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曹劌論戰 《左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曹劌論戰 《左傳》"

Copied!
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中中國語文科優化措施 ──

課程及評估的規劃與實施 (新辦)

(二) 建議篇章──文白經典教學

(2)

曹劌論戰

《左傳》

香港城市⼤學中⽂及歷史學系 呂家慧

(3)

• 《曹劌論戰》選自《左傳》,《左傳》是《春秋左⽒傳》的簡稱。

• ⼀般認為這是⼀部解釋《春秋》的書,《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

⼀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公元前722年—前481年(魯隱公元年—

魯 哀公⼗四年)的歷史。

• 春秋三傳:左傳、公⽺、穀梁。

(4)

《左傳》記事到公元前468年(魯哀公27年),甚⾄提到了韓趙魏三家 分晉的事情,比《春秋》多⼗三年。

左傳的作者不清楚,有三種說法,⼀說是左丘明;⼀說是漢代劉歆;

⼀說是戰國時⼈根據各國史料輯錄⽽成。成書年代也與此相關。

(5)

曹劌論戰背景

公元前686、685年,齊國內鬨。

先是公⼦無知弒齊襄公,鮑叔牙奉公⼦小白奔莒;管夷吾奉公⼦糾奔魯。後無知被 齊國國⼈所殺,公⼦小白先從莒返齊,是為齊桓公。桓公不滿魯國出兵支持公⼦糾,

曾派兵攻打魯國,魯國⼤敗。

(6)

《春秋》經⽂

⼗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

(7)

春(1),齊師伐我(2),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3)曰:

「⾁食者謀之(4),又何間焉(5)?」劌曰:「⾁食者鄙(6),

未能遠謀。」乃⼊見。

1 春:魯莊公⼗年春天。

2 齊師伐我:齊師,齊國的軍隊。我,我國,《左傳》是以魯國 的視角敘事,所以稱魯國為「我」,稱魯國國君為「公」。

(8)

春(1),齊師伐我(2),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3)曰:

「⾁ 食者謀之(4),又何間焉(5)?」劌曰:「⾁食者鄙(6),

未能遠謀。」乃⼊見。

4

⾁食者謀之:⾁食者,吃⾁的⼈,代指在位者。謀:謀劃。之,

代詞,指「齊師伐我」⼀事。

5 間焉:間,參與。焉,於此,「此」指的是前面所說的事。

6 鄙:固陋不通。

(9)

問:「何以戰?(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2)必以分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3)」

1

何以戰:「以何戰」倒裝。意思:憑什麼迎戰?

2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食等安養之物,我不敢獨享。

3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小惠,小恩小惠。徧,周遍。從:跟隨。

(10)

公曰:「犧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4)」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公曰:「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6)」對曰:「忠之屬也,可以

⼀戰。(7)戰則請從。」

4

犧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犧牲⽟帛,祭祀用的⽜⽺豬和⽟器、絲織品。

加:增加。信:誠⼼,必以信,祭祀必誠。

5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信,得到信任。福,作動詞,賜福。

6

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小⼤之獄,⼤小訴訟。察:明察。情:實,

實情。

7

忠之屬也,可以⼀戰:(處理訴訟必追求其實,⽏枉⽏縱)這是忠的表現。

屬,類。可以⼀戰,可以以之⼀戰。

(11)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1)。公將鼓之,(2)劌曰:「未可。」齊⼈三鼓(3)

,劌曰:「可矣。」齊師敗績(4)。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5

),登軾(6)⽽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1

長勺:魯國地名,今⼭東曲⾩北。

2

鼓:擊鼓。古代戰爭,鳴鼓則進,鳴⾦收兵。

3

三鼓:擂了三次鼓。

4

敗績:潰敗。

5

轍:車輪痕跡。

(12)

既克,公問其故。(1)對曰:「夫戰,勇氣也。⼀鼓作氣,再⽽衰,三

⽽竭。(2)彼竭我盈,(3)故克之。夫⼤國,難測也,懼有伏焉。(4)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5),故逐之。」

1

既克,公問其故:既,已經。克,戰勝。問其故,問曹劌之所以不 鼓和視轍登軾的原因。

2

⼀鼓作氣,再⽽衰,三⽽竭:第⼀次擊鼓可以興發勇氣。衰,衰弱。

竭,盡。

3 彼竭我盈:對⽅⼠氣耗盡,我⽅⼠氣⾼昂。

4 夫⼤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測,預測、猜測。伏,埋伏。

5 靡:倒。轍亂則⾏列不整,旗倒則師失耳目,是知其為真敗。

(13)

品德情意

(14)

