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唯物辯證的理論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唯物辯證的理論與實踐"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自 IJ

唯物辯證的理論與實踐

鄭學洲

前言 一、唯物辯證的理論基調 L 唯物辯證「片面性」的探源 Z客體化的辯證亦源自二一兀黨臼 1 「矛盾」意義混淆 4 辯證「矛盾」實為對比 二、辯證唯物論的實踐取向 L將「實踐」化約為物質勞動 主解放訴諸烏托邦

主唯反(否定)的實踐主義

4 封閉辯證與意識型態 結論

• 205.

唯物揖霞的理論與實鷗

(2)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儘管國內對馬克思主義(廣義地指馬克思、恩格斯及共產黨徒的方法論、哲學、社會思想、歷史觀和政治作為等)批評

的著作已汗牛充棟;但馬克思哲學曾經對近代人類歷史與社會發生重大影響,確為不爭的事實,正因為此一事實促動筆者對 馬克思哲學及其方法論的長期關懷。 在研究態度上,筆者與馬克思一致的是,隨時不忘社會事實(社會結構及其變動),亦即不停留在純理論的思辯( 品。們已丘吉口),這正如高旭輝先生所見 •• 「唯物辯證法的實踐價值重於理論價值,政治意味重於學術意味」(註一)。 根本而言,唯物辯證確實「屬於馬克思的方法論,為馬氏全部學說的基石」(註二),而且馬克思本人也是從哲學,理 論研究出發,漸而將其目光投注在現實社會上(註三);因此,對其唯物辯證法的理論基調作批判性認識,當屬首要。 要在這樣一篇題文中囊括唯物辯證且加以批判,勢必租疏;因此,本文的主要目標只限於 •• 藉著對唯物辯證理論基調和 實踐取向的批判瞭解 (2ZX 巳呂已 OZEDE 口 m) ,釐出符合存有(因 zsrz) 開展韻律且較周延的方法論 l 對比 (ngzmZ); 就思考的程序而言,即藉著對比方法論、歷史觀和存有學 (OE 。古巴),突顯出唯物辯證的斤面性、曖 昧二一元黨臼、幻想、僵化和自相矛盾等弊,是即以對比哲學的開放辯證 (3gE 旦 2. 立 n) 為批判的判準 (2-Z 立 8 ),指出唯物辯證的封閉之弊。

206 •

、唯物辯證的理論基調

對廣義馬克思主義之批判,國內已有任卓宜、鄭學祿、高旭輝、姜新立等學者領路,而有關馬克思的科學觀,李英明也 有專書論列(註四);本文對以上學者的引述均將附註'至於馬、恩的言論則不男附註。值得一提的是,就本文研討範圍而 言,筆者的思路受高旭輝、陳文團和沈清松三位教授的啟發,較深且直接。 L

唯物辯證「片面性」的探源

馬克思自承曾受黑格爾辯證法的影響,但他並非照單全肢,反而是將黑格爾的辯證法(就存在改序的反方向)完全倒轉

(3)

過來,他說:「如果你要發現神秘外殼之內的理性該心,就須將黑格爾的本末倒立,予以翻轉過來」(資本論),這正表示 馬克思認為,黑格爾辯證法中的精神(音凹的旦旦)活動,只不過是哲學家大腦內所反映的物質運動而已(資本論)。 到底「物質」 (ZEO 立巳 BEZ 門)是什麼?由於馬克思的思想對象是「具體的事物」(口。口口『 OZS}22) ,可 見,這個「事物」就是「物質」'與抽象的、無形的精神活動(思想、意識)迴異,物質正是「可自變的實在事物」 (5o gEZZ 。 σ 〕 onzwd 〈 VZVmzmzognvgmoZ 岳。目曲已〈 2) ,這正與實證主義及自然科學的物質觀念,如出一 轍;照恩格斯的說法,物質,或指自然存有物 (SEE-zzt) 的整體,或指事物在除去「質差異」後所留者(反社林 論)。 這樣看來,辯證唯物論並非一脹的存有學(。旦旦。 2) ,因為它無意探討「實體」 (2ZZEE)

含絲毫思辯成份的自然科學純粹事實為自足,換言之,它正是一種反傳統哲學的科學主義

(2ZEZB)( 註五),其特 徵包含 ω 強烈反對任何形式的唯心論, ω 認定任何事物(包括意識及心靈在內)都是某種方式中之物質對象 (SERE-。σ-onZ) 的屬性,或是在物質對象中發生的過程, ω 它是一種世界觀(司已再也口 mnvggm) ,唯以科學為用, ω 它禁止對 實證知識作思辯(註六)。

