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星雲大師「行佛」理念的理論內涵與 實踐途徑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星雲大師「行佛」理念的理論內涵與 實踐途徑 1"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星雲大師「行佛」理念的理論內涵與 實踐途徑 1

謝志斌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講師

摘要

「行佛」是星雲大師提出的一種佛教理念,可視為信仰的 較高層次,是作佛的必要階段,是佛教一切宗教實踐的核 心。從星雲大師的相關論述看來,「行佛」是「佛陀之 本懷」,是人間佛教之要義,更是佛法之真義。「行佛」

不僅對自我的修行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佛教的未來發 展,乃至對社會的和諧繁榮都有積極作用。「行佛」理念 有著深厚的義理內涵,與不二、菩提心、佛性、如來藏等 傳統義理融會貫通,而且具有強烈的實踐意義,與傳統的 佛教修行途徑意趣一致,是佛教修行次第當中非常重要的 環節,也是完全與現代社會生活融合對接的一種重要修行 方式。

關鍵詞: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 行佛 宗教實踐

1. 本文係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海外人間佛教本土化問題研究」(項 目號:2019M663808)階段性成果,曾提交於 2020 年 1 月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 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合辦的「2020 佛法真義―回顧與前瞻」研討會。

(2)

「行佛」是星雲大師提出的一種佛教理念,在《佛法真義》中 有單獨篇目進行闡釋。所謂「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 踐奉行,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任何時候都能夠自動自發,覺照現 前所行是否清淨,並藉由佛心把自己本具的寶藏開發出來」。2簡 而言之就是「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 3

首先,「行佛」是星雲大師在數十年的佛教實踐所得出的經驗 總結,他曾說:「我雖曾歷經三十餘載的人為障礙,但只要心為佛 教、心行佛事、心存佛法,縱有磨難,終得撥雲見日,佛光普照。」4 其次,「行佛」是星雲大師通過對中國佛教發展歷程的觀察,和對 當下佛教現狀的反思所得出的佛教自救之法,他曾在 2004 年元月 1 日談道:

去年我在各地講話,大多以「行佛」為主題,因為有感於 佛教在歷史長河中的傳播,多以「信佛」、「求佛」為口標,

失去了「行佛」的力量,佛教對人間就減少了參與的動力。

所以希望吾等佛教徒,都能「與時俱進」,大家帶著慈悲 的心、懷著慈悲的精神,抱著廣大的慈悲願,以「行佛」

為志,那麼佛教未來的興隆,將指日可待。5

可見,在星雲大師看來,「行佛」是當前佛教自救之法,也是佛教 未來發展之方向。

2. 星雲大師:〈行佛〉,《佛法真義 2》,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

3.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0.勤耕心田》,1991 年 4 月 6 日星期六,高雄:佛 光出版社,1994 年,頁 131。

4.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20.談空說有》,1992 年 11 月 4 日星期三,高雄:佛 光出版社,1994 年,頁 22。

5. 星雲大師:〈致護法朋友們的一封信〉,2004 年新春告白。

(3)

再次,「行佛」是星雲大師針對目前社會狀況所提出的一種社 會淨化理念,他認為落實「行佛」,家庭便能幸福安樂,治安便能 安全良好,國家便能富強康樂。6「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

則人間就是淨土佛國。」7

一、星雲大師對「行佛」理念的闡釋

「行佛」理念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思想發展的重要貢獻之 一,在佛光山的發展和僧信二眾的具體修行方面都具有指導意義。

縱觀星雲大師之生平及其思想演變,可以發現「行佛」理念是其貫 徹始終的一種理念,並不斷提煉,最終成為一種較為成熟、完整、

體系化的思想。馬俊將星雲大師「行佛」理念的發展演變分為三個 階段:第一,青年時期的萌芽探索期,從星雲大師棲霞受戒到赴台 之初的幾年(約 1945-1966),是其「行佛」思想的萌芽階段;第二,

中年時期的發展實踐期,星雲大師大師創建佛光山到八○年代末是 其「行佛」思想的發展期(約 1967-1985);第三,晚年時期的總 結提煉期,九○年代至今是星雲大師大師行佛思想的總結提煉期,

對於「行佛」思想的闡發也多集中在這一時期,應該說,「行佛」

思想到了這一時期才真正宣告成立、成熟。8

(一)「行佛」理念的基本內涵和主要內容

星雲大師對「行佛」的基本解釋是:「行佛,就是行佛陀之所

6. 參見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上海:

東方出版社,2014 年。

7.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31.守心轉境》,1994 年 10 月 1 日星期六,台北:佛 光文化,1997 年,頁 150。

