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無線區域網路服務品質保證 之高效能佇列回報機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無線區域網路服務品質保證 之高效能佇列回報機制"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電機學院通訊與網路科技產業研發碩士班

無線區域網路服務品質保證

之高效能佇列回報機制

An Efficient Queue Status Report Mechanism for

QoS Guarantee in WLANs

研 究 生 : 楊鈞傑

指導教授 : 李程輝 博士

(2)

無線區域網路服務品質保證

之高效能佇列回報機制

An Efficient Queue Status Report Mechanism

with QoS Guarantee for WLANs

研 究 生 : 楊鈞傑 Student: Chun-Chieh Yang

指導教授 : 李程輝 博士 Advisor: Dr. Tsern-Huei Lee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電機學院通訊與網路科技產業研發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R & D Master Program 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June 2009 Hsinchu, Taiwan

(3)

無 線 區 域 網 路 服 務 品 質 保 證 之 高 效 能 佇 列 回 報 機 制 學生:楊鈞傑 指導教授:李程輝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產業研發碩士班 摘 要 HCF 控制型通道存取定義在 IEEE802.11e 文件中,它提出了一個 Sample Scheduler,它提供了配置 TXOP 到 QoS-aware 工作站。因此 TXOP 的計算是根據平均資料率,而它也只適用 CBR 的資料流。對於 VBR 的資料流,他們可能會超過延遲限制。先前的工作都建議在封包 傳輸前,透過回報佇列的狀態到排程器,每一個 QSTA 可以根據他們 緩衝封包的時限去配置傳輸機會。為了滿足所有請求的延遲限制,適 當的佇列回報會引起相當多的不必要的動作,導致通道的使用變差。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採用多輪詢的技術、earliest deadline first 機制和提 供一個高效能的佇列回報方案去提供服務品質的支援。模擬的結果顯 示我們提出的方法和先前的工作比較起來,不僅僅達到服務品質的需 求,而且也能更有效的管理頻寬。

(4)

English Abstract

An Efficient Queue Status Report Mechanism with QoS Guarantee for WLANs

student:Chun-Chieh Yang Advisors:Dr. Tsern-Huei L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 & D Master Program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olleg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HCF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 (HCCA), defind in the IEEE 802.11e document, proposes a sample scheduler to allocate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TXOP) to QoS-aware stations (QSTAs). Since the calculation of TXOP duration is based on the mean data rate, it is efficient for constant bit rate (CBR) traffic. For variable bit rate (VBR) traffic, however, delay bound of some admitted traffic flows may be violated. Several previous works suggested that, through reporting queue status to schedulers before transmitting packets, each QSTA can be allocated the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TXOP) based on the deadline of its buffered packets. To satisfy all requested delay bounds, timely queue status reports cause considerable overheads and thus, lead to inefficient bandwidth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adopt multi-polling technique, earliest deadline first policy (EDF) and propose an overhead efficient queue status report scheme to provide QoS suppor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chanism can not only meet the QoS requirements but also manage the bandwidth more efiiciently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works.

(5)

Acknowledgement

誌謝

感謝指導教授—李程輝老師,兩年碩士班的訓練,從研讀學術期刊 會議論文起,到遇上研究問題該有的嚴謹思考態度,以求有效的解決 問題,老師的經驗傳承與精準的指導,確實導正了我很多思考面向。 謝謝老師! 感謝我摯愛的雙親—楊萬發先生與劉玉桂女士,自小教導我正確的 生活態度與人生觀,告訴我待人處事務求誠懇踏實,眼界要寬,心地 要善良,為人要正直,求學態度亦如是。 感謝郁文學長在這篇論文研究,花了很多的時間,細心教導資質愚 鈍的我,並且一起討論這個研究課題,並時常在我氣餒時給與我實質 上的幫助與鼓勵,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學術研究的熱誠。感謝景融 學長對於我研究上的鼓勵,時常給予細心的解釋與幫助。謝謝兩位學 長無私的幫忙。 最後要感謝實驗室的 迺倫學姐,同窗好友 如宏、王森、俊德、佑 信、家豪、松晏,學弟妹們 奕璉、韋儒、建碩、曉薇,感謝你們在我 學業及生活中對我的幫忙與支持。 楊鈞傑 2009 年 6 月 於風城交大

