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1440-A 刻支那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序 No. 1440-B 還山錄序

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目次 上堂

示眾

垂問(五則) 佛事

還山禮開山興聖晏國師塔 禮先師老和尚塔

達磨初祖忌 壽昌師翁忌 真寂師太忌 先師老和尚忌 掃廩山蘊空老祖塔 掃壽昌無明師翁塔 掃雲棲蓮池老師太塔 掃瓶窑聞谷老師太塔 掃古德老法師塔 掃新伊老法師塔 掃靈源老法師塔 掃雪松老法師塔

先師老和尚百一十歲慶忌拈香 偈

宗門懷古十首(有引) 引

潭州隱山和尚 亮座主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 襄州龐居士

船子和尚 陳尊宿 芙蓉楷禪師 清素尊宿 石頭菴主 高峯和尚 鼓山即景

萬松遶寺 喝水遺蹤 靜夜鐘聲 深更佛號

乙丑春日謝簡生廣文偕啟鑰開士入山見訪同遊喝水巖烹龍泉上鳳坡縱觀諸勝并 讀石壁先賢遺蹟不勝古今之慨

(3)

臧喟亭中翰入山見訪劇談淨土作此似之 壽陳濟之居士

壽王海印州守

吳石凝居士入山圓戒適值六袠大壽偈以祝之 送素中耆德還真寂

願施 浴佛偈

輓謝廣文簡生居士 答天河老衲

輓惟深耆德

送遠齋禪師遊五臺 壽郁文靜主華甲初度 示毒海闍黎四偈(有引)

高固齋居士遊粵東謁大司馬吳公偈以送之 藍公漪山人過訪以詩見贈次韻奉答

琉球國中山王求偈書此贈之 輓王海印州守

贈莆田林玉山文學

為王明侯文學題南湖小影 贈日國玄光禪師

淨土 無垢佛 離垢佛 總偈

贈陳越山居士淨業 頌女子出定示濟汪禪人 贊

世尊出山像贊

阿彌陀佛接引贊(為龔岸齋居士題) 賓頭盧尊者贊

十八羅漢贊 六祖大鑑禪師贊 廬山遠公法師贊 清凉國師贊 棗栢李長者贊 陳越山居士贊 曾蓮居居士行樂贊 曾公霑居士行樂贊 曾公永居士行樂贊 普通年蓮社圖贊(有敘) 體如堅公道影贊

惟靜和尚贊 自贊

雜著(序)

重刻金剛經感應記序 刻大慧禪師書問序 重刻龍舒居士淨土文序 玄錫禪師語錄序

(4)

重鋟牛戒彚鈔序 獨菴獨語序

鼓山常住交頭簿序 壽風和尚序

四無穎公七十壽序 惟靜禪師遺語序 題䟦

雲棲壽昌博山鼓山諸祖同㡧題辭 䟦李長者十明論

䟦摹刻釋迦如來成道記 題高斯億所臨御馬賦 記

悲思堂記

柘浦覺林院警公泉記 靈石重修三塔記 重安舍利入塔記 鼓山諸祖道影記 重修古普同塔記 重興白雲廨院記 旅泊幻蹟

No. 1440-C

No. 1440-D 刻支那福州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後序 卷目次

1 2 3 4 贊助資訊

(5)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6)

No. 1440-A 刻支那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序

壽山禪師見住薩州玉龍山。千指圍繞清規肅整。儼如古叢林。頃因有故於大府路經京 師出所齎之支那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付鍥人版行於京師。而為霖禪師先年所賜於卑 僧。獨語序與偈阻乎國制。但得其聲而未得其實者。皆載在於錄中。予尊壽山禪師於 嚴程倉卒之間不忘法門。且喜拜鼓山之賜。於還山錄中偵其歸錫之途程。而得得出山 訪旅館於攝津賀。還山錄刊成而謝。由是得鼓山之賜話間漸察其道貌彷彿似識。問其 舊字則四十年前之親友而相見相失故吾於髮白面皺也。相與道舊相歡如昔年。禪師見 囑發揮還山錄印行因由。冠於卷首。予於是戲之曰。今日支那日本稱禪師開語錄者如 稻麻竹葦。抑物以寡貴以多賤耶。今世諸師之語錄有益於人間者不過用覆醬瓿而已。

師刻此錄未審有說也否。禪師正色應予曰。鼓山大師言不羨乎行。行無不充乎言。所 以內之則震旦國。外之則日本琉球。未曾有間然乎。大師之言行則初祖所謂明佛心宗 行解相應名之曰祖者。今日非鼓山大師而誰歟。然則其一言半句霧海之南鍼也。夜途 之北斗也。公混時輩而議之。則豈非失一隻眼哉。予於是俄起合掌而曰。前言戲耳。

師稱鼓山大師而無欠無餘。今揭師之言於卷首為序而足矣。

元祿癸酉十月二日宗門一瘞獨菴叟玄光謹題 No. 1440-B 還山錄序

宗門別傳之道貴在得人以傳。不傳何以繼往而開來。然傳之之要自古為難。先德云。

千人萬人中覔一箇半箇堪為種草豈易易哉。以今日觀之。此一大事尤賴師家擇法精嚴 智願廣大。驗其當機的是出世福慧男子。皮肉骨髓與從上諸聖一脉貫通。可以赤身擔 荷方始授以心印。俾其提佛祖綱宗開人天眼目。遞互相傳庶無疑誤。其於法運凋零之 秋。豈特小補。亦識法者懼耳。吾師霖公和尚親承先老祖永公記莂。秉空王令游五濁 海。布慈雲而灑甘露。三十年所矣。蹟其接物利生之心。如慈母之姁嫗嬰兒。而大法 傳授之際則牢把鐵關不少假借。曩見法門之弊頹波日下勢莫可挽。乃以法席委之靜公 而飄然遠引。徜徉富沙山中經歷一十四載。將終身焉。迨靜公謝事。山中耆舊以洎會 城薦紳慇懃敦請動數十次。至有長跪痛哭願畢命以勸駕者。師不獲已。念先師法道所 寄。乃舍己從人。幡然而起矣。師之還山也。萬指奔赴歡聲如雷。門前剎竿煥然重 振。凡登堂入室以及小參示眾。一言一句洞徹源委。一劄一錐深入閫奧。其為人之念 逾殷。求人之意逾切。而得人之效逾難。有風穴流涕之心而仰山再來以續此一綫之 脉。不知其為誰也。茲弟子法剛請師還山錄付梓流通。師欣然諾之。乃謂錫瑗曰。從 上五宗諸祖雖嗣續久乏。而道在法門如日月經天古今不昧。凡屬有眼孰不共見。余忝 主法壇有年。雖未遇機緣而斯言未泯。吾道在茲。後世必有觸目會心者。何必耳提面

(7)

命然後為己所出耶。嗚呼。師之見逾真而心逾苦矣。昔博山無異和尚甞有言曰。宗門 中事貴在心髓相符。不在門庭相紹。苟得其人。見知聞知先後一揆。絕未甞絕。若不 得人。乳添水而味薄。烏三寫而成馬。存豈真存。吾意寧不得人。勿授非器。不得人 者。嗣雖絕而道真。自無傷於大法。授非器者。嗣雖存而道偽。反自破其先宗。故博 山當時道滿天下。竟未甞輕可一人。永老人平生縝密嚴重。至年八十始以正宗付囑於 師。有一髮欲存千聖脉。此心能有幾人知之。語其所期如此。宜乎知之者希。今師年 七十有四。亦珍重慎擇不聞輕有付授。余觀三師護法之心不謀而合有若符節。政古德 所云。非遇上根宜慎辭哉。又云。宗門爪牙遇箇中人纔拈出。若投機則共用。不則便 剗却。葢防末流之濫觴。塹法門之嚴城。衛羣靈之慧命。豈非大有造於人心法道哉。

辱命一言序諸首簡。管窺蠡測敬述師之智願如此。會當有賞音者耳。是為序。

康熈戊辰孟春歸戒弟子溫陵太航龔錫瑗拜譔 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目次

卷第一 序文 上堂 卷第二 示眾 卷第三 佛事 偈 贊 卷第四 序 題䟦 記

旅泊幻蹟

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目次 No. 1440

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卷一

侍者 興燈 錄 師還山。福城眾護法宰官四眾請上堂。屴崱峯頭雲一片。乘風飛去又飛來。作霖作雨 渾閒事。惹得虗空笑滿腮。且道笑箇什麼。良久云。我行荒草裏。渠又入深村。卓拄 杖下座。

林浦眾護法居士請上堂。住山十四年。去山年十四。去住了無蹤。原不在別處。且道

(8)

