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超市包裝場蔬果殘留 農藥監測結果出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超市包裝場蔬果殘留 農藥監測結果出爐 "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SSN 0255-6162 GPN 2006900031

第 274 期 日期:民國 92 年 10 月 20 日

發行人:陳樹功 出版者: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昆陽街 161-2 號 電話:(02)26531318 網址:http://www.nlfd.gov.tw

超市包裝場蔬果殘留 農藥監測結果出爐

張碧秋

為監測超市及量販店所陳售之蔬果,是否針對消費者所關切之農藥殘留問 題,建立進貨檢驗之自主管理措施,本局特別安排於五月八日及九月四日前後兩 次,針對北、中、南三區共 21 家蔬果包裝場,抽樣蔬菜 50 件,水果 13 件,進 行蔬果殘留農藥檢驗,結果 63 件蔬果均與規定相符。

針對蔬果農藥殘留問題,目前之管理措施是上市前由農政單位作田間農藥 殘留監測,上市後則由衛生局在傳統市場及超級市場抽樣檢驗。以往衛生機關抽 驗之情形為,每年約抽驗一千餘件,與規定不符者,其比例大約在 1%—2%之間。

然此例行之全面抽驗,並未減少民眾之顧慮,尤其是目前社會消費形態改變,大 都會區居民至超市及量販店購買包裝蔬果之機會大增,雖然許多超市及量販店對 進貨蔬果,已建立自主檢驗措施,或選擇業經檢驗合格,具有吉園圃或安心蔬果 等標誌之蔬果為貨源,但並未普及於一般傳統市場,茲為加強消費者之信心,並 確立業者自主管理之責任,本局特別安排針對超市包裝場,進行蔬果殘留農藥監 測之工作計畫。

今年三月,本局先召開超市業者座談會,督促各超市業者加強蔬果進貨源 選擇及建立自主抽驗系統,並由各衛生局至其轄區超市包裝場了解業者自主檢驗 情形,將包裝場品管等級分成三級,進貨蔬果已作自主檢驗者為第一級,進貨蔬 果未作自主檢驗,但有認證標誌者為第二級,進貨蔬果未作自主檢驗亦未經認證 者為第三級。然後擇期至各蔬果包裝場採樣,並於當天下午五時前送達該局之實 驗室,次日清晨八時前完成檢驗,隨即將結果以傳真分送相關之縣市稽查小組、

包裝場及超級市場。凡是不合格之蔬果,已上架者須立即下架,未上架者則不得 上架,包裝場未出貨者則不得出貨,稽查小組人員會同時分赴包裝場、超市及產

(2)

地,監督下架、停止販售之情形,並對違反規定者,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三十五 條罰則處理,以促使超市及量販店業者提高警覺,確實做好保護消費者健康之工 作。

本年度於五月八日及九月四日共進行兩次監測,分別至 21 家包裝場,抽驗 蔬果檢體 63 件,蔬菜類 50 件,水果類 13 件,檢驗結果均與規定相符,詳見表 一。抽驗之包裝場共計 21 家,7 家品管等級為第三級,9 家品管等級為第二級,

5 家品管等級為第一級。上述抽驗之蔬果,所供應之超市詳見附表二。由此監測 結果顯示,由事先宣導及抽驗監測,超市及量販店業者對進貨蔬果之貨源均能慎 重選擇,監測 63 件蔬果之農藥殘留,結果均能與規定相符,民眾應可放心至超 市購買蔬果。

附表一、超市包裝場蔬果殘留農藥監測檢驗結果

不符規定

蔬果種類 抽驗件數

件數 %

包葉菜類 3 0 0 小葉菜類 28 0 0 果菜類 4 0 0 瓜菜類 7 0 0 根菜類 3 0 0 豆菜類 2 0 0

雜糧類 3 0 0 小計 50 0 0 小漿果類 2 0 0 柑桔類 3 0 0 瓜果類 2 0 0 梨果類 1 0 0 大漿果類 2 0 0

核果類 3 0 0 小計 13 0 0 總計 63 0 0

附表二、包裝場蔬果供應之超市名稱

地區別 檢體件數 供應超級市場名稱

19 遠東百貨公司超市、 家樂福、松青超市、頂好超市及台北縣 農會超市

22 台北農產公司各超市、興農超市、裕毛屋超市、全省頂好超

22 大統超市、大立超市、小港紅歡超市、愛國超市、大社農會 及鳳三農會超市

合 計 63

(3)

外傷用軟膏之

微生物品質調查

何明純

為評估國人使用之不含抗生素外傷(含燒燙傷)用軟膏之微生物品質,本局首 次針對該類產品進行微生物品質試驗,結果 62 件檢體均未檢出病原菌,且一般 細菌、黴菌及酵母菌之含量亦皆符合微生物限量規範,未有不合格之情形。

有鑑於燒燙傷病人或具有大面積開放性傷口等嚴重外傷病人,其傷口複雜,

若治療用之軟膏含病原菌或含菌數過高,均極可能引起病人二度感染或造成敗血 症,不僅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加重病情,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對外傷用軟膏之微 生物含量與種類應加以限制。本局為確保國人使用不含抗生素外傷用軟膏之微生 物品質,保障民眾之健康,乃安排各縣市衛生局,於本年度 1 月至 7 月間,至其轄 區藥局與醫院等處抽取該類檢體。總共抽驗 62 件檢體,其中自國外輸入者計 5 件,國產者計 57 件,試驗結果均符合規定,該次品質調查檢體名單,將公佈於本 局網頁提供國人參考。