(6)

目錄

目錄

摘 要 ABSTRACT ... II ... 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第一章 簡介 ... 1 第二章 相關工作 ... 4 2.1 系統模組 ... 4 2.2 範本排程器 (SAMPLE SCHEDULER) ... 6 2.3 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 ... 8 2.4 兩階段多輪詢方案 ... 11 第三章 理論 ... 12 3.1 有效率節省冗餘的佇列狀態回報方法 ... 12

3.2 從 EARLIEST DEADLINE FIRT推得的排程演算法 ... 14

第四章 實驗結果 ... 16

第五章 結論 ... 19

(7)

表目錄

表目錄

表一 模擬使用的相關參數………. 22 表二 針對不同標頭和每個封包冗餘的傳輸時間. ... 22 表三 針對 QSTA1 和 QSTA2 各自資料流的參數……….. 23

(8)

圖目錄

圖目錄

圖一、建議的佇列回報示意圖. ... 14 圖二 QSTA1 的封包所經歷的延遲連續分佈函數 ... 24 圖三 QSTA2 的封包所經歷的延遲連續分佈函數. ... 24 圖四 當 TS2 增加時的冗餘效能比例 ... 25

(9)

第一章. 簡介

第一章 簡介

無線區域網路技術(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提供一個 簡單和方便的解決方案,並將此方案普遍提供無線網路的存取到很多 地方。最近這幾年,IEEE 802.11 WLAN [1]已經設計相關技術應用到可 攜式裝置和筆記型電腦。近年來在無線區域網路漸漸的盛行多媒體的 網路應用。這些應用服務都需要服務品質保證 ( Quality of Service , QoS),而使得操作過程當中更加順手。然而,802.11 的標準在一開始 提出時並沒有考慮到服務品質的保證。所以 802.11e 的標準[2]被提出來 支援這方面的應用。而 802.11e 它加強了原本 802.11 之中的分散式協調 功能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和中央式協調功能( 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PCF),透過一個新的整合功能。那就是混合式 協調功能(Hybrid Coordination Function,HCF),而在混合式協調功能有 兩個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一個就是加強型 分散式通道存取(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另一個 則是 HCF 控制型通道存取(HCF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HCCA)。

HCF 控制型通道存取是一種輪詢的機制(Polling Based Scheme)。它 提供了傳輸機會(Transmition Opportunity,TXOP)去傳送由應用程式所

(10)

第一章. 簡介

產生的資料流(Traffic Stream)。而存取點(Access Point,AP)可以在可控 制存取的時間內(Controlled Access Period,CAP),針對每一個資料流去 做排程。而 802.11e 標準提供了一個 Sample Scheduler,其中包含了允 許控制單元(Admission Control Unit)去完成 HCF 控制型通道存取的方 案。但是普遍的應用程式產生的資料流通常都是 Variable Bit Rate (VBR) 的資料流。而 802.11e 所提供的範本只適合 Constant Bit Rate (CBR)的 資料流,而不適合 VBR 的資料流。因為資料量常常是忽高忽低,而這 樣子會造成既有的資料因為過久沒傳送,而超過延遲的限制,而使得 封包(Packet)被丟棄。

由於上述所提到的問題,於是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 [3] 針對此一問題,提 出一個考慮在可允許數個資料流之中的封包延遲限制(Delay Bound), 去配置傳送機會。簡單的想法是在上一次服務時間(Service Interval,SI) 中的傳輸時間內,透過傳送最後一個封包回報工作站中佇列的狀態, 並且在下一個服務時間一開始,透過預估從上一次服務完到這一次服 務開始前封包所會來的量,透過這兩個資訊我們可以有效的分配每一 次的傳輸機會,使得在處理 VBR 的資料流當中,可以獲得較佳的性能。 在相同的問題之中,另一個方法也被提出解決此問題,那就是兩階

