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冊講義學用.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冊講義學用.pdf"

Copied!
1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華夏世界的形成

1-1 從村落到國家

一、史前時代的分期 (一)舊石器時代:距今 200 萬~1 萬年前 分期 代表 時間 生活 特色 早期 猿人 河北北京人 (周口店文化) 50 萬年前 狩獵採集(採食) 天然山洞 打製石器 已知用火 晚期 智人 (真人) 河北山頂洞人 2 萬年前 1. 骨針縫紉 2. 有審美觀 3. 有初步社會組織 4. 已有安葬儀式、原始宗教信仰 (二)新石器時代:距今 1 萬至 4 千年前 1. 新石器革命: (1) 出現農業、畜牧(產食) (2) 定居聚落 (3) 磨製石器 (4) 製作陶器 2. 新石器文化 項目 早期:彩陶(仰韶)文化 晚期:黑陶(龍山)文化 時間 距今 7 千年前 距今 5 千年前 特徵 農業、飼養家畜、聚落(近水高地)、磨 製石器、陶器(半坡村和大汶口出土陶器 上已有許多刻劃符號「陶文」,是中國文 字的先驅) 輪製黑陶(蛋殼陶)、夯土城牆(城市革 命) 代表 村落 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河南仰韶村、陝西 半坡村、陝西姜寨)、大汶口 文化(龍山文化前身) 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遼河流域:紅山文化 黃河流域:龍山文化(山東龍山鎮、河南 王城崗) 長江流域:浙江良渚文化 中國 文化 起源 錯誤:西來說、東西二元說、黃河中心說 正確:本土自發、分區發展、多元並立 證明:農作物以小米、稻米為主(西方以麥為主) 新石器遺址在中國各地區同時出現

(2)

3. 新石器時代農業村落的比較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遺址 陝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餘姚河姆渡 時間 新石器時代早期 聚落分布 河階台地 平原 農作物 以粟為主 以水稻為主(骨耜) 村落建築 半穴居 干欄式建築(榫卯) 陶器裝飾 彩陶,人面魚紋,有陶文(文字先驅) 紅黑陶,豬紋 飼養家畜 六畜都有,以犬、豬最普遍 主要產業 農業和牧業 ※對於中國古史的認識:神話、傳說、考古 1. 盤古開天闢地 2. 女媧摶黃土造人 3. 有巢氏構木為巢、使人安居 4. 燧人氏鑽木取火、熟食 5. 伏羲氏捕魚畜牧、作八卦 6. 神農氏發明耒耜,教民耕種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象徵:從舊石器過渡到新石器時代)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新石器時代部落聯盟) 1. 黃帝約為龍山文化時代,年代約 2600B.C.,西漢司馬遷《史記》從黃帝開始記載 2. 黃帝堯舜時代為部落聯盟,領袖稱「共主」,許多大事皆須徵求公眾同意,沒有至高無 上的權威 3. 禪讓政治:堯舜禪讓,部落共主由推選產生,此即禪讓,儒家美化為公天下 ☆王國維:「二重證據法」,明確可信的古史應是地上文獻資料加上地下考古發現

(3)

二、古代國家的形成 (一)由部落到國家: 遊群(舊石器)部落(新石器)部落聯盟國家(新石器晚期、青銅器早期) (二)古代國家的形成與標誌: 財產私有制 產生貧富分化,富者成為統治階層 王權形成 超越部落聯盟共主的地位,君主世襲,傳子不傳賢,形成後來的「朝代」 (夏、商~) 城市 城市革命:興建 (因戰爭防禦,出現階層分化、統治機構,逐漸形成 「國」),例如:河南王城崗、山東龍山城子崖、河南二里頭、河南鄭州商城 青銅器 以青銅製作 和 ,國王獨占青銅器資源,「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文字 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主要用於宗教和政治場合,具備六書 金文 商代及西周青銅器上的文字 (三)夏朝傳說與夏文化探索 時間 2183-1751B.C.享國四百多年 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有城牆 意義 第一個世襲王朝,由公天下家天下,由部落聯盟國家組織 遺址 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最早的宮殿建築,有青銅器 禹 治洪水、平三苗、具備天子權威(斬諸侯防風氏) 啟 繼承父位,結束禪讓,確立世襲王朝 夏代王權的鞏固:1. 啟伐有扈氏 2. 少康中興 亡國 桀亡於東方的諸侯商湯 (四)商朝:中國信史的開始 時間 1751-1100B.C.享國六百多年 前期不斷遷都,後期定都殷 遺址 早期:河南偃師商城 中期:河南鄭州商城 後期:河南安陽小屯村 始祖 契:助禹治水有功封於商,是夏的臣屬 湯 商代開國者,滅夏桀,定都亳 盤庚 1384B.C.遷都殷墟(河南小屯村遺址),不再遷都,稱商朝為殷朝 紂王 帝辛,寵愛妲己,征伐人方(東夷)耗損國力,牧野之戰亡於西方諸侯周武王 國家 組織 1. 中央政權機構日趨完善 2. 軍事指揮系統建立 3. 王位繼承制度建立:由兄終弟及父死子繼 4. 以祖先崇拜、占卜,鞏固神權統治 文化 文字 1. (卜辭):占卜文字,中國最早「六書」完備的文字 2. 金文(銘文、鍾鼎文):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曆法 1. 陰陽曆:一年有 365 又 1/4 天,12 個月,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餘日置

(4)

閏 2. 記日用「天干地支」,一週期六十日 3. 已知日蝕、月蝕、木星、火星 社會 階級嚴明:貴族、平民、奴隸 工藝 1. 青銅器:用在禮器、祭器、兵器,饕餮紋為主,貴族使用,象徵國家與統 治階級的權力 2. 玉器:用在禮器、祭器、裝飾、陪葬 經濟 農業為主(商人好喝酒證明農業發達) 擅長經商,以海貝為貨幣 宗教 1. 信仰天神(上帝)、地祇(土地公)、人鬼(祖先),有殺人殉神習俗 2. 神權思想下,商王遇事占卜求神

(5)

1-2 封建體制的興衰

◎ 三代:指夏、商、周三個朝代 三代地理位置:周夏商(西、中、東) 夏:為禹所建,禹死後啟即位,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末代君主桀暴虐無道,為商湯所滅 商:又稱殷,傳至紂於牧野為周武王消滅 周:西周:周武王~周幽王 東周:周平王遷都雒邑,史稱東周,又分為春秋及戰國時代 ◎ 三代的特色: 在文化上:一脈相傳孔子:「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 也。」表示三代的語言、器物、風俗習慣相似,後朝繼承前朝文化。 在政治上: 認為暴君與暴政,人民可用武力推翻弔民伐罪、順天應人 以擁有「九鼎」象徵政權的合法性問鼎中原 在信仰上: 尚鬼敬天、修德 周人滅商:人文精神提升(天命靡常,惟德是親)

西周

一、西周大事紀(1111-770B.C.)

(6)

(先世) 棄(后稷) 始祖,興起於陝西渭水流域,是商朝西邊的附庸,以向東方發展為目 標 文王 商王封為西伯、滅商屬國(天下三分有其二),奠定周興商亡基礎 西周 武王 滅商(牧野之戰)、定都鎬(宗周)、第一次封建諸侯,分封三監(管 叔、蔡叔、霍叔)監視東方殷都 成王 周公攝政三監之亂周公東征,使周勢力達黃河下游及淮水流域 第二次封建、建東都雒邑(成周)加強對東方控制 制禮作樂,確定治國規模,奠定「成康之治」 康王 成康之治→西周全盛時期 厲王 高壓統治,841B.C.被國人放逐,由周定公、召穆公輔政,史稱「周 召共和」,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正式紀年之始。厲王死,其子宣王即位。 宣王 1. 宣王中興,對外用兵獲勝,恢復周王室的威信,但連年用兵國力 漸衰 2. 「不藉」(廢除天子親耕藉田的儀式)、 「料民」(清查戶口,加強控制、徵稅)→封建體制崩潰前兆 幽王 幽王昏庸+奪嫡政爭+天災地震→亡於犬戎 平王東遷雒邑(東周),政治重心移至諸侯 二、西周四大制度(封建、宗法、禮樂、井田) (一)封建制度 項目 內 容 性質 採 和軍事占領的統治,將封建、征服、殖民三者合一,加強對東方 控制 次數 1. 第一次:武王克殷後(勢力只達洛陽附近,無法控制東方地區) 2. 第二次:周公東征後(勢力達到黃河下游) 對象 1. 姬姓之國:佔大多數,如魯 2. 姻親功臣之國:如齊 3. 先聖後裔之國:如舜之後在陳,禹之後在杞 4. 殷人後裔之國:如武庚在殷、微子啟在宋 分封 土地、爵位、人民 關係 天子:制禮樂、巡狩、征伐的權力 諸侯:納貢、朝覲、出征的義務 特色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強調血緣關係 透過宗法制度、禮樂制度、井田制度來維繫鞏固封建制度 ※封建體制下的社會結構 階級 所屬 擁 有 特 徵 天子 王畿 王畿為直轄地,以外土地分封給諸侯

(7)

