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分析"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05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第六十一卷第四期 2016 年,61(4),205-242 doi:10.6209/JORIES.2016.61(4).08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

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

調節效果分析

林漢唐

*

陳慧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學校不熱衷與青少年危險網路 行為的關係,並探討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網路管教與危險網路行為之調節作用。調查對象為臺 灣本島與離島地區,公私立國中七、八、九年級共 1,006 位學生。研究工具包括自編之「危險 網路行為量表」與「家長網路管教量表」,以及編修之「家庭凝聚力量表」與「學校投入與學 校不熱衷量表」。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在本研究樣本中,近半數青少年曾在網路上進行過 一項以上的危險活動;二、年級愈高,危險網路行為比例普遍增加;三、青少年持有個人智 慧型手機者,出現危險網路行為的程度高於未擁有者;四、「家長監控」、「學校行為不熱衷」 和「情感不熱衷」與青少年從事危險網路活動有正相關;五、「家長限制」、「家庭凝聚力」、「學 校行為投入」及「情感投入」則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有負相關;六、「學校不熱衷」對青少 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預測效果最明顯,其次依序為「家長監控」、「家長限制」,以及「家庭凝聚 力」;七、「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具有 調節效果。具體而言,在「家庭凝聚力」非常連結的情況下,「家長限制」和「學校投入」對 其「危險網路行為」具有顯著的負向解釋力。而對於知覺家庭凝聚力疏離的國中生,「家長監 控」對「危險網路行為」的正向解釋力高於非常連結之國中生。針對本研究發現整理出各項 具體建議,提供教育實務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危險網路行為、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 通訊作者:陳慧娟,E-mail: t05004@ntnu.edu.tw 收稿日期:2016/04/18;修正日期:2016/07/05、2016/08/07;接受日期:2016/08/15。

(2)

206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現代科技進展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引發了當前社會許多焦慮與 論辯。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2012)調查發現,9-16 歲的歐盟國家學童平均每日接觸網路 將近一個半小時。根據臺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2013)調查,國內兒童晚期到 青少年初期的學童擁有手機的比率遠超過七成,而國中生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比率更是高 達 78.8%(教育部,2015),顯示行動上網已成為青少年的常態現象。網路帶給兒童與青少年 (以下稱兒少)的影響優劣參半,一般認為網路可以幫助兒少發展認知和社交的能力、提升 其視覺智能和汲取更多的新知(Greenfield & Yan, 2006)。但在偌大的網路世界裡,有一些特 定的行為可能引發潛藏的危險。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2014)發現國內 9-17 歲學生透過網 路介面,進行言語攻擊、嘲弄謾罵,以及揭露他人隱私或散播謠言等行為,發生在國小樣本 的比例約為 5%,然而在國中的樣本中卻足足增加了一倍以上;且上網時間愈長,網路風險行 為愈高。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時期是前額葉發展最快速的階段,許多高階的認知功能,如學習、 判斷與思考等,都是在此一時期蓬勃發展。加上荷爾蒙的急遽改變,情緒波動甚大,不僅非 常在意別人的反應,也容易從事高風險活動,以滿足此時期大腦喜歡更多興奮刺激的需求 (Martinez-Gomez et al., 2011)。而網路恰巧能提供一個隱身於電腦屏幕後的虛擬空間,在隱藏 身分後,隱私觀念鬆動,容易變得肆無忌憚,導致危險的意外後果(Jang, Song, & Kim, 2014)。 因此,如何協助青少年妥善利用網路科技,能控制自己一時的衝動,進而降低危險網路行為 發生機率,學校教育與家長管教策略的探究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Tseng & Yang, 2015)。

Dehue、Bolman 與 Völlink(2008)的大型調查指出,家長若只與青少年討論或制定使用 網路的規則而很少進行實質要求時,不僅無法有效遏止網路霸凌的行為,且對其社交隱私保 護毫無幫助。Steyer(2012)甚至建議父母親在青少年網路使用的議題上,必須與子女一起認 識新科技,若不瞭解預防網絡危險性的保護因子,以及缺乏適當的管教策略,是無法提供有 效的防範。Laursen 與 Mooney(2008)回顧過去有關家庭運作的文獻,發現父母親管教是否 有效,很重要的一片拼圖在於家庭系統中的凝聚力。家庭凝聚力(family cohesion)是家庭成 員彼此的團結程度,也會影響成員間互動時表現親近或疏離,青少年知覺家人的接納與親密 有助於提升其調適能力。根據 Cohen 與 Wills(1985)的緩衝理論,當情境造成個體感受被壓 迫時,家庭凝聚力可調節環境中的威脅,降低個體形成偏差行為的可能。因此,除了探討管 教策略、家庭凝聚力與青少年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關聯性外,本研究更進一步檢驗家長網路 管教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是否會受到家庭凝聚力的調節。

(3)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07

另外,隨著青少年的成長,生活場域與重心逐漸移轉至學校,青少年在學校活動投入所 獲得的成就感與情感激勵,對其適應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當代競爭的教育體系卻使 得青少年知覺的自我控制感和內在動機持續下滑,特別是進入中等教育階段的青少年尤其明 顯(Wigfield, Eccles, Schiefele, Roeser, & Davis-Kean, 2006)。從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15)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資料可發現,在 103 學年度的中輟數據分析, 國中生所占的比例是國小中輟生的 8.38 倍以上,顯示不少學生進入國中之後,對學校活動難 以完全投入的困境。Tseng 與 Yang(2015)提醒在上網設備多元與頻寬充足的狀況下,對學校 疏離的青少年經常在網路世界逗留,容易衍生出更多的危險行為。Bronfenbrenner(1979)提 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主張個體的成長環境可看成是一個同心圓狀組織,家庭 與學校環境均環繞著個體成長,對個體行為發展的影響具有密切且直接的關係,缺一不可。 因此,若想要有效解決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必須從家庭與學校兩個微系統同時著手,才能 獲得徹底的解決之道。 有鑑於此,本研究聚焦於探討青少年網路危險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以及學校投入的關 聯,並分析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網路危險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在 量變影響質變的科技潮流中,為了清楚掌握層出不窮的青少年網路使用問題,本研究綜覽國 內、外研究文獻,開發「危險網路行為量表」、「家長網路管教量表」,以及編修「家庭凝聚力 量表」和「學校投入量表」,期盼能對青少年網路危險相關因素做更深入的釐清與探究,並提 供以證據為本的建議,以促進青少年之最佳發展。深信本研究結果將對青少年適應與網路管 教之學術和實務均有重要之突破與貢獻。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現況。 (二)探討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和學校投入的關係。 針對本研究目的,茲將本研究問題陳述如下: (一)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是否能預測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二)家庭凝聚力是否有調節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網路危險行為關係的效果?

貳、文獻探討

一、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青少年使用網路現況

(4)

208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Network(2012)調查歐盟國家 9-16 歲兒少上網情形,發現 11-12 歲的青少年至少經歷過一種 網路危險活動的比率為 33%,而到了 13-14 歲時盛行率已達 49%,但大多數青少年並不會主 動揭露自己正在經歷的網路騷擾。國內亦有類似發現,根據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 用服務研究所(2013)公布,目前國內家庭網路普及率高達 84.8%,且 12-19 歲的青少年幾乎 都有使用網路的經驗。此外,不少青少年都曾經看過朋友所發布的色情、暴力或惡意的資訊, 其中六成以上表示不瞭解手機應用程式的分級制度(兒盟,2013),各種危險散布在網路當中, 影響青少年之社會化歷程。Blakemore 與 Frith(2005)發現,人類在青春期時,腦部認知功能 的發展比一生中任何時期都還敏感且可塑性強,往往需要尋求大量的冒險性刺激以獲得滿 足。而網路媒體為了效果,常以腥羶色或攻擊的面貌來吸引青少年大量使用,容易在潛移默 化的歷程中造成數位的人格特質漸漸滲入離線人格中,影響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增加 生活的焦慮感(Tseng & Yang, 2015)。因此,對於當代青少年常見的危險網路行為,迫切需要 掌握最新狀況,才能提供有效的協助。

(二)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Livingstone與 Helsper(2008)認為危險網路行為係指個體透過媒體或網站進行冒險的活 動,如上網遂行暴力、侵犯或騷擾他人隱私、曝露色情或種族歧視的內容,以及面臨意圖不 軌的廣告訊息與社交詐騙等。儘管從事危險網路行為不一定會產生實質的傷害,然而,當許 多危險行為在青少年身上一併出現時,便可能影響其行為與心理的發展(Kalmus, Blinka, & Ólafsson, 2015)。本研究關注家庭與學校如何保護青少年免於傷害,因此,盡可能包含青少年 常見的危險網路行為,茲分述如下。

