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国百强名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考数学(文)答案解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国百强名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考数学(文)答案解析"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20 年 3 月高三考试

数学(文)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

1.已知集合

A  {x | x

2

x  6  0}

B  (2, 2)

,则

C

A

B 

A.

(3,  2)

B.

(3,  2]

C.

(2, 3)

D.

[2,3)

【答案】B 【详解】因为

A 

x|x

2

x  6  0

3,2

,所以

C

A

B 

3, 2

,选B. 2.复数

z

(

a

2 )( 1 ) (

i

i

a R

)

i

 

为纯虚数,则a=( ) A. -2 B. 1 C. 2 D. -1 【答案】C 【详解】复数z

a

2

i



1

i

a

2

a

2

i

i

i

 

  

a﹣2+(a+2)i(a∈R)为纯虚数,a﹣2=0,a+2≠0.a=2 故选 C. 3.已知命题 p :角

的终边在直线

y

3

x

上,命题

q

3

k

k Z

,那么 p 是

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详解】角

的终边在直线

y

3

x

2

3

k

k

 

Z

2

3

k

 

 

2 1

3

k

k

Z

3

k

k

 

Z

,故 p 是

q

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4.若

a

1,0

  

c b

1

,则下列不等式不正确的是( )

(2)

C.

c b a

c

 

c b a

b D.

a c a

c

a c a

b 【答案】D 【详解】因为

a

1,0

  

c b

1

,所以

a c

 

0

, 考查指数函数

y a a

x

(

1)

,所以

a

c

a

b

a c a

c

a c a

b, 所以D 不正确. 5.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b

满足

2

a b

 

 

 

4,5

a

2

b

 

3,5

,则

a b

 

的值为( ) A. 1 B. -1 C. 0 D. -2 【答案】B 【详解】因为

1

[2(2

) (

2 )]

1

[2(4,5) ( 3,5)]

1

[(8,10) ( 3,5)]

1

(5,15) (1,3)

5

5

5

5

a

a b

  

a

b

 

 

, 所以

b

(2

a b

) 2

a

(4,5) (2,6) (2, 1)

, 所以

a b

 

(1,3) (2, 1) 1 2 3 1

     

. 故选:B 6.已知数列

 

a

n 是首项为

a 

1

2

,公比

q =

2

的等比数列,且

b

n

a a

n

n1.若数列

 

b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则

S 

n ( ) A.

3 2 3

 

n B.

3 2

n1

3

C.

3 2

n D.

3 2

n1

6

【答案】D 【详解】由题设条件知

a 

n

2

n,于是

b

n

2 2

n

n1,即

b  

n

3 2

n, ∴

S

n

       

3 2 3 2

2

3 2

n

 

3 2

n1

6

故选:

D

. 7.已知

a

b R

,不等式组

1

1

1

1

a

b

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M

,不等式组

2

2

2

2

a

b

a

b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N

. 在平面区域

M

内有一粒豆子随机滚动,则该豆子始终滚不出平面区域

N

的概率是( ) A.

7

8

B.

6

7

C.

8

9

D.

4

5

【答案】A

(3)

【详解】如图所示,不等式组

1

1

1

1

a

b

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

M

为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区域, 易知直线

a

2

b

 

2

分别交直线

a  

1

b

轴于点

1,

1

2

E 

F

 

0,1

. 所以

1

2

BE 

BF 

1

. 所以

1

1 1

1

1

2

2 2

4

BEF

S

BE BF

   

, 易得

DHG

BEF

, 因此

1

4

DHG BEF

S

S

,故阴影部分的面积

S S

ABCD

2

S

BEF

2 2

2

  

4 2

1 7

, 于是豆子始终滚不出平面区域

N

的概率为

 

2

7

7 1 7

2

2

2 4 8

ABCD

S

P A

S

  

. 故选:A 8.如图所示,是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其中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该几何体体积为( )

(4)

A.

6 20

B.

9 16

C.

9 18

D.

6

20

3

【答案】C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体下半部为一半球体,上半部为一三棱锥, 该三棱锥中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底面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中腰长为

3 2

,高为3,而球体的半径为 3, 所以该组合体的体积为: 3

1 4

3

1

3

1

3 2 3 2 9 18

2 3

3

2

V V

半球体

V

三棱锥

 

    

 

. 故选:C 9.已知

f x

 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

x 

0

时,

f x  

 

2 1

x ,若

f

6

a

2

f a

 

,则实数

a

的取 值范围是( ) A.

