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函"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函

機關地址:116205臺北市文山區試院路1之3號 承辦人:郭先生

電話:02-82367072 傳真:02-82367079

受文者: 行政院主計總處人事處

發文日期: 中華民國109年10月5日 發文字號: 公保字第1091060302號 速別: 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

附件: 如說明三

主旨: 本會依司法院釋字第785號解釋意旨,調整公務人員保 障法所定復審及申訴、再申訴救濟範圍,自即日起實 施,請查照轉知。

說明:

一、 依本會民國109年9月22日109年第12次委員會議決議事 項辦理。

二、 按司法院釋字第785號解釋意旨略以,公務人員保障法

(以下簡稱保障法)第77條第1項、第78條及第84條規 定,並不排除公務人員認其權利受違法侵害或有主張 其權利之必要時,原即得按相關措施之性質,依法提 起相應之行政訴訟,請求救濟。本會依其意旨,通盤 檢討保障法所定復審及申訴、再申訴救濟範圍。

三、 保障法第25條所稱「行政處分」,過去受歷次司法院 解釋影響,尚以有「改變公務人員之身分或對公務員 權利或法律上利益有重大影響之人事行政行為,或基 於公務人員身分所產生之公法上財產請求權遭受侵害 者」為限。茲因上開標準所依司法院釋字第298號、第 312號、第323號及第338號等解釋,均係因當時相關法 制不完備、時空背景有其特殊性而為,惟行政訴訟法 於89年7月1日修正施行,訴訟類型已多元化,以及行 政程序法於90年1月1日制定施行,上開見解已無維持 之必要。是參照司法院釋字第785號解釋意旨,以現行 法制有關「行政處分」之判斷,並未以權利侵害之嚴 重與否為要件,保障法第25條所稱之「行政處分」,

應與行政程序法第92條規定「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

1091001629

第1頁 共2頁

(2)

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 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為相同之認定。據上,諸 如 依 公 務 人 員 考 績法 規 所 為 之 獎 懲 、 考 績 評 定 各 等 次、曠職核定等(詳如人事行政行為一覽表),均有 法律或法律授權訂定之規範,且經機關就構成要件予 以判斷後,作成人事行政行為,已觸及公務人員服公 職權等法律地位,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核屬行政 處分,應循復審程序提起救濟。本會歷來所認應依申 訴、再申訴程序提起救濟之相關函釋,與上開一覽表 不合部分,自即日起不再援用。

四、 茲為保障公務人員之救濟權益,請各機關(構)作成 人事行政行為時,應依行政程序法第92條規定判斷該 行為之定性,如屬行政處分者,於製發相關文書(例 如:獎懲令、考績通知書、曠職核定函)時,應注意 救濟教示內容;倘已受理公務人員就改認為行政處分 之事件提起救濟時,勿再依申訴程序處理,請通知渠 等改提復審,並依保障法第44條規定辦理。

正本: 中央及地方各主管機關人事機構電子公文 交 換 章109/10/0517:07

副本: 銓敘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第2頁 共2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原則不得與公職人員服務或受其監督之 機關團體為補助、買賣、租賃、承攬或其他具有對價之交易行 為,例外情形於符合該法第 14

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原則不得與公職人員服務或受其 監督之機關團體為補助、買賣、租賃、承攬或其他具有 對價之交易行為,例外情形於符合該法第 14

TEL:(04)23592525 行政人員人事室分機 2416.

三、公職人員依本法第6條第1項規定迴避者,民意代表以外之 公職人員應停止執行該項職務,並由該職務之代理人執

三、茲因109年7月17日修正施行之公務員懲戒法,業將公務員 懲戒委員會改制為懲戒法院,且公務員懲戒案件之審理制

(2) 主要內容為: 「公務員法」所規定的公務員係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 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第 2 條) 。分為政務類(總理至副科長)與業務類(巡視員至辦事員)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 14 條第 2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