1. 網路依賴

網路依賴係指使用者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網路上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且無法自我控制 (Lin, 2007)。教育部(2015)對全國 36 所國中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在網路使 用上,網路沉迷組、網路成癮高風險組,以及網路成癮重風險組的盛行率分別為 6.1%、4.9% 與 12.6%,且學生每週使用網路平均時數高達 25.27 小時。青少年過度使用電腦網路,會造成 前額葉中管理情緒及執行功能的某些部位血流量下降,進而造成功能的障礙(Chou et al., 2013)。從認知負荷理論的觀點,過度曝露於資訊的環境下會使人認知超載,產生資訊疲勞綜 合症,影響其身心適應。Levitin(2014)指出,青少年精神倦怠、情緒不穩定與學業不熱衷等 表現,皆與上網頻率過高有關。

2. 網路霸凌

Ybarra與 Mitchell(2004)指出網路霸凌係不只一次地使用資訊和通信科技去刻意傷害他 人,且與傳統霸凌不同的是,網路霸凌經常因去個人化的緣故,使得人們更容易偏離社會規 範。網路霸凌雖不會直接造成外顯的傷害,但因網路傳播速度與傳播面向驚人,對受凌者心

(5)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09

理的影響不容小覷,為預防年輕人免於遭受這些網路危害,家長管教的介入是一項可能的保 護因子(Eastin, Greenberg, & Hofschire, 2006)。

3. 網路交友與個人隱私

Sheldon(2008)認為青少年從事網路交友的兩種可能的路徑,分別為「富者更富取向」 和「社交補償取向」。前者假定網路有利於提供外向性格的人,與同伴有更多互動的渠道;而 後者是由於網路具有匿名的特性,讓人感覺較安全,並容易進入幻想的空間,內向型個體可 透過網路溝通,補償自己愛與隸屬的需求。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呼籲,相較於兒童, 年紀較長的青少年會投入較多時間在線上與人交流,或透露個人隱私,因此有更多機會遭遇 通訊威脅,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成功經驗,或依附關係不佳的青少年。

4. 網路敵意與色情資訊

根據兒盟(2013)調查,國內六成以上的學童不瞭解行動應用程式的分級制度,使得青 少年容易接觸暴力及色情的應用程式(APP)。Livingstone、Bober 與 Helsper(2005)的研究 也顯示,上網頻率和網路危險呈正相關,每天上網的使用者有 38%曾遭受性騷擾和被霸凌經 驗,然而,每週上網一次的使用者比例則降至 25%與 27%。 綜合前述,青少年在網路上從事危險行為的問題日益嚴重,且容易造成自己或他人隱私 或安全上的威脅。如何使青少年在網路活動中受益,並降低從事高風險行為的可能,研究指 出,父母常和子女討論有關網路經驗能避免子女陷入網路危險(Berson & Berson, 2005),但此 一說法仍未獲得實徵研究的一致支持。Lau 與 Yuen(2013)以香港 825 位八年級中學生為對 象,發現男學生出現較多隱私權侵犯、網路依賴與網路抄襲等危險行為,但父母管教無法有 效降低網路危險行為的比例。根據前述文獻,本研究提出第一個假設,不同背景變項(年級、 性別)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危險網路行為比例不同。同時,根據 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態 系統理論,個體的行為發展深受生物因素與多元環境因素交織的影響,儘管家庭為個體直接 且密切接觸的微系統,然而家人關係、管教方式如何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或與其 他微系統產生交互作用,是一個亟需深入探究的新興議題。因此,本研究不同於以往只檢視 單一微系統的運作成效,而是同時重視兩個微系統的連結與交互作用機制,相信將對青少年 危險網路行為成因與輔導有更完整的認識與助益。

二、家長網路管教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家長管教與青少年行為的關係

Parsons、Stark、Young、Stein 與 Kringelbach(2013)的研究指出,成熟的前額葉皮質能 抑制不恰當的想法與衝動,而家長管教被視為是促進前額葉皮層發展的一個關鍵。然而, Sasson 與 Mesch(2014)則強調,家長上網監控程度過高或完全不干涉,都會增加青少年危

(6)

210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險網路行為的頻率,前者導致青少年自我控制感下降,容易引起反抗行為;後者則使得青少 年因長期缺乏情緒管理與衝動控制的教養,難以練習是非判斷。Agnew(2006)亦呼籲,家長 若能以適切的態度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期望,孩子則會出現較多的正向行為;反之,嚴厲的紀 律容易刺激犯罪基因行為(criminogenic),增加負面情緒、破壞社交連結,是促成行為偏差的 危險因子。由此看來,管教方式如何在青少年成長歷程中產生正面的效益,是一個高度矚目 的焦點。本研究整理與上網有關的管教文獻,設法瞭解家長網路管教的介入策略與青少年危 險網路行為的關係,以作為研究設計之根據。

(二)家長網路管教策略與青少年網路危險行為

過去的研究傾向將家長管教依據「回應」與「要求」兩個向度分數,劃分成不同教養風 格(Baumrind, 1991)。但 Ihmeideh 與 Shawareb(2014)的研究卻發現,雖然不同教養風格與 受試者網路使用的能力都有相關,卻僅能解釋 4.4%分數的變異。Cohen、Cohen、West 與 Aiken (2003)推論,當威信型、專制型、放任型與忽略型等四種教養風格一起投入迴歸分析時, 可能產生多元共線性的問題,導致研究難以獲得一致的結論。針對傳統研究的限制,Fan、 Williams 與 Wolters(2012)建議需要有更多實徵資料建立多向度的家長管教評量方式,以解 決理論與實務上的爭議。近 10 年來不少研究者綜覽媒體管教的家長介入途徑,提出許多整合 性的管教理論。當中備受關注的是,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回顧先前研究,以因素分 析發現家長網路管教可包含四個層面,分別為「技術介入」、「監控」、「限制」與「主動共用」, 其中「監控」特別是指家長對其子女在網路上隱私空間的干預,而這四個因素一共可解 54% 的變異情形,在概念上也涵蓋了一般網路管教的基本概念。故本研究以 Livingstone 與 Helsper 的構念為依據,整理出四種針對青少年常見的家長網路管教方式,分別為「技術介入」、「監 控」、「限制」,以及「使用參與和建議」,並分析不同網路管教與青少年危險行為的關聯。儘 管目前多數研究發現父母與年幼子女「共同觀賞」媒體可能會減少其暴力或種族歧視的行為, 但對青少年的研究卻呈現分歧的結論(Nelsen & Lott, 2010)。Lee 與 Chae(2007)發現父母「限 制」子女使用網路的時間對改變子女實際上的網路使用型態無顯著效果。而王嵩音(2015) 則發現當父母較常採取「主動共用型」的管教策略時,青少年反而容易陷入網路交友的危險。 綜理先前重要文獻,研究者認為整體而言,家長管教對青少年之高風險行為的防範扮演 關鍵的角色,但考量青少年階段的身心發展特色,特定網路管教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關 係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二個假設:不同的網路管教策略對解釋青少年危險 網路行為的效果有差異。

