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二中道」之概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不二中道」之概念"

Copied!
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檢視「空有不二」做為說明佛教

「不二中道」之概念

王美瑤

**

摘 要

本文討論的主題,在於檢視用以說明「不二中道」的「空有 不二」概念,是否是一個合宜的詞組,以及此詞組是否是一個適 切說明佛教不二中道的概念。

在探討「空有不二」之概念、學說時,大部分之論文多從歷 史脈絡與宗派之主張切入,本文則不由歷史脈絡、宗派發展的角 度切入。由於身處於哲學領域,著重於理論、概念之條理分析,

因此,本文以直接分析「空有不二」詞組之意思入手檢視。逐一 釐清該詞組涉及的概念,包括「有」、「無」、佛教之「空」義 與「不二中道」義理,嘗試以分析與建構佛教經典的方式理解這 些概念。最後,檢視若依據如此之解析,「空有不二」詞組是否 為一適切詞組,以及在條理上是否契合於佛教所說的義理。

本文透過如此分析、論理,了解到「空」義本身已涵蓋

「有」、「無」之變化歷程,故不落入「有」、「無」任何一 方。既不落入任一方,也就並非與「有」為一組相對概念,因此 應不適合將兩者以「不二」來聯繫之。若欲彰顯空義非斷無之

2016.3.14 收稿,2016.6.22 通過刊登。

本文初稿,曾於 2015 年 10 月 16-18 日,在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辦的

「2015 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口頭發表。筆者感謝研討會上 曾給予的提問與建議;以及感謝投稿過程,三位審查人善意的指正和寶貴的 意見,對本文的修改,助益良多,一併致上誠摯的謝意。

** 作者係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2)

義,應可以重新釐清佛教空義的方式說明。

關鍵字:空、有、空有不二、不二、中道

(3)

一、緒論

本文討論的主題為,檢視用以說明「不二中道」的「空有不 二」概念,是否是一個合宜的詞組,以及此詞組概念是否為適切 說明佛教不二中道的概念。

中國傳統的哲學、世界觀中,一直有著「有」與「無」概 念的交織,從道家老子的《道德經》到魏晉玄學的有無之爭,使 得有、無的論述在中國思想中有一定重要性與思維傳統。當佛學 傳進中國時,與中國既有的文化交融,難免受到中國既有的思想 影響,對於空義、有、無等之概念,融合了一些中國式的解讀。

雖然空義、有、無的論題,可以從歷史發展的脈絡做很豐富的考 察,然而,從歷史脈絡考察的方式,能夠回答的問題是「空有不 二」此一說法的歷史來源,以及宗派學說之間的演變,卻不見得 能夠對其本身的義理提供深入的考究。本文由於在哲學領域,關 注的是此一詞組所顯發的義理,因此進路則不從歷史發展的角度 切入,而直接以論理的角度切入。即便不從歷史發展上,或古 德、先尊的說法整理入手,或許也不妨害理解此一詞組之義理,

甚至能讓事情更加單純清楚。

佛法的內容為分析、探究、解釋生命世界的運作條理,並 進而提供實修、實證的一套完整指引,1故非歷史文化、一時、一

1 聽聞、思維與修行在佛教是不可分割的,可參見:“Śrutam api Śāradvatīputra bhūtapratipatter etad adhivacanaṃ, na vipratipatteḥ. Na hi Śāradvatīputra vipratipannenayaṃ dharmaḥ śruto vipratipatteḥ.” 舍利子!所謂的聽聞,其增 語為腳踏實地修行前進,並不是不修行前進。舍利子!誠然,在不修行前進 的情形,就不能算是在聽聞這個法要。Ryusho Hikata (ed.), Suvikrāntavikrāmi- Paripṛcchā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Kyoto: Rinsen Book Co., 1983), p. 65. 漢 譯 請參考: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六會》卷 597:「又 聞法者,謂於法要如實了知精勤修學,非於正法起異解行;若於正法起異解 行,當知彼類不名聞法。」《大正藏》冊 7,頁 1090 中。

(4)

地之產物,而是對根本一貫的實相之探究。因此,重點便落在 法義、義理,而不在於人或人事,所謂「依法不依人」。2就此而 論,跳過歷史發展、源流脈絡、人物,讓這個詞組自己彰顯它的 意思,也許能更看清楚詞組本身義理之面貌。

佛教傳入中國後,「空有不二」之概念常可見於用來說明佛 教之「不二中道」。3然則,閱讀佛經時,通常讀到的兩邊極端是

「有」、「無」,或以「非有非無」、「有無不二」4說為中道,

而不見以「空有不二」說為中道。針對於此,本文將對此一差 異做進一步的探究。關聯於以上論題,有三個關鍵概念:第一,

「有」、「無」之概念;第二,佛教的空義;第三,「不二中 道」之義理。本文將逐步界說釐清此三個關鍵概念,從而檢視

「空有不二」之說法。

2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卷 6:迦葉菩薩復白佛 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 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 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大正藏》冊 12,頁 401 中。

3 例如:宋.師會,《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卷 1:「鎮國曰:『即色之空方 曰真空,亦稱妙有。』又曰:『要皆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又曰:

『非空之空為具德耳,此即法性宗所顯中道之真空也。』次銷疏文,文有四 節:初對總融空有以顯中道,所以前科三諦圓通。空有一味者,良由幻有真 空無二為中道故。一疏結成中道云:『非空非有是中道義』。鈔云:『然其 正意合真空二義,總名非空,合幻有二義總名非有,空有不二故為中道。真 空二義即空與非空,幻有二義即有與非有也。……』」《大正藏》冊 33,

頁 557 中。

4 例如: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卷 37:「佛 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何等為 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本 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

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 等。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得明利隨順 忍,未得無生法忍。」《大正藏》冊 10,頁 193 下。

(5)

本文第一節緒論,說明本文主旨與文章次第;第二節先針對 常用的「有」、「無」概念做界說釐清;第三節則嘗試依據佛教 經典,說明佛教的空義內涵;第四節帶出佛教不二中道之義理;

透過以上的鋪陳,於第五節嘗試檢視以「空有不二」概念說明佛 教不二中道之適切與否,第六節為結論。

本文依據的經典文獻較多,包含阿含經典、般若經典、《大 寶積經》(Mahā-ratnakūṭa-sūtra)、《大般涅槃經》(Mahā- parinirvāṇa-sūtra)、《大方廣佛華嚴經》(Mahā-vaipulya-buddha- avataṃsaka-sūtra)、《大乘入楞伽經》(Laṅkāvatāra-sūtra)、

《解深密經》(Saṃdhi-nirmocana-sūtra)、《說無垢稱經》

(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和《妙法蓮華經》(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sūtra)。依據大量的經典,主要原因有三:一則,

「空有不二」的議題涵蓋甚廣;第二,希望依據之經典涵蓋解脫 道和菩提道,提供較全面的佛法義理解讀;第三,廣泛參考大乘 經典,顯示佛經中的道理乃一貫的情形。本文不先在地以部派、

