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容大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內容大綱:"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內容大綱:

1.導論

2.由先秦黃河地域分界與國都分佈說起 3.秦漢的河水與長安──兼論關中與齊魯文明

4.十六國至北朝的國都與地力資源──以黃河中游的長安、洛陽為中心 5.盛世風姿:隋唐兩代的國都與陪都及其由地望顯示的文化

6.小結

1.導論

自遠古百獸飲泉,靈長狩獵時代以還,人類為口奔馳而逐水而 居,河水成為祖先們旦夕渴求的資源,有此資源才能滙聚族群,漸次 衍生强者領導的共同血源氏族軍事聯盟,從而與另據水源一方的集團 展開爭奪土地的生死搏鬥,通過的血腥屠殺再至緩進的血液融和,產 生更大的共同體,演變成雛型民族,當中過程都與河水息息相關。

黄河、長江與黑龍江被稱中國三大主要河流,三河均為祖國大地 之母,遠古一切生命皆有賴中國這些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維繫生產與交 通。基於這觀點,有些人會質疑為什麼黃河文明較其他文明更為重 要,我首先從歷史的開端闡釋,黃河作為北方大河,在傳說時代祖先 的移徒過程中佔上重要位置,加上中世紀及其前的王朝多在黄河流域 建都,又往往因河患而遷都,說明黄河對先民與國都的重要價值。次

(2)

者,農業的出現也促使人民聚河取水,鑿漕灌溉,中國農本思想的崛 興並得以維持與這天然資源有密切關係,事實上,自漢民族發展農耕 生產後,早已不能與塞外拉弓之民在武力上相爭,在長期以守為攻的 防禦政策下得以自保,也與耕作積粟得以供拒守有莫大關係。故可以 說,作為生命搖籃的黃河不獨影响歷代王朝的經濟興衰,甚至指它一 直支配著中國歷史的發展也不為過。其三,黃河流域較其他河流文化 所衍生的文化具有更多優勢,原因有以下數端:

a. 河水處身中國中央,温度較東北黑水優勝,較宜文化滋長。

b. 有關黄河流域所衍生的華夏、東夷文明與長江流域衍生的苗蠻文 明高下相較問題淺釋。

c. 從苗蠻如良渚(分布浙江一帶,約前 3000 年前後)文化中顯現的

特徵至南方文明湮没的因素:探討天氣變化與自然環境更易、戰禍 兵燹、地域人民性格等。

d. 有謂“長江文明有斷續,黄河文明不間斷”的引申

* 有關研究可參考樓嘉軍〈氣候變遷與文化帶移動〉,《歷史教學問 題》,1999 年 1 期、江林昌〈中國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與演進軌迹〉,

《學術研究》,2003 年,7 期。

有關黃河流域與上中下游的定義及劃分

黄河之源始於青海巴顏喀拉山,沿途由西往東,由高轉低,地理

(3)

及水利家一般都把黄河流經的地勢劃分三層,祁連山脈西南向至滇西 横斷山脈,即今青藏高原前端為最高階梯,海拔平均4,000-5,000 米。

第二層定為大興安嶺轉折西南,經太行山、巫山至滇東高原東,海拔 平均 1,000-3,000 米。最低流段的第三層途經華北平原,山東縱有山 壑如泰山者不過1,500 餘米,其餘幾在 1,000 米下,廣大的 20 餘萬平 方公里是農作生產的肥沃土地,自中上游帶來的泥沙沉澱既為東海出 口堆積三角洲,卻也替這低層階梯的河道帶來氾濫的災害。

黄河上游自春季冰川涓滴細水滙聚,過青海鄂陵湖後漸成河形,

河源段有白河、黑河等支流滙入,峽谷段又有洮河、湟水、清水等滙 入黄河,令上游水量充足。這一截河段3,472 公里,流域 38.6 萬平方 公里,這一地帶因冰河融解,水質特清,含沙量少,最宜馬舐人飲。

黄河中游自内蒙托克托縣河口鎮流經甘肅、寧夏、内蒙古、陝西、山 西、河南,至今鄭州桃花峪為止,因前三省河水湍竄而過的河段都有 黄沙土丘,形成區域水質常含沙滯黄,河床因淤泥纍積抬高,水位卻 往往在夏季因各種因素下降。這河段約長 1,200 公里,流域 34.38 萬 平方公里,有黃浦川、無定河、延河、汾河、渭河、涇水、北洛河等 30 條主要支流滙入黄河,佔全河增水量 42%左右。下游地區自鄭州 平坦東向出海,長約780 公里,流域 2 萬餘平方公里,山東大汶河為 其唯一支流,增水量僅佔全河3.5%。

(4)

2. 由先秦地域分界與國都分佈談起

以遊徙時代為起點──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對峙與融和

在民族形成的歷程中,我們既相信先民由古西羌其中一部落中移 徙陝甘高原,也同時接受早在華胥氏部落進入中國西北前,盤據黄河 中下游地區的東夷早已在存在;華胥氏衍生伏羲、女媧,後兩者又衍 生少典、有蟜,由這兩子部落又衍生炎、黃兩部。炎、黄時代農耕與 有關知識已有所發展,二帝雖有著共同血源紐帶,但因黄河中游甘 肅、陝西一帶隨著兩族人口增加而土地不給,兩族曾三度兵爭而最終 炎帝落敗,“阪泉之戰”後,他被迫率領餘部東遷,進入為東夷集團控 制山東(太行山以東)地區及黄河中下游。以蚩尤為首率領的九黎部 落,為力保領土挫敗炎帝,傳說中的炎、黃合兵,召仙女神將,並領 飛鳥猛獸擊退東夷並誅殺蚩尤,炎帝因而順利地為華夏集團開拓山東 領土。當然,炎帝主要部落逐步沿河移徙東部,後來黄帝部也因各種 客觀因素往東發展,據目前出土文物與僅存文字材料推敲,炎帝沿黄 河下游一帶探索,直指海岸,支部散居黃河流域。黄帝部落由陝西東 向後分為兩支,沿黃河上下尋找新機遇,其中一支向山西,一支走河 南;相信前者最終東北上達今天河北省北部(約今北京附近),也有 零散支部離隊他走、個別老弱者早在遷徙間沿途留下與土著結合的例 子。

(5)

小休與思考:

我們從《山海經》等離奇荒誕的故事如〈夸父追日〉、〈精衛填海〉中 可以尋覓先民沿河入海,或反由中下游往上游西走的線索嗎?

