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學生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潛在類別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學生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潛在類別分析"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03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六十四卷第三期 2019 年,64(3),203-235 doi:10.6209/JORIES.201909_64(3).0008

中學生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潛在類別分析

趙子揚

宋曜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暨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暨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摘要

本研究欲將個人特性納入既有的中學生考試壓力架構之中,並檢驗中學生之考試壓力與 其個人特性之關係,驗證高考試壓力且中成就的學生,其個人特性上有特定的組型,包含較 高的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外控性,以及較低的外向性。本研究採分層隨機抽樣,共 召募了 1,858 名臺灣九年級學生完成問卷填答。在問卷上,本研究採用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 以測量學生考試壓力的程度,同時以自編之 26 題二元計分的個人特性問卷,作為個人特性的 測量;在學業成就方面,本研究以學生在 2014 年之國中教育會考分數作為指標;在資料分析 方面,本研究以潛在類別分析,以學生考試壓力、學業成就及個人特性之作答資料,將學生 進行分類。結果發現,以本研究所蒐集之資料而言,將學生分為四類最為適當,並將這四類 學生分別命名為高壓中成就組(22%)、中壓高成就組(26%)、低壓中成就組(32%)及低壓 低成就組(20%)。相較於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中成就組的學生,高壓中成就組的學生有較高 的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外控性,以及較低的外向性,此結果與先前理論相符。同時, 研究結果也發現,低壓低成就組的學生亦有較高的低自尊,以及程度中等的不確定性及外控 性。研究結果顯示,中學生的考試壓力與其個人特性有關聯性,除了驗證先前理論可能影響 壓力的神經性、外向性、自尊及外控性等個人特性之外,也說明學生的不確定性可能是影響 考試壓力的其中一項個人特性。本研究將就中學生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的關係進行討論,並 提出教育實務上的建議。 關鍵詞: 五大人格、不確定性、考試壓力、個人特性、潛在類別分析 通訊作者:趙子揚,E-mail: ziyang.ccu@gmail.com 收稿日期:2018/03/08;修正日期:2018/08/07;接受日期:2018/08/08。

(2)

204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壹、緒論

中學生因考試而產生考試壓力,目前在世界各國均是一項重要的教育議題。舉例而言, 韓國學生為了準備入學考試,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念書上,並壓縮其他休閒時間。對於這樣過 度準備的現象,研究者曾以「考試地獄」(examination hell)稱之(Lee, 2003; Lee & Larson, 2000)。近年來,英國及美國在愈來愈重視標準化測驗結果的情況之下,可能使兒童與青少年 產生過大的考試壓力,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甚至有國小教師以「考試工廠」(exam factory) 來稱呼這樣的現象(Hutchings, 2015)。在臺灣,多數教育改革的目標,也均與降低學生的考 試壓力有關,如教育部於 2009 年推動的「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其中第一 項目標就是要藉由擴大免試入學的管道,舒緩學生升學考試的壓力(宋曜廷、周業太、吳佩 璵、林秀珊、曾芬蘭,2010;教育部,2009)。同時,國中教育會考的施行(曾芬蘭、游羽萱、 蔡逸凡、陳柏熹,2019)及課室評量的推行(曾芬蘭、鍾長宏、陳世玉、張銘秋,2018),其 主要目的亦為減輕學生的壓力。此外,依據教育部 2013 年所公告之《高等中學教育法》,預 計至 2019 年,各校在免試入學方案之招生名額,將要達到其核定招生名額之 85%以上。換句 話說,在入學政策的趨勢下,是要讓更多的學生在升學的過程中,不需要考量到大型考試的 分數,以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因此,無論國外或國內,對於青少年考試壓力的重視是不言 而喻的。 關於臺灣學生的考試壓力,Sung、Chao 與 Tseng(2016)以實徵資料指出,學業成就中 等的九年級學生,與學業成就最高及最低的學生相比,有最大的考試壓力,推論其原因,可 能是中成就的學生面臨升學上較大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掙扎在公立及私立學校之間,而產生 較大的考試壓力。一般而言,與私立學校相比,社會大眾多偏好公立學校(王雅玄、陳靜盈, 2012)。因此,若要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根本的辦法就是減少對學校之間優劣排序的社會氛 圍。然而,要改善這樣的社會氛圍,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政策推動或教育宣導,而第一線的輔 導工作者較難改變社會氛圍,也較難改變因為考試文化之下,社會氛圍所造成的考試壓力, 如父母及師長對於學生升學的期待,期望學生進入好學校以提升社會地位等(Bae & Lee, 1988; Dodds & Lin, 1992)。因此,若期望在短期內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可能需要從其他方面 著手,如找出考試壓力高的學生,請其接受考試壓力的團體輔導(趙子揚、宋曜廷、郭蕙寧、 張瑩瑩,2018)。現有的壓力理論已指出,壓力是在特定情境(specific situation)與個人特性 (personal characteristic)之間的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反應(Folkman, 1984; Grant, Behling, Gipson, & Ford, 2005; Lazarus & Folkman, 1984),因此,會影響學生考試壓力程度之因素,除 了特定情境(如社會氛圍)之外,尚可能有個人特性的因素。第一線的輔導人員若是能夠針 對學生的個人特性進行輔導工作,改變學生對於壓力源的自我評估,亦可能也有助於降低其

(3)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05 考試壓力。因此,若期望由個人特性的輔導進而促使學生降低考試壓力,首先需瞭解個人特 性與考試壓力之關係。先前的研究已提供一些證據,說明與壓力反應可能有關的個人特性, 包含不確定性(uncertainty)、神經性(neuroticism)、低自尊(low self-esteem)、外控性(locus of control),以及較低的外向性(extroversion),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這些個人特性是否也與 中學生的考試壓力有關。本研究利用潛在類別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取向,試圖將 學生依其考試壓力、學業成就及個人特性進行分類。LCA 為一種個人中心分析方法 (person-centered method of analysis)(Martel, Goth-Owens, Martinez-Torteya, & Nigg, 2010), 適合瞭解不同的潛在類別群體有何種屬性,也就是關注於個別差異。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使 用 LCA,檢視是否能分類出 Sung、Chao 等(2016)所發現的高考試壓力且中成就的學生,且 個人特性包含較高的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外控性,以及較低的外向性。

貳、文獻探討

一、考試壓力與社會氛圍

在臺灣,學生的考試壓力是否因為教育或考試制度的改變而降低,是教育界長期以來的 爭議之一。舉例而言,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的調查報告指出,當年度超過六成的國中學 生與家長反應考試壓力沒有降低;曾芬蘭等(2015)則是指出,整體而言,當年度國中學生 的考試壓力較前一年下降。學生的考試壓力似乎是教育界所關心的重點,然而,目前以實徵 資料顯示學生考試壓力情況的研究甚少。近期,Sung、Chao 等(2016)指出,學業成就位於 中段的國中學生,比起學業成就最高或最低的學生有更大的考試壓力。探究其原因,可能是 中成就的學生面臨升學上較大的不確定性,如公私立學校間的選擇,因此考試壓力較高。公 私立學校間的選擇,為何會增加學生的不確定性?宋曜廷、邱佳民、劉欣宜、曾芬蘭與陳柏 熹(2009)曾提出成就排比模型,說明社會大眾會將升學率佳的學校視為好學校,而好學校 將吸引到更優秀的學生,以維持其未來的升學率。長期下來,學校成就排比的結果,也造成 社會大眾對於學校有高低的評價,且一般而言公立學校之升學率較佳,因此,與私立學校相 比,社會大眾多偏好公立學校。這個現象也造成在公私立學校間掙扎的中成就學生,可能會 因為升學的不確定性,而產生較高的考試壓力。學校成就排比的結果,除了使社會大眾偏好 公立學校之外,也造成在同一種類型的學校之間亦有固定的評價排序,例如,就算均為公立 高中,依然會有評價之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幾年來臺灣所謂「高分低就」的爭議。高 分低就是指學生在大型考試之中得到的分數,高於想要進入之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但學生 最後卻進入了最低錄取分數次高的學校。舉例而言,甲生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分數比乙生高, 然而,最後乙生進入錄取分數較高的「好學校」,而甲生則進入錄取分數低一些的「次好學校」 就讀。高分低就的情況會造成家長及學生的不滿、引發反彈,甚至可迫使主管機關改變其作

