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歷史科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國歷史科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1. 整體教學重點

1.1. 初中中國歷史科將國家歷史分為九個歷史時期,使學生能整全地了解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 社會文化面貌。教師可因應學生所學,協助學生分別從歷史及文化角度了解國家政治安全及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1.2. 在各個歷史時期中,以「政治演變」為經、以「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為緯。「政治演變」內容(例如秦朝的統一及 其統治措施與影響、清朝的外力衝擊等)使學生能了解國家政治演變及重要的歷史事件;「文化特色」內容(例如魏晉 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與中外文化交流、明代的國防建設與都城建築等)顯示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面貌;「香港發 展」內容(例如宋末皇室與中原人士的南來概況、香港的淪陷及抗日活動等)讓學生理解香港在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發 展概況,並與國家的互動情況,從而認識香港與國家歷來的緊密關係。三者內容相輔相成,從歷史及文化角度加強學生 對政治安全及文化安全概念的理解,並提升學生的國家觀念和國民身份認同。

1.3. 通過對不同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嘉言懿行的研習,讓學生認識到國家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先輩奮發圖強的事蹟,從 而珍視及承傳中華文化的寶貴資產。課程亦讓學生清楚理解國家從被列強侵略,以致英國佔領香港,及後國家克服困難,

並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奮進歷程,從而強化學生對國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註:初中及高中中國歷史科的課程宗旨都是讓學生認識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培養他們對國家、民族、社會 及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課程內容適與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自然連繫。學校可因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進度及校本情況,按照 初中及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的宗旨與目標,和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的理念與原則,選取下述「學習重點」中「重要相關課題」(頁 2-6)以外合適的 課題,教授與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

(2)

2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秦漢時期

課題1:秦朝的統一、

統治措施及衰亡

秦朝的統一及其 統治措施與影響

• 認識秦朝大一統措施(例如建立中央及地方政制、對外用 兵、國防和經濟建設等)及影響。

 教師可透過地圖閱讀讓學生認識秦始皇所建立的版圖範 圍(包括香港成為中國版圖一部分),並分析不同的建設

(例如長城、馳道、靈渠等)如何確立國家規模,維護 政權和領土的統治與及發展經濟文化,從而促進及保障 人民福祉和國家安全。

一 •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 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 及社會文化面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 期

課題 3:魏晉南北朝 的社會文化發展

石窟藝術(如壁 畫、雕塑)與中 外文化交流

•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認識中外文化交流概況。

 教師可利用不同石窟的虛擬實景影片及圖片,讓學生明 白如何從古物遺蹟之中了解中外文化交流概況,從而欣 賞中華文化的兼容並包和開拓創新的精神。

 教師亦可藉敦煌莫高窟被發現的歷史,或敦煌研究院院 長及研究員終生獻身於敦煌石窟保育工作的故事,讓學 生明白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維繫國家、

民族團結和加強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礎。

七 • 了解國家的優秀文化傳統(例如 物質、制度、精神等層面)

(3)

3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宋元時期

課題 2:兩宋政治及 經濟的發展

宋室南遷後南方 經濟與海外貿易

• 認識宋末皇室與中原人士的南來、香港經濟發展的概況。

 教師可透過地圖或實地考察活動,讓學生認識宋末皇室 與中原人士南來,了解其與香港地區生活和定居人口的 關係,並對香港經濟發展的影響。學生能理解宋元時期 香港與國家的互動情況及緊密的關係,讓學生明白香港 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從而提升學生的國家觀念。

一 •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 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 及社會文化面貌

明時期

課題 2:明代國勢的 張弛

明代的都城建築

• 認識明代都城的建築特色及其與明代國勢張弛的關係。

 教師透過《立體故宮》/北京城地圖認識故宮的不同組成 部分及建築特色,例如故宮中軸線與北京城的中軸線重 合,城市以宮殿為中心,體現宮殿為國家政治(皇權)

一 •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 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 及社會文化面貌

(4)