(11)

第一章. 簡介

段多輪詢方案(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TSMP) [4],它主要是透 過把控制存取時間分成兩個時段,一個是狀態收集時間(Status Collect Period,SCP),另一個則是資料傳送時間(Data Transmission Period, DTP)。因此,透過這樣子的方式它可以精確的瞭解到工作站(Station) 中佇列的狀態,唯一個缺點就是在每一次的服務時間內,必需要花一 點時間去收集對方佇列的狀態,這樣子會成一點點時間上的浪費。 因此,我們建議一個方案,透過引入兩階段多輪詢方案的概念,並 且混合上述的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並且各取雙方的優點。這樣子 的作法上,可以有效的減少多餘的動作和達到延遲限定的需求。

(12)

第二章 相關工作

第二章

相關工作

2.1 系統模組

我們假設在無線煤介傳輸時間中,都是分割成一段一段的服務時間 (Service Interval,SI),而這一段一段的服務時間則是 Beacon Interval 的因數。而且又把一段服務時間分成兩段時間,一個是免競爭時間, 另一個是競爭時間。 當一個即時資料流的連線請求到達,一個工作站必需要和混合式協 調器(Hybrid Coordinator,HC)溝通,以便使系統允許加入。這個工作 站需要描述一個新的資料流的特性,透過 ADDTS 訊匡(Frame)中的 TSPEC 欄位。例如,在規格當中定義了資料的參數,其中包含了平均 資料率 ( ρ),一般的 MSDU 大小(L)和最大的服務區間 (SImax )。混合 式協調器使用特定的資料流特性和請求的服務保證需求去計算針對一 個新的資料流它的傳送機會的分配,而且如果新的資料流請求的服務 品質保證,可以被保證不違反已存在的這些連線中的資料流的服務需 求,那麼就可以接受它加入這個系統。 在這篇論文當中,我們假設服務品質的需求是有包含延遲限制和封 包遺失機率。如果一個封包違反了它的延遲需求,那麼它就應該要被

(13)

第二章 相關工作

丟棄。而延遲限制和封包遺失機率都可以在 ADDTS 訊框當中的欄位被

使用到。這個系統是假設有 K 個工作站(QSTA),它們依序是 QSTA1,

QSTA2,…,QSTAk。而 QSTAi有 ni個資料流,且 1

K i i= n =n

。為了簡 化問題,我們假設每一個 QSTA 都有一個佇列,而且它們自己本身都 一個資料流,那就是 ni = 1, 1 i≤ ≤ 。不失去一般性,我們分別表示K QSTAi的佇列,延遲限制,封包遺失機率分別為 Queuei、Di、Pi。

(14)

第二章 相關工作

2.2 範本排程器 (Sample Scheduler)

讓ρ i、Li、SImax,j個別表示一個資料流 i 的平均資料率、一般 MSDU

大小和最大服務區間。在範本排程器中,混和式協調功能(Hybrid

Coordinator,HC)決定一個新的 SI 而令 SI=min{SI,SImax,n+1}。在這邊 SI

必需是 Beacon Interval 的因數,而且 Beacon Interval 表示成 Tb。

在範本排程器中,計算針對 QSTAi的傳輸時間透過下面幾個步驟。 首先,排程器決定針對一個資料流 i,它在一個 SI 的平均個數(Ni): i i i SI N L ρ  ⋅  =     (1) 其次,針對一個資料流的傳輸時間如下所示: ( ( i ), i ) i i i i L M TD max N O O R R = ⋅ + + (2)

Ri 表 示 工 作 站 最 小 的 實 體 傳 送 率 (Minimum Physical Transmission

Rate),Li 表示一般的封包大小(Nominal Packet Size),Mi 表示最大的

MSDU 大小,O 表示封包所需要的冗餘(Overhead)(包含 ACK 的時間, 標頭,CRC,inter-frame space 和實體層的 PLCP Preamble 和標頭。)。 最後,一個工作站總共的傳輸時間如下:

(15)

第二章 相關工作 1 ( ) n j i POLL i TXOP TD SIFS t = =

+ + (3)

SIFS 是表示最小訊框間隔時間(short inter-frame space)和 tPOLL表示

CF-Poll 訊框的傳輸時間。在這篇論文當中,我們假設系統都每一個工 作站都只有依附一個資料流。

再者範本排程器只適合 CBR 的資料流。對於 VBR 的資料流,它可 能會導致封包違反它們的延遲限定(Delay Bound),因為封包的大小和 速度都是會變動的。

(16)

第二章 相關工作

2.3 預 測 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

為了掌控 VBR 的資料流,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加強每一個工作站都能夠附 加他們佇列的狀態在標頭中,並且在傳送機會快結束時,藉由最後一 個訊框傳送給擷取點(Access Point, AP)知道。

再來,給定一個緩衝時間,而它的單位記為 SI。每一個資料流都維 護了一個各自的分割表(Partition List,PL),而這個表也記錄著在一段 服務時間內(Service Interval,SI)有多少個封包,而且它們停留在佇列 多久。更精確的來表示,令 PLi,j表示記錄單位時間內有多少個封包。 而這表是屬於 QSTAi,而且已經被緩衝在佇列的時間介於

( j-1 ) SI

j SI

之間,且

1 i

≤ ≤

K

2

≤ ≤

j

D / SI

i。很明顯可以看出,當分配

傳 輸 時 間 給 QSTA 們 , 預 測 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不能獲得介於前一個服務時 間的傳輸機會結束後到最近這一次傳輸機會開始前的封包資料量(那就

是 指 PLi,1,

1 i

≤ ≤

K

) 。 預 測 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估測 PLi,1透過 wavelet least

(17)

第二章 相關工作

安排傳送,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 PRO-HCCA) 定 義 了 一 個 utility function ,

i

1/( D /

1)

ij

U

=

SI

− +

j

,它表示針對一個單位時間內,屬於這個 PLi,j

且準備傳送這些封包的效用是多少。令 Ri、Tavail、tij各自表示成 QSTAi

所採用的實體傳輸速率、保留給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的有效時間、還有針對 PLi,j

所 分 配 的 傳 輸 時 間 , 而 變 數 i 和 j 分 別 表 示 成

1 i

≤ ≤

K

和 i

1

≤ ≤

j

D / SI

。然後透過最大化下面這個式子: / 1 1 i D SI ij ij j K i

U

t

    = =

(4) 目標是 / 1 1 i K D SI ij avail i j

t

T

    = =

∑ ∑

0

t

ij

(

PL

i j,

/

R

i

)

+

O

,tij可以被計 算[7]。之後,針對 QSTAi分配傳輸時間,TXOPi(

1 i

≤ ≤

K

)可以被下式 所決定: / 1 i D SI i ij j

TXOP

t

    =

=

(5) 因此 PLi,1,

1 i

≤ ≤

K

,它的量不見得會跟實際的量一樣,因為很有可

能 會 預 測 錯 誤 , 預 測 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可以保證封包延遲的上限在

(18)

第二章 相關工作

兩倍的 SI。換句話說,為了避免違反延遲限定(Delay Bound),預測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 PRO-HCCA)它的 SI 必需要維持延遲限定(Delay Bound)的一半,這樣子 每一個工作站都可以在規定的時限內回報它們的狀態。雖然這樣子的 做法可以減少違反延遲限定(Delay Bound)的機率,但確也因為 SI 的減 少,而造成了其它的冗餘(Overhead)。

(19)

第二章 相關工作

2.4 兩階段多輪詢方案(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TSMP)