三、家庭凝聚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家庭凝聚力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7)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11 外,從社會控制理論的解釋,親子情感連結程度愈高,青少年發生偏差行為之比率愈低,因 此,家庭功能對個體發展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家庭並非僅以單一的次系統或固定型 態運作,Crosnoe 與 Elder(2004)的調查發現,親子關係失和雖是青少年身心適應的危險因 子,但兄弟姊妹的支持能減少非裔美國青少年脫離常軌的機率。因此,影響行為的因素不宜 只從特定的次系統來討論,與家中其他成員的溝通模式和情感傳達方式也是形塑家庭整體連 結的關鍵。而家庭凝聚力則是一個評估家庭整體功能良好與否的重要指標,過去許多致力於 探討家庭系統理論的研究者,皆認為家庭凝聚力深深影響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劉惠琴, 2007;Olson, 2011)。 雖然各派學者對於凝聚力的詮釋不盡相同,但大多以家庭成員間交流的狀況,感受彼此 的關心或支持,以及情感連結程度來定義。其中,Olson 曾對家庭凝聚力概念進行多次修正 (Gorall & Olson, 1995; Olson, 2011),發展一套家庭調適力與凝聚力評估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 FACES),並將家庭凝聚力依照分數從低到高,分別 定義為疏離、有點連結、連結的、非常連結以及糾纏(Olson, 2011)。Gorall 與 Olson(1995) 認為凝聚力在平衡的水準時,才能發揮家庭的正向功能;家庭凝聚力若是位於極端的水準, 家庭成員對家庭的依附和承諾都處於失衡狀態,且較不具適應性功能,並主張高度的家庭凝 聚力代表成員間的關係處於糾纏狀態,容易阻礙青少年發展自主性,且增加高風險行為發生 的機率。然而,此一觀點仍存在許多爭議,特別是有些研究者提出家庭凝聚力和糾纏應分屬 不同的面向(Barber & Buehler, 1996; Moos & Moos, 1986)。因為家庭凝聚力強調家庭成員間的 支持與情感連結,但糾纏更強調家庭對個體進行心理與情感的控制。Barber 與 Buehler(1996) 的研究甚至推翻 Gorall 與 Olson 所提出的假設,發現家庭成員的凝聚力愈高,則青少年的內、 外在問題愈低,且糾纏程度與外在的偏差行為間並無發現顯著相關。隨後 Farrell 與 Barnes (1993)也發現在青少年行為表現上,家庭凝聚力與糾纏有不同的影響機制,家庭凝聚力程 度高,並不代表糾纏的家人關係,兩者也不應歸類在同一個向度當中。此外,臺灣由於受到 華人家族意識與集體主義所影響,家庭凝聚力的測量更易趨於「團結齊心」的狀態(劉惠琴, 2011),此系統性的誤差可能混淆研究結果。因此,研究者採取 Barber 與 Buehler 的觀點,將 家庭凝聚力暫時排除糾纏的面向,並推論當青少年知覺的家庭凝聚力愈高,其危險網路行為 發生的頻率可能愈低。爰此,本研究提出第三個假設:青少年知覺的家庭凝聚力會負向預測 其危險網路行為的機率。

(二)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之間關係的調節效果

自我分化是青春期重要的發展任務,親子間的離合衝突往往帶給青少年家庭前所未有的 挑戰。由於青少年喜歡爭辯的特性與自主的需求不斷增加,當父母親對子女的行為表現加以 限制及規範時,可能會促使青少年更強烈的抗拒與反動(Laursen & Collins, 2009)。然而,根 據 Cohen 與 Wills(1985)的緩衝理論強調,家庭凝聚力能調節個體面臨威脅時所產生的不適

(8)

212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應性情緒與行為。Laursen 與 Mooney(2008)的研究也支持「緩衝假說」,發現父母親對青少 年行為的影響力會受到家庭成員的情感連結和支持陪伴所調節,即當家長採取嚴苛的網路管 教策略時,家庭凝聚力能夠緩衝危險因子所引發的負面後果。而 Sasson 與 Mesch(2014)雖 然發現家庭凝聚力和家長指導性的上網管教愈高,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機會愈低,但 當兩者一起進入迴歸模式時,家長指導性的上網管教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效果會變得不 顯著,故三者之間究竟透過何種運作模式交互作用,尚待更多實徵研究加以釐清。此外,國 中學生甫進入青春期,會開始關注以及擴大活動的範圍和社交圈,通常花比較少的時間與父 母相處。如此一來,青春期學生知覺的家庭凝聚力會有很大的變化,也比較有機會觀察到個 別差異的現象與其影響機制(McElhaney, Allen, Stephenson, & Hare, 2009),因此,探討家庭凝 聚力對國中學生危險網路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之間關係的調節效果,意義深遠。研究者推論, 當家長管教過於嚴格時,容易導致青少年產生不適應性的情緒與行為,若此時家庭凝聚力能 夠緩衝青少年的反抗衝動,則有機會降低其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率。故本研究提出第四 個假設:家庭凝聚力可調節家長網路管教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預測效果。當家庭凝聚力 高時,家長網路管教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負相關會變強;家庭凝聚力低時,家長網路管教與危 險網路行為的正相關會變強。

四、學校投入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青少年學校投入概況與偏差行為關係

Flynn與 MacLeod(2015)指出,學生投入於學校活動的行為與情感,可以有效預測其學 習成效與個人發展。儘管針對學生學習動機的研究已累積不少實徵資料,但將 投 入 (engagement)視為獨立的構念所進行的研究卻是近期才開始發展的(Murphy & Alexander, 2000)。相對於往昔採用籠統的動機概念,以投入概念探討學生的學習動機時,應該更能具體 解釋動機在青少年適應結果的作用(Skinner, Kindermann, Connell, & Wellborn, 2009)。

(二)學校投入理論

學生對於學校的動機,最明顯表現在投入於課業的狀態,主要特徵為表現努力、專注與毅 力(Skinner, Kindermann, & Furrer, 2009)。一般認為投入的相反概念為疏離(disengagement), 通常被定義為被動、拖延和放棄,有時會伴隨著情感上的沮喪、挫折與自憐自艾。值得注意 的是,疏離在概念上較接近不參與學校的事務,然而當逃學、翹課等事情是明令禁止或需付 出更大的代價時,進行的形式可能會發展成反映心理或情感上的逃離,如沮喪、破壞性的行 為,或敷衍塞責,這類型的行動皆屬於學習不熱衷(disaffection)的表現。本研究參考 Skinner 等人所提出的動機發展架構,採用不熱衷一詞定義動機低落的反應。不熱衷的行為除了包含 主要的疏離行為,如被動、拖延、欠缺努力與放棄,並進一步包含心理的逃避與形式般地參 與,如缺乏專注與敷衍了事;而不熱衷的情感則包括無力感、疏離感、壓力與焦慮,是故不

(9)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13

熱衷較疏離的概念更為廣泛,能反映較多學生在學業上不感興趣的情況。

(三)動機發展的動態理論模式與相關研究

Skinner、Kindermann 與 Furrer(2009)將「投入」與「不熱衷」的概念整合至動機發展 的自我系統模式(the self-system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velopment, SSMMD)(如圖 1 所示)。

圖1. 動機發展模型。引自“Engagement and Disaffection as Organization Constructs in the Dynamics of Motivational Development” (p. 229), by E. A. Skinner, T. A. Kindermann, J. P. Connell, and J. G. Wellborn, 2009. In K. R. Wentzel and A. Wigfield (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in School.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在此模式中,個體與社會情境互動時會逐漸瞭解自己的能力,並依據自主與親和需求滿 足的程度,以及自我評價結果,最後形成自我系統歷程(self-system processes, SSPs),作為下 一個促進投入,或不熱衷的預測因子。投入愈高的學生愈被視為是一個適應良好的學習者, 除了發展出更好的歸屬感與學業承諾外,且還能有效刺激環境資源的後續投入,進而產生適 應性的循環歷程。據此,本研究提出第五個假設:青少年學校投入會負向預測其危險網路行 為的表現,同時情境因素(如父母支持與家人互動品質)也可能會破壞自我系統,出現不熱 衷的行為與不良的情緒反應,進而導致沮喪的後果,這或許可解釋學習挫折感高的學生,往 情境 自我 行動 動機結果 SSPs 父母、學校、 社區給予支持 父母、學校、 社區不給予支持 投入 努力 愉悅 不熱衷 疏離 無助 認同 歸屬 承諾 不認同 疏離 放棄 促進自我系 統、自我概 念、社會認 知、自我評 價 破壞自我系 統、自我概 念、社會認 知、自我評 價 自我調整 學習與 因應策略 適應的 不適應的

(10)

214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往同時也是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的理由(王智弘,2011)。因此,本研究提出第六個假設:青少 年對學校不熱衷程度會正向預測其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

(四) 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與學校投入、學校不熱衷之間關係的調節

效果

O’Farrell與 Morrison(2003)曾指出對學業的行為和情感投入能作為青少年高風險活動之 保護性因素。然而,學生從一進入學校系統開始,隨著年級增加,對學校參與的動機便不斷 衰退。根據社會控制理論,當學生與學校的連結產生裂痕時,極可能產生偏差行為(Eccles, Wigfield, & Schiefele, 1998)。而國內中輟青少年的犯罪率(15.47%)更是在學青少年(0.49%) 的 32 倍(法務部,2013),儘管青少年中輟與犯罪率有密切相關,但兩者可能肇因於共變結 構,而非因果關係。Lazarus 與 Launier(1978)指出,當個體面臨威脅卻無法做出適當的處理, 或感受不到強韌的支持系統時,便會形成壓力,長期下來個體很容易發展出外顯的問題行為。 因此,研究者推論在學校投入較低,或對學校不熱衷傾向較明顯的國中學生,可能因長期缺 乏家人支持與正向情感連結,使其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傾向更高。