學派、傳承或地區文化來區分經典,希望著眼於經典中的義理,

並盡可能貼近生命世界實相之向度。

二、「有」、「無」做為一組概念之意涵

「空有不二」之提出,與佛教史部派的流轉有很大關係。

在佛陀涅槃後不久,佛教在印度即分裂成為上座部與大眾部,流 轉到後來則被標示為「空宗」與「有宗」。5這兩宗被認為是大乘 佛教的兩大宗派,6之後為超越空宗與有宗的對立之爭,在中國佛

5 可參考:孫晶,〈印度哲學關於「無」與「有」的論爭—兼論日本「批 判佛教」如來藏觀「有」的邏輯〉,《華梵人文學報》第 20 期(2013 年 7 月),頁 103-107。

6 吳汝鈞,〈佛教空有兩大宗的判釋〉,《正觀》第 41 期(2007 年 6 月),

(6)

教,遂提出「空有不二」的主張。空宗與有宗最大之爭,簡而言 之在於一切法、法體或所見之現象與唯識所提出的心意識這些 項目,乃至如來藏、佛性,到底能不能說為是「有」。空宗認 為是因緣生、假有,所以這些不能說是實在的,是無自性的,

因此稱為「空宗」;但有宗則認為,現象必依托於實在,如果都 講空將會使世人墮入虛無之見,所以不能全部都說為空,而主張

「有」,故稱「有宗」。就此來看,「有」這一個概念之義涵在 這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也就成為本文章重點處理的概念之一。

於本節,關聯於「有」,則連帶將「無」之概念一併帶入,做為 一組概念探究之。本節對於有、無之探究,致力於落實在生命世 界的洞察,不從文獻、論典所解讀的「有」、「無」概念入手。

因佛法面對的是生命世界,活生生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尋章摘句 方面的功夫將略為削減。透過分析、洞察眾生如何誤解「有」、

「無」之概念,以及錯誤套用在生命當中,或能提供眾生找出思 考之盲點。

「有」、「無」是兩個在日常生活中廣泛被使用的概念,

但也因此,反成為模稜兩可地使用,顯少有機會真正反思這兩個 概念的涵意。「有」、「無」若只為用做生活上的溝通,而不用 在世界實相的探究,則大致上無可厚非;但如果目標是要探究世 界之實相,也就是世界確實的情形,則語詞概念的使用,就需要 進一步地要求精確,以減少概念與實情的落差。因此,做為探究 真理的哲學工作,很重要的一環在於釐清概念,若欠缺此一基礎 工作,而欲以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進行嚴謹之討論,將會導致兩 個問題:第一,欠缺討論的基準,因為彼此對於同一個語詞、概 念的理解是有歧異的;第二,若以不精確界說的語詞當作論述基

頁 65-184。

(7)

礎,則討論出來的結果將與世界真實的樣貌相去甚遠,如此,則 難以稱為在做探究實相的工作。

(一)「有」、「無」在有限與無限時空範圍的兩層意義

「 有 」 、 「 無 」 做 為 一 組 概 念 , 可 以 表 達 存 有 學

(ontology)上事物的「存在」與「不存在」之意。伴隨著此 意思,則可延伸為「具有」、「不具有」,「擁有」、「不擁 有」的意涵。7亦可以表達知識論(epistemology)上的意思,也 就是,在可被認知範圍內的被稱為是「有」,不在認知範圍內的 則被稱為「無」。在日常生活中,存有學上的「有」、「無」之 論斷,通常來自認知的依據,也就是一般人對於什麼東西是否存 在,取決於他是否能知覺到該事物。8

存在與不存在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在有限 時空範圍內的論述,例如:「教室裡有一張桌子。」這句話表達 的是,在說話的當下(時間限定),教室裡(空間限定)存在著 一張桌子。當說「身無分文」,表達的是在當下或是某一段時間 內(時間限定),某人(空間限定)身上不存在錢。如果欠缺時 空的限定,則語意就會變得模糊,例如:「有桌子。」這句話的 語意就不是很明確。雖然「無(沒)錢」這樣的說法,大致上都 能被人理解,但並不是語句本身即表達清楚的資訊,而是因為在 說話的語境當中,人們都已經習慣地自動帶入脈絡中有限時空範 圍來理解話語的意思。

7 請參閱:蔡耀明,〈論「有無」並非適任的形上學概念:以《密嚴經》和

《入楞伽經》為主要依據〉,《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台北:文 津出版社,2012 年),頁 279。

8 例如:許多人否定地獄存在,理由是因為無法觀測到。

(8)

當主詞為生命體,特別是人,則「有、無」可以延伸出「擁 有、不擁有」之意。將主詞(我)抽象成為領域(我所),則在 該人物操縱能力所及的範圍中存在著什麼,則通常將其說為「擁 有」什麼。例如:「某甲有一棟房子。」意即某甲在社會約定 下,能所謂無礙地行使意志的範疇做為一抽象領域,當中存在著 一棟房子,即所謂某甲擁有一棟房子。

以認知為依據的「有」、「無」概念,通常落在「有限時 空範圍」的這一層次當中。因為在未經鍛鍊開發能力的通常情況 下,人類的感官裝備只能感知當下的資訊,即,時間限定;而在 人類所能知覺的巨觀世界(區別於量子世界),一事物在一固定 的時間點只能存在在一個空間。所以,當時間限定,則空間也限 定了。因此,透過世人感官裝備認知而給出的有、無論斷,必在 第一層次、有限時空範圍之條件下。

存在、不存在也可以有第二層次之意涵,即在不限定的時 空條件下,表達貫徹時空而一貫如此的性質。如此,實際上是在 表達「存在性」與「不存在性」之意涵。意即,在這個層次,

「有」是表示形而上一貫的存在、存有,如一神宗教中所宣稱的 神,即為根本一貫的存在,不因時空變動而有所變異。如此之

「有」或「存在性」表達了不需依靠其他條件、僅依賴自己就 能成立之存在,也就相當於「自性」的概念。此處的「有」、

「無」概念,不再只是描述有限時空範圍內某個事物存在與否的 述詞(predicate),而已經成為一種形上學抽象意涵延伸而成的 實體概念,它們本身就是主詞(subject)。

(二)不同意義混淆導致滑坡效應

在日常生活的語意脈絡上,所表達的「有」、「無」觀念

(9)

通常是在有限時空範圍內,因為日常生活的對話是為了彼此生活 訊息的交換、溝通,因此隱含著有限時空範圍,而鮮少涉及形上 學的論斷。存有學、形上學乃至世界之實相,在探討的是一貫如 此的道理,特色是不受特定時空限制,方能成為究竟之真理或實 相。因此,當同樣的語詞「有」、「無」要從生活語詞移用做 世界實相之討論,如果欠缺如上一小節那樣的檢視,很容易在 使用語詞的時候,讓同樣的「有、無」,「存在、不存在」,

「擁有、不擁有」之語詞外表,在內涵概念上從第一個層次悄悄 偏移到第二個層次而混淆,或者從由知識學上(有限時空範圍)

認知到的「有」,就悄悄偏移成為存有學上(無限時空範圍)的

「有」。這樣的偏移與混淆,正好就是引發各種爭議的關鍵。

以形上學中很重要的課題之一「等同(identity)」做為例 子,9說明混淆兩個層次可能形成的問題。

9 請參閱:Harold Noonan and Ben Curtis, “Ident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4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http://