在甚麼處。良久云。今日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下座。

汝洪監寺請上堂。師拈拄杖云。老僧十數年東漂西泊。佛國魔宮羊腸鳥道無不經歷 來。惟憑這箇木上座。行與同行坐與同坐。全得他力。且道得力一句作麼生。會麼。

時時扶過斷橋水。處處伴歸明月村。卓一卓下座。

龍江眾居士請上堂。龍江眾道友。一別十餘年。今日重相見。道愛尤藹然。虔修香積 供。請我啟法筵。愧余無法說。何以答高賢。記得昔日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 是佛。一日又云非心非佛。後來南泉和尚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大眾。馬祖南泉 三語還有親疎也無。若揀辨得明白。許渠入門。如或不然。不免道破。親則總親。疎 則總疎。為什麼總疎。我王庫中無如是寶刀。雖然如是。只如南泉道不是心不是佛不 是物。畢竟是箇甚麼。大眾會麼。觀河不改初年見。謾道昔人非昔人。

僧綱亦能上座領諸山請上堂。鼓山不露頂。一切塵中現。處處得相逢。佛眼覰不見。

既相逢為甚麼不見。會麼。石女登機音軋軋。木人打鼓韻鼕鼕。

弟子太充太圓請上堂。一十四年前。金烏玉兔茫茫去。一十四年後。夢境空花疊疊 來。正當今日。如天普葢似地普擎。如日普照若風普吹。一法清淨一切法清淨。一法 平等一切法平等。一法究竟一切法究竟。所謂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 故。正當恁麼時。歸家穩坐一句作麼生。匝地紅輪秀。海底不栽花。珍重。

福城善男子鄭子廸伯琴子梁太馨孟熙等滿懺蘭盆普度請上堂。聲前一著千聖莫窺。末 後一機萬靈罔措。當陽一句覿面施呈。乃豎拂子召大眾云。即此用。離此用。三千里 外逢人不得錯舉。喝一喝復云。盂蘭大教。採菽真風。十載修崇。一朝滿懺。福存亡 之父母。度法界之眾生。此乃福城善男子鄭子廸等一門親屬同心同願。佈此津梁。實 謂希有也。雖然如是。只如祖師道。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 道者。正當恁麼時。父母未生已前。生佛未形之際。如何通得箇消息去。良久云。但 有好風來席上。更無閒語落人間。珍重。

師七旬寶善常新大師請上堂。今朝八月十五。撾動喧空石鼓。月中桂子飄香。天外清 風入戶。不須普化搖鈴。安用雲門道普。從來法法現成。一任西秦東魯。大眾會麼。

長江日夜向東流。這裏何曾有今古。喝一喝下座。

延平諸山雨千體如啟然頂生諸公請上堂。僧問。昔日那吒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然 後現本身為父母說法。請問如何是本身。師云父母未生前會取。進云未審說甚麼法。

師云清風拂白月。進云和尚今日說法與那吒太子是同是別。師云脚跟下莫教錯過好。

乃云。夢幻泡沫身。記年已七十。諸公慶賀來。空中尋鳥迹。迹迹合虗空。空空含鳥 迹。空迹兩悠悠。非虗亦非實。唯有舜若多。却與渠相識。且道相識一句作麼生。良 久云。不識不識。便下座。

(9)

福城方憲副夫人趙氏法名傳溥。偕男方京法名興蔭請上堂。師云。香雲篆彩。燭燄交 輝。鐘鼓雷鳴。龍象雲集。無量壽如來與大眾轉大法輪。向道人人赤肉團上壁立萬 仞。巍巍然仰之彌高。昭昭然覰之不及。徹威音之先。貫樓至之後。忽有箇漢向這裏 直下知歸。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了無縫隙。即與無量壽同年同日葢古葢今。越數量之 門。登仁壽之域。未為分外。如或未然。不免傍通一線。拈拄杖卓一卓云。只這箇黑 漆漆明歷歷。常在閙市中。要且無人識。且道渠壽多少。良久云。年年九月九。徧地 菊花開。又卓一卓下座。

白雲無己禪師請上堂。空界無人。孰彼孰己。化儀有準。立君立臣。臣轉位以朝君。

君埀拱以視臣。君臣道合。花開枯木之春。理量雙消。雲盡碧天之影。雖然如是。猶 是功勳邊事。向上一句作麼生。震聲一喝云。切忌道著。

莫海頴優婆夷圓頂請上堂。莫婆素具離塵志。待我還山逾十年。此日金刀纔舉處。團 團頂相已周圓。大眾。這箇無見頂相。孤逈逈卓巍巍。直饒九地菩薩上觀四十二恒河 沙世界諦觀不見。況其他耶。雖然如是。且看放光如來為諸人通箇消息。拈拄杖云。

喚作拄杖則觸。不喚作拄杖則背。畢竟喚作甚麼。良久云。秋香滿院庭前桂。晚韻千 山頂上松。卓一卓下座。

延平尼太穆請上堂。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這箇殻漏子是箇甚麼陽燄空花。雖然如 是。今日太穆菴主遠來設齋慶壽。誰為壽。誰為慶壽者。會麼。石女巧炊無米飯。慇 懃供養不饑人。

彝白祖信二上人請上堂。古者道。識得一。萬事畢。如何是一。早已落二落三了也。

忽有箇漢向這裏直下知歸。自然天清地寧。國王長壽。萬姓康阜。雖然如是。衲僧分 上又作麼生。喝一喝下座。

心照上人請上堂。僧問。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今日作麼生了。師便喝。僧禮拜 云謝師指示。師云汝作麼生了。僧無語。師便打。乃云。石人與石女。長年相對語。

句句說無生。徧界雨法雨。所謂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三草二木各得增長。只如無陰陽 地上無影樹子還雨得著麼。良久云。山花不用栽培力。自有春風管待伊。

靈石梵珠默雪履圓眾上座請上堂。僧問。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何是不落數量一句。

師云長江水自流。進云恁麼則和尚與虗空同年去也。師云虗空向汝道甚麼。僧便喝。

師云好與三十棒。乃云。石鼓山頭屴崱峯。長年藏在白雲中。朝朝暮暮無人見。今日 依稀露半容。大眾還見儂家面目麼。良久云。將謂阿彌陀。元是無量壽。

弟子太充太圓請上堂。僧問。十方諸佛同讚無量壽。未審無量壽以何為身。師云山河 大地。進云以何為壽。師云大地山河。進云以何為國土。師云山河山河大地大地。僧 問。生而無生。不是無生而說無生。請問如何是生而無生之理。師云木人撫掌石女呵

(10)

呵。僧云將謂阿彌陀元是無量壽。師云不妨恁麼道。乃云。身心一如。身外無餘。敲 空中石鼓。採火裏芙蕖。一毛含無盡法界。一步歷恒沙佛土。一音演無量法門。一念 包三世無際。不是神通玅用。亦非法爾如然。乃當人自性之常分耳。今日弟子太充太 圓特來山中廣設香饈大作佛事為老僧祝壽。且道壽作麼生祝。良久云。將此深心奉塵 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福城各菴弟子祝壽請上堂。金烏玉兔忙追逐。催盡古今人白頭。惟有虗空常不老。包 天裹地自無憂。忽有問虗空年多少。但道打破虗空來向汝道。

福城諸山弟子請上堂。僧問。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何是一法。師云 萬象歷然。進云便恁麼流通去也。師云流通一句作麼生。進云。但見皇風成一片。不 知何處覔封疆。便禮拜。師乃云。世尊誕生雲門行棒。老僧誕生諸山供養。一則揚聲 止響。一則空中彩畵。若向這裏領荷得去。自然正不立玄。偏不附物。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正當恁麼時。應時納祐一句如何道。一陽將復處。萬物盡含春。

福城眾護法宰官居士請上堂。三緣和合之謂身。如何是真身。歲月續似之謂壽。如何 是真壽。須知真身無相。非因緣之所生。真壽不遷。豈數量之可計。彌綸萬有而不覩 其形。貫滿十虗而莫窮其際。雖然如是。今日福城眾位大護法宰官居士為老僧七旬初 度。親到山中敷燈王之寶座。修香積之玅供。集五百之應真。請壽量之法門。金章玉 句鏗鏘。覺苑林巒。奪目綵屏燦爛。性天星斗。正當恁麼時。因齋慶讚一句如何道。

箇箇壽山高屴崱。人人福海涌靈源。珍重。

溫陵開元寺石航綠蘊眾上座請上堂。今日大風怒號林巒震吼。泉南開元寺裏一百二十 院老古錐已為諸人舌根拖地大轉法輪了也。石航綠蘊二公又約眾到山。請老僧開甘露 門說壽量品。只如壽量二字如何商量。盡大地眾生自撞出母胎以來。多方鞠育。從孩 孺以至長成。從長成以至老死。念念生求其生相不可得。念念滅求其滅相不可得。只 此不可得是當人金剛正體。今古常如不變不易。如是壽量豈塵點劫數所可論量耶。雖 然如是。且道老僧恁麼道。與從上百二十院老古錐說底相去幾何。良久云。落霞與孤 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怡然若松二上座請上堂。人間花甲子。世相妄推遷。一句為君盡。剎那是大年。所以 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以及天下老和尚盡在剎那際裏說法利生。至今猶未起在。只如剎那 義作麼生商量。知麼。纔生不可得。不貴未生前。