顯然,科學主義只想引用個別科學(尤其自然科學)來解決其他一切問題,卸不顧及其友雜性與深度;科學主義且企圖

以科學世界觀代替形上學,但也正因此,它把實在界 (50 『om--ζ) 的範圖給縮小了(註七);這也正是馬克思辯證唯物 論之「斤面性」(。口 gE 旦口。曲曲。『 SZ 。看口 2m) 的根源所在。 經進一步探討,我們也不難發現 •• 辯證唯物世界觀的斤面性,更深深植根於西方思考模式的「二元」寞臼中,依陳文團 先生之見,「西方哲學幾乎由二元論的實在觀點所壟斷」'舉凡形式與物質(亞旦士多德)、靈與肉(中世基督教哲學)、 笛卡見的「我思」、康德的「範疇」'以及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Em 〉 σgZZD 旦旦)等皆如出一轍;同樣,「馬 克思也是這種二元論的曦牲品」,因為他踩取原子論觀點,「把物質看成實在的唯一淵源」;(註八)顯然馬克思走入了另 一極端而始終未能自拔。 問題,而只以未 • 71Jl • 唯物轉囂的理論與實踐

(4)

三民主撞祖國字報第十三期 四

么客體化的辯證亦源自二一兀冀臼

若單就科學主義、唯物論的角度言,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只能算是希臘原子論的翻版罷了;但馬、恩不甘僅限於此,他們 對費爾巴哈所承襲的傳統唯物論不滿意,認為它缺乏「能動原理」 o

這正是唯物觀點與辯證結合的起點;在黑格爾,辯證是「絕對精神」自行開展且又返回自身的歷程及法則,辯證更是思

維活動的一般法則。但是到了馬、恩,黑格爾超驗的(丹 B 口 mng 母早已)絕對精神鹿為經驗且實證的 (OBMVZ 古巴昏 。。旦立 40) 物質所取代,辯證法也必然照馬克思所言,是「論外部世界運動和人類思惟運動之一般法則的科學」(資本論 第一卷二版序);同時,眼然黑格爾「理性即實在」的世界觀,已一種轉換成「物質即實在」'辯證也就只能是物質自行運動 的法則了。 因而,為求徹底起見,馬克思不得不說:「觀念界只是物質界在人類頭腦中的移植和翻譯。」(資本論)該論點到後來 甚至被發展成了知識論的反映說 (583 丘 222); 由於人只不過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自然界客觀獨立,是人類 的生存條件,因此,人的意識完全受決於其存在(客體自然)(註九)。 由此顯見,馬克思不僅把辯證認屬於物質客體自然,更且把人完全客體化於物質自然;這種客體化的辯證'亦為恩格斯

所發揮,他認為只要人具有辯證的理性,就能從自然界、人類社會歷史中發現辯證律則,因為自然界、人類社會、歷史無一

不是辯證理性的化身。(註 -0)

從恩格斯所謂的辯證理性看來,實質上,一如馬克思,他也陷入了二元論的鴨溝不能自拔,因為他顯然也把主、客判分

為二,且將「能動原理」完全歸屬於客體(物質自然),主體是被動的且受制約的 (2 旦戶已 ga); 難怪林一新先生會鄭 重地提出反論(呂立 ιYom-m) •• 「客觀辯證法是不存在的」、「辯證法乃是有生命的人類主觀精神發展的法則」(註一一 );就二元論而言,林一新的見解十足黑格爾式(因 om 丘吉口),都強調「主體的特性決定整個過程」'把客體主體化,是 即唯心辯證 (ESZE 古丘丘 2 丹戶口)的基調(肉。可 gg)l 「辯證的過程,從不會是中立的、自主的,而是從某一主 體開始的」(註三一)。

(5)

Jjjj3il4!jjd 相對而言,辯證的唯心與唯物兩造,都屬於極端之見 (3-Ri0 萬間),都各有所偏失,在對比哲學看來,心物質難 以「主、客」判分,且心物常處於五動對比狀態,和諧時相因相生、相輔相成,若和諧蕩失則陷入對峙乃至相魁抨格。不過 ,就辯證的傳統意義(對話)看來,它鹿為思維活動的準則,那麼卡爾渡柏的看法,顯然無誤,他說:「推動辯證發展的唯 一力量是我們不接受正反間的矛盾也不與之妥協的決心,並不是兩種思想內部的什麼神甜甜力量」(註三二);準此得知,任