兩階段多輪詢方案(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TSMP)分配傳輸 時間使用兩個多輪詢的訊框(Frame),一個是狀態請求的多輪詢訊框 (status-request multi-poll,SRMP),而另一個則是資料傳送多輪詢訊框 (Data transmission multi-poll,DTMP)。這主要的概念是在狀態收集時 間一開始(Status Collection Period,SCP)詢問有資料需要送的工作站, 被詢問到的工作站,就一個接一個依序透過 status-reponse(SR) 訊框回 覆。這個 SR 訊框包含了緩衝多少個封包和下載速率的資訊。工作站透 過聆聽 SRMP frame 時,就可以估測通道的狀況,進而決定下載的速率 是多少。在收集完每一個工作站的狀態過後,擷取點(Access Point,AP) 可以透過回傳的 SR frame 去估測每一個工作站上載的速率是多少。之 後便透過 DTMP 訊框,去告知被安排到要傳送的工作站,依序開始傳 送。 .

(20)

第三章 理論

第三章 理論

基本上,媒體存取控制的規則(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還是 遵循著兩階段多輪詢方案(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TSMP),但 是並沒有重複到。我們將詳細的描述我們的方法是如何節省冗餘的情 況下,並有效率的做佇列資訊的回報工作,而且藉由 Earliest Deadline Firt 機制去推導出我們的排程演算法。

3.1 有效率節省冗餘的佇列狀態回報方法

讓 QoS-aware coordinator (QC)依附在擷取點(Access Point,AP)上, 且讓它去管理媒介的存取。首先,QC 會先決定 SI,決定 SI 的方式如 下所示:

min

i

i

SI

=

∈Ω

D

(6)

Ω表示被包含在輪詢表(Polling List)裡面 QSTA 的個數。為了避免違

反延遲限定(Delay Bound),在 SCP 中,QC 將會從輪詢表內中的 QSTA 各別收集它們佇列的狀態,而這些 QSTA 它們各自依附一個資料流,

且這資料流的延遲限制滿足

D SI

i

/

=

1

,且 i 介於

1 i

≤ ≤

K

。在第 n

(21)

第三章 理論 中的每一個 QSTA 將會傳送它們的封包,並且都會將佇列緩衝多少個 封包的個數資訊都透過記錄在最後傳送的那一個封包的標頭中一併傳 回去。

Q

iDTP

[ ]

n

TXOP n

i

[ ]

各自表示在第 n 個 SI 的時候,在 DTP 時 間 內 回 報 佇列 的狀 態 和 QSTAi 所 分 配 的 傳 輸時 間。 而

Q

iSCP

[ ]

n

[ ]

DTP i

Q

n

TXOP n

i

[ ]

都 用 時 間 單 位 來 表 示 。 而 明 顯 可 以 看 出 [ ] [ ] [ ] DTP SCP i i i Q n +TXOP n >Q n ,意思是 QSTAi 的一些封包有可能會在這 次的 SCP 和 DTP 之間來到。為了減少違反延遲限制(Delay Bound)的 機率,針對 QSTAi在分割表 PLi,1可以計算如下式所表示: ,1

max(

[ ],

[ ])

/

1

[ ]

/

1

SCP i i i i i i

Q

n E n

if

D SI

PL

E n

if

D SI

=

= 

>

(7) [ ] i E n 表示針對 QSTAi的封包所估測的量,單位為時間,它所估測的 範圍為上一次 SI 的 TXOP 結束後,到這次 SI 的 TXOP 準備傳送前。 而 [ ]E n 是透過 M 階 WLMS 的輸入所預測得到的輸出,而輸入可以表i 示為( [x ni −1], [x ni −2],..., [x niM])。而且透過下式可以得到 xi:

[

]

DTP

[

]

[

]

DTP

[

1]

i i i i

x n

m

=

Q

n

m

+

TXOP n

m

Q

n

− −

m

(8) 而 Partition List 的維護的方式就遵照 PRO-HCCA 但作法不一樣。而 圖 1 列出了我們所提出方案的示意圖。

(22)

