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2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博 士 論 文

臺灣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行為及經營管理策 略之研究

A Study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for Middle Aged Groups in Taiwan

系 所 別 : 科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

學 號 姓 名 : D 0 9 9 0 3 0 1 7 顏 君 彰

指 導 教 授 : 賀 力 行 博 士

(2)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國內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發展的情形與趨勢,以及分析我國 中高齡群體在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和生活適應的現況,並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 研討和個案參與,來提出中高齡休閒活動最佳化的發展途徑與內涵,充分作為未來探 討我國中高齡休閒活動現代化和管理化之基礎,也可以做為政府部門、企業組織、社 會團體舉辦國內中高齡休閒活動之重要參考依據。

本研究在質性研究上係採取文獻分析研究法、參與觀察研究法、專家座談研究 法、專家訪談研究法等方法,作為社會人文資料蒐集資料的基本工具;在量化研究上 則採取項目分析、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平均數差異比較分析、多元迴歸、結構方 程模式,以及 DEMATEL 等方法,作為群體行為和管理科層化的建構工具。基此,

在研究架構與研究工具設定後,本研究以臺灣、歐美、日本等相關文史資料做為研究 推論的依據,並以臺灣 50 歲以上中高齡者和國內外個案為研究範圍,以及國內外專 家學者的論點建構,進而提出本研究結論與相關建議。

本研究發現臺灣中高齡群體在參與休閒活動時,會發展自我學習模式和建立行為 互動背景,形成群體的特殊性文化及互動性連結;加上近年來國際中高齡群體休閒活 動的快速發展,中高齡休閒活動開始累積與產生系統化的經營管理內涵和策略,產生 具有同步整合環境與群體的管理指標,而本研究也針對結果和發現提出未來活動在本 土化、國際化、行為化、現代化和管理化層面上的具體建議。

關鍵字:高齡產業、社會發展、全人健康、活動企劃、休閒政策

(3)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s and trends of leisure activities for the elders in Taiwan and analyze their motivation and obstacles of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current life adaption. By seminars and case particip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optimized development and content of elderly leisure activities will be proposed as not only the basis of future full exploration of senior leisure activity modernization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to authorities, enterprises, social organizations on holding domestic leisure activities for senior citizens.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the study were literature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expert discussion and expert interview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he essential tool to collect social and human information while item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average difference, multiple regress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DEMATEL were adopted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as the construction tool of group behavior and stratific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had Taiwan seniors above 50 years old together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ases as the study scope and argumen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s construction with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in Taiwan, America, Europe and Japan as the basis of inference for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after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ools were set.

It was found in this study that Taiwan elderly population develops self-learning mode and establishes behavioral interactive backgrounds to form group special cultural and interactive links while participating in leisure activities. Together with the rec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eisure activities for elders, elderly leisure activities begin to

(4)

also propose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n the loc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behavior, moder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utur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Keywords: Elder industry, Social development, Holistic health, Activity planning, Leisure

policy

(5)

誌謝辭

「休閒」隨著社會文化變遷及專業性的發展下,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社會功能與 價值,加上近年來國人積極追求全人健康、生命價值和生活品質之下,逐漸形成特殊 性的運動休閒產業,而相關運動休閒服務與商品便因應而生。因此,在全球高齡化浪 潮來臨之際時,研究者希望利用運動休閒產業中的運動休閒服務與商品,去探究對中 高齡者的需求和社會性發展,因此以中高齡休閒活動為主要研究範疇,進而分析活 動、群體和社會的關聯性,提出一個整體的經營管理模式及全球化的現代化活動內 涵。本研究以臺灣中高齡群體和活動為主要研究範疇,將相關理論、實務個案與全球 視野,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並輔以國外實證與質量研究的整合,結構大體。「臺 灣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行為及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雖難堪稱大作,但卻也消需且苦 煞我矣!憑藉切始自我對運動休閒的熱情,更因身為運動休閒管理研究者的天命,毅 然決然提筆論述立著,希糞於在未來高齡化的社會中貢獻專業所學和些許理想。(靜 思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在論文完成的這一刻,有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從大學、研 究所到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博士班,一路孕育著艱辛汗水、止退進待與披星戴月的態 度,完成三年博士生涯。在此,願藉論文一偶,由衷表達內心無限的感激與無比祝福。

其次,本論文的完成最應感謝是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的指導教授 賀力行 處長/副教授,是指導教授對顏生在管理科學領域的教導,才能使顏生有所體悟與領 悟。此外,在博士班這段時間,也要感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蘇維杉 副教授,教授嚴謹的治學風範與高深的學術涵養讓顏生心生敬畏,顏生的文稿在教授 的一字一句批改,更讓文筆楚楚如生與充實躍進。在論文撰寫過程當中,更感謝口試 委員國立體育大學 高俊雄校長/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志富副校長/教授、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 陳坤檸主任秘書/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蘇維杉副

(6)

對於這次研究主題的學者受訪上,顏生要感謝亞洲地區大專校院運動總會 周冠 華秘書長/博士及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體育室 宋孟遠老師,在秘書長和師長的推薦與引 薦下,受訪到國立韓國體育大學 何龍雄教授/博士、國立新加坡大學 司徒振輝教授/

博士、國立香港科技大學 楊華照博士、國立香港中文大學沈劍威 博士,特此感謝。

在日本實證個案上的參與上,也感謝日本 PU‧環太平洋大學 古藤高良校長/教授/博 士的推薦和引薦,讓顏生有機會參與實務的進行和與日本相關專家學者進行合作。最 後,也非常謝謝中州科技大學與臺灣高齡健康休閒發展協會,因國際學術研討會和活 動專案的執行下,才讓顏生能受訪到國內外頂尖的專家學者,國立新加坡大學 廖文 琦博士、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暨研究所 黃清雲主任/教授/博士、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李晶教授/博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系 暨研究所 林新龍總務長/教授/博士、大仁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暨研究所 黃國光 副校長/教授/博士。而在這次研究主題的產官者受訪上,研究者非常感謝新竹市政府 許明財市長、新竹市政府 游建華副市長/博士、彰化基督教醫院 李世昌董事/教授/

博士、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胡宥鑫經理、馥林文化熟年誌 王郁燕總編輯。在量化 問卷編製上,學生也要感謝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暨研究所 張家銘所長/

教授/博士、明道大學休閒保健學系 陳鎰明主任/教授的不吝嗇指導,才讓顏生能掌握 其結構。(靜思語: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

博士班修業期間,顏生首先感謝明道大學休閒保健學系 陳鎰明主任/教授,無論 在求學生活及日常生活中都與以協助與教導,讓顏生受福諸多、感觸至深。再者,感 謝同師門的學長姐: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 蔡政成,以及鐵民、品憲、順來、淑雲、

美蘭、宜芳、靜宜、戴依…等;同儕:明財大哥、軒翊大哥、文宏大哥、尚斌大哥、

偉峰大哥、嘉蕙大姊、育雅大姊、琴心大姊、芷安、詠綺…等。你們的熱誠、細心、

用心與寬容心,豐富君彰對研究堅定的信念與博士生生涯,一句感謝道不盡。此外,

要特別感謝 楊振隆教授在最後一學期的課程中教導與勉勵,以及體育室 曾明朗主任 /教授在博士班這三年的照顧和加油,讓學生獲益良多,感激在心。緬懷感恩之心,

(7)

道不盡心中千言萬語,謹以本論文獻給所有關心我、愛護我,和鼓勵我的中華大學科 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的師長們。本論文的完成與現在的學術成就,歸功於過去多位教 授所給予顏生的指導,以智慧開啟顏生的眼界,引領顏生以更寬闊的角度窺探學術研 究的範疇,因此感謝前國立高雄大學 王仁宏校長/教授、國立中正大學 林晉榮主任/

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劉先翔教授;樹德科技大學 劉田修主任/教授、王建台教 授…等人。非常感謝各位師長帶給顏生完整的學術思考與學問。(靜思語: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