何辯證過程(對話、辯論)若缺乏能動的主體決心,勢必停頓,而稍後我們也將看到

•• 喪失主體能動性,會導致辯證停滯且 僵化為教條主義。總之,要使辯證真正作為主客統一的法則,格外仰賴人的主體意識及決心發揮和諧(合)功能,這無疑也 是中國哲學和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特色。

2.u

「矛盾」意義混淆

早在馬克思之先,黑格爾就曾攻擊自亞里士多德以降的形式邏輯(同一律和矛盾律);不過,根據項退結先生研究發現 ,黑格爾所批評的矛盾律只不過是他自己心目中的矛盾律,絕非亞里士多德的原義。(註一四) 亞里士多德的矛盾律係指「同一物不可能以同一關係同時屬於又不屬於同一事」,在推理上它的形式則為「五相矛盾的 陳述旬並非同時為真」'由此顯見,矛盾律適用於實在界及思想;只不過,因為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對立的 (3 古巴 Z) 事物,而且事物常有變化,致使人們誤以為矛盾的 (nszmEnga) 東西可以同時並存。(註一五) 黑格爾正由於對事物「變化」本質有所誤解,馴致認定「一切事物自身是矛盾的」(註一六);但顯然矛盾事物之實在 乃吾人所無法理解,有則對立耳。由此可見,自黑格爾起,「矛盾」一詞的意義在辯證唯物論中,便開始呈現多義混淆;細 究其實質皆非矛盾 (223 丘約旦 8) ,實為對立 (33 丘吉)或對比 (gEBE) 。 不論是馬克思所謂的,主體人在異化(矛盾)中求解放(回到自我之統一)也好,或則恩格斯所學的自然科學的例子( 如水由氫氧的矛盾構成)也罷,都只算得是自然界與社會中主客對比或一多對比,絕非矛盾的實在;而且矛盾律依然是實在 界與思想的根本法則,且係真正的邏輯,辯證也同樣脫離不了「矛盾律」'否則不具真值 (ZEV)( 註一七)。 唯物圈,聾的理諧與實鷗五 • 1iJ9.

(6)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占 /、 4.

辯證「矛盾」實為對此

眾所周知,恩格斯的辯證觀以三律為著,即 ω 量變質變律, ω 對立統一律, ω 否定之否定律;一該三律叉皆以「運動」( 變化 .• 四 2 。 BEm) 為預設(旬 323 。且已。口),亦即認定「動」為永恆的真實,而所謂靜只是暫時態;量變質變律(或 質量互變律)指涉物質運動的型態,否定之否定律指涉物質運動的歷程,而最為根本的對立統一律(或矛盾統一律),則指 涉物質運動的內在動力國(戶口口。『身 EBZm) 。 恩格斯認為「運動的本身就是矛盾」(註一入),這種矛盾觀顯然承龔自黑格爾,其「矛盾」意指運動的內在動力國; 姜新立研究發現,對立統一律觀「探討一個統一事物(過程、現象等等)中所存在的對立性(矛盾性)」,其「肯定一切事 物中的互相排斥叉互相貫通的統一特性」;它配承認矛盾普遍存在,又包含特殊性;而且對立的雙方觀共處於統一體,又依 著統一的條件向對方轉化,因此姜新立結論道:「對立面的統一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聯繫羞,互相依賴羞,彼此互相存在羞 , ••••. 因此矛盾必得在統一體中才有發展和轉變的餘地。」(註一九) 我們稍前已述及矛盾事物不可能實存,現在又從姜新立對矛盾統一律的剖析中,得到了印證 .• 矛盾統一本非矛盾,而實 為對此,其「統一」又實為對此和諧之和 (FRES-2 帥的百 FSZES 旦旦旦),本質上觀無主客(心物)之判離, 又無一多之別;學凡主客、心物或一多之判離、區別,是皆為認知分析 (gmEHZO 自己 3Z) 之方便計,屬於知識論層 次而非存有學。(註二 0) • 210 •

二、辯證唯物論的實踐取向

L

將「實踐」化約為物質勞動

前已述及,馬克思發現費爾巴哈所承襲的傳統唯物論缺乏能動原理,因而他賦予唯物論辯證法則,將辯證法則應用來說

(7)