4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核心的地位,讓學生認識都城對鞏固國家統治及安全的 重要性。學生亦能從這個重要文化遺產探索中國傳統思 想的底蘊與內涵,從而欣賞、體會及明白先輩的智慧,

並培養對國家文化保護及承傳的意識。

七 • 了解國家的優秀文化傳統(例如 物質、制度、精神等層面)

清時期

課題 2:外力衝擊與 內憂

兩次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及八國 聯軍

• 認識清中葉以來列強入侵中國的歷程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 教師可利用多元的一手史料(例如照片、漫畫、文獻等)

及短片,讓學生認識不同戰役及相關條約如何危害國家 政權、主權及領土的完整。學生能從歷史維度了解政治 安全對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 教師亦可藉不同歷史人物(例如林則徐、鄧世昌等)的 事蹟,讓學生體會前人為保障國家持續安全發展的決心 及貢獻。

一 •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 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 及社會文化面貌

• 具備對國家和世界議題(殖民擴 張、局部戰爭等)的基本認識,

從而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5)

5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中華民國時期

課題 3:日本侵華與 抗日戰爭

香港的淪陷及抗 日活動

• 了解抗日戰爭爆發及香港淪陷的概況,從而認識香港的抗 日活動。

 而在教授香港的抗日活動內容時,教師可透過當時的報 章、廣告等一手史料,讓學生認識香港各界在內地抗戰 期間所作的支援及其重要性。學生能體會及明白到國家 與本港一衣帶水、共為唇齒的關係,並從民族、國家被 侵凌的危難中明白國家安全對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一 •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 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 及社會文化面貌

具備對國家和世界議題(殖民擴 張、局部戰爭等)的基本認識,

從而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 期

課題1:建國至 1978 年間的內政與外交

1950 至 70 年代 中國外交政策的 演變

課題 2:改革開放政 策

• 認識 1950-1970 年代的外交政策的演變及改革開放以來中 國在國際上的角色及地位。

 在教授中國外交政策演變的課題時,教師可採取跨課題 學習策略,選取不同時期的重要外交事件(例如萬隆會 議、中國與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等),以拼圖式合作 學習(Jigsaw Learning)策略,讓學生分成小組,分別搜 集及整理相關事件的資料,然後在組內匯報,並討論新 中國外交政策的轉變。學生能認識獨立自主是中華人民 共和國外交的根本方針,並國家在改革開放以來在國際

一 •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政治 演變、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 及社會文化面貌

• 具備對國家和世界議題(局部戰 爭、恐怖主義)的基本認識,從 而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6)

6

中國歷史科(中一至中三)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改革開放以來中 國在國際上的角 色及地位

中國與英國就香 港前途問題談判 的歷程

社會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進而成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

從而珍視今天國家所建立的政治安全的環境。

(7)

7

3. 建議的學與教活動 (舉隅) (初中)

專題研習

 可配合課程的「延伸部分」,安排學生進行專題研習,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育學生對中華民族及文化的情感,並 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研習題目舉隅:

【連結宋元時期課題3:元朝的統治】探討中國重要發明西傳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連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課題2:改革開放政策】比較改革開放前後人民生活的轉變。

內地考察交流活動

 就課程涵蓋的不同歷史時期,安排配合學習主題的內地考察學習活動,加強學生對中國社會文化發展、民族交往、中外 文化交流的認識,了解、欣賞及承傳中華文化兼容並包、開拓創新的精神,培育學生對中華民族及文化的情感,並對國 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考察主題舉隅:

【連結史前至夏商周時期課題1:中華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隋唐時期課題 2:隋代大運河的開通與作用】到訪杭州、

蘇州、揚州地區的著名歷史地標,例如良渚古城遺址及良渚博物館、蘇州大運河及盤門三景、京杭大運河等;

【連結明朝時期課題1:明代的君主集權政治、課題 2:明代國勢的張弛】到訪北京著名地標長城(八達嶺、居庸關、

慕田峪、司馬台等)、北京故宮博物院、明十三陵、天壇;