(4)

206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法。例如,臺北市政府(2011)曾經宣布,以改分發的方式學生來補償高分低就的情況。高分 低就的爭議,恰好能說明社會大眾對於學校評價的排序一時之間難以改變,縱使教育主管機 關將入學制度鬆綁,或是將考試取向改變,也難以打破社會已形成的學校成就排比。換句話 說,整體社會氛圍仍傾向如果得到特定的考試分數,就應該進入特定的學校就讀。 以大型考試分數決定入學結果的社會氛圍,同時亦造成了增強考試壓力的集體行為,例 如參加補習者眾多,且風氣不易改變(林忠正、黃璀娟,2009;Bray, 2007; Johnson & Johnson, 1996; Kim & Lee, 2010),而學校也一再地舉行模擬考試來增進學生的考試技巧(Lee & Larson, 2000),這類的集體行為也增長了強調考試的社會期待,形成一種循環(宋曜廷等,2013)。 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若要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方法便是扭轉現有的社會氛圍,弱化社會 大眾單以大型測驗分數來排序學生與學校的評價。然而,若要改善這樣的社會氛圍,可能尚 仰賴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教育工作者之宣導,而其所需要的時間可能至少以 5 年或 10 年為 單位(曾芬蘭等,2015)。因此,當前除了改善考試的社會氛圍,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能改善學 生考試壓力的情況,亦是研究者應探討之問題。

二、中學生考試壓力架構之擴增

從壓力理論來看,壓力是在特定情境與個人特性之間的交互作用之後所產生的反應 (Folkman, 1984; Grant et al., 2005; Lazarus & Folkman, 1984),而中學生考試壓力反應的產 生,亦可視為是特定情境與個人特性之間交互作用的後果(Sung & Chao, 2015; Zeidner, 1998)。宋曜廷等(2013)提出了中學生考試壓力架構(examination stress framework, ESF), 說明在考試壓力反應之前,尚有考試壓力源及自我評估兩個部分,考試壓力源亦是前述所謂 的特定情境,包含情境性壓力源及社會性壓力源,其中情境性壓力源是指一般的考試情境, 也就是在學校發生的考試事件,如日常的小考及期中或期末考的階段(Stöber, 2004);社會性 壓力源指整個考試文化之下的社會氛圍,屬於長期的考試壓力源,如整個社會都期望學生能 夠考到好學校(Bae & Lee, 1988; Dodds & Lin, 1992)。在自我評估的部分,則是個人評估能否 因應這樣的壓力源(宋曜廷等,2013)。在 ESF 中,最後產生考試壓力反應,包含「生理焦慮 反應」(physiological anxiety responses)、「認知與行為反應」(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及「社會期待與社會比較知覺」(perceptions of social expectations and social comparisons)三種 反應。在現有的 ESF 中,並無強調個人特性的部分,然而,目前已有學者指出,個人特性的 差異將影響個人對壓力源的知覺及自身能否因應壓力的信念(Sarafino, 2001; Taylor, 1999)。同 時,目前已累積許多研究,說明個人特性與壓力程度有所關聯,如壓力感受與五大人格(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中的外向性是顯著的負相關,而與神經性是顯著的正相關(Ebstrup, Eplov, Pisinger, & Jørgensen, 2011)。在考試壓力方面,Zeidner(1998)在回顧中也提及幾項與學生考 試壓力有關的個人特性,其中包含特質焦慮(trait anxiety)、生氣(anger)、憂鬱傾向(depression)

(5)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07 等,而這些特性也可與五大人格的神經性相呼應。換句話說,若學生情緒愈不穩定(如遇到 任何事情容易緊張),或是愈容易感到生氣或難過,則愈會有較大的考試壓力反應。因此,綜 合既有的壓力及考試壓力理論,本研究進一步認為,在宋曜廷等(2013)所提的中學生 ESF 之中,應再增加個人特性的部分,代表考試壓力源與個人特性之交互作用影響了自我評估, 進而產生考試壓力反應(如圖 1 所示)。在新的中學生 ESF 架構下,除了要瞭解考試壓力源的 影響外,若能掌握個人特性與考試壓力的關係,如不確定性、外向性及神經性,也可能改變 學生對於考試壓力源的自我評估,進而減低其考試壓力。若個人之個人特性及對於壓力源的 評估方式有所改變,長期而言,也將有助於其因應不同情境之下的壓力(DeLongis & Holtzman, 2005),對於第一線的輔導工作者而言,也可能將有所幫助。由於第一線的輔導工作者較難直 接改變考試文化下的社會氛圍,因此,本研究認為,從個人特性的角度切入不失為另一種可 行之道。在擴充中學生 ESF 後,吾人也應先瞭解有無特定的個人特性可能與中學生的考試壓 力有關。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先前研究已指出與壓力感受有關的個人特性,並試圖檢驗高考 試壓力的學生是否也有特定的個人特性組型。 圖1. 擴增中學生ESF。修改自「『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之編製及其信度與效度之分析」,宋 曜廷、趙子揚、王雅鈴、黃瓅瑩、陳佳蓉、曾芬蘭,2013,測驗學刊,60(2),p. 295。 與

(6)

208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三、個人特性與壓力之關係

不同的個人特性是否會影響壓力程度,以目前為止所累積的研究結果來看,答案是肯定 的。學者指出,個人特性的差異將影響個人對壓力源的知覺及自身能否因應壓力的信念,進 而影響遭遇壓力情境時的行為(Sarafino, 2001; Taylor, 1999)。先前已有許多研究說明個人特性 與壓力有所關聯,包含五大人格中的神經性及外向性、外控傾向及低自尊(low self-esteem)。 然而,尚未有研究明確指出中學生的個人特性與其考試壓力的程度有關。因此,藉由中學生 ESF之擴增(如圖 1 所示),並驗證中學生之個人特性與考試壓力的關係仍屬重要,故本研究 先回顧幾項可能與考試壓力較有關係的個人特性,分別是不確定性、神經性、外向性、外控 性及低自尊。

(一)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一詞,其意義如同字面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同時有許多的意思。 環境的不確定性是指外在刺激的屬性,如環境中的模糊性(ambiguous),而這樣的刺激通常具 有不可預測的(unpredictable)、複雜的(complex)及難以解釋的(insoluble)等特性。舉例 而言, Mathot、Wright、Kempenaers 與 Dingemanse(2012)從演化的觀點說明動物在面對不 確定的環境時,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如有些動物會貯存食物以因應未來可能的食物短缺, 這裡的「不確定性」指的是環境的不可預測。Krohne(1993)說明,不確定性是一種個人對 模糊情境所激發的情感狀態。Dugas、Gagnon、Ladouceur 與 Freeston(1998)則說明,不確定 性是指個人對於模糊情境所產生的認知、情感及行為反應。Dugas、Gosselin 與 Ladouceur (2001)進一步指出,不確定性可視為一種個人傾向,個人會因為不確定的事情而帶來壓力 及不愉快,也排斥無法掌握的事件,同時,擔憂(worry)即是一種對環境不確定性的無法容 忍(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Berenbaum、Bredemeier 與 Thompson(2008)更進一步驗證不 確定性與擔憂之間的正相關,他們發現不確定性容忍量表(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 IUS)與賓州擔憂問卷(Penn State Worry Questionnaire, PSWQ)(Meyer, Miller, Metzger, & Borkovec, 1990)之分數有中高程度的相關,其相關係數達 .70。然而,這裡的「不確定性」 單指個人對環境模糊所產生的負向情緒。在 Hirsh、Mar 與 Peterson(2012)所提出之不確定 性隨機變化模式(entropy model of uncertainty, EMU)當中,若個人面對更多的可能性選擇, 則愈可能產生壓力。因此,根據 EMU,這裡的「不確定性」則單純指個人知覺到不確定的程 度。舉例而言,學業成就中等的學生,在面對更多的可能性選擇時,可能造成其考試壓力較 學業成就較佳或較差的學生來得大(Sung, Chao et al., 2016)。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根據 Hirsh 等(2012)之 EMU,定義不確定性為個人知覺到不確定的程度,而此不確定的程度來自於個 人本身。例如,學生對下決定這件事有所困難,且無法果斷地做出決定,或是不瞭解自己的 性向或興趣,導致他們在面對升學階段時知覺到較多的可能性,造成較高的不確定性,而這