⽂學與⽂化意義

《曹劌論戰》揭示傳統文化對於戰爭的基本態度:關鍵在於民心向背與 對作戰時機(一鼓作氣)的把握。

作者的價值判斷又是以敘事的方式自然流露。這就涉及《曹劌論戰》

(《左傳》)的基本敘事特徵,即:善於剪裁錯綜的史料,常以人物對 話的方式推動敘事,這一方面呈現鮮明的人物形象,另方面又自然顯露 作者思想。這種敘事方式對後代史傳文學產生重大的影響。

(15)

《曹劌論戰》

1. 《曹劌論戰》與《左傳》敘事特徵

2. 人物形象與史料剪裁:對話、對比(鄉人與曹劌/ 曹劌與魯莊公)

3. 章法結構:遠謀

4. 歷史判斷:《左傳》、《穀梁》和《史記》(延伸思考)

(16)

⼀、《曹劌論戰》與《左傳》敘事特徵

《左傳》長於描寫戰爭,特點是較少正面鋪敘交戰的場面,⽽是把重點放在 戰爭前的準備、雙⽅形勢的對比、謀略的⾼下等⽅面,自然顯示出勝負的結 局。 《曹劌論戰》也體現此⼀戰爭敘事的特點。

戰爭所涉及的頭緒紛雜,但《左傳》的作者僅透過魯莊公和曹劌的對話,以 民⼼向背和戰略為主要脈絡,說明魯國之何以能以小敵⼤,打敗齊師。也因 為本⽂是以曹劌對戰爭的論辯為核⼼,所以名為「曹劌論戰」,⽽非「長勺 之戰」。

(17)

本⽂的敘事是透過魯莊公和曹劌的對話展開,這就涉及:

1 ⼈物形象的自然呈現。

2 史料剪裁。

(18)

⼆、⼈物形象:曹劌

• 憂心國事

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曰:「⾁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食者 鄙,未能遠謀。」乃⼊見。

曹劌請見… … 戰則請從。

從鄉人(又何間焉?)和曹劌(請見、入見)對比,可知鄉人對時局漠不關心,曹劌 則一心為國謀籌。

從「請見」到「請從」,可知曹劌不只在「言」(請見)的層次上引導莊公,

還要親自參與戰爭,這是「行」(請從)的表現。曹劌的言行都說明他對國家 的關注。

(19)

• 遠謀

a. 戰前思考:

何以戰---- 小惠(衣食所安)、小信(犧牲玉帛)、忠之屬也(小大之獄)---- 可以一戰。

透過層層問答確認民心的向背,這是可以一戰的基礎。

(20)

• 遠謀

b. 戰略分析:行動與行動的依據

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三鼓,劌曰:「可矣。」齊 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望之,曰:「可 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故克之。……故逐 之。」

• 戰前兩次否定(民弗從、神弗福),⼀次肯定(可以⼀戰)和戰時兩次

「未可」⼀次「可」,又形成章法上的前後對照。

(21)

魯莊公

未能遠謀

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曰:「⾁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食者 鄙,未能遠謀。」乃⼊見。

a. 戰前準備:

• 公將戰。

• 從莊公回答曹劌的話也可見其鄙無遠謀的特質。莊公回答「何以戰」的問題,

(22)

魯莊公

b. 戰略:

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三鼓,劌曰:「可 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

⽽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從戰前到應戰,《左傳》以三次相同的句式呈現莊公魯莽的形象:

公將戰、公將鼓之、公將馳之。

(23)

魯莊公

雖然「鄙」且「未能遠謀」,但能察納下⾔。

戰前三次回答曹劌的問題,

戰時三次聽從曹劌的指示,

「既克,公問其故」,戰後才問曹劌原因。

(24)

史料剪裁

⼀場戰爭所涉及的事務必然是千頭萬緒的,但《左傳》的作者僅選 取曹劌和莊公對話的片段來呈現戰爭的經過。這是因為,這些對話 呈現作者對於政治的思考。

《左傳》不以史實的呈現為敘事核⼼,更重要的,是敘事背後的教 化意義。在《曹劌論戰》當中,作者強調的是「民⼼向背」的道德 價值以及「慎戰」、「遠謀」的重要性。

(25)

三、章法結構

細玩通篇,當分三段,以「遠謀」⼆字作眼,總是⼀團慎戰之意。

(林雲銘《古⽂析義》卷⼀)

未戰考君德,⽅戰養⼠氣,既戰察敵情,步步精詳,著著奇妙,此 乃所謂遠謀也。(吳楚材、吳調侯《古⽂觀⽌》卷⼀)