當然,能夠無憂無慮的完成學業,步上人生的里程碑,最要感謝的是君彰的父親 與母親,雙親生我、育我、栽我,伴我走過 11,680 多個「驚濤駭浪」的日子,千萬 個感激說不盡。其次,君彰也把這份感恩之心與殊榮獻給三姑、妹妹、親人與君彰的 朋友們,沒有您們的愛戴及過去的幫忙,君彰無此殊榮與恩典,君彰要大聲的說:我 愛您們,感恩。最後,君彰也要感謝老婆貞畬,沒有老婆的體諒、包容,相信君彰這 三年的生活將是很不一樣的光景,謝謝妳在背後的支持,讓君彰有前進的動力。俗語 說:「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犧牲奉獻的女人」。2013 年的仲夏,在夏日微風吹拂 的中華園地與美麗回憶的放映下,君彰帶著滿滿的回憶和祝福,劃下人生求學的休止 符。但正如音樂詩人莫札特的交響樂,休止符之後尚有震撼人心的動人樂章,君彰深 深相信這一生求學歷程中的感動心、堅持心、學習心不會輕易停止,因為君彰會將它 延續到職場、家庭和生活中,形成君彰的態度和風格。文盡於此之際,也將本論文獻 給君彰最思念、也最敬愛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君彰會時時刻刻想念著您們,並謹記 教誨不辜負您們對君彰的期望,您們的慈愛君彰永存心頭。(靜思語: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

顏 君 彰 謹誌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博士學位學程

(8)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v

目錄 ... vii

表目錄 ... ix

圖目錄 ... x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2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9

第四節 本研究重要性 ... 31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37

第一節 休閒活動相關理論 ... 37

第二節 高齡環境相關理論 ... 44

第三節 高齡休閒活動發展 ... 53

第四節 本章總結 ... 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 6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7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73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分析 ... 75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式 ... 97

(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02

第一節 臺灣中高齡群體參與休閒活動行為分析 ... 102

第二節 國際中高齡休閒活動經營化內涵分析 ... 153

第三節 臺灣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管理化內涵分析 ... 168

第四節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 ... 1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86

第一節 結論 ... 186

第二節 建議 ... 193

參考文獻 ... 200

附錄 A ... 218

附錄 B ... 220

附錄 C ... 223

附錄 D ... 226

附錄 E ... 228

附錄 F ... 230

附錄 G ... 235

附錄 H ... 240

(10)

表目錄

表 1 50 歲~74 歲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 6

表 2 75 歲~99 歲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 6

表 3 100 歲以上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 7

表 4 0~9 歲的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 8

表 5 加拿大各項高齡福利金現行發放情形分析表 ... 16

表 6 2011 年臺灣 50 歲至 90 歲以上各人口階層前 1-10 名死因分析表 ... 23

表 7 休閒歷史演進和發展分析表 ... 38

表 8 理性化休閒與感性化休閒的特徵分析表 ... 40

表 9 中高齡者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型態與功能分析表 ... 41

表 10 中高齡服務與商品相關研究論文一覽表 ... 48

表 11 本研究各變項符號與代表名稱分析表 ... 64

表 12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表 ... 65

表 13 本研究搜尋國內外文史資料一覽表 ... 66

表 14 本研究 50 歲以上中高齡群體研究對象區域一覽表 ... 67

表 15 本研究問卷施測策略分析表 ... 67

表 16 本研究參與觀察個案一覽表 ... 68

表 17 本研究專家學者座談對象一覽表 ... 68

表 18 本研究專家學者訪談對象一覽表 ... 69

表 19 本研究 DEMATEL 對象一覽表 ... 69

表 20 本研究稽核團隊人員一覽表 ... 76

表 21 編碼者間的相互同意度分析表 ... 76

表 22 本研究座談、訪談大綱之專家審視名單一覽表 ... 77

表 23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項目分析摘要表 ... 80

表 24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因素結構摘要表 ... 83

(11)

表 25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適配度表 ... 84

表 26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之組合信度分析表 ... 85

表 27 休閒參與動機量表各因素構面信度分析表 ... 86

表 28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阻礙項目分析摘要表 ... 87

表 29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阻礙因素結構摘要表 ... 89

表 30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阻礙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適配度摘要表 ... 90

表 31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阻礙之組合信度分析表 ... 91

表 32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阻礙信度分析表 ... 91

表 33 中高齡族群生活適應項目分析摘要表 ... 92

表 34 生活適應因素結構摘要表 ... 94

表 35 生活適應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適配度摘要表 ... 95

表 36 中高齡族群生活適應之組合信度分析表 ... 95

表 37 中高齡族群生活適應量表信度分析表 ... 96

表 38 基本資料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103

表 39 中高齡群體在休閒活動參與動機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106

表 40 中高齡群體在性別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06

表 41 中高齡群體在年齡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08

表 42 中高齡群體在教育程度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09

表 43 中高齡群體在婚姻狀況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11

表 44 中高齡群體在工作狀況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12

表 45 中高齡群體在有無擔任志工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12

表 46 中高齡群體在宗教信仰與參與動機之分析 ... 113

表 47 中高齡群體在居住地區之參與動機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14

(12)

表 50 中高齡群體在性別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0

表 51 中高齡群體在年齡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1

表 52 中高齡群體在教育程度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2

表 53 中高齡群體在婚姻狀況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3

表 54 中高齡群體在工作狀況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4

表 55 中高齡群體在有無擔任志工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4

表 56 中高齡群體在宗教信仰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5

表 57 中高齡群體在居住地區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5

表 58 中高齡群體在工作職業之休閒活動阻礙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27

表 59 中高齡群體在生活適應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130

表 60 中高齡群體在性別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0

表 61 中高齡群體在年齡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1

表 62 中高齡群體在教育程度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2

表 63 中高齡群體在婚姻狀況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4

表 64 中高齡群體在工作狀況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4

表 65 中高齡群體在有無擔任志工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5

表 66 中高齡群體在宗教信仰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6

表 67 中高齡群體在居住地區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6

表 68 中高齡群體在工作職業之生活適應分佈差異考驗摘要表 ... 138

表 69 以個體適應良好層面為依變項之多元迴歸模型顯著性考驗表 ... 140

表 70 在個體適應良好層面上各自變項之多元迴歸參數檢定結果表 ... 141

表 71 以工作適應良好層面為依變項之多元迴歸模型顯著性考驗表 ... 141

表 72 在工作適應良好層面上各自變項之多元迴歸參數檢定結果表 ... 142

表 73 以社會適應良好層面為依變項之多元迴歸模型顯著性考驗表 ... 142

表 74 在社會適應良好層面上各自變項之多元迴歸參數檢定結果表 ... 143

(13)

表 75 中高齡群體在休閒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關係假設模型所有觀察變項之偏

態及峰度分配表 ... 143

表 76 中高齡群體在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關係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144

表 77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在潛在變數與觀察變數測量模 式的估計表 ... 147

表 78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在模式適配度指標表 ... 147

表 79 臺灣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模式各項效果分析說明表 ... 149

表 80 本研究假設結果分析表 ... 150

表 81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驗證結果分析表 ... 151

表 82 影響臺灣中高齡休閒活動管理發展之評估因素表 ... 168

表 83 臺灣中高齡休閒活動管理發展之直接關係矩陣表 ... 168

表 84 臺灣中高齡休閒活動管理發展之正規化關係矩陣表 ... 169

表 85 臺灣中高齡休閒活動管理發展之總關係矩陣表 ... 169

表 86 臺灣中高齡休閒活動管理發展之表 5 D 值與 R 值表 ... 169

(14)

