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與其同儕社會地位的關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與其同儕社會地位的關聯"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本篇論文通訊作者:ᔨԠଂ,通訊方式:t10020@ntnu.edu.tw。

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與其同儕

社會地位的關聯

ૺᘜ͛

ᔨԠଂ*

臺南市白河區竹門國小附幼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摘 要

ώࡁտўдᒢྋρ׊၆ˠࣰّጯ៍۞ˠᅫۢᛇېڶĂͽ̈́ѩˠᅫۢᛇ׶ ׎ТጓۤົгҜ̝ม۞ᙯᓑĂ֭ଣ੅ّҾăѐ᛬̙ТĂρ׊၆ˠّ۞ˠᅫۢ ᛇߏӎ̙ТćّҾăѐ᛬̙ТĂρ׊۞ТጓۤົгҜߏӎ̙ТĄͽ407Ҝֽҋ ᄂΔξăາΔξ̳ăռϲρ׊๩۞႕α໐̈́႕̣໐ρ׊ࠎ၆෪Ă΁ࣇણᄃ˞ ҋበ۞Ķ၆ˠّ۞ˠᅫۢᛇീរķͽ̈́Ķ໰ͯёۤົࢍณڱķĄඕڍ൴னĈ˘ă ρ׊၆ˠّ۞ˠᅫۢᛇனڶ้ШĶˠّΞܫķăĶˠّ̳πķăĶˠّ፾ϲķă ͽ̈́Ķˠّγଠķć˟ăρ׊၆ˠّ۞ˠᅫۢᛇ̚۞ĶӀ΁ķᄃТጓۤົгҜ ѣព඾ᙯᓑĈצᝌܓ۞ρ׊ܑன̳π۰౵кĂ҃జ١඗۞ρ׊݋ߏͽӀ̎౵ кĄˬăρ׊၆ˠّ۞ˠᅫۢᛇ̚۞ĶӀ΁ķѣѐ᛬मளẶ໐௡ܑன̳π۰ ౵кăα໐௡݋ߏӀ̎۰кĄαăצྏρ׊۞ТጓۤົгҜѣّҾमளĂצ ᝌܓ۞ρ׊̃ϠͧշϠкĂ҃జТጓ١඗۞ρ׊݋ߏշϠͧ̃ϠкĄ 關鍵詞:ˠّ۞ˠᅫۢᛇăρ׊ăρ׊၆ˠّ۞ˠᅫۢᛇീរăТጓۤົгҜ

壹、緒論

˘ăˠᅫۢᛇ

當個人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時,會如何決定互動的第一個對象呢?首先,個體可能 會去觀察他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等,想像他可能是個怎樣的人。接著,再結合 過去與人互動的經驗,假設他可以和自己相處愉快,便決定開口釋出善意。如此對他 人 形 成 印 象 、 進 而 下 判 斷 的 過 程 , 便 是 個 體 運 用 人 際 知 覺 的 明 顯 例 子 ( 李 美 枝 , 2000;Trenholm & Jensen, 1994)。人際知覺是知覺的一環,指對人的特性經由感覺 器官收集訊息之後,由感覺透過大腦予以判斷的過程。在生活中,它是知覺者對一般

(2)

人及單一對象的看法,包括了印象形成及推斷行為原因的認知歷程(李美枝,2000)。 今日,它已被視為幼兒發展社會技能的基礎(Anderson & Beauchamp, 2012)。

對成人來說,過去自身經驗的累積以及學習,可能是人際知覺判斷的基礎,但 是,相較於成人,幼兒的人際互動經驗較少,他們會具有什麼樣的人際知覺呢?由 於幼兒的人際知覺受後天因素影響相對較少,是否會比較接近天性?早年有關知覺 發展的研究,學者即對於是先天、後天因素使然而爭論不已。後天的經驗主義者認 為,個體是透過環境經驗來發展知覺能力的(Rookes & Willson, 2003)。但是,先 天主義者則認為人們天生具有一定的知覺能力,它是遺傳基因的安排,再經由成熟 的過程發展而來。如:Gibson(1950)所提出的直接知覺理論(direct perception approach)、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先天派模組理論(Foder, 2008)。只是, 上述兩個理論較少探究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性觀點」。

˟ăˠࣰّጯ៍

過去對人性觀點的探討常是哲學領域的論點,「人性哲學觀」(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意識」,支配著人類在求生存過程中的所有 行為(李赫,1996)。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不自覺的以人性作為判別人事物的標 準。Stevenson(1993)認為,對人性的不同看法,必然會使個體對於應做什麼和怎 樣做,得出不同的結論。探討人性觀除了使我們更能夠深入瞭解其所帶來的影響之 外,很重要的一點也是為了能讓我們能正視「人性」,不僅發揚人性中的積極面,並 有機會改正人性中的消極面(黎建球,2004)。 Wrightsman於1964年創立人性哲學量表目的乃在於評鑑對人性的基本態度,亦 即人們對他人會如何表現的期許(Robinson, Shaver, & Wrightsman, 1997)。此量 表已經用於各種不同的研究情境,也有令人滿意的內部一致性和再測信度(Robinson et al., 1997)。Wrightsman注意到過去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容易忽略「人性本質」 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崔景貴(2004)也提到對於人性的不同理解,是形成不同心理 學流派的理論基礎,但是心理學界卻始終未重視人性問題。 目前,測量人性哲學的相關研究尚未看到觸及幼兒階段的部分,但是當我們假 設「最初的人」可能是「原本的人」,就會引發「童心是否等同於人性」的有趣議題 (熊秉真,2000)。在此論述下,或許幼兒才是最有資格談論人性觀的代表人物。 基 於 此 點 , 本 研 究 以 先 天 角 度 的 人 性 哲 學 觀 , 做 為 本 研 究 人 際 知 覺 的 主 要 理 論 架 構,並藉由李美枝(2000)提出的Wrightsman人性哲學分類概念,編製測量工具。 Wrightsman(1964)將人性哲學觀分為六個基本向度,其中四個是人性本質, 包括:人性可信、人性利他、人性獨立、人性意志(李美枝,2000,頁74-78)。另外 兩個則屬於人性本質向度的結構,包括:人性的複雜性、人性的變異性。人性的複 雜性(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是指個體對於人性是複雜、難理解的,還 是簡單、易釐清所抱持的態度。人性的變異性(the variability in human nature)則

(3)