【連結中華民國時期課題3: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課題 1:建國至 1978 年間的內政與外交】到訪 東三省地區著名地標張氏帥府、「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偽滿皇宮博物院、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和斯大林公園。

(8)

8

跨科協作/課後活動

 可配合「文化特色」課題,安排跨科協作/課後活動,讓學生體會中華文化豐富、創新的內蘊,提升學生對中華民族及 文化的情感,並能尊重及關懷中華文化的承傳與發展。活動舉隅:

【連結秦漢時期課題 1: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與視覺藝術科協作舉辦「兵馬俑風采再現」,讓學生為不同的 仿兵馬俑加上顏色,激發創意之餘,亦可進一步認識秦代的軍事實力;

【連結隋唐時期課題5:開放的唐朝社會】與中國語文科、視覺藝術科、科技與生活科協作舉辦「唐代婦女生活多面睇」

活動,讓學生從唐詩認識唐朝婦女生活面貌,並透過化唐妝、穿唐服體驗活動,親身感受唐人生活,並體會中華文化的 創新與兼容性;

【連結中華民國時期課題3: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與歷史科協作安排學生專訪東江縱隊老戰士,進行口述歷史訪談。

參觀本地博物館

 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的常設及專題展覽,加深學生對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面貌的 認識,並了解香港的發展歷程及其與國家發展的關係,提升學生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參觀 活動舉隅:

【連結中華民國時期課題1:辛亥革命與民初政局】到訪孫中山紀念館,認識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蹟,以及香港在十九 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維新與革命運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等;

【連結清時期課題2:外力衝擊與內憂、中華民國時期課題 3: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到訪香港海防博物館,認識清中 葉以來外力入侵的歷史(例如鴉片戰爭等)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日本侵華期間,香港民眾與祖國同胞血脈相連,

一致抗日,體現民族團結精神。

(9)

9

本地歷史考察活動

 安排學生在本地進行考察,認識香港的發展歷程及其與國家發展的關係,提升學生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 感及責任感。考察活動舉隅:

【連結隋唐時期課題5:開放的唐朝社會】考察屯門青山灣一帶,了解唐朝屯門鎮的設置及其對國防和交通的重要性;

【連結宋元時期課題2:兩宋政治及經濟的發展】考察錦田鄧氏宗祠/屏山文物徑/龍躍頭文物徑,認識宋末皇室與中 原人士的南來及其後在香港的生活,認識香港與內地密不可分的關係;

【連結中華民國時期課題 3: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考察香港不同地區的抗戰遺址(例如城門棱堡/醉酒灣防線等),

讓學生感受戰爭對人民福祉的禍害,並明白確保國家安全的意義。

網上及自主學習活動

 配合「想。創。中國歷史」學生自學平台,學生可以透過閱讀篇章、動畫、網上遊戲、多媒體片段,認識中國重要的歷 史事件、人物事蹟及言行,豐富與拓展他們的見識與眼界,提升其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及歸屬感。

 配合課程宗旨和目標,設計適切的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對保護和承傳其語言和民族文化的關注和重視。

(10)

10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1. 整體教學重點

1.1. 高中中國歷史科教授自上古至二十世紀末中國的歷史發展,學生透過建構歷史知識,了解中國政治歷史的面貌與治亂因 由,社會和民族的發展狀況與演進關鍵,並掌握歷史與文化的承傳變化,培養其對國家觀念、國民身份和文化承傳與變 化等政治安全及文化安全等國家安全概念的認同。

1.2. 課程必修部分(歷代發展)的乙部內容涵蓋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末的重要歷史事件、人物及民族交往等課題,透過認 識近代以來中國面對列強入侵,歷經艱辛,建立獨立自主國家的經歷,幫助學生建立整全的國家觀念。相關課題如列強 的入侵、抗日戰爭、改革開放及對外關係等。

