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何辨別新聞資訊真僞 成爲慎思明辨學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如何辨別新聞資訊真僞 成爲慎思明辨學生"

Copied!
41
0
0

全文

(1)

如何辨別新聞資訊真僞 成爲慎思明辨學生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專業應用副教授 李文

電郵:raymondli@hkbu.edu.hk

(2)

何謂假新聞?

學術界至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3)

不過,假新聞涉及的訊息大致分為兩大類

錯誤訊息:内容有誤,但無惡意

虛假訊息:内容有誤,而且蓄意誤導及傷害對方

目前有關假新聞的討論,主要聚焦在後者 – 虛假訊息

(4)

其實假新聞由來已久,但為何近年來日益 泛濫,而且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呢?

• 傳媒生態轉變

• 媒體技術發展

• 商業模式驅動

• 受眾心理影響

• 政治社會變化

(5)

無人把關:媒體記者不再壟斷守門人角色

• 以往的時候,新聞媒體內的記者及編 輯決定哪些是新聞,並查核其事實真 偽,然後再發放給讀者及觀眾

• 這些專業訓練的專業人士幫我們把關,

減少了假新聞資訊出現在我們視綫範 圍的機會,也降低了假新聞對我們的 影響

• 但現在的新聞訊息不再祇源自傳統新 聞媒體,其中許多在無人把關下傳播

(6)

網紅效應:KOL的影響力更勝於專業新聞媒體及記者

(7)

誤信親友:群組已成新聞資訊的重要傳播渠道

大家要留意🔊..

根據中國國家氣象局公佈,廣 東省可能遇上本世紀…(包括香 港在内),將最凍的農曆新年 (春節)假期😝…

🙏各位有時間,請執定件大褸 清潔妥當!..否則有悔!!!😝🤭

1月23日 1℃ ~ 7℃

1月24日 -2℃ ~ 7℃

1月25日 -1℃ ~ 7℃

1月26日 6℃ ~ 13℃

1月27日 11℃ ~ 15℃

1月28日 13℃ ~ 15℃

1月29日 -1℃ ~ 7℃

1月30日 1℃ ~ 7℃

1月31日 -2℃ ~ 7℃

(8)

吸睛至上:一些媒體為吸引眼球使用聳人誇張語言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喜歡閲 讀《三國演義》,尤其喜 愛蜀漢名將趙雲

震驚!朴槿惠終生未嫁原 來是心繋一個中國男人

(9)

算法影響:逐步形成資訊繭房及迴音室效應

(10)

深假(Deepfake)技術提升了假新聞的欺騙性

傳統造假主要依靠文字, 最多輔 以造假圖片,但近年來各種深假 技術出現,通過換頭術、真聲 模擬等手段,使假新聞以音頻 及影評等動態方式呈現,這些 比文字及靜態圖片更具欺騙性

全球Deepfake影片數量一年半内增加330%

(11)

眼球經濟:商業模式依賴吸引眼球及增加流量

因此新媒體平台缺乏動力去治理 假新聞,因爲假新聞所帶來的流 量和人氣很有可能高於真新聞

(12)

先入爲主:一開始就接觸了假新聞後很難改變

(13)

確認偏誤:傾向於支持自己觀點的理論和論據

(14)

羊群效應:當愈來愈多的人相信某則消息時,

人們自然就傾向於接受這則消息的真確性

(15)

立場爲先:後真相時代 人們不再重視真相

在後真相時代,事實和真相正變得 愈來愈不受重視或者難以獲得,因 此政治文化和公共討論愈來愈傾向 於訴諸情感、情緒、偏見等非理性 維度,因此更助長了假新聞的泛濫

(16)

權威失靈:傳統權威的影響力已經發生動搖

假新聞對專業聲音、權威機構和專業 媒體的傷害最大,因爲人們不再信任 他們。新冠疫情初期,假新聞有眾多 謠言和虛假消息傳播,就是因爲這一 重大突發事件,造成政治、專業和媒 體等傳統權威集體失靈並造成真空,

也為假新聞的生長提供了土壤

(17)

如何辨別假新聞?

(18)

辨別假新聞應該像買食品一樣看產品標籖

食品標籖

• 品牌

• 製造商

• 成分

• 生產地

• 製造期

新聞標籖

• 媒體名稱

• 媒體背景

• 報道作者

• 消息來源

• 發生時間

(19)

小心標題黨:聳人標題的新聞往往有問題

• 有信譽和負責任的媒體,

多不會使用嘩衆取寵的標 題,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喜歡使用誇張標題的媒體,

其内容可信度也往往成疑

• 凡是在標題上使用「不可 不看」、「不可不知」、

「讓你驚呆了」、「史上 最强」、「驚天大秘密」

等字眼,或標題中含有驚 嘆號的新聞,内容含有虛 假訊息的可能性非常大

• 市面上還有手機軟件,教 你如何寫聳人聽聞的標題

(20)

追查新聞源:來源不明的新聞虛假機會高

• 此新聞並沒有提到此 訊息的具體來源,只 是籠統地稱為「美國 媒體」

• 要想知道馬斯克是否 説過這樣的話,就要 追查最終的消息來源,

同時可查到馬斯克所 説的原話内容是什麽

(21)

追查下去就會發現,有關訊息已經是第四手了

内地英文《環球時報》2021年1月8日報道

英國《每日快報》2021年1月4日報道

美國《商業内幕》2020年12月6日專訪

(22)