Joh、Kim、Park 與 Kim(2013)發現家庭凝聚力能顯著預測國中生的內、外在行為問題, 歸納而言,家庭凝聚力愈高,青少年愈少出現偏差行為與不適應的問題。此外,個體適應歷 程中,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想法與情緒,都會受到自我系統評估的影響,而學校投入與家庭 系統的支持與關係在這當中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效果。因此,本研究提出第七個假設:家庭 凝聚力可調節學校投入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預測效果;即青少年學校投入程度對危險網 路行為的效果會隨家庭凝聚力不同而改變。由於目前在動機領域傾向將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 衷界定為不同向度的構念(Skinner, Kindermann, & Furrer, 2009),同樣地,根據緩衝假說,家 庭凝聚力可調節學校不熱衷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預測效果。爰此,本研究提出第八個假 設:家庭凝聚力高時,學校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的正相關會減弱;而當家庭凝聚力低時, 學校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的正相關會變強。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預試對象為臺灣北、中、南,以及離島地區國中學生,共發出 700 份問卷,有效 問卷為 576 份,其中男性 274 人、女性 302 人。正式施測時以分層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對 象為 104 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到九年級的學生。在選取樣本時,除了考量研究對象的性別和年 級比例外,亦盡量包括公私立、完全中學和偏鄉的國中生,發出 1,250 份問卷,北部、中部和 南部分別為 375、275 和 375 份,外島為 225 份。有效問卷為 1,006 份,其中北部占 31.6%、

(11)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15 中部占 20.6%、南部占 30.9%、外島占 16.9%;男生占 49.3%、女生占 50.7%,平均年齡為 13.18 歲。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自編之「危險網路行為量表」與「家長網路管教量表」,以及編修之「家庭 凝聚力量表」與「學校投入量表」,皆採 Likert 五點量表形式,請受試者依照自己實際的情形 作答。所有量表初稿編製完成後,均分別邀請四位專家學者,進行題項的討論與修飾工作, 接著請 30 位國中生針對題意的理解程度進行回答與提出訂正意見後,再進行預試和分析,並 依據以下標準作為刪題依據:(一)高低分組受試者(高分組為前 27%得分者,低分組則為後 27%得分者)在該題的得分平均數差異考驗未達 .05 的顯著水準,或 t 值小於 0.30;(二)轉 軸後因素負荷量小於 .30 的題目。

(一)危險網路行為量表

本量表係參考許多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研究,經綜合歸納後,共包含七個分量表,依 序為「主動霸凌」、「被動霸凌」(見表 1)、「網路交友」、「網路依賴」、「網路色情資訊」、「網 路敵意資訊」,以及「網路個人隱私問題」,各分量表的題數分別為五、五、五、五、四、四、 五題,全量表共 33 題,題目皆有良好的鑑別度(ts>8.20, ps= .000)。受試在各分量表得分愈 高,代表該危險網路行為發生的頻率愈高。 本研究以主軸因素分析之直接斜交轉軸法抽出七個因素符合原編製構念,如表 1 所示。 特徵值分別為 9.41、2.50、1.91、1.85、1.53、1.24、1.15,因素負荷量分別介於 .50~ .78、 .33 ~ .68、 .38~ .67、 .56~ .82、 .38~ .82、 .33~ .63、 .40~ .69 間,七個因素的累積解釋變異量 為 48.92%。本量表的全量表、網路霸凌(主動)、網路依賴、網路色情、網路隱私、網路霸凌 (被動)、網路敵意、網路交友的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值依序為 .91、 .84、 .84、.79、 .71、 .77、 .79、 .71。

(二)家長網路管教量表

本量表係參考 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針對家長在媒體介入上所提出的策略,並參 酌 EU Kids Online 調查兒童與青少年上網情形的父母親介入量表(Düerager & Livingstone, 2012),由研究者自行編製成「家長網路管教量表」,分別為「技術介入」、「監控」、「限制」 和「使用參與及建議」,各個面向的題數皆為五題,共計 20 題。受試者在各分量表得分愈高, 代表其知覺父母親在該向度介入傾向愈高。刪題後皆有良好的鑑別度(ts>12.56, ps= .000)。 各分量表為四、五、三、四題,全量表共 16 題。 本研究以主軸因素分析之直接斜交轉軸法抽出四個因素,符合原編製構念,如表 2 所示。 分別為「監控」、「使用參與及建議」、「技術介入」及「限制」,特徵值為 6.56、2.03、1.37、

(12)

216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表 1 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之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 題號 主動 霸凌 網路 依賴 網路 色情 隱私 網路 被動 霸凌 網路 敵意 網路 交友 Cronbach’s α係數 1 .50 -.01 -.07 -.07 .08 .01 -.13 2 .65 .12 -.06 .03 .01 .07 .01 3 .76 .02 .04 .07 -.03 -.06 -.05 4 .78 -.01 -.01 .06 .09 .08 .05 5 .74 .03 .06 -.03 .09 -.11 .01 .84 6 .15 .11 -.03 .04 .62 -.01 .01 7 .09 .02 .04 .01 .68 -.14 .03 8 .08 -.03 -.11 -.03 .33 -.14 -.19 9 .12 -.09 -.15 .02 .35 -.13 -.19 10 .10 .01 -.13 .15 .42 -.05 -.08 .77 11 -.09 .11 -.14 .05 .13 .18 -.38 12 .06 -.03 .01 .06 .01 .03 -.54 13 .00 .15 .07 .06 .08 .03 -.61 14 .06 .04 .04 -.01 -.05 -.10 -.67 15 .23 .01 .05 .14 -.09 -.14 -.43 .71 16 .05 .71 .03 .05 .04 -.03 -.08 17 .03 .82 .04 -.06 .01 -.01 -.05 18 .00 .67 -.07 -.03 -.02 -.03 -.06 19 .01 .73 .05 -.02 -.02 -.10 .00 20 .01 .56 -.08 .07 .01 .08 .09 .84 21 -.05 .04 -.76 .05 .07 .04 .04 22 0.06 .08 -.82 .02 -.02 .04 .09 23 .02 -.02 -.54 .06 .11 -.18 -.09 25 .21 .02 -.38 -.06 -.22 -.35 -.06 .79 27 .13 .12 -.28 .00 -.10 -.33 -.15 28 .10 .04 .05 .13 .20 -.59 .02 29 -.07 .04 -.14 .04 .21 -.63 .00 30 .04 .13 -.05 .10 .12 -.63 -.01 .79 31 .08 .10 -.13 .40 -.04 .00 -.07 32 .09 -.01 -.03 .42 -.18 -.27 -.21 33 -.10 .10 -.09 .42 -.03 -.09 -.08 34 -.03 -.02 .02 .64 .10 .05 .05 35 .10 -.04 .04 .69 -.03 -.02 -.03 .71 特徵值 9.41 2.50 1.91 1.85 1.53 1.24 1.15 解釋變異量% 27.04 6.16 4.44 4.02 3.07 2.19 2.01 累積解釋變異量% 27.04 33.20 37.64 41.66 44.73 46.92 48.92 全量表α係數 .91 註:灰底表示該數值為同一因素之大於或等於 .30 最高結構負荷量歸類結果。

(13)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17 表 2 家長網路管教量表之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 題號 監控 使用參與 及建議 技術介入 限制 Cronbach’s α 係數 37 -.15 .20 .63 -.08 38 -.01 .03 .71 -.13 39 .37 -.07 .59 -.02 40 .35 -.11 .58 -.03 .90 41 .79 .07 -.06 -.08 42 .80 .10 -.10 -.09 43 .79 .02 .02 -.02 44 .77 .06 .01 .06 45 .70 -.02 .26 .00 .77 47 .22 .09 .11 -.33 49 .05 .03 .04 -.83 50 .01 .11 .12 -.65 .80 51 .12 .65 -.11 -.10 52 -.06 .66 .01 -.24 53 .06 .66 .04 -.13 55 .11 .41 .20 .17 .75 特徵值 6.56 2.03 1.37 1.01 解釋變異量% 38.58 10.41 5.97 3.21 累積解釋變異量% 38.58 48.99 54.96 58.17 全量表α係數 .90 註:灰底表示該數值為同一因素之大於或等於 .30 最高結構負荷量歸類結果。 1.01,因素負荷量分別介於 .70~ .80、 .41~ .66、 .58~ .71、 .33~ .83,四個因素的累積解釋變 異量為 58.17%。本量表的全量表、監控、使用參與及建議、技術介入、限制的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值依序為 .90、 .90、 .77、 .80、 .75。

(三)家庭凝聚力量表

本研究係參考 Olson、Portner 與 Lavee(1985)的「家庭彈性與凝聚力評估量表」(FACES III),並參酌劉惠琴(2007)翻譯的「家庭系統量表」之「家庭凝聚」分量表,經過篩選潤飾 後,編修完成「家庭凝聚力量表」,共 9 題。所有題目皆有良好的鑑別度(ts>14.76, ps= .000), 效度方面,以主軸因素分析法抽出一個因素為「家庭凝聚力」,如表 3 所示。符合原編製構念, 特徵值為 5.41,因素負荷量介於 .46~ .87,解釋變異量為 55.55%。全量表內部一致性 α 係