圖目錄

圖 1 世界各國人口增減比例分析圖 ... 1

圖 2 各先進國家就業者平均每年工時比例分析圖 ... 3

圖 3 組織團體對高齡與社會的健康發展關係圖 ... 10

圖 4 高齡化社會所衍伸出的結構性問題分析圖 ... 13

圖 5 日本高齡人口未來發展的分析圖 ... 14

圖 6 歐美地區 1950 年至 2010 年 60 歲以上人口結構發展分析圖 ... 15

圖 7 各縣市社區發展協會歷年分析直條圖 ... 18

圖 8 各縣市老人參與長青學苑歷年分析橫條圖 ... 18

圖 9 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分析圖 ... 24

圖 10 中高齡休閒論文各年數量分析比例圖 ... 28

圖 11 自我休閒發展要素分析圖 ... 39

圖 12 政策和產業發展的關聯性分析圖 ... 53

圖 13 休閒活動專業議題的發展對組織和活動重要性分析圖 ... 55

圖 14 本研究整體發展架構圖 ... 62

圖 15 本研究量化研究架構圖 ... 63

圖 16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關係模式圖 ... 64

圖 17 研究流程圖 ... 74

圖 18 研究技術互補矩陣分析圖 ... 77

圖 19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之模式圖 ... 82

圖 20 中高齡族群休閒活動阻礙之模式圖 ... 88

圖 21 中高齡族群生活適應之模式圖 ... 93

圖 22 臺灣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模式圖 ... 149

圖 23 參與日本取手市社區身體活動檢測活動圖 ... 153

圖 24 參與彰化縣 100 年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活力秀示意圖 ... 154

(15)

圖 25 參與 2012 年全國高齡健康與休閒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圖 ... 155

圖 26 參與 2011 年高齡體育運動、健康照護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討會圖 ... 155

圖 27 臺灣中高齡休閒活動管理發展之因果關係圖 ... 170

圖 28 中高齡群體參與休閒活動的學習經驗模式圖 ... 173

圖 29 中高齡群體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發展經驗模式圖 ... 175

圖 30 中高齡群體參與休閒活動的阻礙發展經驗模式圖 ... 177

圖 31 中高齡群體參與休閒活動在生活適應上的發展經驗模式圖 ... 179

圖 32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阻礙與生活適應的發展經驗模式圖 ... 181

圖 33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現代化發展模式圖 ... 182

圖 34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趨勢化發展模式圖 ... 184

圖 35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管理化發展模式圖 ... 185

圖 36 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與相關組織現代化的關係創新性發展模式圖 ... 198

(16)

-1.0 -0.5 0.0 0.5 1.0 1.5

全世界 中華民國 韓國 日本 美國 法國 德國 中國大陸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2010~2025年 2025~2050年

第一章 緒論

2025 年至 2050 年間各先進國家人口總數將出現負成長,韓國 - 0.5%、日本 - 0.7%、中國大陸 - 0.1%、美國 0.5%、法國 0.1%及德國 - 0.5%,人口增加率也從 2005 年至 2010 年的 1.3%,掉落到 0.5%人口成長率,而臺灣也從 2025 年開始進入負成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2),聯合國更推估 2050 年後各國平均每 3 至 5 人即有 1 位 是高齡者。而我國高齡人口更是早從 1993 年人口總數的 7%增至 2008 年的 10.4%,

2050 年我國高齡者人口更會高達 772 萬人,占總人口之 35.9%(65 歲以上之高齡族群 人口),並不包含 55 歲至 64 歲間的中高齡族群人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

顯見全球老化的速度與臺灣人口高齡化的程度(圖 1)。這樣的人口趨勢將引發出各先 進國家在人口紅利與國家競爭力…等問題,成為新一波世界各國迫切關注和發展的重 要性趨勢議題。

圖 1 世界各國人口增減比例分析圖 研究者引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2

有鑑於此,英國開始調查和發展社會人口勞動政策與措施,針對不同勞動年齡層

(17)

實施不同的制度和福利,建全社會體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2a);澳洲成立和實施最大的產業基金澳洲養老基金計畫,希望透過產官學的聯合 發展,健全相關財務正常發展和落實政府組織制訂的福利措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2012b);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開始積極針 對社會人口老化的相關社會問題,進行相關組織的再造與擬定環境建設基礎的具體策 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2c);歐盟執委會提出科技研究與創新對歐洲社會發展 之助益,並藉此機會宣佈歐盟執委會數位計畫之未來政策方向,相關計畫中就指出歐 洲人口結構漸趨於老年化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被照顧,而電子化的政府機構與醫 療系統將可大大的提升社會福利照顧的效率,使得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變得更便利,

未來應積極發展電子相關照護環境與系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2d);韓國 SAMSUNG 三星集團發表計畫在未來十年內將主動發展生物製藥和醫療器材領域,

搶攻未來全球高齡化的市場商機(經濟部工研院產經中心,2012a);日本已從發病後的 慢性病「疾病管理」,邁向以健康促進為思維的「特定保健產業」方向發展,並針對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提出「特定健診、特定保健指導」對策,也帶動相關 包含「健康諮詢」、「健康管理」、「食事(飲食)指導」與「運動指導」…等商機(經濟部 工研院 IEK,2012a)。顯示,全球老化將成為國際社會新現象與國家發展問題,而中 高齡社會的發展和產業環境也漸漸形成產官學積極投入與探討的重要領域。

其次,我國從 2001 年開始實施週休二日、規定每週工作總時數為四十小時(詳細 如圖 2 說明),以及 2012 年 04 月公佈的受僱員工薪資調查與生產力統計分析表顯示,

4 月受僱員工人數較 100 年同月亦增加 13 萬 6 千人,平均薪資也為 41,453 元較 100 年 同月亦增 1.70%(行政院主計處,2012),呈現出個人休閒時間增加與所得提高的社會 現象和指標。加上全球數位娛樂產業之年產值於 2010 年突破新臺幣 60 兆(巴哈姆特 企業,2012)、2011 年休閒農業產值高達新臺幣 65 億元與突破 950 萬人參訪(Career

(18)

涉入的生活活動之一,也形成一個重要的產業聚落。誠然,我們也常看到許多中高齡 的相關新聞報導,如 92 歲彰化阿嬤高鐵一日服勤員圓夢、74 歲美國阿嬤參加健美比 賽、45 歲日本中年素顏美女獲選美顏賽冠軍、高雄阿公缺大學文憑拼了、臺北大安 社區辣公辣嬤跳啦啦、臺灣舞棍阿伯闖演藝圈…等(商業週刊,2011;聯合報,2011;

蘋果日報,2011abc),顯示中高齡群體已經開始積極表現自我與發展自我,過去一般 性的休閒活動需要更多元性的加值,才能更符合現代中高齡者的需求、社會變遷的要 求和國家企業發展的目標。

圖 2 各先進國家就業者平均每年工時比例分析圖 研究者引自: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2

本研究有鑑於全球高齡化、社會老年化及休閒生活化的趨勢,以及從國內最早 69 學年度至現今 100 學年度類似的論文中發現,相關研究均偏向在探討中高齡的福 利制度、政策措施、行為模式、活動參與、就業發展、休閒效益…等面向,針對中高 齡者休閒活動的管理化與國際化極是少見,因此本研究將從此背景開始規畫和架構,

係以「臺灣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行為及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為本研究主題,此乃為 從事本研究之基本動機。本研究將分為臺灣中高齡群體和國際專家學者兩大重要的研 究主軸,採取文獻分析研究法、座談研究法、訪談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實驗統計與 DEMATEL 等方法,進行深入性的分析與探討,來瞭解國內中高齡群體休閒活動參與

2,120.4

2,316.0 2,392.0 2,366.0

1,772.0 1,792.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小時)

中華民國 韓國 新加坡 香港 日本 美國

1999年 2004年

2009年(或最近一年)

(19)

行為和生活相關情形,最後提出國際間中高齡休閒活動最佳化的相關途徑與展望,充 分作為未來探討我國中高齡休閒活動經營管理及策略推論之基礎,也做為政府部門、

企業組織、社會團體舉辦國內中高齡休閒活動之重要參考依據。

本章乃是敘述本研究之核心價值與基本內涵,內容架構分為五節陳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先對本研究主題之背景資料提出核心價值的相關敘述,以作為本研究動機探討之 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本研究背景與動機的多元性、深入性和趨勢性,提出本研究目的與問題,並 根據相關文獻的研讀發展出相關的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以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兩方面予以界定,並提出本研究之阻礙 限制一一解釋說明。