馬斯克專訪原文説的是responsive而非responsible

(23)

如果新聞源自有信譽的媒體 假新聞的可能性較小

有信譽的媒體為了保持本身的公信力,一定會對所報道的新聞内容嚴格把關

The 2-source Rule

(24)

哪裏有突發新聞 應先到當地有信譽的媒體查核

我首先到BBC新聞網站及 白金漢宮,但沒有發現 任何報道、宣布或異樣,

因此可以斷定是假新聞

2018.8.27

(25)

盡覽左中右:重大新聞應盡量瀏覽不同媒體

(26)

如發現有關新聞源自你並不熟悉的新聞媒體,

應該到其官方網站中,查找其媒體的背景

瞭解背景是希望知道有關媒體是否具備專業能力,

信譽和公信力如何,是否與任何利益或政治團體

有密切關係等

(27)

對內容農場 Content Farm的內容要格外小

(28)

內容農場的內容來源不明並表明文責自負

(29)

查邏輯證據:從文章內容中尋找支持理據

詳細閲讀內容,檢查作

者的資料來源,已確認

其真確性。如果文章觀

點基於客觀事實,或由

專家提供證據,其可信

度較高;反之,如果證

據不足或者引述匿名專

家,有可能是不實報道

(30)

案例:被蜈蚣咬傷後不可以用碘酒消毒?

(31)

有圖像未必有真相!眼見未必為實!

(32)

再看看這張照片背後的真實場面

(33)

查核工具箱:辨別假新聞可借助一些工具

(34)

向專家查詢:世界各地已成立不少事實查核機構

(35)

IFCN成員需承諾遵守該組織的操守原則

• 政治立場獨立和公正

• 消息來源透明

• 資金來源和組織架構透明

• 事實查證方法透明

• 公開及誠實的更正政策

(36)

中國内地和

台灣也先後

成立了事實

查核組織

(37)

香港去年也陸續出現多個事實查核機構

(38)

https://comd.hkbu.edu.hk/factcheckservice/

浸大事實查核中

心在2020年12

月28日正式成立

(39)

關鍵是要培養自己成爲一位良好數碼公民

適當使用數碼平台,

尊重他人,保護他人 私隱,保障個人資料 安全,尊重知識產權,

向網上暴力説不,不

傳播虛假及不當資訊

(40)

數碼公民應具備的媒體素養

• 不要輕易相信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新聞訊息

• 「眼見未必為實」, 「有圖像未必有真相」

• 試圖瞭解有關新聞訊息是否源自有公信力的媒體或機構

• 試圖分析支持有關説法的證據是否存在或成立

• 比較不同媒體的相關報道,特別是立場不同的媒體報道

• 有任何懷疑,都不要轉發和分享有關内容

(41)

網址:https://comd.hkbu.edu.hk/factcheckservic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專長科目 或項目 特殊優良事蹟或特 殊經歷. (請提出證明文

具有一般智能資賦優異潛能之應屆畢業生,其資賦優異學生家長觀察推薦表、資賦 優異學生專家學者或指導教師觀察推薦表(附件五,共 3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chart, is there a person with a primary responsibility in ensuring that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comply with

例如申請人有原產地申 報不實、以不實之出口 報單申請及其他因提供 不實資訊致證明書內容 不實之情形等,且該出

相關資料 可提供之處室 幹部證明 學務處. 成績單

查核內容 查核結果 查核事實說明

聲請司法機關提供案件相關資訊,並通知其偵查、裁 判結果。但其妨害偵查不公開、足以妨害 另案之偵查、違反法定保密義務

(二十五)請依相關證照或證明文件輸入相關資料(如專長項 目、證照名稱、證件日期文號等) ,並上傳相關證照

具有一般智能資賦優異潛能之應屆畢業生,其資賦優異學生家長觀察推薦表、資賦 優異學生專家學者或指導教師觀察推薦表(附件四)均達

四、 廠商應於服務決標後 3

4.支出憑證如有遺失或供其他用途者,應檢附與原本相符之影本,或其他

(一)本次甄選正取 1 名,視成績擇優候用 2 名,候用期間 3 個月(自甄

我認為引文較能達到「懲惡勸善」的效果。引文中詳細描述宋康王的惡行,例如無理殘害 百姓身體,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為學生提供真實 的學習經歷,從 中了解如何實踐

才有這樣的結果 ( idaṁ hoti ) 。累次有同樣的事實可現觀或驗證,由例 證推理,就可以記說:處於有這一些因緣具足時( imasmiṁ sati ),肯定 有這樣的結果(

● 使用多重準則(例如清晰度、準確度、有效性、是否及

• 源自專家讀者 (expert reader) 和新手讀者 (novice reader) 的認知過程比較研究,重視 讀者靈活和綜合調控思維過程的能力。. •

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陳述、申述、保證或擔保。對於任何人士因使用

傳統造假主要依靠文字, 最多輔 以造假圖片,但近年來各種深假 技術出現,通過換頭術、真聲

當兒童以自由叙述形式披露事件後,如 內容的資料不足,調查員可用開放式問 題澄清事件的時、地、人、性質及發生 經過.. 呢件事係點發 生,幾時發生

新聞採訪及寫作,提高閱讀、寫 作、聆聽、說話和思維能力,培 養認真、客觀、持平、公正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