(14)

218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表 3 家庭凝聚力量表之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 題號 家庭凝聚力 Cronbach’s α係數 56 .46 57 .78 58 .66 59 .74 60 .87 61 .83 62 .78 63 .74 64 .77 .912 特徵值 5.41 解釋變異量% 55.55 累積解釋變異量% 55.55 全量表α係數 .91 數值為 .91。 根據 Olson(2000)的環繞模式,凝聚力與家庭功能為一曲線關係,意即在平衡的凝聚力 下,家庭才會發揮良好的功能;而過高或過低對家庭功能、對成員發展皆會產生負面的後果, 但 Barber 與 Buehler(1996)的研究指出,FACES III 量表中家庭凝聚力得分與家庭功能的結 果皆為直線關係,且家庭凝聚力愈高,青少年問題行為發生的頻率愈低。本研究關心家庭凝 聚力與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衷間的交互作用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影響效 果若達顯著時,不同水平的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衷對青少年 危險網路行為之效果是否具有調節作用。接著再進行簡單斜率分析,依照 Aiken 與 West 的建 議,以家庭凝聚力平均數與加減一個標準差作為切割點,觀察在疏離(得分在後 16%的受試 者),以及非常連結(得分在前 16%的受試者)的家庭凝聚力下,家長網路管教與青少年危險 網路行為之關聯程度是否有改變(引自 Hayes, 2013)。而在此未以糾纏代表高家庭凝聚力的其 中一個原因是,Olson 認為 FACES III 所測量的家庭凝聚力與家庭功能並非曲線關係,故不以 較為負面的名稱來進行命名;此外,過去文獻顯示來自高家庭凝聚力的青少年並沒有發現較 多的外在問題行為,甚至凝聚力愈高,青少年出現偏差行為、犯罪和逃學的機會愈低(Barber & Buehler, 1996),故研究者修改了原本 Olson 對於高凝聚力程度的分類,並以「非常連結」 做命名。

(15)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19

(四)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衷量表

本量表參酌 Skinner、Kindermann、Connell 等(2009)的學習投入與不熱衷量表(學生報告 版),編修完成「學校投入量表」,分別是「行為投入」五題,得分愈高表示愈能專注和持續在 課堂活動中努力;「情感投入」五題,得分愈高代表愈能在參與課業活動時保持正向的情緒; 「行為不熱衷」五題,得分愈高代表受試者愈缺乏努力和放棄學習課業;「情感不熱衷」七題, 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在學校活動中愈感到無聊、焦慮與沮喪。刪題後,所有題目皆有良好的鑑 別度(ts>2.06, ps < .050),各分量表分別為五、五、五、六題,全量表共 21 題,如表 4 所示。 表 4 學校投入量表之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 題號 行為投入 情感不熱衷 情感投入 行為不熱衷 Cronbach’s α 係數 65 .81 -.01 -.01 -.01 66 .84 .03 .00 -.10 67 .80 -.14 -.09 .14 68 .61 .05 -.14 -.23 69 .57 .14 -.17 -.31 .916 70 .06 -.02 -.70 -.08 71 .23 -.18 -.53 .20 72 -.14 .01 -.99 .01 73 .21 .09 -.66 -.10 74 .08 -.02 -.66 -.01 .854 75 -.07 .03 .02 .67 76 -.19 .08 -.02 .66 77 -.06 .07 -.04 .54 78 .10 .02 .11 .73 79 -.07 .17 -.04 .74 .884 81 -.01 .48 .15 .35 82 -.03 .59 -.01 .26 83 -.08 .67 .09 .19 84 -.02 .48 .21 .27 85 -.10 .64 .07 .02 86 .04 .48 -.04 -.04 .855 特徵值 9.28 2.69 1.48 0.90 解釋變異量% 42.49 11.00 5.15 2.26 累積解釋變異量% 42.49 53.49 58.64 60.90 全量表α係數 .65 註:灰底表示該數值為同一因素之大於或等於 .30 最高結構負荷量歸類結果。

(16)

220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本量表以主軸因素分析之直接斜交轉軸法抽出四個因素,符合原編製構念與題項,分別 為「行為投入」、「情感不熱衷」、「情感投入」及「行為不熱衷」,特徵值為 9.28、2.69、1.48、 0.90。其中因素四「行為不熱衷」特徵值雖略低於 1,但檢討後發現可能是全部問卷一起施測, 題數較多,受試者若沒有仔細閱讀題目容易造成行為不熱衷與情感不熱衷因文字敘述太過相 似而產生理解混淆,因此決定保留原構念的四個因素。因素負荷量分別介於 .57~ .84、 .48~ .67、.53~ .99、 .54~ .74,四個因素的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60.90%。本量表的行為投入、情感不 熱衷、情感投入、行為不熱衷的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值依序為 .92、 .85、 .88、 .86。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現況分析

(一)各項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情形

參與本研究的 1,006 位青少年,有 47.6%的受試者至少曾在網路從事過一項危險網路行 為,這與國內、外之研究有相似的結果(王嵩音,2015;Haddon et al., 2012),接著進行重複 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在危險網路行為所有向度的得分上有差異(F(5, 5133) =270.88, p= .000),進一步使用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青少年最普遍的網路危險行 為是對於網路容易產生一種心理依賴的衝動,這與過去教育部(2010,2015)的調查發現一 致,其次是網路交友、網路色情、網路隱私、網路霸凌(被動)、網路敵意,以及網路霸凌(主 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危險網路行為的差異分析

1. 年級在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各分量表的得分皆達顯著差異(Fs(2, 1003)= 5.84~32.76, ps ≤ .002),再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青少年涉入網路色情的程度隨著年 級的增加,呈現出明顯的差異,而九年級生在所有向度的危險網路行為得分皆高於七年級生。 這項發現與 Haddon 等(2012)和 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的研究結果相符。Haddon 等 人指出 11-16 歲的青少年在網路上進行具風險性的活動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提高。根據使用 與滿足理論,青少年對人際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強烈,在網路交友活動的投注程度是 最高的,本研究資料亦顯示,九年級生有申請社群帳號比例明顯高於七年級生(F(2, 1003)= 7.65, p= .001),容易將私人資料公開在各種通訊軟體中,以方便加入網路社群和提高擇友機 會。因此,建議家長們在提供上網設備之餘,仍應給予正確的協助和介入。

2. 個人智慧型手機持有情形在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發現,有無擁有個人智慧型手機在網路霸凌(被動)、網路交友、網路依賴、網路

(17)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21

色情及網路隱私的差異考驗皆達顯著(Fs(1, 1002)=8.62~32.91, ps ≤ .003)。此一結果支持涵化

理論的觀點(Gerbner, Gross, Morgan, Signorielli, & Shanahan, 2002),表示當青少年在生活中愈 容易接觸網路時,其受到網路風險因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愈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危險 網路活動中,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樣本與未持有者在網路隱私項目的得分上差異最大,且前者 較可能在網路中透漏自己的隱私資料。兒盟(2013)研究也發現,當青少年經常瀏覽網路和 知覺自己資訊能力較佳時,被騷擾的機會反而愈高。由此可見,教導青少年有關隱私權的保 護非常重要。

3. 性別在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資料分析發現,僅有在網路色情活動上有性別差異(F(1, 1002)=7.68, p= .006), 其中男生參與網路色情的程度高於女生。這與王嵩音(2015)的研究結果一致,相較於青少 女,青少男對於性資訊的需求比較容易從影音聲光中獲得滿足。承上所述,本研究第一個假 設獲得部分支持。

二、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與學校不

熱衷之相關分析

Fan等(2012)認為目前多向度的管教理論需要區別性的證據支持,故本研究將「技術介 入」、「監控」、「限制」及「使用建議與參與」分別和危險網路行為進行相關考驗,各變項之 相關情形整理如表 5 所示。結果支持本研究假設二,即不同面向的家長網路管教策略對青少 年危險網路行為產生不同的預測效果。 表 5 危險網路行為、家長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衷之相關摘要(N=1,0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危險網路行為 1.01 1.17*** 1-.12*** 1-.03 1-.22*** 1-.24*** 1-.15*** 1-.38*** 1-.40*** 2. 技術介入 1.48*** 1-.41*** 1-.38*** 1-.14*** 1-.16*** 1-.13*** 1-.04 1-.01 3. 家長監控 1-.37*** 1-.38*** 1-.08* 1-.10** 1-.12*** 1-.04 1-.08* 4. 家長限制 1-.56*** 1-.23*** 1-.22*** 1-.20*** 1-.14*** 1-.09** 5. 使用參與及建議 1-.38*** 1-.27*** 1-.26*** 1-.12*** 1-.08** 6. 家庭凝聚力 1-.47*** 1-.44*** 1-.26*** 1-.29*** 7. 學校行為投入 1-.73*** 1-.53*** 1-.44*** 8. 學校情感投入 1-.40*** 1-.45*** 9. 學校行為不熱衷 1-.71** 10. 學校情感不熱衷 *p < .05. **p < .01. ***p < .001.