8. 馬俊:〈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載《2017 年人間佛教青年寫作論文集》,

高雄:佛光文化、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19 年,頁 16-21。

(4)

行。」 9至於佛陀的行為應該以佛陀的教法為參考和標準,他說:

「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平時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 行者,就是要去修行佛法,要如佛陀所說、所行去做,所以真正的 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10這裡也指出了行佛的 一個次第性問題,就是學佛和行佛的關係。要行佛,首先要知道什 麼是佛陀的行為。佛陀涅槃已久,我輩難見真容,只能通過文獻記 載去了解佛陀的一切,因此,

通過依止教法,明白佛陀都說 了什麼,從而了解佛陀,也就 是所謂的學佛,之後才能依照 佛陀的模樣去模仿,努力行佛 之所行,從而進入「行佛」的 狀態。大師說:

修學佛法,需要「解行並 重 」, 不 重 慧 解, 盲 修 瞎練容易走火入魔;但是 光在慧解上著力,在修持 上沒有實證的功夫,所謂 慧解也只是知識,和研究 哲學差不多,不能獲得宗 教裡的真正利益。學佛的 人,必須「解行並重」,

9. 星雲大師:〈調適生命之道路〉,《星雲法語 1.修行在人間》卷 1。

10. 同註 6。

學佛要解行並重,解是信佛,行就是行 佛。圖為佛光山馬來西亞東禪寺短期出家 修道會戒子禪修。(人間社資料庫提供)

(5)

解是信佛、行就是行佛。有了慧解,才能自覺;透過行佛,

才能覺他。11

佛陀的教法浩如煙海,佛陀的行法八萬四千,而星雲大師所謂 的「行佛」有其側重點,或者說更為具體和重要的「行佛」,是「度 生」,大師曾說:「信佛,要信到與佛同在;念佛,要念到心佛不 二;拜佛,要拜到和佛共存;行佛,要行到代佛度生。」12大乘佛 教的基本精神和核心特質是普度眾生,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13正顯示了大乘佛教的基本態度。問題在於凡 夫未能成就圓滿果位,是否有度生的可能性?這一問題也有爭議,

如《毗婆沙論》中談及這一問題時指出:「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 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14認為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好 比有人自己陷於淤泥之中,又如何能拯拔餘人? 又如《大日經》

云:「自得度已。又普度一切眾生。名為極度。若人自未得度而得 度人。則不應爾。15」這裡提出一個「極度」的概念,也就是說圓 滿究竟的救度。而對於自己未能得度便先度他人的行為予以否定。

但是,在更多的典籍中所稱歎和宣揚的是自己未度而先度人的 菩薩發心,如《楞嚴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16可見,大乘佛教注重的是這

11.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 •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12. 星雲大師:〈身心安頓的良方〉,《佛光菜根譚 3》,高雄:佛光文化,2004 年,頁 66。

13.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 10 冊,頁 127 上。

14. 《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6 冊,頁 24 中。

15.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正藏》第 39 冊,頁 681 下。

16.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 19 冊,頁 131 下。

(6)

種發心。又如《涅槃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

初發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 無上。」17一旦發了自未得度先度他的心願,便已經具有超越的人 格或者說這種可能性,所以這種發心異常珍貴。當然,僅僅是發心 還是不夠的,具體的落實很重要,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我 願堅持不退轉,精修度脫苦眾生。自未得度先度他,盡未來際常無 斷。」18

星雲大師很明顯是尊崇第二種態度的,他認為唯有自己作佛才 是信仰的最高層次,但要達到作佛必須「行佛」。顯然,他認為成 佛之前是可以而且必須「行佛」的,這也與《慈悲道場懺法》中所 說「行菩薩道不休不息,先度眾生,然後作佛」19的觀點是一致的。

這是人間佛教的基本理念,星雲大師認為,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 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的,而這 也是星雲大師「行佛」理念最核心的特徵之一,即「普濟重於獨 修」。20

星雲大師更進一步指出行佛的基本內容,他在國際佛光會的

「自覺與行佛」演講中,集中闡述了行佛的主要內容和主要途徑。

大師說:

17.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 12 冊,頁 590 上。

18.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第 3 冊,頁 304 上。

19. 《慈悲道場懺法》,《大正藏》第 45 冊,頁 955 上。

20. 星雲大師指出行佛理念有四個主要特徵:一、實踐重於理論。二、入世重於出 世。三、自覺重於他覺。四、普濟重於獨修。馬俊〈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