明社會和歷史,並且以物質生產勞動作為辯證開展的根基;總括其說,人在物質勞動中發生種種異化(與勞動對象、與自己 、典人類),且在革命的實踐中認清勞動者的異化,最後又力求解放超越異化而得統合自我;是即指出 •• 人在歷史上實現主 體和客體統一的真正歷程,不靠消極地感受或抽象的精神活動(尤指思辯),而要透過作為「社會人」的「物質生產」實踐 。(註二一) 就在此處,歷史法則的決定勢(已 OE 『自戶口伺阱。 20) 和主體人的實踐力,顯然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難怪馬克思要以「 異化」來詮釋歷史的、社會性的矛盾,異化實可融為矛盾的同義詞;相對於矛盾或異化,統一或合(完全解放的自我)顯得

脆弱而遙遙無期,因為,一被化約了的實踐志趣(物質生產勞動),一如其唯物世界觀之斤面不全,顯露出極低階的超越力與

極薄弱的統合力;而且,如若真有矛盾事物質存,則主客、心物或一多的聯繫、五為轉化乃至統合,也不可能實現。 這適足以反襯出「對比」 i 同與異、配合與分歧、踩取距離與共同隸屬之間的交互運作,使得處在這種關係的種種因素 ,相互敦促,而共現於同一個現象之場,並隸屬於同一個演進之韻律。(註二三)這樣看來,對比和諧之合,較之矛盾或異 化更符合歷史前進、社會發展的韻律。 由於馬克思強調「存在決定意識」,看重社會關係(尤指上層結構)的異化現象,難怪其所指的物質勞動或革命實踐, 總給人一種印象 l 「外鍵的,而非主動的,機戚的而非目的的,階級性的而非人性的」(註二三);這種物質世界的實接取 向,奠基於唯物論,其知識論且發展為反映說 (583 丘 222) 及知識社會學 (ωSEZR 旦開 gd 己且需)(註 三四),是皆屬於「被動主義」的知識理論(註二五),固然說明了部分真理,卸因為偏向客體而把主體人的實踐志趣過度 化約,且顯然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 l 以物理的、生物的低層原理囊括高層的精神活動現象(註二六)。 根攘哈柏瑪斯(】 Emg 回皂白白 2) 之見,馬克思主張物質的志趣(戶口 ZZmZ 丘 BERE-) 乃人類的唯一志趣 ,一該見解洽與其自身對意識型態(社會上層結構)的批判相矛盾(註二七);一如其他唯物論者,馬克思辯稱 •• 人類所有的 活動(包括精神活動)均由物質的利益所鼓動,亦即相信人都是為了保存且發展自己,才創設了社會次序、社會和宗教(註 二入),這表示「經濟」是社會和歷史的普遍與基礎的結構,若繩之以辯證唯物論,實毫不足奇,是斤面世界觀的必然演釋 ,只見及狹隘的、較低層的實鷗志趣。 唯物辯證的理會與實臨七

. 211 .

(8)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八

nL

解放訴諸烏托邦

前已述及馬克思與其尾隨著把實踐 (HHEMZ) 化約為(『 aEog) 物質生產勞動,實乃一種外鎳的、機軾的、階般 性的實踐理性;馬克思一方面強調辯證的客觀性(法則勢力),男一方面卸叉預言階級鬥爭必然在進步的資本主義社會發生 ,且勢必推動社會邁入「無階蝕」共產;根本而言,這不僅是種進化的神話,且還是自我陶醉式的烏托邦,那稱得上科學的 社會主義?(註二九) 鄭學穆先生研究指出,青年的馬克思「重說人類精神的絕對自治,使人從一切迷信中解放出來,同時強調自由的個人自 我意識,超出『全體性』的體系」(註三 0) ,顯見:在共產主義社會中獲得完全自由之身,堪稱馬克思思想的終極關懷( 旦出 BEon 。忌。5) 。(註一二一)

這無疑也是種烏托邦,訴諸絕對平等和完全自由,亦即主體人的完全自異化中求得解放而獨立自主;衡諸歷史事實或對

比存有學,所謂「絕對」、「完全」'正如「矛盾」一般,都不是實在的;所以,吾人不難再發現

•• 馬克思始終坎陷在主客二 極對立的鴻溝中而不克自拔。 事實上,誠如卡爾波柏研究發現,社會科學所作的預測 (2 旦古立 8) 都含有「不準確性」,無法像自然科學(尤其 物理原理)所作的預測那麼準確,因為社會情況配種雜叉難以制約;(註三二)因而我們認為,馬克思固然已正確地指出了 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 l 不平等與不自由,但當他將此等現象完全歸咎於意識型態(上層社會結構)、片面怪罪資產階級 的剝削和宰制(含 BZS2) ,並且以完全自由及絕對平等的烏托邦為主訴求;充其量只稱得上是社會的病理學家,而孫 中山先生對他所下的評語,也真可謂一針見血。

.