指個體認為人性是存有個別差異以及人性可否改變的程度。由此可知,測量這兩向 度的前提是受試者必須先對「人性」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和認識,並不適合以幼 兒為對象的研究,故研究者僅選取人性可信、人性利他、人性獨立、人性意志為研 究項目。 (˘) ˠّΞܫ 人性可信(trustworthiness)指人被視為是道德的、誠實的、可靠的。換句話 說,此向度等同於測量我們是抱持著人性本善而可信或是人性本惡不可信的觀點(李 美枝,2000)。舉例而言,在一個陌生環境迷路時,如果個體認為人性是值得信任 的(人性本善),比較可能會願意搭乘陌生人的便車;若個體認為人性是不可信任的 (人性本惡),可能對於路上行人的關心問候都視為有不良企圖。東、西方學者對此 議題早有許多討論,這些思想家不同的人性觀,正代表了一般人可能有的深層信念 (林文瑛,2003)。研究顯示,幼兒在面對陌生物體時,傾向相信之前對他熟悉物 體 有 正 確 判 斷 的 訊 息 提 供 者 , 而 不 相 信 之 前 判 斷 錯 誤 的 訊 息 提 供 者 (Koenig & Harris, 2005)。可見在很早的階段,人類就具有相信判斷的能力(Flavel, 1985)。 (˟) ˠّӀ΁ 人性利他(altruism)指人被視為不自私、具真誠的同情心、願意與人分享、或 關心他人(李美枝,2000)。研究顯示,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利他的分享行 為(Hay, Caplan, Castle, & Stimson, 1991)。同時,幼兒的分享行為與年齡有關, 年紀大的幼兒分享的巧克力個數會比年紀小的幼兒多;同時,幼兒會考慮「公平」要 素,且公平的概念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顏肇基、陳姣伶、張召雅、周育如和鍾志 從,2005)。幼兒為了執行利他的行為,首先要能先知覺到他人的需要(李美枝, 2000)。因此,可推知幼兒的人際知覺、人際互動能力越趨成熟,可能越會展現利 他的特性。過去許多研究也一致認為,具有利他傾向的幼兒會在同儕中被提名為受 歡 迎 者 (Coie, Dodge, & Coppotelli, 1982; Coie & Dodge, 1988; Pakaslahti, Karjalainen, & Keltikangas- Jarvinen, 2002)。也有研究指出,受歡迎的兒童通常較 熱誠、友善,表現較多的利他行為(Chen, Li, Li, Li, & Liu, 2000; Rubin, Hastings, Chen, & Vandenberg, 1998)。可見,人際互動與利他的確存在密切的關聯性。 (ˬ) ˠّ፾ϲ 人性獨立(independence)指人在社會壓力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屈服從眾 (李美枝,2000)。獨立性低(容易從眾)的人,表示其對團體的壓力較敏感,所 作的決定判斷易受團體左右。李美枝(2000)認為從眾是由於實際存在或想像其存 在的團體壓力,而產生與團體一致的行為改變或信念改變。早期Asch(1955)的研 究亦發現,有些受試者不受同儕影響,但有些則每次都選與同儕一致的錯誤答案, 平均而言,每三次會有一次依循同儕選擇錯誤答案,由此可知從眾的影響力甚大。 生活中,人們傾向從眾的主要原因,是在於不願意成為團體中的歧異者、或被團體

(4)

所排斥(Schachter, 1951)。從眾行為是否與生俱來?或是幼兒社會化的結果?從 幼兒的測驗裡,應當能窺知答案。

(α) ˠّຍԠ

人性意志(strength of will and rationality)指人能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 以及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行為結果(李美枝,2000)。從另一角度來說,此向度 概念其實類似於Weiner歸因理論(Weiner, 1986)裡的內控/外控因素。內控包含穩 定的個人「能力」和不穩定的「努力」因素;而,外控則包含穩定的「作業難度」和 不穩定的「運氣」因素。由於內控者和外控者對於事情的解讀不相同,也可以推知其 人際知覺的判斷會有所不同,如:幼兒知道自己很受友伴喜歡,可能自我解讀成是 因為自己對朋友很好(內控),或者是因為自己有他人喜歡的玩具(外控)。許錫珍、 蘇建文和邱連煌(1979)曾發現兒童會隨著年紀遞增而有趨於內控的傾向,但性別 上則缺乏一致的結果。此研究距今已逾三十年,現代幼兒在內控和外控的人際歸因 上是否仍有相同情況表現,抑或已產生時代上的變化?值得再次探討。 從上述可知,當人們具有不同的人性哲學觀點時,在人際之間就會產生不同的 認知,進而影響後續採取的人際行動。是故,人際知覺存於個體內、無形中影響著 自身與他人的互動狀況。只是,人際團體中並不是所有人的社會互動都是成功的。 在班級中總是有些人備受矚目、有些人不受歡迎,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被同儕記得(李 駱遜,2002),而這便是個人在班級中所屬的同儕社會地位。

ˬăТጓۤົгҜ

同儕是個體社會化發展過程中,功能不亞於父母的重要他人。同儕社會地位是 指能力、條件相同的人,在團體中依被接納的程度而形成的類別。國內近十年探討 有關幼兒同儕社會地位的文獻中,評量同儕關係大多以社會計量法中的同儕提名法 為主(吳宗浩和鍾志從,2012;邱美嫚和鍾志從,2012;陳怡君和鍾志從,2012; 連士慧和鍾志從,2014;張瓊文和鍾志從,2012;劉百純和鍾志從,2014)。社會 計量法最早是由1943年Moreno所提出。可用來探究和分析團體內的人際關係形態, 其主要價值在於評估個體從同儕觀點而來的個人評價,以及提供一個間接但有力的 人際支持判斷(Barclay, 1992)。目前社會計量法中,以Coie和Dodge(1988)的模 式最為廣泛運用,此模式可以將一個班級中的所有學生,明確分類為受歡迎、被拒 絕 、 被 忽 視 、 受 爭 議 與 一 般 組 五 種 社 會 地 位 。 而 且 此 方 法 容 易 實 施 , 分 類 準 確 性 高,能真實的反應出同儕關係(黃德祥,1991)。 這些在班級中屬於不同「位置」的概念,在個體未來的一生中可說是影響深遠, 尤其在人生的第一個學校幼兒園裡。研究發現,幼兒若在學前階段有較多被拒絕的 負面感受,在九歲時,會相對出現較多的攻擊行為(Carollee & Leslie, 1998)。研 究也證實,若個體在小學同儕間屬於被拒絕者,其攻擊行為出現的穩定性極高,並

(5)