(7)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09 樣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相對應的考試壓力。因此,本研究假設:「若中學生有較大的考試壓 力,較可能同時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二)五大人格之神經性及外向性

人格特質中,經由因素分析所驗證的五大人格為人格理論之大宗,而五大人格特質分別 為開放性(openness)、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親和性(agreeableness)及神經 性,其中神經性的正面表述稱為情緒穩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先前若提及人格特質與壓力 的研究時,多數研究在檢驗五大人格與壓力的關係,而從早先到晚進的研究,其結果展現了 些許不一致之現象,如 Naditch 與 Morrissey(1976)發現外向性與焦慮有負相關;Padilla、 Alvarez與 Lindholm(1986)的研究則指出,外向性對於壓力無預測性;Byrne、Byrne 與 Reinhart (1995)指出,青少年的各種壓力感受均與其神經性有顯著正相關。Newbury-Birch 與 Kamali (2001)調查了 109 名住院醫師(pre-registration house officer),其結果指出,神經性與壓力 有正相關,且在男性之中,外向性與壓力無相關;而在女性之中,外向性與壓力有顯著的負 相關。Grant 與 Langan-Fox(2007)的研究則指出,在工作情境下,神經性會透過壓力的心理 狀態,影響身體健康及工作滿意度,而外向性對身體健康及工作滿意度有正向的效果,親和 性及開放性則與壓力的心理狀態無關。Ebstrup 等(2011)的研究以超過 3,000 名丹麥人為對 象,分析五大人格與壓力感受的關係,其研究發現,壓力感受與外向性、嚴謹性及親和性有 顯著的負相關,與神經性則有顯著的正相關,而與開放性無顯著相關。Hasel、Besharat、 Abdolhoseini、Nasab 與 Niknam(2013)以 60 名伊朗人為對象,發現神經性與壓力感受有顯 著正相關,其他則無顯著相關。Pocnet等(2015)以 618 名瑞士人及其他來自歐洲的外來工作 者為對象,發現工作壓力與神經性及嚴謹性為正相關,而與外向性為負相關。綜上所述,目 前在五大人格的研究中,壓力反應與神經性之正相關為明確且穩定的結果,其次則是與外向 性的負相關結果。換句話說,若是個人的神經性較高,則其在任何方面的壓力也可能較高; 若個人的外向性較低,其壓力亦可能較高。因此,本研究假設:「若中學生有較高的考試壓 力,可能也同時具有較高的神經性及較低的外向性」。

(三)外控性傾向

外控性係指個人對於事物的一般看法,傾向認為事情的後果是由外界控制的,例如,事 情是由老天決定的,或是由機率造成的,而無法由個人去做改變的;內控性則是指個人對事 物的一般看法,傾向視為是自身可以去控制及改變的,如「人定勝天」或「愛拼才會贏」等 想法。個人特質中的外控性傾向,可能與壓力感受有關(Padilla et al., 1986)。Anderson(1977) 指出,內控性的人較少感受到壓力,且使用較多「以事為主」(task-centered)的因應方式。關 於外控性傾向與壓力的關係,少數研究也有不一致的情況,如 Padilla 等(1986)的研究指出, 外控性對壓力無預測力。然而,晚近的研究均顯示,外控性與壓力的確有正向的相關。

(8)

210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Zhang、Liu、Jiang、Wu 與 Tian(2014)探討了中國四川地震之後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與外控性的關係,其發現內控性與 PTSD 呈負相關,而 較認為事情後果是由有能力的他人或是被機會所掌握者,則與 PTSD 呈正相關。Cascio 等 (2014)的研究也發現,外控性和身體疾病與心理壓力呈正相關,而與自我效能呈負相關。 Cheng、Cheung、Chio 與 Chan(2013)的後設分析指出,外控性與憂鬱及焦慮也有中度程度 的相關。綜上所述,顯示個人特性之中的外控性傾向,可能伴隨著較高的壓力感受。因此, 對於中學生的考試壓力而言,本研究假設:「若中學生有較大的考試壓力,可能同時具有較高 的外控性傾向」。

(四)低自尊

自尊為個人對於自身評價的高低,低自尊是指個人對自己評價較為負向(Rosenberg, 1965)。Padilla 等(1986)研究指出,低自尊可預測個人之壓力。Dumont 與 Provost(1999) 的研究也指出,對於青少年來說,自尊與其日常困擾的數量及強度呈一顯著負相關,同時, 自尊也與憂鬱程度為顯著負相關。換句話說,自尊愈高的青少年,其煩惱較少,也顯現較少 的憂鬱傾向。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其他變項來說,自尊是較重要的區分變項,可用來區分適 應良好或弱勢的學生(Dumont & Provost, 1999)。這樣的結果也在不同樣本之中被重複驗證, 如 Buddington(2002)指出牙買加移民的學生,其自尊與壓力感受及憂鬱程度,均呈現顯著的 負相關;Romero-Maroto、Santos-Puerta、González Olmo 與 Peñacoba-Puente(2015)的研究也

顯示了自尊與焦慮感受有顯著的負相關,並與特定的心理衝擊(psychological impact)有關。 根據先前研究可知,低自尊的確與壓力感受有所關聯,同時,低自尊與壓力感受的相關可能 產生於不同族群、不同年齡層及不同壓力感受。因此,本研究假設:「若中學生有較高的考試 壓力,亦可能同時具有低自尊的傾向,亦即對自己的評價較低」。

四、潛在類別分析的應用

與集群分析類似,LCA 是將個人的作答反應型態進行分類,並假設有著同樣作答型態的 群體有著相似的特質(邱皓政,2008;葉光輝、劉長萱,1995),而當研究者所關心的是有 相似特質的群體,也是屬於類別的潛在變項時,便可使用此種分析。因此,LCA 為一種個人 中心分析方法(Martel et al., 2010)。相較於變項中心取向(variable-centered approach),個 人中心分析方法將焦點置於個別差異,試圖瞭解不同潛在類別的群體與研究者所感興趣的特 質分布有何不同。LCA 在心理學及心理測驗領域中有愈來愈成熟的趨勢,而此分析有助於找 出不同類別的群體,並減低單看觀察分數可能產生的誤差,而 LCA 目前已於醫療及教育研究 中被廣泛使用。舉例而言,Lanza 與 Rhoades(2013)利用 LCA,將青少年的健康調查結果分 為五種風險類型:低風險、同儕風險、家庭風險、經濟風險及多重風險。Sung、Cheng 與 Hsueh(2017)利用 LCA,依中學生在興趣測驗的作答分數,將學生分成 25 種興趣類型,如

(9)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11 單碼型、雙碼型、三碼型、四碼型、低區分型等。吳中勤(2016)也利用 LCA 將國一青少年 的偏差行為進行分類:單一偏差型(抽菸、喝酒或吃檳榔)、多重偏差型及中等偏差型。本 研究亦期望找出特定類型的學生,如高考試壓力、中成就、高不確定性,以及與壓力有關之 特定個人特性的學生,並瞭解此類學生占全體的比例為何,而這樣的研究取向,亦與上述列 舉的研究相同,皆是屬於個人中心取向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亦採取 LCA 作為分析方法,以 驗證特定類型的學生。

參、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驗證中學生考試壓力與其個人特性有關。先前對於個人特性與壓力 的研究均採取相關的取向,由相關研究的結果可以推論,壓力較高的個人可能有較高的不確 定性、神經性、外控性、較低的外向性,以及低自尊等個人特性,因此,考試壓力愈高的學 生可能也有上述之個人特性。然而,上述關於壓力與個人特性的研究結果,均分散於各研究 之中,因此,是否真的有一群學生,屬於 Sung、Chao 等(2016)所說,為高考試壓力且學業 成就中等的學生,並同時符合前述之個人特性,依然值得驗證,而本研究使用的 LCA,正好 適合驗證是否有上述特性的學生。因此,本研究將檢視中學生考試壓力、學業成就及各項個 人特性等變項,可被分為幾種潛在類別的群體,同時,本研究假設其中有一群體是高考試壓 力且中成就,並同時符合高不確定性、低外向性、高神經性、高外控性及低自尊的學生。