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5/entries/identity-time/>. Andre Gallois,

“Identity Over Tim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

win2015/entries/identity-time/>. 等同的問題在西方哲學討論已久,首先有兩 種區分:qualitatively identical 和 numerically identical。前者表達一種相似,

而後者則嚴格要求性質的等同。哲學討論主要針對後者。等同問題其中一 個討論的關鍵在於如何在變動的時間中談等同,兩者似乎矛盾,因為時間 表示變化。有些學者指出無絕對(absolute)等同,只有相對(relative)等 同。有些則試圖以語言分析的方式解消這個問題,以個人同一性為例,認為 問題不在等同本身,而在於說明同一個人如何可能擁有不同身體。如 David Lewis,他認為事物等同於自身是毫無問題的事情。(如此的分析似乎直接 認定「同一」,但卻缺乏說明何以是「同一」。) 亞里斯多德的方式,則 區分偶然(accidental)的性質與本質(essential)性質。前者的變動無損於 事物的認定,因此,前者的變動不影響等同之認定。然則,這樣的理論問題 出在於,accidental 和 essential 性質難以明確區分。西方學者通常致力於讓 等同成立的條件,而佛教則正好不同,看出所謂的等同只是眾生投射之概 念,不應追逐。世間只是相續一貫的變化之流,非一非異。於正文中,試圖 說明眾生的概念認定如何滲透進等同之推理,正好也與「有」、「無」之概

(10)

「等同」之概念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概念,人們依賴等同 之認定進而歸屬責任、宣稱擁有之財產,等同之認定使得生活中 許多環節得以進行。然而,為了能夠確認等同關係,人們便著手 於探討事物的本質,試圖依賴「性質(property)」來定義某一 人、事、物,並藉由性質來判斷等同關係。簡而言之,當 A 所 有的性質與 B 所有的性質完全相等時,稱為 A 等同於 B(A = B)。

在這樣的推論過程,「有」或「存在」之情形,其實已經悄 悄從有限時空暫時的情形,滑到不限定時空的存有學意義,因為 給定某物性質時,某物就不能再變化,而從變動的生命世界(有 限時空)被提取到不會變動的概念世界(無限時空)。所以,便 會出現以下似是而非的困惑。A 桌子有以下性質:1m2的桌面、

1.2m 高、黑色。但是,今天下午有人心血來潮將桌子漆成了藍 色,變成 A’。如今,A’ 桌子的性質是:1m2的桌面、1.2m 高、

藍色,與原先 A 桌子的性質已不盡相同。若嚴格地從性質的定 義來說,我們不能說 A’ 桌子等同於 A 桌子,因為兩者所具有 之性質不完全相同,A 是黑色而 A’ 是藍色。然而,在現實生活 中,我們卻不會因為把桌子漆了不同的顏色,就認為變成了不同 的桌子。

會出現如此似是而非的難題,是因為把 A 桌子存在的情 形,從變化的流程中取出而成為靜態的概念。從「目前存在在 客廳當中的 A 桌子」,壓縮變成剩下「A 桌子」來討論它的性 質,從它所依託的時空條件取出而脫離,這就是一個概念化的 過程。並且,還來不及討論 A 桌子存在在世間的情形是怎麼回

念認定相類似。

(11)

事,就似是而非地賦予它許多固定的性質來描述它。如果仔細檢 視 A 桌子存在的情形只是在時空變動流程中暫時的情形,無法 從變動的流程中獨立,則會了解這些賦予的性質其實也只是在某 個有限時空條件才成立。由於不論是概念還是性質之描述,都 是靜態的,於是若以概念方式討論 A 桌子的性質,就把 A 桌子 存在於世間的變動流程之情形壓縮掉了,所以就會讓「A 桌子是 固定不變的存在」這樣的概念隱伏在賦予 A 桌子性質的過程。

事實上,所謂的「A 桌子的性質之一是黑色」,其實是說「A 桌 子現在(特定時間)是黑色的」,但是隱藏的特定時間之預設 在用性質描述時,被遺失掉了,而把黑色之性質當成是貫徹的 性質(不特定時空)。所以,當遇上變動(某人漆上了新的顏 色),靜態的性質觀念就無法處理,而變成很奇怪的結論(A 桌 子與 A’ 桌子為不同桌子)。另一方面,由於人是活在變動歷程 當中,所以在理解世間事物或使用概念時,會自動加入時間脈絡 之關聯,人們在經驗上知道 A 桌子從黑色的情形延續到藍色的 情形,所以,在理解上,人們仍然認為變成藍色的桌子還是「同 一個」A 桌子。10於是,在理論的推導與人之理解之間就產生了 歧異。

用以上的例子,想說明的是,一般人在面對世界的時候,經 常忽略事物之所以成為目前情形所依賴的許多依託與脈絡,因此 也就忽略事物不斷在變動的真實情形,而很容易在表象上捕抓貌 似獨立的個體、影像,便賦予靜態、不變化之「有」、「無」概 念。如此,與事實形成極大落差,卻誤以為已經討論到存有或實 相的層次。

10 需要一提的是,將之說為是「同一個」桌子的認定在實相上也不是正確的。

然而這涉及到更多的同一性的討論,於本文就不再延伸。

(12)

(三)使用「有」、「無」概念的限制與問題

「有、無」,「存在、不存在」,「擁有、不擁有」等語 詞都是靜態的概念,奠基在此靜態概念上,所賦予的性質也只能 是靜態的,靜態的描述充其量只能講說到世界在特定時空的情 形,而講不到動態變化之世界實相。亦即,當第一步說「桌子存 在」,卻不是基於理解這樣的說法只是就某一個片刻而說,就是 偏差的開始。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上,討論桌子的各種性質,並且 認定該桌子確實(一貫地)具有這樣的性質,則後續的討論都將 失真。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是動態奔流,並非我們討論的靜態 之性質、概念。由此,可以分為兩點討論。

第一,用「有」、「無」、「存在」、「不存在」之概念討 論世間的時候,僅能針對某一個有限時空範疇。因為只有在一個 時間切片(time slice)上,時間所帶來的變化才可以被忽略,而 能將概念套用在對象上,如此稱之為靜態的討論。前面已說明,

在巨觀的世界(區別於量子的微觀世界),事物在單一時間只能 出現在單一位置,所以,當時間被固定,空間亦被固定。亦即,

用靜態概念的同時,時空之限定已經伴隨而生。概念只是對事物 有限時空情形的描述,而無法講到全面動態的世界,亦即無法講 說到時空一貫的實相之層次。因此,靜態概念不是適合討論世界 實相的概念。

第二,如果將「有」、「無」概念提出來在無限時空的層 次使用,表達常恒一貫地存在或不存在,則成為有見、無見;常 見、斷滅見或自性見。這些都是佛教要破除的諸多邪見,所謂的 邪,指的是跟事實或實相不符合的見解。如果眾生過於習慣概念 的使用,不再持續覺察世間變動不居的情形,很容易流於緊抓住

(13)