第三章 理論

圖一、建議的佇列回報示意圖

3.2 從 Earliest Deadline Firt 推得的排程演算法

假設 PLi,j,且

1

≤ ≤

j

D /i SI,

1 i

≤ ≤

K

,是可以計算得到。不失一般 性,我們令 PLi,j = 0,且 j≤ 和0 j> D SIi/ ,

1 i

≤ ≤

K

。首先,我們 先決定是否 / 1 1 i D SI K ij avail i j PL T     = = <

∑ ∑

。如果是的話,那每一個 QSTA 可以獲 得它們的 TXOP,且 TXOP 的表示式如下: / 1 i D SI i ij j

TXOP

PL

O

    =

=

+

(9) ,

1 i

≤ ≤

K

O表示所需要的冗餘(Overhead)。反之,決定最小的 J n-th SI (n+1)-th SI Contention Period Contention Period Status Collection Period Data Transmission Period Status Collection Period Data Transmission Period

Beacon SRMP SIFS SIFS SR TS 1 Beacon SRMP SIFS DTMP SIFS DATA TS 1 SIFS SIFS ACK SIFS DATA+SR TS 2 SIFS ACK CF END SR TS 1 SIFS DTMP DATA TS 1 ACK SIFS SIFS SIFS DATA+SR TS 2 ACK SIFS CF END SIFS

...

TS 1: TS 2: SI Delay bound = Delay bound = : data arrival 1 2SI [ ] 2 4 DTP Q n = 2 [ 1] 3 DTP Q n+ = [ ] 1 1 5 SCP Q n+ = : data arrival 2 [ ] 1 6 SCP Q n = [ ] 1 6 TXOP n = TXOP n2[ ]=2 [ ] 2 1 8 TXOP n+ = [ ] 1 1 5 TXOP n+ = SIFS

Contention Free Period Contention Free Period

: status report [ ] 1 0 DTP Q n = 1 [ 1] 1 DTP Q n+ =

In (n-1)-th SI, actual queue status of QSTA 1 and QSTA 2

1

Queue

2

(23)

第三章 理論 以至於 ,( / ) 1 0 i K J avail i D SI j i j

PL

T

= =

>

∑∑

(10) 定義 Loss 如下: ,( / ) 1 0 i K J avail i D SI j i j

Loss

PL

T

= =

=

∑∑

(11) 如 果 J = ,一些屬於0 , / i i D SI PL 的 封包 可能 違反它 們的 延遲 限 定 (Delay Bound),然後 , / i i D SI j PL 的封包,

1

≤ ≤

j

D /i SI,

1 i

≤ ≤

K

, 在這 SI 內不能被傳送。如果J > ,QSTA 的一些封包將會被緩衝至少0 一個 SI。因此,QSTAi的 TXOP 將會根據請求的平均資料率

ρ

i和封包 遺失的機率

P

i,詳細式子如下所示: , / 0 1 , / 0

(

(

)) /(

)

i i J i i k k i D SI j j k i J i D SI j j

PL

Loss

P

P

O if i

TXOP

PL

O

otherwise

ρ

ρ

−   =   ∈Λ − −   =  

+

∈ Λ

= 

+



(12) 上式當中Λ包含了 QSTA 以至於 , / 0 i i D SI J PL > 。

(24)

第五章 結論

第四章 實驗結果

實體層(Physical Layer, PHY)和媒體存取的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的參數和所有的相關使用在模擬的資訊都列在表一和表 二。注意到在表中,QoS-ACK 和 QoS-Poll 的大小僅僅只包含 MAC 的 標頭和 CRC 的冗餘。我們假設最小的實體傳輸速率(Minimum PHY

Rate)為 2Mbps 和 tPLCP可以減化為 96us。

我們考慮資料流由 QSTAs 被傳送到擷取點(Access Point,AP),且免 競爭時段占用了整個 SI。而且我們探討當只有兩個 QSTA 時,QSTA 1 依附一個非互動式的影音檔(那就是表三的 TS1),而另一個 QSTA 2 依 附一個互動式的視訊檔案(那就是表三的 TS2)。這些資料流都是透過 video trace file[8][9]所產生。我們更加詳細的相關資訊,都透過表二所 示,其中包含了 TSPEC 的參數和服務品(Quality of Serivce,QoS)質需 求。