一文對此有詳細論述:「『普濟重於獨修』是『行佛』論最重要的理論特色。

因為『實踐重於理論』、『入世重於出世』、『自覺重於他覺』這三點,禪 宗大致也符合,而唯獨『普濟重於獨修』這一點是禪宗所不具備的。」

(7)

佛弟子應以「行佛」為修持的標準,例如:1. 慈悲喜捨是 行佛;2. 救苦救難是行佛;3. 奉獻服務是行佛;4. 義行 仁道是行佛;5. 端正身心是行佛;6. 生活密行是行佛;

7. 尊重包容是行佛;8. 與人為善是行佛;9. 慚愧感恩是行 佛;10. 吃虧委屈是行佛;11. 忍耐接受是行佛;12. 四不 壞信是行佛;13. 與時俱進是行佛;14. 胸懷法界是行佛;

15. 同體共生是行佛;16. 佛化人間是行佛。21

星雲大師提出的 16 個方面已經非常寬泛,極大地擴展了行佛的外 延,也較為成功地將傳統佛教修持與當代社會生活、將個人性修養 與社會性服務很好地連結起來。

(二)「行佛」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行佛」理念是星雲大師對數十年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對人 間佛教思想的一次總體概括,對佛教理論的發展和信徒個人修持都 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在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體系中具有重要 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佛」是佛陀之本懷。星雲大師近年來一直強調人間 佛教是「佛陀本懷」。他曾說:「釋迦牟尼佛代表千百億化身佛,

意即化身千百億以方便救度眾生,故代表行佛。」22

第二,「行佛」是人間佛教之要義。星雲大師強調的「人間佛 教」的正行在於「行佛」,他曾明確指出:「倡導人間佛教就是行 佛的慈悲,廣行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唯有行佛,才是人間佛教

21.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22. 佛光星雲編著:〈第二課 如來十號〉,《佛光教科書 1.佛法僧三寶》,台北:

佛光文化,1999 年,頁 13。

(8)

的實踐,所以「行佛」是人間佛教之要義。」

第三,「行佛」是佛法之真義。星雲大師認為,「行佛」就是 於日常生活中,與諸佛打成一片,和佛共存,行佛之所行,做佛之 所做,如此信佛、學佛,才能有所受用,所以「行佛」是佛法之真義。

第四,「行佛」是信仰層次的較高階段。星雲大師認為:「信 仰佛教,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作佛;唯有自 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23這在後文修學次第建立部分會 再次談到。

第五,「行佛」是對傳統佛教中個別偏頗現象的糾正。星雲大 師指出:

中國自明清以來,佛教大德們都非常理解佛法,談玄說妙,

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 的功夫。一個對於宗教沒有實際體驗的人,其言行難免不 會走樣。比方說,念佛,你曾有過一心不亂的境界嗎?參 禪,你曾有過心境合一的時際嗎?禮拜,你感到莊嚴的人 格昇華嗎?誦經,你對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嗎?除了 這些形式的修持外,你對橫逆境界有大忍耐,能不生退心 嗎?你對芸芸眾生能慈悲喜捨,毫不慳吝嗎?在五欲之 前,能去除貪念;在氣憤之時,能去除瞋心嗎?可以說多 少會講佛法的人,自己就是不能實踐佛法。所謂「說到一 丈,不如行到一尺」,由此愈發突顯「自覺」與「行佛」

的重要。24

23. 星雲大師:〈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冊,

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265。

24. 同註 21。

(9)

第六,「行佛」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易行)。星雲大師曾於 2001 年 11 月 27 日講道:

佛教旨在普度眾生,普度眾生首先要順應眾生的根機與需 要。例如,你不喜歡念佛,那就禪坐;你不習慣禪坐,可 以拜佛;你不要拜佛,也沒有關係,你來吃素菜;你說 素菜我也吃不習慣,沒關係,我們可以談禪論道,講說佛 法,甚至也可以來唱梵唄、聽音樂。乃至你不信佛也沒有 關係,你可以行佛,替佛教動員社會大眾一起來行佛做善 事。

所以,現在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是依大家的根機需要而設,

是多元化、多功能的;隨你適合哪一種法門,就順應你。

梵唄音樂也是人間佛教接引眾生的方便法門。圖為佛光合唱團福山分團於 2018 年「佛光好音聲歌唱觀摩賽」總決賽演唱〈偉大的佛陀〉。(莊佳穎 / 攝)

(10)

能夠實踐佛陀「觀機逗教」的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就能 建設人間淨土。25

易行性是中國宗教發展史上非常顯著的一種特性,歷史證明,

在中國,只有易行的宗教實踐更容易得到廣泛傳播和長期留存,比 如佛教的淨土宗和禪宗,信仰中的觀音信仰等等都具有很強的易行 性。

第七,「行佛」是未來佛教發展的重要方向。星雲大師曾說:

我希望從現在起,二十年到五十年間,讓我們輔導當地本 土的出家人來負責本土的道場,如此佛法必定能更加快速 的發展。尤其目前在佛光山佛學院受教育的學生,各國 弟子都有,未來希望更擴大種族的吸收,使其都能成為佛 光人,將來組織寺院,發展佛光普照,使佛法真正流傳於 三千世界。我想,這也是最好的「行佛」之實踐。26

(三)「行佛」的功德利益

「行佛」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在整個人間佛教理論體系和實踐 體系中具有特殊意義和重要地位,那行佛具有哪些功能?究竟能夠 帶來什麼利益?只有對這一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宣揚 和落實行佛理念。星雲大師說:「我心中有佛,佛所有的一切,我 都能奉行,如此即使不求,自有無量的恆沙妙德!」27這句話可視

25. 星雲大師:〈佛教對「修行問題」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下冊,

頁 190。

26.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27. 星雲大師:〈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頁 419-420。

(11)

為星雲大師對行佛之功能的總體概述,另根據星雲大師的相關著 述,行佛的功德利益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對自我的功德利益。星雲大師認為:「信佛,不是求佛、

拜佛而已,行佛才能獲益;信佛,不是佛能給我們什麼,而是透過 信佛因緣,自己能行佛,就能圓滿人生。」28對自我人生的圓滿,

是行佛的利益之一,根據佛教義理,對自我人生最大的圓滿無疑便 是成佛,對於這一目的,「行佛」也能滿足。星雲大師曾於 2003 年 6 月 22 日在佛光大學光雲館講道:「因此對於現代人講「信佛」,

佛要你信他做什麼?「學佛」,佛也不要你學他;「求佛」,佛有 什麼讓我們求的?「拜佛」,佛也不一定要你拜。總之你先要知道:

佛要我們做什麼?「行佛」!大家要重視「行」字,你不播種,那 裡有收成?你不行佛,怎麼能成佛?」29又說:「根據佛經所載,

如果持五戒,不亂殺,不亂取等,就能再生人間;如果修十善,

有布施的功德,有禪定的功夫,就能生天上。假如能在人間行佛、

結緣,例如對社會多做一些服務貢獻,對大眾多結一些善因好緣,

如 此 經 年 累 月 不 灰 心、 不 懈 怠 的 行 佛 結 緣, 何 患 不 能 成 佛 作 祖 呢?」30

第二,對社會的功德利益。星雲大師認為「行佛是無量、無邊、

無盡的財富」,31這種財富不僅能夠利益自己,還能夠貢獻社會,

28. 星雲大師:〈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頁 126。

29. 星雲大師:〈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頁 84。

30. 星雲大師:〈本錢〉,《人間萬事 11.生命的擁有》,台北:香海文化,2013 年,

頁 101。 

31. 星雲大師:〈進德修業的指南〉,《佛光菜根譚 3》,頁 239。

(12)

他指出:「社會混亂脫序乃由於貪心、自私、執著,故我們要勤修 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讓佛在我們心中顯露。心中有佛,則眼視、

耳聞、手做,皆是佛的風範;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則人 間就是佛國淨土。」32星雲大師認為:鼓舞大眾「行佛」,只要每 天用功修行辦道,用慈悲、德行來改善社會、淨化風氣,這就是佛 的世界,這就是佛的淨土,這就是人間佛教。33可以說,建設「人 間淨土」是人間佛教的終極目的,也是行佛的最終目標。星雲大師 在〈自覺與行佛〉中更加明確地指出:

自覺是自我開發,覺他是行佛之行;能夠「自覺」與「行 佛」,必然「心中有佛」,而時時與佛同在。如果一個人

「心中有佛」,眼裡看到的必定都是佛的世界,耳朵聽到 的必定都是佛的音聲,鼻中嗅到的必定都是佛的氣息,口 裡所說的必定都是佛的語言,身體所做的必定都是佛的事 情;如果人人如此,這就是一個佛的世界,家庭怎能不幸 福安樂呢?治安怎能不安全良好呢?國家怎能不富強康樂 呢?34

第三,對佛教的功德利益。「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 大悲心,趣入於大乘。」35是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第五章「大 乘不共法」中提到的,「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是菩提心必不

