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此,對於 梅啟照及其算學著作的研究,就少了最珍貴的參考資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因此,對於 梅啟照及其算學著作的研究,就少了最珍貴的參考資料"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動機

1840 年鴉片戰爭後,西方的「船堅砲利」,打破了清朝自雍正以來閉關自守 的局面。進入到十九世紀的六○年代,洋務派在政治上經過一番鬥爭,終於獲得 地位,隨著西方數學的不斷傳播,十九世紀中期的中國傳統數學,也出現了一個 小的高潮,雖然中國傳統數學和西方數學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但在整體上卻無法 相容,以同文館設立天文算學館來說,就有過一場激烈的論爭,這場數學論戰的 中心,就是如何去對待西方的科學,實質上,就是對數學乃至基礎科學價值觀的 論戰,1那麼,此時的疇人如何自處?便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焦點。

眾所皆知,李善蘭(1811-1822 年)是此時期最重要的中國算學家,他既精於中 國古代的傳統數學,又能吸收西方的一些數學觀念加以揉合,代表了那一時代中 國數學的最高峰,2而此時其餘的疇人又是呈現如何的風貌呢?梅啟照(1830-1898) 及其算學著作正好也是處於這一時期,因此,筆者想藉著對梅啟照及其算學著作 的研究,來探討晚清算學的另一種風貌?本文分別就下列兩方面作探討:(一)

由於當時的學術環境是西方數學漸漸成為算學研究主流,很多「著作家立言,皆 以所得精深筆之,必不屑為淺語」3梅啟照是如何看待這時代的脈絡?又如何從 事算學研究?筆者將深入研究。(二)藉由參考書籍的比對,來全面的解讀及探 討梅啟照的算學著作《學彊恕齋筆算十卷附測量淺說一卷》,並重建梅啟照著書

1 張蓓安,中國近代數學的發展收入中國數學史大系(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頁 2。

2 同上,頁 2。可參考洪萬生,〈同文館算學教習李善蘭〉,收入楊翠華主編,近代中國科技史 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91)頁 215-259;洪萬生,〈中國數學現代化的先驅---李善蘭〉,

《孔子與數學》(台北:明文書局,1999),頁 257-261;洪萬生,〈從兩封信看一代疇人李善蘭〉

第二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年 3 月),頁 217-223。

1

(2)

清代算學家梅啟照及其算學研究

的歷程,以期使數學教育工作者能對其「切近易曉」的用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1.2、研究回顧

黃鐘駿所編的《疇人傳四編》中未收入〈梅啟照傳〉,可能是因為梅啟照是 於光緒廿四年(1898 年)去世,而《疇人傳四編》亦於同年編輯成書。因此,對於 梅啟照及其算學著作的研究,就少了最珍貴的參考資料。

(一)梅啟照的生平事蹟

有關梅啟照的生平事蹟論述並不多,以專文介紹者更是難得一見,僅就筆者 所能蒐集到的文章,共有下列七篇:

(1) 周駿富輯,《清代河臣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

頁 056-215~216。

(2) 〈梅啟照傳〉,《南昌縣志》卷卅五,頁 20,光緒年間刊本。

(3) 周駿富輯,《近代名人小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頁 202-602。

(4) 朱東安,《曾國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頁 274、33~34、208。

(5) 張裕釗,〈梅小岩五十壽序〉,收入《濂亭文集》,頁 30-35。

(6) 梅啟照,《明史約》序〉及〈《明史約》前言〉,收入《稿本明史約》,北京:

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2 年 6 月 。

以上(1)與(2)的內容是相同的,(1)~(3)皆為了解梅啟照生平事蹟最重要的參考 資料,從梅啟照咸豐二年獲取進士開始,歷經卅一年的宦海浮沉,到東河河道總 督時被革職,期間多有著墨,從中可以深刻體會到梅啟照「為身家計辭、為國家 計辦」的情操。在咸豐十一年(1861 年)到同治九年(1870 年)期間,梅啟照在安慶 入曾國藩幕府,(4)和(5)的內容,對於當時其任官與為政,有著十分深入的描述。

3 梅啟照,《測量淺說》序〉,收入《學彊恕齋筆算十卷附測量淺說一卷》

2

(3)

第一章 緒論

而 2003 年才出版的(6),是梅啟照於光緒十年(1884)所著,其中對於他自己 於咸豐二年(1852)之前就讀書院的情形,及光緒九年(1883)被革職後的心情

