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解決的構圖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未解決的構圖問題"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未解決的構圖問題

一一給學生的一個介紹

曾健威

一. 引言

在寫本文時, 筆者正任教一幾何課。 在收集該課程的資料期間, 筆者從 Arthur Baragar 教授的個人網頁 (參見 [1]) 中認識到一些既漂亮且易明的構圖幾何。 在 Baragar 教授和他之 前的學生 Patrick Hummel 先生同意下, 筆者把他們部分研究成果翻譯成中文, 並收錄在本文 內。 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 (尤其是中國人) 認識到他們的漂亮成果。 本文另外的一個目的 是鼓勵數學教師利用未解決的數學問題 (open questions) 去啟發學生對數學研究的興趣。

二. 何謂未解決的問題?

嚴格來說, 一個未解決的數學問題是指一個自古到今沒有人能夠給出正確及完滿答案的問 題。 然而, 有些數學問題雖已被解決, 但由於解決者沒有公開發表他們的解決方法 (德國數學家 高斯 (Gauss) 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 所以對大眾來說, 這些問題仍然是未解決的數學問題。 因 此, 普遍來說, 一個未解決的數學問題是指一個還沒有公開解決的問題。

三. 構圖問題

二千年之前, 希臘人嘗試只用規 (compass) 和沒有刻度的尺 (straightedge) 去構作不同 的幾何圖, 如角度、 長度、 正多邊形等。 希臘人發現有一些圖 (例如: 長度 √3

2 或者角度 20

=

60

3

) 不能只用規尺構作出來, 他們其後把幾何構圖的問題分為平面 (plane)、 立體 (solid) 和 線性 (linear) 三類: 一個可以只用規尺解決的問題稱為平面問題; 一個可用一個或多個圓錐曲 線 (conic section) 加上規尺解決的問題稱為立體問題; 一個要用比較複雜的線加上規尺去解 決的問題稱為線性問題。

26

(2)

未解決的構圖問題

給學生的一個介紹

27

坊間已有很多關於平面構圖問題的書籍 (參見 [2])。 在本文中, 我們將會討論立體構圖問 題 (第四節) 和二刻尺構圖問題 (第五節)。

四. 立體構圖問題 — 複製正立方體

當 Hummel 唸中學時, 他請 Baragar 給他一個數學研究題目, 當時 Baragar 給了他一 個有關立體構圖的研究題目。 結果, Hummel 的研究論文得到 2003年度 Richard V. Andree 大獎。 本節是 Hummel 的研究成果。

定理1 (Hummel [4, Theorem 1]): 設長度 l 為一個可平面構作的長度, 則長度 l 的三 次方根 (√3

l) 是可立體構作的。 事實上, 長度 √3

l 是可用單一個橢圓形和規尺構作出來。

證明: 考慮橢圓形 2(x − 1)

2

+ y

2

= 2 +

4 l

和圓形 (x − 2)

2

+ (y −

4 l

)

2

= 4 +

16 l

。 從橢 圓形的公式可得 y = ±

q 4 l

− 2(x

2

− 2x)。 另外, 從圓形的公式, 可得 x

2

− 4x + y

2

2 l

y= 0。 把橢圓形的 y−坐標等式代入圓形的公式中, 可知它們的交點的 x−坐標符合 −x

2

+

4 l

=

±

2 l

q l

4

− 2(x

2

− 2x)。 把該等式平方可得 x

4

= lx, 所以它們的兩個交點的 x−坐標分別為 x=√3

l 和 x= 0。

以上 Hummel 的定理為一個源自古希臘的構圖問題提供了一個漂亮的答案。 這個古老問 題就是複製正立方體的問題: 構作一個正立方體, 使它的體積是另一個已有正立方體的體積的 兩倍。 參見下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中的橢圓形為 2(x − 1)

2

+ y

2

=

5 2

, 圓形為 (x − 2)

2

+ (y −

4 2

)

2

=

33 8

。 圓形與橢圓 形在 (0,

2 2

) 相交。 可驗證它們另外的一個交點的 x 坐標為 √3

2。

定理2 (Hummel [4, Theorem 2]): 設角度 α 為一個可平面構作的角度, 則角度 α 的三 分之一 (

α 3

) 是可用單一個橢圓形和規尺構作出來。

證明: 只需要證明當 α 為銳角。 考慮橢圓形 2(x − 1)

2

+ y

2

= 2 + (

2 cos α 3

+

q cos α 2

)

2

和圓形 (x − 2)

2

+ (y −

q cos α 8

)

2

= 4 + (

2 cos α 3

+

q cos α 8

)

2

。 用定理 1 的證明中的方法可知它

(3)

28

數學傳播

29

2

期 民

94

6

們的兩個相交點的 x−坐標符合 x

3

− 2x = 2 cos α 或 x = 0, 所以它們的兩個相交點的 x−

坐標分別為 x = 2 cos(

α 3

) 和 x = 0。

筆者建議讀者參考 Hummel 的原文, 因為原文中的證明包含了他的思路, 而以上只是把 他的證明簡化了。

以下的定理更說明所有立體構圖問題都可以用橢圓形加上規尺去解決。

定理3 (Hummel [4, Theorem 3]): 所有可立體構作的點都可以用橢圓形加上規尺構作 出來。

五. 二刻尺構圖和未解決的問題

除了在第三節提到的角三分法外, 我們也有以下構作方法:

阿基米德的角三分法 — 對於任意角, 我們可以用規和有兩個刻度的尺 (二刻尺, twice- notched straightedge) 去把該角平分三份。 下圖說明阿基米德角三分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D

E

B

A d

d

長度 d 為二刻尺的兩個刻度中間的距離。 用圓規畫一個以 d 為半徑及 O 為圓心的圓。 設 角

BOA 為將被分成三份的角。 利用二刻尺去畫一直線 BE, 使它與直線 AO 相交於 D 點 及線段 ED 的長度等於 d。 由於三角形 △DEO 是等腰三角形, 可得

EDO=

EOD; 而

OEB =

EDO+

EOD= 2

EOD(三角形的外角)。 由於三角形 △EOB 是等腰三角 形, 可得

OBE =

OEB = 2

EOD。 最後得到

BOA=

EOD+

OBE = 3

EOD (三角形的外角), 所以

EOD 是

BOA 的三分之一。

Baragar 教授在他的文章 ([3]) 中, 提出了其他二刻尺的構圖方法和二刻尺構圖方法的限 制。 其中包括:

(4)

未解決的構圖問題

給學生的一個介紹

29

定理4 ([3, Theorem 4.1]): 設長度 l 為一個可平面構作的長度, 則長度 l 的三次方根 (√3

l) 是可以用規和二刻尺構作出來。

定理5 ([3, Theorem 4.2]): 所有可立體構作的點都可以用規和二刻尺構作出來。

定理6 (Baragar [3, Corollary 5.2]): 正 23 邊形和正 29 邊形不可以用規和二刻尺構作出 來。

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 Baragar 文章 [3] 的證明。 另外, Baragar 教授在該文章中提出了 幾個未解決的二刻尺構圖問題, 當中包括以下三題:

1. 可否用規和二刻尺構作正 11、25、41 或 61 邊形?

2. 怎樣的六次多項式可用規和二刻尺去解?

3. 已知可用規和二刻尺去構作正七邊形 (參見 [3])。 試找出該構作。

筆者認為這些問題應該可用高中或大學本科數學技巧去解決, 希望學生們嘗試去解答它 們。

六. 結論

未解決的數學問題不局限於構圖問題。 學生和老師們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去發掘更多不同 的未解決的數學問題。 這些途徑包括利用互聯網搜查器去搜查、 讀一些新發表的數學文章、 把 一些已有的數學理論改一改去發明自己的問題等等。 最後, 筆者希望學生們能夠透過解決未解 決的數學問題去培養對數學研究的興趣, 亦希望日後寫更多關於未解決的數學問題的文章。

參考文獻

1. http://www.nevada.edu/∼baragar/

2. A. Baragar, A Survey of Classical and Modern Geometries: with Computer Activities,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001, xiv, 370.

3. A. Baragar, Constructions using a compass and twice-notched straightedge, Amer. Math.

Monthly, 109 (2), 151-164 (2002).

4. P. Hummel, Solid constructions using ellipses, The ΠME Journal, 11(8), 429-435 (2003).

本文作者任教於香港教育學院數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關著作從來沒 有人正面講過, 但這是一個不能長期迴避的 問 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澄清, 那麼對中國傳統 數學的認識就會比較模糊。 早在 10 年前, 筆 者已非有意識的注意到這個問題, 認為宋元

臺灣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張教授 以為,臺灣既需在地打拼者,亦同時 需要能從本土出發、於國際為臺灣爭取 機會和發展空間的人才;即便「在地打

數學算板包含了幾何畫板、 代數算板、 動作的龜行幾何 (turtle geometry)、 機率與統計 等部分。 原始構想中, 幾何畫板重點放在提供動態歐氏平面幾何的基本圖形構圖功能、 基本的幾 何 變換

美國加州大學 Berkeley 校區教授 Hartshorne 在教了幾年古典幾何之後, 認為 20 世紀 的數學家對於 「幾何原本」 應該有新的看法, 應該繼續發展 「幾何原本」 的數學。 他在參考資料

本期 「有朋自遠方來」 訪問來自荷蘭的 Frans Oort 教授。 Oort 教授從小活 潑外向不是 能在書桌前久坐的小孩, 但是“用代數來描述幾何”讓他著迷, 成為他往 後學習數學、

數學!』, 聽講者不需要具備高深的數學知識, 藉著二位教授介紹的題目, 認識 如何將所學的數學應用到這些有趣, 但一般數學課不常提到的題目上。 我們讚 歎

這篇文章的緣起, 是因為筆者在網路 bbs 的數學討論群, 回答網友的問題:「如何 在一凸五邊形內, 作一直線, 等分該五邊形面 積?」 筆者在網路上, 說明使用等面積轉換的 過程,

圓教之為圓教的獨特模式何在?如何依據圓教模式說明、解決康德哲學中的最高善問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