32. 星雲大師:〈信仰修行篇〉,《佛光菜根譚 4》,高雄:佛光文化,2004 年,

頁 189。

33. 星雲大師:〈向佛陀訴說〉,《合掌人生 3.一筆字的因緣》,台北:香海文 化,2011 年,頁 68。

34.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35. 印順:《成佛之道》,《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12 冊,新竹:正聞出版社,

頁 11。

(13)

可少的要素―悲願之兩個重要方面。行佛,可視為菩提心的一種 重要體現甚至全部提現,也必然包括這兩個方面。如果說前面所提 到的對自我和對社會的功德利益是「不忍眾生苦」,那「不忍聖教 衰」也是其中應有之義。星雲大師曾說:

為了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層次,最近我提倡「行佛」運動,

並且訂定今年(2004 年)為佛光會的「行佛年」,希望大 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確實實踐佛法。例如佛要我們慈悲,

則不可輕易傷害生命;佛要我們忍辱,則不可瞋心怒罵;

佛要我們廣結善緣,則不可以自私自利……。唯有大家真 正落實「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在二六時中,

不管行住坐臥都能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所行」,

如此自己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佛教也才能根植人間。36 可見,在星雲大師看來,「行佛」不僅可以提升信仰的層次,更是 是佛教發揚光大、根植人間的重要途徑。

二、「行佛」理念理論依據

星雲大師提出「行佛」理念,並非心血來潮的一時興起,而是 有著長期的積累和深厚的積澱。一方面,這是星雲大師在自己數十 年的宗教實踐經驗和宗教傳播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另一方 面,行佛理念有著佛教義理的強大支撐,背後蘊含著深邃且豐富的 佛教理論。

36.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14)

(一)菩提心與「我是佛」

首先,從星雲大師的論述種可以看到,「行佛」理念的主要支 撐是星雲大師一再強調的「我是佛」。星雲大師說:

我能自覺行佛:「我是佛」了,我會自覺別人的教導只是 一時的啟發,今後我必定要自覺。我自覺內心的煩惱深厚,

我必須要勇敢的去除;我自覺我的計較、得失、妄想很多,

我也得奮力去對付。我自覺我的做人不夠圓滿,我自覺我 的學問不夠厚實,我自覺我的專長太少,我自覺我利人的 方便不夠,所以我要努力充實自己。我不但「自覺」,還 要「行佛」,因為「我是佛」,怎能不行佛呢?佛陀的慈悲、

般若、解脫,我都能奉行,以期我能像佛陀一樣的解脫自 在,因為我已承認「我是佛」了。37

在星雲大師看來,我行佛,就是因為我是佛;因為我是佛,所以我 就必須行佛。所以,「行佛」和「我是佛」是直接的因果關係。可 以說,「行佛」是「我是佛」自然而然的顯露。

從傳統佛教理論來看,「我是佛」與菩提心的概念相似。而發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區別小乘佛教的一個根本出發點,在印度佛教 和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地位而且不斷豐富變化。一般認 為,所謂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智度論》卷 41 曰:「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星雲大 師不斷強調要直下承當我是佛,就是為了成佛。「我是佛!只要你 敢如此自承,當下已然走上成佛之道,還怕沒有成佛的一天嗎?」38

37. 星雲大師:〈我是佛〉,《人間萬事 11.生命的擁有》,頁 165。

38. 同註 37。

(15)

又如《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就 是如實知自心清淨,如實知「我是佛」。星雲大師提出「我是佛」,

強調直下承當,這就是菩提心的自覺在現代社會的一種新的表述方 式。

(二)如來藏與佛性

對「我是佛」的承認和承擔,是菩提心 的自覺。而「我是佛」背後的支撐,應該 是大乘佛教的佛性和如來藏思想。從字面 意義上理解,「真如」隱藏在煩惱中,攝 藏如來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來藏」。

「如來藏是指,與一切眾生的煩惱身中,

隱藏著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是成就如來 人格的可能基礎。」39有了對如來藏的承認,

才會發出「我是佛」的肯定,星雲大師強 調這種對如來藏的自覺,他說:「從內心 學習,要自覺行佛:許多人學習都是向外 追求,這是捨近求遠,真正能學習的是自 己的心,也就是一種『自覺』的能力。有 了自覺,就能認識自己、明白自己,清楚 學習的方向。」40有了這種自覺,敢於承認 我是佛,才能進而行佛。也可以說,行佛,

39.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年,頁 196。

40. 星雲大師:〈四種學習〉,《星雲法語 6.做人四原則》,台北:香海文化,

2009 年,頁 73。

「行佛」就是以自覺的心,

做一切清淨的行為。圖為 星雲大師一筆字《自覺》。

(16)

就是開發如來藏,顯發佛性。星雲大師認為:

所謂「行佛」就是以自覺的心,做一切清淨的行為,不管 行住坐臥,什麼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所行是否清 淨;把自己內心的寶藏開發出來,就是自覺行佛。41

有時候,把如來藏看作是佛性的異名,「如來藏與佛性為同一 意義,佛性可說是『佛的本質』,或者說是『佛的本性』。一切眾生,

皆具有與佛相等的本性,因此眾生皆具有成佛的勢能,未來皆能成 佛」。42星雲大師認為,對我是佛的承認就是對佛性的承當。星雲 大師說:「我是佛這句話不是傲慢的話,也不是夜郎自大的狂妄之 言,這是佛陀開示的言教。」說明我是佛來自己佛陀的言教,接著 說:「佛陀成道時說『人人都有佛性』,這句話是要我們直下承當,

要肯定自我,要我們自己相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性能。」 43但同時他 又強調,人雖有佛性,但要成佛,必須經過行佛,大師說:

行佛結緣是眾生成佛的本錢:佛教講「眾生皆有佛性!」

亦即人人都可以成佛。雖然人人皆可成佛,也都有成佛的 願望,但是成佛作祖並非一蹴可即,而是需要「三祇修福 慧,百劫修相好」,須經累劫的修行、結緣,才有成佛的 一日。44

41. 同註 40,頁 73-74。

42. 于淩波:《唯識名詞白話新解》,「如來藏」條。

43. 星 雲 大 師:〈 我 是 佛 〉,《 佛 法 真 義 2》, 高 雄: 佛 光 文 化,2018 年, 頁 43。

44. 星雲大師:〈本錢〉,《人間萬事 11.生命的擁有》,頁 101。

(17)

(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出自《華嚴經》,經云:「心佛及 眾生,是三無差別。」45心、佛、眾生三者沒有差別,因為眾生本 具的自性清淨心,凡聖一如,本無差別,其差別只在迷悟兩字而已,

迷失自性就是眾生,體悟自性就是佛。「謂心佛眾生。雖在因在果。

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來平等。初無有異。」46星雲大師也作 過相關論述:

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陀是已經證悟成佛 的眾生,眾生是未修證的佛陀;佛陀是「所作已辦,不受 後有」,眾生是「所作未辦,流轉生死」。因此,如果我 們能「行佛所行」、「學佛所學」,則必定可以離苦得樂,

解脫自在。47

星雲大師很重視對這一思想的闡釋,並於行佛連繫在一起,他說:

佛經裡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明了佛是已 證悟的眾生,眾生是未修證的佛,「學佛」與「行佛」其 實不難,只要我們能落實「行佛所行」、「學佛所學」,

必能得到佛法的妙用。48

星雲大師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作為一種支撐,來論證「行佛」的可 能性和必要性。

45.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 9 冊,頁 466 上。

46. 《三藏法數》,《大藏經補編》第 22 冊,頁 233 上。

47.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48. 星雲大師:〈四種威儀〉,《僧事百講 2.出家戒法》,高雄:佛光文化,2012 年,

頁 85。

(18)

三、「行佛」理念的實踐途徑

「行佛」理念的提出有著深厚的理論內涵支撐,但其出發點和 落腳點還是注重實踐。星雲大師的宗教實踐觀非常寬泛,他說:

修行,非要離開社會,跑到深山、寺廟閉關才有修行,也 非衣著破舊、不要家庭和財富的苦行才算修行,一個人生 存在世間上,那一樣東西不跟國家、社會、家庭、朋友有 關係,故修行要在眾生身上求。修行要從佛心去修,與佛 接心,與佛共願,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要將自我的 修行意義放大。《普門學報.人間佛教的定學》49

星雲大師將「行佛」視為一種重要修行,認為:「雖然有的人先修 後悟,有的人先悟後修,不管先悟先修,總之,悟道後要依道而修、

依法而行,要在人間『行佛』,從生活裡服務大眾,培養福慧資糧,

等到因緣具足,自能開悟『成佛』,這也是為什麼諸佛都在人間成 道的原因。」50

(一)「行佛」與傳統佛教修行的對接

「行佛」並非是星雲大師在傳統佛教之外創造出的修行方式,

而是對傳統修行方式的一種現代化闡釋,也是對過去各種佛教實踐 的一種總結和新解讀。比如 2003 年他在佛光大學光雲館談到:「我 們倡導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行佛的慈悲,具有佛的智慧,跟佛 一樣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乃至廣行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具備