肆、研究方法

一、參與者

本研究在抽樣上採取分層隨機抽樣,抽樣學校數大致依地區分成北、中、南、東四區, 並以 3:2:2:1 的方式進行抽樣,在學校抽樣後,再從校內隨機抽樣 40 名九年級學生進行 參與。在排除作答資料不完整之資料後,共得到 2,155 名學生之資料。其後因一些學生未參加 當年度國中教育會考(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CAP),故其資料不納入分析,最後 共有 1,858 名的九年級(國中三年級)學生(男性占 48.39%,女性占 51.61%)之資料納入分 析,其中北區學生占 38.86%、中區學生占 23.90%、南區學生占 23.74%、東區學生占 13.40%、 外島學生占 0.11%,在刪去缺漏資料後,各地區人數之比例與當初抽樣一致。參與者的分布涵 蓋全國各地區之學校,與目前臺灣中學生的學業成就真實分布情況大致相同,具有樣本代表 性。

(10)

212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二、研究工具

(一)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

本研究使用宋曜廷等(2013)所編製的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Examination Stress Scale, ExamSS),用其分數代表中學生考試壓力之程度。此量表定義出三個可以反映出中學生考試壓 力程度的向度:生理焦慮反應(10 題)、認知與行為反應(8 題)及社會期待與社會比較知覺 (9 題)。生理焦慮反應為面對考試時所產生的焦慮反應,例如:「在考試前或是考試中我會感 到胃或肚子不舒服」、「一想到入學考試,我會睡不好」;認知與行為反應是指面對考試壓力時 學生產生的想法及行為,例如:「我強迫自己努力準備考試」、「入學考試就像戰爭,絕對不 能輸」;社會期待與社會比較知覺則是指學生感受到來自家長和教師的期待或同儕間比較的 壓力,例如:「每當想到老師對於考試的要求就讓我有沉重的感覺」、「父母提到別家小孩 上了什麼學校,我會感到有壓力」。在計分上,為五點量表之形式,參與者要從「非常不符 合」、「不太符合」、「部分符合」、「很符合」及「非常符合」五個選項中選擇一個自己 認為與題目陳述相符的選項。計分上,若選擇「非常不符合」計 1 分、「不太符合」計 2 分、 「部分符合」計 3 分、「很符合」計 4 分、「非常符合」計 5 分,最後再依各分量表加總, 得到各分量表之分數及總分,ExamSS 得分愈高,代表學生的考試壓力愈大。本研究中,三個 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生理焦慮反應 .91、認知與行為反應 .88 及 社會期待與社會比較知覺 .89,而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 .93。整體而言,此量表信度 良好。此外,本研究也分析三向度測量模式與資料之適配性,以提供量表建構效度之證據, 採用的統計軟體為 Mplus 8.0(Muthén & Muthén, 2017)。在模式適配上,相對模式適配指標 CFI為 .90,TLI 為 .89,以及 RMSEA 為 .07,此結果也與宋曜廷等(2013)之結果相近,因 此 ExamSS 在本研究中亦有可被接受之建構效度。

(二)個人特性問卷

個人特性問卷係由本研究依據先前文獻探討之內容所自編之問卷,其內容包含不確定 性、外向性、神經性、低自尊、外控性等與個人特性有關之描述句。為了讓學生能夠直觀地 去做判斷,因此在作答上均採二分的(dichotomous)作答形式(如表 1)。例如:「你清楚瞭解 你感興趣的事物嗎?」,參與者要從「瞭解」及「不瞭解」兩個選項之中圈選一個;又如:「遇 到失敗時,通常你會認為是因為……?」,參與者要從「努力不夠」及「運氣不好」兩個選 項之中圈選一個。在計分方面,參與者選擇前項計為 0,選擇後項計為 1,若遇到語意上相反 的題目,研究者事後將其反向計分,例如:「你覺得你是個怎麼樣的人?」參與者要從「外向」 與「內向」之間選擇一個,但本研究欲瞭解個人之外向性,因此研究者於事後將「外向」反 向計分為 1,「內向」反向計分為 0。因此,若得到的總分愈高,代表參與者愈有這樣的個人 特性。如表 1 所示,其中不確定性共 9 題,Cronbach’s α 為 .59;外向性共 5 題,Cronbach’s α

(11)
(12)

214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為 .40;神經性共 4 題,Cronbach’s α 為 .59;低自尊共 3 題,Cronbach’s α 為 .67;外控性共 5題,Cronbach’s α 為 .41。各向度之內部一致性信度較一般人格量表低,可能是因為題數較 少,且作答方式為二選一的方式,這兩項原因均會導致總分之變異較小,進而降低整體之內 部一致性信度。

(三)2014 年 CAP

CAP 分為寫作測驗、國文科、英語(閱讀)、英語(聽力)、數學科、社會科及自然科等 科目。其中寫作測驗的計分為 1~6 級分,而其他科目均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 三個等級,其中英語(閱讀)與英語(聽力)可合併計算。CAP 現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後, 規模最大的學業成就測驗,測驗結果主要用於監控學力之用(國中教育會考推動工作委員會, 2017)。測驗題庫建置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相同,採題庫式命題,每一試題皆透過學科專家和 測驗專家審訂,經由預試分析後,方可列入題庫之中。本研究為了與 Sung、Chao 等(2016) 在學業成就中的指標相同,以先行檢視考試壓力及學業成就的正相關結果,特商請負責 CAP 之研究人員,將學生的作答反應轉換到可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互比較之量尺分數,如 此使得各科量尺分數範圍介於 1~80 分之間,寫作測驗的六級分,每級分可換算為量尺分數 2 分,因此量尺總分為 412 分。

三、研究程序及資料分析

在資料蒐集上,本研究均由已接受過施測訓練之人員進行施測。施測前,施測人員會告 知學生研究目的,以及 ExamSS 與個人特性問卷的填答方式,接著讓學生進行填寫。施測結束 後,施測人員再向學生說明本研究將如何使用學生資料,以及資料保密等相關事宜。整體施 測的時間約為 15~20 分鐘。 在資料分析上,本研究首先以考試壓力、學業成就及個人特性之原始分數進行積差相關 分析,以檢視各變項之相關係數。接著,本研究進行 LCA,原先各變項之原始分數屬於連續 變項,當研究者以原始分數進行 LCA 時,發現潛在類別在超過 16 類時,仍可繼續分出更多 的類別,無法提供簡要的分類結果。Sung 等(2017)以 Holland 的興趣六碼連續分數,用 LCA將學生分成 45 類,最後仍依據對不同類別組型的判斷,再將學生縮減為 25 類。換言之, 以多個連續變項進行 LCA,有時會得到難以理解或難以說明的類別數量及類別組型。因此, 資料轉化可能有助於得到單純的分類結果,如吳中勤(2016)的研究亦將原先的四點量表, 轉變為「從未」及「曾經有」之二分方式。根據上述原因,研究者亦將各變項分數轉成二元 計分之形式,其作法為將各向度之中位數,設其為切截分數。在切截分數以上的分數,將其 轉碼為 1,而低於切截分數之分數,則將其轉碼為 0。在 ExamSS 方面,分數在 73 分以下計為 0,在 74 分以上計為 1;在 CAP 2014 量尺分數方面,230 分以下計為 0,231 分以上計為 1; 在不確定性方面,4 分以下計為 0,5 分以上計為 1;在外向性方面,3 分以下計為 0,4 分以

(13)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15 上計為 1;在神經性方面,1 分以下計為 0,2 分以上計為 1;在低自尊方面,0 分計為 0,1 分以上計為 1;在外控性方面,1 分以下計為 0,2 分以上計為 1。分數轉換之後,ExamSS、 量尺分數、不確定性、外向性、神經性、低自尊及外控性等資料均為二分的形式,接著研究 者以此資料進行 LCA。首先,本研究先檢視不同潛在類別數量的模式之下,何者與資料較為 適配,確認潛在類別之分類數後,再觀察各類別之中的人數,以及其反應型態,以檢視考試 壓力、學業成就及各項個人特質之組型。