且和其青春期的藥物使用及危險性行為顯著相關,反之,被同儕接納者,則無上述 負向行為(Prinstein & La Greca, 2004)。

αă၆ˠّ۞ˠᅫۢᛇăТጓۤົгҜ̈́ᇆᜩЯ৵

為什麼有的人在團體中能輕鬆和他人有良好互動,有的人卻屢遭挫折?這便與 研究者一開始所提的人際知覺有關。雖然以幼兒為對象的人際知覺與同儕社會地位 的 相 關 研 究 很 少 見 , 但 可 以 從 以 兒 童 為 對 象 的 研 究 來 窺 知 其 間 的 關 聯 。 鄭 冠 仁 (2008)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探究學童的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發現兒童若 具有以他人的角度看自己、以他人的角度看他人等知覺能力,則能預測其人際關係 會較佳。也就是說,個體的人際知覺越敏銳,其人際關係越好,故在同儕中可能獲 得良好的社會地位。 近二十年來,兒童社會認知領域仍以心智理論為主流,研究者們試圖去瞭解兒 童的基本心智狀態,並探究幼兒對於各種心智狀態與知覺的輸入、行為的輸出或與 其他心智狀態間的連結性(保心怡,2003)。因此,心智理論中所謂知覺他人的能 力是發展所有社會認知的基礎(Bjorklund, 2005)。因為個體如果不能理解他人想 法,將無法對自己或他人做有意義的心理推論,則人際之間就不可能產生微妙互動 (如:合作、競爭)。Slaughter、Dennis和Pritchard(2002)曾探討幼兒人際知覺 與同儕社會地位的相關性,發現五歲受歡迎組幼兒在心智理論的表現明顯優於被拒 絕組幼兒。表示受歡迎的幼兒,在同儕之間較能覺知他人的想法而作出合宜的社會 反應。因此,也可假設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反應應也如此。綜上所述,幼兒的同 儕社會地位是否和對人性的人際知覺有所關聯,為本研究探討的重點。 另外,研究者也將與人際知覺有關聯的因素分成兩類探討:年齡及性別。在年 齡的部分,從發展心理學而言,幼兒的知覺能力發展會隨年齡增加而越趨成熟,因 此,人際知覺應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有變化(Flavel, 1985)。過去心智理論的研究 指出,幼兒在不同年齡的心智狀況有明顯差異(Koenig & Harris, 2005;Slaughter et al, 2002)。故可以推測,幼兒處於不同的「年齡」,他們的人際知覺表現可能會 有所不同。另外,在性別方面,研究大多指出女性的人際知覺能力優於男性(黃文玟 和陳美芳,2006;Costanzo & Archer, 1989)。人際知覺如此,對人性的人際知覺 是否也是如此? 因此,本研究也以年齡與性別兩個背景變項,探討幼兒年齡、性別 不同,他們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同儕社會地位是否有所差異。

̣ăࡁտϫ۞

綜上所述,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有三: (一) 探討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現況。 (二) 探討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與同儕社會地位的關係。 (三) 探討不同年齡、性別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同儕社會地位的差異。

(6)

貳、方法

˘ăࡁտ၆෪

本研究考慮地區的社經狀況、交通的便捷性、以及幼兒園的同意等因素,選取 臺北市、新北市的八所公、私立幼兒園中滿四歲和滿五歲的幼兒為對象。每所幼兒 園各取兩班(若為混齡班,選取兩班;若非混齡班,則選取四歲中班、五歲大班各一 班)。總計發出606份家長同意函,扣除不同意參與研究以及特殊幼兒後,有效樣本 共407人。其中男生191人(46.9%),女生216人(53.1%);四歲中班幼兒79人 (19.4%),五歲大班幼兒328人(80.6%)。幼兒家庭社經地位依據黃毅志(2003) 的職業分類等級並參照林生傳(2005)修訂1957年Hollingshead的社經地位二因素指 數,計算受試幼兒父親和母親的社經地位指數。本研究將受試幼兒父母各自的社經 地位指數加總後平均,即為家庭社經地位指數。指數11-29歸為低社經、30-40歸為 中社經、41-55歸為高社經。本研究受試幼兒家庭社經地位分布,屬低社經者123人 (30.2%)、屬中社經者152人(37.3%)、屬高社經者132人(32.4%)。

˟ăࡁտ̍׍ᄃ၁߉͞ڱ

(˘) ρ׊Ķ၆ˠّ۞ˠᅫۢᛇീរķ 本研究依據李美枝(2000)提出的Wrightsman人性哲學分類概念自編幼兒「對 人性的人際知覺測驗」,包含四個分測驗:「人性可信」、「人性利他」、「人性獨 立」、「人性意志」。測驗的實施,採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測試時間約十到十五分鐘。 研究者在測驗前會告知幼兒待會兒要進行四個好玩的遊戲,並同時注意幼兒狀況, 若幼兒看起來很緊張,研究者可先與幼兒聊天,使幼兒放鬆後再進行施測。四個分 測驗實施順序為:人性可信、人性利他、人性獨立、人性意志。研究者進行測驗的 同時,即將分數記錄在記錄表中。以下分別說明四項測驗內容。 (˟)ĶˠّΞܫķ̶ീរ 1. 測驗目的:瞭解幼兒對於人性抱持信任、不信任的觀點。 2. 測驗材料:剪刀、石頭、布(圖1) 1! ˬ჌டॉ۞ဦͯĞν੓Ĉગ˥ăϮᐝăοğ

(7)

3. 測驗流程: (1) 研究者詢問幼兒是否會玩猜拳遊戲。 (2) 如果幼兒說會,至步驟3;若幼兒說不會,跳至步驟6。 (3) 研究者確定幼兒是否真的理解猜拳的遊戲規則。 a. 研究者:「如果我出剪刀,你要出什麼才會贏我?」 b. 研究者:「如果我出石頭,你要出什麼才會贏我?」 c. 研究者:「如果我出布,你要出什麼才會贏我?」 (4) 如果幼兒在步驟3中都答對,便進行步驟5;答錯一題以上者,則跳至步驟6。 (5) 研究者告訴幼兒要開始玩猜拳遊戲,如果猜贏研究者三次就表示闖關成功。 a. 研究者:「等下我會出剪刀喔!」,之後再開始猜拳。 b. 研究者:「等下我會出石頭喔!」,之後再開始猜拳。 c. 研究者:「等下我會出布喔!」,之後再開始猜拳。 (6) 研究者讓幼兒跳過此項測驗,繼續與幼兒進行下面三項施測。 4. 計分方式:幼兒猜贏研究者,表示信任研究者說法,標記為1分;幼兒猜輸或與研 究者平手,表示不信任研究者,標記為0分。每位幼兒有三個分數,加總後,若得 3分則歸為「信任組」、若得分為1分或2分則歸為「中庸組」、若得分為0分則歸 為「不信任組」。 (˟)ĶˠّӀ΁ķ̶ീរ 幼兒的「利他分享」是探究幼兒利他主義發展的主要面向(Eisenberg-Berg & Hand, 1979)。故研究者以幼兒的分享行為作為本研究利他行為的操作性定義。 1. 測驗目的:瞭解幼兒的分享行為表現。 2. 測驗材料:(1)十個金幣巧克力(圖2) (2)一個娃娃(圖3) 2 Ȉ࣎ܛ။μҹ˧ 3 ˘࣎ݾݾ 3. 測驗流程:(1)研究者在桌上放置一個娃娃,說:「這個娃娃叫做小華,他是你 們班的新同學喔!」(2)研究者拿出十個巧克力給幼兒,說:「給你十個巧克力! 請你和小華分享,你會給小華多少顆巧克力呢?」 4. 計分方式:幼兒分享一個巧克力,標記1分;分享兩個則標記2分;以此類推。 最後,依分享的巧克力數分類。若幼兒分享給娃娃的巧克力個數少於五顆,則

(8)