49. 星雲大師:《星雲日記 10. 勤耕心田》,1991 年 4 月 6 日星期六,頁 131。

50. 星雲大師:〈薪火傳燈〉,《人間佛教語錄》下冊,台北:香海文化,2008 年,

頁 221。

(19)

『無我』的風度、寬宏大量等。能夠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如 此信佛、學佛,才能有所受用!」51這裡將六度、四攝、四無量心 等概念加以融合。

星雲大師肯定傳統宗派中一些特定修持方式的價值,但又儘量 將其與行佛連繫起來,進行現代化的轉化,挖掘其現代價值,比如 對淨土宗的念佛方法,他談到:「無論什麼行業,什麼年齡,任何 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持。尤其對於繁忙的現代人,更是契機。

許多人傳出預知時至,或瑞相顯現的事蹟,因而鼓舞各行各業的 人,精進念佛或行佛,對於現實的人間,積極參與,努力奉獻,更 加難能可貴。」52

另外,如信佛、念佛、拜佛、學佛等都是傳統的宗教實踐方 式,星雲大師對這些方式的價值都給予一定的肯定,但認為在此基 礎上應該更加提升,進入行佛階段,他 2004 年在《人間佛教序文 選》的自序中寫道:「近來我積極提倡『行佛』運動,認為一位佛 弟子,除了信佛、念佛、拜佛以外,還要行佛,即『成佛所成、行 佛所行』。」而且一再強調行佛的獨特性和重要性,認為:「對於 信仰,當然信佛、拜佛、念佛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行 佛』。你沒有行佛,光是靠祈求,沒有播種,田裡面的稻苗怎麼會 成長呢?……因此,我們提倡人間佛教的行者,要把信佛、求佛的 觀念,提升為行佛,必定能有所感應。」53

51. 星雲大師:〈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頁 85。

52. 佛光星雲編著:〈第四課 宗派〉,《佛光教科書 9.佛教問題探討》,台北:

佛光文化,1999 年,頁 39-40。 

53. 星雲大師:〈我與禪淨共修―解在一切佛法 行在禪淨共修〉,《百年佛緣 12.行佛篇》,高雄:佛光出版社,2013 年,頁 178-179。

(20)

(二)「行佛」與佛教修學次第的建立

星雲大師不僅有意將行佛與傳統的常見修行方式進行融通,還 致力於對它們進行比較,進而建立一種修學次第的邏輯和系統。隨 著星雲大師行佛理念的不斷成熟,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完整 的佛教修學次第,依次是:「信佛」、「求佛」、「拜佛」、「念 佛」、「學佛」與「行佛」。星雲大師在〈信佛的層次〉一文中,

對這六個層次的情況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

一、信佛:一般人信佛,剛開始僅止於表示不反對,承認 自己是佛教徒,但是並不是真的認識佛教,對佛教的義理 並不了解,也沒有皈依受戒,只是覺得佛像很莊嚴,知道 佛教很好,甚至因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的傳承父 母之教,只是一種文化的繼承。

二、求佛:有的人知道佛教很偉大,認為理所當然的佛祖 應該會幫人的忙,因此平時雖然沒有想為佛教做什麼,但 是一旦遇到生病、貧窮、失意、失敗、失業等人生困境時,

就想到求佛幫忙。姑且不管佛祖有無幫忙,但是有此希求 之心,自己的佛祖會在心中增加力量。

三、拜佛:有的人感覺佛陀很慈悲偉大,在他面前很自然 的就會謙卑禮拜,表示恭敬。有的人拜得如法,也能與佛 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種輕安歡喜的變化,獲得佛的力量、

慈光加持,這就是信仰的昇華。

四、念佛:有的人剛開始念佛,只是隨緣的念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慢慢念到感覺佛與自己

(21)

同在,所謂「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就有佛,念到身心 舒暢、輕安自在、煩惱減少、心開意解,當然就會歡喜念 佛。

五、學佛:經過念佛,身心有了感受之後,再經師長指導,

覺得應該要學佛。所謂「學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學到 他的慈悲嗎?佛有智慧,自己有佛的智慧嗎?佛有願心、

忍耐,佛是無有執著、無有計較、無不放下,如果自己也 能如佛一樣無牽無掛、自由自在,這就是「學佛」。

六、行佛:學佛如果沒有實踐,則「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因此學佛之後,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捨,要行四攝法,

要有六度萬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夠如

拜佛如法,身心感到輕安歡喜,就是信仰的昇華。(慧延法師 / 攝)

(22)

佛所說的去實踐,到了最後即「我是佛」,這就是學佛的 最高層次。54

星雲大師認為,信佛的最高層次是作佛,他說:「信仰佛教,

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學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