2 且:1 • 1

唯反(否定)的實踐主義

如前所述,當恩格斯應用黑格爾的辯證法及十九世紀自然科學,對自然(物質)的動變加以說明時,發展出辯證三律; 一該三律分別指涉事物動變之 ω 如何發展(『 5 萬 )ω 為何發展(司 5) ,以及 ω 發展方向 (4 妄。早已悶。 2) ,它們不但都

(9)

奠基於恆真的物質動變,更重要的是,它們係受黑格爾「〉丘 ZZ 品」(棄而存昇)辯證概念啟發的結果。 「棄而存昇」意指整個辯證的活動及合本身 (azvo 旦個),其內酒依卡爾渡柏的解釋,含「正與反藉著合, ω 被化約 為(合的)元素,藉此 ω 旺被取消(或否定、棄絕、捨棄),同時 ω 又被保存(得數),仙且被提昇(學揚至較高層次)。 」(註三三三)這已充分顯示 .• 合,容不得任何形式的矛盾,而且合並非得自單一因(如否定)。 可是,當恩格斯在反社林論中學「麥種↓麥芽↓麥粒」等例子,說明物變之正反合三階法則時,他顯然犯了機軾的循環 論證之謬誤,更甚者,他強調「否定」(反)的力勢。怪不得馬、恩之後的共產黨徒,奉其自然機軾的唯否定之唯物主義, 對應於社會勞動及歷史實踐,把生物學的競存原理 (2EmmZ 肉。『。旦旦 38) 視為唯反的實踐主義之正當理由 (EE E 立古旦古口)。(註三四) 從自然科學(尤其生物進化原則 ll 物種競存、優勝劣敗)中,辯證唯物論者發覺或杜撰出「造反有理」的辯證觀;顯然 他們的目光幾乎完全被「否定」(反對、棄捨)所吸著,而淡忽了正(肯定、存留)及合(統合、揚昇)。一經發為社會的 革命實踐,又與整體主義 (V 丘吉呂)及政治陰謀相掛勾,則「造反」便成了加速共產主義社會(馬托邦)來臨的唯一正當 手段(古早已 -asg 口個)。 誠如高旭輝先生所評 •• 「宇宙間的事物,並不是機峨的照三段歷程發展的;也不是後者就一定否定前者的。宇宙事物全 在生生不已至誠不息的演化過程中,一切有否定,同時也有肯定,一方面是相制相魁,而男一方面卸是相生相養。」(註三 五)這不僅道出「棄而存昇」的精義,更意味 •• 以有機統一為根,多因協變為幹及和諧之合為果的對比,是「決定經驗、歷 史與存有的呈現與演進的基本律則。」(註三六)同時也使唯反的自然機鹹論及唯否定的責接主義,充分暴露其斤面性和急 進(。口 ZEa 口。扭曲 hwBES--mB) 。

ι

封閉辯證與意議型態

倘若上天讓馬克思多活個百年,讓他親身目睹共產黨徒如何應用其唯物辯證,想必不得不對自己有關「矛盾」能動原理 的客觀性(普遍且必然)之基本假設,重新審視與修正。 唯物轉證的理請與實廳 九