伍、研究結果

各向度之描述統計及相關分析,如表 2 所示。考試壓力與學業成就有顯著正相關,其相 關係數為 .24,與 Sung、Chao 等(2016)所報告的 .18 相近。考試壓力與外向性有顯著的負 相關,其相關係數為-.09(p < .01)並與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及外控性有顯著之正相 關,其相關係數分別為 .26(p < .01)、 .35(p < .01)、 .13(p < .01)及 .04(p < .05)。 在 LCA 方面,首先檢視分類數目的適切性,從模式適配指標決定適當的類別數目。在 LCA 之模式比較上,有幾項模式適配指標可供參考,包含 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kaike, 1974)、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chwarz, 1978),以及調整後 BIC (Enders & Tofighi, 2008),這些指標的數值愈低,表示資料愈適合使用該模式來解釋。從分 析結果可發現,當潛在類別為四類時,雖然 AIC 較分為五類時高出一些,但其 BIC 及調整後 BIC之值最低。同時,若類別數目為五類以上時,將有某類別之人數所占百分比過低的情況, 舉例而言,當類別為七類時,第一類及第三類人數只有 7%及 2%(如表 3)。綜合上述,以本 研究的資料而言,最適配的潛在類別為四類。 接著,本研究分別檢視在四類學生中,其考試壓力、學業成就及相對應個人特性之組型 高低。在圖 2 及表 4 中,本研究以各組的條件機率值作為組型高低的判斷,條件機率值是指 該向度被計為 1 分的機率,此值會介於 0~1 之間,數值愈高代表此類中某個屬性出現機率較 高。如圖 2 所示,本研究根據考試壓力及學業成就的條件機率值,為四類學生進行命名。命 名的規則如下:若其條件機率值小於 .30,則命名上屬於「低」的類別;若其值在 .30~ .70 之間,則屬於「中」的類別;若其值高於 .70,則屬於「高」的類別。根據上述規則,第一類 的學生被命名為「高壓中成就」,占全部樣本的 22%,其在學業成就、不確定性、神經性、低 自尊及外控性的機率值分別為 .61、 .82、 .82、 .91 及 .68;而外向性出現的機率最低,只 有 .24。第二類的學生被命名為「中壓高成就」,占全部樣本的 26%,其在學業成就、不確定 性、外向性及神經性之機率值分別為 .72、 .59、 .54 及 .50;而低自尊及外控性之機率值較 低,分別為 .32 及 .19。第三類的學生被命名為「低壓中成就」,占全部樣本的 32%,是四類 學生之中最多的,其外向性之機率值最高,為 .77;而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及外控性出

(14)
(15)
(16)

218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圖2. 四類學生個人特性之組型 現的機率偏低,分別為 .17、 .03、 .15 及 .20。第四類的學生則被命名為「低壓低成就」,占 全部樣本的 20%。此類學生在不確定性及外控性之機率值為中等,分別為 .58 及 .59;外向性 及神經性等個人特質出現的機率偏低,分別為 .34 及 .36;而低自尊的機率值偏高,為 .83。 針對四類學生,本研究再去進行個人特質分數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檢視個人特性之分數 是否有顯著差異。本研究先以潛在類別分數作為獨變項,五項個人特性作為依變項,進行多 變量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Wilks’ λ= .227,p < .001,代表各個人特性分數在四類學生上 有顯著差異。接著針對各個人特性進行變異數分析及 Scheffé 事後比較,如表 4 所示。在不確 定性方面,高壓中成就組顯著高於其他三組,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低成就組均顯著高於低壓 中成就組;在外向性方面,高壓中成就組顯著低於其他三組,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低成就組 均顯著低於低壓中成就組,而低壓低成就組又顯著低於中壓高成就組;在神經性方面,高壓 中成就組顯著高於其他三組,中壓高成就組顯著高於低壓中成就組及低壓低成就組,而低壓 低成就組又顯著高於低壓中成就組;在低自尊方面,高壓中成就組顯著高於其他三組,低壓 低成就組顯著高於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中成就組,而中壓高成就組顯著高於低壓中成就組; 在外控性方面,高壓中成就組顯著高於其他三組,而低壓低成就組顯著高於高壓中成就組及 低壓中成就組。整體而言,高壓中成就組的學生的確有較高的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 外控性,以及較低的外向性。 高壓中成就組 中壓高成就組 低壓中成就組 低壓低成就組 考試壓力 學業成就 不確定性 外向性 神經性 低自尊 外控性 1.00 0.90 0.80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17)
(18)

220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陸、討論與建議

一、高壓中成就學生之個人特性

本研究從相關分析中發現,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分數之相關結果均符合先前假設:考試 壓力與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及外控性等個人特性為正相關,而與外向性為負相關。更 進一步而言,本研究以 LCA 之取向,發現的確有一類學生如同 Sung、Chao 等(2016)所描 述,為考試壓力較高但學業成就並非最高的學生,而這類高壓中成就學生的個人特性之中, 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及外控性較高,同時其外向性偏低。這類學生大約占了全部樣本 的 22%,而其個人特性之組型與本研究假設相符。研究結果顯示,對「高壓中成就」這類學 生而言,不確定性較可能出現,代表這群學生較常遇到難以決定的情況,例如,在選擇未來 學校科系方面,可能也較易產生困難;在神經性方面,較可能感到緊張焦慮、生氣及沮喪; 在自尊方面,對自己的評價對較低,並認為他人不喜歡自己,亦即自尊較低;在外控性方面, 較可能認為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對於大部分的事情自己也沒有最後的決定權;此外, 其外向性出現的機率較低,代表這類學生較有可能是沉默寡言的一群。 與「高壓中成就」的學生相比,「中壓高成就」這類學生,其不確定性、外向性及神經性 中等,而低自尊及外控性則偏低,在「低壓中成就」這類學生之中,其個人特性則是與「高 壓中成就」的學生恰好相反,除了其外向性較高之外,其不確定性、神經性、低自尊及外控 性偏低。經由上述三類學生的個人特性組型比較,本研究驗證國內的中學生,其考試壓力的 確與先前理論提及之個人特性有關,包含 Sung、Chao 等(2016)所提及之不確定性,Pocnet

等(2015)所提的外向性及神經性,Dumont 與 Provost(1999)所提的低自尊,以及 Cascio

等(2014)所提的外控性。雖然先前研究已指出,個人特性與壓力程度可能有關,然而先前 得到相關取向的結果,分散於各個研究之中,尚未描述不同壓力程度之下的個人特性型態, 更遑論是學生的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本研究利用 LCA 所得到的結果,可說明從本研究的取 樣能夠將學生分成四類,在四類學生之中的確可以找到一類高考試壓力且學業成就中等的學 生,而這類學生的個人特性,其型態均符合本研究假設。

二、個人特性與考試壓力

本研究檢視「高壓中成就組」、「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中成就組」三組學生時,發現 不同考試壓力的學生與其個人特性的確有特定的組型。在不確定性方面,根據 Hirsh 等(2012) 提出的 EMU 理論,以及 Sung、Chao 等(2016)提出的不確定性壓力模式,本研究假設若學 生有較高的不確定感受,則較有可能產生較大的考試壓力。當分別檢視「高壓中成就」、「中 壓高成就」及「低壓中成就」這三組學生時,可以發現其不確定性出現機率分別為 .82、 .59