 

, 2

 

3,



B.

3,2

C.

2,3

D.

 

, 3

 

U

2,



【答案】C 【详解】

f x

 

是奇函数,当

x 

0

时,

f x  

 

2 1

x

x 

0

 

x

0

f

 

 

x

2

x

1

,故

 

 

1

1

2

x

f x

f

 

x

 

 

2 1,

0

1

1

,

0

2

x x

x

f x

x

   

  

 

,函数

f x

 

的图像如图所示:

(5)

结合图像可知

f x

 

R

上的增函数 由

f

6

a

2

f a

 

,得

6 a

2

 

a

解得

  

2

a

3

, 故选:

C

. 10.已知双曲线

C

1: 2 2 2

1 4 2

1

x

y

m

m

,当双曲线

C

1的焦距取得最小值时,其右焦点恰为抛物线

C

2:

2

2

0

y

px p

的焦点、若

A

B 是抛物线

C

2上两点,

AF

BF

8

,则

AB

中点的横坐标为( ) A.

3

2

B. 2 C.

5

2

D. 3 【答案】B 【详解】由题意可得

4 2

m

0

,即有

m 

2

, 由

c

2

m

2

  

1 4 2

m

m

1

2

4

,可得当

m 

1

时,焦距2c 取得最小值,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1

2

2

x

y

于是

C

1右焦点为

 

2,0

,即抛物线

C

2的焦点为

 

2,0

, 所以

2

2

p 

p 

4

,则抛物线

C

2:

y

2

8

x

, 准线方程

x  

2

,设

A x y

1

,

1

B x y

2

,

2

, ∴

|

AF

| |

BF x

|

  

1

2

x

2

 

2 8

,解得

x x

1

2

4

, ∴线段

AB

的中点横坐标为2. 故选:B 11.已知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3

B

b  ,且6

a c

 

6 2

,则锐 角

A

的大小为( ) A.

2

5

B.

2

7

C.

5

12

D.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正弦定理得

6

sin

sin

sin

3

a

c

A

C

sin

sin

sin

sin

2

3

a c

a c

A

C

A

A

(6)

4 3 sin

sin

2

3

a c

 

A

A

3

1

4 3 sin

cos

sin

2

2

A

A

A

3

3

4 3

sin

cos

2

A

2

A

3

1

12

sin

cos

12sin

2

A

2

A

A

6

, 又∵

a c

 

6 2

,∴

12sin

6 2

6

A

,即

2

sin

6

2

A

, 于是

6 4

A

 

 

3

4

(舍),故

12

A

. 故选:D 12.已知函数

 

1

2

ln

1

2

f x

 

x a x a

x

(其中a  ),则函数1

f x

 

零点的个数为( )个 A. 0 B. 1 C. 2 D. 3 【答案】B 【详解】

f x

 

x

a

a

1

x

1



x a

x

x

      

(其中

x 

0

). 故

0

 

x

1

x a

f x

 

0

1 x a

 

f x

 

0

, 即

f x

 

 

0,1

a 

,

单调递减,在

 

1,a

单调递增. 由于

 

1

1

2

f

 

a

,而a  ,所以1

f

 

1 0

, 又

f a

2

2

 

a

ln 2

a

2

0

,所以函数

f x

 

有唯一零点 故选:B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设函数

 

cos

ax

f x

x a R

x

,若

f

2019

2

,则

f 

2019

______. 【答案】

2

【详解】因为函数

 

cos

ax

f x

x a R

x

的定义域是

x x R

|

,

2

x

k k Z

 

, 是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当

a 

0

时,

f x

 

 

x

是奇函数; 当

a 

0

时,

f

 

  

x

f x

 

,故

f x

 

是奇函数;

(7)

综上,对任意

a R

,都有

f x

 

是奇函数.所以

f

2019

 

f

2019

 

2

.

故答案为:

2

14.