歸類為「利己組」;第二類為,若幼兒分享給娃娃的巧克力個數為五顆,則歸類為「公 平組」;若幼兒分享給娃娃的巧克力個數多於五顆,則歸類為「利他組」。 (ˬ)Ķˠّ፾ϲķ̶ീរ 1. 測驗目的:瞭解幼兒在社會壓力前能表現獨立(堅持信念)或是從眾。 2. 測驗材料:三張模擬兩可的圖片(圖4) 4 ሀᑢ׌Ξ۞ဦͯĞν੓ĈᏤvs.ۓăᏤvs.౦ă៥౦vs.ᐲ̄ğ 3. 測驗流程:請幼兒依序看三張圖片,並詢問幼兒下面兩個問題。 Q1:「你覺得這是什麼?」 Q2:「剛剛我問別的小朋友,他們全部都說這是○○耶,那你覺得這是什麼?」 4. 計分方式:幼兒在Q1及Q2的回答一致,表示具獨立性,標記為1分;幼兒在Q1及 Q2的回答不一致,表示為從眾,標記為0分。每位幼兒有三個分數,將三個分數 加總。若得3分則歸為「獨立組」、若得分為1分或2分則歸為「折衷組」、若得分 為0分則歸為「從眾組」。 (α)ĶˠّຍԠķ̶ീរ 本研究依據Weiner(1986)歸因理論的分類方式,把「人性意志」分為內控及 外控。但是考量本研究目的著重於幼兒天性,故研究者設計的問題只聚焦於Weiner 歸因理論中屬於穩定因素的能力和工作難度;排除不穩定因素的努力和運氣。若幼 兒把成功歸因於「能力」則操作界定為「內控」,若歸因於「工作難度」則操作界定 為「外控」。 1. 測驗目的:瞭解幼兒對自己行為的內控或外控信念。 2. 測驗材料:16塊的樂高積木遊戲(圖5)、20片的拼圖遊戲(圖7)、碼錶。 3. 測驗流程: (1) a. 樂高積木遊戲:研究者將組合完成的積木(圖6)拿出來,說:「這次要讓 你 挑戰看看,能不能在2分鐘把積木組合完成。」 b. 拼圖遊戲:研究者將拼圖擺放成圖8,說:「最後我要請你挑戰看看,能不 能在2分鐘拼完拼圖。」

(9)

5

᎕͢遊戲

6 ᎕͢ྼᑚԆјဦ 7 ޸ဦྼᑚ 8 ߉ീ۞ᕚٸҜཉ (2) 每一次施測,研究者須假裝看著碼錶計時,但是一律在幼兒完成測驗後才說 時間到,並詢問幼兒:「恭喜你過關了!你覺得你挑戰成功是因為你很棒,還 是這個遊戲很簡單阿?」 4. 計分方式:幼兒回答「因為我很棒」,表示為內控傾向,標記為1分;幼兒回答「因 為很簡單」,表示為外控傾向,標記為0分。每位幼兒有兩個分數,兩個分數加總 後,若得2分則歸為「內控組」、若得分為1分則歸為「中間組」、若得0分則歸為 「外控組」。 (̣) ܫड़ޘ 1. 效度:「對人性的人際知覺測驗」已經由三位學者專家檢查、審視,建立工具的適 切性。也在進行預試後,進一步修改調整施測的用語。 2. 信度: (1) 工具的信度:本研究把「人性可信」的三個遊戲結果分別與測試總結的分類「信 任 、 中 庸 、 不 信 任 」 進 行 卡 方 考 驗 , 得 到 χ2(N=383, df=1) 的 值 分 別 為 316.31(p=.000), 27.91(p=.000), 63.97(p=.000),表示在三個猜拳遊戲中表現 信任的受試群、表現中庸的受試群都很一致。「人性獨立」的三個遊戲結果分 別與測試總結「獨立、折衷、從眾」的分類進行卡方考驗,得到χ2(N=407, df=2)的值分別為295.92(p=.000), 287.07(p=.000), 291.14(p=.000),表示在 三個圖卡遊戲中表現獨立的受試群、表現從眾的受試群也都很一致。「人性意 志」的兩個遊戲結果分別與測試總結的分類「內控、中間、外控」進行卡方考 驗,得到χ2(N=407, df=2)的值分別為260.35(p=.000), 238.14(p=.000),亦 顯示在積木遊戲與拼圖遊戲中表現內控的受試群、表現外控的受試群也都相 當一致。本研究「對人性的人際知覺測驗」具有良好的信度。 (2) 觀察者的信度:研究者進行施測時,分層隨機抽取47位受試者,由兩位施測 者同時記錄受試者的答案,透過Kappa係數,考驗每一項觀察結果的一致性以 建立評分者信度。考驗結果在人性可信遊戲(剪刀、石頭)、人性利他遊戲、 人性獨立遊戲(是貓?是狗?、是魚?是貓?、是鴨子?是鱷魚?)、人性意 志遊戲(樂高積木、拼圖),共七個向度的一致性為100%;唯,人性可信遊 戲的最後一項「布」,一致性為92%。

(10)

(̱) ໰ͯёۤົࢍณڱ 測驗前,研究者先替受試幼兒拍攝半身照(4×6規格),排列貼於全開書面紙 上,張貼在班級中四週。正式施測時,請受試幼兒看著海報照片,各提名三位最喜 歡 一 起 玩 的 同 儕 , 以 及 三 位 最 不 喜 歡 一 起 玩 的 同 儕 。 計 分 方 式 , 不 論 提 名 順 序 為 何,凡被提名一次「喜歡」的幼兒獲得正一分,被提名一次「不喜歡」的幼兒獲得負 一分,並採用Coie與Dodge(1988)的模式進行分析。此測量工具具有良好的同時效 度及再測信度 (Hartup, 1983)。國內,陳怡君和鍾志從(2012)在測試三週後選取52 名幼兒進行社會地位重測工作,得第二次社會影響(SI)分數與社會偏好(SP)分 數。將前後兩次幼兒之社會影響與社會偏好分數以person積差相關計算重測信度係 數,得到社會影響力的重測信度為.76,社會偏好的重測信度為.86。本研究的評分 者信度,由兩位研究者對每一項觀察結果一致性的r值為.90~1。

參、結果與討論

˘ă

ρ׊၆ˠّ۞ˠᅫۢᛇனڶ

(˘)ĶˠّΞܫķĈ၆΁ˠ۞ܫЇ඀ޘ 「人性可信」分測試,本研究只有383位受試幼兒成功的完成三種猜拳遊戲,其 餘24位幼兒因為資料未完整,因此不列入以下分析。從表1可知,幼兒在三次猜拳 遊戲時的表現狀況。幼兒在第一次測驗時,可能還不熟悉遊戲規則,出現不信任研 究者的百分比是21.4%,爾後則有降低的趨勢。再依照受試幼兒得分,得3分者則歸 為「信任組」、得1分或2分者則歸為「中庸組」、得0分者歸為「不信任組」,其人 數百分比如表2。整體而言,七成五的受試幼兒能對他人表現完全的信任;而沒有受 試幼兒顯示出完全不信任他人的表現;其他24.8%則是中庸型的受試者,能部分相 信他人。 四 分 之 三 的 受 試 幼 兒 能 完 全 信 任 他 人 。 他 們 可 能 較 少 受 到 後 天 現 實 環 境 的 影 響,他們的人性觀會比成人保有更多天生的特質。李美枝(2000)曾指出,大部分 成人認為人既不是可以完全信賴,亦非完全不可信賴。也就是說,假設人性本善, 成人善良的天性經過後天的學習經驗,大多數成人對於人性都會逐漸趨向中庸的想 法。