有著深刻的描寫,正好可以補足之前(1)-(5)不足的部份。

另外,有關於梅啟照的生卒年,從(1)、(2)中並無法得知,只知年六十九歲,

但藉由潘祖蔭為《學彊恕齋筆算》 所作的序,得知潘祖蔭為其同年,再由《碑 傳集三編》中潘祖蔭的〈墓誌銘〉,才得知梅啟照的生卒年。

(二)梅啟照的算學研究

有關梅啟照的算學成就研究之歷史,或許是由於他並非是專門的算學家,比 起其生平事蹟,資料更少,以專文介紹者,恐怕只有吳嘉善及潘祖蔭為《學彊恕 齋筆算十卷附測量淺說一卷》所作的序了。就筆者所能蒐集到的文章,計有三篇:

(1)吳嘉善,〈《學彊恕齋筆算》序〉,收入《學彊恕齋筆算十卷附測量淺說一卷》

(2)潘祖蔭,〈《學彊恕齋筆算》序〉,收入《學彊恕齋筆算十卷附測量淺說一卷》

(3)李儼,〈三角術和三角函數表的東來〉,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 史全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七卷,頁 249、207。

其中,以算學專家吳嘉善所作的序最具參考價值,史家李儼算是唯一有對本書作 出評論的現代學者,他評論此書的「其卷五、卷六、卷七論平三角,用平淺議論,

尚便利初學」,言雖中肯,但可惜不夠深入,譬如,梅啟照於此處共參考三本算 書(詳見本文 5.4 節)並「擇其要者、備列其法」。此外,針對《務民義齋算學》

所作具批判色彩的「臆造捷法」,也為史家所忽略。至於,李儼認為此書卷十之 內附有《三角割圓八線小表》和陳訏《三角割圓八線小表》同出於《測量全義》,

則與事實稍有出入,蓋梅啟照是援引自陳訏《三角割圓八線小表》 另一方面,論及梅啟照重刊孔刻版《算經十書》的資料,則有四篇:

(1)錢寶琮,〈算經十書〉《中國數學史》卷四,頁 7。

(2) 諸可寶,〈紀大奎傳〉《疇人傳三編》卷二,收入楊家駱等主編,《疇人傳彙 3

(4)

清代算學家梅啟照及其算學研究

編》(上冊,臺北:世界書局,1982 年),頁 737。

(3)丁福保、周清雲編,《四部總錄算法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頁 33、

61、594。

(4)靖玉樹編勘,〈《算經十書》簡述〉,收入《中國歷代算學集成》(濟南:山東 人民出版社,1994 年),頁 4。

另外,值得一提的,在梅啟照的參考書籍中,大多在他自己的〈《測量淺說》

中都有提及,但是在第四章「勾股」部份所參考的書籍-陳訏的《勾股引蒙》 則未在〈《測量淺說》序中提及。此書是筆者在無意之中翻閱《四庫全書》時 所發現的,使筆者有「最後一塊拼圖」的驚喜。

1.3、研究取向

為求此次研究主題的完整,本文有必要在第二章從明末清初西方數學的傳入 談起,並探討御制《數理精蘊》與「西學中源」的思想,所帶給整個清朝算學發 展深遠的影響。至於,乾嘉學風的「復興古學」使得如「算經十書」得以重見天 日,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點,最後自強運動期間,西方數學第二次傳入,所帶給清 朝算學的衝擊,更是不可或缺的場景。

在第三章中,筆者藉由所探討過的歷史背景,將梅啟照的生平、交遊、及算 學著作與算學思想作深刻的描繪,以使梅啟照及其著作展現其時代意義。第四章 則是彙整梅啟照的參考書籍,除了能夠進一步了解梅啟照著書的考量,也能夠成 為解讀第五章有關梅啟照著作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筆者將貼近文本,逐字解 讀、逐題對照參考書籍,並就 HPM 的觀點,來探討梅啟照數學思考的概念,以 期對教學者在教學上,能有一些助益與省思。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你認為1760年代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 實施的經濟政策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 甚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A,解釋你的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九日山位於泉州城西南安市旭(音:沃)山村,以風景秀美、古蹟眾多而聞 名,最突出和最珍貴的是摩崖石刻,現僅存北宋至清代摩崖石刻 75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天華,1984) ,頁 297。另外,關於般若經典的概述,可參考〔日本〕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 《佛典 成立》 (台北:東大,民國 85

3   有關這一組石刻浮雕的圖解,參見楊泓《南朝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 佛學》1964 年第 4 期,第 31-33 頁。轉刊氏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