(26)

遠謀

公將戰 問何以戰

公將鼓之

劌曰:「未可」

公將馳之

劌曰:「未可」

(27)

四、⾧勺之戰的歷史判斷

經⽂:⼗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

《春秋》三傳當中,《公羊傳》對經文沒有解釋,但《穀梁傳》和 對此戰有一基本判斷。《穀梁傳》曰:

不日疑戰也。疑戰⽽曰敗,勝內也。

范寧注:疑戰者,⾔不尅日⽽戰,以詐相襲。勝內謂勝在內。

(28)

杜預《左傳》注:齊⼈雖成列,魯以權譎稽之。

孔穎達疏:齊⼈成陳,擊鼓不應,⋯⋯謂稽留彼敵,不時與戰,使 先 後失其次第。魯以曹劌之語,權謀譎詐以稽留之,列成⽽不得用。

「齊⼈三鼓」的意義?

(29)

《史記・刺客列傳》

曹沫者,魯⼈也,以勇⼒事魯莊公。莊公好⼒。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

魯莊公懼,乃獻遂⾢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索隱】左傳、穀梁並作「曹劌」,然則沫宜音劌,沫劌聲相近而 字異耳。

(30)

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盟(按:魯莊公⼗三年事)。桓公與莊公既盟 於檀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問曰:「⼦將何 欲?」曹沫曰:「齊強魯弱,⽽⼤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

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曹沫投其匕首,下檀,

北面就羣臣之位,顏⾊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約。管仲曰:

「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

於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所亡地盡復予魯。

(31)

《飲酒》其五

陶潛

(32)

陶潛

陶淵明(365-427?),一說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 江西南)人。曾祖陶侃為大司馬,父、祖也做過太守、縣令。但他 出世後家境貧困。29歲始出為江州祭酒,不久辭歸。後又擔任鎮軍 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職。最後在41歲時做《歸去來辭》棄官 歸隱,此後一直過著躬耕隱居的生活。劉裕初建宋朝時曾徵他為著 作郎,他堅辭不出。死後被謚為「靖節先生」。有《靖節先生集》。

(33)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之宗」,其實他的隱逸和前代的隱⼠⼤不 相同:

1 他早年有建功立業的理想,後來堅持歸隱,固然有不滿劉裕篡 位的現實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出於對「自真風告逝,⼤偽斯興」

(34)

2 承認勞動的價值:他在田園堅持躬耕自給,並且在長期的生產勞 動實踐中認識到「民⽣在勤,勤則不匱」(《勸農》)的人生真諦:

「⼈⽣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以求自安?」(《庚 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而且在《勸農》詩裡批評了東晉士 族好逸惡勞的風氣,也對鄙視農稼的儒家觀念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 不同見解。

(35)

3 他在很多詩歌中真誠地袒露了自己在堅守「固窮節」的過程中所經 歷的思想鬥爭,物質生活的貧困,光陰流逝的恐懼,都曾使他動搖:

「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詠貧⼠》)但最終他所追求的

「道」使他堅定了安貧的信念。

(36)

《飲酒》⼆⼗⾸并序

余閑居寡歡,兼秋夜已長。偶有名酒,無⼣不飲。顧影獨盡,忽焉 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

書之,以為歡笑爾。

(37)

《飲酒》其五

結廬在⼈境,⽽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氣日⼣佳,⾶鳥相與還。

有真意,欲辨已忘⾔。

(38)

結廬在⼈境,⽽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遠地自偏。

這首詩開頭說自已雖然在⼈境中結廬居住,但卻聽不見車馬的喧鬧。

既然身處⼈境,那麼車馬喧鬧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句的表述似乎是⽭

盾的。所以,陶淵明底下自問自答:為什麼可以這樣?因為他的⼼遠 離世俗,自然也就覺得所居之地偏遠了。

(39)

結廬在⼈境,⽽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遠地自偏。

陶淵明⽣活在村落當中,並沒有為了避世⽽棄絕⼈居之地,所以《歸 園田居》第⼀首說「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他和村⼈⼀起勞動,

其三說「種⾖南⼭下,草盛⾖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 淵明隱居之後,過的是普通的⼈間⽣活,這就是「結廬在⼈境」的真 實寫照。

(40)

結廬在⼈境,⽽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遠地自偏。

但是,陶淵明在此⼈境中,卻無車馬之喧囂,意思是不受官場往來應 酬的⼲擾,這就是遠離世俗,也就是遠離「誤落塵網中,⼀去三⼗年」

(《歸園田居》其⼀)中的「塵網」。

(41)