(11)

ܑ1 צྏρ׊၆ĶˠّΞܫķۢᛇീរЧᗟี۞ܑனˠᇴѺ̶ͧĞNŶ383ğ 信任_剪刀 信任_石頭 信任_布 人數n(百分比%) 人數n(百分比%) 人數n(百分比%) 不相信研究者 82(21.4) 9(2.3) 20(5.2) 相信研究者 301(78.6) 374(97.7) 363(94.8) ܑ2 צྏρ׊၆ĶˠّΞܫķۢᛇЧᙷҾ۞ˠᇴᄃѺ̶ͧĞNŶ383ğ 類別 總得分 細項人數n 分項人數n 百分比% 信任 3 288 288 75.2 2 79 中庸 1 16 95 24.8 不信任 0 0 0 0 (˟)ĶˠّӀ΁ķĈਕᄃˠ̶ֳ 在「人性利他」測驗中,受試幼兒是否能「利他分享」?在本研究的測試中沒有 受試幼兒得0分,表示所有的受試幼兒都能把巧克力分享他人。若進一步將受試幼兒 的總得分人數區分為三類,把分享巧克力個數少於五顆的幼兒歸為「利己組」、分享 五顆巧克力的幼兒歸為「公平組」、分享巧克力的個數多於五顆者歸為「利他組」。 結果,本研究受試幼兒的分享利他行為表現如表3。 ܑ3 צྏρ׊၆ĶˠّӀ΁ķۢᛇᙷҾ۞ˠᇴᄃѺ̶ͧĞNŶ407ğ 類別 總得分 細項人數n 分項人數n 百分比% 10 20 9 7 8 9 7 9 利他 6 39 84 20.64 公平 5 215 215 52.83 4 40 3 30 2 29 1 9 利己 0 0 108 26.53

(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受試幼兒都能分享,人性利他的分享在幼兒期相當明顯。而 且,約有52.84%的受試幼兒表現公平的概念,他們願意分享一半的巧克力。此與顏 肇基等人(2005)的研究結果相呼應,也能再度證實Santrock (2013)所謂:五、六歲 的兒童會開始在乎公平(fair)的概念。本研究受試中,26.53%的幼兒分享的巧克力 數少於五顆;也只有20.64%的受試幼兒能分享多於一半的巧克力數。 (ˬ)Ķˠّ፾ϲķĈдۤົᑅ˧ܑ݈னિؠܫه 本研究測試幼兒在他人不同意見之下是否能維持自己原來的信念。從表4可知, 受試幼兒在第一次遊戲(是貓?是狗?)、第二次遊戲(是魚?是貓?)、第三次遊 戲(是鴨子?是鱷魚?)中,改變想法與維持想法的人數和百分比。顯示在三次遊戲 中受試幼兒的「從眾」、「獨立」人數比例由4:6漸漸趨近3:7,也就是說,大約 有近一成的幼兒由「從眾陣營」跑到「獨立陣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研 究 者 推 估 可 能 幼 兒 剛 開 始 在 第 一 次 的 圖 卡 施 測 時 不 知 道 研 究 者 在 做 什 麼 ( 情 境 模 糊),漸漸到第三次幼兒對施測過程熟悉、以及對圖卡的回答產生練習效應(情境清 楚),故可解釋為何幼兒在獨立的人數百分比逐次提高。許永熹(1982)曾指出從 眾行為會受到情境因素所影響,當情境越模糊、越不明確時,個體越容易從眾。 ܑ4 צྏρ׊၆Ķˠّ፾ϲķۢᛇീរЧᗟี۞ܑனˠᇴѺ̶ͧĞNŶ407ğ 是貓?是狗? 是魚?是貓? 是鴨子?是鱷魚? 人數n(百分比%) 人數n(百分比%) 人數n(百分比%) 回答不一致 161(39.6) 142(34.9) 134(32.9) 回答一致 246(60.4) 265(65.1) 273(67.1) 整體而言,如表5,約有五成的受試幼兒(49.63%)在測試中能維持原來的獨立 判斷,不受主試言詞所影響;相對的,23.10%的幼兒會受到他人影響而改變想法。 成人們傾向從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不願意成為團體中的歧異者、或被團體所排 斥。也就是說,從眾是一種社會化的結果。對幼兒而言,他們進入幼兒園學習更多 社會規則,但在初始階段,尚未完全社會化、社會經驗較少,因此,在團體中與人 不同,他們尚未能注意到其間差異(許永熹,1982;Shaffer, 2009)。 ܑ5 צྏρ׊၆Ķˠّ፾ϲķۢᛇᙷҾ۞ˠᇴᄃѺ̶ͧĞNŶ407ğ 類別 總得分 細項人數n 分項人數n 百分比% 獨立 3 202 202 49.63 2 67 折衷 1 44 111 27.27 從眾 0 94 94 23.10

(13)

(α)ĶˠّຍԠķĈ̰γଠ۞้Ш 表6是受試幼兒在人際知覺的「人性意志」測驗的表現人數百分比。表7則是把遊 戲得分歸類的結果。若得2分則歸為「內控組」、得分為1分歸為「中間組」、得0分 則歸為「外控組」。可知,外控組的受試幼兒百分比最高(45%),內控組的幼兒百 分比最低(17%)。也就是說,近約一半的受試幼兒認為自己能成功的完成遊戲是因 為遊戲很簡單,只有不到五分之ㄧ的受試幼兒覺得自己很厲害。此結果與許錫珍等 人(1979)發現一致。亦可與皮亞傑的道德發展論說相呼應,皮亞傑認為幼兒的道 德認知是由他律而後自律發展,他律的道德受到父母師長權威者的影響,之後,個 體內化應有的道德觀念便能自己管理自己,表現自律的道德行為。因此,幼兒的道 德發展似與「人性意志」發展相同,由外控而內控。 ܑ6 צྏρ׊၆ĶˠّຍԠķۢᛇീរЧᗟี۞ܑனˠᇴѺ̶ͧĞNŶ407ğ 積木遊戲 拼圖遊戲 過關的緣由 人數n(百分比%) 人數n(百分比%) 我很棒 169(41.5) 123(30.2) 遊戲很簡單 238(58.5) 284(69.8) ܑ7 צྏρ׊၆ĶˠّຍԠķۢᛇᙷҾ۞ˠᇴᄃѺ̶ͧĞNŶ407ğ 類別 總得分 分項人數n 百分比% 內控 2 69 17 中間 1 155 38.3 外控 0 183 45