第四節 本研究重要性

此為本研究重要思考方向、願景、策略與目標,及說明本研究對產官學界的相關 貢獻。其次,交代在本研究中各章節的價值、目的和實施過程。

第五節 名詞解釋

為釐清本研究之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意義,本研究將提出數個名詞性定義,做為 本研究專業性發展和相關背景之鋪成。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中高齡休閒活動是社會活動的一種現象,該活動的內容性和普及性代表了目前社

(20)

價值性、問題性和關聯性:

(一)中高齡群體發展

人口是一個社會組成的基本要素,任何社會現象幾乎都和人口息息相關,而人口 現象的人口數量與人口品質現象,是一種可以預測社會發展的趨勢(李建興、王等元,

2010)。基此,本研究將分析目前臺灣人口的趨勢和變化,透過系統性的整理與分析,

歸納出臺灣現今的人口脈絡和具體社會現象指標。本研究透過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2 年的總體資料歸納和研究者的整理(如表 1 至表 3 所示),將 50 歲以上人口從 1990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2011 年逐一分層分析,結果顯示 50-54 歲中高齡者 至 1990 年 851,976 萬人、1995 年 848,364 萬人、2000 年 1,096,189 萬人、2005 年 1,608,391 萬人、2011 年 1,800,906 萬人,共增加 948,930 萬人;55-59 歲以中高齡者至 1990 年 765,281 萬人、1995 年 810,191 萬人、2000 年 817,926 萬人、2005 年 1,062,981 萬人、

2011 年 1,608,114 萬人,共增加 842,833 萬人;60-64 歲中高齡者至 1990 年 727,946 萬人、1995 年 715,216 萬人、2000 年 768,524 萬人、2005 年 780,316 萬人、2011 年 1,175,321 萬人,共增加 447,375 萬人;65-69 歲高齡者至 1990 年 546,450 萬人、1995 年 663,674 萬人、2000 年 659,042 萬人、2005 年 715,262 萬人、2011 年 724,538 萬人,

共增加 178,088 萬人;70-74 歲高齡者至 1990 年 346,810 萬人、1995 年 470,126 萬人、

2000 年 582,622 萬人、2005 年 586,360 萬人、2011 年 669,950 萬人,共增加 323,140 萬人。

75-80 歲高齡者至 1990 年 222,946 萬人、1995 年 270,923 萬人、2000 年 378,169 萬人、2005 年 480,569 萬人、2011 年 498,980 萬人,共增加 276,034 萬人;80-84 歲 高齡者至 1990 年 103,599 萬人、1995 年 152,575 萬人、2000 年 188,721 萬人、2005 年 275,448 萬人、2011 年 373,442 萬人,共增加 172,435 萬人;85-89 歲高齡者至 1990 年 38,266 萬人、1995 年 55,713 萬人、2000 年 84,265 萬人、2005 年 112,551 萬人、

2011 年 186,330 萬人,共增加 148,064 萬人;90-94 歲高齡者至 1990 年 10,560 萬人、

1995 年 14,924 萬人、2000 年 22,959 萬人、2005 年 37,635 萬人、2011 年 60,206 萬人,

(21)

共增加 49,646 萬人;95-99 歲高齡者至 1990 年 0 萬人、1995 年 2,614 萬人、2000 年 4,564 萬人、2005 年 7,236 萬人、2011 年 12,662 萬人,共增加 12,662 萬人;100 歲以 上高齡者至 1990 年 0 萬人、1995 年 505 萬人、2000 年 966 萬人、2005 年 1,743 萬人、

2011 年 2,141 萬人,共增加 2,141 萬人。

表 1

50 歲~74 歲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年齡層

年代

50~54 歲 55~59 歲 60~64 歲 65~69 歲 70~74 歲

1990

851,976 765,281 727,946 546,450 346,810

1995

848,364 810,191 715,216 663,674 470,126

2000

1,096,189 817,926 768,524 659,042 582,622

2005

1,608,391 1,062,981 780,316 715,262 586,360

2011

1,800,906 1,608,114 1,175,321 724,538 669,950 共增加

948,930 人 842,833 人 447,375 人 178,088 人 323,140 人

研究者整理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

表 2

75 歲~99 歲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年齡層

年代

75~79 歲 80~84 歲 85~89 歲 90~94 歲 95~99 歲

1990

222,946 103,599 38,266 10,560 -

1995

270,923 152,575 55,713 14,924 2,614

2000

378,169 188,721 84,265 22,959 4,564

2005

480,569 275,448 112,551 37,635 7,236

2011

498,980 373,442 186,330 60,206 12,662

共增加

276,043 人 269,843 人 148,064 人 49,646 人 10,048 人

研究者整理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

(22)

表 3

100 歲以上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年齡層

年代

100 歲以上

1990

-

1995

505

2000

966

2005

1,743

2011

2,141

共增加

1,636 人

研究者整理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

基此,臺灣中高齡群體因為環境安全、照護品質、生活水準等提升,促進我國中 高齡群體平均餘命的增加,加上國人生育率下降的現象(如表 4 所示),所以造成了我 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老化,而這些具體的社會因素與現象也大大促使了我國中高齡人口 比例、人口老化指數、扶老比率等重要指數的攀升。誠然,高齡化社會將對於臺灣社 會產生全面性的衝擊與影響,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家庭與結構…等。林鎮坤、高 桂足(2009)指出高齡化以成為社會常態,高齡化也將造成國家社會經濟領域的改變,

如經濟成長、勞動力、消費力、稅收比…等,而在社會領域上,如家庭結構、生活型 態、階層互動…等,文化領域上,如價值取向、活動類別、世代交替…等,或是在政 治領域、醫學領域等亦是如此。由此可見,高齡群體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 漸漸因應而生(林麗惠,2007),並開始產生此群體人口結構在自我價值、社會需求、

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等直接性問題(張瀝分、龔玉齡、范晉嘉、陳麗珠,2008)。因此,

當我們社會人口結構老化後,將會出現許多社會結構性問題和群體自我發展等問題,

如何透過適當的政策措施讓中高齡群體成功老化和與社會接軌,或是利用資訊科技和 產業相關產品與服務來提升中高齡群體生活品質(曾俊儒,2008;呂寶靜,2012),更 是未來社會重要的發展議題,也是本研究問題的重要發展依據。

(23)

表 4

0~9 歲的各年代人口數分析表 年齡層

年代

0~4 歲 5~9 歲

1990

1,627,081 1,893,288

1995

1,590,485 1,601,359

2000

1,489,242 1,615,158

2005

1,144,355 1,502,936

2011

956,990 1,108,386

共減少

670,091 人 784,902

研究者整理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

(二)中高齡組織產生

組織的產生是因為一群有相同認知和共識的人所組成,而組織的相關行為與活動 都是組織文化意識的一種傳遞,也是一種解決社會需求和問題的表達(劉勤章、張平 吾,2011)。基此,本研究將分析目前臺灣高齡相關組織的產生,其相關組織在社會 的發展上又有何相關意義和功能。透過相關文獻與文史資料的分析,本研究將相關的 中高齡組織分為學校的組織、社會的組織、企業的組織、國家的組織等四部份。

1.學校的組織發展

教育部 2012 年指出,從 2009 年設置樂齡學堂至今 2012 年的樂齡大學和樂齡學 習中心,在申請的學校和報名人數都呈現上升的趨勢,顯示各級學校積極的在準備發 展中。誠然,學校是一個容易建立中高齡者文化價值和學習技術(知能和技能)的環境 和組織系統,也發展未來社會人口意識的重要基礎所在。