• 213 •

(10)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O 照馬、恩之說,以矛盾(否定)為該樞之辯證法則既然是客觀的,那麼自然、社會與歷史便領互古持續地運動變化;然 而,就在蘇聯、中共和許多其他號稱社會主義的共產國度裡,階組非但並未消失,且新興的統治階敵之控制手段及剝削方式 益顯猛苛;而宰制 (ESES2) 的事實依舊存在,生活在共產社會裡的被治者 (50 悅。 2 『口旦),並未在物質生產勞 動中超越異化,尚未求得完全解放的自由平等之身。若再依矛盾辯證演繹'共產社會的被治者勢必起來推翻新統治階敵(尤 指共產黨),但此一過程顯然艱辛逾區,所需付出之代價極高,縱使革命成功,宰制、剝削亦難保隨之消失。 由此一鐵證看來,益顯辯證的「主體」能動性,亦即歷史的前進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仍領仰賴共同主體 (2ZZ2Z )間的溝通 (SEES-nE-8) 、利益調和化 (FESS-NEZ 口。同 EZBm 畔的);而其較佳途徑,理當透過社會制度( 結構)的改良,使結構對比日全朝依宏的、包容的方向超越;但這尤頓共同主體的開放辯證(。。 gE 丘。 nzn) ,絕非唯 反的辯證或階蝕鬥爭(以暴易暴,同為利益剝削)所能為功。由此顯見,辯證並不如馬、恩所言的客觀存在於自然、社會與 歷史之中;究其底,辯證存繫乎結構對比且動態對比(身 EB 古 SEZE) 的共同主體內。(註三七) 吾人細察共產國度之發展,其所以乖違馬克思的烏托邦 l 完全自由及絕對平等的共產社會,正因為他們缺乏民主的倫理 ,沒有開放的辯證'並且不能進行真正互動互通有無的溝通歷程;而他們所擁有的,淨是為維護個人、少數人或新統治階級 利益的意識型態 (Egz 閻明)(註三八);於令觀之,其意識型態實奠基於唯物科學主義和烏托邦「信條」(已。 mgm) ,原先所具備的批判精神與解放志趣,早已蕩然無存,馴致其方法 (BOODm) 常與其目的 (3 已)相互矛盾(註三九), 因為意識型態已轉化成了新統治階般的宰制工具(古 ZEBSZF 『已。 BEE-Dm) 。 論及唯物辯證之意識型態化為宰制工具,高旭輝先生的評語值得一提,他認為唯物辯證以「存在決定意識(思維)」解 釋歷史發展,只見樹不見林,因為「照人類全部歷史來看,就是人類思想與社會實際彼此適應和創造的歷史。因為人在社會 裡,人類思想與社會實際是互相作用的」(註四 0) ,換言之,唯物辯證之所以轉化為封閉的意識型態,正因為「人類思想 」在歷史的互動場上被封殼的結局;另外,高先生此處所說之人類思想與社會實際「互相作用」(互動)的歷史進化觀,其 旨正與兼顧心物、主客能動性的對比歷史觀,若合符節。 卡爾渡柏將封閉的唯物意識型態稱作「加強的教條主義」 (2 宮內。自且已。 mBEZS) . 214 • (註四一),實在一針見血,

(11)

因為,對新統治階級而言,任何新的批判或修正要求,都只是挑戰且危及其觀得權勢、利益。從唯物辯證的停滯以至死寂之 史實,益顯「辯證」的主體能動性與共同主體性;而且矛盾絕非客觀的實在,一如卡爾技柏所見 •• 「自然界當中(亦即事實 所構成的世界中)不能有矛盾的現象存在'事實絕對不能互相矛盾。」(註四三)當然,此處所謂「矛盾」正是亞里士多德 的原義,終不能一被黑格爾、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扭曲。 結 語 馬、恩在「共產黨宣言」表示,近代是動的社會,其前則為靜的社會,他們說:「生產方式之繼續的顛覆,一切社會制 度之經常的動搖;這種永恆的攪動和不安,就是資產階級時代異於其前一切時代的特徵」;就存有邏輯而昔日,將動、靜劈為 兩截,實屬偏見,而唯物辯證膠著於動變而無視於靜態,則顯為斤面知識。 本質上,動與靜乃相待而存,好似大小、長短、上下、左右、是非、美醜、善惡等,無一絕對,都是相對的(註四三) ,其冒 (50 旦 m 口戶口且)在於存有者的對偶性 (HFOMEE 立 ζ 丘 gzmm) 而非矛盾;中國人擅長運用語詞對偶( 25 丘吉 Z 立 ζ) ,這顯然與中國人的生活經驗與生活方式 l 講求對比和諧之和 (FRES-。口 mm 百 HEm-nzg 丘, 自己)|密切關聯。 誠如陳文團歡授所見 •• 「康德的二律背反在中國人看來,只不過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面而已。在此一脈絡中,有與無、 理與氣、人與天、一與多、知與行等思想形式,並不像西方人一樣被說為永恆的對立者,而被說為同一實在的表現,它們屬 於同一來源。」(註四四)其旨正在莊周「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于齊物論)一語道破。 沈清松教授研究發現「中國人的智慧實為一種對比的智慧。」他並且引老于之一百「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指涉