˟ăρ׊၆ˠّ۞ˠᅫۢᛇᄃ׎ТጓۤົгҜ۞ᙯᓑ

本研究全體受試幼兒的同儕社會地位分布,百分比最多的為一般組幼兒131人 (32.2%),其他依序為:受歡迎組有101人(24.8%)、被拒絕組76人(18.7%)、 被忽視組74人(18.2%),受爭議組25人(6.1%)。 表8是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人性可信」「人性利他」「人性獨立」「人性意志」 分別與同儕社會地位的卡方檢驗結果。可知,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中對人性的看 法是利己、公平或利他與同儕地位有關,χ2(2, N=407)=16.56, p.035。而其他 三項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向度則與受試幼兒的同儕社會地位之間沒有顯著關聯。也就 是說,幼兒認為人是可信或不可信的(p.05)、獨立或從眾(p.05)、內控或外 控(p.05),並不影響他們的同儕社會地位狀況。

(14)

ܑ8 צྏρ׊Ķ၆ˠّ۞ˠᅫۢᛇķᄃТጓۤົгҜ۞Ι͞҂រၡࢋܑĞNŶ407ğ

同儕社會地位類型

受歡迎 被拒絕 被忽視 受爭議 一般組

對人

人際

性知

的覺

人數

n

百分比

%

人數

n

百分比

%

人數

n

百分比

%

人數

n

百分比

%

人數

n

百分比

%

χ

2

p

76 52 49 19 92

26.4 18.1 17.0 6.6 31.9

22 19 19 6 29

23.2 20 20 6.3 30.5

.85

(df=4)

n=383

.932

21 30

25

4

28

19.4

27.8 23.1 3.7 25.9

62

34 33 13 73

28.8

15.8

15.3

6.0

34.0

18

12 16 8 30

21.4

14.3

19.0

9.5

35.7

16.56

(df=8)

n=407

.035

51 42 35 13 61

25.2 20.8 17.3 6.4 30.2

25 22 18 7 39

22.5 19.8 16.2 6.3 35.1

25 12 21 5 31

26.6 12.8 22.3 5.3 33

4.61

(df=8)

n=407

.799

21 13 10 6 18

30.9 19.1 14.7 8.8 26.5

40 27 26 10 53

25.6 17.3 16.7 6.4 34

40 36 38 9 60

21.9 19.7 20.8 4.9 32.8

5.40

(df=8)

n=407

.714

p<.05.

(15)

本研究再進一步進行事後比較,找出同儕社會地位哪些類組間對受試幼兒的人 性利他的反應選項百分比間有顯著差異。若選項之間的差異達0.5的顯著水準,其調 整後殘差值的絕對值須大於1.96(吳明隆,2010)。由表9可清楚看到,整體而言, 「人性利他」與「同儕社會地位」之間的顯著差異(p<.05),存在於受歡迎組幼兒 選擇人性利他的公平傾向(=15.2%, AR=2.0)與被拒絕組受試幼兒選擇人性利己傾 向(=7.4%, AR=2.8)之間。受試幼兒對人性利他具「公平」傾向者較「利己」傾向 者,易受同儕歡迎;反之,利己者則易受到同儕的拒絕。此結果能與過去文獻的發 現相互呼應(Coie, Dodge, & Coppotelli, 1982; Coie & Dodge, 1988; Pakaslahti, Karjalainen, & Keltikangas-Jarvinen, 2002)。

ܑ9 צྏρ׊۞ĶˠّӀ΁ķᄃТጓۤົгҜ۞Ι͞҂រְޢͧྵඕڍĞNŶ407ğ

人性利他

同儕社會

地位類型

利己

公平

利他

總和

χ

2

p

人數n

21 62 18 101

百分比%

5.2% 15.2% 4.4% 24.8%

調整後殘差

-1.5

2.0 -0.8

人數n

30 34 12 76

百分比%

7.4% 8.4% 2.9% 18.7%

調整後殘差

2.8 -1.6 -1.2

人數n

25 33 16 74

百分比%

6.1% 8.1% 3.9% 18.2%

調整後殘差

1.6 -1.6 0.2

人數n

4 13 8 25

百分比%

1.0% 3.2% 2.0% 6.1%

調整後殘差

-1.2 -0.1 1.4

人數n

28 73 30 131

百分比%

6.9% 17.9% 7.4% 32.0%

調整後殘差

-1.6 0.8 0.8

16.56

(df=8)

n=407

.035

p<.05. 灰底表示調整後殘差值大於 1.96

(16)

ˬă

̙Тѐ᛬ăّҾצྏρ׊၆ˠّ۞ˠᅫۢᛇăТጓۤົгҜ۞मள

(˘) ̙Тѐ᛬ăّҾצྏρ׊၆ˠّ۞ˠᅫۢᛇमள 本研究分別以年齡、性別為自變項,對人性的人際知覺「人際可信」「人際利他」 「人際獨立」「人際內控」分別為依變項,透過卡方考驗檢測年齡、性別不同受試幼 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是否不同。結果發現,如表10,受試幼兒的年齡不同,他們的 「人際利他」知覺判斷具有年齡差異。以調整後殘差值進行事後比較,四歲組幼兒的 利己表現(=45.6%, AR=4.3)顯著多於比五歲組幼兒(=22.0%, AR=-4.3);而五歲 組幼兒(=59.1%, AR=5.2)則比四歲組(=26.6%, AR=-5.2) 有較多公平的知覺表現。 分享是幼兒最常見的利他行為(趙恕平和鍾志從,2010;顏肇基等,2005)。本研究 結果再次證明分享的利他行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而且,五歲幼兒對於公平概念比四歲幼兒更為在意,此與國外資料顯示相合。 一般六歲兒童常會使用「fair」「equal」「same」等公平的字詞(Santrock, 2013)。 另外,「人際可信」「人際獨立」「人際內控」則不因受試幼兒的年齡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而且,受試幼兒性別不同,在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各向度的表現也沒有顯 著 的 不 同 。 請 見 表10。由前述資料顯示,本研究全體受試幼兒都能相信他人,因 此,性別因素不具差異性應能理解。而在人際獨立方面,雖然早期社會的性別刻板 印象多認為男性是獨立的、女生是順從的(李美枝,2000)。但是,過去研究即指 出,性別不同並不會影響從眾行為的出現頻率(許永熹,1982)。易言之,人際的 「獨立或從眾」知覺判斷應該也不因性別不同而不同。本研究發現能支持此一觀點。 人際內外控方面,過去研究顯示,性別與內外控的關係缺乏一致性,因為它會受個 體角色認同及地理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而有變化(許錫珍等人,1979)。此說與本研 究的發現相符,性別因素與對人性的人際知覺的內控或外控沒有顯著關聯。 (˟) ̙Тѐ᛬ăّҾצྏρ׊۞ТጓۤົгҜमள 本研究再以年齡、性別分別為自變項,幼兒的同儕社會地位為依變項,透過卡 方考驗檢測年齡、性別不同受試幼兒的同儕社會地位是否不同。由表11可知,受試 幼兒年齡不同,在同儕社會地位的表現上並無顯著不同。但是,性別不同,其同儕 社會地位則有明顯的差別。由調整後殘差值的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受歡迎的幼兒中 女生(=29.6%, AR=2.4)比男生(=19.4%, AR=-2.4)多;被拒絕的幼兒則男生(= 26.7%, AR=3.9)比女生(=11.6%, AR=-3.9)多;而且,受爭議的幼兒人數也是男生 (=9.4%, AR=2.6)比女生(=3.2%, AR=-2.6)多。 以往研究也發現:性別和同儕社會地位相關,女生比男生受歡迎(Ollendick, Weist, Borden, & Greene, 1992)。在性別差異的研究中即指出,男孩天生比女孩好 動,當男女生混合一起進行遊戲時,男生都被認為太吵、太粗暴,而且,男生在解 決 同 伴 紛 爭 問 題 時 , 會 採 用 命 令 或 暴 力 的 方 式 , 因 此 易 被 同 儕 迴 避 (Shaffer, 2009)。也可能就是此展現友誼的方式不同,使得女生表現出來的行為偏向討人喜 歡,而男生卻以負向行為居多,促使被拒絕的同儕之中男生多於女生。