語詞概念的外表,而反將變動的世界塞進靜態、不變動的概念之 框框。由此錯誤的思維方式,會對變動、不可捕捉的一切產生許 多貪愛、執著、瞋恨等煩惱,衍生出許多世間互相殘害與困苦。

可以參看《增壹阿含經.等趣四諦品》:

「比丘!有此二見,云何為二見?所謂有見、無見。諸有 沙門、婆羅門不知此二見之本末,彼便有欲心、有瞋恚 心、有愚癡心、有愛心、有受心,彼是無知。彼有怒心,

不與行相應,彼人不脫生、老、病、死、愁、憂、苦、

惱,辛酸萬端不脫於苦。諸有沙門、婆羅門如實而知之,

彼便無愚癡、瞋恚之心,恒與行相應,便得脫生、老、

病、死。」11

所謂的「有見」,意思是形成「有」的論斷,認為確實有甚 麼東西常恆存在並可以被掌握、得到。所以當失去或不再受到自 己掌控,眾生就會感到痛苦不已。由於「有見」如此的認定與世 間真實的情形是不符合的,拿著這樣的想法、認定而希望世間如 我們所認定地運作,終會被無常沖破,則後續的煩惱、困苦乃至 互相之爭奪、逼迫便會一連串地被追索出來。

若將障礙人們視線的概念剝開,落實在生命世界動態覺察、

體驗,對於世間的萬事萬物便了解其表面的「有」或「存在」背 後都是無常因緣生,只是短暫表面的聚合,一方面能夠在觀念 上、情感上通達,而避免追索出後續的困苦、煩惱,另一方面也 因此毋需再使用如「真有」、「假有」、「妙有」等概念。因為

11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冊 2,頁 644 上。英文傳譯本可參 考:Bhikkhu Ñāṇamoli, Bhikkhu Bodhi (tr.),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Boston: Wisdom, 1995), pp.

160-161.

(14)

無所謂「真有」,而世間中「有」、「無」概念所指涉的對象根 本上就是因緣合和而產生或消散,因此與「假有」、「妙有」意 義相同。有、無只是變動歷程的不同段落罷了,都在同樣的歷程 當中,而非相對。佛教於是將如此的歷程以「空」來標示,意為 開放因緣升起與消散,既涵蓋有也涵蓋無;但卻又非單方面表示 有,也非單方面表示無。12以「空」這樣的語詞試圖描述動態的歷 程,嘗試突破概念靜態描述的限制。

總結這一節對於「有」、「無」這組概念的解析,如果抽 離脈絡成為概念,乃表達「存在性」、「不存在性」或「自性」

之意義,是佛法要破斥的邪見之一。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則其 所指稱的對象或情形在根本上其實是因緣之聚合流轉,而非靜態 之「有」、「無」概念能片面涵蓋的。使用如此概念,容易引起 眾生的錯謬知見及其伴隨而來的煩惱。且,世間既然是變動不居 的,「有」、「無」、「存在」、「不存在」等靜態概念已然不 足以說明實相向度的情形。以上說明了「有」、「無」之概念在 真理向度或救度眾生的向度,是不適任的概念。既然佛教要教導 的是世界之實相與解決眾生的煩惱,即不可能使用此類靜態的語 詞,有別於此,佛教從動態的因緣觀帶出空義,將涵蓋有、無之 因緣變化歷程標示為「空」,因此空義不落入「有」或「無」的 任何一方。13下一節就針對佛教空義之意涵做探討。

12 李海兵、劉榮華,〈《金剛經》中「空有不二」的哲學思想〉,《綏化學院 學報》第 2 期(2004 年 5 月),頁 26-27。文中雖然同意「空」為「有」、

「無」之統合,然卻又將空片面地說為「有」。

13 如不是從字詞分析,而從歷史來看,依然能見空與無並非相同之義。可參 閱:羅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 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 年),頁 257-258。

(15)

三、佛教空義之論述

「空有不二」詞組中,另外一個關鍵概念是「空」,如能梳 理佛教空義之意涵,或能在更清楚的基礎上探討「空」與「有」

成為不二的組合。

「空」字之使用在中國大致有「廣大、窮盡、欠缺、孔竅」

等之義。在中國,「空」字主要被理解為「無」或「沒有」,像 是:空無一人、杯子空了,都在表達「沒有」之意。

漢譯佛典由梵文或巴利文翻譯而來,難以避免面臨翻譯過程 中,翻譯文字與原意之間的落差問題。特別是佛典中有些概念,

可能並非欲傳入地區之思想中既有的,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僅能以 意義相近的字詞借用翻譯。故,在理解漢譯佛典中的字詞概念 時,並不適合完全以中文的習慣用法與思維來理解。佛教中重要 的概念「空」,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例子。因此,欲了解佛教的空 義,不宜僅僅從中文對於「空」字的使用方式、習慣來理解,而 宜應從佛典的文意脈絡理解之,所謂「依義不依語」。14本文接 下來,將嘗試以這樣的方式論述佛教「空」之涵義。

在漢譯佛經當中,對於「空」字的用法,歸納大致有三

14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卷 6:迦葉菩薩復白佛 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 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 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大正藏》冊 12,頁 401 中。

曹魏.康僧鎧(譯),《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卷 82:「解空不驚、無 相不怖、無願不怯,心不執有,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長者!是名出家菩薩住沙門法。」《大正藏》冊 11,頁 478 上。

(16)

種:15第一,「虛空」,是最常見的用法,16意指「天空、無限空 間」。第二,「空隙、空位、空缺、空屋」,意指「在空間上沒 有被占據的情形」。17第三,則有別於中文的習慣用法,乃由洞 察諸法無自性而說為空性之空義。18

第一種是對天空或者無邊空間的指稱,做為名詞,語意清 楚,較少有混淆的情形。第二種空的使用方式,則經常被用以理 解佛教之空義,以為佛教之空義在表達對於「有」的否定、不存 在,也就是「無」的意思。由這樣的誤解,有些世人以為佛教說 世間是空的、五蘊是空的,是在否認世界、生命的存在,以為佛 教說世間的一切都是幻覺、錯覺,甚至把佛教當成是一種虛無 主義(nihilism)的學說。佛教的核心精神乃面對眾生的煩惱,

欲度脫、利樂一切眾生,19然,用否認、否定的方式,並不能夠

15 其 他 整 理 可 參 閱: 釋 印 順,《 空 之 探 究 》( 台 北: 正 聞 出 版 社,1985 年),頁 7-15。

16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一會.緣起品》卷 1:「時,此 佛土微妙莊嚴。猶如西方極樂世界,佛光暉暎三千大千物類,虛空皆同金 色,十方各等殑伽河沙諸佛世界亦復如是。」《大正藏》冊 5,頁 2 下。

17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王相應品》卷 13:「吾說此喻 有何義耶?若有比丘依村邑行,比丘平旦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於身,

守攝諸根,立於正念,彼從村邑乞食已竟,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 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或至無事處,或至樹下,或至空屋中,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大正藏》

冊 1,頁 508 中。

18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無上陀羅尼品》卷 5:

「於諸法中無有少法名為諸法本性自性,一切諸法本性皆空。」《大正藏》

冊 11,頁 29 上。

其他漢譯經典提及的「空」,可參閱:釋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 出版社,1985 年),頁 7-15。