衛生署自民國七十六年推動藥品優良製造規範(GMP)以來,大幅改善國內藥 品製造業之製造水準,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起,更開始實施無菌製劑無菌性關鍵性 製程確效作業,並於八十八年七月起,分三階段進行確效作業,預定於九十三年 六月三十日完成藥品全面確效作業。執行至今(九十二年八月底),通過確效作業 第一階段者計有 163 家,其中通過第二階段確效作業者計有 96 家,甚至已有 4 家通過第三階段確效作業。該次品質調查之 57 件國產檢體來自 31 家藥廠,這些 製造廠皆已通過確效作業第一階段審核,其中並有部分已通過第二或第三階段審 核,顯示我國製藥水準與品質,確實良好。惟為確保國人使用不含抗生素之外傷 (含燒燙傷)用軟膏之品質安全,衛生署呼籲,各製造廠商仍應隨時落實 GMP 及確 效作業,以確保國人用藥之安全。

微生物限量試驗檢驗結果簡表

檢驗項目 試驗標準(每克製劑) 合格件數 不合格件數 細菌、黴菌與酵母菌總數 ≤100 cfu 62 0

綠膿桿菌 不得檢出 62 0 大腸桿菌 不得檢出 62 0 金黃色葡萄球菌 不得檢出 62 0 沙門氏菌屬 不得檢出 62 0

(4)

藥物食品檢驗局 九月份大事記

9 月 3 日 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張榮豐副院長專題演講「如何做好應變計畫」。 9 月 7 日 技士紀長文赴日本厚生勞動省國立感染症研究所考察及研修「白喉百 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效價與毒性試驗用國家標準品製備技術」,為期 30 天。

9 月 9 日 辦理遠距教學管理者說明會。

9 月 12 日 辦理遠距教學學習者說明會。

副局長孫慈悌、科長潘志寬、薦任技士楊怡真赴美參加「國際公定分 析科學家協會第 117 屆年會」,為期七天。

9 月 15 日 邀請日本厚生省國立衛生試驗所前生藥部部長,御茶水大學教授佐竹 元吉博士蒞局,就「日本藥局方生藥規格之修訂」專題演講。

邀請台大醫院陳怡如醫師蒞局,就「認識果酸化粧品」專題演講。

9 月 19 日 舉行本局二十五週年局慶,表揚績優人員,並邀請台北市野鳥學會林 金雄副理事長就「歌謠鳥類與生態」專題演講。另於下午一時舉辦「戴 奧辛檢驗分析技術研討會」。

9 月 21 日 薦任技士林邦德赴美研習「美國 GMP 查廠及 GMP 查廠人員訓練講師培 訓」,為期八天。

9 月 22 日 舉辦「國內 UVB 防曬係數測定法研習會」,邀請日本專家福田實、長昭 雅子、淺野新蒞局,與國內各相關單位及業者,共同研討。

9 月 26 日邀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蕭水銀教授蒞局,「朱砂及重金屬之毒性」專 題演講

9 月 30 日 邀請台灣電子檢驗中心林宗清組長蒞局,講授「電磁相容性(EMC)基 本原理介紹、標準內容解說及電磁相容性(EMC)之規範」。

(5)

疫苗之歷史演化與展望

江建勳

疫苗之早期歷史

疫苗學(vaccinology)是一門複雜及跨學門的科學,其發展過程部份是理性 而部份為經驗之談,科學家進行基礎研究並獲得突破後才獲得實用及許可上市之 產品,因此對疫苗學做一個完整的回顧有利於了解及領會其特點。

全細胞或次單元、活的、殺的或基因重組病毒或細菌疫苗其演化之進展可以 分成幾個時期,疫苗進展係由科學時期開始,接著由理性經驗主義得來啟蒙,到 轉變至近代時期,近代時期是所有時期中最具生產力者,發展出許多新疫苗與技 術,導致現代時期以及未來可能得到的進展。

在古人的信仰中(見表一),疾病是無法觸摸又反覆無常的神對犯了重大罪 惡人類的懲罰,對於疾病帶來毀滅的恐懼是統治者所利用的一種有效統治工具,

政客與巫師灌輸恐怖思想,由早期部落至現代文明的漫長過程中,以這種方法來 控制人類行為證明十分有效,許多已知有關傳染病、昆蟲傳播及公共衛生之早期 文明在歐洲已經消失,公元 400 年後由西方希臘羅馬文明的隕落到黑暗時期的起 始,直到十九世紀才完全復甦,然而,某些近代科學的先驅者確實發現微生物的 生命形式、環境與疾病間之關係及某些臨床界定之疾病不會再次發生的事實,此 種異端觀念顯現出:是人類自身(非魔鬼或邪神)才是瘟疫的源頭,而問題的解 決在於向超自然籲求以外去尋求。

表一、疫苗學—初始期 善變的天神與惡魔引發疾病

對疾病恐懼–統治者、僧侶及政客的有力工具

初期觀察,疾病傳染性、衛生、抵抗重複感染、編撰之宗教禁忌增進健康 迷信流行

羅馬帝國與黑暗時期衰亡導致早期知識損減 1700 年代後期再度覺醒

金納觀察到感染牛痘的擠牛奶女工不會產生天花的現象 金納之預防方法

疫苗及免疫學科學的開展

疫苗學之衰退(成熟期、天花疫苗改良)至 1875 年,等待巴斯德之新發現。

並未發生生命自發形成的現象 微生物引起發酵作用

建立疾病之病原理論

古代中國人以接種天花病患的膿液來預防自然發生的嚴重天花疾病,這種方

(6)