結合陶淵明的時代,這兩句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解釋:

第一、在陶淵明之前,隱士是要避世而居的。所以,淮南小山《招隱 士》將隱士的生活環境描繪為人煙不通的處所:

桂樹叢⽣兮⼭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 … 虎 豹 ⾾ 兮 熊 羆 咆 , 禽 獸 駭 兮 亡 其 曹 。 王 孫 兮 歸 來 , ⼭ 中 兮 不 可 以 久 留 。

西晉左思《招隱詩》:

(42)

第二,就算身處鄉村,如果心沒有遠離世俗,那麼即使住得再偏遠,

也會有車馬的干擾。事實上,陶淵明同時的周續之、劉遺民和陶淵明 號稱「潯陽三隱」,但都仍受「車馬」干擾。

江州刺史每相招請,(周)續之不尚節峻,頗從之游。… … ⾼ 祖 之 北 討 , 世 ⼦ 居 守 , 迎 續 之 館 于 安 樂 寺 , 延 ⼊ 講 禮 , 月 餘

, 復 還 ⼭ 。

(《宋書・隱逸傳》)

(43)

結廬在⼈境,⽽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遠地自偏。

真隱是因⼼遠⽽地偏,⽽不是地偏才使⼼遠。

(44)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氣日⼣佳,⾶鳥相與還。

正因為陶淵明有遠離世俗的⼼境,所以才能與自然興會。詩⼈在東籬採 菊,無意間抬頭看到南⼭,這時⼣陽西下,⼭間的⼣嵐特別美好,遠處 的⾶鳥紛紛歸來。面對這樣的景象,境與意會,沉浸於⼀片忘機的天真 當中。

(45)

因採菊⽽見南⼭,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

⼭」,則此⼀篇神氣都索然矣。(蘇軾《東坡題跋)

(46)

晁補之《雞肋集》卷三十三:

東坡云: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採菊東籬下,悠然望南

⼭。」則既採菊又望⼭,意盡於此,無餘蘊矣,非淵明意也。「採菊 東籬下,悠然見南⼭。」則本自採菊,無意望⼭,適舉首⽽見之,故 悠然忘情,趣閑⽽累遠,此未可於⽂字精粗間求之。

望:有意的、主動的行為。

(47)

蘇東坡:因採菊⽽見南⼭,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這⼀⽅面指的是陶淵明對於自然的意會,

另⽅面,「菊花」和「歸鳥」又是陶淵明的⼈格化象徵,這又是自 然對陶淵明的啟示。

(48)

菊花有耐寒的品格,深得陶淵明喜愛。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和郭主簿

》 其⼆)

歸鳥則象徵詩⼈歸隱,陶淵明有詩《歸鳥》,又《詠貧⼠》其⼀:

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遲遲出林翮,未⼣復來歸。

(4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最後,陶淵明說出他對此境中的意有所領悟,想要用語⾔辨析出來,

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這裡用的是《莊⼦》「得意忘⾔」的意思。

「⾔」是有限的,不能完全表達「意」,「⾔」是領會「意」的⼯具,

所以領會之後不必拘泥於「⾔」的表達。⽽詩⼈所領會的意,也要靠 讀者自⼰領悟。

(50)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陶淵明歸隱田園,靠勞動營生,對一個士大夫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此過程中,陶淵明有過生活的困難,也對自己的選擇產生過懷疑。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六);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五);

雖留身後名,⼀⽣亦枯槁(⼗⼀)……

也正是在此矛盾掙扎之中,他在與自然的意會中得到平靜,才能寫出這 首靜穆淡遠的詩歌。

(51)

謝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工具書上說,馬賽人驍勇善獵(他們確實善戰,曾一度依靠武力統治東非相

尤其是要過自食其力的生活,對於一個士大夫來說,並非易事。實際上,他在辛勤勞作中 已經親身體會到田家的苦處;

「熱愛祖國」。 若就或用典故而言,則有《世說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 始指異

遷庇(今山東東平縣西北)、17 代南庚遷奄(今山東曲阜縣東),最 後第 19 代領主盤庚遷黄河北岸,定都於殷(今河南偃師縣西),往後 至商紂時均以此地為國都(

吳如庵 愈有光 蘇起鳳 惲又騑 王貞生 蔡鵬九 唐漚和 陳君魁 陸士銓 馬榮祖 彭希涑 彭紹升 呂蔚若 曾庚 陸西橋 淩樹 沈暢 蔣龜蒙 曹聖友 馮庭桂 浦文榮 鄭兆榮 吳濂 沈廷瑜 施靜巖

北京中醫藥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 廈門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 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