(19)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21 及 .17,代表不確定性愈高,可能伴隨較大的考試壓力,而此結果則證明了高壓中成就的這群 學生,的確可能有較高的不確定性,而這裡的不確定性是指學生有較多的不確定感受。從巨 觀的角度而言,整體的社會氛圍帶給學生不確定性,可能是大型考試的分數與各高級中等學 校具有強烈連結,造成成就排比鮮明的高中及高職學校,而學生若在入學考試得到了特定分 數,大多只能選擇特定學校。然而,本研究試圖將焦點放在學生的個人特性上,驗證個人特 性之中的不確定性與考試壓力有所關聯,而較高的不確定性可能代表中學生在面臨生涯選擇 時有較高的不確定感受,也較其他同學更為掙扎,進而感受到較大的考試壓力。此結果為本 研究較獨特的發現,也從個人特性的角度,為 Sung、Chao 等(2016)的不確定壓力模式提供 間接的證據。 除了不確定性之外,從本研究之結果亦發現,學生的考試壓力的確與先前研究所說的外 向性、神經性、外控性及低自尊有關。以外向性及神經性來說,先前研究已指出,壓力感受 與外向性呈負相關,而與神經性呈正相關(Ebstrup et al., 2011; Newbury-Birch & Kamali, 2001; Pocnet et al., 2015)。Byrne 等(1995)的研究亦指出,青少年在各方面的壓力感受,包含學業 表現的壓力,均與神經性呈正相關。從本研究的結果同樣可看出此現象,當檢視「高壓中成 就」、「中壓高成就」及「低壓中成就」這三組的學生可知,其神經性的出現機率分別為 .82、 .50 及 .03,代表個人特性中的神經性愈高,可能伴隨愈大的考試壓力。在考試的社會氛圍下,中 學生要對面的是長達 3~6 年之壓力源,包含情境性壓力源,如考試本身及社會性壓力源(如 眾人關心的都是考試及升學)。在這樣的壓力源下,神經性較高的學生可能更容易受影響,造 成較大的考試壓力。神經性的個人特性意指個人之情緒穩定性低,而高壓中成就這類學生本 身便可能就較容易緊張及焦慮,情緒也較容易受外在環境而有所波動,因此當這類學生在面 對各式考試時,也較容易出現焦慮的情況,並伴隨對於考試的擔憂。先前研究也指出,神經 性較可能產生角色混淆(role ambiguity)及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等想法,進而增進壓力的 感受(Grant & Langan-Fox, 2007)。神經性較高的人,在行為上也較常採取逃避因應 (disengagement coping)的方式(Carver & Connor-Smith, 2010),或是較無效的因應方式,如 藥物濫用(substance use)(Grant & Langan-Fox, 2007),而這些因應方式都可能讓壓力感受增 加。在外向性方面,當檢視「高壓中成就」、「中壓高成就」及「低壓中成就」這三組學生時 也可以發現,其外向性出現機率分別為 .24、 .54 及 .77,代表個人特性中的外向性愈低,伴 隨著較大的考試壓力。對於外向性高的學生而言,在面對相同的考試壓力源時,相較於外向 性低的同學,可能有更佳的同儕關係及更好的人際互動。因此,當其產生考試壓力時,無論 是面對考試產生的焦慮情緒,或是擔心自己成績無法與其他人相比,高外向性的學生可能有 更多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也較有可能尋求他人的協助,或向同學抒發自己的不安, 進而讓考試壓力得以抒解。Ozbay 等(2007)指出,社會支持有助於個人對抗壓力,而李仁豪 與余民寧(2014)亦指出,外向性人格可能提升社會支持,進而增進其主觀幸福感。因此,

(20)

222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本研究在外向性之結果也說明中學生之考試壓力程度可能與其外向性有關。 在低自尊方面,當檢視「高壓中成就」、「中壓高成就」及「低壓中成就」這三組學生可 發現其低自尊出現的機率分別為 .91、 .32 及 .15。此結果說明,高壓中成就組的學生較可能 伴隨低自尊,也就是對自己的評價偏低;而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中成就組的學生都較少出現 低自尊。此結果說明,中學生的考試壓力與低自尊有關。考試壓力與低自尊的關係,可能如 同考試壓力與外向性的關係一樣,與社會支持有關。低自尊的個人較有可能因為對自己的評 價低而在人際互動上自我設限,使得其社會支持也較高自尊的人低。Juth、Smyth 與 Santuzzi (2008)研究顯示,自尊的高低預測了慢性病患者對於壓力嚴重性的感受,而他們也抱持同 樣觀點,認為自尊是個人在遇到壓力環境時的一項因應資源(coping resources),而高自尊會 使個人維持社會互動,並得到人際上的支持,不至於因為外在的壓力源(如慢性病)而破壞 了社會互動的動機。在外控性方面,當檢視三組學生可發現,其外控性出現機率分別 為 .68、 .19 及 .20。此結果也顯示高壓中成就的學生伴隨著較高的外控性,也就是有較高的 傾向將事情視為是不可控制的;而中壓高成就組及低壓中成就組的學生,同樣在外控性偏低, 此結果顯示中學生的考試壓力可能也與其外控性有關。考試壓力與外控性的關係可能如同先 前研究所示,在於個人對於壓力源的歸因傾向,也就是個人如何看待壓力源。如果學生傾向 將考試及考試後果視為不可控制的,則其可能會有較大的考試壓力。Bernardi(1997)指出, 外控性的特質會使人在對面壓力源時,更為悲觀及無助;相反地,若個人愈有內控性傾向, 亦即覺得自己能夠掌控事情,則反而會將壓力視為助力。Hasel 等(2013)的研究也指出,個 人若有控制及挑戰的信念,也可抵禦壓力的感受,其中,控制信念意指個人傾向相信經由努 力就可以克服困難;而挑戰信念則是個人傾向相信在艱困環境中才能自我實現,這兩者均可 視為是內控性的傾向。本研究的結果也說明了中學生的考試壓力可能與外控性有關。 從「高壓中成就」及「低壓中成就」兩類學生的比較也可說明,本研究提出納入個人特 性之後的擴增中學生 ESF(如圖 1 所示)較原先的中學生 ESF 合理。Sung、Chao 等(2016) 說明,學生的學業成就所反映的是學生所要面對的長期壓力源,也就是社會性壓力源。在社 會性壓力源下,中成就的學生掙扎於能否達到社會的期待,考上較好的(公立)學校。因此, 中成就的學生才會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性而有更大的考試壓力。本研究的結果則是指出,在綜 合考試壓力源及個人特性的情況之後,除了「高壓中成就」學生,亦發現「低壓中成就」學 生的存在。「低壓中成就」這類學生的出現說明了雖然這類學生亦處於中成就,也面臨考不上 公立學校的風險,然而,這類學生的個人特性可能使其避免較大的考試壓力。換句話說,同 樣面臨社會性壓力源,若學生有較正面的個人特性,則有可能降低高考試壓力的發生。

三、低壓低成就學生之個人特性

本研究同時發現,在 LCA 分類的四組學生中,有一組學生在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的關係,

(21)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23 與先前的理論較不符合,即低壓低成就之學生。這類學生高考試壓力機率為 .18,顯示這類學 生相較於前三類,是考試壓力最低的一群人。這類學生的個人特性方面,不確定性及外控性 出現的機率為中等,分別為 .58 及 .59;外向性及神經性出現的機率偏低,分別為 .34 及 .36; 而低自尊出現的機率偏高,為 .83,與「高壓中成就」的學生最為接近。這組學生相較於「低 壓中成就」之學生,其不確定性、低自尊及外控性的出現機率反而較高。這類學生的出現, 與曾芬蘭等(2015)及 Sung、Chao 等(2016)之結果相似:考試壓力最低的學生,亦是學業 成就最低的學生。這類學生可能長期以來處於低學習成就的狀況,使其較容易出現低自尊的 傾向,並使其外控性出現的機率也高於低考試壓力及中考試壓力。換句話說,這組學生同時 有較低的自我評價,並較認為事情並非由自己掌控,而這樣的情況符合先前研究對於習得的 無助之描述(Nolen-Hoeksema, Girgus, & Seligman, 1992; Qian & Alvermann, 1995)。成績一直 吊車尾,可能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長期下來,可能進而降低自我評價,覺得自 己處處不如人,或是覺得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本研究以 LCA 發現這類學生,可進一步說明, 雖然此類學生的考試壓力最低,但並不代表這類學生是所有學生中最快活的一群,而這類學 生可能因為學業上的習得無助,使其看待自己及看待事情的傾向較為負面。值得政策制定者 及教育單位注意的是,在本研究的樣本中,這類學生占了 20%,比例不算少。因此,要如何 將關懷的目光轉向考試壓力最低的學生,是教育界應多加關心的事情。以往,提及學生的考 試壓力,教育單位及輔導人員會自然而然地關注考試壓力較高的學生,並試圖減輕其考試壓 力(趙子揚等,2018),然而,本研究結果顯示,教育及輔導人員也該花一些心力關注「無考 試壓力」的學生,加強其心理支持(李宜玫,2012),並改善其對自我能力的知覺(陳嘉成、 陳柏霖、洪兆祥、薛人華,2018)。