貴族 諸侯 封國 1. 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 土地和爵位均世襲(世官世祿制) 3. 擁有土地所有權和統治權 卿大夫 采邑 士 食田 1. 士是貴族的最低一層,接受文武合一的教育,打仗 是主要任務 2. 食田不能世襲 平民 (庶人) 農、工、商 職業世襲 1. 農民耕作土地是貴族所有,對貴族提供粟米、布縷 及力役的義務 2. 工商業都由貴族經營管理,所以說「工商食官」 奴隸 罪犯戰俘 身份世襲 1. 為貴族生產、執役 2. 屬貴族私產,可以買賣、轉讓或殺害 ※國人與野人:王畿和封國內有兩個政治區域-「國」和「野」 居住地 成員 權利、義務、待遇 國人 城郭(國)之內 征服者:周人 包括貴族與平民 有賦稅、徭役的義務 是主要兵役來源 有參政權,貴族必須尊重他們 的意見 野人 城郭之外的農村(野) 被征服、統治的原住民 無參政權及服兵役的義務 勞役繁重、租稅重 ※西周封建制度圖示 ※西周宗法制度圖示 天子 (王畿) 諸 侯 (封國) 卿大夫 (采邑) 士(食田) 奴隸 平民 天子 (王畿) 諸 侯 (封國) 卿大夫 (采邑) 士(食田)

(8)

(二)宗法制度 項目 說 明 意義 是封建制度下的繼承制度,也是祭祀祖先的制度 特徵 1. 繼承制(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 2. 大宗、小宗的分別 精神 1. 尊祖敬宗:宗法社會裏,只有宗子(大宗)才有資格祭祀宗廟,其餘諸子(小 宗、庶子)皆無資格,無法享有祭祀權的小宗只有透過敬重「宗子」來達到尊 祖的目的 2. 親親收族:宗法為封建的基礎,以血緣關係維繫政治關係 (三)禮樂制度 項目 說 明 由來 相傳周公制禮作樂,周禮充滿人文精神 功用 維持政治倫理和社會秩序的和諧,確立尊卑貴賤的社會階級 重要性 禮樂、宗法是天子維持封建體制的兩大憑藉 實行 禮樂是貴族的行為規範,飲食衣著均不得僭越,但不實行於庶人,庶人則由刑罰 管理,因此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四)井田制度 項目 說 明 特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貴族可世襲土地但不能買賣,由佃農為貴族耕種 辦法 大約將土地分為九個單位,每單位百畝,成井字形,中間是公田,四周是私田。公 田由八家義務耕種,收穫歸貴族;私田由農民耕作,收穫歸己,但仍須繳交貴族粟 米、布縷、服力役 破壞 西周中期已有貴族轉讓土地之事,春秋戰國土地私有制形成

東周

(9)

一、東周大綱(770-221B.C.) 項 目 說 明 傳國 自平王東遷至秦王政統一天下 分期 春秋 因孔子據魯史作《春秋》而得名(770~403B.C) 戰國 得名:因西漢劉向所作《戰國策》而得名 起迄:起於三家分晉,迄於秦王政滅六國統一天下(403~221B.C) 二、春秋時代爭雄 分期 名稱 項目 內 容 前期 霸主興起 (政由方伯) 背景 1. 周王室衰微:宗法破壞,封建秩序動搖 2. 戎狄侵略諸夏 五霸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倡導 霸王提出 口號,但真正做到的只有齊桓公、晉文公 代表 1. 晉(北)楚(南)長期對抗 2. 吳越爭霸,反映春秋末長江流域已有相當開發 後期 卿大夫執政 (政由大夫) 背景 春秋末期,諸侯式微,政由大夫 例證 1. 魯的「三桓」,晉的「六卿」,齊的田和 2. 三家(韓趙魏)分晉、田氏篡齊,周天子正式任命為諸侯 代表封建制度徹底瓦解 ◎政治重心:西周天子春秋初諸侯春秋末卿大夫戰國各國稱王 ※春秋時期形勢圖 三、戰國時代的兼併

(10)

項目 內 容 新局勢 1. 周天子喪失名義上共主地位,各國僭號稱王,成為獨立國家 2. 國際秩序破壞,軍國主義盛行,各國以富國強兵為務,變法圖強 3. 各國厲行中央集權,削弱貴族 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東、西對抗) 各國變法 1.魏:魏文侯用李克變法,行平糴法,平抑物價 2.韓:韓昭侯用法家申不害改革 3.楚:楚王用吳起變法,削弱貴族 4.趙:趙武靈王採「胡服騎射」,增強戰力 5.秦:秦孝公用 變法(最成功) (1) 勵行法治,廢封建,行郡縣制度,採中央集權 (2) 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 (3) 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提倡軍功,以軍功定爵位,削弱貴族 (4) 行連坐法 (5) 倡小家庭制 秦國統一 1. 背景: (1) 地理位置優越 (2) 商鞅變法成功 (3) 重用六國人才(如李斯、鄭國) (4) 重視農業、富國強兵 2. 策略:張儀「連橫」、和范雎「遠交近攻」、李斯「威脅利誘」 3. 結果:221B.C,秦王政統一六國 ※戰國時期形勢圖 四、春秋戰國的社會經濟變遷 項 目 內 容

(11)

封建制度崩解 春秋時,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霸主」興起;戰國時,各國稱雄, 積極變法圖強,封建時的貴族階級失去特權 社會階層流動: 貴族沒落平民崛起 1. 世官世祿有限,貴族人數增加,自然淪為平民 2. 國君為中央集權,打壓貴族 3. 國際競爭激烈,國君用人惟才,因此產生「布衣卿相」 4. 私人講學之風盛行,教育較為普及 5. 工商業發達,大商人亦受到國君禮遇 6. 徵兵範圍擴大,形成全民皆兵(國、野界線逐漸消失);戰國時出現 戶籍制度「編戶齊民」,加強對人口、賦稅的掌握 游士與處士的出現 1. 士:西周時受過文武合一教育的基層貴族,封建制度崩解之後流落 民間。各國國君「養士之風」盛行 2. 游士:憑藉知識遊走各國之間求取仕祿 處士:不肯出仕、淡泊名利者 土地私有制形成 1. 春秋戰國時期,君主賜田有功戰士,廢井田,土地開放給農民耕種 (魯國「初稅畝」,首先對私田按畝課稅),土地自由買賣,造成土地 兼併問題 2. 農業發達:政府獎勵(例如秦國商鞅)、出現 農具、牛耕、 農業知識進步(施肥)、水利建設(秦國在四川建「都江堰」、在關中 建「鄭國渠」) 工商業發達 1. 手工業發達:冶鐵、紡織業、鹽業 2. 商業興盛:水陸交通便利(南北向運河「鴻溝」、「邗溝」) 3. 銅貨幣的流通 4. 大商人的出現:春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貢、戰國時代秦國的呂不韋 5. 大城市興起:齊國臨淄、秦國咸陽等 五、諸子百家的爭鳴 (一)興起背景:王官之學諸子百家 時 代 情 形 西周: 王官之學 1. 內容:古代學術是貴族學術,也是王官之學,內容是六藝和詩書,以「禮」 為主 2. 禮為中心:「禮」可說古代社會裡一切政治及學術的總稱 東周: 學術發達 1.原因: (1) 官府藏書流散民間 (2) 為拯救時弊 (3) 書寫工具進步 (4) 國君提倡(如齊國的「稷下先生」) (5) 養士之風普遍(食客) (6) 其他:工商繁榮、交通發達、思想言論自由、教育普及

(12)

2.結果: (1)學術多元化:一元變多元 (2)九流十家出現 (二)重要學派:儒、墨、道、法 1. 儒家:人治派,恢復禮治社會,尚賢,重人倫秩序,愛有等差 代表 學說內容 孔子 1. 中心思想:仁(孝、悌、忠、信、愛為具體表現) 2. 政治主張:提倡恢復西周的典章制度,強調「正名」、「德治」 3. 最大成就:學術教育(首開私人講學之風、平民教育「有教無類」) 孟子 1. 中心思想: ,人有先天道德稟賦(是非、惻隱、羞惡、辭讓之心), 仁義禮智(重義輕利) 2. 政治主張:提倡王道,反對霸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重視民意(民 本)。君臣應互相尊重,否則「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拒楊墨(楊 朱為我,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 荀子 1. 中心思想:性惡論(用「禮」和教育來教化) 2. 政治主張:尊君、隆禮(影響 ,學生韓非、李斯為法家代表) 2. 墨家:人治派(尚賢),儒、墨二家稱為「顯學」,具有積極入世思想 項目 學說內容 特色 墨子出身基層,代表平民文化,具有高度熱忱與救世精神,形成一個嚴密的團體組織, 領袖叫「鉅子」,信徒叫「墨者」 主張 1. 兼愛(愛無差別)。非攻(反對戰爭)。 2. 節用、薄葬、非樂、明鬼、尚同、尚賢 3. 道家:無為而治派,消極避世思想,提昇心靈境界 代表 學說內容 老子 1. 思想:絕聖棄智、返璞歸真、順應自然,物極必反,禍福相倚,著有《道德經》 2. 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治大國若烹小鮮」 莊子 1. 齊物論:「生死齊觀」 2. 逍遙觀:打破是非、成敗、貴賤等一切束縛,無入而不自得,自由曠達 楊朱 為我、貴己、輕物、重生(重視個人生命,主張個體的自由與解放) 4. 法家:法治派,站在國君立場,提供迅速富強之法,講究統御之術 派別 代表 學說內容 重法派 商鞅、李克 注重制定法律條文,並以嚴治重賞貫徹執行 重術派 申不害 君主應有駕馭臣下的方法、手段 重勢派 慎到 國君需有威勢,才足以服人 集大成 韓非 繼承荀子性惡觀點,認為法術勢三者不可偏廢