法於十八世紀初期引進歐洲,此過程與金納(Edward Jenner)知道擠牛奶的女工 因為原先感染牛痘而不會得到天花的情況是相同的,早在金納時期以前,外行人 如農夫賈世提(Benjamin Justy)已經將牛痘的膿液接種在自家人身上來預防天 花。

基於此種知識背景,英國醫生金納於 1796 年進行第一個預防天花人體實驗 的科學研究,臨床研究證明預先接種牛痘病毒,再以具毒性之病毒攻擊確實可以 預防天花,由此開始,疫苗學與免疫學於焉誕生。

十九世紀時,牛痘接種成為全球性的防疫工作,特別是在歐洲及北美洲,但 是由金納初期發現所習得的原則被擱置超過一個半世紀,其間沒有新的疫苗出 現,此領域極須要排除自然發生論的證明,方可建立疾病的病原理論,兩者由巨 觀言之都因法國化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研究而大功告成。

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見表二)是奮發圖強的時期,此時具有意義之疫 苗學科學出現,延續超過四十年,然後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早期的科學巨人 有巴斯德、柯霍、馮貝霖及愛立克,在這段時期目標集中於細菌、醫學應用及主 要有關抗體之實驗免疫學之發現。

表二、疫苗學—1875 年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到 1930 年

1875 年的大覺醒–發現及合理之經驗主義,焦點集中於細菌及抗體(狂犬病毒除外)

研究巨人:

巴斯德(Louis Pasteur)–免疫預防、減毒作用

柯霍克(Robert Koch)–方法學、病因學、過敏反應、假說 馮貝靈(Emil von Behring)–抗體及免疫治療法

愛力克(Paul Ehrlich)–受體—配體專一性結合、特殊化學治療法、抗體量化 1929 年代:

描述體液免疫現象 免疫治療法主導研究領域 可信賴及有效之疫苗

天花及狂犬病

死的及 或減毒傷寒、志賀桿菌病、霍亂 鼠疫、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結核病

巴斯德注意到藉實驗室培養可以減弱禽類瘟疫細菌的毒性,他也觀察到這種 減毒的細菌可以引發抵抗往後有害細菌的攻擊,進一步研究使得他發展出可靠的 疫苗來抗拒炭疽、霍亂及病毒引起之狂犬病,有人認為巴斯德對於疫苗迅速且巨 大爆發的洞察力,可能得自他所不承認的學者奧濟亞–土倫(Auzias-Turenne) 其先驅性觀念之大力協助,早在幾年前這些觀念已經發表。

德國柏林的柯霍(Robert Koch)是發展純培養技術的大師,而在發現霍亂及 結核細菌上是一位先驅者,柯霍假說提出嚴格的定義以建立疾病之特殊病原學,

他對於臨床過敏性的發現強過麥奇里約夫(Metchniyoff)對於吞噬細胞與先天免 疫性有關的發現。

馮貝霖(Emil von Behring)是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他利用羅克斯(Roux)

(7)

及葉爾辛(Yersin)發現白喉及破傷風的可溶性毒素,將其去毒後來進行免疫接 種,建立被動免疫治療法的領域,此成就主導了未來幾十年對抗傳染性疾病治療 性醫學的發展。

然而該時期影響最深遠的為愛立克(Paul Ehrlich)的發現,他找出染料與其 他化學試劑對細胞組成的特殊親和性,依據選擇性原則,發展出世界第一種合成 的治療藥物,是為化合物 606 或稱 Salvarsan,用以治療梅毒,愛力克發展出特 殊量化抗體的方法,使得馮貝林的被動免疫性真正可以實用,他認為細胞側鏈與 化學物質及與其他蛋白質特殊互補性的觀念,之後稱之為特殊受體–配體結合作 用(receptor-ligand binding),此觀念主導了我們今日對於免疫專一性、細胞 化學及藥物特殊治療方法的了解。

其他許多研究人員接著進行各種初期研究,在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終了 時,大部分體液免疫現象皆得已被描述,並發展出具可使用品質之活疫苗及死疫 苗,除此之外,還包括抗傷寒、志賀桿菌病、結核病、鼠疫、白喉及破傷風等疫 苗,百日咳疫苗直到 1926 年才開始發展,直到目前所有這些疫苗都繼續被加以 研究並改良。

1930 年至 1950 年過渡時期之疫苗(包括 1950-1957 年)

在 1930 年到 1950 年的二十年間(見表三),涵蓋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疫 苗新時代的過渡期,此時期的一個大突破為古得派斯德(Goodpasture)於 1931 年證明病毒可在受精雞胚胎裡生長,由此泰勒(Theiler)製造出安全且有效抗黃 熱病的切碎雞組織疫苗 17D,此發現在熱帶國家應用極廣。

表三、疫苗學–轉型期(1930-1948),包括華特瑞陸軍研究院(1948-1957)有關流行性感冒及腺病 毒製劑及疫苗之早期研究

1931 年 古德巴斯德(Goodpasture)–病毒在雞胚膜上繁殖。

1935 年 泰勒(Theiler)–安全及有效之黃熱病疫苗,以碎雞胚組織繼代培養減毒。

史愧伯病毒實 驗室(Squibb Virus Laboratories)

,1940 年代早期

考克斯(Cox’s)福馬林不活化雞胚(卵黃囊)斑疹傷寒疫苗(傳入歐洲)。

1944 年 福馬林不活化小鼠腦之 B 型日本腦炎疫苗(傳入遠東),依據早期日本及蘇俄之研究及沙 賓(Sabin)之報告。

1945 年(E. R.