19 關於這方面的經證非常多,由於關乎佛教的核心宗旨,故列舉較多的經證。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1240 經》卷 46:時,波斯匿王獨 靜思惟,作是念:「此有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何等為三?謂老、病、

死。如是三法,一切世間所不愛念。若無此三法世間所不愛者,諸佛世尊不 出於世,世間亦不知有諸佛如來所覺知法為人廣說。以有此三法世間所不愛

(17)

讓眾生真正離苦得樂,所以初步即可以判斷否定主義或虛無主義 不會是佛教的主張。既然將佛教的空義解讀成為否認、虛無的意 思,在修行上無法次第進展,對眾生之度脫、拔苦也無太大助 益,這初步說明了如此解讀佛教空義並不妥當。如再搭配上一節 對於「有、無」概念的分析以及指出其侷限,佛法的空義就更不 合適用一般的「無」或「沒有」做解讀。

第二種所謂的「空屋子」、「空茶杯」的「空」,其義等 同於「無」,意思是「該屋子無人使用、無人居住」,以及「茶 杯當中沒有茶水」。這個「沒有」之論斷依據主要來自於感官知 覺,並侷限在限定的時空範圍,如前一節所討論的。佛教的空義 雖然也有欠缺或空洞的意思,但是所要表達的是欠缺固定不變之

念,謂老、病、死故,諸佛如來出興於世,世間知有諸佛如來所覺知法廣宣 說者。」波斯匿王作是念已,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所念,

廣白世尊。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此有三法,世間所不愛念,

謂老、病、死,乃至世間知有如來所覺知法為人廣說。」《大正藏》冊 2,頁 339 下 -340 上。對應之英文傳譯本請參閱: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2000), p. 167.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一會.摩訶薩品》卷 48:「舍 利子!以諸菩薩由為利樂一切有情擐如是等大功德鎧,故復名摩訶薩。」

《大正藏》冊 5,頁 271 下。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卷 1:「舍利弗!云何名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 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 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 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大正藏》冊 9,頁 7 上。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譬喻品》卷 2:佛告舍利弗:「善 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 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

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惓,恒求 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 癡、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藏》冊 9,

頁 13 上。

(18)

自性。差別在於後者是以歷程、情形為著眼,而前者則是對於 對象靜態的描述或否定。此外,空義之「欠缺」義也不是基於 感官知覺對於特定時空之論斷,因此應當與第二種的「空」義區 分。20以下就幾則經文,可以較清楚理解佛教在勝義諦所說之空 義。分別從教導解脫道的經典與教導菩提道的經典入手。

(一)解脫道:以阿含經典為主要依據

欲貼近佛典中所教導的空義,幾則以空義為主題的經典應該 不失為較好的入手處。第一則為《第一義空經》,收錄在《雜阿 含經.第 335 經》;第二則為《大空法經》,亦收錄在《雜阿含 經.第 297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

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 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第一義 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 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 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 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 義空法經》。」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

20 亦可參考:失譯,《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卷 112:「復次迦葉!非無人 故名曰為『空』,但空自空。前際空、後際空、中際亦空。」《大正藏》冊 11,頁 634 上。

2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 335 經》卷 13,《大正藏》冊 2,頁 92 下。

(19)

善,善義、善味,純一清淨,梵行清白,所謂《大空法 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大空法經》?所 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

乃至純大苦聚集。」……「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 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

彼誰生?生屬誰?乃至誰是行?行屬誰者?行則斷,則知 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 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

《大空法經》。」22

兩則經文皆以空義為主題。首先,兩則經文在形式上有一共 通點。有別於一般教科書,經文不從空義等語詞之界說或定義等 靜態的描述入手,而是就五蘊之無常、一切法因緣生入手,並強 調其在過去、未來、現在之變化。由此,顯示佛經的教法並非離 於觀察世間而以純思考、推理的方式建立的知識體系,也不是基 於某特定時空的靜態描述,而是切在法的層次,觀察動態世間一 貫的情形而洞察之智慧。

第一則經文從觀察六根之生滅入手:「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何以如此?可搭配《大寶積經.出現光明會》

理解:「眼從因緣生,無來亦無去。」23由於眼識之升起,乃至 蘊、處、界一切法之升起,皆由眾因緣而生,並非單一因緣,

因此追溯不出所謂的起點,故說「來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

2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 297 經》卷 12,《大正藏》冊 2,頁 84 下 -85 上。英文傳譯本請參閱: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2000), pp. 573-575.

23 唐.菩提流志(譯),《大正藏》冊 11,頁 178 中。

(20)

處」。如長江、黃河,雖然人們將某個點標示為長江之源頭,可 是事實上長江等大河乃點點滴滴的匯集,可溯及天空下雨甚至下 雨前之蒸發成雲,所以真正的源頭是不可得的。一切法升起的道 理亦同。

兩則經文皆從因緣生的角度切入,說明「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可以再搭配《雜阿 含經.第 296 經》來理解:「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

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24「此有故 彼有、此無故彼無」,說明世間有為法乃因緣而生此一機制。兩 則經文皆以空義為主題教導,但是經文內容卻著重在一切法緣 起、動態而無常的歷程,可見佛教所說之空義與因緣法息息相 關。由此,應可將佛法所講的第一義空義理解為:將事情解開為 眾因緣而生的情形,由眾因緣生了悟諸法無自性,以此說諸法空 性。就此,便能明顯地將佛教所要說的空性與「無」、「沒有」

或「否認」做區別。空性是表達因緣變化之歷程,其根本上欠缺 固定不變之實質,歷程的情形既非有也非無,是因緣生。

順帶一提,在經文當中,除了無常,也帶出苦、非我之教 導。這些道理連帶地提出,是因為佛法的教導座落在實踐脈絡。

在阿含經典,其教導主要以解脫生死輪迴、安住涅槃為目標,帶 出空義不僅僅只是為了帶出空義,而是為了修行之出離,因此還 需一系列地帶出苦、非我,使得修行者在如實了知無常之後,並 非就此結束,成為不知所措的虛無,而能夠由解開因緣、了悟無 常空性,因此鬆動對世間乃至自我的僵化認定,故能隨順理路修

2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冊 2,頁 84 中。英文傳譯本請參 閱: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2000), p. 551.