(13)

5. 其他各家 流派 代表 學說內容 陰陽家 鄒衍 主張「五德終始說」,以「五行」的生剋來解釋自然、人事和政 治、中醫理論 名家 惠施、公孫龍 主張辨別名實異同(邏輯學) 農家 許行 主張軍民並耕而食,是典型的重農思想 縱橫家 蘇秦、張儀 以謀略遊說而取富貴 雜家 【呂氏春秋】 呂不韋食客合編,融匯各家思想的代表作 小說家 不列九流之中 收集野史掌故,成書立說 ※五行相生相剋圖 ◎ 各家思想之間的交流:  道家與法家的互通 《呂氏春秋》的成書  陰陽家與儒家的合流漢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之說,以限制皇權

(14)

1-3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一、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一)大一統思想的形成 1. 西周:實行封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2. 東周:封建瓦解,戰國時各國諸侯相繼稱王,進行兼併戰爭。 實現大一統的理想:王道—儒家,德治,仁義 霸道—法家,法治,武力 (二)大一統帝國的建立:秦、漢帝國 1. 秦代(221~206B.C.),定都咸陽 秦始皇 1. 皇帝制度的確立:議定「皇帝」名號德兼三皇,功過五帝 自稱「始皇帝」傳至二世、三世,乃至萬世 2. 採行「五德終始說」確立政權的合法性 3. 建立一套繁雜的宮室、宗廟、陵寢、輿服及相關的禮儀典章 4. 地方制度:廢封建、行郡縣中央集權,郡縣首長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賦稅 歸 中央統籌 5.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之下設「丞相」(掌政務,下設「九卿」)、「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 (掌監察) 6. 採用法家「嚴刑峻法」,焚書坑儒,控制思想 7. 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李斯的小篆、程邈的隸書) 8. 修長城、築運河、開馳道,力役繁重 9. 北伐匈奴:將軍蒙恬 二世 1. 胡亥即位,趙高亂政「指鹿為馬」 2. 陳勝首先舉兵反秦 子嬰 1. 群雄並起,劉邦入主關中,秦亡 2. 鴻門宴時劉邦脫逃,與項羽楚漢相爭四年 3. 楚漢和議→畫鴻溝為界(楚河漢界) 4. 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項羽自刎於烏江 2. 西漢(206B.C.~8A.D.),定都長安 高祖 1. 採「 」:諸侯國的相由中央派遣,諸侯王掌軍政實權 2. 叔孫通制定朝儀→確立天子威嚴 3. 漢初(高祖~景帝)採道家黃老思想「無為而治,與民休養」 惠帝 呂后掌政,封呂氏子弟為王 文帝 1. 行黃老治術,史稱「文景之治」 2. 賈誼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15)

景帝 1. 晁錯建議削藩,引起七國之亂→被周亞夫平定,減弱諸侯王勢力 2. 地方設「郡國學」 武帝 1. 採主父偃「 」政策,諸侯王名存實亡,完成中央集權。 2. 為打壓相權,重用「 」身邊近臣決策,丞相淪為徒具虛名的「外朝」 領袖。 3. 採董仲舒建議「 」→中央設「太學」和「五經博士」,儒學成 中國學術的正統,但內容已混雜法家(外儒內法)、陰陽五行之說,並興起天 人感應、讖諱符命之說。 ◎董仲舒為了以「天命」的權威來制衡王權,敦促天子施行仁政,採陰陽家理 論提出「天人感應」理論王莽即利用此一理論篡位 4. 北伐匈奴,南伐南越、東征朝鮮,將西南夷納入版圖設益州郡。 5. 絲路:張騫通西域,欲聯合大月氏、烏孫夾擊匈奴失敗,形成絲路,促進東 西文化交流。 6. 鑄五銖錢(銅幣),實行鹽鐵酒公賣的財政改革;均輸、平準的國營貿易 7. 晚年發生巫蠱之禍→政風改變,下令停止對外戰爭,與民休息 昭帝 宣帝 霍光輔政,史稱「昭宣之治」 衰亡 君主幼弱昏闇,加上貧富不均,在儒學讖諱之下,朝野認為:漢德已衰,新德將 起 孺子嬰 王莽(外戚)篡位,結束西漢 新: 王莽改制 (8~23A.D) 1. 土地國有→王田(土地收歸國有,一夫百畝) 2. 奴婢的禁販(不屬於復古變法) 3. 推廣國營事業→六筦:鹽、鐵、酒、錢、名山大澤、五均賒貸(平抑物價、 商稅、空地稅、貸款商人取息、懲罰無業遊民) 4. 改革貨幣→定金、銀、龜、貝、錢、布為貨幣 5. 昆陽之戰→決定新的覆亡 編戶齊民 戶籍制度 1. 由來: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出現戶籍制度 2. 秦: (1)郡、縣官員皆由朝廷派任,底下設有「吏」,為基層公務員 (2)郡縣制度下,把帝國人民納入戶籍編制,稱為「編戶」;廢除階級,所有人 皆平等對待,稱為「齊民」 3. 漢: (1)繼承秦的戶籍政策,更為完密姓名、籍貫、身分、年齡、財產 (2)「編戶齊民」的好處徵兵、賦稅、傜役、徵才都可較有效進行 4. 「編戶齊民」的重要性: (1)是封建制度瓦解後,中央政府對人民管理的制度 (2)對於政治、社會、經濟及軍事起了重要的穩定作用

(16)

5.「編戶齊民」之下社會的發展: (1)農工商業: A. 農業:普遍使用鐵犁,發展成「單犁、隻畜」一人耕作的方式,採用「代 田法」和「區田法」,精耕細作。 B. 手工業、商業發達,西漢雖採重農抑商政策,但效果甚為有限。 (2)納稅服役: A. 田賦為十五取一,較秦朝須繳三分之二為輕,另徵收人口稅(7~14 歲少 年需另外徵收「口賦」,15 歲以上的成人須繳納「算賦」)、並須服勞役 B. 兵役:西漢以徵兵為主,漢武帝後也曾實施募兵 (3)教育文化: A. 秦:以吏為師,禁止學術活動 B. 西漢:

A.景帝時將蜀太守文翁創的郡國學,推展至各地,講授儒家精典 B.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於中央設太學;又接受公孫弘建議,設「博士 弟子員」(太學生)從師學習 (4)生活禮俗: A. 婚姻嫁娶,邑里以酒食相賀;喪禮時會自動協助 B. 重視「祭祖」,重要節令時作「社祭」,歡聚宴飲 鄉舉里選 選才任官 1. 徵辟:屬於特殊榮譽,中央聘請有德之士授以官職 2. :地方向中央推薦 A.詔舉:不定期的特科,由皇帝親加「策試」,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 B.歲舉(荐舉):武帝後每年定期舉行,由州郡向中央推薦人才,如「孝子」、 「廉吏」、「茂才」 3. 東漢之後鄉里輿論漸操於有權勢的豪門,已盡失原意 3. 東漢(25~220A.D.),定都洛陽 光武帝 1. 偃武修文 2. 表彰氣節→崇尚氣節,士人隱逸、避世風氣盛行成為東漢士風典範 3. 「內朝」的尚書令掌管大權,丞相的權利遭到剝奪。 明帝 章帝 尊崇儒術,尊師重道,史稱「明章之治」 衰亡 1. 和帝以後,多幼主即位,外戚、宦官鬥爭,循環不已 2. 黨錮之禍:桓帝、靈帝兩次黨錮之禍,東漢士人批評宦官反而受害 3. 黃巾之亂:靈帝時,張角藉道教叛亂,造成地方州郡擁有武力。 4. 少帝時,政權落入軍閥董卓之手,董卓被殺→天下形成地方州郡割據 5. 獻帝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208A.D.赤壁之戰曹操戰敗,形成三國鼎立。

(17)