9

2

1

2

sin

cos

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16

【详解】∵

sin

2

cos

2

1

,∴

9

2

1

2

sin

2

cos

2

9

2

1

2

sin

cos

sin

cos

2 2 2 2

sin

9cos

10

10 6 16

cos

sin

…

 

,当且仅当

sin

2

3

4

cos

2

1

4

时“=”成立, 故

9

2

1

2

sin

cos

的最小值为16. 故答案为:16 15.已知四面体

M DEF

中,

3

DEF

DF 

2 3

ME DE

ME EF

ME 

4

,则该四面 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 【答案】

64 2

3

【解析】 【详解】∵

ME DE

ME EF

,∴

ME 

平面

DEF

, 将四面体

M DEF

补成以

DEF

为底面

ME

为侧棱的直三棱柱, 该三棱柱的外接球就是四面体

M DEF

的外接球, 由题知,球心到平面

DEF

的距离为2,

DEF

外接圆的半径为

2 3

2

2sin

2

3

2

BC

r

BAC

, ∴该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

R 

2 2

2

2

2 2

∴该球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4

 

2 2

3

64 2

3

3

 

. 故答案为:

64 2

3

(8)

16.在

ABC

中,内角

A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

ABC

的面积

1

2 2

4

S

a

c

,若

2

sin

B

2 sin sin

A

C

,则角B 的值为______.

【答案】

5

12

【详解】因为

1 sin

2

S

ac

B

,又

1

2 2

4

S

a

c

,所以

1

2 2

1 sin

4

a

c

2

ac

B

所以

a

2

c

2

2 sin

ac

B

,由余弦定理得

a

2

c

2

b

2

2 cos

ac

B

所以

2 sin

ac

B b

2

2 cos

ac

B

sin

2

B

2 sin sin

A

C

结合正弦定理,得

b

2

2

ac

所以

2 sin

ac

B

2

ac

2 cos

ac

B

,即

2 sin

B

cos

B

1

,所以

sin

1

4

2

B

, 因为

B

0,

,所以得

4 6

B

 

 

,或

5

4

6

B

 

(舍去),所以

5

12

B

 

. 故答案为:

5

12

三、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

 

a

n 为等比数列,且各项均为正值,

a 

2

16

1

a a

4 6

16

a a

3 9. (1)求数列

 

a

n 的通项公式; (2)若

b

n

log

4

a

n,数列 1

1

n n

b b

的前

n

项和为Tn,求Tn. 【详解】(1)设数列

 

a

n 的公比为

q

.由

a a

4 6

16

a a

3 9

a

52

16

a

62,所以 2

1

16

q 

由条件可知

q 

0

,故

1

4

q 

,由 2

1

16

a 

,得 1 1 4 a  . 故数列

 

a

n 的通项公式为

1

4

n n

a 

; (2)

log

4

log

4

1

4

n n n

b

a

 

n

. 故

1

1

1

1

1

1

1

n n

b b

n n

n n

(9)

1 2 2 3 1

1

1

1

n n n

T

b b

b b

b b

  

1

1

1 1

1

1

2

2 3

n n

1

 

 

  

 

1

n

n

. 所以数列 1

1

b n

b b

的前

n

项和 n

1

n

T

n

. 18.某气象站统计了 4 月份甲、乙两地的天气温度(单位

C

),统计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1)根据所给茎叶图利用平均值和方差的知识分析甲,乙两地气温的稳定性; (2)气象主管部门要从甲、乙两地各随机抽取一天的天气温度,若甲、乙两地的温度之和大于或等于

20 C

, 则被称为“甲、乙两地往来温度适宜天气”,求“甲、乙两地往来温度适宜天气”的概率.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

1 7 8 10 12 13 10

5

x 

 

1 9 8 10 11 12 10

5

x 

 

 

, 而 2

1 7 10

 

2

8 10

 

2

10 10

 

2

12 10

 

2

13 10

2

5.2

5

s

 

 

2

 

2

 

2

 

2

2 2

1 8 10

9 10

10 10

11 10

12 10

2

5

s

 

, ∵

x

x

乙,

s

甲2

s

乙2 , ∴甲、乙两地的整体气温水平相当,乙地的气温水平更稳定一些. (2)气象主管部门要从甲、乙两地连续 10 天中各随机抽取一天的天气温度, 设随机抽取的甲、乙两地天气温度分别为

x

y

, 则所有

 

x y

,

为:

 

7,8

 

7,9

7,10

7,11

7,12

 

8,8

 

8,9

8,10

8,11

8,12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2,8

12,9

12,10

12,11

12,12

13,8

13,9

13,10

13,11

13,12

,共计25 个, 而

x y

 

20

的基本事件有

8,12

10,10

10,11

10,12

12,8

12,9

12,10

12,11

12,12

13,8

13,9

13,10

13,11

13,12

,共计14 个,

(10)