Squibb & Sons Labs)

史丹利(Wendell Stanley)發展非精緻純化之雞胚尿囊液得來之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純 化病毒疫苗之典範。

史愧伯父子實驗室(E. R. Squibb & Sons Labs)之處理及製造研發,包括軍方與平民。

華特瑞陸軍研 究院(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WRAIR) 1948-1958

經由展望及回顧病毒與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流行性感冒病毒之抗原逐漸改變(飄變,

drift)及重大改變(變異,shift)。

偵測出 1957 年之大流行;疫苗研發,1957 年。

(8)

1953-1957 發現腺病毒(流行性–WRAIR;潛伏性–NIH)–1953 年。

死病毒疫苗之研發及證明有效(98%)–1956 年,上市販售–1958 年。

史奎伯父子研究實驗室(E. R. Squibb & S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的早期 研究

在史奎伯病毒實驗室裡,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在受精雞胚卵黃裡的生長(依據 寇克斯法,Cox method),會快速導致製造出大量斑疹傷寒疫苗並領有許可證,

在二次大戰時有助於軍事人員的健康。

希爾曼(M. R. Hilleman)等研究人員在史奎伯實驗室工作的發展出 Wendell Stanley 流行性感冒疫苗,經由持續流動離心作用來純化,此方法變成純化病毒 疫苗的典範,此外,,希爾曼(Maurice R. Hillman)等人根據沙賓(Sabin)的報 告迅速發展出一種以福馬林殺死由小鼠大腦衍生之非精緻日本 B 型腦炎疫苗,並 可供商業製造,這種疫苗於 1944 年及 1945 年使用於保護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太 平洋作戰的軍人。

華特瑞陸軍研究院之研究

希爾曼於 1948 年加入華特瑞陸軍研究院(Walter Reed Army Research Laboratories),第一個任務是發展偵測及預防流行性感冒「下一次的全國性大 流行」,在經過展望及回顧病毒學與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後,他發現流行性感冒病 毒之抗原專一性會因時間而有逐漸或突發之改變,如今稱為飄變(drift)或變異 (shift)。

1957 年 4 月 17 日紐約時報發表一篇報導,對香港流行性感冒提出第一個警 告,希爾曼與其同事預測 1957 年的亞洲流性感冒會在秋天美國學校開學時開始 流行,結果的確如期發生,於是他們與民間製藥廠合作在感恩節流行尖峰時生產 了 4 千萬劑疫苗,給民眾施打後病例數就急速下降。

在這次呼吸性疾病流行中其病原偶然發生變異,希爾曼於 1951 年在 Leonard Wood 地區進行流行性感冒的田野研究時,由非流行性感冒急性呼吸病 患體內採集到大量血液及咽喉塗抹檢體,由於這個大型團隊研究(加上策略支援)

花費非常高昂,使得希爾曼必須先完成某些有價值的研究以找到新成果,他與同 事魏諾(J. Werner)將新發病軍人的氣管內生長有纖毛的上皮細胞加以培養,然 後接種由該地區病人採集之咽喉塗抹檢體而得到一種新病毒的三種分離物(3、 4 及 7 型),病毒會持續增殖,這就是腺病毒的發現。

發現腺病毒會引起流行性疾病是希爾曼實驗室的成果,而引起兒童扁桃腺 及腺樣組織持續潛伏性感染的是休諾(Robert Huebner)實驗室的成就,兩者於 1952 年同時完成,恩德斯(Enders)於 1946 年突破性地發現脊髓灰質炎病毒可在 胚胎組織細胞中繁殖,開啟了在細胞培養中培養病毒的大道,在猴腎臟細胞生長 之死的流行性腺病毒疫苗是由希爾曼實驗室中發展出,而且於 1956 年的一個大 型控制臨床試驗中證明該疫苗有效性達 98%,這正好是發現病毒四年後的事,死

(9)

的腺病毒疫苗於 1958 年取得上市許可證,製造供小兒接種使用。

1930 年至 1950 年間由軍方單位主動發起及基金會興起而獲得許多對研究 的支持,這些單位給予大方的捐贈及資助實驗室如洛克斐勒研究所等實驗室。

在 1950 年至 1985 年間,有許多新疫苗開發、發展並進入臨床試驗,少數 疫苗遲至 1980 年代後期及 1990 年代才得到許可證,但是在 1985 年後,新疫苗 開發與許可證取得的案例都急速減少。

現代時期的疫苗分為全細胞及次單元細菌、病毒基因重組次單元、實用細 胞培養繁殖病毒之活的及死的全病毒製劑,這整個時期中大部分疫苗皆由希爾曼 實驗室開發並首度取得許可證,該實驗室中央權責之資源具適當管理均有利於研 究的成功。

細菌性疫苗

現代時期的主要細菌疫苗集中於次單元莢膜多醣製劑(subunit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preparations,見表四),然而減毒全細菌疫苗也有極大進展。

肺炎球菌疫苗雖只含有幾種血清型,於 1946 年首次取得許可證,但是因為 磺胺類藥物及抗生素的發明而短期內就停止生產該疫苗,雖然此等藥物在根除細 菌性感染上非常有效,但卻未能防止某些原先可有效治療病人的死亡,由於奧斯 催恩博士(Dr. Robert Austrain) 的持續努力而使得肺炎球菌疫苗研究之領域保 持活躍,希爾曼等人於 1970 年代早期開始進行肺炎球菌疫苗的研究,結果發展 出 14 及 23 價之疫苗,分別於 1977 年及 1984 年獲得許可證。