二、帝國的天下秩序

(一)帝國的天下觀 1. 周代的傳統天下觀:以「周天子」為中心的天下觀,自稱「中國」,是地理的中心,也是 文化的中心,認為周遭民族為文化低落的蠻夷戎狄。 2.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天下觀:繼承傳統的天下觀,致力於開疆闢土,與邊疆民族往來時,視 其遠近、強弱採取不同的互動模式,以維持帝國的天下秩序。 (二)秦漢帝國與周邊民族的關係 1. 匈奴 皇帝 結果或成就 秦始皇 派蒙恬伐匈奴、收河南地,增築長城(遼東→臨淄) 漢高祖 1. 劉邦親征匈奴,為匈奴冒頓單于所困(平城之圍),依靠陳平奇計脫困 2. 採和親政策(高祖、呂后、文景)及邊關貿易 漢武帝 1. 改採主動攻擊,派衛青、霍去病伐匈奴,收河南、河西地,置朔方郡及武威、 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隔斷匈奴與羌的連絡,開漢通西域之路。 2. 派張騫二次出使西域,為聯絡大月氏、烏孫對付匈奴,但成效有限。但無形中 促進中西文化、經濟(絲路)的交流。 漢宣帝 1.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降稱臣 2. 設西域都護於烏壘城,西域各國均奉號令 漢元帝 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 新 匈奴復叛,西域落入匈奴控制 東漢 1. 光武帝時,匈奴分裂,南匈奴投降,入居塞內並漢化 2. 明帝時,討伐北匈奴,並派班超出使西域 3. 和帝時,派竇憲大破北匈奴,使之西逃(造成歐洲日耳曼民族大遷徙,造成西 羅馬帝國滅亡) ◎秦漢皇帝對匈奴的態度 (1)仍視之為「藩邦」 A.如有衝突認為應加以攻打 B.如武力不足採取和親 (2)漢朝常在邊境「開闢互市」,做為對匈奴籠絡政策 A.游牧民族仍需要農業民族的物資

(18)

B.如雙方關係惡化,則以關閉邊境「關市」做為懲罰 2. 西域 (1)含義: A. 狹義:玉門關、陽關以西現在的新疆地區 B. 廣義:涵蓋新疆、中亞、印度、西亞、歐洲 (2)中西之間的交流 A. 開始:張騫通西域  原因:第一次為聯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次為聯烏孫斷匈奴右臂  結果:沒成功卻打開了漢與西域國家交流建立「沙漠絲路」,史稱「鑿空」 B. 影響: A. 中國的絲織品西傳 B. 西域的葡萄、苜蓿、胡麻、胡瓜、音樂、美術陸續傳入中國 (3)漢朝對西域的態度:自視為西域國家的「宗主國」 A. 以武力為後盾控制 B. 亦以「和親」攏絡武帝以細君公主嫁與烏孫王 3. 西羌 (1)位置:西南夷以北的民族(約在今青海、甘肅、西藏境內) (2)生活方式:畜牧為主,亦有農耕 (3)漢朝管理西羌的方式: A. 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切斷匈奴與西羌的連絡 B. 宣帝時,進行屯田,終於平定羌人 C. 東漢時羌人與漢人雜居,多次叛變成為造成東漢滅亡重要關鍵  使東漢窮於應付,涼州成為天下精兵之所在  後來涼州軍的領袖董卓入京挾持漢獻帝,引發大動亂 4. 南方 (1)三大系統: A. 百越:包含東甌、閩越、南越,分布於浙江、福建、兩廣和越南北部 秦統一六國後在當地設郡縣 漢初南越王趙佗曾脫離中國,直到漢武帝時才再度將其收入版圖 B. 南蠻:在四川、湖南、江西之間,以武陵蠻最強大 C. 西南夷:散居在雲南、貴州、四川之間如夜郎、滇等國 在殷商時代已有三星堆文明 戰國時期秦國已積極開發四川盆地

(19)

是中國通往印度及中南半島的交通要道 (2)生活型態: A. 與漢文化交流較深,衝突規模較小 B. 沒有出現統一的力量,西漢時期相繼被納為版圖 ※封建與郡縣的消長 時 代 內 容 西周 實施封建 春秋戰國 1. 郡縣制度開始出現 2. 「編戶」、「齊民」出現 秦 代 秦始皇 1. 爭辯:主張封建—王綰、淳于越;主張郡縣—李斯 2. 結果:秦始皇採李斯建議,行郡縣制 漢 代 高祖 漢初推行郡國並行制(封建與郡縣的折衷) 1. 先分封異姓諸侯,又殺異姓諸侯(功臣) 2. 再分封同姓宗室,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引起 諸侯跋扈 文帝 賈誼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景帝 晁錯建議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周亞夫平定→王國官吏由朝廷任免 武帝 1. 推行「推恩」「眾建」,封建名存實亡,中央集權「郡縣制」確立 2. 武帝分全國 13 州,州置刺史,為監察官而非行政官,代表中央監督地方 東漢 晚期 1. 刺史演變為行政官(州→郡→縣) 2. 黃巾之亂後,擁有兵馬大權→造成地方割據局面 ※歷代宰相制度 時 代 內 容 秦漢 (三公制) 1. 三公: (1) 丞相:總攬政務,下設九卿 (2) 太尉:掌軍事 (3) 御史大夫:丞相之副,掌監察 2. 漢武帝:為削弱相權,以內朝(大司馬大將軍)作決策,外朝(宰相)僅奉命行 事 3. 西漢末年:大司馬大將軍(多外戚擔任)已成實際掌握政權者 4. 東漢初年,內朝「尚書令」掌握大權

(20)

魏晉南北朝 (三省六官) 1. 三省:形成三省制(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2. 六官:北周依<周禮>建六官(天地春夏秋冬),成為隋唐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的由來 機構名稱 尚書省 中書省 門下省 長官名稱 尚書令 中書令 侍中 出現時間 東漢 曹魏 南朝劉宋 南北朝時,尚書、中書、門下並列三省 三省的職權到唐代才畫分清楚 隋唐 (三省六部) 1. 職權: 名稱 長官 職權 特色 中書省 中書令 決策機構 1. 三省長官皆皇帝之從 或秘書 2. 有事則合議於政事堂 門下省 中書省 審駁機構, 審核中書之 令 尚書省 尚書省 執行機構 2. 特色:三省長官皆宰相,採分權合議制 宋元 1. 宋代:行中央集權,削弱相權(三省制有名無實) (1)宋初:三權分立 A. 宰相:主文事 B. 樞密使:掌軍事,與宰相並稱「二府」 C. 三司使:掌財物(戶部、度支、鹽鐵),號稱「計相」 (2)北宋神宗:霸三司,財政還尚書省戶部,變文武分權 (3)南宋寧宗:丞相兼樞密,軍政合一 2. 金代:仿宋制,海陵王行尚書一省制,創一省制開始 3. 元代:仿金一省制,留中書一省統轄六部,樞密院負責軍事,政務由多元變 一元 明清 (內閣制) 1. 明代: (1)明太祖於胡惟庸事件後廢丞相,形成內閣制 (2)特色:皇帝兼攬相權,君主專制完全建立 (3)「內閣大學士」僅有票擬之權,一切聽從皇帝硃批 2. 清代:雍正時設「軍機處」,漸取代閣權;但沒有向六部和各省發布命令的 權力

(21)

※歷代君權的發展 時 代 內 容 起迄 秦王政統一中國後,自認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自稱「皇帝」,以後沿用至 清亡,共兩千餘年 發展 皇權日趨專制,至明清達到高峰,關鍵: 1. 魏晉~隋唐:三省取代丞相 2. 宋代:相權被削 3. 明清:相權結束,皇帝兼丞相之位 君權、相權 的消長 ◎時代愈前,相權愈重,時代愈後,相權愈輕: 1. 內朝侵犯外朝:「君主近臣,代起執政,品味既高,退居閒曹是也」 2. 世族門第沒落:宋代社會平等,寒士出身官員無力威脅君主 結束 1. 帝制結束: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體 2. 帝制餘波:民初的洪憲帝制 ※歷代君權的旁落 時 代 內 容 西漢 外戚問題嚴重(呂后家族、霍光、王家),終致王莽篡位 東漢 中期後多幼主繼位,故外戚、宦官長期把持朝政,彼此鬥爭,最後同歸於盡, 政權落入軍閥手裡,造成三國長期混亂 魏晉南北朝 1. 政權落入世家大族之手(東晉尤甚),造成君弱臣強(王與馬,共天下)之 局面 2. 東晉時王敦、蘇峻以荊州刺史(軍閥)對抗中央,造成荊(地方)揚(中 央)對抗 唐代 安史亂後,宦官把持朝政(宦官掌握首都禁兵軍權),並造成唐末藩鎮(軍閥) 割據,終至唐亡,而有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 宋代 重用文人,政治較安定,少內亂 明代 宦官竟代批奏章,宦官干政為歷代之最 ◎因大權集於皇帝之手,若皇帝年幼昏闇,政權容易旁落外戚、宦官、軍閥、世家大族之手

(22)