(18)

222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由表 5 可知,危險網路行為與「家長監控」(r= .17)、「學校行為不熱衷」(rs= .38)及 「學校情感不熱衷」(rs= .40)呈正相關;而與「家長限制」(r=-.12)、「家庭凝聚力」(r= -.22)、「學校行為投入」(rs=-.24),以及「學校情感投入」(rs=-.15)呈負相關。表示國中生 知覺「家長監控」和「學校不熱衷」程度愈高,其出現危險網路行為的機會愈大,因此本研 究第三、五、六的假設獲得支持。即家長採取監控的管教方式時,會降低子女的自我控制感, 此時青少年可能會選擇逃離到網路世界中,甚至無法控制自己走向網路誘惑與陷阱。至於「學 校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呈正相關,此項結果正好呼應王智弘(2011)與謝龍卿(2004)的 發現,學業表現較低劣或習得無助感高的學生容易沉迷於網路之中。另外,本研究發現「家 長限制」、「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較高的國中生,較不會發生危險網路行為,均符合 本研究假設,也和 Sasson 與 Mesch(2014)的研究結果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定義的四種網路管教策略,僅有「家長監控」、「家長限制」與青 少年危險網路行為有關;而「家長技術介入」、「使用參與及建議」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之相關未達顯著,此一結果和 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的研究發現一致。而王嵩音 (2015)檢視父母親介入的效果,發現「主動共用型介入」無法解釋網路色情與暴力的發生, 「技術限制型介入」甚至與子女網路色情和暴力的程度有顯著關係,家長技術限制型介入的 得分愈高,子女愈有可能在網路上進行色情和暴力的行為,但其與網路社交危險並無顯著關 係。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因為對於網路時代出生的數位原民來說,上網是一件稀鬆平常的指尖 活動,即使不用父母親使用參與及建議,青少年大多數比家長更熟悉網路,因此對青少年進 行危險網路活動的作用並無顯著的效益。而技術介入則可能如同 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 (2012)提及的,真實生活中只有少部分的家長透過技術方式保護子女,抑或是子女其實不 知道家長在電腦或行動裝置上設定了過濾或保護裝置,因此造成技術介入在變異情形的低估 現象。

三、 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衷對青少年危險網路

行為之迴歸分析

(一)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學校行為不熱衷與整體危險網路行

為之關係

由前述之相關分析可知,「學校行為投入」、「學校情感投入」和「學校行為不熱衷」、「學 校情感不熱衷」之間存在中高度相關(rs= .73, .71, ps= .000)。為避免迴歸模式中預測變項 之間若有太高的相關,會造成估計值的不穩定,或是迴歸係數與相關係數正負符號不同等問 題,首先檢驗迴歸基本假設與自變項的多元共線性,發現學校投入量表的四個構念間存在共 線性問題。事實上 Skinner、Kindermann、Connell 等(2009)雖然發現四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 皆至少達 .65 以上,但再次蒐集另一群樣本資料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量表之構念效度,結 果顯示四因素(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行為不熱衷和情感不熱衷)及二因素模型(學校投入

(19)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23 和學校不熱衷)的資料適配程度均顯著優於單因素模型。儘管研究結果顯示,四因素模型的 建構效度較二因素略佳,但 Skinner、Kindermann、Connell 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樣本人數過多 導致差異達顯著。故研究者以構念相近的題項分數加總,將「行為投入」與「情感投入」合 併為「學校投入」;將「行為不熱衷」與「情感不熱衷」合併為「學校不熱衷」進行考驗。另 外,由於家長網路管教策略之「技術介入」與「使用參與及建議」,與危險網路行為之間無顯 著的相關,故沒有進入迴歸分析模式中。最後,本研究以「家長監控」、「家長限制」、「家庭 凝聚力」、「學校投入」與「學校不熱衷」作為自變項,對危險網路行為進行預測。首先檢驗 各變項之變異數膨脹係數介於 1.196~1.714 之間,且條件指數低於 30 以下,代表預測變項間 應無多元共線性之問題,遂進行逐步迴歸分析,結果如表 6 所示。 表 6 學校不熱衷、家長監控、家長限制與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迴歸分析摘要 (N=1,006) 次序 投入變項 R R2 ΔR2 淨F值 β 1. 學校不熱衷 .42 .18 .18 219.51*** -.37 2. 監控 .45 .20 .02 26.49*** -.21 3. 限制 .47 .22 .02 23.07*** -.13 4. 家庭凝聚力 .48 .23 .01 10.44*** -.10 **p < .01. ***p < .001. 對於危險網路行為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家長監控」、「家長限制」 及「家庭凝聚力」四項,而「學校投入」則因其投入迴歸分析時,所增加的解釋變異量不顯 著而未被選入迴歸模式中,故本研究假設五未獲得支持。其中「學校不熱衷」對於危險網路 行為的解釋量為 18%(F(1, 1004)=219.51, p= .000);再加入「家長監控」時,其對危險網路 行為增加 2%的解釋力(F(1, 1003)=26.49, p= .000);接著放入「家長限制」時,再增加 2% 的危險網路行為預測力(F(1, 1002)=23.07, p= .000);最後進入的變項是「家庭凝聚力」,能 提升 1%對危險網路行為的預測效果(F(1, 1001)=10.44, p= .001),聯合解釋變異量為 23%。 整體模式的 F 考驗亦達顯著性(F(4, 1001)=73.31, p= .000)。另就 β 值來看,當青少年對學 校不熱衷與家長監控程度愈高時,其進行危險網路行為的機會愈高;而家長限制與家庭凝聚 力程度高的國中生,其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機會較低,故本研究第四個假設獲得部分支持。

(二)監控、限制、家庭凝聚力,以及學校不熱衷對分項危險行為之迴歸分析

依循上述結果,為了更詳細探究「學校不熱衷」、「家長監控」、「家長限制」及「家庭凝 聚力」四個變項,對於各項危險網路行為之預測效果,分別進行逐步迴歸分析。扼要說明如 下。

(20)

224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對於網路霸凌(主動)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F(1, 1004)=105.76, p = .000)、「家庭凝聚力」(F(1, 1003)=16.74, p= .000)和「家長監控」(F(1, 1002)=9.40, p = .002),其整體模式的 F 考驗達顯著性(F(3, 1002)=44.86, p= .000)。當國中生學校不熱 衷與家長監控程度愈高時,其進行網路霸凌(主動)的機會就會愈高;而家長限制與家庭凝 聚力程度高的青少年,網路霸凌(主動)行為的發生機會較低。 對於網路霸凌(被動)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F(1, 1004)=57.41, p = .000)、「家長監控」(F(1, 1003)=29.74, p= .000),以及「家庭凝聚力」(F(1, 1002)=10.06, p= .002),其整體模式的 F 考驗達顯著性(F(3, 1002)=33.22, p= .000)。當國中生對學校不 熱衷與知覺家長監控程度愈高時,發生網路霸凌(被動)的機會愈高;而感受家庭凝聚力程 度高的國中生,網路霸凌(被動)行為的發生機會較低。 對於網路交友與網路色情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F(1, 1004)=85.26; F(3, 1002)=12.50, p= .000)、「家長限制」(F(1, 1003)=10.81, p= .001; F(1, 1003)=8.47, p = .004),以及「家長監控」(F(1, 1002)=12.50; F(1, 1002)=15.42, p= .000)。整體模式的 F 考驗均達顯著性(F(3, 1002)=36.84; F(3, 1002)=37.28, p= .000)。另就 β 值來看,當國中生 對學校不熱衷與知覺家長監控程度愈高時,其進行網路交友與網路色情的機會愈高;而家長 限制程度高的國中生,這兩類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機會較低。 對於網路依賴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F(1, 1004)=202.26, p= .000) 及「家庭凝聚力」(F(1, 1003)=12.10, p= .001)兩項,其整體模式的 F 考驗達顯著性 (F(2, 1003)=108.30, p= .000)。當國中生對學校不熱衷程度愈高時,其進行網路依賴的機會 愈高;而家庭凝聚力程度高的國中生,此類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機會較低。 對於網路敵意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F(1, 1004)=123.46, p = .000)、「家長監控」(F(1, 1003)=30.50, p= .000)、「家長限制」(F(1, 1002)=7.14, p = .008),以及「家庭凝聚力」(F(1, 1001)=4.92, p= .027)四項,其整體模式的 F 考驗達顯 著性(F(4, 1001)=42.81, p= .000)。當國中生學校不熱衷與家長監控程度愈高時,其進行網 路敵意的機會就會愈高;而家長限制與家庭凝聚力程度高的國中生,此類危險網路行為的發 生機會較低。 最後,對於網路隱私具有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學校不熱衷」(F(1, 1004)=38.99, p = .000)與「家長監控」(F(1, 1003)=31.30, p= .000)兩項,其整體模式的 F 考驗達顯著 性(F(2, 1003)=35.73, p= .000)。另就 β 值來看,當國中生學校不熱衷與家長監控程度愈高 時,其進行網路隱私的機會就會愈高。 綜觀上述資料可知,「學校不熱衷」在各項危險網路活動皆為最顯著的預測因素,故本研 究假設八獲得支持。此回應 Skinner、Kindermann、Connell 等(2009)提出的動機發展模式, 學生對學校不熱衷也會造成環境的支持度下降,不利於其自我系統歷程的發展,進而產生危