夏、商、周的立國、國都與河水的關係 a. 三代之爭與東西對抗

“涿鹿之戰”不獨說明往後東西武力對决,以東負西勝為開端,也 揭示了黄河流域東西部文明同時並存,卻又互為角抵的端倪。由黄帝 攻滅蚩尤而未能盡服夷人,終圖其像以震懾東夷,安撫餘部(《龍魚 河圖》)來看,東西雖經戰爭屠殺,但勝者未能族滅敗方,亦未能全 然駕馭敗方;上世紀末的另類思考與研究甚至指出自炎(華夏)與黄

(華夏)“共治”→ 黄帝(華夏)與堯(華夏)共治 → 堯(華夏)、

舜(東夷)共治 → 舜(東夷)、禹(華夏)→ 禹(華夏)、益(東

夷)共治,至伯益(東夷)時,禹子啓(華夏)結束這種傳經數世,

東西“共治”的理念,從此夏啓開展了中國第一個諸侯領主的王朝。

夏啓雖立國,卻未能阻撓東夷奪政的企圖,三傳帝相時,因東夷 為亂,遷帝邱(商邱)加强監控,並征黄夷、風夷。帝相死,東夷有 窮氏后羿、寒浞相繼專政,夏祀中斷垂40 年,少康中興才得以恢復。

然而第 17 代末世領主夏桀失德,東夷商湯推翻其政權,又再展開華

(6)

夏與東夷對“天下”治權的角力,我們從《孟子.離婁》與後來《尚書.

泰誓中》、《逸周書.明堂解》、《國語.魯語》等篇章中均能追覓舜與其

後代商人,以至商紂的關係。至於後起的西伯姬昌,也乘著商代自第 28 代領主帝乙開始討伐東夷其他部落開始,逐步覬覦中原霸權,30 代領主紂(受)因再受原部落的侵擾而領兵東征,最後雖克東夷,卻 在未能兼顧西方部落下,被武王破於牧野而於鹿臺自燔而死(《左傳.

昭公11 年》),政權又再度回歸華夏子孫手中。

b. 夏國都的選址

夏王朝除 11 代領主胤甲定都西河(約今山西省西南)外,自立 國前大禹居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告成鎮)始,都城都在河南。第2 代 領主太康居斟鄩(又名斟尋,今河南鞏縣西南),後帝相遷商邱(今 河南濮陽市西南),6 代領主寧遷原(河南濟源縣西北)、夏桀亦居鄩 城,大抵均屬今河南近洛水一帶(《史記.索隱》),該地是中國的中央 位置,適宜馭西控東;洛水地區氣候相對陝甘高原温和潮濕,也是中 古以前種植的理想地區(附圖

1)

c. 商朝國都的選址

商湯乃東人,起於亳(河南偃師縣西),王朝建立後定都於舊地,

至第10 代領主仲丁遷囂(在河南河陰縣西),第 12 代河亶甲遷相(河 北魏郡相縣)、第13 代祖乙遷邢(又曰耿,山西吉縣南)、15 代沃甲

(7)

遷庇(今山東東平縣西北)、17 代南庚遷奄(今山東曲阜縣東),最 後第19 代領主盤庚遷黄河北岸,定都於殷(今河南偃師縣西),往後 至商紂時均以此地為國都(見附圖

2)

。商人遷都頻仍固或與好尚迷 信有關,但在歷史科學方面著眼,留守根據地、征討與鎮壓夷人、甚 至擺脱保守勢力的制肘均是可能性並存的因素,然而不可或忘的,是 商人歷代遷都均不離黄河南北兩岸,且從來都在下游一帶選址。奄與 殷距黄河主流稍遠,相信移居兩地是基於上述因素外,與在公元前 1500 至前 1300 年間的河患有關。黄河上游雖寒旱少雨,但因得力於 祁連等山的融雪,水量充足,然而中游地區地乾多沙,春夏間為旱季,

秋天卻常下大雨,驅使山洪暴發,中下游河床因長期沉積淤泥,這期 間正是下游洪水為患的時期。殷人遷都不離山東固與政治因素有關,

但距河水南北岸的遠近卻與3 千多年前旱澇的影响有直接關係;岑仲 勉對此頗有質疑,甚至指出商人建國後仍處游牧階段(《黃河變遷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大家亦可參考其論點。

商人在22 世主武丁後不斷與土方等北方民族發生戰鬥,《竹書紀 年》有武丁伐鬼方三年始克的記載,與殷商 28 世主武乙同時的周人 祖先自古公亶父至西伯姬昌時均受薰育、狄、鬼戎、玁狁的攻擊,戰 爭規模雖遠不如後來“牧野之戰”,動用兵眾只在 3 至 5 千人間,但戰 事頻密。這週期的草原氣候異常寒旱,驅使大量少數民族南下與華夏

(8)

爭奪各種資源。商人自 19 代主定都後不再移徙,究竟代表他們已進 入定居社會,或因狙擊東夷、北狄而定居於殷,倒是一個引人入勝的 問題。

d. 周朝國都選址

周武王滅商後建都龍興之地的鎬京(陝西西安市長安縣),事實 上西伯自有吞殷商之心以來,由周原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遷渭 水主要支流灃水建都,拓展農業,秣馬勵兵,武王更因豐都地狹而由 西岸遷往東岸,在滈池附近建立鎬京(見附圖

3)

。關中地區新石器 時代遺址多集中涇、渭之間,說明先民在據河而居之餘,也熟知河水 的特性,而是時灃水地域為殷商諸侯國崇國經營,頗具建都規模;至 於鎬京在灃水東的高地,具發展空間而又不慮西岸地狹,甚至受靈沼 河氾濫的威脅,它同樣擁有肥沃土地,而周人建國後也豐、鎬並稱,

可見中隔一河,但彼此均屬行政中心。

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標誌著犬戎乘著申侯之邀進 而把勢力伸延至陝西中部及以東一帶,灃水流域也因西周末年大亂而 殘破不堪,王畿且被犬戎盤佔,東周王朝不得不棄西就東,洛(雒)

邑是地近黄河的中原樂土,周天子在前人營建的基礎上號召各諸侯增 建王城,此為現今考古一說,另類研究則指東周邀請諸侯興建的是在 舊城之西;不管兩說中那方最終成立,都不能改變此後諸侯皆輕蔑周

(9)

室的態度,歷史也正式進入春秋爭霸時期。

洛邑所處地區為河南西部伊洛盆地,氣候暖和,中有伊、洛等河 川穿插其間,自古以來已是華夏氏族衍生仰韶文化東向的中心。自夏 有天下至東周時代,從洛邑出土文物均顯示農業高度發展,其中先民 開渠(大禹)鑿井(伯益)之法更在這地區的廢井遺渠中得到證實;

《史記.夏本紀》更指出當時有水稻生產,在《大戴禮記.夏小正》記 載中夏王朝時有麥、黍、菽、糜、瓜等植物,二里頭遺址有小麥、粟、

黍、豆、高粱和水稻種子,既印證了文字證據的成立,也推知公元前 2095 至前 1763 年時期的河南洛邑地域水源豐富,氣候可供五穀生 長。至商朝時代遺物除上述農作物外,還可見桑、麻出土與包纏青銅 器的痕跡。兩代的農曆也因對土地、氣候經驗的纍積而進一步得以發 展,天干地支紀日自夏入商一直沿用。再者,我們從不少文書中都發 現農耕副產品發達,由黍稷釀製的酒,如鬯、醴等常見大宴之中;商 人尚飲,由 22 世武丁以來更見豪侈,宴飲百鬯視為家常,且以之賞