【歷屆大考試題】 ( )1. 今人研究中國古史,多有「傳說時代」的觀念,某學者說:「從現在的歷史來看, 只有到殷墟時代,才能算作進入了狹義的歷史時代。」此處所謂「狹義的歷史」是 指「信史」。這位學者的意見反映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家的史學方法,請問這位學 者以殷墟時代為「傳說時代」與「信史」間之分野的理由何在? (A)因為中國文獻中 沒有關於殷墟時代以前的記載,故只有憑藉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我們才能得知商以 前的歷史 (B)雖然中】國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殷墟時代以前的記載,但學者認為必須配 合地下文物的出土,才能被證明為信史 (C)中國的考古發現中最早文物出自殷墟,且 歷史研究的唯一根據是地下出土的文物,故中國的信史始自殷墟 (D)中國文化淵源於 殷商文化,在殷墟時代以前的歷史多非中國文化,故不是中國史的一部分。【91 學測】 ( )2. 一位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有〈禮論〉一篇,說明「禮」的起源是因為人各有所欲求, 故彼此爭奪,結果發生亂事,於是統治者才制定「禮義」,以確立每個人應遵行得分 際。請問這本著作是 (A)《荀子》 (B)《墨子》 (C)《韓非子》 (D)《莊子》。 【91 學測】 ( )3. 有位史家評論戰國時期的學說:「戰國時代, 諸子百家風行一時。各家中有順勢 而活動的,想要因勢利導,借助權力來改造社會;也有逆勢而動的,知其不可而為, 想依據理想來改造社會。」請問「逆勢而動的,知其不可而為,想依據理想來改造 社會」的,最可能是那一家的想法? (A)墨家 (B)縱橫家 (C)法家 (D)農家 【92 學測】 ( )4. 史書記載:漢景帝時,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宮晉見,皇帝相當親熱,得知梁孝王有 五位兒子,便賜給他們五人侯爵之位,並賞賜許多物品。梁孝王死後,景帝將梁孝 王所遺之國分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們的爵位通通提升為王。歷史學者讀 到這段故事, 最恰當的解釋是: (A)皇帝友愛兄弟,也疼愛子姪,所以要提升他們爵位 (B)皇帝擔心外患,所以要加強位在邊境的梁國屏障功能 (C)皇帝擔心梁國成為帝國心腹之患,所以實施「眾建」 (D)皇帝推行開發邊疆政策,所以要邊境國梁國多發展 【92學測】 ( )5.某個朝代開國數十年後,一位大臣上書皇帝,痛陳當時政府承襲前朝法 令,強制百姓分家,以致社會風氣敗壞,父子間形同路人。根據你的歷 史知識,這個大臣可能是哪個時代的人?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93學測】 ( )6.漢武帝獨尊儒術,可能原因之一是當時儒學的某些觀點,與漢武帝的政 治意圖相契合。以下哪一種論點最可能符合漢武帝當時的政治意圖? (A)孟子強調民貴君輕,有助於漢武帝強化其統治的合理性 (B)春秋公羊傳強調大一統觀念,可作為削弱諸侯王的依據 (C)天人感應說強調帝國萬世一系,符合漢帝國的統治利益 (D)強調禮制的儒學有助於維護貴族世家之利益,鞏固政權 【93學測】 ( )7.典禮進行時,兩國國君為了個人在會場位置的先後而爭執不下,負責典 禮的官員表示:「凡屬我邦的同盟,同姓在前,異姓在後,這是長久以

(23)

來的禮儀規範。」因而平息了這場爭議。這個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哪個時期? (A)羅馬帝國時期 (B)中國西周時期 (C)西歐中古時期 (D)日本幕府時期 【93 學測】 ( ) 8 . 中 央 政 府 認 為 應 嚴 格 管 制 社 會 上 到 處 流 動 的 士 人 , 以 免 他 們 違 法 亂 紀 , 造 成 政 治 與 社 會 秩 序 的 不 安 ; 並 要 求 地 方 政 府 應 確 實 統 計 這 些 人 的 活 動 紀錄,在每年年底呈報給中央政府。這個現象最可能出現在哪個時期? (A)戰國秦漢 (B)魏晉隋唐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 【93 學測】 ( )9. 文化的傳承有因襲,也有損益,即使歷經百世,其因襲損益仍有脈絡可循。殷商文 化距今已逾三千年,但在當代華人社會中,仍可見其傳承脈絡,其中最顯著的是下 列何者? (A)婚喪禮俗 (B)干支紀時 (C)甲骨占卜 (D)宗法制度 【94學測】 ( )10.中國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著儒家經典,宣示教化;一手高舉法家利劍, 厲行專制。」這種帝王的典型是從哪一個朝代開始的? (A)秦代 (B)漢代 (C)唐代 (D)宋代 【94學測】 ( )11.某人舉出兩個政府施政不當的例子,說明他對政治及國家運作的想法: 例一:有位正直的人,向地方官檢舉他的父親偷了一頭羊。地方官卻下令將他殺掉。 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向政府報告事情。 例二:一位軍士每戰必敗,問他原因。軍士說是家裡有老父要奉養。政府不但不治 罪,反而予以嘉獎。這個國家的軍隊從此再也無法打勝仗。 此人最可能是誰?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韓非子 【95學測】 ( )12.學者指出:「在日耳曼民族早期,姓氏是貴族的特權,平民無姓。到了中世紀後期, 由於商業活動漸趨頻繁,人與人的接觸漸增,平民逐漸有了姓氏。同樣地,古代中 國的平民也沒有姓氏,直到春秋戰國以後始漸得姓。」中國平民得姓的可能背景是: (A)戰國以後國家通過戶籍取得賦稅徭役,因此平民有姓氏之需 (B)和日耳曼人相同,古代中國平民得姓也來自商業活動的需要 (C)中國平民獲得姓氏是個人行為,和外部環境的變遷沒有關聯 (D)因為古代中國人安土重遷、慎終追遠的習慣,所以需要姓氏 【96 學測】 ( )13.某朝代建國之初,有人建議記取前朝未能善用大亂後「勞民易為治」的有利條件, 反而過度役使民力,終於導致民眾叛亂而亡國。本朝制度承襲前朝,若不能記取歷 史教訓,更新制度,可能會步上前朝亡國的後塵。「某朝代」是指: (A)西漢 (B)西晉 (C)宋代 (D)清代 【97 學測】 ( )14.史家評論道:這個朝代的帝王年壽都不長,以致皇家嫡傳世系屢次中斷, 經常出 現由宗藩入繼帝位,而引發太后臨朝、外戚主政的現象。這個朝代是指: (A)東漢 (B)唐代 (C)北宋 (D)清代 【97 學測】

(24)

( )15.這個時期的宗族組織機能完整,族人間患難相助,經濟上相互依賴;族長代表本族, 可率領族眾參加戰爭;若族人違反規範,就在宗廟前聚集族眾施以處罰。這種兼具 政治、經濟與軍事共同體型態的宗族組織,可能出現在何時? (A)西周 (B)秦漢 (C)唐宋 (D)明清 【97 學測】 ( )16. 一份考古發掘報告說:「最令人震驚的發現是一個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銅像,他有 一張瘦削的臉,臉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還有41個大小不一的青銅銅像,其中有一 些還戴著黃金面具。其宗教活動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況判然有別」。根據這份 考古報告,學者可以做怎樣的合理推測? (A)古代中國文明的多元性 (B)銅像製作技術較商周高 (C)宗教儀式始於周朝後期 (D)證明夏朝文明曾經存在 【98學測】 ( )17. 一本古代算數書列了一道例題:「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 共獵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問各得幾何? 」書中記載正確答案是:他們依次分 別得到1 又2/3、1 又1/3、1、2/3、1/3 隻鹿。請問, 這題算數反映了古代中國社 會的哪項特色? (A)年齡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國人特殊的數學觀念 (C)個人的地位由獵鹿活動決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權利差異 【98學測】 ( )18. 某一時期中,農民開始開墾荒地,改善灌溉措施,並使用各種役畜,也用各種有 機肥料,以增加農作收穫。逐漸形成定耕,並獲得土地的所有權。這種情況最可能 出現在何時? (A)西周前期 (B)戰國時期 (C)西漢末期 (D)魏晉時期 【99 學測】 ( )19. 兩位學者各自根據其閱讀史料,提出對漢代社會型態的看法。甲學者認為漢代社 會是地緣社會,聚落內部的血緣聯繫不強;乙學者則認為漢代是血緣社會,聚落內 部同姓的力量強大。我們應如何理解兩位學者意見的差異? (A)甲學者的主張符合古代宗族瓦解後的形勢,較為合理 (B)乙學者的看法反映出古代社會的延續性,較具說服力 (C)兩位學者立場相反,正可說明歷史解釋缺少合理基礎 (D)古代地域社會間差異甚大,不應該只有一種社會型態 【99 學測】 ( ) 20. 一位學者主張:政府施政應該配合農民生產活動的季節與時序,如此才能增加生 產,糧食供應不虞匱乏。這種想法最早出現於何時? (A)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生產開始發展時 (B)周公東征時,為解決軍食提出這種主張 (C)戰國時期,各國均鼓勵生產,擴大稅收 (D)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天下蒼生福祉為念 【100學測】 ( )21.有言:「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對 於這句話,我們應有何理解﹖ (A)東漢察舉制度的流弊,推舉出來的文人及武將多不適任 (B)唐代科舉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門子弟才識多平庸 (C)宋代科舉取士的結果,導致重文輕武,武將怯於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遺毒,造成文人品性不端,武不能打仗 【91指考】

(25)