預 測 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 PRO-HCCA) , 兩 階 段 多 輪 詢 方 案 (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TSMP),範本排程(Sample Scheduler)和我們的方案透過模擬 可 以 調 查 到 。 在 預 測 和 最 佳 化 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25)

第五章 結論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中,我們考慮兩個方面,各 別是當 SI 為 20ms 和 40ms。針對其它三個方案,我們都假定它們的 SI 為 40ms。注意到兩階段多輪詢方案(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 TSMP)中,每一個 QSTA 在每一次的 SI 都會去收集它們的佇列狀態和 分配傳輸時間給它們。而傳輸時間的計算是透過佇列的資訊而得到。 而為了得到各個方案冗餘之間的比較,我們定義了 overhead utilization ratio,它等於所總共花費的冗餘的時間除以總供傳送了多少個資料。而 圖 2 和圖 3 各自表示 QSTA1 和 QSTA2 的封包的連續分配函數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透過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發現 到,當所有的方案它們的 SI 都設為 40ms 的時候,針對我們的方案可 以看出,它減少違反延遲限(Delay Bound)定小於 5%。而在預測和最佳 化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 和範本的排程(Sample Scheduler)可以發現到,約略有 70%的封包違反 了它們的延遲限定(Delay Bound)。雖然 PRO-HCCA 在 SI=20ms 時可以 獲得很好的效能,但是相對的它所花費的冗餘時間也很更多。

有關冗餘的證明可以參照圖四。在圖四當中,我們可以假定系統已 經存在一個 TS1。然後我們可以開始觀察針對 TS2 的個數增加時,有 關 overhead utilization ratio 的變化情形。當 TS2 增加時,很明顯可以圖 中看到,我們的方案很明顯跟其它的比較起來可以省下很多冗餘的時

(26)

第五章 結論

間。這理由如下所示: (1)與在預測和最佳化的 HCCA (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HCCA ,PRO-HCCA)相較之下,因為它為了要能 滿足服務品質保證的需求,它的 SI 必需要設成 20ms,而我們的方案所 設的 SI 比它大,所以說我們所需要輪詢所花費的冗餘(Overhead)時間 可以減少。(2)與兩階段多輪詢方案(Two-Step Multi-polling Scheme, TSMP)相較之下,當我們附加 TS2 資料流時,我們的方案並不需要在 SCP 的時段內對它做佇列狀態的收集,而是在 DTP 的時段內透過記錄 佇列資訊到最後一個準備傳送的封包中,攜帶回去給擷取點(Access Point,AP)知道。 (3) 與範本的排程(Sample Scheduler)相比較之下,透 過圖 4 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當 TS2 漸漸增加時,我們的機制透過多 輪詢(Multipoll)的關系,而使得我們的冗餘可以比範本的排程(Sample Scheduler)省。而當 PRO-HCCA 的 SI 設成 40ms 時,它所花費的冗餘 是和範本的排程(Sample Scheduler)一樣的。

(27)

第五章 結論

第五章 結論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提供的一個節省冗餘(Overhead)的佇列狀態回報 方案和藉著 earliest deadline first 機制透過考慮封包遺失機率而推得一 個排程的演算法。我們方案效能的評估和其它的方案都透過電腦的模 擬得出。結果顯示,在都有支援服務品質的情況下,我們的方案可以 在免競爭時期省下更多的冗餘的動作,以至於頻寬能夠更有效的在競 爭時段被使用。因此我們的方案和先前的工作都注重在延遲時間大於 封包間隔來的時間。接下來我們有興趣的主題是發展一個針對即時資 料流的高效能佇列回報方案,它的平均封包來的間隔時間大於所要求 的延遲時間。

(2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IEEE 802.11 WG: IEEE Standard 802.11-1999, Part 11: Wireless LAN MAC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Reference number ISO/IEC 8802-11: 1999(E), 1999.

