及其他休閒活動,讓虛 擬世界中的社會能力回歸到現實生活。 (4)關心孩子的網路使用情形並適時參與網路活 動:青少年上網地點大多在家中,若父母親在工 作之餘能和孩子參與網路活動,應能避免青少年 不當使用網路資源,進而造成傷害。且研究結果 亦顯示,自尊與家庭適應能力是造成網路成癮最 重要的因素,而國、高中時期之青少年正值叛逆 期,父母若能使之感受得到家庭的關懷及自我的 重要性,藉以提高青少年之自尊,進而避免從網 路的虛擬世界尋求認同,以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6. 研究限制研究限制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個人特性量表係採用朱美慧(2000) 所編製之量表,預試後發現效果不佳,在修改量 表後才能較符合青少年特性。爰此,可推測在往 後類似研究中,若採用相同量表,可能會產生相 同問題,故往後若能研擬出一套更一般化之量

(5)

表,對將來學術研究可省下更多寶貴資源。此外, 本研究將個人特性量表其計分方法由五點尺度改 為四點尺度,主要是針對青少年其身心發展及判 斷力未臻健全,可能導致其選填中間態度之反應 過多,因此為了得到更顯著的結果,乃將計分方 法由五點尺度改為四點尺度。如此一來,可能會 致使受測者無法完全表達內心態度,而造成誤差。 7.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王春展 (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向陽公益基金會 (2001),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 驗 調 查 報 告 , 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3.向陽公益基金會 (2003),2003 年青少年生活痛 苦 指 數 調 查 , 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4.朱美慧 (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 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李萬來 (1999),網路成癮的隱憂,新聞鏡周刊。 6.施香如 (1999),中學生父母對子女電腦網路使 用之態度與行為調查,科技整合下的專業諮商工 作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 7. 陳淑惠 (1998),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第 29 卷第 6 期,頁 477-481。 8. 陳淑惠 (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 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 之初探(1/2),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9. 陳淑惠 (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 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 之初探(2/2),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10. 游森期 (2002),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成因探討, 學生輔導,第 83 期,頁 109-118。 11. 趙宏達 (1998),BBS 使用者在現實社會與虛 擬社會的行為研究-以元智風之塔 BBS 為例, http://weber.infosoc.yzu.dedu.tw/honda/s86670417 1.201940.html。 12. 劉坤堂 (2001),網路咖啡業管理立法探討,立 法院院聞,第二十九卷.第九期。 13. 魏心怡、黃毅志 (2000),社會階層、網際網路 與心理幸福,2000 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

14. Anderson, K. J. (2001),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0(1), 21-26.

15. Brown, J. D. & Dutton, K. A. (1995), “The Thrill of Victory, the Complexity of Defeat: Self-Esteem and People’s Emotional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712-722.

16.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 ction_criteria.html.

17. Goleman, D. (1995), Emotion Intelligence, NY: Bantam Books.

18. Griffiths, M.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III. Some Comments on “Addici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by Young,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1), 81-82.

19.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Y: Basic Books.

20. Shotten, M. A. (1991),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mputer Addiction,”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 219-230.

21. Suler, J. (2001), The Good, the Bad, and Ugly: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http://p24601.rider.edu/sites/suler/psycyber/adoles. html.

22.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3), 237-244.

23. Young, K. S.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1), 25-28.

24. Zahn-Waxler, C., Iannotti, R. & Chapman, M. (1982), Peers and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K. H. Rubin and H. S. Ross(ed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kill in childhood. NY: Springer-Varla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hih-Cheng Horng , Feng-Yi Yang, “Embedding particle swarm in ordinal optimization to solve stochastic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樣本重抽法 (resampling method) 則是一個與實際抽樣分配或是 大樣本漸近分配完全迥異的做法 , 其統計推論的基礎 , 來自 「原有樣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二、 本計畫已將部分研究結果整理,發表於國際研討會(Chan, Y.-H., Lin, S.-P., (2010/7), A new model for service improvement design,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