( )22.社會階層是指社會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階層,如貴族、奴隸等;社會流動是指不 同階層出身者可以因為後天因素而轉換成另一個階層,如平民可以因為努力而變成 官員。社會流動變大的意思是不同階層出身的人轉換另一個階層的可能性變大。若 用這二個概念分析春秋、戰國的歷史變動,何者為是﹖ (A)社會階層的分級變少,社會流動則大 (B)社會階層的分級變多,社會流動也變大 (C)社會階層的分級變少,社會流動也變小 (D)社會階層的分級變多,社會流動則變小 【91 指考】 ( )23.四位學生討論到穿衣服的問題,甲生說:「穿衣服應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變化來穿衣, 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乙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與地位,什麼 身份及何種地位,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就穿什麼樣的衣服。」丙生說:「講究衣服的穿 著是一種浪費,穿得簡單,甚至破爛的衣服也未嘗不好。」丁生說:「何必麻煩,由 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老師說:「你們四個人的說法,剛好 可以代表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請問下列那一項與四種思想吻合﹖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91 指考】 ( )24.殷墟遺址中出土了一些象、貘、水牛等遺骨;甲骨文中有不少如「今月其雨,獲象」 之類關於象的記載;呂氏春秋有「商人服象」的話,說明商人能夠馴服象。此外, 考古學者也在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碳化的竹竿。這些資枓最能說明什麼﹖ (A)公元前三千年至一千年的華北氣候較今日暖和 (B)象在商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食物來源,也是交通工具 (C)商代以象作為圖騰,說明商人起源於南方 (D)古代中原地區物產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且延續至今 【91 指考】 ( )25.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但都是因應社會變遷,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 子主張國家應「節用」,不要浪費。孟子強調劃定土地經界。商鞅主張開闢草萊,制 定阡陌。對於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A)三者立論相同,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 (B)三者立論相同,都是基於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 (C)三者立論互異,但同樣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量 (D)三者立論互異,且不是根據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量 【92指考】 ( )26.戰國初期,傳統社會組織解體。魏國李悝(或李克)首倡「盡地力之教」,實施平 抑米價的平糴法,以免穀賤傷農;同時制定《法經》六篇,以為「王者之政,莫急 於盜賊。」故以盜法為《法經》首篇。關於上述記載,下列各項解釋何者較適當? (A)盜賊現象的普遍出現,反映出戰國時期國家權力的衰弱 (B)農民失去氏族保護,當生產失調、生計無著,成為盜賊 (C)李悝努力地維護封建秩序,因而誇大盜賊問題的嚴重性 (D)李悝盡地力之教,強迫農民生產,引起農民反對而為盜賊 【92指考】 ( )27.一部宗教經典指出:「人之為善於地上,天上亦應之為善;人之為惡於地上,天上

(26)

亦應之為惡,乃其氣上通也。」根據你的歷史知識,這段話反映的觀念可能出現在 那部經典中? (A)這個說法反映出善惡二元論,應為基督教早期經典的觀點 (B)這個說法反映出天人感應論,應為東漢末道教經典的觀點 (C)這個說法反映出善惡報應的觀念,可能出自印度早期經典 (D)這個說法反映出真神造物的觀念,可能出自伊斯蘭教經典 【92指考】 ( )28.資料一:《尚書》〈酒誥〉是周初的告誡文書,指出:殷紂王好酒,因此上帝不再 庇佑殷人,以致亡國。 資料二:考古學者指出陪葬品距屍體越近,越具重要性。殷商各個時期墓葬的陪葬 品,青銅食器多置於棺、槨之間,而青銅酒器多置於棺內。 請根據上述資料,指出下列何者是較合理的解釋? (多重選擇題) (A)〈酒誥〉之說是周人藉以自省,並不足以證明殷人好酒而亡國 (B)〈酒誥〉反映春秋時代的天道觀,顯然是後人偽造,故不可信 (C)考古證據顯示殷人確實好飲酒,證明〈酒誥〉的說法是正確的 (D)考古證據顯示殷人好飲酒,但無法證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國 (E)考古證據顯示殷人不好酒,〈酒誥〉只是周人宣示伐殷的合理性【92指考】 ( )29.目前發現的中國新石器農業遺址,時間較早者,聚落內除了某個大型房舍外,鮮少其 他類型的建築遺址。但是,時間愈晚的遺址,除了該類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 分散著數量不等的小型建築;而且越到後來,這種小型建築的數量越多。關於此一變 化,以下說明何者最為適當: (A)族長權威的萎縮 (B)族長權威的擴張 (C)財產公有制強化 (D)私有財產制萌芽 【93指考】 ( )30.史載周公制禮作樂,以宗法維繫封建制度的運作。有百世不遷的大宗,有五世則遷的 小宗。如以周封伯禽於魯國,魯國內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國為例,以下有關封建與宗 法關係的說明,何者最為適當? (A)周天子為魯國大宗,魯國內部再分封諸國也以周天子為大宗 (B)魯國國君是魯國內部再分封諸國的大宗,周天子則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魯國的大宗,魯國國君則是內部再分封諸國的大宗 (D)周天子為一族,魯伯禽另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並無關係 【93指考】 ( )31.皇帝是中國傳統政治體系的核心角色,其命令被視為最高權力,其權柄卻也因此常被 親近者侵奪。在侵奪皇帝權柄者當中,哪一類是通貫兩漢時期最重要的政治角色? (A)蕃帥 (B)宦官 (C)權臣 (D)外戚 【93指考】 ( )32.學者指出:中國歷史上,當國家陷入分裂,或朝廷要鼓吹集權中央、提振皇權時, 某部典籍的主張往往成為重要依據。這部典籍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春秋公羊傳,該書認為人世只有一個王者可以合法統治天下 (B)尚書,該書記載周公東征統一天下的過程,可強化君主權威 (C)禮記,該書提倡社會應有等級,所有人都必須奉法遵禮而行 (D)易經,該書強調天命起伏,應該隨勢而為,才不會違逆天意 【94指考】 ( )33.這個時代的法律並未規定「士庶之別」,但退職的官員回到家鄉之後,多受到民眾 尊敬,有移風易俗的功能。這最可能是指那一個時代?

(27)

(A)秦 (B)漢 (C)唐 (D)明 【94指考】 ( )34.一位思想家有感於時局混亂,寫了下列寓言:蝸牛的觸角上分別建有蠻、觸兩個國 家,雙方爭戰不休,殺得屍橫遍野。依據你的歷史知識,這個寓言應該出現在那部 書中? (A)老子 (B)莊子 (C)韓非子 (D)戰國策 【94指考】 ( )35. 漢武帝派遣使臣出使西域,足跡及於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地。幾 位同學討論這一事件的重要歷史意義,下列何種說法最適當? (A)這只是一時的戰 略需求,並無後續影響 (B)漢朝因此擊潰匈奴,漢文化才得以延續 (C)漢朝得以佔 領西域,進而主導中亞貿易 (D)中國得以認識西域情勢,開展文化交流。 【95 指考】 ( )36.學者指出:在西周封建制度下,同姓集團授予封土,賜之以氏。當時,姓、氏是統 治階級的特權,「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到戰國時代以後,姓氏的分野逐漸泯除, 平民逐漸獲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與下列那個趨勢的關係最直接? (A)賦役制度的 變化 (B)以孝道治天下 (C)郡縣制度的發展 (D)皇帝制度的形成。 【95 指考】 ( )37.史家指出,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 為中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這應是 指哪一時期? (A)商周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時期 (D)隋唐時期 【96 指考】 ( )38.漢初一位學者稱許某學派「序君臣上下」的論點,認為有助於政治秩序的建立,但 也批評這個學派「內容廣博,卻不易掌握其要點;學習者雖花力氣,獲得的成效卻 很少。」這個學派最可能是指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96 指考】 ( )39.周代宗法制度是國家權力繼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礎,強調「親親」、「尊祖」與「敬宗」, 希望凝聚國族成員的力量。但宗法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封建 秩序。下列哪一現象可以說明這種變化? (A)宗廟祭祀活動頻繁,規模日大,導致民窮財困 (B)邦國各自發展,親戚關係日遠,甚至相互兼併 (C)強宗大族壟斷土地,使政府無法獲得足夠稅收 (D)公卿大夫世襲,握有政權,促使官僚體制發展 【96 指考】 ( )40.中國有一宗教,淵源於古代巫祝的傳統與方術中追求長生的思想;因天災疾疫流行, 社會動亂頻仍,信徒日眾;後來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也編纂經典、強化教義及組 織,影響漸廣。這是指哪一宗教? (A)道教 (B)佛教 (C)禪宗 (D)白蓮教 【96 指考】 ( )41.人類為了適應環境,往往因地制宜,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質文化。以中國新石 器時代的考古發現為例,下列哪一敘述可以說明上述觀察? (A)南方居室多「干欄式」建築,北方多「半穴居式」建築 (B)南方農具多鍛造製成的鐵器,北方多範鑄而成的青銅器 (C)南方住民多移徙逐水草而居,北方常深掘溝池、築城邑 (D)南方墓葬多為磚造墓室結構,北方多為豎穴土坑木棺槨 【96 指考】

(28)