故满足

x y

 …

20

的基本事件共有14(个), 于是“甲、乙两地往来温度适宜天气”的概率

14

25

19.在四棱锥

S EFGH

中,

EF EH

EH FG∥ ,

EH

2

FG

2

EF

4

SH SE

2 2

,平面

SEH 

平面

EFGH

M

N

分别为

SF

GH

的中点. (1)求证:

MN

平面

SEH

; (2)求

E

到平面

SGH

的距离. 【详解】(1)取

EF

的中点为P ,连接

MP

NP

, ∵

M

N

分别为

SF

GH

的中点,∵

MP SE

PN EH

MP 

平面

SEH

NP 

平面

SEH

SE 

平面

SEH

EH 

平面

SEH

MP∥

平面

SEH

PN

平面

SEH

MP 

平面

MPN

PN 

平面

MPN

MP NP P

∴平面

MPN

平面

SEH

,∴

MN

平面

SEH

(2)取

EH

的中点为

O

,连接

SO

OG

,∵

SH SE

2 2

,∴

SO EH

SO  ,2 ∵平面

SEH 

平面

EFGH

,平面

SEH 

平面

EFGH EH

,∴SO  平面

EFGH

, ∵EH FG∥ ,

EH

2

FG

,∴

EO FG

,∴平行四边形

EFGO

,∴

OG EF

, ∵

EF EH

EF 

2

,∴

OG EH

OG 

2

(11)

Rt GOS

中,

GS

OS

2

OG

2

2 2

2

2

2 2

GHS

为边长为

2 2

的正三角形,∴

3 2 2 2 3

 

2

4

SGH

S

, 设

E

到平面

SGH

的距离为

d

, ∵

1 1

4 2 2

1

3 2

    

3

S

GEH

OS

V

S EGH

V

E SGH

1

3

S

SGH

  

d

3

1 2 3

d

, 解得

4 3

3

d 

,∴

E

到平面

SGH

的距离为

4 3

3

20.已知椭圆

C

2 2 2 2

1

0

x

y

a b

a

b

 

的离心率

3

2

e 

,且圆

x

2

y

2

2

过椭圆

C

的上,下顶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若直线

l

的斜率为

1

2

,且直线

l

交椭圆

C

P 、

Q

两点,点P 关于点的对称点为

E

,点

A 

2,1

是椭 圆

C

上一点,判断直线

AE

AQ

的斜率之和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此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 【详解】(1)因为圆

x

2

y

2

2

过椭圆

C

的上,下顶点,所以

b 

2

, 又离心率

3

2

e 

,所以

2 3

3

a

c

, 于是有 2 2 2

2

2 3

3

b

a

c

a

b c

 

 

,解得

a 

2 2

b 

2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1

8

2

x

y

(2)由于直线

l

的斜率为

1

2

,可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

2

y

x t

,代入椭圆

C

x24y28, 可得

x

2

2

tx

2

t

2

 

4 0

. 由于直线

l

交椭圆

C

P 、

Q

两点,所以

 

4

t

2

4 2

t

2

4

0

, 整理解得

  

2

t

2

设点

P x y

1

,

1

Q x y

2

,

2

,由于点P 与点

E

关于原点的对称,故点

E x y

 

1

,

1

, 于是有

x x

1

2

 

2

t

x x

1 2

2

t

2

4

.

(12)

若直线

AE

AQ

的斜率分别为

k

AE

k

AQ,由于点

A 

2,1

, 则 2 1 2 1

1

1

2

2

AE AQ

y

y

k

k

x

x

 

 



 





1 2 2 1 2 1

2

1

2

1

2

2

x y

x

y

x

x

  

, 又∵ 1

1

1

2

y

x t

2

1

2

2

y

x t

. 于是有

2

x y

1



2

  

1

 

2

x

2



y

1

1

2

y

2

y

1

 

x y

1 2

x y

2 1

  

x x

1 2

4

2 1 1 2 1 2 1 2

4

x x

x x tx tx

x x

 

  

1 2 1 2

4

x x t x x

 

2

t

2

  

4

t

 

2

t

 

4 0

, 故直线

AE

AQ

的斜率之和为0,即

k

AE

k

AQ

0

. 21.已知函数

f x

 

ln

x x

. (1)求函数

f x

 

在点

1, 1

f

 

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

 

 

1

2

2

h x

f x

x

只有一个极值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

 

 

1

2

2

h x

f x

x

(其中

4

)有两个极值点,分别为

x

1

x

2,且

   