四、實務建議與研究限制

本研究結果將為教學現場帶來一些啟發。高壓中成就的學生在個人特性上,較容易緊張、 較內向、對自己評價也較低,同時亦有外控性的傾向。在輔導實務方面,消除中成就學生的 不確定性,應讓這群學生更清楚自己的性向及興趣所在,例如,導入完整的職涯輔導系統, 包含性向測驗(鄭育文、陳柏熹、宋曜廷、陳信豪、蕭孟莛,2014)、興趣測驗(Sung, Cheng, & Wu, 2016)、科系介紹及生涯試探輔導,幫助學生瞭解自己,並學習自己做出生涯決定。針 對神經性,輔導方案中可加入讓學生覺察自己的焦慮反應之練習;針對低自尊及外控性,則 可增加接受團體成員讚美的練習方案,或將低自尊及外控性的想法寫下來,讓成員相互修改 句子之方案,以改善其看待自己及事物的傾向。從本研究可以瞭解到,在考試壓力的輔導上, 需要多元而非單一取向的輔導方案。 低成就的學生長期處於學業落後其他同學的情況,可能會使其產生習得無助的情況,雖 然沒有考試壓力,但這些學生卻產生低自尊,他們在看待事情時,亦會有「無法操之在我」

(22)

224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及「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等外控性之傾向。因此,在教學方面,應該要落實低成就學生的診 斷測驗及補救教學,先瞭解學生在學習上是哪一個概念有所不足,為其調整學習目標 (Alderson, 2005; Yin, Sims, & Cothran, 2012)。此外,在輔導工作方面,亦可將焦點放在低自 尊及外控性上,改善學生看自己的傾向(自尊)及看待事物的傾向(外控性)。舉例而言,Winch (2013)認為避免過度批評自己,以及時常提醒自己真正的價值,是個人重建自尊的重要練 習。建議教師可以設計簡要的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表現其長處,並且練習接受他人的讚美。 雖然本研究得到的結果得以驗證高考試壓力的學生有特定的個人特性組型,說明中學生 的個人特性與其考試壓力可能有關,但本研究仍有其限制。首先,在測量工具上,本研究自 編之個人特性問卷設計為二選一之作答方式,其優點是選項的語意較為明確,可以讓參與者 更直觀的回答問題。然而,在計分上,二元計分的方式,以及題數較少,將使得其總分的變 異量不如一般的多點量表,進而使內部一致性信度偏低。同時,學生在回答題目時可能摻雜 到一些情境因素,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出其個人特性,可能也是造成內部一致性信度偏低的原 因。舉例而言,在外向性題目「你經常獨處嗎?」,通常外向性的人較喜歡人群以及與人交際, 然而有可能學生的確外向性很高,但班上的同學都不願意跟他當朋友,迫使他很多時間的確 是獨處的狀態;又如「在課堂上老師問大家的問題,你剛好會回答,這時你會?」此題,亦 可能有些情境因素干擾,例如教師上課的氣氛都很肅殺,而導致班上學生通常是沉默居多, 而這樣的情況亦無法反映出學生較為外向。若分數的信度低,可能產生的風險是低估變項之 間的相關,或是得到的相關係數不易顯著。舉例而言,先前研究顯示神經性與壓力是穩定的 相關,然而在本研究中神經性與考試壓力的相關係數只有 .35,而此相關係數已經是這些個人 特性中與考試壓力中最高的相關。雖然本研究以自編的題目進行個人特性的測量,在信度方 面是一大限制,然而,本研究各向度之相關結果(如表 2)均與先前理論一致,仍可為本研究 之測量提供效度之證據。 其次,本研究雖對學生的不確定性更有直接的測量,然而,不確定性的內涵仍不夠明確。 本研究認為,學生的不確定性是指個人知覺到不確定的程度。個人知覺到不確定的程度,除 了與個人傾向有關(如無法下決定),可能也與環境有關(如學生可以選擇許多沒聽過的科 系)。本研究所提到的不確定性,可能已結合了個人特性與環境因素,而覺知到的不確定程度。 目前,研究者將進一步精緻化 Sung、Chao 等(2016)所提的不確定性壓力模式中的不確定性 包含了哪些成分,未來將提供不確定性與考試壓力更直接性的證據。 最後,本研究從 LCA 的分類中找到了四類的學生,未來應更深入去瞭解這四群學生的個 人特性展現在日常生活上,有無行為上真正明顯的差異。舉例而言,高壓中成就與低壓低成 就的學生,其不確定性及外控性較高,亦有較強的低自尊,這些學生是否在其他的生活適應 方面也較其他學生來得差;或者學生的背景屬性是否也會影響這些結果,如原住民及非原住 民在學業成就上的分別(李佩嬛、黃毅志,2011),是否會帶來考試壓力結果的不同。這些都

(23)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25 是未來值得深究的研究問題。

柒、結論

藉由 LCA,本研究已瞭解「高壓中成就」的學生占全體約 22%,而這群學生的個人特性 也與先前理論相符,有較高的不確定性、神經性、外控性、低自尊,以及較低的外向性。這 樣的結果除了更精緻中學生考試壓力的理論之外,在學校輔導上更能帶來啟發:就算難以改 變考試的社會氛圍,也能嘗試改變學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從學生的個人特性切入,發展更適 合的輔導模式。同時,關注占有全體 20%的低壓低成就學生,似乎與關注高考試壓力的學生 一樣重要,因此,學校工作者也應適時將目光移至這群學生身上。

誌謝

本研究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在資料蒐集上之協助、藍意 茹小姐在繪圖上的協助,以及匿名審查委員悉心斧正本文,特此感謝。本研究改寫自第一作 者博士論文之部分內容,第二作者為指導教授。

(24)

226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雅玄、陳靜盈(2012)。多元升學制度下的菁英生產:貴族習尚之學校實踐。臺灣教育社會 學研究,12(2),85-122。

【Wang, Y.-S., & Chen, C.-Y. (2012). The elite production of the multiple enrollment program: Nobility practice in an elite private school.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2(2), 85-112.】

李佩嬛、黃毅志(2011)。原漢族群、家庭背景與高中職入學考試基測成績、教育分流:以臺 東縣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1),193-226。doi:10.3966/2073753X2011035601007

【Lee, P.-H., & Huang, Y.-J. (2011). Aboriginals and Hans,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and educational tracking: A study in Taitu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6(1), 193-226. doi:10.3966/2073753X2011035601007】

李宜玫(2012)。數學低成就學習動機之類型與區別分析:中小學弱勢學生與一般學生之比較。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4),39-71。

【Lee, Y.-M. (2012). Discriminating math low-achievement motivation patterns: Comparing disadvantaged and othe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7(4), 39-71.】

李仁豪、余民寧(2014)。臺灣中老年人外向性及神經質人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 模型建構及其結構係數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5(4),455-474。doi:10.6251/BEP.20130725

【Li, R.-H., & Yu, M.-N. (2014). Modeling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eople in Taiwan: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models.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5(4), 455-474. doi:10.6251/BEP.20130725】

林忠正、黃璀娟(2009)。補習文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4),587-643。doi:10.6350/ jssp.200912.0587

【Lin, C.-C., & Huang, T.-C. (2009). Cram cultur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 21(4), 587-643. doi:10.6350/jssp.200912.0587】

宋曜廷、邱佳民、劉欣宜、曾芬蘭、陳柏熹(2009)。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探討班級規模 效應。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59-83。doi:10.3966/2073753X2009065402003

【Sung, Y.-T., Chiou, J.-M., Liu, H.-Y., Tseng, F.-L., & Chen, P.-H. (2009). Investigating the class size effec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rough students’ Basic Competence Test scor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4(2), 59-83. doi:10.3966/2073753X2009065402003】

宋曜廷、周業太、吳佩璵、林秀珊、曾芬蘭(2010)。從學校本位評量省思臺灣擴大免試入學 方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73-113。doi:10.3966/2073753X2010065502003

【Sung, Y.-T., Chou, Y.-T., Wu, P.-Y., Lin, H.-S., & Tseng, F.-L. (2010). A reflection of school-based assessment on the extended open admission program in Taiw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5(2), 73-113. doi:10.3966/2073753X2010065502003】

宋曜廷、趙子揚、王雅鈴、黃瓅瑩、陳佳蓉、曾芬蘭(2013)。「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之編 製及其信度與效度之分析。測驗學刊,60(2),291-318。

(25)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27

examination stress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Testing, 60(2), 291-318.】