溫陵慈門上人請上堂。僧問。昔日花開即不問。今朝果熟事如何。師云果在什麼處。

進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師云猶未熟在。僧問雪覆千山為甚麼孤峯不白。師 云不與眾同流。僧禮拜。師拈拄杖云。日日釋迦出世。時時彌勒誕生。且道這箇木上 座幾時出世幾時誕生。良久云。常在闤闠中。從來不合伴。卓一卓云珍重。

(11)

實彩上人請上堂。古教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鼓山 則不然。諸法念念生。諸法念念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大眾。古教教人於不 生滅處見佛。鼓山教人於生滅處見佛。且道生滅與不生不滅是同是別。良久云。空外 之青山善走。江間之白浪不流。下座。

同參上人請上堂。有相身中無相身。謾將歲月較疎親。直饒八萬四千劫。子細看來過 隙塵。雖然如是。只如今日同參上人遠來設供慶讚一句作麼生。金果早朝猿摘去。玉 花晚後鳳銜來。

慈門上人領眾求戒請上堂。大眾遠來求戒。為壇塲是戒耶。問清淨是戒耶。三說羯磨 是戒耶。乃至教威儀著袈裟乞食是戒耶。喝一喝云。是非已去了。是非裏薦取。

懸鏡上人領眾求戒請上堂。戒性如虗空。持者為迷倒。若人會得如空戒性。則知威音 王已前受戒竟。不假三師羯磨。何煩七證揀非。如或未然。細刮龜毛搓索子。緊把虗 空縛一場。直待通身流白汗。方如好肉本無瘡。

德淡上人領眾求戒請上堂。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如何是身。如何是非身。身與 非身是一是二。豈不見釋迦老子道。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如是則如來所說戒相即 非戒相。受者如是而受。受無所受。持者如是而持。持無所持。五篇七聚無非文殊玅 門。著衣展鉢盡是舍那心地。還有恁麼人麼。若有。堪報不報之恩。足了未了之事。

令法久住。壽佛慧命。如或未然。且教順朱去。

梵音忍茂二上人求戒請上堂。人人有箇本源自性清淨戒。圓滿具足無欠無餘。逼塞虗 空充滿正報。且道箇中誰受誰學誰修誰證。大眾知麼。自攜瓶去沽村酒。又著衫來作 主人。

同參上人領眾求戒請上堂。僧問。戒性人人本有。為甚麼又要受戒。師云若不受戒焉 知本有。進云恁麼則龜毛索子緊縛虗空去也。師云汝還縛得著麼。僧擬議。師便打。

乃卓拄杖云。天人羣生類皆承此恩力。且道此是甚麼。若喚作佛。相好難形。喚作 法。詮顯不出。喚作僧。非和合相。喚作戒。無非可防。且道畢竟是箇甚麼。良久 云。野老不知堯舜力。鼕鼕打鼓祭江神。又卓一卓下座。

性空性質寂理三位上人領眾求戒請上堂。昔日先師老和尚開戒親垂三問。當時答者固 多。契機者少。滅度以來已三十載。此問鮮有知之者。今日不免為大眾從頭舉出。一 以供養先師。一令人人知有。第一問。戒必師師相授。且道威音王從何人受戒。著語 云。石女親開口。羯磨不登壇。第二問。戒光從口出。非青黃赤白。畢竟作何色。著 語云。本光瑞如此。莫向色邊求。第三問。破戒比丘為甚麼不墮地獄。著語云。十界 無安處。他得大闡提。大眾。問在答處。答在問處。先師問底即是霈上座答底。霈上 座答底即是先師問底。若向這裏直下徹去。方知先師老人常住此山未曾滅度。實無一

(12)

時無一處無一事不為諸人提綱挈領宣說法要。可謂恩大難酬也。如或未然。劒去久 矣。徒勞刻舟。

非住上座同徒求圓戒請上堂。舉梵網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

復見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師云。今日非住 上座師徒與現前四眾人等簇簇上來。圍著老僧法座求授心地戒。開甘露門。人人脚跟 著地。箇箇頂門放光。且道與舍那華臺上千百億釋迦是同是別。會得也目前包裹天共 白雲曉。會不得也。目前包裹水和明月流。會得會不得則且置。只如古者道。不是目 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又作麼生。石牛吐出三春霧。靈雀不棲無影林。

能俊玅旋行振習靜眾上人求戒請上堂。高沙彌不受戒。知是般事便休。大似蚖蛇戀 窟。霈上座受戒。知是般事不休。猶如逸鶴凌空。且道受戒不受戒是阿誰分上事。卓 拄杖云。拄杖化龍行雨去。直教枯木盡開花。又卓一卓。

大廸大馨二上人求戒請上堂。金剛寶戒人人有。千佛傳來事不差。日日登壇親授受。

火中涌出白蓮花。何者。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稟明於心匪從他得。所以六祖大師 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癡自性慧。若人端的明得自性戒定 慧。則百千法門無量玅義本自圓成。不假外覔。可謂塵中大丈夫也。雖然如是。只如 僧問古德云。如何是戒定慧。古德答云。我這裏無奴兒婢子。且道古德意作麼生。撒 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清流四眾弟子請上堂。清流四眾有同心。請法慇懃到碧岑。石鼓一聲天地震。衣珠晃 耀不須尋。豎拂子云。大眾見麼。喝一喝下座。

興化信官弟子林明為太夫人陳氏太蓮祝壽請上堂。師拈拄杖云。金剛正體卓卓巍巍。

真光掩暎於身心。智海深滋於德澤。林太夫人陳氏清齋潔己念佛明心。福大壽大爵高 位高。葢由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正當今日應時慶祝一句作麼生。王母蟠桃方舉出。直 教徧界永馨香。又卓一卓下座。

上堂。福城北關新店黃爾伯居士同知權上人數年以來以修橋鋪路作佛事。今日又上鼓 山飯僧請法。記得昔持地菩薩於普光佛法中出家。在要路津口道塗險隘處。或作橋梁 或負沙石。平鋪道路濟度行人。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後遇毗舍浮佛摩頂告 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持地心開即見自身微塵與造世界微塵等無差別。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大眾。且道心地作麼生平。知麼。三界唯心 萬法平沉。一條大道非古非今。珍重。

佛誕日隆大心聞二上人領眾請上堂。舉昔日世尊於摩耶夫人右脇降誕。一手指天一手 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作大師子吼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後來雲門云。我當時 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師云。世尊誕生貧兒暴富。雲門行棒治世

(13)

干戈。一往看來。二俱未了。霈上座到這裏又作麼生。一雙孤鴈撲翼高飛。兩隻鴛鴦 池邊獨立。更聽頌出。蠢動含靈齊降誕。森羅萬象盡師鳴。普天匝地皆成佛。九曲黃 河徹底清。

弘範上人請上堂。未入胞胎已前有一則語。早已舉似大眾了也。今日頭童齒豁又在這 裏口喃喃地辨空華之濃淡。鼓陽燄之波瀾。成得甚麼邊事。良久云。日午打三更。

弟子李興溥修建華嚴普度道場請上堂。虗空尚無二相。大道豈有差殊。所以三世諸佛 法界眾生同一法身。同一智慧。同日成佛。同時涅槃。其來舊矣。無奈隨迷著相。於 無生法中妄見生滅。譬如瞖眼見空華。空實無華。乃翳者妄見耳。今日有歸戒弟子李 興溥發廣大心。修普度行。以七七為期。葢欲令盡大地眾生同登華藏之門。共證毗盧 之果。復還本有。共契真常。如是福德與法界等。與虗空等。曷可量耶。雖然如是。

且道這一鋪功德畢竟從甚麼處起。卓拄杖云。盡從這裏去。莫向外邊求。下座。

九達耆德十周忌辰。小師太瀛率眾弟子請上堂。釋迦老子道。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 宣。但以方便力。為五比丘說。乃卓拄杖云。只這箇生也不恁麼。滅也不恁麼。不生 不滅也不恁麼。非不生非不滅亦不恁麼。向這裏洞開正眼。穿過那畔。又那畔翻轉身 來。方知道生也恁麼。滅也恁麼。不生不滅也恁麼。非不生非不滅亦恁麼。更須知恁 麼中有不恁麼。不恁麼中却恁麼。世出世間得大自在去也。雖然如是。且道達公即今 在甚麼處。良久云。常在此山中。佛眼覰不見。卓一卓下座。

上堂。蓬尾乃拓浦善信之邦。吳晉卿明卿尚卿昆仲子姪及合鄉男女老幼歸敬供養。又 請陞座為眾開導。只如這箇觀音堂古殿重開。古觀音出世。時時為諸人提綱說法。說 甚麼法。不見道。觀音玅智力。能救世間苦。如何是觀音玅智。拈拄杖云。大眾見 麼。古也如是見。今也如是見。卓一卓云。聞麼。古也如是聞。今也如是聞。聞見圓 明。未嘗欠少。若向這裏見得徹。信得及。領荷得去。則知妄苦本空。玅智本有。靈 光獨耀。萬古徽猷。家家阿彌陀。處處觀世音。如或未然。更聽一偈。人人有箇古觀 音。相好端嚴悲願深。晝夜放光無間歇。箇中非古亦非今。卓拄杖下座。