(17)

ܑ10 צྏρ׊۞ѐ᛬ăّҾᄃĶ၆ˠّ۞ˠّۢᛇķЧ̶ี۞Ι͞҂រၡࢋܑĞNŶ407ğ

年 齡

性 別

四歲組 五歲組

男生

女生

對人

人際

性知

的覺

百分比人數n % 人數n 百分比%

χ

2

p

人數n 百分比% 人數n 百分比%

χ

2

p

46

74.2

75.4

242

35.5

136

39.7

152

25.8

16

24.6

79

0.04

(df=1)

n=383

.477

44

11.5

13.3

51

.024

(df=1)

n=383

.487

36

45.6

4.3

72

22.0

-4.3

48

11.8

14.7

60

21

26.6

-5.2

194

59.1

5.2

103

25.3

27.5

112

22

27.8

1.8

62

18.9

-1.8

28.63

***

(df=2)

n=407

.000

40

9.8

10.8

44

.37

(df=2)

n=383

.833

46

58.2

47.6

156

24.1

98

25.6

104

16

20.3

29.0

95

11.8

48

15.5

63

17

4.2

18.9

77

3.34

(df=2)

n=407

.189

45

11.1

12.0

49

.84

(df=2)

n=407

.656

7

8.9

18.6

61

9.3

38

7.4

30

31

39.2

38.1

125

16.0

65

22.4

91

41

51.9

43.3

142

4.68

(df=2)

n=407

.096

88

21.6

23.3

95

4.02

(df=2)

n=407

.134

***

p<.001.

數字表示調整後殘差

(18)

ܑ11 צྏρ׊۞ѐ᛬ăّҾᄃТጓۤົгҜ۞Ι͞҂រၡࢋܑĞNŶ407ğ

年 齡

性 別

四歲組 五歲組

男生

女生

同儕

社會

地位

人數n 百分比% 人數n 百分比%

χ

2

p

人數n 百分比% 人數n 百分比%

χ

2

p

受歡迎

20.3

16

25.9

85

19.4

37

-2.4

64

29.6

2.4

被拒絕

19.0

15

18.6

61

26.7

51

3.9

25

11.6

-3.9

被忽視

25.3

20

16.5

54

15.7

30

-1.2

44

20.4

1.2

受爭議

1.3

1

7.3

24

9.4

18

2.6

7

3.2

-2.6

一般組

34.2

27

31.7

104

7.49

(df=4)

n=407

.112

55

28.8

-1.4

76

35.2

1.4

25.53

***

(df=4)

n=407

.000

***

p<.001.

數字表示調整後殘差

肆、結論

˘ă

צྏρ׊၆ˠّ۞ˠᅫۢᛇனڶĈ้ШܫЇă̳πă፾ϲ̈́γଠᕩЯ

受試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傾向「人性可信」的觀點,他們約有七成五傾向完全 信任他人,沒有幼兒表現完全不信任他人。另外,在「人性利他」方面,幼兒的人際 知覺傾向「公平」的觀點,雖然全體受試幼兒都能表現分享行為,但是多數的受試幼 兒在分享上主張「公平」(約1/2),1/4的幼兒表現較利己,1/5的幼兒能利他,分享一 半以上的巧克力給他人。再者,在「人性獨立」方面,幼兒的人際知覺是偏向「人際 獨立」的,因為有五成的受試幼兒在測試中不會受到他人意見影響,而會完全隨他人 意見左右者不及1/4。最後,幼兒的「人性意志」知覺傾向外控,因為約四成五的受 試幼兒相信自己的成功是因為遊戲很簡單,而只有百分之十七的幼兒能以「自己很厲 害」來詮釋遊戲的結果。

˟ă

ρ׊၆ˠّ۞ˠᅫۢᛇĶˠّӀ΁ķᄃТጓۤົгҜѣᙯᓑ

本研究發現,受試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中只有「人性利他」面向與受試幼兒的

(19)

同儕社會地位有顯著關聯。透過事後比較清楚顯出,幼兒人際利他表現公平者較利 己者受到同儕的歡迎,相反的,利己的幼兒容易被同儕拒絕。講求「公平」似乎是幼 兒利他發展的中介,因為研究顯示利他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因此,公平可 能是幼兒發展利他的一顆小種子。趙恕平與鍾志從(2010)曾指出,幼兒的利他可 以透過溫暖、關心的環境而傳達。如果大環境充滿利他的氛圍,父母與教師都能以 身作則,表現利社會行為,最有助於幼兒利他行為的養成。

ˬă

ρ׊۞ˠّӀ΁ۢᛇѣѐ᛬मளĂ҃ТጓۤົгҜ݋׍ѣّҾमள

本研究發現,受試幼兒的「人性利他」知覺不同,他們會因為年齡不同而不同。 利己行為出現在四歲組最多,五歲組則較少;而五歲組幼兒則比四歲組有較多公平 的知覺表現。另外,幼兒性別不同,他們的同儕社會地位會有明顯的差別。與以往 研究發現相同,在群體中,受歡迎者女生多、被拒絕者男生多,而有許多同儕喜歡 且有很多同儕不喜歡的受爭議幼兒則以男生居多(邱美嫚和鍾志從,2011;劉百純和 鍾志從,2014)。雖然大家多認為這些幼兒的狀況都是暫時的,但是吾人仍需注意, 協助受爭議的幼兒把他們的社會行為導向正端是不容怠忽的。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受試幼兒對人性的人際知覺傾向是信任、公平、獨立、 外 控 的 。 因 為 幼 兒 正 值 社 會 化 的 學 習 階 段 , 對 於 人 性 的 人 際 知 覺 可 能 尚 未 完 全 覺 察,但是對於年紀較長的兒童,是否察覺自身對人性的人際知覺不同,而其人際關 係也不同? 未來可再進一步探討幼兒其他人際知覺的面向,甚至,可以比較幼兒對 人性的人際知覺與其他面向的人際知覺之間有無關聯。

參考文獻

李美枝(2000)。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大洋。 李赫(1996)。人性解讀。臺北市:稻田。 李駱遜(2002)。「教室中的隱形人」:被忽略幼兒的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4, 91-112 。 吳宗浩和鍾志從(2012)。父母的社交技巧與幼兒氣質、同儕社會地位之關聯。兒童與 家庭國際研討會:家人關係-理論與實際的對話。輔仁大學。2012/05/18. 吳明隆(2010)。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林 文 瑛 (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 253-293。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出版公司。 邱美嫚和鍾志從(2012)。幼兒的性別知覺與其同儕關係的關聯。兒童與家庭國際研討 會:家人關係-理論與實際的對話。輔仁大學。2012/05/18.