1.3. 課程選修單元部分,涵蓋中國傳統文化在二十世紀的發展、重要制度的實施,及主要宗教的傳播與文化交流等;教導學 生欣賞傳統文化的價值,認識各種制度的演進,以至包容不同的宗教,都是維繫國家、民族團結和國家賴以穩定和發展 的重要基礎。相關課題如單元一: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承傳與轉變;單元四:制度與政治演變;單元五:宗 教傳播與文化交流等。

1.4. 高中中國歷史科重視培養學生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在研習民族融和的過程、國家發展的歷史,以及歷史人物的正面言 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立優良的品德和公民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 及文化認同。

註:初中及高中中國歷史科的課程宗旨都是讓學生認識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培養他們對國家、民族、社會 及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課程內容適與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自然連繫。學校可因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進度及校本情況,按照 初中及高中中國歷史課程的宗旨與目標,和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的理念與原則,選取下述「學習重點」中「重要相關課題」(頁 11-16)以外合適 的課題,教授國安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

(11)

11

2. 學習重點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鴉片戰爭至辛亥革 命

列強的入侵

• 認識晚清列強入侵中國的歷程和中國面對的危機。

 在教授「列強的入侵」的課題時,從多元的歷史材料(文 獻、漫畫、照片等)研習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中 日甲午戰爭、列強劃分勢力範圍及八國聯軍之役這些侵 略行為如何威脅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從 歷史維度了解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

一 • 研習與國家安全有關的當代議題

(例如領土爭端、經濟危機等),

認同維護國家安全對保障國民安 全的重要性

(12)

12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辛亥革命至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

抗日戰爭

• 認識日本侵華的概況及戰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 在教授「抗日戰爭」的課題時,運用漫畫、日記、書信、

回憶錄等歷史資料,以及來自不同國家如美國、歐洲諸 國的報刊報道,從多角度分析日本侵華帶來的禍害,從 而明白政治安全對於保障人民福祉的重大意義;而中國 戰後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陸續廢除各 項不平等條約,國際地位得以提升。學生能明白保障國 土完整及安全的必要性,以及體會國民團結一致,是成 功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

一 • 研習與國家安全有關的當代議題

(例如領土爭端、經濟危機等),

認同維護國家安全對保障國民安 全的重要性

(13)

13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至二十世紀末

改革開放

對外關係

• 認識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概況。

 在教授「改革開放」課題時,安排學生就不同的改革開 放政策,分組搜集不同性質的史料(報刊、相片、油畫、

海報等),並作匯報;亦可安排學生到內地考察,特別 是經濟特區的開發及建設,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及 親身體會改革開放的成就及挑戰,了解到國家經濟實力 的提升,成為國家安全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 認識香港回歸祖國,並制定《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的歷 程。

 在教授「內地與港澳台三地的關係」時,播放香港回歸 的新聞片段及報道,重溫中英談判、中國在 1997 年 7 月1 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經過,明白香港屬於中國 不可分離的部分;運用「憲法與《基本法》」教材「單 元一:『一國兩制』的歷史背景、《基本法》的憲制地位、

制定和公布過程」,解釋《基本法》的由來。學生從中

一 • 研習與國家安全有關的當代議題

(例如領土爭端、經濟危機等),

認同維護國家安全對保障國民安 全的重要性

七 • 分析國家參與國際事務怎樣影響 本身的整體發展,認同政治安全、

國土安全、社會安全、軍事安全和 海外利益安全的重要性

(14)

14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明白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仍然有維繫 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角色及責任。

• 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外交的發展和成就。

 在教授「對外關係」時,可安排學生參觀中華人民共和 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的「中國外交圖 片展」,了解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學生從中明白數十 年間,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政治、

經濟及文化各方面舉足輕重,成為國際社會重要的一 員,有效維護了政治安全。

選修部分

單元一:二十世 紀中國傳統文化 的發展:承傳與 轉變

單元四:制度與

• 單元一:認識自五四運動以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檢討、承 傳與創新。

 在教授單元一時,以「五四運動」為切入點,讓學生探 討中國文化與傳統在備受挑戰的情況下,仍然歷久不 衰,成為中國人立身處世的依據,增進他們對中國傳統 文化的認同感,明白文化安全是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的