大臣諸侯,暴紂的狂怒性格甚至或因酗酒以至。凡此種種均不難解 釋洛邑成為後來東周“遷鼎”的選址是有其背景因素存在的。

早在西周時期,統治者已因經濟原故準備對洛邑加以營建,但更 重要的卻是因武王滅商後,仍封紂王子武庚為商后,留在殷都,周公 大力贊成於黄河之南的洛邑建都,主要是在河東一帶對殷遺民的監

(10)

視,事實上洛邑在西周時的構建也得力於不少殷人,周公返政於成王 後回鎬京,洛邑成為成王主要活動的行政中心,故時稱洛為成周,而 祖鎬為宗周。後來武庚謀思復國,甚至引起管、蔡之亂,亂平後周公 復領軍東進平奄等山東 50 餘國,成周作為全國中心的監控地位更為 重要,不少周天子如昭、穆、恭、懿及厲王均曾在成周長期活動,而 早在成周落成後,成王便移遷九鼎至此,雖不至稱遷都,但從中可見 位處更近黄河主流的成周較位於渭水流域支流的鎬京更具經濟價值 與戰略地位。當然諸周天子不廢舊都與瞭解黄河中游末段的成周存在 著水災威脅的危機,不經易放棄龍興之地的情意結亦是原因之一,因 而成周雖具九鼎而仍被視為西周的陪都。

据今人考察成果所見,昔大禹治河因鑒於洪水洶湧,於鉅鹿(今 河北大名)、廣宗(河北威縣東)之交(《禹貢》稱大陸)疏分兩條渠 道,一支東北向由今天津出大沽口,一支東向經慶雲(今河北河津)

自老黃河口入渤海。至東周定王5 年(前 464)河决並進行第 1 次改 道,其移徙路線雖僅稍南傾,但幾已覆及半個華北平原(附圖

4)

* 有關方面的研究可參考董琪〈中國先秦城市發展史概述〉,《中原文 物》,1995 年 1 期、薛瑞澤〈西周至隋唐洛陽市的變遷〉,《洛陽師範 學院學報》,2000 年,6 期。

(11)

探索與推敲:

1. 縱觀三代以還,首都的選址都與當朝統治者的龍興故土或地域出 身有關。你認為這種地緣感情因素會蔓延後世嗎?

2. 你認為夏商周政權先後在黃河中下游建都,或以該地域為行政重 心,對其他文明產生什麽影响?

3.秦漢的河水與國都──兼論關中與齊鲁文化

戰國至秦皇朝一統的定都與東西文化的抗衡

戰國時代七雄對峙,彼此選擇的國都與祖先受封領地有頗大關

係。山東六國燕都薊(今北京附近)、趙都邯鄲(今河北邯鄲縣西南 10 里)、魏都屯留(今山西屯留縣南)、韓都宜陽(今河南宜陽縣西 50 里)、齊都臨淄(今山東青州一帶)、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縣東南),

除後者地處江水外,前五國都處於黄河流域。

至於僻處西陲的秦國,祖先伯益出於東夷,其父皋陶因曾助大禹 治水而封於秦(今河南范縣),後世亦稱此枝為正統秦人,此秦為正 宗秦古國,但舜對其他有功的嬴姓秦人實行册封,有封耿鄉(今山西 河津),有封於梁(陝西韓城),故嬴姓秦人分封分治的範圍極大。大 禹“即位”後,為報皋陶之德又封其子孫於阮(今陝、甘之間),並與 伯益共治天下。由夏、商至西周末,秦人依附諸侯領主,並因秦襄公

(12)

將兵救周王於犬戎與護送至雒邑,平王封為諸侯,並賜周人龍興之地 岐山以西,本意即為周天子守邊。秦人自此正式由東而西,遷與犬戎 為鄰,文化與漸次滋長的山東六强文化已遠,為六國所輕視。

秦在岐西實力得以壯大有多種原因,但地利佔上主要因素。渭河 流域土地鬆沃,適合裁種,且河流交錯,涇、滻、灞、灃、滈、潏、

澇等大小河道均能支援,秦後來又在縱横的河川修鄭國渠,直接促進 秦中農耕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秦嶺担當了雄關的角色,保護著關 中南部,其中部份如驪山甚至被歷代皇室引為避暑勝地,而太華山、

翠華山、終南山、太白山更成天然屏障,秦國土易守難攻使它只須兼 顧來自西方犬戎的突襲,東向進取更成唯一拓展的出路。

荀子曾指秦民“忠信而不楛”,商鞅入秦之際認為百姓“怯於公 戰,勇於私鬥”,這兩特性在孝公變法時漸得統治者集團改造與善用。

西北人民單純質樸,好勇逞强的優劣面隨著商君强調農戰不重學術,

主張法治與嚴刑的精神而出現改變,與東部地區多向型的文化大為不 同;東人有自管仲以來重視商業的齊國,自孔、孟以來提倡學術的魯 國,山東地區除齊魯文化為代表外,尚有中原文化,魏、韓均為代表,

而《史記.貨殖列傳》、《漢書.地理志》等均對同時代的中原人物特色 有深刻描繪;從歷史發展上觀察,以河南為首的中原曾是衛、陳、蔡、

鄭諸小國的彊土,甚至國境泰半均跨越此地區的大國如韓、魏,因土

(13)

地肥沃等各種優勢而大受列强攻伐,然而其多元文化卻不及齊魯的鮮 明,並在東西兩異端,甚至南方文化的夾縫中磨滅其性格。若概括而 論,長時間的分裂和對峙使東西地域文化形成不可復合的鴻溝,而秦 自惠文王於前 325 年稱王以來漸具吞併之力也驅使山東視之為“虎狼 之國”;當然,若秦人並非出於東夷而本乃戎狄的話,其受山東六國 排擠更不待言。

强秦終以被歧視的較低文化層次征服天下,仍以咸陽(今陝西咸 陽市)為國都而大肆興建宮室,其交通網絡因一統之故大為擴展;據 史籍考察所得,咸陽雖僻處西陲之地,但位於涇、渭二水交滙處,渭 水雖不可靠,但涇水入渭卻能補渭河淤塞,甚至水量不足之弊。秦始 皇修長城固然為了鞏衛邊防以禦匈奴,但大修馳道不獨在運兵戍守上 起了積極作用,且在秦漢交通及商業方面帶來極大裨益。由於秦代一 統度量衡,故一般相信馳道都廣 50 步(古制一步八尺),兩旁植株。

以地勢而言(見附圖

5)

,由陸路東走臨潼(今陝西西安臨潼縣)抵 潼關,逕往洛陽關東之地;東南走長安,過嶢關(今陝西藍田縣東南), 進入淮水汝、頴等支河流域,再通過武關可往中原魏、宋,甚至直抵 吳越故境。由長安子午道南下兩河口,進入長江支流漢水流域,過饒 峰(風)關(今陝西石泉縣西 50 里)東南行即抵湖北故楚地界;若 由兩河口西南行,由西鄉(今陝西西鄉縣南)南下直入四川;西南行

(14)