才是信仰的最高層次。」55

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重在實踐,重在具體落實,這是人間佛教 一貫的主張,如他指出:「佛教講『解行並重』、『福慧雙修』,

都是說明學佛不能只在義理上鑽研,佛法要在生活中體驗、印證,

唯有透過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己血液裡的養分,如此 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56所以,在肯定了行佛與傳統佛教修行之 間的一致性,並在建立的修學次第中對行佛給予很高的層次劃分,

必然會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行佛?」一方面,行佛既 然是信仰層次中很高層次,那必然會提出相對於較低層次更為高級 的要求,比如星雲大師指出:

學佛者,要明自心與佛感應道交,修行才有根本,而不是 無根的浮萍。布施供養,拜佛禮懺等等,是逐漸止息吾人 的妄想分別,從中觀照念頭,再更進一步「行佛」,於日 常生活中,與諸佛打成一片。

觀眾生苦與佛眼感應,聞善妙語與佛身感應;做不請友與

54. 星雲大師:〈信佛的層次〉,《人間萬事 12.悟者的心境》,台北:香海文化,

2013 年,頁 225-227。 

55. 星雲大師:〈信仰的層次〉,《迷悟之間 3》,台北:香海文化,2002 年,

頁 137。

56. 同註 54,頁 227。

(23)

佛身感應,行利生事與佛心感應。57

這是一種很高的修養境界和理論水準。另一方面,星雲大師又將行 佛與大眾日常生活全面接軌,將行佛的外延擴大,使其具有更加普 遍的實用性和更加具體的操作性。

(三)「行佛」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對接

人間佛教的特質之所在,就在於佛法與生活的不二,將佛法的 智慧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行佛」作為一種核心的修行理念,

也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星雲大師認為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是 行佛:

今年是我出家六十六年、弘法邁入第五十六個年頭;去年 出版《雲水三千》時曾有人問我:什麼叫雲水三千?也有 人問我:為什麼要經常在五大洲來回奔忙?我回答:天上 的白雲飄來又飄去,地下的河水流去又流回來;出家人行 腳就是雲水。雲水到哪裡去呢?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雲 水就是「行佛」。58

星雲大師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行佛,這大大擴展了行佛的範圍。所 以在他的表述中,行佛涉及到現代社會生活的行住坐臥各個方面。

比如前文所述,在「自覺與行佛」演講中,星雲大師所列舉的 行佛 16 條,大部分都是對具體的日常行為的一種引導。比如救苦 救難、奉獻服務、義行仁道、端正身心、尊重包容、與人為善、慚

57. 星雲大師:〈如來遍觀眾生心性分第十八〉,《金剛經講話》,台北:佛光文化,

1998 年,頁 323。

58. 星雲大師:〈自覺與行佛〉,《當代人心思潮.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

(24)

愧感恩、吃虧委屈、忍耐接受、與時俱進等等,都被視為一種「生 活密行」,其內在都是「佛化人間」的行佛。

此外,星雲大師還曾提過一些更為具體的日常規範,如:「佛 要我們做的是『行佛』,行佛之所行。佛慈悲,我就待人慈悲;佛 給人歡喜,我就給人歡喜;佛有大忍耐、大勇敢的力量,我也能有 忍耐、勇敢的力量。」59「信佛、拜佛、不如行佛,給人幫助,給 人方便,都是好的善行。」

總之,在星雲大師看來,一切利益自他、利益人間的事情都是 行佛。總體原則就是,依照佛陀教法,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

即「存佛之心,行佛之行」,60從而實現行佛與現代日常生活的全 面對接。

59. 星雲大師:〈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頁 419。

60. 星雲大師:〈陳貴謙答真侍郎德秀書〉,《佛教叢書 9.藝文》,高雄:佛光 出版社,1995 年,頁 57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在 小一的教學中,教的是紮 實、基礎的功夫,老師教學的 每一步路走的都是耐心與毅力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A1: 資訊系統的操作對於我們來說友善程度沒有那麼高,雖然它每年持 續的在改進啦,其實大家都知道 TIMS 非常的難用,從以前就通道說 TIMS

※ 有錢的人大多剛開始也是一個不起眼的角 色,微軟的創辦人Bill Gates,大家都知道 他讀哈佛大學、中途休學,在自家的車庫開 始創業;Dell 電腦的總裁Michael

我們可以從道安大師自己留下來的文獻中,找到上述推 論的一些蛛絲馬跡。根據方廣錩先生的考證,道安大師關於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很多人喜歡去海邊,就是因為覺得蔚藍的大海彷彿能把所有的煩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