[2] IEEE Std. 802.11e-2005,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8: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quality of service enhancements, Nov. 2005

[3] M. M. Rashid, E. Hossain, V. K. Bharggava, “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 scheduling for guaranteed QoS in IEEE 802.11e-based WLANs,” IEEE Trans. Wireless Commun. Vol 7, no. 4, pp.1287-1297, Apr. 2008.

[4] B. S. Kim, S. Kim, Y. Fang, and T.F. Wong, “Two-Step Multipolling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LANs,” IEEE J. Selected Areas in Comm., vol. 23, no. 6, pp. 1276-1286, June 2005.

[5] B. Farhang-Boroujeny, Adaptive Filter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Wiley, 1998.

[6] J. C. Lee and C. K. Un, “Performance of transform-domain LMS adaptive digital filters,” IEEE Trans. Acoust., Speech, Signal

(29)

參考文獻

Processing, vol. ASSP-34, pp.499-510, 1986.

[7] T. Cormen, C. Leisorson, R. Rivest, and C. Stein,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1.

[8] MPEG-4 and H.263 video traces for net 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ttp://wwww.tkn.tu-berlin.de/research/trace/trace.html, Oct. 2006.

[9] F. Kozamernik, “Media straming over the Internet – an overview of delivery technologies,” EBU TECHNICAL REVIEW, Oct. 2002.

[10] H. Fattah and C. Leung, “An overview of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wireless multimedia networks,” IEEE Wireless Commun., vol. 9, no. 5, pp. 76-83, Oct. 2002.

(30)

Bibliography

SIFS 10us

MAC Header Size 32 bytes

CRC Size 4 bytes

QoS-ACK Frame Size 16 bytes

QoS CF-Poll Frame Size 36 bytes

PLCP Header length 4 bytes

PLCP Preamble length 20 bytes

PHY rate (R) 11 Mbps

Minimum PHY rate (Rmin) 2 Mbps

表一 模擬使用的相關參數

PLCP Preamble and Header (tPLCP) 96 us

Data MAC Header (tHDR) 23.2727 us

Data CRC (tCRC) 2.90909 us

ACK Frame (tACK) 107.63636 us

QoS-CFPoll (tPOLL) 122.1818 us

Per-packet overhead (O) 249.81818 us

(31)

Bibliography

Traffic Parameter

TS1 TS2

Non-interactive video Interactive video

Jurassic Park I Office Cam

Packet Loss Rate Requirement (PL) 0.001 0.01

Maximum Service Interval (SImax) 40 (ms) 80 (ms)

Mean Data Rate (

ρ

) 268k(bps) 91k(bps)

Nominal MSDU Size (L) 1339(byte) 452(byte)

(32)

Bibliography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Delay (ms) P r ( packe t del ay < = d) QSTA 1 PRO-HCCA (SI=20ms) PRO-HCCA Sample Scheduler TS-MP Scheme Proposed Scheme 圖二 QSTA1 的封包所經歷的延遲連續分佈函數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Delay (ms) P r ( packe t del ay < = d) QSTA 2

PRO-HCCA Scheduler (SI = 20) PRO-HCCA Scheduler Sample Scheduler TS-MP Scheme Proposed Scheme

(33)

Bibliography 2 4 6 8 10 12 14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Numbers of TS 2 O ve rhead E ff ici ency R at io ( % ) Sample Scheduler Pro-HCCA (SI=20ms) TS-MP Proposed Scheme Pro-HCCA 圖四 當 TS2 增加時的冗餘效能比例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在 abelian group 最好用的性質就是其每個 subgroup 都 是 normal subgroup, 所以每次碰到有關 abelian group 的性質時, 我們都可先找一個 nontrivial subgroup 再利用其為

簡報 6(活動三) 尊重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首先第一個是堅強 ,每當自己想放 棄做一件事時,我會想起孤兒們的 情況,我們也要學像他們一樣堅強 起來。第二個是 笑

你可別小看這些不同的光線,它們不但各 具功能,而且對整個地球的生態與環境至關緊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 安瑟莫給出的答案是:天主的慈悲不是與 我們的行為對應,而是與他自身和他的仁

2012 資資喳喳資訊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