柘浦臨江寂明上座等請上堂。拈拄杖卓一卓云。春風暖。春草香。春水濶。春夢長。

無事客。思故鄉。既是無事客。為甚麼思故鄉。不見道熟處難忘。分付諸人。見即便 見。切忌擬議思量。又卓一卓下座。

存心上人請上堂。僧問。法本離言。師今何說。師卓拄杖。進云。釋迦掩室。淨名杜 口。與師今日是同是別。師云合取口好。進云。師為法王。於法自在。師云好與拄 杖。乃云。法法無生之法。心心古佛之心。只須直下領荷。不用低首沉吟。果然。到 這裏說甚麼臨濟曹洞。直饒釋迦老子到來結舌有分。達磨遊梁無風浪起。好與三十 棒。雖然。只如老僧今日登堂。又作麼生。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14)

傳霔一瓊二上人請上堂。師云。今朝四月三。日輪正當午。打鼓普請看。光輝遍寰 宇。雖然如是。只如覆盆之下又作麼生。會麼。夜明簾外無人到。靈木迢然轉綠陰。

十如菴主領眾請上堂。若論此事。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瞻望莫及。更說箇甚 麼。良久云。雖然無可說。傾出一栲栳。謹白參玄人。莫向外邊討。喝一喝下座。

佛誕日蓮居上人請上堂。釋迦老子未離兜率已降皇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直下會 去。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若也不會。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雖然如是。且道會與不會是甚麼人分上事。喝一喝。

延平府普通寺弘開上座興建大悲殿圓滿。率放生會眾善友請上堂。普通年外事。達磨 未西來。太平好風月。鼓腹樂優哉。只如普通年後事作麼生。拈拄杖卓一卓云。觀世 音菩薩來也。通身是手眼。遍身是手眼。持弓執戟合掌搖鈴。布慈雲。灑甘露。涌寶 殿於雲中。現慈容於世上。直令盡大地眾生。危者復安。罪者還福。有求皆遂無善不 臻。禽魚皆樂其生。人物均霑其澤。如是功德皆自當人一念大悲心中流出。匪從外得 也。雖然如是。且道普通年外與普通年後事是同是別。會麼。芍藥華開菩薩面。㯶櫚 葉散夜叉頭。卓拄杖下座。

啟鑰上座同弟子郁文重刊圓覺經略疏請上堂。昔日釋迦老子入於神通大光明藏。凡聖 同源身心寂滅也。是以空拶空以火燒火。無佛現佛非土現土。與十萬菩薩文殊普賢 等。一賓一主一問一答。於圓覺大陀羅尼中演出無量法門。亦是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有唐圭峯宗密禪師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乃為疏解。如蟲禦木偶爾成文。千載之下又有 富沙比丘啟鑰郁文師資同會。金蘭一心刊板流通。與大地人指出圓覺。同歸於大光明 藏。且道這一鋪功德與釋迦老子.文殊.普賢十二大士.圭峯禪師是同是別。會麼。

謾道五音該不得。須知六律已全彰。

王應龍居士六十誕日請上堂。父母未生前。威音王莫窮其邊際。父母已生後。軒轅曆 可測其高深。須知已生後即是父母未生前消息。未生前即是父母已生後消息。祖師 云。要急相應。唯言不二。若入不二法門。則可以反復陰陽延促今古。與萬象同其 體。虗空合其德。乃是當人自性常分耳。只如此人畢竟是何甲子。會麼。剎那千萬 劫。文殊算不清。

沙邑信官樂太亨飯僧祈福請上堂。人天路上福為先。供佛齋僧願力堅。般若種投三寶 地。生生福慧自綿延。雖然如是。只如釋迦老子道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 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 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 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 證之者。祇如此人如何供養。行者正炊香飯熟。當陽奉獻不饑人。

(15)

真寂監院素中耆德掃塔請上堂。末法風澆不可言。兒孫誰肯問根源。滔滔逐浪隨流 去。漂泊何時得到門。惟我真寂師翁垂直鈎于苕溪岸畔。先師和尚駕鐵舡于石鼓峯 頭。二老人鼻孔相通呼吸相應。無非拯溺援湑釣鼇連鼈。先師化去三十餘載。師翁遷 化五十有餘載。面目儼然。真風不墜。遺風餘韻。猶足以扶衰救弊砥柱頹瀾。今日素 公耆德不遠千里來山拜掃先師靈塔。霈上座忝為脚下兒孫。如何為他發明。更聽取一 頌。閩山浙水兩悠悠。山自高兮水自流。千古萬古人皆見。何須特地更生愁。驀拈拄 杖卓一卓云。師翁先師來也。大眾一齊禮拜。下座。

一端一智二上人求戒請上堂。戒性如虗空。受者亦如幻。幻人與虗空。長年自相對。

戒光從口出。非青黃赤白。若非無情漢。誰能親見得。正當恁麼時。函葢相稱一句作 麼生。搭起袈裟雲片片。展開瓦鉢雪團團。五篇三聚同時發。明月蘆華君自看。下 座。

佛誕日必堅上人請上堂。年年四月八。摩耶生悉達。春至百華開。雨過千峯碧。記得 昔日曹山問強上座曰。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說箇應的道 理。強云如驢覷井。山云。道則太殺道。只道得八成。強云和尚又作麼生。山云如井 覷驢。鼓山道。井覷驢。驢覷井。爭似月當空。千江俱現影。拈拄杖卓一卓云。今日 悉達太子在諸人眼裏耳裏鼻裏舌裏乃至八萬四千毛孔裏。全身出現。放大光明。指天 指地。大師子吼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諸人還見麼。若也見得。釋迦老子即是諸人 自己。諸人自己即是釋迦老子。同時出世。同日成佛。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

無別無斷故。如或不然。塞壑填溝人不見。從教面上貼黃金。又卓一卓下座。

上堂。太封君韓公泰然居士年高七十有二。長齋四十餘年。日誦金剛般若以發明心 地。今日入山設供請老僧陞座。舉揚佛意普施大眾。結箇般若因緣。知麼。人人自己 有金剛。今古宣流未暫忘。非字非文非義理。徧空徧界不曾藏。所以釋迦老子盡力道 破曰。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 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 眾生得滅度者。唐朝大珠和尚釋曰。九類眾生一心具足。隨造隨成。無明為卵生。煩 惱包裹為胎生。愛水浸潤為溼生。倐起煩惱為化生。悟即是佛。迷號眾生。菩薩只以 念念心為眾生。若了得念念心體空。是名度眾生也。智者於本際上度於未形。未形既 空即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大眾。世尊恁麼說。大珠和尚恁麼註。今日老僧恁麼舉 揚。為是自己金剛非自己金剛。會麼。知音不在頻頻舉。智者須知暗點頭。卓拄杖下 座。

邵武王紹熈居士飯僧請上堂。僧問。聖凡路絕無階級。頓悟玄開不二門。不二門中是 誰出。入師云闍黎即今在甚麼處著脚。進云。本地風光超萬有。箇中獨露玅玄機。師 云猶是門外漢。師乃云。實際理地不立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今日王紹熈居士炊

(16)

無米飯。盛沒底鉢。奉三世慈尊。供六和清眾。檀波羅蜜一念圓明。不二法門全身直 入。如是功德不以世求。雖然如是。且道那一人如何供養。木童時獻團圞果。石女長 持菡萏華。

中元修建普度福首弟子葛賜錦郭秉文郭肇元等請上堂。師云。一眾同心修普度。三年 告滿喜功成。但願四恩并三有。共乘法力悟無生。且道無生作麼生悟。大眾會麼。年 年七月十五。諸佛悉皆歡喜。僧眾各各自恣。識得飯原是米。識得後如何。天上人間 堪應供。喝一喝云。喫和羅飯底不是你。

孫葵五居士六十初度飯僧請上堂。師云。靈源不竭。今古常然。在人同人。在天同 天。拈拄杖云。且道在老僧拄杖頭上又作麼生。卓一卓云。今日無量壽如來在這裏為 諸人轉大法輪。向道無量百千萬億壽只在如今一剎那。一剎那中無量壽。一切剎那亦 復然。以如是壽普為大地眾生一時授記。如天普葢。似地普擎。了無遺漏。只如今日 葵吾老居士飯僧請法。應時納祐一句如何道。薰風已來至。喬木正繁森。卓拄杖下 座。

定默菴主度徒子出家受戒請上堂。師云。夫出家者。躍出三從之質。預參三寶之尊。

著福田衣。薙煩惱髮。親霑戒品。逈脫塵勞。修梵行於世世生生。度含靈於在在處 處。期登聖果。畢證菩提。雖然如是。只如金剛地上卓然獨立一句作麼生。從教五濁 深無底。難染心池出水蓮。

東照上人請上堂。師云。東照慇懃請法來。皎然心鏡正當臺。十界聖凡齊現影。箇中 元不著纖埃。只如今日四眾圍繞法座。眼睜睜地耳歷歷地意了了地聽老僧說黃道白。

且道是影不是影。會麼。森羅萬象非他物。本有光明遍九垓。

慈門上人六十初度請上堂。師云。未入胞胎已前。虗空包不住。既出胞胎之後。芥子 納有餘。芥子納有餘的虗空包不住。虗空包不住的芥子納有餘。向這裏見得徹。擔荷 得去。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如或不然。為山登九 仞。捻土定千鈞。