(21)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25 險網路行為。另外,「家長監控」在各類危險網路行為的逐步迴歸中,其效果並沒有完全與學 校不熱衷重疊,除了網路依賴外,在各項危險行為中也都是顯著的預測因子。以社會認知理 論的觀點,家長過度監控可能導致青少年自我評價低落,無法培養其自律的行為,因此 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2012)呼籲監視子女上網的一舉一動不僅無助於減少青少年危險網 路行為發生的頻率,反而還可能是造成青少年從事危險行為的脆弱因子。此外,在家長限制 與家庭凝聚力之迴歸分析中,網路霸凌(主動)及網路依賴與家長限制和凝聚力原本都有顯 著的負相關,但迴歸分析結果僅剩下凝家庭聚力對網路霸凌(主動)及網路依賴的效果有預 測力,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霸凌者的家庭普遍存在凝聚力低的現象一致(Pontzer, 2010), 說明家庭凝聚力在考慮不同條件下,與網路霸凌仍有一定的關聯性。而網路交友與網路色情 的結果則剛好相反,家長限制較能發揮效果,這與 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的發現一致, 即家長限制型的介入策略能降低青少年參與網路色情的活動。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家長限制與 家庭凝聚力對不同危險網路行為的效果間或許有部分重疊之處,研究者推論,由於家長限制 是規範青少年的上網活動內容,屬於直接提供資訊方面的協助,其中也或多或少傳達了父母 親的關心;而家庭凝聚力雖然主要為提供情感和自尊方面的支持,但在與家人互動時也有較 多機會獲得正確的資訊,因此兩者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影響機制可能是有關的。

四、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網路管教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一)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本研究參考 Hayes(2013)之 SPSS PROCESS 巨集進行考驗,探討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監 控與危險網路行為間的調節作用,結果如表 7 所示。 表 7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摘要(N=1,006) 預測變項 B R2 β 第一層 .08 家庭凝聚力 -.53( .07) -.23*** 家長監控 -.64( .10) -.19*** 第二層 .09 家庭凝聚力 -.55( .07) -.24*** 家長監控 -.67( .10) -.20*** 家庭凝聚力×家長監控 -.03( .01) -.07*** 註:括弧內的數值為估計標準誤。 *p < .05. ***p < .001. 由表 7 可知,家庭凝聚力與家長監控的交互作用具顯著預測力(β= .07, p= .023),表

(22)

226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示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間具有調節作用。為瞭解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監控與 危險網路行為間的交互作用,根據 Dawson 與 Richter(2006)之作法繪圖(見圖 2)。並針對 交互作用效果達顯著水準的變項,進行單純斜率分析,取家庭凝聚力分數高、低值,分別為 +1SD(非常連結)與-1SD(疏離),檢視家長監控在危險網路行為得分上的斜率是否因家庭凝 聚力高、低兩組而有所不同。圖 2 顯示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的交互作用,單純斜率分析 發現,對非常連結的受試者而言,家長監控對危險網路行為有顯著解釋力(β= .132, p = .001)。對疏離的受試者而言,家長監控對危險網路行為有更顯著的解釋力(β= .266, p = .000)。由迴歸係數及檢定結果可知,家庭凝聚力疏離者,家長監控對危險網路行為的正向 解釋力高於非常連結之受試者(t(1002)=3.165, p= .0016, d=0.199)。即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 行為間的相關會受到家庭凝聚力程度高低而不同,換言之,如果青少年感知家人彼此的關係 是疏離的,家長查閱、追蹤孩子瀏覽的網站,或用特殊的程式來阻擋特定網站,反而會助長 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機率。 圖2.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二)家庭凝聚力在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家庭凝聚力在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如表 8 所示,可知家庭凝聚力與家長 限制的交互作用具顯著預測力(β=-.06, p= .033)。為了瞭解家庭凝聚力對於家長限制與危險 網路行為間的交互作用,根據 Dawson 與 Richter(2006)之作法繪圖(見圖 3),並進行單純 斜率分析。 從表 8 可看出,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在家庭凝聚力為非常連結時兩者有顯著負的解 釋力(β=-.128, p= .002),而當家庭凝聚力為疏離時,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兩者則無相 關(β=-.001, p= .983),因此第三個假設獲得部分支持,當家庭凝聚力高時,家長網路管教 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負相關會變強。換言之,當家庭凝聚力高時,家長限制可降低青少年的危 家庭凝聚力 疏離 非常連結 家長監控 5 7.5 10 12.5 15 70.00 危險網路行為 65.00 60.00 55.00 50.00

(23)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27 表 8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摘要(N=1,006) 預測變項 B R2 β 第一層 .05 家庭凝聚力 -.46( .07) -.20*** 家長限制 -.36( .16) -.07*** 第二層 .06 家庭凝聚力 -.48( .07) -.21*** 家長限制 -.32( .10) -.06*** 家庭凝聚力×家長限制 -.04( .02) -.06*** 註:括弧內的數值為估計標準誤。 *p < .05. ***p < .001. 圖3.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險網路行為;但凝聚力低時,家長限制對危險網路行為沒有發生作用。Berson 與 Berson (2005)的研究曾指出,若父母能常和子女分享有關網路使用的建議,能避免青少年陷入網 路危險,這可能是由於受到與家人間的互動和情感關係所調節。只有在青少年感知家庭是充 滿健康的支持及安全感的環境時,才會引導其發展自律與負責行為,進而減少危險行為的發 生(Nelsen & Lott, 2010)。

五、家庭凝聚力在學校投入、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一)家庭凝聚力在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從表 9 可知,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的交互作用具顯著預測力(β=-.09, p= .001),顯示 家庭凝聚力在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間具有調節效果,本研究第七個假設獲得支持。 4.5 6.5 8.5 10.5 12.5 家庭凝聚力 疏離 非常連結 家長限制 62.50 危險網路行為 60.00 57.50 55.00 52.50

(24)

228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表 9 家庭凝聚力對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摘要(N=1,006) 預測變項 B R2 β 第一層 .06 家庭凝聚力 -.35( .08) -.15*** 學校投入 -.31( .08) -.14*** 第二層 .07 家庭凝聚力 -.38( .08) -.17*** 學校投入 -.31( .08) -.14*** 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 -.03( .01) -.09*** 註:括弧內的數值為估計標準誤。 **p < .01. ***p < .001.

進一步繪製交互作用圖(Dawson & Richter, 2006),如圖 4 所示,單純斜率分析檢定顯示: 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在家庭凝聚力為非常連結時兩者有顯著的解釋力(β=-.231, p = .000);而當家庭凝聚力為疏離時,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兩者則無顯著解釋力(β= -.042, p= .353)。由迴歸係數可見,家庭凝聚力非常連結者,學校投入對危險網路行為有負向 解釋力。可知學校投入與較高品質的家庭凝聚力兩者結合對降低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產生了 一個更強的保護效果,但家人關係若是缺乏凝聚力,學校投入則無法有效解釋危險網路行為 的發生。此項發現也符應 Skinner、Kindermann、Connell 等(2009)建構「情境-自我-行動 -結果」的 SSMMD 模式。 圖4. 家庭凝聚力對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疏離 非常連結 學校投入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62.50 危險網路行為 60.00 57.50 55.00 52.50 家庭凝聚力

(25)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29

(二)家庭凝聚力在學校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由表 10 可知,家庭凝聚力與學校不熱衷交互作用的預測力未達顯著(β=-.09, p= .001), 說明家庭凝聚力在學校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間不具有調節效果,即學校不熱衷與青少年危 險網路行為的關係不會因其家庭凝聚情形差異而有所不同,故本研究第八個假設無法獲得支 持。 表 10 家庭凝聚力對學校不熱衷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摘要(N=1,006) 預測變項 B R2 β 第一層 .19 家庭凝聚力 -.23( .07) -.10*** 學校不熱衷 -.78( .06) -.39*** 第二層 .19 家庭凝聚力 -.23( .07) -.10*** 學校不熱衷 -.79( .06) -.39*** 家庭凝聚力×學校不熱衷 -.01( .01) -.03*** 註:括弧內的數值為估計標準誤。 **p < .01. ***p < .001.