表四、現代時期–細菌莢膜多醣疫苗—1950 年起持續研發 主要疫苗研究為多醣次單元製劑

肺炎球菌

1945 年以前 抗體反應為類型專一免疫生成性及保護效價之標記。

1946 年 六價疫苗取得許可證,但是被抗細菌製劑取代。

1964-1968 年 有效化學治療法無法防止死亡,重新進行疫苗研究。

1977 年 14 價疫苗獲得許可證。

1984 年 23 價疫苗獲得許可證。

腦膜炎球菌

1963 年 磺胺劑抗藥性在軍方產生問題。

1969-1972 年 華特瑞疫苗可行且具保護作用。

1974-1982 年 疫苗之研發及獲得許可證:A 1974、C & A-C 1975、A-C-W135-Y 1982 病例稀少使得藥廠不感興趣。

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1985 年 較大兒童使用之多醣疫苗獲得許可證。

真實情況 多醣疫苗在較小兒童免疫性不足。

1970 年代中期 發現、結合及蛋白質激發新生動物之保護反應。

1987-1990 年 不同之嗜血桿菌結合疫苗獲得許可證。

1992 年 對所有多醣疫苗進行廣泛研究。

1998 年 史克美占公司獲得新型次單元萊姆疫苗之許可證。

(10)

繼華特瑞陸軍研究院進行以原型疫苗之先驅性研究之後,希爾曼實驗室應 軍方的要求對於腦膜炎疫苗的研發展,遏阻磺胺劑抗藥性的問題及新兵入伍腦膜 炎再度發生之狀況,他們研發出單價、雙價及四價 A、C、W135 與 Y 之疫苗並加 以評估,且於 1974 年至 1982 年間取得許可證。

多醣疫苗特別是嗜血性 b 型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b)疫苗在小兒 體內不會產生免疫性,1960 年代晚期或 1970 年代早期有一位不知名的英雄人物 提出一篇早期論文,發現多醣及蛋白質的結合會激發 T 細胞來幫助剛出生的小動 物產生免疫性,於是打開了希爾曼等人及許多生物製劑公司發展出對小兒高度有 效結合疫苗的大門,此情況一直持續至今。

目前有幾種非常有效的結合性嗜血桿菌疫苗已經獲得許可證並可在市面上 購得,與此相同之結合技術現正應用於改進腦膜炎球菌及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 力。

重 組 次 單 元 多 生 太 萊 姆 病 疫 苗 是 一 種 新 疫 苗 , 由 史 克 美 占 實 驗 室 (SmithKline Beecham laboratories) 於 1998 年取得許可證。

病毒性疫苗

抗脊髓灰質炎疫苗(見表五)是由國家小兒麻痺基金會贊助支援並給與經 費下進行之計畫所開發製造出。

表五、現代時期–病毒性疫苗–脊髓灰質炎 1950 年 國家基金會–支持建立基礎研究,抗體為保護之標記。

死疫苗,獼猴腎臟細胞培養生長及以第一級動力學進行福馬林不活化作用。

1955 年獲得許可證。

問題

脊髓灰質炎病毒不活化作用不完全–引起麻痹,製程改變及放行。

效價易變且低於接受標準。

腎臟中存有天生之野生病毒–不活化作用之確保。

1960 年:此時發現從前未偵測到之猴脊髓灰質炎病毒,SV40 抗拒完全不活化作用。

1962 年:去除 SV40病毒。

1960 年:默克 Purivax 疫苗獲得許可證,純化及標準效價之疫苗,因商業理由而停產。

活疫苗(非親神經性–減毒)。

1960 年獲得許可證。

問題

神經毒性的纏殘留與回毒。

SV40污染–去除。

活疫苗成為預防脊髓灰質炎及由全世界根除之典範。

不活化流行性脊髓灰質炎疫苗

疫苗效用之得以突破來自恩德斯之脊髓灰質炎病毒可在非神經組織細胞培

(11)

養中繁殖的研究,三價死的之沙克脊髓灰質炎疫苗是使用生長於獼猴腎臟細胞培 養中之病毒製備,於 1955 年取得許可證,此疫苗立即面臨三個問題:即病毒不 活化作用不完全、免疫效價具高度變異性及希爾曼等人發現一種新的先天性獼猴 多瘤病毒(polyoma virus, SV40)污染,在此之前科學家無法偵測到該病毒,同時 發現 SV40病毒能對抗脊髓灰質炎疫苗中福馬林的完全不活化作用。

SV40病毒是由於希爾曼等人使用取自獼猴的腎臟進行細胞培養時發現,這些 獼 猴 並 未 被 當 時 隨 處 皆 有 的 先 天 性 病 毒 感 染 , 於 是 他 們 選 擇 並 引 介 非 洲

Cercopithecus猴來避開此問題,發現由此種猴子得來之腎臟細胞十分容易讓病

毒複製並產生細胞病理改變,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偵測到目前尚未能發現到的病 原,特別的是,使用此種細胞可以讓工作人員偵測到 SV40,後來發現此種病毒會 使剛出生的倉鼠產生癌症。

當最終產品中發現有少量存活的 SV40病毒時,大大中斷這種死的脊髓灰質 炎疫苗的製造,然而,如以無先天性病毒的Cercopithecus猴腎臟細胞來取代,

此問題就很快地獲得解決,努力克服高度變異之效價使希爾曼等人發展出一種純 化具有精確標準化效價之脊髓灰質炎疫苗(Purivax),此產品於 1960 年獲得許可 證,但是最終因為商業上的理由而停產。