七 • 了解國家的優秀文化傳統,認同 維護文化安全是維繫國家、民族 團結和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礎

(15)

1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政治演變

單元五:宗教傳 播與文化交流

重要基礎。

• 單元四:認識田制、兵制與科舉制的發展與政治演變和國 勢強弱的關係。

 在教授單元四時,讓學生探討:1) 北魏至唐中葉土地 兼併與政權穩定的關係,明白田制失效容易釀成動亂,

影響國家安全;2) 唐、明兩代徵兵制的失效,未能平定 內亂及外患,令國家元氣大傷;以及3) 明代科舉制凝 聚臣民、促進社會流動、普及文化以至促使社會有統一 的價值觀,與國家安全關係密切;從而能總結制度的有 效運作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

• 單元五:認識不同宗教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與傳播,並 和中國文化的調適與融和。

 在教授單元五時,讓學生探討漢唐時期的佛教、宋元時 期的伊斯蘭教及明清時期的基督宗教如何適應中國的 社會和文化環境,發展其傳教策略,與中國傳統的思想

(16)

16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

重要相關課題 學習元素 範疇 學習元素

減少歧異趨向融和,成為豐富中國文化的重要資源。學 生能從中認識中華文化兼容並包的精神,在認同自己文 化的同時,也抱持「開放」的態度,吸收外來文化的優 秀傳統,尊重不同文化的內涵與承傳,維護文化安全。

(17)

17

3. 建議的學與教活動 (舉隅) (高中)

專題研習

 【列強的入侵課題】分組研習清中葉以後對列強入侵而戰敗,例如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中日甲午戰爭、列強劃 分勢力範圍及八國聯軍之役,如何威脅中國主權、治權及人民福祉,突顯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 【改革開放課題】研習《基本法》的制訂背景及條文內容與香港有效實施「一國兩制」的關係。

內地考察交流活動

 【列強的入侵課題】安排學生參觀內地的虎門砲台、林則徐銷煙池及相關博物館,認識英軍侵華的經過及當時國防的 弊病。

 【列強的入侵、抗日戰爭課題】安排學生到南京進行交流活動,參觀與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相關的古蹟,認識近 代歷史上列強入侵所帶來的禍害;到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實地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情景,

並訪問及聆聽日軍侵華受害者後人的故事,了解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

跨科協作/課後活動

 【抗日戰爭課題】與音樂科合作,舉辦「抗日歌曲欣賞會」,了解國民同心抵抗外侮的情形。

 【抗日戰爭課題】與視覺藝術科合作,舉辦「抗日海報創作比賽」,並與當時的藝術作品比較,認識文宣對國防的作 用。

(18)

18

本地歷史考察活動

 【列強的入侵、抗日戰爭課題】安排學生參觀香港不同博物館的展覽,例如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有關十九世 紀英軍侵華,以及上世紀日軍侵華的展廳;香港海防博物館有關防衛香港歷史的展覽。

 【抗日戰爭課題】安排學生參觀香港抗日戰爭的戰地遺址,例如城門棱堡、醉酒灣防線、摩星嶺砲台、黃泥涌峽道 等,認識防衛香港的設施及戰爭概況。

 【對外關係課題】安排學生參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的「中國外交圖片展」,以認識 國家自建國後的外交歷程、成就,以及各個外交背後的故事,以了解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日趨重要的角色。

自主學習活動

 配合課程宗旨和目標,設計適切的自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對保護和承傳其語言和民族文化的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老莊思想在以後的嬗變過程中,直接成為中國傳統宗教的道教思想體系的基礎這一歷史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黃帝到西漢武帝時 期,共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書的 經典。..

中國歷史科 (中一至中三) 課程大綱 中一級 歷史時期:史前至夏商周.. 學習重點:中華民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連結初中課題 8:香港直至 19 世紀末的成長與發展及課題 12:20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在中國考試思想發展過程中,考試始終為歷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所 重視,所涉及的考試問題具有延續性和時代性的特點及超前性和滯後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