( )42.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大型宮殿,有些歷史學者推論:這個社 會已粗具「國家」形態,極可能是文獻所載的夏代晚期王都。這些歷史學者的推 論依據有哪些? (多重選擇題) (A)文獻中夏墟的位置與考古發掘的位置相符 (B)二里頭遺址的地層年代與傳說的夏代相當 (C)二里頭出土文物可以證明夏禹治水的傳說 (D)大型宮殿建築反映當時組織動員能力發達 (E)大型宮殿建築說明強大權力機構已經存在 【96 指考】 ( )43.神話的情節看似荒誕不經,卻是認識古代文明的重要線索。有的神話是用來描述民 族的起源,下列哪些屬於此類? (多重選擇題) (A)共工觸不周山而死,人們奉他為水師 (B)姜嫄無子,踏過大腳印,居然生子,是為后稷,牛羊鳥獸護育之 (C)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D)女媧煉製五色彩石補天,並以神龜四足將天撐起 (E)鯀之妻吞神珠而生禹 【97 指考】 ( )44.學者指出:某朝代的士人強調天命,主張「敬天法古」,要以儒家思想改造現實秩 序。最後,竟導致這個朝代的結束,此事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這個朝代是指: (A)西漢 (B)西晉 (C)北宋 (D)明代 【97 指考】 ( )45.某一制度有下列特徵:國家以法令規範人民;政府編列戶籍,有效掌握稅收;官 員由中央派任;中央與地方藉文書傳遞訊息。這些特徵與下列何者有關? (A)周公制禮作樂 (B)秦漢推行郡縣 (C)歐洲實施封建 (D)印度種姓制度 【98 指考】 ( )46.班固說:「古代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從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們遵奉並服 事上級,而在下位的人也不會有踰越的念頭。」接著又說:「五霸,三王之罪人也; 六國,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國之罪人也。」從班固這兩段 敘述我們可以看到怎樣的歷史概念? 【98 指考】 (A)因果概念,夏、商、周與春秋的結束,是由於在下位的人沒有踰越的念頭 (B)時序概念,從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國抗秦再到戰國,時間次序不可變更 (C)證據概念,三王、五霸、六國、四豪,都是古代人們嚴守身分等差的事證 (D)變遷概念,從夏、商、周到戰國後期,呈現逐漸遠離古代理想的趨勢 ( )47.一位先秦思想家評論兩位政治人物:齊桓公致力聯繫諸侯,設法合作維繫傳統封建 秩序,是個執守正道而不行詐謀的國君。晉文公雖協助周王定亂,卻僭越禮制,想 仿行天子的禮儀,是個內行詐謀卻裝作遵循正道的國君。這位思想家可歸類為哪個 學派?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99 指考】 ( )48.資料甲:「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征,作〈大誥〉。 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資料乙:「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方形的斧)。周公 東征,四國(管蔡商奄)是皇(同惶,恐懼)。哀(可憐)我人(兵士自稱)斯,亦 孔(很)之將(好)。」依據上述資料,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資料甲出自《史記》,資料乙出自《詩經》,皆述及同一歷史事件

(29)

(B)資料甲出自《史記》,資料乙出自《詩經》,述及不同歷史事件 (C)資料甲出自《詩經》,資料乙出自《史記》,皆述及同一歷史事件 (D)資料甲出自《詩經》,資料乙出自《史記》,述及不同歷史事件 【99 指考】 ( )49.兩漢期間山東的鄒、魯兩地流行一句俗諺:「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這裡的 「經」指的是哪一類圖書文獻? (A)醫卜曆算 (B)讖緯圖籙 (C)諸子百家 (D)詩書易禮 【100 指考】 ( )50.司馬談嘗論諸子百家,認為諸子百家學說雖然不同,但「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 殊途」,其所謂「一致」、「同歸」,所指為何? (A)治國安邦方案 (B)天人合一思想 (C)追求國富兵強 (D)具大一統觀念 【100 指考】

(30)

第二章 中古的變革

2-1 從分裂到統一

一、分裂的開端-東漢末年的變局 1. 外戚、宦官亂政 2. 黨錮之禍:東漢桓帝與靈帝時太學生批評時政、攻擊宦官,士大夫遭到大規模囚禁與殺害 3. 黃巾之亂:張角成立「太平道」吸收群眾進行叛亂,朝廷為平亂,賦予地方州牧、刺史掌 軍權(漢於郡、縣之上設州,州的長官稱「州牧」或「刺史」) 4. 地方群雄割據:a.涼州刺史董卓 b.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208A.D.,赤壁之戰戰敗,形成魏、蜀、吳三國鼎 立的局面 二、魏晉南北朝 (一)三國時代 曹 魏 蜀 漢 孫 吳 建國時間 西元 220 年 西元 221 年 西元 229 年 國 都 洛陽 成都 建康 開國君主 曹丕 (篡東漢) 劉備 孫權 滅之者 2.晉 1.曹魏 3.晉 國 祚 46 年 43 年(最短) 52 年(最長)

(31)

疆 域 黃河流域(最大) 四川、漢中(最小) 長江中下游 國 力 最強 最弱 對外發展 經略東北 經略西南 經略東南 (二)兩晉、南朝大事紀 西晉 265 武帝 1. 司馬炎篡曹魏,結束三國,完成統一,定都洛陽 2. 大行封建、撤除州郡武備→造成外重內輕 惠帝 1. 賈后亂政 2. →造成匈奴、鮮卑、氐、羌、羯「五胡亂華」(塞內胡 人叛亂) 懷帝 愍帝 ,匈奴劉曜攻陷首都洛陽→西晉亡 東晉 317 元帝 1. 晉室南渡,定都建康(南京),王導輔佐(王與馬共天下)→世族興盛, 君弱臣強 2. 祖逖北伐(最早北伐) 穆帝 桓溫北伐 孝武帝 :383A.D.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南伐東晉,東晉謝安、謝玄 招募北府兵以寡擊眾,苻堅失敗導致北方再度分裂→決定南北方繼續對峙 安帝 劉裕北伐 恭帝 劉裕篡晉,東晉滅亡,南朝開始 南朝 420 宋、 齊、 梁、 陳 1. 宋齊梁陳均定都建康(南京,六朝古都) 2. 世族盛極而衰→因開國君主皆是控制軍權而上升的寒門,故提拔寒門 典掌機要 3. 梁武帝時「 」→摧殘南朝士族 4. 陳武帝建立政權→僑姓更沒落 (三)五胡十六國、北朝大事紀 國家 項 目 說 明 五胡 十六國 得名 根據崔鴻【十六國春秋】得名,事實上不止十六國,也有漢人建國 (如前涼、西涼、北燕) 前秦符堅 任用漢人王猛為相,統一北方(第一次) 肥水之戰 前秦被東晉擊敗,北方再度分裂 北朝 (北魏) 439-581 北魏太武帝 再度統一北方(第二次),北朝開始,定都平城 北魏孝文帝 1. 漢化政策:遷都 、禁胡服、斷北語、通婚姻、改姓氏、 重文教、定門閥制度(國姓) 2. 漢化反動:造成北方軍人叛變→ 、爾朱氏之亂(河 陰之變)最後造成北魏分裂 3. 實施 、租調制(徵實物)

(32)

分裂 東魏(高歡)→北齊(高洋) 西魏(宇文泰):採漢人蘇綽建議,實施 (兵農合一, 胡漢融合),中央政府設「六官」→北周(宇文覺) 北周武帝 滅北齊,統一北方(第三次) 天下統一 隋文帝楊堅篡北周,派兵南下滅陳,天下再度統一(589AD) 三、世族(門閥)政治 項目 內 容 萌芽 1. 東漢重視經學,朝廷用人(徵辟)或地方推舉賢才(察舉),大多以經學贍富為上 選累世經學 2. 東漢末年,察舉日壞,仕宦家族互相提攜,門生、故吏時思報恩累世公卿 形成 1. 曹魏:魏文帝採陳群之建議,實施「 」,各州郡設「中正」 官,依士人之譜牒家世、德行、才能分九等品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 無士族」 2. 西晉:司馬氏出身大族,因士族支持才取得政權,故保護、放縱士族各項特 權 南方士族 1. :中原世家大族南遷者;以王、謝、袁、蕭為大 2. :東南地區的當地大族;以朱、張、顧、陸為大,地位不及僑姓 南方士族 特權 1. 世宦優先,擔任清官(寒門則任濁官) 2. 免租稅徭役,可占田,蔭任(庇蔭大量的部曲、宗黨),嚴重影響國家經濟 3. 土斷制: (1) 時間:東晉~南朝 (2) 原因:北方南渡的僑姓不必負擔賦役,又不願和當地人相混 (3) 目的:使流民僑戶便成當地的本土居民,納入政府戶籍以增加賦稅收入 (4) 方法:以土地限制戶籍 (5) 結果:使南人與北人逐漸融合 北方士族 1. :留居北方的漢人傳統世族,為區別胡漢,在姓氏前冠以郡名,或 與胡人政權合作,或建「 」自衛。後分裂為: (1)山東郡姓:重視經學,隋唐時稱山東士族(唐末黃巢之亂沒落) (2)關中郡姓:由於府兵制,演變為關隴集團(結束於唐玄宗募兵制) 2.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胡人為漢姓。如:元、長孫、宇文等。 南北比較 1. 南方士族:重玄學、小家庭制、生活奢糜 2. 北方士族:重經學、大家庭制、生活簡樸 門閥觀念 1. 貴賤有別,門第不相等,不通婚姻、甚至不同坐交談 2. 重門第教育,重族譜(譜牒),重家庭倫理,輕君臣之義 士族沒落 1. 南方:南朝時沒落,皇帝刻意壓制士族實權,「 」為關鍵 2. 北方: (1) 北魏 (河陰之變):國姓沒落

(33)