2.社會的組織發展

內政部(2012a)統計年報指出,公益慈善團體社會組織 2008 年有 10,228 個組織、

2009 年 10,800 個組織、2010 年共有 11,245 個組織、2011 年共有 12,041 個組織、2012

(24)

誠然,社會組織是調整中高齡者文化價值和學習技術(知能和技能)的一種組織系統,

也是將實務應用和加深訓練的地方,因此它的功能是建立中高齡者更多的應用能力與 社會互動技巧。

3.企業的組織發展

行政院於 2012 年 2 月 15 日召開「國際經濟景氣因應小組」會議,並啟動「經濟 景氣因應方案」執行成效進行查核,持續進行穩金融、平物價、增就業、促投資、助 產業、旺消費、拼出口等方面努力,也積極輔導企業組織研發創新和產業轉型(經濟 部中經院,2012)。誠然,面臨高齡化問題加速的臺灣,近年來已有相關銀髮服務或 產業的發展,並開始擴展跨領域和跨業合作整合高齡服務或產品的趨勢,此現象也出 現在各全球市場中(工研院 IEKb,2012)。

4.國家的組織發展

內政部自 1992 年起發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1997 年起陸續推動第一期至第 三期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2000 年藉由行政部門與民間單位合作的模式成立失蹤 老人協尋中心、2001 年開辦老朋友專線、2003 起更增列極重度失能者補助標準、2004 年積普遍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2006 年底開辦國民年金制度與推動我國長期照顧 十年計畫、2007 年更指示老人安養係為當前最重要社會政策之一、2009 年度起整合 由中區專責辦理諮詢服務、2010 年度計補助長青學苑 380 案,以及至 2012 年 11 月 底止,已設置 1,768 個據點,提供社區照顧服務,逾 20 萬餘長者受惠等部門組織所 施行的政策措施看來(內政部社會司,2012;內政部,2012b),相關積極在發展中高 齡群體的生活環境。誠然,國家是改變中高齡者涉入活動和環境最重要的一種組織系 統,它也是製定活動保障和生活環境的社會公權力。

綜觀上述所論,高齡組織的價值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資產(陳燕禎,2005),相關政 策措施或社會活動都是引導國家社會走向健康多元的重要基礎,並有助於加強高齡群 體和社會的互動和連結(陳燕禎,2008),進而提升自我、社會、國家的總體性發展。

黃儒傑(2012)指出社會支持主要可分為社會資源和社會網絡,在社會資源上主要是以

(25)

社會組織或機構為主,而組織或機構的數量和質量都會直接影響人口參與和持續參與 的情形,而在社會網絡上是以群體的關係人為主要範疇,因為自己的朋友、家人、配 偶…等,都會影響群體或參與者在參與行為和持續行為上的影響因子。因此,我們可 以從不同社會支持系統中,如專業性社會支持系統:政府機關或是專業性組織團體所 提供的資源和服務,獲得相關的協助和減少許多的結構性阻礙,讓自我成功的參與來 滿足需求和目的(林麗惠,2012),本研究提出圖 3 組織團體對高齡與社會的健康發展 關係圖詳細說明。吳淑娟(2012)指出不同的社會支持來源都會影響中高齡者的生活情 形,也會因為不同的社會支持的強弱,而形成不同的行為意圖與社會發展。因此,許 多研究均證明了社會組織團體對於社會與群體的重要性,和它們能為社會與群體所帶 來的價值性服務,所以如何瞭解、整合、應用我國目前的組織團體來滿足中高齡群體,

亦是社會關注的方向,也是本研究問題發展的重要依據。

圖 3 組織團體對高齡與社會的健康發展關係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引自:顏君彰等,2013a

團體

高 齡 組 織 團 體

學校的組織 社會的組織 企業的組織 國家的組織

社 會 需 求 和 問 題

發 展 方 向

高 齡 自 我 和 社 會

社會現象和趨勢方向 健康 策略

組織變革或策略轉變

解決 趨勢

(26)

(三)中高齡社會問題

高齡化社會所反映出來的議題不只有高齡人口的數量增加而以,它會直接反映出 社會結構的整體改變及新型的社會生活(林信華,2012),如中高齡者在臺灣的高齡照 護措施、退休年齡機制、勞動滿意度、醫療體系、生活品質、社會互動…等層次問題,

都是高齡化社會後所引起的結構性問題(鄭彩君、王思涵、江心瑜、施以諾,2012;

廖慈惠、溫金豐,2012;李愛誠、葉玲玲、黃光華、朱僑麗,2012)。其次,從內政 部統計處 2012 年的統計報告指出,高齡者經濟來源為「子女奉養(含媳婦、女婿)」,其 次為「政府救助或津貼」,約有 21.9%高齡者認為自己生活費不夠用;第二高齡族群也最 擔心「經濟來源的問題」;第三高齡者覺得自己健康及身心功能狀況不好者占 27.2%,且 有 75.9%老人患有慢性或重大疾病。基此,臺灣中高齡者有許多內在和外在的生活問 題,為能歸結整體內外部環境的重點與結構式說明,本研究將歸納政府部門、研究單 位、專業書籍與論文期刊的相關資訊和文史資料,分析目前臺灣高齡化社會所會發生 的結構性和系統性問題,並具體提出相關層面的問題和現況,歸納分析如下:

1.國家建設發展的問題

建構中高齡者整體的環境(軟體及硬體)唯有健全的政策措施,才能導引群體、組 織、企業、社會和國家走向正常化和健康化發展,如所得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福利 事業、勞動對策、住宅對策、產業發展、生涯學習、租稅優待…等,整體環境的健全 發展才能提高未來中高齡有生活適應的相關能力(研究者整理自:江亮演,2009;林 鎮坤、高桂足,2009;林信華,2012)。

2.社會互動發展的問題

中高齡者在社會互動的參與情形,都會直接影響自我健康發展、社會文化價值、

企業組織競爭力和國家總體發展,因此中高齡者在參與社會的行為也成為產官學積極 探討和發展的重要議題,如勞動人口變化、家庭生活經營、休閒遊憩參與…等,而社 會互動的情形、環境、適應、發展都是會影響自我和環境的成長(研究者整理自:周 建智,2011;鍾瑞國、張婉玲,2012)。

(27)

3.生理層面發展的問題

不管從生命率理論、耗損理論、自動免疫理論或是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隨者年齡 的增長身體均呈現老化或退化的現象,因此中高齡者是否能自我成功老化或健康老化 也跟自我身體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而疾病、代謝、運動、精神…等議題也成為中高 齡者自我和社會重視的發展方向。其次,中高齡者自我的生理情形,都會直接影響他 們在社會參與、互動、行為、動機、阻礙…等情形,這是值得注意的(研究者整理自:

曾玉玲,2008;曾慶孝,2010;温蕙甄,2012)。

4.心理層面發展的問題

我們從人生回顧理論、晚年個性理論、社會心理危機理論或死亡理論的方向來 看,中高齡者都會因為自我老化或退化的改變開始影響到自我性格和想法,也會因為 環境的變化或轉變直接衝擊到自我,而這些因素都是直接會造成中高齡者在態度的轉 變和心智的發展,如憂慮與焦慮…等,所以中高齡的心理發展會影響他們在自我與社 會的互動情形(陳毓璟,2010;郭哲君、鄭志富,2012)。

5.靈性層面發展的問題

此為另一種更深層的心理層次發展,它是跳脫人的物質層次與精神層次,是另外 一種肯定自我和社會的自我介質,如宗教信仰、宗教性活動、禪修…等,靈性層面的 發展也是現代人與中高齡者自我照護的一種方式,而從此層面發展出來的社會活動和 社會參與,都成為現代社會中重要的社會行為(劉清虔等著,2010;莊政憲,2011)。

綜觀上述所論,這都是重要社會性分層問題,而這些結構性問題都是直接影響中 高齡群體自我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層次(楊玉婷、劉翠玲,2012),所以在未來制訂或 發展任何人事物的內容時,都應該將這些社會層次的問題考量在內。由上述的探討可 以發現,人口老化所產生的問題已經開始一一呈現,如何營造良好的成功老化生活環 境,與提供完善中高齡群體在各層面的社會發展照護系統,顯然是今日社會的當務之