結構的對比,而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繫辭)指涉動態的對比。(註四五)

對比方法與哲學的開放辯證,不落入主與客、一與多、心與物、人與天、有與無等二一兀寞臼,其把辯證的動力因歸屬於

共同主體的創造綜合活動,正視個體的科技志趣(資源利用、工具實故)、一貫踐志趣(求生以至自我實現)和解放志趣(在

唯物揖聾的理諧與實踐 Ih 泛發 sqJW . 215 •

(12)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對比關係中揉取適度距離以求擁有較大的自主自由);由此顯見,對比哲學較辯證唯物論周延且更能詮達存有開展的韻律。 唯物辯證固然也道出有關自然、社會與歷史的部分真理,其標榜人性不可缺的物質實踐志趣,以及主體人的自由與平等 ;但是,根擾史實與本文對比方法的批判,其缺失與謬誤已朗現;更嚴重者,其實踐取向 l 唯反主義、矛盾鬥爭史觀、訴諸 革命及暴力陰謀,以及唯動的、唯物的、…機軾的純粹客體化傾向的理論基調,在在都與中國人的倫理共識 l 對比和諧辯證' 背道而馳。 最後,馬、恩對普通必然的客觀「法則」之膠著,其根本錯誤在於 •• 漠說自然界(無意識)典人(意識主體)的分野; 他們引用自然界的物理、生物原理(競爭求生存)來說明人類社會與歷史現象,正犯了自然論、…機棋論及科學主義的化約之 謬,馴致其理論基調的片面性及實踐取向的偏鋒急進,無可避免;而絕對平等完全自由的烏托邦也終至落空,顯見唯物辯證 之窮。

• 216 •

註一 •• 高旭輝,共黨理論批判,帕米爾,民國六十二年七月,第十五頁。 註二 •• 同書,第一頁。 註三 •• 馬克思在一入四二 i 一入四三年間擔任萊因報編輯,常贊面對現實的德國社會環境,就法律、社會關係和物質利益 等問題發表意見,此期他專注於政治、經濟和社會主義之觀察與研究。 註四 •• 李英明,論馬克斯恩格斯的科學觀與辯證法,幼獅,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再版。 註五 •• 參閱,陳月團,辯證唯物論中的「合」與中國哲學的「合」'載於「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十一卷七期,民國七十 三年七月,第十六頁。 註六 •• 同上。 註七 •• 參閱,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先知,民國六十五年,第三六入頁。

(13)

註 .• 同註五,第七頁。 :我們也發現和「存在決定意識」相反的意見,一九八一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悶。 mz 回 ZZFZgn 立 8) 的事實,指出「在腦裡,心推動物」(宣言已 '顯示心(意識)的主宰與統合功能。參閱所著'的丘。口口。"旦 回 -mHnFn 詞。=. /\ 註九 叩開 VO 『『咱就心腦交感(富戶口。, 目。忌的手。 ZEZ 『戶口 手。由 3 戶口)現象 宮。『已可立。立許可" 回 ω 的已 OMh 肉。『。" 。叩開 ynvs-OBZ 戶口。,由 2 戶口 同口畔。『 MHn-F 戶。口 •• 。 ]戶也∞ ω" 註一 0

..

參閱,同註四,第三三頁及第四三頁。 註一一 •• 轉引自'姜新立,馬克斯主義哲學的負困,黎明,民國六十九年,第二三 0 頁。 註一二 .• 見陳文圈,辯證唯物論中的「合」與中國哲學的「合」,第十四頁。 註三二 .• 轉引自'項退結,現代中國與形上學,黎明,民國六十七年四月,第一二二頁。 註一四 .• 同書,第一一九 I 一二 0 頁。 註一五 •• 同書,第一一 -I 一一二頁。 註二八 •• 轉引自同書,第一二 0 頁。 註一七 •• 參閱,閏月戶可。這 03 司宮丹戶的 UZZ 立戶口?(辯證法是什麼),李豐斌譯,附於「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聯 經,民國七十三年九月,第一五八 I 一七五頁。 註一入 •• 轉引自'姜新立,馬克斯主義哲學的貧困,第一三二頁。 註一九 •• 同書,第二二 -I 二二二頁。 註二 0

..