過陽平(安)關(今陝西寧羌縣西北 100 里),入金牛道,抵達嘉陵 江流域,繼續循此方向亦可入今四川範圍。由咸陽西溯渭水,沿途首 入斜谷關(今陝西郿縣西南,襃斜谷東口),次有大散關(亦稱散關、

崤谷關,今陝西寶雞縣西南),前者通襃斜道,駁米倉道,後者通陳 倉道入金牛道,俱入蜀。以上為秦代咸陽為首的關中地域渭南交通狀 况。至於出都門以北,有路通同州(今陝西大茘縣)渡河往河東太原,

直走齊魯舊地;正北可沿富平(今陝西富平縣東北)出金鎖關(又名 向陽關,今山西汾陽縣西35 里),穿甘泉山(陝西淳化縣西北)至延 州(今陝西膚施縣東南)分途,東北往河東大同,正北往河套,這馳 道是秦始皇 35 年(前 212 年)大將蒙恬自咸陽西北甘泉山修築直達 九原(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馳道。至於由延州馳道西北向可入今寧 夏省地界。由咸陽出發西北行,沿路經邠州(今陝西邠縣)入靈武(今 寧夏靈朔縣西北),或由邠州轉平涼(今甘肅平涼縣西北)穿過蕭關 出金城(今甘肅蘭州)。由附圖可見 8 百里秦川可通天下,一統帝國 的交通網可抵全國,既方面監控山東,亦可力抗匈奴,物資亦能沿馳 道西入咸陽以濟關中,往後漢代交通網絡也建基於此。當時咸陽人口 約50 萬,是秦王朝最密集的城市,這得力於秦始皇為方便監管緣故,

徙天下富民及六國貴族以實國都所致。有關其建置、各宮殿遺址、田 野考察、由城牆殿基及原始材料看其規模等均非本講專注範圍,於此

(15)

從略。

在以太行山脈為東西地域分界的時代裡,狹義來說的漢高祖劉邦 是南人,廣義上他還只屬東人,他祖籍江蘇,曾任泗水亭長(今江蘇 沛縣東)與關中的西部文化幾無關係,但他與項羽爭奪天下時先取關 中的政策,較楚霸王只知裂土而王的落後主義遠為進步,《漢書.高帝 紀第一下》記高祖7 年(前 200 年)戍卒婁敬說漢高放棄富饒的洛陽 而西取長安為都,婁所指的:

“陛下取天下與周異,而都雒陽,不便,不如入關,據秦之固。”

不啻說明往昔周天子營建成周(雒邑、櫟陽、洛陽)目的在監視殷商 遺民,而今劉邦出身東部,似應遷入西部監控秦遺民;此外,移都長 安既不須再在咸陽餘燼上恢復其舊貌,卻仍可承襲秦代以關中為天下 重心的建設。當然劉邦與其統治集團清楚知道關中地勢險要,田肯分 析東西地利時說:

“秦,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 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孟津)

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得十二焉。此東西秦也。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者。”

這段上言分析當時東西兩極間的環境地勢,秦中掌天下之阻,地處高

(16)

曠,有踞崖俯視天下之利,至於齊雖地處平原,但也因河海山嶽的倚 附,可與拒守之計,若裂土而東,甲士 20 萬,可擋諸候兵眾百萬,

但與西秦相較,地險不如關中,甲士2 萬,可擋天下百萬雄師。劉邦 乃令蕭何等建長安宫殿,並於8 年初徙都,取其長治久安之意,希望 子孫萬世長安於此(見附圖

6)

。從田肯的意見中揭示了在往後分裂 王朝政權的東西對抗中,西勝東敗的契機。

秦漢長安的經濟發展及其反動

自春秋戰國發展至秦漢之際的中國處於本土氣温變化中第 2 期 中末階段,這時期約自前770 年至公元初,氣温温暖而帶潮濕,整體 温差較近當代上升2℃,黃河流域不獨能生產旱土的粟,也可同時種 植水土的稻,期間全國近80%大都市集中黃河流域,除歷史因素外,

氣候宜人與農業經濟擴致成為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由城市化與農 業副產品的帶動下,工業與手工業大肆蓬勃,吸引著更多游徙者移遷 都市,造成另類問題的產生。

戰國中期黃河流域的發展因列强對峙而一日千里,加上下游人口 漸增,多岔出海的河道因河堤修築而固定,然而早期奔流無定的下游 卻因戰國以還中上游屯積過多人口,甚至發展為國都的鎬京、咸陽、

長安而出現異變。秦始皇大建咸陽諸宮,据稱阿房、驪山等均巍峨高 聳,面積宏大,也表示無休止的砍伐林木,與大量開墾土地耕作的結

(17)

果,令生態環境出現變化。秦漢時代數百萬農民被移徙黃河中上游,

河西領土的開拓加上黃河下游自洛陽至齊魯居民的耕作,不獨令下游 河道因聚耕者莽開私田漕渠灌溉,使河水沉積更多淤泥,也因不少近 河農民自築民埝防洪,致令下游更彎,河道更窄;《漢書.溝洫志》曾 指西漢末河南一帶已有河水高於平地的現象,說明河床抬高的警號早 已響起,懸河危機的出現使中下游城市與廣泛地區受河水威脅。事實 上,西漢大範圍河决不下十餘起,受災的多是今河北、山東、兩浙等 地,漢初文帝時黃河决自東郡(今河北大名縣東東昌一帶);西漢末 至新莽期間,黃河再决於魏郡(亦即東郡),引起多次淹沒山東的氾 濫,前後延禍 60 年,下游主流並因而自周定王時移徙經 612 年後第 2 次大規模改道,凡此皆說明作為中游地區的國都過量發展,直接影 响河水下游的人畜性命與經濟,在某程度上也可說,建都相對較富饒 的中下游是不智的抉擇,故歷代統治者選擇國都與地域出身、政治及 經濟考慮、軍事佈局等相關,但河水的威脅致令一統王朝的帝主望山 東而卻步倒是合理的解釋。順帶一提的,雖然天災之一的地震並不是 定都的考慮因素,但縱觀中世紀前並無直接威脅黃河大城市如長安、

洛陽、鄴(今河南臨漳西40 里)等的地震倒是事實。

* 有關黃河三角洲經濟形態的概念可見趙惠民〈黄河三角洲古代農業 論略〉,《經濟師》,2005 年,3 期、李靖莉等〈黄河三角洲古代經濟

(18)

述要〉,《魯行經院學報》,2002 年,2 期;西漢黃河三角洲研究可參 考李元芳〈西漢古黃河三角洲初探〉,《地理學報》,1994 年 11 月,

49 卷 6 期;黃河水沙用途問題可參考吳祥定等《歷史時期黃河流域 環境變遷與水沙變化》(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 年)一書。

驀然回首:

你認為秦漢之際黃河中游繁華的延續將在魏晉南北朝,甚至隋唐時期 為下游帶來大災難嗎?