延平普通寺弟子牧菴密勤不器同眾求戒請上堂。師云。本源自性清淨戒。只在當人一 念中。無量劫來常不壞。猶如赫日照虗空。大眾。須知此戒性雖本有。從師顯發。所 以登堂羯磨教授威儀。步步在金剛道場。事事是舍那心地。以此自利而究竟菩提。以 此利生而平等普度。故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諸人 還自信麼。還自肯麼。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下座。

佛誕日溫陵黃孔固孝廉為太夫人劉氏本慈請上堂。師云。人人父是飯王父。人人母是 摩耶母。但看年年四月八。處處香湯浴太子。獻一供而諸佛齊臨。飯一僧而千聖普 集。不是神通玅用。亦非法爾如然。乃當人本有性功德耳。今日黃孔固孝廉奉太夫人

(17)

劉氏請法秉戒因齋慶讚一句如何道。母子同心修福慧。箕裘百世永馨香。珍重。

立新監寺德統德耘德寧梵止曇印自光宗廓汝洪心湛圓印超倫自信默通達光不染德輝惟 輔濟汪了然四弘等二十位輪值寺事上堂。栴檀林裏無雜樹。鬱密深沉師子住。狐狼野 干盡潛蹤。一段真風遍天地。如何是一段真風。豈不見祖師道。心法無形貫滿十方。

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齅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

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諸仁者。若端的識得佛性。則綱維叢 林荷負大眾。建立三寶弘通大乘。一一自般若中流出。若不識佛性。則事事皆識情運 為。用識情則識情共聚。行般若則般若同居。栴檀叢林栴檀圍繞。荊棘叢林荊棘圍 繞。定不誣耳。鼓山自博山老人先師和尚開創以來。六十有餘載。真風不墜。古道猶 存。唯願諸仁箇箇開特達之懷。奮超羣之志。明本有之性。興無作之功。繼先德之芳 蹤。為後學之良導。接引四來同歸覺地。是所厚望耳。正當恁麼時。同聲相應同氣相 求一句如何道。更聽一頌。人人佛性本來同。六用圓明空不空。一念迴機全體現。驀 召大眾。眾皆舉首。乃云。性天慧月正當中。珍重。

恆正上座六十初度請上堂。師云。恆正老比丘。行年已六十。歲月疾如流。滔滔去不 息。惟無位真人尊貴無倫匹。身是金剛身。如如不變異。歲月本不遷。壽量有何極。

晝夜放光明。今古恆赫奕。且道無位真人即今在甚麼處。豎拂子云。大眾見麼。喝一 喝下座。

優婆夷弟子許太華預修功德請上堂。僧問。夾山道猿抱子歸青嶂後。鳥銜華落碧巖 前。意旨如何。師云只在目前。進云。只如法眼道。三十年祇作境會。又作麼生。師 云心會亦不得。僧禮拜。師乃云。眾生諸佛本來同。萬象森羅一鏡中。心地福從心地 起。生生福果自彌隆。豎拂子召大眾云。是甚麼。良久云。五眸覷不見。萬古自虗 明。擊案下座。

優婆夷弟子鄭太坤預修功德請上堂。師云。佛祖正宗。人天眼目。不從別處得來。親 自箇中流出。箇中事作麼生。拈拄杖云。只者箇喚作拄杖。鹽梅觸太羮。不喚作拄 杖。棄波而尋水。畢竟如何。連卓三下云。古今常不壞。世世作津梁。又卓一卓下 座。

(18)

鼓山為霖禪師還山錄卷二

侍者 心亮 錄 結冬示眾普說。師云。佛出世。祖西來。選佛壇場處處開。冬夏安居窮底事。一悟心 空及第回。還有與麼人麼。良久云。昔日初祖達磨大師見東土有大乘根器。乃特航海 而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且道如何是他直指處。豈不見梁武帝問。朕即位以來。印 經造寺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祖云無功德。這箇豈不是直指。又問。如何是聖諦 第一義。祖云廓然無聖。帝云對朕者誰。祖云不識。豈不是直指。二祖問。弟子心未 寧。乞師安心。祖云。將心來。與汝安。二祖云覔心了不可得。祖云與汝安心竟。豈 不是直指。自是以來。六代傳衣五宗競出。莫不用此道接人。故見性得道者不可紀 極。如六祖問南嶽什麼處來。嶽云嵩山來。祖云什麼物恁麼來。青原思禪師羣居論 道。師唯默然。龐居士問石頭。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頭以手掩其口。又問馬 祖。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問雲門。門云乾屎橛。又云麻三觔。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云庭前栢樹 子。臨濟三問黃蘗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賜棒。如上皆是古人劈腹剜心覿面提持兩手分 付。無奈後人不唧[口*留]。聞說栢樹子。便向栢樹子作活計。聞說乾屎橛。即向乾屎 橛上討。聞說即心是佛。便向心中作妄想。此所謂刻舟求劒。錯過古人。孤負不少。

所以此事也須是箇出世福慧男子方堪領荷。方可入作。苟非其人。三門外無他立地 處。況入門耶。所以此事看來大難大難。雖然如是。若是箇皮下有血的漢子。一聞此 語徹骨痛心。發起真實志願。決要此一著子明白。了却無量劫來未了之生死。悟明無 量劫來未明之自心。續佛慧命。傳化將來。報佛恩德。若能如此要期。敢保究竟成 就。所以古德云。聖賢都是凡夫作。何不依他㨾子修。復云。從上古德參方求道。雖 無箇作工夫的名字。然大事未明一心在道。念念不肯放過。所以悟明有日。直至宋朝 始有看話頭作工夫之說。當時只教人提起箇話頭。看是什麼道理。如大慧禪師每教人 看箇狗子無佛性話。謂盡大地是箇無字。正當無明煩惱現前時。一提提起云無。如百 沸湯中攙一杓冷水相似。當下清凉去。提話頭大約如是。後來尊宿又令人痛起疑情。

以箇疑情發起悟機。故云不疑言句是為大患。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此 作工夫得道者亦不可勝數。至元始有作死工夫之說。雪巖高峯諸大老自己既從死工夫 上悟明。故每以死工夫示人。依之開悟得道者亦多。總之有一片真實為生死心。自然 相應耳。故云。參禪無別訣。只要生死切。一分切便有一分工夫。十分切便有十分工 夫。若不知有生死大事。此人無參禪分。雖然如是。有箇不落生死的人。畢竟是何面 目。良久云。大眾久立珍重。

示眾。師云。南泉道不是心。眼裏無瞳看得真。不是佛。百千相好難形出。不是物。

大悲千手摩不著。古人恁麼舉揚。老僧恁麼判斷。正如大慧和尚謂。如福州人喫茘枝

(19)

剝了皮。去了核。送在你口中。只是不解吞。老僧謂。縱然吞得下。又須吐得出。直 饒吞吐分明。到鼓山門下始好喫棒。是事且止。只如堂中結制以來已經半月了也。諸 人還曾諦審諦觀自己分上切要事麼。如何是自己分上切要事。前日舉出箇生死兩字。

豈不是自己切要事。又舉出箇不落生死底人令汝參究。豈不是切要事。如今人把生死 二字只作口頭語看得尋常。將謂此身百年可保。只向髑髏上作計較。殊不知無常殺鬼 念念不饒。一旦開交千載長往。豈不空過一生。若謂我再出頭來於佛法中參禪學道。

只恐不能必也。若如實知得有箇不落生死的人。自解憤憤地切切究明豈肯自寬。如人 識得自己室中有箇寶藏。自然解將一把沒柄鋤頭東掘西掘。忽然掘著。噁元來只在這 裏。自得大受用。慶快平生去也。可怪今時人拾得一片瓦礫便謂是真金。生奇特想。

生滿足想。豈不自誤。雖然如是。只如古人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此語是真 金是瓦礫。鴛鴦枕上雙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珍重。

示眾。師云。前日舉出生死兩字未曾勦絕。今日不免再為眾葛藤一上。昔有僧問投子 和尚曰。四山相逼時如何。投子云五蘊皆空。大眾。且道投子恁麼答話。為是禪為是 教。若道是禪。五蘊皆空有甚麼難會。若道是教。五蘊皆空豈易會耶。須知五蘊即四 山。四山即五蘊。果然悟得五蘊皆空。更有什麼四山可得。所以當時觀音老人修般若 時。照見五蘊皆空。便千了百當。更有甚麼苦厄可度。若道度苦厄。却成增語。今時 人只管念將去。全不理會。可不哀耶。古德頌云。五蘊山頭一段空。空與五蘊是一是 二。同門出入不相逢。逢即髑髏粉碎。無量劫來賃屋住。客作漢說他作麼。到頭不識 主人公。主人公作麼生識。如今人問他主人公。箇箇道我會也。十箇五雙只是認箇目 前鑒覺昭昭靈靈時即有。若睡著時即無。生時即有。死了即無。殊不知這箇鑒覺是無 量劫來生死根本。認作主人公豈不大錯。楞嚴經中呵為認賊為子是也。故長沙和尚 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更有一 等却引祖師語自印證云。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徧現俱該沙 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喚作佛性。不識喚作精魂。若果然識得。喚作佛性不為分 外。如或未然。只是箇弄精魂漢。有甚麼共語處。須知當時祖師此語雖是醍醐亦是毒 藥。還有人揀擇得出麼。若揀不出。更聽重說偈言。醍醐毒藥齊拈出。幾箇男兒識得 真。捉住虗空敲骨髓。敲出後如何。良久云。鼻孔依然搭上脣。珍重。