1 2 1 2

h x

h x

k

x x

在 区间

0,

上恒成立,证明:不等式

k 

ln 4 3

成立. 【详解】(1)因为

f x

 

ln

x x

,所以

f x

 

1 1

x

 

,令

x 

1

,得

f 

 

1 0

, 而

f

 

1 ln1 1

  

1

,函数

f x

 

在点

1, 1f

 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 

1

. (2)函数

 

ln

1

2

ln

1

2

2

2

h x

x x

x

x

x

x

,其的定义域为

0,

 

x

2

x

h x

x

,因为

h x

 

只有一个极值点, 故

h x

 

0

0,

上只有一个根x0,即

x

2

x

 

0

0,

上只有一个根x0, 则 2

4

0

0

 

,解得 ,0 又当

x

0,

x

1

时,

h x

 

0

;当

x

x

1

,



时,

h x

 

0

, ∴x0

h x

 

0,

上的唯一一个极值点,此时0

(13)

3)由(2)可知

x x

1

2

x x

1 2

, 而

   

1 2

ln

1 1

1

12

ln

2 2

1

22

2

2

h x

h x

x

x

x

x

x

x

2 1 2 1 2

1

1 2 1 2

ln

2

x x x x

x x

x x

 

ln

1

2

 

于是

   

1 2 1 2

ln

1

2

h x

h x

x x

 

,令

y

ln

2

1

 

,则

1 1

2

y

  

4

,∴

y 

0

,∴

ln

1

2

y

 

4, 上单调递减,

y 

ln 4 3

,∴

k 

ln 4 3

成立.

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

个题目计分

.

22.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1

3

2

3

1

2

x

t

y

t

  



  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 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

. (1)求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及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

A

 

1

,

是直线

l

上一点, 2

,

3

B

 

是曲线

C

上一点,求

|

|

|

|

OB

OA

的最大值. 【详解】(1)由题,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1

3

2

3

1

2

x

t

y

t

  



  



(其中

t

为参数). 消去参数

t

得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3

x y

  

2 0

cos

x

sin

y

,得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

3 cos

sin

2

cos

1

6

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

,所以22 sin , 由

2

x

2

y

2,

sin

y

,得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 y

2

 

2

2

y

0

.

(14)

(2)因为

A

 

1

,

在直线

l

上, 2

,

3

B

 

在曲线

C

上, 所以 1

cos

1

6

, 2

2sin

3

2cos

3 2

2cos

6

 

 

 

 

, 所以 2 2 1

|

|

2cos

2

|

|

6

OB

OA

 

OB

OA

的最大值为2. 23.设函数

f x

 

x a

2

x

1

a

  

xR

,实数

a 

0

. (1)若

 

0

10

3

f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求证:

f x 

 

2

. 【详解】(1)∵

a 

0

,∴

 

0 | |

1

1 10

3

f

a

a

a

a

  

, 即

3

a

2

10

a

 

3 0

,解得

1

3

3

 

a

. (2)

f x

 

x a

2

x

1

a

  

1

3

,

1

,

1

2

1

1

3

,

2

x a

x a

a

x a

x a

a

a

x a

x

a

a

 

 

 

   

 



, 当

x a

时,

f x

 

2

a

1

a

;当

1

2

a

x a

 

时,

 

1

2

f x

a

a

 

; 当

1

2

x

a

 

时,

 

1

2

f x

a

a

 

2

1

1

2

a

a

a

a

  

,∴

 

min

1

2

1

2

2

2

f x

a

a

a

a

 

, 当且仅当

1

2

a

a

2

2

a 

时取等号,∴

f x 

 

2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答案宜正反看法都能兼顧,如只單純提出一面的答案,最多得 3 分;能 同時指出兩面答案者,最多得 4 分。).. 4

USACO 是我认为最适合初学者的题库。他的特色是题目质量高,循序渐进,还 配有不错的课文和题目分析。做完了

•  三分搜在有水平線的情況下,如果可以確定水平線的地方一定是 答案的話,才可以用三分搜找極值。..

• 在線 (online):程式/演算法 必須對前一個詢問或操作做出

• 在線 (online):程式/演算法 必須對前一個詢問或操作做出

 学校能考虑教育发展趋势 注三

秋季学期期末,即十二月份,公布申请信息 -> 学生准备申请材料 -> 放假前统一提交 申请材料 -> 院内评选调剂 -> 三月份公布评选结果 -> 向对方大学提交申请

然而 ISDS 机制在实践中一些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多数学者认为 I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