秦漢時代的洛陽與其兵火之災

秦相呂不韋受封文信侯後食洛陽邑十萬户,故大建洛陽,是時洛 陽東西約6 里,南北 9 里,是戰國末過渡一統時代的大都會。雖然漢 高祖最終放棄以洛陽為都,但他在建國初企圖以此為都除是某種地域 因素作祟外,主要是洛陽歷夏、商、東周以來均曾成為國都,而它又 是西周的陪都,而歷代在洛陽均有建置,其中西周建南宫部份,東周 增建北宫,秦代亦在在城南增加部份建築,使洛陽更具規模,令後世 統治者更具建都於此的理據。

西漢末年赤眉、青犢等入京破壞甚廣,漢光武於兵馬倥偬之際建 立其延續政權時,因長安未平,在將士簇擁下,顧不得前朝定都長安 的各種因素,被迫在更始3 年(25)建都洛陽,他在平亂後雖曾至長

(19)

安祭陵,但此後洛陽一直成為東漢的首都,其遺址約在河南洛陽市東 15 公里,南有洛河,北有山,上世紀 60 年代已發現城垣、門闕、

街道與護城河的初步輪廓,繼後的發掘大抵上可見四周城牆東牆 3,895 米,西牆 4,290 米,北牆 3,700 米,南牆被洛水沖毁,以東西牆 相勘合推算,約 2,460 米,大城周長約 14 公里,按各種現存原始文 献或二手資料記載,可見當時的洛陽自建武年間與往後的構建甚具國 際都會的風範。然而東漢末隴西出身的董卓劫持漢献帝後,焚燬洛陽 率眾西返長安,繼之而起的李傕、郭汜之亂,以長安為首的關中及以 洛陽為首的中原均殘破不堪,五胡十六國的建都與兵爭也令這兩大城 市進一步衰敗下去。

3. 十六國至北朝的國都與地力資源──以黄河中下游的長安、洛陽為

中心

亂世中的國都選址與原因

人類、大自然與歷史巨輪間的失控發展或自我調節往往超乎後世 的想像。歷史以人類為發展的動力和中心,大自然的變化也驅使人類 與歷史有著不同程度上的轉化,人類無休止的擴張土地和營建宫室對 大自然造成嚴重破壞,大自然對人類也偶爾還以無情報復的訊息,偏 偏由人類無止慾望導致的禍亂足可使大自然在歷史悲哀的夾縫中暫

(20)

生態得以回復舊觀的理想時刻。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代,但正因如此,分裂王 朝各有不同定都的原因,也足可引為本講題的借鏡。自東漢末董卓等 亂,洛陽被焚而移駕經歷衰世而難復舊觀的長安,三國時的魏王曹丕 禪代後即嫌長安衰敗殘破,刻意經營並定都洛陽,及後西晉司馬氏繼 都於此,北魏孝文帝亦因推行漢化而自代北(今山西大同)南遷洛陽。

除洛陽外,我們還切勿忘記慕容鮮卑自遼東崛起後,逐步南移於薊,

思大有為於天下,當時洛陽尚為前秦所佔,為逐鹿中原,慕容儁於東 晉永和 8 年(352)遷至黃河流域另一中原城市鄴,以此為國都。該 處同樣地近黃河,慕容儁自北而南,主要是看重其地利及地力;事實 上,前燕政權曾與關中前秦及拒守江東的晉鼎足而三,至前燕建熙 11 年(370)年才被苻堅攻滅。

至於長安方面,五胡十六國之際,以繼承劉氏政權自居的匈奴劉 氏政權選擇長安為都,一度叱吒北方,“投鞭斷流”的氐族苻堅繼之;

羌人姚萇自弒苻堅五將山後,亦以長安為都。以上國都的東西選址,

固與當時分裂割據局面有一定關係,如匈奴(漢王)劉淵在西晉永嘉 3 年(309)以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為都,是時天下雖亂,而西 晉仍固守洛陽,故不得不作出曲就。至東晉大興2 年(319),前趙劉 曜才因洛陽飽歷永嘉以來諸胡軍所圍,認為難以恢復而遷都長安即為

(21)

一例。當然,若干禪代者又有固守前朝舊都,向天下宣示正統依然存 在的意圖;或甚至受當時讖緯、統治者本命與五行相剋說的迷信思想 影响,但這些情况都非在選址時首要關注事項。

在各分裂王朝選取東、西兩都時均有不盡相同的背景因素。洛陽 方面,曹操為沛國譙人(約今安徽宿縣、亳縣),他的祖籍向來均惹 學者質疑,惟不管是否偽托,概括地可瞎說魏政權來自東部地區,除

“關中殘破”的慣見解釋外,曹丕選定關東洛陽為都未嘗没有理論根 據。司馬懿為河内温縣人(今河南温縣西南 30 里),也可說司馬氏政 權源於中原地區。長安方面,前趙劉氏本為匈奴,地域於此並非選都 要素,往昔劉淵曾稱“孤為群公所推,紹修三祖之業”,那末漢高祖劉 邦定都長安,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蜀先主劉備定都益州,後來前趙 的統治者是否按繼正統的心理定都長安未可於此妄下斷語。苻堅曾 一統北方,並曾領羌胡聯軍南下企圖吞併全國,他不選擇遷至全國較 中央地帶的洛陽,與氐族來自隴右(今甘肅)一帶頗有關係;至於同 出甘、青地區的羌族姚萇繼起,當時苻堅已死,北方復分裂,局限於 形勢與實力下,也被廹以長安為都。情况與氐人相近,本質卻廻異的,

是拓跋(元)宏於太和 17 至 19 年(493-495)自平城遷洛陽後,在 北方亦已一統情況下,亦無西入關中之意,由洛陽南下總較關隴一帶 容易,且物資豐盛,都城選址與出身地域問題對源起遼東的拓跋鮮卑

(22)

來說,已不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總的來說,分裂王朝選定國都所在均有其不同的原因,除個別事 例外,縱有兵火之刼,強者多樂於盤據長安、洛陽,除兩地的都城歷 史基礎外,利民可用河水為灌溉,利國則以河水為屏障,兩都均有黃 河支流支援,相較下游只有大汶河的形勢有利,而河决之弊歷歷在 目,故選擇上述兩地建都是地利因素的結果。

* 有關古代城市概念可參考陳可風〈古代城邦的概念及其類型〉,《湘 潭師範學院學報》,1996 年,1 期;至於黃河文化總論及其影响的範 圍可參考于希賢等〈黃河文化──一個自强不息的偉大生命〉,《北京 大學學報》,1994 年 6 期;李學勤等《黃河文化史》(南昌:江西教 育出版社,2003 年);有關這段期間的都城與後來隋唐城市脈絡研究,

可見雍際春〈隋唐都城建設與六朝都城之關係〉,《中國歷史地理論 叢》,1997 年,2 期。

五胡十六國至北朝時代的地力

根据古籍上的記載,由西周末至春秋期間的關中地域樹木豐茂,

平原上滿佈湖泊草澤,岐山多檜、檉、椐、栵、松、柏,深森綠嶺,

百里蒼濤,《詩經.國風.兔爰》所指“緜緜葛藟,在河之滸”正是據此河 川足可兼控天下的優勢;然而同時農業早已大盛,從《詩經.國風.碩 鼠》、〈十畝之間〉、《詩經.周頌.載芟》、〈良耜〉等均可見證;法家老