口服沙賓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是基於使用非神經性脊髓灰質炎病毒㈱製成,

在 1960 年得到許可證,此種疫苗仍然碰到 SV40病毒污染的麻煩,但是就死疫苗 而言,使用Cercopithecus猴腎臟培養則輕易解決了這個問題,至今活疫苗仍然 保留微量的神經毒性,但極少引起疫苗接種者或與之接觸者之脊髓灰質炎,儘管 如此,活性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及根除全球性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典 範。

預防小兒疾病的活疫苗

1957 年時希爾曼等人體認到小兒用減毒活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水痘及其混合疫苗具有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即使那時仍然只是個理論上的夢想,

然而此觀念的重要性卻對許多小兒病毒性疾病提出簡單的解決方法。

個別小兒活病毒疫苗之研究與發展(見表六)面臨許多障礙,通常面臨相 同問題,其中的障礙為如何發展製造出大量不同代數且具商業品質之合格疫苗,

以這些疫苗進行臨床試驗找出可接受之毒性且具適當效價的代數,通常由最高代 數、最小毒性開始往回追溯,由於沒有動物模式而且沒有減毒標記,因此所有試 驗必須在自願之兒童身上進行,詳細臨床觀察及運用判斷力是主要的指引方針,

每一種候選疫苗的有效性是以兩次安慰劑控制之效價試驗來證實,每一種疫苗的 安全性確認通常以 10 至 20,000 位受試兒童及與他們接觸者進行測試,適當的疫 苗必須提供長期保護作用,混合疫苗裡的個別疫苗須要調整劑量以維持與單獨給 予時所產生之最佳免疫反應相同,最後,所有疫苗必須在儲藏及供銷時保持安 定,每一種活性病毒疫苗都有個別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見表七),以下將會討論

(12)

到。

表六、現代時期–小兒活病毒疫苗–阻礙

目標:減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混合疫苗。

共同障礙

發現–病毒在可接受之細胞培養中生長。

沒有動物模式、沒有減毒標記。

所有疫苗在兒童身上進行試驗–藉判斷來作決定。

製備大量繼代具商業品質之疫苗

藉判斷來測試,以減毒最大之疫苗開始,並回溯找出反應性及免疫生成性間之平衡點。

科學及管理委員會接受研究計畫結果(克服反對意見,如水痘)。

去除作用–避免病毒污染。

疫苗之製備及試驗規模龐大且耗時長久。

控制性研究之保護效果。

10-20,000 位接種者安全性確效。

與接種者接觸之安全性。

維持保護性–長期。

疫苗在儲存及供銷時之安定性。

混合疫苗–反應性不增加,及配方調整防止干擾。

表七、現代時期–小兒活性病毒疫苗–明顯問題及解決方案 麻疹–雞胚細胞培養。

減少反應。

與免疫球蛋白同時使用。

進一步減毒(無球蛋白)。

由培養液中去除雞白血病病毒–研發實驗性無白血病雞群。

高度有效性及安全性。

腮腺炎–雞胚細胞培養。

無神經毒性之 Jerry Lynn 病毒㈱。

高效價–無反應生成性。

德國麻疹–發現–在鴨細胞中繁殖。

快速及可靠之減毒作用。

不會對容易感染之成年接觸者傳播。

兩價及三價配方

可接受之效價及反應生成性。

臨床試驗極為成功。

主要之小兒免疫原。

水痘–所有層面–1981 年以 KMcC 病毒㈱製出。

應用減毒程序時病毒無法達到可接受之反應性與免疫生成性間的平衡點。

由 OKA 病毒㈱取代。

麻疹疫苗

製備麻疹疫苗重要的是去除在雞蛋裡(提供細胞培養所需之組織)遍佈的 鳥類白血病病毒污染,由於有科學家培育出無白血病的雞隻而解決了此問題,而

(13)

原始恩德斯的 Edmonston B 麻疹病毒對於兒童的毒性太大,但如果於開始時同時 給與麻疹免疫球蛋白就可以減少其毒性,更好的解決方法是希爾曼等人研發出進 一步減毒之 Moraten ㈱的麻疹病毒,無須使用免疫球蛋白,但必須證明改良之 Moraten 病毒亞㈱其高度有效性及安全性與原始病毒相同。

腮腺炎疫苗

希爾曼實驗室發現 Jeryl Lynn 腮腺炎病毒㈱分離物並加以減毒,得到一種 非常適用之無神經毒性且具高度免疫生成性的疫苗。

德國麻疹疫苗

希爾曼等人的突破性發現:德國麻疹可以在細胞培養鴨胚細胞中繁殖並且 快速而有效地減毒,因而有助於德國麻疹疫苗的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疫 苗病毒對與疫苗接種者接觸的敏感人士無傳染性。

混合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

有關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MR vaccine)混合之兩價及三價的配方 已經發展出,此種疫苗在各方面皆安全並有效,三價 (MMR) 疫苗成為小兒免疫 接種最重要的一部份,並延續到今日,可節省許多金錢。

水痘疫苗

希爾曼研發出 KMcC 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 的研究時間超過 15 年,

用來發展水痘疫苗(chickenpox vaccine)製劑及對所有層面之保護作用,但是有 一點卻辦不到,即減毒之 KMcC 病毒㈱程度無法表現可接受之效價,且反應性也 不能接受,日本的 Oka 病毒㈱已成功取代 KMcC 病毒㈱並獲得許可證,目前準備 加入三價之 MMR 疫苗中。