(20)

保心怡(2003)。幼兒對於心智理解作業的理解情形及運用故事活動介入的效果研究(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崔景貴(2004)。現代人性觀與心理教育人性化。教育研究,7,43-48。 許永熹(1982)。從眾行為。輔導月刊,18,12-19。 許錫珍、蘇建文和邱連煌(1979)。兒童制握信念與父母制握信念以及社經水準的關係。 測驗年刊,26,37-46。 陳怡君和鍾志從(2012)。幼兒園中受忽視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探討。人類發展與 家庭學報,14,26-52。 連士慧和鍾志從(2014)。幼兒自尊與同儕社會地位之關聯。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6, 52-78。 張瓊文和鍾志從(2012)。幼兒人際知覺與同儕社會地位之關聯。兒童與家庭國際研討 會:家人關係-理論與實際的對話。輔仁大學。2012/05/18. 黃文玟和陳美芳(2006)。普通班同儕對資優生人際知覺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31,241-261。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 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2。 黃德祥(1991)。社會計量地位分類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8,53-69。 熊秉眞(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臺北市:麥田。 趙恕平和鍾志從(2010)。利社會學習對提昇幼兒利社會行為效果之研究。兒童與教育 研究,6,1-40. 黎建球(2004)。人生哲學。臺北市:五南。 鄭冠仁(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百純和鍾志從(2014)。混齡班級的幼兒社會地位探討。兒童與家庭學系「兒家有愛 創 造幸福」學術研討會暨壁報論文發表會。輔仁大學。2014/04/30。 顏肇基、陳姣伶、張召雅、周育如和鍾志從(2005)。幼兒利他分享之認知、情感 與行為探討。家政教育學報,7,30-54。

Asch, S. E. (1955). 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 Scientific American, 193(5), 31-35.

Anderson, V., & Beauchamp, M. H. (Ed.) (2012). Developmental social

neuroscience and childhood brain insult. New York, NY: Guilford.

Barclay, J. R. (1992). Sociometry, temperament, and school psychology. In Kratochwill, T. R., Elliot, S. N., & Gettinger, M. (Eds). Advances in school

psychology, pp. 79-114, Hillsdale, NJ: LEA.

Bjorklund, D. F. (2005). Children's thinking :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21)

Carollee, H., & Leslie, P. (1998). Continuity in children relations with peers.

Social Development, 7(3), 340-349.

Chen, C., Li, D., Li, Z., Li, B., & Liu, M. (2000). Sociable and prosoci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nese children: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 302-314.

Coie, J. D., & Dodge, K. A. (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school: A cross -age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59, 815-829.

Coie, J. D., Dodge, K. A., & Coppotelli, H. (1982). Dimensions and type of social status: A cross-age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 557-570. Costanzo, M., & Archer, D. (1989). Interpreting the expressive behavior of others:

The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task.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13(4), 225-245.

Eisenberg-Berg, N., & Hand, M. (1979). The relationship of preschooler’s reasoning about prosocial moral conflicts to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50(2), 356-363.

Flavell, J. H. (1985). Cognitive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oder, J. A. (1983). The modularity of mind: an essay on faculty psychology (模組 心智) 。臺北:五南。

Gibson, J. J. (1950). The perception of the visual world. Boton : Houghton Mifflin Co.

Hartup, W. W. (1983). Peer relations.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

103-196). New York: Wiley.

Hay, D. F., Caplan, M., Castle, J., & Stimson, C. A. (1991). Does sharing become increasing” rational” in the second year of lif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6), 987-993.

Koenig, M. A., & Harris, P. L. (2005). The role of social cognition in early trus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10), 457-459.

Moreno, J. L. (1934). Who shall survive? A new approach to problem of human

int eractions. Washington: Publishing Co.

Ollendick, T. H., Weist, M. D., Borden, M. C., & Greene, W. G. (1992). Sociometric status and academic,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2)

Pakaslahti, L., Karjalainen, A., &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02).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olescent prosocial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prosocial behaviour, and social accept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6(2), 137-144.

Prinstein, M. J., & La Greca, A. M. (2004). Childhood peer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girls' externalizing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s: 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2(1), 103-112.

Robinson, J. P., Shaver, P. R., & Wrightsman, L. S. (1997).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下冊) 。臺北:遠

流。

Rookes, P., & Willson, J. (2003). Perception: Theory,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知覺-理論、發展與組織) 。臺北:五南。

Rubin, K. H., Hastings, P., Chen, X., & Vandenberg, B. (1998). Interpersonal and maternal correlates of aggression, conflict,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toddlers. Child Development, 69, 1614-1629.

Santrock, J. W. (2013). Life-span developmrnt (14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Schachter, S. (1951). Deviation, rej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190-207.

Shaffer, D. R. (2009).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6th ed. ) .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Slaughter, V., Dennis, M. J., & Pritchard, M. (2002). Theory of mind and peer acceptance in preschool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4), 545-564.

Stevenson, L. (1993). Seven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人性七論) 。臺北:臺灣商 務。

Trenholm, S., & Jensen, A. (1994).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臺 北:揚智文化。

Weiner, B. (1986).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 New York : Springer-Verlag.

Wrightsman, L. S. (1964). Measurement of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Psychological

(23)

The Association of Young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Status

Chiung-Wen Chang1Jyh-Tsorng Jong2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young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of gender and age between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of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respectively. The 407 participants who were 4 or 5 years old came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preschools in Taipei City as well as New Taipei City. By using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Tasks” and “Picture Sociometric Technique” during one-to-one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First, the participant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currently were trustful in the task of trustworthiness, fair in the task of altruism, independent in the task of independence, and external control in the task of strength of will and rationality. Second, young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of altru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ir social status. If young children were more popular in social status, they perceived more fairness. In contrary, those rejected by peers perceived more selfishness. Third, young children’s age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ir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of altruism. Five-year-olds showed more fair than four-year-olds, however, four-year-olds represented more selfish than five-year-olds. Fourth, there was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social status. Girls were more popular than boys, and boys were more being rejected than girls.

Keyword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tasks, social status, young children

1 Teacher,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Tainan Ju-Men Elementary School.

2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B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A and the associated indexes as well a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A and the business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CICEM

This research project tries to examine the issues of domestic green hotel service design, integrating QFD and VAHP,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green criteria and thei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most of consumers understand GM foods and know their negative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2) most of consumers believe GM

Thu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support are main elements to reduce teacher stress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s well as to increase job

sentiment expressed by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s, emotional robot, to interact with young children in learning language.Comb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memory an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ing, which are defined as external variables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