(21)

行、遠離無明,終從生死輪迴中解脫。

(二)菩提道:以般若經典為主要依據

欲了解佛教之空義,除了從基礎的阿含經典入手,不能忽略 的是以般若空觀為主題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因此在這一小 節中,主要從般若經典試圖理解佛教要教導的空義。

首先,可從般若波羅蜜多的教學與空觀之關聯入手。欲了 解此二者的關聯,則可先從理解般若(prajñā)乃至般若波羅蜜 多(prajñāpāramitā)的內容著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 六會》:「善勇猛!般若者謂解諸法及知諸法,故名般若。」25 就此而論,佛教所講的般若並非世間所謂的聰明才智,而是對諸 法之解開、了知。世間所謂的聰明,就字面而言,所謂「耳聰目 明」,也就是感官裝備很銳利,感知能力很敏銳。然而無論多麼 敏銳的知覺能力,感官知覺終究限制在事物的表面、特徵,如若 欠缺適切的觀看角度,則仍無法洞察事情成為目前情形的條理。

接次,可搭配《中阿含經.舍梨子相應品》以了解何謂對 於諸法的理解。「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 見法便見緣起。』」26一切有為法乃因緣而生,因此,如要解諸 法、知諸法,則需能夠解開事物的表相而觀入因緣之流轉。以如 此解開因緣的方式觀看世間所開發的智慧,便稱為「般若」。

接下來即可進一步探問般若波羅蜜多之意涵。《大般若波羅

25 唐.玄奘(譯),《大正藏》冊 7,頁 1067 下 -1068 上。英文傳譯本請參 閱:Edward Conze, “The Questions of Suvikrāntavikrāmin,” Perfect Wisdom:

the short Prajñāpāramitā Texts (Totnes: Buddhist Publishing Group, 1993), p. 4.

26 東晉.僧伽提婆(譯),《大正藏》冊 1,頁 467 上。英文傳譯本請參閱:

Bhikkhu Ñāṇamoli, Bhikkhu Bodhi (tr.),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Boston: Wisdom, 1995), p. 283.

(22)

蜜多經.第十六會》如此說明:「善勇猛!慧能遠達諸法實性,

故名般若波羅蜜多。」27從經文之說明則可發現,般若與般若波 羅蜜多明顯的差別是,般若波羅蜜多不止於解諸法、知諸法,而 還要能夠遠達諸法實性,方稱的上波羅蜜多(pāramitā)要表達 的「究竟、到彼岸」。也就是並非僅就特定範圍內的法認知、了 解就算數,需能做到全面、究竟。關於「通達」可以搭配《大般 若波羅蜜多經.第十六會》理解:「復次,善勇猛!言通達者,

謂能遍知所有緣起。由諸緣故諸法得起,故名緣起。」28所謂的 通達,不能夠僅就有限範圍認知了解,而需對於一切的緣起都能 了達,才算通達。因為事實上,所謂的事物,之所以得以呈現目 前樣貌,無不是依賴之前直接、間接影響的因緣,事物、現象解 開其表相無不是一因緣歷程。因此,如果目的是要認識世間深刻 真實的情形,應把握當中流轉的因緣而非外表的現象,並且廣泛 而全面的了知。達到這樣的水準,才稱得上「般若波羅蜜多」。

此外,即便說「遍知」,實則無有邊界,因為一切諸法之 緣起無有邊界。因此,所謂的遍知,並不是有邊的遍,而是以無 邊為邊,以無盡為盡。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散花品》所說:

「須菩提言:『如無邊故,緣亦無邊;緣無邊故,如亦無邊。以 是因緣故,諸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無邊。復次,憍尸迦!眾生 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29所謂的眾生、世界、因緣都是

27 唐.玄奘(譯),《大正藏》冊 7,頁 1067 下。英文譯本可參見:Edward Conze, “The Questions of Suvikrāntavikrāmin,” Perfect Wisdom: the short Prajñāpāramitā Texts (Totnes: Buddhist Publishing Group, 1993), pp. 6-7.

28 唐.玄奘(譯),《大正藏》冊 7,頁 1069 上。英文譯本可參見:Edward Conze, “The Questions of Suvikrāntavikrāmin,” Perfect Wisdom: the short Prajñāpāramitā Texts (Totnes: Buddhist Publishing Group, 1993), pp. 8-9.

29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 8,頁 279 中。

亦可參看: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六會》卷 5。由於 這個版本篇幅較長,故放在註腳做為參考資料。

(23)

無限的開放,因此對於無限的貫徹通達亦為無限,波羅蜜多的特 色,就在於無盡而全面地通達貫徹。

了解到此,雖然,菩提道所通達的空觀與解脫道所通達的在 格局、範圍有所不同,但其道理與運作方法是一樣的。共通點都 是解開諸法的因緣變化流程,從而通達認知。

以上初步說明般若波羅蜜多之意涵,繼而再理解般若經典所 帶出的空義,應能更加清楚。底下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一 會.常啼菩薩品〉一段教授初業菩薩空義的經文為例: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教授教誡初業菩 薩,令其信解諸法自性畢竟皆空?」

佛告善現:「豈一切法先有後無?然一切法非有非無,無 自性、無他性,先既非有,後亦非無,自性常空,無所怖 畏。應當如是教授教誡初業菩薩,令其信解諸法自性畢竟 皆空。」30

舍利子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無邊。」

佛言:「如是!何以故?舍利子!諸蘊、處、界無邊故,般若波羅蜜多亦無 邊;緣起、顛倒、見趣、愛行、貪、瞋、癡等無邊故,般若波羅蜜多亦無 邊;斷、常、前際、後際、中際無邊故,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布施、淨 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無邊故,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念住、正斷、

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無顛倒無邊故,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靜慮解 脫等持等至所緣、解脫、解脫智見無邊故,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聲聞地、

獨覺地、佛地、佛法僧寶、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無邊故,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我有情等、欲色無色界、無量、神通、諸蓋、過去未來現 在智見、無著智見、地水火風空識界、有情界、法界等無邊故,般若波羅 蜜多亦無邊。」《大正藏》冊 7,頁 1087 下 -1088 上。英文譯本可參見:

Edward Conze, “The Questions of Suvikrāntavikrāmin,” Perfect Wisdom: the short Prajñāpāramitā Texts (Totnes: Buddhist Publishing Group, 1993), pp. 13, 22.

30 唐.玄奘(譯),《大正藏》冊 6,頁 1059 上。

(2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此處對於諸法空性的教導,切入點從一切 法並非先有後無入手。如第一節所討論的,有、無之論斷只是 對於事物的表相片面地捕捉特徵,而不是在動態的歷程全面地 解開因緣變化。如此便不是通遍地貫通其因緣,也就不是在開 發智慧的方向。既然《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要教導的般若乃至般 若波羅蜜多乃是切在因緣變化的如實通達,則一切法解開在因緣 變化的流程,就無所謂「有」或「無」,而只是緣起法的「此有 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可以參考《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

無上陀羅尼品》的說法:「若復於中實有實無,是則便與緣起 相違。」31這段經文說明,如果一切法當中確實能夠論斷真正的

「有」、「無」,如此便與「一切法是緣起的」相違背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由於重點項目、對象之考量,此處 對於空義的教導,並不是從第一步因緣生的道裡細膩解開之引 導,32但其道理仍是一貫的。無自性之帶出,並非憑空而悟,如 果要了解無自性之提出更細膩的條理,可參考《解深密經.無自 性相品》中次第的教導:「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 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 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 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33這段經文,是為

31 唐.菩提流志(譯),《大正藏》冊 11,頁 29 下。

32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其他段落,還是能看到菩薩需要針對十二因緣解 開、觀察。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會.方便善巧品》

卷 5:「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應作如是,引發般若波羅蜜多。善現當 知!諸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十二緣起遠離二邊,是諸菩薩摩訶薩眾不共妙 觀。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菩提樹下坐金剛座,如實觀察十二緣起猶如虛 空不可盡故,便能證得一切智智。」《大正藏》冊 7,頁 678 中。

33 唐.玄奘(譯),《大正藏》冊 16,頁 694 上。John Powers (tr.), Wisdom of Buddha: The Saṃdhinirmocana Mahāyāna Sūtra (Berkeley: Dharma, 1994), pp.