(28)

圖 4 高齡化社會所衍伸出的結構性問題分析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四)中高齡國際趨勢

以亞洲地區的日本為例,日本高齡人口於 1970 年就超過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 訂定的 7%指標,正式成為一個「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1980 年起皆以平均 0.2%

的速度成長,1994 年已經是高齡社會,此後人口高齡化速度更是以每年平均 0.4%急 劇成長,在 2006 年正式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日本厚生省更推估在 2055 年,日本 高齡化比率將再創達 40.5%,也就是每 2.5 人中即有一位是高齡者(如圖 5 所示);誠 然,日本國人在平均餘命的延長時,也將衍生出勞動力人口老化和減少、國家扶老比 率增加、家庭結構變化、與照顧機制和環境…等問題,嚴重衝擊本國經濟、社會、勞 動、教育、福利等相關發展與問題(日本內閣府,2010;日本厚生勞動省官網,2012;

日本總務省官網,2012)。

高齡化社會

延伸的結構性及系統性問題

1.社會互動 發展問題

2.心理層面 發展問題

3.靈性層面發展問題 4.生理層面

發展問題 5.國家建設 發展問題

中高齡人口

(29)

圖 5 日本高齡人口未來發展的分析圖 資料來源:日本內閣府,2010

以歐洲地區的 EU-27 國家為例(Austria 奧地利, Belgium 比利時, Bulgaria 保加利亞, Cyprus 塞浦路斯, Czech Republic 捷克共和國, Denmark 丹麥, Estonia 愛沙尼亞, Finland 芬蘭, France 法國, Germany 德國, Greece 希臘, Hungary 匈牙利, Ireland 愛爾蘭, Italy 義 大利, Latvia 拉脫維亞, Lithuania 立陶宛, Luxemburg 盧森堡, Malta 馬耳他, the Netherlands 荷蘭, Poland 波蘭, Portugal 葡萄牙, Romania 羅馬尼亞, Slovakia 斯洛伐克,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 Spain 西班牙, Sweden 瑞典 and the United Kingdom 英國),2035 年將會面臨大量人口增加,由 495 百萬人增至到 521 百萬人,而法國、西班牙、葡萄 牙和義大利國家已經開始呈現負成長(如圖 6 所示);誠然,歐洲境內更有許多國家,

早在 19 世紀末就面臨到人口結構老化以及生育率降低的兩大問題,以法國為例,1965 年法國就已經出現此現象,是歐洲體系國家中首要的例子,而英國、瑞典和法國早在 1980 年代就已紛紛面臨社會人口結構老化的問題,是典型受高齡化衝擊的國家社會 (Michael GOLL,2010;UN Statistic Division,2010ab)。基此,歐盟也開始針對政策、

福利計畫、老人照護…等社會議題進行檢討和發展。

(30)

圖 6 歐美地區 1950 年至 2010 年 60 歲以上人口結構發展分析圖 資料來源:UN Statistic Division,2010b

以美洲地區的美國為例,65 歲的人口將從 1900 年的 3%、1972 年的 10%、2010 年的 13.1%,但美國自 1930 年代後期開始推行社會安全計畫,加上醫療及衛生條件 的改善,國人平均餘命也從 1935 年的 63 歲,增加至 2005 年的 77.7 歲,平均餘命延 長 14.7 年之多,預計到 2030 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 17%至 20%,而六十五歲到八十 四歲的人口正式超過其他年齡層,顯示人口快速老化之情形。基此,高齡社會的政策、

措施、福利以成為美國公共行政事務發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美國早在 1935 年規劃個 人退休金計畫,首次立法就通過社會安全法案,於 1939 年更提出「完全提存準備制」

南美洲 中美洲 加勒比海 東非 西非 北非 南非 東南亞 中南亞 西亞 大洋洲 東亞 全球 東歐 北美洲 西歐 南歐 北歐

(31)

(fully funded),即所謂「隨收隨付制」公共退休年金的社會安全制度的老人年金,並 於 1974 年訂定「僱員退休所得安全法」,來保障勞動人口的退休權利與福利;其次,

加拿大為因應中高齡的工作與退休問題,早於 1965 年法定實施加拿大退休金(Canada Pension Plan),由加拿大服務部(Service Canada)負責審核發放,它的供款是透過薪資 扣繳(Payroll Deductions),並由國稅局(Canada Revenue agency)收款,而所收款的資金 投資管理則由加拿大退休金投資局(CPP Investment Board)負責統籌投資(如表 5 所 示),顯示加拿大非常重視高齡者未來相關生活適應的問題與福利保障(Healther Booth,2006,Maxime Fougere,2007;全球人口調查全球網,2012;美國老年局,

2012)。

表 5

加拿大各項高齡福利金現行發放情形分析表

老年福利金項目 平均 最高

加拿大退休金 $501 $909

老年保障年金 490 517

低收入補助金 278 431

每月 1,269 1,857

每年 $15,228 $22,284

研究者整理自:全球人口調查全球網,2012;美國老年局,2012

人口高齡化已成為全球趨勢,各先進國家開始提出因應高齡化趨勢的政策措施,

並相互策略聯盟與相互學習來研擬相關高齡政策和措施(劉約蘭,2011),來發展國 家、社會、產業、群體的正常化發展。誠然,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國家與社會以產生 相互的連結性和共生性,並藉由多源的發展趨勢下去結盟發展,成為各領域的新合作 模式(高誓男、宋美華、林宜賢,2012)。綜觀上述所論,各國將面臨重大的人口老化

(32)

究問題發展的重要依據。

(五)中高齡休閒參與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 2012 年公布臺灣目前藝文活動時施狀況,資料顯示各 縣市舉辦視覺藝術、工藝、設計、音樂、戲劇、舞蹈、說唱、影片、民俗、語文、圖 書、綜藝、其它等活動總數約 59,300 件,而各縣市參與出席的人次就達 200,634 萬人 次(行政院主計處,2012a),此數據並不包括各縣市、社區、企業、組織、團體所自籌 舉辦之休閒文化活動,顯示休閒活動成為現代人淨化身心最常參與的重要活動之一,

也形成一個重要的產業結構。其次,全臺灣目前的社區發展協會數從 1998 年的 4,968 個增加到 2011 年的 6,534 個組織,共增加 1,566 個社區發展協會(行政院主計處,

2012b),各縣市社區發展協會的詳細發展情形如圖 7 所示;加上社區發展媽媽教室班 級數和各公益慈善團體社會組織所舉辦的大大小小活動,休閒活動參與以成為臺灣國 人生活化的一種生活模式和習慣,也是中高齡群體積極投入和參與組織與活動之一。

在中高齡休閒活動參與的普及化上,我們可以從中高齡者參與長青學苑的狀況看 出,1998 年有 77,886 萬人次、2000 年有 93,244 萬人次、2005 年有 103,799 萬人次、

2010 年有 125,621 萬人次,到 2011 年則增加到 134,028 萬人次(行政院主計處,2012c),

詳細發展情形如圖 8 所示,顯示我國中高齡群體在社會參與和休閒活動參與的積極性 與認同性。

綜觀上述所論,休閒在現今社會的多元化和生活化趨勢發展下,休閒活動和相關 企業組織團體漸漸成為一個特殊的產業聚落(張俊一、許建民,2012),也成為全球和 我國發展的重要領域。其次,在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中高齡群體也開始尋求休閒的 功能性與價值性(王志達,2012),來輔助自我身心靈的發展和社會互動,成為群體自 我療育的一種途徑(楊逸鴻,2008),近年來政府也開始重視後端的安養、醫療、照護 相關問題。從各先進國家的政策措施和我國開始努力發展中高齡休閒環境與活動來 看,高齡休閒政策措施和相關活動發展漸漸成為主流(洪崇彬、王慧媚,2012;張俊 一、林家傑,2012),因此中高齡休閒參與更成為目前我國產官學積極探討之方向,