(23)

祖宗入秦而扼六國咽喉,除力主鄙棄三民,獨重農業,還邀韓、魏一 帶草民往耕,關中的開拓遠在姬周,近至春秋戰國時代業已開展,概 括而言,此際“滮池北流,浸彼稻田”,但也“有鶖在梁,有鶴在林”(《詩 經.小雅.白華》)。既而黃河下游如河南、山東同時邁向軍事競賽的旅 途上,墾草儲糧也成為首要的經濟目標,《詩經.魯頌.閟宮》“有稷有 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纘禹之緒”正是最佳說明,然而這些地區 至公元前 550 年前後,亦即孔子在生時幾已到了地無長木,野無長 草,六畜無立錐之所的地步(《戰國策.宋衛策》、《戰國策.魏策 1》),

而環境破壞亦由此啟端。

自秦漢之際的徙民,南遷者固多,西北移者亦眾,尤以殖於黃河 中上游一帶的漢人不斷開墾土地,秦漢間河西、五原、雲中本來大片 牧民樂土漸被農本思想蠶食,至於砍伐林木,用於板升,甚至燒飯、

取暖之用更不待言。漢武斥逐匈奴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件大事,但由此 的徙民政策導致的後遺症卻遠非時人可想像。南匈奴内附主因在於世 紀之交塞外氣温劇變,人畜無食所致,徙民的開墾未必可立時造成天 氣的異變,惟獨他們在黃河中上游開拓的生存空間更令北中國已遭自 然蹂躪的環境進一步惡化。

自黄巾播亂,三國相爭,五胡兵燹相繼,中原披劫,士庶逃竄,

其禍害毋庸在此細論;《三國志.吳書.朱治傳》引〈江表傳〉謂:

(24)

“而中國蕭條,或百里無煙,城邑空虛,道殣相望。”

不啻是城廓死寂的典型事例;在江東人口寖長,諸少數民族南移之 際,胡人各自依本族居住,穹廬有序,族落分別,其間不少統治者如 前趙、前秦均行雛型一國兩制之法,即為皇帝亦為單于,或由皇太子、

皇弟任單于,在某程度上說明貴族或表面漢化,普羅群眾卻仍保持著 游牧的特色。大量不同族類的少數民族移居黃河流域後,他們仍以畜 牧為主要生計,這期間算自永嘉 5 年(311)始至隋文帝登極開皇元 年(581)計,共歷 270 年,上中游地區在休養生息下,草原得以恢 復,長期大量動物投入游牧事業的結果,令自戰亂以來荒棄的土地自 動增添有機肥料,為後世帶來莫大裨益。雖然北魏一統北方後延至北 朝末仍行均田之法,但鮮卑游牧與獵射之風卻未因而中斷,孝文帝遷 洛陽後在發展城市文化與留守代北的保守份子企圖捍衛游牧文化上 的衝突正是一個絕佳例子。至於兩京常遭分裂政權佔領確是事實,但 從“殘破”兩字便得知戰禍連年,統治者不能像秦皇漢武般大營宮室,

而長安、洛陽除在分裂之際偶有一二統治者下令增修外,兩地在2 百 多年間均無重大修葺,即近畿地區與太行山、嵩山、翠華山、終南山 等山麓林木得以保存,隋唐之際黃河並未發生嚴重決堤與此有莫大關 係。

(25)

5. 盛世風姿:隋唐兩代的國都與陪都及其由地望顯示的文化

自北魏以來的地域主義

五胡十六國較接受漢文化的帝主往往與山東士族聯婚,但在擢用 人才上卻多任寒人,這或是氐族苻堅與庶族王猛相得的原因。然而自 北魏再度一統北方,企圖以山東士族加入統治核心始即蘊釀著巨變,

來自這地區的高門大姓藐視鮮卑文化並嘗試以夏變夷的用心終以族 誅作結,崔逞、崔浩等案例亦足印證此論。

自北魏末祚,元寶炬走依宇文泰並建都長安,胡化漢人高歡入洛 陽立元善見為帝,並遷都於鄴,隱藏已久的東西之爭再度浮現,宇文 氏及高氏政權最終禪代元魏的東西部傀儡政權時再將這地域主義激 烈化,北中國最終由較尊重及較願意接受漢化的宇文政權一統,不旋 踵即由胡化甚深的普六茹(楊)堅所瓜代。

開皇至大業年間的東、西、南三都

隋文帝開皇元年登極後即下令在漢長安故城之南營建大興城,仍 因襲長安之名,其城規模將在下講細述。楊堅祖籍弘農華陰(弘農郡 在今河南靈寶縣南40 里,華陰縣在今陝西華陰東南),世代以來俱在 西魏、北周仕宦,是陳寅恪所謂“關隴集團”的中堅,他在一統北中國 的情況下選擇定都關中與本身地域屬性有一定關係。大興城亦處渭水 流域,但因水量不穩與淤塞困難,故在開皇 4 年(584)鑿廣通渠引

(26)

黄河入渠,用意在疏通淤道之餘也能增强流量。此外,開皇之際鑿底 柱山、杜陽水與邗溝等地段河道也正式開展隋代大運河的工程。

讀史者每譏議煬帝開河的動機,然而征高麗與鑿河渠均為繼承父 親遺志的戰爭與工役。煬帝於藩邸之際曾任并州(今山西太原)及揚 州總管,對南北地理瞭如纍指,文帝開皇4 年及 14 年(594)均曾因 關中大饑而率官僚百姓赴洛陽就食,說明關中雖因營建大興城而漸次 興旺,但隨著天下承平而人口滋長,大索貌閱又强令返本歸流,關中 於開皇年間户口俱增,《隋書.地理志》載關中京兆郡統縣 22,京師是 其中之一,該郡户 308,499,河南郡統縣 18,洛陽是其一,該郡户 202,230,兩地縣差 4,户差卻在 10 萬以上,以一户四口計,如此類 推,則相距 40 萬口,且長安作為首都,流動人口更不在籍帳之中!