99-107.

(25)

了說明一切法皆無自性而提出了三種解開的視角,34所謂:相無 自性性(lakṣaṇa-niḥ-svabhāvatā)、生無自性性(utpatti-niḥ- svabhāvatā)與勝義無自性性(paramārtha-niḥsvabhāvatā)。其 中的生無自性性,由解開諸法因緣而生,是依他而起,因此出生 不是起點,出生乃是眾因緣和合的推動假名而謂的起點,須解開 因緣,才能說到無自性性,非忽然地便可以了悟諸法無自性。35 所謂的頓、漸之分,應是在實際上修行者不同熟練度與修為之差 別,以及著眼於哪個時間片段而論,而非在帶出無自性、空義的 理路上有所差異。由此搭配上段般若經典的教導,就能更清楚了 解其所教導的無自性,乃諸法因緣生故說無自性。

由以上的經文與解析,顯示佛法從解脫道至菩提道的許多經 典,其核心旨趣一貫為「一切法自性皆空、無所有不可得」。佛 法的教導,藉由顯示諸法實相,引導眾生出離於錯謬的知見及其

34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卷 2:「……我今請問如來斯 義,惟願如來哀愍解釋,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 涅槃所有密意。」

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善哉,善哉!勝義生!汝所尋思,甚為如 理。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 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 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解釋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 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相無 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大正藏》冊 16,頁 694 上。

35 亦可參考: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卷 2: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自心現流故而請佛言:「世尊!云何淨諸眾生自 心現流?為漸次淨?為頓淨耶?」

佛言:「大慧!漸淨非頓。如菴羅果漸熟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 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如陶師造器漸成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 流,亦復如是漸而非頓;譬如大地生諸草木漸生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 心現流,亦復如是漸而非頓。大慧!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伎術漸成非頓,

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而非頓。」《大正藏》冊 16,頁 596 上。

(26)

引發的不善三業,從而能夠離開眾多的煩惱、問題、憂悲惱苦,

達究竟安樂,不同的經典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予以不同程度的 引導,使得經典的教導有深淺之次第與不同重點、目標之著重,

成為外表上看似不同的經典,但核心道理上,佛法的理路是通暢 一貫的。

經典所帶出之空義,並非以感官知覺不到為理由而說為

「無」或「沒有」之意義,雖然眼前貌似很真實的一棵樹,可以 看見、碰觸,但將之放在動態的時間歷程檢視,解開其背後之 因緣,仍是欠缺固定不變的本質或自性,如同芭蕉樹沒有堅實 之核心可得,36一貫而言之情形如夢、如幻、不真實,因此說為

「空」。

四、佛教「不二中道」之義理

「空有不二」之概念常用以說明佛教不二中道之義理,因此

「不二中道」是本文第三個關鍵概念。本節先從字面意義入手,

進而於第二小節從佛典理解不二中道所要教導的內涵,以及在修 行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3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265 經》卷 10:「諸比丘!譬如 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 直長大,即伐 其根,斬截其峯,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

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如是,比 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大正藏》冊 2,頁 68 下 -69 上。英文 傳譯本請參閱: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2000), pp. 951- 952.

(27)

(一)「不二中道」字面意思以及其教導的重要

「不二」與「中道」在理路上息息相關,但宜分開視為兩個 階段理解,將更加清晰。

不二(a-dvaya/non-duality),意指無所謂「二」。此處並 非意指使用任何二分、分別都是錯誤的,而欲表達世間任何被人 二分、分別之事物並非在實相上是二分對立的情形。要排除的這 個「二」指的是實體的「二」,而不是表象的「二」。37

中道(madhyama-pratipad; madhyamā pratipad/middle way or middle path),梵文字面之意為「最中間的道路」。38但並非兩 點中間靜態的中點,而是動態的進展。如此,才有持續不斷進展 的道路可言,才稱的上中道之「道」。

「不二」之概念在鬆動、排除世人落入二邊的知見,類似在 建構新架構之前,先將舊的建築剷除。然而,若只是排除錯謬見 解,僅是消極的一面,指引眾生上路的工作還不算完成,還應該 帶出積極面,也就是正確的知見與運作方式,這便由「中道」的 內涵提供。不二與中道搭配進展,方成為完整的道路。

佛教提出不二中道之用意,可以從檢視落入兩邊會造成的問 題著手,那便是:欠缺道路、困在兩邊。如此,則欠缺解決問題 的線索與契機。一般人傾向於習慣便利地抓取對象之特徵即給出 名稱與論斷,而非在時間流程上隨順觀察,因此多數的描述、論

37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 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 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 年),頁 227-228。

38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 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 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 年),頁 228-230。

(28)

斷都是靜態的、片面的,也就容易掉落在兩邊。所謂的兩邊指的 是諸如:有、無,對、錯,好、壞這類的論斷。對於自己認可、

認同的標示為好人;而不符合社會多數人習慣的,人們則傾向於 貼上邪惡之標籤。如此之標示,欠缺探討、了解邪惡之產生,甚 而直接給予天生、原罪、本性來說明邪惡。如此之認定,除了給 予法律制裁、消滅惡人一個合理化的理由,並無助於那些被貼上 邪惡標籤之人的轉變。如此之做法,那些被貼上邪惡標籤之人,

被認定是天生的、骨子裡的邪惡,除了接受以及等待被消滅,幾 乎無路可走。強烈的二分觀念,欠缺出路,只能彼此對立、傷 害,卻無法解決問題。

落入兩邊而產生的問題,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以目前全球日 益嚴重的自殺問題為例。對於久病纏身或者極度憂鬱的人而言,

活著是殘忍的折磨,而其他人也只能勸說一定要勇敢活下去,卻 給不出更好的建議與理由。無論活著或死亡的選項似乎都讓人覺 得不滿意,卻又似乎找不到其他的選項,彷彿只有死或不死兩條 路可以選擇,彷彿痛苦只有死去可以解脫。活著的希望是什麼?

超越痛苦的方式又是什麼?無法僅從活著與死亡兩個選項給予答 案。所以,如果只在活著或死亡之間拉鋸,問題將難以避免成為 無解。

再以社會常見的事件為例,當人們遭遇態度惡劣的對待,通 常有兩種反應:一是感到受辱、委屈,而退縮自卑、自我否定、

難過,進而產生憂鬱困擾;二是為了捍衛自己而變得更兇狠。無 論感到受傷,或者感到憤怒、訴諸行動反擊來壓倒對方將自尊討 回來,都落入了兩邊。因此如此之運作,世界剩下人、我之對 立,以及自我被踐踏(我卑)或自我被提升(我勝)的覺受,並 引發要退縮或反擊之行動。但是不論是退縮而暗自驚嚇傷心,或

(29)

者反擊而終於使對方屈服,這都不是能夠帶出生命道路的方式,

反而只會一直陷落在不停的要證明自己、擊垮別人的對立中。即 便終於把自尊討回來,也無法提升我們生命的品質或內涵,亦無 益於將生命看得透徹、讓生命目標更加明確,從而走出生命的道 路。甚至要提防再度被擊敗,而不斷武裝自己。過程當中,因為 退縮而累積的心理問題,或者因為捍衛自我尊嚴而經常訴訟所引 發的整個社會互相不信任,都只是讓世界變得更不友善,更多問 題。

以上的例子,顯示在生活中經常可見落入兩邊的運作方式。

看似尋常的落入兩邊之心態,卻造成各種問題、障礙、對立,使 得大家在世上為了這兩邊不斷地消磨。針對於此,佛經提供一些 反思,除了在活著與死亡之間做選擇,是否還有其它思維方式?