(33)

也是本研究問題發展的重要依據。

圖 7 各縣市社區發展協會歷年分析直條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2b

圖 8 各縣市老人參與長青學苑歷年分析橫條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2c

(34)

(六)中高齡研究發展

全球化是指全球環境一體化的過程,也就是世界各國社會認同的一種現象與國際 趨勢(李建興、王等元,2010)。而高齡全球化亦是如此,但是會因為各先進國家高齡 化的背景、過程、速度與發展的不同,所以在每個國家中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及具體策 略會有略所不同的現象。因此,瞭解各先進國家對高齡化所實施的政策措施、具體策 略、社會互動、自我發展…等情形,以成為各國積極探討與研究的主流趨勢(葉至誠,

2010;胡愈寧、葉肅科,2011;秦秀蘭,2012),亦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一個世界 趨勢脈絡與社會議題。王寶玲博士(2012)年就在專書中指出,趨勢管理是一種整合社 會、科技、經濟、環境和政治的策略性管理工具,透過科學性的方法和系統性的分析 來將國際和社會現況,最後形成動態思考的依據和決策時判斷的依據。誠然,面對人 口大量的轉移與人口結構的變動,以衝擊到原有的社會文化、社會價值、社會系統,

因此如何在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面對高齡化的浪潮和國際接軌,以及如何處理 中高齡群體所衍伸出的生活適應問題,成為產官學界重要探討和分析的趨勢,而相關 組織的高齡化趨勢管理更是成為現今社會熱門討論的議題。從以下例子中我們更可以 看出,各先進國家與各國專家學者在面對高齡化社會浪潮來臨的同時,他們所開始時 的對策和方向:

1.中國

因計劃生育政策(一胎化政策)導致人口生育率下降的結果,預期到至 21 世紀中 期,中國大陸人口高齡化將達到高峰,因此中國大陸近年開始積極推動高齡相關政策 措施的研擬與發展,透過產官學的合作模式開始建立資料庫、行為模式、制度措施…

等,如財務議題:高齡者福利養老金制度、高齡者社會優待政策;照護議題:統籌發 展機構養老服務、優先發展護理康復服務、切實加強養老服務行業監管…等;發展議 題:投資引導政策和措施、管理和服務標準規範…等(經濟部工研院 IEK,2012b)。顯 示,國家借由各領域的共同發展,來全面建構與發展中高齡化的生活環境和品質。

(35)

2.澳洲

澳洲政府目前推出「亞洲世紀白皮書」的相關報告,報告書內容中提出了五個關 鍵行動領域的發展方向和 25 個計畫具體目標,其中一項指標內容指出,亞洲地區對 於澳洲的旅遊業 (開放地區內的旅遊和商務旅行)、食品供應、保健、老年照護以及 教育等領域有巨大的需求,所以針對這些面向上開始積極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和環境建 設,並委託相關專家學者開始研究與探討相關發展的內容與草案,讓本國能快速瞭解 市場後與亞太地區合作發展,解決老年化社會所帶來的停滯性通膨和經濟結構發展上 的相關問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2f)。顯示,澳洲政府已經重視到高齡化社會 來襲的現象,並開始發展相關高齡化產業和亞洲經濟總體結合的契機。

3.歐盟

歐盟提出「地平線 2020 計畫(Horizon 2020)」,此為一項 2014 年到 2020 年最新 的研究創新計畫,並在一個共同的策略架構下整合所有歐盟的研究與創新補助,預算 高達八百億歐元,來處理當前國際所面臨的挑戰,如歐洲經濟、能源問題、網路社交 媒體、人口結構…等重大趨勢問題,其中在有關人口老化的問題上,本計劃就提出健 康、福祉、食物、資源、經濟、智能、環境等多面向的議題研究,希望創新與安全國 家社會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2e)。顯示,歐盟將與 27 個會員國,共同發 展與解決未來高齡化社會所衍伸的相關性社會問題。

4.國外研究

Hasmanova Marhánkova, Jaroslava(2011)指出高齡化社會將成為各先進國家的社 會性重要議題,更是區域競爭與合作重新調整的重要環境背景,因此全球紛紛討論、

提出與建構高齡環境與發展相關問題,希望透過正向的體驗價值來提升中高齡群體生 活上的品質,並提高群體與社會互動的能力,達到社會整體發展基礎。誠然,近年來 國外許多研究開始發展退休族群在未來生活的適應、自我發展和社會互動的模式,來

(36)

的因素與在組織的自我發展因素等模式,希望國家、社會、組織、自我能藉由相關模 式發展來建立相關策略,達總體環境的有效發展。基此,中高齡群體的身心靈與社會 互動發展的議題,漸漸被重視與深入研究、分析與探討。

二、研究動機

綜觀上述研究背景發現,中高齡群體產生的社會性需求和問題越來越多,相關性 組織和單位也紛紛開始成立發展與探討研究,就是要滿足和解決中高齡群體的需求和 問題,建立一個友善的生活環境。誠然,從產官學界開始積極發展中高齡群體的生活 品質和生活適應等結構性問題中發現,「休閒活動」是發展群體和環境平衡與健康發 展的重要社會性活動,因此本研究將歸納國內外相關研究與文獻,將歸納整理中高齡 群體和休閒活動的關聯性發展,相關層次面向說明如下:

(一)中高齡在自我身心靈和休閒活動發展的層面

臺灣從 1990 年 50~65 歲人口 2,345,203 萬人增加至 2011 年的 4,584,341 萬人,共 增加 2,239,138 萬人,而 65 歲以上人口從 1990 年的 1,268,631 萬人增加至 2011 年的 2,528,249 萬人,共增加 1,259,618 萬人(研究者整理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

加上 1990 年 0~9 歲人口 3,520,369 萬人減少至 2011 年的 2,065,376 萬人,共減少 1,454,993 萬人(研究者整理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這樣的人口現象也加速 了臺灣高齡化社會的形成,加上近幾年環境品質的優質化和多元化後,以及醫療院所 數量和服務增加後,如民國 100 年底醫療院所(中西醫)共 21,135 家,較上年增加 444 家(增加 2.1%),診所 20,628 家,較上年增加 445 家(增加 2.2%),其中以中醫診所增 加 3.6%增幅較多(行政院衛生署,2012a)。顯示,國人漸漸開始注重他們自己身體狀 況和相關保健行為,也促使了更多中高齡者在身心靈發展上的動機與需求。但是衰老 是人類生命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一種現象,會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和自我保健的狀況,

影響自我在形態結構和組織功能等方面的表現及老化的程度和速度(李淑芳、劉淑 燕,2008;秦秀蘭,2012)。李大正、楊靜利、王德睦(2011)指出老化會讓人體逐漸喪 失各器官或組織原有的正常功能,導致個體容易羅患疾病、身體活力下降或到死亡的

(37)

過程。因此如果自我能經常涉入自我保健,將可以降低退化或老化的速度,並透過適 當的保健技能、知能、策略和技巧,將自我推向成功的老化(蔡如宜、張用亶、洪偉 欽、呂裕雄,2010;黃淑貞,2011),進而提高生活的品質和生命價值。

其次,我們可以從行政院衛生署 2011 年臺灣 50 歲至 90 歲以上各人口階層死因 報告中發現(詳細說明如表 6),50 歲以上的中高齡群體患有慢性疾病的居多,顯示在 自我保健上的知能與技能不足,如營養知識、飲食習慣、身體活動量、身體 BMI…