人口密集即代表關中土地嚴重不足,雖謂均田而實不能均 80/20 之 數,歷二百餘年戰亂後的重建亦非一蹴即達,大業 3 年(607)營建 東都洛陽,並以此較富饒的關東地區出發,作為天下交通網絡的起點

(見附圖

7)

。《隋書.煬帝紀》載〈營東都詔〉說明洛陽的地利:

“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

控以三河,因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其漢祖曰:‘吾行天下 多矣,唯見洛陽。’自古皇王,何嘗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由焉。

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庫,作洛之利所以未暇也。我有隋

(27)

之始,便欲創滋懷(水)、洛(水),日復一日,越暨于今。”

而漢王諒在楊廣登基間的亂事,立時驅使他開挖溝塹保護以洛陽為中 心的倉庫;亂平後,漢王餘黨也被安置山東一帶,為便監控而特將行 政架構東移也實屬合理:

“……今者漢王諒悖逆,毒被山東,遂使州縣或淪非所,此

由關(中)(黃)河懸遠,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户復在河南;

周遷殷人,意在於此。……”

煬帝在地利因素上,表白洛陽處於全國中心的環境勝於長安。早在大 業元年(605),他徵集河南一帶男女百萬開通濟渠,自西宛引穀水與 洛水達於漢河,並自板渚口(今河南汜水縣東北 20 里)引黃河通淮 水;。大業 4 年(608)自巡突厥還京即令開永濟渠,發河北男女百 萬引沁水(其源出山西沁源縣北緜山諸河谷,流經河南入黃河;請參 考岑仲勉《黃河變遷史》指隋代引泌水入衛水而非黃河一說)入河,

北通涿郡(今北京市);6 年(610)再發民伕穿江南河,並再通邘溝,

全國南北水系在大業中已聯成一體,從此由洛陽出發,沿河可南下余 杭(今浙江杭州),北上涿郡;若論連河聚泊,北有沁、淇、清、衛 諸水,中有黃河、淮水、長江,南有錢塘,全長3,000 里,是中國有 史以來河道最暢通的時代,當然《黃河變遷史》指出早在隋代前已有 通渠故道,煬帝只是鑿通其淤塞之論也須注意。大運河的鑿通對黃河

(28)

下游幫助極大,在黃河中下游水量暴漲的秋份,洪峰可南北分流,替 山東一帶减壓,其利立見。此外,煬帝又大修馳道,自洛陽北上并州 與自榆林北達薊州的馳道(見附圖

8)

,增强陸路北上,巡狩塞外的 交通路線。雖然話說一切工程皆聚焦洛陽,但因此前廣通渠的開鑿駁 通黃河與長安,故在心理上,偏西的關中縱稍有被冷落的感覺,但卻 不礙帝主自渭河東行的巡察天下的順行流程。再者,煬帝在主觀意願 上重返江南巡行是向往昔鎮守地區民眾既屬揚威亦是安撫的方法,他 在即位後修河南下,又在江都,晚年甚至在丹陽建宮殿,也是以南都 作為第三行政中心的意圖。

然而新一統王朝的核心階層,亦即擁立楊堅為帝的關隴集團內的 從龍功臣在開皇過渡仁壽間已被文帝誅屠過半,剩下的舊人或關隴高 層新一代更不滿煬帝劃時代的大一統觀念,他們抱殘守闕式以秦中為 帝王之都的用心讀史者固可理解,但由狹隘分裂王朝所衍生的地域主 義在新世代中實屬過時,可惜煬帝思大有為的理想終藉他不恤民命與 無止的戰役掀起苛捐離稅而激起民變,傾重巡狩河北、山東,釐定南 方政策的楊廣在“眾叛親離”,亦即關隴新一代貴族於父祖餘蔭被削 下,竊取農民起事的成果,首挑其端的乃楊玄感,弑帝於江都的是宇 文化及,得其利者為李淵,而正因唐高祖父子俱享其成而更慎其鑑戒,

一度似遭離棄的“關中本位政策”於唐初再度回歸,這種頑固的地區主

(29)

義或心態遂得以再蜿蜒近半世紀後才因各種因素而逐漸釋懷與瓦解。

* 有關隋煬帝經營洛陽問題可參考高敏〈關於隋煬帝遷都洛陽的原 因〉,《魏晉隋唐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年),

第2 輯。

唐代的東西地望與國都的轉移

我們從宇文化及弑煬帝於江都後率精兵硬闖群雄割據的洛陽,誓 要返回長安,與唐公李淵誘騙李密東取洛陽而自己卻效劉邦先取關中 與約法三章的舊計,便可知不論貴族與平民的東人如李密、竇建德、

劉黑闥等未必單純因貪圖倉庫之利,而是地域主義作祟下盤據洛陽一 帶。至於關隴出身的李淵、宇文化及則因不管用計或用强均以入關為 首務;雖然陳寅恪在其專著中指出李淵攀龍附鳳,以趙郡李氏冒認隴 西李氏,但這只是在欽定與輿論肯定的海內大姓上做工夫,卻無阻他 父祖六世以來均仕西魏、北周、楊隋以關隴為中心的王朝事實,只此 論證已足可歸納李氏皇室為西部統治集團成員。

唐太宗的東西觀念更清在唐初高士廉修《士族志》時表露無

遺,他固不滿舅氏(高士廉為長孫皇后舅)以山東清河崔氏位列國姓 之上,還鄙夷東人,指斥:

“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 無冠蓋,猶自云士大夫,……我不解人間何為重之?衹緣(北)

(30)

齊家惟據河北,(南)梁、(南)陳僻在江南,當時雖有人物,

偏僻小國(《新唐書.高儉傳》更貶斥為‘偏方下國’),不足可貴,

至今猶以崔、盧、王、謝為重。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在 朝士,皆功效顯著,或忠孝可稱,或學藝通博,所以擢用。……

昔漢高祖止是山東一匹夫,以其平定天下,主尊臣貴。卿等讀 書,見其行迹,至今以為美談,心懷敬重。卿等不貴我官爵 耶?……” (《舊唐書.高士廉傳》)

充份見證他以西部人物君臨天下的目光來看東、南黎庶。〈高士廉傳〉

内還指出朝議山東人好自矜夸,恃其舊地,賣婚鬻女,太宗對此大表 厭惡。《舊唐書.張行成傳》内也進一步透露太宗這種地域觀至貞觀中 葉仍未改變,他曾公開臧否山東、關中人物,意有同異:

“(張)行成正侍宴,跪而奏曰:‘臣聞天子以四海為家,不 當以東西為限;若如是,則示人以隘陿。’”

太宗雖稱善,然而至晚年任命顧命大臣時,三大地域集團雖同時並 存,卻特意於貞觀末調遣山東集團首腦名將李勣出為疊州都督,成全 以關隴貴族太尉長孫無忌為首領導,江南貴族文人褚遂良為輔的班 子,向後世示範他本身濃厚的東西地域觀念至死不渝。

若我們衡量隋唐時代以長安、洛陽為行政重心的更替,視作東、

西地域觀逐步淡化的話,由高宗至武則天期間多番移駕洛陽或可視為

(31)

其中一例。高宗並非出身戎馬之中,皇朝第三代領導人没有上一代濃 烈西部主義亦屬正常,武后祖籍山西文水,地望河東,其父武士彠只 是資助李淵起兵才跨進官場門檻,素無關隴淵源可言;關隴重臣長孫 無忌、于志寧等一力反對立武媚為后導致她後來展開清算行動,更後 期的血洗李姓皇室更為稱帝作出準備,西北貴介幾沙汰殆盡。由隋文 帝廢九品中正,集權中央,興科舉以重開社會新秩序始,過去士族高 門壟斷朝政之風無復再現,天下人才薈萃重點在於令狹隘的地域主義 首遭衝擊,當然首當其衝並承受其害的是楊隋皇朝;但李唐繼起,且 因一統江山須在無奈而控制得宜下接受各方才俊,故太宗至武后時大 開科舉,武則天為加速建立統治班子,用人更無分地區與德行,三大 地域集團間在隋代經歷融和之苦,至唐初又遭遇某程度上的倒退,於 武則天時終在時間煎熬與恐怖政治下消弛對立的形勢,武周政權長年 以洛陽為都的情况遂為朝臣所“接受”。