關於對比和諧之合,在本體論上無法作主客、心物或一多之實質分判,其要義即為有磯的統一(。『 mSZSE 可 MJg 丘立對自我完形 (#For-間的 gz=) 所作的功能詮釋,值得參考,詳見所著,吋 ZZ 且已『。。同 ),同﹒ 許『 HOω0 戶向自〉 同口畔。『℃『。 -Fω-F 戶。口 aω 。但 -FY--戶戶口。戶胡 可信口口 -F戶。口 ω-口口戶司。『的戶許可用 JommwH 也吋 ]Fun-H ﹒〈閏月 u 。叩開》。。。. ]FKP ∞']戶間間。 註二一 •• 參閱,李英明,論馬克斯恩格斯的科學觀與辯證法,第二十九頁。 唯物攤聾的理請與賣國

• 217 •

(14)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四 註二二 .•

詳見,沈清訟,現代哲學論衡,黎明,民國七十四年八月,第一章,尤其第三

t 五頁。 註二三 •• 高旭輝,共黨理論批判,第三三頁。 註二四 •• ∞命。"閏月 -zg 口 yo-B dzzy 台北雙葉, EEunv ﹒〈 w0 名 -3.NO 間,勻。﹒ 註二五 .• 閃凶『 -ESZ 語,見其所著'時放社會及其敵人,莊丈瑞、李英明譯,桂冠,一九八六,第九五八頁。 註三六 .• 參闕,項退結,西洋哲學辭典,第二七五頁。 註二七 ••

轉引自'陳文園,意識型態、志趣和倫理,載於「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十二卷,第五期,民國七十四年五月,第

間已。。-。閻明 mD 已 三八頁。 註二八 •• 同上。 註二九 .•

關於馬克思所謂「科學的」社會主義,其本質實為不科學,請參閱拙作,馬克斯「科學的社會主義」批判,載於'

青年日報,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廿九日,第九版。 註三 0

..

轉引自'李英明書,第廿六頁。 註三一 •. 參閱同書,第卅四頁。 註三一一 .• 閃 ω 己 3303 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第一 O 九 t 一二八頁。 註三三一 .•

轉引自'陳文團,辯證唯物論中的「合」與中國哲學的「合」'第十五頁。

註三四 .•

關於社會主義與生物學「競存」原則之結合,馬克思亦曾著力,將「競存」說為階組鬥爭之唯一科學的正當理由;

但達爾文則極力反對。詳見開 RMS-。音色 Z ∞旦旦 EEnmu 〈丘,? 口口戶〈.。問 們UV 戶口 ω 悶。 uH 也吋間 (H 胡同 FO 已。) -ueMN 。 註三五 •• 高旭輝,共黨理論批判,第十一頁。 註三六 ••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第三頁。 註三七 •• 關於「結構對比」與「動態對比」的意酒,請詳見 ••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第廿五 J 廿七頁。 註三八 •• 關於共產國度的「意識型態」之沿革,請詳見 .. 嵩丘宮『 nm 己 mDmgu 斗 }Hongsz 丘 ESF 想 ω 且可。 -Z 古巴 • 218 •

(15)

〉 DMH 戶呵,已 mw nv-NB 宮"言"。已 的『甸甸口詞。。已 wn 。口口 on 神戶口已持 WHe ∞ HWomMU ﹒ 註三九 •• 參閱陳文園,意識型態、志趣和倫理,第二二頁。 註四 0

..

高旭輝,共黨理論批判,第卅二頁。 註四一 •• 肉"己可。 soy 辯證法是什麼,第一七六頁。 註四二 .• 同上,第一七八頁。 註四三 •• 葉膏,馬克思主義批判,帕米爾,民國六十五年,第三二 I 一二二頁。 註四四 •• 陳文圈,辯證唯物論中的「合」與中國哲學的「合」,第十六頁。 註四五 ••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第廿四頁。 唯物轉聾的理請與實鷗 五 -FFon 。口 nOHM-廿 。1-+> 間已。。戶。 mM 『 4. iiijplia--jaaa

• 219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以圓教望之前四。皆是應根權施設也

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

唯物主義 階級鬥爭 社會革命

  復曰。佛法至論。非辨口利詞之所為。非神通修證之所得。直饒盡乾坤大地。都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為學生提供真實 的學習經歷,從 中了解如何實踐

多修之 學分數得 認列為自 由選修 2... 外語證照及系證照門檻通過後,務必將『證照正本』送語言中心及系

5.de bzhin gshegs pa rnams kyang chos la bdag med pa’i rnam par rtog pa’i mtshan nyid thams cad rnam par log pa de nyid shes rab dang thabs la mkhas pa dang ldan pa rnam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