等,都會影響中高齡群體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模式。李蘭著(2010)指出健康行為是強調 個人應用行為科學,主要是從人們身體不適或生病的眾多原因中找出對健康影響的因 素,如運動時間、飲食情況、生活作息…等。所以中高齡群體自我保健上的知能與技 能多寡和質量,確時會直接影響自我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模式,這是未來值得我們重視 和探討的層面。誠然,休閒活動對自我保健發展上是有很大的功能,高俊雄教授(2002) 就指出休閒活動具有自由、表達、放鬆的特性,其目的重於體驗(experience),並從體 驗中獲得休閒體驗的價值和功能,滿足個人需求和符合社會預期,進而改善參與者自 我的狀況和健康發展(高俊雄,1995),詳細說明如圖 9 所示。所以休閒需求若從 Maslow 的需求理論分析而言,個體會有內在的基本需求,但這些需求會因為自我認知、環境、

資源不同而有所不同(張少熙,2002)。

誠然,在國外相關研究也指出休閒可以作為中高齡者抵抗老化的手段,並透過不 同休閒的方案來提供群體不同在自我的效益,而休閒治療目前也是目前發展中高齡者 身心發展的介質(Genoe, M. R, 2010)。Gibson, H. J(2006)就指出休閒是一門專業的領 域,其相關專業領域都是在探討環境與群體的總體發展和變化,所以休閒涉入是目前 社會重要的一項活動行為。甚至於 Lampinen et al(2006)更是利用休閒活動指標作為體 能與身心發展的重要依據,藉此逐步分析其健康參與行為的所有路徑和價值指標。有 鑑於此,休閒活動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行為,其休閒活動的體驗也會影響中高齡群

(38)

能和技能的關鍵性教育。

表 6

2011年臺灣50歲至90歲以上各人口階層前1-10名死因分析表

死因 年齡

所有死亡原因 惡性腫瘤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肺炎

50-54 歲 8,250人 3,451人 724人 415人 362人 160人

55-59 歲 10,080人 4,305人 875人 599人 571人 210人

60-64 歲 10,181人 4,364人 905人 642人 681人 265人

65-69 歲 10,522人 4,121人 1,084人 699人 764人 359人

70-74 歲 15,312人 5,250人 1,651人 1,143人 1,291人 764人

75-79 歲 20,148人 5,807人 2,304人 1,745人 1,597人 1,256人

80-84 歲 24, 759人 5,487人 3,150人 2,145人 1,692人 2,071人

85-89 歲 19,820人 3,300人 2,572人 1,679人 1,152人 1,974人

90 歲以上 13,636人 1,396人 1,953人 1,035人 592人 1,710人 研究者整理自:行政院衛生署,2012b

表6(續)

2011年臺灣50歲至90歲以上各人口階層前前1-10名死因分析表

死因 年齡

事故傷害 慢性下呼吸道 疾病

慢性肝病及肝 硬化

高血壓性疾病 腎炎、腎病症候 群及腎病變 50-54 歲 469人 78人 634人 140人 144人

55-59 歲 530人 98人 564人 201人 219人

60-64 歲 478人 146人 422人 202人 277人

65-69 歲 436人 251人 344人 259人 298人

70-74 歲 514人 505人 471人 425人 516人

75-79 歲 493人 948人 405人 649人 673人

80-84 歲 493人 1,552人 405人 959人 876人

85-89 歲 320人 1,371人 225人 962人 712人

90 歲以上 196人 954人 76人 664人 453人

研究者整理自:行政院衛生署,2012b

(39)

均衡生活體驗

健全生活內涵

提升生活品質

紓解生活壓力 豐富生活體驗 調劑精神情緒 維持健康體適能

啟發心思智慧 增進家庭親子關係 促進社會交友關係 關懷生活環境品質 欣賞創造真善美

肯定自我能力 實踐自我理想 均衡生活體驗

健全生活內涵

提升生活品質

紓解生活壓力 豐富生活體驗 調劑精神情緒 維持健康體適能

啟發心思智慧 增進家庭親子關係 促進社會交友關係 關懷生活環境品質 欣賞創造真善美

肯定自我能力 實踐自我理想 紓解生活壓力 豐富生活體驗 調劑精神情緒 維持健康體適能

啟發心思智慧 增進家庭親子關係 促進社會交友關係 關懷生活環境品質 欣賞創造真善美

肯定自我能力 實踐自我理想

圖 9 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分析圖 資料來源:高俊雄,2002ab

休閒活動對中高齡者群體十分重要,一旦他們開始從事規律的休閒活動後,可以 有效提高身體適能、自我肯定、情緒紓解、減緩衰退和減少醫療支出,而國內相關研 究也提出了許多中高齡者參與休閒活動來協助生活適應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與案例 (徐玉珠,2007;李晶、羅雅馨、姚大偉,2011;李澎蓉,2012)。據此,如何利用休 閒活動來發展中高齡群體的身心靈發展,此為本研究的第一個研究動機。

(二)中高齡相關企業組織和休閒活動發展的層面

近年來,人口結構的高齡化、生活型態的改變、科技資訊的便利性、醫療照護的 進步、保險制度的改變…等趨勢發展,改變了原先國家、企業、市場和消費群體的需 求動機和行為模式,而相關的社會制度、文化規範、團體組織、群體行為和產業聚落…

(40)

所有社會結構的組成和變化都是強調社會的平衡與分配問題(李建興、王等元,

2010),因此國內相關的組織和制度也將有所調整和發展。誠然,在高齡化的推波助 瀾下,國內高齡企業組織如雨春筍般的快速發展,漸漸成為一個高齡產業聚落,如在 國人平均壽命和生活品質的提高,加上近年生物科技的知識資訊及技術應用迅速發 展,讓國人享有更多養生保健、有機環境、綠色環境的機會,也讓相關生物科技產業 及保健食品奠定發展的基礎,經濟部行政機關更相繼提出保健食品產業發展促進方案 及條例,建構保健食品產業供應鏈的網絡,提供產業健全的生長環境(經濟部生物技 術開發中心,2012)。

或因為 3C 產品的發達、雲端技術的發展、資訊軟體的開發,以及微創醫材、互 動科技…等發展與進步,帶動了國人資訊應用化及科技生活化的生活型態興起,和科 技醫療產業聚落的相關性發展,也成為國家出口與內需的重要產業結構,經濟部工研 院也指出 2012 年第一季醫療器材產值估計約新臺幣 180 億元,較 2011 年第四季成長 7.6%,預期 2012 年產值將可達新臺幣 730 億元,可望較 2011 年成長 7%(經濟部工研 院 IEK,2012c;經濟部工研院產經中心,2012c、2012d),顯示有關科技性醫療產品 與服務的重要性與需求性,也形成一個重要的產業結構;在高齡照護市場中,新加坡 政府 2008 年以 212 萬美元設置專案基金推動銀髮社區試驗計畫、中國則是在 2009 年到 2011 年間將預計投入 8,500 億元人民幣在醫療照護市場的建設,以及我國提出 長期照顧 10 年計畫…等先進國家的照護政策來看(經濟部工研院 IEK,2011;經濟部 工研院 IEK;2012b),顯示有關照護服務與產品的需求性發展,成為一個重要及具有 潛力的產業結構。基此,高齡企業組織的多元性正在持續擴大發展中。

誠然,Rebollar et al.(2012)指出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與服務的體驗現況,不管 在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官層面上,消費群體也重視產品或服務所提供的情感連結、

社會關連和整體價值,形成對產品或服務的接觸性、連結性、使用性、持續性、習慣 性(Backstrom & Kristina, 2011)。基此,高齡企業組織開使紛紛利用相關的主題式休 閒活動,來吸引和強化中高齡消費群體在服務和商品的認知與體驗,並透過活動的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 reviewing the positioning of VPE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exploring the merits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t the degre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new class of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the smoothing method for NCP introduced by Haddou and Maheux [18] using some family F of smoothing functions.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QCSE and band-bending are induced by polarization field in C-plane InGaN/GaN and create triangular energy barrier in active region, which favors electron overflow. •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for discussion and reference only and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investment

y Define  clearl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can  simply  be  defined  as  a  rise  in  GDP  or  GDP  per 

“Big data is high-volume, high-velocity and high-variety information assets that demand cost-effective, innovative form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enhanced?. insigh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