(2) 隋唐:A. 隋文帝以 取代九品官人法,以打壓士族 B. 唐太宗撰修「氏族志」,以官品高低定等第,將皇族提升於士 族之上 C. 武則天之後特重科舉進士科,積極拔擢寒門、壓抑士族 (3)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破壞:關隴集團沒落(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初) (4) :山東郡姓(士族)沒落 玄學與清 談 1. 魏晉南北朝學術主流,以道家老莊思想為主,崇尚自然,形成「清談」之風 2. 強調「個體自覺」、「個性解放」,使文學、藝術大放異彩;輕視社會禮法,往 往放浪形骸(如:竹林七賢) 文藝創作 1. 文學:為文學而文學,不重內容,注重優美形式,浪漫色彩濃厚 2. 駢體文:文學主流(劉勰、曹植) 3. 詩:陶潛的田園詩 4. 書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5. 繪畫:顧愷之(女史箴圖) 日常生活 1. 攜帶麈尾、扇子,以便清談 2. 養尊處優,極盡奢華,「燻衣剃面、傅粉施朱」 3. 受胡風影響,穿短衣、窄袖、長靴,通常席地而坐或坐胡床 4. 行有牛車或肩輿 四、隋唐盛世 (一)隋唐大事紀 隋 581 文帝 1. 581AD 楊堅篡北周,靠關隴集團的府兵,589AD 滅南朝的陳,結束近三百 年來的分裂 2. 「開皇之治」:興建大都城(長安,市坊分離,第一個棋盤式建築)、修長 城、建糧倉、修馳道、開運河-廣通渠 3. 採離間策略使突厥分裂為東、西突厥 煬帝 1. 1. 奢侈浮華,不惜民力 2. 2. 開運河:通濟渠、永濟渠(征高麗)、邗溝、江南河 3. 3. 因拒絕朝貢,三征高麗,天下大亂→隋亡的近因 唐 618 ~ 907 高祖 李淵得關隴集團支持而開國,定都長安 太宗 1. 「貞觀之治」:知人善任、容納忠言、勤政愛民,華夷一家 2. 平定東突厥,外族君主上「 」尊號(國際盟主,有冊封、調兵權) 高宗 1. 平定西突厥,確定唐在西域霸權 2. 打敗日軍,平定朝鮮半島設安東都護府 3. 晚年武后掌權,終至篡唐,建國號「周」 武則天 690AD 稱帝改國號周,中國唯一女皇帝,遷都洛陽,規定進士科考詩文,用 科舉進士取代唐的關隴集團

(34)

盛世 制度 三省六部 (政府組織) 1. 負責決策, 負責審駁, 負 責執行(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2. 特色:合議制、多相制、分權制衡,君主權力的強化 均田制 (土地制度) 繼承 均田制,為民置產、計口授田(依戶籍制度,分 配土地給人民),提高生產,經濟復甦 租庸調法 (賦稅制度) 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徵收賦稅(租:田租,庸:力役,調:布 匹),人民負擔輕 府兵制 (軍事制度) 1. 繼承西魏、北周府兵制(形成關隴集團),設「 」, 選擇家富體健丁男為兵,屬於部分徵兵制,兵農合一,府兵可 免租庸調,自備糧食軍裝武器,自給自足,可省軍費 2. 平時兵將分離,將領由中央任命,可免軍隊私有化,但府兵 須輪流入京宿衛(「 」)勞民,因兵役過重造成逃亡 3. 玄宗時府兵制敗壞,被募兵制取代(彍騎),引發安史之亂 科舉制度 (取才任官) 1. 隋代設立,成為唐宋元明清選才的主要管道,使取才任官較 為客觀,仕途不再為世族所壟斷,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2. 唐代科舉:通過禮部會試之後,經過吏部「身言書判」才可 任官;以明經科與 較重要 玄宗 開元之治 唐國勢達到巔峰 ※751AD「 」,唐朝被大食打敗→中國造紙術西 傳阿拉伯 安史之亂 (天寶 14 年 755AD) 1. 原因:玄宗晚年寵信楊貴妃,導致宦官、權臣專權,以募兵 取代府兵,節度使有私人武力,國防倚重胡人將領 2. 過程:胡人安祿山、史思明叛變,攻陷首都長安 3. 平亂:歷經玄宗、肅宗,代宗時大將郭子儀、李光弼,率大 食、 軍隊平定,幸未破壞江南財富,使唐能繼續 延續 4. 影響:(1)唐代由盛轉衰,華夷之防轉嚴,胡風始衰 (2)三大外患:回紇(絹馬貿易)、吐蕃、南詔 (3)均田制及租庸調法破壞,仰賴東南財物供應;唐 德宗宰相楊炎創立「 」:夏秋兩次 收稅,稅額概以錢計(貨幣經濟) (4) :朝廷授與有功將領及安史降將 「節度使」之職,使節度使各擁重兵,形成地方 割據 滅亡 原因 1. 安史之亂 2. 藩鎮(節度使)割據:安史之亂後分封節度使遍天下,延續至五代十國 3. 宦官亂政:唐肅宗之後宦官掌禁軍,可廢立皇帝 4. :唐憲宗之後,山東士族李德裕與進士出身的牛僧孺兩大 集團之爭,雙方均勾結宦官內外結援傾軋

(35)

5. 黃巢之亂:黃巢攻陷長安,破壞東南財賦,造成唐亡,沙陀人李克用平亂, 影響:士族結束 6. 907AD,黃巢降將朱溫(朱全忠)篡位,唐亡(唐亡主因:藩鎮割據),開 啟五代十國 (二)五代十國大事紀:(907~960A.D.) 項 目 說 明 五 代 建國 梁、唐、晉、漢、周,均在黃河下游,均為藩鎮之變相延長 遷都 大多在汴京(僅後唐在洛陽) 政權不穩 種族交錯,國祚短、帝數君姓多,史所罕見 胡人政權 沙陀人建立:唐、晉、漢 失國防重鎮 後晉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向遼稱臣,自稱「兒皇帝」 十國 大多建國在長江流域,也是藩鎮變相之延長,大多亡於宋 ◎唐代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書省 (中書令) 門下省 (侍中) 尚書省 (左右僕射) (草擬決策) (審議封駁) 吏、戶、禮、兵、 刑、工六部 (執行) 皇帝 中書省 (中書令) 門下省 (侍中) 尚書省 (左右僕射) (草擬決策) (審議封駁) 吏、戶、禮、兵、 刑、工六部 (執行)

(36)

2-2 多民族與多文化的交流

一、胡漢的融匯 (一)胡人的漢化:自兩漢以來,胡人陸續遷居中國境內,漸受漢文化影響;魏晉南北朝北 方胡人政權亦採用漢人文教體制,促進文化融合(五胡之中 漢化最早, 漢 化最深) 1. 政治上: 胡人建國採用中國的國名 重用漢人士族 採行漢人的典章制度 胡族 胡人 用漢人 措施 匈奴 後漢劉淵 採漢制建元稱號,五胡中漢化最早及最早稱帝,滅西晉 氐 前秦苻堅 王猛 以王猛為相,統一北方 羯 後趙石勒 張賓 雅好文學 鮮卑 北魏太武帝 崔浩 創典章制度,後因修國史得罪鮮卑人被處死 北魏孝文帝 李安世 採「均田制」,重用漢人世族,制官制禮儀賦稅制度,尚儒學 西魏宇文泰 蘇綽 行「府兵制」,形成關隴集團,調和胡漢 採周禮設「六官」→唐代「六部」 2. 經濟上: 從遊牧改變到農業定居的生活型態 訂定租賦制度 3. 文化上: 注重教育,獎勵讀經劉淵、苻堅均有相當高儒學修養 藉由考試選拔人才 4.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內容: 遷都洛陽西元 493 年假南征蕭齊之名,完成由平城遷都洛陽 禁胡服、胡語凡士民三十歲以下者均須屏絕北語(鮮卑語),俱從正音(漢 語),三十歲以上准許從緩改變,官吏上朝說北語者免官 改胡姓為漢姓改拓跋為元、獨孤改為劉 鼓勵胡漢通婚自己亦娶漢人五大高門之女為妻 重文教、尊孔子立太學、小學,講授儒家經典 禁止歸葬凡遷居洛陽的鮮卑人,死即葬於河南,不准北遷,於是南遷者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是所有正向指標中最低者;其次是「製造業與營造業合計之固定資 本形成之變動率」與「製造業與營造業合計之 GDP 成長率」,二者 的平均值分別為 5.10 分與 5.13

本案採用「評選面向」而非「評選指標」,用意是要讓提案學

z 除了大小,電流還要考慮方 向,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電流I 流動的方向,此一方向稱為基 準方向。此一基準方向可以任

(B)Data Bus 是在 CPU 和 Memory 之間傳送資料,所以是雙向性 (C)Address Bus 可用來標明 Memory 或 I/O Port 位址的地方 (D)Data Bus 的長度和 Address

他做事一向有自己的想法,從不「隨波逐流」 。 「隨波逐流」是指: (A)順著水流而行(B 比 喻事情發展起伏變化大(C)比喻氣勢的雄壯浩大(D 比喻人沒有 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

觀念學習一 速率公式的變化 對應能力指標. 6-n-08

學校須在註冊日通知學生有關的校本應變安排 由於今年為 非抽樣年 ,如個別學校因惡劣天氣 或特殊情況而停課,可根據 校本處理機制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