開戒示眾。師云。諸仁者多是千里數百里䟦涉溪山遠來求戒。即此一念已得戒了也。

是謂本源自性清淨戒。無持無犯。無染無淨。無得無失。萬德具足不假外求。但以無 量劫來內為結使所纏。外為境緣所惑。不得透露。今日纔發一念清淨求戒之心。則此 戒全體現前。如雲開月出清光普照。有何遮障。然此本源自性戒亦名金剛寶戒。謂堅 固不壞也。亦名無作戒體。謂不從緣生唯從緣顯也。所以三世諸佛已誦今誦當誦。誦 此戒也。三世菩薩已學今學當學。學此戒也。三師授受。受此戒也。七眾證明。證此 戒也。戒外無戒。又何戒哉。諸仁者。若向這裏見得徹。信得及。則知登壇羯磨全體 金剛道場。展鉢披衣盡是舍那心地。處處戒光照耀。時時戒法流通。可謂眾生受佛

(20)

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諸仁者。既到這裏如八十翁翁入場屋。

豈是等閒。須是發真實心。發廣大心。發度生死心。發度眾生心。發求無上菩提心。

受此玅戒。始於今日直至成佛。於其中間。驀直行去了無紆曲。若能如此要期。始名 真正佛子。真比丘僧也。如或心行不真實。願力不廣大。甚至衣鉢苟簡。逐隊登壇。

雖則於這片實地上投箇種子。若望開花結果不知又在何時。諸仁者。人身難得。佛法 難遇。一念回光即登戒品。還知麼。更聽重說偈言。本源自性清淨戒。大寶霾塵久不 知。一念淨心全體現。黧奴白牯笑嘻嘻。大眾久立珍重。

乙丑除夕示眾。大地眾生未登聖果。總在凡夫界中。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十二時。

舉足動步。開口動舌。起心動念。與理不相應處無非是罪。此罪若有體性。盡虗空界 不能容受。以性空故。所以我佛世尊開懺悔門。令其改往修來復還元淨。且道如何懺 悔。普賢觀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且道實相作 麼生念。昔日世尊因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 各各見過去世時殺父害母及諸眾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 殊師利承佛神力。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乃謂文殊曰。住住。勿應作逆。勿得害 吾。吾若被害。為善被害。文殊師利。爾從本以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

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夢如幻。於夢幻中無有我 人。亦無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聲讚歎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 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大眾。

且道五百比丘過去生中殺父害母。與文殊握劒持逼如來相去幾何。若向這裏見得。直 下一刀兩斷。福相不可得。何處覔罪來。如或未然。且向葛藤裏薦取去。大眾。好箇 世尊云住住勿應作逆。好箇文殊師利爾從本以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 起時吾必被害。即名為害。好箇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夢如幻。於夢幻中無有我人及能 生所生父母。又好箇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若向這四 箇好字見得徹。信得及。無量劫來煩惱障業障報障當處清淨。如湯消冰。一念化成無 上知覺。何況修行證入者乎。如或不信不解。恣己愚情造諸眾罪。無所忌憚。正恐袈 裟下失人身。又非地獄所比。可不悲哉。

丙寅元宵示眾。夜夜燃燈出世。朝朝日面放光。一年三百餘日。為君子細商量。且道 商量箇甚麼。良久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示眾。師云。古人得道之後。或依眾遣日。或深山蓄養。惟恐名迹落於人間。一旦果 熟香飄。龍天推出。舍己從人。乃是不獲已。豈似今人有少聞見。惟恐人不知。亟亟 然求售於人。則其志趣卑陋可知矣。又古人行脚只為見人。未發明者。朝參暮請。求 一言半句以開發性地。已發明者。求師決擇定其宗旨。豈似今時人只在名色上著脚。

入一叢林出一叢林。總無真實求法之心。只是隨羣喫飯打野梩日過。佛法興衰有自來 矣。今日特為大眾舉出洞山與密師伯參見隱山一段因緣作箇榜㨾。使智者知慚識愧。

(21)

見賢思齊。不至墮于流俗。孤負平生。乃云。昔有老宿見馬祖得旨後。隱於潭州之龍 山。不知幾許年。人無知者。一日洞山與密師伯偕行。經由山下見溪㵎中菜葉流出。

二人相謂曰。深山無人。何有菜葉隨流。莫有道人居否。乃議撥艸瞻風。沿溪行五七 里。忽見一茅屋。中有老宿羸形異貌。乃放下行李問訊。老宿曰。此山無路。闍黎從 何處來(著語云。從空拋直釣)。洞山曰。無路且置。和尚從何而入(反釣釣漁人)。老宿曰。我 不從雲水來(不向外邊求。)洞山又問。和尚住此山多少年(意在鈎頭)。老宿曰。春秋不涉(山 中無歷日)。又問。此山先住。和尚先住(且道山與和尚是同是別)。老宿曰不知(一椎粉碎)。洞山 曰為甚麼不知(入海窮到底)。老宿曰我不從人天來(亦不從佛位來)。又問。和尚見甚麼道理 便住此山(敲骨打髓)。老宿曰。我見兩箇泥牛鬬入海。直至如今絕消息(家破人亡後。徧界絕 行蹤)。洞山始具威儀禮拜。又問。如何是主中賓。老宿曰青山覆白雲(豈不見洞山後來道。

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白雲終日倚。青山總不知)。又問。如何是主中主。老宿曰長年不出戶

(從來一雙足。曾不到人間)。又問賓主相去幾何。老宿曰長江水上波(是一是二)。又問賓主相 見有何言說。老宿曰清風拂白月(木人方歌石女起舞)。洞山與密師伯禮謝辭退。老宿乃述 偈曰。三間茅屋從來住(空中樓閣)。一道神光萬境閒(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莫把是非來辨我

(龜毛縛太虛)。浮生穿鑿不相關(徒勞心力)。從茲燒菴深入不見。後人號為隱山和尚(也是虛 空安耳朵)。大眾。隱山是得道後住山第一箇㨾子。洞山與密師伯是行脚見人第一箇㨾 子。洞山前四問辨主。後四問請益。洞山隱山既是作家相見。一問一答。絲來線去各 有來由。句句歸根不帶枝葉。洞上四賓主話源出於此。雖然如是。只如隱山燒菴深入 不見。且道他畢竟向甚麼處去。良久云。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大眾珍重。

示眾。昔先師老人嘗云。予相依博山師兄凡三年。未聞一語滲入情識。博山有造於予 者大矣。霈上座親依先師會下二十餘年。一言一行未見落於世諦。其所造就豈淺鮮 哉。所以古人常教人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最為親切。今時人不肯遵行。只在心 意識上搬弄。全不知有離心意識一著子。只在凡聖路上行。不知有出凡聖底路頭。故 九峯䖍和尚云。擬將心意學禪宗。大似西行却向東。所以愈行愈遠愈親愈疎。法門之 衰有自來矣。雖然如是。只如離心意識作麼生參。霈上座道。實無參者。出凡聖路作 麼生學。箇中無學路。只如箇中無學路。是學不是學。實無參者。是參不是參。只須 恁麼學始是真學。恁麼參始是真參。到這裏始有參學分。不然只在門外打之遶。有甚 麼了期。豈不見昔日藥山一日在石上坐次。石頭問曰汝在這裏作麼。曰一物不為。頭 曰恁麼則閒坐也。曰若閒坐即為也。頭曰。汝道不為。不為箇甚麼。曰千聖亦不識。

頭以偈讚曰。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祇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 明。又一日藥山坐次。有僧問兀兀地思量箇甚麼。山曰思量箇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 作麼生思量。山曰非思量。大眾。好箇一物不為。若閒坐即為也。好箇千聖亦不識。

又好箇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若向這裏的的識得古人落處。離 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有什麼難。且道古人的的意畢竟作麼生。良久云。大眾。人 身難得。正法難逢。只須領荷。毋得自輕好。珍重。

(22)

示眾。昨日維那請益覺經四句未曾結局。今日於大眾前不免重葛藤一上。圓覺經中 道。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 實。圭峯宗密禪師云。忘心頓證。大眾。若要頓證的須忘心。若不忘心何由頓證。所 以動念息念了知辨別皆墮心病。不能證也。後大慧杲禪師頌云。荷葉團團團似鏡。菱 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若也直下見得。所謂頌即是經。