伍、結論與建議

一、對教育與輔導實務的建議

(一)持續關注網路安全議題,協助瀕臨危險的青少年強化媒體素養

數位科技推陳出新,提供青少年展露才華和廣博學習的機會。然而,隨之而來的各種併 發症,流失的專注力、消失的隱私、淺薄的思考、疏離的人際、敗壞的禮儀、認同危機與大 腦演化,令人憂心。本研究發現,將近五成左右的青少年可能都經歷過網際網路上潛藏的危 險,且九年級生在各項得分中皆高於七年級生,但平常卻很少報告自己正在從事危險的網路 活動。Levitin(2014)表示,當青少年長時間不當使用網路後,容易使其產生資訊超載與理盲 濫情現象,由於青少年的科技能力往往凌駕在他們成熟的情緒調節與慎思明辨的決策力之 上,因此許多網路危險皆與過度上網有關。雖然師長無法保護青少年阻絕一切可能的風險, 但隨時的關注與討論,可將危機變成轉機,幫助他們在數位實境中鍛鍊批判思考與因應技巧, 學習負責且正確地善用新興科技平台。

(26)

230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林漢唐、陳慧娟

(二)師長民主式紀律管教方式,最能有效協助青少年學習成為負責有禮的數位公民

網路新世界引發教養新難題,這些危機不僅危及孩子的學習與思考能力,對於邊緣系統 與前額葉皮質腦區成熟時間不一致的青少年更助長了尋求刺激冒險的失序行為。本研究資 料顯示,擁有智慧型手機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被動)、網路交友、網路依賴、網路色情,以 及網路隱私的得分高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國中生;而男性受試者僅在網路色情涉入程度上高 於女性,其餘發生率皆一樣高。由此可知,未設限的資訊管道,可能導致孩子接觸不適齡的 網站及不宜觀看的內容。本研究發現,家庭凝聚力與家長限制扮演保護因子,而家長監控與 學校不熱衷則會加劇青少年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程度。教育部(2015)的調查結果亦顯示, 無論是國小、國中或高中職的家長對 3C 產品之管教方式,一般組的家長教養均以民主式紀律 所占比例最高,而沉迷組與成癮組的家長教養則以忽略式管教和溺愛式管教所占比例較高。 因此,建議家長採取高回應與適當規範的管教方式,在良好的家庭關係基礎下,開誠布公與 青少年討論並制定網路使用的合理規則,如限制觀賞暴力、色情影訊與下載非法的資料,也 應明確教導子女保護隱私的原則。並採取自主支持的管教策略,協助青少年拿回駕馭網路的 主控權,相信在坦誠而開放的關係中,更有利於其獨立思考,更願意主動談論在網路上所看 到和經驗到的事物,才能更安全且聰明地悠遊於數位世界。

(三)預防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家庭凝聚力的培養是關鍵

網際網路滲透人們日常生活的利弊得失已獲得廣泛討論,現在普遍用數位原住民與數位 新移民來凸顯世代溝通與互動愈趨困難的窘境。本研究突破以往分別單獨檢視家長網路管教 (王嵩音,2015)或家庭凝聚力(Sasson & Mesch, 2014)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效果,同 時考驗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以及學校投入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交互作用。結果 發現,家庭凝聚力對不同形式的家長網路管教及學校投入會產生不同的緩衝效果,支持 Cohen 與 Wills(1985)強調家庭凝聚力是減少個體負向症狀保護因子的主張。青少年感知家庭凝聚 力較低時,家長監控能顯著預測青少年的危險網路行為;但家庭凝聚力愈高時,家長監控與 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強度愈弱。由於本研究定義之家長監控係指暗地或公開地檢查青少年使 用網路時進行的活動,此一管教方式容易讓想要獨立自主的青少年感受到相當大的威脅。特 別是當家庭凝聚力低時,家長監控程度愈高,不但無法降低青少年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可能, 反倒是更容易誘發青少年從事線上冒險活動的危險因子。再者,McGuigan、Vuchinich 與 Tang (2014)認為家庭凝聚力能幫助個體重新評估家長管教所帶來的威脅,因此當家庭凝聚力較 高時,青少年對家長監控其上網行為會有較低的威脅感受,研究者推論這是使得危險網路行 為程度變得較低的原因。最後,本研究發現即使家庭凝聚力處在高水平時,家長監控與危險 網路行為間仍有微弱的正相關,故建議家長須權衡輕重,給予其子女適當而不過度的隱私。

(27)

林漢唐、陳慧娟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研究 231

(四)建立共好與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引導對學習不熱衷的青少年在參與中體驗

深度的喜悅

Blakemore與 Frith(2005)指出,青少年發生高風險或成癮行為的主要原因是無聊,生活 沒有目標和人生失去意義。特別是青春期階段,大腦不同區域的成熟速度不一致,導致青少 年情緒容易衝動,常做出令人困惑的行為。本研究發現,「學校不熱衷」是預測各項網路風 險行為最強而有力的指標,顯示對學習活動疏離或上課經常感到乏味和無助的青少年,可能 會從網際網路中尋求慰藉,進行網路危險活動。在學校表現愈投入與熱忱,青少年不當行為 發生的頻率愈低,過去文獻及本研究皆有類似的發現,但值得關注的是,當青少年感受家庭 凝聚力為疏離時,「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的關係會變得不顯著。具體而言,家庭與學校 關係的聯繫均是影響青少年社會適應之關鍵,然而,因家庭成員是青少年所接觸到最基本的 社會觀念,對其與社會其他機構之連結關係也會造成影響,故學校投入與危險網路行為的關 係,會受到家庭凝聚力所調節。此外,家庭凝聚力並無法調節學校不熱衷對危險網路行為的 關係,此一結果可能代表當學生與學校的連結已經嚴重崩壞,即使與家人的互動品質也失去 緩衝的效果。因此,對學校參與和能力信念較低劣的學生,不宜只一味地將重點放在追求更 高的學業成就,儘管使學生從學習獲得知識與成就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但更需要在學生完 全疏離學校以前,減少其對學業的無力感與焦慮,並增加參與學習活動的意願。因此,建議 學校可增加特色課程的吸引力,以及透過教師的鼓勵支持、或同儕團體的陪伴,引導不熱衷 者對學校活動產生更多行動參與和情感投入,找尋生命中的光點。在共好文化中,透過分享、 交流,增進其學校認同,強化其歸屬感與責任感,才能成功遠離各種誘惑與危險。

二、對於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根據不同年齡對象與危險網路活動,以更多元方式深入探討網路管教策略

本研究在背景變項的變異解釋量不高,與過去針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研究有類似的 發現。Lau 與 Yuen(2013)將背景變項和家長管教一併投入迴歸模式,分析網路依賴的程度, 總解釋變異量為 5.3%;而王嵩音(2015)則投入高達 20 個變項,才能解釋 24.8%網路社交危 險之變異情形。本研究在進行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受試者在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上 僅有幾題特別高,其餘皆回答非常不符合,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受試者皆出生於網路普及的世 代,作答時比較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從事網路冒險行為,這可能是造成本研究中危險網路行為 的解釋變異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也造成迴歸分析中,可能有低估家庭和學校變項之解釋力的 情況。雖然這些題目都有反應到正確的構念且彼此間的區分性獲得統計顯著性考驗的支持, 但未來仍可結合不同的研究策略,如透過長期追蹤調查的方式,觀察青少年危險行為發展的 規律性,或透過深度訪談與行為觀察,實際從多元方法瞭解青少年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原因。 此外,儘管多數人相信家長管教在青少年的網路危險行為中扮演核心的角色,但目前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

五、第十二款經濟弱勢戶 與第四款中低收入戶 資格重複,又配合行 政院強化社會安全網 計畫,高度風險家庭 納入危機家庭之保護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most of consumers understand GM foods and know their negative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2) most of consumers believe G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stimulus factors of work pressure (i.e., work stressors) are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