抗馬瑞克氏雞癌症活疫苗

馬瑞克氏病(Marek’s disease,見表八)是一種發生於雞的神經及內臟淋 巴瘤,由於生產力降低及屠宰業者受到責難而引起養雞業巨大損失。

伯麥斯特(Burmester)與其同事培育的火雞皰疹病毒顯示可對抗與抗原有 關之馬瑞克皰疹病毒,而不會引起雞隻生病,希爾曼實驗室於 1971 年發展出受 感染之冷凍細胞馬瑞克疫苗並獲得許可證,而於 1975 年發展出純化乾燥之病毒 疫苗,經過長時間及複雜的研究證明對於雞隻能產生保護性效價且十分安全,同 時對於人類攝食亦無妨礙,此等疫苗之許可證已經獲得美國農業部頒發,這是世 界上第一張領有許可證之抗癌症疫苗,對於養雞業的經濟造成革命性改變。

表八、現代時期–默瑞克氏雞癌症疫苗 默瑞克氏病,由一種皰疹病毒引起雞之神經淋巴 瘤或內臟淋巴瘤(連續麻痹),由於生產力降低

(蛋與肉)及屠宰者受到責難使得養雞業經濟損 失龐大。

(14)

1970 年 柏邁斯特(Burmester)發現火雞皰疹病毒之抗原 與雞默瑞克氏病有關。

柏邁斯特病毒不會引起雞之疾病反而可保護雞 隻對抗默瑞克氏疾病。

經過長久及繁複的研究建立對雞之安全性與有 效性,及對人攝取食物之安全性,希爾曼實驗室 研發出兩種高度有效之疫苗。

1971 年 冷凍之受感染細胞疫苗。

1975 年 純化無病毒疫苗,乾燥。

此為世界上第一張取得許可證可對抗癌症之疫 苗。

使得養雞業之經濟產生革命性改變。

抗肝炎疫苗的發現及發展

希爾曼實驗室於 1960 年代早期展開大型實驗室及田野研究想要找出引起 A 型及 B 型肝炎之病毒。

A 型肝炎病毒及疫苗(見表九)

1973 年希爾曼等人發表早期在狨(marmosets)這種動物體內分離出 A 型肝 炎病毒之 CR326 病毒㈱,最近發現鄧哈特(Freidrich Deinhardt)從前在狨身上 分離出的 GB 病毒是黃病毒屬(Flavivirus),而非 A 型肝炎病毒,GB 病毒的發現 具有特殊意義,因為比 C 型肝炎黃病毒屬的發現要早,由於希爾曼實驗室對 A 型肝炎病毒及 A 型肝炎特性完整的研究,使得科學家可能寫下傳染性肝炎新的一 章,1978 年希爾曼等人發展及報告一種具高度保護性福馬林處理之病毒㈱疫 苗,使用由受感染的狨肝臟純化出的病毒製造,1979 年希爾曼實驗室的一個突 破性發現:A 型肝炎病毒可在細胞培養中繁殖,打開了製造人用疫苗之大門,此 種殺死病毒疫苗(依據 1978 年狨肝臟原型製造程序製造)在控制之田野研究中 證明極為安全並具保護性,該疫苗於 1994 年取得許可證,如今已在世界許多地 區進行例行接種,該實驗室也繼續追求肝臟病毒疫苗的長期發展。

表九、現代時期–A 型肝炎病毒疫苗

1960 年代早期 開始進行尋找肝炎病毒之計畫。

1973 年 在狨身上發現 CR326 A 型肝炎病毒(Deinhardt’s GB 病毒,原先認為引起 A 型肝炎,最近顯示是黃病毒、肝炎、非 A 非 B 型肝炎(早於 C 型肝炎)的 最早例子)。

1978 年 高度有效福馬林殺死感染肝細胞得來之 A 型肝炎原型疫苗,在狨及黑猩猩 研究中顯示其安全且有效。

1979 年 在細胞培養中獲得突破性發展,開啟人用疫苗之大門。

1991 年 細胞培養生長之福馬林殺死疫苗,使用狨肝臟疫苗程序製備。

1992 年 安全性及有效性。

1994 年 獲得許可證。

B 型肝炎病毒疫苗(見表十)

(15)

由血漿製成之 B 型肝炎疫苗

1965 年布倫柏格及普林斯(Blumberg and Prince)發現人類 B 型肝炎病毒帶 原者血液內存有該病毒的表面抗原,於是開啟發展 B 型肝炎疫苗之大門,由資料 幾乎是零開始,希爾曼實驗室於 1968 年使用由人類帶原者血漿純化得來之表面 抗原,作為 B 型肝炎候選疫苗,並探討其純化、生產、不活化、安全性及有效性,

結果所有過程皆成功。B 型肝炎病毒不會在體外繁殖,因此在每一個多重不活化 步驟以替代病毒之不活化作用的檢驗,來作為疫苗安全性的保證,免除遭受存在 於人類血液中 B 型肝炎病毒及其他所有可能微生物種類的感染。此疫苗的高度有 效保護性已經得到證明,首先在黑猩猩之病毒攻擊研究,接著在 1980 年進行人 體控制臨床試驗,此疫苗證明不但安全而且具有高度保護性,最後於 1981 年獲 得許可證供一般人接種使用,此時已經是希爾曼等人首先展開大規模研究後的 13 年了。