經即是頌。非欺我也。今日鼓山亦有一頌。須彌騎日月。大海跨泥牛。走遍塵沙國。

從來不記秋。且道此頌與圭峯大慧是同是別。若也揀得出。許渠具眼。大眾。如來禪 祖師禪一齊拈出布施了也。更有佛祖未出世已前一著子。如何通得箇消息去。良久 云。寧可截舌。不犯國諱。

示眾。舉大般若經曼殊室利分。佛告文殊曰。汝於佛法豈不趣求。文殊答曰。我不見 有法非佛法者。何以趣求。世尊曰汝於佛法已成就耶。文殊答言。我都不見法可名佛 法。何所成就。世尊曰汝豈不得無著性耶。文殊答曰。我即無著。豈無著性復得無 著。師云。世尊三問問。問在文殊足下藏身。文殊三答答。答在毗盧頂上獨步。須知 毗盧頂上不離文殊足下。文殊足下只在毗盧頂上。忽有箇人類精奇底向這裏直下見得 徹。信得及。擔荷得去。從文殊一門深入。驀直歸家。更有何事。雖然如是。只如最 初入門一句作麼生。良久云。誰為文殊。誰是文殊。

示眾。師云。昔臨濟老人於黃檗手中喫棒。向大愚脇下還拳。如空合空了無縫罅。後 來壽昌師翁頌云。醍醐上味出乎乳。滴水攙中總不成。三十棒頭開正眼。何曾傳得祖 師心。可謂徹骨徹髓矣。雖然如是。更須知臨濟中夏上黃檗一段因緣。今日不免舉似 大眾去也。臨濟中夏上黃檗山(師云貧兒思舊債)。見檗看經。乃云。將謂是箇人。原來是 箇唵黑豆老和尚(敲空作響)。住數日告辭。檗曰。子破夏來。何不終夏去(仁義道中)。濟曰 某甲暫來禮拜和尚。檗便打趂令去(理合如是)。濟行數里。疑此事却回終夏(這一疑疑殺天下 不疑者)。後又辭檗。檗曰甚麼處去。濟曰不是河南便歸河北(全身拋擲)。檗便打。濟約住 與一掌。檗大笑(似水投水更無異味)。檗喚侍者將百丈先師禪板几案來(勾賊破家)。濟云侍者 將火來(一狀領過)。檗云。不然。子但將去。已後坐斷天下人舌頭去在(憐兒不覺醜)。大 眾。舉已舉了。判已判了。只如臨濟當時行數里。疑此事却回終夏。且道他畢竟疑箇 什麼。聽取一頌。自是峯頭更有峯。木人飛上絕行蹤。可憐天下無疑者。甘坐朦朧薄 霧中。大眾珍重。

示眾。舉乾峯和尚上堂云。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更須 知有向上一竅。雲門出眾問云。菴內人為甚不知菴外事。峯呵呵大笑。門云猶是學人 疑處。峯云子是什麼心行。門云也要和尚相委。峯云。只須恁麼。始解歸家穩坐。門 應諾諾。師云。雲門得道後徧參洞上尊宿。深得洞上宗旨。疎山乾峯皆有機緣。乾峯 三種病二種光。雲門出世特為發明云。光不透脫有兩般病。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

是一。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箇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法身亦有兩般病。到得

(23)

法身。法執不忘。己見猶存。墮在法身邊。是一。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子細點檢 將來。有什麼氣息。亦是病。古德嘗有言。老僧不解說禪。只是識病。二種光三種 病。雲門若非親見乾峯。親悟親證。焉能一一拈示於人。作箇人天眼目。雖然。只如 乾峯云。法身有三種病。那一種。雲門為什麼不舉出。子細簡點來。更須知有向上一 竅。豈不是病。何故。不見道。堯舜之君猶有化在。且道究竟事作麼生。召大眾云。

喫茶去。

示眾。師云。若論此事。只在目前。一切成現。若是夙有靈骨底。如放爆竹相似。輕 輕點著便爾全身爆散。聲震寰宇。豈不見溈山於百丈一星火中煇天鑑地。臨濟於黃檗 三頓棒下徹骨徹髓。洞山因過水覩影而五位昭然。雲門為睦州折足而命根頓斷。法眼 向庭前片石究竟唯識唯心透頂透底。從此五宗諸祖以及從上老古錐。自利利他莫不皆 用目前成現這一著子徹困為人。如打地和尚有人問著。只是打地。秘魔和尚有人問 著。只是擎叉。乃至普化搖鈴。禾山打鼓。皆是劈腹剜心全體拋出。無奈孤負者多。

知恩者少。至於今日一隊不唧[口*留]漢。只是認定箇冊子。全不知冊子裏說底是什 麼。如韓獹逐塊相似。何堪共語。雖然如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五百眾中豈無一 二賢達。於言前得旨句外明宗者乎。若有。喚來與痛椎一上。庶此一綫之脉不至廢 墜。豈不慶幸。如或不然。三十年後切莫道曾在鼓山親近來好。

示眾。師云。昔日長慶會下有子昭首座。與大法眼禪師同參。聞法眼出世特往相見。

問曰。和尚久參長慶。為甚麼却嗣地藏。法眼曰。我不會長慶一轉因緣。昭曰何不舉 來。眼曰。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身。意作麼生。昭豎起拂子。眼曰此是當年學得 底。畢竟意作麼生。子昭無語。法眼云。只如萬象之中獨露身。為撥萬象不撥萬象。

昭曰不撥。眼曰兩箇。昭隨聲云撥。眼曰萬象之中獨露身聻。昭於是發明。遂嗣法 眼。更不開堂。師云。嗣法乃出世大事因緣。上續佛祖慧命。下開後學智眼。差之毫 釐失之千里。苟少差遲自悞悞他。其害非細。當時法眼不會長慶一轉因緣。不敢冐嗣 長慶。其不欺心如此。子昭於法眼言下發明。遂嗣法眼。其虗心如此。二尊宿乃從上 參禪嗣法榜㨾。後學有志者可不於此憤心企及哉。雖然如是。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 身。撥萬象不撥萬象。猶是藥病對治之言。且道長慶意畢竟作麼生。良久云。春潮帶 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示眾。師云。前日恒濤禪人入方丈問。萬象之中獨露身是何意旨。老僧陵凴答曰露。

渠云在甚麼處露。老僧道在汝眼裏露。耳裏露。鼻孔裏露。舌頭上露。乃至四大髑髏 無明妄想。以及殿閣樓臺僧堂厨庫。大地山河何處不露。渠曰不會。老僧曰。會也 露。不會也露。渠禮拜而去。雖然如是。只如今日有箇無眼耳鼻舌身意底來。向他道 在甚麼處露。良久云。遍界不曾藏。佛眼覰不見。

示眾。師云。昨夜夢中作得四首夢頌。今日不免舉似大眾。乃云。夢中人所作。夢中

(24)

中聚觀。俄傾二俱散。曉月上欄杆。其二曰。夢境元無有。夢境亦不無。有無俱是 夢。何用費工夫。其三曰。開眼作夢時。即是閉眼夢。親見本來人。方知元不動。其 四曰。夢裏千般事。事事盡無生。的悟無生旨。泥牛海底行。大眾。昨夜夢中作的。

今日舉的。大眾聽的。且道是同是別。良久云。目前無闍黎。座上無老僧。

結冬示眾。師云。今朝十月十五。打動喧空石鼓。四大天王提出寶刀謹守門戶。直得 蚖蛇蝮蝎藏竄無門。虎豹豺狼迴避洞府。風以時。雨以時。百穀苗稼處處豐熟。空王 拱默無為。智臣一何所事。正當恁麼時。安家樂業一句作麼生。夜明簾外風光靜。鼓 腹謳歌頌太平。

七期示眾。師云。今時人參不得禪。葢為不信有離心意識一著子。只向心意識上搬 弄。工夫不得成片。縱稍有所見。不得與見處相應。搬弄到臘月三十日一場懡㦬。今 時人大約如是。然者箇心意識來自無始。根蒂既深。卒難為他倒斷。所以從上諸佛諸 祖苦心苦口。遺下許多長言短語。所謂將這蜜果子換却你苦葫蘆。換去一箇即得一 箇。換得盡始是丈夫。只如佛祖有什麼長言短語。釋迦老子云。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 獸冤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釋迦老子只是要我等識得。不至認賊為子耳。永嘉云。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却心。頓入無生知見力。且道這箇心 作麼生了。不見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這不可得。是 三世諸佛歷代祖師放身捨命處。華嚴論主云。但能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 見。即今與大眾聚會說話。豈不是一念緣起。作麼生說箇無生底道理。良久云。纔生 不可得。不貴未生前。雖然如是。只如今日搬出這一絡索與大眾打葛藤。且道是心意 識非心意識。會麼。泥牛逢石虎。相看各自休。珍重。

示眾。雪峯祖師云。望州亭相見了也。烏石嶺相見了也。僧堂前相見了也。意作麼 生。乃云。甚麼處不是雪峯。鼓山則不然。望州亭不相見。烏石嶺不相見。僧堂前不 相見。意作麼生。乃云。甚麼處是鼓山。雖然如是。只如今日大家在這裏。眼眼相覰 耳耳相聞。是相見是不相見。師襄無目看還的。師曠能聰聽似聾。