若大家從經濟角度來比較關中與關東,毋庸致疑的,歷史一向見 證後者在農業發展與倉儲上均較前者為優勝,論史者從未視武德至貞 觀間為豐年,亦從不論定為盛世,蓋大亂之後,關中疲弊,洛陽倉庫 雖多遭劫,但建置仍在,太宗刻意與民休息,儲備漸有小成;高宗顯 慶、永徽間因關中乏糧而東往就食,說明長安地區一如過往,存在著 僻處西陲的若干問題。玄宗御宇日久,河患影響關中經濟亦多,開元

(32)

20 年(732)前他多番移駕洛陽,但因此後渭水疏通,河道恢復正常,

自開元末至天寶出奔便不曾再東往陪都。

中唐以還的長安雖仍有河水之利,但受的卻是來自安史亂後崛 起的吐蕃威脅,回紇大掠兩京固然造成重大破壞,惟此前的少數民族 直接威脅京師的只有太宗即位之初攻入渭水便橋的突厥,而吐蕃在中 唐時曾數度進襲關西,廹臨長安,德宗便曾棄京東走,後來被廹接受 聯回抗吐政策後國都受壓的情况才漸有轉機。大抵上自犬戎西犯鎬 京,羌氐大聚關中為亂以來,長安再現國都受襲危機的當以唐代為最。

* 有關唐代長安的種植問題可見曹爾琴〈論唐代關中的農業〉,《中國 歷史地理論叢》,1989 年,2 期、薛平端〈唐代關中地區的自然災害 及其影响〉,《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 年,27 卷 4 期;

至於中唐以後長安逐漸失去政治優勢的研究可參考陳勇〈唐後期的人 口南遷與長江下游的經濟發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 年,5 期、徐衛民〈唐以後西安失去全國政治中心地位的原因〉,《陝 西歷史博物館館刊》,1997 年,第 4 輯。

小結

中古時代及其前的國都選址都與歷史背景有著切肉不離皮的關 係,造成這種纍積因素的首推統治者的地域出身,當然其中也偶有例

(33)

人物不協的例子。但退一步而言,不管東、西兩地人物建都的觀念有 著本身濃烈的地區主義,但以黃河中游大城市為國都是一統王朝共通 的特色,其中又以河水支流流域較多的土地更受歡迎,而下游地帶多 處平原,既有河决之患,又失防守之利,故選址不離長安與洛陽。

自西周選定關中為都後,後世王朝每多因襲,除歷史、文化因素 外,地勢險要但又俱備平原特色是發展都會的主力條件,其中山西太 原、大同、河南洛陽等均是,然隋代雖致力營建洛陽,但從其遺址而 觀其地貌,說明可供發展規模仍遠遜於長安。在水力資源上,長安亦 稍勝洛陽,雖然歷史上關中旱情較關東為頻密,但渭水流域諸河道交 錯,加上人工河渠的支持,一統王朝的帝主多選擇長安為國都,而以 五穀豐茂卻較多河患的洛陽為陪都。

秦隋均承分崩之後立國,興建咸陽、長安、洛陽成為首要之務,

其水陸交通網大為伸延,末梢至於極邊之地,然而兩代亦因役民過 甚,隨而覆滅,而後繼者獨享其利,乃有漢唐盛世,凡此皆說明平原 地區交通網絡較易發展,散谷陳倉道、藍田武關道、斜谷道、子午道 等均自秦嶺穿逾險要谷口,使受天然屏障保護的關中“貢可上徵,令 得下達”。而隋煬帝開河固進一步貫通四向河運,營建洛陽時除因其 地南望伊闕,北据邙山的地利外,瀍水在東、澗河在西,中有洛水穿 城而過,既受諸水保護,亦取其灌溉之利。

(34)

昔日以中原地區農業發展為基礎的中國經過五胡亂華、安史之亂 後經濟漸次南移,中唐之際一出於河北藩鎮割據,二亦因西北土地貧 脊而又戰亂頻仍,以淮揚貨財以濟關隴士馬已是眾所週知的事實。隋 唐時代歷百載的安定固使秦川一片蓬勃,但無止的營建也令國都出現 不少後遺症。兩代承中原板蕩,胡騎興烟,士庶流離,地力恢復而得 以重新躬耕,但又經 300 年沿河開拓,關中揠苗,至北宋慶曆 8 年

(1048)動地驚天的崩堤洪波釀成大災,黃河於歷史上第 3 次改道,

驅使統治者再正視河患問題。而自北宋以還,隨著客觀因素影响下,

西北才俊已不復昔日舊觀,因環境的更新,國都選址、分裂對峙與人 物較量已由往昔東西之爭轉移至今天的南北之爭。江山依舊,河水長 流,英傑蕭條,古都滄桑,至今回眸,猶有惋然不捨的慨嘆。

(35)

附圖 1 夏朝國都示意圖

見 李雪梅(主編):《探尋黃河文明》(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年),頁 68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附圖 2 商代國都示意圖 仝上書,頁59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附圖 3 西周國都示意圖 仝上書,頁54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附圖4 黃河六大變遷圖

見 申丙:《黃河通考》(臺北:臺灣書局,1960 年),頁 14b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36)

附圖 5 秦代陸上交通網絡示意圖

見 鄒宗緒(編):《千年古都長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年),頁 215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附圖 6 西漢長安城考古示意圖 仝上書,頁81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附圖 7 漢唐陸上交通網絡示意圖 仝上書,頁215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附圖8 隋代國內交通示意圖

見 香港公開大學(編):《中國中古史》(香港:香港公開大學,1999 年),單元 5,頁 13

因版權問題,本圖未能於網上發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前服務範圍有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七縣市。設有基隆、羅 東、花蓮、玉里、金門、連江等 6

紐西蘭地處大洋,國土分為北島與南島,兩個島的輪廓均呈南北狹長形,北島緯度介於南 緯 34.5-41.5 度間;南島介於南緯 40.5-46.7

陶淵明(365-427?),一說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

z 1263年,中國建有清真寺35 座之多。據傳今北 京東四清真寺、普壽寺、法明寺等,河北著名的 定州禮拜寺、泊鎮清真寺、威縣清真寺等,

1931 年 9 月 18 日,駐中 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在瀋陽 柳條湖附近,炸毀了南滿鐵 路的其中一段,並誣稱鐵路

當然,在此所指的南傾,並非意味著唐代北方,尤其泛指江北一

1 述意部 2 引證部 3 興造部 4 感福部 5 旋繞部 6 故塔部 感應緣.. 西晉會稽鄮縣塔 東晉金陵長干塔 周岐州岐山南塔 周岐州岐山南塔 隋益州福感寺塔

東漢額陽畫釋迦像緣一 南吳建鄴金像從地出緣二 西晉吳郡石像浮江緣三 西晉泰山七國金像瑞緣四 東晉楊都金像出渚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