吳中勤(2016)。中學生偏差行為組型的異質性分析:社會心理學觀點的詮釋。教育心理學報, 47(4),525-546。doi:10.6251/BEP.20150423

【Wu, C.-C. (201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deviant subgroup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An interpretation from sociopsychology.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7(4), 525-546. doi:10.6251/BEP. 20150423】

邱皓政(2008)。潛在類別模式─原理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Chiou, H.-J. (2008).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latent class modeling. Taipei, Taiwan: Wu-Nan Book.】

教育部(200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子計畫 4:調整高中職入學方式。臺北市: 作者。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9). Twelve-year basic education pioneering projects − Subproject 4: Adjusting admission channels for senior secondary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aipei, Taiwan: Author.】

陳嘉成、陳柏霖、洪兆祥、薛人華(2018)。劍的雙面刃─國中數學科不同成就學生學習組型 差異之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3),105-130。doi:10.6209/JORIES.201809_63(3).0004

【Chen, C.-C., Chen, P.-L., Hung, C.-H., & Hsueh, J.-H. (2018). Double-edged sword: Different learning behavior patter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63(3), 105-130. doi:10.6209/JORIES.201809_63(3).0004】

國中教育會考推動工作委員會(2017)。成立背景。取自 https://cap.nace.edu.tw/background.html

【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2017). Background. Retrieved from https://cap. nace.edu.tw/background.html】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104 年度十二年國教適性入學議題民意調查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 Research. (2015). The survey report on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 in 2015. Taipei, Taiwan: Author.】

曾芬蘭、游羽萱、蔡逸凡、陳柏熹(2019)。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聽力測驗實施的回沖效應初 探。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2),219-252。doi:10.6209/JORIES.201906_64(2).0008

【Tseng, F.-L., You, Y.-X., Tsai, I-F., & Chen, P.-H. (2019). A pilot study of the washback effect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English listening test i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64(2), 219-252. doi:10.6209/JORIES.201906_64(2).0008】

曾芬蘭、趙子揚、陳佳蓉、邱佳民、宋曜廷、陳柏熹(2015,10 月)。國三學生之考試壓力: 近五年之情況。論文發表於「學習、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臺北市。

【Tseng, F.-L., Chao, T.-Y., Chen, C.-J., Chiu, C.-M., Sung, Y.-T., & Chen, P.-H. (2015, October). Examination stress among Taiwanese ninth grade student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Taipei, Taiwan.】

曾芬蘭、鍾長宏、陳世玉、張銘秋(2018)。國中課室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的設計與應用: 以英語科閱讀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119-155。doi:10.6209/JORIES.201812_ 63(4).0005

【Tseng, F.-L., Chung, C.-H., Chen, S.-Y., & Chang, M.-C. (2018).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tandardized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literacy assessment: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63(4), 119-155. doi:10.6209/JORIES.201812_63(4).0005】

(26)

228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趙子揚、宋曜廷 會調查與分析: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之一(pp. 261-28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Yeh, K.-H., & Liou, M. (1995). Latent class analysis. In Y.-H. Chang, Y.-C. Fu, & H.-Y. Qu (Eds.), Social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first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on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p. 261-282).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鄭育文、陳柏熹、宋曜廷、陳信豪、蕭孟莛(2014)。電腦化適性職涯性向測驗編製研究。教 育心理學報,46(2),271-288。doi:10.6251/BEP.20140516

【Cheng, Y.-W., Chen, P.-H., Sung, Y.-T., Chen, S.-H., & Hsiao, M.-T. (2014).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uterized adaptive career aptitud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lletin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46(2), 271-288. doi:10.6251/BEP.20140516】

趙子揚、宋曜廷、郭蕙寧、張瑩瑩(2018)。中學生考試壓力團體之成效。教育心理學報,50 (1),31-52。doi:10.6251/BEP.201809_50(1).0002

【Chao, T.-Y., Sung, Y.-T., Kuo, H.-N., & Chang, Y.-Y. (2018).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 counseling sessions aiming at alleviating examination stres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0(1), 31-52. doi:10.6251/BEP.201809_50(1).0002】

臺北市政府(2011)。北北基申請入學「高分低就」學生可申請改分發 7/15、7/16 接受報名, 預計 7/19 完成分發放榜。取自 https://xyd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C62C1AB644 DD1222&sms=72544237BBE4C5F6&s=126E26DCEF549BA9

【Taipei City Government. (2011). High-scoring students attending joint admission via applica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in Keelung and Taipei district and didn’t get into ideal schools can reapply for admission via registration. Applications will be accepted from 7/15 to 7/16.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be published on 7/19. Retrieved from https://xyd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C62C1AB644DD1222&sms= 72544237BBE4C5F6&s=126E26DCEF549BA9】

二、外文文獻

Akaike, H. (1974). A new look at the statistical model identif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6), 716-723. doi:10.1109/TAC.1974.1100705

Alderson, J. C. (2005). Diagnosing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interface between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New York, NY: Continuum. doi:10.5040/9781474212151.ch-001

Anderson, C. R. (1977). Locus of control, coping behaviors, and performance in a stress sett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4), 446-451. doi:10.1037/0021-9010.62. 4.446

Bae, J. K., & Lee, M. N. (1988). Substance of Korean education: How Korean people think education? Seoul: Kyoyouk KwaHak.

Berenbaum, H., Bredemeier, K., & Thompson, R. J. (2008).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Exploring its dimensionality and associations with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psychopathology,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2(1), 117-125. doi:10.1016/j.janxdis.2007.01.004 Bernardi, R. A. (1997).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ocus of control, perceptions of stress and

(27)

趙子揚、宋曜廷 考試壓力與個人特性 229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13(4), 1-8. doi:10.19030/jabr.v13i4.5736 Bray, M. (2007).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2nd ed.). Paris, Fran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Buddington, S. A. (2002). Acculturation,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stress, depression, self-esteem) an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Jamaican immigrant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5(4), 447-464. doi:10.1177/00208728020450040401

Byrne, D. G., Byrne, A. E., & Reinhart, M. I. (1995). Personality, stress and the decision to commence cigarette smok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9(1), 53-62. doi:10.1016/0022-3999(94)00074-F

Carver, C. S., & Connor-Smith, J. (2010). Personality and cop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1, 679-704. doi:10.1146/annurev.psych.093008.100352

Cascio, M. I., Magnano, P., Elastico, S., Costantino, V., Zapparrata, V., & Battiato, A. (201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fficacy beliefs,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work stress in public setting schoolteachers.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11), 149-156. doi:10.4236/jss.2014. 211021

Cheng, C., Cheung, S. F., Chio, J. H.-M., & Chan, M.-P. S. (2013). Cultural meaning of perceived control: A meta-analysis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cross 18 cultural reg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1), 152-188. doi:10.1037/a0028596

DeLongis, A., & Holtzman, S. (2005). Coping in context: The role of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ity in co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3(6), 1633-1656. doi:10.1111/j.1467-6494.2005. 00361.x

Dodds, J., & Lin, C. (1992). Chinese teenagers’ concerns about the future: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Adolescence, 27, 481-486.

Dugas, M. J., Gagnon, F., Ladouceur, R., & Freeston, M. H. (1998).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preliminary test of a conceptual model.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6(2), 215-226. doi:10.1016/S0005-7967(97)00070-3

Dugas, M. J., Gosselin, P., & Ladouceur, R. (2001).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nd worry: Investigating specificity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5(5), 551- 558. doi:10.1023/A:1005553414688

Dumont, M., & Provost, M. A. (1999).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 Protectiv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rategies, self-esteem, and social activities on experience of stres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8(3), 343-363. doi:10.1023/A:10216370117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輔導 人力運 用情形 暨輔導 工作整 合發展.. 藉由三級個案統計分析,建 立「特殊需求學生情緒及行

[4] Hiroyuki, O., “Sound of Linear Guideway Type Recirculating Linear Ball Bearings” ,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 Vol. Part I: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在上述的概念面向分析中, Paul Ernest 特別強調有兩個概念叢集 (conceptual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

讓多數學生透過免試入學升高中職和五專。雖然叫做免試,但是

For a polytomous item measuring the first-order latent trait, the item response function can be the generalized partial credit model (Muraki, 1992), the partial credit model

本「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大學組生物考科考試說明」(99 課綱微調)的編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