元宵示眾。師云。今夜元宵屆節。然燈古佛出現於世。放大光明。普為大地眾生一時 受記成佛。釋迦不先我等不後。一道清淨平等平等。何者。以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

然燈佛為我授記。若有法名阿耨菩提。然燈佛則不為我授記。大眾。還信麼還肯麼。

若自信自肯。說箇授記也是頭上安頭。若也不信。無奈然燈佛鋪箇漫天網子無你迴避 處。知麼。家家門前火把子。時時照見夜行人。珍重。

示眾。舉壽昌師翁示博山和尚偈云。空拶空兮功莫大。有追有也德猶微。謗他迦葉安 生理。得便宜處失便宜。大眾。師翁指出一條大道。不特為博山發藥。直令天下後世 人驀直歸家。可謂婆心徹困。恩大難酬。今日不肖兒孫如何為他發明。空拶空兮。步 步踏上通宵路。有追有也。心心投入荊棘林。要知迦葉安生處。爆破全身喪古今。爆

(25)

破後如何。喝一喝云。喚甚麼作迦葉。

佛涅槃日示眾。無憂樹下虗空生。雙林樹下虗空滅。試問虗空生不生。試問虗空滅不 滅。箇中定當得分明。何妨證龜而作鼈。稽首南無釋迦尊。稽首南無乾屎橛。須知我 法玅難思。大家止止不須說。喝一喝。

示眾。舉僧問古德。深山巖崖中還有佛法也無。古德云有。僧云如何是深山巖崖中佛 法。古德云。奇怪石頭形似虎。火燒松樹勢如龍。師云。頭頭上明。物物上了。則不 無古德。若是深山巖崖佛法。猶隔山在。今日有人問鼓山。深山巖崖中還有佛法也 無。亦答云有。若問如何是深山巖崖中佛法。但向他道。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且道與 古人是同是別。若揀辨得出。許渠具眼。

示眾。舉僧問雲門。如何是一大藏教。門云對一說。又一日僧問。不是目前機亦非目 前事時如何。門云倒一說。師云。一是什麼而可對。對是什麼而可對一。又一是什麼 而可倒。倒是什麼而可倒一。韶陽老人以慈悲之故乃有落草之談。今日鼓山則不然。

若有人問如何是一大藏教。但向他道茶裏飯裏。若問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時如何。

向他道眼裏耳裏。且道與雲門是同是別。會麼。易分雪裏粉。難辨墨中煤。珍重。

結夏示眾。師云。年年四月十五。不論西天東土。三月禁足護生。家家謹守門戶。且 道生作麼生護。豈不見龐居士云。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會得箇中意。鐵船水上 浮。鼓山道。法法無生法。心心寂滅心。千聖同源處。日午打三更。大眾。且恁麼安 居好。珍重。

示眾。舉溈山一日坐法堂上。庫頭擊木魚。火頭擲下火叉拊掌大笑。溈山云。眾中也 有恁麼人。遂喚來問。汝作麼生。火頭云。某甲不喫粥肚饑。所以歡喜。溈山乃點 頭。後來鏡清云。將知溈山眾裏無人。臥龍云。將知溈山眾裏有人。鼓山道。溈山眾 裏有人。畫出虗空眉目。溈山眾裏無人。摟却金剛眼睛。只如庫頭擊木魚。火頭擲火 叉。溈山點頭意。畢竟作麼生。三箇柴頭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雖然如是。只如 鼓山今日坐法堂上。大眾簇簇上來禮拜了排班立。聽老僧口喃喃地談今論古說黃道 白。為是有人。為是無人。若道無人。為什麼聞鐘聲即來。若道有人。為什麼聞鐘聲 不來。來是阿誰。不來又是阿誰。良久云。大眾歸堂各自參詳好。

示眾。舉龍興宗靖禪師初參雪峯發明心要。即承印可。乃誓充飯頭服勞十餘載。一日 袒一膊於眾堂中釘簾。雪峯見而記曰。汝向後住持有千眾。其中無一人衲子也。靖禮 謝悔過。後辭歸台州。錢王請住龍興。眾滿千餘。皆三宗誦習之徒。果如雪峯所記。

師云。時當末法。叢林凋晚。人根淺陋。求一真實三宗誦習者不可得。況衲僧乎。且 道衲僧畢竟有什麼長處。良久云。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示眾。舉僧問洞山和尚。尋常令學人行鳥道。如何是鳥道。山云不逢一人。曰如何

(26)

行。山云只須足下無私去。曰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山云闍黎為甚却認奴作郎。

曰如何是本來面目。山云不行鳥道。師云。洞山恁麼道。可謂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 事。親切為人也。雖然更有一頌。不免舉似大眾。鳥道行兮與不行。看來猶自涉途 程。本來面目無藏處。任使僧繇畵不成。

示眾。師云。若論此事雖是現成底。然參究悟明亦係乎因緣時節。躁求不得也。故古 德云。知有此事。但念念不休。又云。以歲月磨之。無有不得者。所以昔日雪峯山登 投子九上洞山求師決擇。後乃於鼇三店上成道。長慶稜禪師二十餘年往來雪峯玄沙之 門。坐破七箇蒲團。後因捲簾始大悟。雲巖二十年在百丈心燈不續。後見藥山乃克了 當。此是從上大善知識用工如此之久。得道如是之遲。故能續佛慧命。震耀古今。豈 似今時學人入耳出口。亟亟然求售於人。究竟濟得甚麼邊事。於自己分上有甚麼交 涉。又世尊甞以彈琴示學人用心。謂緩固不可而急亦不得。心若調適乃可得道。於道 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 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大眾。此清淨安樂四字。乃釋迦老子劈腹剜心尅骨示 人。若也知得信得。即粉骨碎身無由報答。若也不知不信。是自誤也。豈獨今生。只 恐無量百千萬劫皆從這裏錯去。知麼。珍重。

示眾。舉昔雪峯因僧來參。問甚麼處來。僧云浙中。峯云船來陸來。僧云二途俱不 涉。峯云爭得到這裏。僧云有什麼隔礙。峯打了趂出。僧後十年再來。峯問甚麼處 來。僧云湖南來。峯云與此間相去多少。僧云不隔。峯豎拂子云還隔這箇麼。僧云若 隔爭得到這裏。峯亦打了趂出。僧住後每見人必罵雪峯。同行聞得特去相訪。問你為 什麼罵雪峯。僧舉前兩段因緣。同行痛罵與伊點破。其僧悲泣每中夜焚香望雪峯禮 拜。師云。奪食驅耕是雪峯老人尋常手段。滿把黃金當面擲。亦是徹困婆心。這僧兩 番錯過焉得不罵。若非同行點破。罵到彌勒下生也未有了日在。雖然如是。今日要這 箇會罵的僧也難得。敢問大眾。只如雪峯兩處行令。甚麼處是奪食驅耕。甚麼處是滿 把黃金當面擲。若向這裏簡辨得出。許渠具眼。

結冬示眾。今朝十月十五。冬月安居得所。大家脫落身心。石頭原是猛虎。一箭射透 那邊。法法了無間然。泥牛[跳-兆+孛]跳過海。木馬驟飛上天。且道是阿誰分上事。

良久云。上大人丘乙己。

誕日示眾。師云。世尊拈花。遠觀山有色。迦葉微笑。近聽水無聲。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玅心。付囑摩訶迦葉。護持傳化。無令斷絕。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 花。雖然如是。只如無憂樹下右脇降誕又作麼生。昨夜鐵牛懷犢子。天明生得白烏 鴉。

戊辰元旦示眾。師云。昨日舊年尾。今日新年頭。新新常不住。歲月去如流。其中有 一人。歲月沒交涉。新舊更非他。常在動用中。動用中葢覆不得。若端的識得此人。

(27)

如子得母。始有參學分。如或不然。長年門外打之遶。向文字上搬弄。根境中作活。

流落天涯跉[跳-兆+屏]辛苦。是誰之咎。雖然如是。且道此人畢竟如何識得他。良久 云。了了見時無一物。未生前驗更分明。

示眾。師云。前日落堂論箇不二法門尚未勦絕。今日於大眾前不免重為舉似。貴在大 家知有。乃云。盡大地是箇不二門。盡古今人總在裏許。出入往來了無遮障。所以當 時毗耶離城一會。三十二菩薩恁麼說。維摩居士恁麼默。文殊大士恁麼贊。為後來者 作箇指路底牌子。若不撩起便行。翻成鈍置。直饒更道箇說時默。默時說。大施門開 無壅塞。子細看來。求親反疎。爭似今日現前大眾聞鐘聲即上來。禮拜了便下去。歸 堂底歸堂。歸寮底歸寮。驀直而行。有什麼阻滯。雖然如是。只是不得動著脚指頭。

動著三十棒。

垂問(五則)

一問。父母未生前即不問。死了燒了道一句來。

二問。釋迦未出世。達磨未西來。什麼人主持佛法。

三問。禪道佛法拈向一邊。實地上道一句看。

四問。如何是無垢佛。

五問。如何是離垢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