除了在人、我對立之間捍衛自我的尊嚴之外,是否有其他方式面 對眾人?何以可能從 A 或非 A 的二分世界中帶出其他的集合?

這些看似沒有第三個選項的情況,其實可以藉由不二中道的教導 帶出更多處理方式。

(二)貼近經典理解「不二中道」之意涵

世人會落入兩邊,主要是由於欠缺因緣生的世界觀,輕易將 世界、人、事、物看成對象。然則,若以因緣的角度觀看,則生 命的方向是縱向的,在因緣生的未來,而不在橫向的人我對立。

由因緣生的角度,則了悟世間的事物並非決然二分的,在時間變 動的歷程中,目前出現的也只是因緣之暫時聚集,條件解散則出 現的又會消失;而目前沒有的,透過適當條件的聚集,也可以產 生。在這個層次說為「不二」。

可以參考《雜阿含經》第 262、297 經,其中第 297 經又名

(30)

《大空法經》,以及《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 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 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 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 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 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 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

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 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

悲、惱、苦滅。』」39

「……離此二邊,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所知,所謂緣無明行。」40

「 復 次 , 迦 葉 ! 我 所 說 法 十 二 因 緣 , 無 明 緣 行 、 行 緣 識、……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因緣,但為集 成是大苦聚。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故識滅、……生滅 故如是老死憂悲眾惱大苦皆滅。明與無明無二無別,如是 知者,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如是行及非行、識及所識、

3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 262 經》卷 10,《大正藏》

冊 2, 頁 66 上。 英 文 傳 譯 本 請 參 閱: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2000), p. 947.

40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 297 經》卷 12,《大正藏》冊 2,頁 84 下 -85 上。英文傳譯本請參閱: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 (Boston:

Wisdom, 2000), pp. 958-959.

(31)

名色可見及不可見、諸六入處及六神通、觸及所觸、受與 受滅、愛與愛滅、取與取滅、有與有滅、生與生滅、老死 與老死滅,是皆無二無別,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諸法實 觀。」41

如果乍看不二中道之語詞,世人或許會誤解為是中立或是 中庸,或甚至誤以為不做二分就是不做選擇、虛無或對一切漠不 關心。然而,不二中道並非是這樣的意思。從上列引文可看出,

不二中道的教導,不但要對世間關心,還要用非常精確的方式觀 看、洞察而努力。

首先,經文從如實正觀入手,如實正觀有別於一般取相分別 地觀看,強調觀察入因緣變化之流,因此,便解開了外表暫時的 一團組成。因緣生之條理為「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其內 容在生命軸線上為「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病、死、苦」。如 果不能從動態歷程上解開產生的因緣,人們便只能接受現狀,對 於問題、痛苦無能為力。唯有解開其因緣,了解事情眾多因緣變 化的方向,才不至於掉落在二邊而一籌莫展;如同於風中糾結的 千絲萬縷,如果不是順著解開其糾結的理路,對於一片糾結的線 團將是無能為力。如此,說明中道並非僵立、固定的中間,而是 在眾多因緣之流中,適切的動態進展。

以所舉的自殺為例,以為只有活著與死亡兩個項目可以選 擇,是因為人們以點狀的方式思考生命,如果不是活著似乎的確 就只剩下死亡可以選擇。欠缺用歷程的方式看生命,以及進一步 解開出生、死亡以及痛苦的因緣,所以錯誤地把痛苦與活著綑

41 失譯,《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卷 112,《大正藏》冊 11,頁 633 下 -634 上。

(32)

綁,並以為死亡等於一切的終結。如果解開生、死與痛苦的諸 多因緣,則死亡並不是一個終結點,死亡只是生命歷程的一個階 段;了解造成痛苦、煩惱、憂鬱的癥結,則了解死亡不是煩惱的 解決。以自殺之激烈心態終結此波段之生命,可能引發往後的生 命去向更嚴重的問題。出生並非由身體推動,因此破壞身體的死 亡也不能根本停止生命繼續。這些都有賴於解開、觀察因緣。

痛苦的根本原因在於心態錯謬的知見,在佛教說為貪、嗔、

癡乃至無明。熄滅這些相關的條件,看清楚問題的癥結,方能捨 離煩惱。因此,重點就不再是選擇活下去或死亡,而應該轉為聚 焦在造成煩惱、痛苦的因緣上,做各種方式的努力、解決。只是 在活著或死亡兩個選項中拉鋸的思考,是欠缺生命出路的,因為 欠缺對於活著可以有什麼值得努力方向的認識。當解開生命歷程 運作一連串的因緣,了解到諸多可以努力、運作的面向,生與死 便不再是兩個點而已,思考方式也不再是在生與死兩個端點的選 擇,不再是落在二元的對立,而是將方向轉成為順著因緣變化、

順著生命出路的道路,不論生、死都繼續在這樣的方向努力,所 以超越了生死的對立,而走在中道上。這是佛教不二中道為什麼 殊勝且重要的原因。真正要解決問題,須從因緣的視角,了解問 題形成的因緣、癥結,在這些千頭萬緒的因緣中調整改善,而不 是在外表的是、不是,好、不好,活著或死亡的點狀二分中,做 無可奈何的選擇。

(三)中道的正向提出

佛教先以空性之洞察排除眾生對有為諸法的認定執著,然後 解開因緣,了解表面上二分對立的事物,在因緣生的視角上其實 骨子裡並非決然二分,即帶出「不二」。透過「不二」觀念清除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48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4 號,第 12 冊,第 459 頁下欄第 3 行至第 460 頁上 欄第 13

《大正藏》第 2123 號,第 54 冊,第 6 頁下欄第 26 行至第 7 頁上欄第 4

20 《傳心法要》 , 《大正藏》冊 48,依序見頁 379 下、頁 380 上、頁 380 中。頁 381 上、頁 381 上。 《宛陵錄》 ,頁 384

參見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Aṅguttara Nikāya, by Bhikkhu Bodhi, The Book of the Eights, WISDOM PUBLICATIONS.BOSTON, 2012,

Schopen 著,平岡聰譯<《大般涅 槃經》における比丘と遺骨に関する儀礼>;(4) 此 Schopen 之意見,美國學者 Silk Jonathan 及日本學者下田正弘均表同意。Silk, Jonathan, The

Sircar, Indian Epigraphical Glossary,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ing House, 1966, p..

雖然舊譯是以四念處為修觀相,但是「四念處」的詳細內容可參見《中部》第 10 經〈念住經〉和《長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