表十、現代時期–B 型病毒疫苗

1960 年代早期 尋找 B 型肝炎病毒。

血漿製造之疫苗

1965 Blumberg and Prince 在帶原者血中發現 B 型肝 炎病毒之表面抗原

1968 年 開始對疫苗之純化、不活化、安全性及有效性進 行測試。

1980 年 有效性獲得證實。

1981 年 獲得許可證(經過 13 年的研究)。

重組酵母菌疫苗

1975 年 與 Rutter and Hall 開始合作研究發展載體–表 現之 B 型肝炎表面抗原。

1982 年 重組酵母菌中之表現系統,進行抗原萃取、純化 並取代血漿得來之抗原。

1986 年 重組疫苗獲得許可證。

肝炎疫苗代表

世界上第一種次單元疫苗。

世界上第一張得到許可證之抗人類癌症疫 苗。

世界上第一種重組表現之疫苗。

重組表現疫苗

此時合格之人體帶原者血漿的供應開始無法符合市場的需求,1975 年希爾 曼與加州大學及華盛頓大學的盧特博士(Dr. Rutter)與霍爾博士(Dr. Holl)合作 發展出一種基因重組表現系統來生產 B 型肝炎抗原,於酵母菌中進行之基因重組 表現達到,而希爾曼實驗室卻得到最佳之收穫及表現作用,純化之重組抗原取代 了血漿製造疫苗之抗原,且所製造出的產品與血漿製劑同樣效果,基因重組 B 型肝炎疫苗於 1986 年取得許可證,這是首度開始重組研究 11 年後的事,這兩種

(16)

B 型肝炎疫苗代表著世界上第一種病毒次單元疫苗,第一種得到許可證預防人類 癌症之疫苗,及第一種基因重組表現之疫苗,此種疫苗由於受到世界衛生組織之 激勵與推廣,如今正推展對超過 100 個國家的所有嬰兒進行例行性免疫接種。

現代時期及未來疫苗

目前疫苗學(至少對病毒性疫苗而言)內容十分複雜,並大部分朝向發展 次單元疫苗而努力。目前次單元疫苗都在相同基礎上研發,被認為是重組次單元 B 型肝炎疫苗技術的延伸,這是一開始企圖研發抗愛滋病疫苗時就努力追求的,

目前除萊姆疫苗(Lyme vaccine)外,沒有其他重組疫苗得到許可證(B 型肝炎疫 苗除外),對於全細胞活的及死病毒及細菌疫苗也應繼續加以探究,最近惠氏 (Wyeth Lederle Laboratories)取得製造輪狀病毒活疫苗的許可證是個例子。

現代時期人們正急切地祈求科學家發展新疫苗來控制 20 種以上的疾病,特 別是結核病、瘧疾、C 型肝炎及愛滋病,由 1985 年開始直到今日所研發新疫苗 之前瞻性表現十分貧瘠,而且充滿著「隨意承諾」的意味,且極少成功。

現今真正的問題在於何者主導未來?對於免疫反應中細胞調控及體液作用 機制重要性之遲來認知,開啟了疫苗研究的嶄新時期,所得之報酬將遠超過過去 所見,此一新時代的展望對界定及了解免疫功能方面獲得驚人的進展,體液及細 胞調控免疫性兩者之必要作用已經清楚建立,且在許多文獻中都已呈現。

新疫苗依賴適當抗原及抗原決定基之鑑定,重要的是,它們必須依據「何 物」呈現給免疫系統及「如何」呈現,在當今這個時期,大部分情況正好相反,

有關抗原呈現技術極為進步,而以何物呈現的知識卻很貧乏,以何物來呈現是疫 苗(如抗愛滋病疫苗)的主要課題,直到獲得更簡單且更有效的抗原及抗原決定 基發現與鑑定之方法學方可解決。

如何呈現的問題已經有新穎且讓人興奮的可能性出現,所有事件的核心在 於重組 B 型肝炎疫苗所使用之突破性技術後,分子遺傳學持續不斷地發展出真核 細胞之表現,再加上活的重組微生物及 DNA 載體可能提供之無窮希望,抗原在轉 感樹突細胞的內生性之表現及呈現,使發展疫苗用以預防感染及治療持續性傳染 病及癌症的機會大增,對於發展中國家眾多人口需要廉價及容易施用的疫苗而 言,轉殖植物組織則可提供一個可能之解決方案,以改良之合成化學、製造適當 線性排列組合之抗原及抗原決定基或在支架上排列成多序列,在將來也可能找出 重要功用。

20 世紀時所發展出之知識平台已經開拓成熟,並期望在 21 世紀初期成功,

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樂觀,同時期待成果一定會出現。

(本文取材自 Hillman, M. R. (2000) Vaccines in historic evolution and perspective: a narrative of vaccine discoveries. Vaccine, 18:1436-14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

一般 BNT 疫苗在使用前必須注入無菌生理食鹽水進行稀釋,但新北市恩主公醫院 27 日在社區接種站進行 BNT 疫苗接種時,因現場的醫療作業疏忽,造成 25 名民 眾被接種疫苗原液,等於

衛福部 17 日召集臨床醫學、小兒醫學以及感染科專家,審查 6 到 11 歲兒 童使用莫德納疫苗案,經整體評估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 需求後,通過莫德納疫苗的授權。 6

臺灣開放 12 到 17 歲青少年接種 BNT 疫苗,青少年接種意願踴躍,截至 3 月 21 日止,第 2 劑覆蓋率已達 80.9%,因邊境逐漸開放,不少專家呼籲 5

1985‐1987年間造成至少6個病人 受到原本設定劑量100倍的輻射, 

本學年,我們在Google Classroom 建立各級「德育及成長」課室,發放 有關內容的素材,關顧學生在疫情期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Water supplies (Reservoir, 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